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中的社会心理变动(1978-1984)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对中国农村改革中“小人物”社会心理变动的探析有助于更好把握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历史变迁的总和,研究个人与社会环境互动中态度、心理和价值观的改变过程,亦有助于深入理解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变革意义。文章采用了以豫中西关村为中心的同心圆式的实证调查法,结合以《西关村志》、《登封县志》、《原阳县志》等史料为对象所采用的资料分析法和文献调查法,以及对改革亲历者的个别访谈与问卷调查等,综合这些研究方法,具体分析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以豫中农村为特定场域的心理变迁过程。与此同时,论文对改革中重要节点上的重要会议,关键性的政策文件以及类似《人民日报》这类有代表性的大众传播媒介等载体上流露出的改革参与者的态度、意见与心理进行了集中分析,以此建构一地或数地的微观变动与整个中国农村宏观变迁之间的关系,更加生动、翔实地展示改革举措与社会心理之间的互动实况。
     中国农民历经几千年乡土文明的浸染,受小生产方式所维系的自然经济的根本性束缚,表现出狭窄与闭塞、卑微与无力,以及亲缘意识、圈子意识等特征。马克思、恩格斯将这些受小块土地与小生产方式束缚、并衍生出与上述特征相对应的,诸如权威臣服、消极避世、内向排外等的人格心理之“小”的人称为“小农”。尽管在经历了革命与改革的宏大变迁之后,作为经济形态的封建小农生产方式早已不复存在,但是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的小农思维抑或小农意识则仍然潜藏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并伴随者改革开放的进程,体现出一次又一次的新旧之争以及传统与现代之辩。发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的三次包产到户改革,因其在产生原因、具体做法、引发争论等方面的相似性,一般被视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前身,更经由语言、文字等媒介的言说与传承逐渐成为一种集体性的记忆。受历史记忆中因果范型的影响,尽管改革的帷幕已经拉开,不少人仍然迟迟不敢向前。
     尽管身处茫然与混乱之中,迫切解决温饱问题的需要和以新的理论解释社会事实的强大压力还是共同促使人们开始怀疑已经延传下来的东西,并逐渐作出某种改变。正是这种无数个“小人物”自下而上的变革行动和执政党自上而下的变革意欲,二者一起才将中国历史的车轮推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78年末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便铭刻了这样的历史分期,树立了以对物质财富占有的多寡评价个人能力的大小的合法性,同时明确以契约化、理性化的精神重塑被几千年“人际关系优先主义”浸染的国民,更将培育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个人作为政治任务而提出。在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改革方才打开一个小口。随后试干一年的增产实效,暂时说服了一部分观望、犹豫的干部和群众。然而尚在彷徨中的人们还未做好从理论上与心理上重新认识与诠释包产到户的准备,尚处于转折之中的社会也还没有积淀好推动改革越出旧界的条件。而与此同时,“只要包产到户就会增产增收”的因果范型经由舆论的过度言说,已然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
     中央75号文件既给出了改革继续探索的空间,也给定了这种探索的局限。政策的暧昧令包产到户,特别是包干到户的前途不明。尽管饱受争议,包干到户还是凭借着简便易行的优点与增产丰收的实效,在利益的比较与示范中赢得了全国范围越来越多的支持者,也为自己赢得了国家制度层面理论阐释的合法性。以生产力的发展来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尺,取代了过去的“姓资姓社”论,改革的脚步由此跨越了一道政策禁区。但是农村形势的发展又触到了“不许雇工”的禁令,以《人民日报》为平台赞成和反对的人们各抒己见,试图找出说服对方、证明自己的依据。相较而言,普通农民则更易被雇工案例中主人公的高额报酬所吸引,只是对于大部分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民而言,陈志雄式的致富之路只能强化他们的“炫耀性”消费心理。值得注意的是,被事先挑选好的争论经由一个看似公开、公平的程序展现出的过程本身,便可赋予争论结果以正当性。尽管这样做有助于减少改革震荡的成本,但也有可能导致团体极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方面培育了农民的契约意识,促进了一种内在的激励机制的形成,并有助于消除社会群体间的隔阂和冷漠,培养信任感与安全感;另一方面,它也对农村社会心理由自闭走向开放、由单一走向多元、由排他走向包容发挥了重要的纾解作用。伴随着这些正面效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也逐步显现出来:农业经营行为短期化,土地产权的模糊、土地承包期的频繁变动,脱农、脱村,代际分化等等。各级政府对先富者的推崇和嘉奖嘉奖助推了社会形成一种嫌贫爱富的舆论氛围,原本只是判定经济收入多少的“富”跟“穷”逐渐变成了一种进步与落后的意识形态。
     农村改革不仅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立”,也同时推动着人民公社制度的“破”。自负盈亏的责任制与“一大二公”的公社制对农民而言,犹如一个钟摆的两端:在竞争中出局的人们可能怀念集体主义年代的千人一面,胜出的人们则趋向肯定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怀念过去的也不仅只有弱者,还有尽管富裕起来却因不断更新的技术与不断增加的竞争对手而在心理上缺乏安全感的人们——他们在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由蒙昧到理性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根据环境的变动做出自己的回应,朝着自身安全感最大化的方向摆动。能带给人安全感的东西并非总是使人更加自由、更加自主,更加积极和更加开放的东西,就像以现代化为主题的改革,同样会带来旧观念、旧思想、旧制度和旧势力的回复。尽管如此,为了顺应历史行进与变革的大趋势,为了保持人格心理的稳定与平衡,人必需逐渐舍弃那些与当下冲突最为强烈的部分,缩短钟摆来回运动的幅度。中国农民自近代以来所经历的由小农到社员、由社员再到村民,及至今日的“边际人”的变迁史,正是一部社会心理上距离传统的经验世界越来越远,而距理性主义的现代世界越来越近的变动史。以此重新审视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程,以致中华民族百年的现代化征程,可以帮助我们在人与史、人与政治、人与社会的变迁之间建立一种更为密切、也更为合理的联系。
It is helpful to understand Chinese social and historical changes between the endof1970s and the start of1980s via the analysis of social psychology change of theNobody in the reform of Chinese countryside, and it’s also helpful to understand theinfluence of Chinese society reform from tradition to modernization by Reform andOpening Policy by the research on the change process of people’s attitude,psychology, and values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Empirical investigation has been used with the center of Xiguan village in HenanProvince, apart from the material analysis method and Document investigation forhistorical materials such as Annals of Xiguan Village, Annals of Dengfeng Countyand Annals of Yuanyang County, the methods of individual interview andquestionnaire from people who experiencing the reform. And psychology change inthe countryside in Henan Province as the very location is analyzed in the context ofapplication of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Meanwhile, the attitudes,suggestions and psychology embodied by the important meetings, critical policydocuments and representative mass media such as People's Daily has been intensivelyanalyz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cosmic changes of one place or manyplaces and the macrocosmic change of the whole countryside in China has beenestablished in order to show the liv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eform measures andsocial psychology.
     Chinese farmers incarn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eno sis and occlusion, lowlinessand weakness, affinity consciousness and circle awareness after dipping in thecountryside culture of thousands of years and bound by natural economy supported bythe small production. Small farmers were used by Marx, Engels to describe thosebound by small plots of land and small production resulting in the personalitypsychology of authority submission, avoidance and exclusivism. Small production asan economic form doesn’t exist after the revolution and reform, but the psychology ofsmall farmers was still lurking in all the aspects of Chinese society, reflecting thestruggle between new and old, tradition and moder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and Opening. Reform of three times household production of Chinese countrysideoccurring in1950’s and1960’s had been seen as the predecessor of household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because of the similarities in the cause, procedures and controversy. And it also became a collective memory for the carrier of language andwords. Many people still hesitated to move forward for the influence of causalparadigm in the memory of history, though the reform had been ongoing. Despite theconfusion situation, the stress of solving the problem of food and clothing andexplaining the society truth by new theory forced people to begin to have a doubtabout the legacy which has passed for many years and to make some changes. It wasthe will of both small farmers and the party in power that pushed Chinese history toenter the era of Reform and Opening. The3rd Plenary Session of11th Party CentralCommittee in the end of1978impressed the boundary, establishing the legitimacy ofevaluating one’s ability based on his properties, and reshaping the citizens who gotused to the doctrine of interpersonal priority which had existed for millennium by thespirit of contract and rationality, and putting forward the political mission of bringingup the citizens with independent thinking ability. Reform and Opening just began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pirit of The3rd Plenary Session of11th Party CentralCommittee.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ollowing year convinced the cadres and themasses who were still hesitating temporarily. However, people who were still indoubt didn’t make preparations to re-recognize and understand householdresponsibility from theory and psychology, and the society still in the stage oftransition was not ready for pushing the reform either. Meanwhile, the causalparadigm of that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 would increase production wasoverstated by public opinion and obviously became a new ideology.
     The75th document from the center government provided both the room ofcontinuous exploring of reform and the limits of this exploring. The ambiguity ofpolicy blurred the future of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In spite of the controversy, thepolicy of 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had won more and more supporters with theadvantage of simplicity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increasing production by thecomparison of benefits and demonstration, also obtained the legitimacy of theoreticalinterpretation at the national level.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 replaced thefocus on capitalist or socialist becoming the criteria of social progress. Reform passedone political restriction area. But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yside landscape spoiledthe ban of no employment. Pros and cons appeared in People’s Daily, and therespective supporters tried to find proofs to persuade each other. Comparativelyspeaking, the ordinary farmers attracted easier by the high payment, while for those farmers who had just solved the problem of food and clothing, the being rich road ofChen Zhixiong only strengthened these farmers Conspicuous Consumptionpsychology. It was noticed that a pre-selected controversy which was demonstratedby the procedure which seemed public and fair would get its legitimacy for its result.Though it might reduce the cost of the reform vibration, but it still resulted in thegroup polarization.
     On one hand, the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brought up thecontract sense, and con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inner-motivated system, toeliminate the gap and indifference between social groups, and to cultivate a sense oftrust and security; on the other hand, it was useful for the social psychology change incountryside from self-closing to openness, from singleness to pluralism, fromexclusion to inclusion. Along with these positive effects, the limitations of the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 system had gradually emerged: short-term ofmanagement behavior of agricultural, being vague of the land property, frequentchange of the land contract period, separating from agriculture and countryside,intergenerational differentiation and so on. Encouragement from governments at alllevels boosted the public opinion atmosphere of Looking Down Upon the Poor andFlattering the Rich. The state of being poor and being rich depending on the incomehad gradually become the ideology of advancement and backward.
     The reform of countryside not only established household contract responsibility,but also terminated People's Commune Institution. The sole responsibility and thesingle-ownership composition were like the two ends of a pendulum: people who lostcompetition would miss the old days with collectivism in which people were the samein every aspect, while those who won the competition would confirm the jungle law.Those who miss the old days included not only the weak but also the rich people wholack security because of the constantly updated technology and the increasingcompetition--------they responded the change according to their specific conditions inorder to maximize their safet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 tomodernization, and from obscuration to rationality. Those that could make peoplemore free, more initiative, more active could not always give people safety, just likethat the reform with the theme of modernization still could bring back the old idea,old way of thinking, old system and old power. In spite of this, people had to give upthe most intense part with the current conflict and cut the length of pendulum back and forth movement in order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trend of reform and theprogress of history and to maintain the stability and balance of personality andpsychology. The transition history of Chinese farmers who experienced small farmers,members of People's Commune Institution, villagers and the current marginal peopleis the change history of social psychology which is increasing close to the rationalismwhile increasing far to the empiricism. It is helpful to establish a closer and tighterconnection between people and history, between people and politics, between peopleand society by surveying the progress of Reform and Opening occurred in more thirtyyears and the long march of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nation in century.
引文
①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页。
    ①[美]阿列克斯·英格尔斯著:《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顾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页。
    ②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5页。
    ③[法]H·孟德拉斯著《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①参见[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3页。
    ②[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页。
    ①费孝通:《中国城乡的发展道路——我一生的研究课题》,《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1期。
    ①参见张海荣:《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包产到户合法地位缺失的多维分析》,《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期。
    ①[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页。
    ②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0页。
    ③《费孝通选集》,海峡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368页。
    ①[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页。
    ②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页。
    ①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9-80页。
    ②[日]青池慎一、榊博文:《現代社会心理学——心理·行動·社会》,慶応義塾大学出版会2004年版,第12-1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86-487页。
    ②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73页。
    ③转引自袁传:《小农意识与中国现代化》,武汉出版社2000年版,第17页。
    ④参见傅筑夫:《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2-33页。
    ①王宽让、贾生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2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6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4页。
    ①参见[美]许烺光:《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41页。
    ②参见袁传:《小农意识与中国现代化》,武汉出版社2000年版,第173-174页。
    ③林语堂著:《中国人》,郝志东、沈益洪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3-35页。
    ①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2-53页。
    ②参见黄琳:《现代性视阈中的农民主体性》,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2页。
    ①参见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编:《包产到户资料选》(一)、(二),内部资料1981年。
    ②[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著:《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季斌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③参见[美]爱德华·希尔斯著:《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8页。
    ①参见《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年版,第700页。
    ①人民日报评论员:《揭穿包产到户真面目》,《人民日报》,1959年11月2日。
    ②参见张海荣:《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包产到户变迁的历史分析》,《理论学刊》,2006年第8期。
    ①由于登封县撤县设市是在1994年,故文后凡是涉及登封的地方均为登封县。
    ②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大事记》,油印本1986年,第1页。
    ③ibid.,1。
    ④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大事记》,油印本1986年,第91页。
    ①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农业志》,油印本1986年,前言、第90-91页。
    ②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郑州市印刷厂1988年版,第5页。
    ③ibid.,5。
    ④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郑州市印刷厂1988年版,第14-15页。
    ⑤ibid.,14-15。
    ①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郑州市印刷厂1988年版,第1-2页。
    ②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农业志》,油印本1986年,第34-35页。
    ③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郑州市印刷厂1988年版,第3页。
    ④ibid.,1-2。
    ⑤参见登封县革命委员会文化局编印:《登封县志简编》,油印本1979年,第109-113;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郑州市印刷厂1988年版,第9-12页。
    ①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农业志》,油印本1986年,第46页。
    ②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郑州市印刷厂1988年版,第9页。
    ③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农业志》,油印本1986年,第46页。
    ④ibid.,47-48。
    ①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农业志》,油印本1986年,第48-49页。
    ②ibid.,50。
    ①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农业志》,油印本1986年,第51页。
    ②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郑州市印刷厂1988年版,第10页。
    ③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农业志》,油印本1986年,第51页。
    ①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农业志》,油印本1986年,第56-57页。
    ①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农业志》,油印本1986年,第37页。
    ②ibid.,第57-58页。
    ③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郑州市印刷厂1988年版,第9-12页。
    ①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农业志》,油印本1986年,第58页。
    ②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郑州市印刷厂1988年版,第37页。
    ③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农业志》,油印本1986年,第59。
    ④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郑州市印刷厂1988年版,第37页。
    ⑤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农业志》,油印本1986年,第59-60页。
    ①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郑州市印刷厂1988年版,第38页。
    ②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农业志》,油印本1986年,第60页。
    ③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郑州市印刷厂1988年版,第1页。
    ①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农业志》,油印本1986年,第61页。
    ①参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985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74页。
    ②杜润生主编:《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
    ③李琳、马光耀主编:《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195页。
    ④张湛彬:《大转折的日日夜夜》(上卷),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388页。
    ⑤《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页。
    ①参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第1057页。
    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09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页。
    ①程贵铭、朱启臻主编:《当代中国农民社会心理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8-240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页。
    ②[德]马克斯·韦伯著:《儒教和道教》,木全德雄译,东京创文社1971年版,第393页。
    ③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25页。
    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9页。
    ⑤ibid.,19。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3页。
    ①杜润生主编:《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80-81页。
    ①杜润生主编:《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88-89页。
    ①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编:《包产到户资料选》(一),内部资料1981年,第299页。
    ②李琳、马光耀:《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5页。
    ③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农业志》,油印本1986年,第61页。
    ①陆学艺:《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2-58页。
    ①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编:《包产到户资料选》(一),内部资料1981年,第363-364页。
    ①《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75页。
    ②许昌市党史研究室编:《中共许昌历史(第二卷)1978-1986》,内部资料2011年,第10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67-668页。
    ①陆学艺:《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0页。
    ②《省委宣传部召开地县宣传部长会议总结工作乘胜前进面向基层面向实际,加强农村宣传工作》,《陕西日报》,1980年1月23日。
    ①陈吉元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477页。
    ①许昌市党史研究室编:《中共许昌历史(第二卷)1978-1986》,内部资料2011年,第5页。
    ②ibid.,6-7。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67-668页。
    ①陆学艺:《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18页。
    ②参见李琳、马光耀:《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4页。
    ①李琳、马光耀:《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8-210页。
    ②李本:《原武公社1981年总结、颁奖、表彰、兑现大会报告》,原阳县档案馆,1982年3月。
    ③ibid.,18。
    ①《中央组织部转发河南省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经验在实行责任制中加强党的建设》,《人民日报》,1981年12月2日,第4版。
    ②参见1981年1月2日至12月24日《人民日报》。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下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89页。
    ④ibid.,1399。
    ①王贵宸、魏道南:《论包产到户》,《经济研究》,1981年第1期。
    ②李本:《原武公社1981年总结、颁奖、表彰、兑现大会报告》,原阳县档案馆,1982年10月。
    ③《当代中国的计划工作》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事辑要1949——1985》,红旗出版社1987年版,第452页。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上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68页。
    ②陈处兮:《一场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人民日报》,1981年5月29日,第2版。
    ①参见陈兴祖:《一种不正确的说法》,《人民日报》,1981年6月18日,第2版。
    ②参见杜宰经:《不可否认陈志雄的收入有剥削》,《人民日报》,1981年7月5日,第2版。
    ③参见高学兴:《解放“能人”不能忘了根本原则》,《人民日报》,1981年7月18日,第2版。
    ④郭集展:《群众赞赏这种专业承包》,《人民日报》,1981年7月18日,第2版。
    ⑤顾为人:《本领大责任大收入应该高》,《人民日报》,1981年7月18日,第2版。
    ①陈处兮:《一场关于承包鱼塘的争论》,《人民日报》,1981年5月29日,第2版。
    ②佘大奴、黄克义:《进一步解放思想搞活经济——对陈志雄承包鱼塘有争论的两个问题的看法》,文后编者著,《人民日报》,1981年8月30日,第2版。
    ①[美]维纳著:《控制论与社会》,陈步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②张广友:《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由来与发展——皖豫鲁农村责任制调查与思考》,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03页。
    ③ibid.,166。
    ④李琳、马光耀:《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7-218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编辑组编:《农业生产责任制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40页。
    ①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商业工商管理志》,油印本1986年,第68、76页。
    ①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包产到户资料选》(二),内部资料1981年,第406-408页。
    ②李琳、马光耀:《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224页。
    ①转引自张乐天等:《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版,第545页。
    ①参见张广友:《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由来与发展——皖豫鲁农村责任制调查与思考》,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46页。
    ②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商业、工商管理志》,油印本1986年,第42-43页。
    ①参见林语堂著:《中国人》,郝志东、沈益洪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30页。
    ②[法]H·孟德拉斯著:《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9-30页。
    ③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郑州市印刷厂1988年版,第77页。
    ④袁静2011年与原西关村村民的访谈记录。
    ⑤[法]H·孟德拉斯著:《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9-32页。
    ⑥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郑州市印刷厂1988年版,第77页。
    ①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农业志》,油印本1986年,第60页。
    ①参见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局编:《当前农民队伍状况的调查》,农村读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177-181页。
    ②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局编:《当前农民队伍状况的调查》,农村读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220-221页。
    ③ibid.,6。
    ④袁静2011年对原登封县西关村村支书的访谈记录。
    ⑤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局编:《当前农民队伍状况的调查》,农村读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6页。
    ①杜润生主编:《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页。
    ②[法]H·孟德拉斯著:《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99页。
    ①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编辑组编:《农业生产责任制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4-146页。
    ②张广友:《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由来与发展——皖豫鲁农村责任制调查与思考》,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5页。
    ③《当代中国的计划工作》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事辑要1949——1985》,红旗出版社1987年版,第469页。
    ①参见杜润生主编:《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②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郑州市印刷厂1988年版,第1页。
    ①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农业志》,油印本1986年,第53-54页。
    ②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城乡建设志》,油印本1986年,第6-7页。
    ③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农业志》,油印本1986年,第62-63页。
    ④李琳、马光耀:《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1页。
    ①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农业志》,油印本1986年,第62页。
    ②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郑州市印刷厂1988年版,第38-39页。
    ③李琳、马光耀:《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0页。
    ①李琳、马光耀:《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9-240页。
    ②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725页。
    ③[美]米格代尔著:《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李玉琪、袁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①李学林:《中国大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发展》,台北高教图书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82-83页。
    ①《当代中国的计划工作》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事辑要1949——1985》,红旗出版社1987年版,第469页。
    ②李琳、马光耀:《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第234页。
    ③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99页。
    ④[法]弗朗索瓦·佩鲁著:《新发展观》,张宁、丰子义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12-14页。
    ①《当代中国的计划工作》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事辑要1949——1985》,红旗出版社1987年版,第498页。
    ①张乐天:《告别理想》,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65页。
    ①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0页。
    ①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80-183页。
    ①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郑州市印刷厂1988年版,第15页。
    ①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郑州市印刷厂1988年版,第64页。
    ②ibid.,15。
    ③表中所列数据均参见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郑州市印刷厂1988年版,第64-69页。
    ④参见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农业志》,油印本1986年,第62页。
    ⑤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24页。
    ①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郑州市印刷厂1988年版,第116页。
    ②ibid.,68。
    ③袁静2011年访谈记录。
    ④参见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郑州市印刷厂1988年版,第213页。
    ①李琳、马光耀:《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中共党史出社2000年版,第226-227页。
    ②张广友:《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由来与发展——皖豫鲁农村责任制调查与思考》,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35页。
    ③欧远方:《安徽包产到户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4页。
    ④[法]H·孟德拉斯著:《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3-34页。
    ①参见[日]渡边利夫、小岛朋之等编著:《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东京东洋经济报社1999年版,第7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M].第二卷.北京:三联书店.1961.
    [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6]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研究组编.包产到户资料选[M].(一)、(二).内部资料.1981.
    [7]农业集体化重要文件汇编(上)[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下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0]《当代中国的计划工作》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大事辑要1949-1985[M].北京:红旗出版社.1987.
    [11]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统计提要1949-197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
    [1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编辑组.农业生产责任制论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3]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局.当前农民队伍状况的调查[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3.
    [14]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5]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M].北京:三联书店.1998.
    [16]陈纪方.社会心理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17]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18]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19]萧冬连.历史的转轨——从拨乱反正到改革开放(1979-1981)[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
    [20]费孝通.费孝通选集[M]北京:海峡文艺出版社.1996.
    [2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2]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23]袁传.小农意识与中国现代化[M].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
    [24]傅筑夫.中国古代经济史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25]程中原、夏杏珍.转折与新路[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26]王宽让、贾生华.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27]林语堂.中国人[M].郝志东、沈益洪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8]黄琳.现代性视阈中的农民主体性[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
    [29]杜润生主编.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30]李琳、马光耀主编.河南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史[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
    [31]张湛彬.大转折的日日夜夜(上卷)[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2]程贵铭、朱启臻主编.当代中国农民社会心理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4]许昌市党史研究室编.中共许昌历史(第二卷)1978-1986[M].内部资料.2011.
    [35]陈吉元主编.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
    [36]陆学艺.联产承包责任制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37]张广友.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由来与发展——皖豫鲁农村责任制调查与思考[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
    [38]张乐天等.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
    [39]李学林.中国大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发展[M].台北:高教图书有限公司.2008
    [40]罗平汉.农村人民公社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41]张乐天.告别理想[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42]欧远方.安徽包产到户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
    [43]杜润生.杜润生自述:中国农村体制变革重大决策纪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44]王春光.中国农村社会变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
    [45]王春光.社会流动与社会重构——京城“浙江村”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46]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M].西安: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47]牟成文.中国农民意识形态的变迁——以鄂东A村为个案[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
    [48]马守良主编.大转折时期的社会心态[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49]杨中芳.如何理解中国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50]叶客南.边际人——大过渡时代的转型人格[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51][美]英格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52][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M].傅铿、吕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53][法]保罗利科.法国史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54][德]哈拉尔德韦尔策编.社会记忆:历史、回忆、传承[M].季斌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5][法]雅克勒高夫.历史与记忆[M].方仁杰、倪复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6][法]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M].李培林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7][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8][美]黄宗智.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农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1992.
    [59][美]许烺光.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比较[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60][德]马克斯韦伯.儒教和道教[M].木全德雄译.东京:创文社.1971.
    [61][美]米格代尔.农民、政治与革命——第三世界政治与社会变革的压力[M].李玉琪、袁宁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62][法]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M].张宁、丰子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63][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96-1982)[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Skinners G. W, Chinese Peasants and Closed Community:A Open and ShutCase. New York,1971.
    [2]Hinton, W,, Shenfan: the Continuing 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New York: Random House,1983.
    [3]Chan, A. and other. Chen Village: the Recent History of a PeasantCommunist Mao's China.Berkel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4][日]青池慎一、榊博文.現代社会心理学——心理行動社会[M].東京:慶応義塾大学出版会.2004.
    [5][日]国分良成.現代中国の政治と官僚制[M].東京:慶応義塾大学出版会.2002.
    [6][日]国分良成.中国の統治能力[M].東京:慶応義塾大学出版会2006.
    [7][日]国分良成.中国の政治と民主化改革開放政策の実証分析[M].東京:サイマル出版会.1992.
    [8][日]天児慧.中国の歴史11巨竜の胎動[M].東京:講談社.2004.
    [9][日]天児慧.現代中国の構造変動4政治中央と地方の構図[M].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2000.
    [10][日]毛里和子.現代中国論3市場経済化の中の中国[M].東京:日本国際問題研究所.1995.
    [11][日]毛里和子.現代中国政治[M]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4.
    [12][日]小島朋之.21世紀の中国と東亜[M]東京:一芸社.2003.
    [13][日]小島朋之.現代中国の政治——その理論と実践[M].東京:慶応義塾大学出版会.1999.
    [14][日]デレックヒーター.市民権とは何か[M].東京:岩波書店.2002.
    [15][日]坂本義和.世界秩序と市民社会[M].東京:岩波書店.2005.
    [16][日]渡辺利夫.毛沢東鄧小平そして江沢民[M].東京:東洋経済新報社.1999.
    [17][日]宇野重昭.鶴見和子.現代中国における交錯内発的発展と外向型発展[M].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94.
    [18][日]野村浩一.現代中国の政治世界[M].東京:岩波書店.1989.
    [19][日]首藤明和.中国の人治社会もうひとつの文明として[M].東京:日本経済評論社.2003.
    [20][日]エドガール`モラン.時代精神2できごとの社会学.宇波彰訳[M].東京:法政大学出版局.1982.
    [1]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大事记[M].油印本.1986.
    [2]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农业志[M].油印本.1986.
    [3]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西关志[M].郑州:郑州市印刷厂.1988.
    [4]登封县革命委员会文化局编印.登封县志简编[M].油印本.1979.
    [5]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商业工商管理志[M].油印本.1986.
    [6]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城乡建设志[M].油印本.1986.
    [7]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人物志[M].油印本.1986.
    [8]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财税金融篇[M].油印本.1986.
    [9]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水利志[M].油印本.1986.
    [10]登封县志办公室.登封县志艺文志[M].油印本.1986.
    [11]原阳县志编纂委员会.原阳县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
    [12]原阳县原武乡档案(1978-1985)[R].新乡:原阳县档案馆.
    陕西日报.1980.
    人民日报.1981.
    [1]王贵宸、魏道南.论包产到户[J].经济研究.1981(1).
    [2]费孝通.中国城乡的发展道路——我一生的研究课题[J].中国社今科学.1993(1).
    [3]陈旭麓.略论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5).
    [4]张静如.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J].历史研究.1991(1).
    [5]郑也夫.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J].社会学研究.1993(4).
    [6]王先明.中国近代绅士阶层的社会流动[J].历史研究.1993(2).
    [7]谢志强.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及其变动的系统考察[J].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91(2).
    [8]陆学艺.重新认识农民问题[J].社会学研究.1989(6).
    [9]宋林飞.农村专业户的现状与前景[J].中国社会科学.1984(4).
    [10]贾衍邦.联产承包分配中农民个人投资的补偿部分[J].中国社会科学.1983(3).
    [11]孙连成.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农民问题理论的形成和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1983(2).
    [12]温锐、杨丽琼.社会心理与高潮迭起——试析农业集体化运动一哄而起的原因[J].历史教学.1994(8).
    [13]余展.六十年代我国部分地区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的实践与经验[J].党的文献.1992(4).
    [14]薛伟强.近十年中国近代心理史研究综述[J].历史教学.2005(6).
    [15]张海荣.农村制度变迁中地方干部行为角色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4).
    [16]张海荣.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选择包产到户的社会心理分析》[J].中共党史研究2007(5).
    [17]侯松涛.抗美援朝运动与民众社会心态研究[J].中共党史研究2005(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