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互联网上的“作家迷”虚拟社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概述本研究的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综述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介绍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架构。在第一章“研究背景与问题意识”中,本研究指出,随着当代中文网络文化的兴起和比较文学向文化研究的转向,当代中文网络文化不仅可以被作为在当前国内学术界比较热的文化研究的对象而且也可以被纳入比较文学的超学科研究范围之内。另外,“迷”文化研究一直是国外文化研究的热点,随着网络的发展,近年来国外和台湾地区也开始关注网络中的“迷”文化,并陆续出现了一些相关的研究成果。受到这些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的启发,本研究把中文网络中的“作家迷”虚拟社区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在对网友在论坛中发表的文章进行抽样分析和对论坛中的部分网友进行深入访谈基础上,研究这些虚拟社区中网友之间的互动情况以及由此形成的亚文化。在第二章“国内外研究综述”中,本研究在搜集到的资料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介绍,指出国外关于“迷”的研究成果比较多,研究领域比较全面,研究方法也比较多元;国内关于“迷”的研究在数量上相对来说较少,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也有一些研究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主要是“歌迷”、“球迷”、“影视迷”等,目前还没有检索到研究网络中的“作家迷”的成果。在第三章“研究方法与研究架构”中,指出本研究采用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并逐一介绍本研究所采用的“文献研究”、“网络民族志研究”、深入访谈法、“内容分析法”及“言说分析法”。另外,本部分还概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章节内容。
     第二部分“互联网上的‘作家迷’虚拟社区研究”,主要选择互联网上的“鲁迅迷”虚拟社区、“张爱玲迷”虚拟社区、“金庸迷”虚拟社区、“王小波迷”虚拟社区进行研究。第一章“互联网上的‘鲁迅迷’虚拟社区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鲁迅论坛”发表文章的状况进行抽样分析,从“文章响应类型”、“文章内容性质”和“各类型成员发表文章内容性质”的角度分析虚拟社区中的“文章概况”,从“对话分析”和“角色分析”的角度分析虚拟社区中的“成员沟通情况”,指出“网络鲁迅迷”虚拟社区的亚/次文化的内涵、“网络鲁迅迷”的互动情况、网友发表文章的策略和“网络鲁迅迷”虚拟社区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主要是对“鲁迅迷”虚拟社区的20位网友进行的深入访谈,从网友的人口学特征、网友对论坛的涉入度、网友之间的互动、网友对论坛的评价、网友对鲁迅的认识与评价、网友对“鲁迅迷”称呼的认同度等角度分析“网络鲁迅迷”虚拟社区。第二章“互联网上的‘张爱玲迷’虚拟社区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张迷客厅”发表文章的状况进行抽样分析,从“文章响应类型”、“文章内容性质”和“各类型成员发表文章内容性质”的角度分析虚拟社区中的“文章概况”,从“对话分析”和“角色分析”的角度分析虚拟社区中的“成员沟通情况”,指出“网络张迷”虚拟社区的亚/次文化的内涵、“网络张迷”的互动情况、网友发表文章的策略和“网络张迷”虚拟社区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张迷”虚拟社区的19位网友进行的深入访谈,从网友的人口学特征、网友对论坛的涉入度、网友之间的互动、网友对论坛的评价、网友对张爱玲的认识与评价、网友对“张迷”称呼的认同度等角度分析“网络张迷”虚拟社区。第三章“互联网上的‘金庸迷’虚拟社区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金庸茶馆”发表文章的状况进行抽样分析,从“文章响应类型”、
    “文章内容性质”和“各类型成员发表文章内容性质”的角度分析虚拟社区中的
    “文章概况”,从“对话分析”和“角色分析”的角度分析虚拟社区中的“成员
    沟通情况”,指出“网络金迷”虚拟社区的亚/次文化的内涵、“网络金迷”的互
    动情况、网友发表文章的策略和“网络金迷”虚拟社区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主
    要是对“金迷”虚拟社区的18位网友进行的深入访谈,从网友的人口学特征、
    网友对论坛的涉入度、网友之间的互动、网友对论坛的评价、网友对金庸的认识
    与评价和网友对“金迷”称呼的认同度等角度分析“网络金迷”虚拟社区。第四
    章“互联网上的‘王小波迷’虚拟社区研究”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
    对“王小波门下走狗”论坛发表文章的状况进行抽样分析,从“文章响应类型”、
    “文章内容性质”和“各类型成员发表文章内容性质”的角度分析虚拟社区中的
    “文章概况”,从“对话分析”和“角色分析”的角度分析虚拟社区中的“成员
    沟通情况”,指出“网络王小波迷”虚拟社区的亚/次文化的内涵、“网络王小波
    迷”的互动情况、网友发表文章的策略和“网络王小波迷”虚拟社区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王小波迷”虚拟社区的15位网友进行深入访谈,从网友的
    人口学特征、网友对论坛的涉入度、网友之间的互动、网友对论坛的评价、网友
    对王小波的认识与评价和网友对“王小波迷”称呼的认同度等角度分析“网络王
    小波迷”虚拟社区。
     第三部分“研究结论与研究建议”,主要是对研究进行总结,并分析研究中
    存在的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
This research consists of three major parts altogether. Part one- " introduction "-generally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issue consciousness , the releva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mainly, the research approach and research framework. In chapter one "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issue consciousness ", points out that the culture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network not only can be regarded as the present target of more popular cultural studies of domestic academia but also can be included in the range of ultra disciplin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with contemporary Chinese network rise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transforme to culture studies,. In addition, " fan " culture is the focus of the foreign culture, it has been studied for a long time ,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fan " culture in the network being the focus in abroad area and Taiwan too in recent years, and some relevant research results have appeared successively. Receiving the inspiration of these relevant research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research regards virtual community of" writer fan " in the Chinese network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ttempts to study the condition between the net friends and subculture formed in these virtual communiti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ample articles published in forum and on the deep interview to some net friend in forum. While in chapter two " general survey of research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t makes an introduction to releva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materials that are collected , pointing out that there are many research achievements about " fan " abroad , that the research field is more overall, comparative pluralism of the research approach; Domestic research about" fan " is comparatively less, therefore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is adopted. Some other studies also adopts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whose object covers mainly " song fan " ," football fan ", " movie & TV fan " ,etc.Up to now, the achievements as to "writer fan" have not been searched. In chapter three, " research approach and research framework " , points out this research adopts the way in which quality research and quantization way are combined together to carry on research, and one by one introduces " document study ", " network national study ", deepen interview study, " content analytic " and" speech analytic "which are used in our institute.Part two" the studies of virtual community of writer fan in network ", mainly chooses " Lu Xun fan " virtual community on Internet, " Zhang Ailing fan" virtual community", Jin Yong fan" virtual community " ,Wang Xiaobo fan" virtual community to study. Chapter one is " the study of virtual community of Lu Xun fan"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Section one is mainly to analyze the sample of publishing the article of " Lu Xun forum ", ranging from " article respond type ", " article content nature" to" all kinds of member deliver the content nature of article ", to analyze " the overview of the article ", from " dialogue analyse " and " the role analyse " to analyse " members link up the situation ", it points out" network Lu Xun fan " is the inferior in community not virtual /an intensions of culture, to become excited condition , net friend tactics and " fan , Lu Xun of network , " virtual community's existing problem to publish article each other " fan , Lu Xun of network,"; Section two is to analyze " Lu Xun fan " virtual community by interviewing with 20 net friends in" Lu Xun fan " virtual community from their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 involving in entering degree to the forum of net friend,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 among the net friends, net friend appraisal, net friend understanding of Lu Xun and appraisal of forum correctly and the degree of net friend approval on" Lu Xun fan ",etc.Chapter two " the studies of virtual community of the Zhang Ailing fan on Internet ", 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Section one is mainly to analyse the condition about the publish of
    article in" Zhang Mi sitting roo
引文
爱德华·A卡瓦佐 加斐诺·莫林《赛博空间和法律》王月瑞译,江西教育出版社,南昌,1999年1月出版。
    鲍宗豪 主编 《网络与当代社会文化》上海三联书店,上海,2001年7月出版。
    鲍宗豪 主编 《数字化与人文精神》上海三联书店,上海,2003年6月出版。
    保罗·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纪元指南》何道宽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2001年12月第1版。
    巴雷特《赛博族状态——因特网的文化、政治和经济》李新玲译,河北大学出版社,保定,1998年12月出版。
    巢乃鹏《网络受众心理行为研究》,新华出版社,北京,2002年12月出版.
    陈文江 黄少华《互联网与社会学》,兰州大学出版社,兰州,2001年出版。
    陈炎《internet改变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9年1月出版。
    Chery Harri, Alison Alexander edited Theorizing Fandom:Fans,Subculture and Identity , Hampton Press, 1998
    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2002年1月出版.
    丹尼斯·麦奎尔 斯文·温德尔 《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 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
    戴维·莫利 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2001年8月出版。
    戴维·冈特里特 《网络研究:数字化时代媒介研究的重新定向》彭兰等译,新华出版社,北京,2004年1月出版.
    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商务印书馆,北京,2001年5月出版。
    邓宁 麦特卡菲 《超越计算——未来五十年的电脑》冯艺东译,河北大学出版社,保定,1998年12月出版。
    德克沃夫 《文化肌肤——真是社会的文化克隆》汪冰译,河北大学出版社,保定,1998年12月出版。
    大卫·戈理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北京,1995年出版·戴安娜·克兰《文化生产:媒体与都市艺术》,赵国新译,译林出版社,南京,2001年出版。
    David Morley 《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冯建三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1995年6月出版。
    David Bell and Barbara M. Kennedy edited The Cyberculture reader London:Routledge,2000.
    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安,1986年8月出版。
    高旭东《比较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2002年10月出版。
    高旭东《五四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山东大学出版社,济南,2000年12月出版。
    黄鸣奋 《超文本诗学》,厦门大学出版社,厦门,2002年10月出版。
    胡泳、范海燕 《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海口,1997年1月出版。
    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 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3年6月出版。
    华纳·V斯赖克《赛博医学》秦笃烈译,江西教育出版社,南昌,1999年1月出版。
    Howard Rheingold The Virtual Community http://www.rheingold.com
    蒋平《计算机犯罪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北京,2000年8月出版。
    江潜 《数字家园——网络传播与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2001年12月出版。
    金元浦《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河南大学出版社,洛阳,2004年1月出版.
    Jordan Tim 《网际权力:网际空间与网际网路的文化与政治》江静之译,韦伯文化出版社,台湾,2001年出版。
    克丽欧·欧德萨《虚拟性爱》张玉芬译,新新闻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1998年8月出版。
    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上海,2003年1月出版。
    刘海燕《网络语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北京,2002年6月出版。
    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北京,2002年12月出版。
    陆群《寻找网上中国》,海洋出版社,北京,1999年6月出版。
    陆扬、王毅 《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上海,2000年10月出版。
    罗钢、刘象愚 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2000年9月出版。
    劳拉·昆兰蒂罗 《赛博犯罪》王涌译,江西教育出版社,南昌,1999年1月出版。
    罗林斯《机器的奴隶——计算机技术质疑》刘玲 郭晓昭译,河北大学出版社,保定,1998年12月出版。
    Lisa A. Lewis edited The Adoring Audience: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London, London and New York , 1992.
    孟建 祁林 《网络文化论纲》新华出版社,北京,2002年12月出版。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北京,2000年10月出版。
    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黄锫坚译,江西教育出版社,南昌,1999年1月出版。
    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2001年5月出版。
    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商务印书馆,北京,2000年9月出版。
    摩尔《皇帝的虚衣——因特网文化实情》王克迪 冯鹏志译,河北大学出版社,保定,1998年12月出版。
    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现实的形而上学》,金吾伦、刘钢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上海,2000年出版。
    Matt Hills Fan Culturs New York, London and New York 2002.
    南帆 《双重视域——当代电子文化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2001年4月出版。
    尼古拉·尼葛洛庞帝 《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海口,1997年2月第3版。
    尼克·史蒂文森 《认识媒介文化——社会理论与大众传播》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北京,2001年5月出版。
    Nancy. K. Baym Tune in, Log on: Soaps,Fandom, and Online Community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0.
    欧阳友权 等著《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2003年4月出版。
    普拉特 《混乱的联线——因特网上的冲突与秩序》郭立峰译,河北大学出版社,保定,1998年12月出版。
    Patricia Wallace 《互联网心理学》谢影 苟健新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北京,2001年1月出版。
    沙莲香 主编《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1990年2月出版。
    帅克主编《王小波门下一群特立独行的猪》,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2004年7月出版。
    宋广辉主编 《一群特立独行的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西安,2003年7月出版。
    宋广辉、淮南主编《王小波门下走狗》,文化艺术出版社,北京,2002年月出版。
    宋伟杰《从娱乐行为到乌托邦冲动——金庸小说再解读》,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1999年9月出版。
    萨沙《大师的智慧——十五位接触电脑科学家的生平与发现》刘军译,河北大学出版社,保定,1998年12月出版。
    陶东风 《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2002年3月出版。
    铁马、曦桐 《赛伯的文学空间》,山东文艺出版社,济南,2001年4月出版。
    泰玛·利贝斯、埃利胡·卡茨《意义的输出——(达拉斯)的跨文化解读》刘自雄译,华夏出版社,北京,2003年8月出版。
    王逢振 主编《网络幽灵》,宁一中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天津,2000年10月出版。
    王逢振 主编《俗文化透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天津,2002年1月出版。
    王逢振 主编《电视与权力》,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天津,2000年10月出版。
    王凯、周燕等编著《点击地球村·漫谈世界黑客》,解放军出版社,北京,2001年8月出版。
    王宁《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王宁文化学术批评文选之一》,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2000年1月出版。
    王宁《超越后现代主义——王宁文化学术批评文选之四》,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2002年1月出版。
    王学峰《谁来网络中国》,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2001年1月出版。
    王晓明 主编《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9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分析》,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2000年10月出版。
    王云斌《互联法网——中国网络法律问题》,经济管理出版社,北京,2001年1月出版。
    王岳川 尚水编《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1992年2月出版。
    汪晖 陈燕谷 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北京,1998年6月出版。
    吴筱玫《网络传播概论》,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台北,2003年1月出版。
    威廉·J·米切尔《比特之城——空间·场所·信息高速公路》胡泳、范海燕译,三联书店,北京,1999年12月出版。
    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1996年7月出版。
    雪莉·特克《虚拟化身:网路世代的身份认同》谭天、吴佳真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台湾,1998年12月出版。
    西奥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苗华健 陈体仁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北京,1994年出版。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导论》,人民出版社,北京,2002年12月出版。
    约翰·诺顿《互联网——从神话到现实》朱萍 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2001年1月出版。
    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南京,2001年11月出版。
    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北京,2001年9月出版。
    约翰·塔洛克《电视受众研究——文化理论与方法》严忠志译,商务印书馆,北京,2004年2月出版。
    翟本瑞《网路文化》,台湾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2002年出版。
    张国良 主编《传播学原理》,复旦大学出版社,上海,1995年12月出版.
    张立宪、刘春 主编《大话西游宝典》,现代出版社,北京,2000年6月出版。
    张英《网上寻欢——前卫作家访谈录》,时代文艺出版社,沈阳,2002年1月出版。
    张震《网络时代伦理》,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2002年10月出版。
    笔公好龙 《中文论坛的显趋势》,载“凯迪网络” (http://WWW.cat898.com/) 05年03月24日00:40。
    陈芳哲《网民结构及网络行为》,载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E-Soc Journal》第41期(http://WWW.nhu.edu.tW)。
    陈佳靖、赖英豪、林希展《线上/线下二元的思考模式的问题—从一群天堂玩家的生活故事说起》,载 “线上网路社会研究中心·线上出版”(http://teens.theweb.org.tw/iscenter/publish)。
    陈佳靖 陈忠胜《网络情色的图谱:一个从语艺学出发的观点,载“线上网路社会研究中心线上出版”(http://teens.theweb.org.tW/iscenter/publiSh)。
    陈俊升《台湾网路文化研究概况》,载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E-Soc Journal》第24期(http://WWW.nhu.edu.tW/~ Society)。
    陈羿茨《女性对于男性网络空间所建构的女性主体之解读》,载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E-Soc Journal》第28期(http://WWW.nhu.edu.tW)。
    陈俞霖《网络认同的追寻与型塑》,载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E-Soc Journal》第24期 (http://WWW.nhu.edu.tW)。
    陈俞霖、陈怡安《网路社会规范与秩序模式初探》,载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E-Soc Journal》第24期(http://WWW.nhu.edu.tw)。
    古文秋《网络冲浪并非独自一人:虚拟小区是小区》,载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E-Soc Journal》第34期(http://WWW.nhu.edu.tW)。
    黄厚铭《面具与人格认同——网路的人际关系》:http://WWW.ios.sinica.edu.tW
    黄皓杰《因特网上MP3次文化之形塑:虚拟社群的观点》,载“线上网路社会研究中心·线上出版” (http://teens.theweb.org.tw/iscenter/publish/).
    黄鸣奋《比较文学视野中的网络文学研究》,载《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5期。
    黄#颖《流行音乐歌手形象、偶像崇拜与消费行为关系研究》,国立中山大学传播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载“台湾硕士论文网站”(http://datas.ncl.edu.tW)。
    黄启龙《网路上的公共领域实践:以弱势社群网站为例》,载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资讯社会研究》第3期(http://webpac.nhu.edu.tw:8080/library/e_j_result)。
    江典嘉《由权力观点解读电子布告栏版面的运作》,载“线上网路社会研究中心·线上出版” (http://teens.theweb.org.tW/iscenter/publish)。
    李静宜、郭宣叇 《虚拟社区与虚拟文化》,载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E-Soc Journal》第26期(http://WWW.nhu.edu.tw)。
    林希展《青少年网咖态度量表发展与使用之初探》,载“线上网路社会研究中心·线上出版”(http://teens.theweb.org.tw/iscenter/publish/)。
    梁正清《中国大陆网路的发展与政治控制》,载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资讯社会研究》4期(http://webpac.nhu.edu.tW:8080/library/e_j_result).
    欧贞延《网络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载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E-Soc Journal》第28期(http://www.nhu.edu.tW)。
    欧贞延《网路社会的研究方法》,载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E-Soc Journal》第33期(http://WWW.nhu.edu.tW)。
    Steel《网络时代的主体与自我认同》:http://WWW.tsinghua.edu.cn.
    孙婷《关于青少年使用熟人虚拟社区的调查分析——以某大学生班级校友录为例》,载“博客中国”网站(Blogchina.com),2004-7-1 9:47:28.
    唐士哲《民族志学应用于网路研究的契机、问题与挑战》,载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资讯社会研究》第6期(http://webpac.nhu.edu.tW:8080/library/e_j_result)。
    王崇名《快感、权利与网络世界:以台北大学箱尸及成大MP3两案为例》,载“线上网路社会研究中心·线上出版”(http://teens.theweb.org.tW/iscenter/publish)。
    王佳煌《谁的电子公共领域?台湾经验》载“线上网路社会研究中心·线上出版”(http://teens.theweb.org.tw/iscenter/publish)。
    王岳川 等《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比较(笔谈)》,载《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3期。
    吴美娟《整合、互补性网络研究途径》,载“线上网路社会研究中心·线上出版”(http://teens.theweb.org.tw/iscenter/publish)。
    谢豫立《WWW 网站内虚拟社群之社群意识形成研究:以奇摩家族为例》,载“线上网路社会研究中心·线上出版” (http://teens.theweb.org.tw/iscenter/publish/).
    徐美芬《BBS使用者文章发表策略之研究——以交通大学资讯科学系“教育,百年大计”BBS为例》,国立屏东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载“台湾硕士论文网站”(httD://datas.ncl.edu.tw)。
    杨淑媚《养男人网站内容建置与女性增权之关系研究》淡江大学大众传播学系传播硕士论文,载“台湾硕士论文网站”(http://datas.ncl.edu.tW)。
    余小玲 林承贤《网络权力与网络民主》,载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E-Soc Journal》第27期(http://WWW.nhu.edu.tW)。
    袁薏晴《数位年代的一个女性启蒙;网络文化之行动研究》,载“线上网路社会研究中心·线上出版”(http://teens.theweb.org.tW/iscenter/publish/)。
    周濂《BBS中的政治游戏》,载“博客中国”网站(http://WWW.Blogchina.com)2004-7-28-9:42:59.
    翟本瑞《网络文化研究方法反省》,载南华大学社会学研究所《E-Soc Journal》第9期(http://WWW.nhu.edu.tw)。
    查明建 等《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世界文学的理念(笔谈)》,载《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1期。
    张家茹《“讦谯龙来了!”:网络虚拟偶像之阅听认知研究》,载“线上网路社会研究中心·线上出版”(http://teens.theweb.org.tw/iscenter/publish).
    张再云《网络文化与社会学研究方法——项网络研究的反思》:http://WWW.hust.edu.cn/Chinese/departments/dept soc iology/
    张远山《中文网络的过滤与屏蔽》,载“新语丝”网站(http://xys.3322.org)2003年7月7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