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语》“耻”之探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语》中的“耻”继承并弘扬了夏商周时期的“耻”的思想,并对其作了进一步的发挥。它作为一种道德意识,不仅是一种理性的品格,还包含有情感的因素,在其作用过程中亦涉及到意志的品格;它以仁礼作为其根据;在其结构中,以有情感、有理性、社会化的“己”即自我(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为基础,所指向的对象既包含自我,又涉及他人。
     耻对于自我来说,具有沟通内外的功能,使仁、礼等外在规范通过“耻”这个转换中介而化为主体内在的德性,使自我具有不断向善的道德,挺立于世;对于与自我相对的他人而言,与沟通内外相应,“耻”承担着沟通人我的功能,使主体挺立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以担当起“安人”、“安百姓”的社会外王理想,而这一过程则不可避免地关涉着孔子的“忠恕之道”。
     与孔子之整体思想相关,在《论语》中,与建构自身、沟通人我相应,“耻”在一定意义上亦表现出了人道原则与理性原则的内涵。就人道原则而言,“耻”彰显了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亦体现出了对人(包括自我与他人)的价值与人格尊严的尊重、重视;就理性原则而言,“耻”所体现出的对“仁”、“礼”等价值原则从认知、接受到内心认同,并由此不断向善的历程中,无疑蕴含着理性的意义。
     孟子继承了《论语》中“耻”的思想,并进一步从“羞”与“恶”两个方面对其作了发挥,赋予人之“耻”以先天性、内在性。而荀子以及其他的后世儒家亦进一步扩展、衍化或在某一方面强化了《论语》“耻”的内涵,并使之得到了发展。可以说,《论语》之“耻”开创了儒学重“耻”的传统。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拟对《论语》中“耻”之思想进行深入剖析,以更进一步地发掘出其深刻内涵。
In the Analects, the idea of "Shame"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ideology of "Shame" in the period of Xia Shang Zhou Dynasty. As a kind of moral consciousness, it is not only a rational character, but also includes emotional factor, and in the course of its funtion, it comes down to the character of will;the Humanity(ren) and Propriety(li)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Shame" in the Analects; in its structure, it bases on the self who is a person of emotion, reason, and socialization, and the object that it aims contains self and others.
     As for self, through communicat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the "Shame" as mediation of transition makes extrinsic moral principle such as Humanity and Propriety become intrinsic virtue of Subject, so that constantly improve Subject's self-virtue and stand known to the world;as for the others, through communicating self and others, the "Shame" makes Subject situated in the course of the interpersonal intercourse, in order to assume the responsibility of making others matured and common people stabilized.
     In the some sense, "Shame" in the Analects, which is related to Confucius'whole idea, manifests the connotation of principle of humanity and rational principle. On the principle of humanity, "Shame" highlights the initiative and self-determination of subject, and embodies the respect to human value and personality dignity; on the principle of rationality, what "Shame" embodies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cognition、acceptance and inner identity for moral principles such as "Humanity" (ren)、"Propriety"(li), and the course of constantly for good, undoubtedly possesses the meaning of rationality.
     Mencius inherited thoughts of "Shame" of the Analects, and developed it from two aspects of "Shy"(xiu) and "Detest"(wu), so it is given to congenital and inherence. Except for Mencius, Xun Zi and others later Confucian also developed or enhanced the connotation of "Shame" in Analects in some aspects. So that, the idea of "Shame" in Analects initiated a kind of traditon in the Confucianism, that is, attach improntance to "Shame".
     Through foregoing discussion,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se systemically the thought of "Shame" in the Analects, in order to explore even further its profound connotation.
引文
2胡凡:《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形成》,《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1期。
    4胡凡:《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形成》,《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1期。
    1贡华南:《孔孟的“向耻而在”与“成人之道”》,《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
    3《管子·牧民》,转引自胡凡:《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形成》,《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1期。
    4胡凡:《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形成》,《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1期。
    1贡华南:《孔孟的“向耻而在”与“成人之道”》,《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
    2贡华南:《孔孟的“向耻而在”与“成人之道”》,《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
    4陈少明:《明耻——羞耻现象的现象学分析》,见《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1月,第182页。
    1 参见“汉典网-http://www.zdic.net/zd/zi/ZdicE7ZdicBEZdic9E.htm"
    2贡华南:《味与味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43页。
    1 贡华南:《味与味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43页。
    贡华南:《味与味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44-145页。
    陈飞:《论耻感文化与耻感底线伦理》,《学术论坛》2008年第4期
    2(德)马克思·舍勒:《价值的颠覆》,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4月,第179页。
    3(德)马克思·舍勒:《价值的颠覆》,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4月,第179页。
    4(德)马克思·舍勒:《价值的颠覆》,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4月,第262页。
    5(德)马克思·舍勒:《价值的颠覆》,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4月,第187页。
    1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40页。
    2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3月,第108页。
    3贡华南:《孔孟的“向耻而在”与“成人之道”》,《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
    高学德、周爱保、夏瑞雪:《内疚和羞耻关系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综述)》,《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第22卷,
    1贡华南:《孔孟的“向耻而在”与“成人之道”》,《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
    2施承孙、钱铭怡:《羞耻和内疚的差异》,《心理学动态》1999年第7卷,第1期。
    1 钱铭怡、戚健俐:《大学生羞耻和内疚差异的对比研究》,《心理学报》2002年第34卷,第6期。
    3施承孙、钱铭怡:《羞耻和内疚的差异》,《心理学动态》1999年第7卷,第1期。
    4转引自张莉:《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刍议》,《延安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高喆:《“原罪”释疑》,《宗教学研究》2005年第3期。
    6[美]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转引自张莉:《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刍议》,《延安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7[美]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223页。转引自张莉:《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刍议》,《延安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1张莉:《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刍议》,《延安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2高春花:《论孔子耻感的道德品性》,《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1期。
    3郝大维、安乐哲著,何金俐译:《通过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211-212页。
    4转引自陈飞:《论耻感文化与耻感底线伦理》,《学术论坛》2008年第4期。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07页。转引自陈飞:《论耻感文化与耻感底线伦理》,《学术论坛》2008年第4期。
    1森三树三郎:《名与耻的文化——中国、日本、欧洲文化比较研究》,《中国文化研究》1995年夏之卷(总第8期),第123页。
    2关于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本文依冯契先生采取战国封建说。
    3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76页。
    4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77页。
    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78-79页。
    2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78页。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61页。
    4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88页。
    5“三家,鲁大夫孟孙、叔孙、季孙之家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61页。)在此,“三家”可以看作当时“有位者”的一个象征。
    2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88页。
    3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13页。
    4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 第13页。
    1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323页。
    2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323-324页。
    3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324页。
    4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15页。
    1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26页。
    2(德)马克思·舍勒:《价值的颠覆》,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4月,第278页。
    3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8月,第2页。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8月,第4页。
    4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8月,第2页。
    5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8月,第6页。
    6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83页。
    1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4页。
    2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14页。
    3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3月,第300页。
    1萨特:《存在与虚无》,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80页。
    2对于“他人在场”的理解,陈少明曾指出:“所谓‘在场’不必是在物理意义上的场境,而是在舆论所及的范围内。”(陈少明:《明耻——羞耻现象的现象学分析》,见《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1月,第171页。)
    3贡华南:《孔孟的“向耻而在”与“成人之道”》,《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
    2贡华南:《味与味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51页。
    1贡华南:《孔孟的“向耻而在”与“成人之道”》,《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
    2高春花:《论孔子耻感的道德品性》,《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1期。
    3高春花:《论孔子耻感的道德品性》,《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1期。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195页。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3月,第225页。
    4高春花:《论孔子耻感的道德品性》,《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1期。
    1郝大维、安乐哲著,何金俐译:《通过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211页。
    3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94页。
    4高春花:《论孔子耻感的道德品性》,《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1期。
    5高春花:《论孔子耻感的道德品性》,《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1期。
    6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3月,第317页。
    1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3月,第319页。
    2高春花:《论孔子耻感的道德品性》,《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1期。
    3贡华南:《孔孟的“向耻而在”与“成人之道”》,《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
    1高春花刘俊娥:《论耻感的道德价值——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例》,《河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贡华南:《孔孟的“向耻而在”与“成人之道”》,《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
    高春花刘俊娥:《论耻感的道德价值——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例》,《河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4贡华南:《孔孟的“向耻而在”与“成人之道”》,《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89页。
    1在舍勒看来,弗洛伊德在其所有的著作中,都把羞感看作一种极其重要的审查力。((德)马克思·舍勒:《价值的颠覆》,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4月,第228页。)
    2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25页。
    1贡华南:《孔孟的“向耻而在”与“成人之道”》,《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
    2杨国荣先生指出:“体验的返身性、切己性最后落实于个体自身的理解、领悟和感受:‘反求诸己’总是逻辑地导向‘实有诸己’。”(杨国荣:《理性与非理性——以人性能力为视域》,《学术月刊》2007年11月。)在此,可以把“耻”作为体验的一种形式。
    3转引自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3月,第30页。
    4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27页。
    1朱熹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72页。)冯友兰认为,“忠恕皆是推己及人。忠是就推己及人的积极方面说,恕是就推己及人的消极方面说。”(冯友兰:《新原道》《冯友兰集》,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351页。)转引自景怀斌:《“忠恕”与“通情”——两种人际认知方式的过程与特征》,《孔子研究》2005年第5期。杨国荣先生说:“所谓忠,即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则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26页。)
    2景怀斌:《“忠恕”与“通情”——两种人际认知方式的过程与特征》,《孔子研究》2005年第5期。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92页。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75页。
    2关于“辱”和“耻”,有人指出,两者在先秦儒家那里有着不同之处:“‘辱’为外在所加,为外辱;而‘耻’为个体内部体悟,为内耻。”(李曙光:《先秦儒家荣辱观探析》,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6月,第9页。)这种看法亦有见于“耻”的内在性、内向性特征。
    3高春花、刘俊娥:《论耻感的道德价值——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例》,河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1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26页。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159页。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137-138页。
    2对此,李泽厚指出:“伦理即政治,即‘一是以修身为本’的氏族政治:氏族首领以自身行为为表率才能获取信任,进行管理和统治。”(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3月,第337页。)
    1这一部分的标题,受到了贡华南先生在《味与味道》中“有羞之心与有羞之在”一部分的影响,该部分在贡华南:《味与味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54-157页。
    2(德)马克思·舍勒:《价值的颠覆》,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4月,第197页。
    3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8月,第14页。
    4贡华南:《味与味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54页。
    1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8月,第9-10页。
    2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8月,第6页。
    3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3月,第114页。
    4杨国荣:《理性与非理性——以人性能力为视域》,《学术月刊》2007年11月。
    5贡华南:《孔孟的“向耻而在”与“成人之道”》,《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
    6施承孙、钱铭怡:《羞耻和内疚的差异》,《心理学动态》1999年第7卷,第1期。
    1贡华南:《孔孟的“向耻而在”与“成人之道”》,《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
    2这里须指出,主体沦为“有耻之在”,其前提便是主体有一颗能“耻”心。
    3贡华南:《孔孟的“向耻而在”与“成人之道”》,《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
    4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94页。
    2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15页。
    3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42页。
    1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26页。
    2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第92页。
    3贡华南:《孔孟的“向耻而在”与“成人之道”》,《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
    4朱熹对此注释说:“耻者,吾所固有羞恶之心也。存之则进於圣贤,失之则入於禽兽,故所系为甚大。”(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351页。)
    高春花刘俊娥:《论耻感的道德价值——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例》,《河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3贡华南:《孔孟的“向耻而在”与“成人之道”》,《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237页。
    5贡华南:《味与味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46页。
    1陈少明:《明耻——羞耻现象的现象学分析》,见《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1月,第182页。
    2贡华南:《味与味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第148页。
    3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78-79页。
    1贡华南:《孔孟的“向耻而在”与“成人之道”》,《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
    1高春花、刘俊娥:《论耻感的道德价值——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例》,河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2周敦颐:《通书·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第351页。
    4王夫之:《思问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页。
    5王夫之:《俟解》,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页。
    6顾炎武:《日知录集释》,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第482页。
    7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亭林文集》卷三。
    8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第340页。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
    2、程树德:《论语集释》(1-4册),程俊英蒋见元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8月。
    3、朱熹:《朱子语类》,黎靖德编,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11月。
    4、何晏注、邢昺疏:《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朱汉民整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5、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3月。
    6、康有为:《论语注》,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7、焦循:《孟子正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8、王先谦:《荀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9月。
    9、王夫之:《四书训义》,《船山全书》第七册,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2月。
    10、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12月。
    11、钱穆:《论语新解》,北京,三联出版社,2005年3月。
    12、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3月。
    13、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4、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冯契文集》第四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1月。
    15、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16、杨国荣:《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其现代转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3月。
    17、杨国荣:《孟子评传——走向内圣之境》,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18、杨国荣:《思与所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9、杨国荣:《存在的澄明》,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
    2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
    21、陈卫平:《孔子评传——儒家第一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22、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 年。
    23、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2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6月。
    25、蒙培元:《中国哲学主体思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8月。
    26、贡华南:《味与味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
    27、杜维明:《东亚价值与多元现代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8、李亦园杨国枢:《中国人的性格》,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29、杨国枢主编:《中国人的心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30、陈少明:《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1月。
    31、陈赞:《中庸的思想》,北京,三联出版社,2007年12月。
    3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
    33、王钧林:《中国儒学史·先秦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34、黄光国:《儒家关系主义》,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
    35、David L.Hall and Roger T, Ames: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ny 1987.
    郝大维、安乐哲著,何金俐译:《通过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
    36、黑格尔著,贺麟、王太庆译:《哲学史讲演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6月。
    37、康德著、苗力田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38、马克思·舍勒:《价值的颠覆》,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4月。
    39、萨特:《存在与虚无》,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
    40、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41、本尼迪克特:《菊与刀》,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42、杨国荣:《理性与非理性——以人性能力为视域》,《学术月刊》2007年11月。
    43、贡华南:《孔孟的“向耻而在”与“成人之道”》,《齐鲁学刊》1999年第1期。
    44、森三树三郎:《名与耻的文化——中国、日本、欧洲文化比较研究》,《中国 文化研究》1995年夏之卷(总第8期),第123页。
    45、金耀基:《面子、耻与中国人行为之分析》,《扬子研究》2006年第12期。
    46、胡凡:《论中国传统耻感文化的形成》,《学习与探索》1997年第l期。
    47、许兰郝长墀:《<论语>中“耻”字小议——兼论原始儒家重耻观念的现代意义》,《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1期。
    48、高春花 刘俊娥:《论耻感的道德价值——以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为例》,《河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49、高春花:《论孔子耻感的道德品性》,《道德与文明》2008年第1期。
    50、张莉:《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刍议》,《延安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51、施承孙、钱铭怡:《羞耻和内疚的差异》,《心理学动态》1999年第7卷,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