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陈独秀前期报刊实践与传播思想研究(1897-1921)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陈独秀作为中国近现代新闻传播史上的重量级人物,其报刊实践和传播思想理应受到高度重视,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以往的研究远未到位。本论文以陈独秀前期(1897-1921)报刊实践与传播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新闻传播史的视角梳理其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其独具个性的传播思想。
     绪论部分阐明了本项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对陈独秀前期报刊实践与传播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做了综述,并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同时,对本论文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作了交代,针对论文中的关键概念及几个相关问题做了说明。
     第一章以《扬子江形势论略》一文为线索,追溯了维新时期陈独秀从“士人”转向维新的心路历程,对其处于萌芽期的传播实践及传播理念作了分析评点,指出这是陈独秀涉足传媒的“预演”,因而其报人生涯实际可以上溯自此。
     第二章考察了清末新政时期陈独秀的报刊实践活动,指出陈独秀此时的报刊传播旨趣是思想启蒙,而非革命排满。对两次演说会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对陈独秀在《国民日日报》的地位及贡献做了尝试性的讨论,指出陈独秀既是创刊人之一,也是总理编辑之一,《国民日日报》的“舒缓”特征与陈独秀的加盟密切相关,还考证了《发刊词》、《近四十年世风之变态》两篇文章的作者归属问题,指出这两篇文章所具有的陈独秀的思想色彩,为研究陈独秀创办《安徽俗话报》之前的传播思想提供了可靠的文本;在介绍《安徽俗话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刊物的宗旨与“同人刊物”性质,对其“论说”栏进行了重点研究,进而探讨了《安徽俗话报》的历史地位,指出该报是清末下层启蒙运动中启蒙报刊的佼佼者。
     第三章研究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报刊实践活动。《甲寅》部分对陈独秀在《甲寅》的地位作了探究,认为《新青年》与《甲寅》存在着“扬弃”的关系,并对《爱国心与自觉心》一文中提出的主要论点“有恶国不如无国”进行了分析;《新青年》部分对杂志的宗旨、作者、读者、内容以及历史地位等作了讨论,针对当前的一些研究热点,如作者群的“分裂”、五四青年的“分化”、“激烈”的言论态度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认为《新青年》不仅是陈独秀报人生涯的巅峰,而且是中国启蒙报刊的“典范”;《每周评论》部分在对杂志宗旨、内容进行详细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杂志的评论性特征、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以及陈独秀“只眼”带来“光明”的言论实践等三个方面予以探讨,认为《每周评论》不仅引领了该时期评论类报刊的“新潮流”,而且与《新青年》共同引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四章着重评析了陈独秀前期的传播思想,指出其主要是由爱国忧民的传播主题、思想启蒙的传播宗旨、自由主义的传播思想等三部分组成,其中爱国忧民的传播主题与思想启蒙的传播宗旨是贯穿其报刊实践的两条主线,自由主义则是其前期传播思想的重要特征。用“一枝独秀”概括陈独秀前期的传播思想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结语在简要回顾陈独秀前期报刊实践的基础上,对其报刊实践与传播思想的独特价值做了评析,指出其具有的“唯一性”特征,并对构成“唯一性”的具体“质素”也作出了概括;同时,对陈独秀的报刊实践与其社会革命活动二者交替进行的事实予以高度评价,指出他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知行合一”的践行者和表率,其不乏真知灼见的“知”,体现了知识分子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的可贵品格,其不计得失、义无反顾的“行”,则彰显出执著率真的人格魅力。此外,对陈独秀的“悲剧性”意义也尝试性地进行了解读。最后,对陈独秀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期的变革中的独特价值和历史地位(包括其报刊实践和传播思想在新闻史上的地位)下了论断:陈独秀不仅是近代中国转型期的思想巨人,也是变革社会的行动巨人,他不仅在领导革命活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功不可没,而且也给中国思想史、文化史和新闻史等诸多领域留下了一笔宝贵遗产。陈独秀由于种种原因而被“封存”“遮蔽”的“本色”,将会在客观公正全面的历史研究与评价中逐步“显影”,而他光彩的一面也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认同!
As a very important scholar in Chinese modern history of newscommunication, Chen Duxiu's press practice and communication of ideasshould gain much attention. Due to various reasons, however, previous studiesare inadequate enoug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ws communication history,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process of Chen Duxiu's newspaper practice andcommunication of ideas in his early years (1897-1921), On this basis, ChenDuxiu's particular communication of ideas will be deeply discussed in thisthesis.
     The introduction part clarifie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firstly, The research status of Chen Duxiu’s early newspapers practice andcommunication of idea will be summarized. after that, the deficiencies ofexisting research 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part. Moreover, besides some keyconcepts and related issues, the focus, difficulties and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will be examined.
     As a clue with Comment on the Yangtze River Situation, chapter Ireviews how Chen Duxiu’s mentally changed form a scholar to a reformist.Chen Duxiu’s communication of practices and ideas in his infancy. will beanalyzed. It is indicated that, Comment on the Yangtze River Situation wasthe preview, which Chen Duxiu’s first involved in the media. Thus, his careerin newspaper could actually be traced back ever since then.
     Chaper II examines Chen Duxiu’s communication practice in Late QingDynasty. It is argued that Chen Duxiu’s main purpose is Enlightenment ratherthan revolution. this chapter gives a more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his twospeeches, and discusses his status and contribution in National Day Daily. Itis pointed out that Chen was not only the sponsor, but also the editor-in-chiefof the newspaper. also, Mode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tional Day Dailyhad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Chen's participation. Furthermore, the destinationof the authors of Foreword and the World Wind Metamorphosis in the Past40 Years will be discussed. These two articles were both obviously influenced byChen Duxiu's style, providing a reliable text to study Chen's communication ofideas before Anhui Saying was publicized. after analyzing the content of AnhuiSaying, the purpose of the newspaper and its nature("colleagues’ publication"),will be discussed. particularly, the newspaper's column, Comment, will befocused on. finally, the historical status of Anhui Saying will be discussed. It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newspaper was the press leader during the lowerclass Enlightenment Movement in late Qing Dynasty.
     Chapter III examines Chen Duxiu’s newspapers practice during the MayFourth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Jiayin section, Chen Duxiu's status in Jiayi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iayin with New Youth, and the main argument--"anevil state worse than no state"--in Patriotism and Consciousness, will beexamined. In New Youth section, the journal‘s purpose, authors, readers,content, and historical status will be discussed. also, Some current researchfocus, such as, the splitting of its authors, intense remarks of the May4thYouth will be involved. It is believed that New Youth is not only the peak ofChen Duxiu’s newspaper career, but also a model of Chinese Enlightenmentpress. In Weekly Review section, in addiction to the journal’s purpose andcontent, its comment features, contribution to the spread of Marxism, andChen Duxiu’s speech(ie,"sole eye brings lights") and practice will be focusedon. It is believed that Weekly Review was not only the "new wave" of commentpress, but also, together with New Youth, led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inthat period.
     Chapter IV focuses on Chen Duxiu’s communication of ideas in his earlyyears. His ideas are composed of three parts——the theme of spreadingpatriotic concern for the people, the purpose to spread the Enlightenment, andliberal communication of ideas. The first two parts consists two main linesthroughout Chen Duxiu’s newspaper practice, while another part, liberalism isan important feature of his preliminary communication of ideas. Chen Duxiu'searly communication of ideas can be described as "thriving", just like his name, Duxiu.
     After a brief review of Chen Duxiu's newspapers practice in his early years,the unique value of his newspaper practice and communication of ideas will bassessed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Both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specificquality of the value will be decribed in conclusion. Moreover, both ChenDuxiu's newspaper practice and social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will be highlyevaluated. It is indicated that he was a practitioner to unify knowledge andaction as one, which made an example for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Forone thing, his knowledgle and insights reflected the respectable personality ofindependent thinking intellectuals in pursuit of the truth. For another, his actionwithout turning back, excluding gains and losses, highlighted hispersistentance and guenuiness. In addition, Chen Duxiu's tragic significancewill have a tentative interpretation.
     Finally, Chen Duxiu's unique value and historical status (including his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newspapers practice and communication of ideas) inmodern Chinese society in transition will be discussed. It can be concludedthat, Chen Duxiu was not only an ideological giant in modern China intransition, but also an action giant to transform the society, He not onlycontributed to the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and promoting social progress, butalso left a precious legacy to the many areas such as Chinese intellectualhistory, cultural history, and news history. Chen Duxiu's true face, shadowedfor various reasons, will be comprehensively, objectively and fairly evaluated inhistorical research. His glorious side will be known and recognized by moreand more people!
引文
1胡明.论陈独秀早期的报刊文字与舆论诉求[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3(4):129-134.
    2邓伟.晚清白话与白话文学的实现程度——重读《安徽俗话报》[J].江淮论坛,2006,(6):121-126.
    3韩彩玲.《安徽俗话报》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文学院,2006;孙杰.白话报与近代白话文运动——从《安徽俗话报》对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影响[D].合肥:安徽大学文学院,2007;聂曙廷.试论《安徽俗话报》对中下层民众的启蒙教育[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8.
    4丁苗苗.《安徽俗话报》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新闻学院,2005;黄晓红.《安徽俗话报》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文学院,2010.
    5岳升阳.《甲寅》月刊与《新青年》的理论准备[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1):24-39.
    6杨琥.《新青年》与《甲寅》月刊之历史渊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6):124-129.
    1庄森.《青年杂志》相承《甲寅》论[J].学术研究,2005,(5):133-136.
    2李永中.《甲寅》上《青年杂志》广告[J].新文学史料,2007,(3):206-207.
    3孟庆澍.《甲寅》与《新青年》渊源新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5):1-9.
    4孟庆澍.新文学缘何而来——从《新青年》与《甲寅》月刊的差异说起[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5):1-5.
    5宁树藩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M].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章清.传统:由“知识资源”到“学术资源”[J].中国社会科学,2000,(4):190-203.
    2郭汉民,董秋英.1949年以来《新青年》研究述评[J].近代史研究,2001,(6):218-245.
    3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1-31.
    4庄森.《新青年》第八卷还是社团“公同”刊物——中国现代新闻传播史重要史实辨正[J].社会科学战线,2008,(6):120-130.
    5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69-174.
    6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39-145.
    7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38-139.
    1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上)[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1-31.
    2严家炎.“五四”“全盘反传统”问题之考辨[J].文艺研究,2007,(3):4-11.
    3杨红军.五四报刊文化批评的隐晦结构及其流弊——以陈独秀和《新青年》为主线[J].学术界,2010,(9):186-194.
    4黄华文.对五四民主启蒙运动的审视[J].江汉论坛,2001,(9):62-65.
    5张宝明.“文白不争”引发的历史悲情——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看现代性的两副面孔[J].学术界,2005,(2):68-78.
    6陈方竞.“横行与标点”《新青年》新文化倡导的一个并非轻松的话题[J].文艺研究,2009,(7):45-53.
    7黄华.从文化霸权的角度分析“白话文运动”[J].国际新闻界,2010,(5):107-112.
    8李宪瑜.“公众论坛”与“自己的园地”——《新青年》杂志“通信”栏[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3):32-44.
    9刘震.《新青年》与“公共空间”——以《新青年》“通信”栏目为中心的考察[J].延边大学学报,2003,36(3):79-83.
    10丁晓原.从新文体到“随感录”[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1):25-29.
    1李辉.《新青年》“随感录”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8):102-147.
    2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1):116-155.
    3章清.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对《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思想分化的追踪[J].近代史研究,2004,(6):122-160.
    4张化冰.浅论《新青年》作者群的形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12(4):31-34.
    5尤小立.五四新文化派的政治转向及其思想差异——以《每周评论》时期为中心的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6):87-96.
    6李永中.从传播视阈看《新青年》对读者的形塑[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6):73-77.
    1邓金明.从《新青年》到“新青年”——五四青年对《新青年》杂志的阅读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2008.
    2章清.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的阅读个案[J].近代史研究,2010,(3):54-72.
    3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M].台北:台北商务印书馆,1980:505-563.
    4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69-174.
    5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42-144,150-151.
    6庄森.陈独秀和《青年杂志》[J].文艺理论研究,2004,(6):2-16.
    1石钟扬.“改造青年之思想,为本志之天职——《新青年》的主编意识”[J].江淮论坛,2008,(1):171-177.
    2张宝明.“主撰”对《新育年》文化方向的引领[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2):90-99.
    3欧阳哲生.《新青年》编辑演变之历史考辨——以1920—1921年同人书信为中心的探讨[J].历史研究,2009,
    (3):82-104.
    4胡明.《每周评论》与“五四”思想文化[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9,(3):21-28.
    1尤小立.五四新文化派的政治转向及其思想差异——以《每周评论》时期为中心的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6):87-96.
    2周爱武.《每周评论》的传播学意义[J].怀化学院学报,2007,26(5):52-53.
    3李琴.五四前后陈独秀报刊编辑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2.
    1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25-239.
    2郑保卫主编.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44-50.
    3王积龙,安璐.陈独秀早年的新闻思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学社会科学版,2003,22(4):42-44.
    4刘峰.陈独秀传播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新闻学院,2007.
    1李茂政.当代新闻学[M].台北:正中书局,1987:26.
    1[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M].长沙:岳麓书社.1999,7.
    1《实庵自传》,收于《陈独秀著作选编:第5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01-211页。
    2闾小波.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传播媒介[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87-91.
    1王观泉认为这是陈独秀的“第一部军事著作”,沈寂认为这是一篇上乘的政治地舆学之作。
    2王观泉.被绑的普罗米修斯——陈独秀传[M].台北:业强出版社,1996:55.
    3任建树.陈独秀大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44.
    1史春风,李中华.晚清出版业的近代化历程[J].滨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7(2):31-34.
    1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5-6.
    2王光远.陈独秀年谱[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4.
    1任建树.陈独秀大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55.
    1如1901年,新政初期,御史张百熙在其《敬陈大计疏》(见王延熙、王树敏辑《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卷6下,第18页),即建议清政府应“初定报律”,向高层传递了新闻立法的必要性,但却并没有被清政府采纳。
    2[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M].李琼英,林欣,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173-174.
    3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61.
    4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61.
    3陈万雄.新文化运动前的陈独秀(一八七九年—一九一五年)[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4.
    1李仁渊在《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以报刊出版为中心的讨论》(稻香出版社,民国94年)中,详细论述了《清议报》的国内传播情况以及海外刊物的销售管道与海外新学的影响范围。由此,可见当时国内读者对新式书报刊的阅读需求是很大的。
    2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3.
    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23-124.
    4唐才常.唐才常集[M].上海:中华书局,1980:32.
    5麦孟华.《总论·民主第一》,载《时务报》第28册。
    1李孝梯.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5-16.
    2李孝悌在《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中,归纳了白话报刊、白话宣传品、阅报社、宣讲、讲报、演说、戏曲等启蒙手段。
    3丁苗苗.《安徽俗话报》研究[D].安徽大学新闻学院硕士论文,2005:7.
    1沈寂.陈独秀传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145.
    2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组:《辛亥前安徽文艺界的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回忆录》(四)第382页。转引自陈万雄《新文化运动前的陈独秀(一八七九年—一九一五年)》第25页,又见于唐宝林、林茂生《陈独秀年谱》第21页。
    3阙名.《安庆藏书楼革命演说会》,抄本,藏安徽省博物馆。转引于沈寂《陈独秀传论》第62页。
    1《纪爱国新报》,《大公报》,1902年4月19日,第286号。
    2这条新闻引自杨天石、王学庄编《拒俄运动1901-190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272-273页。
    3这是沈寂的观点,见《陈独秀传论》145页,但文中没有给出判断的论据。笔者赞同这一观点,但对该论点进行了论证。
    1任建树.陈独秀大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51.
    2《苏报》,1903年5月29日。
    3《苏报》,1903年5月26日。
    4《苏报》,1903年6月7日。
    1王观泉认为《会启》由陈独秀捉刀。(见王观泉《被绑的普罗米修斯——陈独秀传》,第77页)。此外,学界对陈独秀的演说词,以及《安徽爱国会拟章》两文由陈独秀撰写已达成了一致。
    1《苏报》,1903年5月25日。
    1冯自由.革命逸史(初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135.
    2中华民国史纪要编委会.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初稿)民国纪元前十年(一九0二)至八年(一九0四)[M].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79:495.
    1祖艳.《国民日日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论文,2008:12.
    2张继.張溥泉先生回忆录·日記[M].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国七十四年(1985)影印本:5-6.
    3烂柯山人(章士钊),《双秤记》,《甲寅杂志》(第一卷),1914年11月20日。
    4孤桐(章士钊),《吴敬恒——梁启超——陈独秀》,《甲寅周刊》(第一卷),1926年1月30日。
    5章士钊,《初出湘》,《文史杂志》第1卷第5期,1941年第5期。
    1章士钊在《孤桐杂记》一文中说:“是年(1903年)夏间,陈独秀已在上海”(《甲寅周刊》,1926年12月
    15日)。
    2苏曼殊与陈独秀的终身友谊即是此时结下的。据记载“此时苏曼殊汉文根基尚浅,文字亦不甚通顺,仲甫隐然是他的老师”,这在当时是众人皆知的事实。章士钊、陈独秀、冯自由、柳亚子对此均有所论述。
    3陈万雄.新文化运动前的陈独秀:一八七九至一九一五[M].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55.
    4邓学稼.陈独秀传(上册)[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9:61.
    5任建树.陈独秀大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55.
    1沈寂.陈独秀传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306.
    2白吉庵.章士钊传[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23-24.
    3张之华.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07.
    4李开军.松本君平《新闻学》一书的汉译与影响[J].国际新闻界,2006,(1):70-73.
    5严格地说,梁启超《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报馆之经历》一文中对第四等级的论述也深受松本君平《新闻学》的影响。本文附录部分提供了松本君平以及梁启超的相关原文。
    1《近四十年世风之变态》,《国民日日报》,1903年10月21日,这一部分引文的文字均出自该文。
    1需要指出的是,此处所说的章士钊、刘师培、张继所撰的论说,或是他们本人事后“认领”的文章,或是研究者考证出来的文章。
    1章士钊在《赵伯先事略》(《甲寅》1卷25号8页)中记载了这一次集会,“癸卯秋,愚潜返宁,为会于北极阁,假借俄事,极言革命,南京学生咸集,为内地公开演说之嚆矢,声势甚盛。”
    1房秩五.房秩五回忆《俗话报》诗一首[C].安徽革命史研究资料(第1辑),1980:14.
    2《本社广告》,《安徽俗话报》第12期。
    3主要是对署名“三爱”的文章进行分析,这部分不涉及新闻栏目的统计,也没有对存有署名争议的文章进行统计,如诗词《醉东江.愤时俗也》。
    1另有一篇论说为一痴《说爱国》(第14期)。
    2《亡国篇》第三章亡国的原因,分两期连载,分别为《亡国的原因之第一樁只知道有家不知道有国》(第
    17期)、《亡国的原因之第一樁只知道听天命不知道尽人力》(第19期)。为了方便统计,本文在数量上认定为2篇。
    1根据“按时”出版的第1-15期“新闻栏”所刊新闻的考察,《俗话报》的新闻周期为一个月左右,刊登的新闻发生在2个月前即可被视为“过期新闻”。
    2有据可考的“过期新闻”如下,第17期(实际发行日期为1905年4月,此期共有17条本省新闻)中,《歙县学堂章程》、《推广学额》、《裁缺详誌》、《禀设垦荒公司》、《濬河兴利》、《筹解镑虧巨款》、《舒城改办警察》、《请兵驻防》、《惩办教民》等均为前一年10月-12月的事情;18期(实际发行日期为1905年5月)刊登的2条本省新闻也是前一年年底的事情。第21-22合期(实际发行日期为1905年9月)中,《县差为盗》、《杀人报仇》、《矿事纠葛》等本省新闻则是本年5月的事情。考察的根据有两个:一是根据新闻本身提供的时间,另一个是根据《北洋官报》刊登的“地方新闻”栏中涉及安徽省的地方新闻。
    1这封书信由安徽大学沈寂先生提供,这封信是他通过他的老师周谷城的关系,抄录于《六十多年:回忆亚东图书馆》原稿。但以往对这封信的引用并不是全文,普遍忽略了第一段,此处提供该信的前两段内容。
    1《本报告白》,《安徽俗话报》第19期,
    2沈寂.陈独秀传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106.
    3任建树.陈独秀大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69.
    4关于陈独秀去上海参加暗杀团的时间存有一些争议,王观泉认为是1904年秋冬之交,唐宝林、林茂生认
    为1904年秋,任建树认为是1904年10月,沈寂虽然没有对陈独秀在上海的时间作推断,但他有“1904年冬,陈独秀动员李光炯将旅湘公学迁回芜湖,易名安徽公学”的论述。唐、林二人是根据暗杀团的相关史实推断的,任建树则是根据上述《告白》中《俗话报》因“怪事”停刊三个多月往前追溯的,王、沈二人在其著作中没有标明下判断的依据。本文认为,陈独秀去上海的时间为甲辰年10月间,即阳历1904年
    11月间,逗留月余后,大概于甲辰年12月间(阳历为1905年1月间),亦即甲辰年冬,回到芜湖。
    1陈独秀,《蔡孑民先生逝世后感言》,重庆《中央日报》,1940年3月24日。
    2任建树.陈独秀大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69.
    3沈寂.陈独秀传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69.
    4高语罕:《百花亭畔》第35页。转引自任建树,《陈独秀大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71页。
    5欧阳跃峰.安徽公学的兴办及其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人文社会学科版,2005,33(6):658-651.
    6沈寂.陈独秀传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46.
    1汪孟邹回忆说《安徽俗话报》出有二十三期,但目前没有发现这一期,很可能这一期被禁了。
    2房秩五.浮度山房诗存[C].安徽革命史研究资料(第1辑),1980:14.
    1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M].学林出版社,2006:18.
    1李孝梯.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5.
    2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新青年》第二卷第四号,1916年12月),原文为“甲午之役,兵破国削,朝野惟外国之坚甲利兵是羡,独康门诸贤,洞察积弱之原,为贵古贱今之政制、学风所致,以时务知新主义,号召国中。”
    1本段引文均出自《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
    2陈独秀的小说《黑天国》提供了西伯利亚这一异域情境,戏曲《瓜种兰因》对波兰与土耳其开战的描写,“闲谈”中“黄金世界之女名士”提供的西方国家的“奇闻轶事”。
    1Ernst Cassirer, The Philosophy of the Enlightenment,(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51), p275.
    2李孝梯.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10.
    1黄晓红.《安徽俗话报》研究[M].安徽大学历史文献学博士论文,2010:53.
    2见于附录《俗话报》部分的表格。
    3黄晓红认为,从“调查”栏登载的内容来看,第14期出现的“调查”栏,应是章程里所介绍过而以往各期又未出现过的“行情”一栏。实际上,根据章程里对“行情”一栏的解释,“我们徽班的生意,在长江一带要算顶大了,现在我要将本省外省本国外国各种的行情打听清楚,告诉大家,全望主徽班的格外大发其财,我才欢喜哩。”可以看出,这一栏主要是商业行情,与“调查”一栏有严格的区别。
    4上文提到了《俗话报》“要紧的新闻”一栏名称经历了由“要紧的新闻”到“新闻”再到“时事”的演变,所以用上述任一个名称似乎均不合适,根据其主要刊登时事新闻的特点,本文将这一栏称作“时事新闻”。
    1江永(1681—1762),字慎修,婺源(今属江西)人。一生未曾居官,以教授生徒为业。学本朱子,著作甚丰,多达二十余种,《四库全书》多著录之。《清史稿》有传。其易学著作有《河洛精蕴》九卷。
    1黄晓红在其博士论文《〈安徽俗话报〉研究》(第66页),根据三个原因做出推断的:第一,题目都是“说略”一类。第二,从世界说到国家再到本省,实为一个系统。第三,《安徽地理说略》里指出:“在下今所说的地理,……却不是学那风水先生所说的地理”,这与陈独秀在《安徽俗话报》的《章程》里所指出的,该刊介绍的“地理”“不是什么看坟山谋风水的地理”如出一辙。本文赞同这一观点。
    1在汪原放《亚东图书馆与陈独秀》一书第7页,记录了一封汪希颜给汪孟邹的信,信上有“周栋臣开通有志,亦吾郡仅见之士。既愿与弟往来,自当与之联络,以收攻错之益”,可见应为歙县人。
    1黄晓红.《安徽俗话报》研究[D].安徽大学历史文献学博士论文,2010:74.
    2丁苗苗.《安徽俗话报》研究[D].安徽大学新闻学硕士论文,2005:4.
    1余望.解读现代同人杂志——以《语丝》为例[J].出版发行研究,2006,(3):71-76.
    2曾建雄.中国新闻评论发展史(近代部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224.
    1梁启超.新民说·叙论[C].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620。
    1朱文华.陈独秀是不是文学家[C].陈独秀研究第2辑,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102.
    1根据笔者对安徽省图书馆收藏的《俗话报》原件的查阅,从封面看,第1期与第3期至少再版3次,第6期至少再版6次。
    1房秩五.回忆《俗话报》诗一首[C].安徽革命史研究资料(第1辑),1980:14.
    2高一涵.辛亥革命前后安徽青年学生思想转变的概况[C].辛亥革命回忆录(四).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1:
    434.
    1陈独秀,《爱国心与自觉心》,《甲寅》第一卷第四号,1914年11月。
    2沈寂.陈独秀传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233.
    3陈独秀,《生机》(致《甲寅杂志》记者),《甲寅杂志》第一卷第二号,1914年6月。
    1唐宝林,林茂生.陈独秀年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62.
    2傅斯年,《陈独秀案》,《独立评论》第24号,1932年10月。
    3《甲寅》第一卷第三号刊登的诗作曾发表于1911年1月20日《民立报》;《述哀》中“宣统元年秋九月,陈仲志于沈阳寓斋”表明该诗也为旧作;《远游》、《夜雨狂歌答沈二》也是陈独秀1909年前后所作,该时期陈独秀诗酒豪情,常与友人互作和诗,尤其是身居杭州时期,更与友人沈二(沈尹默)、刘三(刘季平)等人“时常做诗,互相观摩”。
    4《〈绛纱记〉序》文末“乙卯六月,独秀叙于春申江上”,按春申江即黄浦江,此文应写于陈独秀赴日参编《甲寅》之前。
    5吴稚晖,《陈独秀·章士钊·梁启超》,《吴稚晖先生文粹》第一册,台北华文书店影印本,1990年,第316页。
    1袁甜在其硕士论文对这一观点展开了论证,本文同意这一观点。
    2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于2009年5月影印的《甲寅杂志·甲寅周刊》(全五册),其中第三号封面发行日期为民国三年七月十日。但王光远编《陈独秀年谱》(重庆人民出版社,1987年10月,第22页),唐宝林、林茂生编《陈独秀年谱》(上海新华书店出版社,1988年12月,第62页),郑学稼《陈独秀传(上)》(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民国七十八年,第130页)等三本著作均认为第三号发行时间为八月十日;在《〈章士钊全集〉第3卷(1914.5.10-1916.1.10》(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中,所收章在《甲寅》第三号所发文章时间均标注为1914年8月10日;在章士钊《甲寅杂志存稿》(上卷)中,所收《自觉》一文时间标注为“民国四年八月”,该文也在《甲寅》第三号发表。笔者认为,可能国家图书馆所藏版本或为再版,时间有误,或是主编章士钊出于报刊发行时间的连续性,而将发行时间标为7月,实际出版时间应为8月。而上述关于陈独秀的年谱及其传记著作,以及《章士钊全集》以及章本人的著述,时间均指向“八月”,两相对照,根据已有的研究资料,“八月”的时间比较可靠,而陈独秀7月即已来到日本参编《甲寅》。
    3《吴虞致陈独秀》、《陈独秀答吴虞》,《新青年》第二卷第五号“通信”,1917年1月。
    1蒋永福,吴可,岳长龄主编.东西方哲学大辞典[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886.
    2金炳华等编.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下)[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762.
    3[英]布宁.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词典[M].余纪元编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962.
    4基督教大辞典,http://bigyi.fudan.edu.cn/christDic/christContent.asp?id=2080004
    5阮智富,郭忠新编著.现代汉语大词典(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301.
    1杨琥.《新青年》与《甲寅》月刊之历史渊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6):124-129.
    1章士钊,《国家与我》,《甲寅》第一卷第六期,1915年8月。
    2以上史料来自于沈寂《陈独秀传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第196页。
    1《通讯》,《甲寅杂志存稿》下册,台湾文海出版社,第96页。
    1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1卷)(1800-1949)[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321.
    2《答程演生》,《新青年》第二卷第六号,1917年2月。
    1可参看本文绪论中有关“《新青年》性质”的文献综述。
    1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31.
    2代表性观点认为第七卷的编辑复归陈独秀,内容也由思想学术刊物转向劳工宣传,如赖光临将七到九卷归为“宣传工具时期”,李宪瑜认为第七卷作为《新青年》“从知识界到劳工界”分化的标志。
    1唐宝林,林茂生.陈独秀年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20.
    2考察的文本,是任建树主编的《陈独秀著作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该选编是目前为此收录陈独秀文章最为全面的文集。
    3《对于时局的我见》,《新青年》八卷一期,1920年9月。
    4《我的解决中国政治方针》,《时事新报.学灯》,1920年5月20日。
    5《在电工联合会上的演说词——工人与国家之关系》,《申报》,1920年7月12日。
    1《新青年》,二卷一期,1916年9月。
    1《新青年》,四卷三期,1918年3月。
    2《忆刘半农君》,《鲁迅全集》第六卷,第71页。
    1北京同人除陈独秀(9篇)、张崧年(7篇)、高一涵(3篇)以及周氏兄弟(周建人也发了3篇文章,鲁迅、周作人数量均在5篇以上)外,其他人的发稿量大为下降,蔡元培(1篇)、胡适(2篇)、陶履恭(2篇)、王星拱(2篇)、朱希祖(1篇)、张慰慈(2篇)、李大钊(2篇)。相比之下,李汉俊(5篇)、震瀛(袁震英)(22篇)、周佛海(6篇)、李达(8篇)、沈雁冰(8篇)、李季(3篇)、陈公博(4篇),施存统(3篇)、沈玄庐(5篇)、陈望道(2篇)、杨明斋(2篇)、戴季陶(4篇)。
    1此处只对前七卷作者群的特点进行研究,原因在于:同人杂志时期是《新青年》的辉煌期,前三卷对同人杂志的形成是重要的,此外北京同人的分裂也是学界关注热点。此外八九两卷的作者群特点已经在上部分作了交代。
    2这两份书信均见于《〈胡适来往书信选〉上》。
    3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一是“读者论坛”本是容纳社外文字而作,“通信”栏的设置目的更为广泛,除了问学,还可以进行学理商榷,虽然同人杂志时期已成为同人“自己的园地”,但这两个栏目原本是针对社外文字而设,不论观点是否符合刊物的宗旨;其二,这两个栏目的设置还兼具发现作者的目的,亦即提供了读者到作者身份转变的可能性,但真正转型成功,且发表文字较多的为傅斯年、常乃德两人,前者在“读者论坛”发了两篇文字后,成功转为“作者”,发表了3篇关于中国学术思想以及戏剧改革问题的文章,后者的文字则涉及孔教问题,且主要刊登于“通信”,这两个人的意义更在于转型,因此本文此处不将二人放在此处考察,而将在后文读者研究中予以考察。
    4上述六人高语罕文章最少,共4篇,分别为《青年与国家之前途》(一卷五号)、《青年之敌》(一卷六号)、
    《青岛茹痛记》(署名“淮阴钓叟”,二卷三、四、五号连载)、《芜湖劳动状况》(七卷六号),这几篇文章尤其是前三篇都是《新青年》重点推出的文字。
    1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3.
    1王军.高语罕传[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26-32.
    1如前所述,《甲寅》月刊倡导调和有容,讨论议会政治,本身已暗含着承认袁世凯政府的前提,这种想法无疑于与虎谋皮。回国后,李大钊约高一涵同编《晨钟报》(后改为《晨报》),虽然与汤化龙合不拢,但仍然坚持了2个月左右。1917年他又与高一涵参编《甲寅日报》,虽然李大钊不顾情面,只顾真理,但又“彼此谈妥:不谈内政,只写国外新闻”(见于高一涵《回忆五四时期的李大钊》人民日报,1957年5月29日),这种态度与陈独秀的态度鲜明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2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1.
    3鲁迅,《无声的中国》,《鲁迅全集》第四卷,第13-14页。
    4胡适,《逼上梁山》,《胡适文集》第一卷,163页。
    1唐宝林,林茂生.陈独秀年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20.
    2任建树.陈独秀大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41-242.
    3任建树.陈独秀大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43-244.
    1以上书信均见于欧阳哲生,《新发现的一组关于〈新青年〉的同人来往书信》(《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7月,第4期)。
    2该封信见于《胡适来往书信选》上,根据文章内容考察,该信应写于1920年12月上半月。
    1任建树主编《陈独秀著作选编1919-1922》第二卷中,第318-321页,列出了上述三封书信,北京7位同人的态度附于胡适给7位同人书信之后。
    2即李大钊致胡适、陶孟和致胡适、钱玄同致胡适(1921年2月1日)、周作人致李大钊(1921年2月25日)、周作人致李大钊(1921年2月27日)等信。这几封信也见于欧阳哲生,《新发现的一组关于〈新青年〉的同人来往书信》。
    1邓金明在其博士论文中较为详细地探讨了“五四青年”的定义,提供了一系列数据证明其时中国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数量颇为可观的青年学生阶层。
    2舒衡哲认为,1919年事件的参加者、观察者和批评者都学会了相当有选择地使用他们的记忆。曹聚仁在回忆中也坦诚,“我之回忆五四运动,已在五十年后,用今天的角度,来看那座纪念碑,观感自有不同。”章清认为,“五四”的历史是由“记忆”与“遗忘”建构的。因为《新青年》与“五四关系”的密切关系,所以,尽管上述观点均是指向五四运动,但实际上均包含了对《新青年》的回忆。任何关于五四的“回忆”与“建构”,《新青年》均是其主要的内容。
    1前期依靠群益书社的发行网络,杂志封底提供了发行网络,遍及46个省市76个书局或公司,还有海外新加坡的普益印务公司、曹万丰书庄。后期则依靠伊文思图书公司,也是面向全国发行的。关于《新青年》的发行网络,章清的论文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2从第七卷起,《新青年》复归陈独秀主编,七卷四号发行时,陈独秀已到上海半月,故将七卷四期看作是在上海发行。
    3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6.
    4访岳丹秋(岳相如之子)记录,引自《陈独秀生平点滴》,《文史资料选辑》(安徽)1980年第1辑。转引自唐宝林、林茂生《陈独秀年谱》,第76页。
    1关于北大学生新旧之分的记载,冯友兰在《新学生与旧学生》(《心声》创刊号,1919年,《冯友兰全集》卷13,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19-623页)有这样的描述:(一)新学生专心研究学问,旧学生专心读书。(二)新学生注意现在和未来,旧学生注意过去。(三)新学生之生活为群众的,旧学生之生活为单独的。(四)新学生注重实际,旧学生注重空谈。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五四运动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260-261页)也对此有所论述。
    2“垄断舆论”最早出自1922年梅光迪之口。陈平原也认为《新青年》“确有走向‘垄断舆论’的情势”,“话语霸权”是笔者对当下部分论文所持论调的总结,这些论文或用“霸权”或用“话语权”理论分析《新青年》。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评论均是对《新青年》的事后评价,属于“后见之明”。
    3赞成、反对者的例子已经很多,冷眼观者如孙中山、蒋介石、严复,选择性的赞成如柳亚子、易宗夔等等。邓金明在其博士论文中列举巴金、艾芜、郑超麟、丁玲等人的阅读案例,从这些人的文字记述中,可以看到其时阅读《新青年》俨然成为一种“时髦”,一种潮流。
    4罗家伦在《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第58-60页)一文中提供了关于“饱无堂”、“群言堂”以及宿舍间的激烈交锋的文字描述。
    1之所以选择前两卷12期杂志,是因为陈独秀就任北大文科长时间为1917年1月15日,第二卷第六号发行时间为1917年2月1日,考虑到组稿、刊印所需要的时间,所以认为第二卷第六号是由陈独秀在上海完成组稿的。
    2指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新青年》一卷六号至二卷一号之间有长达半年的休刊期,二卷一号发行后又由《青年杂志》改为《新青年》,再加上最初的发行份数只有一千份左右,这些都很容易成为得出杂志“出师不利”的“可靠”证据,而这又与数月后(已进入北大)销数陡增至一万五、六千份的发行数据,进一步成为杂志“起死回生”的论据,邓金明在其博士论文中即持此种观点,此外关于杂志初期“出师不利”、“影响不大”的论调也散见于各种研究中,章清也认为《青年杂志》时期属于惨淡经营。
    3此处的衰败仅是从刊物发展的自然过程来看,与意识形态无涉。
    4实际上如果汪孟邹关于陈独秀创办一个报刊,“只要十年、八年的功夫”,“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影响”的表述,不属于事后回忆的话,那么则表明陈独秀早就认识到《新青年》发展的渐进性。
    1蔡元培,《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东方杂志》第31卷第1号,1934年1月。
    2唐宝林,林茂生.陈独秀年谱[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72.
    1其时,北平到上海铁路分两段,一段叫津浦铁路,一段沪宁铁路,到武汉没有铁路,当时的平沪快车算是比较好的。
    2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J].近代史研究,2007,(1):321-334.
    1章清.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的阅读个案[J].近代史研究,2010,(3):54-72.
    2[美]微拉.舒衡哲.五四:民族记忆之鉴[C]∥五四运动与中国文化建设——五四运动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选(上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3章清.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的阅读个案[J].近代史研究,2010,(3):54-72.
    4王余光.关于阅读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2001,(3):8.
    1Bernard Lewis:History: Remembered, Recovered and Invented, p.56.
    2[美]舒衡哲.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M].刘京建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291.
    3比如王奇生认为,“对于五四青年来说,因为《新青年》的思想文学革新旗帜而形成的统一体,因为《新青年》转向宣传社会主义,读者群迅速出现分化:一批人重新回归《东方杂志》,另一批人则进一步成为《向导》的热心读者,成为彻底的左翼青年”(见王奇生:《新文化是如何“运动”起来的——以《新青年》为视点》,《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第32页。);邓金明在其博士论文中,第五章即以“《新青年》与激
    进阅读”为标题,其中第四小节“左翼青年的诞生”,引用毛泽东“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毛泽东:《“七大”工作方针》,《人民日报》,1981年7月16日第1版)的话,认为,“这句话似乎坐实了《新青年》的政治性,也正式宣告了在《新青年》的影响下,一代左翼青年的形成”(见邓金明《从〈新青年〉到“新青年”——五四青年对〈新青年杂志〉的阅读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第125页)。
    1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四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9:
    244.
    1傅斯年,《新潮之回顾与前瞻》,《新潮》2卷1期,1919年10月30日。
    1陈映芳.“青年”与中国的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29.
    2邓金明.从《新青年》到“新青年”——五四青年对《新青年》杂志的阅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论文,2008,118.
    3邓金明在其博士论文的121页提出了这个问题。
    4需要指出的是,邓金明“新文化运动时期(即政治转向之前)的《新青年》”的论述不够精确,将新文化运动时期与政治转向之前等同,实际上割裂了新文化运动,就新文化运动而言,时间跨度较大,包含了《新青年》发行的始终。笔者根据邓的论文,结合史实,将邓的“政治转向”修改以“哲学文学为是”为分期的标准。根据本论文的论述,前七卷以“哲学文学为是”,后两卷,以及季刊时期的《新青年》偏离了这一目标,转向政治宣传。
    1关于此,陈寅恪曾有精到的诠释:“凡前人对历史发展所流传下来的记载或追述,我们如果要证明它为‘有’,则比较容易,因为只要能够发现一、二种别的记录,以做旁证,就可以证明它为‘有’了;如果要证明它为‘无’,则委实不易,千万要小心从事。因为如果你只查了一、二种有关的文籍而不见其‘有’,那是还不能说定的,因为资料是很难齐全的,现有的文籍虽全查过了,安知尚有地下未发现或将发现的资料仍可证明其非‘无’呢?”见罗香林《回忆陈寅恪师》,台北:《传记文学》第17卷第4期,1970年10月,第
    17页。转引自章清《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的阅读个案》(《中国近代史》,2010年第3期)。
    2作为一对政治概念,左翼与右翼是二元对立的,互以对方为参照标准。因此,这种划分必然过于简单,绝对,只能反映一种大致的趋势。右翼相较于左翼,只是参与政治的路线不同,并不代表脱离政治,更不代表同流合污,是一种有“主张”的政治参与,有时态度也相当激烈。因此,本文此处将上述一些人列为右翼,是冒很大风险的。需要指出的是,本文使用的“左翼”、“右翼”是中性的,不涉褒贬,将上述人列为右翼,主要是在参照的意义上使用,参照的标准在于是否主张阶级革命。
    1邓金明.从《新青年》到“新青年”——五四青年对《新青年》杂志的阅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论文,2008:112.
    2邓金明.从《新青年》到“新青年”——五四青年对《新青年》杂志的阅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论文,2008:121.
    1《〈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1919年1月。
    2宏大叙事本意是一种“完整的叙事”,用麦吉尔的话说,就是无所不包的叙述,具有主题性,目的性,连惯性和统一性。文艺理论批评中,经常使用这个词语。
    3这是张全之在《在“民主”与“科学”的背后——重读〈新青年〉》(《福建论坛.人文与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提出来的。他认为,《新青年》本身没有大量的阐述“民主”与“科学”的文字,陈独秀提出“民主”与“科学”,只是响应了“时代思潮”,利用已或广泛支持的“民主”、“科学”的两个权威性命题来打击对手,因此他提出的“民主”与“科学”只是一种“口号”、“方向”,只能表明陈独秀以后的立场,不能用来涵盖整个《新青年》杂志。应该说,当前这种观点很有市场。
    1《新青年》的言论态度将在下文详细展开,此处不做详细说明。由于种种原因,有些问题批判错了,比如戏剧问题,有些问题今天看来似无讨论的必要,比如世界语问题,但是,并不能因此否定杂志体现的自由平等、理性质疑的精神。
    2参见以下几篇论文:严家炎,《“五四”“全盘反传统”问题之考辨》,《文艺研究》2007年第3期;李新宇,《新文化运动为何“覆孔孟”——以陈独秀为例》,《东岳论丛》2007年第1期;何玲华《在历史语境中审视——〈新青年〉杂志陈独秀反儒非孔再论》,《天府新论》2003年第2期;黄林非,《论〈新青年〉的反孔非儒》,《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以上所引赖光临的文字均见于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第532-536页。
    2以上所引陈平原的文字均见于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第94-104页。
    1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人。光绪进士。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著有《樊山全集》。
    2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湖南龙阳人。光绪元年举人。袁世凯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1《忆刘半农君》,《鲁迅全集》第六卷,第71页。
    2如陈平原认为胡适的态度是“绅士腔调”,而陈独秀等人则是“性情直率”的表现。赖光临认为新青年同人中,要算胡适最具理性与民主素养,他对不同意见的态度,便冷静而合理。这种论断都将陈、胡二人态度的差异放大了。
    3早在第三卷第三期“通信”中,胡适就重点考察了林琴南的《论古文之不当废》一文,并重点论证了“方、姚卒不之踣”的“不通”,认为“此则学古文而不知古文之‘所以然’之弊也。”足见“古文之当废也,不亦既明且显耶?”(《新青年》第三卷第三期,1917年5月,胡适与陈独秀的通信。)
    1白话文是否成熟,除了文学性的考察维度外,用白话写作论文也是一个重要的考察维度,这与语言的逻辑性有关。
    1《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函》,《公言报》,1919年4月1日。
    1相关论文不仅从“双簧信”中寻找林琴南的“影子”,而且也将胡适、刘半农等人在林琴南去世时发表的意见指为《新青年》同人“幡然悔悟”的证据,正式“坐实”了林琴南即为“双簧信”树立的靶子。其实,“双簧信”的来信本来没有树立靶子,答信也没有“独骂”林琴南,胡适、刘半农等人的意见与其说是“幡然悔悟”,倒不如说是对一位颇有气节的老者的敬意。
    2傅斯年在《〈新潮〉之回顾与前瞻》(《新潮》2卷1号,1919年10月),有这样一段表述,“我们有点勇猛的精神,同时也有个武断的毛病。要说便说,说得太快了,于是乎容易错。观察研究不能仔细,判断不能平心静气,——我不敢为我自己讳”。
    3何兆武,陈启能.当代西方史学理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41.
    1杨保军.新闻精神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8.
    2如他认为,“社会公众服务(或为公共利益服务,为人民服务)是其(新闻精神——笔者注)总的目标,贯穿的基本精神是公共精神和民主精神,对于职业的新闻活动者来说,这种精神既可以叫做新闻职业精神,也可以称为新闻专业主义精神;但对于非新闻职业活动者来说,可以直接称之为公共精神。”此外,该书第六章探讨“新闻精神的历史建构”时,无论是“新闻精神的西方建构”还是“新闻精神的中国历程”,起点均是“新闻专业主义”,这表明他是以“新闻专业主义”作为起点来探讨“新闻精神”的建构的。
    1《申江新报缘起》,《申报》,1872年5月6日第1版,上海书店影印本1983年。
    2王维江在《“清流”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辟有专章,论述“清流”与《申报》的“清议”
    (舆论)互动,使用了较多的史料指出《申报》已经成为朝廷大员,底层官员了解西方、关于政事的必要途径。在该章注释部分,他还引用了多位外国学者关于《申报》的研究成果用以论证。事实上,国外学者对《申报》的关注和研究,正反映了《申报》已经进入了中国人的阅读生活,表明大众报刊逐步培养了国人的阅读习惯。
    1如果算上雷震、殷海光等人在台湾的言论活动,这一传统延续的时间更长。
    1本文对“知识资源”的使用,源于章清《传统:由“知识资源”到“学术资源”——简析20世纪中国文化传统的失落及其成因》(《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一文。他认为,“知识是对事实或思想的一套有系统的阐述提出合理的判断或者经验性的结果”。因此,“知识资源”乃是指对社会合法性进行辩护的论证资源。
    2章清.传统:由“知识资源”到“学术资源”[J].中国社会科学,2000,(4):190-203.
    1余英时.五四文化精神的反省[C]∥王跃、高力克编.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89.
    1殷海光.自由主义的趋向[C]∥史华慈等.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自由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5.
    1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63.
    1陈平原语,他认为“(随感录)作家巧用预/喻/寓言,‘三言’联手,不难令读者‘拍案惊奇’”。(见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第91页)
    2参见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7-148页。
    3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91.
    1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177.
    2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175.
    1近代史资料专刊:《徐树铮电稿》,第351页。
    1《发刊词》,《每周评论》第1号,1918年12月22日,本段中的相关引用均出自《发刊词》。
    2这则广告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每周评论》正式刊出之前的出版广告,代表了《新青年》同人的认可态度,如果考虑到此时《新青年》尚未实行轮编制,且即将推行轮编制的情况,那么这则广告就代表了主编陈独秀的意见,甚至就出于陈独秀之手。
    3《〈每周评论〉出版广告》,《新青年》第五卷第六号,1918年12月。
    1尤小立.五四新文化派的政治转向及其思想差异——以《每周评论》时期为中心的分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6):87-96.
    1[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M].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314.
    1胡适.《欢迎我们的兄弟——〈星期评论〉》,(《每周评论》第28号,1919年6月29日。
    1参见董国强:《论“问题与主义”之争前后李大钊思想》,凤凰网.历史频道,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uanjialunshi/dongguoqiang/200907/0713_7314_1246728_3.shtml)。
    2胡适在《四论问题与主义——论输入学理的方法》也提到了马克思主义,而且从学理角度作了一些阐述,表明胡适对马克思主义是有所研究的。具体内容可参见该文。
    1此处的统计除了依据文中确立的选择标准外,还考虑到被普遍认为是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作者及其文章,比如王光祈、李大钊、陈独秀、张申府、一湖等人的文章。
    2原文并没有标注作者,但该文被收入《李大钊全集》,故本文认为该文作者为李大钊。
    1只眼:《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每周评论》第18号,1919年4月20日。
    2只眼:《克伦斯基与列宁》,《每周评论》第19号,1919年4月27日。
    1本文附录部分提供了16篇文章的部分引文。
    2此处论说,是指胡适接办《每周评论》时期,《每周评论》所刊的18篇论说以及胡适、李大钊撰写的“问题与主义”的4篇文章。
    3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中,认为这篇文章很可能是由陈独秀、李大钊两人共同执笔(第500页)。根据文笔及内容来看,本文肯定不是陈独秀、李大钊两人共同执笔。可以肯定的是,一湖应该不是《每周评论》、《新青年》的报刊同人,至少在该文发表以前不是两份报刊的报刊同人。首先,因为《每周评论》刊登的他的第一篇文章是在“读者言论”栏,表明其是社外作者;其次,根据已有对报刊同人思想及相关文字的研究,报刊同人中没有一位同人其时的思想表现出如此的复杂性;第三,根据行文结构及所持观点,该作者极有可能是留欧,尤其是留德、留法的留学生,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陈、李二人既不具备这一经历,行文结构及所持观点也存在较大差异。
    1张慰慈《俄国的新宪法》,《每周评论》第28号,1919年6月29日。
    2张慰慈,《俄国遗产制度之废除》,《每周评论》第31号,1919年7月20日。
    3此处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相结合,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道路。
    4此处将李大钊、王光祈有关克鲁泡特金的互助无政府主义的论述,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的原因在于:根据李、王二人的文章,可知他们对于马克思主义与克鲁泡特金的互助无政府主义的区别是有所认识的,他们调和、强调互助无政府主义的重要原因,是他们认为“互助”对于其时中国的国际、国内问题的“根本解决”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从“互助”与“阶级斗争”也并非存在根本矛盾,而中共夺取政权的三大法宝之一的统一战线,就具有联合互助的含义。
    5甚至即使是革命对象“士大夫阶级”,也可以看成是官僚、地主、资本家等三大中国革命对象的高度“浓缩”。
    1根据刘维的考证,《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刊面标注的出版时间是1919年5月,而实际出版时间为1919年9月;再从李大钊论文中引用了1919年8月3日“《每周评论》第三十三号欧洲记者明生君通信”的内容来推论,可知到8月3日为止,李大钊的这篇论文尚在写作之中。(参见刘维,《一个必要的考据》,1960年8月4日《光明日报》)。这表明《新青年》马克思主义号,发行时间是在《每周评论》被封之后的9月份。由此,《新青年》旗帜鲜明地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在《每周评论》被封后。尽管马克思主义专号中,含有批评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但专门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已经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新青年》重点关注的对象。事实上,此后的《新青年》不仅注重马克思主义本身的传播,而且注重俄罗斯革命实践的介绍,更为重要的是,已经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批判其他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尤其是无政府主义。这实际上正是《每周评论》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最大贡献。
    2《是谁夺了我们的光明》,《每周评论》第30号,1919年7月30日。
    1《战后东洋民族之觉悟及要求》,《每周评论》第2号,1918年12月29日。
    2《随感录》,《每周评论》第8号,1919年2月9日。
    3《为山东问题敬告各方面》,《每周评论》第22号,1919年5月18日。
    1《除三害》,《每周评论》第5号,1919年1月19日。
    2《为什么要南北分立》,《每周评论》第14号,1919年3月23日。
    3《山东问题与国民觉悟》,《每周评论》第23号,1919年5月26日。
    4《北京市民宣言》,《陈独秀选集:第二卷》,第114页。
    1《纪爱国新报》,《大公报》第286号,1902年4月19日。
    2《苏报》,1903年5月26日。
    3《苏报》,1903年5月25日。
    4《苏报》,1903年6月7日。
    1《我之爱国主义》,《新青年》,二卷二期,1916年10月,本段引文均见于此文。
    2《我们究竟应不应当该国》,《每周评论》第25号,1919年6月7日。
    1《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一文是陈独秀1916年底所做,发表于《新青年》第二卷第四号(1916年12月),因此相关论述具有回忆的性质。该文与1930年代写于狱中的《实庵自传》一起构成了其对维新时期社会活动的“回忆”。事实上,这两处文字表述已经成为学界论述陈独秀维新时期活动的主要依据。
    1《苏报》,1903年6月7日。
    1阙名.《安庆藏书楼革命演说会》,抄本,藏安徽省博物馆。转引于沈寂《陈独秀传论》第62页。
    1《论增祺被拘》,《国民日日报》,1903年11月15日。
    1具体情况可参见,韩晗:《“被中心”还是“被边缘”?——以〈新青年·第六卷·第五号〉为中心的考察分析》,《长江论坛》2011年第1期。
    1徐鹏绪,周逢琴.论章士钊的逻辑文[J]东方论坛,2002,(5):13-22.
    2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集》第4卷。
    1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集》第4卷。
    2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绪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7.
    3《再论孔教问题》,《新青年》第二卷第五期,1917年1月1日。
    4《答佩剑青年》,《新青年》第三卷第一期,1917年3月1日。
    1《驳康有为〈共和评议〉》,《新青年》第四卷第三期,1918年3月15日。
    2《质问〈东方杂志〉记者——〈东方杂志〉与复辟问题》,《新青年》第五卷第三期,1918年9月15日。
    3《再质问〈东方杂志〉记者》,《新青年》第六卷第二期,1919年2月15日。
    1殷海光.自由主义的趋向[C]∥史华慈等.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自由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85.
    1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77-178.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6.
    1需要指出的是,有些批评性话语实践只对批评对象本身展开反思和追问,并不需要引入新的论证资源。
    1殷海光.殷海光书信集[M].贺照田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195-196.
    1需要指出的是,两次爱国演说会,陈独秀的报刊实践活动,主要表现为广义的报刊实践,虽有办报的主张,但并没有成为现实,故本文没有将此纳入分析对象。此外,有论点认为同人杂志时期的《新青年》构成了一种话语霸权,也有论点从北大的进德会分析蔡元培的道德主张对陈独秀及《新青年》的影响。杂志同人虽不能称为团体,但“霸权”的结论多少意味对自由表达的妨碍;进德会虽不是政治组织,但确是一个团体组织,也多少意味着妨碍自由表达的组织性压力的存在。尽管这两个问题确实值得讨论,但是无论是杂志同人,还是进德会,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妨碍自由表达的势力集体,因此本文此处不予讨论。
    1汪原放.回忆亚东图书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16-17.
    1美国学者周邦奇在《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也对中共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作了描述,“这七个最初小组里的人并未与世隔绝。随着许多青年人的加入和退出,上海的革命团体在不断扩张或收缩。”“如果说这一团体的成员组成是多变的,其活动区域则是极为确定的”
    (见该书“沈定一与上海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春夏”部分,第73-78页)。这些也都表明共产主义小组时期组织、纪律并不严密。
    1这里依据的文本是《会启》、《国民日日报发刊词》、《近四十年世风之变态》、《袁世凯复活》、《答吴又陵》、《旧党的罪恶》、《法律与言论自由》以及《讨论社会实际问题底引言》等8篇相关文字,相关文字内容详见附录。
    1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225-239.
    2《苏报》,1903年6月7日。
    1陈独秀强调书报应该遵守国家秩序,章士钊大力宣传革命派满;两人虽都有实际的革命活动,但都没有加入同盟会;两人文笔出众、擅长论说,但都没有为《警钟日报》撰写过论说;刘师培、林獬两人也曾与陈、章两人合作共事于《国民日日报》,刘、林两人又担任《警钟日报》主笔,又创办《中国白话报》,全力从事革命宣工作,但刘师培于民元前即已“变节”,林獬则最终选择自由报人的身份。这些足已证明《国民日日报》所发之论非“党见之论”,而是知识分子的自由发声。
    1有关这几篇文字的部分内容见于本文附录。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38.
    1具体被捕时间可参见强重华、杨淑娟等人编的《陈独秀被捕资料汇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松本君平.新闻学.余家宏、宁树藩、徐培汀、谭启泰编著.新闻文存.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9.
    2同上12.
    3同上7.
    4根据《原序》一文末段“我友松本世民君,少有大志,慧才能文。……此书乃其在政治学校中所讲演者……余故为之叙述,已告天下”,可知该序是松本君平的友人所写。
    1同上3.
    2梁启超,《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报馆之经历》,《清议报》第100期,1901年12月。
    3梁启超,《敬告我同业诸君》,《新民丛报》第17期,1902年10月。
    1李大钊,《新纪元》,《每周评论》,第3号,1919年1月5日。
    2李大钊,《劳动教育问题》,《每周评论》,第9号,1919年2月16日
    3张慰慈《俄国的新宪法》,《每周评论》第28号,1919年6月29日。
    1张慰慈,《俄国的土地法》,《每周评论》第29号,1919年7月6日。
    2张慰慈,《俄国的婚姻制度》,《每周评论》第30号,1919年7月13日。
    3张慰慈,《俄国遗产制度之废除》,《每周评论》第31号,1919年7月20日。
    4王光祈,《国际社会之改造》,《每周评论》第1号,1918年12月22日。
    1王光祈,《国际的革命》,《每周评论》第10号,1919年2月23日。
    2王光祈,《无政府共产主义与国家社会主义》,《每周评论》第18号,1919年4月20日。
    1一湖,《中国士大夫阶级的罪恶》,《每周评论》第20号,1919年5月4日。
    1一湖,《新时代之根本思想》,《每周评论》第8号,1919年2月9日。
    1《答汪叔潜》,《新青年》第二卷第一期,1916年9月。
    2《答李亨嘉》,《新青年》第三卷第3号,1917年5月。
    3《为什么要南北分立?——南北人民分立呢?还是南北特殊势力分立呢?》,《每周评论》第14号,1919年3月23日。
    4《国庆纪念底价值》,《新青年》第八卷第二期,1920年11月。
    5《反抗舆论的勇气》,《新青年》第九卷第二期,1921年6月。
    1、《杭州白话报》
    2、《中国白话报》
    3、《国民日日报汇编》
    4、《安徽俗话报》
    5、《京话日报》
    6、《甲寅》(月刊)
    7、《新青年》
    8、《每周评论》
    1、王观泉《被绑的普罗米修斯——陈独秀传》,台湾业强出版社,1996年版。
    2、任建树《陈独秀传(上)——从秀才到总书记》(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唐宝林《陈独秀传(下)——从总书记到反对派》(下),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郑学稼《陈独秀传》,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89年版。
    5、沈寂《陈独秀传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朱文华《陈独秀评传——终身的反对派》,青岛出版社,2005年版。
    7、唐宝林、林茂生《陈独秀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8、王光远《陈独秀年谱:1897—1942》,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
    9、任建树《陈独秀大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石钟扬《文人陈独秀:启蒙的智慧》,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朱文华《陈独秀传》,红旗出版社,2009年版。
    12、袁亚忠《陈独秀的最后十五年》,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13、祝彦《晚年陈独秀》,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张宝明、刘云飞《飞扬与落寞——陈独秀的旷世悲情》,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15、陈璞平《陈独秀之死》,青岛出版社,2005年版。
    16、朱洪《陈独秀传》,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7、陈万雄《新文化运动前的陈独秀》,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18、陈东晓《陈独秀评论》,亚东书局,1933年版,国家图书馆缩微胶卷。
    19、沈寂主编《陈独秀研究.第3辑》,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张湘炳《史海抔浪集:陈独秀并辛亥革命问题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21、刘永谋、王兴彬《惊醒中国人:走近陈独秀》,中国社会出版社。
    22、郭成棠《陈独秀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台北:联经,1992年版。
    23、方汉奇《中国新闻史通史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4、宁树藩《中国新闻史通史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5、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6、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7、曾建雄《中国近代新闻评论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8、刘家林,《中国新闻通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9、蔡铭泽《向导周报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0、秦绍德《上海近代报刊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1、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76年版。
    32、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全5集,人民出版社1982—1987年版。
    33、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版。
    34、胡太春《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上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5、闾小波《中国早期现代化中的传播媒介》,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36、张静庐《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中华书局,1957年版。
    37、陈玉申《晚清报业史》,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38、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9、张育仁《自由的历险——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0、关绍箕《中国传播思想史》台北:正中书局,2000年版。
    41、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2、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3、胡正强《中国现代报刊活动家思想评传》,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44、金冠军、戴元光主编,戴元光著《中国传播思想史(现当代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5、唐宝林《中国托派史》,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民国83年版。
    46、彭明《五四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7、朱汉国、汪朝光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一册),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8、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第一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0、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51、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
    52、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3、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续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4、李龙牧《五四时期思想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5、郭湛波《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56、常乃德《中国思想小史》,中华书局,1930年版。
    57、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8、高力克《历史与价值的张力——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9、侯宜杰《二十世纪初中国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0、汪荣祖《晚清变法思想论丛》,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
    61、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社会文化视野下的民国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62、张耀杰《北大教授——政学两界的人和事》,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
    63、邵建《二十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版。
    64、哈佛燕京学社编《启蒙的反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65、金观涛、刘清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6、肖公权等著《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社会主义》,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民国71年版。
    67、杨念群《“五四”就是周年祭——一个“问题史”的回溯与反思》,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9年版。
    68、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9、李孝悌《清末的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0、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1、高瑞泉、山口久和主编《中国的现代性与城市知识分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72、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三联书店,1995年版。
    73、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三联书店,1995年版。
    74、张朋园《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75、王森然《近代二十家评传》,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76、欧阳哲生《新文化的传统——五四时期人物与思想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77、萧廷中等编《启蒙的价值与局限——台湾学者论五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78、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新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版。
    79、闫润鱼《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80、张宝明《启蒙与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81、邹小站、郑大华《传统思想的近代转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82、李仁渊《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以报刊出版为中心的讨论》,稻乡出版社,民国94年版。
    83、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学林出版社,2003年版。
    84、王晓明主编《批评空间的开创》,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
    85、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三联书店,1997年版。
    86、王跃、高力克主编《五四:文化的阐释与评价——西方学者论五四》,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7、谭彼岸《晚清的白话文运动》,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88、张宝明《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89、[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90、[美]伊丽莎白.爱森斯坦《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早期近代欧洲的传播与文化变革》,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1、[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92、[美]费正清、刘广京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93、[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第六版),计秋枫、朱庆葆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年版。
    94、[美]周策纵《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周子平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95、[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96、[法]米歇尔.德.塞尔托《历史与心理分析——科学与虚构之间》,邵炜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7、[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田时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98、[美]周策纵等著《五四与中国》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民国71年版。
    99、[美]舒衡哲《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刘京建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100、[法]朱利安.班达《知识分子的背叛》,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1、[美]理查德.A.波斯纳《公共知识分子:衰落之研究》,徐昕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2、[美]马克.里拉《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邓晓菁、王笑红译,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
    103、[美]阿尔文.古尔德纳《新阶级与知识分子的未来》,杜维真等译,人民文学出版,2000年版。
    104、[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穆善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5、[美]李欧梵《未完成的现代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6、[美]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
    107、[美]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8、[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
    109、[英]诺曼.费拉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10、[美]巴兰,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曹书乐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1、[法]让纳内《西方媒介史》,段慧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2、[美]西伯特,彼得森,施拉姆《传媒的四种理论》,展江,戴鑫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3、[美]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展江,王征,王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4、[美]尼罗,贝里,布拉曼等《最后的权利:重议〈报刊的四种理念〉》,周翔译,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沈寂,辛亥革命时期的岳王会,历史研究,1977(19)
    2、杨早,京沪白话报:启蒙的两种路向——《中国白话报》、《京话日报》之比较,北京社会科学,2003(3)
    3、本杰明.史华慈,论陈独秀的西方主义,新史学(第七辑),大象出版社,2007年版。
    4、罗志田,他永远是他自己——陈独秀的人生和心路,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5)
    5、杨早,启蒙的新形态——晚清启蒙运动中的《京话日报》,中国文学研究,2003(3)
    6、吕凤裳,白话报刊的历史演进及其特征,出版发行研究,2003(9)
    7、阿英,白话报——辛亥革命文谈三,人民日报,1961—10—16
    8、郑师渠,陈独秀与反省现代性(上),河北学刊,2007(6);陈独秀与反省现代性(下),河北学刊,2008(1)
    9、郑超麟,陈独秀与《甲寅杂志》,安徽史学,2002(04)
    10、黄旦,五四前后新闻思想的再认识,浙江大学学报,2000(04)
    11、杨琥,《新青年》与《甲寅》杂志之历史渊源,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6)
    12、杨琥,同乡、同门、同事、同道:社会交往与思想交融——《新青年》主要撰稿人的构成与聚合途径,近代史研究,2009(1)
    13、高力克,革命进化论与陈独秀的启蒙激进主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3)
    14、章清,民初“思想界”解析——报刊媒介与读书人的生活形态,近代史研究,2007(3)
    15、章清,1920年代:思想界的分裂与中国社会的重组——对《新青年》同人“后五四时期”思想分化的追踪,近代史研究,2004(6)
    16、章清,五四思想界:中心与边缘——《新青年》及新文化运动的阅读个案,近代史研究,2010(3)
    17、闾小波,论世纪之交陈独秀的思想来源与文化选择,社会科学研究,2002(4)
    18、严家炎,“五四”“全盘反传统”问题之考辨,文艺研究,2007(3)
    19、欧阳哲生,《新青年》编辑演变之历史考辨——以1920—1921年同人书信为中心的探讨,历史研究,2009(3)
    20、王福湘,“革命的前驱者”与“精神界之战士”——陈独秀与鲁迅启蒙思想的比较(一)、“革命的前驱者”与“精神界之战士”——陈独秀与鲁迅启蒙思想的比较(二),鲁迅研究月刊,2005(1)(2)
    21、郑师渠,从反省现代性到服膺马克思主义——李大钊、陈独秀思想新论,史学集刊,2010(1)
    22、何玲华,在历史语境中审视——《新青年》杂志陈独秀反儒非孔再论,天府新论,2003(2)
    23、尤小立,五四新文化派的政治转向及其思想差异——以《每周评论》时期为中心的分析,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6)
    24、高力克,新文化运动之纲领——论陈独秀的《吾人最后之觉悟》,天津社会科学,2009(4)
    1、邓金明,《从<新青年>到“新青年”——五四青年对<新青年>杂志的阅读研究》,2008年博士论文,首都师范大学藏。
    2、李宪瑜,《<新青年>杂志研究》,2000年博士论文,北京大学藏。
    3、丁苗苗,《安徽俗话报研究》,2005年硕士论文,安徽大学藏。
    4、黄晓红,《<安徽俗话报>研究》,2010年博士论文,安徽大学藏。
    1、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版。
    2、章士钊《章士钊全集》,上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
    3、《陈独秀著作选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殷海光哲学与文化思想论集》,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