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惩罚性赔偿的法理与应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09年是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迅猛发展的一年。先是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96条第2款规定了“十倍赔偿金”制度;接着12月2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47条规定产品责任中的惩罚性赔偿。加上此前1993年10月3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的规定以及2003年3月24日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3)7号)第8-9条的规定,还有2007年通过的《劳动合同法》第82、85、87条的规定。因此,我国现已经在相关经济法、社会法与民事特别法中,形成惩罚性赔偿的条文集。惩罚性赔偿制度主要是英美法系国家采用的一项法律制度,引进英美惩罚性赔偿制度则意味着此等条文集已俨然成为我国成文法体制当中的“别样风景线”。
     这种“制度混搭”的效果究竟如何,在我国法学界与实务界引发诸多讨论与争议。本论文主要以惩罚性赔偿的源流、性质、功能、构成要件、适用范围与金额的确定等六大问题为主轴来展开对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研究。而在研究方法上采用脉络分析与体系分析。
     虽然在古代法中已有了惩罚性赔偿的影子,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型惩罚性赔偿还是首先在英国法中出现,然后由美国法发扬光大。由于英美法系并没有严守公私法的区分,而大陆法系坚守公私法的分野,因此,大陆法系国家坚持反对在私法中引入具有制裁性质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这在实践上的表现就是,既不在立法上规定惩罚性赔偿,也不在实践上承认和执行来自英美法系国家的惩罚性赔偿判决。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与两大法系不断融通的潮流,近年来,大陆法系国家对惩罚性赔偿的反对态度有所松动。
     当前学界对惩罚性赔偿功能的阐述已有丰富的成果,在全面梳理这些论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从原生功能与衍生功能划分的角度对惩罚性赔偿的功能进行体系化整理。同时,对于惩罚性赔偿的各种功能,我们不必做本质主义的对待,即认为哪些功能较为重要或优先,而另外一些功能较为次要,而应该持实用主义的态度,即从一国实情出发,来选择注重哪些功能。就好比玻璃水杯,本来的功能是拿来喝水,但是在特别情形下,用来镇纸、用作武器来御敌,又何尝不可呢?由于我国是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一些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屡出不穷,而公权力机关管制又不力,这时借助惩罚性赔偿制度鼓励私人执行法律的功能来对抗不法行为,显然具有现实合理性。换句话说,惩罚性赔偿可以“借私益实现的诱因,减轻国家管制的执行负担,提高管制的效果”。
     惩罚性赔偿虽然规定在私法之中,但不能单纯定性为私法制度,因为其具有制裁功能,能够达到管制效果。“国家不论是为了更有效率的履行给付义务利用私法,或减轻国库负担、逃避国会监督而‘遁入’私法,私法的法人组织和契约机制,都可能变成国家间接行政的工具。”因此,对于惩罚性赔偿,更为准确的定性是具有公法性质的私法规范,即借助私法规范来达到公共管制的目的。这在公法私法化与私法公法化的浪潮下,公法与私法互相借力是常有之事。
     正是因为惩罚性赔偿具有这样的性质,我们就不能简单将其与普通赔偿制度等同视之。惩罚性赔偿毕竟是私法中的异质性制度,我们应当审慎运用之。同时,由惩罚性赔偿的公私法性质兼有的特点衍生出一些法律适用上的公平与公正问题,如责任竞合问题、程序保障问题、举证责任与证明标准问题、行政机关怠惰问题、双重处罚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在我国法学界还没有得到详细讨论,本文做了初步探索。
     惩罚性赔偿附随于普通的同质赔偿,因而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与普通民事赔偿的构成有重合之处,即构成惩罚性赔偿,则一定同时构成普通民事赔偿。但是,二者仍然要做适当的区分,即惩罚性赔偿的构成要件是在普通民事赔偿的构成要件之上做更为严格的要求。具体来说,在主观方面要求故意和重大过失,在客观方面要求行为造成严重后果。
     我国法律适用既然是以法律规定为大前提,而现有的惩罚性赔偿又是分散式的列举规定,这就大大限制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反映了立法者的审慎态度。然而,由于立法将惩罚性赔偿分散规定于不同的法律中,而生活中的行为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行为同时符合几种法律规范的情形,这就出现责任竞合的问题。由于私人意思自治是民法的黄金法则,因此,这时,可以由受害人自由选择何种责任形式比较合适,而不是由执法者或法官去选择。
     惩罚性赔偿最终要体现在赔偿多少钱上,即金额。而立法上规定一个具体的金额还是模糊的范围,是否给定一个高低之间的范围,这些都是立法者面临的难题。首先须要清楚的是,确定金额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能恰当发挥该制度的功能。在这样的标准之下,惩罚性赔偿的金额不能规定一个明确的数字,甚至不宜规定为倍数,而应做弹性的规定。然而,为了避免法律解释的空间过大,须要规定一些斟酌因素来控制之。从宏观方面来讲,可以从国家法制的统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公共政策的倾斜、国际参考等因素来确定惩罚性赔偿的金额,而从具体个案的微观方面来讲,可以从不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受害人所受损害的大小、不法行为所受到的其他处罚、受害人为此而支出的诉讼成本以及有证据支撑的能够决定金额的其他情况等因素来确定惩罚性赔偿的的金额。在这样的思路下,惩罚性赔偿金额的规范模式可以在规定全国标准的前提下赋予一定的地方立法变通的权力,同时取消倍数制、不确定限额,在立法形式上可以采取特别法的形式,此外,还可以在大规模侵权时辅以集体诉讼机制。
The system of punitive damages has experienced tremendous development in China's legal system in2009. First, the Article96, paragraph2of "Food Safety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adopted on February28provided for the ten times compensation system; followed by the Article47of "Tor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adopted on December26prescribes the punitive damages in product liability. As well as,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49of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n the Protection of Consumers' Rights and Interests",which adopted on October31,1993, the Article8-9of "Interpretation of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on Issues Concerning the Application of Law for the Trial of Cases of Dispute over Sales Contracts of commercial residential building", which adopted on March24,2003, and the provisions of Article82,85,87of "Labor Contract Law", also have some rules of punitive damages. Consequently, nowadays the article anthology of China's punitive damages system is beginning to take form around the economic law, social law and civil special law. Punitive damages system is a legal system of common law countries. Therefor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unitive damages system means the articles anthology has become a different kind of landscape in our statute law system.
     It caused a fierce debate over the effect of this "mash-up system" around academic circle and practical world.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focuses on six aspects as the principal axis to study on punitive damages system as follows:origins, nature, functions, scope and amount of money. This thesis use contextual analysis and system analysis as research methods.
     Since ancient law has the shadow of punitive damages, the true sense of the modern punitive damages first appeared in British law, and then carried forward by American law. There is no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public law and private law in common law system, while the civil law makes a clear distinction. Hence, civil law countries adhere to oppose lead punitive damages which have sanctions nature into civil law. For this reason, the civil law countries neither adopt punitive damages provisions in legislation, nor recognize and enforce the punitive damages judgment from common law countries. Nevertheless,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and harmonize of two law systems, civil law countries loosened their opposite opinion of punitive damages.
     At the present time, there are rich results of the function of punitive damages in academic circles. The function of punitive damages is compartmentalized into native function and derivative function. In the mean time, For various features of the punitive damages, we do not have to do the treatment of essentialism, that is to say, which function is considered more important or priority, while others relatively minor, but should adopt a pragmatic attitude, that is, proceeding from truth, to select which function to focus on. Like the water glass, the original function is used to drink water, but in special circumstances, for the paperweight, used as a weapon against an enemy, and why not? Since China is the emerging market economy country, some behavior of producing fake and shoddy products is endless, while the control of public authority is weak, it's apparently realistic reasonable to encourage private enforcement with the punitive damages system against wrongful acts in this time. In other words, punitive damages may "take private interest to achieve incentive, reduce the burde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control to improve the control effect."
     Although punitive damages provisions into private law, it can not be characterized as private law system simply, because of its sanctioning function, which achieves control effects."States whether to use private law for more efficient fulfillment of payment obligations, or mitigate the treasury burden to evade congressional oversight 'fled to' the private law, legal entity of private law and contractual mechanisms are likely to become a national indirect administrative tool." Therefore, for punitive damages, the more accurate characterization is of a public nature of private law norms, that is, by means of private law norm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ublic control. This wave of public law, private law and private law, public law, public law and private law leveraging each other often. Under the bandwagon of privatization of public law and publicization of private law, public law and private law using the power of each other is a matter of frequent occurrence.
     We cannot simply compare the punitive damages system with the common compensation regulation base on its own character. We may also need place punitive damages system carefully since it's heterogeneity in private law.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punitive damages system has both features of public law and private law, it derived from a number of legal application of fairness and justice issues, such as liability concurrence, procedure guarantee, burden of proof and standard of proof, inaction of administrative organ, double punishment and so on. These issues have not been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e law circle of our country, the paper made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The punitive damages attached to ordinary homogeneity compensation regulation, as a result the overlap between core elements of the punitive damages and general civil compensation, namely, if it constitute the punitive damages that it also constitute general civil compensation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it should be divided appropriately, that is the elements of punitive damages are more stringent than the elements in general civil compensation. Specifically, it requires intent and gross negligence in the subjective aspect, and also demands the behavior causes serious consequences in the objective side.
     Under the present applicable law in China, existing punitive damages provisions are distributed in several ways, this greatly limits the discretion of judges which also reflects cautious attitude of legislators。Whereas, owing to punitive damages prescribed in different law by the legislation, and it behave complexity and diversity in the real life, consequently it appeared the concurrence of liability issues. Private autonomy is the golden rule of civil law, thereby, what responsibility form more suitable can be chosen by aggrieved party, instead of be chosen by the law enforcement officer or judge.
     Punitive damages ultimately reflected on money. However, either regulate a specific amount or give a ambiguous range, legislator has been facing a conundrum that how to set a compatible fine standard of Punitive damage. We need to know is, whether the fine standard works or not, the standard of determine the fine is to see whether it can properly perform its function. In this standard, amount of fine of the punitive compensation cannot provide a specify number, even should not be provided for multiples, but it should be elasticity. In order to avoid the space of legal interpretation spread too large, some considered factors are required to control that.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 the amount of punitive damages may be determined from the national unity of legal system, the level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ublic policy,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From the specific case of a micro perspective, it may be determined from the social harmfulness of illegal acts, subjective attitude of the perpetrator, The extent of the victims'damage, other penalties for the illegal acts, Victim expenditure for the purpose of litigation costs, as well as other evidence supporting situation which can decide the amount of money. In this way, the punitive damages pattern can be provided some local legislation power under the premise of confers in national standards, simultaneous removal of multiple systems, uncertain limit. In the form of legislation can take the form of special law, in addition, it still can supplement with Collective litigation mechanisms when there are mass torts appeared.
引文
① See JAMES BURT v. ADVERTISER NEWSPAPER COMPANY,154 Mass.238 (1891).
    ② See Boyer v. Barr,8 Neb.68 (1878); Atkins v. Gladwish,25 Neb.390 (1889).
    ③ See Spokane Truck & Dray Co. v. Hoefer,2 Wash.45,25 P.1072 (1891).
    ④ See Christopher Gunther, Can Punitive Damages Standards be Void for Vagueness,63 St. John's L. Rev.52 (1988).
    ⑤ See Michael L. Rustad, The Closing of Punitive Damages' Iron Cage,38 Loy. L.A. L. Rev.1297 (2005); Ghiardi, James D., "Should Punitive Damages be Abolished!—A Statement for the Affirmative" (1965). Faculty Publications. Paper 311.
    ⑥参见陈聪富:《美国惩罚性赔偿金的发展趋势——改革运动与实证研究的对峙》,载氏著,《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9-282页;王晓明:《美国侵权法惩罚性赔偿制度改革述评》,《民商法论丛》第42卷,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⑦参见余艺:《惩罚性赔偿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8届博士论文。
    ①参见沈冠伶:《美国惩罚性赔偿判决在德国之承认及执行》,《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25期,2001年8月;许士宦:《美国惩罚性赔偿判决在日本之承认及执行》,《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25期,2001年8月。
    ②See Helmut Koziol, Punitive Damages-A European Perspective,68 La. L. Rev.741 (2007-2008).
    ①关于该案情的详细介绍,参见本文第一章第二节。
    ②脉络分析在我国法学研究中较少运用,但是其他学科已经大量运用这种分析方法。例如,社会学中的脉络分析,可参见周碧蛾:《脉络分析:美国社会学对个人行为研究的一个新构想》,《美国研究》1981年第2期;考古学中的脉络分析,可参见张光仁:《考古资料的脉络分析:以玛瑙珠与硬陶瓮为例谈起》,《考古人类学刊》2012年第6期。
    ① David F. Partlett, Punitive Damages:Legal Hot Zones,56 La. L. Rev.781,797 (1996).
    ②参见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③参见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④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⑤ Restatement (Second) of Torts C 908 (1977):[1]Punitive damages are damages other than compensatory or nominal damages awarded against a person to punish him for his outrageous conduct and to deter him and others like him from similar conduct in the future. [2]Punitive damages may be awarded for conduct that is outrageous because of the defendant's evil motive or his reckless indifference to the rights of others. In assessing Punitive damages the trier of fact can properly consider the character of the defendant's act the nature and extent of the harm to the plaintiff that the defendant caused or intended to cause and the wealth of the defendant.
    ⑥ See John D. Boyle & Michael R. O'Malley, Insurance coverage for punitive damages and intentional conduct in Massachusetts,25 New Eng. L. Rev.827,828 (1991).
    ① Coryell v. Colbaugh,1 N. J. L.77 (1791).
    ②《摩奴法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97页。
    ③《摩奴法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97—198页。
    ① Grace M. Giesel, The Knowledge of Insurers and the Posture of the Partie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surability of Punitive Damages,39 U. Kan. L. Rev.355 (1990), P.361.
    ②王立民:《古代东方法研究》,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253页。
    ③《圣经·出埃及记》22:1
    ④《圣经·出埃及记》22:4
    ⑤《圣经·出埃及记》22:7
    ⑥《圣经·出埃及记》22:9
    ⑦参见王崇敏、陈敖翔:《我国民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新探》,《河北法学》2004年第2期。
    ⑧《古兰经》六:一六零
    ①《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86页。
    ①转引自王崇敏、陈敖翔:《我国民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新探》,《河北法学》2004年第2期。
    ②杨立新:《商品房买卖中的惩罚性赔偿》,2003年8月2日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10370。
    ③杨立新:《“王海现象”的民法思考——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惩罚性赔偿金》,《河北法学》1997年第5期。
    ④其典型体现是《民法通则》第134条第3款:“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适用上述规定外,还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
    ⑤王崇敏、陈敖翔:《我国民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新探》,《河北法学》2004年第2期。
    ①参见戴志杰:《中华人民共和国惩罚性赔偿金制度之现状与未来发展——从消保法过渡到民法典草案之考察》,《经社法制论丛》第39期,2007年。
    ②Barry Nicholas, An Introduction to Roman Law, Clarendon Press,1984,p.210.
    ③参见杨立新:《对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惩罚性赔偿金制裁恶意产品侵权行为的探讨》,《中州学刊》2009年第2期;冯玉军、李珂:《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兼论中国<消法>第49条的法律适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④参见冯玉军、李珂:《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兼论中国<消法>第49条的法律适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①[意]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74-375页。
    ②参见王崇敏、陈敖翔:《我国民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新探》,《河北法学》2004年第2期。
    ③ David G. Owen, A Punitive Damages Overview:Functions, Problems & Reform,39 Vill. L. Rev.393 (1994).
    ③参见冯玉军、李珂:《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兼论中国<消法>第49条的法律适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徐海燕:《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④参见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①Trespass是普通法上的一种侵害行为,受侵犯的一方可提起诉讼,索取赔偿。属于trespass侵犯行为包括殴打、监禁、强入私人土地等的暴力侵犯、未经允许侵入关闭地方的闯入侵犯、非法获取他人财物的准动产侵犯等等。参见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0-51页。
    ②Wilkes v. Wood,98 Eng.489 (C.P.1763)。
    ① Huckle v. Money,95 Eng. Rep.768 (K. B.1763)。
    ②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③关于在英美法系,民告官为何走私法诉讼的详细分析,参见[英]彼得·莱兰、戈登·安东尼:《英国行政法教科书(第5版)》,杨伟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61—562页。
    ④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⑤David Owen, Punitive Damage in Products Liability Litigation,74 Mich. L. Rev.1257 (1976).
    ①Rookes v.Barnard [1964] AC 1129,1167.
    ②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③Broome v Cassell[1971]2 QB 354(CA):[1972]AC 1027(HL).
    ④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页。
    ① The Law Reform Commission, Aggravated, Exemplary, and Restitutionary Damages, Consultation Paper No. 132(1993), esp Part Ⅵ.
    ② The Law Reform Commission, REPORT ON AGGRAVATED, EXEMPLARY AND RESTITUTIONARY DAMAGES, ISSN 1393-3132, P.18.
    ③参见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①Genay v. Norris,.1 S. C. L. (1 Bay) 6 (1784)。
    ②参见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③Coryell v. Colbough,1 N. J. (Coxe) 77 (1791).
    ④参见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⑤参见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冯玉军、李珂:《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兼论中国<消法>第49条的法律适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⑧Toole v. Richardson-Merrell Inc.,60 Cal.Rptr.398 (Cal. Ct. App.1967).
    ①BMW of North America, Inc. v. Gore,517 U.S.559 (1996).
    ②参见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③参见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④参见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①Distinctive Printing&Packaging Co. v.Cox,232 Neb.846,443 N.W.2d 566(1989)。
    ②Spokane Truck&Dray Co. v. Hoefer,2 Wash.45,25 P.1072 (1891)。
    ①KAN.STAT.ANN..60-3701(b)(1994);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0—231页。
    ②See Coffey v.Fayette Tubular Prods.,929 S.W.2d 326(Tenn.1996);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1页。
    ①Pacific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 v. Haslip (89-1279),499 U.S.1 (1991);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②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
    ③参见林德瑞:《论惩罚性赔偿》,《中正大学法学集刊》第1期,1998年。
    ④参见王晓明:《美国侵权法惩罚性赔偿制度改革述评》,《民商法论丛》第42卷,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⑤参见王晓明:《美国侵权法惩罚性赔偿制度改革述评》,《民商法论丛》第42卷,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①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9--200页;徐海燕:《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②参见冯玉军、李珂:《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兼论中国<消法>第49条的法律适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徐海燕:《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③原文为:In suits at common law, where the value in controversy shall exceed twenty dollars, the right of trial by jury shall be preserved, and no fact tried by a jury, shall be otherwise reexamined in any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s, than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the common law.
    ④参见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⑤参见冯玉军、李珂:《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兼论中国<消法>第49条的法律适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⑥参见王利明:《惩罚性损害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①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页。
    ② see Lawlor v. National Screen Service Corp.,349 U.S.322 (1955).
    ③参见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④ Liebeck v. McDonald's Restaurants, P.T.S., Inc., No. D-202 CV-93-02419,1995 WL 360309 (Bernalillo County, N.M. Dist. Ct. August 18,1994)。该案的大致情形是:1992年2月,新墨西哥州79岁的美国老太太StellaLiebeck搭乘外孙驾驶的轿车,途经一家麦当劳快餐店,通过“驾车销售窗口”买了一杯咖啡,售价49美分。驶离餐馆后,Liebeck需要往咖啡里添加奶粉和白糖,外孙便停车。老太太把杯子停放在双膝之间,左手拿着奶粉袋和糖袋,右手试图打开杯盖,没料想,一个意外闪失,整杯滚烫的咖啡泼洒在腿上,致使大腿“三度烫伤”。此事被一位名叫S. Reed Morgan的得州律师得知后,便怂恿Liebeck以热咖啡质量缺陷、危及人身安全、酿成责任事故为由,一张诉状把麦当劳告到了联邦地区法院。法院没料想,诉讼竟然成功,法院判决麦当劳公司赔付20万美元的补偿性赔偿以及270万美元的惩罚性赔偿金。自此之后,麦当劳公司在其所有热饮杯上都加印了“小心烫口”的标志。
    ①参见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②参见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③参见侯旭东:《惩罚性赔偿新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为中心》,2005年12月22日,http://www.fszjfy.gov.cn/program/article.jsp?ID=10680。
    ④参见杨立新:《对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惩罚性赔偿金制裁恶意产品侵权行为的探讨》,《中州学刊》2009年第2期。
    ①参见沈冠伶:《美国惩罚性赔偿判决在德国之承认及执行》,《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25期,2001年8月。
    ②参见沈冠伶:《美国惩罚性赔偿判决在德国之承认及执行》,《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25期,2001年8月。
    ③参见谢哲胜:《惩罚性赔偿》,《台大法学论从》,第30卷第1期,2001年。
    ①参见许士宦:《美国惩罚性赔偿判决在日本之承认及执行》,《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25期,2001年8月。
    ②参见石睿:《美德两国惩罚性赔偿之当前发展》,《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2期。
    ③德国联邦最高法院1994年11月15日判决,NJW 1995年,第861页。
    ④[日]浦川道太郎:《日本法的惩罚性损害赔偿与制裁性慰谢金》,《法学家》2001年第5期。
    ⑤参见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7页。
    ①参见[日]田中英夫、竹内昭夫:《私人在法实现中的作用》,李薇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164页。
    ②参见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③该条规定:“不问侵害他人身体、自由或名誉情形,还是侵害他人财产权情形,依前条规定应负赔偿责任者,对财产以外的损害,亦应赔偿损害。”(《日本民法典》,王书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126页)
    ④参见侯旭东:《惩罚性赔偿新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为中心》,2005年12月22日,http://www.fszjfy.gov.cn/program/article.jsp?ID=10680。
    ⑤参见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的思考》,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15457,2011年3月20日访问。
    ①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的思考》,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15457,2011年3月20日访问。
    ②[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上)》,张新宝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75页。
    ③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①《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438页。
    ②See John F. Vargo, The American Rule on Attorney Fee Allocation:The Injure Person's Access to Justice,42 Am. U. L. Rev.1567,1575-1578 (1993).
    ③参见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10页。
    ④参见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王利明教授也将补偿等同于赔偿,他在前一文中用的是“赔偿”,后一文中用的是“补偿”,但对于该功能的具体描述一致。
    ①参见徐海燕:《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② David G. Owen, Punitive Damages in Products Liability Litigation,74, Michigan Law Review1257,1287(1976);徐海燕:《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③参见王立峰:《惩罚性赔偿的道德基础》,《山东审判》2003年第1期。
    ④ David G. Owen, Punitive Damages Awards in Product Liability Litigation:Strong Medicine or Poison Pill? A Punitive Damages Overview:Functions, Problems and Reform,39 Villanova Law Review 363,373-381 (1994)。Owen在1976年的论文中只总结了四种功能,而在1994年的论文中增加了教育功能。
    ⑤ D. B. Dobbs, Ending Punishment in "Punitive" Damages:Deterrence-Measured Remedies,40 Alabama Law Review 831,844-849 (1989).
    ⑥ Dorsey D. Ellis,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in the Law of Punitive Damages,56 Southern California Law Review,1,3 (1982)
    ①邢海宝、余浩:《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与适用》,《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②D.B.Dobbs, Ending Punishment in "Punitive" Damages:Deterrence-Measured Remedies,40 Alabama Law Review 831,844 (1989).
    ③王崇敏、陈敖翔:《我国民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新探》,《河北法学》2004年第2期。
    ④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⑤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①江燕鸿:《惩罚性赔偿制度之研究——以美国惩罚性赔偿判决之承认与执行为中心》,台湾中正大学法律学系2009届硕士论文,第15页。
    ②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213页。
    ① Alcorn v. Mitchell,63 I11.553 (Ill.1872).
    ② Huckle v. Money,2 Wils.205 (K. B.1763).
    ③徐海燕:《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④ Michael Rustad, Thomas Koenig, The Historical Continuity of Punitive Damages Awards:Reforming the Tort Reformers,42 Am. U. L. Rev.1269 (1992).
    ⑤徐海燕:《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⑥参见邢海宝、余浩:《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与适用》,《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①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②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215页。
    ③参见王崇敏、陈敖翔:《我国民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新探》,《河北法学》2004年第2期。
    ④参见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侯旭东:《惩罚性赔偿新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为中心》,2005年12月22日,http://www.fszjfy.gov.cn/program/article.jsp?ID=10680。
    ①参见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王崇敏、陈敖翔:《我国民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新探》,《河北法学》2004年第2期。
    ②同样的观点可参见邢海宝、余浩:《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与适用》,《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③ David F. Partlett, Punitive Damages:Legal Hot Zones,56 La. L. Rev.781,797 (1996).
    ④参见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⑤ Harold See, Punitive Damages:A Supporting Theory,40 Ala. L. Rev.1227. (1989), p.1228:转引自王立峰:《惩罚性赔偿的道德基础》,《山东审判》2003年第1期。
    ⑦参见王立峰:《惩罚性赔偿的道德基础》,《山东审判》2003年第1期。
    ⑧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⑧ Richard Marcus, Punitive Damages Under Federal Statutes:A Functional Analysis,60 Calif. L. Rev.191, p.213(1972).
    ⑨ Dvidson & Jespersen, The American Legal System, Kent Publishing Co.,1987, p.214.
    ①Dvidson & Jespersen, The American Legal System, Kent Publishing Co.,1987,p.214.
    ②Howells & Weatherill,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Dartmouth Publishing Co.,1995,p.1375.
    ③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①参见王立峰:《惩罚性赔偿的道德基础》,《山东审判》2003年第1期。
    ② Robert Cooter, Punitive Damages for Deterrence:When and How Much? 40 Ala. L. Rev.1143, 1148(1989).
    ③参见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④ W. Kip Viscusi, The Social Costs of Punitive Damages against Corporations in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Torts,87 GEO. L. J.285 (1998)。相似见解参见Cass R. Sunstein, Daniel Kahneman, and David Schkade, Assessing Punitive Damages,107 Yale L. J.2071 (1998).
    ①参见江燕鸿:《惩罚性赔偿制度之研究——以美国惩罚性赔偿判决之承认与执行为中心》,台湾中正大学法律学系2009届硕士论文,第18页。
    ②参见王立峰:《惩罚性赔偿的道德基础》,《山东审判》2003年第1期。
    ①参见徐海燕:《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页。
    ②早期英国普通法对于非具体损害(intangible injuries),例如精神痛苦与情绪受挫,认为无法以金钱计算不得请求损害赔偿,惩罚性赔偿金制度最早之存在目的即在于填补传统上损害赔偿制度之不足。
    ③在Fay v. Parker一案中,法官Foster除了用exemplary、vindictive、punitive、punitory来形容惩罚性赔偿金外,还用了smart money这一词语。Foster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如果因为他人的侵害造成痛苦(即使没有看护费用及复原时间上的耗费),就可向其请求smart money,此痛苦金主要在惩罚加害人,使其感到痛苦,并使其从中获得教训、变得更聪明。See Fay v. Parker,53 N. H. 342 (1872).
    ④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⑤参见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⑥参见徐海燕:《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⑦参见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①参见王立峰:《惩罚性赔偿的道德基础》,《山东审判》2003年第1期。
    ②参见徐海燕:《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③参见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④参见王立峰:《惩罚性赔偿的道德基础》,《山东审判》2003年第1期。
    ⑤在我国仲裁实践中,不少仲裁机构裁决胜诉方律师费由败诉方承担。
    ⑥参见徐海燕:《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①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6页。
    ②参见侯旭东:《惩罚性赔偿新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为中心》,2005年12月22日,http://www.fszjfy.gov.cn/program/article.jsp?ID=10680。
    ③参见侯旭东:《惩罚性赔偿新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为中心》,2005年12月22日,http://www.fszjfy.gov.cn/program/article.jsp?ID=10680。
    ④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6页。
    ⑤参见江燕鸿:《惩罚性赔偿制度之研究——以美国惩罚性赔偿判决之承认与执行为中心》,台湾中正大学法律学系2009届硕士论文,第19—20页。
    ①参见江燕鸿:《惩罚性赔偿制度之研究——以美国惩罚性赔偿判决之承认与执行为中心》,台湾中正大学法律学系2009届硕士论文。
    ②参见江燕鸿:《惩罚性赔偿制度之研究——以美国惩罚性赔偿判决之承认与执行为中心》,台湾中正大学法律学系2009届硕士论文,第20页。
    ③参见侯旭东:《惩罚性赔偿新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为中心》,2005年12月22日,http://www.fszjfy.gov.cn/program/article.jsp?ID=10680。
    ④邢海宝、余浩:《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与适用》,《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①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218页。
    ②温世扬、邱永清:《惩罚性赔偿与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适用》2004年第12期。
    ③林德瑞:《论惩罚性赔偿》,《中正大学法学集刊》第1期,1998年。
    ④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①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②参见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③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7页。
    ④参见林德瑞:《论惩罚性赔偿》,《中正大学法学集刊》第1期,1998年。
    ①参见江燕鸿:《惩罚性赔偿制度之研究——以美国惩罚性赔偿判决之承认与执行为中心》,台湾中正大学法律学系2009届硕士论文,第39页。
    ②参见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③参见王立峰:《惩罚性赔偿的道德基础》,《山东审判》2003年第1期。
    ④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页。
    ⑤关于该立法价值取向之详细说明,请参阅戴志杰:《两岸《消保法》惩罚性赔偿金制度之比较研究》,《台北大学法学论丛》第53期,2003年12月;戴志杰:《中国大陆惩罚性赔偿金制度之规范与实践问题》,《法令月刊》第54卷4期,2003年4月。
    ⑧See Linda L. Schlueter & Kenneth R. Redden, Punitive Damages, LEXIS Publishing 2000, pp.33-36。
    ⑦参见戴志杰:《中华人民共和国惩罚性赔偿金制度之现状与未来发展——从消保法过渡到民法典草案之考察》,《经社法制论丛》第39期(2007年)。
    ①参见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②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8页。
    ③参见江燕鸿:《惩罚性赔偿制度之研究——以美国惩罚性赔偿判决之承认与执行为中心》,台湾中正大学法律学系2009届硕士论文,第15页。
    ④参见王立峰:《惩罚性赔偿的道德基础》,《山东审判》2003年第1期。
    ⑤参见邢海宝、余浩:《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与适用》,《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①参见江燕鸿:《惩罚性赔偿制度之研究——以美国惩罚性赔偿判决之承认与执行为中心》,台湾中正大学法律学系2009届硕士论文,第18页。
    ②Kemezy v. Peters,79 F.3d 33 (7th Cir.1996) (Posner, J.)。
    ③参见王立峰:《惩罚性赔偿的道德基础》,《山东审判》2003年第1期。
    ①参见王立峰:《惩罚性赔偿的道德基础》,《山东审判》2003年第1期。
    ①参见苏永钦:《寻找新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6页。
    ①参见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②参见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①参见钟豪峰:《刑事不法与民事不法的分界》,台湾政治大学法律学系2002届硕士论文。
    ②参见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③参见钟豪峰:《刑事不法与民事不法的分界》,台湾政治大学法律学系2002届硕士论文。
    ①黄宏全:《商品责任之损害赔偿》,辅仁大学法律学研究所2003届博士论文。
    ②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的思考》,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15457,2011年3月20日访问。
    ③朱柏松:《消费者保护法之成立、构成及若干问题之提起》,《法学丛刊》第39卷第4期,1994年10月。
    ④参见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的思考》,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15457,2011年3月20日访问。
    ① Fay v. Parker, (1873) 53 N. H.342.
    ②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的思考》,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15457,2011年3月20日访问。
    ③参见尹志强:《我国民事法律中是否需要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法学杂志》2006年第6期。
    ④具体可参见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王雪琴:《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民商法论丛》第20卷,2001年;王立峰:《论惩罚性赔偿》,《民商法论丛》第15卷,1999年;邢海宝、余浩:《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与适用》,《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等等。
    ⑤参见王崇敏:《我国民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新探》,《河北法学》2004年第4期。
    ①参见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的思考》,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15457,2011年3月20日访问。
    ②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49-550页。
    ③戴志杰:《中华人民共和国惩罚性赔偿金制度之现状与未来发展——从消保法过渡到民法典草案之考察》,《经社法制论丛》第39期,2007年。
    ④有学者从惩罚性赔偿规定在哪一个法域中而对之做出不同定位,认为惩罚性赔偿责任在民法中就是民事的“惩罚性赔偿”责任,而在经济法中就是“激励性报偿”责任(参见刘水林:《论民法的“惩罚性赔偿”与经济法的“激励性报偿”》,《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这显然是一种和稀泥的说法,并不利于学理的澄清与法律的有机统一。
    ⑤何志锋:《论产品责任中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2010年10月20日,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50968。
    ①参见何建志:《惩罚性赔偿金之法理与应用——论最适赔偿金额之判定》,《台大法学论丛》第31卷第3期,2002年5月。
    ②杨靖仪,《惩罚性赔偿金之研究:以评析消费者保护法第五十一条为中心》,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1996届硕士论文。
    ③ Gertz v. Robert Welch, Inc.,418 U. S.323 (1974); International Brotherhood of Electrical Workers v. Foust,442 U.S.42 (1979);转引自林德瑞:《论惩罚性赔偿》,《中正大学法学集刊》第1期,1998年。
    ①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②江燕鸿:《惩罚性赔偿制度之研究——以美国惩罚性赔偿判决之承认与执行为中心》,台湾中正大学法律学系2009届硕士论文,第13-14页。
    ③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①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的思考》,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15457,2011年3月20日访问。
    ①黄宏全:《商品责任之损害赔偿》,辅仁大学法律学研究所2003届博士论文。
    ②被告因该不法行为所受其他损害赔偿与惩罚的整体吓阻效果,包括被告在类似案件对他人负担的填补性赔偿、惩罚性赔偿,以及可能面临的刑事处罚。
    ①邢海宝、余浩:《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与适用》,《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② Owen, D.G., Problems in Assessing Punitive Damages Against Manufacturers of Defective Products,49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1,8 (1982)。
    ③汤德宗:《行政程序法论》,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271页。
    ④“毒树果”规则源于1920年美国Silverthorne Lumber Co. v. United States一案。在该案中,联邦特勤人员在非法搜查过程中无意发现Silverthorne的税册,而该税册证明Silverthorne确有逃税之嫌。但是法院后来没有采纳这一证据,其基本理由是:违法直接取得的证据为毒树,基于该违法取得的证据再以合法手段间接取得的其他证据(第二次证据或衍生证据),则如同从毒树长出来的毒果,亦不得使用。See Silverthorne Lumber Co. v. United States,251 U.S.385 (1920)。
    ①其中,代表性的论著有:刘东亮:《什么是正当法律程序》,《中国法学》2010年第4期;林广海:《正当法律程序》,《人民司法》2009年第7期;姜明安:《正当法律程序:扼制腐败的屏障》,《中国法学》2008年第3期;章剑生:《从自然正义到正当法律程序——兼论我国行政程序立法中的“法律思想移植”》,《法学论坛》2006年第5期;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增订版)》,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
    ②如《侵权责任法》第38条、第58条、第81条、第86条、第88条、第90条、第91条、第75条等对加害人过错推定的规定。
    ③如《侵权责任法》第66条对因果关系的推定。
    ①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 http://legal-dictionary.thefreedictionary.com/Beyond+a+Reasonable+Doubt,2011年3月20日访问。
    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3条。
    ③[日]高桥宏志:《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林剑锋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75-476页。
    ④转引自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页。
    ①《市民一再被中“毒”食品安全监管漏洞百出》,http://news.dayoo.com/guangzhou/201003/01/73437_12146438_7.htm。
    ②《农药盐”上餐桌,监管哪去了?》,《广州日报》2012年2月2日。
    ③事实上,有学者正是基于此种担心而反对在民法上规定惩罚性赔偿。“实际上,违法者的行为对特定主体的侵害,可以由该特定主体提出主张;而将对社会整体利益的侵害所产生的请求权赋予特定主体或某一具体的主体却缺乏法律关系基础,对社会的整体利益的侵害由代表社会整体利益的国家向违法者提出才具有合理性。如果是因为国家在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时出现了疏漏或缺乏积极性,则应从加强国家执法能力角度寻找办法,而不能将国家权力交给私人,赋予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可以互相惩罚的资格。”尹志强:《我国民事法律中是否需要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法学杂志》2006年第6期。
    ④ Rex Trailer Co. v. United States,350 U. S.148 (1956).
    ① Ghiardi, J. D., and Kircher, J. J., Punitive Damages Law and Practice, Volume 1, West Group, Chapter 3,2 (1998),转引自陈春玲:《论惩罚性赔偿金之法律争议与风险管理》,台湾政治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第15页。
    ② Ghiardi, J. D., and Kircher, J. J., Punitive Damages Law and Practice, Volume 1, West Group,at 3(1998),转引自陈春玲:《论惩罚性赔偿金之法律争议与风险管理》,台湾政治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第16页。
    ③ See Grace M. Giesel, The Knowledge of Insurers and the Posture of the Partie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surability of Punitive Damages,39 KAN. L. REV.355 (1991).
    ④ Mallor, J., and Roberts, B., Punitive Damages:Toward a Principled Approach,50 Hastings Law Journal 969,987-988 (1999),转引自陈春玲:《论惩罚性赔偿金之法律争议与风险管理》,台湾政治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第16页。
    ⑤谢哲胜:《惩罚性赔偿》,《台大法学论丛》第30卷第1期(2001年)。
    ①这个主要是对《民法通则》第134条第3款的解释,该款的规定内容是:“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适用上述规定外,还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
    ②苏永钦:《寻找新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52页。
    ①参见徐海燕:《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①王利明等主编:《中国民法典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727页。
    ②所谓名义上的损害是指原告对被告提起的诉讼已符合诉因之要件(cause of action),但是由于无损害或损害相对轻微,致不符合损害赔偿的要件,而判决给予原告微不足道的金钱。有些侵权行为如侵入住宅,可能未造成财产、身体或经济上的损害,法院就可判给名义上的损害赔偿,但如该权利主张必须以实际损害为要件,名义上赔偿则没有适用余地。Restatement (second) of torts § 908 cmt. c (1997).转引自林德瑞:《论惩罚性赔偿金可保性之法律争议》,《中正大学法学集刊》第2期,1999年。例如,在1988年,一家生产木材防腐剂公司因65名受到人身损害,法院判决每人1美元的象征性损害赔偿,却判决公司应赔偿1600万元的惩罚性赔偿金。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页。
    ③参见林德瑞:《论惩罚性赔偿金可保性之法律争议》,《中正大学法学集刊》第2期,1999年。
    ④参见欧家路:《论独立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之构建——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为视角》,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26342。
    ①参见《肯尼迪与3·15:消费者权益日的由来》,http://finance.ifeng.com/news/special/2010315CH/bet/20100309/1904583.shtml。
    ②张严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页。
    ①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①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②参见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立法的思考》,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15457。
    ①参见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②参见林德瑞:《论惩罚性赔偿》,《中正大学法学集刊》第1期,1998年。
    ③参见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立法的思考》,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15457。
    ①参见邢海宝、余浩:《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与适用》,《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②参见林德瑞:《论惩罚性赔偿》,《中正大学法学集刊》第1期,1998年。
    ③转引自高明华:《侵权与违约的经济学分析》,《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1期。
    ④参见李珂、冯玉军:《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兼论中国<消法>第49条的法律适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⑤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⑥参见[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8页,转引自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⑦参见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欧家路:《论独立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之构建——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为视角》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26342。邢海宝、余浩:《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与适用》,《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⑧参见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6页
    ⑨参见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①参见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②参见朱柏松:《消费者保护法之成立、构成及若干问题之提起》,《法学丛刊》第156期,1994年。
    ③参见林德瑞:《论惩罚性赔偿》,《中正大学法学集刊》第1期,1998年;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④参见邱聪智:《商品责任释义——以消费者保护法为中心》,载法学丛刊杂志社编:《当代法学名家文集——庆祝法学丛刊创刊四十周年》,1996年版,第167页。
    ①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0-281页。
    ②参见林诚二:《民法债编总论——体系化解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①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页。
    ②Claunch v. Bennett,395 S.W.2d 719. (Tex. Civ. App.1965).
    ③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页。
    ④参见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立法的思考》,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15457
    ①参见《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仅两成接轨国际名企频出问题》,《经济参考报》,2011年11月23日。
    ②参见《审批合格的螺旋藻为何“铅超标”?》,2012年03月28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3/28/c_111714237_3.htm。
    ③参见史尚宽:《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
    ④参见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立法的思考》,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15457
    ⑤参见张新宝:《<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编建议稿草案>理由概说(五)》,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110172011年3月12日访问。
    ①参见林德瑞:《论惩罚性赔偿》,《中正大学法学集刊》第1期,1998年。
    ②参见徐海燕:《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③参见欧家路:《论独立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之构建——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为视角》,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26342。
    ①参见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立法的思考》,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15457。
    ②参见徐海燕:《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③参见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立法的思考》,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15457。
    ①虽然对于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欺诈的惩罚性赔偿是由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所明确,但是这个司法解释也只能视为是对《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解释,还不能说是法院立法。
    ②两大法系法系在法律适用模式上差别也反映出背后思考模式的区别。大陆法系以体系的演绎思考为范式,而英美法系以经验的归纳思考为范式。因此,在大陆法系,体系化的程度越高,制定法的解释越稳定。参见苏永钦:《寻找新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75—76页。
    ①参见陈灿平:《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论定位与适用范围》,《湖南大学学报(社会和学版)》2011年第4期。
    ①王雪琴:《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载《民商法论丛(第20卷)》,香港金桥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32页。
    ②张新宝:《<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编建议稿草案>理由概说(五)》,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110172011年3月12日访问。
    ③王利明等:《<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编>建议稿草案》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11017,2011年3月12日访问。
    ④我国《侵权责任法》第1条规定:”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制定本法。”这一条用了“制裁”一词,那是不是说可以解释为包含“惩罚”呢?如果是包含,那么是不是也是一种概括性规定呢?笔者认为,第1条是总括性规定,而后面的条文也确实有“惩罚性赔偿”,因而“制裁”的含义中可以包括“惩罚”,但这一总体性规定,还得以具体条文规定来落实,不能径行将本条拿来作为惩罚性赔偿的依据来用。
    ①王利明、杨立新、张新宝:《我国侵权责任立法的新进展三人谈——民商法前沿论坛第338期实录》,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46877,2011年12月20日访问。
    ②参见杨立新:《对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惩罚性赔偿金制裁恶意产品侵权行为的探讨》,《中州学刊》2009年第2期。
    ③ Steven R. Salbu, Developing Rational Punitive Damages Policies:Beyond the Constitution,49 Fla. L. Rev.247, (1992),转引自徐海燕:《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④参见何志锋:《论产品责任中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2010年10月20日, 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50968。
    ①我国台湾地区对于条、款、项的区分与我们稍有不同,他们在项下再有款,而我们是在款下再有项,此处引用台湾“法律”,仍然从其习惯。
    ②参见熊进光、万晴:《论惩罚性赔偿在合同领域的适用——兼评民法典草案的有关规定》,《行政与法》2006年第2期;袁碧华、宋鲲鹏、金兰:《惩罚性赔偿在合同领域的排除与扩张——兼论建立我国合同领域惩罚性赔偿适用规则》,《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6期。
    ③参见高利红、余耀军:《环境民事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之探究》,《法学》2003年第3期;张媛:《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惩罚性赔偿原则的适用》.《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④参见温世扬、邱永清:《惩罚性赔偿与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适用》2004年第12期;王学峰:《论知识产权侵权引入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⑤参见李国海:《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比较研究》,《法商研究》2004年第6期;李俊峰:《垄断损害赔偿倍率问题研究——兼论我国反垄断法草案的相关制度选择》,《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4期;叶卫平:《惩罚性赔偿的制度思考》,《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⑥参见刘俊海:《<证券法>应设立惩罚性赔偿条款》,http://www.cnstock.com,2011年3月12日访问;李朝庆:《<证券法>应设立惩罚性赔偿条款》,《中国证券报》2001年4月17日。
    ⑦参见刘焱白:《论劳动基准法中用人单位的惩罚性赔偿责任》,《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3期。
    ①参见田韶华:《论惩罚性死亡赔偿金制度之构建——兼谈死者近亲属缺位情形下的死亡赔偿》,《北方法学》2007年第5期;陈屹立、张帆:《死亡赔偿制度的分层构建——基于法经济学视角》,《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陈秋玲:《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刘永光:、吕静:《我国未成年人死亡赔偿制度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②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第116页。
    ③参见王利明、杨立新、张新宝:《我国侵权责任立法的新进展三人谈——民商法前沿论坛第338期实录》,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46877,2011年12月20日访问。
    ④参见陈灿平:《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论定位与适用范围》,《湖南大学学报(社会和学版)》2011年第4期。
    ⑤《《食品安全法》将一审惩罚性赔偿制度成最大亮点》,http://www.xici.net/d63145454.htm,2012年3月10日访问。
    ①《《食品安全法》将一审惩罚性赔偿制度成最大亮点》,http://www.xici.net/63145454.htm,2012年3月10日访问。
    ②《食品安全立法要强化私人实施机制》,http://www.yzdb.cn/article_detail.asp?id=10353,2012年3月10日访问。
    ③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的思考》,http://www.civillaw.cn/qqf/weizhang.asp?id=15457,2011年3月20日访问。
    ①王本宏、范圣兵:《论惩罚性赔偿在我国侵权法领域的适用》,《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①欧家路:《论独立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之构建——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为视角》,2006年5月13日,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26342.
    ②本文所说的责任竞合是从加害人承担责任的角度而言的,而从受害人角度而言,涉及其行使何种请求权的问题,因此,责任竞合也可以从请求权竞合得到说明,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③参见韩世远:《责任竞合的法理构造——以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为中心》,《人民法院报》2004年1月30日;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段厚省:《请求权竞合研究》,《法学评论》2005年第2期。
    ④杨立新、曹艳春:《论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体系及其内部关系》,2008年7月31日,http://www.yanglx.com/dispnews.asp?id=660。
    ⑤参见韩世远:《责任竞合的法理构造——以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为中心》,《人民法院报》2004年1月30日: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9—80页。
    ⑥杨立新、曹艳春:《论民事权利保护的请求权体系及其内部关系》,2008年7月31日, http://www.yanglx.com/dispnews.asp?id=660。
    ①参见段厚省:《请求权竞合研究》,《法学评论》2005年第2期;韩世远:《责任竞合的法理构造——以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为中心》,《人民法院报》2004年1月30日。
    ②参见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韩世远:《责任竞合的法理构造——以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为中心》,《人民法院报》2004年1月30日。
    ③参见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0页。
    ④参见段厚省:《请求权竞合研究》,《法学评论》2005年第2期;韩世远:《责任竞合的法理构造——以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为中心》,《人民法院报》2004年1月30日。
    ①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②周江洪:《罚性赔偿责任的竞合及其适用——<侵权责任法>第47条与<食品安全法>第96条第2款之适用关系》,《法学》2010年第4期。
    ③侯旭东:《惩罚性赔偿新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为中心》,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24073,2011年3月20日访问。
    ④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①参见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①徐海燕:《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②徐海燕:《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③参见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立法的思考》,2004年4月14日,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15457。
    ④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7页。
    ⑤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247页。
    ⑥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张新宝与李倩在《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一文中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①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②徐海燕:《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③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立法的思考》,2004年4月14日,http://www.civillaw.cn/qqf/weizhang.asp?id=15457。
    ①杨立新:《对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惩罚性赔偿金制裁恶意产品侵权行为的探讨》,《中州学刊》2009年第2期。
    ②例如: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何志锋:《论产品责任中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2010年10月20日,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50968.
    ③ Pacific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 v. Haslip,499 U.S.1 (1991)。
    ④ BMW of North America, Inc. v. Gore,517 U.S.559 (1996).
    ⑤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237页。
    ⑥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页。
    ①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4—245页。
    ②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③何志锋:《论产品责任中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2010年10月20日,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50968。
    ① Robert E. Riggs, Constitutionalizing Punitive Damages:The Limits of Due Process,52 Ohio St. L. J.859,1991; Paul A. Williams, Removing Hands from "Deep Pockets":Restrictions on Punitive Damage Recovery in Strict Products Liability,62 U. M. K. C. L. REV.619,1994.
    ②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7页。
    ③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7--238页。
    ①何志锋:《论产品责任中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2010年10月20日,http://www.civillaw.cn/article/default.asp?id=50968。
    ②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③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0—231页。
    ④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页。
    ⑤有学者论证了殴打、辱骂他人的行为也可以科处惩罚性赔偿,参见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⑥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页。
    ①何志锋:《论产品责任中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2010年10月20日,http://www.civillaw.cn/article/default.asp?id=50968。
    ②何志锋:《论产品责任中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2010年10月20日,http://www.civillaw.cn/article/default.asp?id=50968。
    ①温世扬、邱永清:《惩罚性赔偿与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适用》2004年第12期。
    ②温世扬、邱永清:《惩罚性赔偿与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适用》2004年第12期。
    ③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页。
    ④ Michael Rustad & Thomas H. Koenig, The Historical Continuity of Punitive Damages Awards: Reforming the Tort Reformers,42 AM. U. L. REV.1269 (1993), at20,转引自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页。
    ⑤何志锋:《论产品责任中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2010年10月20日,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50968。
    ①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页。
    ②参见何志锋:《论产品责任中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2010年10月20日,http://www.civillaw.cn/article/default.asp?id=50968。
    ③参见何志锋:《论产品责任中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2010年10月20日,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50968。
    ④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页。陈教授将"degree of reprehensibility "翻译为“非难程度”,但是为了避免将这一来自英美法上的名词与大陆法系上的专有名词“非难性”相混淆,我将之翻译为“应受谴责程度”,因为“非难性”主要是指不法行为人的主观恶性,而“应受谴责程度”还包括一些客观情势。
    ①何志锋:《论产品责任中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2010年10月20日,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50968。
    ②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5页。
    ③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④ BMW of North America, Inc. v. Gore,517 U. S.559 (1996).
    ①何志锋:《论产品责任中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2010年10月20日,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50968。
    ②参见何志锋:《论产品责任中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2010年10月20日,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50968。
    ①BMW of North America, Inc. v. Gore,517 U.S.559 (1996).
    ②参见何建志:《惩罚性赔偿之法理与运用——最适赔偿额之判定》,《台大法学论丛》第31卷第3期,2002年。
    ③林德瑞:《论惩罚性赔偿金可保性之法律争议》,《中正大学法学集刊》第5期,1999年。
    ①何志锋:《论产品责任中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2010年10月20日,http://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50968。
    ②关于我国小额诉讼的建构问题,可以参见范愉:《小额诉讼程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章武生:《简易、小额诉讼程序与替代性程序之重塑》,《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
    ③929 S.W.2d 326 (Tenn.1996).
    ④徐海燕:《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①徐海燕:《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②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①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立法的思考》,2004年4月14日,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15457.
    ②TXO Production Corp.v Alliance Resources Corp,509 U.S.443(1993).
    ③BMW of North America, Inc.v.Gore,517 U.S.559(1996).
    ④参见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立法的思考》,2004年4月14日,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15457。
    ⑤何志锋:《论产品责任中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2010年10月20日,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50968。
    ⑥邢海宝、余浩:《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与适用》,《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①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②温世扬、邱永清:《惩罚性赔偿与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适用》2004年第12期。
    ③邢海宝、余浩:《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与适用》,《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④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6页。
    ⑤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2页、第281页。
    ① Mark Peterson, Syam Sarma, and Michael Shanley, Punitive Damages:Empirical Findings. Santa Monica, CA:RAND Corporation,1987, P.15,转引自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6页。
    ②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2—243页。
    ③这一点从许多法院不愿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适用于“王海”等职业打假的态度上可以看出
    ④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立法的思考》,2004年4月14日,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15457。
    ①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立法的思考》,2004年4月14日,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15457。
    ②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9页。
    ③ Polinsky, A. Mitchell & Steven Shavell, Punitive Damages:An Economic Analysis, Harvard Law Review, Volume 111,1998, pp.869-962.
    ④何建志:《惩罚性赔偿之法理与运用——最适赔偿额之判定》,《台湾大学法学论丛》第31卷第3期,2002年。
    ①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立法的思考》,2004年4月14日,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15457。
    ② Michael Rustad & Thomas Koenig, The Historical Continuity of Punitive Damages Awards:Reforming the Tort Reformers,42 AM. U. L. REV.1269 (1993), p.1280。
    ③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页。
    ④参见林德瑞:《论惩罚性赔偿金可保性之法律争议》,《中正大学法学集刊》第5期,1999年。
    ①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241页。
    ②参见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页。
    1.《唐律疏议》,中华书局1983年版。
    2.王立民:《古代东方法研究》,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3.陈聪富:《侵权归责原则与损害赔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于敏:《日本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王泽鉴:《侵权行为法(第一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曾世雄:《损害赔偿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张严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8.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9.林诚二:《民法债编总论——体系化解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关淑芳:《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金福海:《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2.张新宝:《侵权责任法立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3.程啸:《侵权责任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4.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侵权责任法疑难问题案例解读》,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5.吴庆宝:《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政策与指导案例5(侵权纠纷卷)》,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6.杨立新:《侵权责任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17.王利明:《侵权责任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8.谢怀栻:《大陆法国家民法典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9.张民安:《现代法国侵权责任制度研究(第2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0.孙玉红:《侵权法功能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21.沈宗灵,《比较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苏永钦:《寻找新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圣经》
    2.《摩奴法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3.《日本民法典》,王书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4.《德国民法典》,陈卫佐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法国民法典》,罗结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6.[意]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上)》,张新宝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8.[德]马克西米利安·福克斯:《侵权行为法》,齐晓琨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9.[日]高桥宏志:《民事诉讼法:制度与理论的深层分析》,林剑锋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0.[日]田山辉明:《日本侵权行为法》,顾祝轩、丁相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版。
    11.[日]圆谷峻:《判例形成的日本新侵权行为法》,赵莉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2.[日]佐伯仁志、道垣内弘人:《刑法与民法的对话》,于改之、张小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3.[日]田中英夫、竹内昭夫:《私人在法实现中的作用》,李薇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4.[美]文森特·R·约翰逊:《美国侵权法》,赵秀文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16.[英]彼得·莱兰、戈登·安东尼:《英国行政法教科书(第5版)》,杨伟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Mark Peterson, Syam Sarma, and Michael Shanley, Punitive Damages:Empirical Findings. Santa Monica, CA:RAND Corporation,1987。
    2.Ghiardi, J.D., and Kircher, J.J., Punitive Damages:Law and Practice, Volume 1, West Group,,1998.
    3.Linda L. Schlueter & Kenneth R. Redden, Punitive Damages,LEXIS Publishing, 2000.
    4. Douglas Laycock, Modern American Remedies, Aspen,2002。
    5. Schlueter, Linda L., and Kenneth R. Redden., Punitive Damages.4th ed. New York: LEXIS,2000。
    1.戴志杰:《两岸《消保法》惩罚性赔偿金制度之比较研究》,《台北大学法学论丛》第53期,2003年12月
    2.戴志杰:《中国大陆惩罚性赔偿金制度之规范与实践问题》,《法令月刊》第54卷4期,2003年4月
    3.戴志杰:《中华人民共和国惩罚性赔偿金制度之现状与未来发展——从消保法过渡到民法典草案之考察》,《经社法制论丛》第39期(2007年)
    4.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年第5期。
    5.王利明:《惩罚性损害赔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6.王崇敏、陈敖翔:《我国民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新探》,《河北法学》2004年第2期。
    7.张新宝、李倩:《惩罚性赔偿的立法选择》,《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8.杨立新:《“王海现象”的民法思考——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惩罚性赔偿金》,《河北法学》1997年第5期。
    9.杨立新:《对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惩罚性赔偿金制裁恶意产品侵权行为的探讨》,《中州学刊》2009年第2期
    10.冯玉军、李珂:《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兼论中国<消法>第49条的法律适用》,《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1.徐海燕:《我国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法学思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2.林德瑞:《论惩罚性赔偿》,《中正大学法学集刊》第1期,1998年。
    13.林德瑞:《论惩罚性赔偿金可保性之法律争议》,《中正大学法学集刊》第2期,1999年
    14.王晓明:《美国侵权法惩罚性赔偿制度改革述评》,《民商法论丛》第42卷,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5.沈冠伶:《美国惩罚性赔偿判决在德国之承认及执行》,《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25期,2001年8月。
    16.谢哲胜:《惩罚性赔偿》,《台大法学论从》,第30卷第1期,2001年。
    17.许士宦:《美国惩罚性赔偿判决在日本之承认及执行》,《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25期,2001年8月。
    18.[日]浦川道太郎:《日本法的惩罚性损害赔偿与制裁性慰谢金》,《法学家》2001年第5期。
    19.石睿:《美德两国惩罚性赔偿之当前发展》,《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2期。
    20.王雪琴:《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民商法论丛》第20卷,香港金桥文化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版
    21.王立峰:《惩罚性赔偿的道德基础》,《山东审判》2003年第1期。
    22.江燕鸿:《惩罚性赔偿制度之研究——以美国惩罚性赔偿判决之承认与执行为中心》,台湾中正大学法律学系2009届硕士论文,第15页。
    23.钟豪峰:《刑事不法与民事不法的分界》,台湾政治大学法律学系2002届硕士论文。
    24.黄宏全:《商品责任之损害赔偿》,辅仁大学法律学研究所2003届博士论文。
    25.杨靖仪,《惩罚性赔偿金之研究:以评析消费者保护法第五十一条为中心》,台湾大学法律学研究所1996届硕士论文。
    26.陈春玲:《论惩罚性赔偿金之法律争议与风险管理》,台湾政治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
    27.邢海宝、余浩:《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确立与适用》,《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28.温世扬、邱永清:《惩罚性赔偿与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适用》2004年第12期。
    29.朱柏松:《消费者保护法之成立、构成及若干问题之提起》,《法学丛刊》第39卷第4期,1994年10月。
    30.尹志强:《我国民事法律中是否需要导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法学杂志》2006年第6期。
    31.刘水林:《论民法的“惩罚性赔偿”与经济法的“激励性报偿”》,《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32.何建志:《惩罚性赔偿金之法理与应用——论最适赔偿金额之判定》,《台大法学论丛》第31卷第3期,2002年5月。
    33.《农药盐”上餐桌,监管哪去了?》,《广州日报》2012年2月2日。
    34.谢哲胜:《惩罚性赔偿》,《台大法学论丛》第30卷第1期,2001年。
    35.高明华:《侵权与违约的经济学分析》,《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1期。
    36.邱聪智:《商品责任释义——以消费者保护法为中心》,载法学丛刊杂志社编:《当代法学名家文集——庆祝法学丛刊创刊四十周年》,1996年版,第167页。
    37.《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仅两成接轨国际名企频出问题》,《经济参考报》,2011年11月23日。
    38.陈灿平:《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论定位与适用范围》,《湖南大学学报(社会和学版)》2011年第4期。
    39.熊进光、万晴:《论惩罚性赔偿在合同领域的适用——兼评民法典草案的有关规定》,《行政与法》2006年第2期
    40.袁碧华、宋鲲鹏、金兰:《惩罚性赔偿在合同领域的排除与扩张——兼论建立我国合同领域惩罚性赔偿适用规则》,《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6期
    41.高利红、余耀军:《环境民事侵权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之探究》,《法学》2003年第3期
    42.张媛:《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惩罚性赔偿原则的适用》,《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43.王学峰:《论知识产权侵权引入惩罚性赔偿责任制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44.李国海:《反垄断法损害赔偿制度比较研究》,《法商研究》2004年第6期
    45.李俊峰:《垄断损害赔偿倍率问题研究——兼论我国反垄断法草案的相关制度选择》,《比较法研究》2007年第4期
    46.叶卫平:《惩罚性赔偿的制度思考》,《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47.李朝庆:《<证券法>应设立惩罚性赔偿条款》,《中国证券报》2001年4月17日。
    48.刘焱白:《论劳动基准法中用人单位的惩罚性赔偿责任》,《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3期
    49.田韶华:《论惩罚性死亡赔偿金制度之构建——兼谈死者近亲属缺位情形下的死亡赔偿》,《北方法学》2007年第5期
    50.陈屹立、张帆:《死亡赔偿制度的分层构建——基于法经济学视角》,《广东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51.陈秋玲:《我国死亡赔偿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52.刘永光、吕静:《我国未成年人死亡赔偿制度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53.陈灿平:《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理论定位与适用范围》,《湖南大学学报(社会和学版)》2011年第4期。
    54.王本宏、范圣兵:《论惩罚性赔偿在我国侵权法领域的适用》,《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55.韩世远:《责任竞合的法理构造——以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为中心》,《人民法院报》2004年1月30日
    56.段厚省:《请求权竞合研究》,《法学评论》2005年第2期。
    57.傅鼎生:《赔偿责任竞合研究》,《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11期。
    58.周江洪:《罚性赔偿责任的竞合及其适用——<侵权责任法>第47条与<食品安全法>第96条第2款之适用关系》,《法学》2010年第4期。
    59.范愉:《小额诉讼程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60.章武生:《简易、小额诉讼程序与替代性程序之重塑》,《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
    61.周碧蛾:《脉络分析:美国社会学对个人行为研究的一个新构想》,《美国研究》1981年第2期。
    62.张光仁:《考古资料的脉络分析:以玛瑙珠与硬陶瓮为例谈起》,《考古人类学刊》2012年第6期。
    63.杜称华:《惩罚性赔偿适用中的责任竞合问题研究》,《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2期。
    64.杜称华:《惩罚性赔偿在法体系上定位问题之探讨》,《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1.Exemplary Damages in the Law of Torts,70 Harv. L. Rev.517,519 (1957)
    2.David F. Partlett, Punitive Damages:Legal Hot Zones,56 La. L. Rev.781,797 (1996)
    3.David R. Levy, Punitive Damages in Light of TXO Productions Corp. v. Alliance Resources Corp,39 St. Louis U. L. J.409,412 n.20 (1994).
    4.R.C. Ausness, Retribution and Deterrence:The Role of Punitive Damages in Products Liability Litigation,74K y. L. J.1.2 (1985).
    5.Grace M.Giesel, The Knowledge of Insurers and the Posture of the Partie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surability of Punitive Damages,39 U. Kan. L. Rev.355 (1990),P.361.
    6.Barry Nicholas, An Introduction to Roman Law, Clarendon Press,1984,p.210. David G. Owen, A Punitive Damages Overview:Functions, Problems & Reform,39 Vill. L. Rev.393 (1994).
    7.David Owen, Punitive Damage in Products Liability Litigation,74 Mich. L. Rev. 1257 (1976).
    8.The Law Reform Commission, Aggravated, Exemplary, and Restitutionary Damages, Consultation Paper No.132 (1993).
    9.David G. Owen, Punitive Damages Awards in Product Liability Litigation:Strong Medicine or Poison Pill? A Punitive Damages Overview:Functions, Problems and Reform,39 Villanova Law Review 363 (1994)
    10.D.B.Dobbs, Ending Punishment in "Punitive" Damages:Deterrence-Measured Remedies,40 Alabama Law Review 831,844-849 (1989)
    11.Dorsey D. Ellis,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in the Law of Punitive Damages,56 Southern California Law Review,1,3(1982)
    12.Michael Rustad, Thomas Koenig, The Historical Continuity of Punitive Damages Awards:Reforming the Tort Reformers,42 Am. U. L. Rev.1269 (1992)。
    13.David F. Partlett, Punitive Damages:Legal Hot Zones,56 La. L. Rev.781,797 (1996).
    14.Harold See, Punitive Damages:A Supporting Theory,40 Ala. L. Rev. 1227,(1989), p.1228;
    15.Richard Marcus, Punitive Damages Under Federal Statutes:A Functional Analysis, 60 Calif. L. Rev.191, p.213(1972).
    16.Dvidson and Jespersen, The American Legal System, Kent Publishing Co.,1987, p.214.
    17.Howells and Weatherill, Consumer Protection Law, Dartmouth Publishing Co., 1995, p.1375.
    18.Robert Cooter, Punitive Damages for Deterrence:When and How Much? 40 Ala. L.Rev.1143,1148(1989).
    19.W. Kip Viscusi, The Social Costs of Punitive Damages against Corporations in Environmental and Safety. Torts,87 GEO. L.J.285 (1998)。
    20.Cass R. Sunstein, Daniel Kahneman, and David Schkade, Assessing Punitive Damages,107 Yale L. J.2071 (1998).
    21. Owen, D.G., Problems in Assessing Punitive Damages Against Manufacturers of Defective Products,49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1,8 (1982)。
    22.Grace M. Giesel, The Knowledge of Insurers and the Posture of the Partie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Insurability of Punitive Damages,39 KAN. L. REV.355 (1991)。
    23.Mallor, J., and Roberts, B., Punitive Damages:Toward a Principled Approach,50 Hastings Law Journal 969 (1999)
    24.Steven R.Salbu, Developing Rational Punitive Damages Policies:Beyond the Constitution,49 Fla. L. Rev.247,(1992)
    25.Robert E. Riggs, Constitutionalizing Punitive Damages:The Limits of Due Process,52 Ohio St. L.J.859,1991; Paul A. Williams, Removing Hands from "Deep Pockets:Restrictions on Punitive Damage Recovery in Strict Products Liability,62 U.M.K.C. L. REV.619,1994.
    26.Michael Rustad & Thomas H. Koenig, The Historical Continuity of Punitive Damages Awards:Reforming the Tort Reformers,42 AM. U.L. REV.1269 (1993)
    27.Polinsky, A. Mitchell & Steven Shavell, Punitive Damages:An Economic Analysis, Harvard Law Review, Volume 111,1998.
    28.Michael Rustad & Thomas Koenig, The Historical Continuity of Punitive Damages Awards:Reforming the Tort Reformers,42 AM. U.L. REV.1269 (1993).
    29. Helmut Koziol, Punitive Damages-A European Perspective,68 La. L. Rev.741 (2007-2008).
    30. Ronen Perry, Economic Loss, Punitive Damages, and the Exxon Valdez Litigation, 45 Georgia Law Review 407-485 (2011).
    1.杨立新:《商品房买卖中的惩罚性赔偿》,2003年8月2日,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10370。
    2.侯旭东:《惩罚性赔偿新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为中心》,2005年12月22日,http://www.fszjfy.gov.cn/program/article.jsp?ID=10680。
    3.金福海:《惩罚性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的思考》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15457,2011年3月20日访问。
    4.何志锋:《论产品责任中惩罚性赔偿数额的确定》,2010年10月20日,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50968。
    5. beyond a reasonable doubt, http://legal-dictionarv.thefreedictionarv.com/Beyond+a+Reasonable+Dou bt
    6.《市民一再被中“毒”食品安全监管漏洞百出》,http://news.davoo.com/guangzhou/201003/01/73437_12146438_7.htm.
    7.欧家路:《论独立的惩罚性赔偿请求权之构建——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为视角》,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26342。
    8.《审批合格的螺旋藻为何“铅超标”?》,2012年03月28日,http://news.xinhuanet.com/2012-03/28/c_111714237_3.htm
    9.张新宝:《<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编建议稿草案>理由概说(五)》,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11017
    10.王利明等:《<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编>建议稿草案》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10714
    11.王利明、杨立新、张新宝:《我国侵权责任立法的新进展三人谈——民商法前沿论坛第338期实录》http://www.civillaw.com.cn/article/default.asp?id=46877
    12.刘俊海:《<证券法>应设立惩罚性赔偿条款》, http://www.cnstock.com
    13.《《食品安全法》将一审惩罚性赔偿制度成最大亮点》,http://www.xici.net/d63145454.htm
    14.《食品安全立法要强化私人实施机制》,http://www.yzdb.cn/article_detail.asp?id=10353
    1.Coryell v. Colbaugh,1 N. J. L.90,91 (Sup. Ct.1791)
    2.Huckle v. Money,95 Eng. Rep.768 (C.P.1763)
    3.Genay v. Norris,1 S. C. L.3,1 Bay 6 (1784)
    4.Wilkes v. Wood,98 Eng.489 (C.P.1763)
    5.Huckle v. Money,95 Eng. Rep.768 (K.B.1763)
    6.Broome v Cassell [1971] 2 QB 354 (CA); [1972] AC 1027 (HL)
    7.Genay v. Norris,.1 S.C.L. (1 Bay) 6 (1784)
    8.Coryell v. Colbough,1 N.J. (Coxe) 77 (1791)
    9.Rex Trailer Co. v. United States,350 U. S.148 (1956)
    10.Gertz v. Robert Welch, Inc.,418 U.S.323 (1974)
    11.International Brotherhood of Electrical Workers v. Foust,442 U.S.42 (1979)
    12.Distinctive Printing & Packaging Co. v. Cox,232 Neb.846,443 N.W.2d 566 (1989)
    13.Spokane Truck & Dray Co. v. Hoefer,2 Wash.45,25 P.1072 (1891)
    14.Fay v. Parker,53 N. H.342 (1872)
    15.Kemezy v. Peters,79 F.3d 33 (7th Cir.1996)
    16.Claunch v. Bennett,395 S.W.2d 719. (Tex. Civ. App.1965)
    17.TXO Production Corp. v. Alliance Resources Corp,509 U.S.443 (1993)
    18.BMW of North America, Inc. v. Gore,517 U.S.559 (1996)
    19.Pacific Mutual Life Insurance Co. v. Haslip,499 U.S.1 (1991)
    20.Coffey v. Fayette Tubular Prods.,929 S.W.2d 326 (Tenn.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