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和根本问题,是所有人的需要和追求,没有对幸福的渴求,就没有人类的过去与今天,更没有人类的未来。时代发展到今天,在我国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的职业幸福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进入了教育研究者的视域。从教师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角度来说,教师的职业人生理应是幸福的。从教师职业的特点来看,教师职业幸福关涉到学生的幸福、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中小学音乐教师是学校中的弱势群体,音乐学科是学校里的“小三门”,调查显示,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普遍不高,因此,他们的职业幸福感尤其值得关注。为了深入了解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真实现状,本研究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对湖南省中小学音乐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并重点运用质的研究的方法,包括访谈法和叙事研究法挖掘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幸福与不幸福的原因,得出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现状感受的真实数据,为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之路的探寻提供现实依据。并通过分析,得出影响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论文的主体部分是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成果,结合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的特点,探寻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实现,提出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合理化建议。希望本研究能唤起更多人来关注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的生存与生活,关注他们的生命,关注他们的职业幸福体验。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章节:
     导论分析了本研究的缘起、意义,并在述评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对幸福、幸福感、教师职业幸福感几个核心概念进行了辨析,总结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具有精神性、关系性、集体性、无限性、难以测量性等特点。
     第二章从哲学、经济学、心理学和教育学四个视角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从中提炼和总结出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有重要意义的启示,为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奠定了学理基础。
     第三章通过对湖南省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明确了他们对职业幸福感的认知和理解、音乐学科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工作状态等,进而总结出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真实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并从中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对实现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的主客观条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分别探讨了物质条件、社会地位、学校制度和文化环境等外在条件对实现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以及身心健康状况、职业价值观、身份认同和角色更新、职业道德等内在条件对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实现的影响。
     第五章从音乐学科的特性和优势、自我效能感、教学水平和艺术、教育科研等方面探讨了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实现策略。
     结语总结了本文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及其实现的一些基本观点,分析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Happiness is the theme and a vital thing in human's life, which all human beings need and run after. We human beings would have no past, no present and even no future without pursuing happiness. Up till now, with the background of China's over-all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full advancing quality education, teachers'happiness has been draw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has entered the field of education researchers'vision. Seeing from teachers'self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teachers' profession life ought to be happy. Teachers'profession characters determine that teachers' profession happiness has a lot to do with students'happiness,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 harmony and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usic teachers are vulnerable groups and music subject is among "the 3 minor subjects".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usic teachers'sensation of profession happiness is generally weak, therefore, it is well worth consideration. In order to learn about the actual present profession conditions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usic teachers, this study,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s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usic teachers in Hunan province, mainly using quality researches including interviewing and narrative methods, explores the reasons of their happiness and unhappiness and obtains the first hand data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usic teachers' sensation of their present profession in order to provide practical basis for exploring approaches to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usic teachers'profession happiness and to analyze both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for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usic teachers' sensation of happiness. The main part of the thesis, on the basis of empirical researches, borrowing the research findings of philosophy, education, psychology, economics, etc., with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usic teachers' profession characteristics, explores the approaches to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usic teachers'profession happiness and puts forth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ir profession happiness in the hope of drawing more attention to the numerou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usic teachers'existence, living lives, and experience of profession happiness.
     This thesis mainly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part accounts for the reasons and the signification of the study, and then the outline and methods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study.
     Chapter I defines such key words of the study as happiness, sensation of happiness and teachers' profession happiness, and summarizes that teachers'sensation of profession happines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irit, relation, collective, infinity, unpredictability, and so on.
     ChapterⅡsorts out such theoretical basis of teachers'sensation of profession happiness as philosophy, economics, psychology and education, which provides significant enlightenment for the study of teachers'sensation of profession happiness, especially academic basis for the theoretic and empirical study of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usic teachers' sensation of profession happiness.
     In ChapterⅢ,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usic teachers' basic cogni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ir sensation of profession happiness are obtained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and on-the-spot interviews in Hunan province, together with their working conditions and the superiorities and inferiorities of the music subject. It also concludes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usic teachers' actual sensation of profession happines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finds out the main problems.
     ChapterⅣdeals with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nditions for achiev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usic teachers'sensation of profession happiness, and the external influencing factors(material conditions, social status, school system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influencing factor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profession values, self-identity, role update, profession morality, etc).
     ChapterⅤdiscusses the strategies for achiev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usic teachers'sensation of profession happines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er's profession developmen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uperiorities of the music subject, self-efficiency, teaching levels and arts, teaching researches and so on.
     The conclusion part summarize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music teachers'sensation of profession happiness and its achieving approaches and makes reflections on the research limitation and sets a greater target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引文
①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43.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373.
    ③王世朝.幸福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1.
    ①王传金.教师职业幸福研究--以C市的小学教师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08:1.
    ②高兆明.幸福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33.
    ①[德]黑格尔著.贺麟,王玖兴译.精神现象学(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127.
    ②搜狐网.2009年中国人幸福指数调查报告.2001-4-1.
    ①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让人民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2011-2-27.
    ②中国新闻网www.chinanews.com告别GDP崇拜缔造幸福中国.2011-03-04.
    ①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幸福感来源于我们的工作被承认.2011-7-15.
    ②方方.教师心理健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8.
    ①王传金.教师职业幸福研究--以C市的小学教师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08:16.
    ①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00.
    ①吴丹绮.生命视野中的教师角色转换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1.
    ②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8.
    ①高延春.谈教师幸福的特点及其实现[J].教育与职业,2006(14):71.
    ②杨钦芬.论教师的幸福[J].教育科学论坛,2006(5):61.
    ③熊川武.教研是教师幸福之源[J].上海教育科研,2004(5):1.
    ④高向英.论教师的幸福感[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1):1.
    ①张池.高校新教师职业幸福观研究.[D].南昌大学,2010:9.
    ②黄正平.幸福感:师德修养的理想境界和目标追求[J].当代教育论坛,2003(10):81.
    ③杨钦芬.论教师的幸福[J].教育科学论坛,2006(5):62.
    ④徐生梅.论教师道德对教师幸福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90.
    ⑤许琼华.教师职业幸福感从哪里来[J].教育科学研究.2005(6):15-16.
    ⑥彭文晓.教师幸福简论[J].中国成人教育.2006(3):70.
    ①黄正平.幸福感:师德修养的理想境界和目标追求[J].当代教育论坛.2003(10):81.
    ②杨钦芬.论教师的幸福[J].教育科学论坛.2006(5):62.
    ③范源.让“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幸福之源[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7(1-2):21.
    ④邢占军.测量幸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
    ①陈丽萍.中学教师生存状态及改进对策研究——以深圳市中学为个案fD].华东师范大学.2008:95.
    ①张宁娟.论传统文化对教师批判精神的抑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8(7):4.
    ①黄薇薇.地方高师院校音乐教师职业倦怠探析[J].三明学院学报,2007(1):100.
    ①王红蕾,马盈,李朝阳,徐纪平,黄文.青岛市音乐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08(5):328.
    ②徐学军.合唱——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助推剂[J].音乐天地,2009(8):22.
    ①刘敏.钢琴学习者生涯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128.
    ①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90-292.
    ①[英]罗素著.张金言译.人类的知识[M].商务印书馆,1981:9.
    ①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411.
    ②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998.
    ①哲学大词典(修订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1712.
    ②《教师百科辞典》编委会.教师百科辞典[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58.
    ①张灿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苏州大学,2009:13.
    ①邢占军.幸福指数的指标体系构建与追踪研究[J].数据,2006(8):1.
    ①邢占军.测量幸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3.
    ②冯亚丽.家庭背景影响职业选择的实证分析—职业选择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研究[D].北京:国家图书馆,2002:5.
    ①束从敏.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9.
    ②陈艳华.谈教师的幸福[J].济南大学学报,2003:78
    ①姜艳.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苏州大学,2006:8.
    ②束从敏.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9.
    ③姜艳.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苏州大学,2006:8.
    ①高伟.回归本真的教育--种教育本体的词源学考察[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1):9.
    ②王传金.教师职业幸福研究——以C市的小学教师为例.上海师范大学,2008:16.
    ③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40.
    ①王传金.教师职业幸福研究一以C市的小学教师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08:16.
    ①陈学明.二十世纪哲学经典文本(西方马克思主义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346.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126.
    ①Diener E.Eunkook MS.Richard E et al.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rogress.Psychology Bulletin,1999,125(2),276-294.
    ①李维.风险社会与主观幸福[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17-25.
    ①王玉梁.价值与价值观[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0.
    ①VS. Y.Kwan,M.H.Bondand,T.M.Singelis.Cultural explanations for life satisfaction:Add in grelationship to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7,73(5).
    ①周冠生.审美心理学初探[J].心理科学.2000年第2期:182.
    ②周冠生.审美心理学初探[J].心理科学.2000年第2期:183.
    ①普凯元.人是怎样接受音乐的:谈音乐与心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229-230.
    ①刘济良.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75.
    ②鲁红.生命化教育与学校体育教学[J].体育成人教学学刊,2006(2):82.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3-94.
    ④王北生.生命的畅想:生命教育视域拓展[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203.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13.
    ②赵汀阳.论可能生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16.
    ③沈国桢.幸福是“遵从理性正当地作成的”[J].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
    ①[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543.
    ②刘济良.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116.
    ③刘济良.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117.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f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6.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4.
    ⑥王啸.教育与自由[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2).
    ①王梅.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上海泰州地区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7:13.
    ②金瑜.心理测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9.
    ①[英]罗素著.罗莱湘等译.走向幸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5.
    ①陈丽萍.中学教师生存状态及改进对策研究--以深圳市中学为个案[D].东北师范大学,2009:43.
    ①曾贵斌.浅谈快乐美术教学[J].科技信息,2009(15):231.
    ①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77.
    ①中华人们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①尼尔·戈尔曼著.耿文秀,查波译.情感智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2.
    ②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97.
    ①Leonard Meyer. Emotion and Meaning in Music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p.1.
    ①肖川.给教师的建议[J].中小学管理,2006(11):33
    ②郭声健.音乐教育越洋对话[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37.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7.
    ①辛继湘.论教学的审美品格[J].高等教育研究,2006(6):95.
    ②姚海燕.流行音乐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19.
    ①郭声健.艺术教育的审美品格[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3.
    ①钟启泉.对话教育--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5.
    ②Dewey, John. (1916/1944).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Free Press:85.
    ③Dewey, John. (1916/1944). 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Free Press:85.
    ①[美]Randall Everett Allsup著,郭声健译.音乐互助学校与民主行为.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①管建华.对以音乐为基础的中学综合艺术教育课程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2(3):20.
    ①柳斌.三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J].人民教育,1996(9):6.
    ①[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务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14.
    ①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4-112.
    ②郭晓娜,靳玉乐.反思教学与教师教育智慧的形成[J].当代教育科学,2006(19):21.
    ①钱旭升,靳玉乐.教师个体专业发展与教师群体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2007(4):32.
    ①郭声健.艺术教育的审美品格[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2.
    ①北京师联教育科学研究所.学科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原理及各国学校教学改革(上)[M].北京:学苑音像出版社,2004:96.
    [美]Randall Everett Allsup著,郭声健译.音乐互助学校与民主行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6-37.
    ①熊川武.教研是教师幸福之源[J].上海教育科研,2004(5):1.
    ①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9.
    1、[美]马斯洛著.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2、[美]C.罗伯特·克劳宁格著.范肖冬,赵山明译.感悟幸福--身心和谐的科学[M].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
    3、[英]霍姆斯(Holmes, E.)著.闫慧敏译.教师的幸福感: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及职业发展[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4、[瑞士]弗雷,(瑞士)斯塔特勒著.静也译.幸福与经济学:经济和制度对人类福祉的影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英]伯特兰.罗素著.曹荣湘等译.幸福之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6、[美]Randall Everett Allsup著,郭声健译.音乐互助学校与民主行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法]阿兰著.施清嘉译.论幸福[M].北京:译林出版社,1988年版.
    8、[日]近藤大生,等.职业与教育——职业指导论[M].2003年版.
    9、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0、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1、郭声健.艺术教育的审美品格[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郭声健.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3、郭声健.美国音乐教育考察报告[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郭声健,薛晖等.音乐教育越洋对话[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郭声健,张晓敏著.音乐教育书简[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6、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陈向明.在行动中学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陈向明.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9、王世朝.幸福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0、王世朝.谁偷走了你的幸福[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1、高兆明.幸福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22、孙英.幸福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3、马克思恩格斯全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4、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5、郑雪,严标宾,邱林,张兴贵.幸福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6、新英汉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27、现代汉英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年版.
    28、王策三,孙喜亭,刘硕.基础教育改革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29、石鸥.教学病理学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0、石鸥.教学别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1、石鸥.教育困惑中的理性追求[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石鸥,刘丽群.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3、许云昭,石鸥.差距与超越[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4、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5、张传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6、周庆元.中学语文教材概论[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版.
    37、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8、刘要悟.教育评价导论[M].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39、刘要悟.教学评价基本问题研究[M].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40、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1、普凯元.人是怎样接受音乐的:谈音乐与心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42、涂艳国.走向自由[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3、陈大伟.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4、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5、金忠明.走出教师职业倦怠的误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申继亮.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7、申继亮.新世纪教师角色重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8、方方.教师心理健康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9、赵昌木.教师成长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50、李维.风险社会与主观幸福[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51、郑雪等.幸福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3、马一波、钟华.叙事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54、张兴贵.幸福与人格[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5、邢占军.测量幸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6、秦龙.马斯洛与健康心理学[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7、曹理等著.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8、刘济良.生命教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9、鞠玉翠.走进教师的生活世界[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0、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2007年版.
    61、肖川主编.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
    62、周润智.教师职业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3、龙亚君.音乐新课程教学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4、刘铁芳著.给教育一点形而上的关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5、刘铁芳主编.现代教育的生命关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6、朱咏北等著.21世纪高师音乐教育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7、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8、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9、朱永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育讲演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0、吴增强,沈之菲.教师生涯中的心理成长[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71、伍新春,张军.教师职业倦怠预防—师生心理成长丛书[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72、冯建军.回归幸福的教师生活[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73、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74、冯建军著.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5、王传金.教师幸福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6、傅金兰,安洪涛.信息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与生命完善[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
    77、金忠明.教师教育的历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78、王长华.幸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79、高伟.回归智慧,回归生活—教师教育哲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80、王玉秋.走向生活世界的教师[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郭声健.当前艺术教育的五件大事[J].中国美术教育.2000.3
    2、郭声健.美育期待:科学表述与具体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
    3、郭声健.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和艺术课程改革的思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2.6.
    4、郭声健.艺术教育中的异化问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
    5、郭声健.论环境音乐的学习辅助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4.
    6、郭声健.陈胜国.论环境音乐的学习辅助功能[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2.12.
    81、郭声健.多元智能结构理论看音乐教育的育人价值[J].人民音乐.2004.4.
    82、郭声健.关于音乐教育科研的两点想法[J].音乐教育与创作.2007.5.
    83、郭声健.中小学音乐教育地位并不乐观——美国音乐教育思考之一[J].大众文艺(理论).2009.5.
    84、郭声健,曹众.突出‘以学生为本’理念的香港高中《音乐课程及评估指引》[J].课程教材教法.2011.8.
    85、王传金.教师职业幸福研究——以C市的小学教师为例.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徐维东.内隐幸福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2006年.
    8、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幸福感理论与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许新海.教育生活之危机与救赎——通过新教育走向新生活[D].苏州大学.2009年.
    10、吴明霞.中小学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结构及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1、陈丽萍.中学教师生存状态及改进对策研究——以深圳市中学为个案[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2、曾瑜.成都市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3、贾会彦.论教育学视野中的教师职业幸福感[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14、王梅.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上海泰州地区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5、胡小丽.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6、孙士芹.初中教师职业生活状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7、谢鞅.初中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6年.
    18、李金英.大连市幼儿教师生存状态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19、王琪.大连市幼儿教师主观幸福感与教学动机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20、朱美娟.福建省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压力源、应对方式与一般生活满意感的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1、谢朝晖.高层次人才价值观及其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22、宗晓晓.高校教师压力.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3、曹丽梓.高职教师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外部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综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4、张灿茹.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苏州市高职院校为例[D].苏州大学.2009年.
    25、白亮.教师生活:从职业倦怠走向幸福[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26、曹建强.酒泉市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7、张清.论当代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8、王志红.论教师成长中的情感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9、李郭保.农村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以嘉兴市秀洲区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0、吴丹绮.生命视野中的教师角色转换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1、陈怡.体育教师的主观幸福感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2、张园园.我国西部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以XX大学为例[D].西北大学.2007年.
    33、王燕妮.乌鲁木齐市高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34、时宵.现代中小学教师职业情感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5、李颖.小学教师心理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6、肖杰.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思考—以大庆小学教师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7、姜艳.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38、张惠娆.小学男教师职业状况调查与研究——以青岛市李沧区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39、潘贤权.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主观幸福感与教学动机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0、束从敏.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1、吴世学.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及其提升[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2、张陆.中小学教师教育幸福的结构及测量[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3、曾抗.中学教师幸福感研究—学校文化管理的视界[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44、陈梅英.中学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5、李晓菲.走进他们的职业生活—K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6、刘荣秀.走在幸福的边缘—农村教师职业幸福感状况的质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7、李华.多元文化视角下的教师角色转换思考[D]苏州大学.2009年.
    48、华文建.宁波市东海区音乐教师群体的调查与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9、杜贞瑶.普通高校音乐教师职业倦怠与对策研究—以山东十所普通高校为例[D].首都师范大学.2009.
    50、胡韬,赵德肃,阳红.“贵州新升本高校”教师幸福感和职业倦怠特点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8(8).
    51、罗敏.“好教师”之我见[J].探索(德育创新).2009(3)
    52、邱秀芳.大学教师心理健康、职业枯竭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8(6).
    53、张继平.大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追寻[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5).
    54、史莹.当代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初探[J].世纪桥.2008(6)
    55、高林洲.高校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和维护.教育科学.2009(12)
    56、汤海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追寻[J].中青年学者论坛.2009(8)
    57、徐学军.合唱——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助推剂[J].音乐天地.2009(8).
    58、丁山燕.唤醒心灵解除倦怠[J].教育科学论坛.2008(2).
    59、谭长富,宋旭.基于追寻教师幸福感的教师流动的对策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60、斯日古楞.教师的幸福感——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学校文化[J].前沿.2009(1)
    61、冯建军.教师的幸福与幸福的教师[J].中国德育.2008(1).
    62、李翠泉.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
    63、郁松华,陈洁,王娇艳.教师幸福感指数与职业认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师德师资.2009(11)
    64、程雯.教师幸福研究综述[J].教育论坛.2008(8)
    65、孙珏华.教师职业认同对教师幸福感的影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66、王传金.教师职业幸福的内涵考量[J].当代教师教育.2009(2).
    67、贾会彦.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现象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9(4)
    68、姜艳.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9(8)
    69、卢清,成云.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综述[J].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2)
    70、王俊萍.教育科研是教师职业幸福之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8(1)
    71、冯建军.教育幸福: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维度[J].人民教育.2008(6)
    72、陈学金,邓艳红.近年来国内教师幸福感的研究述评[J].教育导刊.2009(3).
    73、张伍妹.克服教师职业倦怠的主体因素强化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08(2).
    74、戴军,于伟.快乐经济学视角下的幸福教育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1).
    75、高洁.论教师的幸福[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
    76、曹俊军.论教师幸福的失落与追寻[J].现代教育论丛.2008(11)
    77、曹俊军.论教师幸福的追寻[J].教师教育研究.2006(5).
    78、范桂兰.论教师幸福感的内在根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79、邝红军.论教师幸福及其实现[J].教育科学研究.2008(6)
    80、王翠娥,黄祥祥.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J].怀化学院学报.2008(12).
    81、何天姣.浅谈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问题[J].前沿.2009(8)
    82、杨玉红.浅议教师的职业幸福感[J].科技信息.2008(29)
    83、陈民生,田永生.让教师成为太阳底下最幸福的人[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2008(6).
    84、郭卿.提高教师教学效能提升教师职业幸福[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8(1).
    85、陈海龙.提高中职教师职业幸福感之我见[J].科技信息.
    86、郭军.为现实创造可能——论教师职业幸福[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
    87、郭虹君,朱成科.我们离幸福还有多远——试析教师幸福感的失落与追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
    88、李志荣.行走着思考着享受着——谈教师的职业幸福感[J].师资.2008(1)
    89、许淑芳.在.追求中享受幸福——从调整教师心态的角度提升职业幸福感[J].基础教育研究.2008(10)
    90、张华,杨阳.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根源性诱因与实践性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
    91、徐卫良.重燃中小学青年班主任职业幸福的火焰[J].当代教育论坛.2009(12).
    92、烟文英.创造教师职业幸福感:校长的角色[J].教育发展研究.2006(6)
    93、李宏伟.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思考[J].教育纵横.2006(5)
    94、曹光海,李建伟,林艳艳.高职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7(2)
    95、张禄.唤醒教师的生命自觉[J].四川教育.2006(9).
    96、杨旸.减轻教师职业压力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J].教学月刊.2006(6).
    97、黄深根.减轻教师职业压力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J].教师专业发展.2006(10)
    98、陈伶利.教师的幸福与成长相伴[J].思想视域.2006(9)
    99、罗亚莉,刘云波,刘衍玲.教师职业承诺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6(11)
    100、张凤琴.教师职业价值观——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
    101、吴小贻.教师职业生涯管理与计划策略刍议[J].科学教育研究.2007(1)
    102、许琼华.教师职业幸福感从哪里来[J].教育科学研究.2005(6)
    103、柳海民,林丹.教师职业幸福感来源的误解及澄清[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104、林丹.教师职业幸福感缺失的背后——“生活方式”抑或“谋生手段”的教师职业观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7(6)
    105、熊川武.教研是教师幸福之源[J].上海教育科研.2004(5)
    106、杨钦芬.论教师的幸福[J].教育科学论坛.2006(5).
    107、高向英.论教师的幸福感[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5(1)
    108、耿润.论教师幸福的实现[J].基础教育参考.2007(8).
    109、黄正夫,吴学军.论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与重建[J].河西学院学报.2007(3)
    110、何齐宗,沈辉香.论人文关怀与教师的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6(6)
    111、白晓明,袁玲俊,朱敏,徐文姬.宁波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状调查[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1)
    112、唐荣.浅论高校教师幸福感[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3)
    113、涂元林.谈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J].中国教师.2006(1).
    114、高延春.谈教师幸福的特点及其实现[J].教育与职业.(14)
    115、王慧,马晓娟.西部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来自甘肃省的调查[J].当代教育科学.2007(12)
    116、王华女.幸福的家与人生何以可能:给教师的建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8(1)
    117、黄正平.幸福感:教师追求的最高境界[J].班主任.2003(6)
    118、关珊.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J].基础教育参考.2007(8).
    119、许卓娅.职业团队建设与职业成长幸福感——“玩转”我们的职业生涯之五[J].教育导刊.2007(10)
    120、刘国艳.职业幸福:教师专业发展的起点与归宿[J].辽宁教育研究.2006(8)
    121、方方.幸福不幸福全在于自己——合理认知与教师心理健康[J].中小学教师培10(1).
    122、黄薇薇.地方高师院校音乐教师职业倦怠探析[J].三明学院学报.2007(1).
    123、周国玉.高师声乐教师的职业特性及职业素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
    1、Assessment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s for Music Education:A study of elementary general music teacher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2、Actual and ideal roles of music teachers in community schools of the arts pertaining to community, school,and the profession.
    3、Elementary general music teachers'evaluations of instruction:Their own and others'
    4、Perceptions of difficulty as a component in the work of secondary instrumental music teachers.
    5、Factors contributing to Arizona elementary general music teachers'attitudes and practices regarding multicultural music education.
    6、Music assessment collaboration model for secondary music teachers.
    7、Elementary music teacheses'and principals'perceptions of music teacher evaluation.
    8、Intensification and the vocal health of an elementary general music teacher.
    9、Diener E.Eunkook MS. Richard E et al. 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rogress. Psychology Bulletin,1999,125(2). 1DienerE.SubectiveWell-Being. PsychologyBulletin,1984,95(2).
    10、Diener E.Eunkook MS. Richard E et al.Subjective Well-Being:Three Decades of Progress. Psychology Bulletin,1999,125(2).
    11、V. S. Y. Kwan, M. H. Bondand, T. M. Singeles. Cultural explanations for lifesatifaction: Addingrelation ship to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l Psychlogy,1997.
    12、A. Tellegen, D. T. Lykken.T. J. Bouchand. Personality similarity in twin reared apartand togethe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
    13、Curin G.Veroff L. Field S.American View Their Mental Health. New York:BasicBooks,1960.
    14、Havighurst RJ.The Measurement of Life Satisfaction, Journal ofGerontology,1961, vol.16.
    15、Carley M. Social Measurement and Social Indicators.Issues of Policy andThory,1981.
    16、CampbellA. Subjective Measures of Well-being, America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