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元杂剧人物形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元杂剧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种成熟完善的戏剧形式,引领了中国文学及其审美取向由雅向俗的转变。近年来的元杂剧人物形象研究中,多元文化背景已经越来越引起研究者的注意。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宏观把握杂剧中的人物形象,发掘其中与民族文化交融相关的形象进行分析,探寻其中的关联与意义。
     本文第一章概述元杂剧创作的时代背景,即对当时民族文化交融的社会状况的介绍。涉及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和思想文化背景。第一节社会政治经济背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疆域阔大,人口众多,多民族杂居共处,为杂剧创作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二是城市经济的兴起为杂剧的接受提供了物质基础,享乐之风的盛行成为杂剧流行的思想准备,市民阶层崛起则为杂剧的兴盛提供了群众基础;三是元代知识分子的地位问题,虽然元代科举的时断时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知识分子的仕进之路,却使他们摆脱了政治束缚而从事更纯粹的文学创作,同时元代对知识分子有许多优待政策,文化环境也较为宽松,成为元杂剧创作发展的有利因素。第二节思想文化背景,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儒家思想与少数民族思想的互相影响。儒家思想注重等级观念,北方游牧民族则没有形成严格的礼法制度,无森严的等级之分;儒家注重乐舞的政治教化功能,游牧民族更重视其娱乐功能;儒家强调温和中庸之美,游牧民族则率性直爽,喜欢直露的表达。儒家思想与戏剧的特性颇多龃龉,而游牧文化与杂剧则契合较多,并多方促其发展。第二是宗教对杂剧创作的影响。元代对宗教采取宽容政策,尤其是道教和佛教大行其道,直接影响了杂剧的创作。第三是少数民族的音乐舞蹈、语言文字以及婚姻习俗等对杂剧创作产生了影响。
     第二章主要探讨杂剧中的女性形象。涉及对传统女性形象的突破和元杂剧中新女性形象的塑造。传统的闺秀形象冲破了礼教的束缚,比以往的同类形象更加泼辣大胆,她们在剧中是“一号人物”,在爱情中居于主导地位,自己决定命运,体现了元代少数民族文化对传统女性形象的影响。元杂剧中新女性形象之一是妓女,她们从良之前大多以正面的形象出现,表现出美丽、坚强、聪敏、有胆有识的品质;从良之后,她们或贪婪狠毒,或懦弱无助,是杂剧作家对重色轻德社会现象的反思,也体现了对传统礼教的大胆反叛,挑战了婚姻中男性的地位。元杂剧中新女性形象的另一类包括贤妻良母和地位卑贱者。贤妻良母形象遵循着封建礼教规范却大多遭到恶势力的迫害,再次证实了封建礼教的欺骗性,体现了元代女性对传统的反动和少数民族文化对其的影响。地位卑贱者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出身而接受命运的摆布,而是奋起抗争,帮助自己甚至帮助他人争取更大的自由。
     第三章主要探讨杂剧中的书生、商人形象。杂剧中的书生形象分为才子佳人剧中的书生和其他杂剧中的书生形象两类。才子佳人剧中的书生形象以张生为代表,重感情而轻礼教、轻功名,对待爱情则重貌重情重欲不重贞节,带有了现代性爱的意味,体现了少数民族审美观和婚恋观对杂剧创作的影响。士妓爱情剧中的书生常常成为妓女保护的对象,反映出他们失去心理优越感之后的彷徨和对自我价值的迷茫。而在面对父权的暴力时,也出现了勇于反抗的书生形象,某些方面显示了游牧文化影响下个体意识的觉醒。另外,受到少数民族重视武勇习惯的影响,杂剧中还出现了文武兼备的书生形象。杂剧中对负心人的批判展示了对爱情中男女平等地位的要求,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商人形象在元代以前的文学作品中较为单薄,而在杂剧中渐渐丰满。杂剧中既有德才兼备的儒商,乐于助人的义商,饱尝行商艰难、祸起萧墙的商人,令人耳目一新的女商人等正面商人形象,也有破坏士妓爱情的庸俗商人和悭吝商人等反面商人形象。这是元代商业发达赋予杂剧作家的灵感,也受到元代重商观念的影响。
     第四章主要探讨杂剧中的僧道官吏等人物形象。杂剧中的官吏形象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包拯,他的形象与正史中的记载不同,他幽默、机智、人情练达,是一个平民化、世俗化的清官形象。杂剧中还刻画了一些贪官污吏的形象,甚至出现了直斥官府的作品,说明当时文化政策较为宽松,文网松弛。杂剧中的宗教人物形象,主要涉及佛教和道教。不论是宗教偶像还是其信徒,在尘世间的酒色财气面前大多难以自持,这与元代享乐之风盛行、宗教门禁不严有关,同时,也是元代对于人性的认识更加成熟的结果,是作家独立自主精神的体现。杂剧中的少数民族人物形象,不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将领、官吏,他们既保留了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点,又表现出汉族文化传统对他们的影响,从多方面展现了当时民族文化交融的社会现实。
Yuan Drama is the mature and perfect form of drama in Chinese history which leads the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 to change from elegance to custom. In recent years, in the study of the character images in Yuan Drama,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macro grasp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drama in order to discover the character images associated with national culture blends and analysis of them and to explore the relevanc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m.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creation of Yuan Drama which is the introduction of social situation of national cultural blends. It relates to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background as well as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background includes three aspects:the first aspect is the broad territory, large population, ethnic coexistence, all providing fresh material for the drama creation; the second aspect is that the rise of city economy provides material basis for drama acceptance; the prevalence of hedonism becomes the ideological preparation for the popularity of drama. The rise of the citizen stratum provides a mass foundation for the prosperity of drama; the third aspect is the status of intellectuals in Yuan Dynasty. Although the Yuan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intermittently hindered the rank and name path of intellectuals, it made them get rid of the political constraints and engage in more pure literature creation. Meanwhile, the Yuan Dynasty had many preferential policies for the intellectuals. The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was also relatively loose, and become favorable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yuan drama creation.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includes three aspects:The first is the coexistence of Confucianism and the ethnic thought. Confucianism emphasizes hierarchy. The northern nomads did not form a strict legal system or strict hierarchy. Confucianism emphasizes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of music and dances. Nomadic peopl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entertainment function. Confucianism emphasizes moderation beauty; nomads are straightforward and like straightforward express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fucianism and drama are quite different and hard to coexist. Nomadic culture and drama fit everywhere and must develop together. Second is the influence of religion on the drama creation. The Yuan Dynasty adopted a policy of religious tolerance; Taoism and Buddhism were especially popular which directly affected the creation of drama. The third is the influence of minority language, music and dance on drama cre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is the female image in the drama, involved in the breakthrough of traditional female images and the shaping of new female images in Yuan Dynasty. The traditional lady images broke through the bondage of the feudal ethics which was much more bold and vigorous than the similar images in the past. They were "the leading lady" in the play. They can occupy the dominant position in love and decide their own fate which embodies the influence of minority culture on the traditional female image in Yuan Dynasty. One of the new female images was prostitutes in Yuan Dynasty. Before giving up the prostitution, they mostly showed positive images such as beautiful, strong, smart, courageous and knowledgeable; after they quitted the prostitution, they became either greedy and marvelous or helpless and weak, which was the drama writers' reflection on social phenomenon paying attention to women and despised moral, but also reflected the bold rebellion against the traditional ethics and challenged the male role in marriage. Another kind of new female image of the Yuan Dynasty was the "understanding wife and loving mother" and the women of humble position,"The understanding wife and loving mother" image followed the feudal ethical norms but mostly prosecuted by the evil forces, which once again confirmed the deception of feudal ethics, embodies female's rebellion in Yuan Dynasty against the tradition and influenced by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The men of humble position did not accept fate because of their origins, but rise to fight, help themselves and help others to strive for greater freedom.
     The third chapter is about scholar image and businessmen image in the drama. The scholar image in drama is divided into two types:those in "talented scholars and lovely ladies" play and scholar images in other dramas. The scholar images in "talented scholars and lovely ladies" play is represented by Zhang Sheng, who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feelings but looks down on feudal ethics and fame. In respect to love, he pays attention to appearance, feeling and desire instead of chastity. The meaning of modern sex reflects the influence of ethnic aesthetic view and views of marriage on the drama creation. In scholar-prostitute love play, scholars are always the object of protection which reflects their hesitation and confusion of self-value after they lost the psychological superiority. And in the face of the patriarchal violence, the scholars, like Zheng Yuanhe, has the courage to revolt appeared, which reflects the awakening of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nomadic culture. Otherwise, there are scholars in drama that are well-educated and trained in military exercises. This kind of image is influenced by the minority nationality's custom of emphasizing military forces. Criticism of the heartbreaker in the drama reveals the request of equality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love, which is a sign of social progress. Businessman image is relatively rare in the literary works before Yuan Dynasty, bu t gradually it becomes common in drama. There are many positive images of businessman: Confucian businessman who has both talent and morality, righteous businessman who is obliging and helpful, those businessmen who completely endured hardship and internal strife afoot in business, and the refreshing images of businesswomen. Absolutely, there are also negative images of businessman: those vulgar businessmen and mean businessmen who destroy scholar-prostitute relationship. The drama writer's inspiration was given by the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in Yuan Dynasty and was influenced by ethnic minorities'attention to business.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image of monks and officials in drama. The most notable image is Baozheng, who is humorous, witty, and worldly, and is a civilian, secular official image. There are many images of corrupt officials depicted in drama. Works even appeared to denounce the government, which indicates that cultural policy is relatively easier and articles are loosely organized. Religious image in drama is mainly related to Buddhism and Taoism. Whether religious idols or its adherents, most of them could scarcely keep in the face of earthly feasting and revelry, which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revalence of hedonism and the fact that religious taboos are not strict. Meanwhile, it is also the result of a more mature understanding of human nature and the embodiment of writer's independent spirit. Minority characters in drama, whether in love and marriage or its officers, government officials, keep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iving habits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show the influence of the Han nationality's cultural tradition and the social reality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of the national culture blends.
引文
①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② 郭英德、王瑜瑜:《吴梅词曲研究论著述评》,见吴梅:《吴梅词曲论著四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76页。
    ①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页。
    ② 陈中凡:《元曲研究的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载《文学评论》1960年第6期,第91页。
    ③ 郑传寅:《中国戏曲文化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05页。
    ④ 门岿:《谈兄弟民族对元曲发展的贡献》,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第75-79、93页。
    ① 张应:《元曲与少数民族文化》,载《民族文学研究》1991年第1期,第32-38、31页。
    ② 田同旭:《元曲研究的一个新思路——论草原文化对元曲的影响》,载《山西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第53—58页。
    ③ 李修生:《元杂剧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④ 叶蓓:《浅析蒙古族文化对元杂剧形成及发展的影响》,载《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第72—76页。
    ⑤ 阚真:《论元杂剧的民族特色》,载《民族艺术》1997年4期,第105-112页。
    ① 扎拉嘎:《游牧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学在元代的历史变迁——兼论接受群体之结构变化与文学发展的关系》,载《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第57-69页。
    ② 高益荣:《“曲始于胡元”文化论》,载《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第11-14页。
    ③ 云峰:《论蒙古民族及其文化对元杂剧繁荣兴盛之影响》,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15-19页。
    ④ 阿米娜:《西域文化对元杂剧影响探微》,载《丝绸之路》2009年第8期,第69-70页。
    ⑤ 张本一:《论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对元杂剧的影响》,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82-84、89页。
    ⑥ 郭小转、胡海燕:《从蒙古族习俗及文化心理看元杂剧大团圆结局》,载《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134-137页。
    ⑦ 李成:《金代女真文化对元杂剧繁荣的影响》,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1期,第171-178页。
    ⑧ 田同旭:《论草原文化对古代戏曲形成的影响》,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129-133页。
    ⑨ 田同旭:《论古代戏曲的形成与民族文化融合》,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88-93页。
    ① 该论文已成书出版,徐学辉:《文化视角下的元杂剧》,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② 高红梅:《元杂剧中的少数民族因素》,载《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第4期,第20-22页。
    ③ 高红梅:《蒙古民俗文化影响下的元杂剧的特征》,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32—35页。
    ④ 李义海:《民族融合在古代戏剧中的表现——元杂剧中的婚姻习俗》,载《戏剧文学》2009年12期,第77—80页。
    ⑤ 田同旭:《元杂剧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⑥ 云峰:《元代蒙汉文学关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⑦ 云峰:《民族文化交融与元散曲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⑧ 李修生:《民族文化交融与元散曲研究·序》,见云峰《民族文化交融与元散曲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① 唐昱:《元杂剧中的宗教人物形象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2011年版。
    ② 刘丽华博士论文:《元明杂剧文人形象与剧作家心态变迁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版。
    ③ 李成:《民族文化融合与元杂剧女性形象性格新旧质素交融审美特征的形成》,载《艺术百家》2007年第7期,第114-119页。
    ④ 王传明:《文化冲突与元杂剧中妓女形象的突变》,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51-55页。
    ⑤ 赛安娜硕士论文:《民族文化交融的奇葩——论元杂剧中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0年。
    ⑥ 罗斯宁:《元代商业文化和儒家文化对元杂剧的影响——元杂剧商人形象新解》,载《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第80-85页。
    ① (明)宋濂等撰:《元史·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45页。
    ② (元)赵世延等:《经世大典序录·帝号》,见苏天爵编:《元文类》卷40,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第529页。
    ① (明)宋濂等撰:《元史·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46页。
    ② (明)宋濂等撰:《元史·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45-1346页。
    ① (明)宋濂等撰:《元史·程钜夫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015-4016页。
    ② (明)宋濂等撰:《元史·世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06页。
    ① (元)欧阳玄:《欧阳玄集》,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版,第183页。
    ② (元)揭徯斯:《送燮元溥序》,见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28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388页。
    ③ 陈高华等点校:《元典章》卷18“嫁娶聘财体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614-615页。
    ① 李大龙:《浅议元朝的“四等人”政策》,载《史学集刊》2010年第2期,第52—53页。
    ① (元)熊梦祥:《析津志辑佚·岁纪》,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14-215页。
    ① [意]马可·波罗(Polo, M)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99页。
    ② [英]威廉·阿契尔著,吴钧燮、聂文杞译:《剧作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第12一13页。
    ① 隋树森编:《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1-32页。
    ① (明)宋濂等撰:《元史·选举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017页。
    ② (明)宋濂等撰:《元史·选举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018页。
    ③ (明)宋濂等撰:《元史·选举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019页。
    ① (明)宋濂等撰:《元史·韩镛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255页。
    ② (明)胡侍:《真珠船》,见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208页。
    ③ 翦伯赞:《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第3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39页。
    ④ 任崇岳、薄音湖:《关于元杂剧繁荣原因的几个问题》,载《历史教学》1982年第1期,第59、61页。
    ⑤ 李修生:《元杂剧繁荣原因之我见》,载《光明日报》1985年12月3日(3)。
    ⑥ (元)李志常述:《长春真人西游记》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页。
    ⑦ (宋)孟珙:《蒙鞑备录》,见(清)施国祁:《金源札记及其他二种》(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8年版,第2页。
    ① 陈高华、张帆、刘晓等点校:《元典章》,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42页。
    ② 胡适:《吾国历史上的文学革命》,见胡适:《胡适说文学变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① (元)吴澄:《将仕郎师济叔墓志》,见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15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75-476页。
    ②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页。
    ① (明)宋濂等撰:《元史·高智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072-3073页。
    ② (明)宋濂等撰:《元史·张德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824-3825页。
    ③ 陈高华、张帆、刘晓等点校:《元典章》,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588页。
    ④ (明)宋濂等撰:《元史·世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49页。
    ① (明)宋濂等撰:《元史·世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80-181页。
    ② (明)宋濂等撰:《元史·刑法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685页。
    ③ (明)宋濂等撰:《元史·刑法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651页。
    ④ 郭英德:《元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0页。
    ① 《论语·颜渊》,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2503—2504页。
    ① 曾天雄:《儒学的社会作用和价值新论》,载《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53-54页。
    ② (宋)孟琪:《蒙鞑备录》,见(清)施国祁:《金源札记及其他二种》(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8年版,第7页。
    ③ (明)叶子奇:《草木子》,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7页。
    ④ (明)叶子奇:《草木子》,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9页。
    ①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页。
    ② 本文元杂剧引文,如无特别说明均出自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① 《礼记·仲尼燕居》,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614页。
    ② 《礼记·乐记》,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530页。
    ③ 《礼记·乐记》,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997年版,第1537页。
    ④ 同上。
    ⑤ 《论语·八佾》,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469页。
    ⑥ 《尚书·益稷》,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44页。
    ⑦ 《论语·述而》,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482页。
    ⑧ 《礼记·乐记》,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8页。
    ⑨ 《礼记·乐记》,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8页。
    ⑩ 《尚书·舜典》,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30页。
    11 《礼记·乐记》,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540页。
    ① (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列传第27,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483-1484页。
    ② (明)宋濂等撰:《元史·礼乐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663页。
    ③ (明)宋濂等撰:《元史·礼乐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664页。
    ① (宋)孟珙:《蒙鞑备录》,见(清)施国祁:《金源札记及其他二种》(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8年版,第8页。
    ② [意]马可·波罗(Polo, M)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83页。
    ③ (明)宋濂等撰:《元史·百官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138-2139页。
    ④ (明)叶子奇:《草木子》,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5页。
    ⑤ (明)宋濂等撰:《元史·百官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139页。
    ⑥ [日]青木正儿著,隋树森译,徐调孚校补:《元人杂剧序说》,上海:开明书店,1941年版,第9页。
    ① 《论语·八佾》,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468页。
    ② 《论语·雍也》,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479页。
    ③ 《礼记·中庸》,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5页。
    ④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⑤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9页。
    ⑥ 刘祯:《勾栏人生》,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0页。
    ① [意]马可·波罗(Polo, M)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页,注释[2]。
    ② [意]马可·波罗(Polo, M)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61页。
    ① 黄时鉴点校:《通制条格》卷29,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29—330页。
    ① 许地山:《道教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7页。
    ② 鲁迅:《致许寿裳》,见《鲁迅书信集》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第18页。
    ① (明)宋濂等撰:《元史·释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517页。
    ① (明)宋濂等撰:《元史·释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520-4521页。
    ② (清)毕沅:《续资治通鉴》,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版,第747页。
    ① 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第93—94页。
    ①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49页。
    ② 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112-116页。
    ③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见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511—512页。
    ④ (明)王骥德:《曲律·总论南北曲》,见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二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119页。
    ⑤ (明)徐渭:《南词叙录》,见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484页。
    ⑥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132页。
    ① (明)王世贞:《艺苑卮言》,见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一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511页。
    ① (明)王骥德:《曲律·杂论》,见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二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108页。
    ② (明)王骥德:《曲律·论曲源》,见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第二集,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第9页。
    ③ 《礼记·乐记》,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7页。
    ①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79页。
    ②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79页。
    ③ (唐)令狐德菜等撰:《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910页。
    ④ (后晋)刘晌:《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92页。
    ⑤ (元)脱脱等撰:《辽史》卷112《耶律滑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03页。
    ⑥ (宋)文惟简:《虏廷事实·婚聘》,见傅朗云编注:《金史辑佚》,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9页。
    ⑦ (金)宇文懋昭撰,李西宁点校:《大金国志》,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289页。
    ⑧ [意]马可·波罗(Polo, M)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29页。
    ⑨ [意]柏朗嘉宾著,耿升、何高济译:《柏朗嘉宾蒙古行纪》,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9页。
    ⑩ (明)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288页。
    ① 陈高华、张帆、刘晓等点校:《元典章》,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653页。
    ② 陈高华、张帆、刘晓等点校:《元典章》,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653—655页。
    ③ 陈高华、张帆、刘晓等点校:《元典章》,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614页。
    ④ (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79页。
    ① 同上。
    ② 《孟子·万章下》,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746页。
    ① 《论语·阳货》,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526页。
    ② 《礼记·郊特牲》,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456页。
    ③ 《周礼·天官·九嫔》,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687页。
    ④ (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列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89页。
    ⑤ 《仪礼·丧服》注疏,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104页。
    ① (汉)班固:《白虎通》(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版,第257页。
    ② (唐)长孙无忌著:《唐律疏议·户婚》,见王云五主编:《万有文库第一集一千种唐律疏议》(三),北京:商务印书馆,第4—5页。
    ① 邓绍基:《论元杂剧思想内容的若干特征》,载《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87年第4期,第2页。
    ② 周贻白:《中国戏剧本事取材之沿袭》,见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版,第651页。
    ① 张燕瑾:《张燕瑾讲(西厢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30-31页。
    ① 王晓清:《元代社会婚姻形态》,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第62—68页。
    ② 《礼记·内则》,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471页。
    ③ 《仪礼·士昏礼》,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970页。
    ④ 参见王晓清:《元代社会婚姻形态》,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第65—66页。
    ① 袁行霈主编,莫砺锋、黄天骥卷主编:《中国文学史》第3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页。
    ② 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6页。
    ① (宋)孟珙:《蒙鞑备录》,见(清)施国祁:《金源札记及其他二种》(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8年版,第8页。
    ② 幺书仪:《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③ (明)宋濂等撰:《元史·列女传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484页。
    ① [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7页。
    ① 冯沅君:《唐传奇作者身份的估计》,见《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10页。
    ① (元)夏庭芝著,孙崇涛、徐宏图笺注:《青楼集笺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43-44页。
    ② [意]马可·波罗(Polo, M.)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99页。
    ③ 傅谨:《中国戏剧艺术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5页。
    ④ (元)钟嗣成等:《录鬼簿》(外四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8页。
    ① (元)钟嗣成等:《录鬼簿》(外四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0页。
    ② (元)钟嗣成等:《录鬼簿》(外四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页。
    ③ (元)钟嗣成等:《录鬼簿》(外四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4页。
    ④ (元)钟嗣成等:《录鬼簿》(外四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4页。
    ① 《论语·卫灵公》,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518页。
    ② 《论语·卫灵公》,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516页。
    ① (元)脱脱等撰:《辽史》卷107,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71页。
    ② (元)脱脱等撰:《金史》卷130,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797-2798页。
    ③ (元)脱脱等撰:《宋史》卷460,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3478页。
    ④ 孙慧玲博士论文:《中国古代贞洁观新考辨》,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1年。
    ① (元)王恽:《上世祖皇帝论政事书》,见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6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② (元)孔齐:《至正直记》卷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0页。
    ③ (元)孔齐:《至正直记》卷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
    ① 《礼记·昏义》,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680页。
    ② 《礼记·内则》,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3页。
    ① 《妇人夫亡无子告据改嫁状式》,见黄时鉴辑点《元代法律资料辑存》,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36-237页。
    ① 详见拙作《蒋捷词中的生命意识》,载《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69—73页。
    ①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8页。
    ② (明)宋濂等撰:《元史·刑法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653页。
    ① (明)盘薖硕人:《玩西厢记评》,见吴毓华编著:《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236页。
    ① 黄天骥:《情解西厢:(西厢记)创作论》,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276页。
    ② 黄天骥:《情解西厢:(西厢记)创作论》,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278页。
    ① 《孝经·开宗明义章》,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545页。
    ② 《孟子·滕文公下》,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711页。
    ①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06页。
    ②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读莺莺传》,见陈寅恪:《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46、647页。
    ① (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39页。
    ② 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04页。
    ③ 黄天骥:《情解西厢:(西厢记)创作论》,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年版,第233页。
    ④ 云峰:《民族文化交融与元杂剧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68页。
    ① [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泽局译:《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② 《礼记·礼运》,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2页。
    ① 《礼记·内则》,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3页。
    ① (宋)孟珙:《蒙鞑备录》,见(清)施国祁:《金源札记及其他二种》(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8年版,第4页。
    ① [法]雷纳·格鲁塞著,龚钺译,翁独健校:《蒙古帝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28页。
    ① 王孝通:《中国商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4页。
    ② 王孝通:《中国商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3页。
    ③ (汉)司马迁:《史记》卷30,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18页。
    ① (宋)李防等撰:《太平御览》卷828,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694页。
    ② (后晋)刘晌:《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89页。
    ① 王孝通:《中国商业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47页。
    ② 王孝通:《中国商业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52-153页。
    ① [意]马可·波罗(Polo, M)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99页。
    ② [意]马可·波罗(Polo, M)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页。
    ③ [意]马可·波罗(Polo, M)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06页。
    ① (明)宋濂等撰:《元史·食货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398页。
    ① (清)焦循:《剧说》,见中国戏曲研究院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八),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96页。
    ② 田兆元、田亮:《商贾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98-103页。
    ① 王晓清:《元代社会婚姻形态》,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页。
    ① (元)孔齐:《至正直记》卷2《赘婿俗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7页。
    ② 陈高华、张帆、刘晓等点校:《元典章》卷18“女婿在逃以婚书断离”,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622页。
    ①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91页。
    ①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8页。
    ② 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5页。
    ①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54页。
    ① 李贞德:《女人的中国中古史》,见邓小南、王政、游鉴明主编:《中国妇女史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0页。
    ② 《周易·家人》,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0页。
    ③ (北齐)颜之推著,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卷1“治家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8页。
    ① 《董仲舒传》,见(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24页。
    ② 《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见(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03页。
    ① 王季烈编:《孤本元明杂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涵芬楼藏版,第11页。
    ① 《论语·八佾》,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466页。
    ① [意]马可·波罗(Polo, M)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307页。
    ①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2“刻名印”条,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页。
    ② (元)胡祗遹:《铨词》,见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5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42页。
    ① 胡祗遹:《精选县令》,见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5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87页。
    ② 胡祗遹:《论除三冗》,见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5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535页。
    ③ 吴澄:《赠何仲德序》,见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14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87页。
    ① 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75-276页。
    ② (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315页。
    ① (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317页。
    ② (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318页。
    ③ (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332页。
    ①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老子道德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27页。
    ② (宋)苏轼:《贺欧阳少帅致仕启》,见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87册,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0页。
    ③ 《论语·子罕》,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491页。
    ① 《论语·卫灵公》,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518页。
    ② 《孟子·离娄上》,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723页。
    ③ 《孟子·告子上》,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749页。
    ④ 刘祯:《勾栏人生》,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⑤ 刘祯:《勾栏人生》,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① (南朝梁)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谐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9页。
    ② (南朝梁)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谐隐》,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0页。
    ③ 刘祯:《勾栏人生》,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9-70页。
    ④ (元)钟嗣成:《录鬼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5页。
    ⑤ (元)钟嗣成:《录鬼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5页。
    ⑥ (元)钟嗣成:《录鬼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7页。
    ① (明)宋濂等撰:《元史·百官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120页。
    ② 《论语·为政》,见(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462页。
    ③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7页。
    ④ (明)叶子奇:《草木子·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2—83页。
    ① (明)叶子奇:《草木子·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81-82页。
    ② (明)宋濂等撰:《元史·刑法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651页。
    ③ (明)宋濂等撰:《元史·刑法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685页。
    ④ 陈高华、张帆、刘晓等点校:《元典章》卷57“禁治妆扮四天王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939页。
    ⑤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①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② 陆润棠:《中西戏剧的起源比较》,载《戏剧艺术》1986年第1期,第103—107页。
    ① (元)孔齐:《至正直记》卷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2页。
    ① 刘金豪:《财富皆有道——简论道教的财富观》,载《中国道教》2011年第4期,第57页。
    ② 济群法师:《佛教的财富观》,载《佛教文化》2003年第1期,第35页。
    ③ 济群法师:《佛教的财富观》,载《佛教文化》2003年第1期,第36页。
    ① 唐昱:《元杂剧中的宗教人物》,武汉;武汉出版社,2011年版,第230页。
    ① [意]约翰·普兰诺·加宾尼:《蒙古史》,见[英]道森编,吕浦译,周良宵注:《出使蒙古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8页。
    ② (宋)孟琪:《蒙鞑备录》,见(清)施国祁:《金源札记及其他二种》(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8年版,第4页。
    ① 契丹语,意为士卒或勇士。
    ② (宋)孟珙:《蒙鞑备录》,见(清)施国祁:《金源札记及其他二种》(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8年版,第9页。
    ③ [英]道森编,吕浦译,周良宵注:《出使蒙古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页。
    ① [法]雷纳·格鲁塞:《蒙古帝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237页。
    ② [瑞典]多桑著,冯承钧译:《多桑蒙古史(上)》,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27-228页。
    ③ (明)宋濂等撰:《元史·刑法志四》,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688页。
    ①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页。
    ① 云峰:《民族文化交融与元杂剧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27页。
    ① 云峰:《民族文化交融与元杂剧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28页。
    ①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40页。
    1. (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 (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3. (汉)班固:《白虎通》(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版。
    4. (魏)王弼注,楼宇烈校:《老子道德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5. (南朝宋)范哗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6. (南朝梁)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7. (北齐)颜之推著,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8. (唐)令狐德菜等撰:《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
    9. (唐)魏征、令狐德菜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10. (后晋)刘昫:《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11.(宋)彭大雅撰,徐霆疏证:《黑鞑事略》(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12.(宋)李防等撰:《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
    13.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14.(宋)孟珙:《蒙鞑备录》,见(清)施国祁:《金源札记及其他二种》(丛书集成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8年版。
    15.(宋)文惟简:《虏廷事实》,见傅朗云编注《金史辑佚》,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16.(金)宇文懋昭撰,李西宁点校:《大金国志》,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版。
    17.(元)李志常述:《长春真人西游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8. (元)钟嗣成等:《录鬼簿(外四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9.(元)欧阳玄:《欧阳玄全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0.(元)苏天爵编:《元文类》,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21.(元)夏庭芝著,孙崇涛、徐宏图笺注:《青楼集笺注》,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22.(元)脱脱等撰:《辽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23.(元)脱脱等撰:《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24.(元)脱脱等撰:《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25.(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6.(元)孔齐:《至正直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27.(元)熊梦祥:《析津志辑佚》,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28.(元)无名氏:《元婚礼贡举考》,见王颋点校:《庙学典礼(外二种)》,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9.(元)无名氏辑,徐沁君校:《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0.(元)无名氏:《元朝秘史》,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
    31.(元)王实甫著,张燕谨校注:《西厢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32.(明)无名氏:《录鬼簿续编》,见(元)钟嗣成等:《录鬼簿(外四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3.(明)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版。
    34.(明)叶子奇:《草木子》,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5.(明)朱权著,姚品文笺评:《太和正音谱笺评》,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36.(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37.(明)徐渭:《南词叙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8年版。
    38.(明)王世贞:《曲藻》,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4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39.(明)王骥德:《曲律》,见《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4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40.(明)臧懋循:《元曲选》,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41.(明)盘道硕人:《玩西厢记评》,见吴毓华编著:《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42.(清)毕沅:《续资治通鉴》,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版。
    43.(清)阮元校勘:《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44.王季烈编:《孤本元明杂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涵芬楼藏版。
    45.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46.赵景深辑:《元人杂剧钩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7. 隋树森编:《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
    48. 隋树森编:《元曲选外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49.黄时鉴点校:《通制条格》,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50.黄时鉴辑点:《元代法律资料辑存》,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51. 蔡毅主编:《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
    52.吴毓华主编:《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
    53.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54.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5.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56.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57.钱南扬:《宋元戏文辑佚》,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58.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
    59. 陈高华、张帆、刘晓等点校:《元典章》,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60.[英]道森编,吕浦译,周良宵注:《出使蒙古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61.[意]柏朗嘉宾著,耿升、何高济译:《柏朗嘉宾蒙古行纪》,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62.[法]雷纳·格鲁塞著,龚钺译,翁独健校:《蒙古帝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63.[瑞典]多桑著,冯承钧译:《多桑蒙古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64.[意]马可·波罗(Polo,M)著,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1.吴梅:《辽金元文学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2.王孝通:《中国商业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3.[日]青木正儿著,隋树森译,徐调孚校补:《元人杂剧序说》,上海:开明书店,1941年版。
    4.周贻白:《中国戏剧史长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5.游国恩、王起、萧涤非等:《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6.鲁迅:《鲁迅书信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
    7.周贻白:《中国戏曲史发展纲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8.顾肇仓:《元明杂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9.翦伯赞:《翦伯赞史学论文选集》第3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0.冯沅君:《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1.王季思、苏寰中、黄天骥等:《元杂剧选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12.王季思、洪柏昭、卢叔度等:《元散曲选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
    13.王利器辑录:《元明清三代禁毁小说戏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4.吴梅:《吴梅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15.董每戡:《五大名剧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6.王国维:《戏曲论文集》,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年版。
    17.齐森华:《曲论探胜》,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8.王起:《中国戏曲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19.许金榜:《元杂剧概论》,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版。
    20.韩儒林:《元朝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1.宁宗一、陆林、田桂民:《元杂剧研究概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22.蒋星煜:《中国戏曲史索引》,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版。
    23.赵山林:《中国戏曲观众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4.陈鹏:《中国婚姻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25.邓绍基:《元代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26.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版。
    27.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读莺莺传》,见陈寅恪:《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8.云峰:《蒙汉文化交流侧面观——蒙古族汉文创作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29.幺书仪:《元代文人心态》,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版。
    30.幺书仪:《戏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31.荣苏赫、赵永铣、贺希格陶克涛:《蒙古族文学史》,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32.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3.张晶:《辽金元诗歌史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4.牟钟鉴:《中国宗教与文化》,台湾:唐山出版社,1995年版。
    35.许地山:《道教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6.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7.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38.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39.史为民:《元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0.李修生:《元杂剧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41.郭英德:《元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2.林骅、宋常立:《中国古代小说戏曲艺术心理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43.幺书仪:《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4.田兆元、田亮:《商贾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45.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46.么书仪:《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7.乌兰杰:《蒙古族音乐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8.邱树森:《元朝简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9.吕薇芬:《名家解读元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0.[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1.胡适:《胡适说文学变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52.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53.陈高华、史卫民:《中国经济通史·元代经济史》,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54.傅谨:《中国戏剧艺术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5.刘祯:《勾栏人生》,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6.方龄贵:《古典戏曲外来语考释词典》,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7.吕薇芬:《全元曲典故词典》,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
    58.徐子方:《挑战与抉择——元代文人心态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9.李修生:《元杂剧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60.查洪德、李军:《元代文学文献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1.孟广耀:《蒙古民族通史》,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2.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3.张晶:《辽金元文学论稿》,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64.李修生:《元曲大辞典》,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年版。
    65.郑传寅:《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6.[英]威廉·阿契尔著,吴钧燮、聂文杞译:《剧作法》,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
    67.陈得芝:《蒙元史研究丛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8.史卫民:《元代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69.王晓清:《元代社会婚姻形态》,武汉:武汉出版社,2005年版。
    70.高益荣:《元杂剧的文化精神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7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2.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3.云峰:《元代蒙汉文学关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74.胡适:《中国章回小说考证》,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5.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唐宋元编)》,合肥:黄山书社,2006年版。
    76.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77.李昌集:《中国古代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8.田同旭:《元杂剧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79.俞为民、孙蓉蓉编:《历代曲话汇编:新编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明代编)》,合肥:黄山书社,2009年版。
    80.陈高华、张帆、刘晓:《元代文化史》,广州:广东省出版集团,2009年版。
    81.吴梅:《中国戏曲概论》,长沙:岳麓书社,2010年版。
    82.[日]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蔡毅校订:《中国近世戏曲史》,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83.陈多、叶长海:《中国历代剧论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84.罗斯宁:《元杂剧与元代民俗文化》,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85.张燕瑾:《张燕瑾讲<西厢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
    86.黄天骥:《情解西厢:<西厢记>创作论》,广州:南方日报出版,2011年版。
    87.徐学辉:《文化视角下的元杂剧》,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88.云峰:《民族文化交融与元散曲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89.唐昱:《元杂剧中的宗教人物形象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2011年版。
    90.邓小南、王政、游鉴明主编:《中国妇女史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91.云峰:《民族文化交融与元杂剧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1. 陈中凡:《元曲研究的成就及其存在的问题》,载《文学评论》1960年6期,第79—91页。
    2.冯沅君:《唐传奇作者身份的估计》,见《冯沅君古典文学论文集》,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10页。
    3.任崇岳、薄音湖:《关于元杂剧繁荣原因的几个问题》,载《历史教学》1982年第1期,第57—61页。
    4.李春祥:《试论元剧的繁荣》,载《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5期,第4955页。
    5.任崇岳:《元杂剧繁荣原因新探》,载《殷都学刊》1985年第1期,第71—77页。
    6.门岿:《谈兄弟民族对元曲发展的贡献》,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第75—79、93页。
    7.李修生:《元杂剧繁荣原因之我见》,载《光明日报》,1985年12月3日(3)。
    8.陆润棠:《中西戏剧的起源比较》,载《戏剧艺术》1986年第1期,第103—107页。
    9.李春祥:《略论元剧作家笔下的中州社会生活》,载《殷都学刊》1986年第3期,第8087页。
    10.邓绍基:《论元杂剧思想内容的若干特征》,载《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1987年第4期,第1—8页。
    11.郝浚:《西域少数民族在元曲发展中的贡献》,载《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抖 学版)》1989年第1期,第61—68页。
    12.张应:《元曲与少数民族文化》,载《民族文学研究》1991年第1期,第32-38、31页。
    13.田同旭:《元曲研究的一个新思路——论草原文化对元曲的影响》,载《山西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第53—58页。
    14.李春祥:《元代包公戏与中国法文化》,载《河北学刊》1993年第3期,第43--49页。
    15.张大新:《金元文士之沉沦与元杂剧的兴盛》,载《文学评论》1994年第6期,第60-68页。
    16.孙秀荣:《红娘现象与民族文化心理》,载《社会科学辑刊》1995年第3期,第122—128页。
    17.叶蓓:《浅析蒙古族文化对元杂剧形成及发展的影响》,载《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第72-76页。
    18.阚真:《论元杂剧的民族特色》,载《民族艺术》1997年第4期,第105—112页。
    19.秦新林:《元代蒙古族的婚姻习俗及其变化》,载《殷都学刊》1998年第4期,第33-37页。
    20.翁敏华:《杂剧(百花亭)与宋元市商民俗》,载《文学遗产》1999年第3期,第74—81页。
    21.吴国钦:《关汉卿杂剧中的民俗文化遗存》,载《戏曲艺术》1999年第3期,第73—84页。
    22.曾天雄:《儒学的社会作用和价值新论》,载《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第49-55页。
    23.张本一:《论北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对元杂剧的影响》,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第82—84、89页。
    24.扎拉嘎:《游牧文化影响下中国文学在元代的历史变迁——兼论接受群体之结构变化与文学发展的关系》,载《文学遗产》2002年第5期,第57-69页。
    25.罗斯宁:《元代商业文化和儒家文化对元杂剧的影响——元杂剧商人形象新解》,载《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第8085页。
    26.济群法师:《佛教的财富观》,载《佛教文化》2003年第1期,第33-41页。
    27.云峰:《论蒙古民族及其文化对元杂剧繁荣兴盛之影响》,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第15—19页。
    28.高红梅:《元杂剧中的少数民族因素》,载《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第4期,第2022页。
    29.田同旭:《论古代戏曲的形成与民族文化融合》,载《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第88-93页。
    30.葛琦:《蒋捷词中的生命意识》,载《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69—73页。
    31.彭恒礼:《关汉卿杂剧中的族群意识》,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122—127页。
    32.李成:《金代女真文化对元杂剧繁荣的影响》,载《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年第1期,第171—178页。
    33.高益荣:《“曲始于胡元”文化论》,载《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第11—14页。
    34.田同旭:《论草原文化对古代戏曲形成的影响》,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第129-133页。
    35.李成:《民族文化融合与元杂剧女性形象性格新旧质素交融审美特征的形成》,载《艺术百家》2007年第7期,第114一119页。
    36.郝青云:《从<青衫泪)到<青衫记)演变的多元文化解读》,载《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第3期,第127-131页。
    37.龚贤:《元代科举制的文化阐释》,载《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148-151页。
    38.阿米娜:《西域文化对元杂剧影响探微》,载《丝绸之路》2009年第8期,第69—70页。
    39.李义海:《民族融合在古代戏剧中的表现——元杂剧中的婚姻习俗》,载《戏剧文学》2009年12期,第77—80页。
    40.郭英德、王瑜瑜:《吴梅词曲研究论著述评》,见吴梅:《吴梅词曲论著四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76页。
    41.李大龙:《浅议元朝的“四等人”政策》,载《史学集刊》2010年第2期,第52—53页。
    42.高益荣:《“律意虽远,人情可推”——元杂剧公案剧中清官形象的文化透视》,载《陕 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52—58页。
    43.王传明:《文化冲突与元杂剧中妓女形象的突变》,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51—55页。
    44.郭小转、胡海燕:《从蒙古族习俗及文化心理看元杂剧大团圆结局》,载《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134—137页。
    45.高红梅:《蒙古民俗文化影响下的元杂剧的特征》,载《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32—35页。
    46.刘金豪:《财富皆有道——简论道教的财富观》,载《中国道教》2011年第4期,第57—59页。
    1.宋琬培博士学位论文:《蒙元之际文化与关汉卿戏剧》,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1年。
    2.黄定华硕士学位论文:《从莺莺故事的接受看唐元社会观念的变迁》,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郝青云博士学位论文:《元杂剧曲文与其明传奇改写本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5年。
    4.鲁塔娜硕士学位论文:《蒙汉文化交流与元杂剧中的爱情婚姻剧》,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欧仁硕士学位论文:《元杂剧“异质”文化透视》,通辽:内蒙古民族大学,2007年。
    6.塔娜硕士学位论文:《从<西厢记>的流传演变中看蒙汉文化交流》,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7.刘丽华博士学位论文:《元明杂剧文人形象与剧作家心态变迁研究》,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徐雪辉博士学位论文:《元杂剧文化研究》,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9.赛安娜硕士学位论文:《民族文化交融的奇葩——论元杂剧中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0年。
    10.孙慧玲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古代贞洁观新考辨》,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