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是国际投资法中重要的一部分,它是资本输出国政府为了鼓励对外投资,执行其对外经济政策,而对本国投资者在国外的投资可能遭遇的政治风险进行担保的一种制度。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与一般的商业保险虽然从表面看都属于“保险”的范畴,但是其性质和特征却与一般的商业风险大不相同。海外投资保险具有明显“公”的性质,是一种“国家担保”,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保障的,具有政治性和官方性。海外投资保险的保险人一般是政府机构或公营公司;对被保险人和保险对象都有特殊的要求:保险的范围一般仅限于外汇险、征收险和战乱险等政治风险,而不包括商业风险等非政治风险。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是源于国际经济交往增多、跨国投资数量增多而产生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存在分散了海外投资者可能在东道国所遭受的政治风险,减小了投资者因政治风险所遭受的损失,使投资者更有胆量和信心对外投资,从而促进了跨国投资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海外投资近年来飞速发展,但是却还未建立自己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这显然不利于我国对外经济交往,影响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因此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海外投资保险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对各国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建立自己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提出建议。
     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概述。主要介绍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基本问题,介绍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概念、性质与特征、价值与意义以及目前国际上的两种制度模式。
     第二章介绍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双边协调。目前各国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基本建立在双边投资保证协定的基础上,应属于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双边协调制。本章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各国国内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的各个方面分别进行了介绍,并进行了比较分析。
     第三章是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多边协调,主要介绍了目前国际上最重要的多边投资保险机构,即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本章对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成立、法律地位、宗旨和目的等基本知识、主要业务和作用进行了细致的介绍和分析。
     第四章对我国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现状从立法与实践、国内与国际方面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介绍了我国对于海外投资的鼓励政策,研究了目前在海外投资方面的立法的不足和在海外投资保险方面立法的空白,介绍了我国海外投资保险的实践,即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海外投资保险业务方面的实践,并对其作用和存在的缺陷进行了分析。同时,还介绍了我国在国际法层面上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现状。
     第五章是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首先对该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总结以上四章的研究成果得出我国可以借鉴的国际上的经验,在结合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与我国国情实际的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立法建议。
Overseas Investment Insurance schem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aw. It is the scheme for the government to encourage foreign investment, execute foreign economic policy and guarantee the political risks that native investors may encounter in foreign investment. Overseas Investment Insurance seemingly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investment, which is like general commercial insurance. But their qual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are quite different. Overseas Investment Insurance, which is political and official, is a national guarantee ensured by the nation or government with the public quality. Its insurer generally is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or public company. For insurant and insured object, there are special requirements. It only includes political risks such as foreign exchange insurance, and nonpolitical risks are not included. In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the function of Overseas Investment Insurance scheme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t scatters the political risks that the insurers may encounter, decrease the losses and give the insurers courage and confidence. This will improve transnational investment and global economic.
     Until now, China doesn't have its own Overseas Investment Insurance scheme, which is against foreign economic exchange and the long-st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thesis makes deep discussion of Overseas Investment Insurance scheme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is schem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On this base,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Except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conclusion,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the outline of Overseas Investment Insurance scheme. It is the basic questions of Overseas Investment Insurance scheme that includes the definition, value, quality, characteristic and two modes of system in the world.
     Chapter two is about the bilateral coordination of Overseas Investment Insurance scheme.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every aspect of the main contents of Overseas Investment Insurance scheme in different countries is introduced.
     Chapter three is about the multilateral coordination of Overseas Investment Insurance scheme, especially Multilater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ency. This chapter makes detailed introduction and studies of the establishment, legal status and aim of this agency.
     Chapter four is the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of Overseas Investment Insurance scheme in China, from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aspects. The encouragement policy, the deficiency and vacancy of legislation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is scheme in international law are discussed in this chapter.
     Chapter five is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Overseas Investment Insurance scheme in China. First is the analysis of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is scheme. On the basis of the combination of basic principles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our national situation,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legislation which fit China's national situation.
引文
1 参见《2008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大幅增长》,at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1/15/content 10665230.htm,新华网,2009年4月7日。
    2 参见卢方舟、吴丹阳:《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立法研究》,at http://www.allbrightlaw.cn/lvbbs/200411111.htm,2009年4月7日。
    3 参见余劲松 吴志攀主编:《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第273页。
    4 参见聂怒:《试析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法律关系主体》,《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4期,第145页。
    5 参见姚梅镇:《美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6期,第3页。
    6 参见杨柳:《谈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完善》,《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4期,第285页。
    7 同上。
    8 同上。
    9 参见万里鹏:《海外投资保险的法律保护及制度构建》,《江西科学社会》2002年第11期,第149页。
    10 参见张琳:《浅析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构建的必要性》,《知识经济》2008年第2期,第115页。
    11 参见徐芳:《变革我国海外投资审批立法模式的探讨》,《企业经济》2005年第3期,第177页。
    12 参见曾华群:《国际投资法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3页。
    13 参见王传丽主编:《国际经济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54页。
    14 参见丁原风:《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及我国的立法构想》,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5页。
    15 参见张丽娜:《论建立我国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9期,第39页。
    16 黄顺武,何永义,裴斌:《当代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比较及借鉴》,《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第8期,第126页。
    17 参见杨文升,孙强:《中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构建》,《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13页。
    18 参见梁开银:《论中国海外投资保险立法模式的选择》,《上海保险》2005年第9期,第30页。
    19 外交保护是指国家通过外交途径对在外国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所进行的保护,目的是补偿本国国民所受的损害或纠正本国国民因别国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国家为其国民提供外交保护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被保护的人必须具有保护国国籍;第二,要求保护者必须已经“用尽当地救济”。参见赵建文主编:《国际法新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03-204页。
    20 卡尔沃主义是南美著名法学家卡尔沃在1868年提出的,“属于一国领域内的外国人同该国国民有同等受到保护的权利,不应要求更大的保护。当受到任何侵害时,应依赖所在国政府解决,不应由外国人的本国出面要求任何金钱上的补偿。”此原则是基于属地优越权原则提出的,它是为了发对殖民主义的干涉,反对外国人蔑视所在国法律、谋求特权,它并不反对外交保护的正当行驶,而是反对外交保护滥用。因此,卡尔沃主义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得到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参见余劲松吴志攀主编:《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第231页。
    21 参见聂怒,注4引文,第145页。
    22 参见张志元:《日本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及给我国的启示》,《现代日本经济》1997年第5期,第31页。
    23 参见陈立虎,杨长海:《论建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第15页。
    24 参见余劲松主编:《国际投资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第200页。
    25 参见刘宇:《美、德、中三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比较研究》,《市场周刊》2004年第11期,第60页。
    25 参见陈璟菁:《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保险研究》2002年第4期,第57页。
    27 参见余劲松 吴志攀主编,注3引文,第274页。
    28 参见 http://www.opic.gov/about/index.asp,Apr 10,2009.
    29 金春永:《海外投资保险制法律度研究》,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第11页。
    30 参见 http://www.opic.gov/about/index.asp,Apr 10,2009.
    31 同上。
    32 参见 http://www.opic.gov/about/board/index.asp,Apr 10,2009.
    33 参见 http://www.opic.gov/about/jobs/index.asp,Apr 10,2009.
    34 参见陈永平 梁桂青:《论加入WTO与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1期,第35页。
    35 参见余劲松主编,注24引文,第200页。
    36 参见何芳:《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5页。
    37 参见黎晖:《德国对外投资担保基本制度研究》,《中德经济法研究所年刊》1993年,第107页。
    38 余劲松 吴志攀主编,注3引文,第274页。
    39 参见王春燕:《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立法原则的确立》,《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12期,第280页。
    40 同上。
    41 参见付安平:《英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全书》,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年,第375页。
    42 参见谢汉琪:《法国的海外投资保证制度》,《国际贸易问题》1990年第7期,第56页。
    43 参见汤树梅:《国际投资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8页。
    44 Richard Schaffer著,邹建华译:《国际商法》,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第四版,第476页。
    45 付安平,注41引文,第375页。
    46 参见余劲松 吴志攀主编,注3引文,第277页。
    47 参见文杰:《完善我国海外投资立法的若干思考》,《律师世界》2003年第1期,第11页。
    48 蔡曙涛:《国际投资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49 参见陈璟菁,注26引文,第57页。
    50 参见陈璟菁,注26引文,第57页。
    51 参见姚梅镇,注5引文,第6页。
    52 参见郭杰:《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研究》,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6页。
    53 参见姚梅镇:《国际投资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40页。
    54 参见余劲松主编,注24引文,第198页。
    55 参见陈璟菁,注26引文,第57页。
    56 参见余劲松 吴志攀主编,注3引文,第275页。
    57 参见张丽娜,注15引文,第42页。
    58 参见余劲松 吴志攀,注3引文,第275页。
    59 参见许亚敏:《论国际投资法中国有化的几个问题》,《现代商业》2007年第9期,第243页。
    60 参见邓瑞平:《论建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的几个问题》,《现代法学》1996年第2期,第63页。
    61 参见杜新丽:《走出国门去赚钱--关于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研究与思考》,《中国律师》1997年第12期,第31页。
    62 参见蔡曙涛,注51引文,第297页。
    63 参见夏明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第16页。
    64 陈璟菁,注26引文,第57页。
    65 参见参见余劲松 吴志攀主编,注3引文,第276页。
    66 参见余劲松 吴志攀主编,注3引文,第278页。
    67 参见陈璟菁,注26引文,第58页。
    68 参见余劲松 吴志攀主编,注3引文,第279页。
    69 参见蔡曙涛,注51引文,第299页。
    70 参见梁开银,注18引文,第32页。
    71 参见赵永洪:《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研究》,北方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20页。
    72 参见http://www.miga.org/quickref/index sv.cfm?stid=1577,Apr.12,2009.
    73 余劲松 吴志攀主编,注3引文,第293页。
    74 同上。
    75 参见余劲松 吴志攀主编,注3引文,第295页。
    76 参见邹立刚:《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评析》,《中国国际法年刊》,法律出版社1992年,第137页。
    77 See"Commentary on Convention".at http://www.miga.org/quickref/index sv.cfm?stid=1584,Apr.13,2009.
    78 参见余劲松 吴志攀主编,注3引文,第295页。
    78 王斌:《试论政府违约风险的法律控制》,《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第111页。
    80 参见余劲松 吴志攀主编,注3引文,第296页。
    81 参见何芳:《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32页。
    82 余劲松 吴志攀主编,注3引文,第296页。
    83 参见李秀芬:《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探析》,《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第63页。
    84 参见黎晖:《论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客体》,《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第150页。
    85 参见时丽丽:《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及共特权、豁免与中国》,大连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2页。
    86 参见李秀芬,注87引文,第63页。
    87 黎晖:《论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合格投保者》,《法学评论》1990年第1期,第58页。
    88 参见姚梅镇,注41引文,第814页。
    89 参见黎晖:《论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合格投资者》,《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5期,第60页
    90 参见金春咏:《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学位论文,2000年,第32页。
    91 参见余劲松 吴志攀主编,注3引文,第298页。
    92 参见黎晖:《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担保范围》,《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第38页。
    93 参见黎晖:《试析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宗旨和业务》,《政治与法律》1988年第4期,第45页。
    94 参见王贵国:《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第75页。
    95 参见于劲松,注24引文,第253页。
    96 参见余劲松 吴志攀主编,注3引文,第298页。
    97 参见李秀芬,注87引文,第64页。
    98 参见朴文方:《多边投资扭保机构》,at http://baike.aliqq.com.cn/jinrongjigou/200807-592.html,2009年4月13日。
    99 参见《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监管政策和促进措施》,at http://www.sinosure.com.cn/sinosure/cpyfw/tzbx/zcfg/zdjd/71434.html,2009年4月14日。
    100同上。
    101参见《境外投资相关政策解读》,at http://www.sinosure.com.cn/sinosure/cpyfw/tzbx/zcfg/zdjd/5895.html,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网站,2009年4月14日。
    102 参见卢方舟、吴丹阳,注2引文,at http://www.allbrightlaw.cn/lvbbs/200411111.htm,,2009年4月14日。
    103 参见《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介》,at http://www.sinosure.com.cn/sinosure/gywm/gsjj/gsjj.html,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网站,2009年4月14日。
    104 同上。
    105 参见慕刘伟:《海外投资保险:机理、环境与对策》.《财经科学》2004年第3期,第32页。
    106 参见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网站,at http://www.sinosure.com.cn/sinosure/gywm/gsjj/gsjj.html,2009年4月14日。
    107 参见余劲松吴志攀主编,注3引文,第284页。
    108 参见郭丽捷:《我国海外投资保险立法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19页。
    109 参见《中国已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127个双边投资保护协定》.at http://finance.ifeng.com/roll/20090520/682455.shtml,转引自2009年05月20日03:40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5月23日。
    110 参见《中国对外经济合作指南》,at http://fec.mofcom.gov.cn/cjjg/sbtzcjjg/index.shtml,2009年4月15日。
    111 参见毛宁:《论我国海外投资保险立法的必要性》,《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第6期,第102页。
    112 参见邹淑环:《我国对海外直接投资应采取的四项域外法律保护措施》,《河北法学》2004年第3期,第66页。
    113 参见李志博:《出海去,谁来护航》,《中国保险》2002年第1期,第21页。
    114 参见范文仲:《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现状及其在华业务发展》,《国际贸易问题》1997年第7期,第46页。
    115 参见蓝蓝:《我国亟需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当代法学》1999年第4期,第26页。
    116 杜志萍:《浅谈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的构建》,《山西政报》2005年第8期,第32页。
    117 参见《2008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大幅增长》,at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1/15/content_10665230.htm,新华网,2009年4月7日。
    118 参见《跨国投资,正是难得好时机》,at http://fec.mofcom.gov.cn/zlyj/zjsj/258216.shtml,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2009年5月16日。
    119 参见安泰:《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7页。
    120 参见卢方舟,吴丹阳,注2引文,at httt://blog.sina.com.cn/s/blog_4cd970c2010008qc.html,2009年4月15日。
    121 同上。
    122 参见包运成:《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与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当代经济》2008年第9期(上),第163页。
    123 余劲松,吴志攀主编,注3引文,第22页。
    124 参见景国亮:《试论坚持国际经济法公平互利原则的现实必要性》,at 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6002,2009年4月17日。
    125 参见包运成,注122引文,第164页。
    126 参见王春燕:《我国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法律构想》,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第32页。
    127 参见吴智:《“走出去”战略下海外投资政治风险的法律防范》,《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第174页。
    128 参见吴智:《建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体系的法律思考》,《现代法学》2002年,第5期,第128页。
    129 参见张亚芸:《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立法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9年第5期,第23页。
    130 参见王春燕,注130引文,第44页。
    131 参见王春燕,注130引文,第44页。
    132 参见梁开银,注18引文,第32页。
    1.陈安:《美国对海外投资的法律保护及典型案例分析》,鹭江出版社1985年版。
    2.姚梅镇:《国际投资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姚梅镇:《比较外资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曾华群:《国际投资法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蔡曙涛:《国际投资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Richard Schaffer著,邹建华译:《国际商法》,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第四版。
    7.赵建文主编:《国际法新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8.范剑虹主编:《国际投资法导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罗华兵何永利编:《中国企业公民海外投资指南》,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
    10.姚梅镇主编,余劲松修订:《国际经济法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余劲松主编:《国际经济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汤树梅:《国际投资法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余劲松吴志攀主编:《国际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二版。
    14.王传丽主编:《国际经济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5.余劲松主编:《国际投资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
    16.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二版。
    17.陈安主编:《国际投资法的新发展与中国双边投资条约的新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8.张庆麟:《国际投资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王国贵:《国际投资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第二版。
    20.杨德新:《中国海外投资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1.姚梅镇:《美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第6期。
    2.黎晖:《试析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宗旨和业务》,《政治与法律》1988年第4期。
    3.王贵国:《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4.黎晖:《论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的合格投保者》,《法学评论》1990年第1期。
    5.刘敢生:《澳大利亚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国际经济合作》1990年第4期。
    8.邹立刚:《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评析》,《中国国际法年刊》1991年卷,法律出版社1992年版。
    9.付安平:《英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全书》,企业管理出版社1995年版。
    10.陈安,胡盛涛:《海外投资制度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立法的思考》,《政法论坛》1995年第11期。
    11.邓瑞平:《论建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的几个问题》,《现代法学》1996年第2期。
    12.张志元:《日本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及给我国的启示》,《现代日本经济》1997年第5期。
    13.范文仲:《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现状及其在华业务发展》,《国际贸易问题》1997年第7期。
    14.蓝蓝:《我国亟需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当代法学》1999年第4期。
    15.张亚芸:《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立法思考》,《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1999年第5期。
    16.李志博:《出海去,谁来护航》,《中国保险》2002年第1期。
    17.陈璟菁:《海外投资保险法律制度比较研究》,《保险研究》2002年第4期。
    18.吴智:《建立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体系的法律思考》,《现代法学》2002年第5期。
    19.张丽娜:《论建立我国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9期。
    20.万里鹏:《海外投资保险的法律保护及制度构建》,《江西科学社会》2002年第11期。
    21.文杰:《完善我国海外投资立法的若干思考》,《律师世界》2003年第1期。
    22.慕刘伟:《海外投资保险:机理、环境与对策》,《财经科学》2004年第3期。
    23.邹淑环:《我国对海外直接投资应采取的四项域外法律保护措施》,《河北法学》2004年第3期。
    24.吴智:《“走出去”战略下海外投资政治风险的法律防范》,《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25.黄顺武,何永义,裴斌:《当代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比较及借鉴》,《华东经济管理》2004年第8期。
    26.李秀芬:《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探析》,《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27.刘宇:《美、德、中三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比较研究》,《市场周刊》2004年第11期。
    28.徐芳:《变革我国海外投资审批立法模式的探讨》,《企业经济》2005年第3期。
    29.梁开银:《论中国海外投资保险立法模式的选择》,《上海保险》2005年第9期。
    30.杨文升孙强:《中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构建》,《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31.王斌:《试论政府违约风险的法律控制》,《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32.杨柳:《谈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完善》,《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4期。33.许亚敏:《论国际投资法中国有化的几个问题》,《现代商业》2007年第9期。
    34.王春燕:《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立法原则的确立》,《商场现代化》2007年第12期。
    35.张琳:《浅析我国出口信用保险法律制度构建的必要性》,《知识经济》2008年第2期。
    36.聂怒:《试析我国海外投资保险制度法律关系主体》,《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4期。
    37.毛宁:《论我国海外投资保险立法的必要性》,《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第6期。
    38.包运成:《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与国际经济法基本原则》,《当代经济》2008年第9期(上)。
    39.Katia Yannaca-Small著,董文琪译:《促进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的制度:概论》,《国际经济法学刊》2008年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http://www.mofcom.gov.cn
    2.中国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网站:http://fec.mofcom.gov.cn
    3.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网:http://www.sinosure.com.cn
    4.法律图书馆网:http://www.law-lib.com
    5.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6.凤凰网:http://www.ifeng.com
    7.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网站:http://www.miga.org
    8.美国海外私人投资公司网站:http://www.opic.gov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