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古代华北燃料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华北地区的地貌大致可分为山地、平原与沼泽湿地三个部分,地貌的差异决定了植被分布的差异,进而导致了燃料利用形式的差异。独特气候状况使得华北民众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而近世气候的变化使得燃料需求进一步增大。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燃料蕴藏量较大,反者反是。城市中燃料蕴藏量较少,而燃料需求却极大;乡村中的情况与城市相反。这样的差异对经济、社会与生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远古以迄明清,华北地区人口起伏波动极大,但总体的趋势是不断增多,至明清时期出现了严重的人口问题。与人口发展脉络相一致,华北区域内人们的燃料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大。于是,燃料的供应日趋紧张,至唐宋而出现了燃料危机,至明清时期越发严重。
     政府的燃料消耗量极为巨大,宫廷的饮食起居、祭祀礼仪中的举行、官员的薪俸发放以及军队的生活作战等等都需要大量的燃料。为了确保燃料供应,政府设置了专门的职官与机构,此外明代还设置了宦官组织惜薪司掌管内廷燃料采供。在明代,政府还设置易州山厂来直接进行燃料的生产与转运,山厂的兴起与衰落则与燃料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在燃料危机深重的情形下,政府采取了种种措施确保燃料供应。
     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消耗大量燃料,随着燃料匮乏局面的形成,华北地区民众民众生活日趋困苦化。围绕燃料,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有关的民间纠纷与刑事案件层出不穷。为了应对燃料危机,人们不断改造炊具、炉灶并调整饮食习惯,也极力改造取暖器具并改变取暖方式,极力提高燃料利用效率,以求开源节流,使生活用燃料得到最低限度的保障。
     中古及其以前,华北地区的手工业生产颇为发达,而步入近世却呈现萧条景象,丝织业、陶瓷业、冶铁业、制盐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落。这一变局的出现与燃料危机的出现与加深密不可分,燃料供应紧张的情势下,若干高能耗手工业生产规模自然会受到挤压。近世冶铁业、制盐业等仍能有一定的发展,凭依的则是煤的使用及生产技术的革新。
     近世的燃料危机对华北地区的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由于过度的樵采,植被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而作物秸秆大量用作燃料,又对役畜饲养造成了巨大冲击,饲养规模不断缩减,役畜结构也发生了剧烈变动。燃料危机还影响了作物结构和土壤肥力,高杆作物比重逐渐提高,而土壤肥力则呈下降趋势。
     华北地区用煤历史悠久,自宋代开始大规模应用,至明清而用量更为巨大。煤的开采与使用对政治与经济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煤炭在近世社会演变进程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随着煤炭的广泛使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植被的压力,役畜饲养也得以维持,但是也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反思当代的利用模式,展望未来人类前景,化石能源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Generally speaking, North China has3different landforms:mountains,plain and swamp. The differences of the landforms determinethe vegetation kinds and distribution, which, as a result, cause thedifference of the ways that fuels are adopted. In fact, the unique climaticconditions have made the residents in North China rely on fuelsdramatically, and the climate change in recent years has further increasedthe demand. Usually, the area with more population has more fuelreserves, and vice versa. However, city areas with large demand haveinadequate fuels, and rural areas have exactly opposite situations. Themismatch has influenced the regional economy, society development, andeco-system every since.
     Since thousands of years ago, the population in North China areashas fluctuated but with an overall increasing trend and started to causeproblem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y,. As a result of population growth, the fuel consumption had increased largely, and the inadequate fuelsupply started to happen and caused a fuel crisis in Tang and SongDynasty, which was further deepened in Ming and Qing.
     As the governments were in great demand of fuels for regularlodging, ceremonies, salaries for officials and military operations, etc,some special bureaus or department were established to guarantee thefuel supply. In addition, Xixinsi(惜薪司),an Eunuch agencies,wasestablished in Ming dynasty in charge of internal fuel supply. Thegovernment also started Yizhoushanchang (易州山厂) for fuelproduction and supply, which was greatly dependent on the fuel relatedsituations. Overall, during the fuel crisis, the governments had takenmeasures to guarantee the supply.
     Meanwhile, the residents were in great demand of fuels as well. Asthe crisis was deepened, the people in North China suffered greatly. Theystarted to fight each other for access to fuels, which causes a large number of criminal cases. In a response to the fuel crisis, people startedto improve the cookware, adjust eating habits, redesign the heatingappliances, and change the heating method for an optimal use of the fuelsto keep a basic everyday’s life.
     The handicraft production used to be very prosperous in NorthChina several thousand years ago, and it decayed afterwards in silk,ceramics, metal, and salt industries, 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fuelcrisis, as the fuel supply became limited, the industries requiring moreconsumptions had to be compressed. The modern metal and saltindustries would be further developed based on the use of coals and thetechnical innovations for production.
     Modern fuel crisis has dramatically affected the eco-system everysince in North China. Due to the over exploitation, the landforms havebeen damaged badly. The use of crop residues as fuels has also impactedthe animal feeding, so that the scale of animal feeding shrinks gradually and the distributions of draft animals have changed greatly, as well as thedistribution of crops, soil fertility, i.e. long-stalked crops have gainedmore percentage, the soil fertility, however, has been dropping.
     North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of use of coal for energy, and itbecame a large scale from Song dynasty and enormous in Ming and Qing.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have influenced the politics and economyfor long, and coal has marked the modern social evolution. As it becomesextensively accepted, the pressure on the landforms has been relieved,and the animal feeding has been kept, however, many serious problems ineco-system have been caused. Based on the reflection of modern fuelutilization and the vision for future human being, the problems associatedwith fossil energy are worth serious thinking.
引文
1李根蟠:《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以农史为中心的思考》,《南开学报》2006年第2期。
    2王利华:《中国生态史学的思想框架和研究理路》,《南开学报》2006年第2期。
    3梅雪芹:《从环境的历史到环境史——关于环境史研究的一种认识》,《学术研究》2006年第9期。
    1对目前环境史研究过程中若干问题的评述可参看拙著《试评<什么是环境史>——兼谈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中国农史》2010年第4期;《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认识误区与应对方法》,《学术研究》2011年第8期;《论环境复古主义》,《鄱阳湖学刊》2011年第5期。
    1(德)恩格斯:《反杜林轮》,人民出版社1970年版,第页。
    1参见王利华:《生态环境史的学术界域与学科定位》,《学术研究》2006年第9期。
    1《火之简史》,斯蒂芬·J·派因著,梅雪芹、牛瑞华、贾珺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马俊亚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2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3《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第4期。
    4《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2辑。
    1《自然科学史研究》2010年第4期。
    2《台大历史学报》第36期,2005年12月。
    3《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辑。
    1许惠民、黄淳:《北宋时期开封的燃料问题——宋代能源问题研究之二》,《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2程遂营:《北宋东京的木材和燃料供应——兼谈中国古代都城的木材和燃料供应》,《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5期。程遂营:《唐宋开封生态环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龚胜生:《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燃料供销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辑。
    4《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4本1分,2003年3月。
    5《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1期。
    1《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1辑。
    2张岗:《明代易州柴炭山场及其对山林的破坏》,《河北学刊》1985年第3期。
    3张岗:《明代遵化铁冶厂的研究》,《河北学刊》1990年第5期。
    4曾品沧:《炎起爨下薪——清代台湾的燃料利用与燃料产业发展》,《台湾史研究》第15卷第2期,2008年6月。
    5谢家荣:《煤》,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6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1煤炭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
    2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
    3《清代至民国时期华北煤炭开发:1644-1937》,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该文对早期煤炭史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细致的梳理,读者可参看。
    4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版。
    5地质出版社1980年版。
    6此外较有代表性的还有祁守华编:《中国古代煤炭开采利用轶闻趣事》,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年;李仲均、李卫:《中国古代矿业》,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陈美东主编,何堂坤、赵丰著:《中国文化通志·纺织与矿冶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卢嘉锡主编,赵匡华、周嘉华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田北湖:《石炭考》,《国粹学报》第四年戊申第四十三期,光绪三十四年(1908)六月二十日。陈子怡:《煤史——中华民族用煤的历史》,《女师大学术季刊》,1931年4月第2卷第1期。王琴希:《中国古代的用煤》,《化学通报》,1955年第11期。周兰田:《中国古代人民使用煤炭历史的研究》,《北京矿业学院学报》1956年第2期。王仲荦:《古代中国人民使用煤的历史》,《文史哲》1956年第12期。赵承泽:《关于西汉用煤的问题》,《光明日报》1957年2月14日《史学》双周刊第101号。李仲均:《中国古代用煤历史的几个问题考辨》,《地球科学——武汉地质学院学报》1987年第6期。
    8《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2期。
    9《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1(日)宫崎市定:《宋代的煤与铁》,载《宫崎市定论文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该文原载《东方学》第十三辑,1957年3月。
    2(日)宫崎市定:《中国的铁》,载《宫崎市定论文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该文原载《史林》杂志第40卷第6期,1957年11月。
    3(美)罗伯特·哈特威尔,杨品泉摘译:《北宋时期中国煤铁工业的革命》,《中国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5期。原载《亚洲研究杂志》1962年2月号。
    4(日)吉田光邦:《关于宋代的铁》,载刘文俊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十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原载《中国科学技术史论集》,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72年版。
    5(日)宫崎洋一:《明代华北的燃料与资源》,载《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黄山书社1997年版。
    6《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全汉升:《火药的发明和西传》,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2相关成果有郭正谊:《火药发明史料的一点探讨》,《化学通报》1981年第6期;《火药源起的新探讨》,《化学通报》1986年第1期。刘广定:《谈我国发明火药的起源》,《科学月刊》1982年第7期。丁:《古代火药技术简史》,《爆炸与冲击》1983年第4期。袁成业、松全才:《我国火药发明年代考》,《中国科技史料》1986年第1期。关于明清火器的研究颇多,大都涉及火药,限于篇幅,不再意义列举。
    3郭正谊:《中国烟火史料钩沉》,《中国科技史料》1990年第4期。朱培初:《明清两代的北京烟火史》,《紫禁城》1982年第6期。祝大震:《邢各庄烟花爆竹传统工艺考察》,《中国历史文物》1992年刊。
    4李约瑟著、刘晓燕等译:《中国科学技术史》第5卷《化学及相关技术》第7分册《军事技术:火药的史诗》,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5杨文衡、刑润川:《我国古代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学术研究》1982年第1期。戴裔煊:《中国历史上对石油天然气的认识利用及其与西方的关系(上)》,《学术研究》1983年第4期;《中国历史上对石油天然气的认识利用及其与西方的关系(下)》,《学术研究》1983年第5期。刘德仁:《我国古代开发天然气年代考》,《社会科学研究》1981年第3期。王仰之:《古代四川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几个问题》,《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陈红梅:《四川古代天然气开发的技术成果》,《盐业史研究》1999年第4期。彭久松:《试说临邛火井——我国古代天然气开发史探索之一》,《中国井矿盐》1977年第
    4期。刘春全:《临邛井不是火井而是石油井》,《盐业史研究》1989年第1期。鲁子健:《临邛火井考》,《盐业史研究》1995年第3期。
    1参见史念海等:《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另参《河山集》系列中的多篇文章,此处不一一列举。
    2朱震达、刘恕:《中国北方地区的沙漠化过程及其治理区划》,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年。于希贤:《北京地区天然森林植被的破坏过程及其后果》,《环境变迁研究》第1辑,1984年;《近四千年来中国地理环境几次突发变异及其后果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辑。朱士光:《全新世中期中国天然植被分布概况》,《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1辑;《历史时期江汉平原农业区的形成与农业环境的变迁》,《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赵永复:《历史时期黄淮平原南部的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景爱:《平地松林的变迁与西拉木伦河上游的沙漠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4辑;《木兰围场破坏与沙漠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辑。蓝勇:《明清时期的皇木采办》,《历史研究》1994年第6期。邓辉:《全新世气候最宜期燕北地区人地关系研究》,《环境变迁研究》第5辑;《燕北地区两种对立青铜文化的自然环境透视》,《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全新世大暖期燕北地区人地关系的演变》,《地理学报》1997年第1期。
    3陈嵘:《中国森林史料》,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版。相关的论文还有《历代森林史略及民国林政史料》,中华农学会发行,1934年;《列强林业经营之成功与我国林业方案之拟议》,《中华农学会报》1935年第137期第1-16页。
    4樊宝敏、李智勇:《中国森林生态史引论》,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两人合著的相关论文还有《夏商周时期的森林生态思想简析》,《林业科学》2005年第4期;《清代前期的林业思想初探》,《世界林业研究》2003年第6期;《中国古代森林与人居生态建设》,《中国城市林业》,2005年第1期。
    5翟旺、张守道:《太行山系森林与生态简史》,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版;翟旺、米文精:《五台山区森林与生态史》,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年版。
    6董智勇:《中国森林史资料汇编》,中国林学会林业史学会1993年版。
    7张钧成:《中国林业传统引论》,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年版。
    8熊大桐:《中国近代林业史》,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年版。马忠良等:《中国森林的变迁》,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年版。王长富:《中国林业经济史》,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上述几位学者还有大量的相关论文,此处不一一列举。
    1王建文:《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杨海蛟:《明清时期河南林业研究》,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梁明武:《明清时期木材商品经济研究》,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金麾:《清代森林变迁史》,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2邱仲麟:《国防线上:明代长城沿边的森林砍伐与人工造林》,《明代研究》2005年12月第8期;《明代长城沿线的植木造林》,《南开学报》2007年第3期。
    3刘翠溶(Ts'ui-Jung Liu)、刘士永(Shi-Yung Liu):《APreliminary Study on Taiwan's Forest Reserves in the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 Legacy of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日治時期台湾保安林初探:环境保育的一项遗产),《台湾史研究》第6卷1期,2000年9月。第1-34页。
    4许倬云:《中国中古时期饮食文化的变迁》,载《许倬云观世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杨文骐:《中国饮食文化和食品工业发展简史》,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年版。洪光住:《中国食品科技史稿》,中国商业出版社1984年版。黎虎:《汉唐饮食文化史》,北京师范大学1998年版。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6篠田统著,高桂林等译:《中国食物史研究》,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年版。中山时子主编,徐建新译:《中国饮食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尤金·N·安德森著,马孆、刘东译:《中国食物》,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陈彦堂:《人间的烟火:炊食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张耀引:《史前至秦汉炊具设计的发展与演变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硕士论文;高蒙河:《先秦陶灶的初步研究》,《考古》1991年第11期;印志华:《从饮食器具看秦汉烹饪》,《中国烹饪研究》1997年第1期;刘尧汉:《中华民族的原始葫芦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赵本加:《陶器文化与葫芦文化》,《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2柏忱:《火炕小考》,《北方文物》1984年第1期。张国庆:《北人尚炕习俗的由来》,《北方文物》1987年第3期。周小花:《“火炕”考源——兼谈“坑”字与“炕”字的关系》,《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第4期。
    3王世莲:《女真人的火炕与高丽窭民的长坑》,《学习与探索》1987年第3期。娜日斯:《论达斡尔火炕文化价值与保护的重要性》,《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黄锡惠、王岸英:《满族火炕考辨》,《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第4期。
    4金宝忱:《东北古今火炕对比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1986年第4期。曹保明:《东北火炕与烟囱的鲜明特点》,《东北史地》2009年第1期。华阳:《东北地区古代火炕初探》,《北方文物》2004年第1期。
    5山东省农村住宅卫生科研协作组:《沿海农村四种火炕住宅卫生调查》,《环境与健康杂志》1986年第1期。庄智:《中国炕的烟气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1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上海此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70页。
    1关于华北玉米的种植情形,可参看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历史论丛》第5辑;李辅斌:《清代河北山西粮食作物的地域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1辑。
    2(元)大司农司:《农桑辑要》卷二,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3(元)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卷上种秫黍条,四库全书本。
    1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章《康各庄》,上海书店1947年版,第13页。
    2(宋)黄震:《黄氏日钞》卷七十八公移《咸淳七年中秋劝种麦文》,元后至元刻本。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二十三神宗熙宁四年五月条,四库全书本。
    4(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卷一百零八,四库全书本。
    5(宋)佚名:《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利集》,中国古典文献出版社1954年版,第100页。
    6(宋)张君房纂辑,将力生等校注:《云笈七签》,华夏出版社1996年版,第421页。
    7宋孟寅等:《中国谚言集成》(河北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12页。转引自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第五章第二节,第255页。
    8(明)范景文:《战守全书》卷十一《守部》,明崇祯刻本。又见(明)胡宗宪:《筹海图编》卷十二,四库全书本;(明)佚名:《城守筹略》卷二《闻警設备》,明崇祯十七年钱墨当刻本等,余不尽举。
    9(明)邝璠:《便民图纂》卷四,明嘉靖二十三年刻蓝印本。
    1(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乙志》卷十《五十四事·董染工》,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8页。
    2(明)杨慎:《秇林伐山》卷十八,明嘉靖三十五年王询刻本。
    3本段论述参照了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湖泊概论》,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4弘治《保定郡志》卷十二《山川》,《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第19页下。
    1(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四》,清浙江书局本。
    2(元)施耐庵著、(明)李贽评:《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卷之六十二《放冷箭燕青救主劫法场石秀跳楼》,明容与堂刻本。
    3李学勤:《<尔雅>注疏》卷八,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1页。
    4(唐)杜佑:《通典》卷八十七,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380页。
    5(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五十六《兵部三十九·武库清吏司·柴炭》,续修四库全书第791册史部政书类,第644页下。
    6(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五《工部二十五·屯田清吏司·柴炭》,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史部政书类,第435页上。
    7(明)李时珍.:《李时珍医学全书·本草纲目》卷六《火部·燧火》,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年版,第202页。
    8(明)李时珍.:《李时珍医学全书·本草纲目》卷六《火部·芦火竹火》,第202页。
    1(明)李时珍:《李时珍医学全书·本草纲目》卷六《火部·艾火》,第203页。
    2(东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四部丛刊景明钞本。
    3(东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榆白杨第四十六》。
    4(东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
    5(东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榆白杨第四十六》。
    6(唐)郭橐驼:《种树书》卷上十二月,明夷门广积本。
    7陈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732页。
    8(明)李时珍:《李时珍医学全书·本草纲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年版,第202页。
    9(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六,四部丛刊景金泰和晦明轩本。
    10(元)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二,明景泰七年内府刻本。
    1(明)刘侗:《帝京景物略》卷二,明崇祯刻本。
    2(明)范景文:《战守全书》卷十四守部,明崇祯刻本。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十七神宗,四库全书本。
    4(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下《五金第十四》,明崇祯初刻本。
    5(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卷一百二,四库全书本。
    6(东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谷楮第四十八,明刻本。
    7(东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
    1(宋)苏轼:《物类相感志》,民国景明宝颜堂秘笈本。
    1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总论》,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21页。本节论述多依据此书,不再一一标明。
    2参见吴忱:《华北地貌环境极其形成演化》,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1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总论》,第154页。
    2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总论》,第156页。
    1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总论》,第142页。
    2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总论》,第142页。
    1取自张治勋:《中国自然地理图解》,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6页。
    1以上论述参考了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总论》,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23-224页。
    1河北省棉产改进会:《河北省棉产调查报告》,民国二十五年版。转引自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第五章第二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第257页。
    2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章《康各庄》,上海书店1947年版,第13-14页。
    3《北华捷报》1883年8月3日。转引自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第五章第二节,第257页。
    4(元)司农司《农桑辑要》卷七岁用杂事条,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1(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七十六元诗四十六,四库全书本。
    2(元)龚璛:《存悔斋稿》,元至正五年钞本。(清)顾嗣立:《元诗选》二集卷二(四库全书本)、(清)张豫章:《四朝诗》元诗卷四十四(四库全书本)“野华”皆作“野菜”。
    1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1王绍武:《公元1380年以来我国华北气温序列的重建》,《中国科学(B辑)》1990年第5期。
    2张振克、吴瑞金:《中国小冰期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影响》,《大自然探索》1999年第1期。
    3(元)脱脱:《宋史》卷8《真宗纪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52页。
    4(清)谈迁:《北游录》,中华书局1960年版。转引自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5(元)脱脱:《宋史》卷171《职官志十一·奉禄制上》,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124、4125页。
    6柏忱:《火炕小考》,《北方文物》1984年第1期。张国庆:《北人尚炕习俗的由来》,《北方文物》1987年第3期。周小花:《“火炕”考源——兼谈“坑”字与“炕”字的关系》,《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第4期。
    1关于三城的兴衰问题,笔者有未刊稿《论冀南三个中心城市的兴衰》进行了详细探讨,此处不做过多展开。
    2以上论述主要参考了凌大燮:《我国森林资源的变迁》,《中国农史》1983年第1期;王九龄:《我国是怎样由多林变为少林的》,《资源科学》1984年第1期。
    3(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871《火部四》引《语林》,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1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第五章第一节,第238页。
    2嘉靖《彰德府志》卷二《地理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3(明)查应光:《靳史》卷二十五,明天启刻本。
    4(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卷二,明胡氏文会堂刻本。
    5(元)释行秀:《从容庵录》卷三,大正新修大藏经本。其他佛家经典中大都有相关论说,不再一一列举。
    1(元)脱脱:《宋史》卷十一《仁宗纪三》,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217页。
    2(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三,嘉庆墨海金壶本。
    3(宋)董煟:《救荒活民书》拾遗。
    4(明)刘嵩:《槎翁诗集》卷八《入东平渡北关外长桥见采樵冰上者》,四库全书本
    5(宋)陈东:《靖炎两朝见闻录》卷上,清钞本。
    1(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六十六,清许涵度校刻本。
    2(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二。
    3(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二。
    4(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七。
    5(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七。
    1(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七十八。
    2(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八十七。
    3(明)吕坤:《吕新吾全书》卷一《去伪斋集》,光绪间修补明刊本。
    4(明)李光壂:《守汴日志》,清道光刻光绪补刻本。
    5(明)清溪道人:《禅真逸史》第三十回,明本衙爽阁刊本。
    1(明)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卷十二《马超兴兵取潼关》,明嘉靖元年刻本。
    2(明)罗贯中:《残唐五代史演义》卷二《存孝打破石岭关》,明末刻本。书中称:原来函谷城郭坚固,濠堑深险,连围七日,攻打不下。薛阿檀进计与李存孝曰:“城中无水少柴,古语有云:‘民非水火不生活。’连围七日,军民已慌,不如暂且收军,如此如此,唾手可得。”存孝曰:“此计甚妙。”即时告于晋王,著令字旗传言,诸将尽皆退军,当晚存孝断后,各部兵渐渐撤退。存惠此時于城上观看军兵退了,恐有计策,只开西门令人哨探,果然去远,才令军民出城打柴取水,止限三日。众皆惧唐军再来,多打柴薪入城,乱乱纷纷,出入难以盘诘。第三日人报晋王人马又到,军民竞奔入城。存惠领兵上城守护,存当自引本部将各门提调。守至三更,忽见城门里一把火起,存当急来救是,城边转过一人,手持大刀斩存当于马下,随后十余骑勇士杀散军士,斩开门锁,放存孝军马入城。存惠从东门弃城而走,存孝安休休却得了此城,遂重赏各军。原来是薛阿檀献的计,故意退军,却扮作打柴军人杂在百姓夥內挑柴入城,当夜里应外合。
    3(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71页。
    4(东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榆白杨第四十六》,四部丛刊景明钞本。
    1(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白氏文集卷四,四部丛刊景日本翻宋大字本。
    2取自戴敦邦:《戴敦邦图说诗情词意》,上海赐书出版社1999年版。
    3(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百四十《张建封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831页。
    1嘉靖《隆庆志》卷十《艺文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2(明)顾梦游:《顾与治诗》卷八《野宿(六首其六)》,清初书林毛恒所刻本。
    3(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明书林杨闽斋刊本。
    4(明)沈泰:《盛明杂剧二集》卷二十七,民国十四年董氏诵芬室刻本。
    1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史简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版,第135页。
    2(清)杨双山:《知本提纲·农则耕稼》。见王毓瑚编《秦晋农言》,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38-39页。
    3(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二“河舟”条,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版,第103页。
    4龚胜生:《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燃料供销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辑。
    1路遇、滕泽之:《中国分省区历史人口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许惠民、黄淳:《北宋时期开封的燃料问题——宋代能源问题研究之二》,《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3龚胜生:《唐长安城薪炭供销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辑;《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燃料供销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辑。
    1该书编辑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
    1以上论述受斯蒂芬·派因观点的影响甚大,参见氏著、梅雪芹译:《火之简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1倪根金:《明清护林碑知见录》,《农业考古》1996年第3期;《明清护林碑知见录续》,《农业考古》1997年第1期。
    1(战国)墨翟:《墨子》卷十四《公输》,明正统道藏本。
    2(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九《沟洫志》,第1682页。
    1(宋)李昉:《太平御览》卷871《火部四》引《语林》,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第3861页上。
    2(宋)李昉:《太平御览》卷757《器物部三》引《晋诸公赞》,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第3359页上。
    3(北齐)魏收:《魏书》卷七十九《张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66页。
    6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9页。
    7(东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六《养羊第五十七》,四部丛刊景明钞本。
    8(东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八《作酱等法第七十》。
    9(唐)杜荀鹤:《杜荀鹤文集》卷二《杂诗》,宋刻本。
    1(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八《梦》,明津逮秘书本。
    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浊漳水》,明嘉靖十三年刻本。
    3(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六百五《文部二一·墨》引陆云与兄机书,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第2723页上。
    4(唐)魏征、长孙无忌:《隋书》卷六十九《王劭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061页。
    5(唐)佚名:《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九《金银用炭法》,明正统道藏本。
    6分别见《全唐诗》卷三百一十《过凌霄洞天谒张先生祠》,卷八百三十一《寄怀楚和尚二首》。转引自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第240页。又见吴晓煜:《中国煤炭史志资料钩沉》,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362—363页。
    1(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巴蜀书社1996年版,第171页-174页。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二十三熙宁四年五月乙末,四库全书本。
    3许惠民:《北宋时期煤炭的开发利用》,《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2期。
    1(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十八上《武宗纪上》,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90页。又见(宋)李昉:《文苑英华》卷四百二十三,明刻本。
    2(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七十《帝王部·务农》,明初刻印本。
    3(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一百一《汉书·隐帝纪上》,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343页。
    4(宋)庄绰:《鸡肋编》卷上,四库全书本。
    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建隆三年九月丙子,四库全书本。
    6(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七十三《食货志上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157页。
    7(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一十天圣九年三月乙巳。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十八景德元年十二月辛卯。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四十三庆历三年九月丁卯范仲淹语。
    3(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七十六《食货志上四》,第4285页。
    4(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七十七《食货志上五》,4310页。
    5(宋)苏泂:《泠然斋诗集》卷六《五言绝句七言绝句·金陵杂兴二百首之一》,四库全书本。
    6(元)拜柱:《通制条格》卷二十七,明钞本。
    7(元)佚名:《元典章》卷二十三《户部九》,元刻本。
    1(元)佚名:《元典章》卷二十三《户部九》,元刻本。
    2以上两首见(元)释清珙:《石屋禅师山居诗》卷三《七言古诗》,明万历刻宋元四十三家集本。
    3以上两首见(元)释清珙:《石屋禅师山居诗》卷五《七言律诗》。
    1以上四首见(元)释清珙:《石屋禅师山居诗》卷六《七言绝句》。
    2(元)王实甫:《北西厢秘本》卷一,明崇祯刊本。
    3以上两条材料出自(元)佚名:《古今杂剧》,元刻本。
    1参见刘昭民:《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十一年(1992)版。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八十三熙宁十年六月壬寅。
    3(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卷三十三《食货十三》,中华书局1957年版。
    4(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卷三十三《食货十三》。
    5(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百二十七元丰五年六月丁已。
    6(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卷三十三《食货十三》。
    7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8北京钢铁学院:《中国古代冶金》,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9《中国冶金史》编写组:《河南汉代冶铁技术初探》,《考古学报》1978第1期。
    10龚胜生:《唐长安城薪炭供销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辑。
    1许惠民:《北宋时期煤炭的开发利用》,《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2期。本段关于华北冶铁业的描述主要参照了本文。
    2以上论述主要参照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轻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3(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中《陶埏第七》,明崇祯初刻本
    4许惠民、黄淳:《北宋时期开封的燃料问题——宋代能源问题研究之二》,《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1据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五卷《明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42、264、213页。
    1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五卷《明时期》,第331页。
    2(明)丘濬:《守边议》,载氏著:《大学衍义补》卷一百五十,四库全书本。又载(明)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卷七十三,明崇祯平露堂刻本。
    3《明宪宗实录》卷二百六十,成化二十一年正月己丑条,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1戴铣:《易州山厂志》,载弘治《保定郡志》卷十九,《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2龚胜生:《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燃料供销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辑。
    3刘昭民:《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十一年(1992)版,第135页。
    1(清)计六奇:《明季北略》卷五,清活字印本。
    1(明)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卷十八《杂著二·牧事末议》,明万历二十六年刘元卿刻本。
    2(明)吕坤:《实政录》卷二《民务·赈济饥荒》,明万历二十六年赵文炳刻本。
    3取自(清)徐文弼:《吏治县镜》,台北广文书局民国五十年版。
    1《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三,景泰七年十二月戊午,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2图片取自凤凰网,网址:http://news.ifeng.com/history/vp/detail_2009_12/18/333737_1.shtml。
    3《明神宗实录》卷三百四十九,万历二十八年秋七月戊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4(明)马文升:《端肃奏议》卷四,四库全书本。
    5以上两条出自(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十八《五行志一》,中华书局1974版,第438页。
    1(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十二《熹宗本纪》,第305页。
    2(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十八《五行志》,第438页。
    3以上两条出自(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十四《庄烈帝纪二》,第325、327页。
    4(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十八《五行志一》,第438页。
    5(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十四《庄烈帝纪二》,第329页。
    6取自(清)张维屏:《花甲闲谈》卷十一,清道光富文斋刻本。
    1刘昭民:《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十一年(1992)版,第155页。
    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3李向军:《清代荒政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6页。
    4关于清代的旱蝗资料极为丰富,读者可参看张波、冯风等:《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史料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中的相关内容。且限于篇幅,此处不再详细征引相关史料。
    1(宋)庄绰:《鸡肋编》卷中,四库全书本。
    2邱仲麟:《明代长城沿线的植木造林》,《南开学报》2007年第3期。
    1(明)陈九德:《皇明名臣经济录》卷十七《兵部四》,嘉靖二十八年刻本。
    2(明)刘效祖:《四镇三关志》卷七《制疏考·敕居庸关參將贾斌》,明万历四年刻本。
    3《明世宗实录》卷五百六十,嘉靖四十五年七月壬寅条,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4(明)浦鋐:《竹堂奏议》卷四《陈言边务事》,明万历十一年刊本。
    5(明)刘效祖:《四镇三关志》卷六《经略考·昌镇经略·杂防》。
    6(明)谭纶:《谭襄敏公奏议》卷七《钦奉圣谕疏》,明万历二十八年刊本。
    1(明)刘效祖:《四镇三关志》卷六《经略考·昌镇经略·杂防》。以上植树造林相关资料多有转引自邱仲麟之《明代长城沿线的植木造林》一文者。
    2乾隆《蔚县志》卷十五《货属》,清乾隆四年刻本。
    3孙冬虎:《元明清北京的能源供应及其生态效应》,《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1辑。
    1龚胜生:《唐长安城薪炭供销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辑。
    2许惠民、黄淳:《北宋时期开封的燃料问题——宋代能源问题研究之二》,《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1(清)王庆云:《石渠余记》卷一《纪节俭》,清光绪十六年龙璋刻本。
    2高寿仙:《明代北京燃料的使用与采供》,《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1期。
    3(清)王庆云:《石渠余记》卷一《纪节俭》。
    4龚胜生:《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燃料供销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辑。
    1(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355-1356页。
    2原图取自互联网,网址:http://www.dianping.com/photos/528345,笔者做了修改。
    3原图取自互联网,网址:http://greatcourse.cnu.edu.cn/2008/bjly/wlkc/kcxx/dyc/dyc3-images/image029.jpg,笔者做了修改。
    1(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十八,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
    2(宋)陈祥道:《礼书》卷五十九《燔瘞》,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学刻明修本。
    3(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五《工部二十五·屯田清吏司·柴炭》,《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史部政书类,第436页上。
    1(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一十五《太常寺》,《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史部政书类,第565页上—565页下。
    2万历《顺天府志》卷三《食貨志·经费·宗庙》,明万历刻本。
    3光绪《顺天府志》卷五十《食货志二·物产》引《圣祖御制文集》,光绪十二年刻本。
    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五十一《工部》,转自孙冬虎:《元明清北京的能源供应及其生态效应》,《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1辑。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传·谅辅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94页。
    3正德《长垣县志》卷三《祠祀》,《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4嘉靖《辉县志》卷三,《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5嘉靖《霸州志》卷二《宫室志》中载有郡厉坛,《天一阁藏地方志选刊》本。
    6嘉靖《广平府志》卷六《版籍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7嘉靖《获鹿县志》卷四《祀典》,《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1(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卷六薪俸条,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春在堂全书本。
    2(唐)李林甫:《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膳部郎中》,明刻本。
    1龚氏原作180,明显有误,当为126。后之八品官合计龚氏原作563,亦有误,当为617。
    2据上表可知,龚氏将五品官多计了54名,而1-5品官合计为415名;而八品官少计了54名,6-9品官合计为1690名。今改正为1-5品361名,6-9品1744名,其余数字也做了全面调整。
    3(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十一《代宗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83页。
    4(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二《隐逸传·阳城传》,第5132页。
    1(宋)王溥:《五代会要》卷二十七《诸色料钱上》,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1(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七十一《职官志十一》,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124-4125页。
    2(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七十二《职官志十一》,第4135-4136页。
    3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4(元)脱脱:《宋史》卷六十八《律例志一》,第1496页。《宋会要》、《玉海》、《文献通考》中都有类似记载,不再一一列举。
    1(明)吕维祺:《四译馆增订馆则》卷八俸廪,民国景明崇祯刻清康熙补刻增修后印本。
    2(明)陈师:《禅寄笔谈》卷二,明万历二十一年自刻本。
    3(明)黄佐:《翰林记》卷四皂隶条,四库全书本。
    4(明)焦竑:《熙朝名臣实录》卷十,明末刻本。
    1(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五十七《兵部四十·皂隶》,《续修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第
    791册史部政书类第650页上-650页下。
    2(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五十七《兵部四十·皂隶》,《续修四库全书》第791册史部政书类,第652页上-652页下。
    1嘉靖《山东通志》卷八《户口》,《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上册。该书中称总数为“一千四百一十八人”,称东昌府为“一百十七二人”,显然有误。若东昌府为117,则各府合计为1573;若东昌府为112,则各府合计为1568,均与总数不符,具体情况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2(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三十九《户部二十六·廪禄二·俸给》,《续修四库全书》第789册史部政书类,第692页下。
    1(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十二,明万历林如楚刻本。
    2(明)黄佐:《翰林记》卷四皂隶条,四库全书本。
    1(明)吕维祺:《四译馆增订馆则》卷八俸廪,民国景明崇祯刻清康熙补刻增修后印本。
    2(明)雷礼:《南京太仆寺志》卷十四柴薪条,明嘉靖刻本。
    3(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五十七《兵部四十·皂隶》,《续修四库全书》第791册史部政书类第647页上。
    1嘉靖《长垣县志》卷二《田赋·贡赋》,《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2嘉靖《范县志》卷二力役条,《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3(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六《读史方舆纪要序》,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083页。
    4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四卷《明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5页。
    5吴晗:《明代的军兵》,载于氏著《读史札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第103页。
    1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四卷《明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页。
    1(明)戚继光:《纪效新书》卷七《扎野营说》,清学津讨原本。
    2(明)曹学佺:《石仓文稿》卷三《游蓟门记》,明万历刻本。
    3(明)吕坤:《实政录》卷八《督抚约·计兵费》,明万历二十六年赵文炳刻本。
    1(明)吕坤:《实政录》卷八《督抚约·计兵费》。
    2(明)吕坤:《实政录》卷九《督抚约》。另见(明)范景文:《战守全书》卷十一《守部》,明崇祯刻本;(明)韩霖:《慎守要录》卷四,清海山仙馆丛书本;(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一百一十一《军资乘守》,明天启刻本;(明)钱栴:《城守筹略》卷二《闻警设备》,明崇祯十七年钱黙当刻本。
    3(宋)吴潜:《履斋遗稿》卷四,清钞本。
    1(明)霍韬:《天戒疏》,载(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一百八十六,明崇祯平露堂刻本。
    2(明)戚祚国:《戚少保年谱耆编》卷十《议抚赏》,清道光刻本。
    1(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五《烽火》,四库全书本。
    2(明)叶盛:《水东日记》卷二十七,清康熙刻本。
    3(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一百一十《军资乘守》,明天启刻本。
    1原图取自罗哲文、赵所生、顾砚耕:《中国城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9页。笔者做了修改。
    2原图取自罗哲文、赵所生、顾砚耕:《中国城墙》,第50页。笔者做了修改。
    1(明)杨博:《本兵疏议》卷二十三《覆宣大总督尚书王崇古议修边政疏》,明万历十四年刻本。
    2(明)张萱:《西园闻见录》卷六十一《兵部十》,民国哈佛燕京学社印本。
    1(唐)杜佑:《通典》卷一百五十二《兵五》,清武英殿刻本。
    2(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二,四库全书本。
    3(明)范景文:《战守全书》卷十四《守部》,明崇祯刻本。又载(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一百一十一《军资乘守》,明天启刻本。(明)王鸣鹤:《登坛必究》卷二十八,“贼”后多“人”字,清刻本。
    4(明)范景文:《战守全书》卷十四《守部·备灯火》,明崇祯刻本。
    5(明)范景文:《战守全书》卷十四《守部·备灯火》。
    6(明)范景文:《战守全书》卷十四《守部·备灯火》。
    1(明)范景文:《战守全书》卷十四《守部·备灯火》。
    2(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二,四库全书本。
    3(唐)杜佑:《通典》卷一百五十二《兵五》,清武英殿刻本。又见《战守全书》卷十四。
    4以上俱出自(明)范景文:《战守全书》卷十四《守部·悬灯制》,明崇祯刻本。
    5(明)范景文:《战守全书》卷十四《守部·备灯火》,明崇祯刻本。
    6(明)戚继光:《纪效新书》卷十七,清学津讨原本。
    1(明)范景文:《战守全书》卷十四《守部·备灯火》,明崇祯刻本。
    2(明)范景文:《战守全书》卷十一《守部·备杂物》(明崇祯刻本)
    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下《佳兵第十五·火药料》,明崇祯初刻本。
    2(明)韩霖:《慎守要录》卷三《炼造大小铳火药法》,清海山仙馆丛书本。
    3(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八《盔甲王恭二厂条议》,明万历林如楚刻本。
    4(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下《佳兵第十五》,明崇祯初刻本。
    1(明)刘效祖:《四镇三关志》卷七《制疏考》,明万历四年刻本。
    2取自(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二,四库全书本。
    3(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五广积库买办硝黄条,明万历林如楚刻本。
    1(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八节慎库成造夹靶等枪砲火药条,明万历林如楚刻本。
    2(明)韩霖:《慎守要录》卷三《炼造大小铳火药法》,清海山仙馆丛书本。
    1(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三《工部十三·军器军装二·火器》,《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史部政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22页上。
    2(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三《工部十三·军器军装二·火器》,第325页下。
    3(明)李邦华:《李忠肃先生集》卷三《抚津荼言·催请军需疏》,清乾隆七年徐大坤刻本。
    4(明)范景文:《战守全书》卷十一《守部·备杂物》,明崇祯刻本。
    5丘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6页。
    1(明)刘效祖:《四镇三关志》卷六《经略考》,明万历四年刻本。
    1(明)韩霖:《慎守要录》卷三《炼造大小铳火药法》,清海山仙馆丛书本。
    2(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下《佳兵第十五》,明崇祯初刻本。
    3(明)李光壂:《守汴日志》,清道光刻光绪补刻本。
    1转自光绪《顺天府志》卷十八《京师志十八》,清光绪十二年刻十五年重印本。又见(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卷五十一《日用器物类三》,四库全书本,文字略有差别。
    2(清)赵学敏:《火戏略》,清昭代丛书本。
    3(东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十七,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本。
    4(战国)吕不韦著、(东汉)高诱注:《吕氏春秋》卷十二《月纪》,四部丛刊景明刊本。
    1(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十六《地官司徒》,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
    2(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十六《地官司徒》,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
    3(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十六《地官司徒》。
    4(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三十《夏官司马》。
    5(东汉)班固:《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31页。
    6(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一百一十六《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95页。相关记载如下:钩盾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典诸近池苑囿游观之处。丞、永安丞各一人,三百石。本注曰:宦者。永安,北宫东北别小宫名,有园观。苑中丞、果丞、鸿池丞、南园丞各一人,二百石。本注曰:苑中丞主苑中离宫。果丞主果园。鸿池,池名,在雒阳东二十里。南园在雒水南。濯龙监、直里监各一人,四百石。本注曰:濯龙亦园名,近北宫。直里亦园名也,在雒阳城西南角。
    7(唐)房玄龄:《晋书》卷二十四《职官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37页。记载如下:大鸿胪,统大行、典客、园池、华林园、钩盾等令,又有青宫列丞、邺玄武苑丞。及江左,有事则权置,无事则省。
    8(北齐)魏收:《魏书》卷九十四《阉官传·王温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031页。
    1(唐)魏征、长孙无忌:《隋书》卷二十八《百官志下》,第777页。
    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87页。
    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四十八《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60页。
    1(元)脱脱:《宋史》卷一百六十八《职官志八》,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3997页。
    2(元)脱脱:《宋史》卷一百六十五《职官志五》,第3904页。
    3(元)脱脱:《金史》卷五十六《百官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3页。
    4(唐)李林甫:《唐六典》卷十九《司农寺》,明刻本。
    1龚胜生:《唐长安城薪炭供销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辑。
    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十三《职官志二》,第1841页。
    3(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七《尚书工部》。
    1(唐)李林甫:《唐六典》卷七《尚书工部》。
    2(清)张廷玉:《明史》卷七十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61—1763页。
    3(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二《食货志六》,第1995页。
    1资料取自(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五《工部二十五·屯田清吏司·柴炭》,《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史部政书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35页上—第436页下。
    1(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五《工部二十五·屯田清吏司·柴炭》,《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435页上。
    2取自罗保平:《明清北京城》,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按:明代工部、兵部位置入清未改,而后军都督府入清遭废除,办公处所即清代銮仪卫衙署之所在。
    1(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一百一十四《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3292页。
    2(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五《工部二十五·屯田清吏司·柴炭》,第434页上。
    3(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二《食货志六》,第1994页。
    1《明宪宗实录》卷二百六十二,成化二十一年二月庚申条,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2《明孝宗实录》卷二百二十二,弘治十八年三月己亥条,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3《明武宗实录》卷二,弘治十八年六月丁巳条,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1(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五十六《兵部三十九·武库清吏司·柴炭》,《续修四库全书》第791册史部政书类第635页下-636页上。
    2(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五十六《兵部三十九·武库清吏司·柴炭》,第636页上-636页下。
    1(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五十六原注:“价银共二十四两,该所每年解银三十一两二钱八分。”见第637页下。
    1(清)张廷玉:《明史》卷四十一《地理志二》载:“沈阳中屯卫。洪武三十一年闰五月置。建文中废。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复置,属北平都司,后属后军都督府,寄治北直河间县。”则该卫虽名有沈阳,而实在华北境内。见第956页。
    2(清)张廷玉:《明史》卷九十《兵志二》称大同中屯卫为“永乐初改调”,则当是原驻地在大同,永乐中调至北直河间府境内,该卫自然也在华北地区之内。见第2219页。
    1(宋)王溥:《唐会要》卷六十六《木炭使》,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十二《职官志一》,第1809页。
    3(元)脱脱:《宋史》卷一百六十二《职官志二·三司使》,第3808-3809页。
    1(清)徐松:《宋会要辑稿》卷三十七《食货六》,中华书局1957年版。
    2(元)脱脱:《宋史》卷十《仁宗纪二》,第200页。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一十一,明道元年九月己丑条,四库全书本。
    4(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三》,第1889页。
    5(元)脱脱:《宋史》卷一百六十五《职官志五》,第3908页。
    6(明)宋濂:《元史》卷八十七《百官志三》,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2203页。
    1(明)宋濂:《元史》卷八十九《百官志五》,第2251页。
    2(明)宋濂:《元史》卷九十《百官志六》,第2282页。
    3(清)张廷玉:《明史》卷七十二《职官志一》,第1762-1763页。
    4(清)张廷玉:《明史》卷七十二《职官志一》,第1760页。
    1(清)张廷玉:《明史》卷七十四《职官志三》,第1816页。
    2(清)张廷玉:《明史》卷七十四《职官志三》,第1820页。
    3(明)宋濂:《元史》卷八十五《百官志一》,第2140页。
    1(明)刘若愚:《酌中志》卷十六,清海山仙馆丛书本。
    2(明)刘若愚:《酌中志》卷十七。
    3(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五《工部二十五·屯田清吏司·柴炭》,《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史部政书类,第435页上。
    1(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十二《屯田司》,明万历林如楚刻本。
    2(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二《食货志六》,第1995页。
    1(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五十六《兵部三十九·武库清吏司·柴炭》,《续修四库全书》第791册史部政书类,第644页上-645页上。
    2(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二《食货志六》,第1995页。
    3(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二《食货志六》,第1995页。
    1(明)何士晋等:《工部厂库须知》卷二,明万历林如楚刻本。
    2(明)汪若霖:《歇商不宜妄追职官无辜就毙疏》,载(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四百六十九,明崇祯平露堂刻本。
    3(明)毕自严:《度支奏议》卷三《广西司》,明崇祯刻本。
    1(明)王元翰:《稽积弊以禆实用疏》,载《王谏议全集》,清嘉庆刻本。
    1(明)汪若霖:《歇商不宜妄追职官无辜就毙疏》,载(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四百六十九,明崇祯平露堂刻本。
    1(明)胡忻:《条议铺商疏》,载氏著:《欲焚草》卷一,清康熙四十二年胡恒升刻本。
    2(明)孔贞运:《皇明诏制》卷十,明崇祯七年刻本。
    1(明)胡忻:《请止滥免铺商疏》,载氏著:《欲焚草》卷一,清康熙四十二年胡恒升刻本。
    2(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一百一十八《职官志五》,第3425页。
    3(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卷七十一《官署》,四库全书本。
    4(清)鄂尔泰、张廷玉等:《国朝宫史》卷二十一《官制二》,四库全书本。
    1(唐)魏征、长孙无忌:《隋书》卷三十六《后妃传·序》,第1107-1108页。
    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十四《职官志三·女官》,第1869页。
    3(清)张廷玉:《明史》卷七十四《职官志三·女官》,第1828页。
    1(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五《工部二十五·屯田清吏司·柴炭》,《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434页上。
    2(明)丘濬:《守边议》,载(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七十三,明崇祯平露堂刻本。
    3(明)丘濬:《守边议》,载(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七十三,明崇祯平露堂刻本。
    1(明)戴铣:《易州山厂志》,载弘治《保定郡志》卷十九,《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2(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六十七《工部总督易州山厂尚书侍郎等官年表》,明万历徐鉴刻本。
    3张岗:《明代易州柴炭山场及其对山林的破坏》,《河北学刊》1985年第3期。
    4《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八,景泰元年闰正月丙辰条,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5(明)戴铣:《易州山厂志》,载弘治《保定郡志》卷十九,《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1《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四,正统十四年冬十月癸午条。
    2原图取自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7册《元·明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第44—45页。笔者做了编辑处理。
    3张岗:《明代易州柴炭山场及其对山林的破坏》,《河北学刊》1985年第3期。
    1(明)林聪:《修德弭灾二十事疏》,载(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四十五,明崇祯平露堂刻本。
    2《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六,天顺元年三月辛卯条。
    3《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七,天顺元年夏四月己未条。
    4(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五《工部二十五·屯田清吏司·柴炭》,《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434页上。
    1(明)丘濬:《守边议》,载(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七十三。
    2(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八十九《职官考》,万历三十年松江府刻本。
    3(清)张廷玉:《明史》卷七十二《职官志一》,第1763页。
    4(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六十七《工部总督易州山厂尚书侍郞等官年表》,明万历徐鉴刻本。
    5(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六十七《工部总督易州山厂尚书侍郞等官年表》。
    6《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二十四,正统九年十二月乙巳条。
    7(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六十七《工部总督易州山厂尚书侍郞等官年表》。
    1《明宪宗实录》卷二百八十,成化二十二年秋七月丁卯条。
    2《明孝宗实录》卷九十九,弘治八年夏四月丙辰条。
    3《明宪宗实录》卷二百八十九,成化二十三年夏四月癸未条。
    4《明武宗实录》卷一百一十七,正德九年冬十月戊申条。
    5《明武宗实录》卷二,弘治十八年六月甲戌条。
    1(明)戴铣:《易州山厂志》,载弘治《保定郡志》卷十九,《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1(明)黄光升:《昭代典则》卷二十,明万历二十八年周日校万卷楼刻本。
    2(明)焦竑:《国朝献徵录》卷五十《工部一·太子少保工部尚书万祺传》(明万历四十四年徐象橒曼山馆刻本):“祺起自胥吏处要任已骇物论,又居六卿之列,且加以官保,一时大臣不能执正而科道亦噤不上言,人心为之不平。然其为人亦谦约,不敢怙肆,不甚为士大夫所厌恶,故得保全云。”(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六十七《总督易州山厂行实》(明万历徐鉴刻本):“祺以吏胥致位宫保,大骇物论,但为人谦约,故得保全云。”(明)陈建:《皇明通纪集要》卷二十三(明崇祯刻本):“褀起吏胥,所理者柴炭之事,骤居保傅之位,大臣不敢执正,而言官亦无敢进谏者。”余不尽述。
    3戴铣:《易州山厂志》,载弘治《保定郡志》卷十九,《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4(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六十七《总督易州山厂行实》,明万历徐鉴刻本。
    1《明宪宗实录》卷二百七十,成化二十一年九月庚午条。
    2习称八府五州,是北直不计入顺天府,不知何故。据《大明会典》,应将顺天府计入为九府五州。
    3资料来源:《大明会典》、戴铣《易州山厂志》。
    1嘉靖《广平府志》卷十二,《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2(明)焦竑:《国朝献徵录》卷十八《詹事府一》,明万历四十四年徐象橒曼山馆刻本。
    3(明)汪舜民:《静轩先生文集》卷七《赠吴县簿序》,明正德刻本。
    4(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五《工部二十五·屯田清吏司·柴炭》,《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439页上-439页下。
    5(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六十七《总督易州山厂行实》,明万历徐鉴刻本。
    6(明)孔贞运:《皇明诏制》卷七,明崇祯七年刻本。
    1(明)戴铣:《易州山厂志》,载弘治《保定郡志》卷十九,《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2戴铣:《易州山厂志》,载(明)黄训:《名臣经济录》卷五十二《工部》,四库全书本。
    3(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六十七《总督易州山厂行实》,明万历徐鉴刻本。
    4(明)孔贞运:《皇明诏制》卷七,明崇祯七年刻本。
    1《明英宗实录》卷九十七,正统七年冬十月丙申条。
    2(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五《工部二十五·屯田清吏司·柴炭》,《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434页上。
    3张岗:《明代易州柴炭山场及其对山林的破坏》,《河北学刊》1985年第3期。
    4《明孝宗实录》卷七十五,弘治六年五月壬申条。
    1《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二十,弘治九年十二月乙未条。
    2张岗:《明代易州柴炭山场及其对山林的破坏》,《河北学刊》1985年第3期。
    1《明孝宗实录》卷九十五,弘治七年十二月丙寅条。
    2(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六《工部二十六·屯田清吏司·砍柴夫》,《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439页上。
    3(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六《工部二十六·屯田清吏司·砍柴夫》,《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439页上。
    1《明孝宗实录》卷二百一十三,弘治十七年六月癸未条。
    2《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三十六,成化十年十二月丁未条。
    3《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一,成化十四年八月庚子条。
    4《明宪宗实录》卷二百六十,成化二十一年春正月庚寅条。
    1《明英宗实录》卷八十三,正统六年九月壬寅条。
    2《明英宗实录》卷四十九,正统三年十二月癸亥条。
    3《明孝宗实录》卷二百一十三,弘治十七年六月癸未条。记载如下:顺天府府尹蔺琦等所言减柴价、定营葬、宽科差、节派办四事,谓易州山厂原额砍柴夫一万九千九百二十五名,分派山东、山西并顺天、真、保定等府,四季征银解厂,采烧柴炭,以供惜薪司等衙门岁例之用。河间……五府原无砍柴夫役,只有惜薪司抬柴夫,每年三千名,与顺天……三府每三年轮流共当,已为定例。今琦等欲将本府所属砍柴夫价均派河间五府属,但五府既有抬柴人夫,又有别项重差,况本府先年抬柴夫独当一面,而砍柴夫役照旧不动。近年既与真、保定二府共当一年,已为轻省。请仍行本府照见行事例,按季征解,不许留难侵克。
    4《明英宗实录》卷六十四,正统五年二月乙卯条。详情如下:行在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张纯言:“保定府民大饥,乞暂罢其采运柴炭者三千九百七十一人。”事下行在工部,覆奏:“京师柴炭,日用所急,役不可罢。第可令所司月给粮食之,俟秋成然后已。”从之。
    5《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三,景泰七年十二月丁巳条。
    1《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八,天顺元年五月癸亥条。
    2《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二十四,正统九年十二月乙巳条。记载如下:升提督易州山场柴炭通政司左通政陈恭为工部右侍郎,仍理前事。恭九载秩满,保定等府州县采柴夫数千余人奏乞留恭提督。吏部以闻,故有是命。
    3《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八,天顺元年五月甲戌条。奏疏内容如下:本府所属二十七州、县,除为事为民屯所外,土民只有五百六十里,每年应当神木丁夫六百名,砍柴夫一千七百三十五名,惜薪司抬柴夫三千二百名,匠灶海园坟佃等户、都税等司巡栏塌房厢长马驴东船防夫,坝上等仓脚夫,甲字等仓夫,祗禁弓兵铺司铺兵共一万六千六百余名;此外喂养官马牛驴办纳税粮、革税,承应各衙门采办军需等须物料,拽送迤北使臣车辆夫,比之外府,实为倍蓰。又兼连年灾伤疾瘟,人力不敷,所属民思欲避重就轻,往往三五相率,数十成群,告投力士校尉军役,一县或一二百名,或七八十名。切惟民者国之本,有民而后有赋役。今投军役者日多,则应当民差者日少。况军役一名,又要户下一二丁贴备,俱系不当民差之数。臣访得所投之人,多系正贴军户、匠灶、驿站夫役占者,兵部不行体勘,就准收伍,甚至改换乡贯名籍,此等初无竭力之诚,不过脱免差徭,叨窃粮赏而已。既投之后,却又逃避。乞敕兵部查勘,自天顺元年正月以后但系本府所属民役充力士校尉军役者,照依上林苑监奏准事例,不分已未收伍,俱发原籍为民,当差纳粮,实为便宜。
    4《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一十二,正统九年正月乙丑条。详情如下:工部奏:“今岁大名、广平二府采柴炭夫过期未至,河间、永平、顺德三府役满者已逃二千二百人,尚在役者惟八百人。请罪大名、广平二府官吏,檄河间三府追督逃夫,且倩大兴、宛平夫千人供役以俟代者,明年抵月日免之。”上曰:“官吏姑记罪,令促发夫。役满逃者勿问,在者放遣之。余如奏。”
    5《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八,天顺元年五月癸亥条。
    1陈明光、郑学檬:《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2(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六《工部二十六·屯田清吏司·砍柴夫》,《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439页上-439页下。
    3(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六《工部二十六·屯田清吏司·砍柴夫》,《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439页下-第440页上。
    1资料来源:嘉靖《山东通志》卷八《户口》,《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上册。
    1(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六《工部二十六·屯田清吏司·砍柴夫》,《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440页上-第440页下。
    2《明宪宗实录》卷二百六十,成化二十一年正月己丑条。详情如下:刑部尚书张蓥等言六事:“……一、京畿连年灾伤,而赋役多端,甚于外郡。如惜薪司柴夫役钱实繁且重,光禄寺买办诸铺户价直久稽不给,民困已甚,宜减免夫役,撙节买办……”……工部尚书刘昭等言三事:“……一、光禄寺柴炭旧例每年一千三百一十三万四千斤,近被役人侵克,以致乏用、移借、预支,民受其弊。又惜薪司每岁柴炭共两千四百万斤,所领价银赴官交纳,称收加倍,民多陪补。宜惜民脂膏,撙节用度,公平称收,以免加增预借之困。”上批答曰:“如议。”
    3弘治《易州志》卷四,《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4弘治《易州志》卷四,《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1嘉靖《蠡县志》卷三《户田》,《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2嘉靖《霸州志》卷五《食货志·赋税》岁办条,《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3嘉靖《范县志》卷二力役条,《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第15页上。
    4《明英宗实录》卷二十二,正统元年九月丁巳条。
    1(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六《工部二十六·屯田清吏司·抬柴夫》,《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441页上-第441页下。
    2《明孝宗实录》卷一百零七,弘治八年十二月甲戌条。详情如下:顺天府府尹张玉等奏:“所属州县频年灾伤,民贫役重,乞以台柴夫分派真、保定二府,砍柴夫分派河南、山东二布政司。”工部议谓:“河南、山东近因修河之役,财力俱困,不可分派。惟真、保定二府原无坐派台柴夫役,宜令与顺天府共当。”从之。
    3《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一十四,弘治九年六月甲申条。
    1《明孝宗实录》卷二百一十三,弘治十七年六月癸未条。
    2(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六《工部二十六·屯田清吏司·抬柴夫》,《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440页下。
    3《明孝宗实录》卷十,弘治元年闰正月丙寅朔条、同年同月戊子条。相关商议过程如下:巡抚顺天等府、都察院右副御史彭韶言:“畿内之民,徭役繁重,而大兴、宛平、昌平、漷县尤甚。乞裁损夫役,以苏民困。”户部覆奏:“拟以各项夫役下顺天府酌量分派:宛平、大兴二县只派三分之一,余俱各派外县。其勇士、校尉等户,只优免三丁,不得概户全免,以重累贫民。”从之。……(戊子)工部覆奏:“都御史马文升所奏乞减夫价事,拟将顺天等处台柴夫工价每名月与银一两四钱,以少宽民力。”从之。
    4《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七十六,弘治十四年秋七月戊午条。
    5《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七十九,弘治十四年九月丁亥条。详细记载摘引如下:廵抚直隶都御史王所及廵按御史李良奏:“真定一府比之广平等三府独多砍柴夫役,今年水蝗为灾,军兴屡重,乞将真定等四府纳赎米价通准作真定府砍柴夫价,及取各府各县在官职罚等物并真定、大名二府弘治十三年以前余剩听差人户银两,俱作真定府明年春夏二季夫价。其各府自今年七月至明年十二月续罪米价并在官贼罚银两,俱作秋冬二季夫价。庶几少苏其困,如仍不敷,再于该年均徭人户内量为添补。”工部覆奏,从之。
    6(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六《工部二十六·屯田清吏司·抬柴夫》,《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441页上。
    1(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六《工部二十六·屯田清吏司·抬柴夫》,第441页上。
    2(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六《工部二十六·屯田清吏司·抬柴夫》,第441页上。
    3(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六《工部二十六·屯田清吏司·抬柴夫》,第441页上-第441页下。
    1弘治《易州志》卷四,《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2嘉靖《蠡县志》卷三《户田》,《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3嘉靖《霸州志》卷五《食货志·赋税》岁办条,《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4张岗:《明代易州柴炭山场及其对山林的破坏》,《河北学刊》1985年第3期。
    1以下材料俱见于(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大明会典》卷二百零五《工部二十五·屯田清吏司·柴炭》,《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436页下-第437页下。
    1《明世宗实录》卷八十八,嘉靖八年二月庚午条。
    2(明)戴铣:《易州山厂志》,载弘治《保定郡志》卷十九,《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1《明世宗实录》卷十,嘉靖元年春正月庚戌条。
    2《明世宗实录》卷七十八,嘉靖六年秋七月丁丑条。
    3《明世宗实录》卷一百二十二,嘉靖十年二月戊寅条。
    4《明神宗实录》卷四百一十三,万历三十三年九月辛丑条。详细记载参看第七章,此处不赘。
    5《明神宗实录》卷三百九十八,万历三十二年七月丙寅条。详细记载参看第七章。
    6《明神宗实录》卷三百九十八,万历三十二年七月丙子条。详细记载参看第七章。
    7《崇祯长编》卷三十,崇祯三年正月甲申条。
    1(明)毕自严:《度支奏议》堂稿卷十一《覆兵科题请买煤疏》,明崇祯刻本。
    2康熙《宛平县志》卷六《艺文》引卫周祚《罢玉泉山烧炭纪事》,康熙二十四年刻本。转引自龚胜生:《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燃料供销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辑。
    3《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一百四十六,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辛巳条。详情参看第七章。
    4直隶总督姜晟奏折朱批,见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1页,转引自龚胜生:《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燃料供销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辑。
    5龚胜生:《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燃料供销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辑。
    6关于煤炭问题,第七章还将进一步探讨,此处不再过多展开。
    1取自徐广源:《清西陵史话》,新世纪出版社2004年版。
    1(唐)李林甫:《唐六典》卷十九《司农寺》,明刻本。
    2(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上,清宣统三年叶氏刻本。
    3郑学檬主编:《中国赋役制度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页。
    4(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之八《梦》,四部丛刊景明本。
    5(宋)王溥:《五代会要》卷二十八《诸色料钱下》,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1(元)脱脱:《宋史》卷三百三十《窦卞传》,第10624页。
    2(元)脱脱:《宋史》卷九十三《河渠志三·黄河下》,第2313页。
    3(元)脱脱:《辽史》卷一百零五《马人望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62页。
    4(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四十四,清许涵度校刻本。
    5郑学檬主编:《中国赋役制度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94页。
    6(元)脱脱:《元史》卷十五《世祖纪十二》,第316页。
    1王毓铨:《明朝的配户当差制》,《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1期。
    2(清)张廷玉:《明史》卷七十八《食货志二》,第1905页。
    3(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一《贾山传》注,第2330页。
    4关于刍稿税的详情,可参钱剑夫:《秦汉赋役制度考略》,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4-37页。另可参郑学檬主编:《中国赋役制度史》,该书第三章第二节认为刍、稿并非同一事物,并有详细论述,见第44-46页。
    1(宋)王溥:《五代会要》卷二十五《杂录》,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2(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七十四《食货志上二·赋税》,第4202-4203页。
    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四·历代田赋之制》,清浙江书局本。
    4(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七十四《食货志上二·方田》,第4201页。
    5(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四·历代田赋之制》。另参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乙编《唐宋元明清田地、田赋概况》,第288-289页。
    1(明)宋濂:《元史》卷九十四《食货志二·额外课条》,第2403-2404页。
    2资料来源:弘治《永平府志》卷二《贡赋》,《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3原文单位为“斤”,今据其他县的情况,改为“束”。
    4原文载“七十斤”,但与其他各州县相比,似嫌过小,颇疑当为“七千”,但不可贸然改动,今仍旧。
    1(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四《工部二十四·屯田清吏司·抽分》,《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430页上。
    2(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一《食货志五》,第1974页。
    3(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四《工部二十四·屯田清吏司·抽分》,第431页下、第432页上。
    4(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四《工部二十四·屯田清吏司·抽分》第433页上-第433页下。
    5(清)张廷玉:《明史》卷七十二《职官志一》,第1762页。
    1资料取自(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四《工部二十四·屯田清吏司·抽分》,第430页上-431页下。
    1(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3274页。
    2(东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榆、白杨第四十六》,四部丛刊景明钞本。
    3(东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榆、白杨第四十六》。
    1(东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
    2(东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
    3参见(元)司农司:《农桑辑要》卷六《竹木》,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元)王祯:《王祯农书》卷三十五《谷谱九·竹木》,清乾隆武英殿刻本;(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十八《种植·木部》,明崇祯平露堂本;(清)鄂尔泰:《授时通考》卷六十七《农余·木一》,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等。
    1刘彦威:《中国古代的护林和造林》,《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另参氏著:《中国古代对林木资源的保护》,《古今农业》年第2期。
    2《明宣宗实录》卷九十八,宣德七年九月癸亥条。
    1《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九,景泰元年二月己卯条。
    2《明孝宗实录》卷七十六,弘治六年闰五月戊午条。
    3《明孝宗实录》卷八十一,弘治六年冬十月丙子条。
    1《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二十,弘治九年十二月乙未条。
    2(明)丘濬:《守边议》,载(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七十三,明崇祯平露堂刻本。详细内容参看附录史料部分史料1。
    3《明武宗实录》卷二,弘治十八年六月丁巳条。
    4(明)韩大章:《遵化厂夫料奏》,载(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补遗卷二。
    1(明)陈建:《治安要议》卷六《备边御戎十议》,民国刻聚德堂丛书本。
    2(明)刘效祖:《四镇三关志》卷七《制疏考·敕居庸关参将贾斌》,明万历四年刻本。
    3(明)庞尚鹏:《酌陈备边末议以广屯种疏》,载(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三百五十七,明崇祯平露堂刻本。详情参见附录史料部分史料2。
    1(明)汪道昆:《太函集》卷九十《经略京西诸关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第118册,齐鲁书社1997年版,第20页下-21页上。
    2(元)脱脱:《宋史》卷九十五《河渠志五》,第2358页。
    3(元)脱脱:《宋史》卷九十二《河曲志二·黄河中》,第2296页。
    4(元)脱脱:《宋史》卷三百一十八《王拱辰传》,第10359页。
    1《明孝宗实录》卷一百四十六,弘治十二年正月戊寅条。
    2《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一十,景泰二年十一月癸卯条。
    3《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一十四,成化九年三月乙巳条。
    1参龚胜生:《唐长安城薪炭供销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辑。
    2许惠民、黄淳:《北宋时期开封的燃料问题——宋代能源问题研究之二》,《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3万历《顺天府志》卷一《地理志》,明万历刻本。
    4《明宣宗实录》卷四十,宣德三年三月癸巳条。
    5(明)林聪:《修德弭灾二十事疏》,载(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四十五,明崇祯平露堂刻本。
    1《明世宗实录》卷十,嘉靖元年春正月庚戌条。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十五,真宗天禧四年三月,四库全书本。
    3许惠民对此有较详细的描述,参见其与黄淳合著:《北宋时期开封的燃料问题——宋代能源问题研究之二》,《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4参见许惠民、黄淳:《北宋时期开封的燃料问题——宋代能源问题研究之二》,《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1(明)黄光升:《昭代典则》卷二十,明万历二十八年周日校万卷楼刻本。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三十三,神宗熙宁五年五月丁酉。
    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五十六,神宗熙宁七年九月壬子。
    1(明)程敏政:《篁墩集》卷四十《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赠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谥文达李公行状》,明正德二年刻本。
    2《明孝宗实录》卷二百一十三,弘治十七年六月癸未条。
    3《明世宗实录》卷二百零五,嘉靖十六年十月壬子条。
    1(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六《奢侈一》隋炀帝条,民国景明嘉靖谈恺刻本。
    2(唐)韩鄂:《四时纂要》卷四十《岁除》,清十万卷楼丛书本。
    3(宋)陈起:《江湖小集》卷四十一,四库全书本。
    4(明)田汝成:《熙朝乐事》,明广百川学海本。
    5(明)刘若愚:《酌中志》卷二十《饮食好尚纪略》,清海山仙馆丛书本。另见(明)吕毖:《明宫史》卷四《饮食好尚》,四库全书本。
    6嘉靖《雄乘》卷上《风土第三》,明嘉靖刻本。
    7隆庆《赵州志》卷九《杂考·风俗》,《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六十八《郭太传》,第2227页。
    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十一《独行传》,第2677页。
    4(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九下《儒林传下》,第2580-2581页。
    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娶妇》,四库全书本。
    2原图取自冯骥才:《我们的节日·春节》,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笔者做了修改。
    1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85-501页。
    2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四卷《明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8-399页。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育子》,四库全书本。
    4(唐)李百药:《北齐书》卷五十《恩幸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92页。
    1该书编辑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下册,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
    1(明)毕自严:《度支奏议》新饷司卷十五《考覆管理边工钱粮主事包凤起疏》,明崇祯刻本。
    2(明)毕自严:《度支奏议》新饷司卷三十六《议覆永镇原借关库银两疏》,明崇祯刻本。
    1(晋)陶潜:《陶渊明集》卷十《集圣贤群辅录下》,宋刻递修本。
    2(梁)陶弘景:《华阳陶隐居集》卷上《授陆敬游十赍文》,明正统道藏本。
    3(北齐)魏收:《魏书》卷四十七《卢昶传》,第1059页。
    1(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十一《代宗纪》,第283-284页。
    2(唐)杜荀鹤:《杜荀鹤文集》卷二《杂诗》,宋刻本。
    3(宋)晁冲之:《晁具茨诗集》卷八《近体》,清海山仙馆丛书本。
    4(宋)陈藻:《乐轩集》卷一《诗》,四库全书本。
    5(宋)陈藻:《乐轩集》卷一《诗》。
    2(宋)曹勋:《北狩见闻录》,清学津讨原本。
    1(宋)邵雍:《梦林玄解》卷十八《蕃彚部·柴薪类》,明崇祯刻本。
    1(唐)陆龟蒙:《甫里集》卷五《五言八句诗·樵人十咏并序》,四部丛刊景黄丕烈校明钞本。
    2(宋)陈起:《江湖后集》卷十四,四库全书本。
    1(宋)冯山:《安岳集》卷六《七言古诗》,清钞本。
    2原图取自互联网,网址:http://www.nipic.com/show/2/27/3800202k46930493.html。笔者做了修改。
    3(宋)郑思肖:《郑所南诗文集·诗集》,四部丛刊续编景林佶手钞本。另见(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七十一《图诗》,四库全书本。
    4(宋)周文璞:《方泉诗集》卷四,汲古阁景宋钞本。另见(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六十四,四库全书本;(宋)陈起:《江湖小集》卷五十九,四库全书本。
    1(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试笔一卷《郊岛诗穷》,四部丛刊景元本。
    2(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卷十二《律诗七》,四部丛刊景宋绍兴本。
    3(元)刘将孙:《养吾斋集》卷十九《记五·存耕堂记》,四库全书本。
    4(元)佚名:《古今杂剧·新编关目晋文公火烧介子推》,元刻本。
    5(明)郭勋:《雍熙乐府》卷二十《杂曲》,四部丛刊续编景明嘉靖刻本。
    1《明太宗实录》卷三,建文元年八月壬戌条。
    2(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四库全书本。
    3(明)罗贯中:《残唐五代史演义》卷二《安敬思牧羊打虎》,明末刻本。
    4(明)陈邦瞻:《荷华山房诗稿》卷五《七言歌行二十三首·山中樵》,明万历四十六年牛维赤刻本。
    1(明)沈泰:《盛明杂剧二集》卷二十七,民国十四年董氏诵芬室刻本。
    2嘉靖《雄乘》卷上《风土第三》,《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3(唐)姚合:《姚少监诗集》卷五《武功县中作三十首其五》,四部丛刊景明钞本。
    4(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卷十三《律诗八》,四部丛刊景宋绍兴本。
    5(元)方回:《桐江续集》卷二《癸未至节以病晚起走笔戏书纪事排闷十首其一》,四库全书本。
    6(明)佚名:《便民图纂》卷八《月占类》,明嘉靖二十三年刻蓝印本。
    1(明)彭孙贻:《茗斋集》卷六《茗斋诗古乐府·苦雨三首其二》,四部丛刊续编景写本。
    2(唐)胡璩:《谭宾录》卷十,清钞本。
    3(元)陈基:《夷白斋稿》补遗《次韵虞隐君堪潘阃掾谷雨中见寄十绝之三》,四部丛刊三编景明钞本。
    1(元)脱脱:《宋史》卷三百二十九《王陶传》,第10611-10612页。
    2(宋)陈起:《江湖小集》卷三十《刘翼心游摘稿》,四库全书本。又见(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七十二《心游摘稿》,四库全书本。
    3(宋)张扩:《东窗集》卷二《七言古诗》,四库全书本。
    4(宋)韩淲:《涧泉集》卷六《七言古诗》,四库全书本。
    5(元)唐元:《筠轩诗稿》卷四《七言古诗》,明正德十三年张芹刻本。
    1(元)佚名:《古今杂剧·新刊的本薛仁贵衣锦还乡关目全》,元刻本。
    2(元)佚名:《古今杂剧·新刊的本散家财天赐老生儿》,元刻本。
    3(明)谢应芳:《龟巢稿》卷十八《题跋、说、杂体》,四部丛刊三编景钞本。
    1(明)刘嵩:《槎翁诗集》卷八《七言绝句》,四库全书本。
    2(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卷三《吴遵路赈济》,嘉庆墨海金壶本。
    1(宋)王宗稷:《东坡先生年谱》,明天启元年刻东坡诗选本。
    2(元)拜柱:《通制条格》卷四《户令》,明钞本。
    3综合笔者所见之史料,可知养济院最早出现于宋代,正史中可见的最早创办者为赵汝愚,《宋史》卷三百九十二《赵崇宪传》:“初,汝愚捐私钱百余万创养济院,俾四方宾旅之疾病者得药与食,岁久浸移为它用。崇宪至,寻修复,立规约数十条,以愈疾之多寡为赏罚。弃儿于道者,亦收鞠之。”(第11992页)但南宋之初即已有养济院,《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四绍兴十五年十一月丁未条(四库全书本):“直秘阁知潭州刘昉升直徽猷阁,再任户部员外郎,边知白面对论钱塘、仁和二县养济院苟简灭裂,乞申严行下。从之。”现存之史料主要集中于南宋,北宋是否已有尚待考证。由上引史料可知,宋代诸县已有设置,但并不普遍,真正推广是在明代。
    4(明)宋濂:《元史》卷九十六《食货志四》,第2474页。
    1(明)申时行:《大明会典》卷八十《礼部三十八·恤孤贫》,《续修四库全书》第789册,第431页上—432页上。
    2明代山东地区的养济院情形,可参看张宗鑫:《明代山东养济院探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河北、河南地区的明修方志中也多有记载,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引述。
    1《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八,天顺元年五月壬申条。
    2《明世宗实录》卷十嘉靖元年,正月丁卯条。
    3《明世宗实录》卷六十,嘉靖五年正月乙酉条。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八十五,绍圣四年四月丁亥,四库全书本。
    1(元)佚名:《元典章》卷四十《刑部二·刑狱》,元刻本。
    1(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七十八《刑部二十·提牢》,《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177页下-178页上、第168页上。
    1(宋)黄庭坚:《山谷外集》卷十三《律诗·次韵邵之才将流民过悬帛岭均田》,四库全书本。
    2(元)刘永之:《刘仲修先生诗文集》卷一《五言古诗》,清钞本。又见(明)曹学佺编:《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六十七《元诗三十七》,四库全书本。
    3(明)曹学佺编:《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六十九《元诗三十九》,四库全书本。
    4(明)练子宁《练中丞集·金川玉屑集》卷二,明刻本。又见(明)曹学佺编:《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十六《明诗初集三十六》。
    5(明)李培:《水西全集》卷一,明天启元年刻本。
    1(明)释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三十九《憨山老人自序年谱实录上》,清顺治十七年毛褒等刻本。
    2(明)唐之淳:《唐愚士诗》卷四《山居八事》,四库全书本。
    3(明)宗臣:《宗子相集》卷十二《文部上·赠金君序》,四库全书本。
    4彭慕兰著,马俊亚译:《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5(明)曹学佺编:《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九十《宋诗六十七》,四库全书本。
    6(明)瞿式耜:《瞿忠宣公集》卷八《桂林诗·别山张公密之方公道隐金公赠诗附录》,清道光刻本。
    1(明)罗虞臣:《罗司勋集》文集卷六《传·李氏传》,清康熙五十年罗氏刻本。
    1(明)沈一贯:《喙鸣诗集》卷十三《七言律诗七言排律》,明刻本。
    2(明)万国钦:《万二愚先生遗集》卷四《状·亡妻江孺人行略》,明万历万尚烈刻本。
    3(明)叶向高:《苍霞余草》卷十三明封安人周母徐氏墓志铭,明万历刻本。
    4(明)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虞山商语》卷下《识人说》,清康熙刻本。
    5(明)李昱:《草阁诗文集》拾遗,四库全书本。
    1(明)曾异撰:《纺授堂集·二集》卷九《诗部·七言绝句》,明崇祯刻本。
    1彭慕兰著,马俊亚译:《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8-71页。
    2(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卷十四《律诗九》,四部丛刊景宋绍兴本。
    3(宋)刘克庄编:《千家诗选》卷十四《地理门》,清嘉庆宛委别藏本。
    4(明)沈德符:《清权堂集》卷六《菜根庵草》,明刻本。
    1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章《康各庄》,上海书店1947年版,第12页。
    1(宋)黄震:《黄氏日钞》卷八十《公移》,元后至元刻本。
    2(唐)房玄龄:《晋书》卷九十四《隐逸传·范乔传》第2433页。
    1(宋)陈傅良:《止斋文集》卷二十一《奏状札子·缴奏刑部大理寺鄢大为断案状》,四部丛刊景明弘治本。
    1(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三十九回《村老老是信口开河,情哥哥偏寻根究底》,清乾隆五十六年萃文书屋活字印本。
    2关于雇农与佃农的历史演变问题,可参看赵冈、陈仲毅:《中国土地制度史》,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张五常著,易宪容译:《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明)曾异撰:《纺授堂集·二集》卷九《诗部·七言绝句》,明崇祯刻本。
    1(明)方孔炤:《全边略记》卷十一《腹里略》,明崇祯刻本。
    1(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清乾隆五十六年萃文书屋活字印本。
    2丘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30页。
    1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08页。
    2(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白氏文集》卷一《讽喻一》,四部丛刊景日本翻宋大字本。
    3(宋)饶节:《倚松诗集》卷二《律诗上》,清景宋钞本。
    4(元)王祯:《王祯农书》卷二十一《农器图谱十五》,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1(元)马祖常:《石田文集》卷五《乐府歌行》,元至元五年扬州路儒学刻本。
    2(明)王臬:《迟菴先生集·文集》卷四《书·上盛都宪论开河》,明刻本。
    3齐如山:《华北的农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88页。按:齐氏所指汉代之史料,当即前文所提到的步游张与其母失散与重逢之事,见于《太平寰宇记》。再向前推则为《诗经·小雅·大田》。
    1(明)程文德:《程文恭公遗稿》卷二十四《五言古诗》,明万历十二年程光裕刻本。
    1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82、383页。
    2(东汉)班固:《汉书》卷二《惠帝纪》,第85页。
    1俱见于(东汉)班固:《汉书》卷二《惠帝纪》注,第87页。关于鬼薪,还可参看(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编》卷三《明律卷一之二·职官有犯》,民国退耕堂徐氏刊本。
    2(东汉)班固:《汉书》卷十二《平帝纪》,第351-352页。关于顾山,还可参看(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編》卷三《明律卷一之三·工乐户及妇人犯罪》,民国退耕堂徐氏刊本。但薛氏谈及西汉时也称“雇山”而非“顾山”,不知有何依据。今除翻检中华书局《汉书》外,又核对了宋庆元元年刻本与清乾隆武英殿刻本两个版本的《汉书》,皆为“顾山”。
    3(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第35页。
    4(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二十八上《桓谭传》,第958页。
    1(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卷二十《贼盗凡一十五条》,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
    2(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卷二十七《杂律凡二十八条》,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
    3参见(宋)窦仪:《刑统》卷二十《贼盗律·贸易官物》、卷二十七《杂律·弃毁官私器物树木》,民国嘉业堂刻本。
    4(明)刘惟谦:《大明律》卷十八《刑律一·贼盗·盗田野谷麦》,日本景明洪武刊本。
    5(明)应槚:《大明律释义》卷十八刑律,明嘉靖刻本。
    1(元)佚名:《元典章》卷五十《刑部卷十二·诸盗二·放火》,元刻本。
    2(元)佚名:《元典章》卷五十四《刑部卷十六·杂犯一·违枉》,元刻本。
    1(元)佚名:《元典章》卷五十四《刑部卷十六·杂犯一·擅科》,元刻本。
    1(清)祝庆祺:《刑案汇览》卷二十一《夜无故入人家》,清道光棠樾慎思堂刻本。
    2(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卷十九《贼盗凡一十七条》,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
    3参见(宋)窦仪:《刑统》卷十九《贼盗律·发塚盗园陵内草木》,民国嘉业堂刻本。
    4(明)刘惟谦:《大明律》卷十八《刑律一·贼盗·盗园陵疏木》,日本景明洪武刊本。
    1(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八十九《狄仁杰传》,第2886页。另见(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五《狄仁杰传》,第4207-4108页。新书提及权善才官职与旧书不同,且有另一人同受处罚,详情摘录如下:左威卫大将军权善才、右监门中郎将范怀义坐误斧昭陵柏,罪当免,高宗诏诛之。仁杰奏不应死,帝怒曰:“是使我为不孝子,必杀之。”仁杰曰:“汉有盗高庙玉环,文帝欲当之族,张释之廷诤曰:‘假令取长陵一抔土,何以加其法?’于是罪止弃市。陛下之法在象魏,固有差等。犯不至死而致之死,何哉?今误伐一柏,杀二臣,后世谓陛下为何如主?”帝意解,遂免死。
    2(元)脱脱:《宋史》卷八《真宗纪三》,第162页。
    3(元)脱脱:《宋史》卷三百四十三《邓润甫传》,第10912页。
    1(清)张廷玉:《明史》卷六十《礼志十四》,第1473页。
    2《明宪宗实录》卷二百零一,成化十六年三月己丑条。
    3(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八十七《何鉴传》,第4947页。
    4《明孝宗实录》卷二十二,弘治二年春正月丙戌条。
    1(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八十六《杨守随列传》,第4921页。
    2(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八十八《赵佑列传》,第4974-4975页。
    3(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八十八《徐暹传》,第4977页。
    4《明世宗实录》卷九十一,嘉靖七年八月己巳条。
    5(清)张廷玉:《明史》卷一百九十四《王廷相传》,第5155-5156页。
    1(清)张廷玉:《明史》卷二百三十六《汤兆京传》,第6147-6148页。
    2印志华:《从饮食器具看秦汉烹饪》,《中国烹饪研究》1997年第1期。
    3陈彦堂:《人间的烟火:炊食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4高蒙河:《先秦陶灶的初步研究》,《考古》1991年第11期。
    5张耀引:《史前至秦汉炊具设计的发展与演变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硕士论文,第3页。
    1邯郸市文物保管所、邯郸地区磁山考古队短训班:《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试掘》,《考古》1977年第6期;严文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新发现》,《考古》1979年第1期。另可参看严文明:《中国古代的陶支脚》,《考古》1982年第6期。
    2张耀引:《史前至秦汉炊具设计的发展与演变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硕士论文,第7页。
    3(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六《器物部一》,四库全书本。
    4(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七《器物部二》。
    1取自王仁湘:《珍馐玉馔——古代饮食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
    2取自张耀引:《史前至秦汉炊具设计的发展与演变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硕士论文,第12页。
    3取自张耀引:《史前至秦汉炊具设计的发展与演变研究》,第11页。
    4取自王仁湘:《珍馐玉馔:古代饮食文化》,第29页。
    5取自张耀引:《史前至秦汉炊具设计的发展与演变研究》,第11页。
    1(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七《器物部二》,四库全书本。
    2(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七百五十七《器物部二》。
    2温睿、胡芃等:《西山遗址陶器导热性能初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3资料取自百度文库,网址http://wenku.baidu.com/view/95aa4c0e844769eae009ed79.html。
    4赵凯华、罗蔚茵:《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4页。又见秦允豪:《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1张佳秋编译:《蠕墨铸铁的热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铸造》1991年第8期。
    2赵凯华、罗蔚茵:《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44页。又见秦允豪:《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1邓福星主编:《中国美术史:原始卷》,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版,第83-84页。另可参看刘尧汉:《中华民族的原始葫芦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赵本加:《陶器文化与葫芦文化》,《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2韩昭沧主编:《燃料及燃烧》,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1韩昭沧主编:《燃料及燃烧》,第110页。
    1李昉等:《太平御览》,卷757《器物部三》引《晋诸公赞》,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2张耀引:《史前至秦汉炊具设计的发展与演变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硕士论文,第11页。
    1参见秦允豪:《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
    1张耀引:《史前至秦汉炊具设计的发展与演变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硕士论文,第23页。
    1(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一体拜真如》,明书林杨闽斋刊本。
    1资料依据姜寨遗址发掘队:《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第二、三次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75年第5期。另可参看西安半坡博物馆、临潼文化馆:《临潼姜寨遗址第四至十一次发掘纪要》,《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3期。2图4.12与图4.13原图均取自姜寨遗址发掘队:《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第二、三次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75年第5期,略有改动。
    1张耀引:《史前至秦汉炊具设计的发展与演变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硕士论文,第29页。
    2可参看黄崇岳:《从少数民族的火塘分居制看仰韶文化早期半坡类型的社会性质》,《中原文物》1983年第4期。
    1以上分析即下引图片主要参考了高蒙河:《先秦陶灶的初步研究》,《考古》1991年第11期;张耀引:《史前至秦汉炊具设计的发展与演变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硕士论文,第13-14页。
    1参见陈彦堂:《人间的烟火:炊食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2本段论述参考了黎虎主编:《汉唐饮食文化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页。
    1张耀引:《史前至秦汉炊具设计的发展与演变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硕士论文,第14页。
    1参看印志华:《从饮食器具看秦汉烹饪》,《中国烹饪研究》1997年第1期。
    3本部分的论述主要参考了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0-65页。杨菊华:《中华饮食文化》,《中华全景百卷书》第22册,首都师范大学1994年版,第1-5页。
    1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第240-241页。
    2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6页。
    1齐如山:《华北的农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页。
    2参见赵荣光:《中国古代庶民饮食生活》,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4页。
    3(美)尤金·N·安德森著,马孆、刘东译:《中国食物》,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页。
    4(美)尤金·N·安德森著,马孆、刘东译:《中国食物》,第123页。
    1齐如山:《华北的农村》,第256-257页。
    2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章《康各庄》,上海书店1947年版,第21、22页。
    1(清)蒲松龄:《聊斋文集》卷一,清道光二十九年邢祖恪钞本。
    2齐如山:《华北的农村》,第314-315页。
    1齐如山:《华北的农村》,第195-196页。
    1(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九百七十七《菜茹部二》引《晋四王起事》,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
    2(清)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九回《逞小忿毒谋双命,思淫占祸起一时》,清覆刻本。
    3齐如山:《华北的农村》,第200-202页。
    1转引自(东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三《杂说第三十》,四部丛刊景明钞本。
    2(西晋)陈寿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第14页。
    3(西晋)陈寿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十五《魏书·贾逵传》注引《魏略》,第486页。
    4(东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桑、柘第四十五》,四部丛刊景明钞本。
    5丘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8—289页。
    6曾玉华、林蒲田:《桑椹考》,《农业考古》2010年第4期。
    1(元)王祯:《王祯农书》卷三十三《谷谱七·果属》,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又见(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十《树艺·果部下》,明崇祯平露堂本。
    2(西汉)刘向编、(东汉)高诱注、(宋)姚宏续注:《战国策注》卷二十九《燕策一》,宋绍兴刻本。
    3(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3272页。
    1《明宣宗实录》卷九十八,宣德七年九月癸亥条。
    1(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1950页。
    2取自王仁湘:《珍馐玉馔——古代饮食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1(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九,四库全书本。
    1(宋)文莹:《湘山野录》卷下,宋刻本。
    2(宋)张君房主编:《云笈七签》卷七十六《方药部三》,四部丛刊景明正统道藏本。
    1(明)陆粲:《庚巳编》卷二,明万历纪录汇编本。
    2(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明津逮秘书本。
    3(元)杨朝英:《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卷四《小令四》,四部丛刊景元本。
    1(元)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明容与堂刻本。
    1(元)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明容与堂刻本。
    1(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魔弄寒风飘大雪僧思拜佛履层冰》,明书林杨闽斋刊本。
    2(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清乾隆五十六年萃文书屋活字印本。
    3(元)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四回《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明容与堂刻本。
    4(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清乾隆五十六年萃文书屋活字印本。
    1(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阁成大礼》。
    1(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八,清乾隆刻本。
    2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上海此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24页。
    3(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八。
    1(唐)惠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八,清海山仙馆丛书本。
    2谭英杰等:《黑龙江区域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转引自周小花:《“火炕”考源——兼谈“坑”字与“炕”字的关系》,《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8年第4期。
    3(宋)徐梦莘的:《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女真传》,清许涵度校刻本。
    4(金)元好问编:《中州集》卷十,四部丛刊景元刊本。
    5(宋)宇文懋昭:《大金国志》卷三十九《初兴风土》,同卷《婚姻》,四库全书本。
    1(金)赵秉文:《滏水集》卷五《古诗·夜卧暖炕》,四部丛刊景明钞本。
    2耿建扩、蔺玉堂:《河北徐水东黑山遗址发现西汉炕》,《光明日报》2006年11月30日。另可参看贾金标、齐瑞普等:《河北徐水东黑山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中国文物报》2007年1月17日。
    1(宋)范成大:《石湖诗集》卷六《丙午新正书怀之五》,四部丛刊景清爱汝堂本。
    2(明)郭勋:《雍熙乐府》卷四,四部丛刊景明嘉靖刻本。
    3(清)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卷一百六十,四库全书本。
    4(明)宋濂:《元史》卷一百零五《刑法志四》,第2690页。
    2参见庄礼贤等:《流体力学》,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83页。方程中的“const”即常数。
    1这里的论述主要参考了金宝忱:《东北古今火炕对比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1986年第4期;曹保明:《东北火炕与烟囱的鲜明特点》,《东北史地》2009年第1期。
    1董毓林:《北京经济史话之五:煤球与火炕》,《经济工作通讯》1988年第21期。
    2笔者2009年8月摄于河北省武安市活水乡马店头村。
    1转引自庄智:《中国炕的烟气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页。
    2资料来源:Yang X D,Jiang Y.Energy and environment in Chinese rural housing: road tosustainability[C].//Tianjin University and Dalian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he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Building Energy and Environment,July13-16,2008, Dalian,China.c1-19.LI J,Bai J,Ralph O. Assessment of Biomass Resource Availability in China[J]. 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alSeienee Press,1998.转引自庄智:《中国炕的烟气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页。
    1李家瑞编《北平风俗类徵》,载《民国丛书》第五编第22册,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本。
    2(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卷四《物部上》,清道光刻本。
    1齐如山:《华北的农村》,第12-13页。
    1庄智:《中国炕的烟气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页。
    2(明)许弘纲:《群玉山房疏草》卷下《谏止煤税第一疏》,清康熙百城楼刻本。
    3(明)史玄:《旧京遗事》,载《旧京遗事·旧京琐记·燕京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孙殿起辑、雷梦水编:《北京风俗杂咏》,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52页。
    1(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卷三《人部》,清道光刻本。
    1(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四库全书本。
    2李宾泓:《我国早期丝织业的分布及其重心的形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2辑。
    3(晋)陈寿著、(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卷一《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第26页。
    4(唐)房玄龄:《晋书》卷二十六《食货志》,第790页。
    5(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七《宝器部·绢第九》引《晋令》,清光绪孔氏三十三万卷堂本。
    6(唐)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七《宝器部·锦第六》。
    1(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八十五《布帛部·锦》,四库全书本。
    2(北齐)魏收:《魏书》卷一百一十《食货志》,第2855页。
    3(北齐)魏收:《魏书》卷一百一十《食货志》,第2852—2853页。
    4(北齐)魏收:《魏书》卷一百一十《食货志》,第2853—2854页。
    5(唐)魏徵、长孙无忌:《隋书》卷二十四《食货志》,第677页。
    1(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
    1赵承泽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122页。
    2(元)大司农司:《农桑辑要》卷四论蚕性条,元后至元五年刻明修本。
    3(元)大司农司:《农桑辑要》卷四收牛粪条。
    1(东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五《种桑、柘第四十五养蚕附》。
    2(唐)郭橐驼撰,(明)周履清校:《种树书》卷上十二月条。
    3(元)大司农司:《农桑辑要》卷四引《务本新书》。
    4(明)潘游龙:《康济谱》卷十《种植》,明崇祯刻本。
    1(元)大司农司:《农桑辑要》卷四火仓条。
    2(元)大司农司:《农桑辑要》卷四凉暖总论条。
    1(元)王祯:《王祯农书》卷二十《农器图谱十六·蚕缫门·火仓》,四库全书本。
    2(清)杨屾:《豳风广义》卷二预置火具条,清乾隆刻本。
    1(元)大司农司:《农桑辑要》卷四蒸馏茧法条。
    2(元)王祯:《王祯农书》卷二十《农器图谱十六·蚕缫门·茧笼》。
    3(元)王祯:《王祯农书》卷二十《农器图谱十六·蚕缫门·茧瓮》。
    1(清)杨屾:《豳风广义》卷二蒸茧法条,清乾隆刻本。
    1(元)大司农司编:《农桑辑要》卷四缫丝条。
    2(元)王祯:《王祯农书》卷二十《农器图谱十六·蚕缫门·热釜》。
    3(元)王祯:《王祯农书》卷二十《农器图谱十六·蚕缫门·冷盆》。
    4(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乃服第二·治丝》,明崇祯涂伯聚刻本。
    5(清)刘清藜《蚕桑备要》第四篇《缫丝脚踏车法》,清光绪刻本。
    6(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十一《蚕桑》,明崇祯平露堂刻本。
    7(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乃服第二·治丝》。
    1(清)卫杰《蚕桑萃编》卷四,中华书局1956年版。
    2(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三十五《元诗五·题耕织图二十四首·织·六月》,四库全书本。
    3(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乃服第二·养忌》。
    4转引自赵承泽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第157页。
    5(清)刘清藜《蚕桑备要》第四篇缫丝脚踏车法。
    1(东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三《杂说第三十》,四部丛刊景明钞本。
    2(东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三《杂说第三十》。
    3参看赵承泽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第272-283页。
    2(元)脱脱:《辽史》卷三十四《兵卫志上·兵制》,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98—399页。
    1(元)脱脱:《金史》卷四十七《食货志二》,第1044页。
    1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漆侠:《宋代植棉考》,载《求实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版;史学通、周谦:《元代的植棉与纺织及其历史地位》,《文史哲》1983年第1期等。余不尽举。
    2(元)王祯:《王祯农书》卷二十一《木棉序》。
    3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徐水县文物管理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等:《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试掘报告》,《考古》1982年第11期。
    4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处:《河北藁城台西村的商代遗址》,《考古》1973年第5期。
    5易县燕下都的历次发掘报告可参看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孟浩:《河北武安县午汲古城中的窑址》,《考古》1959年第7期。
    6韩长松、张丽芳、赵慧钦:《河南焦作出土的二联仓、三联仓陶仓楼》,《中原文物》2010年第2期。张勇主编:《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
    1定县博物馆:《河北定县43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11期。
    2《安平彩色壁画汉墓》,《光明日报》1972年6月22日。
    3尚振明:《孟县出土北魏司马悦墓志》,《中原文物》1980年第3期。李知宴:《谈范粹墓出土的瓷器》,《考古》1972年第5期。张季:《河北景县封氏墓群调查记》,《考古通讯》1957年第3期。朱全升、汤池:《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4期。朱全升:《河北磁县东陈村北齐尧峻墓》,《文物》1984年第4期。
    1(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第2445页。
    2(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中《陶埏第七》,明崇祯初刻本。
    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中《陶埏第七》,明崇祯初刻本。
    2关于华北地区陶瓷业发展历程的相关论述,笔者主要参考了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轻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冯先铭:《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吴仁敬、辛安潮:《中国陶瓷史》,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李家治:《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五《瑠璃黑窑厂》,明万历林如楚刻本。
    2以上多条材料均出自(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中《陶埏第七》,明崇祯初刻本。
    3数据取自(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五《瑠璃黑窑厂》,明万历林如楚刻本。
    1李家治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第400、402页。另可参看程在廉:《磁州窑地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河北陶瓷》1986年第2期。
    1冯先铭:《中国陶瓷》,第331页。
    2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第176页。
    2李合生:《现代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2、76页。
    4数据取自李家治:《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第401页。
    1吴菊贤、刘世斌、韩镇海:《氧化铁吸收SO2的反应机理》,《硫酸工业》1992年第5期。
    1(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工部十四·陶器》,《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331页上。
    2陈孝感:《海王村游记》,转引自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第270页。
    1黄景略:《燕下都城址调查报告》,《考古》1962年第1期。
    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浊漳水》,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3贾亭立:《中国古代城墙包砖》,《南方建筑》2010年第6期。
    1罗哲文、赵所生、顾砚耕:《中国城墙·中国古代城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9-21页。
    2贺树德:《明代北京城的营建及其特点》,《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罗哲文、赵所生、顾砚耕:《中国城墙·中国古代城墙》,第87页。王茂华:《明代城池修筑管理述略》,《文史》2010年第3辑。
    3《明太宗实录》卷八十永乐六年六月丁亥条。
    1《明英宗实录》卷二百四十,景泰五年四月癸未条。
    2《明宣宗实录》卷八十四,宣德六年十一月戊寅条。
    3《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二十,正统九年八月乙卯条。
    4《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一十,景泰二年十一月辛亥条。
    5《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一十五,景泰三年夏四月甲子条。
    6嘉靖《霸州志·艺文志》录崔铣《修城记》,《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本。
    7嘉靖《武安县志》卷四录王科《砖城隘口记》,《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8(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六十九《保定府城池考》,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6年版,第8冊,第8369页。
    1傅熹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82页。
    2王茂华:《明代城池修筑管理述略》,《文史》2010年第3辑。
    3此处论述主要参照了华夏子:《明长城考实》,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魏保信:《明代长城考略》,《文物春秋》1997年第2期;郑绍宗:《论河北明代长城》,《文物春秋》1990年第1期。
    1《明英宗实录》卷二百零六,景泰二年七月庚戌条。
    2《明武宗实录》卷八,弘治十八年十二月辛未条。
    3《明神宗实录》卷三十四,万历三年正月癸亥
    4(宋)秦九韶:《数学九章》卷七下,四库全书本。本段两则材料参考了傅熹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第472、473页。
    1图5.7-5.9原图均取自罗哲文、赵所生、顾砚耕:《中国城墙·中国古代城墙》,笔者做了修改。
    1取自华夏子:《明代长城考实》,笔者做了修改。
    1(明)葛昕:《集玉山房稿》卷一《疏·寿宫营事宜疏》,四库全书本。
    2《明世宗实录》卷五十四,嘉靖四年八月戊子条。
    3《明世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五,嘉靖十一年二月丙申条。
    1《明神宗实录》卷二十九,万历二年九月甲午条。关于明代临清贡砖与砖窑的详细情形,可参看李晓光、寻捍东《山东临清御制贡砖考》,《枣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王云:《明清临清贡砖生产及其社会影响》,《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6期;王明波:《临清贡砖》,《春秋》2007年第4期等。
    2(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工部十》,《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295页上。
    1《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七十二正统十三年十一月乙未条。
    2(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七十六《刑部十八》,《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146页上-146页下。
    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辉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雷从云:《战国铁农具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考古》1980年第3期。
    3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5大葆台汉墓发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葆台汉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1李京华:《汉代铁农器铭文试释》,载《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2(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九《张汤传》,第2643页。
    3(日)桑原隲藏:《大正十二年度东洋史普通讲义》,转自(日)宫崎市定:《中国的铁》,载《宫崎市定论文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01页。该文原载《史林》杂志第40卷第6期,1957年11月。
    4(唐)房玄龄:《晋书》卷三十《刑法志》,第922页。
    5(日)宫崎市定:《中国的铁》,载《宫崎市定论文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01页。该文原载《史林》杂志第40卷第6期,1957年11月。
    1(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十八《征榷五》。
    2(日)日野开三郎:《北宋时代に於ける铜、铁の产出额に就ぃて》,《东洋学报》第22卷1号,1934年;《北宋时代に於ける铜铁钱の需给に就ぃて》,《历史学研究》第6卷5-7号,1936年。
    3(美)罗伯特·哈特威尔,杨品泉摘译:《北宋时期中国煤铁工业的革命》,《中国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5期。原载《亚洲研究杂志》1962年2月号。
    4(日)吉田光邦:《关于宋代的铁》,载刘文俊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十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4、195、197页。原载《中国科学技术史论集》,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72年版。
    5(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证一》,四部丛刊续编景明本。
    1杨宽:《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55页。
    2梁方仲:《元代中国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载《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59-665页。燕北、燕南铁冶的记载见于王恽所上奏疏《便民三十五事疏》,载氏著:《秋涧集》卷九十,《景印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第401册。
    3(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工部十四·窑冶》,《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338页上—339页下。
    4(明)茅元仪:《武备志》卷一百一十九《制具》,明天启刻本。
    5(明)赵士祯:《神器谱·或问》,载郑振铎辑录:《玄览堂丛书初集》,第18册,台北中正书局民国七十年版。
    1(清)方以智:《物理小识》卷七,四库全书本。
    2(明)唐顺之:《武编》前编卷五,徐象枟曼山馆刻本。
    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八《金石部·铁》,味古斋重校刻本。
    4(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五,清康熙刻本。
    5(明)陈贽:《祖庙灵应祠碑记》,载(清)陈炎宗:《佛山忠义乡志》卷一二《金石》,清道光刊本。
    6(明)霍与瑕:《霍勉斋集》卷一二《上吴自湖翁大司马》,明万历十六年(1588)霍与瑺校刻本。
    7关于全国范围内冶铁生产地点的变化情形可参看薛亚玲:《中国历代冶铁生产的分布及其变迁述论》,《殷都学刊》2001年第2期刊。
    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中《五金第十四》,明崇祯初刻本。
    2取自(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中《五金第十四》。
    2北京钢铁学院:《中国古代冶金》,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3《中国冶金史》编写组:《河南汉代冶铁技术初探》,《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
    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中《锤锻第十》,明崇祯初刻本。
    2(明)赵士祯:《神器谱·或问》,载郑振铎辑录:《玄览堂丛书初集》,第18册,台北中正书局民国七十年版。
    3可参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1》,地质出版社2011年版。
    4韩汝玢、柯俊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89页。
    1(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五,清康熙刻本。
    2(清)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十《山货》,清刻本。
    1以上论述参照了张岗:《明代遵化铁冶厂的研究》,《河北学刊》1990年第5期。
    2(明)庞尚鹏:《酌陈备边末议以广屯种疏》,载(明)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卷三百五十七,明崇祯平露堂刻本。
    1(明)韩大章:《遵化厂夫料奏》,载(明)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补遗卷二,明崇祯平露堂刻本。
    2(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工部十四·窑冶》,《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340页下—341页上。
    3(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工部十四·窑冶》,第340页上—340页下。
    1梁方仲:《元代中国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载《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58-659页。
    2北京钢铁学院:《中国古代冶金》,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64-65页。
    3赵润恩、欧阳骅:《炼铁学》上册,冶金工业出版社1958年版,第17-18页。
    4洪业汤等:《中国煤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燃煤过程硫同位素分馏》,《中国科学B辑》1992年第8期。
    1以上论述参考了黄维等《:从陕西出土铁钱的硫含量看北宋用煤炼铁》《,<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八辑)》,2006年。
    2(明)赵士祯:《神器谱·或问》,载郑振铎辑录:《玄览堂丛书初集》,第18册,台北中正书局民国七十年版。
    1李弘祺:《中国的第二次铜器时代:为什么中国早期的炮是用铜铸的》,《台大历史学报》第36期,2005年12月。
    2(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作咸第五》。
    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作咸第五》。
    2其中河北省487公里,天津市约153公里。参见唐仁粤:《中国盐业史(地方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7页;新华网2007年8月3日稿件:《天津海岸线长度最新测量数据为153.669公里》,网址: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7-08/03/content_10764269.htm。
    3《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
    4《魏书》卷一百一十《食货志》,第页。邯郸不临海,设灶目的或是精炼海盐以供邺城宫廷之用,也有可能是炼制当地盐碱土以获取土盐。
    5资料取自(明)宋濂:《元史》卷九十四《食货志二》,第2387—2388页。
    1原文为:“(十二年)增盐课二十万引”,似为净增额,但若为净增则其时已达三十万引,至二十二年不当称“增盐课为二十九万六百引”,故表中将二十万引作为至元十二年的总额。
    2参见邱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0-401页。
    3(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食货志四》,第1931—1932页。
    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作咸第五》。
    2(宋)张方平:《上仁宗论河北榷盐》,载(宋)赵汝愚:《国朝诸臣奏议》卷一百零八《财赋门·盐法》,宋刻元修本。
    3(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作咸第五》。
    4(明)何乔远:《闽书》卷三十九《版籍志·盐课》,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作咸第五》。
    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上《作咸第五》。
    2《煮海歌》亦作《鬻海歌》,见傅璇琮主编:《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本草》插图。取自金秋鹏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图录卷》,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4页。
    1(元)陈椿:《熬波图咏》,民国上海掌故丛书本。
    1(明)何乔远:《闽书》卷三十九《版籍志·盐课》,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外集》卷四七《盐醐门》,四库全书本。
    3来新夏:《天津近代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唐仁粤主编:《中国盐业史(地方编)》,第69页。
    5转引自唐仁粤主编:《中国盐业史(地方编)》,第38-39页。
    1(明)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卷五《屯田疏稿晒盐第五》,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60-261页。
    2(清)孙家鼎:《钦定书经图说》卷六插图,光绪三十一年刊印本。转自金秋鹏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图录卷》,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7页。
    1(清)王守基:《盐法议略·长芦盐务议略》,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3页。
    2关于晒盐法的论述参考了王日根吕小琴:《析明代两淮盐区未取晒盐法的体制因素》,《史学月刊》2008年第1期。
    1关于赵国钱币的详细情形,可参看段滋新、郝丽萍:《赵国钱币》,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2战国秦汉时期华北也有本地的铜矿资源。1953年,考古人员即在承德发现了西汉时期的铜矿遗址,出土有若干粗铜产品,参见罗平:《河北承德专区汉代矿冶遗址的调查》,《考古通讯》1957年第1期。考虑到其地理位置与辽西较近,或许受到牛河梁冶铜技术的影响。
    3(唐)房玄龄:《晋书》卷一百零四《石勒载记上》,第2729页。
    4(唐)房玄龄:《晋书》卷一百零九《慕容皝载记》,第2825页。
    5(唐)魏征、长孙无忌:《隋书》卷二十四《食货志》,第691页。以上论述参照了操晓理:《十六国北朝的钱币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
    6徐东升《唐代铸钱散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2期。
    7徐东升:《北宋铸钱诸问题考辨》,《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4期。
    8(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工部十四·窑冶》,《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337页上。
    1(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七《宝源局》,明万历林如楚刻本。黄铜为铜锌合金,合炼几次即称为几火。
    2(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工部十四·窑冶》,第336页。
    1(东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十六《地官司徒》,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
    2(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八百七十一《火部四》,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861页下。
    1傅熹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页。
    2(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转自(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九《石部》,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年版,第572页。
    3(宋)秦九韶:《数学九章》卷七下,四库全书本。本段两则材料参考了傅熹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第472、473页。
    4(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三《工部二十三》,《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427页上。
    5(明)于谦:《于忠肃集》,四库全书本。
    1(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卷二《地部》,清道光刻本。
    2(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卷四《物部上》。
    3(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工部十》,《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295页下-296页上。
    4(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工部十四》,第330页下上。
    5《明世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五,嘉靖十一年二月壬寅条。
    1(清)张廷玉:《明史》卷九十三《刑法志一》,第2295页。
    2以上材料均转自(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九《石部》,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年版,第572页。
    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中《燔石第十一》,明崇祯初刻本。
    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九《石部》,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年版,第572页。
    1资料取自樊宝敏、董源:《中国历代森林覆盖率的探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凌大燮:《我国森林资源的变迁》,《中国农史》1983年第2期。
    2马忠良、宋朝枢、张清华:《中国森林的变迁》,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年版。《天然林保护的对策研究》课题组:《中国森林的变迁及其影响》,《林业经济》2002年第1期。
    3朱士光:《全新世中期中国天然植被分布概况》,《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1辑。
    1(唐)房玄龄:《晋书》卷一百零五《石勒载记下》,第2736页。
    2(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一《滱水》。
    3(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四《湿余水》。
    4(元)刘祁:《游林虑西山记》,载氏著:《归潜志》,四库全书本。
    1光绪《蔚州志》,光绪三年刻本。
    2(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卷一百零八《京畿》,四库全书本。
    3(宋)许亢宗:《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载(清)李有棠:《金史纪事本末》卷四,清光绪二十九年李栘鄂楼刻本。
    4(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卷一百零四《郊坰》。
    5(清)张廷玉:《明史》卷八十二《食货志六》,第1989页。
    2王会昌:《河北平原的古代湖泊》,《地理集刊》1987年第2期,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唐)李吉甫著,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1(北魏)贾思勰:《水经注》卷十四《鲍邱水》,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2均载于(唐)李吉甫著,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3依据邹逸麟:《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疏略》,《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6页。
    1依据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第165-168页。
    1邹逸麟作“丰县西”,丰县属今江苏徐州,当为清丰。
    2邹逸麟作“武涉”,无名为武涉之县级行政区划,当为武陟。白马湖所在位置同此。
    1资料取自陈茂山:《海河流域水环境变迁及其历史启示》,载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主编:《历史的探索与研究——水利史研究文集》,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年版。
    2(北魏)贾思勰:《水经注》卷十一《滱水》。
    1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载《河山集二集》,三联书店1981年版,第303-304页。
    1龚胜生:《唐长安城薪炭供销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辑。
    2龚胜生:《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燃料供销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辑。
    3(宋)苏辙:《苏辙集》,明王执礼校刊本。
    4《明世宗实录》卷二十七,嘉靖三年四月戊戌条。
    1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9页。
    1以上论述受斯蒂芬·派因观点的影响甚大,参见氏著、梅雪芹译:《火之简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2参见尹绍亭:《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1(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工部十·物料》,《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293页上—293页下。
    1(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工部十·物料》,《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297页下—298页上。
    2(明)丘濬:《守边议》,载(明)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卷七十三,明崇祯平露堂刻本。
    1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第118页。
    1前引材料多取自(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八百七十《火部三》。
    2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第71页。
    3(东汉)班固:《汉书》卷四十八《贾谊传》,第2228页。
    4(唐)房玄龄:《晋书》卷九十二《文苑传》,第2382页。
    5(西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1973页。
    1荣志毅:《中国古代木炭史说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王庆云:《石渠余记》卷一《纪节俭》,清光绪十六年龙璋刻本。
    1(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卷四《物部上》,清道光刻本。
    1(明)黄景昉:《国史唯疑》卷九,清康熙三十年钞本。
    2(明)刘若愚:《酌中志》卷十六,清海山仙馆丛书本。
    1王利华:《环境史将给我们带来些什么》,载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编:《新世纪南开社会史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谢成侠:《中国养马史》,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页。
    1郭物:《国之大事——中国古代的战车战马》,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9页。
    2武汉地质学院古生物教研室:《古生物学教程》,地质出版社1980年版,第377-379页。
    3参见郭物:《国之大事——中国古代的战车战马》,第23-24页。
    4文焕然:《历史时期中国野马、野驴的分布变迁》,载《历史地理》第10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新时期时代早期黄河上游有零星马骨出土,至龙山文化时代黄河下游也有发现,但数量非常少。谢成侠据之认定其时家马饲养已出现,似略显武断。关于我国家马饲养的起源问题,至今仍有外来与本土起源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相关论述可参看(美)斯坦利丁·奥尔森著,殷志强译:《中国北方的早期驯养马》,《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1期;(日)吉崎昌一著,曹兵海、张秀萍译:《马和文化》,《农业考古》1987年第2期;孔令平:《马车的起源和进化》,《中国文物报》1994年6月12日;郭晓晖:《骑马术与印欧语系的兴起》,《中国文物报》1995年3月12日;郑若葵:《论中国古代马车的渊源》,《华夏考古》1995年第3期;袁靖、安家媛:《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的两个问题》,《中国文物报》1997年4月27日;水涛:《驯马、马车与骑马民族文化》,《中国文物报》1997年6月15日;王宜涛:《也谈中国马类动物历史及相关问题》,《中国文物报》1998年8月12日;陈星灿:《也谈家马的起源及其他》,《中国文物报》1999年6月23日;王巍:《商代马车渊源蠡测》,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编:《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王志俊、宋澎:《中国北方家马起源问题的探讨》,《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2期;龚缨晏:《车子的演进与传播——兼论中国古代马车的起源问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袁靖:《中国古代家马的研究》,载陕西省文物局等编:《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15-416页。另参袁靖:《中国古代家马的研究》,载陕西省文物局:《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1图片取自《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编委会该书编写组:《中国马驴品种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彩色图版第3页,左为公马,右为母马。笔者均做了编辑处理。
    2胡厚宣:《武丁时五种记事刻辞考》,《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下册,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568页。
    3刘允东:《车马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殷都学刊》2009年第4期。
    1(东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第1081—1082页。
    2(西汉)刘向编、(东汉)高诱注、(宋)姚宏续注:《战国策》卷十九《赵策二》,卷二十九《燕策一》,卷二十三《魏策一》。宋绍兴刻本。
    1(唐)房玄龄:《晋书》卷五十一《束皙传》,第1431页。
    2两图分别取自谢成侠:《中国养马史》,第102、32页。
    1(北齐)魏收:《魏书》卷四十四《宇文福传》,第1000页。
    2(北齐)魏收:《魏书》卷一百一十《食货志》,第2857页。
    3资料来源:(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九十八《兵志十二》,第4928页。
    1(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九十八《兵志十二》,第4931页。
    2(宋)包拯:《包孝肃奏议》卷七,四库全书本。
    3(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九十八《兵志十二》,第4934页。
    4(元)脱脱:《金史》卷五《海陵纪》,第110页。
    1(明)宋濂:《元史》卷十七《世祖纪十四》,第371页。
    2(明)宋濂:《元史》卷十九《成宗纪二》,第421页。
    3(明)宋濂:《元史》卷二十《成宗纪三》,第426页。
    4(明)宋濂:《元史》卷二十七《英宗纪》,第601页。
    5(明)宋濂:《元史》卷二十七《英宗纪》,第604页。
    6(明)宋濂:《元史》卷三十二《文宗纪一》,第718页。
    7(明)宋濂:《元史》卷三十二《文宗纪一》,第765页。
    8(明)宋濂:《元史》卷四十二《顺帝纪五》,第895页。
    9(元)佚名:《大元马政记》,文殿阁书庄民国二十六年(1937)版。
    10《明太祖实录》卷二百二十三,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
    11《明太宗实录》卷十五,洪武三十五年十二月丁卯条。
    12资料取自(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五十《兵部二十三·马政一》、一百五十一《兵部二十四·马政二》,《续修四库全书》第791册。
    13原文作“一千八百四十六顷四十四顷四分六厘一毫”,第二个“顷”当为亩,表中数据已按亩处理。
    1(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五十《兵部二十三·马政一》,《续修四库全书》第791册,第551页上。
    2(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五十《兵部二十三·马政一》,第550页上。
    3资料取自谢成侠:《中国养马史》,第191-192页。
    1李根蟠:《中国农业史》,台湾文津出版社民国八十六年(1997)版,第302页。
    2资料取自(明)杨时乔著,吴学聪校:《新刻马书》,农业出版社1984年版,第23页。
    1资料取自(明)杨时乔著,吴学聪校:《新刻马书》,第26-27页。
    2(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五《工部二十五·柴炭》,《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436页上、436页下。
    3《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编委会该书编写组:《中国马驴品种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30页。
    4(唐)李林甫:《唐六典》卷十一《殿中省·尚乘局》,又卷十七《太仆寺》,明刻本。
    5丘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4页。
    1(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三十九《户部二十六·行粮马草》,《续修四库全书》第789册,第696页下。
    2丘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第334、411页。
    3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主编:《技术经济手册·农业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1页。
    4资料取自(明)杨时乔著,吴学聪校:《新刻马书》,第24-25页。
    1(唐)李林甫:《唐六典》卷十一《殿中省·尚乘局》,又卷十七《太仆寺》,明刻本。
    2(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九十八《兵志十二》,第4929页。
    3(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田赋四·历代田赋之制》,清浙江书局本。另参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乙编《唐宋元明清田地、田赋概况》,第288-289页。
    4(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三十九《户部二十六·行粮马草》,《续修四库全书》第789册,第696页下、697页下。
    5(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十五《户部十二·草料》,第435页下。
    6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主编:《技术经济手册·农业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1页。
    1(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十五《户部十二·草料》,《续修四库全书》第789册,第431页上-435页上。
    1(宋)包拯:《包孝肃奏议》卷七,四库全书本。
    1资料取自(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五十一《兵部三十四·马政二》,《续修四库全书》第791册,第557页下-562页上。
    1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173、236页。另外可参看余也非:《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
    2数据出处:科技部星火计划《农作物秸秆合理利用途径研究报告》,转引自丁文斌、王雅鹏、徐勇:《生物质能源材料——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潜力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5期。
    1谢成侠:《中国养牛羊史》,农业出版社1984年版,第9-17页。
    2薄吾成:《中国家畜起源论文集》,天则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3袁靖:《论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考古学报》1999年第1期。
    4宁笃学:《甘肃兰州西坡(山+瓜)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60年第9期。
    5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等:《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11期;周本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的动物骨骸》,《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周本雄:《河南汤阴白营河南龙山文化遗址的动物遗骸》,《考古学集刊》第3期,1983年;周本雄:《中国新时期时代的家畜》,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15-416页。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235-237页。
    1李根蟠:《中国农业史》,第84-85页。
    2(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卷第八十五《百谷部》引《风俗通》。
    3(元)王祯:《王祯农书》卷五《蓄养篇第十四》,四库全书本。
    4资料取自(明)申时行:《大明会典》卷二百零二《工部二十二》,《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415页上-416页下。
    1以上弘治与万历年间的屯田耕牛数量均取自《大明会典》卷二百零二《工部二十二》,第416页下-420页下。
    1(元)王祯:《王祯农书》卷五《蓄养篇第十四》,四库全书本。
    1(元)王祯:《王祯农书》卷五《蓄养篇第十四》。
    2(唐)李林甫《唐六典》卷十七《太仆寺》,明刻本。
    3(明)王之诰:《条陈开垦荒田疏》,载(明)陈子龙等《皇明经世文编》卷二百八十七,明崇祯平露堂刻本。又见(明)方孔炤:《全边略记》卷十,明崇祯刻本。
    4丘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第334、411页。
    1(元)大司农司:《农桑辑要》卷七《孳畜》,元后至元五年刻明修本。
    2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67页。
    3(元)王祯:《王祯农书》卷二《垦耕篇第四》,四库全书本。
    4(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十一《谈异二》“十具牛”条,上海慎记书庄清光绪二十二年刻本。
    5(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十五《户部十二·草料》,《续修四库全书》第789册,第435页下。
    1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第169页。
    2李根蟠:《中国农业史》,第302页。
    3(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卷八十五,明万历五年(1577)世经堂刻本。
    4(明)徐光启著,石声汉校注:《农政全书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140页。
    1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5页。
    2图片取自《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编委会该书编写组:《中国马驴品种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彩色图版第44页。左为公驴,右为母驴。笔者做了编辑处理。
    1(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九,清康熙三十四年经义斋刻本。
    2上述三条史料引自(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九百零一《兽部十三》,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第3997页。
    1引自(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九百零一《兽部十三》,第3998页。
    2(唐)房玄龄:《晋书》卷六十二《祖逖传》,第1696页。
    3引自(宋)李昉:《太平御览》卷九百零一《兽部十三》,第3997页。
    4(刘宋)范晔:《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第346页。
    5杨再:《中国养驴史话》,《豫西农专科研汇刊》总第2期,1983年。本部分论述多有参考该文者。
    6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第188页。
    7数据取自取自《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编委会该书编写组:《中国马驴品种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第106页。
    1杨再:《中国养驴史话》,《豫西农专科研汇刊》总第3期,1983年。
    2(唐)李林甫:《唐六典》卷十七《太仆寺》。
    3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3页。
    4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第185、188页。
    1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51-152页。
    2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第192-193页。
    1(元)王祯:《王祯农书》卷十六《农器图谱九·杵臼门》,四库全书本。
    1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第149页。
    2齐如山:《华北的农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3孙泳儒等:《普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07页。
    1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8-119页。
    2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第119-121页。
    2孙德海、陈惠:《河北省石家庄市市庄村战国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3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学1969年版,第136页。
    2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第138-140页。
    3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著:《中国农学史》下册,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80页。
    4唐启宇:《中国作物栽培史稿》,农业出版社1986年版,第192页。
    5李根蟠:《中国农业史》,第241页。
    6(元)大司农司:《农桑辑要》卷二《播种》,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版,第23页。
    7(元)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卷上,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版,第11页。
    8(元)王祯:《王祯农书》卷七《百谷谱二》,四库全书本。
    9(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三《谷之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年版,第1477页。
    1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第204页。
    3李根蟠:《中国农业史》,第241页。
    4《平汉沿线农村经济调查》,第18页。转引自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第256页。
    5《清代钞档》,转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38页。
    6齐如山:《华北的农村》,第70页。
    1数据取自高利伟等:《河北省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23期。
    2齐如山:《华北的农村》,第72页。
    3唐启宇:《中国作物栽培史稿》,第195页。
    4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第256页。
    1(清)蒲松龄著、李长年校注:《农桑经校注》,台湾明文书局有限公司民国七十三年版。
    2(清)杨巩:《中外农学合编》卷一《附外洋法》,清光绪刻本。
    3唐启宇:《中国作物栽培史稿》,第196页。
    4齐如山:《华北的农村》,第70页。
    5(清)祁寯藻著,高恩广、胡辅华注释:《马首农言注释》,农业出版社1991年版,第12页。
    6(清)丁宜曾:《农圃便览》,清乾隆原刻本。转引自殷志华:《明清时期高粱栽培技术研究》,《古今农业》2011年第3期。殷文有关于高粱栽培技术的全面介绍,读者可以参看。
    7转引自殷志华:《明清时期高粱栽培技术研究》,《古今农业》2011年第3期。
    1(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卷二《谷类·玉蜀黍》,清道光山西太原府署刻本。
    2光绪《遵化通志》卷十五《舆地志·物产·谷属》,光绪十二年刻本。
    1(清)何刚德:《抚郡农产考略》卷上《谷类五·玉米》,清光绪抚郡学堂活字本。
    2齐如山:《华北的农村》,第116页。
    3《北支那に於けゐ棉作地农村事情(河北省通县小街村)》,转引自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第257页。
    4(清)盛枫:《江北均丁说》,载(清)贺长龄:《清经世文编》卷三十《户政五》,清光绪十二年思补楼重校本。
    1熊毅、李庆逵:《中国土壤》,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90页。
    1杨晶秋、刘金城、白成云:《秸秆对北方耕地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1年第1期。
    2(明)袁黄:《宝坻劝农书》,载郑守森等校注:《宝坻劝农书·渠阳水利·山居琐言》,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另参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中国农学史》下册,第121页。
    3熊毅、李庆逵:《中国土壤》,第401页。
    1宋孟寅等《中国谚言集成·河北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12页
    2熊毅、李庆逵:《中国土壤》,第480页。
    3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主编:《技术经济手册·农业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68页。
    4数值取自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第243、261、262页。
    5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第156页。
    6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第261页。
    1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第154-156页。
    2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第262页。
    1(德)瓦格勒著、王建新译:《中国农书》上册,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版,第274-278页。
    2第熊毅、李庆逵:《中国土壤》,495、514页.
    3取自熊毅、李庆逵:《中国土壤》,第318页。
    4(战国)荀况著、(唐)杨倞注:《荀子》卷六《富国第十》,清抱经堂丛书本。
    5(战国)韩非:《韩非子》卷六《解老第二十》,四部丛刊景清景宋钞校本。
    1(元)王祯:《王祯农书》卷三《农桑通诀·粪壤篇第八》,四库全书本。
    2(清)吴邦庆辑:《畿辅河道水利丛书》,农业出版社1964年版,第520页。
    3(宋)陈旉:《陈旉农书》卷《粪土之宜篇》,清知不足斋丛书本。
    1数据依据朱之培、高晋生:《煤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10页。本文上述观点主要参考了该书6-10页。
    3刘龙雨:《清代至民国时期华北煤炭的开发:1644-1937》,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第12-14页。
    4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新乐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辽宁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科研所:《沈阳新乐遗址煤制品产地探讨》,《考古》1979年第1期。
    5参见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煤炭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第8-9页;李进尧、吴晓煜:《中国古代金属矿和煤矿开采工程技术史·煤矿编》,山西出版集团、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37-239页。
    6赵承泽、卢连城:《关于西周的一批煤玉雕刻》,《文物》1978年第5期。
    1该书编纂委员会:《中国煤炭志·陕西卷·大事记》,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
    2章鸿钊:《石雅》中编《石·制用第五卷·石炭》,载《民国丛书》第二编《科学技术类》第88册,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201页。另见李进尧、吴晓煜:《中国古代金属矿和煤矿开采工程技术史·煤矿编》,第246页。
    3周兰田:《中国古代人民使用煤炭历史的研究》,《北京矿业学院学报》1956年第2期;该书编纂委员会:《中国煤炭志·河南卷》,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
    4该书编纂委员会:《中国煤炭志·河南卷》,第11页。
    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十《浊漳水》,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2(宋)李昉:《太平御览》卷六百五《文部二一·墨》引陆云与兄机书,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723页上。
    3(梁)萧统著、(唐)李善注:《文选》卷六,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4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33页。
    5两个遗址的发掘情形可参看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巩县铁生沟》,文物出版社1962年版;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古荥镇汉代冶铁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2期。煤炭史学者的论述可参看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25-31页;李进尧、吴晓煜:《中国古代金属矿和煤矿开采工程技术史·煤矿编》,第253-256页。
    6参见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冶金》,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第62页。另可参看以下两书的相关部分,杨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韩汝玢、柯俊:《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称:“窦皇后兄窦长君;弟曰窦广国,字少君。少君年四五岁时,家贫,为人所略卖,其家不知其处。传十余家,至宜阳,为其主入山作炭,寒卧岸下百余人,岸崩,尽压杀卧者,少君独得脱,不死。”第1973页。
    8赵承泽:《关于西汉用煤的问题》,《光明日报》1957年2月14日;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21-25页;李进尧、吴晓煜:《中国古代金属矿和煤矿开采工程技术史·煤矿编》,第251-253页;李仲均:《中国古代用煤历史的几个问题考辨》,《地球科学——武汉地质学院学报》1987年第6期。
    1王仲荦:《古代中国人民使用煤的历史》,《文史哲》1956年第1期。
    2荣志毅:《中国古代木炭史说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关于开封城的用煤的详细情况,可参看许惠民、黄淳:《北宋时期开封的燃料问题——宋代能源问题研究之二》,《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2(宋)庄绰:《鸡肋编》卷中,四库全书本。
    3(宋)朱翌:《猗觉寮杂记》卷上,清知不足斋丛书本。
    4(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十四《征商》。
    5(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五十五《食货二十一》,中华书局1957年版。
    6(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九十七,元符元年四月壬午条。
    7(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二十五《漕运》。
    1许惠民、黄淳:《北宋时期开封的燃料问题——宋代能源问题研究之二》,《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2(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零六,天圣六年三月己酉。
    3(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三十七《食货十》,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4张博泉:《金代经济史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0页。转引自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61页。
    5转引自(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九《石部》,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年版,第571页。今本《夷坚志》中无此条,或为明代尚存而后世散佚。
    6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鹤壁市古煤矿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60年第3期。
    7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67-72页。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百一十一,明道元年九月己丑条。
    2李锡经:《河北曲阳县修德寺遗址发掘记》,《考古通讯》1955年第3期。
    3图片取自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69页。
    1鲁琪:《北京门头沟区龙泉务发现辽代瓷窑》,《文物》1978年第5期。
    2图片取自许惠民:《南宋时期煤炭的开发利用——兼对两宋煤炭开采的总结》,《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1(日)宫崎市定:《宋代的煤与铁》,载《宫崎市定论文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79页。该文原载《东方学》第十三辑,1957年3月。
    1许惠民:《北宋时期煤炭的开发利用》,《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2期。
    2取自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74-75页。
    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河水》,请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2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冶金》,第62页。
    3杨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182页。杨宽在该部分出现笔误,误将“后堂坡”写作“唐坡”。
    4李京华等:《河南五县古代冶铁遗址调查及研究》,《华夏考古》1992年第1期。
    5(宋)苏轼:《石炭行引》,载《东坡集》卷十四,民国中华书局刊缪荃孙校本。
    6(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一,明津逮秘书本。
    1(日)宫崎市定:《宋代的煤与铁》,载《宫崎市定论文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89页。
    1(元)孛兰盻等纂赵万里校辑:《元一统志》,中华书局1966年版。
    2(清)缪荃孙辑:《顺天府志》卷十一《宛平》,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第295-296页。
    3孙冬虎:《元明清北京的能源供应及其生态效应》,《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1辑。
    4龚胜生:《元明清时期北京燃料供销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辑。
    5(元)熊梦祥纂,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09页。
    1参见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87页;李进尧、吴晓煜:《中国古代金属矿和煤矿开采工程技术史·煤矿编》,第276页。
    2(元)尹廷高:《燕山寒二首》之一及《燕山除夕》,《玉井樵唱》卷上,四库全书本。又载(清)法式善辑:《宋元人诗集八十二种》,清法氏存素堂抄本。(元)欧阳玄:《圭斋文集》卷四《渔家傲·南词》,清抄本。(元)柯九思:《宫词十首》,载(元)顾瑛辑:《草堂雅集》卷一,清初抄本。
    3参见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元大都考察队:《北京后英房元代居住遗址》,《考古》1972年第6期。图7.7亦取自本文。
    4(元)熊梦祥纂,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析津志辑佚》,第6页。
    5万历《顺天府志》卷一《地理志》,明万历刻本。又见(元)陈桱:《通鉴续编》卷二十四,四库全书本。
    6孙冬虎:《元明清北京的能源供应及其生态效应》,《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1辑。
    1(明)权衡:《庚申外史》卷上,《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杂史类,第45册,齐鲁书社1996年版,第222-223页。
    1陈开俊等合译:《马可·波罗游记》第二卷,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第124-125页。
    2张星烺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二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72页。
    3张星烺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三册,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41页。
    1《朴通事谚解》,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影印奎章阁丛书本,民国六十七年(1978)版,第268-269、290、347-348页。
    1高寿仙:《明代北京燃料的使用与采供》,《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1期。
    2(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工部十四·窑冶》,《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330页下。
    3《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八十,成化十四年七月戊子条。
    4《明宪宗实录》卷二百六十三,成化二十一年三月乙未条。
    1《明孝宗实录》卷九十三,弘治七年十月癸未条。
    2《明世宗实录》卷七十八,嘉靖六年七月丁丑条。
    1《明世宗实录》卷一百二十二,嘉靖十年二月戊寅条。
    2(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二百零四《工部二十四》,《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431页下-432页上。
    3《明神宗实录》卷四百一十三,万历三十三年九月辛丑条。
    4《明神宗实录》卷三百九十八,万历三十二年七月丙寅条、丙子条。
    5(清)于敏中等编著:《日下旧闻考》卷一百零六《郊坰》,四库全书本。
    1资料来源:弘治《永平府志》卷二《贡赋》,《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其中抚宁县70斤一值过小,疑当为7000斤之误,若为7000斤,则总量将达70000斤,似比63070斤合理。但方志原文如此,谨慎起见未轻易修改。另贡赋中还有其他燃料,参见第三章表3.24。
    2嘉靖《威县志》卷四《贡赋》,嘉靖二十九年刻本。
    3嘉靖《彰德府志》,卷二《地理志》卷八《邺都宫室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4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103页。
    5(明)于谦:《于忠肃集》,四库全书本。
    1(明)丘濬:《守边议》,载(明):《明经世文编》卷七十三,明崇祯平露堂刻本。
    2《明世宗实录》卷十六,嘉靖元年七月甲寅条。
    3(明)范景文:《战守全书》卷十一《守部》,明崇祯刻本。
    4(明)吕坤:《直陈天下安危圣躬祸福疏》,载《去伪斋集》卷一,道光刻本。又见于(明)陈子龙:《皇明经世文编》卷四百一十五,明崇祯平露堂刻本,不过题奏疏名为《忧危疏》。
    5(明)王圻:《续文献通考》卷二十四,明万历三十年松江府刻本。
    6(明)胡忻:《欲焚草》卷一,清康熙四十二年胡恒升刻本。
    7(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九回《逞小忿毒谋双命,思淫占祸起一时》,清覆刻本。
    1《崇祯长编》卷三十,崇祯三年正月甲申条。
    2(明)毕自严:《度支奏议》堂稿卷十一《覆兵科题请买煤疏》,明崇祯刻本。
    3(明)范景文《战守全书》卷十一《守部》,明崇祯刻本。《实政录》卷九《督抚约》,明万历二十六年赵文炳刻本。(明)茅以升:《武备志》卷一百一十一《军资乘守》,明天启刻本。
    4(明)徐阶:《世经堂集》卷七《条陈门禁》,明万历间徐氏刻本。
    5(明)沈榜:《宛署杂记》卷九《马政》,明万历刻本。
    6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四卷《明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8页。
    7(明)范景文《战守全书》卷十一《守部》,明崇祯刻本。《实政录》卷九《督抚约》,明万历二十六年赵文炳刻本。茅以升的估测为5觔,参见氏著:《武备志》卷一百一十一《军资乘守》,明天启刻本。
    8龚胜生:《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燃料供销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辑。
    1原奏疏见(清)方观承:《方恪敏公奏议》卷八,清咸丰家刻本。估测值见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115页。
    1《明世宗实录》卷九十八,嘉靖八年二月甲午条。
    2(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五,明万历林如楚刻本。
    3(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卷一百九十四《工部十四·铸钱》,《续修四库全书》第792册,第336页上、336页下。
    1(明)沈榜:《宛署杂记》卷十五《经费下》。
    2(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五,明万历林如楚刻本。
    3(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五。
    4宝钞司以下之数据皆依据(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七。
    1以上王恭厂制备军器相关煤炭消耗情形依据(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八。
    1(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九。
    2文思院、马槽厂用煤情况依据(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十。
    3(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十一。
    4御用监、巾帽局燃料情形依据(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十二。
    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中《燔石第十一》,明崇祯初刻本。
    2(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下《五金第十四》。
    3(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中《锤锻第十》。
    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中《陶埏第七》。
    1石灰、硫黄、矾的相关材料全取自(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中《燔石第十一》。
    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中《燔石第十一》。
    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卷九百五十一《工部》,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2《朱批谕旨》,转引自刘龙雨:《清代至民国时期华北煤炭开发:1644-1937》,复旦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第20页。
    3《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一百四十六,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辛巳条。
    4直隶总督姜晟嘉庆六年五月二十三日奏折,载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1页。
    5(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北京大学出版社1961年版《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合订本。
    6(清)赵翼:《檐曝杂记》卷六,清嘉庆十七年刻本。
    7《清代钞档》,转自《清代的矿业》第8、438页。
    8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下册,第403页。
    9龚胜生:《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燃料供销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辑。
    2刘龙雨:《清代至民国时期华北煤炭开发:1644-1937》,复旦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第32页。文中误将乾隆二十七年的人口折算数字写作969700,实际数值当为769700,笔者引用时已经做了修改。
    3《清代钞档》,转自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118页。
    4原奏疏见方观承:《方恪敏公奏议》卷八,清咸丰家刻本。估测值见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115页。
    1《清世祖实录》卷五顺治元年六月庚申条。
    2均转自章乃炜、王蔼人编:《清宫述闻》,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版。
    3均转自章乃炜、王蔼人编:《清宫述闻》,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版。
    4(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卷四《物部上》,清道光刻本。
    5以上三首诗转自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215页。另参吴晓煜:《中国煤炭史志资料钩沉》,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1(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北京大学出版社1961年版《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合订本。
    2(清)赵翼:《檐曝杂记》,清嘉庆十七年刻本。
    3(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卷五《物部下》。
    4(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卷四《物部上》。
    5(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卷二《地部》。
    6(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卷四《物部上》。
    7(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卷四《物部上》。
    1孙冬虎:《元明清北京的能源供应及其生态效应》,《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1辑。
    2龚胜生:《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燃料供销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辑。
    3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18-319页、320页。转引自刘龙雨:《清代至民国时期华北煤炭开发:1644-1937》,第23页。
    4转引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下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38页。
    5《清文献通考》卷三十一,四库全书本。
    1乾隆五年三月初一日河南巡抚雅尔图奏折,转自《清代的矿业》上册,第9页。
    2乾隆《林县志》卷五《风土》,乾隆十七年黄华书院刻本。
    3以上分析主要参照刘龙雨:《清代至民国时期华北煤炭开发:1644-1937》,第25-31页。图7.13、7.14、7.15也取自该文。
    1(日)宫崎市定:《宋代的煤与铁》,载《宫崎市定论文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79页。该文原载《东方学》第十三辑,1957年3月。
    2(日)宫崎市定:《中国的铁》,载《宫崎市定论文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01页。该文原载《史林》杂志第40卷第6期,1957年11月。
    1(美)罗伯特·哈特威尔,杨品泉摘译:《北宋时期中国煤铁工业的革命》,《中国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5期。原载《亚洲研究杂志》1962年2月号。
    2严耕望:《治史三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3(日)吉田光邦:《关于宋代的铁》,载刘文俊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十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4、195、197页。原载《中国科学技术史论集》,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72年版。
    4(日)宫崎洋一:《明代华北的燃料与资源》,载《第六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黄山书社1997年版,第125-126页。
    1(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三,明万历林如楚刻本。
    2以上两条据(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五。
    1(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五,明万历林如楚刻本。
    2以上两条据(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卷七,明万历林如楚刻本。
    3(明)雷梦麟:《读律琐言》附录《奏行時估例》器用之类条,明嘉靖四十二年刻本。
    4《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五十一《工部》,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5(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卷十,清光绪十年刻本。
    6《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五十一《工部》,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7乾隆《丰润县志》卷六《杂记》,乾隆二十年刻本。
    1依据《朱批奏折》之记载,转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1页。
    2《刑科题本》中的详细记载如下(转自《中国煤炭史志资料钩沉》第88页):
    (乾隆二年五月初九日,东阁大学士兼管刑部尚书事务徐木等谨题)为请旨事,该臣等会看得据巡视西城给事中长柱等参奏,兵马司指挥王家栋滥行出示,准王辅臣等违禁开窑一案。查西山香峪村地方所有榆树等煤窑逼近安亲王坟墓,康熙三十一年十一月内奏旨交工部遣官查丈明确,将东三分窑、东双门窑给发官价,同给过王府之南新窑,并王府自行置买之榆树窑三分窑一并封禁在案。嗣因日久法弛,有民人王辅臣等私行开挖,乾隆元年经宛平县别案参革知县蔡书绅详请工部查明原案,勒石永禁。乃王辅臣、汤绳祖、三官保等希图觅利,不遵禁约,辄将未获案犯马呈瑞所存并无窑分名色、年远无凭之印契.捏称榆树等窑地段原主,且钻营兵马司出给告示,公然合伙开窑,有干法纪。查例载西山一带地方,如有私自开窑卖煤者问罪枷号一个月,发边卫充军等语。应将考职州同汤绳祖革去职衔,同王捕臣、三官保俱照例枷号一个月发边卫充军。三官保系旗人,照例折枷号鞭责。张玉顶名到案,查律载知人犯罪事发,引送藏匿者减罪人罪一等等语。府将张玉照律杖一百,徒三年。今恭遇乾隆二年四月十六日恩诏,应将汤绳祖等援免。解任兵马司指挥王家栋擅准呈词,出结告示,复收受煤五驮,值小值钱四千五百文,应将王家栋革职,照枉法赃律杖八十。知情受雇佣工之刘三、张二、宋大、李六、张三,转向伊主王家栋求给告示之长随王柱,均应照不应重律杖八十。以上杖罪人犯,已经臣部于四月初二日为请旨事案内奏请省释。王家栋所得煤价照追入官。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3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07页。
    4(清)胡恩燮:《煤说》,载《白下愚园集》卷八,光绪二十年刻本。
    5(清)马国翰:《对钟方伯济南风土利弊问》,载(清)张鹏飞:《皇朝经世文编补》卷二十八《户政·养民》,清道光三十一年刊本。
    6刘龙雨:《清代至民国时期华北煤炭开发:1644-1937》,第34页。
    7(清)马国翰:《对钟方伯济南风土利弊问》,载(清)张鹏飞:《皇朝经世文编补》卷二十八《户政·养民》,清道光三十一年刊本。
    1《清高宗实录》卷二百六十三,乾隆十一年闰三月。
    2邓拓:《从万历到乾隆——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一个论证》,《历史研究》1956年第10期。转引自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171页。
    3(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北京大学出版社1961年版《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合订本。
    4陈旉:《陈旉农书·稽功之谊篇第十》
    1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46页。
    2以上论述参考了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163-171页。
    3(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卷三十七《食货十》,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4(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零四元符元年十一月己末条。
    1(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七十九《食货志下一》,第页。
    2取自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179页。
    1《明神宗实录》卷三百八十,万历三十一年正月丙寅条。
    2《明熹宗实录》卷一,泰昌元年九月庚辰条。又见(明)孔贞运:《皇明诏制》卷十,明崇祯七年刻本。
    3《朱批奏折》,转引自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下册,第9页。
    4道光《万全县志》卷三,道光十四年增刻乾隆本。
    5光绪《畿辅通志》卷四,光绪十年刻本。
    1(清)徐继畲:《松龛先生全集》卷首,民国四年晋版铅印本。
    2光绪《畿辅通志》卷四,光绪十年刻本。
    1(明)李光壂:《守汴日志》,清道光刻光绪补刻本。
    2参见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161-162页。
    1许惠民:《北宋时期煤炭的开发利用》,《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2期。
    1(明)徐阶:《世经堂集》卷七《条陈门禁》,明万历间徐氏刻本。
    2(明)毕自严:《度支奏议》堂稿卷九,明崇祯刻本。
    1(明)毕自严:《度支奏议》堂稿卷十一《覆兵科题请买煤疏》,明崇祯刻本。
    1(明)范景文《战守全书》卷十一《守部》,明崇祯刻本。
    2《清高宗实录》卷六百五十,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
    1《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一百四十六,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辛巳条。
    2《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五十一,转引自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180-181页。
    3三条史料分别出自《清代钞档》与《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五十一,转自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115页。
    4(清)赵翼:《檐曝杂记》,清嘉庆十七年刻本。
    1(清)方观承:《方恪敏公奏议》卷八,清咸丰家刻本。
    1许檀:《明清时期的临清商业》,《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2期。
    2乾隆《德州志》卷四,乾隆五十三年刻本。
    3曹树基:《清代北方城市人口研究——兼与施坚雅商榷》,《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4期。
    4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四卷《明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3-304页。
    1(清)陈恒庆:《谏书稀庵笔记》,上海小说丛报社民国十一年印行本。
    1邓拓:《从万历到乾隆——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一个论证》,《历史研究》1956年第10期。
    2《大清会典事例》卷九百五十一。
    1光绪《续修井陉县志》卷三,光绪元年刻本。
    2(清)那彦成:《那文毅公奏疏》卷五十五,清道光十四年刻本。
    3(清)缪荃孙辑:永乐《顺天府志》卷十一《宛平》,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第295-296页。
    1取自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71页。
    1(清)那彦成:《那文毅公奏疏》卷五十四,清道光十四年刻本。
    2丘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8页。
    3光绪《续修井陉县志》卷三,光绪元年刻本。
    4以上论述主要参考了李进尧、吴晓煜:《中国古代金属矿和煤矿开采工程技术史·煤矿编》,第323-326页。
    2取自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70页。
    1刘龙雨:《清代至民国时期华北煤炭开发:1644-1937》,第40页。
    2(英)李约瑟著,徐汝庄译:《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自然杂志》1990年第12期。原载《伯纳尔纪念文集》(伦敦,1964年),《科学与社会》1964年第28卷,《半人马星座》杂志1964年,第10卷。后又收入李约瑟论文集《大滴定》(伦敦,1969年;多伦多,1979年)。
    1刘龙雨:《清代至民国时期华北煤炭开发:1644-1937》,第39页。
    2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175页。
    1(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九十八《韦挺传》,第3903页;另参(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七十七《韦挺传》,第2670—2671页。
    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三》,第1022页;另参(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十九《食货志下》,第2113页。
    3关于华北的内河航运发展详情,可参看(日)佐久间吉:《关于曹操时漕运路线的形成》,载《社会文化史学》,1976年;薛瑞泽:《北魏的内河航运》,《山西师大学报》2001年第3期;王利华:《中古时期北方地区的水环境和渔业生产》,《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4辑;王利华:《中古华北水资源状况的初步考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王利华:《魏晋南北朝时期华北内河航运与军事活动的关系》,《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王利华:《隋唐时期华北地区的内河航运及其环境难题》,载其论文集《徘徊在人与自然之间——中国生态环境史探索》,出版社2012年版;吴宏岐:《略论金代的漕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3辑;邹逸麟:《黄淮海平愿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18-147页。类似文章颇多,余不尽举。
    4乾隆《永年县志》卷十《水利》,乾隆二十二年刻本。
    5乾隆《汲县志》卷六《食货》,乾隆二十年刻本。
    1(清)王庆云:《石渠余记》卷一《纪节俭》,清光绪十六年龙璋刻本。
    2龚胜生:《元明清北京城燃料供销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辑。
    1(清)赵翼:《檐曝杂记》,清嘉庆十七年刻本。
    1(清)李虹若:《朝市丛载》卷七,京都荣录堂藏板光绪十四年刻本。
    2(清)杨米人:《都门竹枝词》,载路工编选:《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北京出版社1962年版,第21页。
    3(清)樊彬:《燕都杂咏》,转自吴晓煜:《中国煤炭史志资料钩沉》,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390页。
    4龚胜生:《元明清北京城燃料供销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辑。
    5光绪《续修井陉县志》卷三,光绪元年刻本。
    6《清高宗实录》卷二百六十三,乾隆十一年闰三月。
    1(日)吉田光邦:《关于宋代的铁》,载刘文俊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十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4、195、197页。原载《中国科学技术史论集》,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72年版。
    2《明神宗实录》卷四百一十三,万历三十三年九月辛丑条。
    2转自该书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第101页。
    1(清)宋起凤:《矿害论》,载乾隆《大同府志》卷二十六《艺文》,乾隆四十一年刻本。
    2详细碑文如下(详参吴晓煜《中国煤炭史志资料钩沉》,第316-317页):特授顺天府宛平县正堂十级纪录十次彭,为晓谕事:案据西板桥村民韩宏良、李瑞、梁宰、凉起、刘
    承来、刘景云合村众等,先后呈控刘继兴勾串石得友、田生等私开封禁煤窑,致裂庙宇、房舍、墙垣等情
    一案。当经移会军粮厅亲诣查勘。刘继兴等所开煤窑,坐落西板桥东三官庙下,实系从前封禁旧窑,有碍
    居民房舍。除仍旧封禁,并将刘继兴等责惩取结附卷外,诚恐日久,愚民不知封禁缘由,复被勾串,再行
    开挖,致伤居民庐舍,合行出示晓谕。为此示仰军民人等知悉,嗣后该处永不准再行开做煤窑,并将此示
    勒石存记。如有无知棍徒胆敢故违偷开者,一经访闻或被告发,定行从重惩处,决不姑宽。各宜凛遵毋违。
    特示。
    3碑文参见北京市门头沟区文化文物局:《门头沟文物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278-279页。
    转引自孙冬虎:《元明清北京的能源供应及其生态效应》,《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1辑。
    4北京市门头沟区文化文物局:《门头沟文物志》,第279页。
    5门头沟区地名志编辑委员会:《北京市门头沟区地名志》,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第59页。
    6孙冬虎:《元明清北京的能源供应及其生态效应》,《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1辑。
    1北京市门头沟区文化文物局:《门头沟文物志》,第280页。
    2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下册,第406页;吴晓煜:《中国煤炭史志资料钩沉》,第178页。详细记载如下(出自咸丰《同州府志》,咸丰二年刻本):(乾隆五十年)纯皇帝拈香碧云寺,见池水突竭,讶之,查以寺后煤窑引泉别流之故。圣怒甚,逮主窑笔帖式某,交刑部严审,某固和珅家奴,窑亦和珅所开也。司官承审者四人,其二人托故去,一人终审不一语,惟士棻独鞠之。定谳堂官咋舌,将有删减,士棻争之曰:涸池而动上怒,其事小,大臣与民争利,其事大,如有他咎者,愿一人当之。堂宫如议上,上切责和珅而置笔帖式于法。又《清史稿》卷三百二十一《王士棻传》(第10786页)的记载大致相同,但更为简略,详情如下:上诣碧云寺礼佛,讶池涸,问其故。僧言寺后开煤矿,引水别流。上怒,逮主其事者下刑部,则和珅奴也。诸曹惮和珅,不欲竟其狱,士棻复为定谳。上责和珅而诛其奴。
    3郭崇涛:《煤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第36页。
    4(明)宋濂:《明史》卷九十《百官志六》,第2282页。
    5彭世济,韩可琦主编:《矿业经济导论》,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3页。
    1(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卷中《燔石第十一》,明崇祯初刻本。
    2转自罗桂环:《中国环境保护史稿》,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10页。
    3刘龙雨:《清代至民国时期华北煤炭开发:1644-1937》,第125页。
    4章鸿钊:《石雅》中编《石·制用第五卷·石炭》,载《民国丛书》第二编《科学技术类》第88册,上海书店1989年版,第201页。
    1郭崇涛:《煤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第32-36页。
    2(清)李光庭:《乡言解颐》卷二《地部》。
    3乾隆《平定州志》卷3《山川》、卷5《物产》,乾隆五十五年刻本。转自刘龙雨:《清代至民国时期华北煤炭开发:1644-1937》,第33页。
    1邱仲麟:《人口增长、森林砍伐与明代北京生活燃料的转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4本1分,2003年3月。
    2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二章,上海书店民国三十六年版,第10-11页。
    1以上三个表格均取自魏远驯:《居住环境生活燃料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实用预防医学》2004年第2期。上文论述亦参考了该文。
    1(宋)宋慈:《洗冤集录》,元刻本。
    2(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九《石部》,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年版,第571页。
    3(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三十《传忠录下·京师水火说》,四库全书本。
    1(清)阮葵生:《茶余客话》,载光绪《顺天府志》卷七十一《故事志七》,清光緖十二年刻十五年重印本。
    2(清)陈恒庆:《谏书稀庵笔记》,上海小说丛报社民国十一年印行本。
    3(明)倪朱谟:《本草汇言》,天启四年刻本。
    4(清)许克昌、毕法:《外科证治全书》卷五《附中毒类》,清道光十一年刊本。
    1(清)梁章钜:《浪迹丛谈》,道光二十八年亦东园刻本。
    2彭世济,韩可琦主编:《矿业经济导论》,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3页;郭崇涛:《煤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第36页。
    3数据取自初中教材《物理》九年级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页。
    1郭崇涛:《煤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第18页。
    2朱之培、高晋生:《煤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7页。
    3初中教材《物理》八年级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9页。
    1张金亮:《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3页。据学者研究,油气除有机成因外,还有无机成因,但有机成因还是最主流的。
    2初中教材《物理》九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2关于汽车行业的消极影响,还可参看(美)理查德·瑞吉斯特著、王如松、胡聃译《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表7.9、7.10依据初中教材《物理》九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2初中教材《物理》九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1初中教材《物理》九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1蓝勇、黄权生:《燃料换代历史与森林分布变迁——以近两千年长江上游为时空背景》,《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2辑。
    1667(明)雷礼:《国朝列卿纪》卷六十七《工部总督易州山厂尚书侍郞等官年表》与同卷《总督易州山厂行实》,明万历徐鉴刻本。
    [1](春秋)左丘明:《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西汉)刘向编、(东汉)高诱注、(宋)姚宏续注:《战国策注》卷二十九《燕策一》,宋绍兴刻本。
    [3](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4](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5](刘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6](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
    [7](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8](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9](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10](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11](唐)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12](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13](唐)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14](唐)令狐德棻:《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
    [15](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16](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7](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18](五代)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9](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20](宋)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21](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22](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
    [23](元)脱脱:《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24](元)脱脱:《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25](明)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
    [26](清)张廷玉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27]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版。
    [28](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版。
    [29](唐)李林甫:《唐六典》,明刻本。
    [30](宋)王溥:《五代会要》,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31](宋)王溥:《唐会要》,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32](宋)郑樵:《通志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33](宋)陈祥道:《礼书》,元至正七年福州路儒学刻明修本。
    [34](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
    [35](元)马端临:《文献通考》,清浙江书局本。
    [36](明)王圻:《续文献通考》,万历三十年松江府刻本。
    [37](元)拜柱:《通制条格》,明钞本。
    [38](元)佚名:《元典章》,元刻本。
    [39]《明实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40]《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1987年版。
    [41](明)申时行等:《大明会典》,《续修四库全书》本。
    [42](清)伊桑阿等:《大清会典》,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79年(1990)版。
    [43](清)允禄等:《大清会典》,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79年(1990)版。
    [44]《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嘉庆朝)》,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影印光绪二十五年刻本。
    [45]《清会典图》,中华书局1991年版。
    [46](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47](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四库全书本。
    [48](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清许涵度校刻本。
    [49](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50](宋)佚名:《新刊大宋宣和遗事·利集》,中国古典文献出版社1954年版。
    [51](宋)宇文懋昭:《大金国志》,四库全书本。
    [52](元)陈桱:《通鉴续编》,四库全书本
    [53](明)查应光:《靳史》,明天启刻本。
    [54](明)权衡:《庚申外史》,《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杂史类,第45册,齐鲁书社1996年版。
    [55](清)计六奇:《明季北略》,清活字印本。
    [56](清)李有棠:《金史纪事本末》,清光绪二十九年李栘鄂楼刻本。
    [1](唐)徐坚:《初学记》,清光绪孔氏三十三万卷堂本。
    [2](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四库全书本。
    [3]董治安主编:《唐代四大类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版(《初学记》采用清光绪九年南海孔广陶刻本;《白氏六帖》采用1933年吴兴张芹伯影印南宋绍兴间明州刻本;《北堂书钞》采用清光绪十四年南海孔广陶三十有三万卷堂校注重刻陶宗仪传钞宋本;《艺文类聚》采用1959年中华书局影印南宋绍兴刻本,又依胡刻本、汪绍楹句读本并核对原文献修补)。
    [4](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据上海涵芬楼影印宋本复制重印本,1960年版。
    [5](宋)王钦若:《册府元龟》,明初刻印本。
    [6](宋)王应麟:《玉海》,四库全书本。
    [7](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四库全书本。
    [8](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外集》,四库全书本。
    [9](明)王圻,王思义:《三才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0](明)胡文焕:《群音类选》卷二,明胡氏文会堂刻本。
    [11]《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1986)影印本。
    [12]《古今图书集成》,中华书局、巴蜀书社1986年版。
    [13]《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1984年版。
    [14]《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5]《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6]《宋元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7]《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8]《清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1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20](清)陈元龙:《格致镜原》,四库全书本。
    [21]《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年版。
    [22]《十通》,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晋)葛洪:《西京杂记》,四库全书本。
    [2](晋)张华著,范宁校证:《博物志校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
    [3](晋)干宝著,汪绍楹校注:《搜神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
    [4](唐)刘餗、张鷟:《隋唐嘉话·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97年版。
    [5](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明津逮秘书本。
    [6](唐)李德裕:《次柳氏旧闻》,四库全书本。
    [7](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清宣统三年叶氏刻本。
    [8](唐)胡璩:《谭宾录》卷十,清钞本。
    [9](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中华书局2002年版。
    [10](宋)李昉等:《太平广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宋)李石:《续博物志》,四库全书本。
    [12](宋)司马光著,邓广铭、张希清点校:《涑水记闻》,中华书局1989年版。
    [1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四库全书本。
    [14](宋)陈东:《靖炎两朝见闻录》,清钞本。
    [15](宋)吴自牧:《梦梁录》,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版。
    [16](宋)洪迈著,赵学南校:《洪容斋笔记》,扫叶山房民国二年石印本。
    [17](宋)洪迈著,何卓点校:《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
    [18](宋)沈括:《梦溪笔谈》,巴蜀书社1996年版。
    [19](宋)叶寘、周密、陈世崇:《爱日斋丛抄·浩然斋雅谈·随隐漫录》,中华书局2010年版。
    [20](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四库全书本。
    [21](宋)姚宝、陆游:《西溪丛语·家世旧闻》,中华书局2006年版。
    [22](宋)庄绰:《鸡肋编》,四库全书本。
    [23](宋)文莹:《湘山野录》,宋刻本。
    [24](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明津逮秘书本。
    [25](宋)朱翌:《猗觉寮杂记》,清知不足斋丛书本。
    [26](宋)曹勋:《北狩见闻录》,清学津讨原本。
    [27](宋)洪皓:《松漠纪闻》,四库全书本。
    [28](宋)惠洪:《林间录》,四库全书本。
    [29](宋)晓莹:《罗湖野录》,四库全书本。
    [30](元)刘祁:《归潜志》,四库全书本。
    [31](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1959年版。
    [32](明)沈榜:《宛署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3](明)孙承泽:《天府广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34](明)叶盛:《水东日记》,清康熙刻本。
    [35](明)王士性著、吕景琳点校:《广志绎》,中华书局1981年版。
    [36](明)张岱:《夜航船》,巴蜀书社1998年版。
    [37](明)杨士聪:《甲申核真略》,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8](明)抱阳生:《甲申朝事小记》,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39](明)刘尚友:《定思小计》,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40](明)陈洪谟著,(明)张瀚著:《治世余闻·继世纪闻·松窗梦语》,中华书局1985年版。
    [41](明)许浩:《复斋日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2](明)丁元荐:《西山日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3](明)李绍文:《明世说新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4](明)郑与侨:《客途偶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5](明)徐昌祚:《燕山从录》,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46](明)史玄、(清)夏仁虎、(清)阙名:《旧京遗事·旧京琐记·燕京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7](明)张萱:《西园闻见录》,民国哈佛燕京学社印本。
    [48](明)李光壂:《守汴日志》,清道光刻光绪补刻本。
    [49](明)刘若愚:《酌中志》,清海山仙馆丛书本。
    [50](明)吕毖:《明宫史》,四库全书本。
    [51](明)田汝成:《熙朝乐事》,明广百川学海本。
    [52](明)陆粲:《庚巳编》,明万历纪录汇编本。
    [53](清)鄂尔泰、张廷玉等:《国朝宫史》,四库全书本。
    [54](清)王庆云:《石渠余记》,清光绪十六年龙璋刻本。
    [55](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56](清)彭孙贻:《流寇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7](清)孙承泽辑,裘剑平点校:《山书》,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58](清)孙承泽:《春明梦余录》,台湾大立出版社1980年版。
    [59](清)郑廉:《豫变纪略》,浙江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60](清)黄可润:《畿辅见闻录》,乾隆十九年刻本。
    [61](清)陶越:《过庭纪余》,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62](清)谈迁:《北游录》,清钞本。
    [63](清)李光庭:《乡言解颐》,清道光刻本。
    [64](清)方以智:《物理小识》,四库全书本。
    [65](清)屈大均:《广东新语》,清康熙刻本。
    [66](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上海慎记书庄清光绪二十二年刻本。
    [67](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合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61年版。
    [68](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载《帝京岁时纪胜·燕京岁时记》合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61年版。
    [69](清)赵翼:《檐曝杂记》,清嘉庆十七年刻本。
    [70](清)陈恒庆:《谏书稀庵笔记》,上海小说丛报社民国十一年印行本。
    [71](清)梁章钜:《浪迹丛谈》,道光二十八年亦东园刻本。
    [72](清)徐文弼:《吏治县镜》,台北广文书局民国五十年版。
    [73](清)张维屏:《花甲闲谈》,清道光富文斋刻本。
    [74](清)顾炎武:《日知录》,清乾隆刻本。
    [75](清)俞樾:《茶香室丛钞》,清光绪二十五年刻春在堂全书本。
    [76](清)李虹若:《朝市丛载》,京都荣录堂藏板光绪十四年刻本。
    [1](晋)陶潜:《陶渊明集》,宋刻递修本。
    [2](梁)陶弘景:《华阳陶隐居集》,明正统道藏本。
    [3](梁)萧统编,(唐)李贤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
    [4](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四部丛刊景日本翻宋大字本。
    [5](唐)杜荀鹤:《杜荀鹤文集》,宋刻本。
    [6](唐)陆龟蒙:《甫里集》,四部丛刊景黄丕烈校明钞本。
    [7](唐)姚合:《姚少监诗集》,四部丛刊景明钞本。
    [8](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
    [9](清)董浩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10](清)彭定求等:《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11](宋)李昉等:《文苑英华》,四库全书本。
    [12](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四库全书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
    [13](宋)吕祖谦:《宋文鉴》,四库全书本。
    [14](宋)黄震:《黄氏日钞》,元后至元刻本。
    [15](宋)吴潜:《履斋遗稿》,清钞本。
    [16](宋)晁冲之:《晁具茨诗集》,清海山仙馆丛书本。
    [17](宋)陈藻:《乐轩集》,四库全书本。
    [18](宋)苏轼:《物类相感志》,民国景明宝颜堂秘笈本。
    [19](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乙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
    [20](宋)苏泂:《泠然斋诗集》,四库全书本。
    [21](宋)陈起:《江湖小集》,四库全书本。
    [22](宋)陈起:《江湖后集》,四库全书本。
    [23](宋)冯山:《安岳集》,清钞本。
    [24](宋)郑思肖:《郑所南诗文集》,四部丛刊续编景林佶手钞本。
    [25](宋)陈思:《两宋名贤小集》,四库全书本。
    [26](宋)周文璞:《方泉诗集》,汲古阁景宋钞本。
    [27](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四部丛刊景元本。
    [28](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公文集》,四部丛刊景宋绍兴本。
    [29](宋)张端义:《贵耳集》,四库全书本。
    [30](宋)张扩:《东窗集》,四库全书本。
    [31](宋)韩淲:《涧泉集》,四库全书本。
    [32](宋)黄庭坚:《山谷外集》,四库全书本。
    [33](宋)陈傅良:《止斋文集》,四部丛刊景明弘治本。
    [34](宋)赵汝愚:《国朝诸臣奏议》,宋刻元修本。
    [35](宋)饶节:《倚松诗集》,清景宋钞本。
    [36](宋)范成大:《石湖诗集》,四部丛刊景清爱汝堂本。
    [37](宋)苏辙:《苏辙集》,明王执礼校刊本。
    [38](宋)包拯:《包孝肃奏议》,四库全书本。
    [39](宋)苏轼:《东坡集》,民国中华书局刊缪荃孙校本。
    [40](宋)刘克庄编:《千家诗选》,清嘉庆宛委别藏本。
    [41]不著编者:《宋文选》,四库全书本。
    [42](金)元好问编:《中州集》,四部丛刊景元刊本。
    [43](金)赵秉文:《滏水集》,四部丛刊景明钞本。
    [44](元)刘将孙:《养吾斋集》,四库全书本。
    [45](元)龚璛:《存悔斋稿》,元至正五年钞本。
    [46](元)释行秀:《从容庵录》,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47](元)释清珙:《石屋禅师山居诗》,明万历刻宋元四十三家集本。
    [48](元)王实甫:《北西厢秘本》,明崇祯刊本。
    [49](元)方回:《桐江续集》,四库全书本。
    [50](元)唐元:《筠轩诗稿》,明正德十三年张芹刻本。
    [51](元)陈基:《夷白斋稿》,四部丛刊三编景明钞本。
    [52](元)刘永之:《刘仲修先生诗文集》,清钞本。
    [53]﹝元﹞马祖常:《石田文集》,元至元五年扬州路儒学刻本。
    [54](元)王恽:《秋涧集》,《景印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第401册。
    [55](元)尹廷高:《玉井樵唱》,四库全书本。
    [56](元)欧阳玄:《圭斋文集》,清抄本。
    [57](元)顾瑛辑:《草堂雅集》,清初抄本。
    [58](元)佚名:《古今杂剧》,元刻本。
    [59](元)杨朝英:《朝野新声太平乐府》,四部丛刊景元本。
    [60]李修生等:《全元文》,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
    [61](清)顾嗣立:《元诗选》,四库全书本。
    [62](明)郭勋:《雍熙乐府》,四部丛刊续编景明嘉靖刻本。
    [63](明)刘嵩:《槎翁诗集》,四库全书本
    [64](明)吕坤:《吕新吾全书》,光绪间修补明刊本。
    [65](明)吕坤:《去伪斋集》卷一,道光刻本。
    [66](明)杨慎:《秇林伐山》,明嘉靖三十五年王询刻本。
    [67](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四库全书本。
    [68](明)王世贞:《弇山堂别集》,四库全书本。
    [69](明)练子宁:《练中丞集·金川玉屑集》,明刻本。
    [70](明)顾梦游:《顾与治诗》,清初书林毛恒所刻本。
    [71](明)沈泰:《盛明杂剧二集》,民国十四年董氏诵芬室刻本。
    [72](明)丘濬:《大学衍义补》,四库全书本。
    [73](明)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明崇祯平露堂刻本。
    [74](明)耿定向:《耿天台先生文集》,明万历二十六年刘元卿刻本。
    [75](明)吕坤:《实政录》,明万历二十六年赵文炳刻本。
    [76](明)马文升:《端肃奏议》,四库全书本。
    [77](明)陈九德:《皇明名臣经济录》,嘉靖二十八年刻本。
    [78](明)浦鋐:《竹堂奏议》,明万历十一年刊本。
    [79](明)谭纶:《谭襄敏公奏议》,明万历二十八年刊本。
    [80](明)陈师:《禅寄笔谈》,明万历二十一年自刻本。
    [81](明)焦竑:《熙朝名臣实录》,明末刻本。
    [82](明)杨博:《本兵疏议》,明万历十四年刻本。
    [83](明)黄佐:《翰林记》,四库全书本。
    [84](明)曹学佺:《石仓文稿》,明万历刻本。
    [85](明)李邦华:《李忠肃先生集》,清乾隆七年徐大坤刻本。
    [86](明)毕自严:《度支奏议》,明崇祯刻本。
    [87](明)王元翰:《王谏议全集》,清嘉庆刻本。
    [88](明)胡忻:《欲焚草》,清康熙四十二年胡恒升刻本。
    [89](明)孔贞运:《皇明诏制》,明崇祯七年刻本。
    [90](明)汪舜民:《静轩先生文集》,明正德刻本。
    [91](明)陈建:《治安要议》,民国刻聚德堂丛书本。
    [92](明)汪道昆:《太函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齐鲁书社1997年版。
    [93](明)程敏政:《篁墩集》,明正德二年刻本。
    [94](明)陈邦瞻:《荷华山房诗稿》,明万历四十六年牛维赤刻本。
    [95](明)彭孙贻:《茗斋集》,四部丛刊续编景写本。
    [96](明)谢应芳:《龟巢稿》,四部丛刊三编景钞本。
    [97](明)李培:《水西全集》,明天启元年刻本。
    [98](明)释德清:《憨山老人梦游集》,清顺治十七年毛褒等刻本。
    [99](明)唐之淳:《唐愚士诗》,四库全书本。
    [100](明)宗臣:《宗子相集》,四库全书本。
    [101](明)瞿式耜:《瞿忠宣公集》,清道光刻本。
    [102](明)罗虞臣:《罗司勋集》,清康熙五十年罗氏刻本。
    [103](明)沈一贯:《喙鸣诗集》,明刻本。
    [104](明)万国钦:《万二愚先生遗集》,明万历万尚烈刻本。
    [105](明)叶向高:《苍霞余草》,明万历刻本。
    [106](明)顾宪成:《顾端文公遗书》,清康熙刻本。
    [107](明)李昱:《草阁诗文集》,四库全书本。
    [108](明)曾异撰:《纺授堂集》,明崇祯刻本。
    [109](明)沈德符:《清权堂集》,明刻本。
    [110](明)王臬:《迟菴先生集》,明刻本。
    [111](明)程文德:《程文恭公遗稿》,明万历十二年程光裕刻本。
    [112](明)许弘纲:《群玉山房疏草》,清康熙百城楼刻本。
    [113](明)葛昕:《集玉山房稿》,四库全书本。
    [114](明)霍与瑕:《霍勉斋集》,明万历十六年霍与瑺校刻本。
    [115](明)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中华书局1963年版。
    [116](明)于谦:《于忠肃集》,四库全书本。
    [117](明)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明万历五年(1577)世经堂刻本。
    [118](清)蒲松龄:《聊斋文集》,清道光二十九年邢祖恪钞本。
    [119](清)曹煜:《绣虎轩尺牍》,清康熙傳万堂刻本。
    [120](清)方观承:《方恪敏公奏议》,清咸丰家刻本。
    [121](清)俞正燮:《癸巳存稿》,清光绪十年刻本。
    [122](清)胡恩燮:《白下愚园集》,光绪二十年刻本。
    [123](清)徐继畲:《松龛先生全集》,民国四年晋版铅印本。
    [124](清)那彦成:《那文毅公奏疏》,清道光十四年刻本。
    [125](清)法式善辑:《宋元人诗集八十二种》,清法氏存素堂抄本。
    [126](清)张鹏飞:《皇朝经世文编补》,清道光三十一年刊本。
    [127](清)张豫章:《四朝诗》,四库全书本。
    [1](元)熊梦祥纂,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2]弘治《保定郡志》,章律修,张才纂,徐珪重编,《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3]嘉靖《彰德府志》,崔铣纂修,《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4]嘉靖《隆庆志》,谢庭桂修,苏乾续纂,《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5]正德《长垣县志》,杜纬修,刘芳纂,《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6]嘉靖《辉县志》,张天真纂修,《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7]嘉靖《霸州志》,唐交修,高濬等纂,《天一阁藏地方志选刊》本。
    [8]嘉靖《广平府志》,翁相修,陈棐纂,《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9]嘉靖《获鹿县志》,赵惟勤纂修,《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10]弘治《易州志》,戴敏修,戴铣纂,《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11]弘治《永平府志》,吴杰修,张廷纲、吴祺纂,《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12](清)缪荃孙辑:永乐《顺天府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影印本,
    [13]万历《顺天府志》,沈应文、谭希思等修,张元芳纂,明万历刻本。
    [14]嘉靖《山东通志》,陆釴等纂修,《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15]嘉靖《范县志》,东时泰纂修,《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16]嘉靖《蠡县志》,李复初纂修,《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17]嘉靖《雄乘》,王齐纂修,《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
    [18]隆庆《赵州志》,蔡懋昭纂修,《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
    [19]嘉靖《武安县志》,唐交修,陈璋纂,《天一阁明代方志选刊续编》本。
    [20]嘉靖《威县志》,胡容修,王组纂,嘉靖二十九年刻本。
    [21]天启《高阳县志》,孙承宗纂修,民国抄本。
    [22]万历《温县志》,张第纂修,万历五年刻本。
    [23]万历《原武县志》,张祥修,阎邦宁纂,万历二十二年刻本。
    [24](明)刘效祖:《四镇三关志》,明万历四年刻本。
    [25](明)何乔远:《闽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6]康熙《宛平县志》,康熙二十四年刻本。
    [27]乾隆《蔚县志》,清乾隆四年刻本。
    [28]光绪《顺天府志》卷五十《食货志二·物产》引《圣祖御制文集》,光绪十二年刻本。
    [29](清)陈炎宗:《佛山忠义乡志》,清道光刊本。
    [30]光绪《蔚州志》,庆之金修,杨笃纂,光绪三年刻本。
    [31]康熙《唐山县志》,孙缵修,张鹏翎纂,康熙十二年刻十九年增刻本。
    [32]康熙《清苑县志》,时来敏修,郭棻等纂,康熙十六年刻本。
    [33]乾隆《沧州志》,徐时作修,胡淦等纂,乾隆八年刻本。
    [34]乾隆《乐亭县志》,陈金骏纂修,乾隆二十年刻本。
    [35]光绪《乐亭县志》,蔡志修等修,史梦兰纂,光绪三年刻本。
    [36]乾隆《丰润县志》,吴慎纂修,乾隆二十年刻本。
    [37]乾隆《任丘县志》,刘统修,刘炳、王应鲸纂,乾隆二十七年刻本。
    [38]乾隆《涿州志》,吴山凤纂修,乾隆三十年刻本。
    [39]乾隆《柏乡县志》,钟庚华纂修,乾隆三十一年刻本。
    [40]乾隆《永清县志》,周震荣修,章学诚纂,乾隆四十四年刻本。
    [41]乾隆《钦定热河志》,和珅、梁国治纂修,乾隆四十六年刻本。
    [42]乾隆《大名县志》,张维祺修,李棠纂,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43]乾隆《天津县志》,朱奎扬、张志奇修,吴廷华等纂,乾隆四年刻本。
    [44]乾隆《献县志》,万廷兰修,戈涛纂,乾隆二十六年刻本。
    [45]乾隆《宁河县志》,关廷牧修、徐以观纂,乾隆四十四年刻本。
    [46]乾隆《安肃县志》,张钝修,史元善等纂,嘉庆十三年石梁补刻本。
    [47]光绪《遵化通志》,何崧泰等修,史檏等纂,光绪十二年刻本。
    [48]光绪《昌平州志》,吴履福等修,缪荃孙等纂,民国二十八年铅印本。
    [49]乾隆《阳武县志》,谈諟曾修,杨仲震纂,乾隆十年刻本。
    [50]乾隆《新乡县志》,赵开元修,畅俊纂,乾隆十二年刻本。
    [51]乾隆《彰德府志》,卢崧修,江大键、程焕纂,乾隆五十二年刻本。
    [52]光绪《辉县志》,周际华修,戴铭纂,光绪二十一年补刻本。
    [53]顺治《封丘县志》,余缙修,李嵩阳纂,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54]乾隆《临清直隶州志》,张度、邓希曾修,朱钟纂,乾隆五十年刻本。
    [55]嘉庆《禹城县志》,董鹏翱修,牟芦坡纂,嘉庆十三年刻本。
    [56]光绪《遵化通志》,何崧泰等修,史檏等纂,光绪十二年刻本。
    [57]乾隆《林县志》,杨潮观等纂修,乾隆十七年黄华书院刻本。
    [58]道光《万全县志》,左承业原本,施彦士续纂修,道光十四年增刻乾隆本。
    [59]光绪《畿辅通志》,李鸿章等修,黄彭年等纂,同治十年修光绪十年刻本。
    [60]乾隆《德州志》,王道亨修,张庆源纂,乾隆五十三年刻本。
    [61]光绪《续修井陉县志》,常善修,赵文濂纂,光绪元年刻本。
    [62]乾隆《永年县志》,孔广棣纂修,乾隆二十二年刻本。
    [63]乾隆《汲县志》,徐汝瓒修,杜崐纂,乾隆二十年刻本。
    [64]乾隆《大同府志》,吴辅宏等纂修,乾隆四十一年刻本。
    [65]乾隆《平定州志》,蔡廷弼等纂修,乾隆五十五年刻本。
    [66]咸丰《同州府志》,文廉等纂修,咸丰二年刻本。
    [1](汉)崔寔著,缪启愉校释:《四民月令辑释》,农业出版社1981年版。
    [2](东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校释》,明刻本。
    [3](唐)韩鄂:《四时纂要》卷四十《岁除》,清十万卷楼丛书本。
    [4](唐)郭橐驼:《种树书》,明夷门广积本。
    [5](宋)陈旉:《陈旉农书》,清知不足斋丛书本。
    [6](元)大司农司:《农桑辑要》,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7](元)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四库全书本。
    [8](元)王祯:《王祯农书》,清乾隆武英殿刻本。
    [9](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明崇祯初刻本。
    [10](明)徐光启著、石声汉校注:《农政全书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1](明)邝璠:《便民图纂》,明嘉靖二十三年刻蓝印本。
    [12](明)袁黄:《宝坻劝农书》,载郑守森等校注:《宝坻劝农书·渠阳水利·山居琐言》,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版。
    [13](明)杨时乔著,吴学聪校:《新刻马书》,农业出版社1984年版。
    [14](清)蒲松龄:《农蚕经》,《蒲松龄全集》第三册,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15](清)蒲松龄著、李长年校注:《农桑经校注》,台湾明文书局有限公司民国七十三年版。
    [16](清)张履祥辑补,陈恒力校释,王达参校、增订:《补农书校释》,农业出版社1983年版。
    [17](清)鄂尔泰:《授时通考》,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18](清)刘清藜《蚕桑备要》,清光绪刻本。
    [19](清)杨屾:《豳风广义》,清乾隆刻本。
    [20](清)卫杰《蚕桑萃编》,中华书局1956年版。
    [21](清)杨巩:《中外农学合编》,清光绪刻本。
    [22](清)祁寯藻著,高恩广、胡辅华注释:《马首农言注释》,农业出版社1991年版。
    [23](清)丁宜曾:《农圃便览》,清乾隆原刻本。
    [24](清)何刚德:《抚郡农产考略》,清光绪抚郡学堂活字本。
    [1](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明嘉靖十三年刻本。
    [2](后魏)杨衒之著,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唐)李吉甫著,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
    [4](日本)圆仁著,顾承缚等点校:《入唐求法巡行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5](宋)乐史:《宋本太平寰宇记》,四库全书本。
    [6](宋)王偁著,魏嵩山、王文楚点校:《元丰九域志》,中华书局1984年版。
    [7](宋)王象之:《舆地纪胜》,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1年影印本。
    [8](宋)欧阳忞注,李勇先、王小红校注:《舆地广记》,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宋)祝穆著,祝洙增订,施和金点校:《方舆胜览》,中华书局2003年版。
    [10](元)孛兰盻等纂赵万里校辑:《元一统志》,中华书局1966年版。
    [11](明)王士性:《广志绎》,中华书局1981年版。
    [12](明)刘侗:《帝京景物略》,明崇祯刻本。
    [13](明)方孔炤:《全边略记》,明崇祯刻本。
    [14](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上海涵芬楼影印本。
    [15](清)顾祖禹著,贺次君、施和金点校:《读史方舆纪要》,中华书局2005年版。
    [16](清)顾炎武:《历代宅京记》,中华书局1984年版。
    [17](清)顾炎武:《肇域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8](清)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四库全书本。
    [19]佚名:《河朔访古记》,四库全书本。
    [20]《明一统志》,四库全书本。
    [21]乾隆《大清一统志》,四库全书本。
    [22]《嘉庆重修一统志》,中华书局1986年版。
    [23](清)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清刻本。
    [1](宋)唐慎微:《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四部丛刊景金泰和晦明轩本。
    [2](宋)宋慈:《洗冤集录》,元刻本。
    [3](元)忽思慧:《饮膳正要》,明景泰七年内府刻本。
    [4](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版。
    [5](明)王肯堂:《证治准绳》,四库全书本。
    [6](明)张介宾:《景岳全书》,四库全书本。
    [7](明)倪朱谟:《本草汇言》,天启四年刻本。
    [8](清)许克昌、毕法:《外科证治全书》,清道光十一年刊本。
    [1](宋)曾公亮:《武经总要》,四库全书本。
    [2](明)范景文:《战守全书》明崇祯刻本。
    [3](明)胡宗宪:《筹海图编》,四库全书本。
    [4](明)钱栴:《城守筹略》,明崇祯十七年钱墨当刻本。
    [5](明)戚继光:《纪效新书》,清学津讨原本。
    [6](明)韩霖:《慎守要录》,清海山仙馆丛书本。
    [7](明)茅元仪:《武备志》,明天启刻本。
    [8](明)王鸣鹤:《登坛必究》,清刻本。
    [9](明)赵士祯:《神器谱》,载郑振铎辑录:《玄览堂丛书初集》第18册,台北中正书局民国七十年版。
    [10](明)唐顺之:《武编》,徐象枟曼山馆刻本。
    [1](春秋)墨翟:《墨子》,明正统道藏本。
    [2](战国)韩非:《韩非子》,四部丛刊景清景宋钞校本。
    [3]撰人不详,黎翔凤校注:《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版。
    [4](战国)荀况著、(唐)杨倞注:《荀子》,清抱经堂丛书本。
    [5](战国)吕不韦著、(东汉)高诱注:《吕氏春秋》,四部丛刊景明刊本。
    [6](汉)刘安著,刘文典集解:《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
    [7](汉)班固著,(清)陈立疏证,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版。
    [8](汉)桓宽著,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
    [9](汉)王充著,黄晖校释:《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年版。
    [10](晋)葛洪:《抱朴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1](东魏)瞿昙般若流支:《正法念处经》,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12](北齐)颜之推注,王利器集解:《严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年版。
    [13](梁)僧祐:《弘明集》,四库全书本。
    [14](隋)费长房:《历代三宝纪》,金刻赵城藏本。
    [15](唐)道宣:《广弘明集》,四库全书本。
    [16](唐)道世:《法苑珠林》,四库全书本。
    [17](唐)佚名:《黄帝九鼎神丹经诀》,明正统道藏本。
    [18](唐)释智升:《开元释教录》,四库全书本。
    [19](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大正新修大藏经本。
    [20](唐)惠琳:《一切经音义》,清海山仙馆丛书本。
    [21](宋)赞宁:《宋高僧传》,四库全书本。
    [1](元)施耐庵著、(明)李贽评:《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明容与堂刻本。
    [2](明)吴承恩:《西游记》,明书林杨闽斋刊本
    [3](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台湾河洛图书出版社1980年版。
    [4](明)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明嘉靖元年刻本。
    [5](明)罗贯中:《残唐五代史演义》,明末刻本。
    [6](明)清溪道人:《禅真逸史》第三十回,明本衙爽阁刊本。
    [7](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昆仑出版社2001年版。
    [8](明)冯梦龙:《喻世明言》,昆仑出版社2001年版。
    [9](明)冯梦龙:《警世通言》,昆仑出版社2001年版。
    [10](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昆仑出版社2001年版。
    [11](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昆仑出版社2001年版。
    [12](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清乾隆五十六年萃文书屋活字印本。
    [13](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齐鲁书社1981年版。
    [14](清)东鲁古狂生:《醉醒石》,清覆刻本。
    [1](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四部丛刊三编景宋本。
    [2](宋)董煟:《救荒活民书》,嘉庆墨海金壶本。
    [3](宋)邵雍:《梦林玄解》,明崇祯刻本。
    [4](宋)王宗稷:《东坡先生年谱》,明天启元年刻东坡诗选本。
    [5](宋)窦仪:《刑统》,民国嘉业堂刻本。
    [6](宋)秦九韶:《数学九章》,四库全书本。
    [7](元)陈椿:《熬波图咏》,民国上海掌故丛书本。
    [8](明)吕维祺:《四译馆增订馆则》,民国景明崇祯刻清康熙补刻增修后印本。
    [9](明)何士晋:《工部厂库须知》,明万历林如楚刻本。
    [10](明)雷礼:《南京太仆寺志》,明嘉靖刻本。
    [11](明)戚祚国:《戚少保年谱耆编》,清道光刻本。
    [12](明)雷礼:《国朝列卿纪》,明万历徐鉴刻本。
    [13](明)黄光升:《昭代典则》,明万历二十八年周日校万卷楼刻本。
    [14](明)焦竑:《国朝献徵录》,明万历四十四年徐象橒曼山馆刻本。
    [15](明)陈建:《皇明通纪集要》,明崇祯刻本。
    [16](明)刘惟谦:《大明律》,日本景明洪武刊本。
    [17](明)应槚:《大明律释义》,明嘉靖刻本。
    [18](明)黄景昉:《国史唯疑》,清康熙三十年钞本。
    [19](明)雷梦麟:《读律琐言》,明嘉靖四十二年刻本。
    [20](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四库全书本。
    [21](清)薛允升:《唐明律合编》,民国退耕堂徐氏刊本。
    [22](清)祝庆祺:《刑案汇览》,清道光棠樾慎思堂刻本。
    [23](清)孙家鼎:《钦定书经图说》,光绪三十一年刊印本。
    [24](清)王守基:《盐法议略》,中华书局1991年版。
    [25](清)程瑶田:《九谷考》,清道光皇清经解本。
    [26](清)王念孙:《广雅疏证》,清嘉庆元年刻本。
    [27](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清道光山西太原府署刻本。
    [28](清)吴邦庆辑:《畿辅河道水利丛书》,农业出版社1964年版。
    [29](清)赵学敏:《火戏略》,清昭代丛书本。
    [1]傅璇琮等:《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曾枣庄、刘琳:《全宋文》,巴蜀书社1988年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
    [3]唐圭璋:《全宋词》,中华书局1965年版。
    [4]章楷余秀茹:《中国古代养蚕技术史料选编》,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
    [5]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档案系中国政治制度教研室编:《清代的矿业》,中华书局1983年版。
    [6]吴晓煜:《中国煤炭史志资料钩沉》,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7]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史研究所:《清史资料》(第七辑),中华书局1999年版。
    [8]章乃炜、王蔼人编:《清宫述闻》,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版。
    [9]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10]张星烺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二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
    [11]张星烺编注、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三册,中华书局1978年版。
    [12]谭其骧主编:《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3]路工编选:《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北京出版社1962年版。
    [14](朝鲜)佚名:《朴通事谚解》,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影印奎章阁丛书本,民国六十七年(1978)版。
    [15](意)马可·波罗著、陈开俊等译:《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版。
    [1]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主编:《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
    [2]夏征农、陈至立主编:《辞海》(第六版彩图本),上海此书出版社2009年版。
    [3]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
    [4]该书编辑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林业卷》,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
    [5]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7册《元·明时期》,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6]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主编:《技术经济手册·农业卷》,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王建革:《传统社会末期华北的生态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2]郑起东:《转型期的华北农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
    [3]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4]樊宝敏、李智勇:《中国森林生态史引论》,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6]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7]王明德:《从黄河时代到运河时代:中国古都变迁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版。
    [8]程遂营:《唐宋开封生态环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王云:《明清山东运河区域社会变迁》,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成淑君:《明代山东农业开发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版。
    [11]尹绍亭:《远去的山火——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2]吴忱:《华北地貌环境及其形成演化》,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翟旺、张守道:《太行山系森林与生态简史》,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版。
    [14]翟旺、米文精:《五台山区森林与生态史》,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年版。
    [15]齐如山:《华北的农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6]王利华:《中古华北饮食文化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8]吴涛:《北宋都城东京》,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9]《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编写组:《中国古代煤炭开发史》,煤炭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
    [20]李进尧、吴晓煜、卢本珊:《中国古代金属矿和煤矿开采工程技术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版。
    [21]夏湘蓉、李仲均、王根元:《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地质出版社1980年版。
    [22]祁守华编:《中国古代煤炭开采利用轶闻趣事》,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年。
    [23]李仲均、李卫:《中国古代矿业》,台湾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4]陈美东主编,何堂坤、赵丰著:《中国文化通志·纺织与矿冶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5]赵匡华、周嘉华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6]赵承泽:《中国科学技术史·纺织卷》,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7]丘光明、邱隆、杨平:《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8]李家治:《中国科学技术史·陶瓷卷》,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9]傅熹年:《中国科学技术史·建筑卷》,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0]韩汝玢、柯俊:《中国科学技术史·矿冶卷》,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1]金秋鹏:《中国科学技术史·图录卷》,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2]全汉升:《火药的发明和西传》,华东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33]史念海等:《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4]朱震达、刘恕:《中国北方地区的沙漠化过程及其治理区划》,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年版。
    [35]陈嵘:《中国森林史料》,中国林业出版社1983年版。
    [36]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7]邹逸麟:《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8]章乃炜、王蔼人等;《清宫述闻》,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版。
    [39]董智勇:《中国森林史资料汇编》,中国林学会林业史学会1993年版。
    [40]张钧成:《中国林业传统引论》,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年版。
    [41]熊大桐:《中国近代林业史》,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年版。
    [42]马忠良等:《中国森林的变迁》,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年版。
    [43]王长富:《中国林业经济史》,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4]孙儒涌等:《普通生态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45]杨怀霖:《农业生态学》,农业出版社1992年版。
    [46]潘纪一等:《人口生态学》,复旦大学1988年版。
    [47]费孝通:《乡土中国》(附《皇权与绅权》、《内地的农村》、《乡土重建》、《生育制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8]王利华主编:《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三联书店2007年版。
    [49]刘翠溶、伊懋可主编:《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95年版。
    [50]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51]路遇、滕泽之:《中国分省区历史人口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2]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四卷《明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3]杨文骐:《中国饮食文化和食品工业发展简史》,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年版。
    [54]洪光住:《中国食品科技史稿》,中国商业出版社1984年版。
    [55]黎虎:《汉唐饮食文化史》,北京师范大学1998年版。
    [56]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7]谢成侠:《中国养牛羊史》,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
    [58]李志农:《中国养羊学》,农业出版社1993年版。
    [59]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69年版。
    [60]石元春:《黄淮海平原农业图集》,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61]孙敬之:《华北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62]宋孟寅:《中国谚言集成》(河北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63]唐启宇:《中国作物栽培史稿》,农业出版社1986年版。
    [64]谢成侠:《中国养马史》,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
    [65]邢嘉明:《京津地区生态地理环境研究》,气象出版社1988年版。
    [66]许越先主编:《鲁西北平原自然条件与农业发展》,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67]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8]农业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农谚》,农业出版社1987年版。
    [69]梁家勉主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史稿》,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
    [70]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台北明文书局1982年版。
    [71]张舜徽:《清人笔记条辨》,中华书局1986年版。
    [72]王子今:《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3]王玉德、张全明:《中华五千年生态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4]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中国自然地理·总论》,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75]该书编写组:《华北树木志》,中国林业出版社1984年版。
    [76]冯玉祥:《我的生活》,上海书店1947年版。
    [77]陆健健:《中国湿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78]李学勤:《<尔雅>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9]陈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版。
    [80]张治勋:《中国自然地理图解》,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81]河北省棉产改进会:《河北省棉产调查报告》,民国二十五年版。
    [82]戴敦邦:《戴敦邦图说诗情词意》,上海赐书出版社1999年版。
    [83]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史简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版。
    [84]王毓瑚:《秦晋农言》,中华书局1957年版。
    [85]刘昭民:《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八十一年(1992)版。
    [86]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87]北京钢铁学院:《中国古代冶金》,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88]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轻工业出版社1989年版。
    [89]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五卷《明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90]李向军:《清代荒政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版。
    [91]张波、冯风等:《中国农业自然灾害史料集》,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
    [92]吴晗:《读史札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6年版。
    [93]罗哲文、赵所生、顾砚耕:《中国城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4]罗保平:《明清北京城》,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95]徐广源:《清西陵史话》,新世纪出版社2004年版。
    [96]郑学檬主编:《中国赋役制度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7]钱剑夫:《秦汉赋役制度考略》,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98]冯骥才:《我们的节日·春节》,宁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99]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隋唐五代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0]赵冈、陈仲毅:《中国土地制度史》,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101]陈彦堂:《人间的烟火:炊食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102]王仁湘:《珍馐玉馔——古代饮食文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03]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数学》第五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04]秦允豪编:《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5]李椿等:《热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年版。
    [106]赵凯华、罗蔚茵:《新概念物理教程: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7]田莳主编:《材料物理性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8]邓福星主编:《中国美术史:原始卷》,齐鲁书社、明天出版社2000年版。
    [109]韩昭沧主编:《燃料及燃烧》,冶金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
    [110]日本热能技术协会著,吴永宽、苗艳秋译:《热能管理技术》,煤炭工业出版社1984年版。
    [111]杨菊华:《中华饮食文化》,《中华全景百卷书》第22册,首都师范大学1994年版。
    [112]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3]赵荣光:《中国古代庶民饮食生活》,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版。
    [114]山东友谊书社、山东出版总社泰安分社:《泰安风物》,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5]谭英杰等:《黑龙江区域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16]庄礼贤等:《流体力学》,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17]梁思永、高去寻编:《侯家庄1001号大墓》上册,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
    [118]满志敏:《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19]严中平:《中国棉纺织史稿》,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120]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版。
    [12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辉县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12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123]张勇主编:《河南出土汉代建筑明器》,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
    [124]冯先铭:《中国陶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25]中国硅酸盐学会:《中国陶瓷史》,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126]吴仁敬、辛安潮:《中国陶瓷史》,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年版。
    [127]朱之培、高晋生:《煤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
    [128]郭崇涛:《煤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2年版。
    [129]李合生:《现代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30]华夏子:《明长城考实》,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
    [13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年版。
    [132]大葆台汉墓发掘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葆台汉墓》,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133]杨宽:《中国古代冶铁技术发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1》,地质出版社2011年版。
    [135]赵润恩、欧阳骅:《炼铁学》,冶金工业出版社1958年版。
    [136]唐仁粤:《中国盐业史(地方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37]来新夏:《天津近代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38]段滋新、郝丽萍:《赵国钱币》,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139]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40]尹绍亭:《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1]郭物:《国之大事——中国古代的战车战马》,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42]武汉地质学院古生物教研室:《古生物学教程》,地质出版社1980年版。
    [14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4]《中国家畜家禽品种志》编委会该书编写组:《中国马驴品种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版。
    [145]李根蟠:《中国农业史》,台湾文津出版社民国八十六年(1997)版。
    [146]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
    [147]薄吾成:《中国家畜起源论文集》,天则出版社1993年版。
    [14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149]郑丕留:《中国家畜品种及其生态特征》,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
    [150]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第5册《三国魏晋南北朝时代》,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51]中国农业博物馆农史研究室:《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史图说》,农业出版社1989年版。
    [152]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编著:《中国农学史》下册,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153]熊毅、李庆逵:《中国土壤》,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54]曹隆恭:《肥料史话》,农业出版社1984年版。
    [155]章鸿钊:《石雅》,载《民国丛书》第二编《科学技术类》第88册,上海书店1989年版。
    [156]该书编纂委员会:《中国煤炭志·陕西卷》,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
    [157]该书编纂委员会:《中国煤炭志·河南卷》,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年版。
    [158]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巩县铁生沟》,文物出版社1962年版。
    [159]张博泉:《金代经济史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60]韩光辉:《北京历史人口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61]严耕望:《治史三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62]北京市门头沟区文化文物局:《门头沟文物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
    [163]门头沟区地名志编辑委员会:《北京市门头沟区地名志》,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164]彭世济,韩可琦主编:《矿业经济导论》,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65]罗桂环:《中国环境保护史稿》,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166]张金亮:《石油地质学》,石油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167]李家瑞编《北平风俗类徵》,载《民国丛书》第五编第22册,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本。
    [168]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河北省志》第3卷《自然地理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版。
    [169]初中教材《物理》八年级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0]初中教材《物理》九年级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1]初中教材《物理》九年级下册,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刘龙雨:《清代至民国时期华北煤炭开发:1644-1937》,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2]庄智:《中国炕的烟气流动与传热性能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3]王建文:《中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原变迁和生态灾害的历史研究》,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4]杨海蛟:《明清时期河南林业研究》,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5]梁明武:《明清时期木材商品经济研究》,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6]金麾:《清代森林变迁史》,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7]张耀引:《史前至秦汉炊具设计的发展与演变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硕士论文。
    [8]段红梅:《三晋地区出土战国铁器的调查与研究》,北京科技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
    [9]宋军令:《明清时期美洲农作物在中国的传种及其影响研究——以玉米、番薯、烟草为视角》,河南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10]曹玲:《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传播及其影响研究》,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11]周广西:《明清时期中国传统肥料技术研究》,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1](美)R·L·史密斯著,李建东等译:《生态学和野外生物学》,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2](美)唐纳德·休斯著,梅雪芹译:《什么是环境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美)斯蒂芬·派因著,梅雪芹等译:《火之简史》,三联书店2006年版。
    [4](美)裴宜理著,池子华、刘平译:《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5](美)彭慕兰著,马俊亚译:《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6](英)李约瑟著、刘晓燕等译:《中国科学技术史》第5卷《化学及相关技术》第7分册《军事技术:火药的史诗》,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7](美)贾雷德·戴蒙德著,江滢、叶臻译:《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8](美)杨联陞著,彭刚、程刚译:《中国制度史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美)尤金·N·安德森著,马孆、刘东译:《中国食物》,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美)李丹著,张天虹、张胜云、张胜波译:《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加)卜正民著,陈时龙译:《明代的社会与国家》,黄山书社2009年版。
    [12](美)拉铁摩尔著,唐晓峰译:《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美)贾雷德·戴蒙德著,谢延光译:《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4](美)何炳棣著,葛剑雄译:《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三联书店2000年版。
    [15](日)篠田统著,高桂林等译:《中国食物史研究》,中国商业出版社1987年版。
    [16](日)中山时子主编,徐建新译:《中国饮食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7](美)珀金斯著,宋海文等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18]张五常著,易宪容译:《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9](德)瓦格勒著、王建新译:《中国农书》上册,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五年版
    [20](美)理查德·瑞吉斯特著、王如松、胡聃译《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李伯重:《明清江南工农业生产中的燃料问题》,《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第4期。
    [2]蓝勇、黄权生:《燃料换代历史与森林分布变迁——以近两千年长江上游为时空背景》,《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22卷第2辑。
    [3]龚胜生:《唐长安城薪炭供销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3期。
    [4]程遂营:《北宋东京的木材和燃料供应——兼谈中国古代都城的木材和燃料供应》,《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第5期。
    [5]许惠民、黄淳:《北宋时期开封的燃料问题——宋代能源问题研究之二》,《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第6期。
    [6]高寿仙:《明代北京燃料的使用与采供》,《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1期。
    [7]龚胜生:《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燃料供销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1期。
    [8]许惠民:《北宋时期煤炭的开发利用》,《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2期。
    [9]许惠民:《南宋时期煤炭的开发利用——兼对两宋煤炭开采的总结》,《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10](美)赵冈:《中国历史上的木材消耗》,(台湾)《汉学研究》1994年第12卷第2期。
    [11]孙冬虎:《元明清北京的能源供应及其生态效应》,《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年第1辑。
    [12]张岗:《明代易州柴炭山场及其对山林的破坏》,《河北学刊》1985年第3期。
    [13]张岗:《明代遵化铁冶厂的研究》,《河北学刊》1990年第5期。
    [14]容志毅:《中国古代木炭史说略》,《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5]郭正谊:《火药发明史料的一点探讨》,《化学通报》1981年第6期。
    [16]郭正谊:《火药源起的新探讨》,《化学通报》1986年第1期。
    [17]刘广定:《谈我国发明火药的起源》,《科学月刊》1982年第7期。
    [18]丁:《古代火药技术简史》,《爆炸与冲击》1983年第4期。
    [19]袁成业、松全才:《我国火药发明年代考》,《中国科技史料》1986年第1期。
    [20]郭正谊:《中国烟火史料钩沉》,《中国科技史料》1990年第4期。
    [21]朱培初:《明清两代的北京烟火史》,《紫禁城》1982年第6期。
    [22]祝大震:《邢各庄烟花爆竹传统工艺考察》,《中国历史文物》1992年刊。
    [23]杨文衡、刑润川:《我国古代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学术研究》1982年第1期。
    [24]戴裔煊:《中国历史上对石油天然气的认识利用及其与西方的关系(上)》,《学术研究》1983年第4期。
    [25]戴裔煊:《中国历史上对石油天然气的认识利用及其与西方的关系(下)》,《学术研究》1983年第5期。
    [26]刘德仁:《我国古代开发天然气年代考》,《社会科学研究》1981年第3期。
    [27]王仰之:《古代四川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几个问题》,《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28]陈红梅:《四川古代天然气开发的技术成果》,《盐业史研究》1999年第4期。
    [29]彭久松:《试说临邛火井——我国古代天然气开发史探索之一》,《中国井矿盐》1977年第4期。
    [30]刘春全:《临邛井不是火井而是石油井》,《盐业史研究》1989年第1期。
    [31]鲁子健:《临邛火井考》,《盐业史研究》1995年第3期。
    [32]史念海:《黄河中游森林的变迁及其经验教训》,《红旗》1981年第5期。
    [33]史念海:《森林地区的变迁及其影响》,《河山集五集》,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4]于希贤:《北京地区天然森林植被的破坏过程及其后果》,《环境变迁研究》第1辑,1984年。
    [35]于希贤:《近四千年来中国地理环境几次突发变异及其后果的初步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辑。
    [36]朱士光:《全新世中期中国天然植被分布概况》,《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1辑。
    [37]朱士光:《历史时期江汉平原农业区的形成与农业环境的变迁》,《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
    [38]赵永复:《历史时期黄淮平原南部的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研究》第2辑。
    [39]景爱:《平地松林的变迁与西拉木伦河上游的沙漠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4辑。
    [40]景爱:《木兰围场破坏与沙漠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2辑。
    [41]蓝勇:《明清时期的皇木采办》,《历史研究》1994年第6期。
    [42]邓辉:《全新世气候最宜期燕北地区人地关系研究》,《环境变迁研究》第5辑,1996年。
    [43]邓辉:《燕北地区两种对立青铜文化的自然环境透视》,《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44]邓辉:《全新世大暖期燕北地区人地关系的演变》,《地理学报》1997年第1期。
    [45]陈嵘:《历代森林史略及民国林政史料》,中华农学会发行,1934年。
    [46]陈嵘:《列强林业经营之成功与我国林业方案之拟议》,《中华农学会报》1935年第137期第1-16页。
    [47]樊宝敏、李智勇:《夏商周时期的森林生态思想简析》,《林业科学》2005年第4期。
    [48]樊宝敏、李智勇:《清代前期的林业思想初探》,《世界林业研究》2003年第6期。
    [49]樊宝敏、李智勇:《中国古代森林与人居生态建设》,《中国城市林业》,2005年第1期。
    [50]《中国冶金史》编写组:《河南汉代冶铁技术初探》,《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
    [51]田北湖:《石炭考》,《国粹学报》第四年戊申第四十三期,光绪三十四年(1908)六月二十日。
    [52]陈子怡:《煤史——中华民族用煤的历史》,《女师大学术季刊》,1931年4月第2卷第1期。
    [53]王琴希:《中国古代的用煤》,《化学通报》,1955年第11期。
    [54]周兰田:《中国古代人民使用煤炭历史的研究》,《北京矿业学院学报》1956年第2期。
    [55]王仲荦:《古代中国人民使用煤的历史》,《文史哲》1956年第12期。
    [56]李仲均:《中国古代用煤历史的几个问题考辨》,《地球科学——武汉地质学院学报》1987年第6期。
    [57]陈翰笙:《租佃制度》,《中国经济年鉴——上》,民国二十三年。
    [58]赵冈:《生态变迁的统计分析》,《中国农史》1994年第4期。
    [59]李辅斌:《清代河北山西粮食作物的地域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1期。
    [60]马雪芹:《明清河南粮食作物的地理分布及结构变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1期。
    [61]李令福:《明清山东粮食作物结构的时空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期。
    [62]孙敬之等:《冀南地区经济地理》,《地理学报》1954年第2期。
    [63]魏金玉:《清代押租制度新探》,《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3期。
    [64]江太新:《清代前期押租制度的发展》,《历史研究》1980年第3期。
    [65]暴鸿昌、景戎华:《明清滥伐森林对生态的破坏》,《平准学刊》第三辑上册,中国商业出版社1986年版。
    [66]刘翠溶(Ts'ui-Jung Liu)、刘士永(Shi-Yung Liu)《:A Preliminary Study on Taiwan'sForest Reserves in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 Legacy of EnvironmentalConservation》(日治時期台湾保安林初探:环境保育的一项遗产),《台湾史研究》第6卷1期,2000年9月。
    [67]曾品沧:《炎起爨下薪——清代台湾的燃料利用与燃料产业发展》,《台湾史研究》第15卷第2期,2008年6月。
    [68]邱仲麟:《人口增长、森林砍伐与明代北京生活燃料的转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4本1分,2003年3月。
    [69]邱仲麟:《国防线上:明代长城沿边的森林砍伐与人工造林》,《明代研究》2005年12月第8期。
    [70]邱仲麟:《明代长城沿线的植木造林》,《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71]李弘祺:《中国的第二次铜器時代:为什么中国早期的炮是用铜铸造的》,《台大历史学报》第36期,2005年12月。
    [72]许倬云:《中国中古时期饮食文化的变迁》,载《许倬云观世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3]柏忱:《火炕小考》,《北方文物》1984年第1期。
    [74]张国庆:《北人尚炕习俗的由来》,《北方文物》1987年第3期。
    [75]周小花:《“火炕”考源——兼谈“坑”字与“炕”字的关系》,《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第4期。
    [76]王世莲:《女真人的火炕与高丽窭民的长坑》,《学习与探索》1987年第3期。
    [77]娜日斯:《论达斡尔火炕文化价值与保护的重要性》,《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78]黄锡惠、王岸英:《满族火炕考辨》,《黑龙江民族丛刊》2002年第4期。
    [79]金宝忱:《东北古今火炕对比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1986年第4期。
    [80]曹保明:《东北火炕与烟囱的鲜明特点》,《东北史地》2009年第1期。
    [81]华阳:《东北地区古代火炕初探》,《北方文物》2004年第1期。
    [82]山东省农村住宅卫生科研协作组:《沿海农村四种火炕住宅卫生调查》,《环境与健康杂志》1986年第1期。
    [83]许檀:《清代前期北方商城张家口的崛起》,《北方论丛》1998年第5期。
    [84]许檀:《明清时期山东运河沿线的商业城市》,《货殖》第三辑,1999年。
    [85]许檀:《明清时期区域经济的发展——江南、华北等若干区域的比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2期。
    [86]许檀:《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87]王利华:《中国生态史学的思想框架和研究理路》,《南开学报》2006年第2期。
    [88]王利华:《生态环境史学的学术界域与学科定位》,《学术研究》2006年第9期。
    [89]包茂宏:《环境史:历史、理论和方法》,《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
    [90]高国荣:《什么是环境史》,《郑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91]景爱:《环境史:定义、内容与方法》,《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
    [92]梅雪芹:《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史学月刊》2009年第6期。
    [93]李根蟠:《环境史视野与经济史研究——以农史为中心的思考》,《南开学报》2006年第2期。
    [94]刘翠溶:《中国环境史刍议》,《南开学报》2006年第2期。
    [95]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历史论丛》第5辑。
    [96]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
    [97]王绍武:《公元1380年以来我国华北气温序列的重建》,《中国科学(B辑)》1990年第5期。
    [98]张振克、吴瑞金:《中国小冰期气候变化及其社会影响》,《大自然探索》1999年第1期。
    [99]凌大燮:《我国森林资源的变迁》,《中国农史》1983年第1期。
    [100]王九龄:《我国是怎样由多林变为少林的》,《资源科学》1984年第1期。
    [101]赵九洲:《试评<什么是环境史>——兼谈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若干问题》,《中国农史》2010年第4期。
    [102]赵九洲:《中国环境史研究的认识误区与应对》,《学术研究》2011年第8期。
    [103]赵九洲:《论环境复古主义》,《鄱阳湖学刊》2011年第5期。
    [104]赵九洲:《环境史的环境问题》,《鄱阳湖学刊》2012年第1期。
    [105]赵九洲:《传统时代燃料问题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12年第2期。
    [106]倪根金:《明清护林碑知见录》,《农业考古》1996年第3期。
    [107]倪根金:《明清护林碑知见录续》,《农业考古》1997年第1期。
    [108]陈明光、郑学檬:《中国古代赋役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历史研究》2001年第1期。
    [109]王毓铨:《明朝的配户当差制》,《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1期。
    [110]刘彦威:《中国古代的护林和造林》,《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11]刘彦威:《中国古代对林木资源的保护》,《古今农业》年第2期。
    [112]张宗鑫:《明代山东养济院探析》,《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13]印志华:《从饮食器具看秦汉烹饪》,《中国烹饪研究》1997年第1期。
    [114]高蒙河:《先秦陶灶的初步研究》,《考古》1991年第11期。
    [115]严文明:《中国古代的陶支脚》,《考古》1982年第6期。
    [116]温睿、胡芃等:《西山遗址陶器导热性能初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17]张佳秋编译:《蠕墨铸铁的热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铸造》1991年第8期。
    [118]刘尧汉:《中华民族的原始葫芦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119]赵本加:《陶器文化与葫芦文化》,《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4期。
    [120]曾玉华、林蒲田:《桑椹考》,《农业考古》2010年第4期。
    [121]董毓林:《北京经济史话之五:煤球与火炕》,《经济工作通讯》1988年第21期。
    [122]李宾泓:《我国早期丝织业的分布及其重心的形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1年第2辑。
    [123]王义康:《唐北宋时期河北地区的蚕桑丝织业》,《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24]邹逸麟:《有关我国历史上蚕桑业的几个历史地理问题》,载《选堂文史论苑——饶宗颐先生任复旦大学顾问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25]史念海:《黄河流域蚕桑事业盛衰的变迁》,载《河山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版。
    [126]陈华、朱良均等:《蚕丝丝胶蛋白的结构、性能及利用》,《功能高分子学报》2001年第3期。
    [127]章楷:《我国蚕业发展概述》,载《农史研究集刊》第二册,科学出版社1960年版。
    [128]夏鼐:《我国古代蚕桑、丝绸的历史》,《考古》1972年第2期。
    [129]黄世瑞:《我国历史上蚕业中心南移问题的探讨》,连载于《农业考古》1985年第2期、1986年第1期、1987年第2期。
    [130]满志敏、张修桂:《中国东部十三世纪温暖期自然带的推移》,《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5期。
    [131]漆侠:《宋代植棉考》,载《求实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32]史学通、周谦:《元代的植棉与纺织及其历史地位》,《文史哲》1983年第1期等。
    [133]程在廉:《磁州窑地质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河北陶瓷》1986年第2期。
    [134]李瑞:《中国煤中硫的分布》,《洁净煤技术》1998年第1期。
    [135]吴菊贤、刘世斌、韩镇海:《氧化铁吸收SO2的反应机理》,《硫酸工业》1992年第5期。
    [136]贾亭立:《中国古代城墙包砖》,《南方建筑》2010年第6期。
    [137]贺树德:《明代北京城的营建及其特点》,《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138]王茂华:《明代城池修筑管理述略》,《文史》2010年第3辑。
    [139]魏保信:《明代长城考略》,《文物春秋》1997年第2期。
    [140]郑绍宗:《论河北明代长城》,《文物春秋》1990年第1期。
    [141]李晓光、寻捍东《山东临清御制贡砖考》,《枣庄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42]王云:《明清临清贡砖生产及其社会影响》,《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6期。
    [143]王明波:《临清贡砖》,《春秋》2007年第4期。
    [144]金家广:《中国古代开始冶铁问题刍议》,《河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145]孙危:《中国早期冶铁相关问题小考》,《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1期。
    [146]李京华:《汉代铁农器铭文试释》,载《中原古代冶金技术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47]王星光、柴国生:《中国古代生物质能源的类型和利用略论》,《自然科学史研究》2010年第4期。
    [148]梁方仲:《元代中国手工业生产的发展》,载《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中华书局1989年版。
    [149]薛亚玲:《中国历代冶铁生产的分布及其变迁述论》,《殷都学刊》2001年第2期刊。
    [150]洪业汤等:《中国煤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燃煤过程硫同位素分馏》,《中国科学B辑》1992年第8期。
    [151]黄维等:《从陕西出土铁钱的硫含量看北宋用煤炼铁》,《<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八辑)》,2006年。
    [152]王日根吕小琴:《析明代两淮盐区未取晒盐法的体制因素》,《史学月刊》2008年第1期。
    [153]操晓理:《十六国北朝的钱币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
    [154]徐东升《唐代铸钱散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2期。
    [155]徐东升:《北宋铸钱诸问题考辨》,《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4期。
    [156]樊宝敏、董源:《中国历代森林覆盖率的探讨》,《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57]《天然林保护的对策研究》课题组:《中国森林的变迁及其影响》,《林业经济》2002年第1期。
    [158]王会昌:《河北平原的古代湖泊》,《地理集刊》1987年第2期,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159]邹逸麟:《历史时期华北大平原湖沼变迁疏略》,《历史地理》第5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60]陈茂山:《海河流域水环境变迁及其历史启示》,载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主编:《历史的探索与研究——水利史研究文集》,黄河水利出版社2006年版。
    [161]史念海:《历史时期黄河中游的森林》,载《河山集二集》,三联书店1981年版。
    [162]王利华:《环境史将给我们带来些什么》,载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编:《新世纪南开社会史文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63]文焕然:《历史时期中国野马、野驴的分布变迁》,载《历史地理》第10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64]郑若葵:《论中国古代马车的渊源》,《华夏考古》1995年第3期。
    [165]王巍:《商代马车渊源蠡测》,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编:《中国商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166]王志俊、宋澎:《中国北方家马起源问题的探讨》,《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2期。
    [167]龚缨晏:《车子的演进与传播——兼论中国古代马车的起源问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68]袁靖:《中国古代家马的研究》,载陕西省文物局等编:《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
    [169]胡厚宣:《武丁时五种记事刻辞考》,载氏著:《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下册,上海书店1989年版。
    [170]刘允东:《车马坑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殷都学刊》2009年第4期。
    [171]余也非:《中国历代粮食平均亩产量考略》,《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
    [172]丁文斌、王雅鹏、徐勇:《生物质能源材料——主要农作物秸秆产量潜力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5期。
    [173]袁靖:《论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考古学报》1999年第1期。
    [174]周本雄:《中国新时期时代的家畜》,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175]杨再:《中国养驴史话》,《豫西农专科研汇刊》总第2期,1983年。
    [176]马瑞江:《稷名实考》,《中国农史》2000年第4期。
    [177]李根蟠、吴舒致:《古籍中的稷是粟非穄的确证》,《中国农业科学》2000年第5期。
    [178]缪启愉:《“粱”是什么》,《农业考古》1984年第2期。
    [179]胡锡文:《古之梁秫即今之高粱》,《中国农史》1981年创刊号。
    [180]卫斯:《试探我国高粱栽培的起源——兼论万荣荆村遗址出土的有关标本》,《中国农史》1984年第2期。
    [181]李毓芳:《浅谈我国高粱的栽培时代》,《农业考古》1986年第1期。
    [182]陈有清:《先秦高粱名称考》,《农业考古》2001年第1期。
    [183]官华忠等:《浅析中国高粱的起源》,《种子》2005年第4期。
    [184]李艳:《高粱古名考》,《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85]高利伟等:《河北省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23期。
    [186]殷志华:《明清时期高粱栽培技术研究》,《古今农业》2011年第3期。
    [187]章楷、李根蟠:《玉米在我国粮食作物中地位的变化——兼论我国玉米生产的发展和人口增长的关系》,《农业考古》1983年第2期。
    [188]曹玲:《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古今农业》2005年第3期。
    [189]曹玲:《明清美洲粮食作物传入中国研究综述》,《古今农业》2004年第2期。
    [190]杨晶秋、刘金城、白成云:《秸秆对北方耕地土壤有机碳的贡献》,《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1年第1期。
    [191]李伯重:《明清江南肥料需求的数量分析》,《清史研究》,1999年第1期。
    [192]杜新豪:《经济重心南移浪潮后的回流——以明清时期南方肥料技术向北方的流动为中心的考察》,《中国农史》2011年第3期。
    [193]周兰田:《中国古代人民使用煤炭历史的研究》,《北京矿业学院学报》1956年第2期。
    [194]王仲荦:《古代中国人民使用煤的历史》,《文史哲》1956年第1期。
    [195]邓拓:《从万历到乾隆——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一个论证》,《历史研究》1956年第10期。
    [196]许檀:《明清时期的临清商业》,《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2期。
    [197]曹树基:《清代北方城市人口研究——兼与施坚雅商榷》,《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4期。
    [198]薛瑞泽:《北魏的内河航运》,《山西师大学报》2001年第3期。
    [199]王利华:《中古时期北方地区的水环境和渔业生产》,《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4辑。
    [200]王利华:《中古华北水资源状况的初步考察》,《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01]王利华:《魏晋南北朝时期华北内河航运与军事活动的关系》,《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9期。
    [202]王利华:《隋唐时期华北地区的内河航运及其环境难题》,载其论文集《徘徊在人与自然之间——中国生态环境史探索》,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203]吴宏岐:《略论金代的漕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3辑。
    [204]邱仲麟:《人口增长、森林砍伐与明代北京生活燃料的转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74本1分,2003年3月。
    [205]魏远驯:《居住环境生活燃料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调查》,《实用预防医学》2004年第2期。
    [1]邯郸市文物保管所、邯郸地区磁山考古队短训班:《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试掘》,《考古》1977年第6期。
    [2]严文明:《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新发现》,《考古》1979年第1期。
    [3]姜寨遗址发掘队:《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第二、三次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75年第5期。
    [4]西安半坡博物馆、临潼文化馆:《临潼姜寨遗址第四至十一次发掘纪要》,《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3期。
    [5]黄崇岳:《从少数民族的火塘分居制看仰韶文化早期半坡类型的社会性质》,《中原文物》1983年第4期。
    [6]李济:《西阴村史前遗址》,《清华学校研究院丛书》,1927年版。
    [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芮城东庄村和西王村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73年第1期。
    [8]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等:《钱山漾第一、二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2年第2期。
    [9]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浙江省博物馆:《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1期。
    [10]江苏省文物工作队:《江苏吴江梅堰新时期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78年第6期。
    [11]郭宝钧:《1950年春殷墟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1年第5期。
    [12]高玉汉等:《台西村商代遗址出土的纺织品》,《文物》1979年第6期。
    [13]保定地区文物管理所、徐水县文物管理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等:《河北徐水县南庄头遗址试掘报告》,《考古》1982年第11期。
    [14]安志敏:《裴李岗、磁山和仰韶——试论中原新石器文化的渊源及发展》,《考古》1970年第4期。
    [15]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发掘队:《1971年安阳后岗发掘简报》,《考古》1972年第3期。
    [16]乔登云:《豫北冀中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回顾与展望》,《文物春秋》2001年第5期。
    [17]安阳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南汤阴白营龙山文化遗存》,《考古》1980年第3期。
    [18]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磁县界段营发掘简报》,《考古》1974年第6期。
    [19]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磁县下潘汪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5年第1期。
    [20]罗平:《河北邯郸百家村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1965年第4期。
    [21]孟昭林:《河北正定县再次发现彩陶遗址》,《考古》1957年第1期。
    [22]周仁等:《我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和殷周世代制陶工艺的科学总结》,《考古学报》1964年第1期。
    [23]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磁县下七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2期。
    [24]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邯郸涧沟村古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1年4期,《考古》1962年12期又有更正。
    [25]北京大学、河北省文化局邯郸考古发掘队:《1957年邯郸发掘简报》,《考古》1957年第1期。
    [26]唐云明:《河北境内几处商代文化遗存记略》,《考古学集刊》1982年2集。
    [27]河北省博物馆文物管理处:《河北藁城台西村的商代遗址》,《考古》1973年第5期。
    [28]孟浩:《河北武安县午汲古城中的窑址》,《考古》1959年第7期。
    [29]韩长松、张丽芳、赵慧钦:《河南焦作出土的二联仓、三联仓陶仓楼》,《中原文物》2010年第2期。
    [30]定县博物馆:《河北定县43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1973年第11期。
    [31]尚振明:《孟县出土北魏司马悦墓志》,《中原文物》1980年第3期。
    [32]李知宴:《谈范粹墓出土的瓷器》,《考古》1972年第5期。
    [33]张季:《河北景县封氏墓群调查记》,《考古通讯》1957年第3期。
    [34]朱全升、汤池:《河北磁县东魏茹茹公主墓发掘简报》,《文物》1984年第4期。
    [35]朱全升:《河北磁县东陈村北齐尧峻墓》,《文物》1984年第4期。
    [36]黄景略:《燕下都城址调查报告》,《考古》1962年第1期。
    [37]雷从云:《战国铁农具的考古发现及其意义》,《考古》1980年第3期。
    [38]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北唐山市大城山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3期。
    [39]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组:《中国早期青铜器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40]安志敏:《唐山石棺墓及其有关遗物》,《考古学报》1954年第7期。
    [41]安志敏:《中国早期铜器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42]天津市文物局考古发掘队:《河北大厂回族自治县大陀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6年第1期。
    [43]琉璃河考古工作队:《北京琉璃河夏家店下层墓葬》,《考古》1976年第1期。
    [44]张先得等:《北京平谷刘家河遗址调查》,载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北京文物与考古(第三辑)》,北京市文物研究所1992年版。
    [45]天津市文物管理处:《天津蓟县张家园遗址试掘报告》,《文物资料丛刊》1977年第1期。
    [46]李延祥、韩汝玢:《林西县大井古铜矿冶遗址冶炼技术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年第2期。
    [47]李延祥、朱延平:《塔布敖包冶铜遗址初步考察》,《有色金属》2003年第3期。
    [48]李延祥、韩汝玢、宝文博、陈铁梅:《牛河梁冶铜炉壁残片研究》,《文物》1999年第12期。
    [49]罗平:《河北承德专区汉代矿冶遗址的调查》,《考古通讯》1957年第1期。
    [50]宁笃学:《甘肃兰州西坡(山+瓜)遗址发掘报告》,《考古》1960年第9期。
    [51]周本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的动物骨骸》,《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
    [52]周本雄:《河南汤阴白营河南龙山文化遗址的动物遗骸》,《考古学集刊》第3期,1983年。
    [53]佟柱臣:《黄河长江中下游新石器文化的分布与分期》,《考古学报》1957年第2期。
    [54]孙德海、陈惠:《河北省石家庄市市庄村战国遗址的发掘》,《考古学报》1957年第1期。
    [55]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新乐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
    [56]辽宁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科研所:《沈阳新乐遗址煤制品产地探讨》,《考古》1979年第1期。
    [57]赵承泽、卢连城:《关于西周的一批煤玉雕刻》,《文物》1978年第5期。
    [58]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古荥镇汉代冶铁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78年第2期。
    [59]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南鹤壁市古煤矿遗址调查简报》,《考古》1960年第3期。
    [60]李锡经:《河北曲阳县修德寺遗址发掘记》,《考古通讯》1955年第3期。
    [61]鲁琪:《北京门头沟区龙泉务发现辽代瓷窑》,《文物》1978年第5期。
    [62]李京华等:《河南五县古代冶铁遗址调查及研究》,《华夏考古》1992年第1期。
    [6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管理处元大都考察队:《北京后英房元代居住遗址》,《考古》1972年第6期。
    [1](日)宫崎市定:《宋代的煤与铁》,《宫崎市定论文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原载日本《东方学》第十三辑,1957年3月。
    [2](日)宫崎市定:《中国的铁》,载《宫崎市定论文选集》上卷,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201页。该文原载《史林》杂志第40卷第6期,1957年11月。
    [3](美)罗伯特·哈特威尔,杨品泉摘译:《北宋时期中国煤铁工业的革命》,《中国史研究动态》1981年第5期。原载《亚洲研究杂志》1962年2月号。
    [4](日)吉田光邦:《关于宋代的铁》,载刘文俊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十卷,中华书局1992年版。原载《中国科学技术史论集》,日本放送出版协会1972年版。
    [5](美)斯坦利丁·奥尔森著,殷志强译:《中国北方的早期驯养马》,《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1期。
    [6](日)吉崎昌一著,曹兵海、张秀萍译:《马和文化》,《农业考古》1987年第2期。
    [7](日)日野开三郎:《北宋时代に於ける铜、铁の产出额に就ぃて》,《东洋学报》第22卷1号,1934年。
    [8](日)日野开三郎:《北宋时代に於ける铜铁钱の需给に就ぃて》,《历史学研究》第6卷5-7号,1936年。
    [9](日)和岛诚一:《山西省河东平野及太原盆地北半部的史前调查概要》,《人类学杂志》58卷,第4号,1943年。
    [10](英)李约瑟著,徐汝庄译:《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自然杂志》1990年第12期。原载《伯纳尔纪念文集》(伦敦,1964年),《科学与社会》1964年第28卷,《半人马星座》杂志1964年,第10卷。后又收入李约瑟论文集《大滴定》(伦敦,1969年;多伦多,1979年)。
    [11](日)佐久间吉:《关于曹操时漕运路线的形成》,载《社会文化史学》,1976年。
    [1]耿建扩、蔺玉堂:《河北徐水东黑山遗址发现西汉炕》,《光明日报》2006年11月30日。
    [2]贾金标、齐瑞普等:《河北徐水东黑山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中国文物报》2007年1月17日。
    [3]河北省文化局文博组:《安平彩色壁画汉墓》,《光明日报》1972年6月22日。
    [4]周世德:《我国冶炼钢铁的历史》,《人民日报》1958年11月22日第7版。
    [5]孔令平:《马车的起源和进化》,《中国文物报》1994年6月12日。
    [6]郭晓晖:《骑马术与印欧语系的兴起》,《中国文物报》1995年3月12日。
    [7]袁靖、安家媛:《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的两个问题》,《中国文物报》1997年4月27日。
    [8]水涛:《驯马、马车与骑马民族文化》,《中国文物报》1997年6月15日。
    [9]王宜涛:《也谈中国马类动物历史及相关问题》,《中国文物报》1998年8月12日。
    [10]陈星灿:《也谈家马的起源及其他》,《中国文物报》1999年6月23日。
    [11]赵承泽:《关于西汉用煤的问题》,《光明日报》1957年2月14日《史学》双周刊第101号。
    [12]凤凰网汽车2011年9月3日新闻:《熊传林:中国平均每辆车耗油量超发达国家两倍多》,网址:http://auto.ifeng.com/news/special/2011qichechanye/20110903/667811.shtml。
    [13]北京FOURIN汽车产业专业调研公司网站,网址:http://www.fourin.cn/report/STATISTICS_NENKAN_2011.html。
    [14]烟台论坛2011年9月3日“天天游戏”帖子:《中国汽车数量已超日本》,网址:http://www.ytbbs.com/thread-3370839-1-1.html。
    [15]不详著者:《煤炭中硫的存在特征及脱硫》,见百度文库,网址:http://wenku.baidu.com/view/164d0e2d7375a417866f8f79.html。
    [16]新华网2007年8月3日稿件《:天津海岸线长度最新测量数据为153.669公里》,网址: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07-08/03/content_10764269.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