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桂村社会传播网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通过对“桂村”个案的深入考察,采用以传播民族志为主的多种方法,对当今中国的乡村社会的人际传播网络、组织传播网络、大众传播网络和新媒介传播网络予以“全景”展示,重点解读转型期中国村庄的社会传播现象,讨论不同类型的乡村传播网络的功能,探究传播与村庄社会发展的关系,是一项传播学和社会学的交叉研究。论文首先介绍了作为考察对象的桂村的自然环境、建制沿革、社会变迁概况,就村民经济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的“传播网络”等概念加以界定,提出“传播五观”作为观照全文的基本架构,还就研究范围进行了说明。论文认为人际关系是维系村庄秩序的重要纽带,人际关系在人际传播网络中展开,人际传播网络处于村庄社会传播网络的核心圈内。论文根据在桂村的实地调研资料,说明在村庄人际传播网络中,传者与受传者的角色是不固定的,常常发生彼此换位的现象;重点讨论了村庄人际传播的“三喻文化”现象;特别揭示了一种特殊的村庄人际传播——闲话传播。论文随后考察了国家意志向村庄的组织性渗透进程,说明了国家政权组织嵌入桂村的新表现,并对桂村的教育组织传播作了全面描叙,特别揭示了一种特殊的组织传播——民俗传播,以挂灯、二月二庙会为例对民俗传播的实景加以呈现;对桂村村政组织大力推进的旅游传播进行了事件-过程分析。论文阐述了各种形式的乡村组织传播所具有的整合、控制和认同等功能。论文对桂村村民接触、使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情况作了全面描叙,考察了村民的电视体验——在哪里看、怎样看、看什么,重点对村民对电视的使用与满足状况进行“深描”,说明电视在乡村的传播效果。基于大众传播功能的复杂性,论文重新审视了若干流行颇广的乡村电视研究观点。在新媒介传播网络方面,论文主要考察的是电脑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论文考察了桂村村民日常生活中的电脑接触情况,分析了村民对电脑网络的应用偏好。在对桂村村民手机拥有情况的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论文分析了村民的手机使用状况。考察发现,新媒介传播使村庄社区媒介化,村民在新媒介使用方面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提高村民媒介素养的问题亟待解决。在桂村传播网络的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而阐述了社会传播网络与村庄发展的关系,指出各种社会传播网络都具有整合、解放、交换、认知和区隔等功能;在不同的乡村传播网络中,都有可称之为“能人”的核心人物,他们在社区传播网络中处于“节点”位置,他们的传播观念、行为在乡村社区内具有扩散力和影响力,逐步被多数村民所接受,逐渐形成乡村社区的共识,引发乡村社区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的变迁。“能人”作为乡村精英,以舆论领袖的身份参与村庄建设,对村庄的发展发生影响。借鉴已有的乡村传播研究成果,论文建构了“以村庄社区为基础、以农民为中心”的乡村传播网络的结构模型。论文强调指出,乡村社会传播网络是一个复合体,不同层次的传播网络的基本功能不尽相同——人际传播网络相对稳定,功能侧重于乡村稳定的人际关系秩序的维系,其参与者注重互惠;组织传播的变数较大,组织传播网络是对社区的文化发展和社会结构变迁作用最大的传播网络,其功能侧重于整合,其参与者注重获得安全保障和在组织中的身份认可;大众传播是乡村最为显在的传播形态,村民通过接触使用大众传播网络,实现文化消费,享受娱乐性的精神按摩;新媒介传播网络具有功能上的融合性,是乡村社区最有发展前景的传播网络。
The study inspects a case named Gui village in-depth, using a variety of methods, esp.the ethnographic method, and present the "panoramic view"of China rural community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ones, mass communication oness and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ones nowadays, then interprets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phenomenon of the village in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 and discusses the different functions of different types communication networks,finall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mmunication and village social development, which is an intersection study between communication and sociology.The dissertation first introduces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establishment evolution, social evolution profiles of Gui village, as the inspecting object, and analysis the economic conditions of villagers; and then defines some concepts, such a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nd so on, which are the basic concepts of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in the study, proposes the "communication of five views "as a basic framework of contemplation, at the same time, limits the scope of the study.The dissertation argues tha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an important link to maintain the village order, it expands among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lies in the core circle of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network.of the village.The dissertation states, according to the field survey data, the role is not fixed between communicators and audiences in th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of the village, which often occurs replacement each other; and discusses the phenomenon of "three figurative culture" mainly; in particular, it reveals a special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of the village-gossip spread.The dissertation subsequently examines the process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how to penetrate into the village, and the new performance a national political organization how to embedded in the Gui village,and depicts the communication of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e Gui village fully, in particular, it reveals a special kind of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folk the communication, taking the hanging lamps, February 2nd temple as examples, and shows the real prospect of the folk; and carry out an event-process analysis which village political organization give impetus to the tourism communication vigorously. The dissertation describes the functions of integration, control, and recognition that various forms of rural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have had.The dissertation depicts comprehensively villages' access and use of mass media,i.e. newspapers, magazines, books, radio, film, television,etc, and examines the villagers' TV experience-where to watch, how to watch and see what, and focuses on the villagers' TV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through "thick description" in order to show the effect of the spread of television in rural. Based on the complexity of the functions of mass communication, the dissertation re-examines a number of rural television research points of view that spread widely.In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he dissertation describes mainly the computer network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the village. The dissertation examines the exposure and application tendce of the computer networks in the villagers' daily life. On the basis of a field survey about the phone ownership, the dissertation develop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mobile phone usage of villagers. It was observed that village communities turns to the mediation, an obvious "digital divide" exists in the villagers' usage of new media,and the media literacy of villagers needs to be improved urgently.On the basis of Gui village case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the dissertation describes furth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village, and points out that each soci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has the functions of integration, liberation, exchange, cognitive and segmentation. There is some central figure in different rur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known as the "genius", their location in the community communication network called "node", whose concept of communication and behavior have diffusion and influence in rural communities, are accepted by most of the villagers gradually, and gradually form a consensus of rural communities, which leads to the change of rural community cultural patterns and lifestyle. "Genius", as the village elite, take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village, who act as opinion leaders, and have an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illage.The dissertation constructs a structure model of communication learning from the existing rural research results, which is "village community-based,farmer-centered".The dissertation stresses that the rural soci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a complex and varies from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s——the network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s relatively stable, which focuses on the maintenance of interpersonal order, piarticipants of which emphasize reciprocity;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varies severely,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is the strongest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cultural and change in social structure, which is focused on the integration, participants of which focus on gaining the security and identity recognition in the organization; mass communication is the most prominent communication pattern in the village, the villagers achieve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njoy the entertainment massage of spirit through contact and use of ma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new media communication network has a functional integration, which is the most promising in the social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rural communities.
引文
①[美]M.罗吉斯、J.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20页。
    ①庞树奇,蒋雅蓉:普通社会学概论[M].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年,第98页。
    ②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29页。
    ①[美]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M].金燕宁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27页。
    ②陈崇山:谁为农民说话——农村受众地位分析[J].现代传播,2003(3)。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页。
    ①冯广圣:桂东南新农村试点村受众媒介接触与使用考察[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4)。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70571页。
    ②发展传播学理论及其下文的发展传播学研究综述具体可参考孙聚成、姚君喜、徐晖明、王锡荃、李惠民、段京肃、郭建斌、吴飞、展江等学者的相关研究论述。
    ①关于乡村传播理论详见谢咏才 李红艳:中国乡村传播学[C].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
    ①殷晓蓉:当代美国发展传播学的一些理论动向[J].现代传播,1999(6)。
    ①转引自姚什喜:社会转型传播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819页。
    ②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M].中华书局,2002年,第1页。
    ③参考王晶、李善峰、吴飞等相关研究论述。主要参考李善峰:20世纪的中国村落研究——一个以著作为线索的讨论[J],民俗研究,2001(3);徐晖明:我国发展传播学研究状况[J],当代传播,2003(3)。
    ②[美]弗里曼等:中国乡村:社会主义的国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②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M].三联书店,2002年。这是一部民族志著作。作为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学者,该书中分析了作者在中国农村进行田野调查遭遇到的问题,让读者体验到田野工作者“访谈的策略、恐惧、压力,和在访谈过程中寻求自我肯定的心情”。对此,我有深切体会。③黄宗智发现长江三角洲农村经济的商品化不足按照舒尔茨的“经济人”逻辑,而是按照恰亚诺夫(1888-1939,提出劳动-消费均衡论——笔者注)的逻辑推动的。恰亚诺夫认为农民经济有自己独特的体系,遵循自身的逻辑,农民生产的产品足为了满足家庭自身的消费,而不是为了在市场上获得最大的利润,小农追求的是生存的最大安全。这对我观察村民日常生活逻辑有极大指导作用。
    ④[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该书探讨了中国近代国家政权建设背景下国家政权“内卷化”和国家与村庄连接机制的变异问题,对华北村落的性质、宗族结构、国家代理人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作者提出的“文化的权力网络”概念对研究村庄社会传播网络有直接的借鉴作用。他提出了乡村“能人’在国家与乡村社会之间扮演着“经纪人”角色。有学者进一步阐发了这一观点,提出以国家、地方精英和民众的三层分析方法,解读中国乡村社会。这对本研究也有较大的启发。
    ⑤陆学艺: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庄的实证研究[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
    ⑥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①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②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M].三联书店,1997年。
    ③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④该研究启发人们关注乡土社会内源性发展的可能性及其意义、“能人”的作用、乡村社区共同体重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有增长无发展”等问题。折晓叶的著作被认为是趋向个案的学术研究代表。这对本研究也有较强借鉴和启发意义,本研究的村庄毗邻广东,折晓叶的研究与本研究有许多有相通之处。
    ⑤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M].三联书店,2000年。该研究提出了类蛛网式社会解释模式,将人际关系网络看作类蛛网结构。这一分模式有很强的解释力,对与桂村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的研究有可借鉴之处。
    ⑥参考吴飞、王学成、姚君喜、蔡琪等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⑦吴飞、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5页。
    ⑧[英]马凌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梁水佳、李绍明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4页。
    ① H. Rivers:" Report on anthropological reseach our side America", The Present Condition and Future Needs of the Science of Anthropology, Washington,1913,p6.
    ②转引自[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史安斌译[M].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217页。
    ③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50页。
    ④常燕荣、蔡琪:民族志力法与传播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①[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M].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8页。
    ②[美]E·马尔库思、M·米开尔、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M].王铭铭、蓝达居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4、5章。
    ③转引自吴飞、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8页。
    ④转引自吴飞、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8页。
    ⑤[美]马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M].王铭铭、胡宗泽译,三联书店,2000年,第105页
    ⑥转引自吴飞、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9贝。
    ①本研究参考并借鉴了吴飞教授对独龙江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的研究框架,表面看来是用一个汉族农村社区“置换”了独龙江社区,因中国农村社会发展的差异性、不平衡性及层级性,本研究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对比研究而非重复研究,笔者利用第一手的田野调差所荼的资料,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努力探究中国农村社区社会传播网络的异同,试图将中国乡村传播研究进一步向前推进。
    ①吴飞、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5页。
    ②燕荣、蔡琪:民族志方法与传播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①孙立平:实践社会学和社会转型过程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5)。
    ②[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M].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236页。
    ①屠忠俊:新闻与传播:研究方法探索与文化意义阐释[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80-84页。
    ①[美]麦克·布洛维:公共社会学[M].沈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77-135页。
    ①以上数字由桂村村委会文书提供。
    ①[美]柯克·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M].展明辉,张金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4页。
    ②这是桂村2010年11月1日第11次全国人口普查出的最新数字,这一数字和下文的相关数字均由桂村村干部提供。
    ①近几年,随着村庄人口的增加,村民修建房屋占地,以及把十地租给外来木材加工企业用于非农生产,村民人均实际耕地要低于这个数字。
    ②笔者修改文稿时从权威部门荼知,2011年外出农民工平均月收入2049元,如此算来,村民一年种田地的收入只抵外出打工一月的收入多一点而已(扣除其他因素)。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2页。②Lawrence R., Frey Carl H. Botan, Gary L. kreps.;Investigating Communi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Research Methods. Allyn & Bacon,2000,p28.
    ②[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③[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7页。
    ④[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28页。
    ①[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626页。
    ②转引自吴飞:社会传播网络分析——传播学研究的新进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4)。
    ③李岩:传播与文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3页。
    ④李岩:传播与文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3页。
    ⑤[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M].何道宽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7页。
    ①王铭铭: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8-169。
    ②转引自晋洪涛、李红军:管理学概论[C].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页。
    ③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8页。
    ④田川流,何群:文化艺术管理学[C].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79-80页。
    ⑤ R.W.Pace&D.F.Faules.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89:2-3.
    ⑥[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41页。
    ⑦沈启容:权力概念辨析[EB/OL].中国政治学网,http://www.aisixiang.com/data/5708.html,2011-10-10.
    ①参考甘惜分:甘惜分自先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14-615页,表述上作了些调整。
    ②赵洪涛:福柯:传播的权力[J].阴山学刊,2010(6)。
    ③宋林飞:社会传播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8页。
    ④宋林飞:社会传播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1页。
    ⑤牛康:社会传播学[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①张国良:传播学原理(第二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6页。
    ②姚君喜:社会转型传播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8页。
    ③转引自张国良:新闻媒介与社会[C].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页。
    ④转引自[美]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3页。
    ⑤[美]威尔们·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4页。
    ①[美]彼得.R.芒戈,诺什.S.康特拉克特:传播网络理论[M].陈禹、刘颖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页。
    ②车文辉: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社会网络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2003(5)。
    ③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52页。
    ④[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理论[M].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⑤吴飞:一种新视野:社会传播网络分析——传播学研究的新进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4)。
    ①参见王怡红:西方人际传播定义辨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04)。
    ② James. C.McCroskey, Virginia. P.Richmond,Robert.A. Stewart:One One One.The Foundation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oin,1986 by Prentice-Hall, Inc.P.2.
    ③ SarahTrenholm:Human Communciation Theory,1991 by Prentice Hall, Inc.p.16-21.
    ②[美]泰勒等:人际传播新论[M].朱进东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6页。
    ⑤ SarahTrenholm:Human Communciation Theory,1991 by Prentice Hall, Inc.p.4
    ⑥ John Stewart.Bridges Not Walls A Book abou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1995 by McGraw-Hill Inc.p4.
    ①[美]马丁·布伯:我与你[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27页。
    ②[美]马丁·布伯:我与你[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51页。
    ③[美]恩斯特·卡西尔:人伦[M].廿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8页。
    ④[美]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人类传播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3-74页。
    ⑤[美]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人类传播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5页。
    ①[美]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人类传播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784页。
    ①李红艳:乡村传播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2贝。
    ②孙德厚:公共政策制定和理论研究中的“村民”与“农民”概念辨析[J].行政与法,2005(12)。
    ③李红艳:乡村传播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3页。
    ①“三喻文化”足国内学界对M·米德对代沟分析的形象说法,指出了人类代际间三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国内学界存在把米德的“前喻文化”和“后喻文化”理解颠倒的现象,有望文生义之嫌,其中postfigurative culture和prefigurative culture,按照英文post-这个前缀应理解为“后……”,而pre-应理解为“前……”,据此笔者对引用M·米德《文化与承诺》(周晓红、周怡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中的误译进行了纠正。曾胡译的M·米德:《代沟》(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20页中提供的“三喻”英文原文是笔者纠偏的依据,该中译本将“三喻文化”对应译为“后象征”、“互象征”和“前象征”三种类型文化。国内学界多数采用“三喻文化”说。
    ②[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M].周晓红、周怡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7页。
    ①周晓红: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J].青年研究,1998(11)。
    Peter Hartley:/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1993. p.2.
    ②转引自王怡红:西方人际传播定义辨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04)。
    ③王会:闲话的变迁及其功能异化:一个理解村庄社会性质的维度[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1)。
    ④薛亚利:村庄里的闲话意义功能和权力[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2021页。
    ⑤[法]卡普费雷:谣言[M].郑若麟、边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页。
    ⑥乐国安:社会心理学[C].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33页。
    ①薛亚利:村庄里的闲话意义功能和权力[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224页。
    ①薛亚利:村庄里的闲话意义功能和权力[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124页。
    ②转引自薛亚利:村庄里的闲话意义功能和权力[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第140页。
    ①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117页。
    ②吴方桐:社会学教程(修订本)[C].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61页。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81页。
    ④郑永廷:人际关系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第5页。
    ①罗珉:组织管理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9页。
    ②数据来源于我2011年2月田野调查期间发放的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此次调查共发放问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8份,数据或图表系用spss17.0软件处理,后文除特别加以说明外,数据或图表均来源于此。
    ④实际的人际传播中,交往者往往有意无意地传递两种讯息,一种是实在的、可以感知的内容讯息,一种是“关系的讯息”。人际传播中总会有一种无形的“文化契约”,决定着人际关系,影响着传播的内容,尽管传播双方或多方并没有实际签订契约,规则却足潜在的。在这种规则下,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下习惯性地采理对应的交流方式,人的“本相”被遮盖起来,表现出“装相”的一面,真相和假相混合于人际传播中。
    ①[美]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人类传播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25-227页。
    ①郑也夫、彭四清:中国社会中的信任[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②[美]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人类传播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1页。
    ③Goffman.E.:Inferaction ritual:Essays on face-to-face behavior,New York:Doublcday Anchor, 1967,p.6-7.
    ③[美]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人类传播理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1页。
    ①王怡红:当代人际传播研究与对话问题[J].学习与实践,2006(11)。
    ①庄孔韶:银翅:中国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89页。“类蛛网理论”具体参见该书第476-478页。
    ①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126页。
    ②宋小伟、楚成亚:村庄内生秩序、国家行政嵌入与乡村秩序重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4(3)。
    ①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第1卷)[M].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452-456页。
    ①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136页。
    ①屠忠俊:新闻与传播:研究方法探索与文化意文阐释[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50页。
    ②转引自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J].社会学研究,1999(6)。
    ③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第310页。
    ①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J].社会学研究,1999(6)。
    ①北流县志编辑委员会:北流县志[C].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829-835页。
    ①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②刘铁芳:文化破碎中的乡村教育[J].天涯,2007(3):25。
    ①刘奇:转型期农村经济社会形态与结构的变化特征[J].中国发展观察,2007(2)。
    ②邓大才:湖村经济——中国洞庭湖区农民的经济生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贝。
    ③贺雪峰、苏明:巨变中的中国农村[N].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9月11日,第002版。
    ①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福建出版社,2008年,第17页。
    ②转引自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145页。
    ①此处借鉴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提法,他把学校作为一种代表国家意志的外部力量嵌入在村庄社区,具体参见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年。“村落中的国家”系李书磊提出的观点,他更直接地把学校理解为代表国家的力量嵌置于乡村,详见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浙汀人民出版社,1999年。我借此想表达作为社会组织形式的学校,在教育传播中体现了国家这一更高级组织传播的力量。
    ②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页。
    ③钟敬文:民f俗学概论(第二版)[C].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3页。
    ④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二版)[C].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5页。
    ①仲富兰:民俗传播学[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21页。
    ②葛苑菲:新闻报道中的民俗传播及其功能[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3)。
    ③仲富兰:民俗传播学[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第66页。
    ①转引自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第14页。
    ②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57-158页。
    ③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和阐释[M].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75贝。
    ④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年,第1页。
    ①[英]马凌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4页。
    ②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115页。
    ③钟文典:广西客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5页。
    ①岳水逸:乡村庙会传说与村落生活[J].宁夏社会科学,2003年(4)。
    ②甘满堂: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83页。
    ③Yang CK.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Berkeley: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1, p294-295.
    ①[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86页。
    ①甘满堂: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72-273页。
    ①王洁:试论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旅游传播[J].现代传播,2003(1)。
    ②贺晖,熊健:现代旅游传播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第9页。
    ③逯宝峰:旅游组织传播及其管理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11页。
    ①卢云辉、孙兆霞:转型期西部农村发展的制度支持缺失问题探析——以乡村旅游开发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07(7),
    ②陆素洁:如何开发乡村旅游[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第4页。
    ①黄体荣:广西历史地理[C],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第98页。
    ①清道光30年(1850年)夏秋间,浔州府(今广西桂平、贵县、平南、武宣四县)发生“十来万人大械斗”,起因足“来人”(客家人)财主温阿玉与“土人”(壮族或土著汉人)农氏女儿的婚姻纠葛,冲突中的挫败的客家人很多后来都投奔太平军,参加了太平天国起义。参见钟文典:广西客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0页。
    ①1985年,澳大利亚旅游学都墨菲最早在旅游研究中引入了“社区参与”概念。他指出,旅游业从一产生就有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能够将它从纯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中脱离出来,从生态环境和当地居民的角度出发,将旅游考虑为一种社区的活动来进行管理,那么一定能够荼得更佳的效果,这就足社区研究方法。
    ②郭华:《制度变迁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54贝。应天煜:《中国古村落旅游“公社化”开发模式及其权力关系研究——以皖南西递村与宏村为例》,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71页。
    ③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43贝。
    ①高宣扬:布尔迪厄的社会理论[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2页。
    ②周春发:旅游场域中的乡村社会变迁——以徽村为例[D].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66页。
    ③张国举、鲜俐玲:关于旅游场域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6(2)。
    ④[法]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引论[M].李猛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77页。
    ①1976年,美国学者多克西(Doxey)提出了著名的“愤怒指数”理。论理论认为,当地居民对旅游者的态度改变来自于旅游者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他们的到来给当地原有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威胁。根据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态度,他把旅游对口的地社会文化影响划分为:融洽阶段;冷漠阶段;恼怒阶段:对抗阶段:排外阶段。
    ②屠爽爽等:基于消费者行为的乡村旅游开发实证研究——以广西北流市罗政村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③资料来自于桂村负责旅游接待的村干部CYH的回忆和口述。
    ①[美]彼得·R·芒戈,诺什·s·康特拉克特等:传播网络理论[M].陈禹、刘颖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页。
    ②此处组织传播网络的功能借鉴了吴飞教授的表述(参见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154-156页),笔者根据自己的调研资料形成了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①[美]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人类传播理论[M].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1页。
    ②[美]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人类传播理论[M].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07页。
    ③该事件足指2007年5月17日,发生在中国广西某县因不满当局计划生育人员粗暴执法而引发的多个乡镇群众围堵乡镇政府事件。新华社当时曾报道过此事。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 4d08785201000acn.html.
    ④[美]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人类传播理论[M].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09页。
    ①[美]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人类传播理论[M].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09页。
    ②转引自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155页。
    ③[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M].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5-6页。
    ④转引自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155-156页。
    ①北流县志编纂委员会:北流县志[C].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10-911页。
    ①桂村所在的民乐镇有18个行政村.7万多人口,农民观看电影的需求很强。据LF统计,每场观看电影的村民人数一般在300-400左右,可见仍有不少农民喜爱观看老电影。如果放开限制,农村电影放映市场的潜力很大,不仅LF这些电影放映员的收入可以大大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强,而且也能更好地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村放映场次数量的政策限制和满足农民文化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①北流县志编纂委员会:北流县志[C].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916-917页。
    ②石长顺:电视传播学[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95页。
    ①[美]柯克·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M].展明辉,张金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2页。
    ①[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M].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5页。
    ②[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M].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第28页。
    ①[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M].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第32页。
    ①[美]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M].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②James Lull. The Social Uses of Television[J].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1980,6(3):199.
    ③邢虹文:电视与社会——电视社会学引论[M].学林出版社,2005年,第257页。
    ④[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55页。
    ⑤[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61页。
    ①[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M].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0贝。
    ②[法]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M].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7页。
    ③[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M].张永喜,鲍贵,陈光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00页。
    ①郭建斌: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2-143页。
    ②桂村村支书是“全国劳模”、“广西十佳村支书”、“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等,他在带领村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做了许多实事,赢得了村民的尊重,成绩突出,因而时常成为媒体的采访对象,他的事迹在各类媒体中不时也有报道。只要有时间,他会从中央新闻到地方新闻全都看完,常常是从《新闻联播》开始,一直看到《广西新闻》、《玉林新闻》、《北流新闻》结束为止,而且看新闻时的冲情非常专注。
    ①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受众研究委员会编:电视受众探析:2006年电视受众研究荼奖作品集[C].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第133页。
    ②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受众研究委员会编:电视受众探析:2006年电视受众研究荼奖作品集[C].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第135页。
    ③[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M].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5贝。
    ①转引自郭艳民: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比较[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第142页。
    ①[美]罗吉斯·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M].王晓毅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33页。
    屠忠俊:现代传媒经营管理[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4-75页。
    ①随着广东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玩具、服装)转移到临近的广西,桂村里有很多外来的玩具厂老板把加工后的玩具送到村民家中,让村民在家里帮剪掉去多余的线头,按件付酬,然后回收。这一举措受到村里老人的欢迎,他们既可以在家看看电视,也可以挣点零钱。
    ②郑金雄、刘振宇:南柯一梦“六合彩”——福建省仙游县人民法院审判“六合彩”案件纪实[N],人民法院报,2004-05-31,参见http://www.chinacourt.org/public/dctail.php?id=117819。
    ①参见徐楠、赵湘陵:湖南地下“六合彩”玄机揭秘[N],南方周末,2004-07-9。见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4-07/09/content 5606493.htm
    ②参见徐楠、赵湘陵:湖南地下“六合彩”玄机揭秘[N],南方周末,2004-07-9。
    ①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2页。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6页。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7页。
    ②[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三联书店,1989年,第116页。
    ①[美]埃弗里特·M·罗格斯、拉伯尔·J·伯德罗:乡村社会变迁[M].王晓毅、王地宁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18页。
    ①Noelle-Neumann, The sprial of silence:Public Opinion-Our social ski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 pl69.
    ①转引自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187-188页。
    ①转引自石长顺:电视传播学[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56页。
    ②斯蒂芬·李特约翰、凯伦·福斯:人类传播理论[M].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49页。
    ③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467页。
    ①转引自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②转引自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2页。
    ①吴飞教授追踪了独龙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他坦言发现的情况与郭建斌之前的考察相比,文有了新的变化。吴飞教授的研究直接启发了我尝试将农村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向前推进一步。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的人类传播情形也应有很大差异,我们应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传播与人类社会的变迁。
    ②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页。
    ③此节内容参考2010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调查报告http://www.cnnic.cn/research/bgxz/ncbg/201109/t20110906_22721.html
    ①陈昕: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10页。
    ②zhao J,Hao X,Bancrjee I.The Diffusion of the Internet and Rural Development[J].Convergence,2006,12(3).
    ③韩巍:农户信息需求行为与传播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第36页。
    ④黄祯光、邓晓华:玉林电信加快建设信息化示范村,人民邮电报[N],2005年12月26。
    ①王玉珍:东西部地区农村信息化的比较[J],商业时代,2007年27期。
    ②黄祯光、邓晓华;玉林电信加快建设信息化示范村[N],人民邮电报,2005年12月26。
    ①转引自[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华夏出版社,2000年,第91页。
    ②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40页。
    ③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450页。
    ④石义彬、单波:20世纪西方新闻与大众传播理论概观[J].国外社会科学,2000(4):5。
    ①[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295页。
    ②屠忠俊:网络传播概论[C].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87-188页。
    ③刘铁芳.文化破碎中的乡村教育[J].天涯,2007,(3):25。
    ①黄平:当代中国农民寻求非农活动之根源初探[J].二十一世纪,1996,(38):20。
    ①孟凡新:青少年成瘾倾向:农村比城镇更普遍[EB/OL],2009 08 17 http://research.cnnic.cn/html/1250474519d1171.html
    ②转引自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M].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193页。
    ③[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119页。
    ④[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①[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仲[M].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00页。
    ②张思光:电了商务概论[C].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3页。
    ①[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40页。
    ①蒋宏、徐剑:手机媒体导论[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1页。
    ①童兵: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建构——新闻传播学是觉得研究[C].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页。
    ②童兵: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建构——新闻传播学是觉得研究[C].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页。
    ①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
    ②马凌:新闻传媒在风险社会中的功能定位[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4)。
    ③童兵:让每个社会成员分享媒介化社会成果[J].新闻与写作,2006(1)。
    ④靖鸣、臧诚:传媒批判视野下媒介融合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J].现代传播,2011(4)。
    ⑤笔者提出这一观点,是基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Ⅰ.浦尔教授对“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的解释,他认为媒介融合的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参加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关于媒介融合,学界和业界有许多不同看法,此不赘言
    ①[英]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33页。
    ②[法]皮尔埃·布尔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284页。
    ③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200页。
    ④[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M].曹卫东译,上海大民出版社,2004年,第281页。
    ⑤薛中军:转型期大众文化传播控制与国家发展[J].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4(1)。
    ⑥黄帝荣: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第14页。
    ①[美]杜威:经验与自然[M].傅统先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19页。
    ①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203页。
    ②桂世权: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C].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9页。
    ③[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2页。
    ① 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p4.
    ①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②高宣扬:布尔迪厄的社会理论[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③高宣扬:布尔迪厄的社会理论[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8页。
    ④张意:文化与区分,在《文化研究》第4辑,陶东风等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第41页。
    ⑤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⑥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独龙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209页。
    ①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209-210页。
    ②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M].中华书局,2002年,第112页。
    ③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218页。
    ④此处内容主要参考付少平、祝苏东、李燕等:关中乡村精英研究[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2-45页。
    ⑤[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M].杨祖功, 王大东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147-148页。
    ⑥孙秋云:少数民族农村乡村精英与国家间的互动——以湖北西部上家族地区农村为例[EB/OL].三农中国http://www.snzg.cn,2011 11 27.
    ①陆学艺:内发的村庄[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71页。
    ②刘博:精英历史变迁与乡村文化断裂——对乡村精英身份地位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J].青年研究,2008(4)。
    ①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5页。
    ②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页。
    ③付少平,祝苏东,李燕等:关中乡村精英研究[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页。
    ④余兰:农村能人主政:基于领导理论的分析[J].农业利技管理,2006(4)。
    ⑤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独龙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220-221页。
    ①朱世昭:农村社区意见领袖研究[J].现代交际,2010(3)。
    ①李维:风险社会与主观幸福——主观幸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19页。
    ①班杜拉(Albert Bandura 1925),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来源于直接经验的一切学习现象实际上都可以依赖观察学习而发生,其中替代性强化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1974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80年荼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②埃弗里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M].辛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2页。
    ③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13页。
    ①[美]马克·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M].罗家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86页。
    ①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独龙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M].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第195页。
    ②[美]D.H.梅勒:交流方式[M].彭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③李红艳:乡村传播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2页。
    ①党苛:基层网络群体的农业客家传播[J].农林科技,2006(4)。
    ①姚君喜:社会转型传播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6页。
    陈卫星:传播的观念[M].人民出版社,2004年。
    陈崇山:媒介·人·现代化[M].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M].中华书局,2002年。
    裘正义:大众传播与中国乡村发展[M].群言出版社,1993年。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商务印书馆,2001年。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陆学艺:改革中的农村与农民:对大寨、刘庄、华西等13个村庄的实证研究[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
    陆学艺:内发的村庄[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赵君:当代中国新农村建设社会问题研究[M].郑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人民出版社,2005年。
    童星: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C].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孙聚成:信息力——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M].人民出版社,2006年。
    孙津:中国农民与中国现代化[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孙立平: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毛丹: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的单位化的观察和阐释[M].学林出版社,2000年。
    贺善侃:当代中国转型社会形态研究[M].学林出版社,2002年。
    王怡红:人际传播论:人与人的相遇[M].人民出版社,2003年。
    薛亚利:村庄里的闲话意义、功能和权力[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
    邢虹文:电视与社会——电视社会学引论[M].学林出版社,2004年。
    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罗家德:社会网络分析讲义[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林聚任:社会网络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3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胡颖: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
    屠忠俊:现代传媒业经营管理[C].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
    屠忠俊:新闻与传播:研究方法探索与文化意义阐释[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
    屠忠俊:网络传播概论[C].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姚君喜:社会转型传播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宋林飞:社会传播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牛康:社会传播学[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张国良:传播学原理(第二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张国良:新闻传播与社会[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张国良:中国发展传播学(九卷本)[C].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李岩:传播与文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甘惜分:甘惜分自选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仲富兰:民俗传播学[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
    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二版)[C].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M].三联书店,1997年。
    王铭铭:西方人类思潮十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M].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王铭铭: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贺晖、熊健:现代旅游传播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
    李春霞:电视与彝民生活[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
    郭建斌:文化适应与传播[C].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
    郭建斌:独乡电视:现代传媒与少数民族乡村日常生活[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吴飞:火塘·教堂·电视——一个少数民族社区的社会传播网络研究[M].光明日出版社,2008年。
    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M].新华出版社,2000年
    石长顺:电视传播学[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郭艳民:当代中美主流电视剧比较[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0年。
    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王长潇:新媒体论纲[C].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
    童兵:科学发展观与媒介化社会构建——新闻传播学视角的研究[C].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高宣扬:布尔迪厄的社会理论[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庞树奇,蒋雅蓉:普通社会学概论[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
    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M].三联书店,2000年
    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M].三联书店,1989年
    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M].三联书店,2002年。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中华书局,1986年。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中华书局,1992年。
    温铁军:“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M].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M].商务印书馆,2001年。
    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M].三联书店,2000年。
    黄应贵:人类学的评论[M].台北:永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晋洪涛,李红军:管理学概论[C].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田川流、何群:文化艺术管理学[C].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年。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年。
    乐国安:社会心理学[C].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吴方桐:社会学教程(修订本)[C].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罗珉:组织管理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
    郑也夫、彭四清:中国社会中的信任[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
    侯明贤:管理学原理与方法[C].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刘涛,赵蕾:管理学原理[C].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邓大才:湖村经济——中国洞庭湖区农民的经济生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福建出版社,2008年。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鲁可荣:乡村旅游与农村社区发展[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
    曹锦清等: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M].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
    甘满堂:村庙与社区公共生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陆素洁:如何开发乡村旅游[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年
    黄体荣:广西历史地理[C].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
    高宣扬:布尔迪厄的社会理论[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谢咏才、李红艳:中国乡村传播学[C].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
    李红艳:乡村传播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张思光:电子商务概论[C]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蒋宏、徐剑:手机媒体导论[C].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
    付少平、祝苏东、李燕等:关中乡村精英研究[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陈军科:人的解放与文化自觉:现代人文精神论纲[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
    桂世权: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C].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王宁:消费社会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陶东风、金元浦、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第4辑)[C].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
    薛晓源、曹荣湘:全球化与文化资本[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刘少杰:后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李维:风险社会与主观幸福——主观幸福的社会心理学研究[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陈听:救赎与消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中的消费主义[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第1卷)[M].三联书店,1995年版。
    钟文典:广西客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吴文藻:现代社区实地研究的意义和共用[J].社会研究,1935年。
    陈崇山:谁为农民说话——农村受众地位分析[J].现代传播,2003(3)。
    潘玉鹏:发展传播学简介[J].新闻大学,1989(冬季号)。
    殷晓蓉:当代美国发展传播学的一些理论动向[J].现代传播,1999(6)
    屠忠俊:媒介的四重出售模式[J].当代传播,2003(6)。
    常燕荣、蔡琪:民族志方法与传播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蔡琪、常燕荣: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的理论与方法[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3)。
    郭建斌:民族志法:一种值得提倡的传播学研究方法[J].新闻大学2003(夏)。
    马峰:超越民族志:在解释中探寻可能之规律——传播民族志方法新探[J].2006年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
    冯广圣:桂东南新农村试点村受众媒介接触与使用考察[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0(4)。
    潘忠党:传播媒介与文化: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研究的三个模式[J].现代传播,1996(4)。
    赵洪涛:福柯:传播的权力[J].阴山学刊,2010(6)。
    王怡红:西方人际传播定义辨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4)。
    孙德厚:公共政策制定和理论研究中“村民”与“农民”概念辨析[J].行政与法,2005(12)。
    孙立平:实践社会学和社会转型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2(5)。
    王铭铭:魁阁的过客[J].读书,2004(2)。
    王铭铭:远方文化的迷——民族志与实验民族志[J].西北民族研究,1996(2)。
    王铭铭:教育空间的现代性与民间观念——闽台三村初等教育的历史轨迹[J],社会学研究,1999(6)。
    布阳:社会转型时期乡村信息传播的路径选择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金玉萍: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电视使用——托台村维吾尔族受众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黄龙光:民间仪式、艺术展演与民俗传承——峨山葬族花鼓舞田野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徐景华:由疏离到和谐,媒体与农民关系之现状及解决[J].世界商业评论,2004(4)。
    胡黎红:电视与农村发展问题探讨[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曹海林:乡村社会变迁中的村落公共空间[J].中国农村观察,2005(6)
    王博雅:农民流动与村庄人际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李红婷:无根的社区悬置的学校——大金村教育人类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于丽影:社会转型期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B村教育人类学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李然:传说、庙会与村庄生活[D].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逯宝峰:旅游组织传播及其管理策略研究[D].燕山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周春发:旅游场域中的乡村社会变迁——以徽村为例[D].上海大学,2009年。
    王洁:试论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旅游传播[J].现代传播,2003(1)期。
    张继涛:乡村旅游社区的社会变迁[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尤游:社会转型期大众传媒在农村社区的角色分析——关于湘中三甲村的个案阐释[D].上海大学,2006年。
    卢云辉、孙兆霞:转型期西部农村发展的制度支持缺失问题探析——以乡村旅游开发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07(7)。
    丁长清:中国乡村现代化之路的思考——国家、市场与农民[J].史学月刊,2004(12)。
    袁涛:影视传播对农民闲暇生活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硕十论文,2008年
    原明明:电视对乡村生活方式变迁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王旭升:电视与西北乡村社会日常生活——对古坡大坪村的民族志调查[D].兰州大学硕士
    论文,2009年。
    刘君:手机:新媒介对传播格局与社会形态的影响[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刘君、赵慧:手机传播、公众参与和电子政务——以厦门P X事件为例[R].电子政务,2010(10)。
    陈伟:浅议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的拓展与深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
    韩巍:农户信息需求行为与传播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
    李卫华:新媒体发展与农村社会的新陈代谢[J].河南大学学报,2011(5)。
    黄帝荣: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戴陆:区隔——布尔迪厄对“趣味”的社会学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
    符钢战、韦振煜、黄荣贵:农村能人与农村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2007(3)。
    朱世昭:农村社区意见领袖研究[J].现代交际,2010(3)。
    项欣:电视与能人对村民观念现代化的影响——以一个西南部壮族村庄为个案[D].上海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薛中军:转型期大众文化传播控制与国家发展[J].香港:中国传媒报告,2004(1)。
    岳永逸:乡村庙会传说与村落生活[J].宁夏社会科学,2003(4)。
    葛苑菲:新闻报道中的民俗传播及其功能[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7(3)。
    边燕杰: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J].国外社会学,1999(4)。
    张文宏等: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J]社.会学研究,1999(2)。
    车文辉: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社会网络分析[J].南开大学学报,2003(5)。
    何深静等:城市更新中社会网络的保存与发展[J].人文地理,200](6)。
    吴飞:一种新视野:社会传播网络分析——传播学研究的新进路[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4)。
    周晓红:试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反哺意义[J].青年研究,1998(11)。
    王会:闲话的变迁及其功能异化:一个理解村庄社会性质的维度[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1(1)。
    陈力丹:论人际关系与人际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5(3)。
    宋小伟、楚成亚:村庄内生秩序、国家行政嵌入与乡村秩序重建[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4(3)。
    刘奇:转型期农村经济社会形态与结构的变化特征[J].中国发展观察,2007(2)。
    刘铁芳:文化破碎中的乡村教育[J].天涯,2007(3)。
    郭华:制度变迁视角的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管理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应天煜:中国古村落旅游“公社化”开发模式及其权力关系研究——以皖南西递村与宏村
    为例[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张国举、鲜俐玲:关于旅游场域的思考[J].嘉兴学院学报,2006(2)。
    屠爽爽等:基于消费者行为的乡村旅游开发实证研究——以广西北流市罗政村为例[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1)。
    方晓红:大众媒介与苏南农村文化生活关系研究[J].当代传播,2004(4)。
    石义彬、单波:20世纪西方新闻与大众传播理论概观[J].国外社会科学,2000(4)。
    孟建: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7)。
    马凌:新闻传媒在风险社会中的功能定位[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4)。
    童兵:让每个社会成员分享媒介化社会成果[J].新闻与写作,2006(1)。
    靖鸣、臧诚:传媒批判视野下媒介融合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J].现代传播,2011(4)。
    项辉、周俊麟:乡村精英格局的历史演变与现状——土地制度——国家控制力因素之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5)。
    刘博:精英历史变迁与乡村文化断裂——对乡村精英身份地位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J].青年研究,2008(4)
    余兰:农村能人主政:基于领导理论的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6(4)。
    丁惠民:边地乡村能人地位的获得——云南省勐海县坝散村的个案分析[D].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党苛:基层网络群体的农业科技传播[J].农林科技,2006(4)。
    北流县志编纂委员会:北流县志[C],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北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流市鉴(1991-1995)[C],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北流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北流人物志[C],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
    金湘军、龙虎:玉林市电子政务的实践与探索[C],红旗出版社2008年。
    三农中国:孙秋云:少数民族农村乡村精英与国家间的互动——以湖北西部土家族地区农村为例[EB/OL], http://www.snzg.cn,2011-11-27.
    中华传媒网:郭建斌:权力的媒介网络:一个传播社会学的概念——兼论传媒与乡村社会
    研究的方法论问题[EB/OL], 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5458.
    中国政治学网:沈启容:权力概念辨析[A], http://www.cp.org.cn/.
    郑金雄、刘振宇:南柯一梦“六合彩”——福建省仙游县人民法院审判“六合彩”案件纪实[N],
    人民法院报,2004-05-31。
    贺雪峰、苏明:巨变中的中国[N].社会科学学报。2008-09-11,第002版。
    [美]乔治·E·马尔库思、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
    科的实验时代[M].王铭铭、蓝达居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美]马歇尔·萨林斯:甜蜜的悲哀[M].王铭铭、胡宗泽译,三联书店,2000年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M].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
    [美]威尔伯·施拉姆: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M].金燕宁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M].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
    [美]麦克·布洛维:公共社会学[M].沈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王志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第二版)[M].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美]彼得·R·芒戈,诺什·S·康特拉克特:传播网络理论[M].陈禹、刘颖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美]泰勒等:人际传播新论[M].朱进东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美]丹尼斯·K·姆贝:组织中的传播与权力:话语、意识形态和结构[M].陈德民等译,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
    [美]柯克·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M].展明辉、张金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美]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约书亚·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埃弗雷特·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第4版)[M].辛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美]斯蒂芬·李特约愉、凯伦·福斯:人类传播理论(第9版)[M].史安斌译,清华大学
    出版社,2009年。
    [美]丹尼斯·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M].崔保国、李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杜威:经验与自然[M].傅统先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M].华夏出版社,1987年。
    [美]马克·格兰诺维特:镶嵌——社会网与经济行动[M].罗家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M1.史建云、徐秀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美]约翰·菲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王晓钰,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赵一凡、蒲隆、任晓晋译,三联书店,1989年。
    [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
    [美]马丁·布伯:我与你[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美]恩斯特·卡西尔:人伦[M].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美]库利:人类社会和社会秩序[M].包凡一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年。
    [美]玛格丽特·米德:文化与承诺[M].周晓红、周怡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美]H·W·房龙:宽容[M].徐昌强、邹媛婕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年。
    [美]S.E.Taylor, L.A.Peplau,D.O.SEARS:社会心理学[M].谢晓菲、谢冬梅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瓦伦·L·史密斯: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美]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M].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M].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睿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美]罗杰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华夏出版社,2000年。
    [美]D.H.梅勒:交流的方式[M].彭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
    [英]马凌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梁永佳、李绍明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
    [英]马凌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英]戴维·莫利:电视、受众与文化研究[M].史安斌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C].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
    [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M].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英]弗兰克·艾利斯:农民经济学[M].胡景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M].文军、赵勇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M].张永喜,鲍贵,陈光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年。
    [法]皮尔埃·布尔迪厄:关于电视[M].许钧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
    [法]皮尔埃·布尔迪厄:实践感[M].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资本的形式[M].武锡申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邓正来校,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M].杨祖功,王大东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
    [法]米歇尔·德·塞托: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M].方琳琳,黄春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法]加布里埃尔·塔尔德[美]特里·N·克拉克:传播与社会影响[C].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法]卡普费雷:谣言[M].郑若麟、边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德]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上[M].倪梁康译,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德]尤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M].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
    [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年。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在政治和经济的张力下[M].胡正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
    [日]藤竹晓:电视社会学[M].蔡林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
    [匈牙利]阿格尼斯·赫乐: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
    Chan,A.,Madsen,R.&Unger,J.Chen village:the recent history of a peasant communist in Mao's Chins. Berkely:University of Califonia Press,1984.
    Helen Sin,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d.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William Skinner,Markel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in Journal of Asina Studies,1964-1965.
    Wolcott.F:"Ethnography Research in Education ".R.M.Jaeger(ED) Complementary Method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Washington, DC:AERA,1997.
    H.Rivers."Report on anthropological reseach our side America”, The Present Condition and Future Needs of the Science of Anthropology, Washington,1913.
    James Clifford:"Introduction:Partial truths "James Clifford and George Marcueds:Writing Culture, California,1986.
    Robert Aunger:"On ethnography:Storytelling or science ", Current Anthropology,Vo1.36,No.1,1995.
    William Hinton, Fanshen.A Documentary of Revolution in a Chinesn Village.New York:Random House,1983.
    Lawrence R., Frey Carl H. Botan, Gary L. kreps.Investigating Communi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Research Methods. Allyn & Bacon,2000.
    R.W.Pace&D.F.Faules.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 Hall,1989.
    James.C.McCroskey,Virginia.P.Richmond,Robert.A.Stewart:One OneOne.The Foundation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oin, by Prentice-Hall,Inc.1986.
    Sarah Trenholm:Human Communciation Theory, by Prentice Hall,Inc.1991.
    John Stewart.Bridges Not Walls A Book abou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by McGraw-Hill Inc,1995.
    Peter Hartley.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Routledge,London andNewYork,1993.
    Goffman.E.:Inferaction ritual:Essays on face-to-face behavior,New York:Doubleday Anchor,1967.
    Yang CK.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Berkeley: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61.
    Doxey G.A Causation Theory of Visitor—Resident Irritants: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Inference[R]. Proceedings,Sixth Annual,Travel and Research Association.San Diego,CA.1975.
    Murphy, P., Tourism:AConununityApproach [M],NewYork:Methuen,1985.
    James Lull. The Social Uses of Television[J].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1980.
    Daniel Lerner, 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Modernizing the Middle East.Glencoe ILL: The Free Press,1958.
    Edmund Leach, Culture and Communitnica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
    Raymond Williams, "Communication "Keywords,London:Fontana,1976.
    John Stewart,Bridge Not Walls:A Book about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cGraw-Hill,1999.
    R.Burt,Structure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2.
    M.Tahranian,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D.Crowley & D.Mitchell(ad.), Communication Theory Toda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Pierre Bourdieu:Distinction:A social Critical of the Judgement to Taste. London Melbourne and
    Heley:Routledge and Kegan Palil,1984.
    Lewis,Peter H."Anarchy,a Threat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New York Times,M11,1994.
    Zhao J,Banerjee,I. The Diffusion of the Internet and Rural Developmen[J].Convergence,2006(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