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警察权的控制与规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警察权本质上属于国家权力。在现实中,这种权力可能因滥用而发生异化。警察权的滥用,直接造成对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侵害。以往对警察权滥用的控权主要体现在外部控制。事实证明,只依靠外部控制警察权的规制效果并不理想。面对复杂的局面,法学界将警察权控制的研究中心拓展到内部控制领域,通过警察伦理、警察责任的影响,从警察机关内部实现对警察权的规范控制。笔者认为,为了实现对警察权的有效控制,必须统筹运用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寻更合理的警察权控制模式,从而实现对警察权的有效控制,并以此推进警察权的理论建设。
     我国对警察权控制和规范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对警察权控制与规范进行研究的书籍较少,国内对于警察权的研究多围绕警察权的规制这一论题,说明虽然目前国内学者对于警察权的理解不尽相同,但是对警察权的规制的重要意义已经被大家认可。另外,国内的行政法学近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部门行政法领域尤其是警察法研究领域还处于初始阶段。警察权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方面,国内学者对于警察权研究日益关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行政权多元控制方面,一些学者提出了新颖的理论,强调在立法、司法控制的基础上,发挥行政主体对于自身行为的约束,这一视角为我们研究警察权的控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往警察权控制手段上依仗司法审查和立法完善所产生的问题,这也是部门行政法比较发达国家的发展规律。
     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的整体思路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论述逻辑,将论文分为五个章节具体著述。首先,论文的第一章从警察权的现状入手,对警察权从概念和性质进行解读,界分警察权与相关行政权的概念范畴,阐述警察权的固有属性,从而提出警察权控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便论述警察权控制的结构层次。其次,论文第二章分析了警察权异化及其原因。论文的第三章和第四章进一步细化,从警察权的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的微观层面进行论述。如何对警察权进行合理的控制与有效的规范是本论文论述的重点内容,也是本论文着重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这两个章节详尽的阐述,能够充分展示论文的研究用意和价值所在。最后,论文的第五章就警察权的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的互动关系进行了论述,提出实现二者互为补充和良性互动的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论文不仅仅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也结合司法实践中所发生的警察权行使的各种典型案例,在文本研读与案例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规范警察权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并对警察权的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进行评析。以求更好地规制现有的警察权,确保这项影响重大的行政权能够合理地行使。
Police power is essentially part of state power. Alienation of police power mayoccur due to the abuse in reality. The abuse of police power directly infringes the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administrative counterparts. The traditionalcontrol of the abuse is mainly reflected as exterior control. It is demonstrated byfacts that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solely relying on exterior control is not as good asexpected.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complicated situation, the research focus has beenexpanded to “interior control” in the legal academic field. Specifically speaking, it isthrough the influence of police ethics and police liability to realize the regulatorycontrol of police power. It is in this author’s view that the interior and exterior controlshall be comprehensively used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police power. Thisdissertation is aimed to pursue a more reasonable controlling mode in order to realizethe effective control of police power and promote the theoretic development of policepower.
     The theoretic research on the control and regulation of police power in Chinastarted relatively late and the literature on this subject in China is also relatively rare. The research on police power in China mainly focuses on its regulation. That means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gulation on police power has already been widely recognized,although there are various understandings on police power among the Chinesescholars. Besides, although the Chinese administrative law study has been greatly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n administrative law in the sense of sectorlaw remains at the initial stage. The research on police power has become the hotissue in academic fiel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the Chinese scholars has beenpaid on police power. It is worth the attention that some novel theories have beenraised on “the dimensional control of administrative power”. This theory emphasizesthe self-constraint of the administrative subjects on the basis of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control. This angle of view has provided us with a new theoretical frame to further theresearch on the control of police power. It has remedied the problems caused by thetraditional controlling means which rely on judicial review and legislativeimprovement. It is also the development rule in the countries with relativelydeveloped administrative law.
     Comprehensive use of literature study, comparative study and empirical analysiswill be taken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whol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analytic logic“from macro to micro”.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1starts from the recent status of police power, interprets the police power from theperspectives of concept and nature, defines the concept scope of police power and therelated administrative power, elaborates the inherent nature of police power, putsforward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control, in order to expound the layers ofstructure of the control. Chapter2analyzes the alienation of police power and thereason. Chapter3and Chapter4further refine the analysis. It is expounded from theperspectives of interior and exterior control. It is the key content of this dissertation toexplore how to reasonably control and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police power. It is alsothe key problem which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solve. The research aim and value ofthe dissertation is fully reflected by the elaboration of these two chapters. Finally,Chapter5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ior and exterior control of policepowe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 “bridging and collaborating” relationsbetween the two controlling means has been stressed. It is note-worthy that thedissertation not only turns to the other scholars’ research results for reference, but alsoexamines the typical cases on the operation of police power in judicial practice.Basing on the literature study and case survey, the effective methods and approachesto regulate the police power are analyzed. The difficulties of the interior and exteriorcontrol of the police power in practice are also analyzed, in order to better regulate the current police power and ensure the reasonable operation of this influentialadministrative power.
引文
1Lord Scarman. Scarman Report: The Brixton Disorders,10-12April,1981.
    2D.J. Gauigan, Discretionary Powers-A Legal Study of Official Discretion, Clarendon Press.Oxford,1986,p.1.
    3Goldstein,Administrative Problems in Controling the Exercise of Police Authority,58J.Crim.L.C.&P.S.160.(1967).
    1徐文星:《警政革新与警察裁量权之规范》,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4页。
    1王大伟主编:《欧美警察科学原理:世界警务革命向何处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页。
    1王大伟主编:《欧美警察科学原理:世界警务革命向何处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页。
    1[美]梅里亚姆:《美国政治思想》,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87页。
    1许韬,张俊霞,余湘青,李亮:《中外警察法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2《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版),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70页。
    3《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9页。
    4王大伟主编:《欧美警察科学原理:世界警务革命向何处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3戴文殿:《公安学基础理论研究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页。
    1金川,唐长国,柳捷,冯秀成编著:《司法警察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2金川,唐长国,柳捷,冯秀成编著:《司法警察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3中国警察学会编著:《中国警察法学》,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2页。
    1王明泉:《警察学教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1页。
    1马亚雄主编:《世界警察导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转引台湾学者酆裕坤:《都市警政学》,正中书局印行1971年版,第9页。
    2陈真,陈合权主编:《世界警察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16页。
    1陈真,陈合权主编.《世界警察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54页、第353页。
    2中国人权研究会编:《中国人权年鉴:2000年-2005年》,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第1218页。
    1[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基本原则》,载《康德文集》,刘克苏等译,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91页。
    2朱孝清,张智辉主编:《检察学》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年版,第145页。
    1[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5页。
    2惠生武主编:《警察行政法概论》,河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页。
    1金光明著:《警察行政强制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2赵杰伟:《我国警察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控制》,《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2期,第58页。
    1萧伯符,张建良等:《法治之下警察行政权的合理构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1金光明著:《警察行政强制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2法苑精萃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诉讼法学精萃》,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06页。
    1中国警察学会编著:《中国警察法学》,群众出版社2002年版,第118页。
    2英格兰王国划分为若干个郡,郡又划分为若干个百户区,百户区之下是若干个十户区。十户区设十户长,由各户户长轮流担任。十户区既是最小的行政区,又是最基层的治安组织。在十户长的领导下,所有成年人都有义务维护本十户区的治安秩序,也有权将违法犯罪者逮捕并送交百户区法庭或郡法庭审判。参见马亚雄主编:《世界警察导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2陈真,陈合权主编:《世界警察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3马亚雄主编:《世界警察导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1John Stead.The Police of France.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3,15.
    1根据该法,新创建的大伦敦警察厅由两位并列的治安法官指挥和管理,他们将不再履行其传统的刑事审判职能而专事“维持治安、预防犯罪、犯罪侦查和关押罪犯的活动”。他们受内政大臣的直接领导,对内政大臣负责。转引自马亚雄主编:《世界警察导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2[加]苏珊·恩格:《加拿大多伦多市的社区警务》之附件一——《罗伯特·皮尔的九条警务原则》,李仙翠译,载《世界警察参考资料》1994年第11期,16页-17页。
    3首次提出了行政警察与司法警察(相当于我国刑事警察)的概念,行政警察负责维护日常的公共秩序,它的主要任务是预防违法犯罪活动并执行有关公共秩序的法律、规章和规则。司法警察负责调查行政警察未能防止的各种程度的违法犯罪活动,搜集犯罪证据并将罪犯送交法庭起诉、惩罚。
    4陈真,陈合权主编:《世界警察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1陈真,陈合权主编:《世界警察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1警察专业化具体包括:第一,警察局必须雇用赋有管理知识、经验和能力的人担任领导职务,并应用科学的行政管理理论、原则和方法对警务活动与警察人员进行管理。第二,撤销、关闭街区、选区警署,把指挥、监督和管理警察、警务的权力集中到警察局局长的手中。第三,通过提高警察的录用标准、开展正规的警察业务训练,提高警察人员的素质,并使警察这一职业成为不随党派进退的稳定的职业。第四,在原有的巡警和犯罪侦查部门的基础上,开发和设置交通、青少年犯罪、道德犯罪、刑事技术、档案和教育训练等新的专业部门。第五,把现有的科技成果迅速应用到警务工作中,并结合警务工作需要进行创新。第六,培养警察服务公众、保护公众、打击犯罪的使命感和职业信念,并向社会进行广泛宣传。参见马亚雄主编:《世界警察导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第23页。
    2Gene Edward Carte August Vomer and The Origin of Police Professionalism Police Administrative Issues.NewYork:Associated Faculty Press,Inc.1986,3—5。
    3警察国家警察部队是1966年国家保安局与巴黎市警察局合并时组成的,其任务是在万人以上的城镇中维护秩序,执行交通法规以及预防犯罪和保护重要人物。参见陈真,陈合权主编:《世界警察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1陈真,陈合权主编:《世界警察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页。
    1王宝明主编:《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的路径选择》,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388页。
    1黑格尔主要通过“现象界”、“形式与内容”和“本质的关系”三个范畴来具体论述“现象”阶段。首先,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本质是现象的基础。现象和本质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其次,本质是实际存在的东西,实际存在就是现象。正因为本质和现象是有机的统一体,所以本质并不是机械地存在于现象之后或者现象之上,而是直接显现于纷繁复杂的现象之中。再次,与抽象的、枯燥的“有”或者“存在”相比,“现象”是生动的、具体的、活泼的。甚至可以说,“现象”是“有”之真理,“存在”之真理。因为,“现象”并不像“有”和“存在”那样只是单纯地“反映”自身,“现象”是具有自身反映和反映他物两方面特性的。参见吴小玲,刘烨编著:《像哲人一样思考:20位西方哲人的思想解读》,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版,第113页。
    1胡建淼主编:《公权力研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页。
    1《珞珈政治学评论》编辑委员会编:《珞珈政治学评论(第4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5页。
    1胡建淼主编:《公权力研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1页。
    2黑格尔认为,本质在自身内部的反思是一种纯粹的反思;是一种内部的还没有表现为外在关系的反思;是一种绝对的、抽象的反思。本质在自身内部的反思的范畴包括同一、差别、根据等等。“同一”是本质自身反思的第一个环节。“同一”表现为本质自身“同一”的存在;本质在自身反思阶段的自身联系指的就是“同一”。“差别”是从“同一”推演出来的一个概念,分为绝对的差别、杂多和对立三种情况。“根据”是“同一”与“差别”的统一体。“根据”是事物的本质,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有根据的,都不能离开根据而独立存在。
    3吴小玲,刘烨编著:《像哲人一样思考:20位西方哲人的思想解读》,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版,第176页。
    1[英]阿克顿:《自由权力》,侯健、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42页。
    2周振华主编:《收入分配与权利、权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33页。
    1宣兆凯:《中国社会价值观现状及演变趋势》,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3页。
    1吴振钧:《权力监督与制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页。
    1荀子所主张的人性有三个主要特征:(1)“人性为恶”指的是放纵自身欲望和感觉的动力结构后的结果;(2)“性”中没有任何内在的恶——它在道德上是中性的;(3)“性”是由一块可以被塑造或转变的原材料组成的。
    2孙伟:《重塑儒家之道荀子思想再考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页。
    3孙学玉等:《公共行政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页。
    1[英]欧文:《欧文选集》(下卷),柯象峰等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37页。
    1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94页。
    2包括特有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
    3胡建淼主编:《公权力研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7页。
    1徐琳:《移植与成长——中国立法听证制度的政治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页。
    1王彩波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从柏拉图到约翰·密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7页。
    1胡建淼主编:《公权力研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3页。
    1胡建淼主编:《公权力研究: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4页。
    1王寿林:《权力制约和监督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153页。
    1Hoyd E.Oh lin and Frank J.Remington,ed,Discretion in Criminal justice-the tension On betweenindividualization and uniformit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p.248.
    2[美]罗伯特·兰沃西,劳伦斯·特拉维斯Ⅲ:《什么是警察——美国的经验》,尤小文译,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1都玉霞:《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政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页。
    1肖金明:《公法之途》,山东友谊出版社2009年版,第290页。
    1《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0页。
    2罗豪才,湛中乐主编:《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3页。
    3杨临宏:《行政法:原理与制度》,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36页。
    1季卫东:《程序的法律意义》,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98页。
    1应松年,袁曙宏:《走向法治政府——依法行政理论研究与实证调查》,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第49页。
    1都玉霞:《构建和谐社会与法治政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7页。
    2徐晨:《权力竞争:控制行政裁量权的制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1朱力宇主编:《法理学案例教程(第2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213页。
    1徐琳:《移植与成长中国立法听证制度的政治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0页。
    2唐士其:《“市民社会”、现代国家以及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6期,第69页。
    1肖金明:《公法之途》,山东友谊出版社2009年版,第292页。
    1丁以升主编:《法治问题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页。
    1董皞:《司法解释论》修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94页。
    1余凌云:《行政自由裁量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2孙南申:《WTO体系下的司法审查制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1胡夏冰,冯仁强编著:《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研究综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6页。
    1胡夏冰,冯仁强编著:《司法公正与司法改革研究综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7页。
    2高峰:《刑事侦查中的令状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1高峰:《刑事侦查中的令状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166页。
    1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2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页。
    1姜明安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2版),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75页。
    1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增订七版),三民书局2001年版,57页—58页。
    2余凌云:《行政自由裁量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3杨解君:《行政法学》(第二版),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4余凌云:《行政自由裁量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1周永坤:《宪政与权力》,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11页。
    2周佑勇:《行政裁量治理研究:一种功能主义的立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20页。
    1余凌云:《行政自由裁量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第15页。
    2《审判研究》编辑委员会编:《审判研究》(第3辑,总第16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1任喜荣:《作为“新兴权利”的信访权》,《法商研究》2011年第4期,第41页。
    1有关舆论控制及时性的特点参见刘行芳:《新闻法治与新闻伦理》,郑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8页。
    1参见张泽想:《论行政法的自由意志理念一法律下的行政自由裁量、参与及合意》,马怀德主编:《中国行政法的崛起一朱维究教授六秩华诞贺寿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2邬思源:《中国执政党监督体系的传承与创新》,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20页。
    1参见马乾乐,程谓:《舆论学概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页。
    1邬思源:《中国执政党监督体系的传承与创新》,学林出版社2008年版,第225页
    1[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60页。
    1江省人事厅编:《现代公共管理基础教程(下册)》,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0页。
    2RobeaT.Golembiewski,“Organization as Moral Problem”,Publ w Administration Review,1962,22:51.
    1《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5页。
    2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7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页。
    1朱银端:《网络道德教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24页。
    2参见齐明山主编:《公共行政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9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6页。
    2尹伟中:《警察伦理学导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7页。
    3齐明山主编:《公共行政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1页。
    1[英]威廉·韦德:《行政法》,楚建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2[美]斯蒂芬·L·埃尔金,爱德华·索乌坦等:《新宪政论》,周叶谦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06页。
    3戴桂洪:《中国行政程序法制现代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7页
    1李琼:《政府管理与边界冲突》,新华出版社2007年版,第153页。
    1陈新民:《行政法之任务——彼得·巴杜拉的“自由主义法治国与社会法治国中的行政法”》,《公法学札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1[美]理查德·B·斯图尔特著:《美国行政法的重构》,沈岿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2页。
    1Charles H.Koch,Jr. Judici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54Geo. Wash.L,Rew.469(1986).
    2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94页。
    1周佑勇:《裁量基准的正当性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07年第6期,第23页。
    1周佑勇:《裁量基准的正当性研究》,《中国法学》2007年第6期,第24页。
    1郑洁:《论行政法不成文法源之习惯研究——以行政惯例为中心》,胡建淼主编,《公法研究》2008年第6辑,第29页。
    1徐文星:《现代政府与行政裁量权》,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99页。
    1于立深:《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在行政法上的运用——以<行政许可法>第20条、第21条为例》,《公法研究》2005年第2期,第112页。
    2http://baike.baidu.com/view/414112.htm.最后浏览日期2012年3月3日。
    3何中华:《论作为哲学概念的价值》,《哲学研究》1993年第9期,第34页。
    1王丽莉:《服务型政府:从概念到制度设计》,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第158页。
    2李宏图:《密尔<论自由>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9页。
    1吴江主编:《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2[美]肯尼迪·卡尔普·戴维斯:《裁量正义—一项初步研究》,毕洪海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09页。
    1毛昭晖主编:《监督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1刘晓琴,徐文星:《以标准操作规程(SOP)规范警察裁量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第91页。
    1Eugene Doles chal, The Dangers of Criminal Justice Re-form, Criminal Justice Abstracts14(March1982):5.
    1郑百岗主编:《公安警务督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2郑百岗主编:《公安警务督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页。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琛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1郑百岗主编:《公安警务督察》,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1郑百岗主编:《公安警务督察》,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1N.Luhmann,Legitimation durch Verfahren,Luchterhand,1975,S.69.日译本,风行社1990年版,第75页。
    1Carl J. Friedrich,“Public Policy and the Nature of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Herman Finer。“AdministrativeResponsibilityinDemocmtlcGovernment.’’转引自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0页。
    1陶学荣编著:《公共行政管理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页。
    1陶学荣编著:《公共行政管理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9页。
    3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8页-309页。
    1《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43-644页。
    2奥里乌:《公法原理》,转引自狄骥:《公法的变迁——法律与国家》,郑戈、冷静译,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2“公共利益”这一观念对实践的推动力在于为行政人员树立一种精神信仰和追求,进入行政人员的主观责任意识,进入行政人员的实践理性,从而成为指导行政行为的内在而根本的精神动力。参见竺乾威主编:《公共行政学》(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8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9页。
    4张萃萍:《困境与重建:当代中国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77页。
    1李连华:《内部控制理论结构控制效率的思想基础与政策建设》,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页。
    2吕绍忠,孙强,文玉花:《中外警察法治若干问题比较和谐警务视阀中的执法规范化建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1李连华:《内部控制理论结构-控制效率的思想基础与政策建设》,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6页。
    1李龙主编:《西方法学经典命题》,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1时延安主编:《中国2010年最受关注刑事案件评点》,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58页。
    2[日]松井茂:《警察学纲要》,吴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1刘晓琴,徐文星:《以标准操作规程(SOP)规范警察裁量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2期,第91页。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琛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译,第154页。
    1严维耀:《日本廉政制度建设理论与实践》,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1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1页。190
    1刘文燕主编:《法理学》,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页。
    2[美]库珀:《行政伦理学:实现行政责任的途径》,张秀琴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页。
    3夏书章主编:《行政管理学》,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页。
    [1][德]芭芭拉·亚当,乌尔里希·贝克,约斯特·房·龙.风险社会及其超越[M].赵延东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2][美]谢尔顿·克里姆斯基,多米尼克·戈尔丁.风险的社会理论学说[M].徐元玲等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3][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57.
    [4]刘岩.风险社会理论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5]胡建淼.公权力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6][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M].沈宗灵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7][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词典[M].邓正来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周佑勇.行政裁量治理研究——一种功能主义的立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10][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M].苏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1]欧阳恩良.近代中国社会流动与社会控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2]王勇.大众传媒与社会越轨行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13]陈天本.解读社会控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2009.
    [14]刘晓梅,刘志松.解读犯罪预防[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15]郭成伟.社会控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16]沈大明.《大清律例》与清代的社会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7]许玉镇.比例原则的法理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8]姜昕.比例原则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19]张越.英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0]马跃.美国刑事司法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1]余凌云.行政自由裁量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22]朱新力.法治社会与行政裁量的基本准则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23]徐晨.权利竞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4]许韬.中外警察法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
    [25]王恩海.刑罚差异性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6]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
    [27]李娟.行政法控权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8][美]德沃金.法律帝国[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29]肖金明.法治行政的选择[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0]夏束章.行政成本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31][美]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M],王成,宋炳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1999.
    [32]费孝通.社会学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33]刘卓.法与社会论——以法社会学为视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4]聂福茂,余凌云.警察行政法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35]余凌云.警察行政权力的规范与救济——警察行政法若干前沿性问题研究
    [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36]应松年,马怀德,当代行政法的源流—王名扬教授九十华诞贺寿文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
    [37]张兴祥,刘飞,朱芒.外国行政程序法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38]潘弘祥.宪法的社会理论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9][美]诺斯特、赛尔兹尼克.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M],张志铭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40]沈岿.平衡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1]胡建淼.公权力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42]王学辉、宋玉波.行政权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43]胡训玉.权力伦理的理念重构[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群众出版社,2010.
    [44]郭道晖.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45]黄晓辉,陈诚.国家权力监控机制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6]李光明,寇学军.权力监督与廉政法律制度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9.
    [47]吴振钧.权力监督与制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8][英]罗素.权力论[M],吴友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49]喻中.法律文化视野中的权力[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50]应松年.中国走向行政法治探索[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
    [51]罗豪才等.软法与公共治理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2]宋功德.行政法哲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53]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
    [54]湛中乐.权利保障与权力制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55]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56]吴庚.行政法之理论与实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7]胡建淼.十年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58]孙笑侠.法律对行政的控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59]崔卓兰,于立深.行政规章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60]姜明安.中国行政法治发展进程调查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61]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62]张立荣.中外行政法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63]崔卓兰.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64]姜明安.行政程序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5]何增科.公民社会与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66]赵梅.美国公民社会的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67]郭道辉.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68]蔡定剑.公众参与:风险社会的制度建设[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69]陈秋玲.社会风险的预警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70]潘斌.社会风险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71]贾西津.中国公民参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2]王锡锌.行政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制度实践[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73][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M].郑戈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74]李瑜青.法律社会学教程[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75]苏晓宏.法律运行中得自由裁量[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76]姜明安,余凌云.行政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77]周永坤.规范权力:权力的法理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78]范扬.行政法总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79]张千帆、赵娟、董建军.比较行政法:体系、制度与过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80]汤唯.法社会学在中国—西方文化与本土资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81]戴剑波.权利正义论:基于法哲学与法社会学立场的权利制度正义理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82][奥]埃利希.法社会学原理[M],舒国滢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83]汤唯等.当代中国法律文化本土资源的法理透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84]贺卫方.木腿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5]余凌云.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86]余凌云.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具体适用问题[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87]余凌云.警察行政强制的理论与实践(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88]杨海坤,章志远.中国行政法原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89]杨海坤,章志远.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0]胡建淼.中国现行行政法律制度[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91]胡建淼.法律适用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92]孙笑侠.程序的法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93]季卫东.正义思考的轨迹[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94]季卫东.秩序与混沌的临界[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95]萧伯符,张建良.法治之下警察行政区的合理构建[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96]孙晓东.警察行政学论纲[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97]徐文星.警政革新与警察裁量权之规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98]李永清.警察法学[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
    [99]邢曼媛等.人民警察执法权利与死神权利保护[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100]苏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1][美]阿伦·法恩兹沃思.美国法律制度概论[M].马清文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
    [102][德]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M].潘汉典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03][美]阿瑟库思著.英美法原理[M].陈朝壁译,法律出版社.2002.
    [10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05]孙孝福.刑事诉讼人权保障的运行机制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106]周欣.欧美日本刑事诉讼——特色制度与改革动态[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107][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M].唐前宏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08][英]丹宁勋爵.法律的训诫[M].杨百揆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109]武树臣.武树臣法学文集[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110][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M].顾培东,禄正平译,李浩校,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11]张宏生主编.西方法律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112][英]詹宁斯.法与宪法[M],龚祥瑞,侯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13][美]庞德.法律史解释[M],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114]武树臣主编.判例制度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
    [115]汪世荣.中国古代判例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116][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M],张乃根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117][英]洛克.政府论下篇[M],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118]谢佑平,万毅.刑事侦查制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119]张弢主编.刑事侦查程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20]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刑侦教研室.中外刑事侦查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21]何家弘编著.外国犯罪侦查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122][德]亨利·苏勒,西格佛里·布罗斯.西德警察与秩序法原理[M].李震山译,高雄:登文书局,1986.
    [123]Charles R. Swanson, Neil C. Chamelin, Leonard Territo, Criminal Investigation(6th edition), New York: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 Inc.,1996.
    [124][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M],李克强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125]陈瑞华.看得见的正义[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126]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比较法考察[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127][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M].刘庸安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128]John Stead.The Police of France.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Company,1983.
    [129]Gene Edward Carte August Vomer and The Origin of Police Professionalism Police Administrative Issues.New York:Associated Faculty Press,Inc.1986.
    [130]Hoyd E.Oh lin and Frank J.Remington,ed,Discretion in Criminal justice-the tension On between individualization and uniformit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
    [1]周佑勇.论行政裁量利益沟通的方式[J].法律科学,2008,(3).
    [2]田凯.论权力及权力控制[J].教学与研究,2006,(10).
    [3]杨冬艳,贺庆.警察行政的公共性及其伦理向度[J].道德与文明,2006,(6).
    [4]尹晓,甄宏.论“民愤”在量刑中的角色定位[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5]黄立.论“民愤”在量刑中的角色定位[J].求索,2006,(1).
    [6]罗豪才,宋功德.认真对待软法—公域软法的一般理论及其中国实践[J].载中国法学,2006,(2).
    [7]许小牙.论权力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J].现代法学,2000,(6).
    [8]高峰,马领弟.从行政立法角度谈中国行政权力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5).
    [9]蒋超.服务与合作:论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和谐关系的建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7,(1).
    [10]孙瑜.行政权力浅议[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9,(5).
    [11]徐文星.警察裁量权之规范——以行政规则为研究中心[J].清华刑事法评论,第三卷.
    [12]宋功德.行政裁量控制的模式选择[J].清华法学,2009,(3).
    [13]王建华.行政裁量控制中的裁量基准与公众参与[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5).
    [14]徐文星.行政规则视野下的警察裁量权之规范[J].法治论丛,2008,(7).
    [15]李海平.行政与法[J].风险社会与现代行政法的危机,2004,(1).
    [16]章志远.行政裁量基准的兴起与现实课题[J].当代法学,2010,(1).
    [17]余凌云.亟待法治建构的警察裁量权[J].法学家,2003,(6).
    [18]王天华.裁量标准基本理论问题诌议[J].浙江法学,2006,(11).
    [19]刘晓琴,徐文星.以标准操作规程(SOP)规范警察裁量权[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2).
    [20]刘奎汝.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与控制[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9,(5).
    [21]王建国.司法能动性的正当性分析[J].河北法学,2009,(5).
    [22]毛校霞.风险社会下的责任主义[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
    [23]劳东燕.公共政策与风险社会的刑法[J].中国社会科学,2007,(3).
    [24]赵威,沈放.风险社会对现代行政法的挑战[J].经济与管理,2007,(2).
    [25]张子礼,侯书和.风险社会风险的成因与治理[J].齐鲁学刊,2010,(6).
    [26]王学栋.行政伦理视野中的行政自由裁量权[J].教学与研究,2007,(6).
    [27]王小钢.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及其启示[J].河北法学,2007,(1).
    [28]康伟.对风险社会刑法思想的辩证思考[J].河北法学,2009,(6).
    [29]庄劲.自由权的软化与警察权的强化[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1).
    [30]石启飞.论一般警察权向具体警察权的运行[J].辽宁警专学报,2007,(5).
    [31]孙瑞岐.人权对弈警察权—兼评《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警察权的规制[J].2006,(9).
    [32]刘硕.警察权与公民权平衡初论[J].政法学刊,2009,(2).
    [33]夏菲.论英国警察权制约的组织基础——警察负责制[J].法学杂志,2009,(11).
    [34]王锡锌.自由裁量与行政正义[J].中外法学,2001,(1).
    [35]王道勇.风险分配中的政府责任[J].学习时报,2010,(4).
    [36]贾建平.警察权与公民权关系的双重分析[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6,(3).
    [37]吴丽辉.保障公民权与规范警察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6).
    [38]邢曼媛.警察权的警察法学构建[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9).
    [39]黄立.权为民所用——警察权行使中的几个问题[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5).
    [40]殷浩.论警察权的规制与公民权保护[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1).
    [41]邵宇.警察权滥用的法律思考[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5).
    [42]梁丽娟.从《治安管理处罚法》看警察权的扩与限[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0).
    [43]陈兴良.限权与分权: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警察权[J].法律科学,2002,(1).
    [44]陈瑞华.警察权的司法控制——以劳动教养为范例的分析[J].法学,2001,(6).
    [45]陈卫东,石献志.警察权的配置原则及其控制[J].山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0).
    [46]吴宏耀.英国逮捕制度的新发展[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5).
    [47]魏新文,高峰.处置群体性时间的困境与出路——以警察权的配置与运行为视角[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2).
    [48]梁晶蕊、卢建军.论法治社会中的警察权[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2).
    [49]郭玺.警察权滥用的原因及其控制[J].公安研究,2004,(11).
    [50]许韬.试论比例原则对我国警察权的控制[J].公安学刊,2005,(9).
    [51]杜宇.警察权力制度的缺陷分析[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3,(12).
    [52]杨玉海.试论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11).
    [53]陆晶.依法行政与警察权[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5).
    [54]万毅.侦诉一体化:我国检警关系之重塑[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1).
    [55]吕延君.消极自由权与行政警察权初论[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2).
    [56]许韬.关于我国警察权实施的理性思考[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6,(3).
    [57]谢生华.论警察权的监督机制[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4,(5).
    [58]殷浩.论警察权的规制与公民权保护[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1).
    [59]陈晓济.警察权与公民权的平衡[J].天府新论,2008,(1).
    [60]刘杰.我国警察权的宪法控制[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5,(2).
    [61]吴超云.信息社会警察执法权力规制[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0,(12).
    [62]梁艳,李尚伟.警察权力运行的规范[J].法制与社会,2011,(4).
    [63]任捷.警察权力与公众舆论:一种理论的探讨[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1,(4).
    [64]刘林波.关于警察权力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0,(5).
    [65]薛丹.论警察道德对警察权力的制约作用[J].市场周刊,2010,(4).
    [66]孙爱华.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程序控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67]刘颖.试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2).
    [68]张千帆.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法律控制——以美国行政法为视角[J].法律科学,2007,(3).
    [69]王学栋.行政伦理实业中的行政自由裁量权[J].教学与研究,2007,(6).
    [70]徐文星.行政裁量权行使之理由说明——以法律论证为分析视角[J].时代法学,2006,(4).
    [71]姜明安.论行政裁量权及其法律规制[J].湖南社会科学,2009,(5).
    [72]黄学贤.行政裁量基准:理论、实践与出路[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6).
    [73]崔卓兰、刘福元.论行政自制之功能——公权规范的内部运作[J].长白学刊,2011,(1).
    [74]崔卓兰,刘福元.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探微[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1,(3).
    [75]崔卓兰,于立深.行政自制与中国行政法治发展[J].法学研究,2010,(1).
    [76]崔卓兰,刘福元.行政自制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检察官,2010,(1).
    [77]崔卓兰,卢护峰.行政自制之生成与构建探讨[J].社会科学战线,2009,(1).
    [78]崔卓兰,刘福元.行政自制理念的实践机制:行政内部分权[J].法商研究,2009,(3).
    [79]崔卓兰,刘福元.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内部控制[J].中国法学,2009,(4).
    [80]李昌林.强行侦查权与司法制约的比较考察[J].河北法学,2003,(1).
    [81]李登喜.论行政裁量权行使的原则[J].河北法学,2011,(7).
    [82]陈宏光.行政裁量权规范控制的路径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2).
    [83]赵晓华.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监督[J].河北法学,2003,(5).
    [84]河北省法制研究中心课题组.行政裁量基准研究[J].河北法学,2010,(4).
    [85]宋齐.警察行政裁量权之探讨[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0,(4).
    [86]李登喜.行政裁量权滥用的司法审查:可行性、原则与标准[J].扬州大学学报,2010,(4).
    [87]王春业,张召媛.论警察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案例化[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10,(3).
    [88]黄小育.论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J].行政与法,2010,(11).
    [89]姚戈.德国行政裁量权制度探析[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9,(1).
    [90]王贵松.行政裁量的内在构造[J].法学家,2009,(1).
    [91]杨俊,陈峰.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司法审查——从保障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视角观之[J].西部法学评论,2009,(3).
    [92]禹政敏.论行政裁量权的规范与控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0).
    [93]王明生,黎鹏.行政裁量权概念的比较研究——以德国和美国为研究视角[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7,(6).
    [94]胡延广,窦竹君.行政裁量法律控制研究[J].河北法学,2005,(8).
    [95]张玉襄、郭华.侦查程序性质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2).
    [96]欧金祥.公安机关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的有益探索[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96(6).
    [97]杨丽英.英国判例法主义的形成、发展及评价[J].比较法研究.1991,(4).
    [98]R·Pound:“What is the common law”, The Future of the Common Law,1937,3.
    [99]Laretto,Kenneth Anthony:“Precedent,judicial power, and the constitutionalityof‘no-citation’ rules in federal courts of appeal”,Stanford Law Review,May01,2002.
    [100]周汉华.论建立独立、开放与能动的司法制度[J].法学研究,1999,(5).
    [101]贺海仁.从私力救济到公力救济[J].法商研究,2004,(1).
    [102]庄伟燕.混合法理论与当今司法改革[J].学术研究,2003,(5).
    [103]陈兴良.司法解释功过之议[J].法学,2003,(8).
    [104]蒋集跃,杨永华.司法解释的缺陷及其补救——兼谈中国式判例制度的建构[J].法学,2003,(10)
    [105]陈卫东,李奋飞.论侦查权的司法控制[J].政法论坛,2000,(6).
    [106]方世荣.行政诉讼受案中对公安机关刑事侦查行为的识别[J].法学,1994,(8).
    [107]蒋惠岭.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的几个具体问题[J].法律适用,2004,(5).
    [108]陈兴良.限权与分权:刑事法制视野的警察权.法律科学,2002,(1).
    [109]马怀德..公安侦查行为行政可诉性研究[J].求是学刊,2000,(3).
    [110]万静波.被‘遗忘’在看守所28年的人[J].南方周末,2003,(-06-26.A6)
    [111]苗永红.公安机关违法超期羁押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
    [112]陈卫东,李奋飞.论侦查权的司法控制[J].政法论坛,20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