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是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学习需求、管理制度等通过教学方法而发生联系,产生教育影响。各种教学要素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最终交汇于教学方法,从而使高等学校教学活动充满活力和魅力。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日益扩大、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教学环境更加开放、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精英化”高等教育时代所形成的现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需要,必须改革创新。本文的主题或目标是研究我国的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实现研究目标,对教学方法的现状和教学方法需求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从教学名师、高校获奖教学成果等途径剖析有效的教学方法,得出教学方法创新的根本就是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全文包括教学方法现状研究、教学方法本质研究、有效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方法创新理论研究和教学方法创新策略研究五个部分。
     聚焦教师、学生和他人的三维角度不难发现,教学方法永远是一项遗憾的艺术,即教学方法在不同感知状态和感知主体评判下,只有更好没有最好,遗憾与不满意永远存在。我国高校教学方法现状是教师和学生对有效教学方法的要求愿望不高、对教学方法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我国高校教学方法来源路径逼仄、提高师生教学方法素养措施不力。
     教学方法研究应以课程为逻辑起点、以活动为基本场域、以目标实现为基本考量、以整体论哲学思想和复杂科学理论为指导。传统的教学“过程论”易使教学方法陷入“历时线性”的认识局限,而教学“活动论”可以从活动空间和范畴全视角审视教学方法状态及其创新,进而建立认识高等学校教学的“活动场域”的观念。可感性、内隐性、双重性、微观性、复杂性、丰富性是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基本特点。
     教学方法创新的价值在于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有效教学方法的起源是不同教学主体的理想性需要与不满现实教学表现的博弈,评判某种教学方法是否有效需要从多维角度、坚持基本标准进行综合考量,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效教学方法的创造主体或责任者。实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必须同时满足教师、学生的需要,又能契合教学内容,适应教学管理。
     一般工具论、认识论思想导致教学方法研究和应用存在功利主义、单向认识局限,用价值论及“强互惠理论”拓展教学方法研究思维很有必要。价值论的多元主体及“主体间性”可以改变一般认识论中主体—→客体的单向认识模式。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实现”和“感受共轭”是认识高校教学方法及判断其有效性的重要理论基础。时间、对象、范围是教学方法创新的三个逻辑起点,科学性、相对性、适切性、开放性、公利性则是教学方法创新的五项基本原则。
     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路径选择与评价、创新教学文化是决定教学方法创新实践的三个基本策略。实现教学方法创新的途径与方法包括组合、分离、还原、移植、逆反、强化、合作等,评价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创新性可以从批判性、挫折性、丰富性、关联性等方面加以考察。建立和完善教学方法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以教学学术文化和教学管理文化为主体的教学创新文化建设是促进教学方法持续创新的根本保障。
Teaching method is the essential element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i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improv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heighten quality of talent development. Teachers'teaching ideas, teaching content, students' learning needs and 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s might be inter-related, thus triggering the educational influence. A variety of teaching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eaching factors converged on the methodology, which makes a livingness and highlight in college teaching activities. With the ever-increasing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updating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opening of teaching environ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he teaching method cannot meet the new diversification, and it must be innovated.The topic is studying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o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includes status of teaching methods, the essence of teaching methods,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innovative theories and strategies of teaching methods.
     Focused on three-dimensions in teachers, students and others'views, the dissertation comes to the basic proposition-teaching art will always be a regret, namely teaching method is only better not best in different sensation conditions and under sensation main body judgment, the regret and dissatisfaction is permanent. There are a few basic questions about college teaching: teachers and students do not have high aspirations to the requirements of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not convinced of the important role of teaching methods, the path of teaching methods is narrow, measures to improve literacy of teaching methods is inadequate.
     Based on the holism and complexity sciences, researching teaching method must adhere to take the curriculum as the logical beginning, activity as the basic field, and the goal realizing as the basic consideration.There is some "diachronic linearity" limitations in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thinking of "activity" might lead to study the state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ethods from the whole space and category, made the "field activities" about higher education. Perceptible, connotative, dual, micro, complex, rich are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to understand teaching methods.
     To answer what is the value of innovative teaching methods entails how to find what kind of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origin of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 is conflicting needs of the ideal in different main body, they are dissatisfied with teaching performance, and assessing whether or not some teaching methods are effective needs to be judged from multi-dimensional perspectiv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method must meet the need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but also fit the teaching content, to adapt to teaching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Organon and Epistemology,utilitarian and one-way understanding in researching teaching methods. It is necessary to research teaching methods under the Axiology and "strong reciprocity theory". The author thinks that much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inter-subjectivity" in teaching activ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narrow epistemology of subject→object model may be abandoned. The "value realization" and "feel conjuga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According to this tentative study, 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ree logic beginnings about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 (time, object and scope) and five principles (scientific, relativity, fitness, openness and public).
     The innovation system and mechanism, innovation path and evaluation, and innovation teaching culture focusing on innovative practices. Especially for the path of innovation and evaluation, the author found out the ways to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combination, separation, reduction, transfer, rebellious, strengthen and cooperation, and made some basic principles for innovation and evaluation:criticism, setbacks, richness, relevance. As sustainable methodological innovation construction, the teaching academic culture and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culture must be strengthened.
引文
①威尔伯特·J·麦基奇.高等院校教学指南[M].李环,王英杰,译.北京: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
    ①近10年来涉及教学方法研究的主要学位论文有:苏州大学范庭卫的《教学过程理论研究》(2003)、西北师范大学高天明的《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2001)、华中师范大学罗祖兵的《从“预成”到“生成”——境遇性教学导论》(2007)、厦门大学刘承波的《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2002)、东北师范大学王玲的《美国知识观转型与大学本科教学模式变革之关系研究》(2007)、华东师范大学吴德芳的《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2003)、华东师范大学刘徽的《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2007)、西北师范大学潘洪建的《知识视阈中的教学革新》(2002)、华东师范大学孙亚玲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2004)、西北师范大学张建琼的《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2005)、南京师范大学朱志平的《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2007)、西南师范大学卢炳惠的《教学创新研究》(2002)、华东师范大学金永得的《探索作为整体的教学艺术》(2005)、华东师范大学俞红珍的《论教材的“二次开发”》(2006)等。
    ①英国教育家露丝·比尔德著,陈友松译的《高等学校教学法》(1989)和美国教育家R·B·科兹马著,蔡振生译的《大学教学法》(1987).
    ②于美方编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钱伯毅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李剑萍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③李希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别敦荣、王根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④陈列、陆有德、袁君毅,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徐辉、季诚钧,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⑤分别为:潘懋元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李定仁主编,科学出版社(1994);曾昭轰等编著,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张楚廷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⑥刘志鹏,别敦荣,张笛梅.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卷(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①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第12-14页.
    ①罗伯特·B·利兹马等.大学教学法[M].蔡振生,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第16页.
    ①邵士权,别敦荣.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变革与发展[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
    ②另一个“前奏曲”是以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发端的“真理标准大讨论”。
    ①主要代表是:赵蒙成(2002)、佘双好(2001)、戴晓华(2002)、谭家兵(2002)。参见:谢安邦主编《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02》,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第211-212页。
    ①陆兴发在《教学方法:界定与选择的策略》中提出,教学方法是学生认识活动方式、教学内容与方法不可分割的方式、师生交流方式、控制学生认识活动方式、师生交往方式、刺激和形成认识动机方式、检查学习效率方式。载《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2期。
    ②杨治良,等.社会认知具有更强的内隐性——兼论内隐和外显的“钢筋水泥”关系fJ].心理学报.1998(1).
    ①赵庆年.论教育的双重性[J].交通高教研究.2004(6).第13-15页.
    ②黄欣荣.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第4043页.
    ①别敦荣,王根顺.高等学校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298页.
    ①何仁龙,潘艺林.基础性、实践性、国际性——转型期课程目标的发展倾向及其启示[叮.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1).
    ①国务院.《教学成果奖励条例》第5条.
    ②湖北省人民政府.《湖北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第9条.
    ③教育部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办公室.《工作简报》.2005年第三期(2005年4月11日)
    ④朱开轩同志在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大会上的讲话.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35条.
    ①这5部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材分别指:教育部人事司组编(谢安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的《高等教育学》(修订版);浙江省教育委员会组编(方展画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出版的《高等教育学》;湖南省教育厅组编(胡弼成主编),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的《高等教育学》;钟玉海主编,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的《高等教育学》;冷余生、解飞厚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的《高等教育学》。
    ①教育部人事司组编(谢安邦主编).高等教育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第265-277页.
    ②浙江省教育委员会组编(方展画主编).高等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第179.194页.
    ③湖南省教育厅组编.高等教育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第195-203页.
    ④钟玉海主编.高等教育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第166-168页.
    ⑤冷余生、解飞厚主编.高等教育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第201.239页.
    ① Amatol Rapoport.Escape from Paradox. Scientific American.July,1967.pp.50.转引自[英]约翰·巴罗.不论——科学的极限与极限的科学[M].李新洲,徐建军,翟向华,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第17页.
    ①参见:(a)陆俭明.我的教学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8(11);(b)教育部高教司.名师颂(第一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第2-4页.
    ①参见:(a)卢德馨.研究型教学20年——理念、实践、物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b)教育部高教司.名师颂(第一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第252-256页;(c)张富生.解读卢德馨研究性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①郭德红.美国大学课程思想的历史演进[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第139页.
    ②R·B·科兹马,G·W·威廉,L·W·贝尔.大学教学法[M].蔡振生,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序)第1页.
    ①[英]露丝·比尔德.高等学校教学法[M].陈友松,译.春秋出版社.1989.第28-29页.
    ②贝茨和沃尔顿(1970年)为600人一年级基础学科设计的。贝茨做正面解释,沃尔顿不时插入各种提问,并使用插图和演示来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参见:[英]露丝·比尔德.高等学校教学法[M].陈友松,译.春秋出版社.1989.第104-105页.
    ①王平,邱文教.用科学的方法培养未来的科学人才——美国大学理科教学“学习循环模式”的实施及其启示[J]. 中国大学教学.2007(10).
    ①姚聪莉,任保平.国外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对我国的启示[M].中国大学教学.2008(9).
    ②[美]博耶本科教育委员会.彻底变革大学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J].朱雪文,译.全球教育展望.2001(3).另参见Boyer Commission on Educating Undergraduates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S.S.Kenny(chair).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A Blueprint for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Stony Brook,1998. & 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hree Years After the Boyer Report.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Stony Brook,2002.
    ①转引自:卢德馨.研究性教学20年—理念、实践、物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第1-2页.
    ①江畅认为,哲学可划分为三大层次:基础学科、主干学科、应用学科。而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属于哲学的主干学科,分别揭示人生、社会、世界、宇宙及其相互关系的“本来面目”、“可能面目”、“理想面目”。见《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哲学价值论:地位及意义》。
    ②(1)强调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2)重视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3)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4)倡导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5)强调创新精神的培养。
    ③(1)在师生共同的教与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逐步增强;(2)科研方法的训练逐步增加;(3)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
    ①司马云杰.价值实现论:关于人的文化主体性及其价值实现的研究[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导言)第2页.
    ①史秋衡,王爱萍.高等教育质量观:从认识论向价值论转变[M].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2).
    ①司马云杰.价值实现论:关于人的文化主体性及其价值实现的研究[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第497页.
    ①钱伟长.大学教师必须搞科研(1993).钱伟长文选(第四卷)[C].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第46页.
    ①钱伟长.论教学与科研关系[J].群言.2003(10).
    ①钱伟长.身体力行,克尽厥职[N]》.科技日报.1995.6.15.
    ①钱伟长.以赤子之心办兴国之学[N].中国教育报.2007.4.30.
    ①别敦荣,王根顺.高等学校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第114页,第115-123页.
    ①高恒山,刘述庆.中国高等学校学衔史略[M].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第3页.
    ②刘学初1978年9月15日在北京召开的高校提升教师职称工作座谈会上所作报告《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做好教师职称的确定于提升工作》。见注释①第105页。
    ①教育部.关于试行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制度的通知.1981.4.20.
    ②别敦荣,杨德广.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30年[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第211页.
    ③参见《关于试行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制度的通知》第二条第13款“教学法研究(包括观摩教学、教研室业务工作会议及业务接待等)的工作量,每个教师每年可按80-120小时计入教学工作量”,这约占教师全年1680小时基本工作量的5-7%。
    ①肖正德.我国对话教学研究十年:回顾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6(4)
    ①中国高教学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第420页.
    ①陈锡坚.培育教学学术文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0(7).
    ①何勇.珍视西南联大的遗产[N].人民日报.2007.11.2(5).
    [1][日]伊丹敬之.创造性论文的写法[M].吕莉,张舒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苏]阿尔汉格尔斯基.高等学校教学过程[M].朱宝宸,施元芳,孙天正,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3][英]马尔科姆·泰特.高等教育研究:进展与方法[M].侯定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英]约翰·巴罗.不论——科学的极限与极限的科学[M].李新洲,徐建军,翟向华,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节本)[M].徐辉,顾建新,何曙荣,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6][英]伯特兰·罗素.权力论:新社会分析[M].吴友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7][英]罗素.人类的知识——其范围与限度[M].张金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8][英]露丝·比尔德.高等学校教学法[M].陈友松,夏宁,译.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9][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蔡受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1][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第三版)[M].王承绪,郑继伟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12][美]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徐辉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3][美]克里·K·斯托弗纳普尔,阿瑟·J·克罗普利.徐辉,陈晓菲,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4][美]克拉克·克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历史——21世纪的问题[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15][美]希拉·斯劳特,拉里·莱斯利.学术资本主义:政治、政策和创业型大学[M].梁骁,黎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6][美]玛丽埃伦·韦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给教学实践带来的五项关键变化[M].洪岗,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7][美]罗伯特·伯恩鲍姆.大学运行模式——大学组织与领导的控制系统[M].别敦荣,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
    [18][美]罗伯特·博伊斯.给大学新教员的建议[M].徐弢,李思凡,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9][美]肯·贝恩.如何成为卓越的大学教师[M].明廷雄,彭汉良,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0][美]哈瑞·刘易斯.失去灵魂的卓越——哈佛是如何忘记教育宗旨的[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1][美]查尔斯·李普森.诚实做学问:从大一到教授.郜元宝,李小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2][美]科兹马.大学教学法[M].蔡振生,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3][美]爱德华·希尔斯.学术的秩序——当代大学论文集[A].李家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4][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失落的精神家园:发展中与中等发达收入国家大学教授职业透视[M].施晓光,译.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25][美]斯坦伯格·金奇洛.学生作为研究者:创建有意义的课堂[M].易进,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26][美]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大学教师的技巧——论课堂教学中的方法、信任和回应[M].周心红,洪宁,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7][美]威尔伯特·J·麦肯齐,等.麦肯齐大学教学精要——高等院校教师的策略,研究和理论(第11版)[M].徐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8][意]翁贝托·埃柯.大学生如何写毕业论文[M].高俊方,龚建和,赵吉才,译.北京:华龄出版社,2003.
    [29][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A].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0][德]马克斯·韦伯.韦伯论大学[M].孙传钊,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1][德]卡尔·雅斯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M].王德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2][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M].梁志学,沈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3][澳]迈克尔·普洛瑟,基思·特里格维尔.理解教与学:高校教学策略[M].潘红,陈锵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4]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5]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36]于美方.大学教学论[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
    [37]马凤歧.自由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8]巴玺维.日本大学的教师任期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39]王坤庆.精神与教育:一种教育哲学视角的当代教育反思与建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0]王嘉陵.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41]卢鸿德.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理论与实务[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
    [42]母国光,翁史烈.高等教育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43]刘玉柱.高等学校教学管理[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6.
    [44]刘旭.大学课程寻思[M].台北:万人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
    [45]刘志鹏,别敦荣,张笛梅.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卷(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6]别敦荣,王根顺.高等学校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7]别敦荣.中美大学学术管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48]孙培青.中国教育管理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9]朱九思,等.高等学校管理[M].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
    [50]朱从矩.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管理[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51]许纪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A].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52]孙振东.教育研究方法论探索[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53]吴民祥.流动与求索——中国近代大学教师流动研究:1898—1949[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
    [54]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5]宋宁娜.活动教学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56]张岂之.中国大学校长论教育[A].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2.
    [57]张楚廷.大学教学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8]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9]张楚廷.教学论纲(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0]张雷,雷雳,郭伯良.多层线性模型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61]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M].高力克,王跃,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62]李均.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3]李希.高等学校教学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1.
    [64]李定仁.大学教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65]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66]李茂.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8位美国当代名师的精神档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7]李剑萍.大学教学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68]李家宝.世界10所著名一流大学的教学[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69]李耀新.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70]李馨亭.大学教学管理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71]杨光钦.大学改革:功利的陷阱与出路[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72]陈列,陆有德,袁君毅.大学教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
    [7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74]陈向明等.大学通识教育模式的探索——北京大学元培计划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75]陈学飞.中国高等教育研究50年:1949-1999[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76]陈青.高等学校教学管理[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87.
    [77]陈桂生.“教育学辩”——“元教育学”的探索[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78]陈梦稀.教学论问题研究:困惑与反思[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79]周川,黄旭日.百年之功——中国近代大学校长的教育家精神[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80]周勇.大师的教书生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1]国家教委教学成果奖励工作办公室.全国高校优秀教学成果汇编(1993)[A].北 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
    [82]庞青山.大学学科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8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课题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第二集)[A].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
    [84]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课题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A].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85]郭为藩.转变中的大学:传统、议题与前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6]欧阳莹之.复杂系统理论基础[M].田宝国,周亚,樊瑛,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87]郑新蓉.现代教育改革批判[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8]金以林.近代中国大学研究[M]:1895-1949.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89]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90]胡建华,周川,陈列,龚放.高等教育学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91]赵卿敏.课程论基础[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92]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93]徐辉,季诚钧.大学教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94]涂又光.中国高等教育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95]郭冬升.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6]郭德红.美国大学课程思想的历史演进[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97]钱伯毅.大学教学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1.
    [98]陶志琼.教师的境界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99]顾宝炎.美国大学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100]顾建民.自由与责任——西方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研究[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101]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102]高恒山,刘述庆.中国高等学校学衔史略[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
    [103]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大学校长视野中的大学教育(第二辑)[A].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4]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第二辑)[A].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05]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教育》编辑部.名师颂(第一卷)[A].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0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高等教育》编辑部.名师颂(第二卷)[A].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0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名师颂(第三卷)[A].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0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改革创新,硕果累累——2001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等奖介绍及文件汇编[A].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9]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新探索·新突破·新发展——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成果汇编[A].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110]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11]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12]黄欣荣.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113]黄荣怀.信息技术与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4]龚绍文.大学青年教师教学入门——大学施教学初步[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115]申仁洪.论教育科学:基于文化哲学的批判与建构[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116]曾昭轰.大学教学理论方与法[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1.
    [117]程凤春.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理念与操作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18]蒋凡等.近现代学术大师治学方法比较[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8.
    [119]谢安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02)[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20]谢安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03)[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21]谢安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04)[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22]谢安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05)[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23]谢安邦.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2006)[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24]韩骅.学术自治—大学之魂[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125]熊丙奇.大学有问题[M].成都:天地出版社,2004.
    [126]熊明安.中国近现代教学改革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127]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8]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129]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30]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31]潘懋元.高等学校教学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132]魏姝.政策中的制度逻辑——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度基础[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33][美]约瑟夫·罗曼.掌握教学技巧[M].洪明,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134][美]博耶.给予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135]张建林.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及其实施[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136]潘建洪.教学知识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4.
    [137]薛涌.精英的阶梯:美国教育考察[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138]陈廷柱.学习型社会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39]杨立军.哈佛精神——百年哈佛教给年轻人的16堂课[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1]文辅相.我对人文教育的理解[J].高等教育研究,2004(9)
    [2]王天思.哲学认识中的整体理解——兼及当代哲学认识论立足点的转移[J].江西社会科学,2001(10).
    [3]王玉衡.舒尔曼大学教学学术思想解读[J].比较教育研究,2006(5)
    [4]王伟廉.高校教学方法改革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上海高教研究,1991(2).
    [5]王向红.我国高等教育评估质量保证研究:元评价的视角[D].华中科技大学,2007.
    [6]王建军.合作的教育变革中大学教师“扩展的专业发展”[J].全球教育展望,2008(3).
    [7]王炜.从世界一流大学教学方法看医学教学改革[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1).
    [8]王金玲.论大学教学方法的历史性变革[J].社会科学战线,2003(5).
    [9]王栋.大学外语教师认知研究及其对教师发展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
    [10]王玲.美国知识观转型与大学本科教学模式变革之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 学,2007.
    [11]王振林.现代性的哲学视域[N].光明日报,2008.12.23(11).
    [12]王根顺,雍克勤.学生发展角度看高校教学方法的运用和改革[J].高等理科教育,2007(1).
    [13]王海威,刘元芳.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大学教师发展[N].光明日报,2008.5.21(11).
    [14]王逸,王文江.教学方法及教学情境匹配理论架构的建立[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S1).
    [15]王逸,朱少英.高校教学方法研究与创新[J].文教资料,2006(25).
    [16]邓军,李菊英,谢自芳.浅论现代大学教学方法[J].大学教育科学,2007(1).
    [17]冯国瑞.整体论的发展形态及其重要意义[N].光明日报,2008.4.22(11).
    [18]包水明.试论大学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3).
    [19]卢炳惠.教学创新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
    [20]叶澜.改善发展“生境”提升教师自觉[N].中国教育报,2007.9.15(3).
    [21]布英.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7(02X).
    [22]本报评论员:锻造优秀新教师的有效途径[N].中国教育报,2007.4.16(1).
    [23]母小勇,薛红霞.后现代高校课程:回到人类活动的“原点”[J].高等教育研究,2004(4)
    [24]石实.大学教学方法的现状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0(1).
    [25]农兴强,王素贞.教师差异资源的价值及其利用[J].江西教育科研,2007(11).
    [26]刘凡丰.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27]刘凡丰:独具特色的牛津大学本科教学管理制度[J》.宁波大学学报,2002(12).
    [28]刘卫平.系统思维:构建和谐社会的思维范式[N].光明日报,2008.3.22(7).
    [29]刘冰,陈伟.高校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4).
    [30]刘旭.当前大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4(4)
    [31]刘旭东.论教学理论的重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32]刘秀岩.论高校教学方法改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7).
    [33]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
    [34]刘贵华.大学教学方法中的关系论[J].湖北农学院学报,2002(5).
    [35]刘绪良.阻碍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因素探析[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5).
    [36]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
    [37]孙泽文.简析大学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J].教育与职业,2006(23).
    [38]孙根午.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念及系统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39]朱志平.课堂动态生成资源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
    [40]米鹂.构建大学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体系的新趋势[J].中国医药导报,2006(22).
    [41]冷余生.从讲授为主到自学为主:论我国大学教学方法的历史性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1996,(2).
    [42]别敦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主体矛盾浅析[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6(1)
    [43]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
    [44]宋存义,程相利.大学的教学方法必须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06(4).
    [45]张云,赵连泽.中英两国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比较与思考——以土木与建筑工程系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05(1).
    [46]张王.自由教育哩念成就世界一流大学——浅析耶鲁大学的自由教育理念[J].比较教育研究,2006(5)
    [47]张雨金.转变观念改革高校教学方法[J].高等农业教育,2000(7).
    [48]李仁伟,王立彬,潘静.中国与比利时大学教学方法比较浅析[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49]李艺.教育工程复杂性初探[EB/OL].http://det.njnu.edu.cn/et-philo/u/liyi/archives/2006/76.html-2008.12.23.
    [50]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
    [51]李长萍.积极建构课堂交互教学文化[N].光明日报,2008-04-18(7)
    [52]李伟.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误区与应对策略[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6).
    [53]李华.高等学校教学方法创新的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6).
    [54]李定仁.论高等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若干趋势[J].教师教育研究,1993(5).
    [55]李洁.高校教学方法探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0).
    [56]李敏,魏娅.论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价值取向[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57]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
    [58]李颍伯.大学教学法中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1994(2).
    [59]李新玲.青年教师的困惑:今天我们拿什么来爱学生?[N]中国青年报,2007.5.24.
    [60]杨庆国,易志坚.从大学生的认知过程看大学教学方法[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61]杨松梅.论大学教学方法的变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9).
    [62]杨金花.高校教学方法创新探索[J].科技信息,2007(32).
    [63]杨惠芳.从中西对比看我国高校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J].教育探索,2003(8).
    [64]汪浩.对高校教学法的几点思考[J].统计教育,2007(S1).
    [65]汪雷.现代大学教学方法管见[J].交通高教研究,2002,(2).
    [66]肖珍教.我国高校专业教育过早的弊端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4(6)
    [67]邹晓东,段丹.现代大学学科组织结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4(5)
    [68]陈小川.大学教学方法研究之我见[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高教研究),2007(3).
    [69]陈永跃.设立通识教育课程需要发散思维[N].光明日报,2008.3.5.
    [70]陈向明.谁决定教师的专业需求[N].中国教育报,2007.11.10(3).
    [71]陈明.关于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几点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72]陈秉公.基础课应进行“双主体学导式”教学[N].光明日报,2008.1.9.
    [73]陈俊英.战后日本大学的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改革[J].外国教育研究,2004(10).
    [74]陈树兰.浅谈国外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现状[J].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75]周宏弟.面向21世纪大学教学方法改革若干特征探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8).
    [76]周金声,赵丽玲.大学教学方法亟待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8,(5).
    [77]林爱琴.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
    [78]罗先斌.高校教学方法改革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2).
    [79]罗祖兵.从“预成”到“生成”——境遇性教学导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
    [80]郑东辉.论高校教学方法的个体生成性[J].教育与现代化,2005(3).
    [81]郑春美.双语教学中的多维互动与效果——加拿大大学教学方法的借鉴与实践[J].中国教育导刊,2007(16).
    [82]金永得.探索作为整体的教学艺术[D].华东师范大学,2005.
    [83]俞红珍.论教材的“二次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6.
    [84]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85]段伟文.走向整体论的认识论[N].光明日报2007.8.3.
    [86]荀振芳.大学教学方法论改革探析[J].经济经纬,1998,(6).
    [87]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
    [88]赵玉清,张瑾燕,宋敏.构建高校动态教学模式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7.11.18.
    [89]赵忠山,朱家亮.“多元智能理论”对课程改革的启示.光明日报,2008.4.16(11).
    [90]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高等教育研究,2006(2).
    [91]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
    [92]赵海燕.突破传统羁绊实践变革举措——谈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转变[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3(1).
    [93]赵鹤龄,李振凤.当代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其发展趋势[J].江苏高教,1993(6).
    [94]郜岭.大学教学方法的比较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4).
    [95]凌玲,王培根.关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几个问题[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1(4).
    [96]唐景莉,陈帆波,等.关注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系列)[N].中国教育报,2007.8.18(19,20,21,22,23,24,25,26,
    29,):9.3(7,17,18,24).
    [97]徐红.论当前我国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紧迫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1S).
    [98]栾栋.大学教学方法简说——有、无、化方略解析[J].唐都学刊,2008(5).
    [99]袁本涛.中国高校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来自2005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报告[J].大学教育科学,2006(2)
    [100]郭淑敏.应用型大学教学方法的选定及评价[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4).
    [101]郭琇,吴燕丽,陶雪琴.大学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与实践[J].世纪桥,2008(9).
    [102]高天明.二十世纪我国教学方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
    [103]高晓清,顾明远.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对我国切实性问题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3)
    [104]高耀丽.以问题为本的学习对我国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启示[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105]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106]续润华.发现法对我国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启示[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1).
    [107]续润华.研究性学习方法与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方法的改革[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4).
    [108]阎光才.文化乡愁与工具理性:学术活动制度化的轨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2).
    [109]麻冰涓,贺添,王慧亮.美国大学教学方法在环境专业教学中的经验借鉴[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6).
    [110]焦锋.现代教育技术对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影响[J].发展,2008(8).
    [111]韩延明.蔡元培、梅贻琦之大学理念探要[J].高等教育研究,2001(3)
    [112]熊岚.浅谈高校教学方法的改革[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113]管叶群.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动因及其发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08(8).
    [114]蔡兵.大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天津理工学院学报,1999,(A05).
    [115]蔡劲松.大学文化的哲学视角及本质内涵[N].光明日报,2008.3.26.
    [116]谭家兵,姚刚,谷达华.与工作方法接轨的大学教学法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4(6).
    [117]谭强,蒙岭梅.大学教学方法简述及选用原则[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高教研究),2003(3).
    [118]潘懋元.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战略[J].中国大学教学,2004(1)
    [119]谢青龙.通識教育的整體哲学觀[J].通識教育(台湾),1996(4)
    [120]赵庆年.论教育的双重性[J].交通高教研究,2004(6).
    [121]杨治良,高桦,郭力平.社会认知具有更强的内隐性——兼论内隐和外显的“钢筋水泥”关系[J].心理学报,1998(1).
    [122]汪琼,王爱华.推倒大学的围墙——国外高校开放课程运动考察[N].光明日报,2011.1.16(6).
    [123]韦倩.强互惠理论:起源、现状与未来[N].光明日报,2010.8.3(10).
    [124]靳晓燕.什么样的教育让学生记起[N].光明日报,2010.8.4(10).
    [125]马俊峰,贺海峰.从价值论角度理解“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J].中州学刊,2009(6).
    [126]江畅.哲学价值论的地位及意义[J].天津社会科学,2002(5).
    [127]马俊峰.重视规范价值的研究[J].哲学动态,2007(1).
    [128]韩晓琴,康伟.主体间性理论视野下的教学意蕴[J].教学与管理,2010(1).
    [129]史秋衡,王爱萍.高等教育质量观:从认识论向价值论转变[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2).
    [130]陈锡坚.培育教学学术文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0(7).
    [131]周勇.大学教授的学术生活空间——以蔡元培、胡适和顾颉刚为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4).
    [132]陆俭明.我的教学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08(11).
    [133]张富生.解读卢德馨研究性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134]姚聪莉,任保平.国外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及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8(9).
    [135]王平,邱文教.用科学的方法培养未来的科学人才——美国大学理科教学“学习循环模式”的实施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
    [136][英]J·布伦南,U·泰奇勒.高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研究的未来[J].苏兆斌,摘译.国外社会科学,2009)(2).
    [137][美]博耶本科教育委员会.彻底变革大学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蓝图[J].朱雪文,编译.全球教育展望,2001(3).
    [138]马凤娣.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J].学术论坛,1999(1).
    [139]丰捷.模式创新出英才[N].光明日报,2010.4.14(10).
    [140]赵琳.美国大学靠什么保障教学质量[N].光明日报,2010.6.13(8)
    [141]李玉兰.今天,大学怎样培养人——中外大学校长谈人才培养质量保障[N].光明日报,2010.5.16(10)
    [1]教学成果奖励条例(1994年3月14日国务院令第151号发布)
    [2]湖北省教学成果奖励办法(2006年4月3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292号发布)
    [3]吴启迪.在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2006.5.24.
    [4]周济.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奋斗——在教育部2008年 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7.12.26.
    [5]国家教育委员会.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Ⅰ).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6]国家教育委员会.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Ⅱ).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7]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与研究》编辑部.钱伟长文章和谈话摘录.201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