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美在生成:时间美学导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时间是一个与人类文明演进、文化发展始终相纠缠的历史疑难问题。时间渗透在人类生活的角角落落,人人知道,却人人费解。有史以来,人们对时间刨根问底的热情和兴趣丝毫没有减弱,“时间”问题更是近现代西方哲学最为重要的核心问题。海德格尔将时间与存在联系起来,从时间方面来领会和解释存在,对于西方的哲学思想而言,是划时代的。将时间因素引入哲学,海德格尔几乎颠覆或超越了西方整个形而上学的哲学传统,同时也更新或推进了数千年来人们对于时间的理解。海德格尔断称,时间是一切存在领会的境域,是最原始的存在解释的境域。本文以“时间美学”为主题,主要意图为在海德格尔存在论时间理论的基础之上,将“美”置放于时间这一境域中加以运思,以期追问出美的本源及其时间性特征:美在生成。
     全文分为上下两编,包括五章内容。
     上编主要论述海德格尔的时间美学理论,重点研究美、审美的时间性,分为三章:
     第一章从阐释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时间理论入手,重点解读海德格尔关于“此在”、“时间”、“时间性”的概念及其关系。文章认为,海德格尔毕生都在追问存在的意义,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对存在的追问需从此在的存在分析出发,而时间性构成了此在的存在,因而,时间性必然成为存在之领悟的境域。时间性作为源始的、自在自为“出离自身”的、本真的时间现象,不同于通常理解的时间概念,我们必须通过绽出,而不是通过对固定属性的描述,来了解时间性。本真的时间性是时间的源头,通常的时间概念源于被敉平的时间性,时间是时间性的。人作为此在在时间中,并不等于人作为存在者被置入时间之流,而意味着此在源始地就是时间性,并由此引出此在的有限性与超越性时间性结构,这种结构进一步使得世界世界化及对存在的领悟成为可能,从而得出本真的时间性作为此在本真存在状态的缘构生成境域的结论。
     第二章着眼于缘构生成的时间境域,集中探讨审美状态的时间性生成、时间性的审美生成及时间审美化的呈现形态。文章首先认为,“时间性”思想为探寻美、审美的本源开启了构成化的境域,审美只有放在时间性的境域中加以考察,才能回归至本源状态,揭示其本质。通过对审美状态的时间性生成的现象学描述,标识出时间中审美的特性:陶醉的到时与美的显-现及审美的非现成识度。其次,探讨了此在的本真存在、先验想象力与时间性的关系,由此揭示出时间性作为此在审美生成之域而呈现出的外在化的审美形态:静态化、空间化与想象力。
     第三章则集中考察了艺术作品对于时间的艺术化处理方式及其产生的艺术效果,分别从时间的当前化超越、时间的有限性显隐及时间的境域化回归三个方面深层次地挖掘了各种艺术中或隐或显的时间因素,并由此出发,在时间性的运思中展示艺术中时间审美化的艺术魅力或艺术魅力的时间性根源。下编从史的角度梳理了时间视域中中西美学的时间性现象及其规律,重点考察美学的时间性,从而描绘出中西方“美在生成”思想演进的历史图景,分为两章:
     第四章在时间视野的观照下,对西方美学的历史演进进行了粗线条的勾勒,目的在于发现时间性的缺失对于美学理论研究的局限性,揭示出将时间引入美学理论研究的历史必然性和逻辑必要性。文章首先概述了西方哲学史上时间概念的演变,从中可以看出时间理论研究的形而上学构架及其在生存论-存在论意义上的断裂与脱节。其次,文章分传统美学与20世纪美学两部分分别对西方美学史上重要的美学理论进行了时间性的考察,从而归纳出传统美学由于形而上学的哲学基础所造成的美(本体)无时间性的特点,揭示出由于时间的引入20世纪美学理论所发生的巨变及发展趋势,从“美是什么”走向“如何是美”正成为今天西方美学研究的最重要的转换。
     第五章在海德格尔时间思想的启发与对照下,以孔子代表的儒家、老庄代表的道家和南禅代表的佛学为例,进行了有关中国古典美学美在生成思想的本质探源。文章从儒、道、禅本身的美学思想出发,在对原典文本进行细读与深思的基础上,敞现出各自本己的时间性特征:孔子美学“与时偕行”的境域化、道家美学“与时俱化”的时机化以及禅宗美学“与时皆空”的瞬间化,从而彰显出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的意蕴。
     一直以来,时间问题就是一个纠缠不清的难题,因而围绕时间美学所做的工作尽管格外努力却仍收效甚微。本文仅仅是运用海德格尔存在论时间理论将美、美学置于时间性的构成境域里所做的初步性考察,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却更加艰难的研究尚待继续,故名曰导论。
As a historical puzzle, time has always been entangling the evolution of human civilization and culture development. Despite the overwhelming penetration throughout human life, it remains inexplicable, even though everybody is aware of it. Beyond the memory of men, the enthusiasm and interest in tracing what time never weakens. Moreover, it stands as the core issue in neoteric and modern times. By associating time with being to understand and explain what existence is, Heidegger opened a new epoch in western philosophy. With time involved in philosophy, he almost overthrew, or exceeded the overwhelming metaphysical tradition in western philosophy. Meanwhile, he renewed or promoted men’s consciousness of time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s Heidegger confirmed, time is the Horizont for being and the primitive Horizont where being is explained. With the theme of Time Aesthetics and based on Heidegger’s ontology time theory, this article aims to place aesthetics in the Horizont of time for operation to explore the origin of aesthetics and its Zeitlichkeit feature.
     The article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in two volumes.
     Volume I describe Time Aesthetics theory of Heidegger and divide into three chapters, with a focus on research of beautifulness and aesthetic Zeitlichkeit.
     Chapter One is preceded with explanation of Heidegger’s ontology time theory, and mainly unscrambles such concepts as Dasein, time and Zeitlichkeit and their relationship. In this chapter, Heidegger devoted the whole life exploring the issue of being, according to which existence is always for its presence and seek of existence shall start from existence analysis of Dasein. As Zeitlichkeit constitutes Dasein existence, Zeitlichkeit is consequentially the Horizont to understand being. As an original, the Aussersich and eigentlich time phenomenon, Zeitlichkeit is different from 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time. Therefore, we must try to understand Zeitlichkeit by means of Ekstase rather than through description on fixed attribute. Eigentlich Zeitlichkeit is the source of time, and general concept of time derives from intratemporality. As is said, Die Zeit ist zeitlich. Men as Dasein in time is unequal to men as essence of existence in time flow, instead, it means that source of Dasein is Zeitlichkeit, from which the structure of Dasein finity and exceeding Zeitlichkeit is derived. With such a structure, the world further globalizes and the apperception of existence is made available. That is how it is concluded that eigentlich Zeitlichkeit, as Ereignis of eigentlich Temporality, generate Horizont.
     Chapter Two concentrates on Ereignis Horizont, with a focus on Zeitlichkeit making of aesthetic state, Zeitlichkeit aesthetic generation and display of aesthetic in the view of time aesthetic trend. Firstly, it is believed that Zeitlichkeit opened a constitutional Horizont in seeking beautifulness and aesthetics. By being placed and studied in Zeitlichkeit Horizont aesthetics can be restored its origin status and its nature be explored. Through phenomenology description of Zeitlichkeit making of aesthetics state,aesthetics features in the view of time can be labeled- inebriation delivery, aesthetic attendance and unpreparedness degree. Secondly, the relation between Dasein eigentlich existence, apriorism imagination and Zeitlichkeit is discussed in this chapter, following which externalized aesthetic state Zeitlichkeit displays as Horizont where aesthetics is created: static state, dimension and imagination.
     The third chapter investigates means of art work processing time in an artistic way and the effect, excavates the role of time, both dormant and apparent, in current transcending, limited dormancy and Horizont return of time. Based on this, the charm of arts or its Zeitlichkeit origin is shown in Zeitlichkeit operation.
     Volume II reviews Zeitlichkeit phenomenon and its rule in domestic and overseas aesthetics in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It divides into two chapters and mainly focuses on aesthetics Zeitlichkei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ime vision, the fourth chapter outlines the evolution of western aesthetics, aiming to find out limitation on aesthetic studies by loss of Zelichkeit and discover the historic necessity and logical inevitability to introduce time to aesthetics theory study. First of all, the chapter summarizes the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time in western philosophy history, from which rupture and incontinuity of metaphysics structure and its survivorship theory can be observed. Secondly, the article studies the Zeitlichkeit of the important aesthetics theories in western aesthetics history in light of traditional and twenty-century aesthetics, therefore concludes that beautifulness has no Zeitlichkeit due to the metaphysical basis. By discovering the upheaval in twenty-century aesthetics and its development tendency, it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shift of western aesthetics study from‘what beautifulness is’to‘how to define beautifulness’.
     Enlightened by and in comparison with Heidegger’s thought of time, Chapter Five adopts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as examples, represented respectively by Confucius, Laozi and Zhuangzi as well as Nanchan, to study Zeitlichkeit features of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Based on the aesthetic thought of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Buddhism and through intensive study and thoughtful speculation on original texts, Zeitlichkeit features of their own are discovered: the Horizont of‘going with time’in Confucius aesthetics, the occasionalism of‘changing with time’in Taoism aesthetics and the instantaneity of‘emptiness with time’in Buddhism aesthetics. From all of the above, the unique implic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aesthetics is revealed.
     The issue of time has been remaining a puzzle, and the effort exercised on time aesthetics, though tremendous, still yields little. This article makes a preliminary study by placing beautifulness and aesthetics in Zeitlichkeit Horizont through Heidegger ontology time theory. Yet, a lot more fruitful and difficult researches are to be done. That is why this article is titled‘Introduction’.
引文
[1]已出三种:Cultures and Time1976,已有中译本;Time and the Philosophy1977;Time and the Science1979。包含了从各个角度对时间进行研究探讨的文章,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为前两书写了长篇导言。
    [2]参见 Fraser 本人的著作:of time,Passion and Knowledge1975,Time as Conflict1978,The Genesis and Evolution of Time1982,Time:the Familiar Stranger1987。
    [3]参见 J.J.C.Smart 编 Problems of Space and Time1964,R.Gale 编 The Philosophy of Time1967;Zeman 编 Time in Science and Philosophy1971;M.Capek 编 The Concepts of Space and Time1975。
    [4] [260]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第 242、253 页。
    [5]普里戈金:《从存在到演化》,曾庆宏等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6 年,第 7 页。
    [6][8]柏格森:《创造进化沦》,玉珍丽等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第 10、10 页。
    [7] J.F.lyotard:the inhuman,bolity press,1991,p6.
    [9]参见靳希平:《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第 193-199 页;叶秀山:《论时间引入形而上学之意义》,刊于《哲学研究》1998 年第 1 期;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北京:三联书店 1996 年,第 135 页。
    [10]在这方面,张祥龙教授作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参见他的《海德格尔与中国天道》(北京:三联书店 1996)、《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
    [11]史作柽:《时间中的苦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2][31][48][57][124][139][173][188][442]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 年,第 24、118、24、107、276、686、23、656、1276 页。
    [13][14][15][16][17][18][19][20][21][22][23][25][26][27][28][29][30][32][33][34][35][37][44][46][47][49][50][51][53][59][71][72][73][74][76][92][93][95][96][97][129][130][131][133][134][135][136][158][166][187][189][192][193][194][241][382][405]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 年,第 8、6、7、14、9、16、49、50、133、135、136、158、21、21、22、21、288、374、375、375、21、375、373、36、43、375、372、412、481、45、415、414-415、413、414-415、89、16、302、21、375、372、372、375、372、51、208、167、306、414、416、168、200-201、457、478、478、89、24、457 页。
    [24]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Tubingen:Max Niemeyer,1953),英文版,Ralph Manheim译,耶鲁大学,1959 年,第 1 页。
    [36]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第 268 页。
    [38][39][40][41]海德格尔:《现象学的基本问题》,英文版,印第安那大学,1982 年,第 274、265、302、319 页。
    [42]Martin Heidegger,The Concept of Time/Der Begriff der Zeit,Translated by William McNeil,Blackwell,1992,p.20
    [43]有人甚至认为,“根本不应当决断引出时间性”,这点笔者不苟同,参见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1995 年,第 142 页。
    [45]胡塞尔:《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年,第 18 页。
    [52]参见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北京:三联书店,1996 年,第 6 页;第 89 页注 1;第 242 页;第 292 页。
    [54][94]约瑟夫·科克尔曼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陈小文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第 276、171 页。
    [55][56][58][142][152]Martin Heidegger:Gesamtausgabe,Bd.28,Frankfurt am Main,1997,p336;p.260;p260;p201;p336-337.
    [60][61][62][63][64][65][66][67][68][69][70]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年,第 162-177、177、182、160-161、161、185、159、186、179、189、189 页。
    [75][77][78][79][117][122][137][141][153][159][232][233][234]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年,第 30-31、31、31、31、8-9、19、374、372、311-312、34、27、27-28、30 页。
    [80][81][82][83]Matin Heidegger:The basic problems of phenonmenology,Tr,Albert Hofstadter,Blooming,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2,p17;p302;p301;p302.
    [84][85][86][87][111][125][138][140][145][154][156][162][163][165][176][182][183][184][185][441][443][444]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第 18、18-19、19、20、3、3、16、18、33、15-16、6、19、17、15、14、18、19、19、22、26 页。
    [88][89][229]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06、128、27、33、65 页。
    [90]洪谦:《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年,第 363 页
    [91][227][228]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杨照明,艾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第 224、224、223 页。
    [98]威廉·白瑞德,《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探源》,彭镜禧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年,第 216 页。
    [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2][113][114][115][116][119][120][121][123][127][157]海德格尔:《尼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年,第 153、84、83-84、116、108、112、50、106、110、110-111、111、116、83、84、119、118-119、120、129、132、130、130、135、130 页。
    [118]张弘:《西方存在美学问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190 页。
    [12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 93 页。
    [128][242][244][245][327][328][333][334][335][336]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北京:三联书店,1996 年,第 134、358、365、365、370、373、183、247、11、164 页。
    [132][法]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年,第278 页。
    [143]Kant: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Hamburg,1956,B151.
    [144]张世英:《天人之际》,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年,第 255 页。
    [146][148][149][151]Martin Heidegger,Kant und das Problem der Metaphysik,Frankfurt am Main:Vittorio Klostermann,1991,S.144; S.172/117; S.173; S.175-176.
    [147]张祥龙:《海德格尔传》,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1998 年,第 210-211 页。
    [150]Martin Heidegger: Kant and the Problem of Metaphysics,trans.Richard Taft,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0,p118.
    [155]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年,第 60 页。
    [160][德]莱辛:《拉奥孔》,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2 年,第 182 页。
    [161][399]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 200、196 页。
    [164][169][170][171][177]Martin Heidegger: Gesamtausgabe, Bd. 65: Beitr?ge zur Philosophie (Vom Ereignis), Frankfurt am Main, 1989.p384;p379;p383;p380;p384.
    [167]吕同六:《卡尔维诺小说的神奇世界》,《寒冬夜行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第 8 页。
    [168]约瑟夫·弗兰克等:《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秦芳林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 15 页。
    [172][174][190]加斯东·巴舍拉:龚卓军、王静慧译:《空间诗学》,台北:张老师出版社,2003 年,第 32、32、55 页。
    [175]《G.L.M.笔记》(Cahiers G.L.M.),安德烈·迪·布歇译,1954 年,第 5 页;转引自《空间诗学》,第 185 页。
    [178]参见张祥龙:《海德格尔的康德书》,载《德国哲学》,第 13 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年。
    [179]克劳斯·黑尔德:《海德格尔通向“实事本身”之路》,《浙江学刊》,1999 年第 2 期,第 81-90 页。
    [180]海德格尔:《什么召唤思》,《海德格尔基本著作集》(D.F.克莱尔编)伦敦,1978 年,第352 页。
    [181]马尔库塞:《审美之维》,英文版,英国麦克米伦出版公司,1979 年,第 64 页。
    [186]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年,第 25 页。
    [191]尼采:《苏鲁支语录》(第 3 卷),徐梵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年,第 198 页。
    [195]Dominique Janicaud, Michel Henry, Jean-Luc Marion etc.: Phenomenology and the "Theological Turn", New York, 2000. p170.
    [196][197]海德格尔:《什么是形而上学》,法兰克福,1955 年,第 34、38 页。
    [198][199][200][237]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诗学文集》,成穷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年,第 97-98、132、232、98 页。
    [201][202][203]John Sallis:Reading Heidegger,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3,p185;p185;p184.
    [204]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年,第 46 页。
    [205][206][207][208][243][251][252][253][254][255]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年,第 181、187、187-188、157、190-191、227、228、、228、229、191-192 页。
    [209]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年,第 136 页。
    [210](日)金森修:《巴什拉——科学与诗》,武青艳、包国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 103 页。
    [21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年,第 165 页。
    [212]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北京:三联书店,1991 年,第 125 页。
    [213][214][215][216][219][220]什克洛夫斯基:《作为手法的艺术》,收于《散文理论》,刘宗次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年,第 10、326、340、10、339、291 页。
    [217][221]Roland Barthes,The Pleasure of the Text,Translated by Richard Miller,Oxford:Blackwell,1975,p18;p65.
    [218]赵毅衡:《文学符号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 年,第 107 页。
    [222]张清华:《境外谈文》,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4 年,第 201 页。
    [223][224]王杰:《审美幻象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年,第 39、104 页。
    [225]马原:《虚构之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 年,第 70 页。
    [226][317]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孙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年,第 204、53-54 页。
    [230]Kennenth May:The Path of Archaic Thinking,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5,p176.
    [231]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第 1 卷,台北,1993 年,第 204 页。
    [235][236]史铁生:《务虚笔记》,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年,第 45、505 页。
    [238][239][240] Martin Heidegger.Holzwege].Frankfurt am Main: Vittorio Klostermann Verlag,1977.p59;p65;p43.
    [246]G.W.F Hegel Werke in Zwangzig Bnden 15,Suhrkamp Verlag S.281
    [247]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年,第 24-25 页。
    [248]克劳斯·黑尔德:《世界现象学》,倪梁康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年,第 107 页。
    [249][368] 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四册),长沙:岳麓书社,1992 年,第 905、905 页。
    [250]王夫之:《船山全书》(第五册),长沙:岳麓书社,1992 年,第 511-512 页。
    [256]参见吉尔伯特、库恩:《美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年。
    [257]参加张法:《美学导论》(第 2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5-6 页。
    [258] Russell: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New York ,1945,p144.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版《西方哲学史》中译本此段译文有误。
    [259]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 2 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第324 页。
    [261] Cf,Russell,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p.354,New York,1945.
    [262] [284]杨河:《时间概念史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 69、263 页。
    [263][264]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年,第 69、123 页。
    [265] 笛卡尔:《哲学原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年,第 22 页。
    [266] 洛克:《人类理解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年,第 163 页。
    [267] 杨祖陶、邓小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年,第 80 页。
    [268] 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154 页。
    [269][270][306]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年,第 47、49、50 页。
    [271]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年,第 83 页。
    [272]黄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年,第 19 页。
    [273][275]柏格森:《创造进化论》,肖聿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年,第 8、123 页。
    [274]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年,第 67 页。
    [276]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刘放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年,第 5 页。
    [277][278]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艾彦, 逸飞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年,第45、46 页。
    [279][283]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三联书店,1999 年,第 521、523 页。
    [280]胡塞尔:《内在时间意识的现象学》,杨富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年,第 15 页。
    [281][282][285]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1992 年,第 205-206、208、182 页。
    [286]迦达默尔:《摧毁与解构》,载《哲学译丛》1991 年第 5 期。
    [287]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年,第 81页。
    [288]柏拉图:《裴多篇》,100C-E。转引自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 1 卷,第 288 页。
    [289]柏拉图:《会饮篇》,211B
    [290]罗蒂:《后哲学文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年,第 98 页。
    [291]柏拉图:《蒂迈欧篇》,37E-38A
    [292] 亚里士多德:《动物的构造》,645a21-25;转引自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 1 卷,第 419 页。
    [293] 亚里士多德:《动物的运动》,700a34-710a2;转引自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 1 卷,第 421 页。
    [294] [295]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第 54、57 页。
    [296] 塔塔科维奇:《中世纪美学》,褚朔维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第282-283 页。
    [297] 参见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年,第 261 页。
    [298]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年,第 27 页。
    [299] 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 Descartes,Volume1,Cambridge,p157.
    [300][301]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年,第 27、25-26 页。
    [302] 德布尔:《胡塞尔思想的发展》,李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 年,第 159 页。
    [303] 霍尔特:《新实在论》,商务印书馆,1980 年,第 13-14 页。
    [304]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第268-269 页。
    [305]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第30 页。
    [307] Adorno.T.W.,A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1984,P.484.
    [308] 刘成纪:《美丽的美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71-72 页。
    [309]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年,第 20 页。
    [310] [313][315][316]张法:《20 世纪西方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8、107-108、11、109-110 页。
    [311][319] [323]张法:《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32-35、44-46、36页。
    [312][美]卡尔纳普:《哲学与逻辑语法》,转引自怀特编著《分析的时代》,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年,第 223 页。
    [314][法]马克·西门尼斯:《当代美学》,王洪一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年,第164 页。
    [318][320]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 242、241 页。
    [321] 桑塔耶纳:《美感》,缪灵珠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年,第 143 页。
    [322] 周宪:《20 世纪西方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第 11 页。
    [324] 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 年,第 24-29 页。
    [325][326][340]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年,第 205-206、205、235 页。
    [329]转引自[美]安乐哲《<论语>的哲学诠释:比较哲学的视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年,第 26 页。
    [330]参见李申《中国儒教史》(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第 176-177 页。
    [331][341][342][356][美]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何金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62、47、98-99、106 页。
    [332][339]李泽厚:《论语今读》,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年,第 214-215、36 页。
    [337][344][352][354]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一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 103、82、82-83、83-85 页。
    [338]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年,第 1938 页。
    [343][358][360][379][380]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年,第 21、2、17、30、34 页。
    [345][346][407][417]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 79-87、92-93、411、398 页。
    [347]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年,第 82-83 页。
    [348][329][40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年,第 14、206、198 页。
    [349][350]《春秋左传》,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第 1459、1457 页。
    [351] Robert. M Gimello:”The civil status of li in classical Confucianism”,《东西方哲学》,22(1972),第 204 页。
    [353][355][357][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75-76、78、108 页。
    [359]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来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 年,第 275 页。
    [361][362] [363][371]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年,第 331、348-349、330、349 页。
    [364]朱熹:《论语集注:四书五经》(上册),天津古籍书店,1988 年,第 38 页。
    [365] [366][367][369][370][美]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商务印书馆,2005 年,第 263-264、264、266、264、264-265 页。
    [372] [波兰]沙夫:《语义学引论》,罗兰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 年,第 128 页。
    [373] [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刘大基等译,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86 年,第36 页。
    [374] 钱穆:《论语新解》,三联书店,2002 年,第 170 页
    [375][376]王庆节:《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213、215 页。
    [377]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第 398 页。
    [378] Martin Heidegger, Contribution to Philosophy (From Enowing), trans. by Parvis Emad and Kenneth Maly, Bloomington & Indianapllis, Indiana Univerisy Press. 1999, P.259. 转引自王庆节:《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第 223 页。
    [381][395][400] [410]张节末:《禅宗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2、1-23、296-298、297 页。
    [38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篇),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年,第231 页。
    [384]吴澄:《道德真经注》,《粤雅堂丛》本。
    [385][387]王振复、陈立群、张艳艳《中国美学范畴史》第一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年,第 97、105 页。
    [386][394]汪裕雄:《意象探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年,第 161、215 页。
    [388][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一),第 6 页。
    [389][392] Michael Crandell, “On Walking without Touching the Ground:’Play’ in the inner Chapters of the Chuang-tzu”, Experimental Essays on Chuang-tzu, ed. , By Victor H. Mair, Hawaii; Univeristy of Hawaii Press, 1983,p.104 and below.107.
    [390] 朱光潜:《谈美·谈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年,第 113 页。
    [391]]《庄子》引文及译文均采用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
    [393]李泽厚:《华夏美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92 页。
    [396][412] [436]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北京:三联书店,1989 年,第 310、310、311 页。
    [397] 铃木大拙:《禅风禅骨》,耿仁秋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年,第 252 页。
    [401] 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77 页。
    [402] 赵建军、王耘著:《中国美学范畴史·第二卷》,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年,第 343 页。
    [404] 释一如:《三藏法数》,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年,第 77 页。
    [406] 僧肇:《注维摩诘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见《大正藏》三十八卷,第 356页。
    [408]《中论》,《大正藏》三十卷,第 1 页。
    [409][414][415][419][431] 慧能:《坛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第 51、32、32、32、30-31 页。
    [411]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从 6 世纪到 9 世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年,第 161 页。
    [413]铃木大拙《禅风禅骨》,耿仁秋译,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年,第 252 页。
    [416][法]埃马纽埃尔·列维纳斯:《从存在者到存在》,吴蕙仪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年,第 92 页。
    [418] [424]普济:《五灯会元》上册,北京:中华书局,第 10、10 页
    [420][421][422][423]王振复:《法海本<坛经>的美学意蕴》,《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 5 期。
    [425]铃木大拙:《禅与生活》,刘大悲译,台湾:志文出版社,1984 年,第 67 页。
    [426]引自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年,第 148 页。
    [427]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第 293 页。
    [428]《大正新修大藏经》,第 45 卷,第 151 页。
    [429] [439]《大乘起信论校释》,第 181、120-121 页。
    [430]颐藏:《古尊宿语录》(第 1 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 年,第 16 页。
    [432]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 2 卷第 4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第87-88 页。
    [433] [434][437]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81、82、90 页。
    [435]《五灯会元》卷 7,中册,第 370-371 页。
    [438]《佛学大辞典》,台北:启明书局,1960 年,第 407 页。
    [440]曾昭旭:《论道家美学中的道——境界与虚灵》,《鹅湖月刊》第 17 卷第 11 期(1992 年5 月),第 10-11 页;转引自萧驰:《佛法与诗境》,北京:中华书局,2005 年,第 266-267页。
    
    《春秋左传》,北京:中华书局,1990。
    《佛学大辞典》,台北:启明书局,1960。
    阿兰·布托:《海德格尔》,吕一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欧阳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埃德蒙德·胡塞尔:《生活世界现象学》,倪梁康、张廷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艾玛纽埃尔·勒维纳斯:《上帝·死亡和时间》,余中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安乐哲、郝大维:《道不远人——比较哲学视域中的<老子>》,何金俐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安乐哲、罗思文:《<论语>的哲学诠释:比较哲学的视域》,余谨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白商:《空间时间的本质》,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柏格森:《创造进化论》,肖聿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柏格森:《时间与自由意志》,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
    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刘放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包兆会:《庄子生存论美学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保尔·利科:《虚构叙事中时间的塑形》,王文融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5。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研究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文生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比梅尔:《海德格尔》,刘鑫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波佩尔·恩斯特:《意识的限度——关于时间与意识的新见解》,李白涵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
    残雪:《解读博尔赫斯》,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
    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
    陈荷清、孙世雄:《人类对时间和空间本质的探讨》,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北京:三联书店,1995。
    陈嘉映:《语言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
    陈松青:《先秦两汉儒学与文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陈望衡:《中国古典美学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年。
    成复旺:《神与物游——论中国传统审美方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成中英:《从中西互释中挺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成中英:《合外内之道——儒家哲学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
    崔宜明:《生存与智慧——庄子哲学的现代阐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戴锦华:《隐形书写——90 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戴茂堂、雷绍锋:《西方美学史》,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戴维斯·麦克罗伊:《存在主义与文学》,沈华进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 年。
    德布尔:《胡塞尔思想的发展》,李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5。
    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艾彦, 逸飞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笛卡尔:《哲学原理》,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8。
    丁枫编:《西方审美观源流》,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孙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方东美:《生命理想和文化类型》,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冯川:《死亡恐惧与创作冲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北京:三联书店,1989。
    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张志扬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高秉江:《胡塞尔与西方主体主义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
    高田珠树:《海德格尔——存在的历史》,刘文柱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葛兆光:《古代中国文化讲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从 6 世纪到 9 世纪》,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龚隽:《禅史钩沉——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史论述》,北京:三联书店,2006。
    关永中:《神话与时间》,台北书店,1997。
    郭沫若:《十批判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诗学文集》,成穷等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下),孙周兴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6。
    海德格尔:《荷尔德林的新神话》,刘小枫、陈少明主编《经典与解释》(第 4 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海德格尔:《尼采》(上下),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郜元宝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海德格尔:《诗·语言·思》,彭富春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熊伟、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韩林德:《境生象外》,北京:三联书店,1995。
    韩林合:《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何金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彭国翔、张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薛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洪丕谟:《禅与人生》,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6。
    洪治纲:《守望先锋—兼论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发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胡塞尔:《内在时间意识的现象学》,杨富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胡自信:《黑格尔与海德格尔》,北京:中华书局,2002。
    怀特编著:《分析的时代》,杜任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黄克剑:《由“命”而“道”——先秦诸子十讲》,北京:线装书局,2006。
    黄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慧能:《坛经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3。
    霍尔特等:《新实在论》,伍仁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吉尔伯特、库恩:《美学史》,夏乾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加斯东·巴舍拉:龚卓军、王静慧译:《空间诗学》,台北:张老师出版社,2003。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杰斯珀森:《时间之谜》,曾稳盛译,北京:北京计量出版社,1984。
    
    今道友信等:《存在主义美学》,崔相录、王生平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金森修:《巴什拉——科学与诗》,武青艳、包国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靳希平:《海德格尔早期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
    卡普拉:《物理学之道——近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朱润生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柯小刚:《海德格尔与黑格尔时间思想比较研究》,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克劳斯:黑尔德:《世界现象学》,倪梁康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
    莱因哈德·梅依:《海德格尔与东亚思想》,张志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赖永海:《佛道诗禅——中国佛教文化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
    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李纪祥:《时间·历史·叙事》,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李建盛:《后现代转向中的美学》,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
    李申:《中国儒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先秦两汉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李泽厚:《己卯五说》,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
    李泽厚:《论语今读》,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年。
    李泽厚:《美学四讲》,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北京:三联书店,2005。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李智:《论海德格尔的现代性批判:另一种后现代主义》,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列维纳斯:《从存在到存在者》,吴蕙仪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林存光:《儒教中国的形成:早期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铃木大拙:《禅风禅骨》,耿仁秋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铃木大拙:《禅学入门》,谢思炜译,三联书店,1988。
    铃木大拙:《禅者的思索》,未也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
    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90。
    刘成纪:《美丽的美学——艺术与生命的再发现》,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
    刘成纪:《青山道场:庄禅与中国诗学精神》,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刘光耀:《诗学与时间》,上海:三联书店,2005。
    刘敬鲁:《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刘墨:《禅学与艺境》,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刘文英:《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修订本),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刘小枫、陈少明编:《荷尔德林的新神话》,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上海:三联书店,2004。
    路易·加迪等:郑乐平等译:《文化与时间》,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罗伯特·列文著,范东生等译:《时间地图》,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
    罗蒂:《后哲学文化》,黄勇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罗素:《西方哲学史》,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洛克:《人类理解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
    马克·西门尼斯:《当代美学》,王洪一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年。
    敏泽:《中国美学思想史》(上卷),济南:齐鲁书社,1987。
    那薇:《道家与海德格尔相互诠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南怀瑾:《禅海蠡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倪梁康:《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北京:三联书店,1999。
    倪梁康:《自识与反思——近现代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倪梁康主编:《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第一至七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潘知常:《美学的边缘——在阐释中理解当代审美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潘知常:《生命的诗境——禅宗美学的现代诠释》,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
    潘知常:《诗与思的对话》,上海:三联书店,1997。
    彭富春:《无之无化——论海德格尔思想道路的核心问题》,上海:三联书店,2000。
    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彭富春:《哲学与美学问题——一种无原则的批判》,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皮朝纲:《禅宗美学史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皮朝纲:《禅宗美学思想的嬗变轨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普济:《五灯会元》,北京:中华书局,1984。
    祁志祥:《佛教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
    乔治·斯坦纳:《海德格尔》,李河、刘继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年。
    让·华尔:《存在主义简史》,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年。
    桑塔耶纳:《美感》,缪灵珠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僧肇:《注维摩诘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杉原文夫:《时间逻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
    沈永嘉编译:《时间即一切——时间知觉研究》,台北大展出版社,1992。
    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1。
    石峻等:《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
    史成芳:《诗学中的时间概念》,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史作柽:《时间中的苦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释一如:《三藏法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
    束景南:《论庄子哲学体系的骨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宋祖良:《拯救地球和人类未来: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苏宏斌:《现象学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塔塔科维兹:《中世纪美学》,褚朔维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汤用彤:《理学、佛学、玄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汤用彤:《汤用彤学术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
    唐文明:《与命与仁:原始儒家伦理精神与现代性问题》,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瓦尔特·比梅尔:《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孙周兴,李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汪裕雄:《意象探源》,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王博:《庄子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王德有:《以道观之——庄子哲学的视角》,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王海林:《佛教美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
    王恒:《时间性:自身与他者——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列维纳斯》,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王金林:《世界历史意义的本质道说》,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王庆节:《解释学、海德格尔与儒道今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7。
    王一川:《意义的瞬间生成》,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8。
    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
    王振复编:《中国美学范畴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王志敏、方珊:《佛教与美学》,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杨照明,艾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
    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郭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魏敦友:《回返理性之源》,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吴国盛:《时间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 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北京:三联书店,2003。
    吴言生:《禅宗诗歌境界》,北京:中华书局,2001。
    伍晓明:《有与存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西尔维娅·阿加辛斯基:《时间的摆渡者——现代与怀旧》,吴云凤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萧驰:《佛法与诗境》,北京:中华书局,2005。
    肖驰:《中国诗歌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肖鹰:《体验与历史——走进艺术之境》,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
    熊铁基、刘固盛编:《道教文化十二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徐崇温:《存在主义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年。
    徐岱:《感悟存在》,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2 年。
    徐梵澄:《老子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 年。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徐小跃:《禅与老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许里和:《佛教征服中国》,李四龙、裴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年。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阎国忠等:《美学建构中的尝试与问题》,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杨安崙:《中国古代精神现象学——庄子思想与中国艺术》,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
    杨国荣:《存在的澄明——历史中的哲学沉思》,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杨河:《时间概念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杨金海:《人的存在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 年。
    杨祖陶、邓小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6。
    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叶秀山:《叶秀山文集·哲学卷》,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叶知秋:《纯粹美学的视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叶知秋:《无美之学——西方美的本质学说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依空:《顿悟的人生》,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颐藏:《古尊宿语录》,北京:中华书局,1994。
    易存国:《乐神舞韵——华夏艺术美学精神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印顺:《中国禅宗史》,上海:上海书店,1992。
    余虹:《思与诗的对话——海德格尔诗学引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年。
    余聿化:《时间与人生》,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
    俞宣孟:《现代西方的超越思考——海德格尔的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年。
    约瑟夫·弗兰克等:《现代小说的空间形式》,秦芳林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约瑟夫·科克尔曼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陈小文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张法:《20 世纪西方美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年。
    张法:《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张法:《美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张法:《中国美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
    
    张弘:《西方存在美学问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张节末:《禅宗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张立文、向世陵:《空境:佛学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张立文:《圣境:儒学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北京:三联书店,1986 年。
    张沛:《隐喻的生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张汝伦:《德国哲学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张汝伦:《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张世英:《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张世英:《天人之际》,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张世英:《张世英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年。
    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张祥龙:《从现象学到孔夫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年。
    张祥龙:《当代西方哲学笔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张祥龙:《海德格尔传》,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1998 年。
    张祥龙:《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北京:三联书店,1996。
    张祥龙:《西方哲学笔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张毅:《儒家文艺美学——从原始儒家到现代新儒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张玉能:《西方美学思潮》,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张志扬:《现代性理论的检测与防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张中行:《禅外说禅》,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赵卫国:《海德格尔的时间与时·间性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真谛:《大乘起信论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2。
    郑乐平:《生命,在时间之流中》,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
    郑石岩:《禅:生命的微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钟华:《从逍遥游到林中路——海德格尔与庄子诗学思想比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周民锋:《走向大智慧:与海德格尔对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年。
    周宪:《20 世纪西方美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朱光潜:《谈美》,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朱立元编:《西方美学范畴史》(1-3 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朱志荣:《中国审美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Adorno.T.W.,Aesthetic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1984.
    Christopher Macann.Critical Heidegger,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6.
    Emmanuel Levinas.Existence and Existents,Tr.Alphoso Lingis,Martinus Nijhoff/The Hague,1978.
    John Sallis.Reading Heidegger,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3.
    Kisiel,Theodore. The Genesis of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Martin Heidegger.Being and Time,Tr.John Macquarrie & Edward Robinson.Lond.SCM Press Ltd.1962.
    Martin Heidegger.Contribution to Philosophy (From Enowing), trans. by Parvis Emad and Kenneth Maly, Bloomington & Indianapllis, Indiana Univerisy Press. 1999.
    Martin Heidegger.Gesamtausgabe(GA), Frankfurt am Main:Vittorio Klostermann: GA3: Kant und das Problem der Metaphysik
    GA28:Der Deutsche Idealismus(Fichte,Schelling,Hegel) und die Philosophische Problemlage der Gegenwart
    GA65: Beitr?ge zur Philosophie (Vom Ereignis)
    Martin Heidegger.History of the Concept of Time,Translated by Theodore Kisiel,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5.
    Martin Heidegger.Kant and the Problem of Metaphysics,trans.Richard Taft,Bloomington and Indianapoli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0.
    Martin Heidegger.Kant und das Problem der Metaphysik,Frankfurt am Main:Vittorio Klostermann,1991.
    Martin Heidegger.Sein und Zeit,Max Niemeyer Verlag,Tübingen,1986.
    Martin Heidegger.The Concept of Time,Translated by William McNeill,Blackwell,1982.
    Matin Heidegger.The Basic Problems of Phenonmenology,Tr,Albert Hofstadter,Blooming,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2. Michael Crandell.“On Walking without Touching the Ground:’Play’ in the inner Chapters of the Chuang-tzu”, Experimental Essays on Chuang-tzu, ed. , By Victor H. Mair, Hawaii; Univeristy of Hawaii Press, 1983. René Descartes.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 Descartes,Volume1,translated by Elizabeth Haldane and G. R. T. Ros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e Press, 1977. Russell.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New York 1945.
    Theodore Kisiel.The Genesis of Heidegger’s Being and Time,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