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电影一直是以近乎独立的“类型片”的形式和地位而存在的。民族电影因为展示了众多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内容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是独特的自然景观、优美的音乐歌舞、绚烂的民族服饰,还是鲜明的民族性格,都是中国电影史上值得骄傲的美好画面。然而,作为一种文化产业事项,当今的民族电影由于在经济价值实现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从而也使民族电影可以发挥的丰富人类文化多样性、推进民族平等团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意识等重要功能未能很好的实现。
     云南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民族文化资源的丰富是举世公认的。然而,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从诞生以来,在经历了20世纪50-60年代的高潮之后,几经起伏,至今仍然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产业。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应该具有的核心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显现。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面临的最大难题就在于难以在电影产业的三大属性即政治性、艺术性与经济性之间达成平衡。而这一困境的形成是与早期国产电影(含中国民族电影)在产生之初及其早期发展以及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历程中对这三个属性的处理一直存在失衡状态有着紧密的关联的。对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困境原因的深刻思考就必须要在对早期国产电影以及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分析中才能实现。
     电影这一新的艺术形式传入中国的时代正是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在清末民国时期,救亡图存是整个中国所面临的最为急迫的任务。电影成为民族解放下宣传爱国主义的重要工具,其盈利潜力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即使有人意识到了电影的发展可以带来经济利益,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一经济目的也是难以实现的。
     此后,从作为抗日救国情景下唤醒爱国热情的工具到担负着新中国培养各民族的国家意识的使命,从“文化大革命”时期作为政治宣传与政治斗争的工具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成为拨乱反正的表征,再到当下成为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工具,电影的意识形态功能在中国的不同历史时期一直都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此也就造成了电影产业的艺术性、娱乐性和经济性虽不时地被提到,但始终未能上升到与电影产业的意识形态功能等量齐观的地位。电影产业本身各个属性之间应有的平衡关系难以达成,从而制约了中国电影、包括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产业化发展。
     在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中,也出现过所谓“叫好又叫座”的案例。这些电影的一个共性就在于:既契合了当时的政治语境与大众的社会文化心理和精神需求,同时又具有良好的艺术表达和商业回报。当下,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观念已经在国家大力发展电影产业的体制保障下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同,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也在努力地走向市场,但电影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艺术性、娱乐性和经济性之间的关系并没有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其效果也依然不尽如人意。
     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产业化发展应该涵盖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和后电影产品的开发、经营与管理等一系列的环节,而其中电影产品本身的开发是整个电影产业发展的核心和现实基点。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需要以差异化的产品突显比较优势、用“世界的语言”讲述民族的故事、以产业化的运作达成真正的“叫好又叫座”。具体而言,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需要将民族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良好的经济效益能够成为民族电影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在满足人们尤其是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和交流的同时,为社会尤其是广大的少数民族群众带去实惠,增强其幸福感,提升文化自觉与文化保护意识,提升国家软实力,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良好的产业化发展将在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进而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同时,促进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元性的发展,也将为人类生存方式与发展方式的更多的可能性提供参考,使不同的文化持有者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The minority film always exists with an almost independent of the form of "genre" and status in China which is a multi-ethnic country. The minority film has left a deep impression to people because of showing the social life of many ethnic minorities. Whether it is a unique natural landscape, beautiful music and dancing, gorgeous costume, or a distinctive minority character, they are all good pictures to be proud of in the Chinese movie history. However, as a kind of cultural industry, today's minority film is no good implement some important function in enriching the diversity of human culture, promoting ethnic equality and unity, spreading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nd enhancing the sense of national identity of ethnic minorities because there is a big problem in terms of economic value.
     There are25indigenous minorities in Yunnan. Yunnan is rich in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resources are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However, since birth, the peak of the '50s and'60s of the20th century and several ups and downs, Yunnan minority film is still not a mature culture industry. Its centr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Yunnan ethnic cultural industry has not been fully revealed. Yunnan minority film's biggest problem is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reach a balance between the three attributes (the political attribute, art attribute and economic attribute) of the film industry. And the formation of this dilemma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tate of imbalance of handling of these three attributes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generation of Chinese film (including Chinese minority film) and its early 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Yunnan minority film. Deep thinking of the reasons for difficulties in Yunnan minority film development can be achieved in th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the entire Chinese film including Yunnan minority film.
     Movie as a kind of new art form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 when China was in the problems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anti-aggression was the most urgent task for China. Film became the important tool of promoting patriotism in the context of national liberation, and its profit potential was not given enough attention. Even if some people realiz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could bring economic benefits, but under the social background at that time, the economic purpose was also difficult to be achieved.
     After that, from as the tool of arousing the patriotic enthusiasm in the context of the anti-Japanese national salvation to assuming the mission of cultivating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the various nationalit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from as an instrument of political propaganda and struggle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period to becoming a sign of right after the en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o becoming a strategic tool of promoting cultural soft power in the present, the ideological function of the film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of China. It also creates a result that although the art attribute, entertainment attribute and economic attribute of the film industry have at times been mentioned, but always fail to rise to the equally important position as the ideology function.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a proper balance between the three properties of the film industry itself, thus restricting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Chinese film including Yunnan minority film.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lm including Yunnan minority film, also there are some "popular and profitable" cases. These films have a commonality which both agrees with the prevailing political context and the public's social cultural psychology and spiritual demand and has good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commercial return. At present, the notion of "film as a cultural industry" has been gradually obtained the social approval under the country's security to vigorously develop the film industry. And Yunnan minority film is also hard to march towards the market.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deological attribute, art attribute, entertainment attribute and economic attribute of Yunnan minority film can not reach a new equilibrium, and the effect is still unsatisfactory.
     Th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Yunnan minority film covers a series of links, including the film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screen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derivatives and so 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product itself is the core and realistic basis of the whole film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Yunnan minority film needs to highlight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with differentiated products, tell the story and human nature by using "world language" and skills, produce really "popular and profitable" films through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works, in order to change the minority culture resources advantage into economic advantage, make the good economic benefit as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Yunnan minority film. At the same time of meeting the growing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people especially the ethnic minority people, promoting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Yunnan minority film industry can bring benefits to society especially the broad masses of ethnic minorities, enhance their happiness, promote their cultural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e protection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 the national soft power, thus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Yunnan minority film industry will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ethnic minority culture which is a part of the Chinese nation culture. In the meantime, it will promote the diversity and pluralistic development of human culture, als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possibility of a more human way of life and development, and allow different cultural holders to understand and tolerate each other, live in harmony and develop collectively.
引文
① 马翀炜、晏雄:《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产业》,载《思想战线》,2010年第5期,第21页。
    ② 尹鸿、尹一伊:《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载《电影艺术》,2013年第2期,第5页。
    ③ 数据参见蒋涛:《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规模仅为美国1/26》,载新浪网新闻中心,2013年6月27日,http://news.sina.com.cn/m/2013-06-27/120627512931.shtml。
    ④ 参见吴丽:《云南影视教育80年的发展与思考》,载《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第99页。
    ① 数据参见:《云贵文化产业考察报告:影视滇军崛起的背后》,载新华网河北频道,2010年4月25日,http://www.he.xinhuanet.com/news/2010-04/25/coment_19615675.htm。
    ① 娜斯:《从<卧虎藏龙)到<无极>的票房数字》,载《大众电影》,2007年第6期,第27页。
    ①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42-43页。
    ② [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50页。
    ① [美]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胡静译,土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86页。
    ① 参见[苏](?)·B·勃洛姆列伊:《民族’与民族学》,李振锡等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页。
    ② 郝时远:《Ethnos(民族)和Ethnic group(族群)的早期含义与应用》,载《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第1页。
    ③ [美]N·格莱泽、D·P·莫尼汉:《民族与民族研究》,载马戎主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5页。
    ① 参见李振宏:《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民族定义研究》,载《民族研究》,2009年第5期。
    ②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27所民族院校的英译名中,“民族”一词通常有以下4种译法:(1)"Nationalities":这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如云南民族大学Yunnan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2) "Ethnic":仅有北方民族大学Beifang Ethnic University使用;(3)"Minorities":只有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Minorities Teachers College of Qinghai Teachers Universit这样翻译;(4) "National":只有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Xiangxi Nationa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用此翻译。2008年12月8日,中央民族大学在官网发布了一则《中央民族大学关于启用新英文校名的通知》,宣布自2008年11月20日开始,学校启用"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这一新的英文校名,自此停用原英文校名"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2012年5月,贵州民族大学也在官网发布消息,宣布其英文校名由"Guizhou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更改为"Guizhou Minzu University"。同年7月份,这两所大学英文校名变更的事件成为热点新闻,并引发了关于“民族”一词翻译的讨论。赞同者认为,“应在对外翻译中将‘民族’一词直接用汉语拼音表示,以体现改革开放新时代下我国民族学理论建设创新的特色,避免西方‘民族’一词的多义性和易变性所带来的理解歧义”(黄现狂:《试论西方“民族”术语的起源、演变和异同(二)》,载《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第18页),这是顺应了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强大、很多大学和大企业都在自己的英文名称中加入中国元素的潮流,翻译“更准确更自信”(参见《中央民族大学将“民族”英译为"minzu"引争议》,载腾讯网,2012年7月22日,http://news.qq.com/a/20120722/000062.htm),体现了一种对原语文化话语权的把握。反对者则认为,不能把所谓的“中国元素”的概念范围无限泛化,民族院校校名中的“民族“并非中国特有的文化专属名称,使用自己生造的音译词既不准确,也不利于跨文化传播(参见焦鹏帅:《“民族”译‘'Minzu"是自信,还是不自信?》,载光明网文化频道,2012年7月23日,http://culture.gmw.cn/2012-07/23/content_4616957.htm:申志民、付饶:《中央民大“民族”英译"minzu"网友称不准确》,载搜狐网,2012年7月22日,http://news.sohu.com/20120722/n348724445.shtml).但无论是赞同者,还是反对者,大都提及关于“民族”一词翻译的混乱现状。
    ③ 《中央民族大学学校概况、学校沿革》,载中央民族大学网站,http://www.muc.edu.cn/About/.
    ① 本书编写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29页。
    ②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李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1页。
    ③ [美j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4页。
    ①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5页。② 参见高小岩:《“想象的共同体”的理论困境与探讨》,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第1期;吴瑛:《多维视野下的民族主义的诠释——评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载《当代亚太》,2008年第2期:马衍阳:《(想象的共同体)中的“民族”与“民族主义”评析》,载《世界民族》,2005年第3期;尤李:《民族主义的新视野——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载《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2期。
    ③ A.D.史密斯:《回忆与现代性:对欧内斯特·盖尔纳的民族主义理论的思索》,载《民族与民族主义》,1996年第2卷第3期,第359页。
    ④ A.D.史密斯:《回忆与现代性:对欧内斯特·盖尔纳的民族主义理论的思索》,载《民族与民族主义》,1996年第2卷第3期,第383页。
    ⑤ 转引自[英]苏珊·海沃德:《构架中的民族电影》,李小刚译,载《世界电影》,2003年第2期,第76页。
    ⑥ P.霍尔:《民族主义与历史真实》,载《民族与民族主义》,1997年第3卷第1期,第3页。
    ① P.霍尔:《民族主义与历史真实》,载《民族与民族主义》,1997年第3卷第1期,第5页。
    ② 参见[英]苏珊·海沃德:《构架中的民族电影》,李小刚译,载《世界电影》,2003年第2期,第86页。
    ③ 参见[英]苏珊·海沃德:《构架中的民族电影》,李小刚译,载《世界电影》,2003年第2期,第87页。
    ④ 李少白:《中国电影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① 参见倪祥保:《论民族电影的国际化》,载《电影艺术》,2005年第2期,第39页,以及作者在2004年6月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上海国际电影节办公室主办的“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跨国电影与民族电影内涵厘定及其它》。
    ② 舒克:《什么是民族电影——再与郑雪来先生商榷》,2000年1月18日,http://i.mtime.com/shuke/blog/6307/。
    ③ 转引自[加拿大]伊恩·贾维:《民族电影:一种理论上的评估》,李小刚译,载《世界电影》,2002年第6期,第26页。
    ④ 转引自[加拿大]伊恩·贾维:《民族电影:一种理论上的评估》,李小刚译,载《世界电影》,2002年第6期,第25页。
    ⑤ 参见[英]苏珊·海沃德:《构架中的民族电影》,李小刚译,载《世界电影》,2003年第2期,第79页。
    ① 参见[英]苏珊·海沃德:《构架中的民族电影》,李小刚译,载《世界电影》,2003年第2期,第89页。
    ② [加拿大]伊恩·贾维:《民族电影:一种理论上的评估》,李小刚译,载《世界电影》,2002年第6期,第25页。
    ③ [美]安德鲁·希格森:《民族电影的限制想像》,李小刚译,载《世界电影》,2003年第1期,第52页。
    ④ 参见[美]安德鲁·希格森:《民族电影的限制想像》,李小刚译,载《世界电影》,2003年第1期,第56页。
    ① 参见[美]安德鲁·希格森:《民族电影的限制想像》,李小刚译,载《世界电影》,2003年第1期,第59页。
    ② 张维:《电影民族学论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页。
    ③ 赵仲牧、李启斌:《民族电影的符号学构想》,载中国电影家协会编:《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探讨会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320页。
    参见陈剑雨:《重视少数民族电影创作》,载中国电影家协会编:《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探讨会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100-101页。
    ② 参见王志敏:《少数民族电影的概念界定问题》,载中国电影家协会编:《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探讨会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164页、第170-171页。
    ③ 少舟:《闪烁多民族生活缤纷光彩的新中国银幕》,载中国电影家协会编:《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探讨会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123页。
    ① 饶曙光:《民族电影如何从“边缘”走向“主流”》,载《中国艺术报》,2011年5月4日,第5版。
    ② 饶曙光:《民族电影如何从“边缘”走向“主流”》,载《中国艺术报》,2011年5月4日,第5版。
    ① 参见李安:《文化自觉与产业自觉——兼谈<静静的嘛呢石>的策划与运作》,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② 邹华芬:《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19792008)》,华东师范大学,2009届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1月,第11页。
    ① 陈犀禾:《民族、国家和国家形象》,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16页。
    ① [美]张英进:《简述中国电影研究在欧美的发展》,载《电影艺术》,2005年第2期,第42页。
    ② 参见陈犀禾:《民族、国家和国家形象》,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16页。
    ① 章柏青:《新中国电影“十七年”的光彩》,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10期;马谛、胡志刚:《走在历史拐点上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写给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诞生六十周年》,载《现代传播》,2010年第12期。
    ② 周根红:《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电影的民族文化境遇》,载《民族艺术》,2009年第1期。
    ③ 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④ 尹鸿、凌燕:《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⑤ 李奕明:《十七年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化视点与主题》,载《电影创作》,1997年第1期。
    ⑥ 程郁儒:《论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话语本质及其功能》,载《思想战线》,2009年第5期,第57页。
    ⑦ 林铁、张建永:《现代性视域下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认同路径》,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第3期。
    ⑧ 李二仕:《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① [美]张英进:《中国电影中的民族性与国家话语》,2008年3月24日,http://news.artxum.com/yingxi-1222-6108993.shtml。
    ② Clark.Paul, "Ethnic Minorit ies in Chinese Films:Cinema and the Exotic", East-West Film Journal 1, no.2 (1987),15-16.
    ① 参见Gladney. Dru C, "Representing Nationality in China:Refiguring Majority/Minority Identities",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3, no.1 (1994):94; 96,98,114.
    ② 邹华芬:《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19792008)》,华东师范大学,2009届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1月。
    ① 索南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视觉符号之一——色彩的运用和效果》,西北民族大学,2009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6月。
    ② 马雪娟:《少数民族题材与中国西部电影创作之研究》,西北民族大学,2005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9月。
    ③ 杨伟:《少数民族题利电影轨迹审视与探索——兼论藏族题材的典型意义》,西北民族大学,2005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8月。
    ④ 祝卓理:《从遮蔽到确认——评国内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多元文化取向的发展轨迹》,广西民族大学,2007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⑤ 李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10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4月。
    ① 王珏:《“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民族叙事初探》,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① 吴峥、王义、杨士宏:《“十七年”时期南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叙事研究》,载《科学之友(B版),2007年第9期。
    ③ 李二仕:《作为艺术探索的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
    ④ 乌尔沁:《当代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学化空间》,载《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⑤ 饶曙光:《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概念·策略·战略》,载《当代文坛》,2011年第2期。
    ⑥ 赵卫防:《缝合与间离——对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一种评析》,载《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
    ⑦ 董伟建、余秀才:《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刍议》,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饶曙光、陈清洋:《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载《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① 满却顿智:《全球化语境中少数民族电影的生存方略》,载《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② 李启军、胡牧:《近二十年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述评》,载《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① 封植:《一部富有边疆色彩的影片——评“边寨烽火”》,载《中国电影》,1958年第9期。
    ② 秦家华:《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赞歌——重评电影(五朵金花)》,载《思想战线》,1977年第6期。
    ③ 丽人:《喜见(阿诗玛)重放异彩》,载《电影新作》,1988年第3期,第73页。
    ① 张怀强:《1949——2009年云南少数民族电影发展概述》,载《艺术探索》,2011年第2期,第43页。
    ② 参见张婷婷:《论云南影视的历史与现状》,载《学术探索》,2012年第10期,第63页。
    ③ “十七年”通常是指从1949年到1965年这一段时期。
    ④ 参见吴丽:《“十七年”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与国家认同建构》,载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i与社会发展论坛组委会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从(2011年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
    ① 郝云华、王京友:《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身份、性别与文化主体的转变》,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② 李颖:《新时期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8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2年3月。
    ③ 杨鹏:《“十七年”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视觉造型特征分析》,载《电影文学》,2011年第11期。
    ④ 杨鹏:《“十七年”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叙事结构研究》,载《艺术百家》,2010年第S1期;张婷婷:《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叙事模式》,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⑤ 赵乐:《建国后17年少数民族电影音乐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载《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第2期。
    ① 王秋:《当代民族电影的继承和革新——以(婼玛的十七岁)和(花腰新娘>为例》,载《电影评介》,2010年第14期。
    ② 李光庆:《电影<阿诗玛)对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的发掘和重塑》,载《台声·新视角》,2005年第4期。
    ③ 贾玉洁:《(花腰新娘)中的民俗再现》,载《电影文学》,2007年19期。
    ④ 朱凌飞:《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载《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第56页。
    ① 参见车辚:《民国昆明电影放映业的发展》,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② 参见杨群:《腾飞的云南电影事业》,载《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S1期。
    ① 周曙光:《关于云南影视文化基地建设的思考’与构想》,载《学术探索》,2005年第4期。
    ② 郭鹏群、刘清华:《试论新世纪十年云南影视的探索与发展》,载《电影文学》,2011年第15期,第27页。
    ③ 杨泳:《云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载《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第10期。
    ④ 蔡尚伟:《我看“中国云南影视产业实验区”》,载《西部广播电视》,2007年第8期,第7页。
    ⑤ 参见陈真、李常林:《云南电影产业发展中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载《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第77页。
    ⑥ 孟维东:《云南影视的尴尬现状》,载《时代风采》,2011年第6期。
    ① [美]刘易斯·雅各布斯:《美国电影的兴起》,刘宗锟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① 贾磊磊:《影像的传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② 转引自贾磊磊:《影像的传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③ [美]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张德魁、冷铁铮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④ 参见[美]埃里克·巴尔诺:《世界纪录电影史》,张德魁、冷铁铮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第8-10页。
    ① 参见[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李启、周立方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55页。
    ① 转引自萧知纬、尹鸿:《好莱坞在中国:18971950年》,何美译,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第67页。
    ② 参见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8贝
    ③ 参见饶曙光、邵奇:《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运动:清除好莱坞电影》,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第120页。
    ④ 尹源:《云南最早放映电影的地方》,载《滇池》,2006年第5期,第40页。
    ⑤ 转引自萧知纬、尹鸿:《好莱坞在中国:18971950年》,何美译,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第66页。
    ① 饶曙光、邵奇:《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运动:清除好莱坞电影》,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第120页。
    ② 参见林漫等编:《夏衍谈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第105页。
    ① 参见萧知纬、尹鸿:《好莱坞在中国:18971950年》,何美译,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第69页。
    ② 萧知纬、尹鸿:《好莱坞在中国:18971950年》,何美译,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第70页
    ③ 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
    ④ 在“五·四”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成为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对象或附庸,一些资本家不再将资本投入工业生产,而是转至土地、公债及其他投机业,一时间专营投机买卖的交易所陆续出现。
    ① 参见刘思平:《张石川从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② 赵宗朴:《昆明电影放映事业四十年史话》,载《云南文史资料选辑》,1984年第21辑,第3页。
    ③ 沈芸:《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创建始末(19491957)》,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第39页。
    ④ 数据参见顾茜:《建国初私营影业转轨之概观》,载《电影艺术》,2004年第4期,第39页。
    ① 参见黄甫一川:《19051930:一种类型的缺失——中国战争片研究笔记之一》,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第46页。
    ② 参见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290贝。
    ③ 洪深:《我的打鼓时期已经过了么?》,载《洪深文集(第四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第514页。
    ① 洪深:《我的打鼓时期已经过了么?》,载《洪深文集(第四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第514页。
    ① 东北电影公司1946年改称“东北电影制片厂”、1955年再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
    ② 晋察冀军区政治部电影队后改称“华北军区政治部电影队”,俗称“华北电影队”。
    ③ 钟大丰:《袁牧之同志与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初创设想与实施》,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第33页。
    ① 钟大丰:《袁牧之同志与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初创设想与实施》,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第38页。
    ② 参见沈芸:《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创建始末(19491957)》,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第36页。文中指出,当时的私营影业公司有8家,其中所提的新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公私合营电影企业、成立于1950年8月的长江影业公司是其他一些文献没有统计到的。
    ③ 这是陈荒煤主编的《当代中国电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中的统计。“截至1951年5月,私营制片单位有10余家,从业人员约有800余人。”该数据转引自沈芸:《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创建始末(1949——1957)》,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第36页。
    ④ 据《建国初私营影业转轨之概观》一文的统计,当时在上海的私营制片公司大致有21家,包括:文华影片公司、昆仑影片公司、国泰影业公司、大同电影制片厂、华光影业公司等较具规模的公司和上海联合制片厂、兰心电影制片厂、中企影艺社、华侨影片公司、新中华影片公司、远东影片公司、大光明影片公司、大中华影片公司、新时代影片公司、嘉年影业公司、嘉华影业公司、启华影业公司、黎明影业公司、东华影业公司、
    惠昌影业公司、良友影业公司。详见顾茜:《建国初私营影业转轨之概观》,载《电影艺术》,2004年第4期,第48页。
    ① 扶持私营电影发展的措施参见钱春莲:《新中国私营电影业研究(上)》,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29页。
    ② 转引自顾茜:《建国初私营影业转轨之概观》,载《电影艺术》,2004年第4期,第41页。
    ① 饶曙光、邵奇:《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运动:清除好莱坞电影》,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第119-120页。
    ② 萧知纬、尹鸿:《好莱坞在中国:18971950年》,何美译,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第65页。
    ① 季洪:《新中国电影事业建设四十年(1949——1989)》,北京:本书编出版,1995年版,第5页。
    ② 载《人民日报》,1950年7月12日。
    ① 沈芸:《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创建始末(19491957)》,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第39页。
    ② 转引自沈芸:《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创建始末(19491957)》,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第39-40
    ① 转引自沈芸:《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创建始末(19491957)》,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第39-40贝。
    ② 钟大丰:《袁牧之同志与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初创设想与实施》,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第38页。
    ③ 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① 参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6-127页。
    ② [美]托马斯·沙兹:《旧好来坞/新好来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周传基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③ [美]菲·罗森:《影象的历史,历史的影象——巴赞理论中的主体和本体论》,桑重、鲁显生译,载《世界电影》,1991年第4期,第48页。
    ④ [美]比尔·尼科尔斯:《纪录片如何表现社会与政治问题》,刘兰译,载《世界电影》,2004年第1期,第 145页。
    ① [德]克劳斯·克莱梅尔:《德国纪录电影的双重困惑》,聂欣如译,载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② 参见[美]哈维兰:《文化人类学》,曲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350-359页。
    ③ 马丁·S·德沃金:《前言:民族形象与国际文化》,载[美]刘易斯·雅各布斯:《美国电影的兴起》,刘宗锟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第10页。
    ④ 马丁·S·德沃金:《前高:民族形象与国际文化》,载[美]刘易斯·雅各布斯:《美国电影的兴起》,刘宗锟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2页。
    ① 参见黄兴涛:《“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载《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2001年10月,第942页。
    ② 参见黄兴涛:《“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载《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2001年10月,第921--948页。
    ① 黄兴涛:《辛亥百年:民族自觉与符号认同: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载天涯论坛学术中国,2011年10月13日,http://bbs.tianva.cn/post-666-17604-1.shtml。
    ② 转引自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63页。
    ① 参见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334页。
    ② 莫斯科电影展览会是莫斯科国际电影节的前身。
    ③ 参见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334页。
    ① 中央电视台栏目《央视论坛》于2005年12月30日播出节目《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笔者根据节目内容进行了记录。
    ① 参见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
    ② 转引自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4-5页。
    ③ 参见盘剑:《娱乐的电影 论黄嘉谟的电影观》,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34页。
    ① 钱春莲:《新中国私营电影业研究(上)》,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28页。
    ① 袁牧之:《两年来的电影工作及今后任务》,载《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年版,第214页。
    ② 参见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① 载《人民日报》,1950年7月12日。
    ② 饶曙光、邵奇:《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运动:清除好莱坞电影》,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第124页。
    ③ 数据引自《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一九五O年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报告与一九五一年计划要点》,载《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第6期,第11页。
    ① 新中过国建立初期,在1953年初私营电影业消亡之前,电影局的管理范围扩大至全国公营、私营电影制片厂或公司、全国各大行政区的影片经理公司、全国各地的国营电影院、城乡放映队和国营机械、化学电影工业厂,以及国内外影片的进出口、电影器材的进口,等等。
    ② 钱春莲:《新中国私营电影业研究(上)》,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28贝。
    ③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一九五O年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报告与一九五一年计划要点》,载《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第6期,第11页。
    ① 转引自黄会林、周星主编:《影视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3页。
    ② 参见李资源:《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223页。
    ③ 《中共中央关于少数民族“自决权”问题给二野前委的指示》,载新华网,2004年12月15日,http://news.xinhuanet.com/zilao/2004-12/15/content_2336929.htm。
    ④ 袁牧之:《两年来的电影工作及今后任务》,载《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年版,第 214页。
    ① 直至1956年底,电影局发布《关于改进艺术片生产管理的暂行规定》,将剧本审查权下放给制片厂
    ② 沈芸:《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创建始末(1949——1957)》,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第35页。
    ③ 中国影片经理公司后改称“中国影片经理公司总公司”,简称“中影公司”。1953年又更名为“中国电影发行公司总公司”。
    ①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一九五〇年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报告与一九五一年计划要点》,载《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第6期,第12页。
    ② 参见李宁:《党的电影事业90年大事记》,载《中国电影报》,2011年6月30日,第025版。
    ③ 转引自沈芸:《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创建始末(1949——1957)》,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第39页。
    ④ 饶曙光、邵奇:《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运动:清除好莱坞电影》,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第124页。
    ⑤ 转引自沈芸:《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创建始末(1949——1957)》,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第39页。
    ⑥ 参见杨群:《腾飞的云南电影事业》,载《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S1期,第82页。
    ① 参见杨群:《腾飞的云南电影事业》,载《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S1期,第83-84页。
    ② 中影公司西南区公司昆明办事处之后在1963年更名为“云南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③ 参见杨群:《腾飞的云南电影事业》,载《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S1期,第82页。
    ④ 饶曙光、邵奇:《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运动:清除好莱坞电影》,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第124页。
    ⑤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一九五〇年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报告与一九五一年计划要点》,载《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第6期,第12页。
    ① 张硕果、徐志伟:《新中国电影:文化政治与现代性经验——张硕果访谈录》,载《艺术广角》,2011年第2期,第23页。
    ② 杨群:《腾飞的云南电影事业》,载《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S1期,第83页。
    ③ 笔者根据伍匡文在2011年8月举行的中国民族电影高端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④ 参见杨群:《腾飞的云南电影事业》,载《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S1期,第84页。
    ① 转引自[美]刘易斯·雅各布斯:《美国电影的兴起》,刘宗锟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② 参见[美]D.J.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黄静生等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4551页。
    ③ 《云南纪录片比(定军山>早5年》,载新浪娱乐,2006年9月7日,http://ent.sina.com.cn/x/2006-09-07/10111235460.html。
    ④ 转引自车辚:《民国昆明电影放映业的发展》,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48-49页。
    ⑤ 转引自车辚:《民国昆明电影放映业的发展》,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49页。
    ① 转引自皇甫一川:《19051930:一种类型的缺失——中国战争片研究笔记之一》,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第45-46页。
    ② 转引自[法]乔治·萨杜尔:《电影通史(第二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第405页。
    ③ 转引自[美]刘易斯·雅各布斯:《美国电影的兴起》,刘宗锟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① 转引自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63页。
    ② 参见盘剑:《娱乐的电影论黄嘉谟的电影观》,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33页。
    ① 顾茜:《建国初私营影业转轨之概观》,载《电影艺术》,2004年第4期,第42页。
    ① 参见杨群:《腾飞的云南电影事业》,载《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S1期,第83-84页。
    ① 程郁儒:《论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话语本质及其功能》,载《思想战线》,2009年第5期,第57页。
    梁黎:《100年,银幕上的中国少数民族》,载《中国民族》,2005年第12期,第25页。
    ①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08-709页。
    ② 《胡锦涛: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3)》,载人民网,2009年9月29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1380/10141292.html。
    ① 《高举毛泽东思想的红旗胜利前进!——文化部徐光霄副部长在全国电影发行放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载 《电影放映》,1960年第8期。
    ① 参见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引言》第9页。
    ② 转引自柳迪善:《十七年时期电影在农村的考察》,载《电影艺术》,2013年第3期,第115页。
    ③ 参见杨群:《腾飞的云南电影事业》,载《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S1期,第82-84页。
    ① 参见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3638页。
    ② 参见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页。
    ③ 参见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页。
    ④ 对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数据统计,有70部、49部、47部、45部、43部等说法,估计这主要是因为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概念界定模糊以及对电影形态涵盖范畴存在差异。参见章柏青:《拓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创作思路——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讨论会上的发言》,2008年8月29口,http://hi.baidu.com/xueqinbest/blog/item/SOOf1003e59fd3713912bbdd.html;陆弘石:《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第306页;中国电影家协会编:《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探讨会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① 20世纪50-60年代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名称、主要反映的少数民族及出品时间分别是:《山间铃响马帮来》(苗族、哈尼族,1954年)、《神秘的旅伴》(瑶族、彝族,1955年)、《边寨烽火》(景颇族,1957年)、《芦笙恋歌》(拉祜族,1957年)、《两个巡逻兵》(傣族,1958年)、《锡城的故事》(彝族,1959年)、《五朵金花》(白族,1959年)、《摩雅傣》(傣族,1960年)、《勐垅沙》(傣族,1960年)、《阿诗玛》(彝族,1964年)和《景颇姑娘》(景颇族,1965年)。
    ① 《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8页。
    ① [美]约翰·费斯克:《传播符号学理论》,张锦华等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事业公司,2001年版,第225-226页。
    ① 参见[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418009.html。
    ① 戴锦华:《镜城突围:女性·电影·文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第74页。
    ① 歌颂型喜剧被誉为突破“没有讽刺就没有喜剧”的传统。
    ② 参见黄会林、周星主编:《影视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①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讽刺喜剧电影,如20世纪20年代的《劳工之爱情》、30年代的ξ都市风光》和《狂欢之夜》、40年代的《乌鸦与麻雀》。
    ②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利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86页。
    ③ [德]汉斯·罗伯特·姚斯:《走向接受美学》,载《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
    ④ 参见[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仲》,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88页。
    ① 参见徐庆全:《电影(阿诗玛>的解禁》,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40期,第87页。
    ② 参见袁成亮:《电影<阿诗玛>诞生记》,载《百年潮》,2006年第3期,第50页。
    ① 参见胡香:《流星一瞬的杨丽坤 永生不灭的阿诗玛》,载《电影画刊(上半月刊)》,2007年第10期,第69页。
    ② 参见谢德明:《云南电影风生水起独立寒秋崭露头角》,载《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第1期,第72页、第75页。
    ① 这一时期,国家关于电影的发行放映政策出现了多次的反复。譬如:在1954年《关于建立电影放映网和电影工业的决定》中,内容涉及了电影放映队伍应逐步实现企业经营、培训电影放映人员等方面;在1959年的电影工作会议上,也曾经决定将“统购统销”改为“统购分销”;但到1963年,相关政策还是又恢复为“统购包销”。
    ② 参见张硕果、徐志伟:《新中国电影:文化政治与现代性经验——张硕果访谈录》,载《艺术广角》,2011 年第2期,第23页。
    ① 参见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62页。
    ② 参见杨群:《腾飞的云南电影事业》,载《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S1期,第84页。
    ① 转引自柳迪善:《十七年时期电影在农村的考察》,载《电影艺术》,2013年第3期,第114页。
    ② 参见柳迪善:《十七年时期电影在农村的考察》,载《电影艺术》,2013年第3期,第113页。
    ③ 参见柳迪善:《十七年时期电影在农村的考察》,载《电影艺术》,2013年第3期,第112-113页。
    ④ 转引自柳迪善:《十七年时期电影在农村的考察》,载《电影艺术》,2013年第3期,第113页。
    ⑤ 转引自柳迪善:《十七年时期电影在农村的考察》,载《电影艺术》,2013年第3期,第112页。
    ⑥ 转引自柳迪善:《十七年时期电影在农村的考察》,载《电影艺术》,2013年第3期,第112-113页。
    ① 转引自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62-63页。
    ② 参见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60-61页。
    ③ 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① 参见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① 刘阳:《文革时期的电影业述略》,载《电影评介》,2011年第20期,第1页。
    ① 胡锦涛:《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载《上海教育》,2008年第Z2期,第2页。
    ② 参见陈昊苏:《努力繁荣民族题材电影创作》,载《电影通讯》,1989年第6期,第2页。
    ③ 毛瑞宁:《加强民族团结繁荣电影创作——记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会议》,载《电影通讯》,1989年第6期,第10页。
    ① 参见毛瑞宁:《加强民族团结繁荣电影创作——记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会议》,载《电影通讯》,1989年第6期,第10页。
    ② 本章在论及具体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时,如没有特别注明,都是指由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制片厂生产的。
    ③ 恨据笔者的调研统计,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制片厂在这一时期生产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主要包括(按照电影的名称、出品时间和所反映的少数民族罗列):《黑面人》(1979年,哈尼族)、《叶赫娜》(1982年,佤族)、《相约在凤尾竹下》(1984年,傣族、景颇族)、《绿色的网》(1985年,傣族)、《洱海情波》(1986年,白族)、《姑娘寨》(1987年,撒尼族)、《奇情侠女》(1988年,白族)、《台湾情倡的奇遇》(1988年,佤族、拉祜族、基诺族、哈尼族、傣族、白族)、《荒火》(1988年,景颇族)、《无头箭》(1988年,爱伲族)、《莽女追魂》(1990年,景颇族、独龙族)、《傣女情恨》(1990年,哈尼族)、《彩月和她的情人》(1992年,白族)、《抗暴生死情》(1992年,傈僳族、怒族)、《缉毒少女》(1992年,傣族)、《金沙水拍》(1994年)、《彝海结盟》(1996年,彝族)、《太阳鸟》(1997年)、《相爱在西双版纳》(1997年,傣族)、《三七情缘》(1999年,壮族、苗族)、《幸福花园》(1999年,纳西族),等等。
    ① “老三战”影片是指《地雷战》、《地道战》和《南征北战》这3部电影。
    ① 陈汉元:《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史与现状》,载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第675页。
    ① 数据参见郭玲春:《1988中国银幕:热闹过后感冷清》,载《人民日报》,1989年1月13日。
    ② 参见饶曙光:《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主流电影建构》,载《文艺研究》,2009年第1期,第77页。
    ③ 参见李芹:硕士论文《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3月,第6页。
    ④ 董波:《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评电影(国际大营救>》,载《电影评介》,1991年第9期,第24页。
    ① 部分参见饶曙光:《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主流电影建构》,载《文艺研究》,2009年第1期,第77页。
    ① 参见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页。
    ② 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③ 刘阳:《文革时期的电影业述略》,载《电影评介》,2011年第20期,第3页。
    ④ 杨群:《腾飞的云南电影事业》,载《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S1期,第83页。
    ① 郑洞天、杨远婴:《年度中国电影·对话:对话2008》,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19页。
    ② 参见杨群:《腾飞的云南电影事业》,载《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S1期,第83页。
    ① 转引自李道新:《中国电影批评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2月版,第513页。
    ② 参见邵牧君:《怎样看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载《大众电影》,1985年第1期.第16负。
    ③ 在此期间,现在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制片厂经历了多次更名,“云南电影译制片厂”、“昆明电影制片厂”和“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制片厂”其实是同一个机构。
    ④ 杨群:《腾飞的云南电影事业》,载《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S1期,第82页。
    ⑤ 《云南电影厂的“新结婚时代”》,载云南电视网,2010年12月6日,http://paper.ynty.cn/category/3100306/2010/12/06/2010-12-06_894202_3100306.shtml。
    ① 《云南土风美 银幕百花开》,载云南文艺网,2009年6月2日,http://www.ynwy.org:8080/diany/Detail.aspx?id=1625。
    ② 《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出通知 加强影片生产管理制止盲目拍摄故事片》,载《电影通讯》,1986年第5期,第1页。
    ③ 参见《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出通知 加强影片生产管理制止盲目拍摄故事片》,载《电影通讯》,1986年第5期,第1页。
    ① 杨群:《腾飞的云南电影事业》,载《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S1期,第82页。
    ② 杨群:《腾飞的云南电影事业》,载《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S1期,第83页。
    ① 杨群:《腾飞的云南电影事业》,载《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S1期,第83-84页。
    ② 杨群:《腾飞的云南电影事业》,载《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S1期,第82页。
    ③ 参见杨群:《腾飞的云南电影事业》,载《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S1期,第84页。
    ④ 参见李玉斌:《云南题材电影红极一时》,载新浪网,2009年8月4日,http://news.sina.com.cn/c/2009-08-04/162116065824s.shtml。
    ⑤ 参见杨群:《腾飞的云南电影事业》,载《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S1期,第83页。
    ① 张法、1王莉莉:《“主流电影”:歧义下的中国电影学走向》,载《文艺争鸣》,2009年第5期,第112页。
    ② 《云南土风美 银幕百花开》,载云南文艺网,2009年6月2日,http://www.ymvy.org:8080/diany/Detail.aspx?icl-1625。
    ③ 《云南土风美 银幕百花开》,载云南文艺网,2009年6月2日,http://www.ymvy.org:8080/diany/Detail.aspx?icl-1625。
    ① 数据参见李玉斌:《云南题材电影红极一时》,载新浪网,2009年8月4日,http://news.sina.com.cn/c/2009-08-04/162116065824s.shtml.
    ① 《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载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编:《回顾辉煌历程喜迎党的十八大: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知识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版,第137页。
    ① 文剑、夏羽:《小小的广场电影浓浓的人文情怀——红云红河集团数字电影公益展映活动全纪录》,载《云南广播电视报》,2009年9月3日,第A3版。
    ① 参见《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现代性困局》,载人民网,2009年11月20日,http://cpc.people.com.cn/GB/165240/165244/10419783.html。
    ① 许鑫:《云南·电影·女性——<云南影响>新电影总制片人罗拉专访》,载《中国民族》,2007年第3期,第26页。
    ① 参见《伍匡文:整合优势资源争取组建云南自己的院线》,载新华网,2010年3月2日,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0-03/02/content_19134385.htm。
    ② 王群:《民营影视公司龙头企业的掌门人——王中军与“华谊兄弟”的电影之路》,载《当代电影》,2010 年第2期,第23页。
    ① 《华谊上市:资本市场一小步文化产业一大步》,载凤凰网财经,2009年9月28日,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090928/1290543.shtml。
    ② 李萍:《华谊一小步,中国文化一大步》,载网易财经,2009年11月13日,http://money.163.com/09/1113/22/501L1NI000253AOJ.html。
    ①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6%》,载云南网,2011年3月24日,http://yn.yunnan.cn/html/2011-03/24/content_1542866.htm。
    ① 参见杜京、李开义、黄华:《北京著名影视专家学者盛赞云南影视产业发展云南影视成全国知名品牌》,载《春城晚报》,2009年7月5日,第A04版。
    ① 参见温炜鑫:《临沧:公主驾到高娃落户 用微电影节夺取眼球》,载《都市时报》,2013年12月6日,第A26-A27版。
    ② 云南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电影集团、星美传媒集团、华谊兄弟传媒、北京响巢国际传媒、星岛环球网等国内著名电影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截至2012年年底,云南电影集团参与投资摄制了故事片《建党伟业》、《天堂之吻》、《武侠》、《王的盛宴》、《杀生》等,在国内上亿票房的大片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① 参见《伍匡文:整合优势资源争取组建云南自己的院线》,载新华网,2010年3月2日,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0-03/02/coment_19134385.htm。
    ② 参见盛雪梅、文剑:《云南电影厂半世纪岁月光影》,载《云南广播电视报》,2009年6月11日,第All版。
    ③ 黄莺:《云南影视机构产量居第九 昆明拟建影视产业基地集团》,载云南网,2009年2月12日,http://ent.yunnan.cn/html/2009-Q2/12/content_235425.htm。
    ④ 参见李玉斌:《云南题材电影红极一时》,载新浪网,2009年8月4日,http://news.sina.com.cn/c/2009-08-04/162116065824s.shtml。
    ① 参见章家瑞、黄式宪、饶曙光、陈晓云:《(红河)》(访谈),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6期,第25页。
    ① 参见《<红河>导演章家瑞:用港星是妥协》,载搜狐娱乐,2009年3月30日,http://yule.sohu.com/20090330/n263087071.shtml。
    ③ 黄华:《(红河>昆明掀起首映大幕》,载《云南日报》,2009年4月7日,第7版。
    ④ 章家瑞、黄式宪、饶曙光、陈晓云:《(红河>》(访谈),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6期,第24页。
    ⑤ 参见黄华:《(红河)昆明掀起首映大幕》,载《云南日报》,2009年4月7日,第7版。
    ⑥ 参见黄华:《(红河)昆明掀起首映大幕》,载《云南日报》,2009年4月7日,第7版。
    ① “云南影响”新电影系列拟拍摄的10部电影分别是:《普洱茶》、《大个子与小孩子》、《马背上的女人》、《这儿是香格里拉》、《博客们的西游记》、《公园》、《箱子》、《司岗里天空下》、《女儿国》和《欢迎来到桃花源》。
    ② 《(箱子)借国产片放映联盟平台登陆南方城市》,载新浪娱乐,2008年3月12日, http://ent.sina.com.cn/m/c/2008-03-12/07241945005.shtml。
    ① 《好莱坞电影节打开炫目(箱子)推云南影响系列》,载新浪娱乐,2007年9月22日,http://ent.sina.com.cn/m/c/2007-09-22/12151726455.shtml。
    ① 《(红河)导浈章家瑞:用港星是妥协》,载搜狐娱乐,2009年3月30日,http://yule.sohu.com/20090330/n263087071.shtml.
    ① 章家瑞、李坷、方颖:《溶入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的电影——关于(蜡玛的十七岁>的创作》(访谈),载《电影新作》,2004年第1期,第17页。
    ② 《探班民族数字电影<寻梦)》,载中国民族宗教网,2010年9月29日,http://www.mzb.com.cn/html/Home/node/144892-1.htm。
    ① 《翻山》获得的荣誉包括:第60届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竞赛单元入围影片,“以充分的话题讨论性创下2000人次的本单元观众量纪录”;第13届上海电影节亚洲新人奖入围影片,成为该电影节首次选入非传统形态电影进入竞赛单元的影片;第34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参展影片,被评为本年度十大不可错过电影:入选阿根廷国际电影节,“为中国电影非比寻常的活力提供了不可捉摸的证据”;2010年5月在北京首映,被北京百老汇影院独家买断北京地区放映权,开启了中国影史上罕有的长达1年的特别放映计划。
    ① http://www.bullock.cn/blogs/guanjun/archives/109714.aspx。
    ② 《“实验电影”<翻山>相当考验你的耐性》,http://ent.zjol.com.cn/05ent/system/2010/06/17/016692309.shtml。
    ③ http://group.mtime.com/ChinaMovies/discussion/1302014/。
    ① 《(走路上学)导演彭家兄弟:不为票房 只为梦想》,载新浪娱乐,2009年6月19日,http://ent.sina.com.cn/v/m/2009-06-19/17352572339.shtml。
    ② 袁蕾:《电影局副局长:(南京!南京!)经得住历史和现实考验》,载《南方周末》,2009年4月30日,总第1315期,第D21版。
    ③ 刘玲、夏羽、孟德宏:《云南如何分抢影视蛋糕?》,载《云南广播电视报》,2009年8月20日,第A4版。
    ④ 章家瑞、黄式宪、饶曙光、陈晓云:《(红河)》(访谈),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6期,第25页。
    ① 转引自李妍:《(花腰新娘):市场从娘家做起》,载《中国电影报》,2005年4月28日,第010版。
    ② 《2008,国产片创票房奇迹2009,国产片有喜有忧》,载新华网,2009年3月2日,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09-03/02/content_10926295.htm。
    ① 《李凡副局长就关于云南影视业发展思考的讲话》,载云南广播电视网,2007年12月3日,http://www.ynbty.gov.cn/readinfo.aspx?Bl-1607。
    2 admin:《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获奖一览》,载北京民族电影网,2013年3月19日,http://www.bjminzufilm.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e&module=23&artid=823。
    ③ 影片获得多个国际奖项,其中包括:美国洛杉矶圣约瑟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美国西雅图国际电影节最受观众欢迎特别奖、意大利远东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社国内,影片获得第12届金鸡奖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摄影3项提名;第1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会大奖、最佳影片提名:2003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提名;2003年北京市“五个一工程”奖;第10届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女主角李敏获上海国际电影节十佳影评人最佳新人大奖、第12届金鸡奖最佳新人大奖、第1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主演提名、第10届华表奖最佳女主演提名。——参见《(婼玛的十七岁)何以震撼影坛》,载《云南日报》,2005年3月23日,第1版。
    ① [美]张英进:《神话背后:国际电影节与中国电影》,载《读书》,2004年第7期,第71页。
    ① 《<知子罗)没发行的另类电影》,载云南网,2008年10月27日,http://www.yunnan.cn。
    ② 《走出低谷 梦想真正启航:傈僳族电影人仕芙柳的不悔人生》,载云南网,2011年2月14日,http://www.yunnan.cn。
    ③ 《走出低谷 梦想真正启航:傈僳族电影人仕芙柳的不悔人生》,载云南网,2011年2月14日,http://www.yunnan.cn。
    ④ 《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现代性困局》,载人民网,2009年11月20日,http://cpc.people.com.cn/GB/165240/165244/10419783.html。
    ① 萧锋、赵博雅、耿春晓:《萧锋:电影产业化背景下的中国主流电影》(访谈),载《当代电影》,2008年第1期,第37页。
    ① 孟维东:《云南影视的尴尬尬现状》,载《时代风采》,2011年第6期,第18页。
    ② 孟维东:《云南影视的尴尬现状》,载《时代风采》,2011年第6期,第18页。
    ③ 参见《云南首家影视城门可罗雀》,载云南电视网,2005年3月22日,http://paper.yntv.cn/category/3100402/2005/03/22/2005-03-22_216865_3100402.shtml。
    ④ 参见孟维东:《云南影视的尴尬现状》,载《时代风采》,2011年第6期,第18页。
    ① 黄舒婷:《云南民族风情外宣数字电影精品工程启动18个少数民族将成银幕主角》,载《都市时报》,2010年9月29日,第B02版。
    ② 《探班民族数字电影(寻梦>》,载中国民族宗教网,2010年9月29日,http://www.mzb.com.cn/html/Honie/node/144892-1.htm。
    ① 黄式宪:《诗意的乡土及其文化原创性的拓展——略说(婼玛的十七岁)在艺术风格上的追求》,载《当代电影》,2003年第2期,第98页。
    ① 《无极》剧组2004年5月在没有履行相关的法定手续的情况下,进入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属三江并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千湖山碧沽天池景区进行外景拍摄。摄制组“置景共占用杜鹃矮灌植被和高山草甸约500平方米”(刘萍:《云南调查处理<无极)事件加强环境敏感区监管》,载人民网,2006年5月26日,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062/4407624.html),‘自行将一片占地四五十平方米的杜鹃花推平,用沙石和树干填埋出一条长约400米、宽约4米的便道。当地百姓说,这些高山杜鹃都有着上百年的树龄”(《(无极)事件催生相关立法景区今后不能再乱拍戏》,2012年1月11日,http://www.keyunzhan.com/knews-21555/),令天池毁容,“不仅饭盒、酒瓶、塑料袋、雨衣等垃圾遍地,一片高山杜鹃地还被推平,换成沙石、树干铺的公路;一个钢筋水泥混凝土的高架怪物屹立于此,天池里还被打了一百多个桩,一座破败木桥将天池劈成了两半”(《国家两部委痛批(无极>剧组毁环境》,载腾讯大渝网,2006年5月11日,http://cq.qq.com/a/20060511/000015.htm)。对此,网络上天涯社区出现万人签名要求《无极》剧组承担责任,国家环保总局和建设部也加以督促和公开批评,云南省建设厅和云南省环保局展开调查。最终,对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通报批评,香格里拉县分管副县长被免职,《无极》剧组被处以罚款9万元。这一事件产生的一个积极结果是,引发了社会对长期以来都没有被足够重视的影视拍摄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的讨论和对国内相关法律空白的关注。2007年,国家广电总局对影视剧外景拍摄发出禁令,明确在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内,禁止进行影视剧拍摄活动。
    ② 《(无极>事件催生相关立法景区今后不能再乱拍戏》,2012年1月11日,http://www.keyunzhan.com/knews-21555/。
    ①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①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2卷)》,庞卓恒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② 参见《云贵文化产业考察报告:影视滇军崛起的背后》,载新华网河北频道,2010年4月25日,http://www.he.xinhuanet.com/news/2010-04/25/content_19615675.htm。
    ③ 李开义、杜京、黄华:《北京听到了云南的“响声”》,载《春城晚报》,2009年7月3日,第A06版。
    ④ 数据参见黄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大力发展云南影视产业》,载《云岭声屏》(内刊),2006年第10期,第5页。
    ① 罗马:《群星灿烂光彩照人——云南民族题材电影纵横淡》,载《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S1期,第85页。
    ② 参见《云南影响2·云南最吸引你的事》,载新浪调查,http://survey.news.sina.com.cn/voteresult.php?pid=12674。此问卷调查长期开展,本文引用的数据是截至2014年2月9日最新统计。
    ③ 《李熹图著作和通信集》(第1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3页。
    ① [美]约瑟夫 H.博耶特、杰米 T.博耶特:《经典营销思想》,杨悦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36页。
    ② 郭涵宇:《云南影视:“画皮”更需画骨》,载《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10月30日,第A03版。
    ③ 参见:《探班民族数字电影<寻梦>》,载中国民族宗教网,2010年9月29日,http://www.mzb.com.cn/htnil/Honie/node/144892-1.htm。
    ④ 天逸:《阿诗玛——永不泯灭的回声》(访谈),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1期,第84页。
    ① 参见张宇丹、吴丽:《可视的文化:影像文化传播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② 转引自李光斗:《品牌秘笈》,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① 参见杨林:《五成外国观众不看华语电影最认中国功夫和成龙》,载腾讯娱乐,2012年2月23日,http://ent.qq.com/a/20120223/000286.htm?pgv_ref=aio。
    ② 参见张洪忠、刘彦榕:《美国大学生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认知状况分析》,载《现代传播》,2011年第6期,第15-18页。本调查是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重大课题“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子课题的研究成果,通过对美国在校大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得出结论。
    ① 参见周星、柳天星、王攀丽、江霞、吴杨:《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影视与大学生的互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调查问卷》,载《当代电影》,2008年第7期,第121-123页。本次问卷共发放900份,发放地区包括北京各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30所高校)和外地高校(湖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近10所高校),问卷有效率达90.11%。
    ① 饶曙光:《民族电影如何从“边缘”走向“主流”》,载《中国艺术报》,2011年5月4日,第5版。
    ② 参见饶曙光:《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主流电影建构》,载《文艺研究》,2009年第1期,第82页。
    ③ 参见[英]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章浩、沈杨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④ 参见周星、柳天星、王攀丽、江霞、吴杨:《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影视’与大学生的互动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调查问卷》,载《当代电影》,2008年第7期,第121-123页。本次问卷共发放900份,发放地区包括北京各高校(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30所高校)和外地高校(湖南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近10所高校),问卷有效率达90.11%。
    ⑤ 参见杨林:《五成外国观众不看华语电影最认中国功夫和成龙》,载腾讯娱乐,2012年2月23日,http://ent.qq.com/a/20120223/000286.htm?pgv_ref=aio。
    ① 黄式宪:《大片“博弈”》,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4页。
    ① 参见[英]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章浩、沈杨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
    ② 何显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社会实践基础》,载《哲学研究》,1999年第7期,第35页。
    ① 胡惠林主编:《文化产业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798页。
    ②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③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前言》第1页。
    ④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页。
    ① [英]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章浩、沈杨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351页。
    ② [澳]理查德·麦特白:《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吴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6页。
    ③ 《电影还能活下去吗》,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2012年3月1日,http://www.hprc.org.cn/leidaxinxi/wh.iyk.j/201203/t20120301_182474.html。
    ④ 孟晓驷:《中外文化产业比较研究》,载《光明日报》,2003年8月20日。
    ① 参见王中军、司若:《十年,“华谊兄弟”走进了资本市场》(访谈),载《当代电影》,2010年第2期,第5页。
    ② 参见《周传基:不要跟我提奥斯卡 中国根本没有大片》,载网易文化频道,2006年3月7日,http://culture.163.com/06/0307/09/2BJQ8RJH00280004.html。
    ① 转引自颜纯钧:《问好莱坞学什么:制片人中心制——话说“最后一个暴利领域”(之三)》,载《管理与财富》,2002年第2期,第34页。
    ② 索亚斌:《电影产业怎样做“后电影开发”》,载《文艺报》,2002年12月7日,第004版。
    ① 章家瑞、李珂、方颖:《溶入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的电影——关于(婼玛的十七岁)的创作》,载《电影新作》,2004年第1期,第20页。
    ① [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第46页、第58页。
    ② 转引自[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39页。
    [美]安德鲁,达德利:《电影理论概念》,郝大铮、陈梅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美]安德森,本尼迪克特:《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
    本书编写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辅导读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英]博伊德-巴雷特,奥利弗、纽博尔德,克里斯编:《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汪凯、刘晓红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美]博耶特,约瑟夫H、博耶特,杰米T:《经典营销思想》,杨悦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英]伯顿,格雷姆:《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主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苏]勃洛姆列伊,(?)·B:《民族与民族学》,李振锡等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波兹曼,尼尔:《娱乐至死》,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巴尔诺,埃里克:《世界纪录电影史》,张德魁、冷铁铮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德]贝克,乌尔利希:《什么是全球化》,美茵河畔法兰克福:祖尔卡姆出版社,1997年版。
    [德]本雅明,瓦尔特:《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
    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发展史(第一卷)》,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陈荒煤主编:《当代中国电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陈庆德、马翀炜:《文化经济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戴锦华:《镜城突围:女性·电影·文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戴锦华:《电影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法]德波,居伊:《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美]费斯克,约翰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第二版)》,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美]费斯克,约翰:《传播符号学理论》,张锦华等译,台北:台湾远流出版事业公司,2001年版。
    [英]费瑟斯通,迈克:《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美]弗里德曼,乔纳森:《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郭健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郭震之主编:《全球化与文化间传播》,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胡菊彬:《新中国电影意识形态史:19491976》,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年版。
    黄会林、周星主编:《影视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黄光学、施联朱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56个民族的来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胡惠林主编:《文化产业概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霍尔,斯图尔特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亨廷顿,塞缪尔:《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1999年版、2002年版。
    [美]哈维兰,威廉·A:《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季洪:《新中国电影事业建设四十年(19491989)》,北京:本书编出版,1995年版。
    贾磊磊:《影像的传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刘思平:《张石川从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年版。
    李资源:《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李恒基、杨远婴:《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李少白:《中国电影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1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陆弘石主编:《中国电影:描述与阐释》,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年版。
    [美]朗格,苏珊:《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林漫等编:《夏衍谈电影》,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版。
    陆绍阳:《中国当代电影史:1977年以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罗纲、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加拿大]麦克卢汉,马歇尔:《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澳]麦特白,理查德:《好莱坞电影——1891年以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吴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荷]皮尔森,C.A.冯:《文化战略——对我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今天正在发生的变化所持的一
    种观点》,刘利圭、蒋国田、李维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美]切特罗姆,D.J:《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黄静生等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饶曙光等:《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年版。
    [苏]日丹,B:《影片的美学》,于培才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2年版。
    [美]施拉姆,威尔伯、波特,威廉:《传播学概论》,李启、周立方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施惟达主编:《态与势:云南文化产业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沈芸:《中国电影产业史》,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美]沙兹,托马斯:《旧好来坞/新好来坞:仪式、艺术与工业》,周传基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美]梭罗门,斯坦利:《电影的观念》,齐宇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年版。
    《斯大林全集(第1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美]沃勒斯坦,伊曼纽尔:《现代世界体系(第2卷)》,庞卓恒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德]韦伯,马克斯:《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李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尹鸿、凌燕:《新中国电影史(1949——2000)》,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英]亚历山大:《艺术社会学》,章浩、沈杨译,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美]雅各布斯,刘易斯:《美国电影的兴起》,刘宗锟等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 版。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张宇丹、吴丽:《可视的文化:影像文化传播论》,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维:《电影民族学论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美]张英进:《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胡静译,土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宣传教育局编:《回顾辉煌历程喜迎党的十八大: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
    会知识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年版。《周恩来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蔡尚伟:《我看“中国云南影视产业实验区”》,载《西部广播电视》,2007年第8期。
    车辚.《民国昆明电影放映业的发展》,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程郁儒:《论新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话语本质及其功能》,载《思想战线》,2009年第5期。
    陈昊苏:《努力繁荣民族题材电影创作》,载《电影通讯》,1989年第6期。
    陈犀禾:《民族、国家和国家形象》,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陈真、李常林:《云南电影产业发展中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载《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董伟建、余秀才:《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发展刍议》,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董波:《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评电影<国际大营救>》,载《电影评介》,1991年第9期。
    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载《文史哲》,2003年第3期。
    封植:《一部富有边疆色彩的影片——评“边寨烽火”》,载《中国电影》,1958年第9期。
    高小岩:《“想象的共同体”的理论困境与探讨》,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9年第1期。
    郭鹏群、刘清华:《试论新世纪十年云南影视的探索与发展》,载《电影文学》,2011年第15期。
    顾茜:《建国初私营影业转轨之概观》,载《电影艺术》,2004年第4期。
    《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出通知 加强影片生产管理制止盲目拍摄故事片》,载《电影通讯》,1986年第5期。
    郝时远:《Ethnos(民族)和Ethnic group(族群)的早期含义与应用》,载《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郝云华、王京友:《云南民族电影:身份、性别与文化主体的转变》,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黄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大力发展云南影视产业》,载《云岭声屏》(内刊),2006年第10期。
    黄式宪:《诗意的乡土及其文化原创性的拓展——略说<婼玛的十七岁>在艺术风格上的追求》,载《当代电影》,2003年第2期。
    黄式宪:《大片“博弈”》,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黄顺铭:《全球化传播语境分析》,载《现代传播》,2001年第6期。
    皇甫一川:《19051930:一种类型的缺失——中国战争片研究笔记之一》,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
    胡香:《流星一瞬的杨丽坤永生不灭的阿诗玛》,载《电影画刊(上半月刊)》,2007年第10期。
    胡锦涛:《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载《上海教育》,2008年第Z2期。
    何显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社会实践基础》,载《哲学研究》,1999年第7期。
    [英]海沃德,苏珊:《构架中的民族电影》,李小刚译,载《世界电影》,2003年第2期。
    霍尔,P:《民族主义与历史真实》,载《民族与民族主义》,1997年第3卷第1期。
    贾凤兰:《“巧实力”》,载《求是》,2010年第13期。
    贾玉洁:《(花腰新娘)中的民俗再现》,载《电影文学》,2007年第19期。
    [加拿大]贾维,伊恩:《民族电影:一种理论上的评估》,李小刚译,载《世界电影》,2002年第6期。
    [美]罗森,菲:《影象的历史,历史的影象——巴赞理论中的主体和本体论》,桑重、鲁显生译,载《世界电影》,1991年第4期。
    李振宏:《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民族定义研究》,载《民族研究》,2009年第5期。
    李安:《文化自觉与产业自觉——兼谈<静静的嘛呢石>的策划与运作》,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6第4期。
    李光庆:《电影(阿诗玛)对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的发掘和重塑》,载《台声·新视角》,2005年第4期。
    李二仕:《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李二仕:《作为艺术探索的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
    李启军、胡牧:《近二十年来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述评》,载《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李奕明:《十七年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化视点与主题》,载《电影创作》,1997年第1期。
    丽人:《喜见(阿诗玛>重放异彩》,载《电影新作》,1988年第3期。
    梁黎:《左看右看<云南影响>新电影》,载《中国民族》,2007年第3期。
    梁黎:《100年,银幕上的中国少数民族——谨以此文献给中国百年电影中的少数民族以及为
    少数民族电影事业奉献的人们》,载《中国民族》,2005年第12期。
    林铁、张建永:《现代性视域下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认同路径》,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第3期。
    柳迪善:《十七年时期电影在农村的考察》,载《电影艺术》,2013年第3期。
    刘阳:《文革时期的电影业述略》,载《电影评介》,2011年第20期。
    罗马:《群星灿烂光彩照人——云南民族题材电影纵横谈》,载《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S1期。
    马种炜、晏雄:《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产业》,载《思想战线》,2010年第5期。
    马衍阳:《(想象的共同体)中的“民族”与“民族主义”评析》,载《世界民族》,2005年第3期。
    马谛、胡志刚:《走在历史拐点上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写给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诞生六十周年》,载《现代传播》,2010年第12期。
    满却顿智:《全球化语境中少数民族电影的生存方略》,载《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毛瑞宁:《加强民族团结繁荣电影创作——记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会议》,载《电影通讯》,1989年第6期。
    孟维东:《云南影视的尴尬现状》,载《时代风采》,2011年第6期。
    娜斯:《从(卧虎藏龙)到(无极)的票房数字》,载《大众电影》,2007年第6期。
    [美]尼科尔斯,比尔:《纪录片如何表现社会与政治问题》,刘兰译,载《世界电影》,2004年第1期。
    倪祥保:《论民族电影的国际化》,载《电影艺术》,2005年第2期。
    欧孟宏:《再论1930年代“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之争》,载《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盘剑:《娱乐的电影论黄嘉谟的电影观》,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秦家华:《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赞歌——重评电影<五朵金花>》,载《思想战线》,1977年第6期。
    钱春莲:《新中国私营电影业研究(上)》,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饶曙光:《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概念·策略·战略》,载《当代文坛》,2011年第2期。
    饶曙光:《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新与困境》,载《大众电影》,2006年第8期。
    饶曙光:《少数民族电影发展战略思考》,载《艺术评论》,2007年第12期。
    饶曙光:《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中国主流电影建构》,载《文艺研究》,2009年第1期。
    饶曙光、陈清洋:《新世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载《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饶曙光、邵奇:《新中国电影的第一个运动:清除好莱坞电影》,载《当代电影》,2006年第5期。
    沈芸:《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创建始末(19491957)》,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4期。
    孙立峰:《论当代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文化性格》,载《学术交流》,1990年第6期。
    史密斯,A.D:《回忆与现代性:对欧内斯特·盖尔纳的民族主义理论的思索》,载《民族与民族主义》,1996年第2卷第3期。
    田景丰:《<五朵金花>的喜剧创新及民族特色》,载《电影评介》,2007年第20期。
    天逸:《阿诗玛——永不泯灭的回声》(访谈),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1期。
    童启富:《艺术院校大学生艺术观现状及其培养研究》,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王珏:《“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民族叙事初探》,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王秋:《当代民族电影的继承和革新——以<婼玛的十七岁)和<花腰新娘>为例》,载《电影评介》,2010年第14期。
    王群:《民营影视公司龙头企业的掌门人——王中军与“华谊兄弟”的电影之路》,载《当代电影》,2010年第2期。
    王中军、司若:《十年,“华谊兄弟”走进了资本市场》(访谈),载《当代电影》,2010年第2期。
    乌尔沁:《当代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学化空间》,载《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第4期。
    吴丽:《论文化产业产生的社会基础》,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吴丽:《云
    南影视教育80年的发展与思考》,载《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吴瑛:《多维视野下的民族主义的诠释——评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载《当代亚太》,2008年第2期。
    吴峥、王义、杨士宏:《“十七年”时期南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叙事研究》,载《科学之友(B版)》,2007年第9期。
    [美]希格森,安德鲁:《民族电影的限制想像》,李小刚译,载《世界电影》,2003年第1期。
    萧知纬、尹鸿:《好莱坞在中国:18971950年》,何美译,载《当代电影》,2005年第6期。
    萧锋、赵博雅、耿春晓:《萧锋:电影产业化背景下的中国主流电影》(访谈),载《当代电影》,2008年第1期。
    谢德明:《万千宠爱集一身:云南电影粉墨登场》,载《民族艺术研究》,2007年第1期。
    谢德明:《云南电影风生水起独立寒秋崭露头角》,载《民族艺术研究》,2008年第1期。
    徐庆全:《电影(阿诗玛>的解禁》,载《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第40期。
    许鑫:《云南·电影·女性——(云南影响>新电影总制片人罗拉专访》,载《中国民族》,2007年第3期。
    杨群:《腾飞的云南电影事业》,载《民族艺术研究》,1989年第S1期。
    杨海燕:《(箱子):一次精神分析理论的软着陆》,载《电影艺术》,2007年第4期。
    杨鹏:《“十七年”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视觉造型特征分析》,载《电影文学》,2011年第11期。
    杨鹏:《“十七年”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叙事结构研究》,载《艺术百家》,2010年第S1期。
    杨泳:《云南影视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研究》,载《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第10期。
    颜纯钧:《全球化与民族电影的文化产业》,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颜纯钧:《建国以来电影传播的几种特殊形态》,载《现代传播》,2011年第5期。
    颜纯钧:《新生代导演和民族电影的未来》,载《艺术广角》,2002年第4期。
    尹鸿:《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载《文艺研究》,2000年第6期。
    尹鸿、尹一伊:《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备忘》,载《电影艺术》,2013年第2期。
    尹源:《云南最早放映电影的地方》,载《滇池》,2006年第5期。
    袁成亮:《电影<阿诗玛)诞生记》,载《百年潮》,2006年第3期。
    尤李:《民族主义的新视野——评<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载《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2期。
    章柏青:《新中国电影“十七年”的光彩》,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10期。
    章家瑞、李坷、方颖:《溶入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的电影——关于<蜡玛的十七岁)的创作》(访谈),载《电影新作》,2004年第1期。
    章家瑞、黄式宪、饶曙光、陈晓云:《<红河>》(访谈),载《当代电影》,2009年第6期。
    张怀强:《19492009年云南少数民族电影发展概述》,载《艺术探索》,2011年第2期。
    张婷婷:《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叙事模式》,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张法、王莉莉:《“主流电影”:歧义下的中国电影学走向》,载《文艺争鸣》,2009年第5期。
    张硕果、徐志伟:《新中国电影:文化政治与现代性经验——张硕果访谈录》,载《艺术广角》,2011年第2期。
    张洪忠、刘彦榕:《美国大学生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认知状况分析》,载《现代传播》,2011年第6期。
    [美]张英进:《简述中国电影研究在欧美的发展》,载《电影艺术》,2005年第2期。
    [美]张英进:《神话背后:国际电影节与中国电影》,载《读书》,2004年第7期。
    周根红:《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电影的民族文化境遇》,载《民族艺术》,2009年第1期。
    周曙光:《关于云南影视文化基地建设的思考与构想》,载《学术探索》,2005年第4期。
    周夏:《坚守与展望——“中国民族题材电影的现状与未来研讨会”综述》,载《当代电影》,2010年第9期。
    周星、柳天星、王攀丽、江霞、吴杨:《改革开放30周年中国影视与大学生的互动调查问卷
    分析报告——第十五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调查问卷》,载《当代电影》,2008年第7期。
    赵乐:《建国后17年少数民族电影音乐研究——以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为例》,载《民族艺术研究》,2010年第2期。
    赵卫防:《缝合与间离——对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一种评析》,载《电影艺术》,2005年第1期。
    赵宗朴:《昆明电影放映事业四十年史话》,载《云南文史资料选辑》,1984年第21辑。
    郑洞天、杨远婴:《年度中国电影·对话:对话2008)),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朱凌飞:《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载《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钟大丰:《袁牧之同志与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初创设想与实施》,载《当代电影》,1999年第5期。
    《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一九五〇年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报告与一九五一年计划要点》,载《文物参考资料》,1951年第6期。
    陈剑雨:《重视少数民族电影创作》,载中国电影家协会编:《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第五届中
    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探讨会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陈汉元:《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史与现状》,载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费孝通:《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载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七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
    [美]格莱泽,N、莫尼汉,D·P:《民族与民族研究》,载马戎主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洪深:《我的打鼓时期已经过了么?》,载《洪深文集(第四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版。
    黄兴涛:《“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
    载《辛亥革命与20世纪的中国——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2001年10月。
    [德]克莱梅尔,克劳斯:《德国纪录电影的双重困惑》,聂欣如译,载单万里主编:《纪录电影文献》,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少舟:《闪烁多民族生活缤纷光彩的新中国银幕》,载中国电影家协会编:《论中国少数民族电
    影: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探讨会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吴丽:《“十七年”云南民族电影与国家认同建构》,载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
    论坛组委会编:《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1年刊)》,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
    吴丽:《民族文化产业语境下的云南影视教育》,载吴卫民主编:《发展·个性·共享:第六届全
    国艺术院校院(校)长高峰论坛论文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王志敏:《少数民族电影的概念界定问题》,载中国电影家协会编:《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第
    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探讨会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德]姚斯,汉斯·罗伯特:《走向接受美学》,载中译本《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姚国强:《依托高等教育,建构中国电影学术研究的国际合作平台》,载张会军、侯克明、谢
    晓晶:《传承与梳理——高等电影教育研究》,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袁牧之:《两年来的电影工作及今后任务》,载《人民电影的奠基者》,宁波:宁波出版社,2004年版。
    张宇丹、吴丽、魏国彬:《2006年云南广播影视产业发展报告》,载施惟达主编:《态与势:
    2006云南文化产业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赵仲牧、李启斌:《民族电影的符号学构想》,载中国电影家协会编:《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
    第五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学术探讨会文集》,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美]詹明信:《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第三世界文学》,载张旭东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
    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杜京、李开义、黄华:《北京著名影视专家学者盛赞云南影视产业发展云南影视成全国知名
    品牌》,载《春城晚报》,2009年7月5日,第A04版。
    郭玲春:《1988中国银幕:热闹过后感冷清》,载《人民日报》,1989年1月13日。
    郭涵宇:《云南影视:“画皮”更需画骨》,载《云南经济日报》,2008年10月30日,第A03版。
    黄舒婷:《云南民族风情外宣数字电影精品工程启动18个少数民族将成银幕主角》,载《都市时报》,2010年9月29日,第B02版。
    黄华:《(红河>昆明掀起首映大幕》,载《云南日报》,2009年4月7日,第7版。
    刘玲、夏羽、孟德宏:《云南如何分抢影视蛋糕?》,载《云南广播电视报》,2009年8月20日,第A4版。
    李妍:《(花腰新娘):市场从娘家做起》,载《中国电影报》,2005年4月28日,第010版。
    李宁:《党的电影事业90年大事记》,载《中国电影报》,2011年6月30日,第025版。
    李开义、杜京、黄华:《北京听到了云南的“响声”》,载《春城晚报》,2009年7月3日,第A06版。
    孟晓驷:《中外文化产业比较研究》,载《光明日报》,2003年8月20日。
    秦蒙琳:《大型实景演出(希夷之大理)昨奠基陈凯歌不和张艺谋较劲》,载《春城晚报》,2009年7月3日,第B13版。
    饶曙光:《民族电影如何从“边缘”走向“主流”》,载《中国艺术报》,2011年5月4日,第5版。
    《<婼玛的十七岁>何以震撼影坛》,载《云南日报》,2005年3月23日,第1版。《人民日报》,1950年7月12日。
    盛雪梅、文剑:《云南电影厂半世纪岁月光影》,载《云南广播电视报》,2009年6月11日,第A6版。
    索亚斌:《电影产业怎样做“后电影开发”》,载《文艺报》,2002年12月7日,第004版。
    文剑、夏羽:《小小的广场电影浓浓的人文情怀——红云红河集团数字电影公益展映活动全纪录》,载《云南广播电视报》,2009年9月3日,第A3版。
    温炜鑫:《临沧:公主驾到高娃落户 用微电影节夺取眼球》,载《都市时报》,2013年12月6日,第A26-A27版。
    许凌:《长影人如何实现后电影产品之梦》,载《经济日报》,2005年7月18日,第016版。
    袁蕾:《电影局副局长:<南京!南京!>经得住历史和现实考验》,载《南方周末》,2009年4月30日,总第1315期,第D21版。
    颜纯钧:《问好莱坞学什么:制片人中心制——话说“最后一个暴利领域”(之三)》,载《管
    理与财富》,2002年第2期。
    [韩]金镇旭:《80年代至90年代的韩国电影》,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李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南京艺术学院,2010届研究生硕十学位论文,2011年4月。
    李颖:《新时期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上海交通大学,2008届硕十研究生学位论文,2012年3月。
    马雪娟:《少数民族题材与中国西部电影创作之研究》,西北民族大学,2005届研究生硕十学位论文,2008年9月。
    索南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视觉符号之一——色彩的运用和效果》,西北民族大学,2009届研究生硕十学位论文,2010年6月。
    杨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轨迹审视与探索——兼论藏族题材的典型意义》,西北民族大学, 2005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8月。
    邹华芬:《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19792008)》,华东师范大学,2009届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1月。
    祝卓理:《从遮蔽到确认——评国内少数民族题材影片多元文化取向的发展轨迹》,广西民族大学,2007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5月。
    admin:《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获奖一览》,载北京民族电影网,2013年3月19日,http://www.bjminzufilm.com/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module=23&artid=823。
    《陈凯歌(希夷之大理)耗资2.5亿首演引热议》,载新浪娱乐,2011年7月8日,http://ent.sina.com.cn/.i72011-07-08/17133355085.shtml。
    《陈凯歌导<希夷之大理)大导频出手到底有没有(3)》,载中国新闻网,2009年11月10日,http://www.chinanews.com/yl/news/2009/11-10/1957334.shtml。
    《大理州委书记:<希夷之大理>未对古城造成不良影响》,载搜狐网,2011年8月17日,http://news.sohu.com/20110817/n316528549.shtml。
    《电影还能活下去吗》,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2012年3月1日,http://www.hprc.org.cn/leidaxinxi/whjykj/201203/t20120301_182474.html
    《2008,国产片创票房奇迹2009,国产片有喜有忧》,载新华网,2009年3月2日,http://news.xinhuanet.com/ent/2009-Q3/02/content_10926295.htm.
    《(光荣的愤怒>:输了票房赢了口碑》,载人民网,2007年11月19日,http://ent.people.com.cn/GB/1083/6549130.html。
    《国家两部委痛批<无极)剧组毁环境》,载腾讯大渝网,2006年5月11日,http://cq.qq.com/a/20060511/000015.htm。
    《好莱坞电影节打开炫目<箱子>推云南影响系列》,载新浪娱乐,2007年9月22日,http://ent.sina.com.cn/m/c/2007-09-22/12151726455.shtml。
    《胡锦涛: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3)》,载人民网,2009年9月29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1380/10141292.html。
    《华谊上市:资本市场一小步文化产业一大步》,载凤凰网财经,2009年9月28日,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090928/1290543.shtml。
    《(红河)导演章家瑞:用港星是妥协》,载搜狐娱乐,2009年3月30日,http://yule.sohu.com/20090330/n263087071.shtml。
    《(红河>周末票房排位第一导演考虑拍续集》,载云南网,2009年4月14日,http://ent.yunnan.cn/html/2009-04/14/content_326184.htm。
    黄兴涛:《辛亥百年:民族自觉与符号认同:中华民族观念萌生与确立的历史考察》,载天涯
    论坛学术中国,2011年10月13日,http://bbs.tianya.cn/post-666-17604-1.shtml。
    黄莺:《云南影视机构产量居第九 昆明拟建影视产业基地集团》,载云南网,2009年2月12日,http://ent.yunnan.cn/html/2009-Q2/12/content_235425.htm。
    黄华:《海纳百川 勇于创新云南影视品牌优化升级》,载新华网,2010年7月27日,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Q-Q7/27/content_20458473.htm。
    蒋涛:《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规模仅为美国1/26》,载新浪网新闻中心,2013年6月27日,http://news.sina.com.cn/m/2013-06-27/120627512931.shtml。
    《抗议政府新国产电影配额5000韩国影人游行示威》,载腾讯娱乐,2006年2月9日,http://ent.qq.com/a/20060817/001345.htm。
    李萍:《华谊一小步,中国文化一大步》,载网易财经,2009年11月13日,http://money.163.com/09/1113/22/501L1NI000253AO.T. html,
    李玉斌:《云南题材电影红极一时》,载新浪网,2009年8月4日,http://news.sina.com.cn/c/2009-08-04/162110065824s. shtmlc
    《李凡副局长就关于云南影视业发展思考的讲话》,载云南广播电视网,2007年12月3日,http://www.ynbtv.gov.cn/readinfo.asp_x?B1=1607。
    刘萍:《云南调查处理<无极>事件加强环境敏感区监管》,载人民网,2006年5月26日,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062/4407624.html。
    《民族题材电影创作的现代性困局》,载人民网,2009年11月20日,http://cpc.people.com.cn/GB/165240/165244/10419783.html。
    《“实验电影”<翻山>相当考验你的耐性》,http://ent.z.iol.com.cn/05ent/svstem/2010/06/17/016692309.shtml。
    舒克:《什么是民族电影——再与郑雪来先生商榷》,2000年1月18日,http://i.mtime.com/shuke/blog/6307/。
    《探班民族数字电影(寻梦>》,载中国民族宗教网,2010年9月29日,http://www.mzb.com.cn/html/Home/node/144892-1.htm。
    王凡:《陈凯歌制作<希夷之大理)因环境问题惹争议》,载凤凰网,2011年7月7日,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1_07/07/7511143_0.shtml。
    《<无极)事件催生相关立法景区今后不能再乱拍戏》,2012年1月11日,http://www.keyunzhan.com/knews-21555/。
    《伍匡文:整合优势资源 争取组建云南自己的院线》,载新华网,2010年3月2日,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10-03/02/content_19134385.htm。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6%》,载云南网,2011年3月24日, http://yn.yunnan.cn/html/2011-03/24/content_1542866.htm。
    《新京报:<红河>动人纯情,无关智商》,载新浪娱乐,2009年4月10日,http://ent.sina.com.cn/r/m/2009-04-10/10082464887.shtml。
    《(箱子)借国产片放映联盟平台登陆南方城市》,载新浪娱乐,2008年3月12日,http://ent.sina.com.cn/m/c/2008-03-12/07241945005.shtml。
    谢寅宗:《拿什么拯救(希夷之大理)》,载人民网,2012年1月4日,http://yn.people.com.cn/comment/supervise/n/2012/0104/c228513-16650826-l.html。
    《亚洲最大实景演出(希夷之大理)实地探秘》,载新浪娱乐,2011年3月10日,http://ent.sina.com.cn/j/2011-03-10/11093250406.shtml。
    杨林:《五成外国观众不看华语电影最认中国功夫和成龙》,载腾讯娱乐,2012年2月23日,http://ent.qq.com/a/20120223/000286. htm?pgv_ref=aio。
    《云南纪录片比(定军山)早5年》,载新浪娱乐,2006年9月7日,http://ent.sina.com.cn/x/2006-09-07/10111235460.html。
    《云南电影厂的“新结婚时代”》,载云南电视网,2010年12月6日,http://paper.yntv.cn/category/3100306/2010/12/06/2010-12-06_894202_3100306.shtml 。
    《云南土风美银幕百花开》,载云南文艺网,2009年6月2日,http://www.ynwy.org:8080/diany/Detail.aspx?id=1625。
    《云南影响2·云南最吸引你的事》,载新浪调查,http://survey.news.sina.com.cn/voteresult.php?pid=12674。
    《云南首家影视城门可罗雀》,载云南电视网,2005年3月22日,http://paper.yntv.cn/category/3100402/2005/03/22/2005-03-22_216865 3100402.shtml
    《云贵文化产业考察报告:影视滇军崛起的背后》,载新华网河北频道,2010年4月25日,http://www.he. xinhuanet.com/news/2010-Q4/25/content 19615675.htm。
    《云南省常住人口数量已达4596.6万人》,载昆明信息港云南新闻,2011年5月9日,http://news.kunming.cn/yn-news/content/2011-05/09/content_2520048.htm。
    [美]张英进:《中国电影中的民族性与国家话语》,2008年3月24日,http://news.artxun.com/yingxi-1222-6108993.shtml。
    章柏青:《拓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的创作思路——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讨论会上的发言》,2008年8月29日,http:/7hi.baidu.com/xueqinbest/blog/item/500flQ03e59fd3713912bbdd.html。
    《中央民族大学学校概况、学校沿革》,载中央民族大学网站, http://www.muc.edu.cn/About/。
    《中共中央关于少数民族“自决权”问题给二野前委的指示》,载新华网,2004年12月15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2/15/content_2336929.htm。
    《(知子罗)没发行的另类电影》,载云南网,2008年10月27日,http://www.yunnan.cn。
    《周传基:不要跟我提奥斯卡 中国根本没有大片》,载网易文化频道,2006年3月7日,http://culture.163.com/06/0307/09/2BJQ8RJH00280004.html。
    《<走路上学>导演彭家兄弟:不为票房只为梦想》,载新浪娱乐,2009年6月19日,http://ent.sina.com.cn/v/m/2009-06-19/17352572339.shtml。
    《走出低谷梦想真正启航:傈僳族电影人仕芙柳的不悔人生》,载云南网,2011年2月14日,http://www.yunnan.cn。
    http://www.bullock.cn/blogs/guanjun/archives/109714.aspx。
    http://group.mtime.com/ChinaMovies/discussion/1302014/。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418009.html。
    Berry.Chris, "Race:Chinese Film and the Politics of Nationalism", Cinema Journal 31 (1992): 45-58.
    Clark. Paul, "Ethnic Minorities in Chinese Films:Cinema and the Exotic", East-West Film Journal 1, no.2 (1987).
    Gladney. Dru C,'"Representing Nationality in China:Refiguring Majority/Minority Identities",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3, no.1 (1994).
    Stuart. Hall, "Encoding/Decoding, Culture, Media and Language", Hatchinson,1980.
    Waters. Malcolm, "Globalization", London:Routledge,19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