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生态城市作为面向未来的一个崭新的人类聚居概念和发展模式,在美学观念上已突破工业文明以来的现代主义城市美学原则。论文汲取了哲学、美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透过当前剧烈变动的城市美学发展动向,分析了生态城市潜在的意义与美学价值,并选取了一些在当前颇具代表性的城市、建筑、景观作品进行结合分析与阐释。论文注重吸收当代生态美学观念、生态科学思维与生态哲学思想,在城市范围内多角度、多层面的探求生态城市美的本质、内涵、规律、价值以及相应的审美过程。论文在哲学美学、艺术社会学、审美心理学等领域进行拓展的同时,着眼于对城市规划与设计思想发展脉络的整体把握,将对未来的思考建立在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之上。 
     论文侧重的不是提供某种城市设计手法,而在于展现一种新的审美观念和在新的审美观念影响下的城市艺术现象。任何研究工作都不能达到一劳永逸的终极,本文旨在为城市设计者和欣赏者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考视角,一个生态的“看城市”的方式。文章认为,作为生态城市美学观念的“在场”与“去蔽”,面向生态城市的人类聚居营造始终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它所依据的不是“乌托邦”式的构想,而是一种“务实的理想主义”;其追求目标的实现,将取决于人类哲学、美学观念的转变和务实的行动。这一过程饱含着反抗、创造与希望! 
     全文包含八个部分。首先是背景论,即论文的导论部分。在背景论中探讨了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的价值,并对相关概念加以限定与简释,以利于下文的进一步阐述。然后对当前有关生态城市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成果作了简要的回顾与总结,在分析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课题的研究意义。最后,在明确了课题的相关理论、研究重点与方法的基础上,对论文总框架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是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的系统建构。首先是当代生态城市美学的生成背景分析,重点在于将视角置于20世纪美学的整体发展与变迁之中,审视当代城市美学发展的走势与趋向,找到生态城市美学的独特性与超前性。其次是在当代生态城市美学的生成背景与城市美学发展趋势的分析阐释基础上,建构符合当代思维的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理论框架,继而应用于生态城市美学研究之中。 
     第三章是生态城市美学观念的历史回顾,将城市美学与生态思想进行共时性比照分析。本章重点在于将视角置于东西方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对城市美与生态美的诠释中理清脉络,找到生态城市美学的历史渊源与美学规律。 
     第四章是哲学美学部分,即生态城市美学的哲学阐释。本章在对生态城市以及生态城市美学本质的追问中,将思想至于表象之外,探讨其存在的本体论层次上的意义,并从认识论角度加以分析与验证。 
     第五章是艺术社会学部分,重点在于分析生态城市美学的外在模式。本章以审美客体(城市)为主要分析对象,在审美价值论、审美关系论以及审美环境论三个方面展开探讨。 
     第六章是审美心理学部分,重点在于分析生态城市美学的内在展现。本章以审美主体(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作为美的最终接受者与评价者的人在审美过程中的思想轨迹与情感升华。 
     第七章是应用美学部分,在以上各章对生态城市美学观念作了理论上的推导之后,本章重点在于其美学基础理论的当代应用。论文选取了2004年天津总体城市设计中相关子课题为案例,进行生态城市美学基础理论的实践性探索与互证。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Ecocity is a unique kind of human habitat no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 facing the future. In the aesthetic conception, it has broken through the modernistic city aesthetic principles based on the industry civilization.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involute city aesthetic changing in the present age, uses the theory of philosophy, aesthetics and ecology to study the potential meaning and the aesthetic value of the contemporary ecocity, some representative designs of architecture, city planning and landscape are also chosen as examples to analyze and explain in detail. The paper pays attention to follow and absorb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conception, the ecological scientific intellection and the ecological philosophic thinking, searches for the aesthetic essence, connotation, rule, value and corresponding aesthetic process inside the reach of city study. It goes deeply into the fields of philosophy of art, Sociological Aesthetics and aesthetic psychology, at the same time, it tight connects the research with the macroscopical development of urban plan and design, deeply bases the thought for the future on the bedrock of history and actuality.
     Instead of affording new skills, the focus of this book is to introduce a new art conception and the relating city art phenomena, that gives us a clear angle to analyze and enjoy the ecocity. The thesis deems that as the solidified entity of the ecological aesthetic conception, the ecocity has been an“evolving”process and is not an ultimate object; it is not a“Utopia”assuming but an“idealism dealing with concrete matters relating to work”. The realizing of seeking object will lie on the changing of philosophic, aesthetic viewpoint and action dealing with concrete matters relating to work by people. The process fulls of revolting, creation and expection!
     There are eight parts in this paper, the primary contents and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there is a basic research of the ecocity aesthetic concep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which is also the background of the whole thesis. It gives us the research value of the ecocity aesthetics and some correlative notions to be used in succedent expatiation. Then, it reviews and summarizes the foregone theories and ultimateness about ecocity study in brief, shows us the significance of ecocity aesthetics based on the insufficiencies of those theories. There is also a whole frame given with the research emphasis and methods.
     The second part is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ecocity aesthetic conception. In the background analyse of the contemporary ecocity aesthetics born, the paper tries to focus its emphases on the holistic evolution and vicissitude of the 20th century aesthetics, find out the particularities and prescience in the trend of contemporary city aesthetics development. Then, the paper gives us an academic ecocity aesthetic frame according with the up-to-date ecological intellection, which is used in the succedent study.
     The third part is the historical review of the ecocity aesthetic conception. In this part, there is a synchronization relative analysis between city aesthetics and ecological thinking. It lays stress on finding the aesthetic mode of thought between city beauty and ecological beauty in the evolutive process of city history in the East and the West,then it tries to think out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the law of beauty for the ecocity aesthetics.
     The forth part of this thesis is the philosophy explanation of the ecocity aesthetic conception, it is also a category in the philosophy of art. The paper examines the essence of ecocity and its beauty minutely, probes into their meaning in the field of ontology, then validates the correctness from the angle of epistemology.
     The fifth part is the external model of the ecocity aesthetic conception, it is also a category in the Sociological Aesthetics. In this part, the paper principally studies the aesthetic object (city) in three fields which are the aesthetic axiology, the theory of aesthetic relation and the aesthetic environmentalism.
     The six part is the immanent appreciation of the ecocity aesthetic conception, it is also a category in the aesthetic psychology. In this part, the paper principally studies the aesthetic subject (human being), and tries to find out the thought track and the emotion sublimation of those people when they become embracers and estimators of beauty in the city aesthetic process.
     The seventh part is the contemporary application of the ecocity aesthetic conception. It selects some correlative cases from the 2004 Tianjin Macroscopical Urban Design to make a practical inquiry and intertestification for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ecocity aesthetic conception.
     Finally, there is a summing-up for the whole thesis.
引文
1 屠梅曾、赵旭,生态城市: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北京:光明日报,1999 年 4 月 8 日
    2 [美]P·亨德莱,生物学与人类的未来,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第 254 页
    3 参见刘贵利,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前言;董宪军,生态城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 5~10 页
    4 秦麟征,未来学研究与现代文明反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 146 页
    5 刘贵利,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 24 页
    6 [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张妮妮译,真实之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 168~184 页
    7 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 636~637 页
    8 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 354 页
    9 潘知常,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 2 页
    10 蔡禾、张应祥,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第 15~57 页
    11 吴良镛,国际建协“北京宪章”,世界建筑,2000(1),第 17~19 页
    12 转引自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第 13 页
    13 吴良镛,国际建协“北京宪章”,世界建筑,2000(1),第 17~19 页
    14 中国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手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第 47页
    15 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第 132 页
    16 周干歭,城市及其区域——一个开放的特殊复杂的巨系统,城市规划,1997(2),第 4~ 7 页
    17 [美] R·E·帕克等,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第 2 页
    18 C.A.Doxiadias ,Order in our thinking of need for a total opproach to the anthropocosmos, In Architecture Year Book,1974,第 136 页
    19 [日]岸根卓郎,高文琛译,迈向 21 世纪的国土规划,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前言
    20 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 100 页
    21 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 31 页
    22 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第 20 页
    23 齐康,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第 9~65 页
    24 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第 2~110 页
    25 朱文一,空间·符号·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第 3~115 页
    26 吴国盛,让科学回归人文,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 65 页
    27 滕守尧,文化的边缘,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第 254 页
    28 吴良镛,关于人居环境科学,载《山水城市与建筑科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9 吴良镛,城市美的创造,建筑师,1987(27),第 2 页
    30 张法,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 13~22 页
    31 刘成纪,物象美学:自然的再发现,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第 356~380 页
    32 曾坚、尹海林,对建立中国特色的建筑美学体系的思考,建筑学报,2003(1),第 25~ 27 页
    1 [美]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第422页
    2潘知常,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1页
    3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第14~15页
    4吴国盛,让科学回归人文,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25~30页
    5在这里,理性指长期所认为的作为人的特征的推出逻辑结论的能力。理性主义又称为唯理论,作为一种认识论理论或学说,认为运用抽象推理就可以达到事物及其结构,或宇宙的真理,并可以不通过经验而获得事物的真理的认识。广义的理性主义不限于哲学认识论,在思想文化各领域,凡推崇理性,反对包括神秘主义、信仰主义、直觉主义等非理性主义在内的思想倾向或观点,都可以称为理性主义。参见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742,743,771页
    6[法]福柯,什么是启蒙,转引自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l,第228页
    7Peter Eisenman.Strong Form,Weak Form.Architecture in in Trandition,l991
    8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第150页
    9雅典宪章,转引自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第123~135页
    10雅典宪章,转引自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第123~135页
    11[美]弗·卡普拉,冯禹等编译,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第412页
    12Bill Devall and George Sessions.Deep Ecology:Living as if Nature MaRered.Salt Lake City:Peregrine Smith Books,1985,85
    13[美]科里考特,生态学的形而上学含义,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8(4),第66~74页
    14Warwick Fox.Deep Ecology:A New Philosophy 0f Our Time?Trhe Ecologist 14,1 984(5/6),194~200页1517世纪法困哲学家笛卡尔在其名著《方法论》中有一段关于建筑和城市的论述,他认为,如果说古老的城市有什么动人之处,乃是偶然的结果,而经过统一规划建成的城市的优越则是理性的成就。因此他颂扬理性主义,并将其推向极致化。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现,海森堡的量子力学、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以及分形几何学等正在暗示某利,新秩序的可能性,而这在笛卡尔时代却因其复杂性而被早早的拒绝接受了。 转引自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第92页
    16陈晓明,经典焦虑与建构审美霸权,载自何锐主编,前沿学人:批评的趋势,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l,第59页
    17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9l~95页
    18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l,第162~196页
    19潘知常,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ll页
    20西方哲学的最初形态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在公元前5世纪遭到相对主义、怀疑主义的诡辩和功利精神的挑战,这是哲学的第一次危机。危机之后,出现了古代哲学最为辉煌的成果——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希腊化哲学在罗马时期被伦理化,罗马官方哲学家的道德洽谈和虚伪说教造成了伦理化哲学的危机,即第二次危机。新兴的基督教以信仰的决定性和道德实践性满足了人们对普遍原则和道德理想的追求;在经过长期的历史曲折后,基督教哲学在13世纪的大学里达到了顶峰。15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虽然是文化上的繁荣时期,但却是第三次哲学危机时期,这一时期的哲学具有前两次危机的共同特征:新旧学交替,真伪科学混杂,相对主义流行,哲学的功能和信誉下降。直到17世纪之后,哲学与新兴的自然科学结盟,哲学才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时期。参考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第280~286页
    21如果说,由德国动物学家赫克尔(Ernst Heinrich Haeckel,1834~1919)在1866年提出的生态学,是一种研究生物之间与非生物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属于自然科学范围;那么,以《寂静的春天》为开端,则将生态问题引向了社会的、价值的领域,出现了主要属于科学哲学领域的深层生态学。
    22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第1~5页
    23Arne Naess.The Shallow and The Deep,Long-Range Ecology Movement:A Summary.Inquy,1973(16),第95~100页
    24[美]弗·卡普拉,冯禹等编译,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第310页
    25又称“生态的后现代”。参见[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张妮妮译,真实之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巾的身体、自然和地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6[美]大卫·雷·格里芬,王成兵译,后现代精神,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第227页
    27[美]大卫·雷·格里芬,王成兵译,后现代精神,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第224页
    28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在阐释中理解当代生命美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第125~150页
    29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第一卷第738页。转引自曾坚,当代世界先锋建筑的设计观念:变异、软化、背景、启迪,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引言第l~2页
    30[英]迈克·费瑟斯通,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第4~8页
    31[美]弗莱德·多尔迈,万俊人等译,主体性的黄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第16l页
    32[日]今道友信,转引自张华金,文明与社会进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第5l页
    33从目前已掌握的材料来看,迄今为止,未见有国外学者论述当代生态美学观念的专著或专义。
    34曾繁仁,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3),第5~16页
    35奥斯丁,余晖译,美是环境伦理学的基础,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8(1),第85~92页
    36余正荣,生态智慧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258~266页
    37张法,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15页
    38在此借用佛教经典,语云:“佛为一大事姻缘出现于世”。
    39事实上,美学本身的一大难题也在于对“美”无法进行定义。原因为:美不是一个实体而又寓于一个实体之中,可以在审美对象上看到美寓于其中的实体性东西,如对称、均衡、比例等等,但它们并不等于美;美是一个虚体,是寓于实体之中的虚体,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韵外之致。因此,美学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不是一个科学的对象,而是一个哲学的对象。此外,西方的学术传统以及当前世界学术主流,其核心是要把握一个实体。用实体的方式显然把握不了本来就非实体的美。因此,就城市美学研究而言,认识到城市美的虚体性,是使美学体系合理化和逻辑化的关键。参见张法,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15页
    40朱文一,空间·符号·城市——一种城市设计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41 [奥]卡米诺·两特,仲德昆译,城市建没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第61页
    
    42[奥]卡米诺·西特,仲德昆译,城市建设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第77页
    43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202页
    44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203页
    45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203页
    46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第69页
    47敬东,阿尔多·罗西的城市建筑理论与城市特色建设,规划师,1999(2),第102~106页
    48朱锫,类型说与阿尔多·罗西,建筑学报,1992(5),第32~38页
    49张隆溪,诸神的复活:20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北京:三联书店,1986,第60页
    50参见[瑞士]C·荣格,黄奇铭译,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第193页
    51转引自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第110页
    52.参见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沦——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53Christopher Alexander.The City is not a Tree.Architectural Forum,v01.1 22,NOs l and 2.April/May,l965,第3~85页
    54据已有资料,国际上普遍承认城市结构的生态系统理论,并在有关论文的深度和广度上呈现出“激变”的时间,应在1997年前后。以此判定“10年”。
    55[美]A·拉波波特,黄兰谷等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56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47页
    57Amos Rapoport·Human Aspects of Urban Form.New York,Pergamon Press,1977,第5~l 3页
    58参见Amos Rapoport.Human Aspects ofUrban Form.New York,Pergamon Press,1977,第5~82页
    59在这里指相对于他在《存在、空间和建筑》中首次提出“存在空间”时给出的解释。在存在、空间与建筑》一书中,他认为建筑空间是环境的图式(schemata)或意象(Image)的具体化,这种图式或意象成为人类一般取向(orientation)或“存在于世界”(Being in the Worldl的必要部分。参见[挪威]诺伯格·舒尔兹,尹培桐译,存在·空间·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60参见徐苏宁,城市设汁美学论纲,:[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2001
    61[挪威]诺伯格·舒尔兹,尹培桐译,存在·空间·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第24~66页
    62朱文一,空间·符号·城市——一种城市设计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第102页
    63汪坦先生评语,转引自陈伯冲,建筑形式论——迈向图像思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64相关的审美过程分析将在论文第6章加以讨论,这里不作过多展开。
    65即The Image ofthe City,又作《城市的形象》(项秉仁译)
    66参见[美]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第35~70页
    67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209页
    68[美]I·L·麦克哈格,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第165~169页
    69[美]I·L·麦克哈格,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第167~169页
    70参见王建国,城市设汁,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210~211页
    71参见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209页
    72此观点与东南大学唐军博士在《追问百年——西方景观建筑学的价值批判》一书中对麦克哈格的判断结论相左。在此不作过多解释。
    
    73[美]I·L·麦克哈格,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74参见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21I页
    75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212页 .--
    76简单而言,荷夫的思想偏重于理性,而麦克哈格的思想偏重于感性;荷夫研究的重点是城市物质环境,而麦克哈格则在对“人”的伦理学探讨中着手,并以此转向城市与自然。
    77吴良镛、周十峙、林志群,中国建设事业的今天和明天,北京:城市出版社,1994
    78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第69页
    79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第59~60页
    80“融贯”指在相关学科专家的协助下,对有关学科中的有限部分能做到融会贯通;“综合”是指当相关学科对问题的相关部分解决矛盾时提出的要旨“综合集成”,以求得问题的全面解决。参见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第83页
    8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第67页
    8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第67页
    83美学是一种追求智慧的行为,与追求知识的科学判断相异。后者必须认可某种观念、某种视界,并以之为预设前提,而美学理论则是建立在对于特定的审美观念的反思的基础之上的,也是把各种被当作既定条件而且看上去理所当然的审美观念当作追问对象的。参考潘知常,美学的边缘——在阐释巾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14页
    84就美学而言,认识到美的虚体性,是使美学体系合理化和逻辑化的关键。美的虚体性通向形而上的关怀。参考张法,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15页
    85柏林,见剧穗明等译,思想家,北京:三联书店,1987,第4页
    86陈澹然·寤语·二迁都建藩议,转引自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第105页
    87潘知常,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28页
    88这里以1750年鲍姆嘉通的Aesthetics为美学创立的时间点。在此之前人类早已有了辉煌的城市文明。
    89周干峙,城市及其区域——一个开放的特殊复杂的巨系统,城市规划,1997(2)
    90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第47页
    91泽厚,美学四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第77页
    92李泽厚,美学川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第26页
    93[德]海德格尔,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66~97页
    94高靖生,世界与大地——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的核心概念,成言艺术,2003(7)
    95[美]马尔库塞,李小兵译,审美之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
    96[意]布鲁诺·塞维,张似赞译,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97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第153页
    98[口]今道友信,崔相录、王友平译,存在主义美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第27~46页
    99[德]海德格尔,郜元宝泽,人,诗意地安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78~80页。参考Martin Heidegger.Poetry,Language,Thougut,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影印,1999
    100Martin Heidegger.Poetry,Language,Thougut,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影印,1999
    101Martin Heidegger.Poetry,Language,Thougut,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影印,1999
    102李泽厚,美学四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第19页
    103张法,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火学出版社,1999,第9页
    
    
    106参考曾坚、尹海林,对建立中国特色的建筑美学体系的思考,建筑学报,2003(1),第25~27页
    107刘成纪,物象美学:自然的再发现,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第286页
    108[德]-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9[美]刘易斯·芒福德,宋俊岭译,城订丁的形式与功能,载自国外城市科学文选,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P62-66
    1[美]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第1页
    2 在这里,当代生态城市的理论来源可以简单认为是:1、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2、“理想城市”与乌托邦;3、“田园城市”理论;4、“有机疏散”论与新城建设运动;5、城市社会学与芝加哥学派;6、人居环境科学与城市规划思想的新进展。参见董宪军,生态城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62~82页
    3 [美]H·罗尔斯顿,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前言
    4 参考王蔚,不同自然观下的建筑场所艺术: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第4页
    5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6 对于哲学中关于存在和运动的“自然”概念,在这里认为,在西方它是指外在于人的存在客体和它未被“人力”介入时的特征;在中国则指万物以至人都要遵循的客观规律。
    7 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第205页 8 《老子》二十五章
    9 《正蒙·乾称篇》
    10 牛头禅成语
    11 “参天地、赞化育”始见于《国语·越语》:“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中庸》进一步阐述“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12 儒家的天人之学认为,人道即天道,人的本质就是天的本质,这个本质就是仁义道德,故儒家的天人之学是建立在道德本体论的基础上。参见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第95页
    13 《国语·郑语》
    14 《荀子·天论》
    15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16 [美]J·O·西蒙德,王济昌译,景园建筑学,台湾台隆书店,1982,第9页 17 人类中心主义可以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历史上那种主张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把自然界当成满足人类幸福的工具,可以对任何非人类的生物进行屠杀和对自然资源进行毁灭性开发的人类沙文主义;另一种则是当代主张理性的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把自然当成满足人类需要和利益,实现人类目的的工具价值,提倡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以便使自然界能够长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对于前者而言,儒家的生态观念肯定不是这种人类中心主义,而且也坚决反对这种思想观念;对于后者来说,儒家的生态观念的确有与之相通之处,双方都承认人是自然进化中具有最高价值的存在,人类应该合理的利用和保护自然对象的工具价值,人类是唯一具有道德意识的存在,而且人类对待同类的道德关心应该被置于最优先的地位。“天人合一”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同时,也意味着人类是宇宙中的最高价值,即“和谐”而不“平等”。
    18 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第391页
    19 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第393页
    20 转引自冯天瑜等,中国文化简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第188页
    21 王蔚,不同自然观下的建筑场所艺术: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第184页
    22 Richard Sylvan and David Bennett. Taoism and Deep Ecology. The Ecologist, No.18, 1988
    23 关于“无为”的理解,李约瑟的看法是,“就早期原始科学的道家哲学而言,‘无为’的意思就是‘不作违反自然的活动’(refraining from activity contrary to nature),亦即不固执的要违反事物的本性,不强使物质材料完成它们所不适合的功能;在人事方面,当有识之士已能看到必归于失败时,以及用更巧妙的说服方法或简单的听从自然倒会得到所期望的结果时,就不去勉强从事”。这就是说,无为与为是正相对立的。“为”就是不顾事物的内在本性和实际条件,为了个人的私利而以自己的权威对事物加以强制的、反自然的行为;而作为“为”的对立面的“无为”,则是依据事物的内在本性,根据客观的实际条件而采取适宜的行动。这种看法符合老子自然无为的本意。参见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第76页
    24 参见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第56~85页
    
    25 《老子》第六十四章
    26 道家认为,“道”作为永恒的终极实在,作为产生万物的根源和运作万物的存在,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道的普遍性是指,虽然万物在形态和性质上千差万别,但它们具有由道决定的共同本质和遵循的共同法则;道的整体性是指,万物都是由道的共同根源所产生,其变化也是道的变化过程的一个部分,只有道才是流变过程的整体。因此,是道的普遍性与整体性使万物成为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夫天地运而相同,万物总而为一”(《淮南子·精神训》)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81~100页
    27 《庄子·齐物论》
    28 在某种程度上,“小国寡民”的思想表达了道教理想中的生物区域及社会形态,这无疑是消极的,对社会发展没有任何意义。在《老子》第八十章中所勾勒的图景是“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日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9 在价值观层面上,“非人类中心主义”一般可以分为生物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承认非人类的自然物和自然过程具有内在的价值,并且以此作为自己思想的基本依据。不同的是,生物中心主义强调个体有机体,无论是有感觉的动物还是无感觉的植物和微生物,它们都是具有自身目的的中心,是存在着自身之善的主体,因此,值得人类加以尊重和关心。而生态中心主义则更加关心生态系统整体的价值,主要是把生态共同体作为关心的对象。以此来看,道家生态观念二者均具备,而建立理论的本体“道”却与二者均有所不同。
    30 《华严经》认为,一物不仅是一物自身,而且包含着所有其他物体,其他物体也包含着每一事物,世界是由组成它的事物和事件相互渗透的网络整体。因此人们可以认识到生态环境中每一生物通过复杂的联系融合于生态系统的整体网络中。包含着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物界及无机自然环境,从整体上巧妙的保持着完整性。
    31 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是建立在“无我”的基础上的,在其“缘起说”中认为,整个人生和宇宙过程的一切现象均是由多种原因和条件和合而成的。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为条件的,人和世界是刹那生灭,永远变化的。“空”或者“无”是一切事物共同具有的、永恒变化的本来面目。所有事物都是姻缘合成的,暂时和相对的,即所谓“人无我”和“法无我”。
    32 佛法上,“与乐”为慈,“拔苦”为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智度论》)。佛教对生命的关怀,最集中的体现在“普渡众生”的慈悲心肠上。
    33 [美]H·罗尔斯顿,初晓译,尊重生命:禅宗能帮助我们建立一门环境伦理学吗?哲学译丛,1994(5),第11页
    34 参见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第173~206页 35 明·唐志契,《绘事微言》
    36 参见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第128~147页
    37 [美]弗·卡特、汤姆·戴尔,表土与人类文明,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第5页
    38 李约瑟,潘吉星主编,李约瑟文集·李约瑟博士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论文和演讲集,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第388页
    39 参见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第147~152页
    40 灌耕,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第158页 41 “靴袢”即自己依赖自己的意思。靴袢理论是现代量子物理学中的一种有机整体的自然观念,它由一种描述强子的相互作用结构的“S矩阵理论”发展而来。在S矩阵理论论中,强子是各种粒子在反应关系网络中的一种共振态,它是反应关系网络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科学家由此产生了对宇宙理解的新的世界观。参见灌耕,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第226页
    42 在卡普拉的思想中,“东方神秘主义”意指中国传统思想,主要针对道家而言。
    43 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第44页
    
    44 佘正荣,生态智慧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84页
    45 [美]詹奇,曾国屏等译,自组织的宇宙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第354~355页
    46 Devall B, Sessions G. Deep Ecology: Living as if Nature Mattered. Salt Lake City: Peregrine Smith Books, 1985, 第66~70页
    47 Neass A. Self Realization: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Being in the World. In: Sessions G. Deep Ec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 Boston: Shambhala Publications Inc, 1995,第225~239页
    48 Neass A. Self Realization: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Being in the World. In: Sessions G. Deep Ec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 Boston: Shambhala Publications Inc, 1995,第225~239页
    49 《世本》为战国史官所撰,记皇帝讫春秋时诸侯大夫的姓氏、世系、居(都邑)、作(制作)等。转引自《世本》,问经堂刊,清嘉庆七年九月刻本第1页
    50 《十三经注疏》下册,中华书局,1980年第1版,第1414页
    51 关于中国历史分期,史学界存在多种说法,在这里依照郭沫若的观点,即“从战国开始,我国历史进入了封建社会时代。从战国至公元1840年,这两千年间,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缓慢发展的时期。”参见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第7~8页
    52 余秋雨,文明的碎片,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5,第314页
    53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第69~70页
    54 宋·郭熙,《林泉高致》
    55 《吕氏春秋·有始览》
    56 林语堂,中国人,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第301页
    57 《金华府志》,转引自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第205~206页
    58 李允鉌,华夏意匠,转引自萧默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史(下),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第1103页
    59 参见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第259页
    60 中国古代将绘画艺术分为三等,一等为山水画、二等为花鸟画、三等为人物画。参见吴家骅,叶南译,景观形态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第89页 61 孔子,《论语·雍也》
    62 孟子,《孟子·离娄下》
    63 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第288页
    64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第86页
    65 《庄子·齐物论》
    66 王维,《王右丞集笺注》卷三
    67 杜甫,《江亭》,《杜诗详注》卷十
    68 王蔚,不同自然观下的建筑场所艺术: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第133页
    69 王蔚,不同自然观下的建筑场所艺术: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第179页
    70 《国语·郑语》
    71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72 梁思成,梁思成文集(第三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第10页 73 [美]乔治·桑塔耶纳,美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第61~62页
    74 闻一多,律诗的研究,转引自王振复,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建筑美,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第126页
    75 [美]托伯特·哈姆林,邹德侬译,建筑形式美的原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第97页
    76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106页
    77 《易经》
    78 杜甫,绝句四首(其三),《杜诗详注》卷十三
    
    79 王维,敕借岐王九成宫避暑应教,《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
    80 许浑,晨起白云楼寄龙兴江淮上人兼呈窦秀才,《丁卯集》卷一
    81 黄庭坚,奉答李和甫代简二绝句,黄庭坚诗全集
    82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113页
    83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113页
    84 高哺,《论画歌》
    85 笪重光,《画鉴》
    86 [捷]欧根·希穆涅克,董学文译,美学与艺术总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第171页
    87 齐康,建筑·空间·形态,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第2页
    88 《兰亭集序》
    89 刘勰,《文心雕龙》
    90 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第289页
    91 [南朝宋]王微,《叙画》
    92 [清]恽南田,《题洁庵画》
    93 [唐]司空图,《二十四画品》
    94 成复旺,神与物游:论中国传统审美方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第257页
    95 [唐]戴叔伦,转引自[唐]司空图,《困学纪闻》
    96 Tong B.T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London: Longman, 1984.转引自葛荣晋,道家文化与人类文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第257页
    97 魏宏森、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北京
    98 李荣海,中西天人观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意义,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6(6),第35~37页
    99 孔子,《论语·述而》
    100 考工记赵氏注,转引自李国豪,建苑拾英,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第40页
    10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96页
    102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第25~26页
    103 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第255页
    104 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第166页
    105 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28~29页
    106 [晋]陶渊明,《饮酒》(之五)
    107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08 胡晓明,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世界,上海:三联书店,1992,第9页
    109 曾坚,当代世界先锋建筑的设计观念——变异、软化、背景、启迪,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引言
    110 关于文艺复兴是否可以作为城市生态美学观念的一个时代划分标志,学术界尚无定论。在这里采用美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查伦·斯普瑞特奈克及大卫·雷·格里芬的观点,即认为文艺复兴是西方国家进入现代社会的起始点,而不以工业革命论。同样,从思想上看,正是文艺复兴确立了现代主义科学理性的思想体系,并决定着随后的美学思想发展。在这里将其划分在“机器美学与生态沉沦”,主要是从美学观念角度,而不是具体表达层面。
    111 [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张妮妮译,真实之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46~99页
    112 郑元者,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第10页
    113 [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第18页
    114 [美]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第1页
    115 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第1页
    116 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6页
    1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650页
    
    118 何星亮,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上海:三联书店,1992,第19页
    119 我国同样如此,如属于前仰韶文化的河北磁山遗址和陕西白家村遗址中均发现有祭地祈年的遗迹;在内蒙古、辽宁、河北、吉林等地所发现的红山文化遗址以及与北方红山文化遥相对应的、分布于长江下游三角洲至太湖流域的古良渚文化遗址中,都发现了原始宗教祭祀的痕迹。参见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67~69页
    120 [美]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第115页
    121 [美]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第22页
    122 郑元者,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第48页
    123 按照马克思的想法,人类的社会活动可以划分为“实践的”和“精神的”两种基本范式,此外,还存在一些使实践的和精神的活动连成一种特殊范式的过渡性活动,就是掌握世界的“实践——精神”活动,艺术和宗教活动正是属于这一层次。可以认为,图腾美学既是艺术也是宗教,又有一定的科学意识或宇宙意识的萌芽。
    12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第35页
    125 [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第116页
    126 [德]曼·科·希勒布雷希特,现代派艺术心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第23页
    127 参见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144页
    128 王蔚,不同自然观下的建筑场所艺术: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第27页
    129 宛素春等编,城市空间形态解析,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第60页
    130 [法]罗兰·马丁,张似赞、张军英译,希腊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第130页
    131 阎国忠,美是上帝的名字:中世纪神学美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第367页
    132 泛神论又称多神教(Polytheism),即在生产力的发展尚未导致科学的智慧时,人们把影响人类生命的各种自然事物和现象视为神圣的,并把人类活动受自己的意志支配,而且能以各种方式进行交流的属性也赋予了大自然,从中幻化出人类可以通过一定方式与之对话的,代表自然界方方面面的各种神灵。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谢林说:“在荷马的诗歌中,没有超自然的力量,因为希腊的神是自然的一部分。”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指出:“泛神论者认为世界上的所有现象都有神一般的属性,人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是神圣的。…在这种关系中,既不存在非自然(Non-nature)范畴,也没有浪漫主义和多愁善感的色彩。参见[英]鲍桑葵,张今译,美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美]I·L·麦克哈格,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33 “希腊的神是幻想的神,是永生不死的超人。在崇拜神的同时,承认人的伟大与崇高,相信人的智慧与力量,重视人所生活的现实世界。”参见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第21页
    134 公元前4世纪以后,哲学家不再关注自然现实,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更注重通过思维寻找世界的本体,走向形而上学哲学。古希腊哲学和审美由此脱离了对自然的直接关切,造就了理式和现实、思维和感觉之间的二元对立,同时也强化了人类的优越地位,造成了人与自然现实之间的对立。
    135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第97页
    136 阎国忠,美是上帝的名字:中世纪神学美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第215页
    137 在中世纪初期,对自然美的热爱主要目的在于肯定上帝的作品(认为自然也是上帝创造的),而否定人类创造的意义。在赞美上帝的艺术中利用自然美。这种倾向随着宗教势力的扩大而消失,转而否定自然美。这种态度可体现为公元9世纪神学家伊里杰纳的一段话:“有害的不是这个世界,也不是对它的认识,而是心灵的任意冲动,这种冲动不去冥想它的创造者,反而随着贪婪而违法的欲望去热爱可以知觉的物质。”参见[英]鲍桑葵,张今译,美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99~120页
    138 参见圣奥古斯丁(St.Augustine,353-430),忏悔录
    139 王蔚,不同自然观下的建筑场所艺术: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第56页
    140 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第29页
    141 [美]沙里宁,顾启源译,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第44页
    142 阎国忠,美是上帝的名字:中世纪神学美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第11页
    143 阎国忠,美是上帝的名字:中世纪神学美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第12页
    144 [美]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第405~411页
    145 阎国忠,美是上帝的名字:中世纪神学美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第11页
    146 可以认为,文艺复兴对西方美学发展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它把人当作了全部理论的基点。如果涉及到了上帝,上帝只是背景,如果涉及到了自然,自然只是衬托,它几乎不讨论上帝的美,对艺术则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有益于人生。二、它注重人的感觉、观察、经验与理性,虽没有直接否定从启示来的知识,却反复强调了感觉、经验是知识的来源;虽没有公开贬斥对上帝的信仰,却相信人凭借自己的理性就可以达到最高的理想境界。它主张人走向自然,认识自然,并超越自然;主张把艺术当作人的第二自然。三、它使人回到了古代文化传统,许多重要的古代美学典籍在它的手里恢复了生机,成为新的思想源泉,并且在注释、阐发古代典籍中融进新鲜的情趣,使相隔一千多年的思想脉络得到了延续。这三个方面,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文主义、理性主义与古典主义。
    147 [美]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第263页
    148 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20~21页
    149 [美]卡洛琳·麦茜特,吴国盛等译,自然之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第2页
    150 在这里,不能因为看到18世纪以来西方城市中仍有许多绿色环境,就认为征服自然式的西方精神传统就是积极保护自然环境的。历史的看,西方文化一直是扩张型的。近现代西方大国首先利用船坚炮利,进而利用强国支配下的不平等经济秩序,掠夺其他地区和民族的自然资源,才能在经济发达后以高投入来维护自己身边的森林和草原,在全球意义上损害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其次,西方优美的自然环境能够持续,得益于优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以及石油、电力能源的迅速开发和发达的工业技术水平。另外,在发现现代西方郊野有优美起伏的草原和森林的时候,人们能否想到西方国家用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换取廉价农产品和初级资源产品的掠夺性,以及把污染型工业甚至工业与生活垃圾运往欠发达国家的自私性呢?
    151 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322页
    152 Descartes R. Animals Are Machines, Armstrong S J , Botzler R G , ed. Environmental Ethics: Divergence and Convergence. McGraw-Hill Inc, 1993,第281~285页
    153 [法]勒·柯布西耶,吴景祥译,走向新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第188页
    154 Kant I. Duties to Animals, Armstrong S J , Botzler R G , ed. Environmental Ethics: Divergence and Convergence. McGraw-Hill Inc, 1993,第285~286页
    155 [英]肯尼思·弗兰姆普顿,原山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第323页
    156 [德]格罗皮乌斯,张似赞译,新建筑与包豪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第34页
    157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第107页
    158 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第107页
    
    159 [美]I·L·麦克哈格,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第112页
    160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张峰、吕世平译,单向度的人:对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161 [美]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第421~422页
    162 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第1~13页
    163 [美]I·L·麦克哈格,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第43~45页
    164 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9页
    165 很多学者认为在古希腊时代,希腊文明在许多方面体现着对现世人类生活的肯定,可以被视作人文主义的源头。其理由是希腊文学歌颂英雄征战的业绩,造型艺术突出赞誉人体美,在民主制的城邦中,所有的公民共同参与政治决策等等。在这里认为,作为一种特定西方式的概念,“人文主义”(Humanism)虽然最早出现于19世纪早期,但它更多的是与“近代”西方人文传统相关联,即在欧洲文艺复兴中出现并在日后发展起来的humanism一词相联系。同时,它一般用来概括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humanista)的一般思想倾向。因此这里认为“人文主义”思想最早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参见吴国盛,让科学回归人文,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2~11页
    166 近现代以来,尽管西方哲学派别林立,但大体上可分为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思潮。科学主义关注科学,用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研究哲学,甚至把科学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其中有实证主义、马赫主义、分析哲学、科学哲学等等;人文主义思潮关注人的问题,其中有唯意志论、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等。参见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327~328页
    167 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25~54页
    168 吴国盛,让科学回归人文,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第22页
    169 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31页
    170 参见尚志英,寻找家园——多维视野中的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第8~19页
    171 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33页
    172 亚里士多德,转引自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第15页
    173 [美]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第24页
    174 吴良镛,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城市规划,1996(1)
    175 [美]贝尔,转引自董卫、王建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25页
    176 [法]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第27页
    177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上海:三联书店,1987,第528页
    178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第9~17页
    179 [美]沙里宁,顾启源译,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第198页
    180 [美]L·K·奥斯丁,余晖译,美是环境伦理学的基础,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8(1),第85~92页
    181 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258页
    18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广泛使用的术语。在这里泛指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和以人为尺度的思潮。参见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10页
    183 21世纪议程——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下卷),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第906页
    184 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中国当代建筑文化分析与批判,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第58页
    185 [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张妮妮译,真实之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2页
    186 [美]兹勒·康,转引自戴复东,美国高楼概述,世界建筑,1994(4),第13页
    187 Pepper D. Modern Environmentalism,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6,第328页
    188 Seed J. Anthropocentrism. In: Devall B, Sessions G, Deep Ecology: Living as if Nature Mattered, Salt Lake City: Peregrine Smith Books, 1985, 第243~246页
    189 罗小未,现代建筑奠基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第10页
    190 [美]沙里宁,顾启源译,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第4~5页
    191 刘成纪,物象美学:自然的再发现,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第48页
    192 [美]卡斯腾·哈里斯,申嘉、陈朝晖译,建筑的伦理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第8页
    193 [德]阿多诺,转引自金俊,理想景观:城市景观空间系统建构与整合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第32页
    194 参见吴良镛,城市规划,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195 [德]奥·斯宾格勒,陈晓林译,西方的没落,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第352页
    196 [日]岸根卓郎,何鉴译,环境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372页
    197 [瑞典]博塔,转引自沈克宁,生态城市和“绿色”社区的设计原则,建筑师,1999(88)
    198 Ian Lennox McHarg, Design with Nature, New York: The Natural History Press, 1969, 第12页
    199 关于文明衰落的原因,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找到答案,例如有人认为战争是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也有人认为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等)是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但从根本上讲,文明衰落的真正原因在于生态环境的恶化。战争和突发性灾害对文明的破坏只是暂时性的,只要支撑文明的生态系统尚存,文明一般会再度复苏,或者会产生新的文明。
    20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83页
    20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384页
    202 周来祥,再论美是和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自序
    203 [英]温克尔曼,转引自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第5页
    204 事实上,在我国传统城市规划思想中同样存在着“数理和谐”。如《周易》中“是故,易有大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然而与西方特有的“数理和谐”所不同的是,我国的“象数理论”并没有将人带入超验的本体与抽象思辨,而是以具体的人文形式加以表现。例如“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据坤灵之正位,仿太紫之圆方”(班固《两都赋》)体现出中国式的文化胸襟。其囊括八方、笼盖四野之势,体现了“城市即宇宙,宇宙即城市”的时空观念与宇宙意识。
    205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第65~94页
    206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第68页
    207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第35页
    208 周来祥,再论美是和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第229页
    209 阎国忠,美学建构中的尝试与问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第307页
    210 [法]柯布西耶,转引自佩夫斯纳,现代设计的先驱者,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第9~10页
    211 [美]文丘里,转引自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第18页
    212 [美]埃森曼,转引自申作伟,从“拯救”到“逍遥”——论路易·康的历史地位,建筑学报,1998(2)
    
    213 严锋,数码复制时代的知识分子命运,读书,1997(1),第25页
    214 霍林格尔说:“自苏格拉底以来,哲学家们就渴望诉诸超历史的(或至少是普遍必然的)定义、标准和理论来为文化及其所有产物奠定基础。”转引自王治河,扑溯迷离的游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第35页
    215 潘知常,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565页
    216 善先于恶,肯定先于否定、纯粹先于杂多、简单先于复杂、本质先于偶然,也是理性主义独白方式中常常出现的谬误,这其实是一种将复杂性还原为简单性的做法。参见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在阐释中理解当代生命美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第370~374页
    217 转引自郑时龄,建筑理性论——建筑的价值体系与符号体系,[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第99页
    218 参见蔡云楠,现代山地城市美学研究——体系、观念、方法,[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建筑大学,第89页
    219 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258页
    220 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第20页
    221 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第20~24页
    222 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第206~251页
    223 [美]詹姆逊,张旭东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北京:三联书店,1997,第289~290页
    224 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197页
    225 审美心理学用语。人面对物,物的形象性之所以能脱离其他属性而呈现出来,是人用审美态度去看的结果,这审美态度就是心理距离。“心理距离”一词,强调了主体方面,在审美心理学流派中,被认为是一个纯心理的内容,但它实际上包含了主客两方面的内容。主体的心理距离,其目的是朝向客体的,即朝客体的形象性呈现的。因此从主客体的两个方面,更能揭示出心理距离的实质,也更能使美得到真正的呈现。参见张法,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48页
    226 吴良镛,北京宪章,世界建筑,2000(1)
    227 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第190页
    228 参见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第186~188页
    229 景观是多种功能(过程)的载体,因而可以被理解和表现为:1)风景:视觉审美过程的对象;2)栖居地:人类生活其中的空间和环境;3)生态系统:一个具有结构和功能、具有内在和外在联系的有机系统;4)符号:一种记载人类过去,表达希望与理想,赖以认同和寄托的语言和精神空间。参见俞孔坚,以土地的名义:对景观设计的理解,建筑创作,2003(7),第28页
    230 孙凤歧,营造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建筑创作,2003(7),第26页
    231 参见[美]I·L·麦克哈格,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32 徐茵,城市景观的生态营建,山西建筑,2004(10),第13页
    233 [法]伯劳代尔,刘北成译,论历史,台北:五南图书公司,1988
    234 [德]伽达默尔,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第422页
    235 参见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267~273页P139-148
    1 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63页
    2 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63页
    3 [德]鲍姆嘉通,美学,转引自朱立元,西方美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105~107页
    4 [德]弗·谢林,魏庆征译,艺术哲学,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第6~8页
    5 [德]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6 [法]丹纳,傅雷译,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7 张法,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18页
    8 S·吉迪翁,空间、时间和建筑,转引自[美]卡斯腾·哈里斯,申嘉、陈朝晖译,建筑的伦理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第1~3页
    9 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117页
    10 孙施文,城市规划哲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第101页
    11 孙施文,城市规划哲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第102页
    12 孙施文,城市规划哲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第102~103页
    13 [日]黑川纪章,意义的生成,新建筑,1991(2),第54页
    14 [日]竹内敏雄,崔相录、王生平译,美学新思潮(总序),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第49页
    15 简单讲,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现代性(Modernity)是相对古代性(Antiquity)而加以定义的。与传统秩序相对比而言,现代性是指社会中进化式的经济与管理的理性化与分化过程。与之相对,后现代性(Postmodernity)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转变,或者说,它意味着具有自己独特组织原则的新的社会整体的出现,意味着与现代性的决裂。参见[英]M·费瑟斯通,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第4~8页
    16 雅典宪章,转引自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第133页
    17 马丘比丘宪章,转引自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第137页
    18 [英]F·吉伯德,程里尧译,市镇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第22页
    19 李泽厚,美的对象与范围,美学(第3期),第14~15页
    20 [美]费尔利希特,异化:从过去到未来,转引自现代外国哲学文集(第2辑),上海:三联书店,1982,第269页
    21 [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转引自杨雁斌、薛晓源,冲突与解构:当代西方学术叙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37页
    22 “经济人”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概念。它假定,参与经济活动的人完全服从经济意愿和准则,并表现为以下两个特征:1)他以个人的经济获利为唯一目的。2)他的理性表现为他具有完备的信息和足够的智慧来制定符合竞争规则的策略,使自己获益最大。参见约翰·伊特韦,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23 参见徐嵩龄,论理性生态人:一种生态伦理学意义上的人类行为模式,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第418页
    24 [德]卡西尔,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第357页
    25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第27页
    26 “美作为自由的形式,首先是指这种合目的性(善)与合规律性(真)相统一的实践过程和过程本身。”李泽厚,美学四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第 85 页
    27 柏拉图认为美在真(理念)和现象之间起着中介的作用,现实事物是对理念——真理的模仿。参见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192页
    28 海德格尔“显隐说”的美学观点认为,正是从在场的东西中显现出与之相联系的不在场的东西,才能看出一个在场者的真(真实面貌);反之,把在场者与不在场者割裂开来,则只能看到抽象的东西,而达不到在场者的具体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审美意识使我们达到事物的真,美高于真而又包含着真。参见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192页
    29 [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张妮妮译,真实之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序言,第2页
    30 生态整体主义价值观包含着两个主题:一是一切现象之间有一种基本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依赖的关系;二是现实和宇宙在根本上是运动的。奥辛廷斯基,未来启示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第245~246页
    31 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第123页
    32 李泽厚,美学四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第85页
    33 胡俊,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第39~41页
    34 参见李章印,自然的沉沦与拯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174~182页
    35 参见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第64~75页
    36 [美]莱奥波尔德,叶平译,大地伦理学,自然信息,1990(4),第26页
    37 [荷]斯宾诺莎,伦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第152~172页
    38 [荷]斯宾诺莎,知性改进论,北京:商务印书馆,转引自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第67页
    39 “根据城市规划研究和工作的内容,科学层次的城市规划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城市的理论,二是关于规划设计的理论,三是关于规划实施的理论。这三部分的内容结合起来,覆盖了城市规划的整个范围。”尽管对科学层次的城市规划理论可以进行如上的划分,但在这里却不能就此割裂城市规划科学本身的整体性,在日益强调学科交融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在城市研究中简单的进行划分,而应当注重“一致百虑,殊途同归”(吴良镛)。因此,在这里讨论的“科学”与“技术”,均就整体而言,或可认为是以上“三个方面”的综合论述。参见孙施文,城市规划哲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第104~109页
    40 孙施文,城市规划哲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第107~108页
    41 参见曹康、吴丽娅,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哲学传统,城市规划学刊,2005(2),第66页
    42 刘先觉,密斯·凡·德·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第72页
    43 窦以德,福斯特,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第171页
    44 窦以德,福斯特,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第171页
    45 窦以德,福斯特,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第171页
    46 参见裴广川,环境伦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265页
    47 曹康、吴丽娅,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哲学传统,城市规划学刊,2005(2),第66页
    48 [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转引自杨雁斌、薛晓源,冲突与解构:当代西方学术叙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39页
    49 [德]海德格尔,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109页
    50 Lewis Mumford, Technics and the Nature of Man In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83,第77页
    51 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303页
    52 [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张妮妮译,真实之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序言,第5页
    53 [美]爱默生,论美,参见悠闲生活随笔,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第61页
    54 参见裴广川,环境伦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109~112页
    55 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134页
    56 规划思想界的实用主义传统最早起源于美国,它奉行“成事”(getting things done)观念,制造可观、可感的切实成效;它视规划为一种高度实践性的活动,其基础是解决问题并使事情发生;它注重实效,讲究实际运用与尝试性解决办法,研究政策、策略在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评测各种可能性和困难等,从而解决问题并促使预定目标实现。参见曹康、吴丽娅,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哲学传统,城市规划学刊,2005(2),第68页
    57 [美]H·罗尔斯顿,刘耳、叶平译,哲学走向荒野,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第186~190页
    58 刘放桐,后现代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代走向,见杨雁斌、薛晓源编,流变与走向:当代西方学术主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3页
    59 [英]迈克·费瑟斯通,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第10页
    60 参见刘放桐,后现代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代走向,见杨雁斌、薛晓源编,流变与走向:当代西方学术主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2~3页
    61 [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英文版序言,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62 刘放桐,后现代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现代走向,见杨雁斌、薛晓源编,流变与走向:当代西方学术主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5页
    63 彭一刚,感悟与探寻,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第11页
    64 潘知常,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215页
    65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在当代中国,见何锐编,前沿学人:批评的趋势,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第20页
    66 [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张妮妮译,真实之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102页
    67 Charlence Spretnak, State of Grace,转引自杨雁斌、薛晓源,冲突与解构:当代西方学术叙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42页
    68 Charlence Spretnak, State of Grace,转引自杨雁斌、薛晓源,冲突与解构:当代西方学术叙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42页
    69 Charlence Spretnak, State of Grace,转引自杨雁斌、薛晓源,冲突与解构:当代西方学术叙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42页
    70 参见董卫、王建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8~13页
    71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绿色经典文库·我们共同的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第52页
    72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绿色经典文库·我们共同的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第60页
    73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绿色经典文库·我们共同的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第80页
    74 佘正荣,生态智慧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164~167页
    75 Fox W. The Deep Ecology-Ecofeminism Debate and Its Parallels, In: Sessions G. Deep Ec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 Boston: Shambhala Publications Inc., 1995, 第269页
    76 可以认为,规划理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规划中”的理论(theory in planning),一种是“规划的”理论(theory of planning),前者是关于规划要处理的环境(区域、城市等)的,后者才是涉及规划过程的(Faludi,1973)。然而,“规划的”理论是否是规划的内生性理论仍值得商榷。(Sorensen,1982; Reade,1987)
    77 RTPI,1996(2),参见曹康、吴丽娅,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哲学传统,城市规划学刊,2005(2),第65页
    78 一般而言,在传统哲学中思维与存在是最高范畴,关于认识的学问称之为认识论,而关于存在的学问则是本体论。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146~147页与合规律性(真)相统一的实践过程和过程本身。”李泽厚,美学四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第85页
    79 本体论(ontology)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意为关于存在、存在物的学说,原是17世纪唯理论者为证明“存在本质或本源”的终极真理性而引入古典哲学体系的。德国经院学者郭兰克纽(1547-1628)在其著作中第一次创用ontosophia一词,表示研究onto的一般的学问。其后德国哲学家沃尔夫(C·Wolff)将研究onto的一般学问称为ontologia(1670),进而把本体论看成一种导致有关存在本质的必然真理的演绎法。这样,本体论的基本涵义和研究内容就确定下来。然而,在何为“本体”的问题上,却形成了长达二百多年的论争,至今仍言人人殊。康德认为“自在之物”就是本体;黑格尔认为世界是绝对理念(精神)的体现,理念就是本体;胡塞尔的“先验本体论”认为本体是存在于实际思维或思维活动中的“观念”对象,而不是任何客观存在的客观实体;海德格尔的“基础本体论”认为本体是人的存在,存在就是本体;哈特曼的“批判本体论”认为本体就是存在本身,“现有的存在的本质在于它存在”。
    80 [美]苏珊·朗格,滕守尧译,艺术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第66~67页
    81 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4页
    82 参见[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张妮妮译,真实之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译者序,第2页
    83 参见孙施文,城市规划哲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第208~209页
    84 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325页
    85 参见[美]罗伯特·文丘里,周卜颐译,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第1~30页
    86 参见[德]A·G·汉贝尔,曹力鸥译,关于城市远景的主导思想,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建筑学:北京宪章、分题报告、部分论文,第99页
    87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在当代中国,见何锐编,前沿学人:批评的趋势,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第26页
    88 [挪威]阿伦·奈斯,转引自欧美生态建筑理论概述,世界建筑,9801,第69页
    89 [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张妮妮译,真实之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译者序,第3页
    90 Devall B, Sessions G, Deep Ecology: Living as if Nature Mattered, Salt Lake City: Peregrine Smith Books, 1985, chapter 3
    91 李章印,自然的沉沦与拯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155页
    92 [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转引自杨雁斌、薛晓源,冲突与解构:当代西方学术叙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44页
    93 [美]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第421页
    94 潘知常,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596页
    95 [德]海德格尔,彭富春译,诗·语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第70页
    96 [美]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第420页
    97 [德]卡西尔,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第284页
    98 [美]玛克斯·德索,兰金仁译,美学与艺术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第53页P179-182
    1参见潘知常,美学的边缘——存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卜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8页
    2高峰、汤茜草,无形城市——新时空背景下的城市发展形态,社会,2004(5),第20~23页
    3如同西方一样,当代中国城市审美意以与古代相比也已经相去甚远。由于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缓慢,更由于中国古代持续达几千年之久的农业文明异常强大,使得中国古代城市与乡村之间具有很强的同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古代城市的社会生活成为乡村的延续和变异。由此,在古代城市与乡村的审美意识之间也形成了某种同构关系,城市审美意识的独特性并不显著。而进入现代,特别是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迅猛发展,被马克思称作城乡无差别统一的局面被完全打破。一种全新的、具有西方现代特征的城市面貌,正以一日千里之势突现在人们的面前。在这种城市、城市社会、城市生活的巨大变化巾,现代城市美学观念迅速的生成,并表现为以“诬化”为显著特征的社会总体时尚。
    4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发社,2000,第439页
    5 乙世纪两方美学名著选(德国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第673页
    6[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转引自阎国忠,美学建构中的尝试与问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第403页
    7参见成砚,读城——艺术经验与城市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第20页
    8蔡禾,张应祥编,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J一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9[匈]阿诺得·蒙泽尔,居延安译,艺术社会学,_l二海:学林出版社,1987
    10应当认以到,城市给艺术家提供了多种主题:新的城市景观,丰富的人物形象,工业时代的产物以及城市中每时每刻发生着的事件。艺术家的作品又为人们提供了感知城市的多种途径。正如城市摄影家维克托·佰金(VictorBurgin)所说,“我们体验到的城市,既是真实存在的物质环境,同时又是小说、电影、照片中的城市,是电视屏幕上的城市”。
    11[法]亨利·勒菲弗尔,空间生产,转引自成砚,读城——艺术经验与城市空间,北京:中国建筑T业出版社,2004,第8页1220世纪90年代, 一批荚国城市社会学研究者提出“日常城市主义”(Everyday U1"banism)。他们的理论基于社会学家路易斯·沃斯(L,ouis’Wirth)对城市主义的定义,即“城市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日常”是指“城市居民共有的平凡而普通的生活体验:交通、工作、放松、在城市街道中穿行、购物、饮食等等”。在这些研究者眼中,城市空间就是“社会产品”,它由“城市居民的日常使用和社会实践创造出来”,同时,“可以在现代艺术、文学耵I电影中找到许多例子来认知场所的品质,因为这些作品的创作者具有创造力的、社会的和知识的自由和敏锐。遗憾的是,城市设计者却从未找到可以充分将城市的动感表现在自己的设计中的途径,反而有意无意的消除这种动感,以期寻找一种统一的真实性”。
    13[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孙非译,关学与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第16页
    14[美]彼得·弗伯斯,“从将来角度看刚过去的十年”笔谈,转引自张钦哲,美国建筑在争论中求索,世界建筑,1988(1),第34页
    15转引自许亦农,摩什·赛弗迪的建筑观点和艺术,新建筑,1986(1),第25页
    16毕达哥拉斯,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第32页
    17参见论文3.1.3中“天人合一的意境追求”及3.2.2中“对立统一的整体和谐”等相关内容
    18[德]鲍姆嘉通,转引自矫苏平,传统和谐观的突破,华中建筑,200l(1),第32页
    20[法]雨果,转引自窦武,北窗杂记,建筑师,总第73期,第72页
    21相对而言,“壮荚偏于对立,有更多的对立、严肃的因素;优美偏于和谐,更强调均衡和和谐。壮关更偏重于刚,更强调刚键、运动、气势、骨力;优美更侧重于柔,更突出柔媚、宁静、含蓄、神韵。壮美更趋于无限、主体、观念;优美则牢牢地守在有限、客体、感性里面。在感性特征上,壮美追求高大、方止;优美则以娇小、圆润为特征。对壮美的感受,在审美的自由愉悦中,还夹杂着一种昂扬奋发的情感;而对优美的感受,则多是一种单纯的愉悦和静观的享受”。在这里,并不是说中国传统城市美学缺乏壮美(阳刚之美),而是试图与前文西方古典城市进行比较,反映其“和谐”中的不同之处。就典雅与优美和壮美的不同而言,它不像优美那样偏于绮丽温柔,也不像壮美那样充满豪气,它是脱俗的。这种超凡脱俗有多种表现形式。参见周来祥,壮美与优美,再论美是和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笫297页;张法,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88~94页
    22唐·刘禹锡,石头城,刘禹锡集笺证(卷二四)
    23余秋雨,五城记,载丁文化苦旅,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第164页
    24参见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163~164页
    25吴忠强、陈秉钊、唐子来,21世纪的城市建筑:走向三大和谐,城市规划,1999(10),第20~22页
    26吴志强、陈秉钊、唐子来,2l世纪的城市建筑:走向三大和谐,城市规划,1999(10),第22页
    27董宪军,生态城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43~44页
    27[美]丹尼尔·贝尔,赵一凡等泽,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上海:三联书店,1989,第101页
    29袁鼎牛,审美牛态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第182页
    30[英]迈克·费瑟斯通,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第99页
    31[德]尼采,周围平译,悲剧的诞生,上海:三联书店,1986,第105页
    32史鸿文,论城市美的实质与特征,河南大学学报,2001,38(6),第74~75页
    33[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海源译,艺术与视知觉——视觉艺术心理学,北京:巾困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5页
    34[美]怀特海,科学与近代世界,何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第193页
    35袁鼎生,审美牛态学,北京:中国大面科全书山版社,2000,第117页
    36齐康主编,城市建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第40页
    37叶菁,城市外部公共空间的整合:[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2000,第27页
    38项秉仁,赖特,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第31页
    39项秉仁,赖特,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第39页
    40[荷兰]THOTH出版社编,付超等泽,荷兰景观与规划设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第30~33页
    41[美]康罗·罗伦兹,肖蓉译,攻击与人性,北京:作家出版社,1987,第228页
    42Peter Eisenman,Vision Unfolding:Architecture in the Age of:Electronic Media,Andreas Papadakis,Geoffrey:Broadbent&MaggieTroy,Free Spirit in Architecture,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2,第152页
    43[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李火山译,时间的种子,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第174页
    44[德]席勒,冯至、范大灿译,美育书简,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第102页
    45[美]罗兰·巴特,第三意义,转引自滕守尧,文化的边缘,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第81、250页
    46参见曾坚,当代世界先锋建筑的设汁观念——变异、软化、背景、启迪,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第58页
    47汪堂家,后结构丰义概观,转引自曾坚,当代世界先锋建筑的设计观念——变异、软化、背景、启迪,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第60页
    48参见曾坚,当代世界先锋建筑的设汁观念——变异、软化、背景、启迪,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第59页
    49参见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l,第115~116页
    50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164页
    51[美]罗蒂,李幼蒸译,哲学与自然之镜,北京:三联书店,1987,前言
    52李章印,自然的沉沦与拯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188页
    53[美]鲁道大·阿恩海姆,滕守尧、朱海源译,艺术与视知觉——视觉艺术心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392页
    54[关]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海源译,艺术与视知觉——视觉艺术心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393页
    55[荚]埃德蒙·N·培根,黄富厢、朱琪译,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59页
    56[美]埃德蒙·N·培根,黄富厢、朱琪译,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59页
    57参见曾坚,当代世界先锋建筑的设汁观念——变异、软化、背景、肩迪,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第60页
    58邱秀文,矶崎新,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第27页
    59清·叶燮,《原诗·内篇》
    60[西]阿森西奥,侯正华、宋晔皓译,生态建筑,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第158~163页
    61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773页
    62[德]恩斯特·卡西尔,符号形式哲学,转引自刘大基,人类文化及生命形式——卡西尔、朗格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第135页
    63[德]恩斯特·}西尔,于晓等译,语言与神话,上海:三联书店,1988,第167贞
    64[英]彼得·柯林斯,英若聪译,现代建筑设汁思想的演变——1750~195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第206~207页
    65[英]彼得·柯林斯,英若聪译,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1750~195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第207页
    66[意]阿尔多·罗西,城市建筑学,转引自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第409页
    67C.Alexander,Notes on the Synthesis 0f Form,Haryard University Press,1964
    68C.Alexander。Notes on。the Synthesis Of:Form,Haryard LJniversity Press,l964
    69[美]阿摩斯·拉波波特,黄兰谷等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第26页
    70[荚]阿摩斯·拉波波特,黄兰谷等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第33页
    71[美]阿摩斯·拉波波特,黄兰谷等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第27页
    72[英]特里·伊格尔顿,王杰等译,美学意识形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第368页
    73[匈]阿诺得·豪泽尔,居延安译,艺术社会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第39页
    74[匈]阿诺得·豪泽尔,居延安泽,艺术社会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第40页
    75参见宋建林,现代艺术社会学导论,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第180~203页
    76参见朱赢兀,美学与实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69页
    77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第36页
    78潘知常,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62页
    79[德]海森堡,吴忠译,物理学家的自然观,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第123页
    80潘知常,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68~69页
    81佛克马等土编,王宁等译,走向后现代主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第42页
    82老舍,骆鸵祥子,老舍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第422页
    83[前苏联]格·波·波利索夫斯基,陈汉章译,未来的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第139~140页
    84阿尔波特·J·拉特利奇,王求是、高峰译,大众文化与公园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85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m版社,2000,第148页
    86刘先觉,密斯·凡·德·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第82页
    87潘知常,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49页
    88[美]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第420页
    89[美]埃德蒙·N·培根,黄富厢、朱琪译,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90参见潘知常,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49~50页
    91宋建林,现代艺术社会学导论,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第384页
    92舒马赫,见埃伦费尔德,李云龙译,人道丰义的僭妄,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第2页
    93[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童明译,拼贴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20~2l页
    94Naess A.The Shallow and The Deep,Long—Range Ecology Movement:A Summary,Inquiry,.1973,16,第95~100页
    95[德]狄尔泰,狄尔泰全集(第七卷),转引自刘放桐等编,现代西方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第200页
    96荣耀,校园规划的人文观——对当前我国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反思,理想空间,2005(2),第10页
    97王镇华,转引自窦武,海峡那边的同行们,世界建筑,1990(2),第113页
    98[美]阿摩斯·拉波波特,黄兰谷等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第4页
    99Carolyn Armenta Davis,Tadao Ando:A Master Of Mystical Places,USA
    100[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转引自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第539页
    101[德]狄尔泰,狄尔泰全集(第七卷),转引自刘放桐等编,现代西方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第204~210页
    102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798页
    103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第1172页
    104参见王立山,建筑艺术的隐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第l页
    105[德]伽达默尔,墨哲兰、邓晓芒译,作为象征的艺术,引自胡经之、张首映主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第283页
    106参见[德]海德格尔,彭富春译,诗·语言·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第20~97页
    107[英]彼得·柯林斯,英若聪译,现代建筑设计思想的演变——1750~1950,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第207页
    108水晶石表现III,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第44页
    109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第780~781页
    110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第596页
    111陈伯冲,建筑形式论——迈向图像思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第286页
    112阎困忠,美学建构中的尝试与问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第152~155页
    113阎国忠,美学建构中的尝试与问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第153页
    114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39~40页
    115参见阎国忠,美学建构中的尝试与问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第154页
    116明·义震亨,《长物志》
    117[荚]卡斯腾·哈里斯,申嘉、陈朝晖译,建筑的伦理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第207页
    118[美]卡斯腾·哈里斯,申嘉、陈朝晖译,建筑的伦理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第208~209页
    119Gotthold Ephraim Lessing,Laocoon:An Essay upon the Limits of Painting and Poetry,trans.Ellen Frothingham,New York:Noonday,1961,第17页
    120[英]霍布斯,转引自潘知常,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第336页
    121[德]海德格尔,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桂林:广两师范大学出版礼,2000
    122[德]埃德蒙德·胡塞尔,吕祥译,现象学与哲学的危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123[德]海德格尔,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4[德]李西特尔,转引白丹尼尔·贝尔,赵一凡译,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上海:三联书店,1989,第177页
    125[美]卡斯腾·哈里斯,中嘉、陈朝晖译,建筑的伦理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第210页
    126[美]埃德蒙·N·培根,黄富厢、朱琪译,城市设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65页
    127[意]圣泰利亚,转引自罗小未主编,外国近现代建筑史(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59页
    128[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童明译,拼贴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143页
    129转引白[荚]柯林·罗、弗瑞德·科特,童明译,拼贴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144页
    130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笫126页
    131潘知常,反美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第354页
    132Martin Heidegge~“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in Poetry,Language,Thought,trans.Albert Hofstadter,New Y0rk:Harper and Row,197l,第160页
    133Martin Heidegger,“Building Dwelling Thinking”,in Poetry,Language,Thought,trans.Albert Hofstadter,New Y0rk:Harper and Row,1971,第160页
    134J.B.McLoughlin,Center or Periphery?Town Planning and Spatial Political Econom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A.1994,26(7),第112页
    135张兵,城市规划实效论——城市规划实践的分析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第161页
    136G.Cherry,Cities and Plans:The Shaping ofUrban Britain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Edward Arnold,1988,第78页
    137张兵,城市规划实效论——城市规划实践的分析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第164页
    138孙施文,城市规划哲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第170~178页
    139张兵,城市规划实效论——城市规划实践的分析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第158页
    140维特鲁威,高履泰泽,建筑十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第74页
    141吉芭欧文化中心,世界建筑,1999(3),第63页
    142张世英,哲学导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164页
    143[挪威]斯维尔·费恩,转引自刘临安,诠释自然与生命的建筑大师——斯维尔·费恩解读,建筑师,1999(2),第105页
    144[挪威]斯维尔·费恩,转引自刘临安,诠释自然与生命的建筑大师——斯维尔·费恩解读,建筑师,1999(2),第107页
    145[挪威]斯维尔·费恩,转引自刘临安,诠释自然与生命的建筑大师——斯维尔·费恩解读,建筑师,1999(2),第109页
    146[挪威]斯维尔·费恩,转引自刘临安,诠释自然与生命的建筑大jJiJj——斯维尔·费恩解读,建筑师,1999(2),第109页
    147汉宝德,大乘的建筑观,世界建筑,1990(5),第73页
    148[英]肯尼迪·弗兰姆普顿,原山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北京:中国建筑T业出版社,1988,第395页
    149前文见“精神独自的表达方式” 一节。可以认为,西方哲学美学思想中的“独白”主要来源于:一,早期的宗教、神话;二,较发达的宗教,例如基督教的上帝:三,主体性形而上学所谓的最终根据,例如康德的“绝对命令”。事实上,在中国哲学史上长期占据_丰导地位的儒家思想也追求“天”的独白,这是不同于西方模式的另一种独白形式。它的道德律是“天理”,“天理”是灭经地义的东西,不容许有任何交谈、商讨的余地。
    150[德]黑格尔,贺麟等译,哲学史讲演录·导言,北京:三联书店,1997,第246页
    151[美]v·科奇,文化利人的偏离,哲学研究,1986(10)
    152[美]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困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第88~89页
    153A.Altshuler,.The City Planning Process:A Political Analysis,The Comell IJniversity Press,1965,第373~374页
    154[美]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困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第89页
    155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第166~167页
    156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第166页
    157[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童明译,拼贴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8页
    158[前苏联]M·B·波索欣,冯文删译,建筑·环境与城市建设,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第34页
    159彭立勋,城市窄间环境美与环境艺术的创造,美学的现代思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第419页160十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第168~169页
    161吴良镛,改革·理论·哲学——基于城市建没的思考,城市规划理论·方法·实践,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162董宪军,牛态城市论,北京:巾国社会科学山版社,2002,第241页
    163[美]伯尔曼,贺卫方等译,法律与革命,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第441页
    164[美]理查德·瑞吉斯特,王如松、胡聃译,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第167~168页
    165[日]矶村英一主编,城市问题百科全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礼,1988,第ll页
    166鲍世行主编,城市规划新概念新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第16l页
    167王建国,牛态要素与城市整体空间特色的形成和塑造,建筑师,1998,82(6)
    168[美]刘易斯·芒福德,转引自吴良镛,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城市规划,1996(1),第35~4l页
    169[美]刘易斯·芒福德,转引自吴良铺,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城市规划,1996(1),第35~4l页
    170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王之佳等译,我们共同的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第10页
    171洛文斯的“自然资本主义”,参考消息,1999年11月10日
    172[英]E·F·舒马赫,虞鸿钧等译,小的是美好的,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第107页
    173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问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172页
    174参见[美]曼纽尔·卡斯特尔,崔保国等译,信息化城市,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75董宪军,qt态城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248页
    176[美]R·E·帕克,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第4页
    177吴良铺,国际建协“北京宪章”,世界建筑,2000(1)
    178鲍世行主编,城市规划新概念新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第162页
    179[美]唐纳德·沃斯特,侯文惠译,生态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411页
    180[美]唐纳德·沃斯特,侯文惠泽,生态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411~412页
    181[美]唐纳德·沃斯特,侯义惠泽,生态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412页
    182赵吉惠,沦儒学前景与2l世纪人类文化走向,中国文化研究,1996(春之卷)
    183联合国人居中心编,沈建国等译,城市化的世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第16页
    184[美]赛谬尔·亨廷顿,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第51贞
    185联合国人居中心编,沈建国等译,城市化的世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第ll页
    186联合围人民中心编,沈建围等译,城市化的世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第435页
    187联合国人居中心编,沈建国等译,城市化的世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第165页
    188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第270页
    189[日]矶村英一主编,城市问题百科全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第983页
    190转引白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编,社会学教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第229页
    191[荚]沙里宁,顾启源译,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第5页
    192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第247页
    19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132页P265-271
    1 [美]马斯洛等,林方编,人的潜能与价值,北京:华夏出版社,1982,第 230 页
    2 周正楠,媒介·建筑:传播学对建筑设计的启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第 94页
    3 [美]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1997,第 8 页
    4 [美]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1997,第 12 页
    5 [德]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转引自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北京:三联书店,1996,第 67 页
    6 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7 转引自鲁枢元,生态文艺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第 132 页
    8 参见[美]马尔库塞,李小兵译,审美之维,北京:三联书店,1989,第 271~278 页
    9 [美]托马斯·门罗,石天曙、滕守尧译,走向科学的美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第 71 页
    10 尽管很多美学家在审美心理学角度进行美学研究,但门罗的定义是目前所能够见到的最为明确的规定。门罗定义的缺陷在于:将审美心理学研究对象限定在与艺术作品有关的人类行为方面,既太窄(因为只限定与艺术作品有关的人类行为经验),又太宽(因为与艺术作品有关的人类行为并不都是审美行为)。综合来看,门罗的定义启示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作为审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审美经验:第一,应从审美经验与非审美经验的关系中去理解和把握审美经验;第二,应从外在审美行为、操作与内在审美心理状态、体验的统 一去理解和把握审美经验;第三,应从审美欣赏、审美创造、审美批评的统一去理解和把握审美经验。参见杨恩寰,审美心理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第 14~16 页
    11 K.Lynch, A Theory of Good City Form,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1
    12 转引自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第 40 页
    13 夏祖华、黄伟康编,城市空间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
    14 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第 155 页
    15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与文化,转引自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第 154 页
    16 [美]苏珊·朗格,滕守尧译,艺术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17 曾坚,生态建筑的审美观念与审美原则,载杨永生编,建筑百家言续编:青年建筑师的声音,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 166~169 页
    18 封孝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第 378 页
    19 封孝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第 378 页
    20 参见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第 56 页
    21 封孝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第 188 页
    22 封孝伦,人类生命系统中的美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第 89 页
    23 [德]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 119 页
    24 [美]苏珊·朗格,滕守尧译,艺术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第 69 页
    25 [法]勒·柯布西耶,陈志华译,走向新建筑,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第 92 页
    26 需要指出的是,苏珊·朗格虽然看到了艺术是情感的表现,但她所谓的情感概念、情感符号、普遍情感,实质上指的是情感中的不变因素。她断言艺术表现人类普遍情感,实际上割裂了情感之中不变因素与可变因素的有机结合,强调了人类情感中的生理因素而忽视了社会、文化因素。这就容易把“情感”之类引向抽象,甚至引向玄虚、空洞的境地。引文见[美]苏珊·朗格,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情感与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第 42 页
    27 参见[美]K·T·斯托曼,张燕云译,情绪心理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第 396 页
    28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第 61 页
    29 知觉与感觉不同之处在于:感觉是对事物个别特征的反映,而知觉却是对于事物的各个不同的特征——形状、色彩、光线、空间、张力等要素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性把握,甚至包括对这一完整形象所具有的种种含义和情感表现性的把握。参见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第 57 页
    30 参见[英]鲍桑葵,张今译,美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1 李泽厚,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第 533 页
    32 李泽厚,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第 75 页
    33 参见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第 36~40 页
    34 参见彭立勋,美感心理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第 26~51 页
    35 支文军、徐千里,建筑体验:建筑批评与作品分析,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第94 页
    36 参见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第 52~60 页
    37 参见[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视觉艺术心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第 609~613 页
    38 Yoshinobu Ashihara, The Absthetic Townspace, The M.I.T Press, 1979
    39 参见[日]芦原义信,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第 13 页
    40 Richard Hedman, Andrew Jaszewski, Fundamentals of Urban Design, Planners Press,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84, 第 58~59 页
    41 参见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 202~203 页
    42 Kevin Lynch, The Image of the City, The M.I.T Press, 1985, 第 146 页
    43 Kevin Lynch, The Image of the City, The M.I.T Press, 1985, 第 119 页
    44 Kevin Lynch, The Image of the City, The M.I.T Press, 1985, 第 118 页
    45 参见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 39 页
    46 [美]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严小婴译,城市并非树形,建筑师,1985(24),第 207~ 208 页
    47 参见曾繁仁,西方美学论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第 435 页
    48 [瑞士]卡尔·荣格,黄奇铭译,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第 193 页
    49 Rob Krier, Urban Space, New York: Rizzloi International, 1979, 第 3~24 页
    50 [德]雷蒙·巴耶,孙非译,20 世纪德国的美学,载美学译文(3),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 340 页
    51 Aldo Rossi, An Analogical Architecture, Dr. Andreas C. Papadakis & Harriet Watson, New Classicism, London: Academy Group LCD. 1990
    52 参见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 43 页
    53 [美]埃德蒙·N·培根,黄富厢、朱琪译,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前言
    54 [英]D·肯特,谢立新译,建筑心理学入门,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第 36 页
    55 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 33 页
    56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第 65 页
    57 周正楠,媒介·建筑:传播学对建筑设计的启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第 123页
    58 参见彭立勋,审美经验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第 225~241 页
    59 参见林同华,审美文化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第 128~172 页
    60 李泽厚,审美与形式感,转引自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第 72 页
    61 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 32 页
    62 [奥]卡米诺·西特,城市建设艺术,转引自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 196 页
    63 参见[挪威]诺伯格·舒尔兹,尹培桐译,存在·空间·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64 Christian Norberg-Schulz, Genius Loci-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Rizzoli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Inc., 1980, 第 122 页
    65 参见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 208~209 页
    66 参见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第 208 页
    67 [美]阿摩斯·拉波波特,黄兰谷等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68 参见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 46 页
    69 [美]阿摩斯·拉波波特,黄兰谷等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第 50 页
    70 参见朱文一,空间·符号·城市——一种城市设计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71 参见赵冰,4!——生活世界史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72 [美]乔弗莱·司谷特,张钦楠译,人文主义建筑学——情趣史的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第 119 页参见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 96 页;蔡禾,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74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第 374 页
    75 [美]克莱夫·贝尔,周金环、马钟元译,艺术,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第 6 页
    76 [德]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第 50 页
    77 参见曾坚,生态建筑的审美观念与审美原则,载杨永生编,建筑百家言续编:青年建筑师的声音,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 166~169 页
    78 《生物多样性公约》对“签署国家”要求:采用国家生物庞杂度策略和行动方案;建立全国保护区体系;采纳可以产出对提高保育和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的诱因;恢复恶质化的栖息地区;保育陷入危机的物种和生态体系;尽可能的减低或是避免生物资源的使用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的冲击;尊重、保护和维持当地和原住民的知识、创新和习俗;确保生物科技产品应用的安全性。参见海热提、王文兴,生态环境评价、规划和管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79 [法]莫里斯·埃马尔,公共场所与个人生活面面观,信使,1986(2)
    80 转引自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第 127 页
    81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第 4 页
    82 参见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第 73~79 页
    83 可以认为,理解的客体是城市审美对象、设计者和特定社会背景以及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理解的主体则有实践的主体、认识的主体、接受的主体和改造客体、进行能动创造并超越设计者、设计作品,甚至超越特定社会背景的主体。审美的理解层次因而具有多种情况。
    84 参见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第 74 页
    85 参见[美]苏珊·朗格,滕守尧译,艺术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86 参见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第 75 页
    87 [美]苏珊·朗格,哲学新解,转引自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第 76 页
    88 [美]苏珊·朗格,滕守尧译,艺术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89 [印]查尔斯·柯里亚,转引自王毅,黑白之间——北京电影学院逸夫影视艺术中心创作杂记,建筑学报,2000(10),第 29 页
    90 [奥]A·阿德勒,黄光国译,自卑与超越,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第 7 页
    91 鲁枢元,生态文艺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第 44~46 页
    92 曾永成,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第 224页
    93 钱兆华,全息隐能量场与新宇宙观,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第 265 页
    1 [美]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第 419~420 页
    1、[美]查伦·斯普瑞特奈克,张妮妮译,真实之复兴:极度现代的世界中的身体、自然和地方,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2、[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刘耳、叶平译,哲学走向荒野,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3、[美]大卫·雷·格里芬等,鲍世斌等译,超越解构:建设性后现代哲学的奠基者,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美]大卫·雷·格里芬,王成兵译,后现代精神,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5、[美]詹奇,曾国屏等译,自组织的宇宙观,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6、[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张峰、吕世平译,单向度的人:对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7、[美]弗莱德·多尔迈,万俊人等译,主体性的黄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8、[美]罗蒂,李幼蒸译,哲学与自然之镜,北京:三联书店,1987
    9、[英]吉登斯,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0、[德]海德格尔,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1、[德]恩斯特·卡西尔,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12、[瑞士]C·荣格,黄奇铭译,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
    13、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14、姚大志,现代之后:20 世纪晚期西方哲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15、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6
    16、冯友兰,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7、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18、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9、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0、赵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1、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2、李荣海,中西天人观的比较分析及其启示意义,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6(6)
    23、[美]科里考特,生态学的形而上学含义,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8(4)
    24、Bill Devall and George Sessions. Deep Ecology: Living as if Nature Mattered. Salt Lake City: Peregrine Smith Books, 1985
    25、Neass A. Self Realization: An Ecological Approach to Being in the World. In: Sessions G. Deep Ecology for the 21st Century. Boston: Shambhala Publications Inc, 1995
    26、Warwick Fox. Deep Ecology: A New Philosophy of Our Time? The Ecologist 14, 1984 (5/6)
    27、Kant I. Duties to Animals, Armstrong S J , Botzler R G , ed. Environmental Ethics: Divergence and Convergence. McGraw-Hill Inc, 1993
    28、Pepper D. Modern Environmentalism,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29、[美]H·帕克,张今译,美学原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0、[美]苏珊·朗格,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情感与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31、[美]马尔库塞,李小兵译,审美之维,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
    32、[英]鲍桑葵,张今译,美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3、[法]丹纳,傅雷译,艺术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34、[法]米盖尔·杜夫海纳,孙非译,美学与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卷) 2 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36、李泽厚,华夏美学,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37、李泽厚,美学四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38、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39、张法,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0、张法,20 世纪西方美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41、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2、潘知常,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43、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在阐释中理解当代生命美学,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44、刘成纪,物象美学:自然的再发现,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
    45、朱立元编,西方美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
    46、牛宏宝,西方现代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7、汝信、王德胜编,中国美学·1,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8、姚文放,美学文艺学本体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9、周来祥,再论美是和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50、阎国忠,美学建构中的尝试与问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51、阎国忠,美是上帝的名字:中世纪神学美学,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52、彭立勋,美感心理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
    53、彭立勋,美学的现代思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54、彭立勋,审美经验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5、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56、袁鼎生,审美生态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57、杨恩寰,审美心理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58、林同华,审美文化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59、成复旺,神与物游:论中国传统审美方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60、蔡鐘翔,美在自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61、袁济喜,和:审美理想之维,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
    62、蔡钟翔、曹顺庆,自然·雄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63、郑元者,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
    64、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65、曾繁仁,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3)
    66、奥斯丁,余晖译,美是环境伦理学的基础,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8(1)
    67、高靖生,世界与大地——海德格尔艺术哲学的核心概念,成言艺术,2003(7)
    68、[美]阿恩海姆,滕守尧、朱疆源译,艺术与视知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69、[美]苏珊·朗格,滕守尧译,艺术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70、[美]克莱夫·贝尔,周金环、马钟元译,艺术,北京: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
    71、[英]弗兰西斯·弗兰契娜、查尔斯·哈里森编,张坚、王晓文译,现代艺术与现代主义,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6
    72、[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73、[德]曼·科·希勒布雷希特,现代派艺术心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74、[法]德比奇等,徐庆平译,西方艺术史,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75、[捷]欧根·希穆涅克,董学文译,美学与艺术总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
    76、[前苏联]列·谢·维戈茨基,周新译,艺术心理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77、王国维攢,人间词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78、吴冠平主编,艺术电影速查手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
    79、摄影速查手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
    80、世界绘画大师图典,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1、李涛、张弘苑编,中国名画经典,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2002
    82、蒙培元,情感与理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83、罗筠筠,梦幻之城——当代城市审美文化的批评性考察,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B (生态)科学、文化及社会学理论
    84、[法]孔多塞,何兆武等译,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85、[芬兰]冯·赖特,陈波等译,知识之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86、吴国盛,让科学回归人文,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87、李章印,自然的沉沦与拯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88、黄鼎成等,人与自然关系导论,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89、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90、戴天兴编,城市环境生态学,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91、海热提、王文兴,生态环境评价、规划与管理,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9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吴海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 年以前的世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93、[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吴海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94、[美]弗?卡普拉,冯禹等编译,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95、[美]H·罗尔斯顿,杨通进译,环境伦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96、[美]唐纳德·沃斯特,侯文惠译,生态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97、[美]阿尔·戈尔,濒临失衡的地球——生态与人类精神,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1997
    98、[美]卡洛琳·麦茜特,吴国盛等译,自然之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99、[美]弗·卡特、汤姆·戴尔,表土与人类文明,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7
    100、[英]汤因比,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1、[英]庞廷,王毅、张学广译,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02、[英]霍布斯鲍姆,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3、[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104、[日]今道友信,转引自张华金,文明与社会进步,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105、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06、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07、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08、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前景,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
    109、刘沛林,风水·中国人的环境观,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110、何锐编,前沿学人:批评的趋势,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
    111、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112、蒋述卓等,城市的想象与呈现:城市文学的文化审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3、[美]亨廷顿,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114、[美]卡林内斯库,顾爱彬、李瑞华译,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15、[美]特纳,邱泽奇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16、[英]费瑟斯通,刘精明译,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117、[德]曼海姆,张旅平译,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现代社会结构的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118、[匈]阿诺得·豪泽尔,居延安译,艺术社会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
    119、[日]横山宁夫,毛良鸿、朱阿根等译,社会学概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120、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绿色经典文库·我们共同的未来,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121、高丙中,居住在文化空间里,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122、尹永文,到古代中国去旅行:古代中国风情图记,北京:中华书局,2005
    123、苗启明,原始思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24、李智,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思潮,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125、杨雁斌、薛晓源编选,流变与走向:当代西方学术主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26、杨雁斌、薛晓源编选,冲突与解构:当代西方学术叙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27、杨雁斌、薛晓源编选,重写现代性:当代西方学术话语,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28、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29、花建、于沛,文艺社会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130、刘崇顺等,文艺社会学概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
    131、宋建林,现代艺术社会学导论,北京:知识出版社,2003
    132、蔡禾、张应祥编,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C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理论
    133、[美]卡斯腾·哈里斯,申嘉、陈朝晖译,建筑的伦理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34、[美]阿摩斯·拉普卜特,黄兰谷等译,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35、[美]乔弗莱·司谷特,张钦楠译,人文主义建筑学——情趣史的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136、[美]托伯特·哈姆林,邹德侬译,建筑形式美的原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137、[美]罗伯特·文丘里,周卜颐译,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138、[美]亚伯,张磊等译,建筑与个性:对文化和技术变化的回应,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39、[英]爱德华兹,周玉鹏等译,可持续性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40、[英]佩夫斯纳,殷凌云等译,现代建筑与设计的源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41、[英]肯尼思·弗兰姆普敦,原山等译,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142、[英]布莱恩·劳森,杨青娟等译,空间的语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43、[法]罗兰·马丁,张似赞、张军英译,希腊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韩国建筑世界杂志社编,邹禾译,前卫建筑师崔冠英,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144、[意]L·本奈沃洛,邹德侬、巴竹师、高军译,西方现代建筑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45、[意]布鲁诺·塞维,张似赞译,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146、[西班牙]阿森西奥,侯正华、宋晔皓译,生态建筑,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47、[挪威]诺伯格·舒尔兹,尹培桐译,存在·空间·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148、[日]市川政宪、松本透、近藤幸夫,胡惠琴译,后现代建筑佳作图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
    149、[日]矶崎新,胡倩、王昀译,未建成/反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50、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
    151、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52、曾坚,当代世界先锋建筑的设计观念——变异、软化、背景、启迪,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153、曾坚、陈岚、陈志宏编,现代商业建筑的规划与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154、周浩明、张晓东编,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155、李华东主编,高技术生态建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156、王天锡,贝聿明,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157、李大夏,路易·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158、吴焕加,雅马萨奇,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159、窦以德,詹姆士·斯特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60、马国馨,丹下健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161、郑时龄、薛密,黑川纪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162、项秉仁,赖特,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163、刘先觉,密斯·凡·德·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164、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165、王其亨编,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166、刘先觉编,现代建筑理论——建筑结合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的新成就,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67、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68、周正楠,媒介·建筑:传播学对建筑设计的启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169、王蔚,不同自然观下的建筑场所艺术:中西传统建筑文化比较,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170、徐千里,创造与评价的人文尺度:中国当代建筑文化分析与批判,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71、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172、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173、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74、汪正章,建筑美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175、刘景樑编,天津建筑图说,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
    176、吴良镛,国际建协“北京宪章”,世界建筑,2000(1)
    177、曾坚、尹海林,对建立中国特色的建筑美学体系的思考,建筑学报,2003(1)
    178、齐康,建筑·空间·形态,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
    179、张利,跃进的詹克斯和他的“跃进的宇宙”——读查尔斯·詹克斯的《跃迁的宇宙间的建筑》,世界建筑,1997(4)
    180、刘临安,诠释自然与生命的建筑大师——斯维尔·费恩解读,建筑师,1999(2)
    181、[日]黑川纪章,意义的生成,新建筑,1991(2)
    182、David Lloyd Jones, Archite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an imprint of Calmann & King Ltd, 1998
    183、[美]刘易斯·芒福德,倪文彦、宋俊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184、[美]柯林·罗、弗瑞德·科特,童明译,拼贴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85、[美]埃德蒙·N·培根,黄富厢、朱琪译,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86、[美]凯文·林奇、加里·海克,黄富厢等译,总体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87、[美]凯文·林奇,林庆怡、陈朝晖、邓华译,城市形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88、[美]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89、[美] R·E·帕克等,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190、[美]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编,俞孔坚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91、[美]理查德·瑞吉斯特,王如松、胡聃译,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92、[美]I·L·麦克哈格,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193、[美]莫什·萨夫迪,吴越译,后汽车时代的城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194、[美]沙里宁,顾启源译,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195、[美]J·O·西蒙德,王济昌译,景园建筑学,台湾台隆书店,1982
    196、[英]F·吉伯德,程里尧译,市镇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
    197、[英]大卫·路德林、尼古拉斯·福克,王健、单燕华译,营造 21 世纪的家园——可持续的城市邻里社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198、[奥]卡米诺·西特,仲德昆译,城市建设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0
    199、[丹麦]扬·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00、[荷兰]THOTH 出版社编,付超等译,荷兰景观与规划设计,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01、[日]岸根卓郎,高文琛译,迈向 21 世纪的国土规划,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02、[日]芦原义信,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203、傅刚、费清,都市村庄,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204、傅崇兰等,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05、庄宇,城市设计的运作,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206、董宪军,生态城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07、孙施文,城市规划哲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208、张兵,城市规划实效论——城市规划实践的分析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09、胡俊,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210、朱文一,空间·符号·城市——一种城市设计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11、王祥荣,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12、王祥荣,生态建设论:中外城市生态建设比较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13、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14、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15、刘君德、汪宇明,制度与创新:中国城市制度的发展与改革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16、叶骁军等,控制与系统:城市系统控制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17、顾朝林等,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18、任平,时尚与冲突——城市文化结构与功能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19、唐军,追问百年:西方景观建筑学的价值批判,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20、刘贵利,城市生态规划理论与方法,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21、王鹏,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22、金俊,理想景观:城市景观空间系统建构与整合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23、董卫、王建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24、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25、黄亚平,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26、韩冬青、冯金龙,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27、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28、王晓俊,西方现代园林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229、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30、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31、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32、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33、成砚,读城——艺术经验与城市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34、吴家骅,景观形态学:景观美学比较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35、汪德华,中国山水文化与城市规划,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36、龙彬,中国古代山水城市营建思想研究,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37、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238、汪德华,中国城市规划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39、中国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手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240、胡序威,区域与城市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41、周干歭,城市及其区域——一个开放的特殊复杂的巨系统,城市规划,1997(2)
    242、吴良镛,芒福德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人居环境学建设的启示,城市规划,1996(1)
    243、吴良镛,城市美的创造,建筑师,1987(27)
    244、沈克宁,生态城市和“绿色”社区的设计原则,建筑师,1999(88)
    245、敬东,阿尔多·罗西的城市建筑理论与城市特色建设,规划师,1999(2)
    246、孙凤歧,营造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城市景观,建筑创作,2003(7)
    247、曹康、吴丽娅,西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哲学传统,城市规划学刊,2005(2)
    248、高峰、汤茜草,无形城市——新时空背景下的城市发展形态,社会,2004(5)
    249、吴志强、陈秉钊、唐子来,21 世纪的城市建筑:走向三大和谐,城市规划,1999(10)
    250、[美]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严小婴译,城市并非树形,建筑师,1985(24)
    251、C.A.Doxiadias ,Order in our thinking of need for a total opproach to the anthropocosmos, In Architecture Year Book,1974
    252、Amos Rapoport. Human Aspects of Urban Form. New York, Pergamon Press,1977
    253、C.Alexander, Notes on the Synthesis of For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254、G.Cherry, Cities and Plans: The Shaping of Urban Britain in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 Edward Arnold, 1988
    255、A.Altshuler, The City Planning Process: A Political Analysis, Th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65
    256、Richard Hedman, Andrew Jaszewski, Fundamentals of Urban Design, Planners Press,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84
    1、郝卫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定位与定向:[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3
    2、钱永胜,生态城市系统管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1
    3、徐青,从生态学到生态美学——关于生态美学发生发展的思考:[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学,2003
    4、孙炜玮,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纲要:[硕士学位论文],杭州:浙江大学,2001
    5、徐苏宁,城市设计美学论纲:[博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1
    6、陈勇,生态城市及其规划建设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建筑大学,2000
    7、蔡云楠,现代山地城市美学研究——体系、观念、方法:[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建筑大学,2000
    1、[日]《a+u》
    2、[日]《新建筑》
    3、《建筑学报》
    4、《建筑师》
    5、《城市规划学刊》
    6、《城市规划》
    7、《世界建筑》
    8、《新建筑》
    9、《规划师》
    10、《时代建筑》
    11、《城市环境设计》
    12、《城市建筑》
    13、《建筑创作》
    14、ABBS 建筑论坛:www.abbs.com
    15、当代中国建筑论坛:www.ccabbs.com
    16、视觉中国:www.chinavisual.com
    17、中国建筑艺术网:www.aaart.com.cn
    18、筑龙网:www.sinoaec.com
    19、自由建筑报道:www.far2000.com
    20、中国建筑网:www.sjbbs.com
    21、景观中国:www.landscapecn.com
    22、现代城市研究:www.mur.cn
    23、中国城市网:www.chinacsw.com
    24、CACP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www.cacp.org.cn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www.cin.gov.cn
    26、CNKI 中国期刊网数据库:www.edu.cnki.net
    27、维普资讯网:www.tydata.com(天津大学图书馆镜像)
    28、超星数字图书网:www.ssreader.com(天津大学数图管理中心镜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