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乌托邦与现代性交织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既包含了资本主义文明冲击,又是现代性在世界范围的分裂的表现。这样,就形成了中国人在现代化追求中的乌托邦情结。对资本主义进行判断、消除现代性成长中的社会分裂,进而赋予传统理想现代精神,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制度选择的根据。现代性追求与乌托邦精神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张力。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外源现代化,也就是说,它是在西方现代性冲击下形成的,而不是自身现代性成长中的追求。这时,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发展导致的现代性分裂,即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已经暴露在了中国人面前。他们已经不能像当年的法国启蒙思想家那样,把资本主义描绘成一个“理性王国”,而是必须正视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各种社会矛盾。这时,西方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和社会主义学说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新的参照系。康有为的世界大同理想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就体现了现代化追求与社会主义选择统一的意向。毛泽东把中国近代以来的工商业发展与农村社会变革联系起来,确立了共产党领导的以土地革命为重要内容的革命道路;把自由民主理念与传统文化变革相联系,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把精英价值追求与民众觉醒联系起来,提出了“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的思想;把人民民主与权力集中联系起来,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这样,就形成了中国革命和现代化新的道路。虽然毛泽东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有过乌托邦思想,但如果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这种乌托邦则具有以道德理想抑制现代性分裂的诉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不断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探索中发展的,现代性发展与乌托邦诉求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两种力量。
The western capitalism's aggression to China not only includes the impact of capitalist civilization, but also shows the worldwide split of modernity. In this way, the Utopia Complex of Chinese was formed in pursuing the modernization. To judge capitalism, eliminate social fragmentation in the growing of modernity and attribute modern spirit to the traditional ideal, has become the basis for the institutional choice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The pursuit of modernity and Utopian ideology constitute inherent tension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China's modernization belongs to subsequent, exogenous modernization, that is to say, it is formed under the impact of west modernity, rather than its own pursuit of the growth of modernity. At this time, the western capitalist development led to the split of modernity, that is,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 were exposed to Chinese people. They couldn't portray capitalism as a "rational kingdom" just as French Enlightenment thinkers had done in those years, but had to face to various social contradictions caused by capitalist development. At this time, the rise of western socialist movem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doctrines, provided Chinese people with a new frame of reference. Kang Youwei's ideal of Universal Great Harmony and Sun Yat-sen's ideal of People's Livelihood, reflected the intention of the union of the pursuit of modernization with the choice of socialism. Mao Zedong linked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development to the social change in rural areas since Chinese modern history,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revolutionary road which took the Communist Party as its leader and 'took land revolution as its important content; he linked the concept of freedom and democracy to the reform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order to propose new-democratic culture theory; he linked the value pursuit of elite to the awakening of the public, in order to propose the thought of "anything should be conducted in terms of people' interests "; he linked people's democracy to power centralization, in order to propose the idea of the people's democratic dictatorship. In this way, it formed the new roads of China's revolution and modernization. Although Mao Zedong had Utopian thought in the practice of socialism, this Utopia has aspirations to curb the split of modernity by moral ideal if we consider socialism as a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can't be accomplished in an action, but it's an easy-to-digest, out-to-inside process along with China's socialist practice continuously. The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evelops in the explo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ity and the aspirations of utopia are two forces in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11页。
    ①谢立中、阮新邦主编:《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导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②谢立中、阮新邦主编:《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导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页。
    ①税海模:《郭沫若与中西文化撞击》,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276页。
    ①赵明义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总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
    ③赵明义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总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页。
    ④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序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①边立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依据和基本内涵》,《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第29-31页。
    ②何继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6-8页。
    ③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区分》,《理论前沿》,2003年第18期,第17-18页。
    ④此处借鉴了龚界文:《党的十五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综述》中的内容并加以补充,《探索》,2004年第3期,第13-14页。
    ①陆剑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及当代任务》,《党建研究》,1999年第7期,第18-20页。
    ②曾德祥主编:《马克思中国化发展进程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③柏文涌:《浅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与启示》,《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16-18页。
    ④张步仁:《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第1-2页。
    ①何一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06-433页。
    ②何继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5-24页。
    ③石仲泉:《略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4期,第5-11页。
    ④汪信砚:《新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3期,第85-86页。
    ⑤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与启示》,《学习论坛》,2007年第12期,第17页。
    ⑥黄友牛:《“三个十三年”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5期,第11页。
    ①庄福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第5页。
    ②陈其胜:《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党史文苑》,2008年第2期,第25页。
    ③杨苏:《邓小平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的方法论创新——试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殊贡献》,《理论探讨》,2007年第1期,第9页。
    ①黄志高:《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良性发展》,《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第44页。
    ②李放:《超越“政治解放”: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探索》,2007年第3期,第8页。
    ③张贺福:《论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学习<江泽民文选>的若干体会》,《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0期,第5页。
    ④韩振峰:《江泽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第1页。
    ①韩振峰:《胡锦涛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第4-7页。
    ②何一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14页。
    ③李田贵、赵学琳:《二十年代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第4期,第41页。
    ④周英展:《传统文化精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推进》,《文史博览》,2007年第11期,第38-41页。
    ①江传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论探索》,2007年第2期,第28页。
    ②王国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00页。
    ③何一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50-283页。
    ④王毅:《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消极效应探析》,《文史博览》,2008年第3期,第40页。
    ⑤何萍、李维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前言,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①尹保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定位》,《科学社会主义》,2002年第3期,第72页。
    ②何一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导论,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①毕剑横、钱宏鸣、毕岚:《国外毛泽东研究述评》,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1页。
    ②尚庆飞:《国外毛泽东学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2页。
    ①[美]R·特里尔:《毛泽东传》,刘路新、高庆国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24页。
    ②张雪垠:《国外研究毛泽东著述概观》,《图书馆学研究》,1999年第2期,第95-96页。
    ③成龙、钟晓莉:《海外邓小平理论研究四大问题观点综述》,《攀登》,2004年第2期,第100页。
    ①马启民:《国外学者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2期,第147-148页。
    ②成龙:《试评国外学者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三种观点》,《岭南学刊》,2006年第3期,第2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92页。
    ①《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77页。
    ②[俄]普列汉诺夫等:《俄国民粹派文选》,中共中央马列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室编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492页。
    ③[美]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前言,姚建彬等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9页。
    ④[美]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前言,姚建彬等译,新星出版社,2007 年,第9-10页。
    ①[美]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等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113页。
    ②《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7页。
    ③《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7页。
    ④《列宁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61-362页。
    ⑤《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45页。
    ⑥《列宁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76页。
    ⑦《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1页。
    ①陆俊:《理想的界限——“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乌托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41页。
    ②陆俊:《理想的界限——“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乌托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42页。
    ③陆俊:《理想的界限——“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乌托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43页。
    ④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闸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5页。
    ①[以]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67页。
    ②[以]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23页。
    ③[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张兆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51页。
    ④[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张兆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49页。
    ①[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张兆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66-267页。
    ②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89页。
    ③[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第215页。
    ④陆俊:《理想的界限——“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乌托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年,第108-109页。
    ①邵龙宝:《我们应该怎样“仰望天空”》,《中国教育报》,2007年10月11日。
    ②[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张兆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51-252页。
    ③[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张兆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86页。
    ④[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张宁、陈铭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
    ①[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张宁、陈铭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9页。
    ②[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 冯克利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85页。
    ③[英]卡尔·波普:《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陆衡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295页。
    ④[英]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第36页。
    ⑤[美]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等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194页。
    ①[美]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等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②[美]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等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第196页。
    ③陈周旺:《正义之善》,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4-115页。
    ①王南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民族精神家园》,《光明日报》,2008年12月16日。
    ①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4页。
    ①[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8-9页。
    ②[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14页。
    ①张立文:《传统学七讲》,长春出版社,2008年,第9页。
    ①康有为:《大同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2页。
    ②康有为:《大同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9-280页。
    ③康有为:《大同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4页。
    ①康有为:《大同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74-275页。
    ②康有为:《大同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9页。
    ③梁启超:《梁启超选集》(下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第762页。
    ④梁启超:《梁启超选集》(下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第750页。
    ①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36页。
    ②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49页。
    ③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53页。
    ④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55页。
    ⑤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325页。
    ⑥梁启超:《梁启超选集》(下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第920页。
    ⑦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四),中华书局,1989年,第102页。
    ①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专集之三),中华书局,1989年,第32-33页。
    ②《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4-85页。
    ③《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4页。
    ④《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02页。
    ①苑洁主编:《后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35页。
    ②张国威:《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3期,第103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第340页。
    ④傅绍昌:《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后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学说的介绍》,《档案与史学》,2001年第5期,第39页。
    ①刘井山:《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刍议》,《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2期。
    ②秦正为:《孙中山与社会主义中国化——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学术论坛》,2007年第4期,第57-58页。
    ③《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第360页。
    ④《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第339页。
    ⑤《孙中山全集》(第5卷),中华书局,1985年,第135页。
    ⑥《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第393页。
    ⑦《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第523页。
    ⑧《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第523页。
    ①陶明兰:《朱执信对社会主义的介绍与研究》,《高等函授学报》,2004年第3期,第30页。
    ②《朱执信集》(上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32页。
    ③《朱执信集》(上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11页。
    ④《朱执信集》(上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15-16页。
    ⑤《朱执信集》(上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55页。
    ⑥刘其发主编:《近代中国空想社会主义史论》,华夏出版社,1986年,第199-200页。
    ①《朱执信集》(上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16页。
    ②陶明兰:《朱执信对社会主义的介绍与研究》,《高等函授学报》,2004年第3期,第31页。
    ③《朱执信集》(上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60页。
    ④《朱执信集》(上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68页。
    ⑤吴忠礼:《浅论资产阶级理论家朱执信的“社会主义”思想》,《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第97页。
    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9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19页。
    ②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37页。
    ②毛传清:《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三条渠道之比较》,《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第57页。
    ③摘自郭沫若1955年任中国科学代表团团长时在东京早稻田大学所作的关于“中日文化交流”的演讲。转引自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79-80页。
    ④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五四以来汉语书面语言的变迁和发展》,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94页。
    ①[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目录,赵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4页。
    ②[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赵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13-414页。
    ③董四代:《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解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3页。
    ④[德]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与作用》,赵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414-415页。
    ①[美]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萧延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9页。
    ②转引自[美]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萧延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48页。
    ③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420页。
    ④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430页。
    ①[美]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萧延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52页。
    ②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424页。
    ①[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孙宜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3-534页。
    ①田文军、吴根友:《中国辩证法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6页。
    ①张今、罗翊重:《东方辩证法——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②田文军、吴根友:《中国辩证法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1-22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320页。
    ①此处引用了四川大学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室:《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82-88页的部分内容。
    ②《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498页。
    ③《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40页。
    ①尚庆飞:《国外毛泽东学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71-272页。
    ②《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1-22页。
    ③毛泽东:《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12097/2。
    ①范连生:《一代伟人的精神精华——毛泽东辨证思维论》前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页。
    ②范连生:《一代伟人的精神精华——毛泽东辨证思维论》前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9页。
    ③姚燕、魏艳芳:《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贡献——纪念毛泽东同志逝世三十周年》,《理论月刊》,2006年第10期,第15页。
    ①林伯野、韩培基、申辙、张云勋著:《毛泽东军事辩证法思想新探》,解放军出版社,1987年,第4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41页。
    ②李翔海:《民族性与时代性——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22页。
    ①叶启政:《期待黎明:传统与现代的搓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6页。
    ②叶启政:《期待黎明:传统与现代的搓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8页。
    ③肖延中主编:《外国学者评毛泽东》(3),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第210页。
    ①[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03页。
    ②《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http://www.people.com.cn/item/20years/newfiles/b1040.html。
    ①《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00页。
    ②张巧利:《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第20页。
    ①姜怀忠:《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析》,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第20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98页。
    ①许全兴:《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第16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23页。
    ③《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46页。
    ④《毛泽东文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39页。
    ⑤苏志宏:《论农业社会主义》,《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46页。
    ①新华社:《关于农业社会主义的问答》,
    http://www.huadu.gov.cn:8080/was40/detail?record=15838&channelid=48004 。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1页。
    ①陶明兰:《论党对农业社会主义的批判》,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第16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33-134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50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78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268-1269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33页。
    ①董四代:《近代社会性质论战与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59-60页。
    ②周子东、杨雪芳、季甄馥、齐卫平编著:《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知识出版社,1967年,第27页。
    ①《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页。
    ②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93页。
    ③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95页。
    ④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10页。
    ①周子东、杨雪芳、季甄馥、齐卫平编著:《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知识出版社,1967年,第36-37页。
    ②周子东、杨雪芳、季甄馥、齐卫平编著:《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知识出版社,1967年,第38-39页。
    ③董四代:《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解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10-111页。
    ①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95页。
    ②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81页。
    ③高军编:《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82页。
    ④《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6页。
    ⑤周子东、杨雪芳、季甄馥、齐卫平编著:《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知识出版社,1967年,第3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30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26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28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7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8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9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7-98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37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4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4页。
    ①肖延中主编:《外国学者评毛泽东》(3),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第219-220页。
    ②董四代、杨静娴:《文化创新与20世纪前半叶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长白学刊》,2007年第6期,第137页。
    ①[美]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萧延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4-145页。
    ①[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和乌托邦主义》,张宁、陈铭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3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471页。
    ①苑洁主编:《后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35页。
    ①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2-2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68页。
    ①衣俊卿:《历史与乌托邦——历史哲学:走出传统历史设计之误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64页。
    ①[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张宁、陈铭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2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6页。
    ①《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40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4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2页。
    ④苑洁:《后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443页。
    ②[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张宁、陈铭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2页。
    ③[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张宁、陈铭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4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74页。
    ①温家宝:《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我国对外政策的几个问题》,人民日报,2007年2月27日。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②[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11页。
    ③靳辉明:《社会主义的历史·理论·前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87页。
    ④苑洁主编:《后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298页。
    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46页。
    ②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页。
    ③[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42页。
    ①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03-104页。
    ②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80页。
    ①陆俊:《理想的界限——“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乌托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41-42页。
    ②赵剑英、张一兵主编:《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80页。
    ①李佑新:《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30页。
    ②刘怀玉、张锐、王友洛:《走出历史哲学乌托邦——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当代沉思》,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2页。
    ③[以]S·N·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第73页。
    ①董四代:《道德乌托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边界和意义》,《闽江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13页。
    ①[德]马克斯·霍克海姆、西奥多·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页。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25日。
    ④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①此处借鉴了董四代:《道德乌托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边界和意义》中的部分观点并加以补充,《闽江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13-1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
    [5]《列宁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
    [6]《列宁选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7]《斯大林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55年。
    [8]《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9]《毛泽东文选》(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0]《毛泽东军事文选》,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出版社,1981年。
    [11]《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
    [1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3]《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14]《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15]《大同书》,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16]《梁启超选集》(下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
    [17]《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四),中华书局,1989年。
    [18]《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
    [19]《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
    [20]《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6年。
    [21]《朱执信集》(上集),中华书局,1979年。
    [2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
    [23]孟庆鹏:《孙中山文集》,团结出版社,1997年。
    [24]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年。
    [25]董四代:《传统理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26]董四代:《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选择——文化视角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代教育出 版社,2007年。
    [27]余金成:《马克思“两大发现”与现实社会主义》,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28]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29]荣长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30]荣长海:《作为思想体系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
    [31]杜鸿林:《方程无解——杜鸿林文章选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
    [32]杜鸿林:《解析几何——杜鸿林文章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33]李锦坤:《毛泽东战略思想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34]李锦坤:《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
    [35]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36]毕剑横、钱宏鸣、毕岚:《国外毛泽东研究述评》,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37]陈周旺:《正义之善》,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38]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9]成龙:《海外邓小平研究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0]范连生:《一代伟人的精神精华——毛泽东辨证思维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41]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42]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43]何传启:《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商务印书馆,2003年。
    [44]何继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5]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96年。
    [46]何萍、李维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
    [47]何一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题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48]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
    [49]靳辉明:《社会主义的历史·理论·前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50]李鹏程:《毛泽东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3年。
    [51]李博:《汉语中的马克思主义术语的起源和作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2]李敬煊:《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互动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53]李佑新:《走出现代性道德困境》,人民出版社,2006年。
    [54]李屏南:《选择与创新:科学社会主义观在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年。
    [55]李翔海:《民族性与时代性——现代新儒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
    [56]刘其发主编:《近代中国空想社会主义史论》,华夏出版社,1986年。
    [57]刘怀玉、张锐、王友洛:《走出历史哲学乌托邦——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当代沉思》,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58]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59]柳国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
    [60]罗本琦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机制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61]陆俊:《理想的界限——“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乌托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62]陆卫明、韩鹏杰主编:《毛泽东与中国传统智慧》,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63]四川大学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室:《毛泽东辩证法思想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85年。
    [64]施维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析》,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
    [65]税海模:《郭沫若与中西文化撞击》,东方出版社,2008年。
    [66]田文军、吴根友:《中国辩证法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67]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68]汪青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69]王国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70]肖延中:《“传说”的传说/外国人怎样评价毛泽东》,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
    [71]肖延中:《在历史的天平上/外国学者评毛泽东》,中国工人出版社,1997年。
    [72]谢立中、阮新邦主编:《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73]辛冠洁等:《日本学者论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86年。
    [74]杨国荣:《现代化过程的人文向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75]叶启政:《期待黎明:传统与现代的搓揉》,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76]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77]衣俊卿:《历史与乌托邦——历史哲学:走出传统历史设计之误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95年。
    [78]苑洁主编:《后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79]曾德祥:《马克思中国化发展进程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
    [80]赵剑英、庞元正主编:《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81]赵剑英、张一兵:《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82]赵明义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83]张光明:《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史考察》,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84]张立文:《传统学七讲》,长春出版社,2008年。
    [85]张今、罗翊重:《东方辩证法——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86]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87]周子东、杨雪芳、季甄馥、齐卫平编著:《三十年代中国社会性质论战》,知识出版社,1967年。
    [88][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89][德]马克斯·霍克海姆、西奥多·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90][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姚仁权译,九州出版社,2007年。
    [91][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
    [92][俄]普列汉诺夫等:《俄国民粹派文选》,中共中央马列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室编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
    [93][美]阿里夫·德里克:《中国革命中的无政府主义》,孙宜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94][美]本杰明·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陈玮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95][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88年。
    [96][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97][美]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等译,新 星出版社,2007年。
    [98][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张兆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
    [99][美]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和乌托邦主义》,张宁、陈铭康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0][美]罗丽莎:《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化的渴望》,黄新译,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1][美]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萧延中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2][美]肖公权:《康有为思想研究》,汪荣祖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
    [103][美]詹姆斯·施密特:《启蒙运动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04][以]S·艾森斯塔特:《反思现代性》,旷新年、王爱松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105][英]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
    [106][英]卡尔·波普:《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陆衡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07][英]迈克尔·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 冯克利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
    [108][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
    [109]Cohen G.A,Karl Marx's Theory of History,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
    [110]Johan Fornas,Cultural theory and late modernity,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5.
    [111]Kumar Krishan,From Post-Industrial to Post-Modern Society:New Theories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Malden:Blackwell,2005.
    [112]M.Berman,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The Experience of Modernity,New York:Penguin Books,1988.
    [1]董四代:《三维范式转变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学习论坛》,2007年第1期。
    [2]董四代:《近代社会性质论战与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3]董四代:《历史的追求与现实的选择——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与现代化关系探讨》,《学习论坛》,2006年第7期。
    [4]董四代:《古道今释论大同——对中国社会主义历史与现实的文化解读》,《岱宗学刊》,2000年第4期。
    [5]董四代、贾乾初:《中国早期启蒙中的乌托邦倾向和近代社会主义》,《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6]董四代、贾乾初:《从歌颂古代到追求未来——中国早期启蒙与近代社会主义思潮略论》,《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7]董四代、贾爱明:《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矛盾、超越、统一》,《攀登》,2002年第2期。
    [8]董四代、王勇:《第二次现代化背景下的小康社会建设》,《理论与现代化》,2003年第6期。
    [9]董四代、张达:《摆脱空想困扰走向科学创新—从现代化角度认识中国社会主义的历史与现实》,《前沿》,2002年第8期。
    [10]余金成:《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化的统一》,《科学社会主义》,2004年第5期。
    [11]荣长海:《在实践中始终坚持和不断丰富党的基本路线》,《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12]杜鸿林:《且持妙笔书奇景——读<江泽民文选>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借鉴与弘扬之断想》,《求知》,2006年第10期。
    [13]李锦坤、杨立新:《关于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再认识》,《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4]边立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依据和基本内涵》,《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
    [15]陈波:《现代性难题和马克思主义者的责任》,《四川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6]陈其胜:《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党史文苑》,2008年第2期。
    [17]成龙:《试评国外学者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三种观点》,《岭南学刊》,2006年第3期。
    [18]丰子义:《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解读》,《中国社会科学》,加05年第4期。
    [19]傅绍昌:《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前后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学说的介绍》,《档案与史学》,2001年第5期。
    [20]郭根山:《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启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21]龚界文:《党的十五大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研究综述》,《探索》,2004年第3期。
    [22]韩振峰:《江泽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23]韩志伟:《现代性的的自我批判与马克思哲学视野的变革》,《求是学刊》,2005年第1期。
    [24]贺来:《“现代性”的反省与马克思哲学研究纵深推进的生长点》,《哲学研究》,2005年第1期。
    [25]何星亮:《对传统和现代及其关系的再阐述》,《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6]黄友牛:《“三个十三年”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第5期。
    [27]黄志高:《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良性发展》,《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
    [28]江传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理论探索》,2007年第2期。
    [29]李放:《超越“政治解放”: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探索》,2007年第3期。
    [30]李田贵、赵学琳:《二十年代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3年第4期。
    [31]李翔海:《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哲学省思》,《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32]刘建新:《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理论及其当代意义》,《求实》,2006年第8期。
    [33]刘井山:《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刍议》,《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2期。
    [34]刘晓文:《乌托邦精神与忧患意识》,《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35]陆剑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历程及当代任务》,《党建研究》,1999年第7期。
    [36]马启民:《国外学者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2期。
    [37]秦正为:《孙中山与社会主义中国化——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学术论坛》,2007年第4期。
    [38]任平:《马克思的现代性视阈与当代中国新现代性建构》,《哲学研究》,2005年第1期。
    [39]石仲泉:《略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4期。
    [40]陶明兰:《朱执信对社会主义的介绍与研究》,《高等函授学报》,2004年第3期。
    [41]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与启示》,《学习论坛》,2007年第12期。
    [42]苏志宏:《论农业社会主义》,《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43]汪信砚:《新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3期。
    [44]王毅:《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消极效应探析》,《文史博览》,2008年第3期。
    [45]吴忠礼:《浅论资产阶级理论家朱执信的“社会主义”思想》,《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46]许全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层面和学术层面区分》,《理论前沿》,2003年第18期。
    [47]许全兴:《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4期。
    [48]杨苏:《邓小平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的方法论创新——试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殊贡献》,《理论探讨》,2007年第1期。
    [49]郁建兴:《论全球化的社会主义前景》,《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4期。
    [50]俞吾金:《马克思对现代性的诊断及其启示》,《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51]邹诗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52]张步仁:《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53]张国威:《孙中山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3期。
    [54]张贺福:《论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学习《江泽民文选》的若干体会》,《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0期。
    [55]张兰英:《“范式”视阈下的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理论月刊》,2006年第3期。
    [56]张兰英:《大同理想·现代化·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化》,《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3期。
    [57]张兰英:《中西文化冲突中知识分子的现代化选择及启示》,《前沿》,2005年第5期。
    [58]张雪垠:《国外研究毛泽东著述概观》,《图书馆学研究》,1999年第2期。
    [59]周新城:《“两个决不会”的解读及对社会主义前途的思考》,《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1期。
    [60]周英展:《传统文化精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推进》,《文史博览》,2007年第11期。
    [61]庄福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北京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62]姜怀忠:《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析》(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63]陶明兰:《论党对农业社会主义的批判》(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4]杨红伟:《论乌托邦的概念及其政治意义》(学位论文),武汉:武汉大学,2004年。
    [65]张巧利:《共产国际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位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