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古代刑名诠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刑名是一个法学基本概念,亦即刑罚的名称。迄今为止中国古代刑名的研究仍局限在法学领域,研究者多为法学界学者,他们在研究中大多将古代刑罚看作古代刑法史的基本组成部分,重点对某个刑罚的有无进行说明,而缺少详尽的考证,致使古代刑名的研究仍然处于比较薄弱的阶段。本论文尝试以新的视角为切入点,将古代刑名看作古汉语词汇系统的一部分,采用语言文化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古代刑名进行研究。具体方法为,在充分利用现有法律材料的基础上渗入语言分析因素,诠考每个刑名的命名、演进、特征、相关词语、文化背景等方面内容。既有对刑名的解释说明,也有对一些疑点难点的考证。这些研究可使刑名研究在概念上更趋准确严密,在内容上更加丰富翔实,因而对法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另外,由于刑名研究的不足,使得部分字典辞书中的有关刑名词条的注解也存在一些不准确、错误、漏释等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希望对辞书的进一步完善有所帮助。
     本文的绪论介绍了古代刑名的研究现状;正文研究了65个刑名,这些刑名根据性质特征分为五类,即生命刑、身体刑、自由刑、财产刑和耻辱刑;最后是附录,有专题研究,刑罚存现表和插图。
The names of punishments belong to the law categories. Up to now, the studies on the names of punishments which existed in ancient China are still confined to the field of law. Most of the scholars take the punishments as a basic part of the history of the criminal law. Their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the existence of the punishments and neglect the textual research about the details. As a result, the studies on the names of punishments are still weak relatively. From a new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regards the names of punishments as a part of ancient Chinese vocabulary, carries out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ing linguistics and the culture of law. With a method of adding linguistic elements to the law materials, this paper tries to give every punishment its nomenclature, developing,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terms, culture background, etc. This paper has not only the annotation but also textual researches on the puzzle problems about the punishments. It could make the studies on the old punishment more detailed and accurate. and It would be a good reference to the field of law. In addition, there are certain defects such as inaccuracy, mistakes, and errors of omission in some dictionaries. This paper has given some analysi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revising of the dictionaries.
     The preface of the paper i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The main body of the paper has studied 65 names of Chinese ancient punishments which are divided into 5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ir properties, namely, death punishments, corporal punishments, imprisonments, property punishments, and humiliating punishments. The last part is an appendix which includes special topics, a chart about the existence of the punishments, and some illustrations.
引文
[1]《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648页。
    [2]这八种是: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参陈兴良《刑种通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3年,第9页。
    [3]周密《中国刑法史》,群众出版社,1985年,第17页。
    [4]王立民主编《中国法制史》,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第3页。
    [5]王立民主编《中国法制史》,第5页。
    [6]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1册,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页。
    [1]王立民《古代东方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0页。
    [2]徐祥民《略论春秋刑罚的特点》,《法学研究》2000年第3期,第148页。
    [3]《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第84页。
    [1]王立民主编《中国法制史》,第61、62页。
    [1]王立民主编《中国法制史》,第91页。
    [2]王立民主编《中国法制史》,第189页。
    [3]王立民主编《中国法制史》.第90页。
    [4]王立民主编《中国法制史》,第90页。
    [1]胡兴东《中国古代死刑制度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101页。
    [2]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3]陈兴良主编《刑种通论》,第21页。
    [1]胡兴东《中国古代死刑制度史》,第101页。
    [1]拉法格《思想起源论》,王子野译,三联书店,1963年,第75页。
    [2]周密《中国刑法史》,第15页。
    [3]《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595页。
    [4]高恒《秦律中的刑徒及其刑期问题》,《法学研究》1983年第6期,第73页。
    [5]《唐律疏义》“徒刑”刘俊文解析。见《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32页。
    [1]马登民、徐安住《财产刑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第3页。
    [2]《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编,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第463页。
    [3]参“斩”条。
    [1]《甲骨文字典》,第1015页。
    [2]《吕氏春秋训解》,战国吕不韦着,汉高诱注,中华再造善本金元部,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1]牛创平、牛冀青《清朝一二品官员经济犯罪案件实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第303页。
    [2]《甲骨文字典》,第217页。
    [3]《甲骨文字诂林》,第1223页。
    [4]《新编甲骨文字典》,第639页.
    [1]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17页。
    [1]何勤华、夏菲《西方刑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1页、83页。
    [2]《新编甲骨文字典》,刘兴隆着,国际文化出版社,1993年,第318页。
    [3]《新编甲骨文字典》,第318页。
    [1]清李绿园《歧路灯》,栾星校注,中州书画社,1980年,第614页。
    [2]阿拉巴斯特:《中国刑法释注》(Notes and Commentaries on Chinese Criminal Law)。转引自美D·布迪、C·莫里斯着,朱勇译《中华帝国的法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6页。
    [1]王立民主编《中国法制史》,第33页。
    [1]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四部未收书辑刊》,史03辑第19册,清光绪十九年文昌会馆刻本,第142页。
    [1]清黄生撰,清黄承吉合按《字诂义府合按》,中华书局,1984年,第40页。
    [1]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873页。
    [2]宋代文莹《续湘山野录》,《笔记小说大观》12编第1册,台湾新兴书局有限公司,1981年,第101页。
    [1]王立民主编《中国法制史》,第15页。
    [2]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著》,中华书局,1990年,第153页。
    [3]王永宽《扭曲的人性:中国古代酷刑》,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4]赵秉志主编《酷刑遏制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9页。
    [1]胡云腾《死刑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1页。
    [2]胡兴东《中国古代死刑制度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101页。
    [3]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75页。
    [1]曲英杰《古代城市》,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169页。
    [2]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第80页。
    [1]谭世保《“车裂”考》,《艺术论坛》1982年第4期,第73页。
    [1]《管子》,《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29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13页。
    [1]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四部备要》子部407册,潜研堂本,台湾中华书局,1981年。
    [1]沈家本《历代刑法考》,中华书局,1985年,第2027页。
    [2]《辞海》,1999年缩印本,2000年第一版,第450页。
    [3]《辞源》,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330页。
    [4]参吕友仁《关于古代刑制的两个问题》,《河南师大学报》1984年第1期,第108页。
    [5]转引自王永宽《扭曲的人性--中国古代酷刑》,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页。
    [6]董磊、徐轲《不完全酷刑档案》,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38页“凌迟”。
    [1]董磊、徐轲《不完全酷刑档案》,第231页“凌迟”。
    [1]选自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第361页。
    [2]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第361页。
    [1]《江陵张家山汉简〈奏谳书〉释文》,《文物》1993年第3期,.第31页。
    [2]刘海年《秦律刑罚考析》,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云梦秦简研究》,1981年,第174页。
    [1]胡留元、冯卓慧《长安文物与古代法制》,法律出版社,1989年,第382页。
    [2]胡兴东《中国古代死刑制度史》,法律出版社2008,101页.
    [1]王立民主编《中国法制史》,第91页。
    [1]《汉语大词典》“炮烙”条:“亦作‘炮格'。[1]相传是殷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荀子·议兵》:‘纣刳比干,囚箕子,为炮烙刑。'《史记·殷本纪》:‘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辟刑,有炮烙之法。'”《辞海》:“本作炮格。”文献中也是如此。所查《史记》,浙江古籍(2000)和中州古籍(1996)为“炮烙”,中华书局(1959)和岳麓书社(2001)为“炮格”。所查《汉书》,浙江古籍(2000)、上海古籍(2003)、中华书局(1962),皆为“炮格”。所查《荀子》,王先谦《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荀子》(上海古籍1989)、张觉《荀子译注》(上海古籍1995),皆为“炮烙”。
    [2]王念孙《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2页。
    [3]《广韵》“格”还有陌部读音,“古伯切。式也,度也,量也。”但“炮格”之“格”与本义“树枝、支架”有关,故本文以铎部为本。由于陌铎二部读音极为接近,古人注音有时不别。
    [4]吴泽顺《汉语音转研究》,岳麓书社,2006年,第184页。
    [1]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72页。
    [2]《说文新附》中收“烙”字,非《说文》原有。
    [3]清王念孙《读书杂志》,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29页。
    [1]转引自《汉语大字典》“斩”字,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缩印版,第849页。
    [1]《孟津小潘沟遗址试掘报告》,《考古》1978年第4期,第245页.
    [1]王永宽《扭曲的人性:中国古代酷刑》,第37页。
    [1]美D·布迪、C·莫里斯着,朱勇译《中华帝国的法律》,第67页。
    [1]江陵张家山汉简整理小组《江陵张家山汉简〈奏谳书〉释文》,第22页。
    [1]江陵张家山汉简整理小组《江陵张家山汉简〈奏谳书〉释文》,第34页。
    [2]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58页。
    [3]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78页。
    [1]《宋诗钞》,中华书局,1986年,第1873页。
    [2]牛继清《关于秦汉‘弃市'的几个问题--兼与张建国先生商榷》,《甘肃理论学刊》97年3期,第69页。
    [1]转引自《故训汇纂》“折”下注,第864页。
    [2]《商周古文字读本》,语文出版社,1989年,第132页。
    [1]李湘涛着《中国猛禽》,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第163页。
    [1]《御制大诰》,见杨一凡《明大诰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18页。
    [2]《甲骨文字典》,第735页。
    [1]丁福保主编《说文解字诂林》,中华书局,1988年,第2982页。
    [2]《甲骨文字典》,第735页.
    [3]丁福保主编《说文解字诂林》,第2547页。
    [1]魏道明《始于兵而终于礼--中国古代族刑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153页。
    [1]马作武《族刑论》,《法学评论》1997年第4期,第83页。
    [2]霍存福《复仇 报复刑 报应说--中国人法律观念的文化解说》,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2页。
    [1]马作武《族刑论》,第84页。
    [1]梁萧统《昭明文选》,唐李善注,京华出版社,2000年,上册148页。
    [1]李湘涛著《中国猛禽》,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第115页。
    [1]美国出版《Science》,1990年10月号。
    [2]高玮《中国隼形目鸟类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14页。
    [1]《无冤录校注》,元王与原著,王奉琨校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第112页。
    [2]陈重明、黄胜白等编《本草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9页。
    [3]陈重明、黄胜白等编《本草学》,第190页。
    [4]元王与撰《无冤录校注》,杨奉琨校注,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第112页。
    [5]《洗冤集录校译》,南宋宋慈撰,杨奉琨校译,群众出版社,1980年,第74页。
    [6]劭晖等主编《毒药本草》,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年,第188页。
    [7]元王与撰《无冤录校注》,第112页。
    [1]陈重明、黄胜白等编《本草学》,第300页。
    [2]明·施耐庵《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
    [1]《尔雅义疏》,清郝懿行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转引自丁福保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1526页。
    [3]宋镇豪《夏商法律制度研究》,中华书局《夏文化研究论集》1996年,第156页。
    [1]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79页。
    [2]胡新生《中国古代巫术》,第154页。
    [3]晋干宝《搜神记》,《丛书集成初编》2694册,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21页。
    [4]唐楮人获《坚瓠余集》,《续修四库全书》126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8页。
    [1]粟劲《秦律通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40页。
    [2]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1982年,第900页。
    [1]《元典章·刑部卷之十一》,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齐鲁书社1996,史263,第748页。
    [2]《元典章·刑部卷之十一》,史263。第745页。
    [1]胡留元、冯卓慧《长安文物与古代法制》。第128页。
    [1]高其迈《明史刑法志注释》,法律出版社,1987年,第44页注。
    [1]明王夫之《船山全书》第三册《诗经稗疏 诗广传》,岳麓书社,1992年,第118页。
    [1]武树臣《<易经>与我国古代法制》,《中国法学》1987第4期,第61页。
    [1]沈家本《历代刑法考》,第373页。
    [2]《大清律例》,田涛、郑秦点校,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63页。
    [1]《大清律例》,第81页。
    [2]赵佩馨,《甲骨文中所见的商代五刑--并释(兀刂)剢二字》,《考古》1961年第2期,第109页。
    [1]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993页。
    [1]余华青《中国宦官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4页。
    [1]余华青《中国宦官制度史》,第262页。
    [1]转引自蒲坚《“宫刑”小议》,《法学研究》1994年第2期,第88页。
    [2]鲁迅《病后杂谈》,收于《且介亭杂文》,参《鲁迅全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67页。
    [1]严仁英主编《妇产科学辞典》,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65页。
    [2]严仁英主编《妇产科学辞典》,第65页。
    [3]柯应夔主编《临床妇科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第344页。
    [4]柯应夔主编《临床妇科学》,第391页。
    [1]艾永明、钱长源《宫刑论二题》,苏州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第40页。
    [1]郭郛,[英]李约瑟,成庆泰《中国古代动物学史》,第225页。
    [2]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427页。
    [3]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第427页。
    [4]刘继红,熊承良《性功能障碍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年,第63页。
    [5]胡留元、冯卓慧着《夏商西周法制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87页。
    [6]余华青着《中国宦官制度史》扉页插图。
    [7]张丽珠《临床生殖内分泌与不育症》,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10页。
    [1]转引自艾永明、钱长源《宫刑论二题》,第40页。
    [2]参张丽珠主编《临床生殖内分泌与不育症》,科学出版社,2006年。
    [3]张丽珠主编《临床生殖内分泌与不育症》,第110页。
    [1]马百非《秦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847页。
    [2]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5页。
    [1]陈直《史记新证》,中华书局,2006年,第23页。
    [2]周晓瑜《秦代“隐宫”“隐官”“宫某”考辨》,《文献》1998第4期,第74页。
    [3]周晓瑜《秦代“隐宫”“隐官”“富某”考辨》,第74页。
    [4]马百非《秦集史》,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327页。
    [1]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224页。
    [2]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96页。
    [3]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116页。
    [4]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115页。
    [5]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5页。
    [1]王力主编《古代汉语》,第545页。
    [2]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34页。
    [1]严宾《“隐宫”“隐官”辨析》,《人文杂志》1990第3期,第104页。
    [1]《甲骨文字典》,第1047页。
    [2]《闻一多全集》,北京三联书店1982,第二册《古典新义》,第540页。
    [3]《新编甲骨文字典》,第259页。
    [4]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94页。
    [1]吴大逵《我国古代五刑的历史沿革》,《人民日报》1988年2月5日第三版。
    [2]乔伟《五刑沿革考》,《山东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第59页。
    [1]《新编甲骨文字典》,第241页。
    [2]何金松《汉字形义考源》,武汉出版社,1996年,第419页。
    [1]清黄生撰,清黄承吉合按《字诂义府合按》,中华书局,1984年,第17页。
    [1]《甲骨文字典》,第805页。
    [2]《郭沫若全集》,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70页。
    [3]《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缩印版。第1169页“臣”下。
    [4]高春明《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410页。
    [5]《山谷外集诗注》,丛书集成初编2249册,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274页。
    [1]孔令纪等主编《中国历代官制》,齐鲁书社,1993年,第259页。
    [1]孔令纪等主编《中国历代官制》,第303页。
    [1][美]吉尔伯特(Gilbert'S。)编著《文身的历史》,欧阳昱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4页。
    [2]刘辅仁主编《实用皮肤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第2页。
    [3]刘辅仁主编《实用皮肤科学》,第8页。
    [1]徐朝阳《中国刑法溯源》,商务印书馆,1929年,第168页。
    [2]王辉《商周金文》,文物出版社。2006年,第177页。
    [1]《元典章·刑部卷之十一》,史263,第746页。
    [1]郑泰、赵雄主编《清代“服制”命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2页。
    [2][美]吉尔伯特(Gilbert,S。)编著《文身的历史》,第5页。
    [3]《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953页。
    [1]转引自何勤华、夏菲《西方刑法史》,第41页。
    [2]唐兰《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新出西周重要铜器铭辞的译文和注释》,《文物》1976年5期,第58页。
    [3]清黄生撰,清黄承吉合按《字诂义府合按》,中华书局,1984年,第18页。
    [1]何勤华、夏菲《西方刑法史》,第39页。
    [3]《新编甲骨文字典》,第793页。
    [1]《甲骨文字典》,第474页。
    [2]《甲骨文字典》,第474页。
    [3]《新编甲骨文字典》,第474页。
    [1]杨一凡《明初重刑考》引明刘辰《国初事迹》,第69页。
    [2]蓦自胡厚宣《殷代的刖刑》,《考古》1973第2期,第108页。
    [3]胡厚宣《殷代的刖刑》,第108页。
    [4]胡厚宣《殷代的刖刑》,第108页。
    [1]2、3、4例参胡留元、冯卓慧《长安文物与古代法制》,第34、35页及附图。
    [1]参郭廷栋《竞技举重运动》,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年,第580页。
    [2]郭廷栋《竞技举重运动》,第583页。
    [3]清郝懿行疏《尔雅义疏》。
    [1]《中国文物精华》,文物出版社,1990年,图版52。
    [2]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五,《四部备要》子部407册,台湾中华书局,民国七十年。
    [1]唐作藩《上古音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37、162页。
    [2]前3例见胡厚宜《殷代的刖刑》,第113页;后3例见胡留元、冯卓慧《夏商西周法制史》,第81页。
    [3]胡厚宣《殷代的刖刑》,第108页。
    [1]《汉语大字典》,第111页。
    [2]蓦自《汉语大字典》,第111页。
    [3]武树臣《<易经>与我国古代法制》,《中国法学》1987年第4期,第61页。
    [1]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词汇研究》,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37页。
    [2]张建国《论文帝改革后两汉并无斩趾刑》,《中外法学》 1993年第4期。第33页。
    [3]高潮、史幼华《刖刑名实考》,《法学季刊》85年2期,第78页。
    [4]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第72页。
    [5]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第72页。
    [6]何金松《汉字形义考源》,武汉出版社,1996年,第394、395页。
    [1]胡展奋《喝掉脚趾》,《南方周末》2006年9月14日33版。
    [1]胡留元、冯卓慧着《夏商西周法制史》,第385页。
    [1]杨一凡《明大诰研究》,第297页。
    [1]《新编甲古文字典》,第184页。
    [2]唐兰《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新出土西周重要铜器铭辞的译文和注释》,第58页。
    [1]何勤华、夏菲《西方刑法史》,第39页。
    [2]《读者》1993年12期复耕的《鞭刑与坐牢》一文有“新加坡的鞭刑”,记录了当前仍实施的鞭刑:“在新加坡。打劫、盗窃被捉,至少要坐牢3年,打鞭5下。鞭刑,是目前世界上很少有国家使用的一种酷刑。新加坡鞭刑使用的是皮鞭,打鞭要求一鞭下去,皮肉皆开,疼痛难忍。打完一鞭后医生便进行检查,一旦发现受刑者不能承受下一次鞭打了,便停下来。过三个月再继续打。而且,打鞭时,各家报纸的记者去拍照。第二天登在报纸上,传遍全国。新加坡的鞭刑是由国家最高法院执行。判鞭刑最高的多到25鞭。鞭刑是打屁股。”
    [1]杨一凡《明大诰研究》,第213页。
    [2]杨一凡《明大诰研究》,第224页。
    [1]包振远、马季凡《中国历代酷刑实录》,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第231页。
    [2]《汉语大字典》,第1054页。
    [1]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第81页。
    [1]《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第595页。
    [1]罗翔《中华刑罚发达史--野蛮到文明的嬗变》,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第104页。
    [2]王云红编着《流放的历史》。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第78页。
    [1]杨一凡《明大诰研究》,第267页。
    [2]刘兴隆《新编甲骨文字典》,第90页。
    [1]郭庆藩《庄子集释》,郭注引陆德明《释文》,中华书局,1961年,第347页。
    [2]《吕氏春秋训解》,中华再造善本。
    [3]宋王禹偁《王黄州小畜集》,四部丛刊集部133册,上海书店,1989年。
    [1]郭庆藩《庄子集释》,第339页。
    [1]《汉官旧仪》,见《汉官六种》,清孙星衍等辑,中华书局,1990年,第85页。
    [1]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66页。
    [2]《甲骨文字典》,第793页。
    [1]《吕氏春秋训解》,中华再造善本。
    [2]《甲骨文字典》,第321页。
    [1]李力《“九刑”、“司寇”考辨》,《法学研究》99年第2期,第129页。
    [1]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79页。
    [2]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224页。
    [3]刘海年《秦律刑罚考考析》,收在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云梦秦简研究》,1981年,第185页。
    [1]刘海年《秦律刑罚考考析》,见《云梦秦简研究》,第186页。
    [2]梁沈约《竹书纪年》,《笔记小说大观》第4编第1册。台湾新兴书局有限公司出版,民国七十年,第603页。
    [1]刘海年《秦律刑罚考析》,见《云梦秦简研究》,第178页。
    [2]《释名琉证补》王先慎按:“此作了了则非也,此当作丫。”《尔雅、广雅、方言、释名清疏四种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082页。
    [1]金良年《酷刑与中国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2页。
    [1]杨鸿雁《中国古代耻辱刑考略》,《法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137页。
    [1]萧清《中国古代货币史》,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9页。
    [1]张晋藩等《中国刑法史新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第522页。
    [2]马登民、徐安住《财产刑研究》,第64页。
    [3]马登民、徐安住《财产刑研究》,第78页。
    [1]魏德胜《<睡虎地秦墓竹简>词汇研究》,第146页。
    [1]王森《秦汉律中的髡、耐、完刑辨析》,《法学研究》1986年第1期,第86页。
    [2]张全民《髡、耐、完刑关系考辨》,《湘潭大学学报》2001年10月号,第130页。
    [3]刘海年《云梦秦简的发现与秦律研究》,《法学研究》1982第1期,第58页。
    [1]吴荣曾《汉简中所见的刑徒制》,《北京大学学报》1992第2期,第15页。
    [1]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45页。
    [2]《弘明集》,梁·释僧佑集,四部丛刊子部第81册,上海书店,1989年,第6页。
    [1]《甲骨文字典》,第1045页。
    [1]刘海年《云梦秦简的发现与秦律研究》,第58页。
    [1]程树德《九朝律考》,中华书局,2003年,第45页。
    [2]刘海年:《秦律刑罚考析》,第192页。
    [3]《法学词典》。《法学词典》编辑委员会,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第346页。
    [4]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79页。
    [1]杨广伟《“完刑”即“髡刑”术》,载《复旦学报》社科版86年2期,第111页。
    [2]王森《秦汉律中髡、耐、完刑辨析》,第88页。
    [3]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79页。
    [1]张全民《髡、耐、完刑关系考辨》,第130页“摘要”。
    [2]韩树峰《秦汉律令中的完刑》,内容提要,《中国史研究》2003年4期,第49页。
    [3]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74页。
    [4]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76页。
    [1]朱红林《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第251页。
    [2]刘海年《云梦秦简的发现与秦律研究》,第58页。
    [1]沈家本《历代刑法考》,第189页。
    [2]陶广峰《汉魏晋宫刑存废析》,《法学研究》1997年第3期,第144页。
    [3]陶广峰《汉魏宫刑存废析》,第142页。
    [1]林明,马建红主编《中国历史上的法律制度变迁与社会进步》,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9页。
    [1]胡留元、冯卓慧着《夏商西周法制史》,第396页。
    [1]丁福保主编《说文解字诂林》,第1002页。
    [1]《大字典》,第1172页。
    [1]胡留元、冯卓慧着《夏商西周法制史》,第394页。
    [1]胡留元、冯卓慧着《夏商西周法制史》,第394页。
    [1]周山《解读<周易>》,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87页。
    [1]周山《解读<周易>》,第365、366页。
    [1]蔡枢衡(1904-1983),江西永修县人。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学部,毕业后,列于牧野英一博士门墙,主要研习刑法学。1935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法律系讲师,1938年起至解放前历任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南昌中正大学教授。1952年正式调离北京大学,出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专职专门委员。1955年。改为政务院法制局专门委员。自1956年起,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法律室顾问。期间。1962年起,兼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法学研究所研究员。转引自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蔡枢衡《中国刑法史》“作者简介”。
    [2]宁汉林《中国奴隶社会刑法基本原则初探》,《法学评论》95年3期,第48页。
    [3]胡云腾《死刑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5页。
    [4]胡兴东《中国古代死刑制度史》,第99页。
    [1]王力《汉语语音史》,第287页。
    [1]王力《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0年,第339页。
    《尔雅义疏》,清·郝懿行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尔雅翼》,宋·罗愿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广雅疏证》,清·王念孙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方言校笺》,汉·杨雄撰,周祖谟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广韵校本》,周祖谟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集韵》,宋·丁度,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年。
    《古今韵会举要》,元·黄公绍原编,元·熊忠举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3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御定韵府拾遗》,清·玄烨定,《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29-103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 986年。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宋·毛晃增注,宋·毛居正重增,《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3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急就篇》,汉·史游著,唐·颜师古注,曾仲珊校点,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
    《经典释文》,唐·陆德明著,《丛书集成初编》第1183-1200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慧琳音义》,唐·释慧琳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96-197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佩文韵府》,清·张玉书等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类篇》,宋·司马光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六书故》,宋·戴侗著,《温州文献丛书》整理出版,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白虎通》,汉·班固等撰,《丛书集成初编》第238-239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大广益会玉篇》,梁·顾野王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说文解字义证》,清·桂馥撰,济南:齐鲁书社,1987年。
    《说文解字句读》,清·王筠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说文通训定声》,清·朱骏声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说文解字注》,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说文解字系传》,宋·徐锴著,《丛书集成初编》第1090-1097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释名疏证补》,汉·刘熙著,《尔雅、广雅、方言、释名清疏四种合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论语注疏》,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毛诗正义》,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等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等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孝经注疏》,唐·李隆基著,宋·邢昺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周易正义》,魏·王弼等著,唐·孔颖达等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周札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春秋左传注疏》,周·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春秋谷粱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春秋公羊传注疏》,汉·公羊寿传,汉·何休解诂,唐·徐彦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孟子注疏》,汉·赵歧注,宋·孙奭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大戴礼记》,汉·戴德撰,北周·卢辩注,《丛书集成初编》第1029-1030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三国吴·陆玑撰,《丛书集成初编》第1346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匡谬正俗》,唐·颜师古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2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尚书今古文注疏》,清·孙星衍著,《丛书集成初编》第3622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尚书大传》,汉·伏生撰,《四部丛刊初编》经部第9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尚书详解》,宋·夏僎撰,《丛书集成初编》第3606-3610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尚书全解》,宋·林之奇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尚书要义》,宋·魏了翁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诗经集传》,宋·朱熹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诗本义》,宋·欧阳修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说文新附考》,清·郑珍撰,《丛书集成初编》第1100-1101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礼记集说》,宋·卫浞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12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礼说》,清·惠士奇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 0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吕氏春秋训解》,战国·吕不韦著,汉·高诱注,中华再造善本金元部,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苏氏春秋集解》,宋·苏辙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周易会通》,元·董真卿,《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周易集解》,唐·李鼎祚撰,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
    《周易辑闻》,宋·赵汝楳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周礼正义》,清·孙怡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周礼订义》,宋·王与之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礼经会元》,宋·叶时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周易口诀义》,唐·史徵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朱子五经语类》,清·程川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9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周易经传集解》,宋·林栗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周易本义》,宋·朱熹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周易本义通释》,元·胡炳文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周易窥馀》,宋·郑刚中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周易劄记》,清·杨名时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周易集注》,明·来知德著,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周易文诠》,元·赵汸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周易传义合订》,清·朱轼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周易浅释》,清·潘思榘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周易玩辞》,宋·项安世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周易玩辞困学记》,清·张次仲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周易集说》,宋·俞琰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周易参义》,元·梁寅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周易集传》,元·龙仁夫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春秋皇纲论》,宋·王皙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六家诗名物疏》,明·冯复京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书集传或问》,宋·陈大猷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周礼详解》,宋·王昭禹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尚书精义》,宋·黄伦撰,《丛书集成初编》第3598-3605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读书丛说》,元·许谦撰,《丛书集成初编》第3611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钦定周官义疏》,清·弘历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8-9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诗补传》,宋·范处义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晋书音义》,唐·何超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56册,台北:台湾商务 印书馆,1986年。
    《诗传名物集览》,清·陈大章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读书杂志》,清·王念孙著,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
    《史记》,汉·司马迁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汉书》,汉·班固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后汉书》,刘宋·范晔撰,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晋书》,唐·房玄龄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三国志》,晋·陈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宋书》,粱·沈约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南齐书》,粱·萧子显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北齐书》,唐·李百药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粱书》,唐·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魏书》,北齐·魏收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南史》,唐·李延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北史》,唐·李延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隋书》,唐·魏征、令狐德棻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撰,宋·徐无党注,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宋史》,元·脱脱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金史》,元·脱脱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辽史》,元·脱脱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元史》,明·宋濂撰,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明史》,清·张廷玉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清史稿》,民国·赵尔巽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二十四史·刑法志》,《二十四史》缩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西汉会要》,宋·徐天麟撰,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南朝宋会要》,清·朱铭盤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南朝陈会要》,清·朱铭盤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南朝齐会要》,清·朱铭盤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会典》,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大明律》,怀效锋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大清律例》,田涛、郑秦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
    《盛京刑部原档》,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
    《宋刑统》,薛海卿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
    《唐大诏令集》,宋·宋敏求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年。
    《唐六典》,唐·李林甫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刑案汇览》,清·祝庆祺、鲍书芸、潘文舫、何维楷编,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
    《汉旧仪》,汉·卫宏撰,《四部备要》第290册,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81年。
    《续后汉书》,元·郝经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85-38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元典章》,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编,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
    《国语》,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战国策》,西汉·刘向集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七国考》,明·董说撰,《丛书集成初编》第787-789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东林列传》,清·陈鼎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5年。
    《历代名臣奏议》,明·杨士奇等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33-44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著,元·胡三省音注,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通志》,宋·郑樵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通典》,唐·杜佑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皇朝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44-64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皇朝通典》,《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42-64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皇清开国方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4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钦定续文献通考》,《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6-63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练兵纪实》,明·戚继光撰,《丛书集成初编》第0948一0950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宋史全文》,无名氏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30-33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续资治通鉴长编》,宋·李焘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1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资治通鉴后编》,清·徐乾学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42-34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江南通志》,清·赵弘恩监修,清·黄之隽编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07-51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钦定大清会典则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20一62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世宗宪皇帝殊批御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19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西山读书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05-706册,宋·真德秀,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灵枢》,唐·王冰注,宋·史崧校正音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3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明史纪事本末》,《丛书集成初编》第3918-3927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年。
    《圣祖仁皇帝御制亲征平定朔漠方略》,清·温达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54-35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圣祖仁皇帝圣训》,《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1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钦定八旗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64-67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名臣经济录》,明·黄训编,清·温达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43-44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陕西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51-55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长安志》,宋·宋敏求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58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福惠全书》,清·黄六鸿著,四部未收书辑刊史部03辑第19册,清光绪十九年文昌会馆刻本。
    《平定三逆方略》,清·勒德洪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5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李心传著,《丛书集成初编》第3861-3878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两汉诏令》,宋·楼防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2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三朝北盟汇编·炎兴下秩》,宋·徐梦莘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50-35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史纠》,明·朱明镐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8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墨子閒诂》,清·孙诒让撰,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列子全译》,王强模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
    《庄子集释》,郭庆藩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荀子》,战国·荀况著,唐·杨惊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9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韩非子集解》,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
    《管子全译》,谢浩范、朱迎平译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
    《吕氏春秋训解》,战国·吕不韦等著,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晏子春秋译注》,春秋·晏子等著,陈涛译译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战国策》,汉·刘向集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山海经穆天子传》,晋·郭璞注,清·洪颐煊校,张耘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
    《淮南鸿烈集解》,刘文典著,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列女传译注》,张涛译注,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
    《北堂书钞》,唐·虞世南著,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
    《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撰,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年。
    《无冤录校注》,元·王与撰,杨奉琨校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洗冤集录校译》,南宋·宋慈撰,杨奉琨校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0年。
    《本草原始》,明·李中立撰绘,郑金生等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图书编》,明·章潢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68-97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博物志》,晋·张华撰,载《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古今说海》,明·陆楫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85-88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初学记》,唐·徐坚等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册府元龟,》北宋·王钦若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读律佩觿》,清·王明德著,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
    《大清律辑注》,清·沈之奇註;怀效锋、李俊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
    《读律琐言》,明·雷梦麟撰,怀效锋、李俊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海录碎事》,宋·叶廷珪撰,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历代刑法考》,清·沈家本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名公书判清明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墨经》,宋·晁贯之撰,《丛书集成初编》第1495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墨史》,元·陆友撰,《丛书集成初编》第1495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墨薮》,唐·韦续撰,《丛书集成初编》第1621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齐民要术校释》,后魏·贾思勰著,缪启愉校释,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
    《容斋随笔》,宋·洪迈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水浒传》,明·施耐庵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
    《史记志疑》,清:梁玉绳撰,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说苑校证》,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太平御览》,宋·李防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万历野获编》,明·沈德符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撰,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西游记》,明·吴承恩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
    《渊鉴类函》,清·张英、王士祯等纂,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酉阳杂俎》,唐·段成式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辍耕录》,明·陶宗仪撰,《丛书集成初编》第0220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识小录》,明·徐丕撰,《丛书集成续编》第89册,上海:上海书店,1994年。
    《过庭录》,宋·范公偶撰,《丛书集成初编》第2860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
    《事实类苑》,宋·江少虞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能改斋漫录》,宋·吴曾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演繁录》,宋·程大昌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0-852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事物纪原》,宋·高承著,《丛书集成初编》第1209-1212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聊斋志异》,清·蒲松龄撰,济南:齐鲁书社,1981年。
    《字诂义府合按》,清·黄生撰,清·黄承吉合按,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学林》,宋·王观国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
    书馆,1986年。
    《朝野佥载》,唐·张鷟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巢氏诸病源候总论》,隋·巢元方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3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大学衍义补》,明·丘浚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12-71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弇山堂别集》,明·王世贞撰,魏连科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类说》,宋·曾慥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7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名义考》,明·周祈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王黄州小畜集》,宋·王禹偁撰,四部丛刊集部第133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72-77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普济方》,明·朱橚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47-761册,台北:台湾 商务印书馆,1986年。
    《证类本草》,宋·唐慎微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4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汤液本草》,元·王好古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4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野菜博录》,明·鲍山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3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救荒本草》,明·周王朱楠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30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肘后备急方》,晋·葛洪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3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丹铅余录》,明·杨慎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5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十驾斋养新录》,清·钱大昕著,《四部备要》子部第407册,台北:台湾中华书局,民国七十年。
    《弘明集》,梁·释僧佑集,四部丛刊子部第81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竹书纪年》,梁·沈约撰,《笔记小说大观》第4编第1册,台北:台湾新兴书局有限公司出版,民国七十年。
    《天工开物》,明·宋应星著,《续修四库全书》子部1115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水经注校证》,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搜神记》,晋·干宝撰,《丛书集成初编》2692-2694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
    《疑耀》,明·张萱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景岳全书》,明·张介宾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77-77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坚瓠余集》,唐·褚人获撰,《续修四库全书》第1260-126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证治准绳》,明·王肯堂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67-77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巢氏诸病源候总论》,隋·巢元方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3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楚辞》,汉·刘向编集,王逸章句,《丛书集成初编》第1810-1811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宋诗钞》,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秋涧集》,元·王恽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00-120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晦庵集》,宋·朱熹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3-114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山谷外集詩注》,宋·黄庭坚撰,《丛书集成初编》第2243-2252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苏魏公文集》,宋·苏颂著,王同策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昭明文选》,梁·萧统著,唐·李善注,北京:京华出版社,2000年。
    《师山遗文附录》,元·郑玉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1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两宋名贤小集》,宋·陈思编,元·陈世隆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62-136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
    《凌忠介公集》,明·凌义渠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9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两宋名贤小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6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包振远、马季凡 1998 《中国历代酷刑实录》,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曹旅宁 2005 《张家山汉律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曹旅宁 2002 《秦律新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崔永东 2002 《简帛文献与中国古代法文化》,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崔永东主编 2004 《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崔永东 2000 《金文简帛中的刑法思想》,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程树德 2001 《九朝律考》,北京:中华书局。
    陈直 2006 《史记新证》,北京:中华书局。
    陈兴良主编 1993 《刑种通论》,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陈兴良 1996 《刑法的人性基础》,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陈重明、黄胜白等编 2005 《本草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邓奕琦 2005 《北朝法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丁山 1988 《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北京:中华书局。
    董磊、徐轲 2006 《不完全酷刑档案》,北京:法律出版社。
    [美]D·布迪、c·莫里斯著,朱勇译 2003 《中华帝国的法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邓球柏 2007 《周易通说》,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恩格斯 1974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
    [日]冨谷至著,柴生芳、朱恒晔译 2006 《秦汉刑罚制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方龄贵校注 2001 《通制条格校注》,北京:中华书局。
    郭郛,[英]李约瑟,成庆泰 1999 《中国古代动物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
    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 1979-1982 《甲骨文合集》,北京:中华书局。
    郭廷栋 1990 《竞技举重运动》,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高其 1987 《明史刑法志注释》,北京:法律出版社。
    高其迈 1987 《隋唐刑法志注释》,北京:法律出版社。
    管军军 2006 《中国古代的“皇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高春明 2001 《中国服饰名物考》,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黄时鑑辑点 1988 《元代法律资料辑存》,浙江古籍出版社。
    黄金贵 1995 《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霍存福 2005 《复仇 报复刑 报应说--中国人法律观念的文化解说》,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何勤华、夏菲 2006 《西方刑法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何金松 1996 《汉字形义考源》,武汉:武汉出版社。
    胡兴东 2008 《中国古代死刑制度史》,北京:法律出版社。
    胡云腾 1995 《死刑通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胡留元、冯卓慧 2006 《夏商西周法制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胡留元、冯卓慧 1989 《长安文物与古代法制》,北京:法律出版社。
    胡新生 1998 《中国古代巫术》,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贺业钜 1996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金良年 1991 《酷刑与中国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美]吉尔伯特(Gilbert,s。)编著,欧阳昱译 2006 《文身的历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孔令纪等主编 1993 《中国历代官制》,济南:齐鲁书社。
    柯应夔主编 2000 《临床妇科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李云龙、沈德咏 1997 《死刑专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刘源 2004 《商周祭祖礼研究》,商务印书馆。
    刘俊文 1996 《唐律疏议笺解》,北京:中华书局。
    刘守芬等 2004 《罪刑均衡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辅仁主编 1984 《实用皮肤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刘继红、熊承良 2004 《性功能障碍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陆锡兴主编 2004 《中国古代器物大词典·兵器刑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刘辅仁主编 1984 《实用皮肤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古寅主编 2005 《中国古代刑具的故事》,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罗翔 2006 《中华刑罚发达史--野蛮到文明的嬗变》,北京:中国法制出 版社。
    李交发 2002 《中国诉讼法史》,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李湘涛2004 《中国猛禽》,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林乾 2004 《中国古代权力与法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马登民、徐安住 2004 《财产刑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马小红 2004 《礼与法:法的历史连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小红 2004 《中国古代法律思想史》,北京:法律出版社。
    马百非 1982 《秦集史》,北京:中华书局。
    马克昌主编 1999 《刑罚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茅彭年 2001 《中国刑事司法的起源(先秦卷)》,北京:法律出版社。
    茅彭年 2000 《中国刑事司法制度·先秦卷》,北京:法律出版社。
    茅彭年 1984 《吕刑今释》,北京:群众出版社。
    马作武主编 2004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牛创平、牛冀青 2000 《清朝一二品官员经济犯罪案件实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
    倪正茂、俞荣根、郑秦、曹培 1987 《中华法苑四千年》,北京:群众出版社。
    宁汉林 1986 《中国刑法通史》,辽宁大学出版社。
    曲英杰 2003 《古代城市》,北京:文物出版社。
    任继愈主编 1985 《中国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孙力 1995 《罚金刑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苏亦工 1999 《明清律典与条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粟劲 1985 《秦律通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编 1978 《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
    劭晖等主编 2003 《毒药本草》,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日]森立之撰,吉文辉等点校 2005 《本草经考注》,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吴镇烽编 1986 《西周金文撷英》,西安:三秦出版社。
    吴小丛、王关成 1991 《古代死刑肉刑要览》,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泽顺 2006 《汉语音转研究》,长沙:岳麓书社。
    王云红编著 2006 《流放的历史》,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王力 1985 《汉语语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力主编 1982 《古代汉语》,北京:中华书局。
    王永宽 2006 《扭曲的人性:中国古代酷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王立民 1993 《唐律新探》,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王立民主编 2003 《中国法制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王立民 2006 《古代东方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武树臣 2003 《儒家法律传统》,北京:法律出版社。
    魏德胜 2003 《<睡虎地秦墓竹简>词汇研究》,北京:华夏出版社。
    魏道明 2006 《始于兵而终于礼--中国古代族刑研究》,北京:中华书局。
    《外国法制史》编写组 1882 《外国法制史资料选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万安中主编 2003 《中国监狱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徐朝阳 1929 《中国刑法溯源》,商务印书馆。
    杨乾坤 1999 《中国古代文字狱》,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
    杨鸿烈 2004 《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杨玉奎 2004 《古代刑具史话》,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杨一凡 1988 《明大诰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杨一凡 1984 《明初重刑考》,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袁仲一 1990 《秦始皇陵兵马俑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余华青 2006 《中国宦官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严仁英主编 2003 《妇产科学辞典》,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张伯元主编 2005 《法律文献整理与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物研究所等 2001 《龙岗秦简》,北京:中华书局。
    张舜徽 1983 《说文解字约注》,郑州:中州书画社。
    周密 2002 《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密 2001 《宋代刑法史》,北京:法律出版社。
    周密 1985 《中国刑法史》,北京:群众出版社。
    朱红林 2005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集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全民 2004 《<周礼>所见法制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中国文物文化交流服务中心《中国文物精华》编委会 1990 《中国文物精华》,北京:文物出版社。
    张晋藩主编 1999 《中国法制通史》,北京:法律出版社。
    张晋藩等 1992 《中国刑法史新论》,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张兆凯主编 2005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史》,长沙:岳麓书社。
    张绍彦著 1999 《刑罚实现与行刑变革》,北京:法律出版社。
    张双棣等注译 2000 《吕氏春秋译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朱伯岜主编 2004 《周易通释》,北京:昆仑出版社。
    周山 2002 《解读<周易>》,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赵秉志主编 2003 《酷刑遏制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主客2002 《臀部的尊严:中国笞杖刑罚亚文化》,广州:花城出版社。
    郑泰、赵雄主编 1999 《清代“服制”命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张丽珠主编 2006 《临床生殖内分泌与不育症》,北京:科学出版社。
    艾永明、钱长源 1991 《宫刑论二题》,《苏州大学学报》1991第2期。
    安国楼 1991 《宋代笞杖刑罚论略》,《河南大学学报》1991第1期。
    崔永东 1998 《周代今文中的刑法思想研究》,《政法论坛》1998第2期。
    段秋关 1989 《中国古代法律及法律观略析--兼与梁治平同志商榷》,《中国社会科学》1989第5期。
    复耕 1993 《鞭刑与坐牢》,《读者》1993第12期。
    高启安 1992 《“烹”刑之义及由来辨析--中国古代食人风习考察之一》,《甘肃理论学刊》1992第3期。
    高恒 1983 《秦律中的刑徒及其刑期问题》,《法学研究》1983第6期。
    高潮、史幼华 1985 《刖刑名实考》,《法学季刊》1985第2期。
    韩国磐 1991 《汉文帝除肉刑考析》,《中国史研究))1991第2期。
    胡留元、冯卓慧 1984 《西周刖刑》,《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4第1期。
    胡厚宣 1973 《殷代的刖刑》,《考古》1973第2期。
    黄展岳 1980 《云梦秦律简论》,《考古学报》1980第1期。
    怀效锋 1995 《中国古代民法未能法典化的原因》,《现代法学》1995第1期。
    何勤华 1998 《中国古代法学的死亡与再生--关于中国法学近代化的一点思考》,《法学研究》1998第2期。
    黄小明 1996 《中国古代刑事政策论纲》,《政法论坛》1996第6期。
    江陵张家山汉简整理小组 1993 《江陵张家山汉简<奏谳书>释文》,《文物》1993第8期。
    吕志兴 2000 《“春秋决狱”新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第5期。
    刘向明 2006 《从出土简牍看秦汉“隐官”的主要来源》,(《嘉应学院学报》2006第5期。
    吕友仁 1984 《关于古代刑制的两个问题》,《河南师大学报》1984第1期。
    李力 1999 《<九刑>、“司寇”考辨》,《法学研究》1999第2期。
    洛阳博物馆 1978 《孟津小潘沟遗址试掘报告》,《考古》1978第4期。
    刘海年 1981 《秦律刑罚考考析》,中华书局编辑部编《云梦秦简研究》1981。
    刘海年 1982 《云梦秦简的发现与秦律研究》,《法学研究》1982第1期。
    麦天骥 1985 《中国古代刖刑初探》,《法学评论》1985第1期。
    马小红 1990 《<吕刑>法律思想初探》,《法学研究》1990第1期。
    马非百 1978 《云梦秦简中所见的历史新证举例》,《郑州大学学报》1978第2期。
    马作武 1997 《族刑论》,《法学评论》1997第4期。
    蒲坚 1994 《“宫刑”小议》,《法学研究》1994年第2期。
    乔伟 1988 《五刑沿革考》,《山东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1989年第2期。
    宁汉林1995 《中国奴隶社会刑法基本原则初探》,《法学评论》1995第3期。
    宋镇豪 1996 《夏商法律制度研究》,中华书局《夏文化研究论集》1996。
    唐兰 1976 《陕西省岐山县董家村新出西周重要铜器铭辞的译文和注释》,《文物》1976年第5期。
    谭世保 1982 《“车裂”考》,《艺术论坛》1982年第4期。
    吴荣曾 1992 《汉简中所见的刑徒制》,《北京大学学报》1992第2期。
    吴大逵 1988 《人民日报》,1988年2月5日第3版。
    武树臣 1987 《<易经>与我国古代法制》,《中国法学》1987第4期。
    武树臣 1990 《中国法系的特征及其价值》,人民日报1990年1月15日第3版。
    武树臣 1992 《中国法的起源及其特征》,《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2第2期。
    徐祥民 2000 《略论春秋刑罚的特点》,《法学研究》2000第3期。
    于逸生 1991 《关于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思考》,《求是学刊》1991第1期。
    俞伟超 1981 《古史分期问题的考古学观察》,《文物》1981第6期。
    严宾 1990 《“隐宫”“隐官”辨析》,《人文杂志》1990第3期。
    杨鸿雁 2005 《中国古代耻辱刑考略》,《法学研究》2005第1期。
    张建国 1993 《论文帝改革后两汉并无斩趾刑》,《中外法学》1993第4期。
    张建国 1996 《秦汉弃市非斩刑辨》,《北大学报》1996第5期。
    张晋藩 1998 《论礼》,《社会科学战线》1998第3期。
    周小瑜 1998 《秦代“隐宫”“隐官”“官某”考辨》,《文献》1998第4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 1972 《1971年安阳后冈发掘简报》,《考古》1972第3期。
    张景贤 1991 《西汉前期治国立法思想的变化及其对法制的影响》,《河北学刊》1991第2期。
    张家山汉简整理小组 1993 《江陵张家山汉简<奏谳书>释文》,《文物》93年第8期,95年第3期。
    赵佩馨 1961 《甲骨文中所见的商代五刑--并释(兀刂)剢二字》,《考古》1961年第2期。
    《古字通假会典》,高亨纂著,董治安整理,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
    《故训汇纂》,宗福邦,陈世铙,萧海波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汉语大字典》,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
    《汉字古音手册》,郭锡良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甲骨文字诂林》,于省吾主编,姚孝遂按语编撰,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甲骨文字典》,徐中舒主编,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年。
    《说文解字诂林》,丁福保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上古音手册》,唐作藩著,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
    《同源字典》,王力著,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新编甲骨文字典》,刘兴隆著,国际文化出版社,1993年。
    《商周古文字读本》,刘翔、陈抗、陈初生、董锟编著,李学勤审定,北京:语文出版社,1989年。
    《商周金文》,王辉著,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辞海》,辞海编辑委员会编纂(1999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纂,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1994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1984年。
    《金文编》,容庚编著,张振林、马国友摹补,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金文大字典》,戴家祥主编,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年。
    《辞源》,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