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先唐铭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铭文是常刻写于器物、金石或建筑之上,具有颂赞或戒勉功用的一种文体。从总体而言,铭文是一种介于文学与非文学之间的边缘性应用文体,它的发展演变体现出文学化进程。从文体功能和内容来看,铭文可分为颂赞铭与戒勉铭,其中颂赞铭包括祝颂、记功颂德和题咏礼赞三小类,戒勉铭包括自我戒勉与普遍戒勉两小类;从题刻载体来看,可分为器物铭、居室铭、山川铭和座右铭。依据题刻与文体功能相似的原则,一些学者把碑铭等归入铭文的范畴。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碑铭应是铭文的衍生体,两者之间有密切的亲缘关系。但碑铭在文体特征和文体形式上均呈现出与铭文明显不同的风貌,已可独立为一体。
     铭文起源于殷商青铜器铭,它从孕育到正式形成再到革故新变,其中有一个漫长的历史渐进演变过程。在演变过程中铭文从简约发展到复杂,种类从单一衍生为繁多。
     (一)先秦是铭文的发韧及形成期,青铜器铭从作记事之用的符号演变为一种文体,继而具有了一些共同的文体特征和功能,铭文文体复合因素开始出现并趋于稳定。在春秋战国时期铭文作为一种正式文体已经初步形成。初期铭文都是叙事性的记事铭,是适应当时严格礼教制度的庙堂之制,偏于社会功利性,有一定的教化作用。(二)秦汉是铭文内容、形式、功能定型的时期,铭文在这一时期逐渐规范、完善,并形成了一种固定的体制。题刻载体的范围基本确定,从青铜器扩展到碑石、建筑和日常生活物件。在形式上确立了以整齐凝炼、声律和谐的四言韵浯为主的体制。后代具备的各种类型的铭文均在这一时期出现,并奠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文人开始重视铭文的创作,并作为主体正式加入到创作者的行列中。(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秦汉已定型的铭文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在内容上有些尚未得到完善的铭文进一步完备起来。山川铭除了原有的颂赞性质得到发展外,还出现了戒勉类的山川铭。最显著的特点是铭文“铭刻”行为的虚化,写作题材进一步扩大,标志着铭文的创作已走向了一种纯粹的书面文学创作状态。部分铭文已完全脱离了原来的实用功能,完成了由非文学应用文向纯文学性美文的美学嬗变。
     铭文在演变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了其它文体的特点与功能,与碑铭、箴文、颂体、诫文等多种姐妹文体之间产生了渗透与交叉,并在形制上获得了灵活丰富的特点,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发展态势。
     铭文的发展演变的三个历史时期分别对应了文体创造的三个历史阶段——文体复合体聚集阶段、出现文体摹本阶段及创造性转化阶段。铭文的发展演变完整地凸现了一种文体发生发展的各阶段特点,具有典型意义。同时内部构成因素作为铭文整体的每一个侧面,也有其相对独立的演变史。文类品种从少发展到多,呈现出一种蔓状生长的文学生态:题材内容的范围从狭小发展到复杂多样,从社会历史推演到客观自然环境;体制与形式的发展则经历了从疏散无序到整饬有序再到求新求变的过程;叙事性铭文叙述方法从简单发展到复杂多变,叙事成分从单一发展到事、理、情相结合,由于独立抒情成分的出现与增加,最终形成了抒情铭文;随着语言运用技巧从简单到繁复多样的演变,语言风格也由先秦的佶屈聱牙、语晦意简,发展到秦汉的典雅庄重、语浅意深,再至魏晋南北朝的流丽轻灵、辞丰意巧。
     文体发展的规律,实际上是文体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下表现出的某种恒守性的特殊运动方式。从铭文推及到各种文体,这种运动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共性的。首先,文章的生成,是从个体到群体的一种文章存在,文体的生成实际上是文体模式建构的过程。而文体消亡的实质是文体复合体的消解,它的某些文体要素常常转移到另外的文类中,甚至参与了新文体的建构。其次,兴衰更替、潮起潮落是文体发展的一种必然。当某种文体内部构成因素居于主导地位,或特别活跃,同时又符合某一时期社会生活和人们审美心理时,某种形式的文体就兴盛。反之就会约束文体的发展,使其走向衰落。最后,文体作为一种历史积淀的产物,一方面具有超时代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其自身的发展却又不得不依赖于变革。当社会生活对文体本身提出了新的要求,或者作家独特的艺术经验与审美感受力、创造力,与固有的文体模式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促使有作为的作家挣脱原有的文体规范的束缚,突破僵化的文体惯例时,文体都会发生演变。
The inscription is a literary style that engrave on the utensil,metal,stone and building. It has the function of eulogizing and guard. It is a practical writing between the literature and non-literature. Its development embodies the process of literature. According to function and content,the inscription is divided into the inscription of eulogizing and the inscription of guard. There are three types in the inscription of eulogizing and two types in the inscription of guard. According to the object of engraving,the inscription is divided utensil inscription,house inscription,mountain in-scription and the motto. Some learned person think that stele inscription is one of inscriptions,because they have the resemble function and object of engraving. But I think that the stele inscription is a derivation of inscription. There are the bloo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ele inscription and the inscription.
    The inscription originates from bronze ware inscription. It has followed a long and evolutionary process which inscription grow from sketchiness to complexity and the number of type increase little by little.
    The inscription commence to bear an undertaking in the Pre-Qin Dynasty. Bronze ware inscription evolve a literary style from a symbol,furthermore,they have common characters and functions. The inscription's compound elements of style appear and stabilize gradually. As a formal literary,the inscription has formed preliminarily style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Qin Dynasty and the Han Dynasty is a important period when the inscription's content,form and function have been finalized. The inscription is standard and perfect,and it form a regular system of organization. The rang of engraving object has define in the main. Its form is very regular and compact,and the rules governing rhythm of word is quite harmonious. The man of letters is begin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writing of inscription. They become the main part of author. The inscription is developing full in the WeiJin Period,the Southern Dynasties and the Northern Dynasties. The inscription has some notable characters which engraving became a function act. The rang of subject matter go step further to extended. It mark that the inscription writing has get into a unadulterated writing condition of literature in written form. A part of inscription lost the practical function and took a permutation from a non-literature practical style to a literature and aesthetics style.
    The inscription assimilated wide-ranging the feature and function of others literary style. It get a character which its form is very flexible and plentiful. The development of inscription was opening.
    Three period of the inscription development correspond with three stage
    respectively---the compound stage,the facsimile stage and the change stage. The
    history of inscription's development give expression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fferent stages completely and they have a typical meaning. In the same time,the internal factor is a side of the inscription,they have the independent history of inscription's evolve.
    In fact,the regular pattern of style's development is a eternal and special sport way. These sport ways were similar. At first,producing style is 4 course that the style model is forming. Secondly,the rise and fall of style is a inevitable tendency. Finally,the literary style,as a product of historic accumulation,on the one hand,bears successive character beyond times;on the other hand,development of itself must depend on reform.
引文
[1][5]韦昭注《国浯》,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汉)郑玄笺 (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东汉)刘熙撰 (清)王先谦疏证《释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本
    [4]《汉浯大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
    [6](汉)郑玄注 (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63](清)王先谦集解《荀子集解》,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78年版
    [8][145][148][158](清)严可均《全晋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9]《丛书集成新编》,台湾新文丰出版有限股份公司 中华民国七十四年初版
    [10](南宋)朱熹集注《四书集注》,岳麓书社1995年版
    [11](清)姚鼎《古文辞类纂》,中国书店1986年版
    [12][25]刘师培《论文杂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3][16][107](梁)刘勰著 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4][108][146](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15][101][104][131][147][149][151](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17]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四部丛刊影宋本六臣注文选
    [18](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19]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0]怀特《文化的科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1](宋)郑樵《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
    [22](清)孙梅《四六丛话》,二余堂丛书本
    [23]《汉语大词典》,湖北辞书出版社 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24](汉)毛亨传 郑玄笺 (唐)孔颖达等正义《毛诗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中华书局1983年版
    [27]徐中舒主编《殷商周金文集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8][30][36]杜廼松《商周青铜器铭文研究》,载《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5期
    [29][38]郭沫若著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科学出版社1961年版
    [31][99](清)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78年版
    [32][33][43][118][135][136](晋)杜预注 (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4]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 (历史编 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5][39]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7]韦勒克、沃伦著 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9年版
    [40]胡性初《论中山三器铭文的修辞艺术》,载《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41][61][62][150](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2][156][160]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4](北齐)颜之推著 程小铭译注《颜氏家训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5][50][100][111][120][130][138][142][143][157][159](梁)刘勰著 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46](东汉)班固著 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47]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48]郭宝均《由铜器研究所见到之古代艺术》,载《文史》杂志1943年2月第2卷
    [49]李泽厚《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1][53][55][56][57][58][59][112](汉)司马迁著 (刘宋)裴駰集解 (唐)司马贞索隐 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52][54](清)严可均《全秦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0][152](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85年版,上海涵芬楼影印宋本
    [64][70][91][164](清)严可均《全后汉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5](梁)萧统编 六臣注《文选》,四部丛刊影宋本
    [66][80][121][122][125][126][139](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67](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68][77]董浩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69][81][82](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71][75][76][83][144][167](唐)欧阳询撰 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72][73][95][162][163]杨平《陕西汉镜铭文研究》,载《文博》1994年第3期
    [74]潘敏钟《汉镜铭文书法的嬗变及其书艺》,载《中国书法》1993年第3期
    [78](宋)陈亮《龙川文集》,四库全书本
    [79][110](刘宋)范晔著 (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84](刘宋)盛宏之撰 (清)王仁俊辑《荆州记》,玉函山房辑佚书补编
    [85](刘宋)鲍照撰 钱仲联增补集说校《鲍参军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86][90](清)许梿编 曹明纲注《六朝文絜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87](清)李兆洛编撰《骈体文钞》,世界书局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三月初版
    [88](清)王志坚《四六法海》庾信《谢明帝赐丝布启》蒋士铨评语 四库全书本
    [89][94][96][165](宋)李昉等《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版
    [92][93][166](唐)虞世南撰 (清)孔广陶校注《北堂书钞》,光绪十四年孔氏重刊本
    [97](清)龚自珍著 王佩诤校《龚自珍全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
    [98][116](汉)孔安国传 (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3](宋)严羽著 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105](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文辨》卷三十,四库全书本
    [106]童庆炳《文体与文体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9]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113](清)严可均《全宋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14](东汉)许慎著 (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15]徐复主编《广雅诂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117](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
    [119](秦)吕不韦撰 (汉)高诱注《吕氏春秋》,上海书店1986年影印本
    [123][124][127][128][129][140][141](西晋)陆机撰 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132][134](梁)刘勰著 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33]林纾《春觉斋论文·流别论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37](宋)晁说之《景迂生集·扬雄别传》,四库全书本
    [153](宋)朱熹集注《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154]《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155]《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61]参见林继中《文学史新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68]杜豫《古代散文内部构成因素演变史概说》,载《齐鲁学刊》1999年第5期
    [169]沈国芳《文体发展三律论》,载《南京师大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
    [170]B·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
    [171](清)顾炎武《日知录·诗体代降》卷二十一,四库全书本
    
    
    1、(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梁)萧统编 (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唐)虞世南撰 (清)孔广陶校注《北堂书钞》,光绪十四年孔氏重刊本
    4、(唐)欧阳询撰 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5、(宋)李昉等《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版
    6、(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85年版,上海涵芬楼影印宋本
    7、(清)李兆洛编撰 《骈体文钞》,世界书局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三月初版
    8、(东汉)班固著 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9、(刘宋)范晔著 (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10、(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11、(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12、(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3、(汉)郑玄笺 (唐)孔颖达等正义《礼记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西晋)陆机撰 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15、(梁)刘勰著 詹锳义证《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6、(梁)刘勰著 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17、(梁)刘勰著 范文澜注《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8、(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19、(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20、弘法大师撰 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21、(清)刘熙载《艺概·文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22、(清)章学诚著 叶瑛校注《文史通义》,中华书局1994年版
    23、刘师培《论文杂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24、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25、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6、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7、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8、童庆炳《文体与文体创造》,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9、陈柱《中国散文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30、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1、莫道才《骈文通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2、朱世英 方遒 刘国华著《中国散文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3、万陆《中国散文美学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4、徐中舒主编《殷商周金文集录》,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5、钟涛《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味》,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36、蒋伯潜 蒋祖怡《骈文与散文》,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37、林继中《文学史新视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8、郭沫若著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科学出版社1961年版
    39、郁沅 张明高编选《魏晋南北朝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40、吴承学《辨体与破体》,载《文学评论》1991年第4期
    41、杜豫《古代散文内部构成因素演变史概说》,载《齐鲁学刊》1999年第5期
    42、沈国芳《文体发展三律论》,载《南京师大学报》(哲社版)1994年第4期
    43、朱承挥《说“铭”》,载《宁波师院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