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政府行为视角下的“三农”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一种基于现实的理想研究,是对“三农”实践和理论研究的一种应然状态的思考与展望。笔者希望可以通过本文为中国“三农”议题的研究、探讨和推进搭建一个具有一定共识性的沟通和交流平台,并尝试以政府行为为切入视角打破“三农”发展僵局,从宏观整体方向谋划“三农”发展思路。文章共分为四个章节、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具体交代了研究思路。本部分在阐述了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的前提下,系统交代了研究思路,即把“三农”作为研究对象,以政府行为为切入视角,并以此统领(引导)第二、三部门和国际组织,以系统的逻辑思维为主线,以21世纪以来的12年为时间跨度,以定量的方法去阐释、梳理、分析过去、评说现状和展望未来。
     第二部分为第一章节:详细论证了系统假设。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特殊的国情和农情、特殊的治理结构和意识形态,共同决定“三农”议题是有别于其他议题的独特存在。把握其“从‘问题’到‘议题’”的发展阶段是前提,认清其“从‘塔基’到‘塔顶’”的发展现状是基础,理顺其“从‘理论探讨’到‘系统构造’”的发展方向是归宿。
     第三部分为第二章节:深入剖析了“三农”环境。自然禀赋良好、区域差异性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文优势明显的同时又挑战很大,这是“三农”所面临的内部环境;在享有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国际局势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经受着它们所带来的挑战,这是其面临的外部环境。
     第四部分为第三章节:系统诠释了“三农”结构。本部分首先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三农”的战略目标和阶段目标,并在该目标体系的指引下,对“三农”议题的核心进行论证,萃取其影响指标,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检验所萃取指标的有效性,并利用线性回归方式去提取核心指标,分析政府行为效度。
     第五部分为第四章节:理性思考了路径选择。即要在规划整体思路的基础上,从服务保障、科技驱动和生态建设三个方面保证和谐环境营造,在目标管理的指导下,从分解总体目标、加大激励投入和摒弃消极行为三个方面保障结构构建,同时,坚持多中心协同治理理念,从引导“三农”与经济组织的合作、推动“三农”与第三部门的对接和实现“三农”与国际组织的接轨三个方面弥补政府行为的不足。
     “三农”是以乡村为地域载体、以农民为行为载体、以农业为工具载体的结构共同体的生存状态、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等问题的综合和并发状态,是“农业发展的不可持续性、农村社会进步的不可持续性与农民生计的不可持续性交汇而成的社会系统的失衡”。对其研究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笔者亦将与诸位同仁一道,在“三农”这片土地上继续耕耘。
It was an ideal research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San-nong Issue to break thedeadlock and find the solutions by the constructing of the platform for its research,discussion and promotion.
     Part I: to account for the research method. Under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searchorigin and the meaning, the method was explained systemically. From thegovernmental behaviors to commander the Second&Third Sectors, San-nong issuewas analyzed quantitative systematically from2000s to now.
     Part II: to discuss the assumption. San-nong issue was a special existence decidedby the Chinese culture, tradition, national and agriculture conditions, governancestructure and ideology. Its premise of solutions was to hold the developing stage fromProblem to Issue, basement was to recognize the developing practice from the top tobottom, and destination was to disentangle the developing orientation form the theorydiscursively to structure constructively.
     Part III: to analyze the San-nong environments. Its internal environments werethat natural resource was good, difference was dramatic in different areas, agriculturalzoology was serious, and challenge was tremendous from humanity. Its externalenvironments were full of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politics, economic, culture,society and zoology.
     Part IV: to explain the San-nong structure. San-nong’s nucleus element wasdiscussed to base on its strategic and stage target. And the factors to influence thenuclear were proved effectively by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the validityof governmental behavior was analyzed by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Part v: to choose the solutions reasonably. The harmonious environments must beensured form service, technology and zoology to base on the total planning ofSan-nong Issue. The structure must be guaranteed from disintegrating the generaltarget, strenghting the incentive factors, abandoning negative behaviors, and evaluation system under the MBO. The insufficient of governmental behaviors must bereplenished from the cooperation of the second sectors, third sectors and 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s with the government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olycentric-governancer.
     San-nong issue was a synthetical status with living of peasants, development ofagriculture and governance of ruralarea. Its essence was social unbalance intersectionwith the un-sustainability amo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ruralarea progress andpeasants livelihoods. The research would not been finished at this level but going onwith colleagues in San-nong issue.
引文
2记者.农民问题与中国之将来[J].东方杂志,1927(24).
    3李炜光.李炜光说财政[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转引自: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25.
    2Lester Brown. Who Will Feed China?[J]. Digest of World Watch,1994(09)-(10).
    1“农村”为关键词检索结果为1312636条,“农业”检索结果为1351617条,“农民”检索结果为695137条,检索截止日期为2012年11月7日。
    2硕士论文即任庆伟.土地规模化经营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学士论文即任庆伟:农民参与式水稻品种选择过程研究[D].长春:吉林农业大学,2006.
    3[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126-127.
    1唐珂.农耕文明与中华文化的特征[N].学习时报,2011-12-12(13).
    2何景熙.我国“三农”问题的社会系统分析与思考[J].调研世界,2006(08).
    1详见“§四:‘三农’环境的剖析与展望”的论述。
    2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494.
    3[美]伊利莎白·奥萨利文等.公共行政研究方法[M].彭勃等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
    1详见“§一:‘三农’系统的假设与论证”的论述。
    2张创新.现代管理学概论(修订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9.
    3张创新等.公共管理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7.
    1张创新等.公共管理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42、45-47.
    2汪玉凯.公共管理与非政府组织[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66-69.
    1Frank J. Goodnow: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A Study in Government [M], New York: Russell&Russell,1900,pp.17-26,转引自Jay M. Shafriz (US) etc.: Classic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5E)[M], Peking: China RenmingUniversity Press,2010.
    2语出《汉书·艺文志》
    1林光彬.社会等级制度与“三农”问题[J].2002(02).
    1王林平.“三农”问题的研究综述与反思[J].理论探讨,2004(02).
    2王林平.“三农”问题的研究综述与反思[J].理论探讨,2004(02).
    1刘青峰.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近代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M].新星出版社,2006:4.
    2按照笔者掌握的资料,日前关于“三农”的系统研究只有一篇文章,即何景熙:我国“三农”问题的社会系统分析与思考[J],调研世界,2006(08).
    1何景熙:我国“三农”问题的社会系统分析与思考[J],调研世界,2006(08).
    1李祖锡.评波普尔的科学发展模式[J].安徽大学学报,1989(05).
    2石磊.三农问题的终结[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2.
    1黄季焜.中国农业的过去和未来[J].管理世界,2004(03).
    1关于“范式”概念的经典论述,可以参见这一概念的首倡者、美国科学哲学家T·S·库恩的相关著作(库恩,1996;库恩,1987)
    2枢轴阶段(Axial Stage)即开始对“三农”给予系统思考、寻求“三农”突破进展的阶段。这里是借用雅斯贝斯中《历史的起源与目的》(Karl Jaspers. 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Press,1953.)中枢轴时代(Axial Age)的概念。“雅斯贝斯认为,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间,几个古代文明都是有提出系统性思考,对人类何去何从以及是非善恶问题,赋予了普遍性意义,这个时间就是人类寻求第一次突破的枢轴时代。”转引自: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114.
    3详见笔者硕士毕业论文第一章、第二章第一节中的论述。(任庆伟.土地规模化经营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6.)
    1李德志.试论环境要素对公共管理的制约[J].长白学刊,2005(04).
    1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在两会期间接受《中国环境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2012-03-12.
    1高岸起.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
    2[美]保罗·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138、147.
    3语出《孟子·滕文公上》。
    4牛铭实.中国历代乡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3.
    1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110.
    1徐勇.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0(01).
    1徐勇.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0(01).
    1李德志.当代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5.
    2张创新.现代管理学概论(修订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05.
    2ruralarea是一个合成词,rural拉丁语为rus rur,与country相通,“region as opposed to towns or the capital,乡下,乡村”(PP.240),传统意义上与贫穷与落后相联系;community,拉丁语与COMMON相联系,“bodyof people living in one place, district or contry,(生活在同一地方那个、地区、国家的人所构成的)社区,集体;”(PP.209),其与commune相联系,即“group of people sharing accommodation, goods, etc.,(共享膳食物品等的)群体,公社”(PP.208)。参考:[英]Dell Thompson.牛津袖珍英汉双解词典[M].霍庆文,陈凯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语出《汲冢周书》。
    4秦晖.谁是农民?[J].中国农民,1996(03).
    5“peasant, n.1.(in some rural agricultural countries), small farmer, agricultural worker,(某些农业国家的)农夫;2.lout, boor,乡巴佬”(PP。826-827),是一个具有歧视色彩的词;“farmer, n., owner or manger of a farm,农场主”(PP。394),它与规模经营相适应,参考:[英]Dell Thompson.牛津袖珍英汉双解词典[M].霍庆文,陈凯等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石磊.三农问题的终结[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45-48.
    1“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指导全国‘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国务院于2012年1月13日印发并实施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2即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七大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保障二十三种主要农产品生产与供给的农业战略格局。
    3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2011-03-1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2008-10-12.
    1邓伟志,卜佳慧.民生论[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2详见§二(一):“‘三农’的战略目标”之论述。
    1温家宝.在2010年新春团拜会上的讲话[R].2010-02-12.
    2温家宝.在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时的讲话[R].2010-02-27.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1.
    1奚洁人.科学发展观百科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发展权”词条.
    2郑有贵.“三农”问题: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的历史回顾[J].河北学刊,2003(04).
    3联合国:联合国发展人权宣言[Z].1986-12-04.
    4语出《管子·牧民》。
    1温家宝.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R].2013-03-05.
    1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特质[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56.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3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R].转引自:记者.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N].河南法制报,2012-03-15(03).
    1高敏雪,刘崇光.“三农”概念的排列顺序[J].中国统计,2009(08).
    1除了整体性原则外,上述八个原则均参考:钟甫宁.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区域现代化指标体系问题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06).转引自:李黎明,袁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J].2004(02).
    1以下关于指标涵义的阐述,除了特殊说明外,均参考: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2[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这里我们没有使用劳动生产率,而只采用土地生产率这一指标,那是因为笔者前期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到1990年这段时期内,实行分田到户,劳均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呈现持续增加趋势,且增产幅度很大;在1991年以后,随着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劳均耕地面积的增加,产量同样呈现增加趋势,只是增产幅度相对较小。在当前生产力条件下,劳动生产率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程度已近极致。注:劳动生产率即反应劳动力投入与产出的一项指标,通常是指在一定生产周期内单位劳动力获得产品数量或产值,用货币表示表示即“土地生产率=种植业总产值÷劳动力数量”。参考:任庆伟.土地规模化经营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任庆伟.粮食产量理性回归模型的粮食产量理想回归模型的构建与解读——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数据的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07).
    1参考:蒋和平,崔奇峰:中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发展水平预测[Z],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研讨会,2009年9月25日。
    1当熊培云被记者问及,是否赞同“四农”问题(有关学者在“三农”外再加上“农民工问题”将“三农”变成为“四农”问题)的说法时,熊氏表示,“对于这些‘标签游戏’我是颇不以为然”,并提出“农村问题在农村之外”之观点。参考: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493-496.
    1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86.
    1在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就是与“中央政府(Central Government)”相对称而言的,设置于各级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国家行政机关及其派出机关。它们是代表中央政府,根据宪法和法律,在其职权范围内运用和实施国家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并提供公共服务的政权组织体系的一员。1950~1980年期间,中国地方政府实行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形式。1980年以后,中央政府决定在省与县两级之间设立地级市政府,地方政府行政区划由三级为主、四级为辅,转变为四级为主、三级为辅(除海南省和四个直辖市)。参考:任庆伟.地方政府管理模式的概念新探与价值取向考察[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2(03).
    1王培先.适度规模经营: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微观基础——一个新的分析框架[D],上海:复旦大学,2003.
    2任庆伟.粮食产量理想回归模型的构建与解读——基于《中国统计年鉴—2007》数据的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06).
    1刘爱斌.“三农”问题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1孙萍等.十七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向共性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12).
    2具体可参考笔者前期成果:任庆伟,孙刚.农用地使用权流转中的政府行为分析与策略选择[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07).
    3G. Stoker, Public Value Management: A New Narative for Networked Governance? American Review of PublicAdministration,2006(03); Towards Holistic Governance: The New Ref orm Agenda, New York: Palgrave,2002; L.M. Salamon and O. V. E iot, TheTools of Government: A Guide to the New Governance, New York: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2;彭锦鹏.全观型治理:理论与制度化策略[J].政治科学论丛,2005(23);张连国.治理理论:本质是复杂科学范式[J].学术论坛,2006(02),等等。
    1任声策等.公共治理理论述评[J].华东经济管理,2009(11).
    1Helmberger,P.. Future roles for agrieultural Cooperatives [J]. 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1966,48(5).
    2Fulton M., K. Giannakas. Organizational Comrnitment in a Mixed Oligopoly: Agrieultural Cooperatives andInvestor-Owned Firms [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1,83(5).
    1韩国明,高建海.乡村能人与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供给[J].农村经济,2008(05).
    2详见:张创新.公共管理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0-31.
    1杨晔.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社团管理研究,2011(09).
    2王浦劬,[美]L. M.萨拉蒙.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31-42.
    1即“美国公平贸易组织”,它是在“咖啡公平交易运动”(Fair Trade Coffee Campaign)背景下建立起来旨在维护包括咖啡等在内的农产品种植者的利益,参考:刘瑜.民主的细节[M].上海:三联书店,2009:95-100.
    2徐明等.国际休闲农业组织研究及其对中国农业旅游国际化发展的启示[J],世界农业,2010(10).
    1世界林业研究杂志社.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J].世界林业研究,1994(05).
    2孙萍,闫亭豫.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述评[J].理论月刊,2013(03).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
    [4][美]Nancy L. Leech等.SPSS统计应用与解析[M].何丽娟等译.电子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5][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十一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6][美]保罗费耶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7][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4.
    [8][美]伊利莎白奥萨利文等.公共行政研究方法[M].彭勃等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9][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0][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11][美]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
    [12][英]麦高温.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M].朱涛、倪静译.上海:中华书局,2006.
    [13]魏成.中国农民工调查[M].法律出版社,2008.
    [14]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15]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6]程念祺.国家力量与中国经济的历史变迁[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17]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8]费孝通.江村经济[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9]费孝通.乡土中国[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
    [20]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1]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2]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3]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4]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25]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6]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27]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28]国家统计局农业统计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5[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5.
    [29]李德志.当然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0]李炜光.李炜光说财政[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
    [31]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32]刘斌、张兆刚、霍功.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33]牛铭实.中国历代乡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34]秦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
    [35]石磊.三农问题的终结[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36]王浦劬,[美]L. M.萨拉蒙.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7]王绍光.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途径[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38]武力,郑有贵.解决“三农”问题之路——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39]熊培云.一个村庄里的中国[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1.
    [40]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41]张创新.现代管理学概论(修订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2]张创新等.公共管理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43]Chester I. Barnard. The Functions of the Executiv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8.
    [44]Frank J.Goodnow.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 A Study in Government.New York: Russell&Russell,1990.
    [45]Herbert Kaufman: Administrative Decentralization and Political Power.Jay M. Shafritz etc.: Classic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Fifth Edition). Peking: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10.
    [46]Jay M. Shafriz (US) etc.. Classic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Fifth Edition)[M]. Peking: China Renming University Press,2010.
    [47]Owen E. Hughes. Public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An Introduction (Third Edition). Pek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2004.
    [1]丁国民.法治“三农”[D].长沙.中南大学,2004.
    [2]杜瑾.新中国三农出路的探寻历程与当代困境的破解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2.
    [3]郭军盈.中国农民创业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4]李本军.“三农”问题与政府行为[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5]李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3.
    [6]任庆伟.土地规模化经营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7]滕星均.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8]王峰.现阶段破解“三农”问题的制度分析[D].厦门.厦门大学,2005.
    [9]殷勤.“三农”问题的国家治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5.
    [10]张新华.中国三农现代化进程及其引发的理论思考[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11]Alan D., de Brauw. Three Essays on Migration, Education, and Household Development in Rural China. Dav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the Universityof California,2002.
    [12]Cheng-fang Liu. Policy Reforms, Governance, and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and Services in Rural China. Dav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8.
    [13]He-nan Cheng. Educational Barriers for Migrant Children in China. Columbia: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the Columbia University,2010.
    [14]Hiroki. Rural Tax Reform and Authoritarian Rule in China. San Diego: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6.
    [15]Hua Qin. The Impacts of Rural-to-Urban Labor Migration on the RuralEnvironment in Chongqing Municipality, Southwest China: Mediating Roles ofRural Household Livelihood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Urbana-Champaign: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the University,2009.
    [16]Hui-sheng Shou. Elections, Village Leadership, and Institution Change in Rural China. Columia: Master Dissertation in the University of Missouri,2004.
    [17]Jeremy Brown. Crossing the Rural-Urban Divide in Twentieth-CenturyChina. San Diego: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8.
    [18]Jia-lu Liu. Three Essays on Human Capital, Migr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dianapol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the Indiana University,2010.
    [19]Ming-gao Shen. Essays on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Transition in Rural China. Stanford: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the Stanford University,2001.
    [20]Susan Oliva. Three Essays on Poverty Mapping and Targeting in RuralChina. New York: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10.
    [21]Xi-ming Wu. Three Essays on Government Policy, Labor Supply and IncomeContribution. Berkeley: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3.
    [22]Yiu-fai Daniel Lee. Labor Supply and Family-Planning Policy in RuralChina. Toronto: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2002.
    [23]Yuan-yuan Chen. Two Essays on Selection Models and One Essay on Income inequality in Rural China. Bost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 the Boston College,2005.
    [1]《WTO与中国“三农”》课题组.我国加入WTO后的“三农”战略转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06):43-46.
    [2]白雪秋.走中国特色的兴农富农之路——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政策的演进[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01).
    [3]包宗顺,霍丽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国际借鉴研究[J].江海学刊,2004(03).
    [4]鲍传友.论现代视阈中的农村基础教育取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03).
    [5]蔡昉,都阳.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流动——长期性、效应和政策[J].学术研究,2004(06).
    [6]蔡昉,王美艳.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重新考察——一个反设事实法的应用[J].中国农村经济,2007(10).
    [7]蔡运龙,俞奉庆.中国耕地问题的症结与治本之策[J].中国土地科学,2004(03).
    [8]曹邦英,涂文明.基于优势农业集群、循环经济的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6(04).
    [9]曹利群,高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奋斗目标到行动纲领[J].探索,2005(06).
    [10]曹志来.发展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应以政府为主导[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6(05).
    [11]曹子坚等.国家财政支农投入与农民纯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J].统计与决策,2007(08).
    [12]陈阿兴.论增加国家投入与增加农民收入[J].农业经济问题,2002(02).
    [13]陈洪连.当前农民权利缺位与失衡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2005(05).
    [14]陈坚等.格莱珉模式与中国村镇银行的发展之路[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15]陈力丹,陈俊妮.论传媒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J].当代传播,2006(03).
    [16]陈利顶,马岩.农户经营行为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7(02).
    [17]陈林.新三农问题之十大关键[J].太平洋学报,2007(10).
    [18]陈美球等.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地整理[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19]陈蒙蒙.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南京社会科学,2006(05).
    [20]陈少晖,廖添土.新农村建设与财政支农机制创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21]陈锡文.城乡统筹解决三农问题[J].改革与理论,2003(03).
    [22]陈锡文.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与“三农”面临的挑战[J].中国农村经济,2010(01).
    [23]陈锡文.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2(06).
    [24]陈锡文.新世纪的“三农”问题[J].求是,2003(13).
    [25]陈晓华等.国外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发展与建设实践及其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5(03).
    [26]陈选能.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发展职业教育的意义与策略[J].浙江社会科学,2006(01).
    [27]陈一星,高祖林.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J].苏州大学学报,2006(04).
    [28]谌种华,于正林.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制探讨[J].南方农村,2005(02).
    [29]程昆等.略论我国村镇银行市场定位及发展[J].经济问题,2009(02).
    [30]程名望等.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推到拉的嬗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6).
    [31]程又中,胡宗山.国外农村建设的经验教训[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02).
    [32]邓大才.论“三农”问题的求解路径[J].社会科学,2003(06).
    [33]邓大才.论我国“三农”问题的特殊性[J].中州学刊,2003(01).
    [34]邓伟志,卜佳慧.民生论[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35]邓子基.公共财政与农村改革发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36]丁恩俊等.国外土地整理实践对我国土地整理的启示[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37]丁学东.农业及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财政支农方式调整[J].财政研究,2001(09).
    [38]丁兆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内“”外”兼顾[J].理论前沿,2006(06).
    [39]董江爱.新农村建设与村民自治制度[J].政治学研究,2008(06).
    [40]董经纬.把握构建和谐社会难点,破解“三农”问题[J].理论前沿,2005(19).
    [41]董一冰,郝志新.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与农村民生建设[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06).
    [42]杜立芳.试析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J].湖北社会科学,2009(12).
    [43]杜青林.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02).
    [44]杜琼.非政府组织之于农民[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04).
    [45]杜伟.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J].财经科学,2004(02).
    [46]杜旭宇.农民权益的缺失及其保护[J].农业经济问题,2003(10).
    [47]范学科等.都市农业与城市化进程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
    [48]方青.农村社会保障:回顾与前瞻[J].中国农村观察,2001(03).
    [49]方晓红,庄曦.媒介对三农作用指标体系的研究路径及功能[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50]房彬.论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三农”工作上的创新[J].探索,2008(05).
    [51]冯继康,李岳云.“三农”难题成因:历史嬗变与现实探源[J].中国软科学,2004(09).
    [52]冯涛.新农村建设与村民自治制度的完善[J].科学社会主义,2007(04).
    [53]冯子标.土地市场化与“三农”问题的出路[J].中国农村观察,2002(05).
    [54]高岸起.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
    [55]高伯文.改革开放前党对工业化与“三农”问题关系的认识及启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01).
    [56]高敏雪,刘崇光.“三农”概念的排列顺序[J].中国统计,2009(08).
    [57]高魏,胡永进.耕地保护理论研究[J].农村经济,2004(06).
    [58]葛金田.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04(08).
    [59]耿显家.实施农村人才开发刻不容缓[J].中国人才,2004(05).
    [60]顾益康,邵峰.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3(01).
    [61]郭江平.城乡一体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J].理论探索,2004(01).
    [62]郭书田.再论当今的中国农民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1995(10).
    [63]郭兴方.基于多因素的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04).
    [64]郭亚红.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探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65]郭永中.当前中国农民负担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1).
    [66]郭泽保.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能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04).
    [67]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的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6(50).
    [68]韩国明,高建海.乡村能人与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供给[J].农村经济,2008(05).
    [69]韩俊.在阐释中创新,在创新中阐释——评李成贵《中国农业政策:理论框架与应用分析》一书[J/OL].http://bbs.cenet.org.cn/html/board5258/topic9331.htm.
    [70]韩康.农村就业转移增长的困境——论中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逆向趋势[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03).
    [71]何景熙.人力资本投资:应对“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关于实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程的思考[J].人口研究,2002(06).
    [72]何景熙.我国“三农”问题的社会系统分析与思考[J].调研世界,2006(08).
    [73]何炼成,何林.三论我国农地制度改革——兼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74]何晓红.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缺失与强化[J].政治学研究,2009(01).
    [75]何永慧.把握好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三农”工作的根本要求[J].领导科学,2009(04).
    [76]贺京同,张战平.必须改善农民在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地位——农民增收难问题的行为经济学模型分析[J].南开学报,2004(03).
    [77]洪俊.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兼论农村教育必须坚持为“三农”服务[J].东北师大学报,2006(04).
    [78]洪银兴,龙翠红.论劳动力流动背景下人力资本对三农的反哺[J].江海学刊,2009(01).
    [79]胡鞍钢.未来经济增长取决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J].政策,2003(01).
    [80]胡兵,乔晶.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与判断[J].社会科学研究,2005(05).
    [81]胡华,刘毅.农村公共产品问题文献综述[J].理论探讨,2006(02).
    [82]胡敏华.农民理性及其合作行为问题的研究述评——兼论农民“善分不善合”[J].财贸研究,2007(06).
    [83]胡玉坤.转型期中国的“三农”危机与社会性别问题——基于全球化视角的探究[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
    [84]黄季焜.中国农业的过去和未来[J].管理世界,2004(03).
    [85]黄世贤.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有效执行农业政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06).
    [86]黄锡富.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J].学术论坛,2005(04).
    [87]黄小舟,王红玲.从农民增收的角度看我国财政支农资金绩效[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01).
    [88]记者.农民问题与中国之将来[J].东方杂志,1927(24).
    [89]嘉蓉梅,肖德均.农村公共产品短缺的制度制约及对策探讨[J].天府新论,2004(05).
    [90]姜长云.城镇化与“三农”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3(02).
    [91]姜长云.农民的培训需求和培训模式研究[J].调研世界,2005(09).
    [92]金太军.拓展农民合作能力与减轻农民负担[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5).
    [93]康竹君,马红瀚.关于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J].云南社会科学,2007(06).
    [94]孔春梅.“三农”问题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人口与经济,2004(05).
    [95]孔祥利等.农民失地的路径、成因与对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96]匡远配,汪三贵.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问题研究综述[J].学术交流,2006(01).
    [97]邝少明,李秀华.和谐与利益[J].法学论坛,2005(04).
    [98]拉灿.关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三牧”问题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5).
    [99]李炳坤.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中国农村经济,2005(11).
    [100]李昌平.慎言农村土地私有化[J].读书,2003(06).
    [101]李昌平.我的困惑——“三农”寻思录之一[J].读书,2002(07).
    [102]李长健,李伟.从利益到权利:农业补贴制度的法理分析与发展研究——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103]李长健,涂晓菊.我国农民权益保护制度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6(08).
    [104]李长健.中国农业补贴法律制度的具体设计——以生存权和发展权平等为中心[J].河北法学,2009(09).
    [105]李成贵.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05).
    [106]李道亮.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2008)[J].中国信息界,2009(Z1).
    [107]李景国.城市化、新农村建设对解决三农问题的作用[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9(12).
    [108]李克国.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1).
    [109]李林杰,顾六宝.人口城市化: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选择[J].中国人口科学,2005(S1).
    [110]李林杰.人口城市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路[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3).
    [111]李琳.“工业反哺农业”的内涵及实现途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10).
    [112]李茂生,陈昌盛.中国:农民减负、县乡财政解困的财税对策[J].财贸经济,2004(01).
    [113]李培祥,李诚固.论城乡互动:解决“三农”问题的机制与对策[J].地理科学,2003(04).
    [114]李生校,娄钰华.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2004(09).
    [115]李树基,朱智文.“三农”问题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3(04).
    [116]李学林,陈良正,李宏.浅谈新阶段我国农业科技的政策与法制保障问题[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01).
    [117]李永宁.我国农村人力资本形成困境中的政府行为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9(11).
    [118]梁明珠.生态旅游与“三农”利益保障机制探讨[J].旅游学刊,2004(06).
    [119]梁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初探[J].中国农村经济,2005(12).
    [120]梁世盛.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认识和解决农民失地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2004(05).
    [121]林光彬.社会等级制度与“三农”问题[J].读书,2002(02).
    [122]林海.农民经济行为的特点及决策机制分析[J].理论导刊,2003(04).
    [123]林浩滨,何亦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初探[J].乡镇经济,2003(09).
    [124]林建.农村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12).
    [125]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3(01).
    [126]林毅夫.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发展农村教育、转移农村人口[J].职业技术教育,2004(09).
    [127]林毅夫.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J].中国行政管理,2003(11).
    [128]刘道兴,张要杰.国家投资战略重点向农村转移的思考[J].中州学刊,2003(01).
    [129]刘慧芳,冯继康.“三农”难题视域下的农民工市民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03).
    [130]刘吉.也论“三农”问题[J].探索与争鸣,2005(04).
    [131]刘进才等.关于政策评估的模糊数学方法及计算机程序处理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4(06).
    [132]刘克崮,张桂文.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3(05).
    [133]刘民权,徐忠.农村信用社改革和政府的职能[J].经济学(季刊),2003(02).
    [134]刘明宇.分工抑制与农民的制度性贫困[J].农业经济问题,2004(02).
    [135]刘淑云.日本农协制度的经验与启示[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136]刘伟平.立足“六个着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J].求是,2012(06):40-42.
    [137]刘小勇,符少辉.高等农业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战略作用论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6(14).
    [138]刘溢海.新时期农村扶贫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中州学刊,2007(02).
    [139]刘远.农村商贸流通业的滞后要素与提升思路[J].南京社会科学,2005(11).
    [140]刘振伟.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2(10).
    [141]卢海元.农村社保制度:中国城镇化的瓶颈[J].经济学家,2002(03).
    [142]卢荣善.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大思路:工业化重心下移到县域[J].中国农村经济,2005(04).
    [143]陆新元等.对当前农村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6(02).
    [144]陆新元等.农村环境保护与“三农”问题[J].环境保护,2005(09).
    [145]陆学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J].社会科学研究,2006(01).
    [146]陆学艺.把解决农民问题放在第一位[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1).
    [147]陆学艺.发展变化中的中国农业、农村与农民[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04).
    [148]陆学艺.解决好三农问题亟需农村第二步改革[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07).
    [149]陆学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J].社会科学研究,2009(04).
    [150]陆学艺.中国“三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03).
    [151]马东太,旷乾.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主体的改变看“三农”问题的解决[J].理论探讨,2004(03).
    [152]马怀礼,李颖.当前“三农”的两难矛盾及其解决的基本思路——论统筹城乡发展视野下的农业农场化经营方式的创建[J].江淮论坛,2008(01).
    [153]马晓河.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与政策措施[J].农业经济问题,2003(02).
    [154]马晓河.今后两年“三农”政策的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2(11).
    [155]茅于轼.“三农”问题的出路在于减少农民[J].江苏社会科学,2003(02).
    [156]孟付军等.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S2).
    [157]孟志中.深化邓小平“三农”思想研究[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4(03).
    [158]倪建伟,王景新.中国农民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与趋势预期[J].农村经济,2005(08).
    [159]聂华林,马草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破解西部“三农”问题[J].兰州大学学报,2006(01).
    [160]牛若峰.“三农”问题与二元结构政策[J].河北学刊,2003(04).
    [161]牛若峰.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反思[J].古今农业,2003(04).
    [162]农业部产业政策法规司课题组.统筹城乡和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4(01).
    [163]潘晨光,娄伟.中国农村智力回流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3(05).
    [164]庞雅莉,李华.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能力提升的理论支持和现实路径[J].东北师大学报,2003(06).
    [165]彭克强,陈池波.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整合论[J].中州学刊,2008(01).
    [166]钱杭.界定农民身份是“三农问题”的基础[J].探索与争鸣,2004(09).
    [167]秦晖.谁是农民?[J].中国农民,1996(3).
    [168]邱思开.推进“三农”信息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途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10).
    [169]任保平.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制度、激励、组织和能力视角的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170]任熹真.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三农”问题[J].学术交流,2004(10).
    [171]任中平.城乡统筹建设进程中的乡村治理——目前成都市乡村治理的调查与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05).
    [172]申家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职业教育功能调整[J].职教通讯,2003(04).
    [173]申丽娟,丁恩俊.关于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J].统计与决策,2007(13).
    [174]沈滨,柳建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与农业绩效[J].生产力研究,2003(01).
    [175]沈凌,田国强.贫富差别、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一个基于需求因素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2009(01).
    [176]沈茂英.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性[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03).
    [177]沈越.“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城市化[J].当代经济研究,2002(02).
    [178]盛松成等.我国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金融研究,2001(10).
    [179]盛勇炜.城市性还是农村性:农村信用社的运行特征和改革的理性选择[J].金融研究,2001(05).
    [180]师连枝.中国发展农村能源经济的意义和政策建议[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181]史福厚.中外农业政策性金融比较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05(04).
    [182]史振厚,邹德秀.试论发展农村非政府组织的必要性[J].农村经济,2005(02).
    [183]司芳琴.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184]宋亚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现代化[J].江汉论坛,2000(08).
    [185]孙萍等.十七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变向共性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12).
    [186]孙萍,闫亭豫.我国协同治理理论研究述评[J].理论月刊,2013(03).
    [187]孙孺声.浅淡“三农”工作的统筹点、着力点和支撑点[J].中国行政管理,2008(10).
    [188]孙新章等.农业产业化对农民收入和农户行为的影响——以山东省龙口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4(04).
    [189]谭明方.农村社会结构与“三农”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4(05).
    [190]唐茂华,黄少安.农地制度、劳动力迁移决策及其工资变动——基于“收入补充论”的分析框架[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9(03).
    [191]汪光焘.关于当代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2(11).
    [192]汪玉奇.中国现代化与“三农”问题[J].江西社会科学,2006(04).
    [193]王成新,王格芳.我国农村新的致贫因素与根治对策[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05).
    [194]王春华,张茂月.加强“三农”远程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三农”事业快速发展[J].理论学刊,2011(12).
    [195]王国敏.我国“三农”问题的特征分析及政策选择[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4).
    [196]王珏.推进农村市场化改革和制度创新——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举[J].农业经济问题,2004(07).
    [197]王孔祥.论“三农问题”的现状与解决前景[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6).
    [198]王林平.“三农”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学习与探索,2004(01).
    [199]王茂林.城市带动农村统筹城乡发展[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05).
    [200]王少杰,王宏喜.对治理中国"三农"问题的宪政思考[J].中州学刊,2005(02).
    [201]王少杰.权利保护、法律供给与“三农”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1).
    [202]王慎刚.土地管制、“三农”问题与“城乡分治”[J].中国行政管理,2007(03).
    [203]王再平,龙跃波.我国农民增收问题探析[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6).
    [204]韦林珍,钟海.基于人地关系视角下的“三农”问题管窥[J].中州学刊,2007(02).
    [205]温家宝.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道路[J].求是,2012(02).
    [206]温铁军.“三农问题”的世纪反思[J].经济研究参考,2000(01).
    [207]温铁军.“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两个基本矛盾[J].群言,2002(06).
    [208]温铁军.“三农问题”世纪反思[J].科学决策,2001(01).
    [209]温铁军.“三农问题”与解决办法[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3(02).
    [210]温铁军.缓解“三农”问题的五项政策建议[J].中国改革,2003(08).
    [211]温铁军.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双重困境下的"三农"问题[J].读书,2001(10).
    [212]温铁军.我国为什么不能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J].红旗文稿,2009(02).
    [213]温铁军.中国“三农”:值得深思的三大问题[J].学习月刊,2005(03).
    [214]文贯中.市场畸形发育、社会冲突与现行的土地制度[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8(02).
    [215]文小勇,石颖.“三农”问题:社会公正与社会排斥[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
    [216]乌东峰.中国“三农”问题对策研究[J].求索,2003(02).
    [217]吴敬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三农”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2(06).
    [218]吴理财.三种解释框架下的“三农”问题[J].探索与争鸣,2005(03).
    [219]吴淑娴.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城镇化进程与解决“三农”问题[J].社会主义研究,2004(01).
    [220]吴晓娟.“三农”问题:现状、原因及政府相关政策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3(07).
    [221]吴秀生,林左鸣.价值创新:广义虚拟经济视角下的“三农”问题及解决路径[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
    [222]吴哲敏等.党中央“三农”政策的落实情况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223]吴忠民.中国中期社会危机的可能趋势分析[J].东岳论丛,2008(03).
    [224]夏菁,姚望.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现状及对策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06).
    [225]夏永祥.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与思考[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226]肖建华,郭雄伟.转型期农民利益表达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227]谢国财,颜如春.税费改革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07).
    [228]邢久强.充分发挥政府和农民两个积极性——著名学者温铁军谈新农村建设[J].前线,2006(01).
    [229]熊桉.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破解湖北“三农”问题[J].统计与决策,2006(03).
    [230]徐长玉.制度创新与解决“三农”问题[J].学术交流,2004(04).
    [231]徐冬林.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02).
    [232]徐理结.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与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01).
    [233]徐湘林.三农”问题困扰下的中国乡村治理[J].战略与管理,2003(04).
    [234]徐祥临.“三农”困境之根源:双重教条束缚[J].人民论坛,2011(24).
    [235]徐勇.现代化视野中的“三农问题”[J].理论月刊,2004(09).
    [236]徐勇.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0(01).
    [237]许崇正.论和谐有序的市场经济与中国"三农"的出路[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238]许经勇,张一力.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三农问题”透析[J].学术研究,2124003(05).
    [239]许经勇.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给农民国民待遇[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
    [240]许经勇.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现实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10).
    [241]许鑫.也谈转型期的“三农”问题[J].江苏社会科学,2006(S2).
    [242]闫威,夏振坤.利益集团视角的中国“三农”问题[J].当代财经,2003(05).
    [243]杨灿明,郭慧芳.从农民收入来源构成看农民增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04).
    [244]杨灿明等.农民国民待遇与制度伦理分析——兼论“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05).
    [245]杨翠迎,黄祖辉.建立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于城乡统筹考虑的一个思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246]杨德才.三农迷局.路在何方——从梁漱溟到舒尔茨的思考及其启示[J].江海学刊,2009(02).
    [247]杨启先.切实加快城市化发展步伐是解决结构性矛盾与“三农”问题的关键[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3).
    [248]杨守玉,王厚俊.“三农”视角下的土地流转制度创新[J].农业经济问题,2009(02).
    [249]杨思尧.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与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5(08).
    [250]杨永华.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与中国三农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03(09).
    [251]杨云善.农村劳动力“逆淘汰”式转移[J].社会主义研究,2007(03).
    [252]姚洋.以市场替代农民的公共合作[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5).
    [253]尹成杰.新阶段“三农”工作理论和政策创新[J].中国农村经济,2005(04).
    [254]于建嵘.一本透视共和国破解“三农”难题变迁的好书——简评《马克思主义“三农”理论中国化及其实践研究》[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06).
    [255]于伟等.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2006(04).
    [256]俞奉庆,蔡运龙.耕地资源价值重建与农业补贴——一种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取向[J].中国土地科学,2004(01).
    [257]袁金辉.取消农业税后的农民负担调查[J].行政论坛,2006(01).
    [258]袁金辉.中国乡村治理60年:回顾与展望[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05).
    [259]云伟宏.基于“刘易斯拐点”的缩小城乡收入比研究[J].中州学刊,2009(01).
    [260]张车伟,王德文.农民收入问题性质的根本转变——分地区对农民收入结构和增长变化的考察[J].中国农村观察,2004(01).
    [261]张峰.三农弱势地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及根本出路[J].统计与决策,2007(17).
    [262]张桂文.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
    [263]张红宇.对新时期农民组织化几个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7(03).
    [264]张立勇.三农"问题求解分析与城市化[J].财经问题研究,2002(11).
    [265]张鸣.漫议乡间合作发生的文化条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5).
    [266]张晓山.崔红志.“三农”问题根在扭曲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J].中国改革,2001(08).
    [267]张晓山.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01).
    [268]张晓山.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几点思考[J].新视野,2005(03).
    [269]张晓山.有关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几个问题[J].农村经济,2005(01).
    [270]张新光.当前中国农村改革进程的基本判断与前瞻[J].河北学刊,2006(03).
    [271]张永林,侯万军.对我国“三农”中空壳问题的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4(04).
    [272]张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J].当代财经,2006(07).
    [273]张玉林.目前中国农村的教育危机[J].战略与管理,2004(04).
    [274]张竺鹏.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问题与对策[J].教育研究,2006(08).
    [275]张佐友.“三农”问题的核心与出路[J].中州学刊,2004(03).
    [276]赵海东.农业补贴方式的创新与“三农”问题的破解——兼评当前对农民直接补贴的效应[J].江海学刊,2006(02).
    [277]赵磊.“三农问题”的症结究竟何在[J].农业经济问题,2005(06).
    [278]赵庆海,费利群.国外乡村建设实践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问题,2007(02).
    [279]赵涛.七策发力“三农”薄弱点[J].瞭望,2010(01).
    [280]赵伟.中国的城乡差距:原因反思与政策调整[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281]赵英丽.城乡统筹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内容分析[J].城市规划学刊,2006(01).
    [282]郑有贵.“三农”政策突破与理论创新——9个中央1号文件的重大突破[J].教学与研究,2007(09).
    [283]郑有贵.农业养育工业政策向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转变——“取“”予”视角的“三农”政策[J].中共党史研究,2007(01).
    [284]郑有贵.“三农”问题: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的历史回顾[J].河北学刊,2003(04).
    [285]周毅,徐静.“三农”问题现象、危害及其解决方案[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02).
    [286]周作翰,张英洪.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破除二元社会结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03).
    [287]朱富强.三农困境导向:近期文献综述[J].社会科学研究,2004(03).
    [288]朱厚伦.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J].湖北社会科学,2002(02).
    [289]朱喜安.智力反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J].湖北社会科学,2006(03).
    [290]竹立家.用好的制度推进“三农”改革[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03).
    [291]邹积慧.论培育新型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J].学习与探索,2006(05).
    [292]邹农俭.也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02).
    [293]Célia Futemma, Eduardo S. Brondízio. Land Reform and Land-Use Changes in the Lower Amazon: Implications for Agricultural Intensification.Human Ecology, Vol.31, No.3(Sep.,2003), pp.369-402.
    [294]Helmberger,P.. Future roles for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Journal of Farm Economics,1966,48(5).
    [295]Fulton M., K. Giannakas.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a Mixed Oligopoly: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and Investor-Owned Firms. American Journal of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1,83(5).
    [296]George C. S. Lin, Samuel P. S. Ho. The State, Land System, and Land Development Process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American Geographers, Vol.95, No.2(Jun.,2005), pp.411-436.
    [297]Lester Brown. Who Will Feed China? Digest of World Watch,1994:9-10.
    [298]Ren Qing-wei. Reviews of Farmland Operation Mode of China (1949-2009):Analyzed by the Governmental Behaviors. US-China Public Administration, April,2012.
    [1]财政部.加大农业补贴政策实施力度[EB/OL].财政部门户网站,http://www.mof.gov.cn/zhuantihuigu/gjhxsh/xncjs/200805/t20080519_25562.html.
    [2]北京日报.中国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N/OL].转引自.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fortune/2011/02-15/2844193.shtml.
    [3]邓子恢.在全国农村工作部长会议上的讲话[R].1956-04-02.
    [4]国务院.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Z/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wgk/2012-02/13/content_2062487.htm.
    [5]国务院办公厅.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node_11140/2006-03/18/content_230075.htm.
    [6]江泽民.在六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R].1992-12-24.
    [7]联合国.联合国发展人权宣言[Z].1986-12-04.
    [8]人民网.怎样“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EB/OL].转引自.搜狐网,http://news.sohu.com/20100315/n270839681.shtml.
    [9]唐珂.农耕文明与中华文化的特征[N].学习时报,2011-12-12(13).
    [10]魏枫凌.2012年中国粮食进口大幅飙升[EB/OL].财经网,http://economy.caijing.com.cn/2012-12-25/112390370.html.
    [11]温家宝.在2010年新春团拜会上的讲话[R].2010-02-12.
    [12]温家宝.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R].2013-03-05.
    [13]温家宝.在接受中国政府网、新华网联合专访时的讲话[R].2010-02-27.
    [14]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R].转引自.记者.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N].河南法制报,2012-03-15(03).
    [15]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Z].2011-03-16.
    [16]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Z].1978-01-01.
    [17]中共中央、国务院.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Z].1983-01-01.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Z].1984-01-01.
    [1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激经济的十项政策[Z].1985-01-01.
    [20]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1986年农村工作的部署[Z].1986-01-01.
    [21]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Z].2004-01-01.
    [2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Z].2005-01-01.
    [2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2006-01-01.
    [24]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Z].2007-01-01.
    [25]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Z].2008-01-01.
    [2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Z].2008-12-31.
    [2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Z].2009-12-31.
    [2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Z].2011-01-01.
    [2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Z].2012-02-01.
    [30]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2008-10-2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