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态势及我国的战略对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阻挡、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共享区域内资源和市场,实现共同发展,已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普遍共识和发展战略。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走在了前面,成为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领头羊和成功示范。随着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和合作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成为世界上实力最强、影响力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并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发展格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作为世界经济三大重心之一的东亚,区域合作起步晚,水平低,发展慢,制约了区域内各国的快速发展,影响了东亚经济的快速崛起。中国作为东亚大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是推动东亚合作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国要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必须加强东亚合作。因此,积极推动东亚合作,既是东亚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文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区域经济合作等经济理论,重点分析东亚合作的相关问题,研究东亚合作的发展途径和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中国参与东亚合作的必要性和优势条件,并提出中国参与东亚合作的战略对策。首先,从分析世界经济合作发展入手,以世界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基本理论、合作模式和发展阶段为依据,通过对世界三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模式、合作水平、组织机构与决策机制以及经贸促进等方面进行简要的分析、评价和比较,得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是各国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的结论。其次,通过全面回顾和总结东盟、“10+1”合作、“10+3”模式以及中日韩三国合作等合作机制的发展历程和合作现状,着重分析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成因、主要特征、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认真比较、评价未来东亚合作的可能发展模式,展望东亚合作的发展前景。认为,东亚合作是大势所趋,但是一个复杂的渐进发展过程,必须立足实际,
Nowadays,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has become an overwhelming and irreversible development trend. Strengthen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sharing regional resources and market and realizing the common development has been accepted as a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EU and NAFTA, as the success and leaders, have been in advance of the world's pace. With the rapid progress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constant improvement of cooperation, presently, EU and NAFTA have been deemed to be the most powerful, influential, and largest regional economic groups, and deeply affected the world wide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for such reasons as late start, low level, and slow development in regional cooperati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restricted among regional countries in East Asia, although it is one of three economic centers of the world. As a large country in East Asia, China, with its great influence and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has contributed significant efforts in the promotion of East Asian cooperation. Meanwhile, in order to deepen external opening-up and develop more rapidly, China must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with East Asia region. Therefore, active promotion of cooperation within East Asian region reflects not only the requirements of East Asian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necessit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Linking the examples with related theories which include macro economy,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combining the methods of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specifically analyses the related issues and studies the approaches and direc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Further more, on the above basis, the paper generally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advantage, and raises the strategic countermeasure of China in the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Firstly, beginning with the discuss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wide economic co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ories, cooperation modes and seedtimes of global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by briefly analyzing, evaluating and comparing with the world's three economic centers' development modes, levels of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decision-making institutions and promotions of economy and trades, it is found that the strengthening of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s the necessary choice of countries that look forward to develop rapidly in East Asia.
引文
[1] 于立新,王佳佳.《区域合作与投资:中国自由贸易区发展模式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04第49期:
    [2] 施小蕾,郑毅敏.《国际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及我国对策》.《大连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3] 陈富桥,祁春节.《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意义》.西湖学苑—农产品国际贸易研究网
    [4] 陈迎春.《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4期
    [5]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全球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网》,2003年1月28日
    [6] 尤安山.《论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然性及前景》.《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
    [7] 任晓.《东亚合作与中国》.《太平洋学报》,2003年第3期
    [8] 贺圣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构和我们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东南亚纵横》,2002年第7期
    [9] 罗肇鸿.《在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中争取双赢》.《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10] 陆月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社会科学家》,2001年第6期
    [11] 于立新,王佳佳.《中国对外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模式选择》.《财贸经济》,2003年第2期
    [12] 谢晓波.《区域经济理论十大流派及其评价》.《浙江经济》,2003年第23期
    [13] 李向阳.《全球化时代的区域经济合作》.《世界经济》,2002年第5期
    [14] 樊莹.《中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利益与特点》.《国际经济合作》,2005年第3期
    [15] 魏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与前景》.《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第9期
    [16] 周泽红.《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趋向与我国的战略选择》
    [17] 张蕴岭.《东亚合作其及影响》.《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11期
    [18] 宋群.《东亚经济合作的新发展及我国的对策》.《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第7期
    [19] 尤安山.《东亚经济多边合作的发展趋势》.《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4期
    [20] 欧阳欢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需要处理的几个关系》.《世界经济研究》,2004年第9期
    [21] 王士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意义及前景》.《云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22] 王少普.《东亚多边合作条件的历史及现状考察》.《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
    [23] 陈虹.《共享增长: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现实与思考》.《国际经济评论》,2003年第9—10期
    [24] 庞中英.《地缘政治:东亚地区合作的障碍》.《世界经济知识》.2004年第12期
    [25] 宋玉华.《当前中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第3期
    [26] 杨伯江,孙晓青,倪霞韵,尚前宏,常志忠《东北亚研究东亚一体化可行性探讨》.《现代国际关系》,2002年第6期
    [27] 王厚双,刘蕾.《从无形到有形的演变—论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政策转变的动因》。《东北 亚论坛》,2003年第5期
    [28] 王宪磊.《经济全球化中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发展》.《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29] 赵京霞.《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结果》.《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第12期
    [30] 孙郁葱.吴冬梅.《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第6期
    [31] 周茂荣、聂文星.《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32] 苏浩.《东亚区域合作的机制化安排》.《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33] 曹云华.《浅谈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若干问题》.《亚太经济》,2003年第4期
    [34] 张蕴岭.《东亚合作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当代亚太》,2002年第1期
    [35] 陈峰君.《东亚模式的争议与我见》.《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2期
    [36] 柴瑜.《东亚经济合作的进展及其思考》.《世界经济》,2004年第3期
    [37] 林其屏.《开放性区域经济合作:一种新的世界经济合作模式》.《亚太经济》,2004年第3期
    [38] 李玮.《欧盟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比较》.《东南亚》,2004年第3期
    [39] 温家宝.《加强合作,互惠共赢》.2004年11月29日在第八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40] 温家宝.《深化战略伙伴关系,推进全方位合作》.2004年11月29日在第八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41] 何帆,张斌,张明.《对<清迈协议>的评估及改革建议》.
    [42] 张小济,张丽平.《东亚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43] 孙郁葱,吴冬梅.《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第6期
    [44] 邱丹阳.《东亚合作与中国的选择》.《国际问题研究》.2003年第3期
    [45]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
    [46]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
    [47] 闵凡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时事资料手册》,2004年第5期
    [48] 许宁宁.《中国企业在东亚投资的重点领域》.2005年7月2日在“2005东亚投资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49] 马树生.《我国在亚洲区域合作中的角色》.《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11期
    [50] 伍桂华.《21世纪东亚区域经济组织建立的可行性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
    [51] 安岗.《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研究的一个综述》
    [52] 宾建成,陈柳钦.《世界双边FTA的发展趋势与我国的对策探讨》
    [53] Dr. Kiyokatsu Nishiguchi.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East Asia After the Crisis" .UBC Year of Japan:2002—2003
    [54] Ramkishen S. Rajan. "Asian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Sequencing of Financial, Trade and Monetary Regionalism"
    [55] David Shambaugh. "Chica' s New Diplomacy". Foreign Service Journal/May 2005, P30—38
    [56] 李玉潭.《东北亚区域经济概论》.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年
    [57] 李琮.《世界经济学新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58] 彼得·罗布森.《国际一体化经济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