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代渡海巡台制度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强调或突出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文化联系,是以往台湾史和两岸关系史研究中最基本的学术取向;受其影响,两岸之间的管辖关系,以及历史上中原王朝对台湾的管辖形式,或多或少被忽略。事实上,台湾海峡,风涛之险,不仅未能阻止两岸的历史文化联系,而且还孕育出为应对或适应自然阻隔而设计的管辖制度。清代渡海巡台制度,即是台湾建省之前,清王朝对台湾实施的直接管辖制度。就中原王朝对台湾的直接管辖形式而言,其上承早期的“隔海遥制”,下启晚清台湾建省,可谓承前启后。本文拟在制度视角下,以清代治台政策为背景,以渡海巡台制度的演变为主线,通过对制度运作之描述与分析,揭示其性质与功能。
     本文除在绪论中通过回顾相关研究成果,以启发研究动机外,共分四章。其中,第一章为切入主题之前的背景;第二、三、四章分别为清代渡海巡台制度演变的三个阶段;最后通过对清代渡海巡台制度进行整体性分析,作为本文的结论。
     第一章清代渡海巡台之背景。本文重点探讨清代渡海巡台制度的演变及其功能,但在切入主题之前,也述及“七百里横洋”,不仅飓颱骤发,风信靡常,而且有黑水沟之险与鹿尔门之忧等恶劣的水文、气候现象,对海防和海上交通带来的不利影响、对渡者心理造成的恐惧和由此形成的海神信仰;同时,对清代渡海巡台制度实施之前,历史上中原王朝对台湾的早期管辖形式之演变,即经由早期经略、以澎湖遥制台湾和闽台合治,及其所折射出的文化观念,进行较为详实的考证与描述。在相对潜在且相当宏观的视角下,揭示清代渡海巡台的自然、历史与文化背景,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
     第二章巡台御史制度,即清代渡海巡台制度的初始阶段。巡台御史制度,肇建于对康熙六十年朱一贵起义的反思;而它的废止,则迎来了乾隆五十一年的林爽文起义。无论是历史巧合还是具有因果关系,巡台御史制度对清代台湾之政治、武备和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可以肯定的。依据制度设计,巡台御史的职责为“沟通信息”,即推行朝廷政令,反映台湾舆情;其实际运作中则具体表现为条陈台地事宜、处理地方事务、巡阅营伍和推行教化等。巡台御史之无限权力来自皇权所赋,因此,皇权与巡台御史的疏离,福建地方官员与巡台御史的矛盾,成为巡台御史职权式微的主要原因。本章之研究,较偏重于制度的执行者巡台御史和实际执行中的制度、规则、惯例,及其运行模式,而不仅局限于成文制度的规则与运作。
     第三章福建大员轮值巡台制度,即清代渡海巡台制度演变的第二阶段。福建大员轮值巡台制度,在设计上吸收了闽台合治与御史巡台两种制度的积极意义,既理顺了闽台权力运作关系,又保证了中央政策在台湾推行,清王朝对台湾的直接管辖制度由此进入常态,此后的调整与变易,甚至包括台湾建省,几乎都是在此框架内进行的。本章首先对福建大员的早期渡台活动及其影响进行分析,意在强调巡台大员在清廷制定治台政策时具有特殊的发言权。其次,通过对福建大员轮值巡台活动的考证,共有26位福建大员、31次巡视台湾;根据性质,将其初步分为循例巡台和因事巡台两类,其中,因事巡台,进一步细分为追剿海盗、平定民变、弹压械斗和招垦番地四类。最后,从台湾海峡恶劣的自然环境、福建内地的社会秩序,以及台湾镇、道职权的变化三个因素,探寻轮值巡台制度两度中断的原因。
     第四章闽抚冬春驻台制度,即清代渡海巡台制度演变的第三阶段。自同治十三年沈葆桢巡台以后,历任驻台闽抚的巡台活动大都围绕开山抚番、洋务与海防徐徐展开,内地化成为清政府治台政策的本质。驻台闽抚的治台主张及其在朝廷的反应,为本章首先关注的问题。其次,由于闽抚驻台制度追求的“闽台呼应”与“事权归一”,与晚清台湾建省之初衷,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台湾建省,可谓闽抚驻台乃至渡海巡台制度演变的必然趋势,故而成为本章关注的另一个重点。当然,本章还对闽抚驻台制度的定制与沿革,作了较为详细的梳理与分析。
     结论。由于此前三章进行了较为微观的阶段性研究,最后通过整体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清代渡海巡台制度,为清政府对台湾实行的直接管辖制度;清王朝通过渡海巡台制度在认识台湾、沟通信息、制定或调整治台政策,以及维持政权存续之功能,实现和加强了对台湾的直接管辖。第二,清代渡海巡台制度的实施动因系台湾重大事件之刺激,实质则是顺应台湾社会变迁和移民垦殖之拓展而作的渐次调整,表现为内地化、过渡性和被动性特征。第三,台湾海峡的自然阻隔、制度自身缺陷,以及重陆轻海观念影响和制约了清代渡海巡台制度的功能,表明清代渡海巡台制度是陆权时代的管辖制度;进入海权时代,若不能取得台湾海峡的制海权,其功能是十分有限的。
Emphasizing or outstanding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acts between Taiwan and the mainland, was the most basic academic inclination before .Because of this, the historical cross-strait ruling relation and forms to Taiwan, more or less was neglected. In fact, Taiwan Strait could not obstruct the cross-straits 'contact, but conceived a manage-system which was able to adapt the natural separate. Before Taiwan was set up as a province, the Qing dynasty had managed it directly. About the Central plain dynasty's ruling forms, from the former management across the sea to the setting-up Taiwan as a province, they were continuous. From the systematic angle of view, taking the variation of the policy in managing Taiwan across the sea as the basic clue, the thesis will display the essence and function of the managing system to Taiwan in Qing dynasty.
     The thesis is divided four chapters except the pre-theme which looks back the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to induce the research motivation .Chapter 1 is about the background of topic; chapter 2.3 and 4 are the three stages of the managing system to Taiwan. The conclusion part will do whole analysis about the policy to Taiwan carried on by the Qing dynasty.
     Chapter 1 is about the background of the system. Although the important point of the thesis is the varia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system, the analysis of background is also necessary. The 700- mile horizontal ocean, not only the hurricane but also the bad hydrologic and climatic phenomenon caused disadvantageous influence to the coastal defense and the sea transportation, which resulted in the Neptunian faith because of the fear .At the same time, there were many kinds of policy to Taiwan before the Qing dynasty in the history such as planning and developing the place in the earlier period ,distant management through the Peng-hu and governing Funjian and Taiwan together. The thesis will do thorough research and description about the cultural opinion reflected from the above. Under an opposite as well as macroscopic angle of view, this chapter try to describe the natural, historical and the cultural backgrounds of the policy to Taiwan in Qing dynasty, and provide an analysis frame for the research behind.
     Chapter 2 is about the system of Taiwan patrolling inspector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ystem in Qing dynasty. The policy started from the reflection to the Zhu Yi-gui revolution in the 60th year of Kangxi reign. But its abolishment resulted in the Lin Shuang-wen revolution of Qianlong's 51st year. Whether it was a historical coincidence or cause-effect relation, the Taiwan patrolling inspector system had its positive influence to the politic, military affairs, culture and education etc.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the job of the inspectors was to communicate the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aiwanese and the Court. such as expressing and handling the affairs of Taiwan, inspecting the military camp and promoting the civilization etc. Because the power of the officials in Taiwan was endowed by the emperor, the alienation of the emperor's power and the inspectors, the conflict of the local officials in Fujian with the inspectors in Taiwan became the main reasons of the inspectors' job power on the decline. The research of this chapter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erformer and the policy, rule, routine and the circulating mode, not only limiting to the rule and operation of the written system..
     Chapter 3 is about the second stage of the system to Taiwan which was the important officials in Fujian who took turns to patrol Taiwan. The system absorbed the positive aspects of managing Funjian and Taiwan together as well as the patrolling inspector system. Thus it not only adjusted the power operation relation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but also guaranteed the practice of court's policy in Taiwan, the system to Taiwan entered into a normal form, the adjustment behind became easy, even including that setting-up Taiwan as a province was almost carried on in this frame. Firstly the chapter analyzed the activities and influence of the Fujian important officials, and the purpose is emphasizing the speaking right of the inspectors on the occasion of establishing the policy. Secondly,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to the Fujian important officials' activities of patrolling Taiwan in turn, there were 26 members who inspected Taiwan 31 times totally. According to its property, it could be divided into inspecting in routine or because of affairs. Among them, the on business patrol could be subdivided into tracing and destroying the pirate, putting down the revolution and the weapon fights, developing Taiwan. Finally, from the bad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social order of Fujian and the power variation of town, Dao in Taiwan, the chapter analyzed the cause of the two interruption of the system.
     Chapter 4 is about the third stage of the system which was that Fujian officials should stayed in Taiwan in spring and winter Since Shen Bao-zhen inspected Taiwan in the 13rd year of Tongzhi reign, the successive holders' activities surrounded to open the mountain to pacify the place ,launch the foreign affairs and coastal defenses slowly, and therefore the localization of Taiwan became the core content of the government's Taiwan policy. Thus this chapter pays first attention to the opinions of the Fujian officials who stayed in Taiwan, and the reflection of their opinions on the government. Because the cooperation and consistence which was after by the system of Fujian officials staying in Taiwan was jus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seting up Taiwan as a province, setting up Taiwan as a province was a necessary trend for the variation of the Taiwan-managing system in Qing dynasty, which thus becomes another important point of the chapter. Of course, the chapter makes detail analysis in regard to the mak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of Fujian officials staying in Taiwan.
     The last part is conclusion of the thesis. Based on the whole research of the three stages before, it comes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first, the Taiwan-managing system of Qing dynasty was a direct governing policy which strengthened the sovereignty of the government through th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making and adjusting the managing policy to Taiwan ,and maintaining the function of the successive sovereignty to Taiwan. Second, the Qing dynasty's system to Taiwan had the features of localization, transition and passivity because of the stimulation of the important things happened in Taiwan, which was in essence a step-by-step adjustment adapted to the social transition. Third, the natural separate of Taiwan strait, the shortness of the system itself and the influence or restriction of the thought of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land than the sea, all these indicated the limit of the system's function when it was not in the sea-power period but the land-power period.
引文
① 1957—1972年,共出版《台湾文献丛刊》309种,595册。吴幅员:《刊印“台湾文献丛刊提要”赘言》,载《台湾文献史料309种提要》,第2页。
    ② 2005年,九州出版社与厦门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台湾文献汇刊》7辑100册。据“汇刊”主编陈支平教授介绍,今后还将整理出版后续汇刊。
    ① 近代以后,就地缘政治意义而言,亦称为陆海复合国家。
    ② 农业时代,夺取陆权的工具是战车,维护陆权的基础是地理屏障,如山脉、河流、沙漠、远海等。中国历史上自战国至明代修筑的“万里长城”,可视为对地理屏障的扩展。
    ① 当时参与台湾民族学田野调查的日本学者,主要有民族学家鸟居龙藏 (1870—1953)、伊能嘉矩 (1867—1925)和森丑之助 (1877—1926),被学界称为“台湾早期人类学调查三杰”。其中以伊能嘉矩在台时间最长,成果也最丰富,先后著有《台湾番人事情》、《台湾年表》、《台湾番政志》、《台湾志》、《台湾文化志》等10多部,以及70多篇论文。见杨南郡《学术探险家伊能嘉矩》,载杨南郡译注《平埔族调查旅行》。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第9页。
    ② 林玉茹 李毓中《台湾史》,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年,第75页。
    ① 参考王晴佳《台湾史学五十年 (1950—2000):传承、方法、去向》,台湾麦田出版2003年。
    ② 《台湾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0期 (2003年);第22期 (2004年)。
    ③ 连横《台湾通史》曾于1920—1921年在台湾分三册出版;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商务印书馆予以重排,在重庆出版。
    ④ 依据《全国总书目》、《八十年来史学书目》、《中国近代史论著目录》等工具书检索。
    ⑤ 杜继东:《1949年以来大陆地区的台湾近代史研究综述》,载《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5期。
    ① 1980年代创办的学术刊物,主要有《台湾研究集刊》(集刊,1980年)、《海峡》(集刊,1981年)、《台湾海峡》(集刊,1982年)、《台声》(双月刊,1983年)、《台湾研究》(季刊,1988年)等。
    ② 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③ 根据《台湾研究集刊》之“本所研究人员有关台湾研究的论文目录”整理。
    ① 林圣芬的《清代台湾至团练制度》和张舜华的《台湾官制中“道”的研究》。
    ② 《台湾研究集刊》1989年第1期
    ③ 王宏斌:《清代前期海防:思想与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④ 庄金德:《清初严禁沿海人民偷渡来台始末》,载《台湾文献》第15卷3—4期(1964年);黄秀政《清代治台政策的再检讨》,载《文史学报》20卷(1990年)。
    ⑤ 《台湾文献》21卷1期(1970年)。
    ① 黄秀政:《蓝鼎元的积极治台主张》,载《台湾文献》第28卷第2期(1977年)。
    ② 汤熙勇:《论清康熙时期的纳台争议与台湾的开发政策》,载《台北文献》第114卷 (1995年)。
    ③ 《台湾研究》2001年第3期。
    ④ 《台湾文献》直字第74期(1985年)。
    ⑤ 施志汶:《清康雍乾三朝的治台政策》,台湾师范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2000年。
    ⑥ 张炎宪:《清代治台政策之研究》,台湾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1974年。
    ⑦ 杨熙:《清代台湾:政策与社会变迁》,台湾天工书局1983年。
    ① 张世贤:《晚清治台政策1874——1895》,东吴大学博士论文,1976年。
    ② 张世贤:《晚清治台政策1874——1895》,东吴大学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78年,第245页。
    ① 王宏斌:《清代前期海防:思想与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② 许毓良:《清代台湾的海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③ 戴炎辉:《清代台湾地方官制组织及其实际运作》(上、中、下),初发表于《宪政时代》第1卷2、3、4期(1975—1976年)。后收于戴炎辉《清代台湾之乡治》,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
    ④ 许雪姬:《北京的辫子——清代台湾的官僚体系》,台湾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93年。
    ① 《成功大学历史学报》,1977年第4期。
    ② 台湾“中央研究院”三民主义研究所专题选刊 (80),1988年。
    ③ 张舜华:《台湾官制中道的研究》,台湾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1980年。
    ④ 黄昭仁:《清代台湾知府之研究》,台湾东海大学历史学系硕士论文,1995年。
    ⑤ 张胜彦:《清代台湾厅县制度之研究》,台湾华世出版社1993年。
    ⑥ 许雪姬:《清代台湾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以制度史为例》,载《思与言》第23卷第1期(1985年)。
    ⑦ 许雪姬的:《清代台湾的绿营》,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54)1987年。
    ⑧ 林玉茹、李毓中:《台湾史》,高明士主编《战后台湾的历史学研究 (1945—2000)》第七册,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年,第96—109页。
    ⑨ 戴炎辉:《清代台湾之乡治》,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第618页。
    ⑩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六十六至六十七
    ① 徐万民、周兆利:《刘铭传与台湾建省》,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② 杨熙:《清代前期台湾之抚民与理番政策的研究》,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博士论文,1982年。
    ③ 杨熙:《清代台湾:政策与社会变迁.提要》,台湾天工书局1983年
    ④ 《清代闽浙督抚处理台湾原住民事务之研究1683——1795》,台湾“中央大学”硕士论文,1996年。
    ⑤ 覃寿伟:《清代前期东南督抚与海疆社会治理》,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2006年。
    ⑥ 《台湾文献》第16卷第1期 (1965年)。
    ⑦ 《台北文献》第44期 (1978年)。
    ⑧ 《台北文献》第61—62期 (1983年)。
    ⑨ 《史联杂志》第13期 (1988年)。
    ① 何孟兴:《清初巡台御史制度之研究》,台湾东海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89年。
    ② 林淑慧:《黄叔璥及其台海使槎录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年
    ③ 《台湾研究集刊》1989年第1期:《故宫博物院》2003年第2期;后收入李祖基《台湾史研究》,台海出版社2005年。
    ④ 亚洲研究,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1997年7月。
    ① 许雪姬:《清代台湾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以制度史为例》,载《思与言》第23卷第1期 (1985年)。
    ① 基隆则有“福州鸡叫,鸡笼听到”之口语。
    ② 蓝鼎元:《论哨船兵丁换班书》,《东征集》,台湾文献丛刊第12种 (以下简称文丛版),第58—59页。
    ① 按牛、女于辰为丑,银海之属、星纪之次。银海,元武象也;星纪吴越分也。有谓:台湾在泉州之极南,不宜为银海之属;在漳州之极东,亦不宜为星纪之次。遂以为台湾之分野,当在牛、虚之交。参考高拱乾:《台湾府志.分野》,《台湾府志三种》,中华书局1985年,第2页。
    ② 林观德:《台湾海峡海底地貌的探讨》,载《台湾海峡》1982年第1期。
    ③ 陈寿祺:《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卷三“山川”。
    ④ 陈寿祺:《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卷三“山川”。
    ⑤ 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一卷“赤嵌笔谈.形势”,台湾文献从刊第4种 (以下简称文丛版),第6页。
    ① 陈盛韶:《问俗录》,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
    ② 台湾地方志和历史文献对定“更”方式有多种记载:如“更也者,一日一夜定为十更,以焚香几枝为度。船在大洋风潮有顺逆,行使有迟速,水程难辨;以木片于船首投海中,人从船首速行至尾木片于人行齐至,则更数方准。若人行至船尾而木片未至,则为不上更;或木片反先人至船尾,则为过更,皆不合准也。”后人称为焚香法,见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一“赤嵌笔谈.水程:第15页。另如“海洋行舟以磁为漏筒,如酒壶状,中实细沙悬之。沙从筒眼渗出,复以一筒乘之。上筒沙尽,下筒沙满更换,是为一更,每一日夜共十更。每更舟行可四十余里。”即沙漏法,见谢金銮:《续修台湾县志》卷一“地志.海道“第28页。或曰:海洋无道里可稽,惟计以更,分昼夜为十更。郁永河:《裨海记游》,第8页。
    ③ 《澎湖厅志》(光绪十九年本) 卷一“封域志”。
    ④ 杜臻:《澎湖台湾纪略》(康熙二十五年本)。
    ⑤ 范咸:《重修台湾府志》(乾隆十二年本)卷一“封域志”,《台湾府志三种》,中华书局1985年,第54页。
    ⑥ 吴振臣:《闽游偶记》,诸家《台湾舆地汇钞》,台湾文献丛刊第216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13—14页。
    ① 李元春、尹士俍:《台湾志略》(嘉庆十一年修) 卷一“地志”。
    ② 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一,“赤嵌笔谈.水程”,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15页。
    ③ 湄州至台湾针路;台湾往日本针路;经淡水、打狗仔之东洋针路;经打狗仔、红头屿之泉州往邦仔针路;经澎湖、虎仔山之浯屿往双口针路;福州往琉球针路;乌丘往澎湖针路;僚罗往澎湖针路;咬留吧往台湾针路;经北港、鸡笼头之大泥回长崎针路等。向达校注《两种海道针经》,中华书局1981年
    ④ 张燮著,谢方点校《东西洋考》,中华书局2004年。
    ⑤ 一是由福建厦门出发向东航行,抵澎湖、台湾,转向吕宋、琉球等地;二是由福建沿海西南航行,经南澳等岛屿,到达广东沿海,可达南洋各国;三是由福建沿海北上抵达江浙;四是由浙江沿海向东航行,经琉球,抵达日本;五是由长江口出发,经黄海进入渤海,或直航天津,或停泊旅顺和威海。由浙江起始向东航行到日本、琉球各岛的东向航线;由厦门出发向南航行,抵达菲律宾等国的东南航线;由广东向南,经海南岛、越南,穿越马六甲,进入印度洋的西南航线。王宏斌:《清代前期海防:思想与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32—234页。
    ⑥ 许毓良:《清代台湾的海防》(附录1—12、1—13、1—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81—298页。
    ⑦ 谢金銮:《续修台湾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0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29页。
    ⑧ 朱景英:《海东札记》卷一“记方隅”,台湾文献丛刊第19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3页。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一“赤嵌笔谈.水程”,文丛版,第15页。
    ① 周钟瑄、陈梦林:《诸罗县志.风信》,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21页。
    ② 高拱乾:《台湾府志.风信》,《台湾府志三种》,中华书局1985年,第193页。
    ③ 周玺、李廷璧:《彰化县志.海道》,台湾文献丛刊第156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22页。
    ④ 陈寿祺:《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卷三“山川”。
    ⑤ 周玺、李廷璧:《彰化县志.海道》,文丛版,第21页。
    ⑥ 谢金銮:《续修台湾县志》卷一“地志.风信”,文丛版。
    ⑦ 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一“赤嵌笔谈.风信”,文丛版,第13页。
    ① 陈文达、王礼:《台湾县志.风信》,台湾文献丛刊第124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65页。
    ② 陈文达、王礼:《台湾县志.海道》,文丛版,第68页。
    ③ 高拱乾:《台湾府志.信风》,《台湾府志三种》,中华书局1985年,第189页。
    ④ 胡建伟:《澎湖纪略.风信》,(乾隆三十四年修),台湾文献丛刊第109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9页。
    ⑤ 陈文达、王礼:《台湾县志.海道》,文丛版,第67—68页。
    ⑥ 郁永河:《裨海记游》,台湾文献丛刊第44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8页。
    ⑦ 蓝鼎元:《论哨船兵丁换班书》,《东征集》,文丛版,47页。
    ⑧ 廖凤德:《海盗与海难—清代闽台交通问题初探》,张炎宪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三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2002年。
    ① 郁永河:《裨海纪游》(卷上),文丛版,第8页。
    ② 朱仕玠:《泛海纪程》,《小琉球漫志》,台湾文献丛刊第3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6—12页。
    ① 诸家:《台湾舆地汇钞》,文丛版,第12—15页。
    ② 蔡廷蓝:《海难杂著》,台湾文献丛刊第42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2页。
    ③ 廖风德:《海盗与海难:清代闽台交通问题初探》,张炎宪主编《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三集),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2002年。
    ④ 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一)“赤嵌笔谈.洋”,文丛版,第9页。
    ⑤ 季麒光录自清人王锡祺《小方壶斋域地丛钞》第九帙,诸家:《台湾舆地汇钞》,文丛版,第2页。
    ⑥ 郁永河:《裨海纪游》,文丛版,第6页。
    ⑦ 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一“赤嵌笔谈.形势”,文丛版,第4页。
    ⑧ 向达:《两种海道针经.序》,中华书局1981年。
    ⑨ 谢金銮:《续修台湾县志》,文丛版,第30页。
    ① 朱景英:《海东札记》卷二“记洋澳”,文丛版,第11页。
    ② 崔灏:《台阳笔记.珊瑚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20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176页。
    ③ 季麒光录自清人王锡祺:《小方壶斋域地丛钞》第九帙,《台湾舆地汇钞》,文丛版,第2页。
    ④ 郁永河:《裨海纪游》,文丛版,第6页。
    ⑤ 朱仕玠:《由黑水沟夜泛小洋》,《小琉球漫志》,文丛版,12页。
    ⑥ “可通大舟者,鹿耳门外,尚有凤山之打狗及东港、彰化之上淡水三处。其余如南路之绕港、北路之盐水港、笨港、海丰港、鹿仔港、大甲西、二林、三林、中港、竹堑、蓬山,凡二十处皆狭窄,仅可通小舟”。陈寿祺:《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卷三“山川”,文丛版,第45—46页。
    ⑦ 乾隆四十九年至同治十三年(1784—1874),闽台实行多口对渡,由两口对渡到五口对渡,乾隆四十九年(1784) 开鹿仔港,乾隆五十三年 (1788) 开八里坌海口,道光四年(1824)开五条港、乌石港,全台五个正口与福建之厦门、泉州、福州对渡;光绪元年 (1875年),始废除正口对渡制度。
    ① 许毓良:《清代台湾的海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47页。
    ② 《清—统志台湾府.关隘》,文丛版,第26页。
    ③ 郁永河:《裨海记游》,文丛版,第14页。
    ④ 周文元:《重修台湾府志》卷三“山川”,台湾文献丛刊第66种(以下简称文从版),第43页。
    ⑤ 陈云程辑:《闽中闲闻》卷十,《台湾舆地汇钞》,文丛版,第31页。
    ① 黄衡五:《台湾海峡沉船事件之记录》,载《台南文化》第5卷第2期(1956年),第78—85页。
    ② 严从简:《殊域周滋录》,转引自谢必震《中国与琉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
    ③ 夏子阳:《使琉球录》,台湾学生书局1977年版,第165页。
    ④ 廖风德:《海盗与海难:清代闽台交通问题初探》,《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第三集)
    ① 关于“中原”与“中国”的关系,可参考葛剑雄《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页。
    ② 参考任念文:《西北与中原—从晚清西北回民起义透视中原王朝对西北边疆的治理》,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③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省通志》卷一“土地志.疆域偏”。
    ④ 连横:《台湾通史》卷一“开辟纪”,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页。
    ① 《三国志.孙权传》卷四十七
    ② 郭廷以:《台湾史事概说》,台湾正中书局1954年初版,第2页。
    ③ 张崇根估计此书成于264—280年之间,见《三国孙权经营台湾考》,载《安徽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另据姚永森估计,此书成于274年,见《《临海水土异物志》:世界上最早记述台湾的文献》,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④ 郭廷以:《台湾史事概说》,台湾正中书局1954年初版,第3页。
    ⑤ 有学者将“夷州”与“夷洲”通用,台湾史专家陈孔立教授认为,三国时期的台湾称“夷洲”,而非“夷州”,见陈孔立《夷洲非“夷州”辨》,载《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1期。
    ⑥ 《隋书.东夷传》卷八十一,“琉求国”条。
    ⑦ 《新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志”。
    ⑧ 郭廷以:《台湾史实概说》,台湾正中书局1954年初版,第4页;另见罗春寒:《清代台湾平埔族文化变迁之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⑨ 《宋史.列传》卷二百五十,“琉求国”条。
    ① 张崇根:《毗舍邪—宋代台湾之别称》,另有朱契《关于台湾历史的几件重要资料》,载《光明日报》1954—11—25。关于宋代台湾之别称,学术界有争论。黄叔璥的《台海使槎录》最早引用《文献通考》之记载,并称“彭 (原文如此)湖东南即今台湾,殆即毗舍邪国也”;连横《台湾通史》称:“台海使槎录谓毗舍邪即指台湾,非也。毗舍邪为吕宋群岛之一”;伊能嘉矩称:琉球或琉求才是当时对台湾的称呼,而毗舍邪是台湾附近的另一地名。见,《台湾文化志》上卷87—88页;《元史》曰:瑠求,在南海之东,漳、泉、兴、福四州界内;澎湖诸岛,与琉求相对。天气晴朗时,望之隐约若烟若雾,其远不知几千里也。(《元史》(卷二百一十)《列传》卷九十七“瑠求传”条。
    ② 明末有两本记载台湾早期历史的《东番记》流传于世,故有必要加以说明。陈第《东番记》成后,先抄赠于沈有容,沈将本书及其赠言编辑成书,名曰《闽海赠言》。张燮和何乔远编辑《东西洋考》和《闽书》时,亦分别将陈第的《东番记》删改后辑入两书,但隐去了作者的名字,只是在附文中注明“连江陈第曰”。张燮的《东西洋考》,把《东番记》题名改为《东番考》,附于卷五之“东洋列国考”之后.清乾隆年间,刘良壁的《重修福建台湾府志》,范成《重修台湾府志》,余文义《续修台湾府志》,都是从《闽书》中转引了《东番记》的内容。而且没有注明原出处,陈第《东番记》渐形湮没。1955年,台湾学者方豪先生在日本有人帮助下,在东京帝国大学图书馆寻得沈有容的《闽海赠言》,作为台湾文献丛刊第56种重新印行,陈第的《东番记》得以再次流传。台湾文献丛刊第303种《陈第年谱》出版时,并未发现《东番记》,故谓《东番记》惜今已佚。因徐怀祖《台湾随笔》称:“台湾,于古无考。惟明季莆田周婴著《远游篇》载《东番记》一篇称台湾为台员,概闽音也。然以为古探国,疑非是”,此后,清初之台湾文献,如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和早期台湾方志等都以周婴之《东番记》为根据,追溯台湾地名之起源。由于陈第的《东番记》首先被发现,而又没有人见到过周婴的《远游篇》,所以,方豪先生最初断定“《远游篇》所载可能是陈第文也。”幸运的是,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民族大学的张崇根先生从当时的北京图书馆善本部得到周婴的《远游篇》,其中第十二卷即是《东番记》。张崇根的发现,说明台湾早期文献确实有两本《东番记》,那么,两本《东番记》是什么关系呢?根据张崇根先生的初步整理,周婴的《东番记》可能以陈第《东番记》为史料基础,但并非抄袭;周婴的厦门之行,是其创作《东番记》的主要依据。目前,对《东番记》的权威研究,当为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的李祖基教授。见周婴《东番记》研究,《台湾研究集刊》2003年第1期;陈第、沈有容与《东番记》,《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1期。方豪和张崇根两位先生为寻找失散的《东番记》所付出的努力,后学者当倍加敬慕。
    ③ 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卷一,日本东京:刀江书院,昭和三年,第5页。
    ① 参考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第八章“台湾的移民垦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② 至光绪五年(1879年),琉球被日本吞并之前,中琉之间一直保持着友好往来。
    ③ 张胜彦:《台湾史研究》,台湾华世出版社1981年版,121页。
    ④ 有人根据《后汉书.东夷传》,把福建与台湾的交流追溯至汉代,但这种交往以民间为主。见廖大珂《汉唐至宋元时期的闽台交流》,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4期。
    ⑤ 《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卷五十八
    ⑥ 张崇根:《三国孙吴经营台湾考》,载《安徽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
    ⑦ 《三国志.吴书.孙权传》卷四十七
    ⑧ 《资治通鉴》卷七十一、七十二
    ⑨ 张崇根:《三国孙吴经营台湾考》,《安徽大学学报》198年第1期。
    ⑩ 连横《台湾通史.开辟纪》:澎湖之有居人,尤远在秦、汉之际。或曰,楚灭越,越之子孙迁于闽,流落海上。或居于澎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① 《隋书.琉求国传》卷八十一。
    ② 《隋书.陈棱传》
    ③ 吴法:《台湾历史札记》,七十年代杂志社1976年版,第16页。
    ① 周必大:《文忠集》卷六十七,《汪大猷神道碑》,《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第1147册。
    ② 楼钥:《玫瑰集》卷八十八,《汪公行状》,《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第1153册。
    ③ 《宋史》卷四百
    ④ 何乔远《闽书》卷七“方域志”,引南宋《清源志》,第179页。
    ⑤ 参考陈孔立《澎湖不属同安考》,载《台湾研究集刊》2005年第2期。
    ⑥ 关于澎湖曾称平湖及其早期与台湾的关系,可参考陈正祥:三百年来台湾地理之变迁,载《台湾文献》第12卷第1期;《台湾通志稿》卷二“人民志.人口篇”;《读史方舆纪要》卷九十九。
    ⑦ 廖大珂《汉唐至宋元时期的闽台交流》,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4期。
    ⑧ 德化苏姓七世祖苏钦于南宋绍兴三十年迁入台湾。见庄为玑、王连茂《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德化使星坊南市苏姓族谱》,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⑨ 张崇根《南宋已在台湾建置说》,也认为“汪大猷作为泉州总理军事、民政的最高长吏,亲自执掌了有关台湾地区的事务。他不仅于乾道七年‘遣将分屯’于澎湖,而且采取了与此相应的行政措施,即在那里推行‘编户’制度。要比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早一百多年。”
    ① 庄为玑、王连茂《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② 《元史.瑠求国传》卷二百一十
    ③ 《元史.成宗纪》卷十九。
    ④ 元代澎湖隶晋江,不是同安。见陈孔立:《澎湖不隶同安考》,载《台湾研究集刊》2005年第2期。
    ⑤ 汪大渊《夷岛志略.澎湖》(校释本),中华书局1981年,第13页。
    ⑥ 张炜、方堃:《中国海疆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64页。
    ① 《大明实录》卷一百五十九。
    ② 《大明实录》卷二百三十一。
    ③ 《皇明世法录》卷二十,王日根:《明清海疆政策与中国社会发展》,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390页。
    ④ 转引曹学佺:《曹能始先生石仓全集》。《湘西纪行》卷下“海防”,第28—30页。见徐晓望:《曹学佺石仓全集与晚明台湾澎湖的开发》,《海峡两岸台湾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004年。
    ⑤ 许鸿磐:《台湾府方舆考证》,《台湾舆地汇钞》,文丛版,第58、60页。
    ⑥ 林国平 邱季端:《福建移民史》,方志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⑦ 《明季荷兰人侵据澎湖残档》,《明季荷兰人侵据澎湖残档》,台湾文献丛刊第154种,第25—26页。
    ⑧ 《明经世文编选录》,台湾文献丛刊第289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236-250页。
    ⑨ 林嘉书:《南靖与台湾》,台湾华星出版社1993年版,第15页。
    ① 连横:《台湾通志.开辟纪》,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8页。
    ② 何乔远:《闽书》卷四十“扦圉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989页。
    ③ 阳思谦:《泉州府志》(万历本)卷十一“水寨官”,泉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1985年影印明刊本,第9页。
    ④ 关于澎湖游兵的具体情况,可参考阳思谦等:万历《泉州府志》卷十一“水寨军兵”、“兵船”。
    ⑤ 郭廷以:《台湾史事概说》,台湾正中书局1969年版,第12页。
    ⑥ 张燮:《霏云居续集》卷四十“海国澄氛记”,明万历刻本,藏于国家图书馆。
    ⑦ 参考陈小冲:《张燮霏云居续集涉台史料钩沉》,载《台湾研究集刊》2006年第1期
    ① 《清世祖实录》卷一零二,顺治十三年六月“癸巳”。转引自王日根:《明清海疆政策与中国社会发展》,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42页。
    ②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六二九
    ③ 陈碧笙:《台湾地方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98页。
    ④ 施琅:《靖海纪事》卷上,文丛版,第35页。
    ⑤ 施琅:《靖海纪事》卷上,文丛版,第45页。
    ① 康熙二十二年八月十五日谕旨,《清圣祖实录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165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127页。
    ② 施琅:《靖海纪事》卷上,文丛版,第52页。
    ③ 杨熙:《清代台湾:政策与社会变迁》,台湾天工书局1983年,第55页。
    ④ 施琅:《靖海纪事》卷上,文丛版,第59—62页。
    ⑤ 《清圣祖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32页。
    ⑥ 按台地田园十分曰一甲。每甲东西南北四至各二十五戈,每戈长一丈两尺五寸。
    ① 《清圣祖实录》卷一一二。
    ① 分巡台厦兵各道,管辖厦门、台湾两地,雍正五年,设兴泉永道驻厦门,台湾道辖区仅限于台湾、澎湖,改称台湾道或台澎道。
    ② 《清圣祖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42页。
    ③ 《清会典台湾事例》(光绪朝),文丛版,第13页。
    ④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六十五
    ⑤ 高拱乾:《台湾府志》卷三“秩官志”,《台湾府志三种》,中华书局1985年。
    ⑥ 孙尔准、陈用光:《重修福建通志》卷八十三“兵制”(55),清道光九年修,同治七年正谊书院刻本
    ⑦ 张本政主编:《清实录台湾史料专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1页。
    ⑧ 清代在福建设驿站68处,因山路崎岖,不设驿马,所有公文传递,均由驿夫走递,但福建驿站体系,至海中断,并不渡海。参考刘文鹏:《清代驿站及其与疆域形成关系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5—67页。
    ① 《雍正朱批奏折选辑》,文丛版,第50—51页。
    ② 《清高宗实录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186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72页。
    ③ 康熙五十六年兵部“禁止南洋案”,《清代内阁大库原藏明清档案》第三册。
    ④ 《清文献通考》卷三十三
    ⑤ 《大清圣祖仁皇帝实录》卷一一五
    ① 林国平 邱季端:《福建移民史》,方志出版社2005年,第170页;李祖基:《对清初大陆移民渡台若干政策问题的讨论》,载《台湾源流》2001年春季号。
    ② 《清会典台湾事例》,文丛版,第30页。
    ③ 据陈孔立 《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和刘妮玲《清代台湾民变研究》两书之统计。
    ④ 蒋毓英:《台湾府志》卷五“风俗“,厦门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56页。
    ⑤ 高拱乾:《台湾府志》卷七“风土.气候”,《台湾府志三种》,中华书局1985年,第20页。
    ⑥ 高拱乾:《台湾府志》卷七“风土.气候”,《台湾府志三种》,中华书局1985年,第26页。
    ⑦ 李祖基:《清代台湾地方的开发与岛上对外交通》,载《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2期;陈文达:《凤山县志》卷二“规制志.衙署”。
    ① 高拱乾:《台湾府志》卷七“风土.气候”,《台湾府志三种》,中华书局1985年。周钟瑄:《诸罗县志》卷七,“兵防志.总论”
    ② 郁永河:《裨海记游》,文丛版,第10、32、15页。
    ③ 陈其南:《台湾的传统中国社会》,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28页。
    ④ 蒋毓英:《台湾府志》(康熙二十四年修)卷一“沿革”,《台湾府志三种》,中华书局1985年,第2页。
    ⑤ 高拱乾:《台湾府志》(康熙三十四年修)卷一“封域志.沿革”,《台湾府志三种》,中华书局1985年。
    ① 周元文:《重修台湾府志》(康熙五十七年至五十九年刻本)卷一“封域志.沿革”,第6页;“建置”,文丛版,第2页。
    ② 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文丛版,第375页。
    ① 刘良壁:《重修福建台湾府志》(乾隆五年重修,七年刻本)卷二“建筑.沿革”,文丛版,第39页。
    ② 范威、六十七:《重修台湾府志》(乾隆十二年刻本)卷一“封域.建置”,《台湾府志三种》,中华书局1985年,第3—4页。
    ③ “荒服”为五服之一,五服说系中华先民对自己居住的地理单元的最初解读及其秩序的维护,根据《国语.周语》的解释:“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外宾服夷蛮要服,戎狄荒服。甸服者祭,侯服者祀,宾服者享,要服者贡,荒服者王。”以天子所在地之京师为中心,500里以内为甸服,臣民百姓要定期向天子进贡和晋见;甸服以外500里为侯服,侯服之民不仅有义务向天子进贡,而且赋有守卫京师之责任;侯服之外500里为宾服,宾服之民为天子保卫边疆;宾服之外50里为要服,要者,“事以文教礼也”,要服之民无须向天子进贡和晋见,但须对天子保持敬意,不得有反叛;至于要服之外的荒服之民,与天子之间的关系,相当松散,“来不拒去不禁”。甸服至宾服,为华夏之民;要服和荒服之民,被视为夷狄。古代中国所讲的夷狄,尽是中华先民之一部分。
    ① 台湾对巡台御史等特定官制的关注,始于1960年代,但并没有作为一种制度进行研究。林玉茹、李毓中《台湾史》,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4年,第98页。
    ① 《清朝文献通考》卷八十二
    ② 纪昀:《历代职官表》卷十八“都察院”(上)
    ③ 给事中之名称始于汉代,因为在殿廷内办差,故名给事中;又因出入琐围,又叫黄门给事。
    ④ 《清朝文献通考》卷八十二
    ① 《清朝文献通考》卷八十二
    ② 黄叔璥原辑,苏树藩增订:《国朝御史题名》(光绪朝刻本)
    ③ 《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一千零二十九,“都察院.各道”
    ④ 《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一千零二十九,“都察院.各道”
    ① 黄叔璥:《南征纪程》记:康熙六十一年正月二十一日,殷达里、莫尔洪、柴谦、叔璥四人列入巡台御史候备名单,见《台湾文献汇刊》(第6辑)《南征纪程》,厦门大学出版社、九州出版社2005年。
    ② 汤吉禾:《清代科道之职掌》,第343页;转引自何孟兴:《清初巡台御史制度之研究》,台湾东海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89年。
    ③ 雍正八年正月二十六日,奚德慎、李元直“恭报微臣到台任事日期”折,《宫中档雍正朝奏折》(台湾故宫博物院1979年)。
    ④ 《钦定台规》卷二
    ⑤ 《钦定台规》卷十五
    ⑥ 《清朝文献通考》卷五十九
    ⑦ 《钦定台规》卷二
    ① 《钦定台规》卷十一
    ② 《钦定台规》卷十二
    ③ 高一涵:《中国御史制度的沿革》,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73页。
    ④ 《大明会典》卷二百一十三“六科”:“章奏之下,又经六科,六科可封驳,纠正违失。”
    ① 朱一贵之乱,主要由地方吏治腐败,加上天灾地变之困苦,借原来移民心态引发的事变。张明雄:《康熙朝清廷治台政策及其检讨》,载《台湾文献》,直字74期(1985年)。
    ② “朱一贵谋反残片”,《台案汇录》(巳集)之三,台湾文献丛刊第191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3页。
    ③ 蓝鼎元:《平台纪略》,文丛版,第3页。
    ④ 蓝鼎元:《平台纪略》,文丛版,第4页。
    ⑤ 谢国兴:《清代台湾的三大民变》,台湾自立晚报社文化部1993年,第27—28页。
    ⑥ 根据蓝鼎元《东征集》之“覆台变武职四十一员看语”整理
    ① “朱一贵供词”,《台案汇录》(巳集),文丛版,第3页。注释部分参考陈孔立:《清代移民社会研究》(增订本),九州出版社2003年,第250页。
    ② “朱一贵谋反残片”,《台案汇录》(巳集),文丛版,第19页。
    ③ “朱一贵谋反残片”,《台案汇录》(巳集),文丛版,第8页。
    ④ “朱一贵谋反残片”,《台案汇录》(巳集),文丛版,第10页。
    ⑤ 蓝鼎元:《平台纪略》,文丛版,第29页。
    ① 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卷二“赤嵌 笔谈.武备”,文丛版,第32页。
    ① 蓝鼎元:《论台镇不可移澎湖》,《东征集》卷四,文丛版,第47页。
    ② 蓝鼎元:《复制军迁民划界书》,《东征集》卷三,文丛版,第4页。
    ③ 次年,新上任的福建巡抚杨景素,再次提出“划界迁民”计划,并得到批准:凡逼近生番处所,相去数十里或十余里,竖石以限之:……自加六堂以上至琅峤,亦为严禁,不许透越。见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卷三“风土志”。
    ④ 蓝鼎元:《鹿洲文集之平台纪略总论》,《治台必告录》卷一,台湾文献丛刊第17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1页。
    ① 蓝鼎元:《覆制军台疆经理书》,《治台必告录》卷一,文丛版,第23页
    ② 蓝鼎元:《台湾经理书》、《论筑城书》,《东征集》卷三,文丛版,第52页。
    ③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401—402页。
    ④ 谢金銮:《蛤仔滩纪略》,《治台必告录》卷二,文丛版,第95页。
    ⑤ 《清圣祖实录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165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171页。
    ⑥ 《清圣祖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74页。
    ⑦ “台湾事件残档”,《台案汇录》(己集),文丛版,第34页。
    ⑧ 蓝鼎元:“论台变武职罪案书”,《东征集》,文丛版,第44页。
    ① “台湾事件残档”之七,《台案汇录》(己集),文丛版,第35页。
    ② 《清圣祖实录》,文丛版,第175页。
    ③ 《台案汇录》(乙集),文丛版,第29页。
    ④ 杨熙:《清代台湾:制度与社会变迁》,台湾天工书局1983年,第25页。
    ⑤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都察院》卷一千零二十八
    ⑥ 《清圣祖实录选辑》,“十月初五日条”,文丛版,第175页。
    ① 黄叔璥(1681——1757,字玉圃,顺天大兴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已丑进士,由太常博士迁户部云南司主事,调吏部文选司,再迁稽勋员外,以荐擢湖广道御史,巡视东城。康熙六十一年,受命巡视台湾,乃首任巡台御史,两年任满,于雍正二年(1724年)回京。著有《南征纪程》、《台海使槎录》、《国朝御史题名录》、《南台旧闻》、《中州金石考》和《近思录集注》等
    ② “巡台御史兼理学政张湄题本”,《明清史料》(戊编第一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54页。
    ③ 雍正六年巡台吏科给事中赫硕色:“恭报受事日期”折,《雍正朱批奏折选辑》,文丛版,第65页。
    ① “都察院奏副”,《明清史料》(戊编第二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125页。
    ② “巡视台湾监察御史李公墓志铭”,袁枚《小仓上房诗文集》卷二十五
    ③ 何孟兴:《清初巡台御史制度之研究》(硕士论文),第48页。按白瀛于乾隆十一年授任,十二年四月到任,何以十三年奏“到任办理事宜”折?
    ④ 黄叔璥:《台海使槎录.赤嵌笔谈》卷一,文丛版,第18页。
    ⑤ 雍正二年闰四月二十一日,禅济布、丁士一:“恭谢天恩并报微臣接任日期事”折,《宫中档雍正朝奏折》(台湾故宫博物院1979年)。
    ⑥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80页。
    ①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九十。
    ② 尹秦“奏报到任日期”折,《台湾研究资料汇编》(第一辑),台湾国学文献馆主编1993年,第1978—1981页。
    ③ 索琳:“奏报到任日期事折”、“奏报地方米价折”,《台湾研究资料汇编.雍正朝》(第一辑),台湾国学文献馆主编1993年,第1583—1595页。
    ④ 景考祥在“为历陈闻见实据仰邀天鉴事”折中,将一路之上所察所访,择声名之最著名,上至督抚,下及州县,共计优劣大小文武官员十人,一一为皇上敬陈。常州府无锡县知县李玫,能以数年之积欠尽皆征完,成属吏治长才,但其天性残刻,滥用五刑。夹棍短至一尺五六寸,枷厚至五六寸,凡枷人多有跦标限,死日放者,甚有八十三岁老人董惟贤,亦受夹棍枷号,更有周元常者,被人盗银,该县乃置贼人不论,而将原告周元常重夹双贡,即日毙命,殊伤天地之和也。望皇上用其所长,惩其所短。杭州钱塘县知县杨梦琰, 立心清白,凡衙门大小陋规,裁革必尽;至于办理地方事件,其有理所不合、心所未安者,虽加以上司之令,亦不能强之使行,诚操守廉洁,品行端方之员也。桐庐县知县张坦熊,其收粮之火耗尚不足加一,每年之盘费,皆从其家中取来供用,且勤敏亦能办事,而其实心爱民,合县皆传颂之。此两员者,浙省之上司皆甚爱之、重之,倘有荐章,望皇上特赐擢用,必收得人之效也。浙江严州府七里陇至衢州府之青湖,约水程五百里,皆江流一线,出入万山之中,素有盗贼出没,商贾常以为苦。近两年地方宁静,皆因严州副将郝弘勋、衢州署副将事张兴祖二人,能整饬营伍,巡辑盗贼。郝弘勋更能捐修营防、盔甲、器械,添设哨船。武臣能留心地方若此,亦属罕见。望皇上奖励之,所以示鼓舞也。福建福州府知府胡承谋,清廉爱民,声名特著,凡外府州县有难处之事,其上司委之办理,必能清楚,诚才守兼优之员。但到任未久,望皇上记其名,可视其后效也。泉州府惠安县知县邝梦元,系广东解元出身,为人老诚,学问亦优,惜过于长厚,不谙吏治,似当以教职改用。但系现任知县,到任日浅,尚无过举,不应在降调之列,此人宜对品调闲散小京官用,庶不致贻误地方,亦可以成全此人。泉州府知府张无咎,居官廉洁,立心慈祥,听断诉讼全不轻用刑罚,必再三推问,得其实情,令其抒服之极,然后薄示惩戒。且有其人,情甘受刑,而犹存案免责,期其悔过自新,所以民皆感激。其初放告之期,告状者多至百余人,后不过二三人止耳。民间谓不敢欺之、不忍劳之。如此省刑布德、洁己爱民,诚属罕见。闻其原系特简之员,诚足见我皇上知人普任也。(闽省之中)北自建宁南至泉州,所在文武官员言及巡抚黄国材者,无不畏其严峻、感其至诚,问及地方之事,则开心见诚,直切指示,言及世受国恩,则感激恳切,涕泣不止。至于(福州)将军宜兆熊,清洁严肃,约束营伍,从无兵丁与百姓争角之事,亦从无兵丁一名,擅敢轻自出城,所以,士民之口无不欣感传颂,亦可谓不负皇上之任使者矣。《台湾研究资料汇编》(第一辑),台湾国学文献馆主编1993年,第1233—1247页。
    ① 乾隆四十二年八月二十四日,觉罗图思义、孟邵:“奏闻事”折。《宫中档乾隆朝奏折》(台湾故宫博物院1981年)
    ② “巡台给事中喀尔崇义等题本”,《明清史料》(戊编第二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120页。
    ③ 《雍正朱批奏折选辑》,文丛版,168页。
    ① 雍正八年正月二十六日,奚德慎、李元直“恭报微臣到台任事日期仰祈睿鉴事”。
    ② 范咸、六十七:《重修台湾府志》卷三,“职官”《台湾府志三种》,中华书局1985年,第99页。
    ③ 巡台御史禅济布:“恭谢天恩”折,《雍正朱批奏折选辑》,文丛版,第191页。
    ④ 巡台吏科给事中赫硕色、兼理学政御史夏之芳:“恭谢天恩折”,《雍正朱批奏折选辑》,文丛版,第71页。
    ⑤ 六十七;“恭谢天恩”折,《明清史料》(戊编第一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81页。
    ⑥ “巡台御史白起图题本”,《明清史料》(戊编第一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43页。
    ⑦ 《清圣祖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75页。
    ⑧ 《雍正朱批奏折选辑》,文丛版,第100页。
    ⑨ 书山、熊学鹏:“请查核案件疏”,六十七:《使署闲情》,台湾文献丛刊第122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84页。
    ⑩ 奚德慎、李元直:“恭请敕书以明职掌以专责成事”折,《宫中档雍正朝奏折》(台湾故宫博物院1979年)。
    ① 《大清世宗宪皇帝实录》卷十
    ② 《清世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3—4页。
    ③ 周玺:《彰化县志》卷一“封域志.建置沿革”,文丛版,第2页。
    ④ 蓝鼎元:《平台纪略》,文丛版,第31页。
    ① 雍正六年五月六日,巡台吏科给事中赫硕色、兼理学政夏之芳:“敬陈台地事宜”折,《雍正朱批奏折选辑》,文丛版,第67—68页。
    ② 雍正八年,朝廷同意:“嗣后调台各员到任二年,该督抚另选贤能赴台协办;半年之后将旧员调回,令督抚仍据实分别实能称职及居官平常之处,照例具题。”刘良壁《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卷十三,文丛版,第363页;《雍正朱批奏折选辑》,文丛版,第75页。
    ③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7页。
    ④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38页。
    ①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41页。
    ②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44页。
    ③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50页;李祖基:《清代巡台御史制度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2期。
    ④ 范咸、六十七:《重修台湾府治》卷二十四“艺文志.诗二”,《台湾府志三种》,中华书局1985年。
    ① 雍正七年八月十八日,巡台吏科给事中赫硕色、兼理学政御史夏之芳:“敬陈台地事宜”折,《雍正朱批奏折选辑》,文丛版,第75页。
    ②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9页。
    ③ 雍正至道光二十年间,清政府大规模征讨生番有4次,均在雍正朝;同一时期,征讨熟番4次,亦在雍正朝。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省通志》卷八“历代治理篇”,第64、66—67页。
    ① 《清圣祖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75页。
    ②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4页。
    ③ 乾隆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伊灵阿、白瀛:“巡视南路情形”折,“军机档”第1798号。
    ④ 奚德慎、李元直:“恭请敕书以明职掌以专责成事”折,《宫中档雍正朝奏折》(台湾故宫博物院1979年)。
    ⑤ 连横:《台湾通史》卷十二‘刑法志“,中华书局1983年,第19页。
    ⑥ 觉罗柏修、高山:“奏闻事”折,《宫中档雍正朝奏折》(台湾故宫博物院1979年)
    ①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33页;六十七:《使署闲情》卷三,文丛版,第84页。
    ②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34—35页、40—41页、42页。
    ③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63页
    ④ 清代台湾南路汛塘尖宿里站、台湾北路汛塘尖宿里站,见《台湾兵备手册》,台湾文献丛刊第222种。
    ⑤ 参考何孟兴:《清初巡台御史制度之研究》(硕士论文),第55—56页。
    ⑥ 乾隆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六十七、范咸:“操阅巡视情形”折称:“台湾为海外沿疆,武各与吏治均关紧要。所有镇协各营官兵以及地方利弊,例应臣等查阅巡视”。另有乾隆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巡台御史伊灵阿、白瀛:“巡察南路情形”折,“军机档”第4135号。
    ① 乾隆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钱琦:“恭报巡察南路情形”折,《宫中档乾隆朝奏折》(台湾故宫博物院1981年)。
    ②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46页。
    ③ 乾隆四十二年十月八日,觉罗 图思仪、孟邵:“恭报巡视北路情形”折,《宫中档乾隆朝奏折》(台湾故宫博物院1981年)。
    ④ 雍正十二年二月二十五日,觉罗柏修、林天木:“奏闻事”折,《宫中档雍正朝奏折》(台湾故宫博物院1979年)。
    ⑤ 乾隆二十九年二月九日永庆、李宜青:“恭报巡察台湾南路事宜仰祈睿鉴事”,《宫中档乾隆朝奏折》(台湾故宫博物院1981年)。
    ⑥ 周昌:《详请开科考试文》,刘良壁《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卷二十,文丛版,第519—523页。
    ⑦ 有清一代,台湾先后设置儒学13所,书院55所,见叶宪峻《清代台湾教育之建置与发展》,中国文化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另据许世颖统计,台湾书院为63所。见许世颖《清代台湾书院之研究》,台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95年。
    ① 尹章义:《台湾—福建—京师—科举社群对于台湾开发以及台湾与大陆关系之影响》。见1987年“近代中国区域研究研讨会”发言。
    ② 连横:《台湾通史》(卷十一),“教育志”,第19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③ 夏之芳 (字荔园,号筠庄,江南高邮人。雍正元年进士。“雍正六年,巡视台湾,兼理学政。至则以澄叙官方、振兴文教为己任。主岁科两试。著有《海天玉尺》二编,见余文义《台湾府志》卷三《夏之芳传》。
    ④ 雍正六年十一月四日,夏之芳:“敬陈台地学校事宜仰祈睿鉴事”折,转引自何孟兴《清初巡台御史制度之研究》(硕士论文),第140页
    ⑤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四八
    ⑥ 连横:《台湾通史》卷十一“教育志”
    ⑦ 刘良壁:《重修福建台湾府志》卷十六“选举”,文丛版,第547页。
    ① “题请会试额中部覆”疏,刘良壁:《重修福建台湾府志.移会》,文丛版,第518页
    ②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三三七
    ③ 《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五十九
    ④ 刘良壁:“海东书院记”,刘良壁《重修福建台湾府志.移会》,文丛版,第558—559页
    ⑤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三),“甲.记(下)”,文丛版,第237—238页。
    ① 周钟瑄:《诸罗县志》卷一,文丛版,,第269页。
    ② “严禁冒籍应考条例碑”,《台湾南部碑文集成》,文丛版,第384—385页。
    ③ 户部“为内阁抄出巡台御史李宜青奏”移会,《明清史料》(戊编),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115页。
    ④ 《清会典台湾事例》,文丛版,第99页
    ⑤ 乾隆十一年一月二十六日,六十七、范咸:“操阅巡视情形”折,“军机档”,第70号
    ⑥ 乾隆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书昌:“巡察地方情形”折,“军机档”第6394号,转引自何孟兴《清代巡台御史制度之研究》(硕士论文),第21页。
    ① 关于清代台湾塘汛总数,连横《台湾通史》计为197处。见本书231-242页:许毓良《清代台湾的海防》统计,清代台湾塘汛最多时达211多处。见本书“”连、许之不同在于对塘汛之增设裁并时间统计有误,或重复或同名而已。
    ② 雍正四年七月,巡台御史索琳、吏科给事中汪继燝:“恭报台澎两协操期验阅已竣”折,《雍正朱批奏折选辑》,文丛版,第33—34页。
    ③ 巡台御史兼理学政夏之芳:“报明看操日期”折,《雍正朱批奏折选辑》,文丛版,第78页。
    ① 刘良壁:《重修福建台湾府志》,文丛版,第24页
    ② 《雍正朱批奏折选辑》,文丛版,第37页。
    ③ 李祖基:《清代巡台御史制度研究》,载《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2期。
    ④ 何孟兴:《清初巡台御史制度之研究》东海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89年。
    ① 陈大受:“密奏台湾御史衙门积弊案”,“军机档”第184号。
    ② 《清律例》卷三十四
    ③ 参考第二节“参与地方事务”
    ① 郝玉麟奏,《宫中档雍正朝奏折》(台湾故宫博物院1979年)。
    ② 《雍正朱批奏折选辑》,文丛版,第100页
    ③ 连横:《台湾通史》卷三十四,《列传》(六),商务印书馆1983年。
    ④ 许雪姬:《清代台湾的绿营》,第194页。
    ⑤ 《雍正朱批奏折选辑》,文丛版,第214页
    ⑥ 关于周钟瑄案详细情况,可参考林文龙:《周钟瑄被诬案及其诸罗县任内政绩》,载《台南文化》第41期(1996年);庐胡彬:《周钟瑄传》,1997年。
    ⑦ 雍正四年三月二十六日福州将军署闽浙总督宜兆熊、福建巡抚毛文铨:“据实奏闻事”折,《雍正朱批奏折选辑》,文丛版,第61页。
    ① 《雍正朱批奏折选辑》,文丛版,第36页。
    ② 《雍正朱批奏折选辑》,文丛版,第41、44页。
    ③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63页。
    ④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7页。
    ① 《清世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33页
    ② 清代前中期,台湾米谷运销大陆,依据承运主体和供给对象之不同,分为粜运、台运、商运和私运四种。粜运,指官方承运台米供给福建等缺粮区,以调节粮食余缺、平抑米价;台运亦是由官方承运台米供给福建驻军和戌台班兵眷属食用。相关研究之权威为杨彦杰和邓孔昭。杨彦杰不仅对台运兵眷米谷之调运缘起、运销数量估计、演变过程及台运衰退的原因有相当深入的考察研究,而且对姚莹《东槎纪略》和连横《台湾通史》之“粮食志”若干错误进行考证。据杨彦杰之研究,自雍正三年,台湾米谷供应福建军粮种类不断增加,先是眷米,继而增金厦兵米、督标兵米和闽安各营兵米。雍正三年,调运内地眷米二万一千余石;自雍正五年,增运金厦提督两标兵丁月米二万四千余石;自雍正十年增运督标四营兵丁月粮一万五千余石。到乾隆十年,调运至内地兵眷米谷共有四项,年运额为七万六千余石。见杨彦杰:清代台湾大米对福建的输入,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1、清代台湾大米对福建的输入——以兵眷米谷为中心,杨彦杰《台湾历史与文化》第163—165页,海峡文艺出版社1995年页。邓孔昭对连横《台湾通史》“粮食志”的台运数量和配运表,亦有较多校正。邓孔昭《台湾通史辨误》,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还可参考,马波《清代闽台地区的农产品流通》。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从》1994年第4期,第93—104页;黄跃荣《1683—1860年台湾米谷运销大陆研究》,厦门大学硕:上论文,2002年)
    ③ 书山、张湄:“请采买米谷按丰欠酌价疏”,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移会》,文丛版,第346—349页
    ④ 《清经世文编选录》,文丛版,第4—5页。
    ①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28页。
    ②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52页。
    ③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53—54页
    ①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55页。
    ②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56页。
    ③ 陈大受:“密奏巡台御史衙门积弊”,转引自何盂兴:《清初巡台御史制度之研究》(硕士论文),第122页。
    ④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76页。
    ① 《清耆献类征选编》,台湾文献丛刊第320种 (以下简称文丛版),第824—825页。
    ②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63页。
    ③ 《雍正朱批奏折选辑》.文丛版,第190页。
    ④ 《雍正朱批奏折选辑》,文丛版,第78—79页。
    ⑤ 福建总督刘世明:“奏闻事”折,《雍正朱批奏折选辑》,文丛版,第56—57页。
    ①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88页。
    ②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89页。
    ①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72页。
    ② 《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一百七十八“疆臣”(三十)。
    ③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92页。
    ① 户部“为内阁抄出巡台御史李宜青奏”移会,《明清史料》(戊编),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114页。
    ②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39页。
    ① 乾隆三十年四月一日,颜希深奏:“请停巡台御史之例以省虚文以崇实政事”折,《台湾研究资料汇编》(第一辑),台湾国学文献馆主编1993年,第17475—17481页。
    ②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41页。
    ③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248页。
    ①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253页。
    ① 《清圣祖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15页。
    ② 康熙二十一年,总督姚启圣、提督侍郎准备于五月初四日率师进取台湾时,康熙特颁谕称:大军启行之后,金门、厦门及陆诸隘口所关甚要,速移文福建将军、巡抚、陆路提督、总兵官等,务期有裨地方,协志和衷,严加防御,以固守要隘。《清圣祖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20页。
    ③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509页。
    ① 黄教原福建同安人,早年来台谋生,乾隆二十二年曾因偷窃并拒捕被判押回原籍。三十二年再因行窃被监禁,被保出狱后,于三十三年十月在凤山县之冈山聚众,竖旗招人,焚烧汛塘,滋扰地方,不及半年,遂扰及台湾、凤山、诸罗各县。闽省以“二十倍有余”之兵力搜捕,费时半年得以平定。所以,乾隆饬闽台官员对黄教之剿捕为“不成事体”。转引自《大清高宗皇帝实录》,卷八三三;刘妮玲:《清代台湾民变研究》,台湾师大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80年,第186页。
    ②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61、163页
    ③ 《福建省通志稿》卷七“人物志”
    ④ 蔡攀龙为水师提督、梁朝柱为陆路提督、普吉保为台湾镇总兵,万钟杰为分巡台湾兵备道,加按察使衔,兼理提督学政。
    ①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566页。
    ②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508页。
    ③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647—648页。
    ④ 清代官吏的铨选和除授例归中央,由吏部具体负责。督抚作为地方最高长官也参与铨政,他们往往以保举和题补的形式向朝廷推荐人才,升调属员。督抚调补地方官,员给清代官僚制度带来生机的同时,也流弊多多。
    ① 奎林自任台湾总兵以来,于地方营伍、诘奸缉匪诸事,皆能实心整顿,该处玩法行凶积习渐次挽回。《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613、683页。
    ②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571页。
    ①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510页。
    ② 计有: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安徽、福建、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③ 《清史稿》卷一六0,《职官志》三
    ④ 计有:直隶总督、两江总督 (辖江苏、安徽、江西)、闽浙总督 (辖浙江、福建、台湾)、湖广总督 (辖湖南、湖北)、陕甘总督 (辖陕西、甘肃、新疆)、四川总督、两广总督 (辖广东、广西)、云贵总督 (辖云南、贵州)。1907年东北建省,增设东三省总督
    ① 计有:江苏、安徽、陕西、山东、山西、河南、新疆、浙江、江西、湖南、广西、甘肃、贵州、福建、台湾。注:1907年,奉天、吉林、黑龙江各设巡抚,1910年裁奉天巡抚,东三省总督兼之;光绪十一年,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事;直隶、湖北、广东、云南四省,也曾设有巡抚,后改总督兼之。
    ② 《清史稿》卷一七0,《职官志》四
    ③ 山西驻绥远城将军、江苏驻江宁将军、福建驻福州将军、浙江驻杭州将军、湖北驻荆州将军、陕西驻西安将军、甘肃驻宁夏将军、四川驻成都将军、广东驻广州将军。另有驻防特别地区之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伊犁将军4人。
    ④ 直隶,驻古北口;江北,驻淮阳;福建,驻泉州;湖北,驻襄阳;陕西,驻固原;甘肃,驻甘州;新疆,驻喀什葛尔;四川,驻成都;广东,驻惠州;广西,驻龙州;云南,驻大理;贵州,驻安顺。
    ⑤ 福建,驻厦门;广东,驻虎门;长江,太湖、岳州各一人。
    ①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613页。
    ② 《清会典台湾事例.边禁》,文丛版,第28页。
    ③ 道光十三年,复设台湾镇标右营游击,改原设北路左营为嘉义营,归台湾镇总兵统辖。
    ① 《清朝通典》卷三八“职官.提督”
    ② “乾隆朝宫中档”第30182号,转引自许雪姬:《清代台湾的绿营》,第169页。
    ③ 《清宣宗实录选辑》,文从版,第66页。
    ①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571页
    ② 《清仁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66页。
    ③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509、571页。
    ④ 如乾隆五十四年,闽浙总督伍拉纳称,“台湾为海外要枢,将军与督、抚、提督例应分年轮往稽查”,奏请本年先令水师提督哈当阿前往巡察,但伍拉那纳于六月十九日接到的上谕称,台湾大功甫行告竣,经此大加惩创之后,该处兵民自必倍加震慑,咸知安分守法:且有总兵奎林在彼,足资弹压。“现在福建内洋盗劫案频闻,沿海一带地方较之台湾更关紧要;哈当阿系水师提督,董率兵弁缉捕奸宄,是其专责,难以遽离。此时哈当阿不必前往:俟明年察看内地情形,或伍拉纳,或哈当阿,二人届时再自行商酌一人奏闻,前往巡查”。见《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661页。
    ⑤ 户部“为内阁抄出为福建陆路提督马济胜奏”移会,《台案汇录》(丁集),文丛版,第208页。
    ⑥ 兵部“为内阁抄出为福建水师提督许松年奏”移会,《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946页。
    ① “刘起龙自道光六年九月任福建水师提督,已将海坛、闽安、福宁各营伍洋面亲历巡察。因台湾为海外要区,民情刁悍,向例必须有大员轮往稽查,用资弹压,今水师提督刘起龙履任后尚未到过台湾亲往巡察,至台巡察,对目击情形,措施一切,更有把握”。道光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孙尔准等奏”移会,《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952页。
    ② 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赵慎畛“为水师提督循例赴台考拔营伍稽查地方”折,《明清史料》(戊编十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927页。
    ③ 福建巡抚孙尔准“为恭报微臣巡阅台湾、澎湖各官兵事竣,分别拔擢降革”折,《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930页。
    ④ 福建巡抚孙尔准“为恭报微臣巡阅台湾、澎湖各官兵事竣,分别拔擢降革”折,《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930页。
    ⑤ 参考许雪姬:《清代台湾的绿营》附“台湾总兵巡哨路线图”。
    ⑥ 《清仁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74页
    ⑦ 嘉庆二十一年八月初十日,福建巡抚王绍兰“为巡阅台湾、澎湖营兵,分别等第,及马步全不中靶之都司,请旨降补”折,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建巡抚王绍蓝奏”移会,《台案汇录》(丁集),文丛版,第190页。
    ① 德成,瓜尔佳氏,满洲正黄旗人,由监生,捐纳员外郎。乾隆二十八年,授山西道监察御史,兼办工部事务。二十九年以后,曾巡视淮安漕务、通州漕运;转礼科给事中,授工部右侍郎、左侍郎,查办沈阳工程,承办辟雍图式,五十三年,奉命修筑台湾城垣。
    ②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623页。
    ③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650页。
    ④ 《清宣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53—60页。
    ① 许雪姬:《北京的辫子—清代台湾的官僚体系》,台湾台湾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93年,第38—40页。
    ② 许雪姬:《清代台湾的绿营》,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 (54)1987年,第197—198页。
    ③ 许雪姬:《清代台湾的绿营》,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 (54)1987年,第196页。
    ④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639页。
    ① 《清耆献类征选辑》,文丛版,第1052—1054页。
    ② 《平台纪事本末》,文丛版,第69—72页。
    ③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718页。
    ④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708、719页。
    ⑤ “福建水师提督兼台湾总兵事务哈当阿等折”,“福建水师提督哈当阿等”折,《台案汇录》(己集),文丛版,第121—128页。
    ① 吴德功:《戴案纪略》,台湾文献丛刊第47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9页
    ② 刘妮玲:《清代台湾民变研究》,台湾师大硕士论文,1980年,第145页。
    ③ 《清穆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9页。
    ④ 吴德功:《戴案纪略》,第33页;林豪:《东瀛纪事》,台湾文献丛刊第8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11页。
    ⑤ 此时林文察之署职非常混乱。先是林文察已署陆路提督,十月初,林文察至蚶江渡口时,忽命署水师提督。十月十八日,福建巡抚徐宗干奏请,己署陆路提督之林文察,是否兼署水师提督?—则福建水、陆两提督不便同时驻防海外,二则林文察已携带陆路提督之印信东渡。谕曰:林文察既已携带陆路提督印信赴台,即着毋庸兼署水师提督。《清穆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51页。
    ① 林豪:《郡治筹防始末》,《东瀛纪事》,文丛版,第11页。
    ② 吴德功:《戴施两案纪略》,文丛版,第33页。
    ③ 陈衍:《福建通志列传选》,台湾文献丛刊第195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295页。
    ④ 吴德功《戴施两案纪略》,文丛版,第46、49页。
    ⑤ 连横:《台湾通史》卷三十四《流寓列传.林豪》:林豪字卓人,福建同安人。清同治元年秋至台湾。时彰化戴潮春起事,淡水林占梅奉檄办团练,见而礼之,延主竹堑潜园,相与讨论文史。及事平,游府治,因就见闻所记,撰《东瀛纪事》,以志此役始末。吴德功《施戴两案纪略.自序》:戴万生作乱三年,……德功弱冠时,亲见其事。
    ① 《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930页。
    ② 福建水师提督许松年为“赴台巡阅配舡东渡日期”折,《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946页。
    ③ 林豪:《东瀛纪事.丛谈》,文丛版,第64页:《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999页。
    ④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
    ⑤ 许雪姬:《清代台湾的绿营》,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 (54)1987年,第198页。
    ①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第二册《总督年表》、第三册《驻防大臣年表》、《提督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
    ① 林豪:《东瀛纪事.丛谈》,文丛版,第64页。
    ② 《清宣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5页。
    ③ 道光六年五月十二日,福建水师提督许松年在“赴台巡阅配舡东渡日期”折称:兹届道光六年,又值轮值之期,例应大臣前往察办,臣仰蒙天恩,畀任水师提督,毫无报称,时切悚惶,况台湾水师营伍,缘臣统辖,地隔重洋,人分气类,风闻正月间曾有漳泉各营戌兵纠斗伤命之事,尤关紧要。是以臣于二月内出洋督缉,顺抵省城会商督臣孙尔准,将今岁之差奏明,令臣前往巡察弹压,以肃营伍而静地方。又接函嘱臣过台时察访戌兵械斗之案,该镇道审拟是否妥协,如有徇庇纵情事,即行据实奏,“为内阁抄出福建水师提督许松年奏”移会,《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946页。
    ① 孙尔准:“为恭报微臣巡阅台湾、澎湖各官兵事竣分别拔擢降革”折,《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190页。
    ② 道光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孙尔准等奏”移会,《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952页。
    ① 道光十一年七月十五日,户部“为内阁抄出福建陆路提督马济胜奏”移会,《台案汇录》(丁集),文丛版,第208—211页
    ②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二),台湾文献从刊第247种 (以下简称文从版),第14页。
    ③ 《清穆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41页。
    ① 《清穆宗实录选辑》,文丛版, 第141—142页。
    ② 闽浙总督兼署福建巡抚赵慎畛“为水师提督循例赴台考拔营伍稽查地方”折称:自嘉庆二十五年,前任水师提督王德绿赴台查阅后,计至道光三年应值陆路提督前往。《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第926页。嘉庆二十五年十一月,王德绿奏“巡察台湾并督缉盗匪情形”折:淡水之沪尾、鸡隆及噶玛兰一带洋面,有匪船游奕。当即降旨王德绿查明游奕船只共有几只,责令悉数扫除。王德绿复奏:该提督前因赴台校阅,闻淡水之沪尾、鸡隆及噶玛兰一带偏僻洋面有土盗船只游奕伺劫随饬游击李天华出洋追捕。旋据李天华禀称在噶玛兰洋面过船受伤,生擒盗犯庐天赐等九名、盗船一只,该船盗首跳船上岸逃往内山潜匿。又盗首陈浅、陈齐匪船二只,续经内地将首伙击获。《清仁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页。
    ③ 兵部“为内阁抄出闽浙总督兼福建巡抚赵慎畛奏”移会;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建水师提督许松年奏”移会,《明清史料》(戊编十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927、946页。
    ④ 《福建通志.陈化龙列传》,第277页;《清史列传.陈化龙传》,第233页。
    ⑤ 同治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兼署闽浙总督英桂奏提臣李成谋巡阅台湾,回省尚需时日,本年军政未能依限办理。《清穆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11页。
    ① 苏同炳:《海盗蔡牵始末》(上),《台湾文献》第25卷4期(1974年)。
    ② 关于清代海盗蔡牵的早期研究,有萧一山《清代通史》卷中六章之“东南海寇之役”;迪昂.默里《中国南方沿海的海盗(1790—1810)》,斯坦福大学出版社1987年;格雷斯.福克斯《英国海军舰队与中国海盗的攻防(1832—1869)》。日本学者松浦章《中国的海盗》,东方书店1995年12月,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丛刊《中国海洋发展史论文集》、福建泉州海交馆出版的《海交史研究》发表的相关文章,代表了近期学者的研究成果。由于海盗多出身于下层社会之贫苦家庭,幼年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多系目不识丁,很少留下私人日记或航海日志之类的原始资料;研究者主要依靠当朝的实录、奏折、内阁档案、地方志、参加剿盗者的私人文集,以及投降或被俘海盗的口供——很多是屈打成招或出自师爷之笔,因此,以及海盗的第一手资料少之又少。据《厦门志》之记载,蔡牵,福建同安人,早年以弹棉花为业,23岁时迫于生计入海为盗,初为劫掠勒索的“土盗”而已,嘉庆五年合并多股土盗,成为“洋盗”(清代嘉庆年间闽浙地方当局,习惯将沿海海盗区分为“土盗”和“洋盗”。所谓土盗,指沿海一带自然发生的零星海盗,其船只多属小型的商、渔船,活动范围只限沿海,危害亦轻。所谓洋盗,指与安南夷艇合帮之大帮海盗,其船只较大,活动遍及闽浙粤沿海数千里,危害亦较大。嘉庆九年以后,蔡牵因获得新式横洋大海船,遂跨越台湾海峡,东向台湾,成为外洋大盗。苏同炳《台湾史研究集.海盗蔡牵始末》212页,参考蓝鼎元《论南洋事宜书》)部下呼之为“大出海”,出没于福建、浙江二省洋面(附松浦章根据阮亨《瀛舟笔谈》卷2列出蔡牵海盗集团从嘉庆五年到十年的活动海域表)。
    ③ 赛冲阿,满州人,嘉庆11——14年为福州将军,前由广州将军改,后调为西安将军。赛冲阿任福州将军期间基本上都在台湾,因其奉命入闽即为督剿台湾之蔡牵
    ① 《清仁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64页。
    ② 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州将军赛冲阿奏”移会,《明清史料》(戊编第六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514页。
    ① 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州将军赛冲阿奏”移会,《台湾汇案》(丁集),文丛版,第188—189页。
    ② 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九州出版社2003年,第225页。
    ③ 关于清代台湾民变之统计,差异较大。《台湾省通志》卷二“人民志.人口篇”为42次;张菼《台湾反清事件的不同性质及其分类问题》(《台湾文献》第26卷第2期)为116次;刘妮玲《清代台湾民变研究》为73次;陈孔立《清代移民社会研究》将其分为起义、游民骚乱、豪强竖旗,抗官事件、民间械斗、土汉冲突6类,总计365次。
    ④ 汤彝《柚村文选录.壬辰征台记》,见《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台湾文献丛刊第309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62页。
    ⑤ 关于张丙起事之原因有三说:一曰“抢米起衅”,二曰“抢牵牛只起衅”,三曰官府办事不公。黄窈娴将其总结为,“由于米粮问题、方言群之间的摩擦,以及官方处理态度不公,导致张丙心感不平,进而起事”,见黄窈娴《从张丙事件看清代台湾地方社会的建构》(台湾清华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1993)。其性质亦有诸多说法,有人认为是一次大规模的闽粤械斗,或是由官方介入闽粤械斗而扩大成的民变;有人则认为它是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起义,而不是反对地主阶级的农民起义。参考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326页;刘妮玲把它归入“地方行政措施不当引起的抗议事件”,参考刘妮玲《清代台湾民变研究》。关于张丙起事之资料主要有:《清宣宗实录》、台湾文献丛刊之《台案汇录》(甲、己集)、周凯《内自讼斋文集》卷九《记台湾张丙之乱》(台湾文献丛刊第82种)、沈汝翰《除氛录》之《张丙倡乱始末》(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编《清代台湾农民起义史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咸丰年间刻本)。关于张丙起事之研究,可参考丁光玲《清代台湾义民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张菼《清代台湾民变史研究》(台湾研究丛刊104种,1970);刘妮玲《清代台湾民变研究》;黄窈娴《从张丙事件看清代台湾地方社会的建构》(台湾清华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1993;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
    ⑥ 周凯:《内自讼斋文选》之《记台湾张丙之乱》,台湾文献丛刊第82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32页。
    ①福州军将瑚松阿、闽浙总督程祖洛“复奏台匪起衅根由”折,《台案汇录》(甲集),文丛版,第75页。
    ②《清宣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46页。
    ①《清宣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55页。
    ②“闽浙总督程祖洛回闽奏片”,《台案汇录》(甲集),文丛版,第103一104页。
    ① 闽浙总督程祖洛奏“酌筹台湾善后事宜”折,《台案汇录》(甲集),文丛版,第106—122页。
    ② 大学士曹镛等“议奏前案”折,《台案汇录》(甲集),史丛版,第123—138页。
    ① 一般把朱一贵、林爽文、戴潮春称为清代台湾三大民变,或称朱一贵、林爽文、蔡牵、张丙、戴潮春视五大民变。见谢国兴《官逼民反—清代台湾三大民变》,台湾自立晚报社1993年;吴青霞《台湾三大民变书写研究》,台湾成功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②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598页。
    ③ 《清宣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98页。
    ④ 《清仁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51页。
    ① 《清仁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51、157页。
    ② 《清仁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60—161页。
    ① 《清耆献类征选编》,文从版,第1467—1468页。
    ① 《清仁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60—161页。
    ② 《清耆献类征选编》,文丛版,第1470页。
    ③ 《清仁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66页;《清耆献类征选编》,文丛版,第1470页。
    ① 《福建通志.大事记》,第74—78页。
    ② 刘韵珂:“奏开番地疏”;“奏勘番地疏”,《治台必告录》,文从版,第213—215页
    ① 刘韵珂:“台湾各营汛酌量移拨弁兵”折,兵部“为核议闽浙总督刘等奏”移会,《明清史料》(戊编第十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999页。
    ② 许雪姬:《清代台湾的绿营》,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54)1987年,第196页。
    ① 《钦定大清会典》卷六三一,转引自许毓良:《清代台湾的海防》,第161页。
    ② 《清仁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3页。
    ③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695、710、719页。
    ④ 《清仁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3页。
    ⑤ 《清仁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09、112页。
    ⑥ 《王靖毅公年谱》,转引自徐晓望:《福建通史》卷五,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7页。
    ① 左宗棠:“攻守龙岩、漳平叠胜及由连城进剿先胜后挫情形”折,《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十一
    ② 左宗棠:“连城、漳州剿贼获胜”折、“汀、连、龙、漳分军进剿大捷情形”折,转引自朱维榦:《福建史稿》(下),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617页。
    ③ 林敦奎:《晚清福建水灾概述》,转引自徐晓望:《福建通史》卷五,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75页。
    ①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312、313—314页。
    ② 《清宣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41页。
    ③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从版,第661页。
    ① 《清会典台湾事例》,文丛版,第13页。
    ②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613页。
    ③ 1684年,设台湾总兵,下辖兵丁一万人,防卫台澎。1721年,撤台湾道标500人归镇1722年,台湾总兵移澎湖,称澎台总兵,后因巡台御史反对,回驻台南。1733年,因台湾南北两路起义,台湾总兵“挂印”,可以理民。1786年,林爽文事件后,台湾镇总兵有满州人担任,不但任期长、加提督衔,并加重其刑事处分权。1866—1869年,台湾镇总兵裁员至7700人。1875年,福建巡抚冬春驻台,总兵撤去挂印。但巡抚回闽时恢复挂印。1886年,设澎湖总兵,台湾总兵辖区变小,裁员至4500人。但可以统领全台勇营。
    ④ 台湾镇总兵加提督衔,并非与总兵任命同时,而是总兵任上实心做事,著有成效,才“酌量加恩,赏给提督衔”。如嘉庆四年爱新泰初任台湾总兵,奏请请弹劾、弹压属员之权,嘉庆皇帝一眼便知欲求加提督职衔,被斥为“大属非是”,予以拒绝。第二年,因剿匪有功,终加提督衔。
    ⑤ 姚营:《东溟奏稿.自序》:“当日台湾有事,巡台御史径奏,不由督抚。盖自有台湾,即为定制。乾隆中,罢巡台御史,乃令镇道径奏”,台湾文献丛刊第49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1页。
    ① 《耆献类征选辑》,文丛版,第1146页。
    ②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683页。
    ③ 《耆献类征选辑》,文丛版,第1187页。
    ① 据刘妮玲和陈孔立之统计,清代台湾大量动乱发生在1860年以前。参考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刘妮玲《清代台湾民变研究》。
    ②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510页。
    ③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570页。
    ④ 兵部“为内阁抄出福康安等奏”移会,《明清史料》(戊编第三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297页。
    ①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645—646页。
    ② 《清仁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64页。
    ③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284——286页。
    ④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643—644页。
    ⑤ 《清高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703页。
    ⑥ 《清仁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74页。
    ① 《钦定平定台湾纪略》,文丛版,第438、474页。
    ② 《清仁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9、16页。
    ① 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卷下)“日本 台湾经略 动机”,日本东京:刀江书院,昭和三年,第149页。
    ① 沈葆桢:“请移驻巡抚”折,《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8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1页。
    ② 相关研究,可参考郭廷以:《甲午战前的台湾经营—沈葆桢丁日昌与刘铭传》、曹永和:《清季在台湾之自强运动》、贺嗣章:《沈葆桢治台政绩》、张世贤:《沈葆桢治台政策》等,均见《中国近现代史论文集》(第29编),台北:商务印书馆1985年。
    ③ 沈葆桢:“台地后山请开旧禁”折,《福建台湾奏折》,文丛版,第11页。
    ④ 《清德宗实录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193种(以下简称文从版),第3页。
    ① 沈葆桢:“请移驻巡抚”折,《福建台湾奏折》,文丛版,第2页。
    ② 李国祁:《清季台湾的政治近代化》,《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29编)“近代历史上的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3页。
    ③ 沈葆桢:“请移驻巡抚”折,《福建台湾奏折》,文丛版,第1页。
    ④ 沈葆桢:“台北拟兼一府三县”折,《福建台湾奏折》,文丛版,第55—59页。
    ① 沈葆桢:“请移驻巡抚”折,《福建台湾奏折》,文丛版,第3页。
    ② 内阁大学士洪承畴总督军务,招抚江南各省时,改明应天府为江宁。顺治四年置江南包括江苏和安徽、江西、河南三省总督,驻江宁。六年,河南归直隶,改称江南江西总督,后多有分合与更改,至康熙二十一年,定名为两江总督,驻江宁。顺治元年,置江南巡抚,驻苏州,辖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将五府;十八年江南分省,改称江苏巡抚,仍驻苏州,安徽另设巡抚。
    ③ 顺治元年,设福建巡抚,驻福州。顺治二年,置福建总督,兼辖浙江,驻福州,顺治五年,改名浙闽总督,迁驻衢州,兼辖福建,此后,闽浙总督之称谓与驻地屡有更改,至乾隆三年始为定制,闽浙总督,驻福州。有清一代,督、抚同城者有四:闽浙总督与福建巡抚均驻福州、湖广总督与湖北巡抚同驻武昌、两广总督与广东巡抚同驻广州、云贵总督与云南巡抚同驻云南府,即昆明。
    ① 沈葆桢:“请移驻巡抚”折,《福建台湾奏折》,文丛版,第3—4页。
    ② 沈葆桢“致李少翁中堂”,《沈文肃公牍.巡台三》,同治十三年十月。
    ③ 沈葆桢:“请改台地营制”折,《福建台湾奏折》,文丛版,第63页。
    ④ 台湾岁科两试统归巡抚,系由台湾道夏献纶主动提出的,而且光绪元年五月台湾科试,亦有夏献纶主持。见沈葆桢:“岁科两试请归巡抚”片,《福建台湾奏折》,文丛版,第64页。
    ⑤ 沈葆桢:“请改台地营制”折,《福建台湾奏折》,文丛版,第64页。
    ① 正月初六日,李鸿章:“复沈幼丹节帅”,《李文忠公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131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119页。
    ② 由于尚未发现王凯泰抚闽时的专辑文献,我们只有从实录以及与当事人的往来函电中发现王凯泰对沈葆桢所提方案的态度和自己的真实想法。
    ③ 《沈文肃公牍.巡台五》,转引自陈在正:《台湾海疆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62页。
    ④ 四月十五日,李鸿章:“复沈幼丹节帅”,《李文忠公选辑》,文丛版,第127页。
    ⑤ 四月二十九,日李鸿章:“复沈幼丹制军”,《李文忠公选辑》,文丛版,第128页。
    ⑥ 《清德宗实录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193种(以下简称文从版),第9页。
    ⑦ 《沈文肃公牍.巡台五》,转引自陈在正:《台湾海疆史研究》(同上)
    ①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288种(以下简称文从版),第73—76页。
    ② 同治元年六月二十四日《闽抚移镇台湾论》,《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四),文从版,第544页。
    ① 《清德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3页。
    ② 《清德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0页。
    ③ 关于沈葆桢放弃“闽抚移驻台湾”,转而支持“冬春驻台,省台兼顾”的原因,可参考陈正在先生的研究成果,《台湾海疆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162页。
    ④ 《清德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7—18页。
    ① 光绪三年六月,闽浙总督何璟奏:“请津贴闽抚办公渡台经费”折称:“福建巡抚一缺,在各省中最为清苦;历任巡抚虽淡泊自奉,犹不免捕负多金。近以东渡台湾,费用浩繁,凡行程所需以至犒赏等项,势难尽取之于官。而内地各项人等视涉海为畏途,非优给廪气、薪工,无由得其心力,以故费用益增,赔累益重。臣去冬出都晤直隶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沈葆桢,议及闽抚过台若不另筹经费,日远月长,恐难为继,李鸿章等深以为然。及抵闽后,与抚臣丁日昌函商公事,从不及他。此次抚臣回省,访知办公经费均由赔垫,亏累甚重。抚臣受思深重,何敢计及其私;而臣目见耳闻,亦何敢壅于上达!查闽省瘠苦异常。自司、道以至各府、县皆有津贴一款,台湾道、府更有加增;而抚臣办公独未筹及经费,诚恐将来公事棘手。请准于省城厘金项下每月开支经费银千余两,为巡抚办公渡台经费。”《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文丛版,第710页。
    ② 《清德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8页。
    ③ 《清德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23页。
    ④ 林拱枢的具体观点略谓:国家旧设镇道,只能镇抚番民,是以琅峤之役,命沈葆桢暂任其事,议巡抚驻扎,使善其成:以现在情形论,区处台湾,非善后之谋,实创始之事也。丁日昌洞悉夷情,久谙疆事,履闽未久,未议渡台,度其为全台计者,必已指授机宜、责成镇道。夫自古舆地之学,耳闻不如目睹,而地方建置之事心划不若躬临。抚慰番社,区划兵农,相度川原,筹分战守,尤非镇道所能胜任。上年师头社开山,因沈葆桢暂回船局,即有逰击王开俊战殁之事,足见该处非有重臣调度,难协机宜。巡抚任务本繁,尚未便久驻台湾,或俟新设一府四县。规模略定,可否变通章程,敕议以总督移驻。概久远之计,巡抚责重地方,终难兼顾,总督职归巡阅,乃统边防也。林拱枢“请敕抚臣渡台藉全人局”疏,《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文丛版,第79—80页。
    ① 《清德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26页。
    ② 丁日昌:“省台远隔重洋难以兼顾”片,《丁中丞(日昌)政书》卷七,《抚闽奏稿》(三),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77辑,下同),第503—505页
    ③ 丁日昌:“请派大员督办台务”疏,《抚闽奏稿》(四),第543—544页。
    ① 陈在正《台湾海疆史研究》一书,详细整理了丁日昌几番提出“简派重臣驻台督办”之主张以及遭朝廷大臣几番否定的史事经过,并未及思考史事背后的原因。
    ② 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54—355页。
    ① 《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210种 (以下简称文丛版),第13页。
    ②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文丛版,第2页。
    ③ 光绪八年十一月六日,《申报》“台湾近信”称:闽省之台湾府孤悬海外,实为东南半壁之咽喉。曩岁定例:闽抚半年驻台,随时归化机宜:又奏定:督、抚抡巡一次,以均劳逸而察民情。故每逢新抚莅任后,必议渡台。今秋张又山中丞(即张兆栋)抵闽不久,即校阅营伍,故渡台之期,拟定冬月。现闻何小宋制军(即何璟)以督闽六载未阅台防,于心似有未安,业与张中丞熟商,让其先行渡台察看各属情形。《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第1075页;光绪八年十一月十八日《申报》“福州近事”:福建台湾府孤悬海外,向例奏定督抚每年渡台一次巡阅。今秋督宪兼权抚篆,故未出巡;张中丞到任后,又以武场在即,亦未即去。现闻督宪定期十一月二十日东渡,而抚宪又欲封篆前赶去,督宪以抚宪如此急行,因不作东渡之想矣。《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文丛版,第1076—1077页。
    ④ 光绪七年十一月十九日《申报》“闽抚渡台”称:闽抚勒方锜渡台即遵前例而行。闽抚勒少仲中丞(即勒方锜)已于十月二十一日乘轮渡台,系照前奏巡、抚冬春驻台成案。《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文丛版,第970页。
    ① 丁日昌:“台湾岁试事竣疏”,《抚闽奏稿》(三),第480—481页。
    ② 丁日昌:“巡察台湾南路,察看旗后炮台情形”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文丛版,第3—5页。
    ③ 同治十二年五月十四日,李鸿章:“复李雨亭制军”,《李鸿章全集.朋僚函稿》卷十五,海南出版社.1999年,第6页。
    ④ 《清德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23页。
    ① 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一卷,北京:三联出版社1979年版,第149页。
    ② 吴赞诚:《吴光禄使闽奏稿选录》,台湾文献丛刊第231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1—2页。
    ③ 吴赞诚:“初到台湾勘阅炮台防勇情形”折,《吴光禄使闽奏稿选录》,文从版,第5—4页。
    ④ 吴赞诚:“参后山驻防营逰击”片,《吴光禄使闽奏稿选录》,文丛版,第13页。
    ⑤ 张世贤:《吴赞诚治台政绩》,《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第29集)“近代历史上的台湾”,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38页。
    ①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文丛版,第64页。
    ② 《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文丛版,第61—62页。
    ③ 《清德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77页。
    ④ 岑毓英:“会商台湾防务大概情形”折,《岑襄勋公遗集》卷十七,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38辑,下同),第1825—1826页。
    ① 岑毓英:“行抵基隆日间内渡”片,《岑襄勋公遗集》卷十七,第1825—1826页。
    ② 岑毓英:“再行渡台”片,《岑襄勋公遗集》卷十七,第1863页。
    ③ 岑毓英:“攻克嘉义土匪购拿匪首”片,《岑襄勋公遗集》卷十七,第1889—1891页
    ④ 台湾的定期轮渡始于同治是年。当时英国轮船开设安平、淡水、厦门、汕头、香港航线,每两周一班。后来得忌利士公司,以“爹力士”航行于香港、汕头、厦门、安平;以“科魔沙”、“海龙”航行于汕头、厦门、淡水。光绪五年,台湾道夏献纶建议调拨轮船每月赴汕头定期航行。光绪七年,福建巡抚岑毓英又擘“琛航”、“永保”往来闽台,并准商人配货。参考许毓良:《清代台湾得海防》,第30页。
    ① 《清季台湾洋务史料》,台湾文献丛刊第278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15页。
    ② 丁日昌:“请速筹台湾全局”疏,《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文丛版,第81—82页。
    ③ 《清穆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150页。
    ④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文从版,第81页。
    ⑤ 《清季台湾洋务史料》,文丛版,第31页。
    ⑥ 光绪三年六月十五日,总理衙门奕新等议奏“丁日昌请将轮路经费变通购办铁甲船并于台湾先办马车路一案请旨遵行”折,《清季台案洋务史料》,文丛版,第33页。
    ① 光绪二年十二月十六日,丁日昌:“统筹台湾全局,拟开办轮路、矿务请简派熟悉工程大员驻台湾督理”折,《清季台湾洋务史料》,文丛版,第7—8页。
    ② 光绪二年八月二十四日,丁日昌等:“请专派叶文澜驻台督办煤厂等件并察看硫磺、磺油、樟脑、茶叶各情形设法开采”折,《清季台湾洋务史料》,文丛版,第4—6页。
    ③ 福建巡抚丁日昌奏,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46—348页。
    ④ 《清季台湾洋务史料》,文丛版,第1、13页。
    ⑤ 丁日昌:“整顿台防营伍”片,《抚闽奏稿》(四),第536—537页。
    ① 丁日昌:“停募台兵挑选汰留”片,《抚闽奏稿》(一),第392—393页。
    ② 军机处月折包奏折录副,第118933号,转引自许雪姬:《清代台湾的绿营》,第98页。
    ③ 《清德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37页。
    ④ 吴赞诚:《吴光禄使闽奏稿选录》,文丛版,第27页。
    ⑤ 《清德宗实录选辑》,文从版,第66—67页。
    ① 《清德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71页。
    ② 岑毓英:《岑襄勋公遗集》卷十七,第1824页。
    ③ 岑毓英:《岑襄勋公遗集》卷十七,第1849—1850页。
    ① 岑毓英:“渡台查明情形会筹防务”折,《岑襄勋公遗集》卷十七,第1842—1843页。
    ② 岑毓英:“渡台查明情形会筹防务”折,《岑襄勋公遗集》卷十七,第1841—1846页
    ③ 李国祁:《中国现代化区域研究:闽浙台地区,1860—1916》,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44)1985年,第170页。
    ① 《刘铭传抚台前后档案》,台湾文献丛刊第276种(以下简称文丛版),第7—10页。
    ② 丁日昌:“台湾岁试事竣”疏、“添设熟番学额饬部立案”片,《抚闽奏稿》(三),第481、510页。
    ③ 丁日昌:“添设熟番学额饬部立案”片,《抚闽奏稿》(三),第495—496、511页。
    ④ 丁日昌:“拟开辟台湾中路六社归入版图”片,《抚闽奏稿》(四),第553—554页。
    ① 丁日昌:“巡查台湾南路凤山恒春等处”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文丛版,第4页。
    ② 丁日昌:“遵旨剿抚生番缘由”片,《抚闽奏稿》(三),第477页。
    ① 吴赞诚:“查勘台湾后山情形并筹应办事宜”折,《吴光禄使闽奏稿选录》,文丛版,第7—12页。
    ② 《清德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48—49页。
    ① 岑毓英:“到台湾办开山抚番等事”片,《岑襄勋公遗集》卷十七,第1865—1869页。
    ② 岑毓英:“攻克嘉义土匪庄芋等巢购拿匪首”片,《岑襄勋公遗集》卷十七,第1889—1891页。
    ③ 丁日昌:“参裁嘉义县知县”片,《抚闽奏稿》(三),第482页。
    ④ 丁日昌:“台湾府属杂饷征收苦累情形”疏,《抚闽奏稿》(三),第504页。
    ① 丁日昌:“参裁嘉义县知县”片,《抚闽奏稿》(三),第483—484页。
    ② 丁日昌:“惩办蛀役”片,《抚闽奏稿》(三),第518页。
    ③ 丁日昌:“查勘北路淡水、彰化大略情形”疏,《抚闽奏稿》(二),第413—414页。
    ④ The North ChinaHeraid,June16,1877;Brithish Consular District of Taiwan Commerical Report for the Year1877,F.O.17—787.转引自吕实强:《丁日昌与自强运动》,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30),第286页。
    ⑤ 十月十三日,岑毓英:“赈济澎湖饥民“片,《岑襄勋公遗集》卷十七,第1853页
    ⑥ 岑毓英:《岑襄勋公遗集》卷十七,第1853—1854页
    ⑦ 十二月二十人,岑毓英:“赈济嘉、彰两属灾民“片,《岑襄勋公遗集》卷十七,第1877—1878页。
    ① 《清德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28页。
    ① 总理衙门奕新奏折,中国史学会:《洋务运动》(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54—355页。
    ② 光绪三年七月,《述台湾剿抚生番事》,《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六),文丛版,第720页。
    ③ 张世贤:《丁日昌治台政策》,载《中国近现代史论集》(第29编),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14页。
    ④ 光绪四年十一月初三日《西人论台湾》:十一月初四日《西人论台湾废弃各事确有所见说》,均见《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七),文从版,第807、808页。
    ① 参考尹全海:《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时间与空间》,载《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学术视野下的晚清海防与塞防之争》,载《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② 参考尹全海:《晚清地缘政治困局》,载《史学月刊》2005年第7期:《中国地缘战略之两难选择》,载《湘潭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③ 清制,道为行省之下一级政区,下辖数府或州。辅助布政使掌管钱谷,驻守一定地方,称守道。辅助按察使掌管刑名,分巡一定地方,称巡道。
    ① 蓝鼎元:“论台镇不可移澎湖书”,《东征集》卷四,文从版,47页。
    ② 沈起元:《治台私议》,《清朝经世文编选录》,台湾文献丛刊第229种 (以下简称文从版),第11页。
    ① 吴金:“为敬陈台湾利弊请设专员弹压以重海防事”折,《明清史料》(戊编第一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40页。
    ② 乾隆二年四月十五日谕旨,《明清史料》(戊编第一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7年,第40页。
    ① 丁日昌:“省台远隔重洋,难以兼顾”片,《抚闽奏稿》(三),第503—505页。
    ② 光绪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闽浙总督何璟等奏,中国史学会编:《洋务运动》(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77—378页。
    ③ 《李鸿章全集.朋僚函稿》卷十七,海南出版社1999年,第10页。
    ④ 《清德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35页。
    ① 光绪三年二月初三日,侍郎袁 (保恒) 奏请福建巡抚改为台湾巡抚片,《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六),文丛版,第661—662页。《光绪朝东华录》(一),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44页。
    ② 《清德宗实录选辑》,文丛版,第34页。
    ③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六),文丛版,第663—664页。
    ④ 李鸿章:“筹议台湾事宜”折,《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文丛版,第2页。
    ⑤ 《李文忠公全集.朋僚函稿》卷十七,转引自陈在正:《台湾海疆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⑥ 《沈文肃公牍.巡台五》,参见陈在正:《台湾海疆史研究》。
    ⑦ 丁日昌:“拟遵旧章轮赴台湾巡查”片,《抚闽奏稿》(四),第536—538页。
    ① 刘凤云:《清代督抚及其对地方的监察》,朱诚如 王天有主编《明清论丛》(第二辑),紫禁城出版社1999年,第280—281页。
    ② 许雪姬:《清代台湾的绿营》、《北京的辫子——清代台湾官僚体系》
    ③ 钱琦:“恭报巡察南路情形”折,《宫中档乾隆朝奏折》(台湾故宫博物院1979年)。
    ④ 沈葆桢:“请移驻巡抚”折,《福建台湾奏折》,文从版,第4页。
    ① 刘文鹏:《清代驿传及其与疆域形成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宝音朝克图:《清代北部边疆卡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① 何孟兴:《清代巡台御史制度之研究》(硕士论文),第207页。
    ② 尹章义:《台湾—福建—京帅—科举社群对台湾开发以及台湾与大陆关系之影响》,在1987年“近代中国区域史研讨会”上的发言。
    ③ 如与郑氏集团谈判中关于薙发问题,清廷决不让步。
    ① 张研 牛贯杰《清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6页。
    ① 《清会典台湾事例》(光绪朝),文丛版,第13页。
    ② 杨熙:《清代台湾:政策与社会变迁》,台北:天工书局1983年。
    《三国志》,《隋书》,《宋史》,《资治通鉴》,《元史》,《明史》,《清史稿》
    《宫中档康熙朝奏折》,台北故宫博物院1976年
    《宫中档雍正朝奏折》,台北故宫博物院1979年
    《宫中档乾隆朝奏折》,台北故宫博物院1981年
    洪安全总编,《清宫月折档台湾史料》,台北故宫博物院1994年
    洪安全总编,《清宫谕旨档台湾史料》,台北故宫博物院1996年
    洪安全总编,《清宫廷寄档台湾史料》,台北故宫博物院1997年
    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编,《明清史料》(戊编),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87年
    台湾国学文献馆编,《台湾研究资料汇编》(第一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3年年
    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朝上谕档》,档案出版社1998年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合编,《康熙统一台湾史料选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明清历科进士提名碑录》,朱保炯、谢沛霖编,台湾文海出版社1981年
    《国朝耆献类征选编》,台湾文献丛刊第230种
    《清圣祖实录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165种
    《清世宗实录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167种
    《清高宗实录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186种
    《清仁宗实录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187种
    《清宣宗实录选辑》 台湾文献丛刊第188种
    《清文宗实录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189种
    《清穆宗实录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190种
    《清德宗实录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193种
    《钦定大清会典例则》,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1986年
    《道咸同光四朝奏议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288种
    《雍正朝朱批奏折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300种
    《清史稿台湾资料选集》,台湾文献丛刊第243种
    《清季申报台湾纪事辑录》,台湾文献丛刊第247种
    《清季台湾洋务运动史料》,台湾文献丛刊第278种
    《清会典台湾事例》,台湾文献丛第226种
    《光绪朝东华录》、《清经世文编选录》,台湾文献丛刊第229种
    《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选辑》,台湾文献丛刊第210种
    《台湾关系文献集零》,台湾文献丛刊第309种
    贺长龄、魏源等:《清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92年
    《台案汇录》(甲集)台湾文献丛刊第31种
    《台案汇录》(乙集),台湾文献丛刊第173种
    《台案汇录》(丙集),台湾文献丛刊第135
    《台案汇录》(丁集),台湾文献丛刊第178种
    《台案汇录》(戊集),台湾文献丛刊第179种
    《台案汇录》(己集),台湾文献丛刊第191种
    《台案汇录》(辛集),台湾文献丛刊第205种
    《台案汇录》(庚集),台湾文献丛刊第139种
    《台湾海防档》,台湾文献丛刊第110种
    《台湾教育碑记》,台湾文献丛刊第54种
    《台湾舆地汇钞》,台湾文献丛刊第216种
    《台湾对外关系史料》,台湾文献丛刊第290种
    《台湾南部碑文集成》,台湾文献丛刊218种
    《清代台湾农民起义史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台湾林爽文起义资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应为玑、王连茂《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
    温廷敬编:《丁中丞(日昌)政书》,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77辑),台湾文海出版社印行
    岑椿萱刻:《岑襄勋公(毓英)遗集》,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38辑),台湾文海出版社印行
    佚名:《同治甲戌日兵侵台始末》,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00辑),台湾文海出版社印行
    汪大渊著 苏继校释:《夷岛志略》,中华书局1981年
    张燮著 谢方点校:《东西洋考》,中华书局2000年
    向达整理:《郑和航海图》,中华书局2000年
    向达校注:《两种海道针经》,中华书局2000年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台湾省通志》,1965年
    陈衍:《台湾通记》,台湾文献丛刊第120种
    《清一统志台湾府》(嘉庆二十五年修)
    《福建通志》(道光朝孙尔准等修、陈寿祺纂,刊于同治10年)
    《福建省例》,台湾文献丛刊第199种
    刘良壁:《重修福建台湾府志》(乾隆6年修),台湾文献丛刊第74种
    范咸 六十七:《重修台湾府志》,收录《台湾府志(三种)》,中华书局1985年
    高拱乾:《台湾府志》,收录《台湾府志(三种)》,中华书局1985年
    蒋毓英:《台湾府志》,收录《台湾府志(三种)》,中华书局1985年
    周文元:《重修台湾府志》(康熙51年修),台湾文献丛刊第66种
    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乾隆29年修),台湾文献丛刊第121种
    周钟瑄:《诸罗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1种
    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46种
    林豪:《澎糊厅志》(光绪19年修),台湾文献丛刊第164种
    周玺:《彰化县志》(道光12年修),台湾文献丛刊第156种
    孙元衡:《赤嵌集》,台湾文献丛刊第10种
    朱仕玠:《小琉球漫志》,台湾文献丛刊第3种
    胡建伟:《澎糊纪略》(乾隆34年修),台湾文献丛刊第109种
    陈文达:《凤山县志》(乾隆58年修),台湾文献丛刊第124种
    陈文达:《台湾县志》,台湾文献丛刊第103种
    王必昌:《重修台湾县志》(乾隆17年修),台湾文献丛刊第113种
    谢金銮:《续修台湾县志》(嘉庆12年修),台湾文献丛刊第140种
    周凯主纂,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整理:《厦门志》,鹭江出版社1996年
    丁曰健:《治台必告录》,台湾文献丛刊第17种
    姚莹:《东槎纪略》,台湾文献丛刊第7种
    姚莹:《东溟奏稿》,台湾文献丛刊第49种
    朱景英:《海东札记》台湾文献丛刊第19种
    江日升著,刘文泰点校:《台湾外记》,齐鲁书社2004年
    施琅:《靖海纪事》,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林豪:《东瀛纪事》台湾文献丛刊第8种
    郁永河:《裨海纪游》,台湾文献丛刊第44种
    黄叔璥:《台海使槎录》,台湾文献丛刊第4种
    蓝鼎元:《东征集》,台湾文献丛刊第12种
    蓝鼎元:《平台纪略》,台湾文献丛刊第14种
    蓝鼎元撰,蒋炳钊等点校:《鹿洲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
    陈瑸:《陈清瑞公文集》,台湾文献丛刊第116种
    六十七:《使署闲情》,台湾文献丛刊第122种
    徐宗干:《斯未信斋文编》,台湾文献丛刊第87种
    吴德功:《戴施两案纪略》,台湾文献丛刊第47种
    周凯:《内自诉斋文选》,台湾文献丛刊第82种
    刘铭传 《刘壮肃公奏议》,台湾文献丛刊第27种
    刘铭传 《刘铭传抚台前后档案》,台湾文献丛刊第276种
    吴赞诚:《吴光禄使闽奏稿选录》,台湾文献丛刊第231种,
    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牍》,台湾文下丛刊第231种
    沈葆桢:《福建台湾奏折》,台湾文献丛刊第29种
    刘璈:《巡台退思录》,台湾文献丛刊第21种
    李鸿章:《李鸿章全集》,海南出版社,1999年
    李鸿章:《李文忠公选集》,台湾文献丛刊第131种
    徐继畲:《瀛寰志略》(近代文献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夏子阳:《使琉球录》,台湾文献丛刊第287种
    李鼎元:《使琉球记》,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10帙(1)
    蒋维炎:《妈祖文献资料》,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连横:《台湾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80年
    钱实甫:《清代重要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77年
    钱实甫:《清季新设职官年表》,中华书局1977年
    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年
    刘子扬:《清代地方官制考》,紫禁城出版社1988年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施联朱,许良国:《台湾民族历史与文化》,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
    扬彦杰:《荷据时代的台湾》,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陈碧笙:《台湾地方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陈在正:《台湾海疆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
    林国平彭文字:《福建民间信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林国平 邱季端:《福建移民史》,方志出版社2005年
    陈孔立:《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研究》,九州出版社2003年
    李祖基:《台湾历史研究》,台海出版社2005年
    谢必震:《中国与琉球》,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
    王日根:《明清海疆政策与社会发展》,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陈支平:《民间文书与台湾社会经济史》,岳麓书社2004年
    刘伟:《晚清督抚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施伟青:《施琅与台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王宏斌:《清代前期海防-思想与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刘登翰:《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闽台文化关系论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刘彦:《中国近史外交史》,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83年
    周育民:《晚清财政与社会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冯尔康:《清史史料学》,沈阳出版社2004年
    李云泉:《朝贡制度史论-中国古代对外关系体制研究》,新华出版社2004年
    黄顺力:《海洋迷思》,江西高教出版社1999年
    秦天 霍小勇:《中华海权史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
    毛振发:《边防论》,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
    李明春:《海权论蘅》,海洋出版社2004年
    张炜:《中国海疆通史》(中国边疆通史丛书),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
    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国边疆通史丛书),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罗尔纲:《晚清兵志》,中华书局1999年
    邵遁正:《中法越南关系始末》,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日]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朱维榦:《福建史稿》(上下),福建教育出版社1986年
    马汝珩 马大正主编:《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白新良:《清代中枢决策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年
    陈尚胜:《闭关与开放:中国封建晚期对外关系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
    刘文鹏:《清代驿传及其与疆域形成关系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宝音朝克图:《清代北部边疆卡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张胜彦:《清代台湾厅县制度之研究》,台湾华世出版社1993
    徐式圭:《中国监察史略》,中华书局1937年
    高一涵:《中国御史制度沿革》,商务印书馆1934年
    曾纪蔚:《清代之监察制度论》,兴宁书店1931年
    吴法:《台湾历史札记》,台湾七十年代杂志社1976年
    赤领诚纪:《大航海时代之琉球》,冲绳时报社1988年
    李金强:《清代福建史论》,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6年
    张世贤:《晚清治台政策(1874——1895)》,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
    张炎宪:《台湾史与台湾史料》,台湾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2005年
    张崇根:《台湾世居少数民族研究》,民族出版社2002年
    陈捷先:《清代台湾方志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96年
    陈捷先等:《近代台湾的社会发展与民族意识》,香港中华书局1987年
    曹永和:《台湾早期历史研究》,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陈其南:《台湾的传统与中国社会》,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方豪:《台湾早期史纲》,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
    许雪姬:《北京的辫子——清代台湾的官僚体系》,台湾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93年
    许雪姬:《清代台湾的绿营》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第 (54),1987年
    吴密察等:《台湾史料集成提要》,台湾远流出版公司
    张炎宪 陈美蓉:《台湾史与台湾史料》,台湾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94年
    王晴佳:《台湾史学五十年(1950-2000):传承、方法、趋势》,台湾麦田出版2003年
    戴炎辉:《清代台湾之乡治》,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
    庄吉发:《清代史料论丛》(1.2)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97年
    庄吉发:《清代奏折制度》(故宫丛刊甲种)1975年
    辛鸣:《制度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
    郭松义:《清朝典章制度》,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
    苏亦工:《明清律典与条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郑秦:《清代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
    邱永明:《中国监察制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韦庆远:《明清史料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庄吉发:《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杨启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谢国兴:《官逼民反:清代台湾三大民变》,台湾自立晚报社文化出版部1993年
    周益锋:《晚清海防思想研究》(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任念文:《西北与中原》(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覃寿伟:《清代前期东南督抚与海疆社会治理》(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施志汶:《清康雍乾三朝的治台政策》(台湾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
    罗春寒:《清代台湾平埔族文化变迁之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卓克华:《从寺庙发现历史——台湾寺庙文献之解读与意函》(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许世颖:《清代台湾书院研究》(台北师范学院硕士论文,1995年)
    何孟兴:《清初巡台御史制度之研究》(东海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1989年)
    张舜华:《台湾官制中道的研究》(台湾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1980年)
    黄昭仁:《清代台湾知府之研究》(东海大学历史学系硕士论文,1995年)
    蓝国荣:《蓝鼎元研究》(高雄师范大学文研所硕士论文,1988年)
    刘守德:《清代台湾史事考》(国立武汉大学文学院史学系毕业论文,1945年)
    黄跃荣:《1683——1860年台湾米谷运销大陆研究》(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陈一容:《清代官吏惩戒制度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石万寿:《清代台湾科举制度的研究》(台湾成功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硕士论文,1989年)
    林淑慧:《黄叔璥及其《台海使槎录》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国文所,2000年硕士论文)
    张炎:《清代初期治台政策的检讨》,《台湾文献》21卷1期
    刘广京:《晚清督抚权力问题商榷》,《台湾文献》27卷4期
    李祖基:《清代巡台御史制度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年第2期
    李祖基:《论清代政府的治台政策》,《台湾研究》2001年第3期
    李祖基:《清代台湾地方的开发与岛上对外交通》,《台湾研究集刊》2002年第2期
    徐万民:《建省前清政府管制台湾的若干特殊制度》,《明清论丛》(第4辑)
    徐晓望:《论晚明对台湾、澎湖的管理及设置郡县的计划》,《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4年第3期
    卢建一:《试论清代闽台区域一体化的形成》,《东南学术》2004年第2期
    张晶晶:《清代钦差大臣存在原因探析》,《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黄国盛:《试论清代前期的闽台对渡贸易政策》,《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季云飞:《清代台湾建省述论》,《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刘战:《试论清代的监察制度》,《辽宁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苏德:《试论晚清边疆、内地一体化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4期
    刘文鹏:《清代驿传体系的近代转型》,《清史研究》2003年第4期
    王跃生:《清代督抚体制探析》,《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第4期
    林富士:《清代台湾的巫觋与巫俗》,《新史学》第16卷3期(2005年)
    张世贤:《清代台湾镇道关系》,《台湾风物》第26卷5期
    刘熊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及其海防建设》,吴相湘等编《中国近代史论丛》(第1辑)
    杨齐福:《清代台湾科举考试与移民》,《台湾研究》2006年第2期
    张玉发:《台海两岸史学发展之异同》,《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第18期(1994年)
    王晴佳:《台湾史学的变与不变》,《台大历史学报》第24期(1999年)
    卢美松:《从台湾地方志编修看国家主权行使》,《福建论坛》2005年第11期
    唐一飞:《清代巡台御史传略及诗录》,《史联杂志》第13期(1988)
    林庆元:《南征纪程》、《台海使槎录》及其关于首任巡台御史黄叔璥的几个问题,1977年7月,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
    许雪姬:《首任巡台御史黄叔璥研究》,《台北文献》直44期(1978年)
    张胜彦:《清代台湾书院制度初探》,《食货月刊》,复刊第六卷3—4期(1976年)
    W. A. pickerjng, C. M.G. pioneering in Formosa (London: Hurst & Blackett, Ltd., 1898,) p. 60.
    Etinene Balaze,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Bureaucracy,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4, p. 153, p. 163.)
    伊能嘉矩:《台湾文化志》,日本东京,刀江书院,昭和三年。
    增田福太郎:《台湾 宗教》,日本东京,养贤堂,昭和十四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