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当代中国公民意识发育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化是近百年来中西方社会发展脉络和世界秩序变动的最深刻内涵,而精神层面的变革又是现代化过程中最内蕴的变革。公民意识作为现代社会中基本的精神蕴涵,其对于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发挥着重要的功能,这种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它对我国传统臣民意识的否定和超越,而且还体现在它对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精神揭示和观念引导上。在政治领域,公民意识既是民主政治确立和发展的思想先导,也是民主政治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更是维护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在经济领域,公民意识既通过颂扬人的主体性而满足了市场经济对于市场主体独立性的要求,也通过契约精神的彰显而有助于市场经济中契约关系的确立,更通过对社会法治化的引导与推动而保证了市场经济的规范运行;而在文化领域,公民意识则是人的观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它不仅使现代人更加崇尚自由、平等、民主、理性、宽容等精神,而且还培养了现代人对于公共性价值深刻的体认与关怀。现代社会中公民意识的要义更在于它的政治内涵,其侧重于公民在人格上的独立性与平等性,在权利义务上的对等性与统一性以及在公共政治参与中的真实性与有效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意识就是现代社会成员对于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的自觉反映,其主要体现了公民对于自身在政治上和法律上的地位、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公共政治参与的感受、认知和评价。公民意识以公民主体身份为前提和基础,公民主体身份表达了公民之间独立、自由、平等的社会关系,即公民在人格上是独立的,在身份上是平等的,而在权利和义务方面则是对等的。公民意识主要反映的是公民和国家的关系,它意味着公民与国家间存在着彼此尊重和相互制约的权责体系。公民意识是以公民的公共政治参与为其基本表征,现代社会中公民角色的重要特征就在于每位公民都能平等而自由地参与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过程。因而从结构内容上来说,公民意识主要包括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公民意识的核心是公民主体意识的觉醒,公民角色的价值蕴含就在于其对人主体性颂扬,它要实现传统依附性人格的现代性转变,塑造公民的主体性人格,并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是人的主体意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权利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现实性肯定,更是人的主体性价值的本质体现。而责任意识则是权利意识的内在规定,权利本身就包含着责任的要素,任何一种行为既要遵循权利法则,同时就要遵循责任法则,因而从来就不存在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的主体权利。参与意识则是公民意识实现的内在要求,公民只有通过参与公共政治生活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展现公民角色的价值,从而最终确立公民在政治上的主体地位。
     公民意识是在西方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孕育出来的文化产物,也是特殊历史背景下政治、经济与社会之间互动作用的结果,因而从西方公民意识形成的历史轨迹来看,公民意识的发育有其必要的经济机制、社会机制和政治机制。从经济机制来说,市场经济引导了公民意识的最初发育。市场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以其巨大的渗透力彻底实现了对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和超越,它要求社会成员摆脱根植于自然经济中的地缘界限、血缘伦理和等级依附,而以独立和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市场交换体系中。因而市场主体间的自由和平等是市场经济的集中体现,更是市场经济在法权关系上的必然要求,而这不仅构成个体独立性的现实基础并使个人产生主体的意识,而且市场经济中法权关系意志形态化的结果就是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凝结。同时作为一种普遍交换的体系,市场经济是以高度发达的社会分工为重要标志,社会分工的复杂化必然导致市场主体之间的依存关系越来越紧密,而这也使个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那种寓于群体内的封闭式生存格局并逐步形成积极参与的意识。从社会机制来说,市民社会构成了公民意识发育的社会基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市民社会是以个体独立性为核心,并以独立个体间的自主交往或结合为基本的社会关系,它与传统社会中带有依附性、等级性和同质性的个体结合形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可以说,正是市民社会的产生真正实现了人类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革命性转变。市民社会是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而逐步实现了与政治国家相分化的要求,并同时确立了与公共政治领域相对立的社会自治领域,其中包括家庭私人领域、社会中“需要的体系”以及文化公共领域。家庭私人领域作为市民社会生活的开始,它推动着个体公民意识的最初启蒙,社会中“需要的体系”作为市民社会生活的核心,它使公民意识获得了形式化的普及,而文化公共领域作为市民社会生活的最高层次,它则实现了公民意识的实质性升华。从政治机制来说,现代民主政治是公民意识发育的制度保障。现代民主政治对于传统政治体系的颠覆是市民社会发展的结果,市民社会产生最大的政治意义就在于其真正实现了与政治国家的相互分化和相互独立,并在两者互动与博弈的过程中推动着社会政治结构的分化和功能的专业化、政治权威的理性化与合法化、政治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政治运作的制度化与法治化以及政治参与的普遍化与高效化。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市民社会是孕育现代民主政治的摇篮。而对于公民意识的发育来说,现代民主政治既为公民主体地位的确立提供着健全的制度保障,也通过民主制度的教育功能而塑造着良好的公民性格,更通过制度化的政治参与而为公民意识的发育提供着必要的政治实践。
     纵观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公民意识的发育可谓是步履维艰。在传统社会下,个体独立性明显先天不足,漫长的专制制度、悠久的小农经济以及严格的宗法族制塑造了中国民众根深蒂固的臣民意识,个人缺乏政治主体的内在自觉。而在近代文化启蒙的过程中,由于先天缺乏现代性文化根植的土壤以及中西方政治文化内在价值系统的巨大差异,从西方引进的思想观念很难深入到中国的文化价值体系中。因而当人们向西方寻求真理,接受有关平等、自由、民主、权利、义务等观念时,主要是接受了这些观念的表层含义,而忽略了这些观念背后的内在价值准则和理论根源。而且在当时救亡压倒启蒙的历史背景下,个人的解放和主体内在的自觉也在救亡图存和振兴民族的浪潮冲击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消解而暗含局限性。建国以后,我国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总体性”的社会安排使国家垄断了所有的社会资源和空间,绝对而全面的集中控制严重窒息了社会自主机制和私人生活的空间,它使得国家之外不存在任何资源的流动以及社会自主的领域和力量,独立的个人以及个人间自主的社会交往也根本无法实现,公民意识也就更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国家逐步放松了对社会和个人的管制,一定程度的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多元化使公民开始了解到自身本该具有的一些权利和责任,公民意识也有所觉醒。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受到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我国公民意识真正形成的主体范围还很有限,公民意识整体上还处于薄弱状态。公民虽然都知道需要民主政治,但其适应民主政治的心理并不成熟,这主要表现在公民的政治认知能力还比较低,民众对于国家政治体系的架构、政治游戏的规则以及自身的权利和义务还缺乏必要的认识;公民对于开明专制还有所期待,并存在着对精英主义的盲目崇拜以及畏惧和逃避政治的心理;公民的法治意识还不强,伦理的规范作用在日常行为中远远大于法律,宪法在公民心目中地位低下;公民的政治效能感不强,公民重政治输出但却忽视政治输入,政治参与的意识还不高,从而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权威性人格。而究其原因,当前小农经济及小农意识仍然很顽固,传统政治文化依然是难以冲破的文化樊篱,市民社会发展滞后导致公民意识发育缺乏必要的社会根基,而民主制度供给不足则引发公民角色体验的缺失。因而面对这些困难与挑战,我们应该从社会整体上去审视,并把公民意识的培育看作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它只有通过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完成。具体而言,公民意识的发育既需要公民个人的自发启蒙,也需要国家有针对性的培养与引导,更需要社会整体氛围的熏陶与感染。公民意识培育的模式既需要借鉴西方那种自发生成模式,同样也需要国家和社会有计划的建构生成模式。市民社会的建构可以为公民意识的发育提供坚实的社会根基,系统的公民教育可以为公民意识的发育提供专业化的培养和训练,政治社会化可以为公民意识的普及与传播提供多样化的形式和渠道,有序的政治参与则可以为公民意识的发育提供必要的政治实践。可以说,我国公民意识的发育必将是多种力量、不同模式以及多元路径共同作用的结果。
The modernization is the most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the East and West social development in last century, and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change of the modernized process. As the basic spiritual implication of the modern society, citizen consciousness plays an important function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in our country. This kind of function not only limits to the denial and transcendence to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but manifests in the spiritual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In political sphere, citizen consciousness is not only the thought leader for the democracy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but the psychological basis of effective operation of democracy and the important safeguard for political stability. In economic domain, citizen consciousness satisfies the market economy regarding the independence requirements for market players, and it is helpful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 by manifesting contractual spirit. Moreover, it ensures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through guiding the rule of law. In cultural field, citizen consciousness is the important symbol of concept modernization, which not only enabled people to be more respect for freedom, equality, democracy, rationality, tolerance, but trains the modern people with the deep understanding and care for public value. In modern society, the essential meaning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lies in the political connotation, which emphasizes citizen's independence, unity of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validity of public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is sense, citizen consciousness is citizen's conscious reflection for citizen's role and value, which mainly reflects citizen's feeling, cognition, appraisal of citizen's political status, own rights and obligations, the public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itizen consciousness takes citizenship as its premise. Citizenship expresses the independence, freedom and equality among the citizens, that is, citizens is independent in personality, equal in status, and equal in rights and obligations. Citizen consciousness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itizens and state, it means that mutual respect and mutual responsibility exist between citizens and the state. Citizen consciousness takes citizen's public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s its basic attribute. In modern society the key character of citizen role lies in equal participation in political process. Therefore from the structural content, citizen consciousness mainly includes citizen's main body consciousness, right consciousness,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and sense of participation. Citizen's main body consciousness is the core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The value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lies in the praise to human subjectivity,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personality to modern personality, molds citizen's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and raises citizen's main body consciousness. Right consciousness is the inevitable product when person's main body consciousness develops to the certain stage. The right affirms person's main body status, and it is the reflection of person's independent essence.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is the intrinsic stipulation of the right consciousness, the right in itself contains responsibility factor, any kind of behavior not only follow the right principle, but follow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thus there is not any right without undertaking any responsibility.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is the intrinsic request for the realization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Only through the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political life, the citizen can realize own right and duty, and demonstrate citizenship value, thus establishes citizen's main body status ultimately.
     Citizen consciousness is the cultural product which breeds in the West long history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is also the result which politics, economy and society interacts in the special historical background. From the prospective of historical formation process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its growth has essential economic mechanism, social mechanism and political mechanism. From the economic mechanism, the market economy guides the initial growth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As the huge penetrability, the market economy thoroughly realizes the disintegration and transcendence to the traditional natural economy, it requests the members of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get rid of geography boundary, blood relationship ethics and the rank attachment which were rooted in the natural economy, and participates in the market system with the independence and equality. The independence and equality among market players is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the market economy, is also the necessary requirement in jurisdiction relations of market economy. This not only forms the reality basis of individual independence and causes the main body consciousness personally, but also the condensation of right and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is the result which is generated by jurisdiction relations of the market economy. Simultaneously as a universal exchange system, the market economy takes highly developed social division of labor as the important symbol. Complicated social division caus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market players to be closer inevitably, which makes person get rid of the enclosed survival pattern in natural economy, and forms the positive participation consciousness gradually. From the social mechanism, civil society constitutes the social basis for the growth of the citizen consciousness. As a special form of society, civil society takes the individual independence as its core, and takes individual's independent contact or union as the basic social relations.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social relation with dependency, hierarchy and homogeneity. Civil society realizes social revolutionary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status" to "the contract". Civil society gradually separates from the State on the basis of market economy development, and simultaneously establishes social autonomous domain which opposed with the public political realm, including family domain, economic exchange system and cultural public domain.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civil society, the family personal domain impels the initial initiation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As the core of the civil society, the market exchange system realizes the formalized popularization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As the highest level of the civil society, the cultural public domain realizes substantive sublimation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From the political mechanism, the modern democracy is the system safeguard for the growth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The subversion between modern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the traditional political system is th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The biggest political significance of civil society is the mutual division and independence between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ivil society and the state promotes political structure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function specialization, political authority's rationalization and the legalization, scientific and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politic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s efficiency and generalization. Therefore in a sense, civil society is the cradle for modern democracy. Regarding growth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the modern democracy provides the growth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with perfect system safeguard. Through democratic system's education function, the modern democracy can form the good citizen. Through the institutionalize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modern democracy can provide the growth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with the essential political practice.
     Looks back social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the reality in our country, the process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is bad. In traditional society, individual independence is congenitally deficient obviously. The long despotic system, the glorious small peasant economy and strict patriarchal family system mold Chinese ingrained subject consciousness. Individual lacks the intrinsic sense of the political main body. But in modern culture enlightenment process, the introduction of ideas from the West is difficult to go deep into Chinese culture value system due to congenitally lacking the soil which the modern culture is rooted in as well as the hu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West political culture and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So when people seek the truth from the West and accept equality, freedom, democracy, right, duty and other concepts, people just accept the surface meaning of these concepts, but neglecting the intrinsic value of these criteria behind the concept and theory. Moreover at that time saving the nation overwhelming the Enlightenment, the growth of individual liberation and the main body intrinsic consciousness is limited by the tide of saving the nation and promoting the country in some degree.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nation, our country establishes the high degree of concentrated politics and the economic system, "the general" social arrangements cause the state monopoly all social resource and the space. Absolute control suffocates the social independent mechanism and the personal life space seriously, and there are no resources out of country's control and the social independent domain. Independent individual as well as individual independent social interaction is radically unable to realize, not to mention the growth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along with our country's economic system and political reform, the state relaxes controls on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A certain degree of political democracy, market economy and pluralistic society make the citizen began to realize that everyone originally should have some rights and the responsibility, citizen consciousness grows a little. But at the same time, we realize that citizen consciousness is still limited to the scope of people, citizen consciousness as a whole is still in the weak state. Although the citizen knew the necessary of democracy, but the psychology is not mature enough to adapt democracy. This is mainly manifested in many aspects. Citizen's political cognition is quite low. The populace lacks the necessary knowledge of political structure, the politics rule, own right and the duty. The citizen still has some anticipation for enlightened despotic, and there is the blind worship of elitism and the fear of politics. Citizen's awareness of law is not strong. Ethics standard function is bigger than the law by far in the daily behavior. The status of constitution in the citizen mind is very low. Citizen's political efficacy is not strong. Citizen emphases political output, but neglects political input. Consciousnes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not high, thus showing an authoritative personality. As the reason, the current small peasant economy and small-peasant mentality is still very stubborn. 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is still difficult to break through. The growth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lacks social foundation due to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civil society. The insufficient supplies of democratic system cause the shortage of citizen role experience. Therefore facing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 we should carefully examine from the whole society, and regard the growth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as a system's social engineering. It can be finished only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 of individual, society and state. Specifically speaking, citizen consciousness growth not only needs individual spontaneous initiation, but also needs the national target-oriented guidance and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overall atmosphere. Citizen consciousness growth model not only needs the kind of spontaneous generation model from the West, but needs planned generating mode of the state and society. Civil society can provide the growth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with solid social foundation. Citizen education can provide the specialized training.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may provide the popularity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with variety of forms and channels. Orde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an provide the essential political practice. It can be said, the growth of citizen consciousness is bound to be the result of a variety of forces, different modes and multiple paths.
引文
① Bertrand Russell, the Problem of China, London:George Allen,1922.
    ①[英]泰勒:《文化之定义》,顾晓鸣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98页。
    ②[美]克拉克洪:《文化与个人》,高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③[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407页。
    ②[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1页。
    ③苏联科学院国家与法研究所编:《治政学说:历史和当代》论文集,第264-265页。
    ①参考[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马殿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美]G.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③ D.Easton, A System Analys is of Political Lif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5.p.107.
    ④ W.A.Rosenbum, Political Culture, NY:praefer Publishers,1975.p.5.
    ①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21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马殿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09-119页。
    ①[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74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9页。
    ③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第120页。
    ④[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北京东方出版杜1984年版,第316页。
    ⑤[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第50页。
    ⑥[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09-113页。
    ⑦同上书,第19页。
    ⑧许纪霖:《共和、社群与公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33页。
    ①[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5页。
    ②[德]黑格尔:《美学》第2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62页。
    ③[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三论》,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123页。
    ①李海青:《法的信仰》,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315页。
    ②[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王焕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页。
    ③徐新:《西方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④Sigmund, Natural Law in Political Thought, Cambridge, Mass:Winthrop,1971, p.21.
    ①马啸原:《西方政治思想史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年版,第76页。
    ②徐新:《西方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版,第101页。
    ③R·G·Gretel,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NY:Appleton—Century—Crofts, INC,1924, p.68.
    ①[美]汤普逊:《中世纪社会经济史》(上),耿淡如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02页。
    ②转引自马啸原:《西方政治思想史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页。
    ③[意]托马斯·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63年版,第12页。
    ①[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480页。
    ②[美]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柯雄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23页。
    ①董炯:《国家、公民与行政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页。
    ②刘玉安:《西方政治思想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页。
    ①[爱尔兰]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杜2002年版,第159页。
    ②[荷]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英]霍布斯:《利维坦》,吴福刚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7页。
    ②[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12页。
    ③[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7页。
    ④[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9页。
    ①[英]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泊思想史》,彭怀栋译,海南出版杜2003年版,第318~326页。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译者前言第1页。
    ③同上书,第35页。
    ④同上。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9页。
    ① Mill, John Stuart:Utilitarianism, Libert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New York:E.P. Dutton Co.1951.
    ②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则——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97年版,第41页。
    ③ Roberto, Hermeneutics, Citizenship and the Public, New York:Spher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
    ①Keith Faulk, Citizenship, London:Routledge,2000, p.61-62.
    ②同上书,第5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437页。
    ④[英]恩靳·伊辛,布雷恩·特纳:《公民权研究手册》,王小章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①Sandal, Michael, Democracy's Discontent, America in Search of a Public Philosophy,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②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①Tocaueville Alexis de:Democracv in America G. Lawrence, ed. J. P. Maver. Garden Citv. NY:Double day,1969.
    ② Sheldon, Politics and Visions:Continuity and Innovation in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Boston:Little, Brown,1960.
    ③褚松燕:《权利发展与公民参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①[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25页。
    ② Hannah Ardent, between Past and Future:Eight Exercises in Political Thought, New York:The Viking Press,1996, p.149.
    ① Ignatieff,M, the Myth of Citizenship.in Beiger,1995.
    ②李海青:《法的信仰》,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321页。
    ③[法]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4-46页。
    ①[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中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82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37页。
    ③[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35页。
    ①Keith Faulk, Citizenship, London:Routledge,2000, p.13.
    ②《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的五篇哲学著作》第116-117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12页。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5-26页。
    ②[美]列奥·斯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78页。
    ③[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④季卫东:《宪政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①马长山:《法治的社会根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3页。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高佳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1,198页。
    ②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3页。
    ③[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高佳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7页。
    ④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76页。
    ①陈振明:《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9-182。
    ②[美]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柯雄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3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页。
    ②[美]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柯雄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③[英]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61页。
    ①[美]斯蒂芬.L.埃尔金:《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周叶谦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9页。
    ②H. Engle and Anna S. Ochoa:Education for Democracy Citizenship, Teacher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1998.
    ③[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6页。
    ④刘鑫淼:《公共精神:现代公民的核心品质》,《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6期。
    ⑤[美]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参见邓正来:《国家与公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研究的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①[美]克鲁克洪:《文化与个人》,高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②刘旺洪:《法律意识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①张健:《公民意识内涵:公民现象的反思与公民特质的认同》,《人文杂志》,2009年第1期。
    ②[美]克莱德·克鲁克洪:《文化与个人》,高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409页。
    ①宋锦添:《自觉能动性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5-76。
    ②[苏]伊·谢·科恩:《白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佟景韩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407页。
    ③[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46页。
    ①[英]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607-608页。
    ②常健:《当代中国权利规范的转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③[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6页。
    ④[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41页。
    ⑤[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6页。
    ⑥常健:《当代中国权利规范的转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3页。
    ①[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38页。
    ②同上书,第42页。
    ③同上书,第34-35页。
    ①[美]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张岱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85-86。
    ③[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碹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7页。
    ④杨海蛟:《政治意识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①时延春:《公民政治素质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页。
    ②马文辉:《论政治文化的实质与属性》,《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4期。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马殿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3页。
    ②[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②同上书,第8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4页。
    ③《马克思思格所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9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72页。
    ②参考亚里士多德:《政治论》,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76-47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1页。
    ①公丕祥:、《权利现象的逻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5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页。
    ③同上书,第18页。
    ④蒋先福:《契约文明:法治文明的源与流》,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6页。
    ②《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5,17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3页。
    ④同上书,第462页。
    ⑤同上书,第51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1页。
    ②同上书,第464页。
    ③同上书,第197页。
    ④同上书,第10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66页。
    ③袁祖社:《权力与自由:市民社会的人学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97页。
    ②同上书,第477-48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2-19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下),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25页。
    ⑤同上书,第47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18-51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2页。
    ④[美]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王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289页。
    ⑤林燕玲:《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工人权利意识的演进和培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19页。
    ②[英]洛克:《人类理解论》,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8页。
    ②同上书,第105页。
    ③同上书,第10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08页。
    ⑤袁祖社:《权力与自由:市民社会的人学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9页。
    ①闫孟伟:《当代社会发展理论》,南开大学哲学系教育教学研究室印制,第13页。
    ②王南湜著:《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6页。
    ③[德]斐迪南·藤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8页。
    ④王南湜著:《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6-6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71页。
    ②王南湜著:《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页。
    ②同上书,第110页。
    ③[法]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1页。
    ④谢朝斌:《解构与嵌合:社会学语境下的独立董事法律制度变迁与创新》,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①谢朝斌:《解构与嵌合:社会学语境下的独立董事法律制度变迁与创新》,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③王南湜著:《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55-156页。
    ④[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3页。
    ⑤王南湜著:《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1页。
    ②同上书,第10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7页。
    ④[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74页。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0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③[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0页。
    ⑤[法]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91页。
    ①[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76-97页。
    ②同上书,第7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7页。
    ④[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76页。
    ①[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76页。
    ②[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方法》,张智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2页。
    ④[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则——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页。
    ①参见[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5-126页。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8页。
    ②同上。
    ③同上书,第174页。
    ④同上书,第197页。
    ⑤同上。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54页。
    ②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页。
    ④同上书,第251-252页。
    ①[意]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①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②[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序言第29页。
    ③[美]乔纳森·H·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范伟达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83页。
    ④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⑤J.L.Cohen and A.Arato: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the MIT Press,1992. p121.
    ①参见汪辉:《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71页。
    ②王新生:《市民社会论》,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4-7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页。
    ②同上书,第72-73页。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98页。
    ②[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50页。
    ③[德]赖因哈德·西德尔:《家庭的社会演变》,王志乐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43页。
    ④[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序言第29页。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06页。
    ①[法]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62页。
    ①王南湜:《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页。
    ②鲁品越:《中国历史进程与市民社会之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夏季卷。
    ①王南湜:《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217页。
    ①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页。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页。
    ①马长山:《俄罗斯的市民社会诉求与“法治国家”定位》,《求是学刊》,2003年第1期。
    ②Robert A. Dahl, Dilemmas of Pluralist Democracy:Autonomy Vs Control.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2.
    ①[美]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梁向阳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56页。
    ②[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6页。
    ③[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128页。
    ④[美1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与政策》,曹沛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57页。
    ⑤[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52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0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85页。
    ③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构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④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页。
    ⑤[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马殿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1页。
    ①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与中国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② M.H. Hansen,1991, The Athenian democracy in the Age of Demosthenes:Structure, Principles, and Ideology. Oxford, UK: Blackwell.
    ③[美]斯蒂芬.L.埃尔金等编:《新宪政论》,周叶谦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53页。
    ①[美]斯蒂芬·L·、埃尔金等编:《新宪政论》,周叶谦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49-150页。
    ②[美]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46-147页。
    ③周庆华:《中国当代社会和谐发展的伦理基础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7页。
    ④丛日云:《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复印报刊资料》,2001年第3期。
    ①[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②[美]斯迈尔塞:《社会学》,转引自孙立平《社会现代化》,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17页。
    ③[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2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6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页。
    ①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广州文化出版社1989年版,第120页。
    ②[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③王南湜:《日常生活理论视野中的现代化图景》,《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④[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①郑永廷:《人的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31页。
    ②夏玉珍,江立华:《政治社会学教程》,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3页。
    ③[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75页。
    ②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1页。
    ③同上书,第175页。
    ①邹广文:《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文化产业实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0页。
    ②[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79页。
    ①朱晓宏:《公民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页。
    ②[爱尔兰]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①[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99页。
    ②[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戴维·H·史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顾听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34页。
    ③郑永廷:《人的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①李慎之,何家栋:《中国的道路》南方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382页。
    ①《高清海哲学文存》第2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4页。
    ②鄢建江:《朱喜<小学>道德教育理论研究》.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年版.第236页.
    ③《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1页。
    ①刘晓波:《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根本选择——五四运动再认识》,《社会科学研究参考资料》,1989年第9期。
    ②湖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主编:《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92页。
    ③[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严复译,第十九卷,第十七章,商务印书馆。
    ④刘泽华:《论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变》,《天津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
    ⑤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页。
    ①参考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③《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30页。
    ③[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牟宗三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6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68页。
    ②同上书,第67页。
    ③周小文:《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解析》,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页。
    ①[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2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7页。
    ②同上书,第678页。
    ③同上书,第697页。
    ①冯天瑜,周积明:《中国古代文化的奥秘》,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6-67页。
    ①《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5-216页。
    ②[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45-14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②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创刊号。
    ③[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①转引自萧功秦:《市民社会与中国现代化的三重障碍》,《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11月。
    ①林尚立:《领导与执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政治学分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1年第6期。
    ①参考[古希腊]修昔底德:《波罗奔尼撒战争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195页。
    ③徐贲:《知识分子:我的思想和我们的行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①何勤华:《破万卷书:享受法律思想的智慧》,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页。
    ②[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健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42页。
    ③廖加林:《现代公民社会的道德基础》,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
    ④冷成金,沈广斌:《国学之光:近代国学大家论著选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页。
    ①张英洪,戚祖良:《中国农民与当代政治》,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②转引自《五四运动史料之七》,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6页。
    ①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①肖川:《教育的理念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版,第250页。
    ①朱晓宏:《公民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②[德]凯兴斯坦纳:《公民教育的目的》,见瞿葆奎等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的目的》,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460页。
    ③曹福成,杨五云:《中外近现代教育家》,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8页。
    ④梁启超:《论权利的思想》,《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第39页。
    ⑤《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6页。
    ①转引自邓晓芒:《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第251页。
    ①[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17页。
    ②[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赵祥麟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82页。
    ①赵汀阳:《论可能生活》,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95页。
    ②[美]威廉·詹姆士著:《实用主义》,陈羽纶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63页。
    ③[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0页。
    ④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研究》,1998年第9期。
    ⑤[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3页。
    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7页。
    ①Wilson, Williams, Indoctrination to Moral Education, Baltimore:Penguin Books,1967. P46.
    ①转引自黄育馥:《人与社会—政治社会化问题在美国》,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②[美]戴维·伊斯顿:《儿童的早期政治社会化过程——对民主参政概念的接受》,《国外政治学》,1985年第2期。
    ①[美]弗雷德·雷格斯蒂:《政治社会化》,王彩波译,转引自美国《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国外政治学》,1987年第5期。
    ② J. Lindberg Dennis and D. Macrame, "Support for Nation and Government among English Children", British Journal Political Science, (1971.1), p.251.
    ③ D. Easton and J. Dennis, 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New York:McGraw-Hill,1969.p7
    ④ K·P·Lanto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London:Oxford University,1969. p4.
    ⑤ Dawson and Prewitt,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Boston,1969.p6.
    ⑥参见[美]《国际社会科学词典》第14卷,第551页,1972。
    ⑦ GA. Almond and GB. Powell:Comparative Politics: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Boston:Brown,p64.
    ① L. Pye and S. Verba: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p.521-522.
    ② R. Hess and J. Torney.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ttitudes in Children, Chicago, Aldine Publisher Co,1967.p.20.
    ①[美]威廉·F·斯通:《政治心理学》,胡杰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中文第2版,第64页。
    ① D. Easton and R Hess, The Child's Political World, 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6,1962,237-238.
    ② J. Adel son and R. O'Neil, Growth of Political Ideas in Adolescence, The Sense of Commun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vol.4,1966, pp.304-305.
    ①转引自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1-42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公民文化》,徐湘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50页。
    ①[美]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主体政治的社会剖析》,上海人民出版社,张华青等译,1989年版,第29页。
    ②[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的功能方法》,《发展中地区的政治》,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28页。
    ①[美]威廉·F·斯通:《政治心理学》,胡杰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中文第2版,第69-70页。
    ②[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22页。
    ③[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解莉莉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①[美]帕特里克·孔奇:《政治参与概念如何形成定义》,《国外政治学》,1989年第4期。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③[美]诺曼·H.尼,西德尼·伏巴:《政治参与》,见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90页。
    ④[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⑤[美]帕特里克·孔奇:《政治参与概念如何形成定义》,《国外政治学》,1989年第4期。
    ①赵红卫:《论中国现代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及发展趋势》,《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①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6页。
    ①邵道生:《现代化的精神陷——嬗变中的国民心态》,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第152-153页。
    ②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161页。
    ③王振海:《民主与中国人》,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第95页。
    ①史卫民,雷兢璇:《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5页。
    ①杨敏之:《改革和完善我国人大选举制度》,《瞭望新闻周刊》,2004,(39)。
    ①参考贾西津:《中国公民参与》,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28-229。
    ②[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60页。
    ①王晓军,李新平:《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②刑贲思:《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23页。
    1、陈永森:《告别臣民的尝试:清末民初的公民意识与公民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辛世俊:《公民权利意识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柯卫:《当代中国法治的主体基础:公民法治意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4、刘雪松:《公民文化与法治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孙永芬:《中国社会各阶层政治心态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6、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王东虓,蒋笃运:《公民意识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沈明明:《中国公民意识调查数据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9、王沪宁:《当代西方政治学分析》,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蒋云根:《政治人的心理世界》,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12、远志明:《沉重的主体——中国人传统价值观考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3、刘广明,王志跃:《中国传统人格批判》,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5、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6、高洪涛:《政治文化论》,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7、北京大学哲学系:《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出版1982年版
    18、孙美堂:《文化价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9、辛鸣:《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构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0、许纪霖,陈达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海三联出版社1995年版。
    21、谢鹏程:《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高兆明:《现代化进程中的伦理秩序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3、曾盛聪:《伦理变迁与道德教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4、万俊人:《现代性的伦理话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5、刘泽华,张荣明:《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曹天予,钟雪萍:《文化与社会转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周国文:《公民伦理观的历史源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28、晏辉:《公共生活与公民伦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9、王振海:《民主与中国人》,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
    30、何宗思:《中国人格病态批判》,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31、肖雪慧:《公民社会的诞生》,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32、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3、应奇,刘训练:《公民共和主义》,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34、贾新奇:《公民伦理教育的基础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5、焦国成:《公民道德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6、何增科:《公民社会与民主治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37、陈乐民:《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三联书店2009年版。
    38、江炳伦:《政治文化研究导论》,正中书局1983年版。
    39、方克立:《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0、吴增基:《中国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改革》,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1、朱汉民:《忠孝道德与臣民精神——中国传统臣民文化论析》,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2、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3、邵道生:《现代化的精神陷阱——嬗变中的国民心态》,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
    44、朱日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思考》,吉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45、刘旺洪:《法律意识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6、姜汝真:《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阐释与现代价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7、荆学民:《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8、任中平:《我国社会转型期人的问题》,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9、罗归国:《中国现代化若干重大理论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年版。
    50、郑奋明:《现代化与国民素质》,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1、邓晓芒:《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52、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研究的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53、叶南客:《中国人的现代化》,南京出版社1998年版。
    54、武斌:《现代中国人——从过去走向未来》,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5、袁洪亮:《人的现代化——中国近代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6、殷陆君:《人的现代化——心理·思想·态度·行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57、魏磊:《中国人的人格——从传统到现代》,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8、沙莲香:《社会学家的沉思——中国社会文化心理》,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
    59、张明澍:《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60、李勇锋:《变革中的文化心态——当代社会心理分析及传统文化的渗透作用》,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61、马守良:《大转折时期的社会心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62、孙春山:《中国的个人崇拜——表现、危害、根源及克服的途径》,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3、蔡拓,吴志成:《市场经济与政治发展——转型时期的中国政治》,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4、杨海蛟:《政治意识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5、戚珩:《政治意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6、孙晓莉:《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7、赵渭荣:《转型期的中国政治社会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8、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9、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0、刘汉东:《灵魂与程序——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分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71、吕元礼:《政治文化:转型与整合》,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72、李培林:《现代西方社会的观念变革——巴黎读书记》,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3、陆震:《中国传统社会心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74、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
    75、丛日云:《西方政治文化传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6、贾馥茗:《教育大辞书》,国立编译馆主编总编纂2000年版。
    77、朱晓宏:《公民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78、徐邦友:《传统行政的逻辑》,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79、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0、常健:《当代中国权利规范的转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1、赵军:《文化与时空——中西文化差异比较的一次求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82、刘承华:《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3、冯钢:《文化轨迹与社会变迁》,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4、陈序经:《东西文化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5、王振亚,王保贤:《政治文明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6、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87、朱永新,贾馥茗:《教育大辞书》,国立编译馆主编总编纂2000年版。
    88、任剑涛:《从自在到自觉——中国国民性探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89、姚蜀平:《现代化与文化的变迁》,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版。
    90、宫志刚:《社会转型与秩序重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1、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2、李淑梅:《社会转型与人的现代重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3、刘玉照,张敦福:《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4、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95、吕元礼:《政治文化:传统与现代的会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6、黄育馥:《人与社会——政治社会化问题在美国》,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97、孙左花:《中西方传统政治文化简论》,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8、马庆钰:《告别西西弗斯——中国政治文化分析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02年版。
    99、刘永佶:《中国文化现代化》,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0、潘一禾:《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101、杨国荣:《现代化过程的人文向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02、胡承槐:《现代化——过程、特征与回应》,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03、张德祥:《现代化与精神境遇》,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4、陈义平:《政治人:模铸与发展——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公民政治分析》,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5、柏维春:《政治文化传统——中国和西方对比分析》,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6、刘学军:《政治文明的文化视角——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走向》,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版。
    107、丁青,刘东:《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08、’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9、曹德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价值》,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0、郑永廷:《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1、刘雪松:《公民文化与法治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2、史卫民,雷兢璇:《直接选举:制度与过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3、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14、袁银传:《小农与中国现代化》, 武汉出版社2000年版。
    115、《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16、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17、许纪霖:《共和、社群与公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8、徐新:《西方文化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9、马啸原:《西方政治思想史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年版。
    120、董炯:《国家、公民与行政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1、刘玉安:《西方政治思想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2、李海青:《法的信仰》,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123、《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24、季卫东:《宪政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5、马长山:《法治的社会根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6、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27、葛荃:《中国政治文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28、陈振明:《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9、常健:《当代中国权利规范的转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0、汪辉:《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131、公丕祥:《权利现象的逻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2、宋锦添:《自觉能动性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33、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34、时延春:《公民政治素质研究》,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5、袁祖社:《权力与自由:市民社会的人学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6、袁传银:《小农意识与中国现代化》,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
    137、王南湜:《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38、朱晓宏:《公民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9、《高清海哲学文存》第2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40、《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41、《陈独秀著作选》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2、李萍:《公民日常行为的道德分析》,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43、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4、肖川:《教育的理念与信念》,岳麓书社2002年版。
    145、冯天瑜,周积明:《中国古代文化的奥秘》,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7、《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8、《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3卷,北京三联书店1962年版。
    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10、[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11、[古罗马]西塞罗:《西塞罗三论》,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2、[古罗马]西塞罗:《论共和国论法律》,王焕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段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4、[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美]T·帕森斯:《现代社会的结构与过程》,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16、[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江苏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17、[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马殿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8、[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9、[美]G·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20、[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1、[美]汤普逊:《中世纪社会经济史》(上),耿淡如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22、[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
    23、[美]托马斯·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柯雄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4、[美]列奥·斯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李天然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5、[美]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6、[美]斯蒂芬·L·埃尔金:《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周叶谦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
    27、[美]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年版。
    28、[美]V·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王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9、[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方法》,张智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0、[美]L·A·怀特《文化与进化》,韩建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1、[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段小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32、[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顾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3、[美]巴林顿·摩尔:《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4、[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5、[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赵祥麟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36、[美]威廉·詹姆士著:《实用主义》,陈羽纶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37、[美]威廉·F·斯通:《政治心理学》,胡杰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8、[美]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39、[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40、[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41、[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2、[美]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版。
    43、[美]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44、[美]克鲁克洪:《文化与个人》,高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5、[美]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6、’[美]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47、[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48、[美]汉密尔顿:《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49、[美]卡尔·戴格勒:《一个民族的足迹》,王尚胜等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0、[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王建娥等译,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5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
    5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53、[法]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54、[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高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5、[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张晓明译,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
    56、[法]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7、[荷]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温锡增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58、[荷]格劳秀斯:《战争与和平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9、[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解莉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60、[意]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1、[苏]伊·谢·科恩:《白我论:个人与个人自我意识》,佟景韩译,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
    62、[爱尔兰]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王笑红译,法律出版杜2002年版。
    63、[英]维特根斯坦:《文化和价值》黄正东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64、[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65、[英]格雷厄姆·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66、[英]泰勒:《文化之定义》,顾晓鸣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7、[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中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68、[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健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69、[英]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王淑均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70、[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71、[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2、[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碹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73、[英]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74、[英]恩靳·伊辛,布雷恩·特纳:《公民权研究手册》,王小章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5、[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76、[英]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77、[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中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78、[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79、[英]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王淑均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80、[英]霍布斯:《利维坦》,吴福刚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81、[英]约翰·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彭怀栋译,海南出版杜2003年版。
    82、[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83、[德]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4、[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5、[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86、[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7、[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
    88、[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等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9、[德]赖因哈德·西德尔:《家庭的社会演变》,王志乐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90、[德]斐迪南·藤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91、[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牟宗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93、[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94、[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95、[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则——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出版1997年版。
    1、公丕祥,李义生:《商品经济与政治文化观念》,《政治学研究》,1987年第5期。
    2、赵来文,刘彤:《西方“公民文化”之政治文化传统论评》,《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3、徐大同,高建:《试沦中固化统政治文化的基础与特征》,《天津社会科学》,1987年第5期。
    4、刘泽华,葛荃:《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5、赵军:《如何认识政治文化及其研究的社会意义》,《政治学研究》,1987年第3期。
    6、张慧卿:《公民文化——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解析政治文明》,《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7、巴凤琴,王世岚:《论培养公民的独立人格问题》,《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8、戚珩:《政治文化结构剖析》,《政治学研究》,1988年第4期。
    9、董敏志:《从臣民到公民:角色转换界及其生成与发展》,《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0、郑敬高:《从三个层面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政治学研究》,1989年第4期。
    11、胡象明:《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文化障碍及其克服途径》,《社会主义研究》,1989年第4期。
    12、俞可平:《政治文化论要》,人文杂志,1989年第2期。
    13、俞可平:《中国当代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与主要特征》,《学术研究》,1989年第2期。
    14、孙晓春:《平均主义与中国传统政治心态》,《天津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15、张积家,刘国华:《论公民意识的结构及其形成》,《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
    16、王存刚:《试论培养现代化的公民意识》,《理论与现代化》,1995年第12期。
    17、刘彤,柏维春:《论政治文化的内涵与结构》,《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1期。
    18、红卫:《论中国现代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及发展趋势》,《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19、冯钢:《政治文化与西方政治发展理论》,《浙江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20、王卓君:《政治文化研究的缘起、概念和意义评价》,《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21、张浚:《政治文化研究的背景及其思想渊源》,《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2期。
    22、王运生:《中国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对政治稳定的二重作用》,《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2期。
    23、马庆钰:《论家长本位与权威主义人格》,《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24、马庆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发展的发展逻辑》,《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5期。
    25、金太军:《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社会化机制》,《政治学研究》,1992年第2期。
    26、赵红卫:《论中国现代政治参与模式的演变及发展趋势》,《黑龙江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27、丛日云:《构建公民文化——面向21世纪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主题》,《理论与现代化》,1999年第12期。
    28、姜涌:《中国的“公民意识”问题思考》,《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29、谷佃军:《论市民社会在中国的建构问题》,《理论学刊》,2002年第5期。
    30、李传柱:《论当代中国公民政治文化的历史演进》,《理论学刊》,2001年第2期。
    31、魏健馨:《论公民、公民意识与法治国家》,《政治与法律》,2004年第1期。
    32、徐长安,宋新夫:《传统法律心理对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的二重作用》,《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
    33、朱军勇:《浅析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生成机制》,《学术前沿》,2009年第3期。
    34、孙西克:《政治文化与政策选择》,《政治学研究》,1988年第4期。
    35、萧功秦:《市民社会与中国现代化的三重障碍》,《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3年11月。
    36、赵志刚,孙绍燕:《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文化建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37、丁春芳:《政治文化与政治发展》,《政治学研究》,1988年第5期。
    38、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教育研究》,1998年第9期。
    39、马庆钰:《公民文化建设的价值尺度》,《文史哲》,2003年第3期。
    40、黄海昀,王素平:《构建我国公民意识生成机制的探析》,《河北法学》,2003年第3期。
    41、杨敏之:《改革和完善我国人大选举制度》,《瞭望新闻周刊》,2004,(39)。
    42、曹雪:《重新认识公共利益:公民意识的形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3期。
    43、黄月细:《公民社会与民主政治的互动关系》,《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7期。
    44、张华青:《论政治现代化与公民文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45、储建国:《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和民主政治》,《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46、王希泉:《从历史视角看中国公民意识的培育》,《前沿》,2004年第11期。
    47、金艳:《我国公民意识培养的现实基础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4年第4期
    48、鲁品越:《中国历史进程与市民社会之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4年夏季卷。
    49、程寿:《论制度正义与道德自觉》,《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50、刘小兰:《论政治文明建设进程中公民意识的培育》,《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12期。
    51、张华青:《论社会转型期的公民文化培育》,《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年第4期。
    52、朱日耀:《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及其特点》,《政治学研究》,1987年第6期。
    53、吕元礼,李波婷:《现代民主社会的公民精神》,《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6期
    54、张青兰,李建生:《论公民人格的价值内涵》,《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4年第2期。
    55、、李萍:《论公共精神的培养》,《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56、胡弘弘:《论公民意识的内涵》,《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1期。
    57、靳志高:《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生成机制探析》,《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1期。
    58、熊淑媛:《公民、民意识与政治文明》,《理论探索》,2005年第5期。
    59、李永杰:《公民社会组织与现代公民意识的塑造》,《长白学刊》,2008年第3期。
    60、刘世慧:《当前我国公民教育面临的困难及出路》,《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61、顾成敏:《当代西方公民德性理论与我国公民精神的建构》,《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62、蔡晓兰:《论转型社会期民众公德伦理与公民意识培养》,《理论导刊》,2005年第7期。
    63、张雪:《试论公民意识的培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64、周国文:《公共性与公民伦理》,《人文杂志》,2005年第5期。
    65、杨金颖:《公民意识:法治社会的保障》,《理论与现代化》,2005年第4期。
    66、李洁珍,叶锦萍:《公民意识的法治功能及其实现》,《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
    67、辛世俊:《我国公民权利意识淡薄的原因》,《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1期。
    68、张民省:《公民意识与中国现代化》,《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69、祝小宁:《韩国公民民主意识培养的成果与经验》,《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70、张健:《公民意识内涵:公民现象的反思与公民特质的认同》,《人文杂志》,2009年第1期。
    71、曾盛聪:《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伦理》,《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72、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创刊号。
    73、张昌林:《共和主义的公民身份理念及其价值》,《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74、赵映诚:《古希腊公民社会与公民精神》,《学术论坛》,2005年第5期。
    75、徐雪平:《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日常生活伦理》,《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3期。
    76、马长山:《俄罗斯的市民社会诉求与“法治国家”定位》,《求是学刊》,2003年第1期。
    77、黎玉琴:《论当代中国社会中的公民精神》,《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5期。
    78、邓新年:《论当代中国公民伦理建构的基本特征》,《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79、姜淼:《论我国公民文化建设的意义》,.《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2期。
    80、林修果:《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契约精神》,《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81、刘须宽:《从伦理视野审视中国公民观》,《伦理学研究》,2006年第3期。
    82、李艳霞:《西方公民身份的历史演进与当代拓展》,《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83、姚庆武:《人民民主的实现与公民意识的培养》,《实事求是》,2009年第2期。
    84、谢桂娟:《试析我国公民政治文化的建构》,《东疆学刊》,2006年第3期。
    85、刘起军:《试论社会转型时期公民文化权益保障》,《湖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86、杜永明:《专制政治与中国古代臣民的社会心理》,《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第5期。
    87、李朝祥:《公民政治意识作用的逻辑》,《政治学研究》,2007年第5期。
    88、俞睿,皋艳:《公民意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驱动力》,《求实》,2006年第1期。
    89、李艳霞:《公民资格视域中中国公民意识培育基础初探》,《人文杂志》,2007 年第3期。
    90、郭嘉汾:《公民意识教育与公民社会的培养》,《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7期。
    91、朱白薇:《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民意识》,《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3期。
    92、金友渔:《现代“公民社会”公共生活之意义彰显与民众公共人格的养成》,《人文杂志》,2007年第6期。
    93、晏辉:《公共生活与公民伦理》,《河北学刊》,2007年第2期。
    94、姜磊,戴烽:《公共精神的人文视界》,《兰州学刊》,2007年第7期。
    95、刘鑫淼:《公共精神:现代公民的核心品质》,《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6期。
    96、、章秀英:《公民意识结构研究》,《心理科学》,2009年第3期。
    97、王南湜:《日常生活理论视野中的现代化图景》,《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98、马文辉:《论政治文化的实质与属性》,《政治学研究》,1996年第4期。
    99、梅萍:《论公民的主体意识与现代公民教育机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00、李洁珍:《论伦理秩序,法治秩序与公民意识》,《求实》,2007年第5期。
    101、柳伍氏:《当代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五大特征》,《学术探索》,2004年第9期。
    102、马长山:《塑造公民文化促进和谐秩序》,《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10期。
    103、程建平:《中国文化转型的路径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04、邵龙宝:《中西方公民社会的历史嬗变及其文化传统之比较》,《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05、夏金华:《民主催生下的公民意识》,《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1期。
    106、王琼:《论五四时期中国社会的公民观念启蒙》,《北方论丛》,2008年第5期。
    107、尹学朋:《从公民教育角度看公民文化培育》,《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108、彭定光:《论公民政治参与的道德性》,《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第4期。
    109、李鸿渊:《政治参与视野下的公民意识培养》,《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9期。
    110、陈振明,李东云:《“政治参与”概念辨析》,《东南学术》,2008年第4期。
    111、梁纪毅:《公民意识培育: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关键》,《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12、郜会远:《当前我国非制度化政治参与问题探析》,《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 Tom Bottom ore, Political Sociology, NY:Harper and Row Publisher,1979.
    2、 Samuel P· Huntington,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
    3、 R. H. Cox, Ideology, Politics and Political Theory, Belmont, CA:Wadsworth,1969.
    4、 Michael P. Richards, the Making of the American Citizenry: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NY:Chandler,1973.
    5、Lucian W. Pye, Nuances of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Asian Survey, Vol.22, No.12, December 1982.
    6、 Mill, John Stuart:Utilitarianism, Libert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New York: E.P.Dutton Co.1951.
    7、 Herbert Hyma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olitical Behavior, NF:Free Press,1959.
    8、 Howard E. Wilson, Education of Citizenship, NF:McGraw Hill,1938.
    9、 Charles E. Merriam, the Making of Citizen,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1.
    10、J. Adel son and R. O'Neil, Growth of Political Ideas in Adolescence, The Sense of Commun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vol.4,1966.
    11、 D. Easton and R. Hess, The Child's Political World, 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6,1962.
    12、Sandal, Michael, Democracy's Discontent, America in Search of a Public Philosophy,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13、 Richard E. Dawson and Kenneth Prewitt,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Boston:Brown, 1969.
    14、 Robert D. Hess and Judith V. Tomey,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ttitudes in Children, Chicago, Aldine Publisher Co,1967.
    15、J. Lindberg Dennis and D. Macrame, Support for Nation and Government among English Children, British Journal Political Science,1971.
    16、 D. Easton and J. Dennis, 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New York:McGraw-Hill, 1969.
    17、 Roberto, Hermeneutics, Citizenship and the Public, New York:Spher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3.
    18、 Dawson and Prewitt,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Boston, 1969.
    19、Wilson, J., Williams, N., Indoctrination to Moral Education, Baltimore:Penguin Books,1967.
    20、M.H. Hansen, The Athenian democracy in the Age of Demosthenes:Structure, Principles and Ideology, Oxford, UK:Blackwell,1991.
    21、Robert A. Dahl, Dilemmas of Pluralist Democracy:Autonomy Vs Control,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2.
    22、Sigmund, Natural Law in Political Thought, Cambridge, Mass:Winthrop,1971.
    23、H. Engle and Anna S. Ochoa, Education for Democracy Citizenship, Teacher College press, Columbia University,1998.
    24、Keith Faulk, Citizenship, London:Routledge,2000.
    25、Bertrand Russell, the Problem of China, London:George Allen,1922.
    26、 Sheldon, Politics and Visions:Continuity and Innovation in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Boston:Little, Brown,1960.
    27、Hannah Arendt, Between Past and Future:Eight Exercises in Political Thought, New York:The Viking Press,1996.
    28、Sigmund, Natural Law in Political Thought, Cambridge, Mass:Winthrop,197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