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张衡诗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张衡作为东汉中叶一位成就非凡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在汉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都具有卓越的地位。本文是对张衡现存诗文一个较为全面的鸟瞰,力图展示这位杰出人物诗文创作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所具有的标界性的承启作用。论文从六个部分展开,在引言之外,共设5章。
     引言部分阐述了选题的意义及研究方法,着重回顾了张衡研究的学术现状。在古代,对于张衡诗文的研究突出的是以结集、评注的方式,展示出张衡诗文独特的文学价值。近现代以来,对于张衡诗文的研究虽已渐具规模,成绩斐然,然而全景式的把握与研究尚不够全面和深入。
     第一章是张衡诗文与东汉中叶政治学术背景的链接。东汉中叶社会的复杂性不仅仅表现在政治由盛而衰,外戚宦官迭相专政,朝政混乱,经学衰败,神学·经学日趋解构,而且表现在佛道渐兴对士人的影响以及“求真”思潮对知识阶层的冲击,作为东汉中叶新旧交替过程中士大夫的典型代表,张衡诗文全面地展示了这一复杂的历史状貌。其诗文涉及到当时政治、学术、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多维地展示了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文学与经学之间的关系,文学与神学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学与“求真”主义思潮及学术潜变之间的关系。本章带有总论的性质,和后文亦可相互发明。
     第二章全面考察张衡诗文所展现出的情感历程。纵观张衡一生的诗文创作和为官经历,可将其创作细分为七个时期。这七个时期的诗文完整地勾勒出了张衡由书生意气到“朝隐柱史”直至寻觅精神家园的心路历程。他的诗文是那个时代的缩影,是东汉中叶士大夫阶层生存状态的真实再现,是东汉初叶以来培育因染下谨固自敕的作风在新的环境下的变异。张衡的诗文还展示了人的自觉:士人远离政治,对朝廷的亲附感趋向淡漠,其自然结果就是士人的自重,这种自重,标志着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
     第三章探讨在儒道互补,《诗》、《骚》融通,南北合流,文化大交融背景下张衡诗文对南北二学的承启作用。先秦时期,南北文化尚未融合贯通。北方以重理性精神的伦理型文化为主,南方秉承的则是浪漫多情的庄骚体系。逮至汉代,伴随着政治的“大一统”,文化大交融的时代来临了。它一改先秦时期以纵向承继为主的文化演进方式,而变为以横向拓展、交流与融合为特色的文化发展模式。楚风北袭,北学南渐,文化交融至张衡时代已趋于成熟。融贯了儒道诗骚思想内蕴的张衡诗文作为那个文化大交融时代的文学载体,不论是在文化史还是在文学史上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特出的典范意义。
     第四章讨论张衡诗文新变与文学的自觉。张衡是中国古代少有的诸体兼备的作家,并且其诗赋创作各领高标,现存诗文虽然不多,然字字珠玑,篇篇精美,其诗文创作的超越性独步于世,时人鲜有匹及,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卓越的地位。本章从三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是张衡诗文创作观念的新变;二是张衡诗文创作风格的新变;三是张衡诗赋中文体形态的新变。由此观之,张衡作为汉代文风转变的代表性人物,其诗文创作所具有的标界意义在汉代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化史上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特出地位。
     第五章挖掘了张衡诗文中所展示的风俗文化景观。张衡诗文创作的超拔性还在于他对俗文化的精通与热爱,作为著名的博学通儒,其诗文中涉及到大量的风俗文化,不仅为后人研究历史民俗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字材料,而且还构成了张衡诗文波澜壮阔、五彩缤纷艺术世界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合此五章,我们可以发现:张衡诗文创作不仅展现出这位“三才理通”的全才打通学科门户,有容乃大的博大气象,而且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张衡所具有的承启意义是特出的,其所具有的开拓性、先锋性对后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斯人斯文衣被万代,芳泽千古,对这位伟人的研究与关注也将任重而道远。
As an eminent scientist, thinker, and writer in middle period of Eastern Han Dynasty, Zhang Heng has the remarkable status in the Han Dynasty and even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China. This dissertation is a mor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n Zhang Heng's writings from all perspectives in an attempt to show that Zhang Heng's writings have rich cultural infiltration and function as transitional medium in the long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part.
     The introduction part elaborates significance of topic selection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makes a general literature review about Zhang Heng studies. The past researches about Zhang Heng's writings place more value on his writing by collections, comments and notes. In the modern age, the research about his writing gradually makes brilliant achievements, but fails to make comprehensive research..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relationship of Zhang Heng's writings to the political and academic background in middle period of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The social complexity not only displays in politics from superiority to decline, dictatorship, chaotic royal government, study deterioration, dissolution of the theology study, but also displays in Buddha which is popular to the gentleman thought of "searching truth" which has great impact upon the intelligentsia. Zhang Heng's writings demonstrate panorama of this complicated history comprehensively. His writings get involvement in politics, academic, thought and culture and so on, multi-dimensionally embo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olitics, literature and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literature and theology as well as literature and thought of "searching truth". This chapter has the general remarks nature, may also invent mutually with the later word.
     The second chapter probes the emotion course Zhang Heng unfolds in his writings. In view of Zhang Heng's life, his creation and experiences can be marked by seven periods in his life, which outlines completely his personal spirit as a scholar, be at lost and give more attention to learning , and search for a spiritual home. His writings are the miniature of his age, the mirror of the class of intellectuals and variation of careful and precise in the early Eastern Han Dynasty. Zhang Heng's writings have also demonstrated his self consciousness and determination: The scholar should distance himself from politics, show his indifference to the followers of the rich and the powerful, which symbolizes the awakening of 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about the Confucian complementation, the temporary credit of 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Odes of Ch'u,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confluence, the transitional function of Zhang Heng's writings under this cultural background. In the pre-Qin perio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culture did not fuse. The North inherits the culture of heavy rational spirit's ethics while the South maintains the system of romance and affection. In the Han Dynasty, following political unification, the age of the cultural blending approached. It deviates from the previous inheritance of the culture and develops with the cultural modes of expansion, communication and unification. The system in the South influences the North while the system of the North generally penetrates into the South. The cultural blending comes to its maturity in the age of Zhang Heng. Zhang Heng's writings, as the carrier of the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The Book of Songs and The Odes of Ch'u, can be viewed as a significant model in Chinese cultural and literary history.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changes in Zhang Heng's writings and his understanding of literature. Zhang Heng is an exceptional writer in ancient China who writes with different genres. His poetry, rare as they are is full of gem-like words. His writings can not find its rivals at the time and have the remarkable status i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history. This chapter focuses on three points: Firstly, the changes and ideas in his writings; Secondly, new changes in his styel; Thirdly, new changes in the textual arrangement and publications. Therefore, Zhang Heng,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literary stylein Han Dynasty, has the unreplaceable and prominent status in the Han Dynasty and even in the whole China.
     The fifth chapter has unearthed the folk culture in Zhang Heng's writings. The uniqueness of Zhang Heng's writings originates from his familiarity and love for the folk culture. As a learned and well-versed scholar, Zhang Heng involves the folk culture in his abundant accounts, which leave behind the precious materials for us and forms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magnificent and colorful artistic world of Zhang Heng.
     We find from our study that Zhang Heng's writings have gone through the borders of different disciplines. He has great impact on the later generations on account of his existence as a transitional medium, his potential and pioneer. Therefore, we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to give more attention to him and his writings .
引文
[1]崔瑗:《河间相张平子碑》,见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四十五,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55页.
    [2]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41页。
    [3]郭沫若1956年题张衡墓前碑记。
    [4]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97页。
    [5]张衡的故乡河南南阳是汉代冶铁工业很发达的地区。《萄子·议兵篇》早就提到南阳地区兵器锋刃的锐利有如蜜蜂之针。在南阳瓦房庄出土的文物中有冶铁时用的鼓风风管、几件黑心韧性铸铁农具与含碳较低的铁板.南阳太守杜诗在东汉初年已经用水力鼓风(“水排”)于鼓铸,结果“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97页。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39-1940页。
    [2]张荫麟:《纪元后二世纪间我国第一位大科学家张衡》,发表于《东方杂志》21卷23号,第89-98页。
    [1]王兆彤:《张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8页。
    [2]张震泽:《张衡诗文校注》前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13页。
    [1]李学勤主编:《国际汉学著作提要》,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270页。
    [1]汉·扬雄:《法言·君子》,《诸子集成》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4页.
    [2]汉·扬雄:《法言·君子》,《诸子集成》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7页。
    [3]汉·王充:《论衡·超奇》,《诸子集成》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36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2525页。
    [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270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270页。
    [2]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立元神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8页。
    [3]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3页。
    [4]《后汉书》张衡本传载:“永和初,出为河间相……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由此上推六十二年,张衡当生于公元78年。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39页。
    [1]许结:《张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2]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63页。
    [3]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皇后纪》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00页.
    [4]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皇后纪》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01页.
    [5]明·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08页。
    [6]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马融传》卷六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53页。
    [7]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崔瑗传》卷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22页。按:本传记载,崔瑗曾两度辟于外戚。
    [1]事见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孝顺孝冲孝质帝纪》卷六、《后汉书·梁统传》卷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2页,第1179页。
    [2]吕思勉:《秦汉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67页。后长兄骘尤为谦逊,自和帝崩后兄弟常居禁中,屡次上书辞官,言辞恳切,不欲居高。详见范书本传。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612-619页.
    [3]二事均见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卷五十七杜根本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39-1840页。
    [1]事见范书卷六《顺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9页。
    [2]事见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梁统传》卷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75-1176页。
    [3]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左雄传》卷六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17页。
    [4]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李固传》卷六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74-2076页。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光武帝纪》卷一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4页。
    [1]在《诗经》时代,最崇高的赞美是“嗟嗟烈祖”《商颂·烈祖》、“荡荡上帝”《大雅·荡》“穆穆文王”《大雅·文王》),这是对“帝”和祖先的崇拜.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帝”和祖先的崇拜已让位于对圣人的崇拜。《论语·雍也篇》说:“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孟子·尽心下》曰:“圣人之于天道也”,《荀子·儒效》曰:“圣人也者,道之管也。”
    [2]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54页。
    [3]汉·司马迁撰:《史记·封禅书》卷二十八,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67页。
    [4]汉·司马迁撰:《史记·封禅书》卷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4页。
    [5]汉·司马迁撰:《史记·封禅书》卷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5页。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六《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0页。
    [2]明·孫彀:《古微晝》卷三十三《河图·合古篇》曰:“帝刘之秀,九名之世,帝行德封刻政。”明·陶宗仪《说郛》卷五上《尚书·考灵》曰:“卯金出,握命孔符。”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3]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11页.
    [4]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方术传》卷八十二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05页.
    [5]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苏竟传》卷三十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41页。
    [6]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桓谭传》卷二十八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61页.
    [7]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曹褒传》卷三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01页。
    [8]刘宋·范哗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言沛献王辅善说图谶,作《五经通》,时号《沛王通论》。清庄述祖《白虎通义考序》云《白虎通》“六义并录,傅以谶记,援纬证经”。甚至东汉大儒郑玄也广注诸纬并源纬证经。
    [1]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页.
    [1]许结:《张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页。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司马迁列传》卷六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32页。
    [3]现在意义上的科学在古代是不存在的。中国古代文化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内容的整体性,整体性的核心内容是“天人合一”.“天垂象,见吉凶”在历代正史的《天文志》、《五行志》或《天象志》中经常可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极重要的信念而被社会各界层所普遍接受。因此我们可以毫不讳言地说古代天文学和政治尤其是神权政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它为神权政治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详见拙文《科学与神学的纠葛-兼论张衡科技成就与东汉神权政治之关系》桂林:社会科学家2008年第7期。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方术传》卷八十二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08页。
    [1]这里“八十”当为“八十一”之误,李贤注引《张衡集·上事》云:“《河》、《洛》五九,六艺四九,谓八十一篇也。”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389页。
    [1]偏重“游仙”的如张惠言评挚虞《思游赋》:“全拟《思玄》得其匡郭”(《七十家赋钞》卷六),吴汝沦谓班固“《幽通》独创之体,《思玄》更人于相如以争奇”(《古文辞类纂·评点》)。偏重“言志”的如《文选·思玄赋》、《后汉书》李注等。
    [1]许结:《张衡〈思玄赋〉解读》,《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6期。
    [2]陆机著,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3]司马相如:《答盛臨问作赋》见清·严可均辑:《全汉文》卷二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22页。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方术列传》卷八十二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05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曹相国世家》卷五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57页。
    [3]汉·司马迁撰:《史记·陈丞相世家》卷五十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68页。
    [4]汉·司马迁撰:《史记·外戚世家》卷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39页。
    [5]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李寻传》卷七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92页。
    [6]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襄楷传》卷三十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81页。
    [7]宋·李昉:《太平广记·神仙类》卷八,民国十三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1]仙车见《西京赋》“舍利颬颬,化为仙车”;天路见《西京赋》“美往昔之松乔,要羡门乎天路”;玉女见《思玄赋》“载太华之玉女,召洛浦之宓妃”。
    [2]《南都赋》有云:“若夫天封大狐,列仙之陬,上平衍而旷荡,下朦胧而崎岖。”见张震泽;《张衡诗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71页。
    [3]俞理明:《太平经正读·太平经钞乙部》,成都:巴蜀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4]转引自邱进之、舒畅、周斌《易玄释老》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99页.
    [5]吴筠:《玄纲论》,转引自邱进之、舒畅、周斌《易玄释老》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99页。
    [1]刘笑敢:《老子古今》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47页。
    [2]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列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97页。
    [1]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2]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光武十三王传》卷四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29页。
    [3]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襄楷传》卷三十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82页。
    [4]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王涣传》卷七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68页。
    [5]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桓帝纪》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7页。
    [1]永平求法最早见于《牟子理惑论》,《四十二章经序》及《老子化胡经》。永平七年(公元64年),明帝夜梦金人飞行殿庭,明晨问于群臣。太史傅毅答说:西方有神,其名日佛,陛下所梦可能就是他。帝就派遣中郎将蔡情、秦景、博士王遵等十八人去西域,访求佛道。十年(公元67年)蔡倍等在大月氏遇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两人,并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着共还洛阳。
    [2]范书《西域传》载:章帝章和元年安息国遣使献狮子及拔符(一种形似麟而无角的兽),和帝永元十三年复献狮子及大鸟。
    [3]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
    [4]转引自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5页。
    [5]伊存口授《浮屠经》所载“临蒲塞、桑门、伯闻、疏问、白疏闻、比丘、晨门,皆弟子号也。”
    [1]董仲舒《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云:“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 书馆,1999年版,第237页。
    [1]今文经学是指:《诗经》、《尚书》、《周易》、《公羊传》、《仪礼》.古文经是指:《诗经》、《尚书》、《周易》、《周礼》、《左传》。对于二者的不同,当代学者周予同先生作了概括性的解释:“简明些说,就是今文学以孔子为政治家,以六经为孔子致政之说,所以偏重于微言大义。其特色为功利的,而其流弊为狂妄;古文学以孔子为史学家,以六经为孔子整理古代史料之书,所以偏重于名物训诂,其特色为考证的,而其流弊为繁琐.”见周予同:《经学历史》序言,载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页。
    [2]事见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杨终传》卷四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97页。
    [3]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丁鸿传》卷三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64页。
    [4]汉·王充:《论衡·实知篇》,《诸子集成》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53页。
    [5]汉·王充:《论衡·定贤篇》,《诸子集成》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62页。
    [1]汉·王符撰,汪继培笺:《潜夫论·边议》,《诸子集成》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11页。
    [2]汉·王符撰,汪继培笺:《潜夫论·本训》,《诸子集成》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54页.
    [3]“参验”“考实”最早见于《九章·惜往日》“弗参验与考实兮,远迁臣而弗思。”王符发展了这一思想并以此作为社会政治批判的武器,在当时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现实性和积极意义。
    [4]范书《儒林列传》载:“自安帝揽政,薄于艺文,博士依席不讲,朋徒相视怠散,学社颓弊……顺帝……乃更修黉宇,凡所造构二百四十房,千八百五十室。试明经下第补弟子,增甲乙之科员各十人,除郡国耆儒皆补郎、舍人。本初元年,梁太后诏曰:‘大将军下至六百石,悉遣子就学,每岁辄于乡射月一飨会之,以此为常。'自是游学增盛,至三万余生。”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47页。
    [5]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王充传》卷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29页。
    [6]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郑玄传》卷三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07页。
    [7]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仲长统传》卷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43页。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97页。
    [2]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97页。
    [3]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39页。
    [4]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杨震传》卷五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187页。
    [5]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312页。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光武本纪》卷一下,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7页。
    [2]杨品泉等译崔瑞德(Denis Twithett),鲁惟一(Michael Loe we)编《剑桥中国秦汉史》第五章《汉代的灭亡》,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版,第387页。
    [3]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291页。
    [4]如在《司徒陈公诔》中云:“天祚明德,德茂于公……德音孔昭,翻而灰灭。”《司徒吕公诔》云:“绰兮其宽,皎兮其清;既明且哲,式保令名。”尤其是对“修志洁,有名称”(范书本传)的大司农鲍德,张衡更是心怀敬仰,在《绶笥铭》、《南阳文学书林赞》中对鲍德的家世及文治进行了颂赞。在《大司农鲍德诔》中更是对鲍德一生行事作出了“知德者鲜,唯君克举.”的极高评价,由此可见,张衡对好礼重德的士人的推崇和敬仰。
    [1]详见许结:《张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4-122页.
    [2]许结先生在其《张衡〈思玄赋〉解读-兼论汉晋言志赋之承变》一文中,举范书所选后汉数家重要文人作品名录如次:桓谭《上疏反图谶》:崔篆《慰志赋》;杜笃《论都赋》:班固《两都赋》、《典引》;冯衍《显志赋》;马融《广城颂》;崔駰《达旨》:崔寔《政论》;仲长统《乐志论》、《理乱篇》;蔡邕《释诲》、《上封事》;赵壹《穷鸟》、《刺事嫉邪》。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狱中与甥侄书》。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后汉书》后附有此文。
    [1]“知识主义风气”的概念是葛兆光先生在《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四编第一节中强调的一个命题,详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杜1997年版,第301-318页。
    [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1页。
    [3]谶纬的流行至少刺激了天文学与方术的发展.就天文学而言,谶纬是用自然现象的变化来指事预测人事,当然就更加注重观星占测和自然变化。就方术而言,谶纬要确立自己的神秘地位,必然需要一套知识与技术。因为这些实用的技术与知识最能使人们感受到信仰的存在与实现,它们往往以方术的形式出现。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汉代的科技思想及科技进步,主要在数术家和方技家,这应该与当时方术的流行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4]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桓谭传》卷二十八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55页。
    [5]刘宋·范哗撰,唐·李贤注:《后汉书·杜林传》卷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35页.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郑兴传》卷三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1223、1224页.郑兴是刘歆所欣赏的人,传称其“少学《公羊春秋》,晚善《左氏传》……同学者皆师事之”。
    [2]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贾逵传》卷三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35、1240页。
    [3]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王充传》卷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29页。
    [4]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马融传》卷六十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72页。
    [5]康有为:《伪经传授表下》,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
    [6]崔瑗:《河间相张平子碑》,见清·严可均辑:《全汉文》卷四十五,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456页.
    [7]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列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第1940页。
    [1]崔瑗:《河间相张平子碑》。见清·严可均:《全后汉文》卷四十五,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56页。
    [2]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见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9页。
    [3]胡旭:《鸿都门学、曹氏家风与汉魏文艺的繁荣》,厦门:厦门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1]汉·扬雄:《法言·问神》,《诸子集成》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4页。
    [2]汉·扬雄:《法言·君子》,《诸子集成》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7页。
    [3]汉·王充:《论衡·超奇》篇,《诸子集成》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36页。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万章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2746页。
    [5]汉·司马迁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卷八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6月,第505页。
    [1]关于张衡祖父张勘是否为包括范书在内诸多史书皆云的张勘(字君游),学者颇存疑问。何灼《义门读书记》卷二十三于《后汉书》衡传“祖父条”作按语,以为非是。黄山《后汉书集解》卷五十九《校补》亦谓.清人钱大昕、王先谦主“祖孙”说,近人张荫麟、孙文青、张震泽因之不疑。详见许结:《张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37页.
    [2]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97页。
    [3]崔瑗:《河间相张平子碑》,见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五十五,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55页。
    [4]汉·司马迁撰:《史记·周本纪》卷四,记载周公营建洛邑时指出:“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0页。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鲍永传》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23页。
    [2]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97页。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97页。
    [2]汉·王充著:《论衡·宣汉》,《诸子集成》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89页。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窦融传》卷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19页。
    [2]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97页。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鲍永传》卷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23页。
    [2]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酺传》卷四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33页。
    [3]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版,第1075页。
    [4]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97页。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97-1898页。
    [1]《易经》(上经卦二十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74页。
    [2]《与崔瑗书》:张辑、严辑均有收录。其出处有二:一为《太玄经》范望注本载陆绩《述玄》引张平子《与崔子玉书》,一为《后汉书》本传所录,两者各有删漏,互见短长,此处引自范书。
    [3]汉·桓谭:《新论·闵友》,见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十五,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42页。
    [1]许结先生在《张衡评传》中疑为衡于安帝建光元年至延光元年为公车司马令:延光二年至延光四年为尚书郎,可各一说。
    [2]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97页。
    [3]第一条出自《北堂书钞》;第二、四条出自《文选》;第三条出自《文选》,曹植《与杨德祖书》注。
    [1]延光三年,太子刘保(后来的顺帝)惊病不安,避幸王圣舍。太子乳母王男、厨监邴吉等,以为圣舍新修缮,犯土禁,不可久御。与圣及其女永、江京、樊丰互相是非。圣、永遂诬谮男、吉,皆幽囚死。太子思男等,数为叹息。京、丰惧有后害,构谗太子及东宫官署。帝怒。召公卿以下会议废立。耿宝等承旨,皆以为当废。遂废为济阴王。
    [2]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98页。
    [1]汉·应劭:《汉官仪》,清光绪十年孙镁槐庐家塾刻本。
    [2]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百官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572页。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梁统传》卷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75页。
    [2]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光武本纪》卷一下,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3月,第57页。
    [3]杨品泉等译崔瑞德(Denis Twithett),鲁惟一(Michael Loe we)编《剑桥中国秦汉史》第五章《汉代的灭亡》,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版,第387页。
    [4]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11页。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14页。
    [2]范书本传云:“永初中,谒者仆射刘珍、校书郎刘等著作东观,撰集《汉纪》,因定汉家礼仪,上言请衡参论其事。会并卒。而衡常叹息,欲终成之。及为侍中,上疏请得专事东观,收检遗文,毕力补缀。……书数上,竟不听。”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14页。
    [1]按:此序为后人所加,非衡之作。
    [2]按:《文选》张平子《四愁诗》李善注:“永和初,出为河间相,而云阳嘉中,误也。”
    [3]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39页。
    [1]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页。
    [2]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5页。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9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外戚世家》卷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39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项羽本纪》卷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0页。
    [1]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见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7页。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扬雄传》卷八十七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15页。
    [3]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二十五,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50页。
    [4]皮锡瑞在《经学历史·经学中衰时代》中说:“经学盛于汉,汉亡而经学衰。桓灵之间,党祸两见,志士仁人多填牢户,文人学士亦擀文网固己,士气颓丧而儒风寂寥矣。”见《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群经总义类》第17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5]吕思勉先生在《秦汉史》中认为“东汉外戚之祸始于章帝”,和帝时,开始了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互相倾轧,轮掌朝政的局面已是学界公论。然就东汉王朝的整体实力来看,应该在和帝一朝达到了巅峰,真正的下滑是 在安帝一朝。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安帝纪》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2页。
    [2]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安帝纪》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1页.
    [3]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安帝纪》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3页.
    [4]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儒林列传》卷七十九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47页。
    [5]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翟醣传》卷四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03页。
    [6]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左雄传》卷六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15页。
    [7]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四十五,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55页。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卷六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69页。
    [2]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朱穆传》卷四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64-1467页。
    [3]东汉初,樊准在上疏中曾猛烈批评当时的文化与学术,他在追忆西汉历史时发现“昔孝文窦后性黄、老,而清静之化流景武之间”,于是他无视当时活跃在文化思想舞台上的文士与儒生,建议朝廷去“博求幽隐,发扬岩穴,宠进儒雅”,并希望由此使“延颈者日有所见,倾耳者日有所闻。”事见《后汉书》卷三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26-1127页。
    [4]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1]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2]孙文青:《张衡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第136页。
    [3]孙文青:《张衡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56年版,第137页。
    [4]按:孙文青先生在《张衡年谱》中的推证,此文应作于张衡于洛阳观太学期间.
    [5]陈国庆编:《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第128页。
    [1]《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朱谦之注:《老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94页。
    [3]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97页。
    [1]清·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2页。
    [1]参见许结:《离骚学与中国古代文论》,载《西南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
    [2]明·蒋之翘:《七十二家评楚辞》,明天启六年刻本。
    [1]《文选》李善注,任继愈主编:《中华传世文选·昭明文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68页。
    [2]蒋文燕:《张衡〈思玄赋〉对〈离骚〉的模拟及二者精神主旨之异同-兼谈汉代抒情言志赋之意义》,见《宁夏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3]《文选》李善注,任继愈主编:《中华传世文选·昭明文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60页。
    [1]张震泽:《张衡诗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68页。
    [2]曲德来:《汉赋综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8页。
    [3]详见闻一多:《怎样读九歌》,《闻一多全集》第一册,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80页。
    [4]叶君远:《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3页。
    [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十九·汉纪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38页。
    [1]《庄子·外物》,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37页。
    [2]《庄子·让王》,王先谦:《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56页。
    [3]清·陈本礼:《屈辞精义·自跋》清(?)露轩刻本。
    [4]明·何孟春:《冬余诗话》,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5]清·永瑢等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百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39页。
    [6]许结:《张衡〈思玄赋〉解读》,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六期。
    [7]梁·萧统:《文选》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651页。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武帝纪》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6页。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武帝纪》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0-161页。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武帝纪》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2页。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儒林列传》卷七十九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45页。
    [2]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儒林列传》卷七十九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46页。
    [3]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儒林列传》卷七十九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45页。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李寻传》卷七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92页。
    [1]按:朝觐之礼旨在通情上下,纳谏恤民;郊祀之礼旨在上祭天德,下报地功;籍田之礼旨在鼓励万民,劝农稼穑;大射之礼旨在进用明德,提倡道义。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郡国志》志第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476页。
    [2]张震泽:《张衡诗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34页。
    [1]白晓丽:《汉大赋的“亚仪式”特征及其意义》郑州:中州学刊2008年第4期。
    [2]刘宋·范晔:《后汉书·礼仪志中》李贤注引,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33页。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景帝纪》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37页。
    [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礼乐志》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33页。
    [1]汉·班固撰:《两都赋序》,见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二十四,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35页。
    [2]清·程廷柞:《诗论十三-再论刺诗》,《清溪集》卷二,金陵丛书乙集,民国四年(1915年)蒋氏慎修书屋排印本。
    [1]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98页。
    [2]唐·虞世南编:《北堂书钞》卷一百,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唐·欧阳询撰,汪绍楹点校:《艺文类聚》卷二十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朱谦之注:《老子》第十二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5]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见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8页。
    [6]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页。
    [1]逯钦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卷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9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1681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1456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诗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279页。
    [1]汉·班固撰:《离骚序》,见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二十五,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50页。
    [2]汉·司马迁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卷八十四,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05页。
    [3]汉·扬雄著:《反离骚》,见清·严可均辑:《全汉文》卷五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30 页。
    [1]汉·班固:《离骚序》,见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二十五,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50页。
    [2]汉·王逸:《离骚经》,见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五十七,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85页。
    [3]清·沈德潜:《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0页.
    [1]汉·司马迁撰:《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6月版,第759页。
    [2]参见王瑶《玄学与清谈》,《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43页;牟钟鉴《黄老之学在汉代的流传和演变》,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第127-131页;
    王树民《两汉时期的黄老之学及其后的演变转化》,《曙庵文史杂著》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27页。
    [1]祢衡:《吊张衡文》,见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八十七,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79页。
    [1]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见鲁迅:插图本《汉文学史纲要(外一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9页。
    [2]粱·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卷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06页。
    [3]苏永强:《“魏晋文学自觉”辩》 《江汉论坛》,2007年第7期.
    [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儒林传·赞》卷八十八,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20页。
    [5]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夏侯胜传》卷七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59页。
    [6]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儒林列传·赞》卷七十九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89页.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郑玄传》卷三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07页。
    [2]刘师培:《刘申叔遗书》,转引自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27页。
    [3]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章帝纪》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5页。
    [4]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78页。
    [5]桓谭《新论·言体》曰:“及博见多闻,书至万篇,为儒教授数百千人,只益不知大体焉”。桓谭所推崇的“知大体”之士,是一种富于现实精神、实践品格的“大财深智”的人物,意味着新的智慧人格。文见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十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20页。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2673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1538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2686页。
    [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王褒传》卷六十四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29页。
    [5]钱志熙:《汉乐府与“百戏”众艺之关系考论》,文学遗产.1992年,第5期。
    [1]汉·王充:《论衡·定贤》,见《诸子集成》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62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2482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2469页.
    [4]汉·司马迁撰:《史记·太史公自序》卷一百三十,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60页。
    [5]汉·刘歆:《七略》,文见清·严可均辑:《全汉文》卷四十一,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21页。
    [6]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马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72页。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蔡邕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90页。
    [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3页.
    [3]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3页。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97页。
    [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0页。
    [3]蓝旭:《东汉士风与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1页.
    [1]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78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影印本版,第16页。
    [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9页。
    [1]刘师培:《〈文心雕龙·诔碑篇〉口义》,《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7页。
    [2]蓝旭:《东汉士风与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1页。
    [3]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8页。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夏侯胜传》卷七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59页。
    [2]班固:《两都赋序》,见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二十四,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35页。
    [3]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270页。
    [4]在汉代,《诗经》博士设立最早,至武帝时又设其他诸经博士。见《史记·孝文本纪》、《汉书·武帝纪》。
    [1]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271页。
    [2]汉·班固:《楚辞序》,见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校点本,第49-50页。
    [3]钟嵘著,曹旭注:《诗品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
    [4]语出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在此不妨借来形容汉赋的困境。
    [5]汉·班固:《两都赋序》见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二十四,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35页。
    [1]徐公持:《诗的赋化与赋的诗化》,《文学遗产》,1992年第1期.
    [2]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六,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75页。
    [3]费锡璜:《汉诗总说》,见清·张潮辑《昭代丛书》,清道光癸巳(13年)世楷堂刊本。
    [4]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6页.
    [5]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0页。
    [1]粱·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见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9页。
    [2]汉·司马相如:《答盛酶问作赋》,见清·严可均辑:《全汉文》卷二十二,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21页。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卷三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6页。
    [4]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见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1页。
    [5]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七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6]謇长春:《傅玄阴铿诗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页。
    [1]罗仲鼎:《艺苑卮言校注》卷二,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92页。
    [2]“邂逅”出于《诗经·绸缪》,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364页。
    [3]“绸缪”出自于《诗经·鸱鸮》,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394页。
    [4]“莫齿无怨言”出自于《论语·宪问》,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2510页
    [1]李延寿:《南史·王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09页。
    [2]王充:《论衡·自纪》,《诸子集成》第七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84页。
    [3]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04页。
    [4]汉·司马迁撰:《史记·五帝本纪》卷一,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页。
    [5]清·刘熙载:《艺概·文概》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4页。
    [6]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正失》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8页。
    [1]对于“玄儒”、“玄境”,许结在《张衡评传》中有专门而详细的论述,详见第111-121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张衡传》卷五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97页。
    [3]明·吴衲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文章辨体凡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8月版,第9页。
    [4]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8月版,第77页.
    [1]明·吴枘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诸儒总论作文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8月版,第14页。
    [2]曹丕:《典论·论文》,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3]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4]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5页。
    [5]梁·刘勰著,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34页。
    [6]孙梅:《四六丛话》卷四,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1715页。
    [7]刘师培:《刘申叔遗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714页。
    [8]清·李凋元:《赋话》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1715-1740
    [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7页。
    [1]郭建勋:《先唐辞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0页.
    [2]按:“于是齐童唱兮列赵女”段有有三句这样的骚体句,整段之说误也。“尔乃抚轻舟兮浮清池”整段为“九歌”型骚体句。
    [3]关于赋之“二体”,班固即有“贤人失志”之赋(《汉书·艺文志》)与“润色鸿业”之赋(《两都赋序》)的提法,并经陆机《文赋》“缘情”、“体物”、刘勰《诠赋》“体物”、“写志”的划分而逐渐形成汉赋“二体”论.
    [4]详见许结:《论小品赋》,载《文学评论》1994年第3期。
    [5](日)稻畑耕一郎著,陈植锷译:《赋的小品化初探》,《杭州大学学报》1980年2、3期。
    [6]详见马亚平:《张衡抒情小赋对陶渊明辞赋的影响》,成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98年汉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7](德)W·顾彬说:“《归田赋》把风景描写的如此快乐、和谐,这是第一次,张衡此篇也成了王羲之《兰亭集序和陶渊明田园诗的前导》”。W·顾彬著,马树德译:《中国文人的自然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2页。
    [1]许结:《张衡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304页。
    [2]东晋·陶渊明:《闲情赋序》,见逯钦立:《陶渊明集》卷五,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53页。
    [1]按:张衡诗文和汉代娱乐文化的关系,将在下章专门讨论,可参看。
    [2]《孟子·离娄下》见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本,第2727页.
    [1]倪其心:《汉代诗歌新论》,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78页。
    [2]梁·钟嵘注,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6页。
    [3]明·徐师曾著,罗根泽校点:《文体明辨序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8月版,第105页。
    [1]龙文玲:《汉诗的期待视野与张衡的诗歌超越》,桂林:广西师大学报2003年第五期。
    [2]郑文:《汉诗选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2月,第105页。
    [3]郑文:《汉诗选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2月,第115页。
    [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一,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179页。
    [5]褚斌杰:《中国文体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30页。
    [1]关于《四愁诗》的地位问题,历来学界有两种看法;一是以其为七言诗之滥觞.张震泽:《张衡诗文集校注前言》谓此诗“我国七言诗的导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张在义:《张衡诗文选译 前言》以此诗为:“我国七言诗的滥觞”。(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版);龙文玲直言:“真正能够称得上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文人七言诗作品是《四愁诗》”。(南宁:《广西师院学报》,1996年第2期。)二是以王力先生为代表认为《四愁诗》不是纯粹的七言,现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应当是曹丕的《燕歌行》.《四愁诗》之所以不被认为是“纯粹的七言诗”而有了“地位之辨”,其症结在于该诗每章首句有一“兮”字,“兮”字虽是一个语助词。无实际意义,但正如刘熙载所云:“用虚字正乐家歌诗之法也”。“兮”字在句子中作为协调音节的作用并非可有可无。《四愁诗》“兮”字运用的目的便在于衬出七个音节,使诗篇大体形成整饬之美,使诗韵保持匀整的节奏感,使诗歌吟唱的功能有完美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张衡是有意识地进行七言诗的创作,我们不应忽视他在探索诗歌音乐性方面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2]清·沈德潜:《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50页。
    [3]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0页。
    [4]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08页。
    [1]余冠英:《汉魏六朝诗论丛·七言诗起源新论》,上海:上海古典文献出版社,1956年新版。第59页。
    [2]王力:《汉语语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2页。
    [3]王力:《汉语语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3页。
    [4]七言诗同五言诗一样也是脱胎于民歌,同文人五言诗相比较,七言诗被广大文人接受要晚得多,直至西晋,傅玄还认为:“昔张平子作《四愁诗》,体小而俗,七言类也。”所谓“俗”,即认为《四愁诗》与土风民谣相类。
    [5]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23页。
    [1]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96页。
    [2]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1页。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礼乐志》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45页。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乐志》卷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93页。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礼乐志》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45页。
    [4]晋·王嘉撰,梁·萧绮录:王嘉《拾遗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8页。
    [5]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元帝纪》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98页。
    [6]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史丹传》卷八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376页。
    [7]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礼乐志》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71-1072页。
    [8]汉·桓谭:《新论·离事》,见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十五,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36页。
    [9]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桓帝纪》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20页.
    [1]宋·李昉等编:《太平御览》五八一引谢承《后汉书》,四部丛刊本。
    [2]晋·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卷三,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3]晋·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卷一,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张禹传》卷八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349页。
    [5]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王霸传》卷二十,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36页。
    [6]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桓谭传》卷二十八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55页。
    [7]汉·桓谭:《新论·离事》,见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十五,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36页。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马融传》卷六十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72页.
    [2]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梁冀传》卷三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82页。
    [3]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仲长统传》卷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48页。
    [4]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蔡邕传》卷六十下,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80、2003页。
    [5]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礼乐志》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45页。
    [6]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礼乐志》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71页。
    [1]下层百姓对两种超自然的生命--神和鬼--普遍怀有敬畏之心。另外对一大批山河及日、月、星、辰以及风神雨神也进行祭祀和礼拜。民间宗教仪式扩大已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在民间有大量的崇拜地点,那里敬奉各种各样的神,并以动物和禽兽来献祭。
    [2]汉·王符撰,汪继培笺:《潜夫论·浮侈篇》,《诸子集成》第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2页。
    [3]晋·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卷三,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百官公卿表》卷十九上,北京:中华书局,第726、731页。
    [2]《史记》、《汉书》在武帝以前,已有乐府名目的记载,王运熙先生考证认为汉魏六朝人的记载,往往是把太乐官署简称为乐府,因而又称太乐令为乐府令.《史记》、《汉书》所载武帝以前的“乐府”和“乐府令”,实指“太乐”和“太乐令”。详见王运熙《乐府诗论丛》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礼乐志》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45页.
    [4]元·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艺六艺园丛书,清光绪11年刻本。
    [5]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2页。
    [6]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明帝纪》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6页。
    [7]梁·刘昭补注:《续汉书·八志·百官志》卷二十五,金陵书局仿汲古阁本刊.
    [8]唐·李隆基:《宋本大唐六典》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影印版,第325页.
    [9]唐·杜佑撰:《通典》卷二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8页中。
    [1]刘宋·范晔:《后汉书·礼仪志中》李贤注引,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33页。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礼乐志》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43页。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礼乐志》卷二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74页。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仲长统传》卷四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48页。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外戚传上》卷九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50页。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佞幸传·李延年传》卷九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25页.
    [4]钱志熙:《汉乐府与‘百戏'众艺之关系考论》,文学遗产1992年第5期.
    [5]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循吏传·召信臣传》卷八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50页。
    [6]唐·李隆基:《宋本大唐六典》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影印版1991,第325页。
    [7]刘宋·范哗撰,唐·李贤注:《后汉书·皇后纪》卷十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24页。
    [8]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王褒传》卷六十四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29页。
    [9]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枚皋传》卷五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66页。
    [10]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扬雄传》卷八十七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75页。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严助传》卷六十四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75页。
    [2]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9页。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司马相如传》卷五十七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09页。
    [4]曹明钢:《赋学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68页。
    [5]晋·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卷四,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页。
    [6]汉·司马迁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卷一百一十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82页。
    [1]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王褒传》卷六十四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29页.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王褒传》卷六十四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20页.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王褒传》卷六十四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29页.
    [4]唐·佚名编,宋·章樵注:《古文苑》第四卷,《四部丛刊》本。
    [5]晋·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卷六,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5页。
    [1]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一》卷八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65页。
    [1]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64页。
    [2]《文选》李善注,任继愈主编:《中华传世文选·昭明文选》,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1页。
    [3]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89页。
    [1]晋·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卷一,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2]汴兰:《许昌宫赋》。见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卷三十,清光绪丁亥(1887)广雅书局刊本。
    [1]陈庆元:《赋:时代的投影与体制演变》,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年版,第178。
    [2]汉·司马迁撰:《史记·秦本纪》卷五,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7页。
    [1]清·严可均辑:《全后汉文》卷五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07页.
    [1]钱志熙:《汉乐府与‘百戏'众艺之关系考论》,文学遗产1992年第5期。
    [2]任半塘在《唐戏弄》第一章《溯源》节:“按诸张衡《平乐观赋》(为《西京赋》之误)所谓‘总会仙倡',原有‘女娥坐而长歌',‘洪崖立而指麾'等表现,则不止‘象形',且有歌舞、科汛,不用面具,且作化妆”。任氏也以此为戏剧形式。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04页。
    [1]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卷十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22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月令》,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1383页。
    [1]参见曲六乙、钱茀:《东方傩文化概论》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272页。
    [2]东汉早中期,傩礼的人员发生了变动,百隶不见了,童男童女剩下童男,称为“倔子”。
    [3]在汉代傩俗中,夏至这一天,手臂带上写有“游光”二字的五彩丝,使“厉鬼知其名者”而生畏,借其大名使鬼类不敢来犯。
    [1]宋·陈元舰《岁时广记》卷三“仙掌露”条对承露盘记载较详,可参。
    [2]汉·司马迁撰:《史记·孝武本纪》卷十二,又《三辅故事》曰:“建章宫承露盘高三十丈,大七围,以铜为之。上有仙人掌承露,和玉屑饮之。”
    [1]《春秋左传集解》第五,上海:山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59页。
    [2]参阅宋·王楙:《野客丛书》卷十六“上巳祓除”条,明嘉靖四十一年长州王氏重刻本。
    [3]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礼仪志上注文引,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11页。
    [4]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礼仪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10页。
    [5]刘宋·范哗撰,唐·李贤注:《后汉书·周举传》卷六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28页。
    [6]晋·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卷三,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7页。
    [1]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八十七《郊社考二十》记载了天子藉田的具体礼仪程式,以及从周朝到唐代帝王藉田的情况,可参阅。
    [2]清·王先谦撰,吴格点校:《诗三家义集疏》卷二十七,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045页。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文帝纪》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7页。
    [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郊祀志》卷二十五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10页。
    [5]清·武英殿刊本《前汉书考证》齐召南语。
    [6]清·陈本礼《汉诗统笺·安世房中歌》,清(?)露轩藏版。
    [7]汉·司马迁撰:《史记·孝武本纪》卷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1页。
    [8]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郊祀志》卷二十五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32页。
    [1]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祭祀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57页。
    [2]哀帝罢乐府事见《汉书·礼乐志》:“哀帝自为定陶王时疾之(女乐),又性不好音,及即位,下诏曰:“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郑、卫之声兴。夫奢泰则下不孙而国贫,文巧则趋末背本者众。则淫辟之化流,而欲黎庶敦朴家给,犹浊其源而求其清流,岂不难哉!孔子不云乎?‘放郑声',‘郑声淫'。其罢乐府官;郊祭乐及古兵法舞乐,在经非郑、卫之乐者,条奏别属他官。”
    [3]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祭祀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61页。
    [4]刘宋·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祭祀志中》,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81页。
    [5]槱燎是祭祀天神的一种仪式.具体的做法是堆积柴火,将牲畜放在柴上焚烧,使烟气升天。
    [1]“大丙”是神话中善于驾车的神人;“风后”是传说中黄帝的大臣.这里应俱为汉人假扮。
    [2]“决”:古代射箭时套在右手拇指上的骨制的套子,射箭时用它钩弓弦。“拾”:古代射箭时套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
    [3]《诗经·小雅·蓼莪》,蒋见元、程俊英注释:《诗经》,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
    [4]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王制》,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1338页。
    [5]元.马端临:《文献通考·学校考》卷四十,清光绪廿七年上海图书集成局据武英殿聚珍版校印本。
    [1]深衣是春秋战国之际出现的一种新式服装,特点是上衣下裳相连,长衣大袖。发展到汉代,沿袭春秋战国时的“深衣制”,但形制上较之先秦变化更为丰富。深衣制不分性别,男女均可穿着。
    [2]事见汉·司马迁撰:《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元朔三年,武安侯坐衣檐榆入宫,不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25页。
    [1]宋玉:《风赋》,见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文》卷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31页。
    [2]汉·刘熙撰,清·毕沅疏证:《释名疏证·释首饰》卷四,清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3]汉·刘熙撰,清·毕沅琉证:《释名疏证·释衣服》卷五,清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4]汉·刘熙撰,清·毕沅疏证:《释名疏证·释衣服》卷五,清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1]汉·司马迁撰:《史记·货殖列传》卷一百二十九,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53页。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3页。
    [1]五都是指汉代洛阳、邯郸、临缁、宛、成都五大商市。
    [2]酆:即丰京,汉时地区名,位于今陕西省户县东。鄂:汉时地区名,位于今陕西省户县北。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乐志下》卷二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15页。
    [1]事见宋.范晔撰:《后汉书·列女传》,《大雀赋》见清·严可均:《全后汉文》卷九十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63页。
    [2]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第1342页。
    [1]以上划分及赋家生卒之年代从蓝旭‘东汉士风与文学》一书的观点。详见兰文第15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3]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
    [4]汉·应劭.汉官仪[M].清光绪十年孙豀槐庐家塾刻本.
    [5]汉·刘熙撰,清·毕沅疏证.释名疏证[M].清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6]汉·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0.
    [7]汉·扬雄著,汪荣宝疏.法言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8]汉·王符撰,汪继培笺.潜夫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
    [9]汉·王充撰,黄晖疏.论衡义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0]汉·袁宏.后汉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1]晋·陆机撰,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12]晋·葛洪撰,周天游校注.西京杂记[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
    [13]晋·王嘉撰,梁·萧绮录.拾遗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14]刘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5]梁·刘昭补注.续汉书八志[M].金陵书局仿汲古阁本.
    [15]梁·刘勰撰,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16]梁·钟嵘撰,曹旭集注.诗品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17]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8]梁·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19]梁·僧祐撰,苏晋仁、萧炼子点校:出三藏记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5.
    [20]粱·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1]粱·徐陵.玉台新咏[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2]唐·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3]唐·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24]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5]唐·佚名编,宋·章樵注.古文苑[M].四部丛刊本.
    [26]唐·皎然著,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7]唐·杜佑编纂。通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28]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7.
    [29]唐·虞世南编.北堂书钞[M].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0]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79.
    [31]宋·郑樵。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2]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3]宋·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校点本。
    [34]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5]宋·王楙.野客丛书[M]。明嘉靖四十一年长州王氏重刻本.
    [36]宋·李肪等编.太平广记[M]。民国十三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37]宋·陈元靓.岁时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8]元·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M].艺六艺园丛书,光绪u年(1885)刊本。
    [39]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清光绪廿七年上海图书集成局据武英殿聚珍版校印本.
    [40]明·胡应麟。诗薮[M].北京:中华书局,1958。
    [41]明·张溥撰,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题辞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2]明·吴衲著,于北山点校.文章辨体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43]明·徐师曾著,罗根泽点校。文章明辨序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44]明·孫穀.古微書[M]。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45]明·陶宗仪.说郛[M]。台湾:商务印书馆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46]明·蒋之翘.七十二家评楚辞[M].明天启六年刻本。
    [47]明·王世贞撰,罗仲鼎校注。艺苑卮言校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
    [48]明·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9]明·何孟春.冬余诗话[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50]清·皮锡瑞。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54.
    [51]清·程廷祚.清溪集.卷二[M]。金陵丛书乙集,民国四年(1915年)蒋氏慎修书屋排印本。
    [52]清·费锡璜.汉诗总说[M].昭代丛书,清道光癸巳世楷堂刊本。
    [53]清·皮锡瑞撰.经学历史[M].续修四库全书本第17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54]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
    [55]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56]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57]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58]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孟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5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版.
    [60]清·严可均辑,许振生审定.全汉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1]清·严可均辑,许振生审定.全后汉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62]清·沈德潜.古诗源[M].北京:中华书局,1963.
    [63]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1.北京:中华书局,1987.
    [64]清·王先谦.庄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6.
    [65]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66]清·陈本礼.汉诗统笺[M].清(?)露轩藏版.
    [67]清·章学诚撰,叶瑛校注.文史通译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4.
    [68]清·孙梅.四六丛话,续修四库全书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9]清·李调元.赋话,续修四库全书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0]清·陈本礼.屈辞精义[M].清衰露轩藏版.
    [71]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8.
    [72]清·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M].北京:中华书局,1992.
    [73]清·章学诚撰,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4.
    [74]清·康有为.伪经传授表下[M].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
    [75]清·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76]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77]朱谦之注.老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8]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孙文青.张衡年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
    [2]徐天麟.东汉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点校本.
    [3]余冠英.汉魏六朝诗论丛[M].上海:古典文献出版社,1956.
    [4]赖家度.张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
    [5]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杨清龙.张衡文学研究[M].吉隆坡:马来亚大学,1975.
    [7]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79.
    [9]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10]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11]李泽厚.华夏美学[M].修订插图本.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1.
    [12]杜石然.中国科学技术史稿[M].科学出版社,1982.
    [13]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一册)[M].北京:三联书店,1982.
    [1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5]吕思勉.秦汉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6]龚克昌.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张衡[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17]王兆彤.张衡[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18]陈国庆编.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G].北京:中华书局,1983.
    [19]周予同.群经概论[A].朱维铮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z].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20]任半塘.唐戏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1]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
    [22]刘永济.十四朝文学要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23]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4]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25]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6](台)陶建国.两汉魏晋之道家思想台北[M].台北:学生书局,1985.
    [27]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8]叶大兵.中国百戏史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29]罗根泽.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0]张震泽.张衡诗文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2]郑文笺注.汉诗选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3]王瑶.中古文学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34]马积高.赋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5]謇长春.傅玄阴铿诗注[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
    [36]余英时.土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7]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8]姜书阁.汉赋通译[M].济南:齐鲁书社,1989.
    [39]张在义.张衡诗文选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0.
    [401刘岱主编.抒情的境界[M].上海:三联书店,1992.
    [41]倪其心.汉代诗歌新论[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
    [42]张永鑫.汉乐府研究[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43]曲德来.汉赋综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44]叶君远.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45]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
    [46]陈来.古代宗教与理论[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
    [47]邱进之、舒畅、周斌.易玄释老[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48]李学勤主编.国际汉学著作提要[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49]霍松林师主编.辞赋大词典[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
    [50]郭维森、许结.中国辞赋发展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51]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2]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53]刘师培.刘申叔遗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54]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演进[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55]刘师培.中古文学论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6]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7]王树民.曙庵文史杂著[M].北京:中华书局,1997.
    [58]曹明钢.赋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59]张新科、尚永亮主编.先秦两汉文观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60]郑振铎.《郑振铎全集》第七卷[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
    [61]许结.张衡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2]李泽厚、刘纪纲.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63]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64]陈炎主编.中国审美文化史[M].山东: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65]刘小枫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M].上海:三联书店,2000.
    [66]陈庆元.赋:时代的投影与体制演变[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
    [67]蒋英炬、杨爱国.汉画像石与画像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68]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9]徐兴无.谶纬文献与汉代文化构建[M].北京:中华书局,2003.
    [70]郭建勋.先唐辞赋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71]程世和.汉初士风与汉初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2]蓝旭.东汉士风与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73]江晓原.星占学与传统文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4]张松辉.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
    [75]李生龙.道家及其对文学的影响[M].长沙:岳麓书社,2005.
    [76]鲁迅.汉文学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77]郭英德.中国古代文体学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8]陈锽.古代帛画[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79]李零.中国方术正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0]张新科.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81]曲六艺、钱茀.东方傩文化概论[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82]李国新.画像砖艺术鉴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83]杨絮飞.画像石艺术鉴赏[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84]候立兵.汉魏六朝赋多维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85]钟敬文主编,郭必恒著.中国民俗史·汉魏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86]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M].英国:剑桥,1954.
    [87]K波普尔.猜想与反驳(汉译本)[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88]崔瑞德(Denis Twithett),鲁惟一(Michael Loe we)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国秦汉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
    [89](日)小尾校一.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90](日)薮内清.中国·科学·文明[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91](德)w·顾彬著,马树德.中国文人的自然观[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92]Wolfgang Eberhard,Tberhard,The Political Function of Astronomy in Han-China,in:Fairbank ed,China Thought And Insititutions,Chicago 1957.
    [93]Loewe:Ways to paradise,London 1979;Chinese Ideas of Life and Death,Allen and Unwin 1982;Divination,Maythology and Monarchy in Han china,University of Cambeidge 1994.
    [1]张荫麟.《纪元后二世纪间我国第一位大科学家张衡》,发表于1924年《东方杂志》21卷23号.
    [2]日·稻畑耕一郎著,陈直锷译.赋的小品化初探[J]。杭州大学学报.1980,(2、3).
    [3]钱志熙.汉乐府与“百戏”众艺”之关系考论[J]。文学遗产.1992,(5).
    [4]徐公持.诗的赋话与赋的诗化[J]。文学遗产.1992,(1).
    [5]许结.张衡<思玄赋>解读--兼论汉晋言志赋之承变[J]。社会科学战线,1998(6).
    [6]马亚平.张衡抒情小赋对陶渊明辞赋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998年汉语言文学研究专辑。
    [7]尚学锋.汉末赋风新变与道家人文精神[J]。中国文学研究,2000(3).
    [8]许结.“玄”与“礼”的交织--论张衡的宇宙人生观[J]。中州学刊,2001(5).
    [9]雷立柏.探讨张衡研究的现在情况[J]。中国文化,2001(17、18).
    [10]龙文玲.汉诗的期待视野与张衡的诗歌超越[J]。广西师大学报,2003(5).
    [11]詹福瑞.从汉代人对屈原的批判看汉代文学的自觉[J]。文学理论研究,2005(5).
    [12]蒋文燕.张衡<思玄赋>对<离骚>的模拟及二者精神主旨之异同一兼谈汉代抒情言志赋之意义[J].宁夏大学学报.2006(4).
    [13]胡旭.鸿都门学、曹氏家风与汉魏文艺繁荣[J]。厦门大学学报,2006年,(4).
    [14]苏永强.“魏晋文学自觉”辨[J]。江汉论坛,2007年,(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