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新疆歌舞团的艺术实践看维吾尔歌舞艺术的继承与发展(1949-2005)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新疆歌舞团的一些离退休老演员的集体座谈和个别访谈以及多年来的耳闻眼见,总结新疆歌舞团自成立以来五十多年间所上演的各类的节目的成败经验,提出自己对维吾尔歌舞艺术继承与发展的一些看法。文章分为绪论、正文、以及结语三大部分,其中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新疆歌舞团的成立与发展过程;第二部分将新疆歌舞团五十多来上演的节目按音乐类、舞蹈类和歌舞综合类三个类别作专门的介绍;第三部分提出自己对维吾尔歌舞艺术继承与发展的看法,提出各类节目应该符合时代、人民的审美要求,并应该在且如何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文章还指出,培养优秀的新疆本土歌舞从业人员是发展维吾尔歌舞艺术的必需,发展维吾尔歌舞艺术还要注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共同为构建和谐文化和和谐社会服务。
This thesis has analysed the successful and unsuccessful programmes that Xinjiang Song and Dance Troupe has made in the past fifty years, and has raised some perspectives that how the Uygur Music and Dance Art should be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upon communications with some retired song and dance preformer of Xinjiang Song and Dance Troupe , as well as the writer’s personal experiences with the Uygur Music and Dance Art.
     This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hapters that including prologue ,main body and conclusion.And in the main body,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Song and Dance Troupe is made in Charter One; in Chapter Two, the programmes that Xinjiang Song and Dance Troupe has made in the past fifty years are sort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Musical, Orchestic and Dances with Music, also a special introduction is given to each of them;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writer raised some personal ideas of his own that how the programmes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as well as the taste of the spectaters, and how creations should be made upon advantages be taken from the heritage. The thesis has also indicated that it is a necessity to cultivate Xinjiang-based local professionals for Uygur Music and Dance Art, as well as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harmonious public relationship is a vital proced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ygur Music and Dance Art.
引文
[1]唐代宫廷舞蹈,节奏明快,矫捷雄健,动作力度大,与软舞风格相反。古籍《教坊记》和《乐府杂录》记录了许多健舞名目:《柘枝》、《剑器》、《胡旋》、《胡腾》等。
    [2]唐代宫廷舞蹈,舞姿优美柔婉,抒情性强,节奏比较舒缓,与健舞风格相反。古籍《教坊记》和《乐府杂录》中记录了许多软舞名目:《绿腰》、《凉州》、《春莺啭》、《 屈柘枝 》等。
    [3]苏幕遮,唐教坊曲名。“苏幕遮”本为西域带有一定情节和丰富表现内容的歌舞,对其名称是运用何种语言的音译,现在仍没有确切的说法。宋代词家曾用此调另度新曲。
    [4]唐代歌舞戏,又作拨头。传自西域。这出歌舞戏的主要情节是人虎相斗,加进了歌舞,其服装、表情也有规定。唐元和年间,诗人张祜有《容儿钵头》诗:“争走金车叱鞅牛,笑声唯是说千秋。两边角子羊门里,犹学容儿弄钵头。”这首诗描写了当时的伎人仿效容儿的表演,可见这个歌舞节目在唐代已有一定的影响。
    [5]唐代歌舞戏,又作代面。取材于历史故事。大面这个节目,主要表演两军争斗,基本上沿袭了角抵戏的路子,但配有歌曲。北齐兰陵王戴上面具,为慑敌,其眉目神情必然相当夸张,沿袭成著名的歌舞优戏《兰陵王》。后世的戏曲脸谱,受到它的影响,日本的歌舞伎亦然。
    [6]唐代歌舞戏,传自西域。参与歌舞表演者 1-2 人,载歌载舞,即兴演唱一些祈祝奉承、或褒或贬的内容,歌词通俗,以逗乐为目的。唐朝中朝,“合生”流入民间。“合生”的表演,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合,环境、对象,由观众随意点出题目,表演者即兴演唱。
    [7]见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当代社会音乐生产体系运行研究》111 页。
    [8]见《乐记?乐本篇》。
    [9]见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当代社会音乐生产体系运行研究》138-141 页。
    [1]周菁葆.多姿多彩的新疆歌舞.新疆青年[J],1982 年第 8 期
    [2]简其华.赛乃姆.[J]中国音乐,1983 年第 1 期
    [3]《新疆艺术》编辑部.丝绸之路乐舞艺术[M].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 年 9 月出版.
    [4]阿力木江.独具风采的伊犁赛乃姆.[J]新疆艺术,1989 年第 1 期
    [5]周建国.新疆民族歌舞四十年.[J].新疆艺术.1996 年第 5 期.
    [6]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年 3 月出版
    [7]俞人豪.音乐学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M],1997 年 3 月出版
    [8]王嵘.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苏莫遮”[J].新疆艺术.1997 年第 2 期.
    [9]王梅.维吾尔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J].新疆艺术 1998 年第 6 期.
    [10]沈恰.论“双视角”研究法及其在民族音乐学中的实践和意义[J].中国音乐学,1998 年第 2 期
    [11]蒋林.寻求新疆文艺辉煌发展之路.[J].新疆艺术.1999 年第 4 期.
    [12]王仲明.新疆舞蹈发展的几个问题.[J].新疆艺术.1999 年第 5 期.
    [13]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年 8 月版.
    [14]周建国.维吾尔当代舞蹈的第一位大编导阿吉 热合曼.[J].艺术导刊.2001 年 1 月.
    [15]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年1月版
    [16]阿不力米提·买买提.卖西莱普浅探.[J]民俗研究,2002 年第 3 期
    [17]詹学俊.喀什噶尔——音乐的海洋.[N]新疆日报,1957 年 6 月 23 日第 3 版
    [18]安 .新疆——民族文艺的宝库.[N]新疆日报,1953 年 11 月 22 日第 3 版
    [19]詹学俊,傅良钦.刀郎舞和它的家乡——麦盖提.[N]新疆日报.1957 年 9 月 4 日第 3 版
    [20]薛苓/阿米娜.歌舞之乡歌舞多.[N]新疆日报.1959 年 11 月 11 日第 3 版
    [21]麦苗.发展中的新疆音乐.[N]新疆日报,1989 年 11 月 11 日第 3 版
    [22]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 年版.
    [23]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课题课题组编制.《刀郎木卡姆的生态与形态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年 11 月出版.
    [24]刀郎.木卡姆的生态与形态研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年 11 月版.
    [25]周吉.木卡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年 1 月版.
    [26]塔来提?吐尔地.从歌舞集《云南印象》的成功谈新疆歌舞艺术发展.[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5 年 3 月第 3 卷第 1 期.
    [27]伍国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年 5 月版.
    [28]朱玉红.试论舞蹈作品中编导和演员作用的异同.[J].艺术广角.2006 年第 2 期.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9]王贞琴.康巴尔汗在新疆现代舞蹈发展史上的地位与作用.[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 年3 月第 4 卷第 1 期.
    [30]赛雅拉?阿巴索夫.弘扬新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亟待解决的若干问题.[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 年 12 月第 4 卷第 4 期.
    [31]王宝龙.五十年的新疆歌曲创作. [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6 年 12 月第 4 卷第 4 期.乌鲁木齐.
    [32]段桥生,米瑞玲.中国传统音乐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中国音乐.2006年第 4 期.
    [33]李礼.我国民族声乐的传承与发展.[J]文艺评论.2007 年第 1 期.
    [34]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当代社会音乐生产体系运行研究.[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3 月.北京.
    [35]尹森林.对新疆歌曲创作的思考.[J]. 民族音乐.2006 年第 5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