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国时期的西南民族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末民国以来,随着帝制的终结,中国从传统的王朝体系逐渐向近代民族国家体系转变。对于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康)而言,也就意味着出现了结束在“一点四方”、“华夷五方”格局中仅扮演边缘角色的契机。然而,中国在近代的民族国家建构却不是一帆风顺的。一方面,由于西方列强的殖民活动继续存在并力图加强,这就使得在西南多民族地区进行民族国家建构,面临着外部势力的干预或影响;另一方面,中国国内缺乏能够有效统领全国各地的政府,也使得多民族的西南地区在与国家的整合过程中显得困难重重。
     可以说,民国时期,西南地区多民族、多种社会形态、多元文化的事实依然存在。此种状况是政府和知识分子力图改变的,他们希望通过国族和国族文化的建构来取代地方性和多样性的族群形态和文化。为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采取了一些举措;知识分子也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并制提出了许多解决办法。然而,总体来看,民国时期,西南民族的社会文化状况却鲜有大的改变,这就表明,主流社会对西南民族地区的治理目标并没有达到。
     实际上,这与民国时期的国人对西南民族的认知依然有限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普通人,即使是知识分子和官员,也只是在抗战爆发后,对西南民族才有一些实地的调查和直接的接触,并且主流话语中对西南民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要么认识不够,要么有意忽视。因此,要解决西南民族与国家的整合问题,首先还得从认识和承认西南民族及其文化开始。
     当然,通过历史文献的梳理和实地的调查,民国时期的政府、学者虽然对西南民族种类、分布等尚未取得统一或一致的认识,但是总体而言,他们的认知比以往更加深入而具体了。因此,本文在参考当代的研究成果的同时,还对当时国人对西南民族的分类及认知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对民族国家建构进程中的西南民族的具体情况进行呈现。也就是说对民国时期在西南地区从事民族国家建构的主体进行描述,此为研究民国西南民族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在对西南民族具体情况进行描述和呈现的基础上,论文对民族间的关系形态和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探讨国族建构在西南地区的实践、西南民族的身份建构与认同、西南民族与国家的整合等问题。
     此外,在反思民国政府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追寻当代西南民族问题的一些来龙去脉方面,论文也作了一些尝试性探讨。
Since the Late Qing and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with the end of the monarchy, China has undergone a gradually shift from the traditional dynastic system to the modern nation-state system. For the southwest region of China (including Yunnan, Guizhou, Sichuan, Sikang), it means that the opportunity appeared to end only playing a marginal role in the pattern of the "one center, four edge" or "Pattern of Chinese-Barbarain". However, China's nation-state building is not easy. On one hand, the colonial activities of the Western powers continue to exist and seeks to strengthen, which makes the nation-state building of multi-ethnic region in the southwest, facing the interference or influence of external forces; the other hand, China has no government can command all over the country, which makes the multi-ethnic in southwest encountered many difficulties in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with the State.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southwest region still shows a multi-ethnic, a variety of social forms and multi-cultural situations in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The government and intellectuals sought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they hope to replace local consciousness and diversity culture of the Southwest ethnic groups through the building of national culture. To this end, the government introduced a series of policies and a number of initiatives; intellectuals published a large number of research results and put forward a number of solutions. Overall, however,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social and cultural conditions of the Southwest ethnic groups almost did not change much, which show that mainstream society did not achieve the goal of governance of the Southwest region.
     In fact, people at that time is not enough awareness on the Southwest led to the situation. Not only ordinary people, even intellectuals and officials, just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began to contact with the Southwest directly, and they carried out a number of field surveys in the Southwest. Unfortunately, in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ethnic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of the Southwest is either not taken seriously, or willful neglect. Therefore, to solve the integration problems of the Southwest and the state, first of all have to start from the understanding and recognition of the Southwest and its culture.
     Of course, the combing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field investigations, 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scholars have not yet obtained a uniform or consistent understanding to species and classification of ethnic groups in the Southwest, but, on doubt, They've got a deeper and more specific understanding of ethnic groups in the Southwest than ever before. Therefore, referenced to contemporary research results, paper also summarized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ognitive of the Southwest ethnic group which made by the people at that time, in order to show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e process of the nation-state building in the Southwest. In other words, Describe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e ethnic groups in Southwes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the prerequisite and basis for the study.
     Based on the descrip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f the Southwest ethnic groups, the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pattern of inter-ethnic relationship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ethnic relations, and then explore the practice of nation-state building in the southwest region, the construction of identity of the Southwest, the intergration between the Southwest ethnic group and the State.
     In addition, the reflection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s National Theory and Policy and in search of the ins and outs of some contemporary problem of the ethnic groups in the Southwest are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aper.
引文
①李文海主编,夏明芳、黄兴涛副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少数民族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2页。
    ①蔡家麒:《滇川民族学调查第一人——记杨成志先生滇川调查之行》,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7月第四期。
    ①王建民:《中国人类学西南田野工作与著述的早期实践》,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2期。
    ②石开忠:《民国时期贵州的民族研究》,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①霍巍:《温故知新——20世纪早期华西边疆研究的历史价值(代序)》,载李绍明、周蜀蓉选编:《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巴蜀书社,2004年5月第1版,第1至7页。
    ②罗致平:《战时中国人类学》,原载《社会学讯》第一期,1946年,转载于白翠琴主编:《罗致平文选》,花城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47至52页。
    ①梁山等:《中山大学校史(1924—-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第102至103页。
    ②刘兴育主编:《云南大学史料丛书.学术卷:1923年一1949年》,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第4页。
    ①刘兴育主编:《云南大学史料丛书.学术卷:1923年一1949年》,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第4至5页。
    ②王水乔:《论民国时期国内学者对云南少数民族的研究》,载《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①马玉华:《西南联大与西南边疆研究》,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②表格内容引自:王文俊等选编:《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第367页。
    ①梁山等:《中山大学校史(1924—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第103页。
    ②如教育部于1941年组织第一次大学生暑期边疆服务团,有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华西协和大学、云南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江苏医学院、西康技艺专科学校等校的教员10人,学生47人参加,分两队分别考察川西和西康地区;中山大学在毕业者中选拔优秀者数人,到康藏云南等边区从事边疆语言文字、民俗、经济等方面工作。
    ③马玉华:《20世纪上半叶民国政府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调查》,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3期。
    ①其中包括少部分清末和1949年以后的论著。
    ②余宏模:《彝学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载余宏模、安文新、李平凡编:《贵州彝学研究》(之一),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第5页。
    ①达力扎布主编:《中国民族史研究60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第414至470页。
    ①此内容主要参考王明珂:《台湾地区近五十年来的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载《人类学在台湾的发展:回顾与展望篇》,徐正光、黄应贵主编:《人类学在台湾的发展:回顾与展望篇》,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9年。
    ①张泽洪:《近现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述论》,载《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②[英]伯格里等著,东人达、东旻翻译、注释:《在未知的中国》,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3页。
    ③张泽洪:《近现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述论》,载《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④黄才贵:《影印在老照片上的文化——鸟居龙藏博士的贵州人类学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第51至58页。
    ①张泽洪:《近现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述论》,载《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②参考李绍明、周蜀蓉选编:《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巴蜀书社,2004年5月第1版。
    ③王建民:《中国人类学西南田野工作与著述的早期实践》,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2期。
    ④[澳]c.p.费茨杰拉德著,刘晓峰、汪晖译:《五华楼》,民族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④张泽洪:《近现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述论》,载《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①王建民:《中国人类学西南田野工作与著述的早期实践》,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2期。
    ②张泽洪:《近现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述论》,载《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2期。
    ③张泽洪:《近代以来的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以国外学者研究为中心》,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①赵玉中:《中心和边缘——海外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研究》,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B6期。
    ②张泽洪:《近代以来的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以国外学者研究为中心》,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③彭文斌、汤芸、张原:《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人类学界的中国西南研究》,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1期。
    ①徐新建:《西南研究论》,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第3至4页。
    ②[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第3页。
    ①[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第66页。
    ①文中所使用的所有“基督宗教”一词,指的是基督教(信教)和天主教。
    ①参考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三联书店,2006年11月第1版。
    ②胡鸿保、陆煜:《历史研究中人类学方法的利用和误用》,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③[美]卡罗林·布莱特尔著,徐鲁亚译:《资料堆中的田野工作——历史人类学的方法与资料来源》,载《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①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载《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第40至43页。
    ②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一部理与物),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7月第1版,第93页。
    ③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一部理与物),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7月第1版,第93页。
    ④朱映占、段红云:《民国治边事业中的边政人员考察》,载《思想战线》2011年第4期,第112至117页。
    ①张文芝:《抗战时期民国政府对云南边疆地区的治理》,载《云南档案》2005年第3期。
    ①吴振汉:《国民政府时期的地方派系意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印行,1992年12月初版,第1至4页。
    ①杨天宏:《救赎与自救——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10月第1版,第47至48页。
    ②吕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国国民党改组前对新思潮的回应(1914—-192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57),中华民国四十八年四月初版。
    ③王柯著,冯谊光译:《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系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207页。
    ①王柯著,冯谊光译:《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系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207页。
    ②王柯著,冯谊光译:《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系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第212页。
    ③[美]杜赞奇着,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第23至24页。
    ④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年3月香港第1版,第17页。
    ⑤蒋介石:《中国之命运》,载秦孝仪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4,(台北)中央党史委员会印行,1984年,第2页、第5页。
    ⑥朱映占:《民国时期民族研究中的焦点问题》,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第121至126页。
    ①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49),1985年5月出版,第38页。
    ②王柯:《国民国家与民族问题——关于中国近以来民族问题的历史思考》,载中国社会学会民族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第60期,2010年1月20日。
    ③朱映占:《民国时期民族研究中的焦点问题》,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第121至126页。
    ④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思想系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257页。
    ⑤王柯:《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思想系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267页。
    ①耿少将:《羌族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425页。
    ②耿少将:《羌族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426页。
    ③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90页。
    ①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941—-1949)》,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第2页。
    ②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941—-1949)》,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第26页。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小党派》,档案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第150至151页。
    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小党派》,档案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第666至669页。
    ①朱映占:《民国时期民族研究中的焦点问题》,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第121至126页。
    ②陈碧笙:《滇边散忆》,中国民俗学会影印,1941年,第35至37页。
    ③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载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114页。
    ①于式玉:《记黑水旅行》,原载《旅行杂志》第十八卷十期,转载于式玉:《于式玉藏区考察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174页。
    ②林超民:《应对边疆危机的新学科——边政学的兴起与发展》,载张波主编:《丽江民族研究》(第二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90页。
    ①李鸣编著:《中国近代民族自治法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64至73页。
    ②潘先林:《略论南京临时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及设想》,载《中国藏学》,2008年第4期。
    ③陈连开等主编:《中国近现代民族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第375页。
    ④周昆田:《边疆政策概述》,蒙藏委员会印行,1971年,第45至52页。
    ①朱映占:《民国时期民族研究中的焦点问题》,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第121至126页。
    ①浙江省中共党史学会编印:《中国国民党会议宣言决议汇编》(第三分册),第138至140页。
    ②赵学先等编著:《中国国民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179至180页。
    ③李有义:《西藏问题之分析》,载中国边政学会:《边政公论》,1948年9月,第7卷第3期。
    ④段渝主编:《治蜀要览》,巴蜀书社,2007年10月第1版,第99至100页。
    ⑤邓汉祥:《刘湘与蒋介石的勾心斗角》,载《四川文史资料集粹》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77至778页。
    ⑥孙明经摄影、张鸣撰述:《1939:走进西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60页。
    ①朱军:《唐继尧政权对云南边疆地区的治理》,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5月,
    ②娄贵品:《杨森主黔时期贵州民族政策的制定》,载《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第23至27页。
    ③娄贵品:《杨森主黔时期贵州民族政策的制定》,载《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第23至27页。
    ④周春元、何长凤、张祥光主编:《贵州近代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第307页。
    ①周平:《我国的边疆治理研究》,载《学术探索》,2008年第4期。
    ②郑宝恒:《民国时期行政区划变迁述略(1912—1949)》,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①王友平: 《四川军阀割据中防区制的特点》,载《天府新论》,1999年第2期。
    ①也有17个专区之说,见任乃强、任新建:《四川州县建置沿革图说》,巴蜀书社,2002年9月第1版,第44页。
    ②王双见:《20世纪40年代四川省“新县制”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第9至10页。
    ①蒋彬、罗曲、米吾作主编:《民主改革与四川彝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民族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第11至12页。
    ①根旺:《民主改革与四川藏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7至8页。
    ①吴建国:《试论西康建省与康区的早期现代化》,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①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地理志》(上册),成都地图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第72至73页。
    ②蒋彬、罗曲、米吾作主编:《民主改革与四川彝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第163页。
    ①邹明方:《川边、西康、昌都的建制沿革》,载《文史杂志》1986年第4期。
    ②孙璞:《云南光复军政府成立记》,载《云南贵州辛亥革命资料》,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6页。
    ①谢本书、郭大烈、牛鸿宾:《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249至250页。
    ②谢本书、郭大烈、牛鸿宾:《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250页。
    ③《云南光复纪要》,载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云南贵州辛亥革命资料》,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49页。
    ①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纂,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系等编撰:《云南省志》卷一《地理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104至113页。
    ②谢本书、郭大烈、牛鸿宾:《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267页至282页。
    ①陈元惠:《从国防与外交机构到特别行政区——清末民国时期云南对汛督办的设立与演变》,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2期。
    ②龙云:《云南行政纪实》第二编《边务·河麻对汛督办》,云南财政厅印刷局,1943年,第1页。
    ③关于设治局设置的具体数目,有16个和17个之说,但根据《续云南通志长编》(上册)之卷三十《内政一》及谢本书等人著《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进行考证,可得知民国时期在云南先后设置过的设治局总共为20个。
    ①《云南行政纪实》,民政一;谢本书、郭大烈、牛鸿宾:《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258至259页
    ①《续云南通志长编》中册,第1115页
    ②陈元惠:《从国防与外交机构到特别行政区——清末民国时期云南对汛督办的设立与演变》,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2期。
    ③谢本书、郭大烈、牛鸿宾:《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259页。
    ①《续云南通志长编》中册,第70至71页。
    ②谢本书、郭大烈、牛鸿宾:《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278至281页.
    ①周春元、何长凤、张祥光主编:《贵州近代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第119至120页。
    ②周春元、何长凤、张祥光主编:《贵州近代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第152页。
    ①《贵州通史》编委会:《贵州通史》第4卷《民国时期的贵州》,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第61页。
    ①周春元、何长凤、张祥光主编:《贵州近代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第311页至312页。
    ②周春元、何长凤、张祥光主编:《贵州近代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第299页。
    ①在《贵州近代史》一书中,属于第六行政督察区的印江县被遗漏,在此补上。
    ②蒋彬主编:《民主改革与四川羌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12页。
    ①和少英主编,王正华副主编:《云南特有族群社会历史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3页。
    ②政协怒江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傈僳族》,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51页。
    ③政协怒江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傈僳族》,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51页。
    ④李绍恩:《怒族社会组织与社会形态的变化》,载怒江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怒族》,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43至44页。
    ⑤三都水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三都水族自治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第155页。
    ①陈天俊、赵崇南等著:《仡佬族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153页。
    ②徐正光主编,刘学铫:《民国以来蒙藏重要政策汇编》,蒙藏委员会印行,2001初版。
    ①冯有志编著,周光钧校订:《西康史拾遗》(上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3年12月再版,第90页。
    ②马玉华:《国民政府对西南少数调查之研究(1929—1948)》,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93页。
    ③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上册)之卷三十《内政一》,1985年昆明,第1113至 1116页。
    133马玉华:《国民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调查之研究(1929—1948)》,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39至40页。
    134《云南省民政厅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组织规程》(1943年9月[R],云南省档案馆藏:1106全宗,646卷。
    135马玉华:《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述论》,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36《贵州省民俗研究会简章》,贵州省档案馆藏:M1全宗290卷,第48页。
    137贵州档案馆:《贵州社会组织概览》(1911—-1949),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46页。
    138周竞红:《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十年边疆民族事务管理机制与政策》,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3期。
    139李根源:《告滇西父老书》,民国31年6月1日。
    140潘先林:《民国云南彝族统治集团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23页。
    14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1962年版,第48页。
    142周竞红:《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十年边疆民族事务管理机制与政策》,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3期。
    143荣孟源等:《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144周竞红:《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十年边疆民族事务管理机制与政策》,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3期。
    ①石晓钟:《四十年来中国农业政策之鸟瞰(四)》,载《经济周讯》,第10期,1940年,第79页。
    ②周云容:《抗战时期四川垦殖运动初探》,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5月8日),第29页。
    ③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民国时期金平地情资料汇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62至63页。
    ①中央政治学校研究部主编,王文萱编著:《战时移垦边疆问题》,正中书局印行,民国28年11月初版,第4页。
    ②邹序儒:《战时边疆移垦事业》,载昆明西南边疆月刊社:《西南边疆》第3期,民国27年12月出版。
    ①李道生:《峡谷深处的土司制》,云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74页。
    ②温美贤主编:《四川通史》(第七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第1版,第232页。
    ③潘先林:《民国云南彝族统治集团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44页159页。。
    ①何辑五编著:《十年来贵州经济》,南京印书馆印,1947年,第1页。
    ②马廷中:《民国时期云南民族教育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166页。
    ③马玉华、李艳:《民国时期西南边疆的民族教育》,载《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
    ①王一影:《泛论边疆夷族青年的教育与训练》,载《边政公论》1941年(3-4合刊),第93至110页。
    ②温美贤主编:《四川通史》(第七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第1版,第333至334页。
    ③马玉华、李艳:《民国时期西南边疆的民族教育》,载《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
    ①张承编著:《边疆一览》(初编),蒙藏委员会印行,民国36年,第87页。
    ②马廷中:《民国时期云南民族教育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164页。
    ①马廷中:《民国时期云南民族教育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184-191页。
    ②马廷中:《民国时期云南民族教育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197-202页。
    ①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中册,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印刷厂,1986年6月,第1版,第893至894页。
    ①张朋园:《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的社会变迁及其限制》,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现代化论文集》,台北:1994年3月版,第266页。
    ②彭骄雪:《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第137页。
    ①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中册,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印刷厂,1986年6月,第1版,第920页。
    ①刘文辉:《走到人民阵营的历史道路》,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3页。
    ①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中册,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印刷厂,1986年6月,第1版,第424至502页。
    ②京滇公路周览会贵州分会宣传部编:《民国今日之贵州》,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十五册,第五至六页。
    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陈晓敏选辑:《全国禁烟密查总报告(1940年9月1日)》,载《民国档案》2006年第1期。
    ④周竞红:《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十年边疆民族事务管理机制与政策》,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3期。
    ①温贤美主编:《四川通史》(第七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第1版,第106页和247页。
    ②云南省档案馆编:《抗战时期的云南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234至237页。
    ③四川省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各类情况统计》,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131页。
    ④张承编著:《边疆一览》(初编),蒙藏委员会印行,民国36年,第87页。
    ①吴强:《云南近代公路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载云南省档案馆编:《建国前后的云南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14至16页。
    ②云南省档案馆编:《抗战时期的云南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10页。
    ①吴强:《云南近代公路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载云南省档案馆编:《建国前后的云南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
    ②黄义仁:《布依族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256至257页。
    ③谢应槐:《贵州经济建设》,载中国边疆建设学会主编:《中国边疆建设集刊》,1948年创刊号,第20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〇——一九二〇)》(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1985年2月,第480页。
    ①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 《第一编:财政经济》(九),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600至601页。
    ②四川省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各类情况统计》,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131页。
    ③马莉:《民国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3月),第18至19页。
    ①冯有志编著,周光钧校订:《西康史拾遗》(下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1993年12月再版,第284页。
    ②秦和平:《基督宗教在西南民族地区的传播史》,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408至411页。
    ③秦和平:《基督宗教在西南民族地区的传播史》,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417至426页。
    ①本章使用的民族名称,为了与民国时期的语言环境相一致,往往直接采用了当时的一些称呼和文字表述,在文中没有任何歧视和贬损的意思。
    ②李文海主编,夏明芳、黄兴涛副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少数民族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2页。
    ①马长寿:《中国西南民族分类》,载马长寿著,周伟洲编:《马长寿民族学论集》,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64至65页。
    ②马长寿著,周伟洲编:《马长寿民族学论集》,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65页。
    ③凌纯声:《建设西南边疆的重要》,载《西南边疆》,第二期,1938年11月,昆明。
    ①朱映占:《民国时期西南民族的识别与分类》,载《思想战线》2010年第2期,第105至109页。
    ②江应樑著,江晓林笺注:《滇西摆夷之现实生活》,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4至11页。
    ③芮逸夫:《西南民族语文教育刍议》,载《西南边疆》第二期,1938年11月,昆明。
    ④吴宗济:《调查西南民族语言管见》,载《西南边疆》创刊号,1938年10,昆明;吴宗济:《拼音文字与西南边民教育》,载《西南边疆》第二期,1938年11月,昆明。
    ①岑家梧:《岑家梧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128页。
    ②岑家梧:《西南民族及其文化》,载《岑家梧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136页。
    ③彭文斌:《中西之问的西南视野:西南民族志分类图示》,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0期。
    ④朱映占:《民国时期西南民族的识别与分类》,载《思想战线》2010年第2期。
    ①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蔡咏春等译:《1901—1920年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上卷)》(原《中华归主》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569页。
    ②《清史稿·土司传二》,中华书局标点本,1977年版,第14226页。
    ③1939年1月西康建省后,宁属地区划归西康省管辖,为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区。因此,为了不重复,民国时期四川省宁属地区的罗罗情况,一起放到西康省宁属地区的罗罗情况部分介绍。
    ④《解放前雷波县彝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载云南省编辑组:《四川贵州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第1版,第209页。
    ①杜明烽:《峨马雷屏调查表册》第三《生计调查表》记载,民国石印本。
    ②马边县的情况主要参考《马边概况资料辑要》,民国铅印本。
    ①李宗鳇、李仙根编纂:《峨边县志》,大昌公司铅印本,民国4年。
    ①杜明烽:《峨马雷屏调查表册》第三《生计调查表》记载,民国石印本。
    ①岭光电:《倮情述论》,开明书店(成都),1943年9月出版,转载于岭光电:《忆往昔——一个彝族土司的自述》,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第218至219页。
    ②在此主要介绍民国时期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及除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区及西康特别行政区之外其他地区的番族(藏族)。而西康特别行政区和第十七、十八行政督察区的番族情况在《民国时期西康省的番族》部分介绍。
    ①康兴璧编述:《松理茂靖汶边务鸟瞰》,西南引书局,民国29年,第16至17页。
    ①康兴璧编述:《松理茂靖汶边务鸟瞰》,西南引书局,民国29年,第17至20页。
    ②九子屯土官为番族,所辖居民为羌族。
    ③康兴璧编述:《松理茂靖汶边务鸟瞰》,西南引书局,民国29年,第21至22页
    ①康兴璧编述:《松理茂靖汶边务鸟瞰》,西南引书局,民国29年,第22至25页
    ①庄学本:《羌戎考察记》,四川民族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49页。
    ②民国《汶川县概况资料辑要》,铅印本。
    ①康兴璧编述:《松理茂靖汶边务鸟瞰》,西南引书局,民国29年,第30至31页。
    ②兴元:《懋功县乡土志》,民国6年抄本。
    ③康兴璧编述:《松理茂靖汶边务鸟瞰》,西南引书局,民国29年,第28至29页。
    ①康兴璧编述:《松理茂靖汉边务鸟瞰》,西南引书局,民国29年,第29至30页。
    ②葛维汉:《羌族的习俗与宗教》,载葛维汉著,李绍明、周蜀蓉选编:《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巴蜀书社,2004年5月第1版,第5页。
    ①祝世德等纂修:《汶川县志》卷五之《风土》,民国33年铅印本影印,第135至136页。
    ②庄学本:《羌戎考察记》,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7年印行,第29页。
    ③民国《汶川县概况资料辑要》,铅印本。
    ④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编:《川西北藏族羌族社会调查》,民族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277页。
    ⑤1958年7月曾将茂县和汶川县合并成立茂汶羌族自治县,1963年恢复汶川县,后茂汶县也恢复茂县名称。
    ⑥民国《茂县概况资料辑要》,铅印本。
    ①民国《茂县概况资料辑要》,铅印本。
    ②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编:《川西北藏族羌族社会调查》,民族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277页。
    ③康兴璧编述:《松理茂靖汶边务鸟瞰》,西南引书局,民国29年,第17页。
    ④康兴璧编述:《松理茂靖汶边务鸟瞰》,西南引书局,民国29年,第31页。
    ⑤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编:《川西北藏族羌族社会调查》,民族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277页。
    ①也有学者认为六里即九里居民和汉人,参见于式玉:《于式玉藏区考察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180页。
    ②耿少将:《羌族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第392页。
    ①康兴璧编述:《松理茂靖汶边务鸟瞰》,西南引书局,民国29年,第8页。
    ②李绍明、周蜀蓉选编:《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巴蜀书社,2004年5月第1版,第15页。
    ③胡庆钧:《川南苗乡纪行》,载胡庆钧著:《汉村与苗乡——从20世纪前期滇东汉村与川南苗乡看传统中国》,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91页。
    ④王文萱:《苗民的分布现状及其类别》,原载《边声月刊》第一卷第三期,转载于张永国、史继忠等收集编纂:《民国年问苗族论文集》,贵州民院历史系民族史教研室,1983年,第101页。
    ⑤林名均:《川苗概况》,载张永国、史继忠等收集编纂:《民国年间苗族论文集》,贵州民院历史系民族史教研室,1983年,第91页。
    ①彭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彭水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第726页。
    ②转引自《四川苗族志》编委会编:《四川苗族志》,巴蜀书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42页。
    ③1953年以后,联合乡划归筠连县管辖。
    ④[民国]祝世德纂修:《筠连县志》,民国三十七年铅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影印,第209页。
    ①胡庆钧:《汉村与苗乡——从20世纪前期滇东汉村与川南苗乡看传统中国》,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97页。
    ②芮逸夫:《中国民族及其文化论稿》(全三册),台湾大学人类学系,1972年2月初版,第1233至1234页。
    ③《四川苗族志》编委会编:《四川苗族志》,巴蜀书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42页。
    ④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民族志》,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389页。
    ①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民族志》,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339页。
    ①阿拉塔·扎什哲勒姆(王文芝):《四川蒙古族——源的追溯根的赞美》,香港大地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3页。
    ②转引自阿拉塔·扎什哲勒姆(王文芝):《四川蒙古族——源的追溯根的赞美》,香港大地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42页。
    ①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民族志》,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430页。
    ②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民族志》,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496页。
    ③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民族志》,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505页。
    ①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民族志》,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371页。
    ②兴元:《懋功县乡土志》,民国6年抄本。
    ①1952年7月析会理县东部及云南巧家县西部置会东县。
    ①成都市满蒙人民学习委员会编印:《成都满族志》,1993年11月,第5至6页。
    ②赵心愚、秦和平、王川编:《康区藏族社会珍稀资料辑要》(下),巴蜀书社,2006年5月第1版,第714页。
    ③康族即西康民族。据任乃强《西康图经(民俗篇)》介绍,西方人大都只把西康民族划分为“土伯特(Tibetan)和西番(Hsifan)④两种民族。参见任乃强:《西康图经(民俗篇)》,南天书局(台北),1987年1月版,第10页。
    ①马长寿:《康族民族之分类体质种属及其社会组织》,载中山文化教育馆研究部民族问题研究室编辑:《民族学研究集刊》第五期,中华书局(重庆),民国三十五年(1936年)四月出版,第四四至七七页。也见于马长寿著,周伟洲编:《马长寿民族学论集》,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第213至300页。
    ②任乃强:《西康图经(民俗篇)》,南天书局(台北),1987年1月版,第15页。
    ①仕乃强:《西康视察报告第二号——康定县视察报告》,载任乃强:《民国川边游踪之<西康札记>》,中国藏字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71页。
    ②②任乃强:《西康图经(民俗篇)》,南天书局(台北),1987年1月版,第6至10页。
    ③任乃强:《西康视察报告第九号——雅江县视察报告》,载任乃强:《民国川边游踪之<西康札记>》,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72页。
    ④任乃强:《西康图经(民俗篇)》,南天书局(台北),1987年1月版,第15页。
    ⑤李中定:《康南八县纪要——雅江》,原载《边疆通讯》第1卷,第1期(1944年),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408至410页。
    ⑥任乃强:《西康视察报告第九号——雅江县视察报告》,载任乃强:《民国川边游踪之<西康札记>》,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71页。
    ⑦任乃强:《西康视察报告第九号——雅江县视察报告》,载任乃强:《民国川边游踪之<西康札记>》,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71至172页
    ⑧李中定:《康南八县纪要——雅江》,原载《边疆通讯》第1卷,第1期(1944年),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408至410页。
    ⑨任乃强:《西康视察报告第四号——道孚视察报告》,载任乃强:《民国川边游踪之<西康札记>》,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01至102页。
    ①任乃强:《西康视察报告第三号——丹巴县视察报告》,载任乃强:《民国川边游踪之<西康札记>》,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85页。
    ②庄学本:《丹巴调查报告》,原载《康导月刊》第1卷,第7期(1941年),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333至348页。
    ①1937年设泰宁实验区,1940年设泰宁设治局,1945年改设乾宁县,1978年裁入道孚、雅江二县。
    ②蹈雪:《西康泰宁实验区调查》,原载《新西康》第1卷,第2号(1938年),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213至215页。
    ③尚诚:《康北的圣地——泰宁》,原载《康导月刊》第5卷,第5期(1943年),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216至226页。
    ④吴吉远:《鱼通土司及其衙门考略》,载《西藏研究》,1991年第4期。
    ①任乃强:《西康视察报告第八号——理化县视察报告》,载任乃强:《民国川边游踪之<西康札记>》,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59页。
    ②李中定:《康南八县纪要——理化》,原载《边疆通讯》第1卷,第9期(1944年),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378至381页。
    ③李中定:《康南八县纪要——巴安》,原载《边疆通讯》第1卷,第4期(1944年),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382至388页。
    ④朱刚夫:《得荣鸟瞰》,原载《康导月刊》第2卷,第11期(1940年),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452至461页。
    ⑤李中定:《康南八县纪要——得荣》,原载《边疆通讯》第1卷,第7期(1944年),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 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462至467页。
    ①蓝希夷:《定乡素描》,原载《康导月刊》第2卷,第12期(1941年),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419至422页。
    ②李中定:《康南八县纪要——定乡》,原载《边疆通讯》第1卷,第12期(1944年)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423至428页。
    ③李中定:《康南八县纪要——稻城》,原载《边疆通讯》第1卷,第11期(1944年)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443至446页。
    ④任乃强:《西康图经(民俗篇)》,新亚细亚学会,民国23年7月初版,1987年1月南天书局(台北)影印,第16页。
    ⑤李中定:《康南八县纪要——义敦》,原载《边疆通讯》第1卷,第8期(1944年),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406至407页。
    ⑥任乃强:《西康视察报告第六号——甘孜县视察报告》,载任乃强:《民国川边游踪之<西康札记>》,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14页。
    ⑦靖唐:《康北的重镇——甘孜》,原载《康导月刊》第5卷,1期(1944年),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9至37页。
    ①靖唐:《康北的重镇——甘孜》,原载《康导月刊》第5卷,1期(1944年),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9至37页。
    ②文阶:《德格写真》,原载《康导月刊》第2卷,第4期、第6期(1940年),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47至184页。
    ③云杰:《邓柯鸟瞰》,原载《边疆通讯》第2卷,第3期(1944年),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3至11页。
    ①蒙永锡:《石渠现状扫描》,原载《康导月刊》第2卷,第8期(1940年),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56至83页。
    ②傅真元:《三十年来之白玉》,原载《康导月刊》第2卷,第3期(1941年),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87至122页。
    ③傅真元:《三十年来之白玉》,原载《康导月刊》第2卷,第3期(1941年),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88页。
    ④李中定:《康南巴八县——白玉》,原载《边疆通讯》第1卷,第5期,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23至127页。
    ⑤任乃强:《西康视察报告第七号——瞻化县视察报告》,载任乃强:《民国川边游踪之<西康札记>》,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49页。
    ①《瞻化户口调查》,载《康导月刊》,1939年8月卷。
    ②任乃强:《西康视察报告第五号——炉霍县视察报告》,载任乃强:《民国川边游踪之<西康札记>》,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14页。
    ③尹子文:《炉霍概况》,原载《康导月刊》第2卷,第4期(1945年),转载于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128至146页。
    ①根旺主编:《民主改革与四川藏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9至10页。
    ②1956年划越西县呷洛地方置呷洛县,1959年6月改称甘洛县。
    ①木里藏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木里藏族自治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121至122页。
    ①民国17年在原穆坪土司地改流置宝兴县,县境包括尧碛、陈东两河谷。
    ②任乃强:《民国川边游踪之<天芦宝札记>》,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45页。
    ③任乃强:《民国川边游踪之<天芦宝札记>》,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76至78页。
    ④任乃强:《西康视察报告第一号——泸定县视察报告》,载任乃强:《民国川边游踪之<西康札记>》,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64页。
    ⑤:张承编著:《边疆一览》(初编),蒙藏委员会印行,民国三六年七月,第八十五页。
    ⑥林耀华:《凉山夷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1至4页。
    ⑦庄学本:《西康夷族调查报告》,西康省政府印行,民国30年5月,南天书局有限公司(台北)1978年3月影印,第9页。另外,在涉及宁属各县及雅属九龙县夷人人口数据时,如果为庄学本调查统计的,均为《西 康夷族调查报告》所记载,文中不再一一注释。
    ①曲木藏尧:《西南夷族考察记》,南京拔提书店,民国22年12月初版,23年5月再版,南天书局有限公司(台北),1978年3月影印,第13至15页。另,其他各县夷人情况,同为曲木藏尧本书考察记录的,文中不再一一注释。
    ②越诲县的情况主要参考:《越氆县概况资料辑要》,民国铅印本。
    ①四川省盐边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盐边少数民族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第21页。
    ①徐怀璋:《昭觉县志稿》卷三之《户口表》,民国9年铅印本。
    ①任乃强:《民国川边游踪之<泸定考察记>》,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82页。
    ②丹巴县的羌族在1965年至1981年间,曾被定为藏族,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根据各村羌民自己的意 愿和国家有关规定,重新识别为羌族。
    ①丹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丹巴县志》,民族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第120页。
    ①凌纯声:《云南民族的地理分布》,载凌纯声《中国边疆民族与环太平洋文化》(上册),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79年7月第1版,第196至197页。
    ②凌纯声:《云南民族的地理分布》,载凌纯声《中国边疆民族与环太平洋文化》(上册),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79年7月第1版,第198页。
    ③张潜华:《西南民族问题》,青年出版社,1941年3月,第61页。
    ④江应樑著,江晓林笺注:《滇西摆夷之现实生活》,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代序》第30页。
    ①朱映占:《民国时期西南民族的识别与分类》,载《思想战线》2010年第2期,第105至109页。
    ②江应樑:《西南边疆论丛》,珠海大学出版社(广州),1948年出版,又载《零玉碎金集刊0》,新文丰出版公司(台北),1978年9月初版,第3至4页。
    ③[民国]罗养儒撰,王樵、施之厚等点校:《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第519页。
    ①杨履中编辑:《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云南省民政厅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发行,民国35年(昆明),第7页。另外文中再次引用此书时,简称《分布册》,并且不再标注具体页码。
    ②梁耀武主编:《玉溪地区旧志丛刊:民国地志十种》,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16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46至47页。
    ②全奂泽、许实:《禄劝县志》卷三之《种人》,民国17年(1928年),云南开智公司铅印本。
    ③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7至8页。
    ④武定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定县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118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8页。
    ②杨履中编辑:《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云南省民政厅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发行,民国35年(昆明),第23页。
    ③陆崇仁、汤祚纂修:《巧家县志稿》卷八《氏族志》,1942年,云南印刷局铅印本。
    ④陆崇仁、汤祚纂修:《巧家县志稿》卷八《氏族志》,1942年,云南印刷局铅印本。
    ①鲁甸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鲁甸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第619页。
    ①民国2年(1913年)废东川府设东川县,原东川府所属汤丹、因民、落雪、乌龙、法者等地划归巧家县向北里,集义、碧谷、拖布卡等地属东川县义江区。民国18年东川县改称会泽县。
    ②东人达:《滇黔川边基督教传播研究(1840—1949)》,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35页。
    ①[民国]罗养儒撰,王樵、施之厚等点校:《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第336至337页。
    ②中兆弥勒县委会、弥勒县人民政府编:《弥勒县民国史话》,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准印证206号,昆明清泉彩印厂排印,1993年11月第1版,第482页。
    ③清代为宁州,1913年4月改称宁县,1914年1月改称黎县,1931年12月改称华宁县。
    ④杨履中编辑:《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云南省民政厅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发行,民国35年(昆明),第12页
    ⑤梁耀武主编:《玉溪地区旧志丛刊:民国地志十种》,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82页。
    ①民国元年至十六年(1912—1927年)设师宗县行政公署,隶属蒙自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曾直属省。1950年4月隶属宜良专区。1954年宜良专区与曲靖专区合并,隶属曲靖专区。1958年10月23日,师宗、罗平、泸西合并成立师宗县。1959年1月13日,泸西县划并红河州弥勒县。师宗、罗平合并成立罗平县。1961年7月1日,师宗、罗平分县,恢复师宗县至今。
    ①[民国]陈钟书修,等昌麒纂:《新编麻栗坡地志资料》,载梁公卿总主编:《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第34册,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507至512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200页。
    ③魏鸣皋:《石屏县的彝族》,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红河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九辑(民族史资料专辑),1988年10月,第66至79页。
    ①梁耀武主编:《玉溪地区旧志丛刊:民国地志十种》,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228至229页。
    ②梁耀武主编:《玉溪地区旧志丛刊:民国地志十种》,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179页。
    ③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99页。
    ①云南省开远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开远市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617至618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200页。
    ③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201页。
    ④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202页
    ⑤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民国时期金平地情资料汇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55、67和90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99页。
    ②梁耀武主编:《玉溪地区旧志丛刊:民国地志十种》,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399至400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97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15至116页。
    ①民国初期为南安县,民国3年改名摩刍县,民国18年6月改名双柏县。
    ②[民国]王国栋纂修,杨壬林校注:《民国摩刍县志地志》,载杨成彪主编《楚雄彝族自治州旧方志全书·双柏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1版,第300页。
    ③清末民初名为熠峨县,1929年11月改称峨山县。
    ④梁耀武主编:《玉溪地区旧志丛刊:民国地志十种》,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359页。
    ⑤云南省思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思茅县志》三联书店(北京),1993年3月第1版,第476至477页。
    ①李拂一:《镇越县新志》,复仁书屋(台北),1984年12月初版,第141页。
    ②李拂一编著:《十二版纳纪年》,1949成书于昆明,1984年于台北重刊,第418页。
    ③王丽珠辑录:《民国二十八年大理地区7个县的彝族情况》,载云南省编辑组:《大理州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3页。
    ②杨履中编辑:《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云南省民政厅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发行,民国35年(昆明),第25页。
    ③1954年缅宁县改名为临沧县。
    ①1963年9月划镇康县的一部分置永德县,故民国时期镇康县的情况包括今天永德县境内在当时的情况。
    ②纳汝珍修,蒋世芳纂:《镇康县志初稿》,1936年稿本传抄,此处根据《云南日报》资料室油印本。
    ③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30页。
    ④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75页。
    ⑤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99页。
    ①王丽珠辑录:《民国二十八年大理地区7个县的彝族情况》,载云南省编辑组:《大理州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②王丽珠辑录:《民国二十八年大理地区7个县的彝族情况》,载云南省编辑组:《大理州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③王丽珠辑录:《民国二十八年大理地区7个县的彝族情况》,载云南省编辑组:《大理州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页。
    ①《宁蒗彝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宁蒗彝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民族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10至11页。
    ②王丽珠辑录:《民国二十八年大理地区7个县的彝族情况》,载云南省编辑组:《大理州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③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267页。
    ④1954年顺宁县改名为凤庆县。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275页。
    ②《漾濞彝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漾濞彝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漾濞彝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12至13页。
    ③王丽珠辑录:《民国二十八年大理地区7个县的彝族情况》,载云南省编辑组:《大理州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页。
    ①冯骏:《云南省中甸县县志》,民国抄本。
    ①余嘉华主编:《范义田文集》(上),云南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465页。
    ②陶云逵:《几个云南土族的现代地理分布及其人口之估计》,原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本,第四分册;又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册,中华书局,1987年4月第1版,第426至429页。
    ③陶云逵:《几个云南土族的现代地理分布及其人口之估计》,原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本,第四分册:又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册,中华书局,1987年4月第1版,第426至429页。
    ④[清]祝宏等纂修:《建水县志》,民国廿二年重刊本,成文出版公司影印(台北),第127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200页
    ②梁耀武主编:《玉溪地区旧志丛刊:民国地志十种》,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229页。
    ③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民国时期金平地情资料汇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43页。
    ④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民国时期金平地情资料汇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90页。
    ⑤同上。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99页。
    ②梁耀武主编:《玉溪地区旧志丛刊:民国地志十种》,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399至400页。
    ③元江县委、县志办编:《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第24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15页。
    ②梁耀武主编:《玉溪地区旧志丛刊:民国地志十种》,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359页。
    ①李拂一编著:《十二版纳志》,正中书局(台北),1955年8月初版,第44至45页
    ②云南省思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思茅县志》三联书店(北京),1993年3月第1版,第479页。
    ①李拂一:《镇越县新志》,复仁书屋(台北),1984年12月初版,第138至139页。
    ②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刘杰整理:《车里县情况》,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第2至3页。
    ③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宋文治整理:《车佛南三县几个民族简况》,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1版,第40页
    ④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李尧东整理:《佛海县情况》,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第18页
    ⑤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宋文治整理:《车佛南三县几个民族简况》,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1版,第40页。
    ⑥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王树春整理:《南峤县情况》,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1版,第29页
    ⑦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整理:《宁江县民族简况》,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第37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27至130页。
    ②梁耀武主编:《玉溪地区旧志丛刊:民国地志十种》云南人民出版,1997年10月第1版,第16页。
    ③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50页。
    ①云南历史研究所编著:《云南少数民族》(修订本),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第199至200页。
    ②陶云逵:《碧罗雪山之栗粟族》,载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7本,商务印书馆(上海),1948年,第327至328页;又载李文海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少数民族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271页。
    ③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云南傈僳族及贡山福贡社会调查报告》,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1986年版,第18页。
    ④政协怒江州委员会文史资料文员会编:《傈僳族》,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172页。
    ⑤《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编辑委员会编:《傈僳族社会历史调查》,载《中国民族问题资料·档案集成》第5辑(第90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9至10页。
    ①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云南傈僳族及贡山福贡社会调查报告》,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1986年版,第150页。
    ②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云南傈僳族及贡山福贡社会调查报告》,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1986年版,第166页。
    ③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1页。
    ①杨履中编辑:《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云南省民政厅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民国35年发行,第80页。
    ②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编:《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志》,昆明峰意电脑设计制版中心制版,深圳汇源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装,2001年12月第1版,第66页。
    ③冯骏:《云南省中甸县县志》,民国抄本。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1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2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200页。
    ②《勐卯行政区地志资料》,载德宏州史志编委会办公室编:《德宏史志资料》第一集,德宏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26页
    ③杨履中编辑:《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云南省民政厅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民国35年发行,第28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275页。
    ②原称龙马乡属顺宁府,1933年划归昌宁县,隶属昌宁县第五区,1940年改称元龙乡。
    ③转引自武定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定县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第129页。
    ④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44页。
    ①纳汝珍修,蒋世芳纂:《镇康县志初稿》,1936年稿本传抄,此处根据《云南日报》资料室油印本。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28至130页。
    ③碧江县1986年被撤销,其北部并入福贡县,南部并入泸水县。
    ④陶云逵:《几个云南土族的现代地理分布及其人口之估计》,原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本,第四分册;又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册,中华书局,1987年4月第1版,第426至428页。
    ⑤宋光宇:《近世倮黑族所引发的乱事》,载李亦园、乔健合编《中国的民族、社会与文化》,食货出版社(台北),1981年10月初版,第173页。
    ①元江县委、县志办编:《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第172至173页。
    ②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宋文治整理:《车佛南三县几个民族简况》,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1版,第39页。
    ③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宋文治整理:《车佛南三县几个民族简况》,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1版,第39至40页。
    ①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宋文治整理:《车佛南三县几个民族简况》,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1版,第39至40页。
    ②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整理:《宁江县民族简况》,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第37页。
    ③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27至130页。
    ④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75页。
    ①和永惠:《云南西北之康族》,载《西南边疆》,第八期,昆明《西南边疆》月刊社,民国29年3月出版。
    ①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关系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317页。
    ②余嘉华主编:《范义田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461页。
    ③冯骏:《云南省中甸县县志》,民国抄本。
    ④和永惠:《云南西北之康族》,载《西南边疆》,第八期,昆明《西南边疆》月刊社,民国29年3月出版。
    ⑤和永惠:《云南西北之康族》,载《西南边疆》,第八期,昆明《西南边疆》月刊社,民国29年3月出版。
    ⑥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云南傈僳族及贡山福贡社会调查报告》,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1986年版,第165页。
    ①兰坪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兰坪县政协民族研究室编:《普米族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38至39页。
    ②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第557页。
    ①陶云逵:《几个云南土族的现代地理分布及其人口之估计》,原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本,第四分册;又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册,中华书局,1987年4月第1版,第426至430页。
    ②冯骏:《云南省中甸县县志》,民国抄本。
    ③黄举安:《云南德钦设治局社会调查报告》,原载德钦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德钦县志》,转引自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498页。
    ①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于2002年因丽江撤地设市而撤销,在其所辖的地区设古城区和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②对于怒族的自称,大多文献认为,碧江的为“怒苏”,福贡的为“阿怒”、贡山的为“阿龙”或“阿侬”,兰坪和泸水的为“若柔”(参见:怒族简史编写组:《怒族简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第1页;《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怒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第2页),但也有人对贡山和福贡怒族的自称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贡山的怒族其自称为“阿怒”,福贡的怒族自称应为“阿侬”(参见何林:《阿怒人:同一屋檐下下的不同宗教信仰》,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13至14页)。
    ③陶云逵:《几个云南土族的现代地理分布及其人口之估计》,原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本,第四分册;又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册,中华书局,1987年4月第1版,第426至432页。
    ④[民国]闵为人:《片马紧要记》,抄本,第二十六页。
    ①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云南傈僳族及贡山福贡社会调查报告》,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1986年版,第150页。
    ②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云南傈僳族及贡山福贡社会调查报告》,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1986年版,第165页。
    ①陶云逵:《几个云南土族的现代地理分布及其人口之估计》,原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本,第四分册;又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册,中华书局,1987年4月第1版,第426至432至433页。
    ②方国瑜:《滇缅边界的菖蒲桶》,载林超民编,方国瑜著:《方国瑜文集》第四卷,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第474至至475页
    ③陶云逵:《俅江纪程》,载《西南边疆》第十二期,1946年5月30日西南边疆月刊社出版。
    ④怒江州志办公室编:《怒江旧志》,1998年,第95页。
    ⑤[民国]闵为人:《片马紧要记》,抄本,第二八页。
    ⑥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云南僳僳族及贡山福贡社会调查报告》,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1986年版,第165页。
    ⑦行政区划上属西康省,但处于西藏地方的控制之中。
    ①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独龙族社会历史综合考察报告(专刊)》第一集,1983年12月昆明,第65页。
    ②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编著:《云南少数民族》(修订本),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第585页。
    ③《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编辑委员会编:《阿昌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9月第1版,第90页。
    ④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2页
    ⑤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200页。
    ①《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编辑委员会编:《阿昌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9月第1版,第90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2页。
    ③《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编辑委员会编:《阿昌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9月第1版,第90页。
    ①张一善:《滇边之山头宗族》,载《边疆通讯》第三卷第二期,1945年,转载于李绍明、程贤敏编:《西南民族研究论文选(1904—-1949年)》,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1版,第36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1页。
    ③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1页。
    ④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1页。
    ⑤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1页。
    ⑥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99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1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1页。
    ③云南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景颇族社会历史调查》(一),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第97页。
    ④转引自保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编:《保山市少数民族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435页。
    ⑤纳汝珍修,蒋世芳纂:《镇康县志初稿》,1936年稿本传抄,此处根据《云南日报》资料室油印本。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27页至130页。
    ②[民国]闵为人:《片马紧要记》,抄本,第二四页。
    ③转引自肖迎:《怒江地区民族社会发展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01页。
    ④吴志湘、杨永生主编:《德宏史志资料》(第十八集),德宏民族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124页。
    ①陶云逵:《几个云南土族的现代地理分布及其人口之估计》,原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本,第四分册:又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册,中华书局,1987年4月第1版,第426至427页。
    ②罗常培:《苍洱之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148页。
    ③江应樑:《西南边疆论丛》,珠海大学出版社(广州),1948年出版,又载《零玉碎金集刊(?)》,新文丰出版公司(台北),1978年9月初版,第4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99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267 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275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3页
    ②原为兰州土司,改土归流后降为土舍,管民不管土,驻地从澜沧江东岸石坪村移往西岸的兔峨村,服从兰坪县指挥。
    ③罗世保主编:《那马、勒墨人简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19页。
    ①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12月版,第276页。
    ②石屏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石屏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第668页。
    ①陶云逵:《几个云南土族的现代地理分布及其人口之估计》,原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本,第四分册;又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册,中华书局,1987年4月第1版,第427页。
    ②陶云逵:《几个云南土族的现代地理分布及其人口之估计》,原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本,第四分册;又载《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册,中华书局,1987年4月第1版,第426至427至428页。
    ①江应樑著,江晓林笺注:《滇西摆夷之现实生活》,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53页。
    ②江应樑著,江晓林笺注:《滇西摆夷之现实生活》,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54页。
    ③江应樑著,江晓林笺注:《滇西摆夷之现实生活》,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55页。
    ④吴永立等:《新平县志》,1933年石印,转引自王国祥(孟翔):《傣族历史文化求是录》,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67页。
    ⑤梁耀武主编:《玉溪地区旧志丛刊:民国地志十种》,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399页。
    ①元江县委、县志办编:《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第111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16页。
    ③杨履中编辑:《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云南省民政厅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发行,民国35年(昆明),第12页。
    ④梁耀武主编:《玉溪地区旧志丛刊:民国地志十种》,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359页。
    ①民国18年撤销原“普思殖边总办公署”所辖的象明县,成立江城县。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17页。
    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族识别,沙人被识别为壮族。
    ④李拂一:《镇越县新志》,复仁书屋(台北),1984年12月初版,第137至138页
    ⑤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刘杰整理:《车里县情况》,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第2页。
    ①江应襟著,江晓林笺注:《滇西摆夷之现实生活》,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54页。
    ②江应樑著,江晓林笺注:《滇西摆夷之现实生活》,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54页
    ③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李尧东整理:《佛海县情况》,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第18页。
    ④民国3年为普思沿边第二区勐遮行政分局,民国16年秋设县,称五福县,民国20年改称南峤县。
    ⑤2010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向国家民委发出《关于老品人八甲人民族归属问题的函》,建议老品人归属为傣族,固家民委2011年1月5日在复函中,同意将勐遮镇的老品人归属为傣族。2011年2月18日,云南省政府批复西双版纳州政府,同意将老品人归属为傣族,自此老品人有了新的称谓——傣族老品人。
    ⑥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王树春整理:《南峤县情况》,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1版,第29页。
    ⑦李拂一编著:《十二版纳纪年》,1949成书于昆明,1984年于台北重刊,第418页。
    ⑧1952年宁江设治局改为宁江县。
    ⑨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整理:《宁江县民族简况》,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第37页。
    ⑩原名猛缅,民国初年设立缅宁县,1954年改称临沧县。
    ①彭桂萼:《西南极边六县局概况》,载《西南边疆》第三期,民国二十七年十二月,昆明西南边疆月刊社出版。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16页。
    ③纳汝珍修,蒋世芳纂:《镇康县志初稿》,1936年稿本传抄,此处根据《云南日报》资料室油印本。
    ④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1页。
    ⑤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27至130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75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临沧地区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载《中国民族问题资料·档案集成》第5辑(89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164至166页。
    ③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0至151页。
    ④包括今施甸县境。施甸县于1962年3月划保山县南境置。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1页。
    ②1958年1月划归保山县,保山撤地设市后,潞江乡属于隆阳区。
    ③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1页。
    ④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1页。
    ⑤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l页。
    ⑥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1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1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1页。
    ③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1页。
    ④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200页。
    ⑤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99页。
    ①1950年划建水、个旧、蒙自三县的部分地区置元阳县。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200页
    ③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202页
    ④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民国时期金平地情资料汇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42页。
    ⑤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民国时期金平地情资料汇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90页。
    ①杨履中编辑:《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云南省民政厅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发行,民国35年(昆明),第24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7页。
    ③全奂泽、许实:《禄劝县志》卷三之《种人》,民国17年(1928年),云南开智公司铅印本。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50页。
    ②上述两村1964年以后划归渡口市(现在的攀枝花市)。
    ③[民国]段承钧纂:《泸水志》,民国二十一年石印本,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1975年影印本,第104页。
    ④宋恩常:《云南苗族述略》,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云南苗族瑶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民族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第1页。
    ①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第685页。
    ②凌纯声:《苗族的地理分布》,原载《民族学研究集刊》(第五集),中华书局(重庆),1946年4月印行,第43页,转载于张永国、史继忠等收集编纂:《民国年间苗族论文集》,贵州民院历史系民族史教研室,1983年,第106至107页。
    ③江应樑:《西南边疆论丛》,珠海大学出版社(广州),1948年出版,又载《零玉碎金集刊0》,新文丰出版公司(台北),1978年9月初版,第4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44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46至47页。
    ③全奂泽、许实:《禄劝县志》卷三之《种人》,民国17年(1928年),云南开智公司铅印本。
    ④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7页。
    ⑤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7页。
    ①邱纪凤:《滇黔边境苗胞教育之研究》,载中国边政学会编辑:《边政公论》第4卷,第9至12期,民国34年12月出版。
    ②邱纪凤:《滇黔边境苗胞教育之研究》,载中国边政学会编辑:《边政公论》第4卷,第9至12期,民国34年12月出版。
    ①邱纪凤:《滇黔边境苗胞教育之研究》,载中国边政学会编辑:《边政公论》第4卷,第9至12期,民国34年12月出版。
    ②陆崇仁、汤祚纂修:《巧家县志稿》卷八《氏族志》,1942年,云南印刷局铅印本。
    ③邱纪凤:《滇黔边境苗胞教育之研究》,载中国边政学会编辑:《边政公论》第4卷,第9至12期,民国34年12月出版。
    ①古仕林主编:《威信苗族》,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6至17页。
    ②鲁甸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鲁甸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第625页。
    ③邱纪凤:《滇黔边境苗胞教育之研究》,载中国边政学会编辑:《边政公论》第4卷,第9至12期,民国34年12月出版。
    ①岑家梧:《云南嵩明县之花苗》,载《西南边疆》第8期,1940年3月;岑家梧:《嵩明花苗调查》,载岑家梧:《岑家梧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7至32页。
    ①华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华宁县志》,中华书局,1994年11月第1版,第515页。
    ①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下册),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12月,第588页。
    ②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下册),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12月,第588至589页。
    ③[民国]陈钟书修,等昌麒纂:《新编麻栗坡地志资料》,载梁公卿总主编:《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第34册,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06至507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200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99页。
    ③云南省开远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开远市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619页。
    ④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200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201页。
    ②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民国时期金平地情资料汇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43页。
    ③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民国时期金平地情资料汇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90页。
    ④梁耀武主编:《玉溪地区旧志丛刊:民国地志十种》,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400页。
    ①两乡原属顺宁县,1933年划归昌宁县。元龙乡现称珠街乡,龙马乡现称肴街乡。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275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3页。
    ②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编:《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志》,昆明峰意电脑设计制版中心制版,深圳汇源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装,2001年12月第1版,第176至177页。
    ①[民国]陈钟书修,等昌麒纂:《新编麻栗坡地志资料》,载梁公卿总主编:《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第34册,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504至505页。
    ①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民国时期金平地情资料汇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90页。
    ②陶鸿焘:《云南屏边西区岔河金厂调查报告》,载《云南日报》,1937年9月10至16日,转载于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民国时期金平地情资料汇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173至193页。
    ③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97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15页。
    ②杨履中编辑:《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云南省民政厅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发行,民国35年(昆明),第52。
    ③李拂一:《镇越县新志》,复仁书屋(台北),1984年12月初版,第139至140页
    ④曲靖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曲靖文史资料》第四辑《民族专辑》,2004年12月,第184页。
    ①卢金锡、杨履乾、包鸣泉纂修:《昭通县志稿》卷六《氏族志》,1938年,昭通新民书局铅印本。
    ②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第649至654页。
    ①杨宗亮:《壮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5至27页。
    ②1933年江那、小维摩两县佐合并成立砚山设治局,1935年设治局改为县。
    ③1913年为安平县,因与贵州安平县同名,1914年改安平县为马关县。
    ①1914年改东安里为普兰行政委员,1920年将普兰行政委员改设西畴县。
    ②民国前期为富州县,1937年改为富宁县。
    ③1914年麻栗坡为省直辖特别区对讯督办,1933年,改为麻栗坡对讯特别区,直至1949年。
    ④[民国]陈钟书修,等昌麒纂:《新编麻栗坡地志资料》,载梁公卿总主编:《中国西南文献丛书》,第34册,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第503至513页
    ①[清]祝宏等纂修:《建水县志》,民国廿二年重刊本,成文出版公司影印(台北),第127页。
    ②民国初年划文山县的外南区为靖边行政区,1933年改为屏边县。
    ③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民国时期金平地情资料汇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第90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99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50页。
    ①韩再兰、李恩光:《平彝县志》,民国年间抄本。
    ②昭通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编纂:《昭通少数民族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139页。
    ①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第635至637页。
    ②李拂一:《镇越县新志》,复仁书屋(台北),1984年12月初版,第140至141页
    ①纳汝珍修,蒋世芳纂:《镇康县志初稿》,1936年稿本传抄,此处根据《云南日报》资料室油印本。
    ②彭桂萼:《西南极边六县局概况》,载《西南边疆》第三期,民国二十七年十二月,昆明西南边疆月刊社出版。
    ③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29页。
    ④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75页。
    ①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王树春整理:《南峤县情况》,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1版,第29页。
    ②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宋文治整理:《车佛南三县几个民族简况》,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1版,第40页。
    ③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李尧东整理:《佛海县情况》,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第26至27页。
    ④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2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2页。
    ①彭桂萼:《顺镇沿边的濮曼人》,载《西南边疆》第七期,昆明西南边疆月刊社,民国二十八年十月出版。
    ②李拂一编著:《十二版纳志》,正中书局(台北),1955年8月初版,第47页。
    ③李拂一编著:《十二版纳志》,正中书局(台北),1955年8月初版,第47页。
    ④李拂一编著:《十二版纳志》,正中书局(台北),1955年8月初版,第47页。
    ⑤云南省思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思茅县志》三联书店(北京),1993年3月第1版,第480页。
    ⑥杨履中编辑:《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云南省民政厅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发行,民国35年(昆明),第52页。
    ①李拂一:《镇越县新志》,复仁书屋(台北),1984年12月初版,第142页。
    ②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宋文治整理:《车佛南三县几个民族简况》,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第39页。
    ③《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编辑委员会编:《布朗族社会历史调查》(二),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第1版,第3页。
    ④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宋文治整理:《车佛南三县几个民族简况》,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第39页。
    ⑤杨履中编辑:《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云南省民政厅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发行,民国35年(昆明),第57页。
    ①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宋文治整理:《车佛南三县几个民族简况》,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第39页。
    ②1952年宁江设治局改为宁江县。
    ③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整理:《宁江县民族简况》,载《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第37页。
    ④彭桂萼:《顺镇沿边的濮曼人》,载《西南边疆》第七期,昆明西南边疆月刊社,民国28年10月。
    ⑤纳汝珍修,蒋世芳纂:《镇康县志初稿》,1936年稿本传抄,此处根据《云南日报》资料室油印本。
    ①寸开泰:《腾越乡土志》卷四《人类》,民国抄本。
    ②卡斯地区1956年6月被划归昌宁县。
    ③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第614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7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7页。
    ③卢金锡、杨履乾、包鸣泉纂修:《昭通县志稿》卷六《氏族志》,1938年,昭通新民书局铅印本。
    ①陆崇仁、汤祚纂修:《巧家县志稿》卷八《氏族志》,1942年,云南印刷局铅印本。
    ②曲靖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曲靖文史资料》第四辑《民族专辑》,第377页。
    ①梁耀武主编:《玉溪地区旧志丛刊:民国地志十种》,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284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200页。
    ③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96页。
    ④1956年11月22日,河西县与通海县合并成立杞麓县,1958年10月18日,华宁县与杞麓县合并,称通海县,1959年10月22日,华宁县从通海县划出,原杞麓县仍称通海县。
    ⑤峨山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峨山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峨山彝族自治县回族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167至175页。
    ⑥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99页。
    ⑦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201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200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201页。
    ③1932年分石屏县的一部分设置龙武设治局,1952年改设龙武县,1960年9月裁入石屏县。
    ④梁耀武主编:《玉溪地区旧志丛刊:民国地志十种》,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399页。
    ⑤元江县委、县志办编:《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第192页。
    ⑥峨山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峨山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峨山彝族自治县回族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 年8月第1版,第63和72页。
    ①峨山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峨山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峨山彝族自治县回族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第65至67页。
    ②云南省思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思茅县志》三联书店(北京),1993年3月第1版,第481页。
    ③马维良:《西双版纳“帕西傣”的历史和文化》,载马维良:《云南回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14页。
    ④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27至130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266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275页。
    ③《漾濞彝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漾濞彝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漾濞彝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20页。
    ①[美]约瑟夫·洛克著,刘宗岳等译,杨福泉、刘达成审校:《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第168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04页。
    ③黄举安:《云南德钦设治局社会调查报告》,载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497页。
    ①1956年与通海县合并,改名杞麓县,1960年复称通海县。
    ②转引自兴蒙蒙古族乡志编纂组编:《兴蒙蒙古族乡志》,云南通海汉光印务有限公司承印,玉图(报、刊)字2004018号,第53页。
    ③宋恩常:《通海兴蒙乡蒙古族社会经济生活和习俗》,载云南省编辑组:《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五),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第1版,第169页。
    ④梁耀武主编:《玉溪地区旧志丛刊:民国地志十种》,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229页。
    ①李拂一编著:《十二版纳纪年》,1955年台湾复仁书屋出版,1984年重刊,第308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族识别工作把其识别为水族。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陆续识别为水族。
    ③其分别为:黑猓猡、白猓猡、青苗、红苗、花苗、白苗、黑苗、克孟牯羊苗、阳洞罗汉苗、谷蔺苗、紫萱苗、八寨苗、九名九姓苗、洞苗、高坡苗、黑生苗、鸦雀苗、黑山苗、水西苗、清江黑苗、黑脚苗、黑楼苗、生苗、九股苗、车寨苗、洪舟苗、短裙苗、姑卢苗、摆榜苗、西溪苗、班苗、鸭崽苗、宗地苗、东苗、西苗、平伐苗、杨保苗、羊猫苗、宋家、蔡家、补笼狎家、卡尤狎家、青狩家、黑狆家、白狆家、八番神家、水家、狳家、羊家、猹家、黑猛、花猛、狷家、红犵狫、花犵狫、披袍犵狫、猪豕犯狴、剪发犵狫、锅圈犵狴、水犵獍、土犵獍、木犵獍、犯当、犵兜、犵獍、白龙家、曾竹龙家、马镫龙家、大头龙家、狗耳龙家、依家、天家、蛮人、冉家蛮、楼居蛮、焚人、峒人、土人、六洞夷人、里民子、六额子、白额子、羿子、白儿子。
    ④李德龙:《黔南苗蛮图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55至61页。
    ⑤胡庆钧:《汉村与苗乡——从20世纪前期滇东汉村与川南苗乡看传统中国》,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257页。
    ⑥李德龙:《黔南苗蛮图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第92至93页。
    ①贵州省政府民政厅编:《贵州省苗民概括》,民国26年4月,第1至3页。
    ②吴泽霖、陈国钧等:《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3至4页。
    ③岑家梧:《贵州宗族研究述略》,载《边政公论》,第三卷第二期,1944年;岑家梧:《贵州民族研究述略》,载《岑家梧民族研究文集》,1992年12月第1版,第128页。
    ①吴泽霖:《贵州的民族》(原载《文讯》弟五卷第一期),载李绍明、程贤敏编:《西南民族研究论文选》(1904—1949年),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第41至46页。
    ②《中国人口(贵州分册)》,第75至76页。
    ③尤中:《中国西南的古代民族》(续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25页。
    ④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76页。
    ①凌纯声:《苗族的地理分布》,原载《民族学研究集刊》(第五集),中华书局(重庆),1946年4月印行,第41页,转载于张永国、史继忠等收集编纂:《民国年间苗族论文集》,贵州民院历史系民族史教研室,1983年,第104页。
    ②游建西:《近代贵州苗族社会的文化变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2页。
    ③民国30年(1941年)4月,定番县改称惠水县。
    ④1913年为定番县,1935年改称惠水县。
    ⑤吴永福主编:《惠水苗族》,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10至18页。
    ①[民国]徐实圃纂修:《贵定一览》,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1974年6月第1版,第39至40页。
    ②[民国]江钟岷、陈廷棻纂修:《平坝县志》,民国21年,铅印本。
    ③吴泽霖、陈国钧:《“安顺的苗夷生活序及各族类名概述》,载《贵州日报》1941年5月6日。
    ①1913年废州改县,1942年6月与长寨县合并为长顺县。
    ①[民国]王佐、樊昌绪修:《息烽县志》卷之三十一《诸夷志·苗族》,民国29年成书未刊,1965年贵州省图书馆复制油印本,第338至340页
    ②吴泽霖:《炉山黑苗的生活》,贵阳大夏大学出版兼发行,贵阳文通书局印行,1940年12月,第1页;又载于吴泽霖:《吴泽霖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56页。
    ③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84页。
    ④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84页。
    ⑤彭启文:《黄平青苗的生活》,原载《边铎月刊》,转载于张永国、史继忠等收集编纂:《民国年间苗族论文集》,贵州民院历史系民族史教研室,1983年,第184页。
    ⑥贵州省政府边胞文化研究会编:《施秉县边胞概况》,载《边铎月刊》,第12期,1947年2月1日出版。
    ⑦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84页。
    ①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84页。
    ②王嗣鸿:《台江边胞生活概述》,原载《边铎月刊》,转载于张永国、史继忠等收集编纂:《民国年间苗族论文集》,贵州民院历史系民族史教研室,1983年,第170页。
    ③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84页。
    ④[民国]阮略纂修:《剑河县志》卷之七《民政志·语言》,1965年7月,贵州省图书馆复制本。
    ⑤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84至85页。
    ⑥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78页。
    ①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78页。
    ②[民国]佚名纂辑,潘一志重编:《荔波县志资料稿》第二编:《民族资料》,1954年油印本。
    ③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83页
    ④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77页。
    ⑤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77至78页。
    ⑥1913年9月废州设县,1953年改平越县为福泉县,1958年12月曾裁入瓮安县,1961年复置福泉县。
    ①贵州省政府边胞文化研究会编:《平越县边胞概况》,载《边铎月刊》,第9期,1946年11月1日出版。
    ②同上。
    ③贵州省福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泉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第148页。
    ④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83页
    ⑤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84页。
    ⑥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79页。
    ①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80页。
    ②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80页。
    ③[民国]刘国璋等编:《紫云县社会调查》第三章人文,民国34年未刊稿本。
    ④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80页。
    ⑤茅铁:《望谟边胞生活瞥》,载《贵州日报》1946年5月2日。
    ①邱纪凤:《滇黔边境苗胞教育之研究》,载中国边政学会编辑:《边政公论》第4卷,第9至12期,民国34年12月出版。
    ②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志》,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第196页。
    ③1913年9月,废除大定府,以府直辖地设县,1958年2月改大定县更名为大方县。
    ①[民国]周西成等修,犹海龙等纂:《桐梓县志》,民国十八年铅印本,成文出版社影印,1967年12月第1版,第152页。
    ②务川仡佬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局编:《务川仡佬族》,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7页。
    ①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上册),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153页。
    ②吴永福主编:《惠水苗族》,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第17至18页。
    ①[民国]徐实圃纂修:《贵定一览》,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1974年6月第1版,第39页。
    ②江钟岷、陈廷棻纂修:《平坝县志》,民国21年,铅印本。
    ③解幼莹等修,钟景贤等纂:《开阳县志稿·民族》,民国二十九年石印本,1970年1月,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影印。
    ④[民国]王佐、樊昌绪修:《息烽县志》卷之三十一《诸夷志·苗族》,民国29年成书未刊,1965年贵州省图书馆复制油印本,第338至339页。
    ①罗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罗甸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第123页。
    ②陈国钧:《清水江苗夷的分布》,载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83页。
    ③[民国]窦全曾修,陈矩纂:《都匀县志稿》,民国十四年铅印本,第54页。
    ④[民国]佚名纂辑,潘一志重编:《荔波县志资料稿》第二编:《民族资料》,1954年油印本。
    ①陈国安、颜勇、马启忠撰著:《镇宁县布依族卷》,民族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12页。
    ②陈国钧:《北盘江苗夷的分布》,载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79页。
    ③陈国钧:《北盘江苗夷的分布》,载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80页。
    ④陈国钧:《北盘江苗夷的分布》,载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80页。
    ⑤[民国]刘国璋等编:《紫云县社会调查》第三章人文,民国34年未刊稿本
    ⑥[民国]:杨学溥修,田昌雯纂:《普安县志》卷之十五《苗蛮》,民国十五年贵阳复记印刷社石印本。
    ①今新发布依族乡。
    ①[民国]李退谷修,朱勋纂:《瓮安县志》,民国二年刊本,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影印,1974年6月第1版,599页。
    ②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第673页。
    ③姚丽娟、石开忠:《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12页。
    ①陈国钧:《清水江苗夷的分布》,载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83页。
    ②陈国钧:《都柳江苗夷的分布》,载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78页。
    ③陈国钧:《都柳江苗夷的分布》,载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78页。
    ④[民国]佚名纂辑,潘一志重编:《荔波县志资料稿》第二编:《民族资料》,1954年油印本。
    ①《仡佬族简史》编写组,《仡佬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编:《仡佬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6月第版,第6至7页。
    ①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下册),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501页。
    ②民国]王佐、樊昌绪修:《息烽县志》卷之三十一《诸夷志·苗族》,民国29年成书未刊,1965年贵州省图书馆复制油印本,第340页。
    ①江钟岷、陈廷棻纂修:《平坝县志》,民国21年,铅印本。
    ①务川仡佬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局编:《务川仡佬族》,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7页。
    ①陈正军:《贵州仫佬族历史文化》,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8至29页。
    ②民国初期为清平县,1914年1月改为炉山县,1958年12月改为凯里县,1983年8月改为凯里市。
    ③罗世庆主编:《贵州仫佬族》,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8页。
    ①罗世庆主编:《贵州仫佬族》,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8页。
    ②转引自罗世庆主编:《贵州仫佬族》,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43至44页。
    ③1953年平越县改称福泉县,1958年12月裁入瓮安县,1961年8月恢复福泉县建制。
    ④罗世庆主编:《贵州仫佬族》,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4页。
    ①陈国钧:《水家的地理分布》,载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87页。
    ②岑家梧:《岑家梧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120页。
    ③20世纪50年代,划归三都水族自治县管辖。
    ④贵州民族学院·贵州水书文化研究院编:《水族学者潘一志文集》,巴蜀书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91页。
    ⑤陈国钧:《都柳江苗夷的分布》,载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77至78页。
    ⑥贵州民族学院·贵州水书文化研究院编:《水族学者潘一志文集》,巴蜀书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89至90页。
    ⑦陈国钧:《都柳江苗夷的分布》,载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78页。
    ⑧陈国钧:《都柳江苗夷的分布》,载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 第1版,第78页。
    ①[民国]郭相修王世鑫等纂:《八寨县志稿》,民国二十年刊本,第381页。
    ②陈国钧:《北盘江苗夷的分布》,载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79页。
    ①[民国]解幼莹、钟景贤:《开阳县志稿》,民国28年,贵州印刷所铅印本。
    ②虽然文中将部分县的犯当、犵兜归为僮家部分,但犵当、犵兜的族属问题仍有争议,有研究认为其属于苗族群体,而在有的县1949年后则被识别为仡佬族。
    ③贵州省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下册),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第799页。
    ④[民国]佚名纂辑,潘一志重编:《荔波县志资料稿》第二编:《民族资料》,1954年油印本。
    ①民国]王佐、樊昌绪修:《息烽县志》卷之三十一《诸夷志·苗族》,民国29年成书未刊,1965年贵州省图书馆复制油印本,第340至341页。
    ②贵州省政府边胞文化研究会编:《荔波县边胞概况》,载《边铎月报》第7、8期合刊,1946年10月1日出版。
    ③[民国]佚名纂辑,潘一志重编:《荔波县志资料稿》第二编:《民族资料》,1954年油印本。
    ①陈国钧:《北盘江苗夷的分布》,载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80页。
    ②林耀华:《贵州苗民》,载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368至370页。
    ③[民国]解幼莹等修、钟景贤纂:《开阳县志稿》,民国28年,贵州印刷所铅印本。
    ①[民国]王佐、樊昌绪修:《息烽县志》卷之三十一《诸夷志·苗族》,民国29年成书未刊,1965年贵州省图书馆复制油印本,第341页。
    ②[民国]:杨学溥修,田昌雯纂:《普安县志》卷之十五《苗蛮》,民国十五年贵阳复记印刷社石印本。
    ①赵显国、李芳纂修:《大定县志》,民国15年,石印本。
    ①江钟岷、陈廷棻纂修:《平坝县志》,民国21年,铅印本。
    ①贵州安龙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安龙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172页。
    ②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志》,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第135页。
    ①[民国]郭相修,王世鑫等纂:《八寨县志稿》,民国二十年刊本,《八寨县志稿》,第381页。
    ①[民国]毛肇显纂:《余庆县志》,民国二十五年石印本,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1974年6月影印第1版,第358页。
    ②[民国]解幼莹等修、钟景贤纂:《开阳县志稿》,民国28年,贵州印刷所铅印本。
    ③民国]王佐、樊昌绪修:《息烽县志》卷之三十一《诸夷志·苗族》,民国29年成书未刊,1965年贵州省图书馆复制油印本,第339页。
    ①[民国]王佐、樊昌绪修:《息烽县志》卷之三十一《诸夷志·苗族》,民国29年成书未刊,1965年贵州省图书馆复制油印本,第339页。
    ①四川省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羌族社会历史调查》,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第11页。
    ②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志编写办公室编:《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9页。
    ①赵富荣编著:《佤族风俗志——民俗文库之二十四》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第6至7页。
    ②德宏史志编委会办公室编,吴志湘、杨永生主编:《德宏史志资料》第十八集,德宏民族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第111页。
    ③《傈僳族怒族勒墨人(白族支系)社会历史调查》,载《中国民族问题资料集成·档案集成》第5辑(89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第546至547页。
    ④《威宁苗族百年实录》编委会:《威宁苗族百年实录》,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24页。
    ①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下册,玉溪地区印刷厂,1986年6月,第1版,第171页至172页。
    ②同上,第172页。
    ③杨宗亮:《壮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82页。
    ①元江县委、县志办编:《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第211页。
    ②江应樑著,江晓林笺注:《滇西摆夷之现实生活》,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431至432页。
    ③蒋彬、罗曲、米吾作主编:《民主改革与四川彝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第166页。
    ④贵州安龙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安龙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第183页。
    ⑤布告内容引自彭兆荣、牟小磊、刘朝晖:《文化特例——黔南瑶麓社区的人类学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第256页。
    ①白敦厚:《谈黔省边胞文化》,载《边铎月刊》第10、11期合刊,1947年1月1日。
    ②《贵州边胞文化研究会述要》,《边铎月刊》第2卷第1期,1948年1月。
    ③云南省档案馆:《战时的“中华基督教会”》,载云南省档案馆编:《抗战时期的云南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238页。
    ④四川少数民族社会调查组:《四川彝族近现代史料调查资料选集》(初稿),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63年12月,第47页。
    ①杨宗亮:《壮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82至84页。
    ②杨宗亮:《壮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84至85页。
    ③杨宗亮:《壮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85页。
    ①方素梅:《清及民国壮族社会风俗变迁述论》,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②陈天俊、赵崇南等著:《仡佬族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197至198页
    ①黄义仁:《布依族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273至275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73页。
    ①王明珂:《<川西民俗调查记录1929>导读》,载黎光明、王元辉著,王明珂编校、导读:《川西民俗调查录1929》,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4年7月出版,第17至18页。
    ①赵国治:《边疆行政制度之研究》,私立中国文化学院政治研究所(台湾),1970年4月,第40页。
    ②张兆和:《杨汉先关于黔西苗族身份认同的书写》,载赵心愚主编:《西南民族研究》第一辑,民族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26至27页。
    ③张坦:《‘窄门’前的石门坎——基督教文化与川滇黔边苗族社会》,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第149页。
    ④马玉华:《国民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调查之研究(1912—1948)》,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28页。
    ①《国民政府渝字第470号训令》,1939年8月,云南省档案馆藏:1011全宗12卷,第58页,转引自马玉华:《国民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调查之研究(1929—1948)》,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25页。
    ②《改正西南少数民族命名表》,载芮逸夫:《中国民族及其文化论稿》(上册),台湾大学人类学系出版,1972年2月初版,1989年3月再版,第96页。
    ③贵州省档案馆藏1943年10月奉令抄发委坐未感侍密代电关于民族及边疆问题通知遵照由,转引自秦和平: 《基督宗教在西南民族地区的传播史》,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433至434页。转引时有所删减。
    ①朱家骅:《边疆问题与边疆工作》,中央组织部边疆语文编译委员会译印,民国31年11月,第13页。
    ②王文光、朱映占:《承认与认同: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身份建构》,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第84至92页。
    ③刘健:《云南少数民族问题(节录)》,载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云南省委民族工作部、云南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工作》,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92页。
    ①王明珂:《<川西民俗调查记录1929>导读》,载黎光明、王元辉著,王明珂编校、导读:《川西民俗调查记录1929》,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4年7月出版,第15页。
    ②张廷休:《再论夷汉同源》,载《西南边疆》第6期,昆明西南边疆月刊社,民国28年5月出版。
    ①张其昀:《“少数民族”名词的纠正》,载《黔灵》月刊,第10期,1946年。
    ②张少微:《研究苗夷族之内容及方法刍议》,载《贵阳日报·社会研究》第18期,1941年1月15日。
    ③周文玖:《从“一个”到“多元一体”——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发展的史学史考察》,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④范义田:《值得注意的苗夷问题》,原载《全民抗战》37号,1938年11月20日重庆出版,转载于余嘉华主编:《范义田文集》上册,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606至607页。
    ⑤江应樑:《抗战中的西南民族问题》,中山文化教育馆,民国27年10月渝版,第14页。
    ⑥江应樑:《抗战中的西南民族问题》,中山文化教育馆,民国27年10月渝版,第22页。
    ①张承炽:《中国边疆问题·初集》,1949年1月出版,第20页。
    ②张承炽:《中国边疆问题·初集》,1949年1月出版,第21页。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西南少数民族文史资料丛书·政治卷》,西藏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74页。
    ④王祖远:《蒋介石与刘文辉的西康之争》,载《湖北档案》,2009年第6期。
    ①孙明经摄影,张鸣撰述:《1939年:走进西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1页
    ②孙代兴:《滇系军阀的发展变化与国民党新军阀混战之关系》,载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研究集刊》,1984年第1期,第167页。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西南少数民族文史资料丛书·政治卷》,西藏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74页。
    ①蒋彬、罗曲、米吾作主编:《民主改革与四川彝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第162页。
    ②韩丽霞、杨学政:《云南藏族的人权历史与现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第34页。
    ③曾昭抡:《缅边日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第49页。
    ④潘先林:《民国云南彝族统治集团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31页。
    ⑤黎光明、王元辉著,王明珂编校、导读:《川西民俗调查记录1929》,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台北),2004年7月出版,第99页
    ①黎光明、王元辉著,王明珂编校、导读:《川西民俗调查记录1929》,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台北),2004年7月出版,第99页。
    ②黎光明、王元辉著,王明珂编校、导读:《川西民俗调查记录1929》,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台北),2004年7月出版,第106页。
    ③康兴璧编述:《松理茂懋靖汶边务鸟瞰》,西南引书局承印(成都),1940年,第41页。
    ④边氓:《我们有没有边政》,载《边疆服务》第19期,1947年7月,第1页。
    ⑤沈红:《结构与主体:激荡的文化社区石门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207至208页。
    ①江应梁:《抗战中的西南民族问题》,中山文化教育馆,民国27年10月渝版,第14至15页。
    ②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云南傈僳族及贡山福贡社会调查报告》,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1986年版,第146页。
    ③林超民编,方国瑜著:《方国瑜文集》第四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第512页。
    ④原载于《清真铎报》新十二号,民国三十三年十月十六日出版,本文引自马建钊、孙九霞、张菽晖主编:《中国南方回族社会团体资料选编》,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86至187页。
    ①一言:《试论班洪佧佤十七王民族自决会》,载《历史档案》,1999年,第3期。
    ②张兆和:《杨汉先关于黔西苗族身份认同的书写》,载赵心愚主编:《西南民族研究》第一辑,民族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第26页。
    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西南少数民族文史资料丛书·政治卷》,西藏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1页。
    ①侯祖荣:《西双版纳现代历史人物——柯树勋传,李拂一先生与西双版纳》,远方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55页。
    ②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西南少数民族文史资料丛书·政治卷》,西藏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第2至3页。
    ③贵州省档案馆藏:《开化威宁县石门坎苗族意见书》,卷宗号M8-6021,第111页。转引自李鸣编著:《中国 近代民族自治法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第462至463页。
    ①张坦:《“窄门”前的石门坎——基督教文化与川滇黔边苗族社会》,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第204页。
    ②马建钊、孙九霞、张菽晖主编:《中国南方回族社会团体资料选编》,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168页。
    ③江应梁著,江晓林笺注:《滇西摆夷之现实生活》,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441页。
    ④江应樑著,江晓林笺注:《滇西摆夷之现实生活》,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第442页。
    ①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川西北藏族羌族社会调查》,民族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316页。
    ②李拂一:《十二版纳纪年》,1949年成书于昆明,1984年重刊于台北,第308页。
    ③杨策、彭武麟主编:《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403页。
    ①孙子和:《雅州边茶与西藏》,蒙藏委员会编印,1998年7月初版,第15页。
    ①刘曼卿:《国民政府女密使赴藏纪实——原名<康藏轺征>》,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第149至150页。
    ②木霁红、陈保亚等:《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第22页。
    ③孙子和:《滇茶入藏及其对藏影响》,台北:蒙藏委员会编印,2000年2月初版,第34页。
    ①温美贤主编:《四川通史》第七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第1版,第336至337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页。
    ②云南省档案馆编:《抗战时期的云南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3页。
    ①赵心愚、秦和平、王川编:《康区藏族社会珍稀资料辑要》(下),巴蜀书社,2006年5月第1版,第714页。
    ②潘先林:《民国云南彝族统治集团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30页。
    ③张邦翰:《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叙言》,载杨履中编辑:《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云南省民政厅边疆行政 设计委员会发行,民国35年(昆明),第1页。
    ①潘先林:《民国云南彝族统治集团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135页。
    ②周春元、何长凤、张祥光主编:《贵州近代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第305页。
    ①杨策、彭武麟主编:《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256页。
    ② Joseph F.Rock.China on the Wild Side:Explorations in the China-Tibet Borderlands Volume I Yunnan and Sichuan. Published by Caravan Press Ltd.Hong Kong,2007, P100.
    ②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云南傈僳族及贡山福贡社会调查报告》,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1986年版,第146页。
    ③第一次为光绪三十一年,第二次为民国元年,第三次为民国二十四年,因行政委员史国英苛虐无道,傈僳乃聚戕之,后经政府派兵剿办。(注释内容为引文原注)。
    ④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云南僳僳族及贡山福贡社会调查报告》,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1986年版,第152页。
    ⑤陈碧笙:《滇边散忆》,中国民俗学会影印,1941年,第38至40页。
    ①[澳]C.P.费茨杰拉德著,刘晓峰、汪晖译:《五华楼》,民族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14页。
    ②李全忠、漆明生、张为波:《四川少数民族与抗战》,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西南民众对抗战的贡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52页。
    ③杨策、彭武麟主编:《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374页。
    ④《叙永县文史资料》第九辑,1987年7月版,第32页。
    ⑤杨策、彭武麟主编:《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375至376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51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00页。
    ③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263页。
    ④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71页。
    ①四川省阿坝州政协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阿坝藏族自治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1984年8月,第44页。
    ②蒋彬、罗曲、米吾作主编:《民主改革与四川彝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第168页。
    ③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31页。
    ④蒋彬、罗曲、米吾作主编:《民主改革与四川彝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第177页。
    ⑤康定民族师专编写组编纂:《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第206页。
    ①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263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82页。
    ③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264页。
    ④中央访问团二分团调查,宋伯胤、杨树谷、施泽旱整理:《怒江区的历史与民族关系》,载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9页。
    ①岭光电:《忆往昔——一个彝族土司的自述》,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第16页。
    ②马长寿遗著,李绍明、周伟洲等整理:《凉山罗彝考察报告》①,巴蜀书社,2006年6月第1版,第13页13至14页。
    ①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川西北藏族羌族社会调查》,民族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第316至317页。
    ②欧阳枢北:《瞻化土酋之过去与现在》,载《康导月刊》,1939年8月卷。
    ③庄学本:《西康夷族调查报告》,西康省政府印行,民国30年5月,南天书局有限公司(台北)1978年3月影印,第171页。
    ④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74至75页。
    ①薛绍铭:《黔滇川旅行记》,中华书局,1937年出版,第34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73页。
    ③任乃强:《四川第十六区民族之分布》,原载《康藏研究月刊》第24期,1949年,转载于任乃强:《任乃强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第293页
    ④李绍明、周蜀蓉选编:《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巴蜀书社,2004年5月第1版,第121至122页。
    ①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民族志》,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447页。
    ②孙明经摄影、张鸣撰述:《1939:走进西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211页。
    ③昭通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编纂:《昭通少数民族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第49页。
    ④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77页。
    ⑤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云南傈僳族及贡山福贡社会调查报告》,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1986年版,第148页。
    ⑥黄举安:《云南德钦设治局社会调查报告》,原载《德钦县志》,转引自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496页。
    ⑦姚荷生:《水摆夷风土记》,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150页 研究》,1999年9月第1版,第175页。
    ②转引自陈正军:《贵州仫佬族历史文化》,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2页。
    ③陈正军:《贵州仫佬族历史文化》,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2页。
    ④刘文辉:《西康夷族调查报告》序,载庄学本:《西康夷族调查报告》,西康省政府印行,民国30年5月,南天书局有限公司(台北)1978年3月影印,第1页。
    ⑤孙承烈、张霈调查整理:《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边六县和腾冲县各民族的地理分布及历史来源调查报告》,载云南省编辑组:《德宏傣族社会历史调查》(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第1版,第48页。
    ①古纯仁著,李思纯译:《川边之打箭炉地区》,载《康藏研究月刊》1948年1月。
    ②任乃强:《康藏史地大纲》,雅安健康日报出版社,1942年,第110页。
    ③姚荷生:《水摆夷风土记》,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149页。
    ④胡庆钧:《汉村与苗乡——从20世纪前期滇东汉村与川南苗乡看传统中国》,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第199页。
    ①郎维伟:《四川苗族社会与文化》,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74页。
    ②云南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景颇族社会历史调查》(一),民族称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第5页。
    ①云南编辑组:《布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②《佤族简史》编写组:《佤族简史》,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32页。
    ③杨福泉:《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314至316页。
    ①宣绍武:《茶马古道亲历记》,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②云南编辑组:《布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③任乃强:《四川第十六区民族之分布》,原载《康藏研究月刊》第24期,1949年,转载于任乃强:《任乃强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第293页。
    ④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78页。
    ⑤朱德普:《泐史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第398页。
    ①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关系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337页。
    ②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关系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333页。
    ③黄举安:《云南德钦设治局社会调查报告》,载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497页。
    ④杨福泉:《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388至389页。
    ⑤J.F.洛克著,刘宗岳等译:《中国西南占纳西王国》,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223页。
    ⑥J.F.洛克著,刘宗岳等译:《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236页。
    ①林耀华:《凉山夷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74页。
    ②《征集菖蒲桶沿边志》,载《怒江旧志》,第131页。
    ③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1页。
    ④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31页。
    ⑤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1至12页。
    ①王明珂:《羌在汉藏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5月第1版,第54页。
    ②林超民编,方国瑜著:《方国瑜文集》第四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510页。
    ③[澳]C.P.费茨杰拉德著,刘晓峰、汪晖译:《五华楼》,民族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185页。
    ①史幼波:《大香格里拉洋人秘史》,重庆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8页。
    ②李道生:《峡谷深处的土司制度》,云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135至144页。
    ①费正清著,张沛等译:《中国:传统与变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555页。
    ②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蔡咏春等译:《1901—1920年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上卷)》(原《中华归主》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584页。
    ③郎维伟《四川苗族社会与文化》,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第75至76页。
    ④徐君:《近代天主教在康区传播探析》,载石硕主编:《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第204页。
    ⑤李福珊:《怒江宗教概览》,内部资料出版,2002年6月第一次印刷,第31至48页。
    ⑥转引自怒江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怒族》,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第131页。
    ①[澳]C.P.费茨杰拉德著,刘晓峰、汪晖译:《五华楼》,民族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185至196页。
    ②杨学政、韩军学、李荣昆:《云南境内的世界三大宗教——地域宗教比较研究》,1993年11月第1版,第140页。
    ③杨学政、韩军学、李荣昆:《云南境内的世界三大宗教——地域宗教比较研究》,1993年11月第1版,第201页。
    ④《贵州通史》编纂委员会:《贵州通史》第4卷《民国时期的贵州》,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393页。
    ⑤《贵州通史》编纂委员会:《贵州通史》第4卷《民国时期的贵州》,当代中国出版社,395页。
    ⑥贵州民族学院·贵州水书文化研究院编:《水族学者潘一志文集》,巴蜀书社,2009年12月第1版,第496页。
    ①[澳]C.P.费茨杰拉德著,刘晓峰、汪晖译:《五华楼》,民族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193页。
    ②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蔡咏春等译:《1901—1920年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下卷)》(原《中华归主》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895页。
    ③《澜沧县帝国主义活动与宗教情况》,载《云南民族情况汇集草稿》,转引自秦和平:《基督宗教在西南民族地区的传播史》,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403页。
    ④余嘉华主编:《范义田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483页。
    ⑤[澳]C.P.费茨杰拉德著,刘晓峰、汪晖译:《五华楼》,民族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193页。
    ①特木勒编:《多元族群与中西文化交流:基于中西文献的新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63至64页。
    ②[美]明恩溥著,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时事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第343至344页。
    ③Graham, David C, "The Customs of the Chuan Miao, " JWCBRS, Vol.7.1937, p.70转引自罗安国(Andres Rodriguez):《民国时期的民族构建和人类学:四川西部的传教人类学事业(1922—-1945)》,载特木勒编:《多元族群与中西文化交流:基于中西文献的新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131页。
    ④张坦:《“窄门”前的石门坎——基督教文化与川滇黔边苗族社会》,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第149页。
    ⑤杨忠德:《威宁苗族文化史略》,载《威宁文史资料》第2辑,威宁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6年。 转引自沈红:《结构与主体:激荡的文化社区石门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第210至211页。
    ①王明珂:《羌在汉藏间》,中华书局,2008年5月第1版,第138至139页。
    ②方国瑜著,林超民编:《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553页。
    ③方国瑜著,林超民编:《方国瑜文集》第4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555页。
    ④王树德著、东人达译:《石门坎与花苗》,载《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第1期,第90页。转引自东人达:《滇黔川边基督教传播研究(1840—-1949)》,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67页。
    ①贵州省档案馆藏1936年8月边政设计委员会沈重宇等研究石门坎设治等办法由,转引自秦和平:《基督宗教在西南民族地区的传播史》,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第430至431页。
    ②韩军学:《基督教与云南少数民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第23页。
    ③龙学林:《基督教在楚雄苗族中的影响》,载《云南宗教研究》1989年第2期。
    ④东人达:《族群认同与文化交流——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西南》,载特木勒编:《多元族群与中西文化交流:基于中西文献的新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第22至23页。
    ①中央访问团分团调查,宋伯胤、唐迪芳、包拮整理:《怒江区文教卫生情况》,载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15页。
    ②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21页。
    ③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第21至22页。
    ④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分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第177页。
    ⑤龙学林:《基督教在楚雄苗族中的影响》,载《云南宗教研究》1989年第2期。
    ①[澳]C·P·菲茨杰拉尔德(CP Fitzgerald)著,郇忠、李尧译:《为什么去中国——1923—-1950年在中国的回忆》,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98页。
    ①[澳]C·P·菲茨杰拉尔德(CP Fitzgerald)著,郇忠、李尧译:《为什么去中国——1923—1950年在中国的回忆》,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195页。
    ②史幼波:《大香格里拉洋人秘史》,重庆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第101至102页。
    ①朱映占、段红云:《民国治边事业中的边政人员考察》,载《思想战线》,2011年第4期,第112至117页。
    ①王文光、朱映占:《承认与认同: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身份建构》,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第84至92页。
    ②陶云逵:《碧罗雪山之栗粟族》,载李文海主编,夏明芳、黄兴涛副主编:《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少数民族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280页。
    ③谢本书、郭大烈、牛鸿宾:《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268页。
    ①朱映占:《民国时期民族研究中的焦点问题》,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第121至126页。
    ①民国时期西南各省的地图选自丁文江、翁文灏、曾世英编纂:《中国分省新图》,上海:美尚永宁有限公司印刷,1939年8月10日第4版。
    安汝慈:《居滇二月谈》,中华国内布道会:《福音钟》第6期,1920年。
    陈碧笙:《滇边散忆》,中国民俗学会影印,1941年。
    杜明烽:《峨马雷屏调查表册》,民国石印本。
    贵州省政府民政厅编:《贵州省苗民概况》,民国26年4月。
    何辑五编著:《十年来贵州经济》,南京印书馆印,1947年。
    京滇公路周览会贵州分会宣传部编:《民国今日之贵州》,民国二十五年铅印本十五册。
    江应樑:《西南边疆论丛》,珠海大学出版社(广州),1948年出版。
    江应樑:《抗战中的西南民族问题》,中山文化教育馆,民国27年10月渝版。
    康兴璧编述:《松理茂靖汶边务鸟瞰》,西南引书局,民国29年。
    李安宅:《边疆社会工作》,中华书局印行,1944年8月发行。
    岭光电:《倮情述论》,开明书店(成都),1943年9月出版。
    闵为人:《片马紧要记》,抄本。曲木藏尧:《西南夷族考察记》,南京拔提书店,民国22年12月初版,23年5月
    再版。
    任乃强:《康藏史地大纲》,雅安健康日报出版社,1942年。
    杨履中编辑:《云南全省边民分布册》,云南省民政厅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发行,民国35年(昆明)。
    张承编著:《边疆一览》(初编),蒙藏委员会印行,民国36年。
    张承炽:《中国边疆问题·初集》,1949年1月出版。
    张潜华:《西南民族问题》,青年书店,1941年3月出版。
    朱家骅:《边疆问题与边疆工作》,中央组织部边疆语文编译委员会译印,民国31年11月。
    中山文化教育馆研究部民族问题研究室编:《民族学研究集刊》(第五集),中华书局(重庆),1946年4月印行。
    中央政治学校研究部主编,王文萱编著:《战时移垦边疆问题》,正中书局印行,民国28年11月初版。
    庄学本:《羌戎考察记》,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7年印行。
    庄学本:《西康夷族调查报告》,西康省政府印行,民国30年5月。
    白敦厚:《谈黔省边胞文化》,载《边铎月刊》第10、11期合刊,1947年1月1日。
    边氓:《我们有没有边政》,载《边疆服务》第19期,1947年7月。
    古纯仁著,李思纯译:《川边之打箭炉地区》,载《康藏研究月刊》1948年1月。
    贵州省政府边胞文化研究会编:《施秉县边胞概况》,载《边铎月刊》,第12期,1947年2月1日出版。
    贵州省政府边胞文化研究会编:《平越县边胞概况》,载《边铎月刊》,第9期,1946年11月1日出版。
    贵州省政府边胞文化研究会编:《荔波县边胞概况》,载《边铎月报》第7、8期合刊,1946年10月1日出版。
    和永惠:《云南西北之康族》,载《西南边疆》,第八期,昆明《西南边疆》月刊社,民国29年3月出版。
    凌纯声:《建设西南边疆的重要》,载《西南边疆》,第二期,1938年11月,昆明。
    李廷休:《再论夷汉同源》,载《西南边疆》第6期,昆明西南边疆月刊社,民国28年5月出版。
    李有义:《西藏问题之分析》,载中国边政学会:《边政公论》,1948年9月,第7卷第3期。
    罗致平:《战时中国人类学》,载《社会学讯》第一期,1946年。
    马长寿:《康族民族之分类体质种属及其社会组织》,载中山文化教育馆研究部民
    族问题研究室编辑:《民族学研究集刊》第五期,中华书局(重庆),民国三十五年(1936年)四月出版。
    欧阳枢北:《瞻化土酋之过去与现在》,载《康导月刊》,1939年8月卷。
    彭桂萼:《西南极边六县局概况》,载《西南边疆》第三期,民国二十七年十二月,昆明西南边疆月刊社出版。
    彭桂萼:《顺镇沿边的濮曼人》,载《西南边疆》第七期,昆明西南边疆月刊社, 民国二十八年十月出版。
    芮逸夫:《西南民族语文教育刍议》,载《西南边疆》第二期,1938年11月,昆明。
    石晓钟:《四十年来中国农业政策之鸟瞰(四)》,载《经济周讯》,第10期,1940年。
    李根源:《告滇西父老书》,民国31年6月1日。
    茅铁:《望谟边胞生活瞥》,载《贵州日报》1946年5月2日。
    邱纪凤:《滇黔边境苗胞教育之研究》,载中国边政学会编辑:《边政公论》第4卷,第9至12期,民国34年12月出版。
    陶云逵:《俅江纪程》,载《西南边疆》第十二期,1946年5月30日西南边疆月刊社出版。
    吴宗济:《调查西南民族语言管见》,载《西南边疆》创刊号,1938年10,昆明。
    吴宗济:《拼音文字与西南边民教育》,载《西南边疆》第二期,1938年11月,昆明。
    吴泽霖、陈国钧:《“安顺的苗夷生活序及各族类名概述》,载《贵州日报》1941年5月6日。
    谢应槐:《贵州经济建设》,载中国边疆建设学会主编:《中国边疆建设集刊》,1948年创刊号。
    张其昀:《“少数民族”名词的纠正》,载《黔灵》月刊,第10期,1946年。
    张少微:《研究苗夷族之内容及方法刍议》,载《贵阳日报·社会研究》第18期,1941年1月15日。
    邹序儒:《战时边疆移垦事业》,载昆明西南边疆月刊社:《西南边疆》第3期。
    阿拉塔·扎什哲勒姆(王文芝):《四川蒙古族——源的追溯根的赞美》,香港大地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英]伯格里等著,东人达、东晏翻译、注释:《在未知的中国》,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成都市满蒙人民学习委员会编印:《成都满族志》,1993年11月。
    陈国安、颜勇、马启忠撰著:《镇宁县布依族卷》,民族出版社,2008年6月第1 版。
    陈连开等主编:《中国近现代民族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
    陈正军:《贵州仫佬族历史文化》,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澳]C.P.费茨杰拉德著,刘晓峰、汪晖译:《五华楼》,民族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澳]C·P·菲茨杰拉尔德(CP Fitzgerald)著,郇忠、李尧译:《为什么去中国——1923—1950年在中国的回忆》,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岑家梧:《岑家梧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陈天俊、赵崇南等著:《仡佬族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东人达:《滇黔川边基督教传播研究(1840—-1949)》,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黄才贵:《影印在老照片上的文化——鸟居龙藏博士的贵州人类学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1996年3月第1版。
    达力扎布主编:《中国民族史研究60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段渝主编:《治蜀要览》,巴蜀书社,2007年10月第1版。
    费正清著,张沛等译:《中国:传统与变迁》,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仡佬族简史》编写组,《仡佬族简史》修订本编写组编:《仡佬族简史》,民族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耿少将:《羌族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古仕林主编:《威信苗族》,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根旺:《民主改革与四川藏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贵州通史》编委会:《贵州通史》第4卷《民国时期的贵州》,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2年版。
    蒋彬、罗曲、米吾作主编:《民主改革与四川彝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民族出版社,2008年10月第1版。
    蒋彬主编:《民主改革与四川羌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韩军学:《基督教与云南少数民族》,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韩丽霞、杨学政:《云南藏族的人权历史与现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胡庆钧著:《汉村与苗乡——从20世纪前期滇东汉村与川南苗乡看传统中国》,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
    和少英主编,王正华副主编:《云南特有族群社会历史调查》,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
    侯祖荣:《西双版纳现代历史人物——柯树勋传,李拂一先生与西双版纳》,远方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黄义仁:《布依族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何林:《阿怒人:同一屋檐下的不同宗教信仰》,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
    江应樑著,江晓林笺注:《滇西摆夷之现实生活》,德宏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郎维伟:《四川苗族社会与文化》,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梁山等:《中山大学校史(1924—1949)》,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11月第1版。
    刘曼卿:《国民政府女密使赴藏纪实——原名<康藏轺征>》,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罗常培:《苍洱之间》,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罗世保主编:《那马、勒墨人简史》,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罗世庆主编:《贵州仫佬族》,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凌纯声《中国边疆民族与环太平洋文化》(上册),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台北),1979年7月第1版。
    吕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国国民党改组前对新思潮的回应(1914——1924)》,中 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57),中华民国四十八年四月初版。
    岭光电:《忆往昔——一个彝族土司的自述》,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6月第1版。
    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李德龙:《黔南苗蛮图说》,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李拂一编著:《十二版纳志》,正中书局(台北),1955年8月初版。
    李拂一编著:《十二版纳纪年》,1955年台湾复仁书屋出版,1984年重刊。
    李福珊:《怒江宗教概览》,内部资料出版,2002年6月第一次印刷。
    李鸣编著:《中国近代民族自治法制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李道生:《峡谷深处的土司制》,云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版。
    李亦园、乔健合编《中国的民族、社会与文化》,食货出版社(台北),1981年10月初版。
    兰坪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兰坪县政协民族研究室编:《普米族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黎光明、王元辉著,王明珂编校、导读:《川西民俗调查记录1929》,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4年7月出版。
    刘文辉:《走到人民阵营的历史道路》,三联书店,1979年版。
    林耀华:《凉山夷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美]明恩溥著,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时事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马长寿遗著,李绍明、周伟洲等整理:《凉山罗彝考察报告》,巴蜀书社,2006年6月第1版。
    马廷中:《民国时期云南民族教育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马维良:《云南回族历史与文化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马玉华:《国民政府对西南少数调查之研究(1929—-1948)》,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怒族简史编写组:《怒族简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编辑委员会编:《阿昌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9月第1版。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编辑委员会编:《布朗族社会历史调查》(二),云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第1版。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怒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一),云南民族出版社,1983年5月1版。
    木霁红、陈保亚等:《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云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
    怒江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怒族》,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7月第1版。
    彭骄雪:《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
    彭兆荣、牟小磊、刘朝晖:《文化特例——黔南瑶麓社区的人类学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潘先林:《民国云南彝族统治集团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秦和平:《基督宗教在西南民族地区的传播史》,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沈红:《结构与主体:激荡的文化社区石门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石硕主编:《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史幼波:《大香格里拉洋人秘史》,重庆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孙明经摄影、张鸣撰述:《1939:走进西康》,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孙子和:《雅州边茶与西藏》,台北:蒙藏委员会编印,1998年7月初版。
    孙子和:《滇茶入藏及其对藏影响》,台北:蒙藏委员会编印,2000年2月初版。
    任乃强、任新建:《四川州县建置沿革图说》,巴蜀书社,2002年9月第1版。
    任乃强:《西康图经(民俗篇)》,南天书局(台北),1987年1月版。
    任乃强:《民国川边游踪之<西康札记>》,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任乃强:《民国川边游踪之<天芦宝札记>》,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任乃强:《民国川边游踪之<泸定考察记>》,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任乃强:《任乃强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
    芮逸夫:《中国民族及其文化论稿》(全三册),台湾大学人类学系,1972年2月初版。
    《佤族简史》编写组:《佤族简史》,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
    王明珂:《羌在汉藏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5月第1版。
    《威宁苗族百年实录》编委会:《威宁苗族百年实录》,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韦启光、石朝江等著《布依族文化研究》,1999年9月第1版。
    务川仡佬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局编:《务川仡佬族》,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巫达:《族群性与族群认同建构——四川尔苏人的民族志研究》,民族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
    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12月。
    吴永福主编:《惠水苗族》,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上卷第一部理与物),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7月第1版。
    王柯著,冯谊光译:《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系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1版。
    王文光、龙晓燕、李晓斌:《云南近现代民族发展史纲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
    温美贤主编:《四川通史》(第七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2月第1版。
    吴振汉:《国民政府时期的地方派系意识》,文史哲出版社印行,1992年12月初版。
    吴泽霖、陈国钧等:《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谢本书、郭大烈、牛鸿宾:《云南民族政治制度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
    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编:《川西北藏族羌族社会调查》,民族出版社,2008 年6月第1版。
    宣绍武:《茶马古道亲历记》,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
    徐新建:《西南研究论》,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
    肖迎:《怒江地区民族社会发展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漾濞彝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漾濞彝族自治县概况》修订本编写组:《漾濞彝族自治县概况》,民族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
    姚荷生:《水摆夷风土记》,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姚丽娟、石开忠:《侗族地区的社会变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杨福泉:《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杨天石《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蒋介石日记解读》,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年3月香港第1版。
    杨天宏:《救赎与自救——中华基督教会边疆服务研究》,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10月第1版。
    杨学政、韩军学、李荣昆:《云南境内的世界三大宗教——地域宗教比较研究》,1993年11月第1版。
    游建西:《近代贵州苗族社会的文化变迁》,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美]约瑟夫·洛克著,刘宗岳等译,杨福泉、刘达成审校:《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云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于式玉:《于式玉藏区考察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余嘉华主编:《范义田文集》(上),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
    杨策、彭武麟主编:《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杨宗亮:《壮族文化史》,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云南历史研究所编著:《云南少数民族》(修订本),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
    云南省编辑组:《布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云南省编辑组:《德宏傣族社会历史调查》(三),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第1版。
    云南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景颇族社会历史调查》(一),民族称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云南省编辑组:《四川贵州彝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4月第1版。
    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云南省编辑组:《中央访问团第二团云南民族情况汇集》(下),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
    云南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景颇族社会历史调查》(一),民族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云南省编辑组:《临沧地区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载《中国民族问题资料·档案集成》第5辑(89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
    云南省编辑委员会编:《云南苗族瑶族社会历史调查》,云南民族出版社,1982年11月第1版。
    云南省编辑组:《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五),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2月第1版。
    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
    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论、方法与实践》,三联书店,2006年11月第1版。
    曾昭抡:《缅边日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独龙族社会历史综合考察报告(专刊)》第一集,1983年12月昆明。
    张坦:《‘窄门’前的石门坎——基督教文化与川滇黔边苗族社会》,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
    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49),1985年5月出版。
    周昆田:《边疆政策概述》,蒙藏委员会印行,1971年。
    赵富荣编著:《佤族风俗志——民俗文库之二十四》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
    赵学先等编著:《中国国民党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第1版。
    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关系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赵国治:《边疆行政制度之研究》,私立中国文化学院政治研究所(台湾),1970年4月。
    庄学本:《羌戎考察记》,四川民族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朱德普:《泐史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周春元、何长凤、张祥光主编:《贵州近代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1版。
    政协怒江州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傈僳族》,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蔡家麒:《滇川民族学调查第一人——记杨成志先生滇川调查之行》,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7月第四期。
    陈元惠:《从国防与外交机构到特别行政区——清末民国时期云南对汛督办的设立与演变》,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2期。
    邓汉祥:《刘湘与蒋介石的勾心斗角》,载《四川文史资料集粹》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范祖筠《云南路南彝族习俗与宗教调查》,载《中国西南文化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9月第1版。
    方素梅:《清及民国壮族社会风俗变迁述论》,载《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年第2期。
    霍巍:《温故知新——20世纪早期华西边疆研究的历史价值(代序)》,载李绍明、周蜀蓉选编:《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巴蜀书社,2004年5月第1版。
    何长凤:《贵州近代少数民族调查研究的拓荒者——抗战时期大夏大学社会研究部的成就》,载《贵州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美]卡罗林·布莱特尔著,徐鲁亚译:《资料堆中的田野工作——历史人类学的方法与资料来源》,载《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胡鸿保、陆煜:《历史研究中人类学方法的利用和误用》,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年第2期。
    林超民:《应对边疆危机的新学科——边政学的兴起与发展》,载张波主编:《丽江民族研究》(第二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年12月第1版。
    娄贵品:《杨森主黔时期贵州民族政策的制定》,载《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龙学林:《基督教在楚雄苗族中的影响》,载《云南宗教研究》1989年第2期。
    李绍恩:《怒族社会组织与社会形态的变化》,载怒江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怒族》,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马莉:《民国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3月)。
    马玉华:《西南联大与西南边疆研究》,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马玉华:《20世纪上半叶民国政府对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的调查》,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3期。
    马玉华:《云南省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述论》,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马玉华、李艳:《民国时期西南边疆的民族教育》,载《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
    彭文斌、汤芸、张原:《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人类学界的中国西南研究》,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1期。
    彭文斌:《中西之间的西南视野:西南民族志分类图示》,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0期。
    潘先林:《略论南京临时政府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及设想》,载《中国藏学》,2008年第4期。
    石开忠:《民国时期贵州的民族研究》,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孙代兴:《滇系军阀的发展变化与国民党新军阀混战之关系》,载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研究集刊》,1984年第1期。
    孙璞:《云南光复军政府成立记》,载《云南贵州辛亥革命资料》,科学出版社1959 特木勒编:《多元族群与中西文化交流:基于中西文献的新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第1版。
    王建民:《中国人类学西南田野工作与著述的早期实践》,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12期。
    吴建国:《试论西康建省与康区的早期现代化》,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王水乔:《论民国时期国内学者对云南少数民族的研究》,载《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王双见:《20世纪40年代四川省“新县制”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4月)。
    王明珂:《台湾地区近五十年来的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载徐正光、黄应贵主编:《人类学在台湾的发展:回顾与展望篇》,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1999年。
    王柯:《国民国家与民族问题——关于中国近以来民族问题的历史思考》,载中国社会学会民族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办:《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第60期,2010年1月20日。
    王友平:《四川军阀割据中防区制的特点》,载《天府新论》,1999年第2期。
    王祖远:《蒋介石与刘文辉的西康之争》,载《湖北档案》,2009年第6期。
    王文光、朱映占:《承认与认同: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身份建构》,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一言:《试论班洪佧佤十七王民族自决会》,载《历史档案》,1999年,第3期。
    余宏模:《彝学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展望》,载余宏模、安文新、李平凡编:《贵州彝学研究》(之一),贵州民族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
    俞可平:《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载《南京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
    郑宝恒:《民国时期行政区划变迁述略(1912—1949)》,载《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周竞红:《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十年边疆民族事务管理机制与政策》,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3期。
    周文玖:《从“一个”到“多元一体”——关于中国民族理论发展的史学史考察》, 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邹明方:《川边、西康、昌都的建制沿革》,载《文史杂志》1986年第4期。
    张朋园:《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的社会变迁及其限制》,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现代化论文集》,台北:1994年3月版。
    周云容:《抗战时期四川垦殖运动初探》,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5月8日)。
    张兆和:《杨汉先关于黔西苗族身份认同的书写》,载赵心愚主编:《西南民族研究》第一辑,民族出版社,2010年3月第1版。
    张泽洪:《近现代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述论》,载《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2期。
    张泽洪:《近代以来的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以国外学者研究为中心》,载《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赵玉中:《中心和边缘——海外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研究》,载《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B6期。
    张文芝:《抗战时期民国政府对云南边疆地区的治理》,载《云南档案》2005年第3期。
    周平:《我国的边疆治理研究》,载《学术探索》,2008年第4期。
    朱映占:《民国时期民族研究的焦点问题》,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朱映占:《民国时期西南民族的识别与分类》,载《思想战线》,2010年第2期。
    朱映占、段红云:《民国治边事业中的边政人员考察》,载《思想战线》,2011年第4期。
    保山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编:《保山市少数民族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陈其栋、缪果章:《宣威县志稿》,云南开智印刷公司,1934年铅印本。
    丹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丹巴县志》,民族出版社,1996年6月第1版。
    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编:《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志》,昆明峰意电
    脑设计制版中心制版,深圳汇源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装,2001年12月第1版。
    [民国]窦全曾修,陈矩纂:《都匀县志稿》,民国十四年铅印本。
    段承钧纂:《泸水志》,民国二十一年石印本。
    峨山县民族事务委员会、峨山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峨山彝族自治县回族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冯骏:《云南省中甸县县志》,民国抄本。
    贵州省福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泉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民族志》,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贵州安龙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安龙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第1版。
    [民国]郭相修,王世鑫等纂:《八寨县志稿》,民国二十年刊本。
    华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华宁县志》,中华书局,1994年11月第1版。
    韩再兰、李恩光:《平彝县志》,民国年间抄本。
    江钟岷、陈廷菜纂修:《平坝县志》,民国21年,铅印本。
    [民国]解幼莹等修,钟景贤等纂:《开阳县志稿》,民国二十九年石印本,1970年1月,台湾成文出版有限公司影印。
    康定民族师专编写组编纂:《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
    陆崇仁、汤祚纂修:《巧家县志稿》,1942年,云南印刷局铅印本。
    鲁甸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鲁甸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
    李拂一:《镇越县新志》,复仁书屋(台北),1984年12月初版。
    [民国]李退谷修,朱勋纂:《瓮安县志》,民国二年刊本,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影印,1974年6月第1版。
    [民国]刘国璋等编:《紫云县社会调查》,民国34年未刊稿本。
    卢金锡、杨履乾、包鸣泉纂修:《昭通县志稿》,1938年,昭通新民书局铅印本。
    罗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罗甸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民国]罗养儒撰,王樵、施之厚等点校:《云南掌故》,云南民族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梁耀武主编:《玉溪地区旧志丛刊:民国地志十种》,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 月第1版。
    李宗鳇、李仙根编纂:《峨边县志》,大昌公司铅印本,民国4年。
    [民国]毛肇显纂:《余庆县志》,民国二十五年石印本,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1974年6月影印第1版。
    茂汶羌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茂汶羌族自治县志》,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木里藏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木里藏族自治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怒江州志办公室编:《怒江旧志》,1998年。
    纳汝珍修,蒋世芳纂:《镇康县志初稿》,1936年稿本传抄。
    彭水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彭水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全奂泽、许实:《禄劝县志》,民国17年(1928年),云南开智公司铅印本。
    [民国]阮略纂修:《剑河县志》,1965年7月,贵州省图书馆复制本。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地理志》(上册),成都地图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民族志》,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四川苗族志》编委会编:《四川苗族志》,巴蜀书社,2009年12月第1版。
    四川省盐边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盐边少数民族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四川少数民族社会调查组:《四川彝族近现代史料调查资料选集》(初稿),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63年12月,
    三都水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三都水族自治县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石屏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石屏县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志》,贵州民族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
    武定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武定县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兴蒙蒙古族乡志编纂组编:《兴蒙蒙古族乡志》,云南通海汉光印务有限公司承印, 玉图(报、刊)字2004018号。
    [民国]王佐、樊昌绪修:《息烽县志》》,民国29年成书未刊,1965年贵州省图书馆复制油印本。
    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2年12月版。
    兴元:《懋功县乡土志》,民国6年抄本。
    徐怀璋:《昭觉县志稿》,民国9年铅印本。
    云南省思茅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思茅县志》三联书店(北京),1993年3月第1版。
    云南省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续云南通志长编》内部印刷,1985年,昆明。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纂,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系等编撰:《云南省志》卷一《地理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元江县委、县志办编:《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民族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3月第1版。
    徐实圃纂修:《贵定一览》,民国二十六年铅印本。
    [民国]:杨学溥修,田昌雯纂:《普安县志》,民国十五年贵阳复记印刷社石印本。
    [民国]佚名纂辑,潘一志重编:《荔波县志资料稿》,1954年油印本。
    赵显国、李芳纂修:《大定县志》,民国15年,石印本。
    [清]祝宏等纂修:《建水县志》,民国廿二年重刊本。
    祝世德等纂修:《汶川县志》,民国33年铅印本影印。
    [民国]祝世德纂修:《续修筠连县志》,民国三十七年铅印本,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影印。
    昭通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编纂:《昭通少数民族志》,云南民族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民国]周西成等修,犹海龙等纂:《桐梓县志》,民国十八年铅印本,成文出版社影印,1967年12月第1版。
    岑家梧:《岑家梧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德宏州史志编委会办公室编:《德宏史志资料》第一集,德宏民族出版社,1985年 版。
    吴志湘、杨永生主编:《德宏史志资料》(第十八集),德宏民族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贵州档案馆:《贵州社会组织概览》(1911—1949),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贵州民族学院·贵州水书文化研究院编:《水族学者潘一志文集》,巴蜀书社,2009年12月第1版。
    甘孜州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西康史拾遗》,甘孜州文史资料委员会1993年12月再版。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民国时期金平地情资料汇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年3月第1版。
    李文海主编,夏明芳、黄兴涛副主编:《民国时期社会历史调查丛编·少数民族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李绍明、程贤敏编:《西南民族研究论文选(1904—-1949年)》,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1版。
    李绍明、周蜀蓉选编:《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巴蜀书社,2004年5月第1版。
    刘兴育主编:《云南大学史料丛书.学术卷:1923年——1949年》,云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1版。
    龙云:《云南行政纪实》,云南财政厅印刷局,1943年。
    林超民编,方国瑜著:《方国瑜文集》第四辑,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马长寿著,周伟洲编:《马长寿民族学论集》,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
    马建钊、孙九霞、张菽晖主编:《中国南方回族社会团体资料选编》,四川民族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民国《马边概况资料辑要》,铅印本。
    民国《理番县概况资料辑要》,铅印本。
    民国《汶川县概况资料辑要》,铅印本。
    民国《茂县概况资料辑要》,铅印本。
    民国《越崔县概况资料辑要》,铅印本。
    《清史稿·土司传二》,中华书局标点本,1977年版。
    曲靖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曲靖文史资料》第四辑《民族专辑》,2004年12月。
    荣孟源等:《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
    秦孝仪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卷4,(台北)中央党史委员会印行,1984年。
    四川省阿坝州政协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阿坝藏族自治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1984年8月。
    四川省档案馆编:《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各类情况统计》,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王文俊等选编:《南开大学校史资料选(1919—1949)》,南开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
    威宁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威宁文史资料》第2辑,1986年。
    吴泽霖:《吴泽霖民族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云南傈僳族及贡山福贡社会调查报告》,西南民族学院图书馆,1986年版。
    徐正光主编,刘学铫:《民国以来蒙藏重要政策汇编》,蒙藏委员会印行,2001年初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云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1962年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西南少数民族文史资料丛书·政治卷》,西藏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西南民众对抗战的贡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文献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国民主同盟历史文献(1941—1949)》,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4月第1版。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小党派》,档案出版社,1992年10月 第1版。
    云南省档案馆编:《建国前后的云南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第1版。
    云南省档案馆编:《抗战时期的云南社会》,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浙江省中共党史学会编印:《中国国民党会议宣言决议汇编》(第三分册)。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O一——一九二〇)》(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1985年2月。
    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蔡咏春等译:《1901—1920年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下卷)》(原《中华归主》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赵心愚、秦和平编:《康区藏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辑要》,四川民族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赵心愚、秦和平、王川编:《康区藏族社会珍稀资料辑要》(上、下),巴蜀书社,2006年5月第1版。
    张永国、史继忠等收集编纂:《民国年间苗族论文集》,贵州民院历史系民族史教研室,1983年。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册,中华书局,1987年4月第1版。
    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云南省委民族工作部、云南民族事务委员会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工作》,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梁公卿总主编:《中国西南文献丛书》,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林恩显主编:《近代中国边疆研究论著目录》,台湾政治大学边政研究所编印,1986年6月
    《民国边事研究文献汇编》,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7年。
    《民国西南边陲史料丛书》,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6年.
    徐丽华、李德龙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旧期刊集成》,中华书局,2006年。
    江措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四川民族出版社,2007年
    《中国地方志集成》,巴蜀书社,2006年。
    《民国珍稀短刊断刊》,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6年。
    《近现代中国边疆界务资料》,香港蝠池书院,2007年。
    与天止王骊:《氏国边政史料汇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年4月半。
    马大正主编:《民国边政史料续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8月版。
    《国民政府渝字第470号训令》,1939年8月,云南省档案馆藏:1011全宗12卷。
    《贵州省民俗研究会简章》,贵州省档案馆藏:M1全宗290卷。
    贵州省档案馆藏1943年10月奉令抄发委坐未感侍密代电关于民族及边疆问题通知遵照由。
    贵州省档案馆藏:《开化威宁县石门坎苗族意见书》,卷宗号M8-6021。
    《云南省民政厅边疆行政设计委员会组织规程》(1943年9月[R],云南省档案馆藏:1106全宗,646卷。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陈晓敏选辑:《全国禁烟密查总报告(1940年9月1日)》,载《民国档案》2006年第1期。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Samuel R. Clarke, Among the Tibes in South-west China, Published by Caravan Press Ltd., Hong Kong,2009, First pubished by Morgan&scott, Ltd.,&China Inland Misson,1911.
    Joseph F. Rock, China on the Wild Side:Explorations in the China-Tibet Borderlands Volume I Yunnan and Sichuan. Published by Caravan Press Ltd., Hong Kong,2007.
    Lawren-ce Epstein, Khams Pa History, Published by BRILL LEIDEN · BOSTON · KOLN,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