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凝视”理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凝视”,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文论和文化批评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凝视指携带着权力运作和欲望纠结以及身份意识的观看方法,观者多是“看”的主体,也是权力的主体和欲望的主体,被观者多是“被看”的对象,也是权力的对象,可欲和所欲的对象。看与被看的行为建构了主体与对象,自我与他者,但在多重目光的交织中,主体与客体的地位又面临着转化的可能。因此,“凝视”导致了“看”的行为过程中产生复杂和多元的社会性、政治性关系。在西方文论和文化研究中,凝视已经成为重要的关键词,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批评范式和研究方法。
     作为语词使用的凝视在文艺批评,尤其是美术批评中早有运用,但20世纪文化研究中使用的“凝视”,则具备了关键词的色彩和理论的内涵。一般认为,凝视理论继承了西方历史上流传已久的“视觉中心主义”观念,又以萨特、拉康和福柯对视觉的相关学说为理论资源。在哲学、文化研究的学术语境下,具有丰富的理论适用性和批评实践能力。
     萨特是20世纪较早研究视觉体制的学者,他对“注视”的研究与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紧密相联,视线确认了“我”的存在,也确认了“他人”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看与被看的过程中,人的意义,世界的意义才由此得以产生和确立。没有进入视线的存在,没有被视觉实践所确认的存在,是失去其意义的。从“注视”到“存在”到“主体”,萨特对视觉的关注为我们揭示了注视在建构人的主体性方面具有重要性。
     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是凝视理论的另一个重要来源。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认为,儿童在一个时期里会变得特别爱照镜子,当认出镜中之人是自己后就会不停地通过做动作来改变镜中之像。镜像阶段预示了儿童主体意识的产生,但是建立在镜像之上的主体始终是虚幻的主体而已。拉康对“凝视”的研究则表明,存在着眼睛和凝视的分裂,眼睛是来自主体的目光,凝视则是来自客体的目光,但是在复杂的“看”的辩证法中,凝视是无处不在的,它既在主体身上,也来自客体,但无论如何,这种凝视与不足、匮乏和欲望有关,它表征着主体的欲望,也导致主体在凝视的过程中向欲望沦陷。
     在萨特和拉康之后,福柯为凝视输入了权力的维度。福柯对医院和监狱等“非理性”领域的知识考古告诉我们,在现代社会,视觉已经成为规训和权力的共谋。医学的凝视向我们展示的是视觉—知识—权力的三位一体,全景敞视主义则代表了现代社会中权力性的视觉监视已经成为生产性的力量,无处不在以致成为控制我们生活的常态。结合萨特、拉康、福柯等人的研究,凝视理论使得人们开始探讨视觉与权力、欲望和主体性的问题。
     凝视在各种理论资源的积累上呈现出大有作为的态势还需要考虑它的学术语境。西方哲学中他者的问题谱系为凝视主体将自我主体化,将凝视对象客体化提供了策略上的可行性。女性主义持续地认为看的行为背后蕴含着鲜明的性别意识,这无疑是揭示了历史上长期以来始终存在着的“男性凝视”。后殖民主义观点则认为,西方看东方是一种权力关系和支配行为,作为一种文化的现实,常常是有种族意识和文化优越感的民族“盯视”其他种族和文化,使他者文化成为自我文化下的附属。在后现代文化景观,即视觉文化大行其道的图像时代里,随着图像本身在性质上的变化以及“看”之方式的历史变迁,凝视图像已经变成了我们当下生活的处境,它真实地再现的无疑是一种后现代的文化逻辑。
     凝视的批评实践首先可以从视觉行为本身开始,这就涉及对可见性/视觉性的探讨,视觉性是事物的可见性,是在视觉化的前提下使物变得可见,并使之由此进入视觉场域的必要机制。在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性成为重要的策略,仿像和仿拟成为新的文化逻辑,在图像制造幻象的社会里,图像的意识形态和反视觉中心主义备受诟病,对图像的凝视带来的就是认同的危机和主体的危机了。其次是视觉欲望问题,在女性主义的学术语境中,视觉天然地具有性别意识,女性是男性欲望的对象和视觉快感的来源,男人在看,女人被看;男人窥视,女人被窥视;男人拥有欲望,女人是可欲望的对象。男性凝视是女性主义天然要反抗的文化实践。再次,凝视的批评实践关注自我与他者。在性别和种族两个方面,他者化的策略都让人惊异地持续而广泛存在。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将女性他者化的策略,种族的凝视也就是东方在西方的注视下,黑人在白人的注视下成为他者,成为景观。这种自我和他者是决然对立的,作为主体的自我和作为客体的他者是冲突而不是共生的。因为不能对这种冲突视而不见,所以凝视理论不可避免地引向“身份政治”的批评实践。身份的政治有两个语境,一个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为视域的身份政治,研究性别、种族的身份认同问题。一个是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在电子技术、影视文化、虚拟文化的高度发展情况下,研究没有性别、没有种族之分的网络信息化时代的自我主体问题。不管是何种语境,如果能在本质主义之外寻找流动的意义,那么自我主体的身份问题会更容易获得理论的希望。
     对凝视的理论研究毫无疑问要回答“如何凝视”的问题,对此答案是比较丰富的。反凝视和对抗性凝视是一种可能,它立足于消解凝视的权力性,具有颠覆和解构的色彩。如果能从对抗凝视走向建立话语,建立自己的话语,将会更让人欢欣鼓舞。话语的建立意味着实现了自身的权力,有助于形成自我对他人的“凝视”。而最让人充满希望的应该是认同的凝视,这种凝视带有拉康理论中对镜像的发现和认同的色彩,也是现代性的文化活动中常有的策略。明星凝视和旅游凝视就是这种认同凝视的代表。明星凝视体现的是观众渴望和偶像融为一体,实现对偶像的“认同”。旅游凝视也不是权力性的观看,而是与旅游地风景精神性的观赏。在旅游场域中,凝视主体和凝视对象通过良好的互动完成想象性的关联。在认同的凝视中,权力不是必然的问题。正是因为存在着多样化的凝视,我们的研究才呈现出未竟、积极的态势,我们如何凝视,其答案将永远是开放的和多元的。
Looking relations are never innocent. If we focus on vision or visional practice, we can find many social/political elements of vision. In20th-century's critical theories and practice, many thinkers choose "gaze" as the theme of their research work.
     Many commentators have been tempted to claim cultures or ages "ocularcentric" or "dominated" by vision. It is generally agreed that classical Greece privileged sight over other senses. From Plato to Descartes, in a long time of history, vision, whether see of the eye, or mental gaze, is considered to be "the noblest of the senses".
     Jean-Paul Sartre's attitude to the look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theory of gaze. According to one commentator, there are more than7,000references to the look scattered throughout Sartre's work. Sartre distinguished between the eye, a bodily organ, and the gaze, an action. We cannot see the look, but we can feel its force. Our identity is created by our awareness of the look of the other. For Sartre, the looker was active, aggressive, and the looked-at the victim of the gaze. It is the one looked at who is objectified, reified, turned into a thing, while the look is the agent--the imaginary agent of that objectification.
     Lacan put together Henri Wallon's psychological research with Hegel's theory of the gaze to produce his own theories of the mirror phase and of the dialectic of gaze and desire. Lacan is interes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 of the mirror phase, founded on an illusory self-recognition, a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what he calls the "social I", whose own desires reflected the desires of others and, in so doing, plunge the subject into aggressive relationship with those others.
     Among French intellectuals in the1960s and1970s, Michel Foucault wrote more than one book to study the gaze of surveillance. Foucault was unquestionably fascinated by visual issues. The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showed the extent of his appreciation of the role of vision, or more precisely, specific visual regimes, in constituting cultural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the new medical gaze differed from the Cartesian privileging of internal vision at the cost of actual senses, and rejected its belief in a ideal Spectator. Instead, it emphasized the totality of observes, whose "sovereign power of the empirical gaze" played over the solid and opaque surfaces of the body."the great myth of a pure Gaze that would be pure Language:a speaking eye." According to Discipline and Punish, being observed by an unknown and omnipresent'eye" was generalizable experience. Foucault analyzed the social mechanism of an all-seeing sovereign, which was one of the main sources of the theory of gaze.
     The question of who is looking and who is looked at is the foundation of gaze theory.Many thinkers talked about looking and their ideas about vision formed the gaze theory. But we still have another question, on what ocassion do we choose gaze as the theme of research? That is, what the academic context of gaze theory? The answer is related to Otherness in western philosophy, Feminism, post-colonialism and post modern culture studies. More specifically, western philosophy holds that the one who is looking is subject, the one who is looked at is object, and the object is Other. Feminism is actively involved in critcizing the male gaze and post-colonial critics have pointed out the existence of a colonial gaze. The culture studies reveal that in the post modern time, we don't konw who is looking or who is looked at, the only thing exsits is the look itself.
     Visuality, desire, otherness and identity are the key problems that gaze theroy most concerns: visuality, desire, otherness and identity politics. Visuality makes look possible, means everything become clear and makes the opaque transparent. It enables the spectator to move from a state of ingnorance to a state of knowledge. Desire is the key word when feminism criticizes the male gaze.Generally speaking, from the feminists' point of view, man is "bearer of the look" and women connote 'to-be-looked-at-ness". Otherness is the sesult of looking. From the post-colonial's point of view, the West is always looking, and the East is always looked at. The west is subject, and the East is object, the other with otherness. Gender, race and subjective are key words in the social and culture studies when it concerned with "look" and "to be looked at". All these ideas lead to the dissusion of "identity politics".
     For many thinkers, gaze is a subjective, mastering gaze. While commentators have come to acknowledge the "male gaze' and "race gaze", the return of the gaze is also possible in both theory and practice.
     Now another kind of gaze is attracing many commentators' attention, such as the tourist gaze and the gaze of the star. which focus on spctator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gaze.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gaze provides a sense of complete mastery, and the spectator can also looking for mastery in a more mild way.
引文
1 刘益民等主编:《心理学概论》,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4页。
    1 Martin Jay, Downcast eyes, The denigration of vision in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though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1993, p.10
    2 see Martin Jay, Downcast eyes, The denigration of vision in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thought, University of Cal 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1993, p.12
    3 Martin Jay, Downcast eyes, The denigration of vision in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though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1993, p.8
    1 参见叶奕乾等主编:《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0-143页。
    2 参见陈榕:《凝视》,文见赵一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349页。
    1 玛格丽特·奥琳:《“凝视”通论》,《新美术》2006年第2期。
    2 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3 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4 安妮·弗莱伯格:《移动和虚拟的现代性凝视:流浪汉/流浪女》,文见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第327页-328页。
    1 比如,斯拉沃热·齐泽克编:《不敢问希区柯克的,就问拉康吧》,穆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一书,就是相当精彩的对电影凝视的哲学思考和案例分析。
    2 高建平:《全球与地方:比较视野下的美学与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1 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7页。
    1 Peter Wollen:On Gaze Theory, New Left Review,2007, March April
    2 陈榕:《凝视》,文见赵一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第349页。
    3 孙萌:《凝视》,文见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第五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7页。
    4 廖炳惠,美国加州大学比较文学博士,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座教授,现为中国台湾“清华大学”外语系教授。
    5 廖炳惠:《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6 廖炳惠:《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7 约翰·厄里:《游客凝视》,杨慧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 Jackie stacey, Star Gazing:Hollywood Cinema and Female Spectatorship, London:Routledge,1994
    2 朱崇科:《身体意识形态——论汉语长篇(1990—)中的力比多实践及再现》,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0页。
    3 李银河:《福柯与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6页。
    4 李银河:《福柯与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6页。
    1 参考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5页。
    2 参见:周宪编著:《文化研究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3页。
    3 阿雷恩等著:《文化研究导论》,陶东风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74页。
    4 参考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以及陈永国主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导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0页。
    1 Martin Jay, Downcast eyes, The denigration of vision in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though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1993, p.24
    2 柏拉图:《蒂迈欧篇》,谢文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32页。
    3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1页,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4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98-199页。
    1 David Michael Levin, The listening Self, London:Routledge,1989, P.30
    2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71页。
    3 阿列西·艾尔雅维克:《眼睛所遇到的……》,高建平译,《文艺研究》,2000年第3期
    4 参见吴琼:《视觉文化的研究谱系》,文见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1 沃尔夫冈·威尔什:《走向一种听觉文化?》,文见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58页。
    2 参见李鸿祥:《视觉文化研究——当代视觉文化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版,第21页。
    3 Martin Jay, Downcast eyes, The denigration of vision in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though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1993
    3 吴琼:《视觉文化的研究谱系》,文见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1 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西方哲学史》,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七卷第609页。
    2 萨特:《词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8页。
    3 萨特:《词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79页
    4 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西方哲学史》,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七卷第606页。
    1 参见杜小真著:《萨特引论》,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66-67页。
    2 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西方哲学史》,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七卷第612页。
    3 参见黄颂杰主编:《西方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06页。
    1 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西方哲学史》,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七卷617页
    2 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46页。
    3 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47页。
    4 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七卷,第617页。
    5 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西方哲学史》,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第七卷第618页。
    1 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47页。
    2 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48页。
    3 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50页。
    4 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346页。
    1 黄颂杰主编:《西方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09页
    2 转引自柳鸣九编:《萨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3页。
    1 参见严泽胜:《穿越我思的幻象——拉康主体理论及其当代效应》,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2 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1 拉康:《镜像阶段:精神分析经验中揭示的“我”的功能构型》,文见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2 严泽胜:《穿越我思的幻象——拉康主体理论及其当代效应》,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1-22页。
    1 严泽胜:《穿越我思的幻象——拉康主体理论及其当代效应》,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4页。
    2 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2页。
    3 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西方哲学史》,凤凰出版集团,第七卷,第1002页。
    4 该图式由拉康本人提出,在此参考了研究者穆勒、理查森的说法,以及严则胜、黄作等人的专著。
    1 陈榕:《凝视》,文见赵一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354页。
    1 莫里斯·梅洛·庞蒂:《眼与心》,杨大春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6-37页。
    2 莫里斯·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69页,李鸿祥:《视觉文化研究——当代视觉文化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版,第73页。
    3 拉康:《论凝视作为小对形》,文见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页。
    4 拉康:《论凝视作为小对形》,文见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5 拉康:《论凝视作为小对形》,文见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1 刘纪蕙:《可见性问题与视觉政体》,文见刘纪蕙主编:《文化的视觉系统》,台北:麦田出版,2006年版,第6页。
    2 齐泽克:《斜视:从大众文化看拉康》。引文来自网络资源。
    3 拉康:《论凝视作为小对形》,文见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参照网络资源,译文略有改动。
    4 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5-186页。
    1 伊丽莎白·赖特:《拉康文艺观综述》,文见王宁编《精神分析》,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42页。
    2 彼得·伯克:《图像证史》,杨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2页。
    1 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72页。
    1 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57页。
    2 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32页。
    1 陈榕:《凝视》,文见赵一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355页。
    2 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3 陈榕:《凝视》,文见赵一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355页到356页。
    1 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97页。
    2 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3 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页。
    4 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页。
    1 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2 《规训与惩罚》译后记,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75页。
    3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4页。
    1 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5页。
    2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86页。
    3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24页。
    4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26页。
    1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29页。
    2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29页。
    3 转引自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32页。
    4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42页。
    1 德勒兹:《德勒兹论福柯》,杨凯麟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2页。
    1 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97页。
    2 彼得·杜斯:《福柯论权力和主体性》,汪民安译,文见汪民安等编:《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页。
    3 汪民安:《权力》,文见赵一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第448页。
    1 冒从虎、张庆荣、王勤田:《欧洲哲学通史》下册,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0页。
    1 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95页。
    2 转引自: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95页。
    3 陶家俊:《思想认同的焦虑——旅行后殖民理论的对话与超越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7页。
    4 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95页。
    1 廖炳惠:《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页。
    2 邓建华:《他者》,文见王晓路等著:《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4页。
    3 克里斯蒂娜·豪威尔斯:《德里达》,张颖、王天成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4 邓建华:《他者》,文见王晓路等著:《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4页。
    1 参考:左金梅等著:《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2 宋素凤:《多重主题策略的自我命名: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3 Elaine Showalter. The New Feminist Criticism:Essays on Women, Literature and Theory. New York:pantheon, 1985, p248.
    1 柏棣主编:《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3页。
    2 转引自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1 福柯:《性经验史》(增订版),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2 伊利格瑞:《另—种女人的镜子》,转引自陶丽·莫伊:《性与文本的政治——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林建法、赵拓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176页至177页。
    1 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页。
    2 Martin Jay, Downcast eyes, The denigration of vision in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though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1993, p536
    2 参考Martin Jay, Downcast eyes, The denigration of vision in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though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1993, p538
    1 参考: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1 周蕾:《看现代中国:如何建立一个种族观众的理论》,文见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页。
    1 爱德华·赛义德:《东方主义》,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页。
    2 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页。
    1 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页。
    2 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29页。
    1 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03页。
    2 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97页。
    3 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5页。
    4 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2页。
    5 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23--261页。
    6 哈特穆特·莱曼、京特·罗特编:《韦伯的新教伦理——由来、根据和背景》,阎克文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1 赛义德:《东方不是东方——濒于消亡的东方主义时代》,唐建清、张建民译,《天涯》,1997年第4期。
    2 陶家俊:《思想认同的焦虑——旅行后殖民理论的对话与超越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4页。
    3 爱德华·赛义德:《东方主义》,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3页。
    4 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237页。
    1 斯皮瓦克:《属下能说话吗》,文见罗钢、刘象愚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2 斯皮瓦克:《属下能说话吗》,文见罗钢、刘象愚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页。
    3 斯皮瓦克:《属下能说话吗》,文见罗钢、刘象愚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7页。
    1 文见:《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 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3 霍普—格林赫尔:《展览馆与视觉文化阐释》,转引自吴琼主编:《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4 英语中的image,含义相当丰富。中文常根据其侧重点不同和强调的重点不同而译为形象、图像,在某些翻译里,也有译为物象、意象的。而形象和图像不作区别地混用颇为常见。一般来说,图像主要强调的是其视觉可见性,形象则可以是由视觉材料塑造的用于呈现与眼睛中的物象,也可以是由语言表达出而呈现于思想中的意象。本文统一使用图像。但介绍国外学者的image理论时,沿用已有的中文翻译使用图像或者形象。
    1 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2 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2页。
    3 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95页。
    1 转引自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5页。
    2 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本小节部分内容参考陈文育:《图像时代的美学批判》,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3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99页。
    1 参考:陈文育:《图像时代的美学批判》,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95--98页。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页。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5-126页。
    4 梅琼林:《当代视觉文化缘起及本质探析》,《东南学术》,2009年第6期。
    1 按照波德里亚的观点,当代的simulacrum是按照simulation的逻辑和模式生产出来的。simulacrum的翻译有仿像、拟象、类像、幻象等,simulation的翻译则有模拟、仿真、仿拟、拟仿、拟象等。本文分别选择仿像和仿拟两种译法。但在引用他人著述时,沿用原文的译法或用法。
    2 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文见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7页。
    3 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文见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03-304页。
    4 参见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1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40页。
    2 周宪编著:《文化研究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9页。
    3 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7页。
    4 Martin Jay, Downcast eyes, The denigration of vision in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though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1993,中文译文参见周宪编著:《文化研究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54页。
    1 周宪编著:《文化研究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
    2 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3页。
    3 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消费社会》,转引自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第344页。
    4 米尔佐夫:《跨学科性和视觉文化》,转引自周宪编著:《文化研究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1页。
    1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56页。
    2 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1 米尔佐夫:《图像转向》,文见陶东风等主编《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2 李鸿祥:《视觉文化研究——当代视觉文化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版,第43-44页。
    1 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2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6页。
    3 李相:《3D电影美学初探》,《当代电影》2009年第12期。
    4 高建平:《文学与图像的对立与共生》,《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1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2 李鸿祥:《视觉文化研究——当代视觉文化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版,第52页。
    3 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4 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5 苏珊·桑塔格:《论摄影》,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1 苏珊桑塔格:《论摄影》,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页。
    2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页。
    3 李鸿祥:《视觉文化研究—当代视觉文化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版,第63页。
    1 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2 《福柯访谈录:权力的眼睛》,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9页。
    1 巴拉兹:《可见的人类》,文见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3页。
    2 让·斯塔罗宾斯基《波佩的面纱》,文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波佩的面纱——日内瓦学派文论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71页。
    3 让·斯塔罗宾斯基《波佩的面纱》,文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波佩的面纱——日内瓦学派文论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1 让·斯塔罗宾斯基《波佩的面纱》,文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波佩的面纱——日内瓦学派文论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2 让·斯塔罗宾斯基《波佩的面纱》,文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波佩的面纱——日内瓦学派文论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69页。
    3 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页。
    4 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19页。
    5 李鸿祥:《视觉文化研究—当代视觉文化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版,第26页。
    1 梅琼林:《当代视觉文化缘起及本质探析》,《东南学术》,2009年第6期。
    2 安德烈·巴赞:《摄影影像的本体论》,文见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82页。
    3 参见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02页。
    1 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的研究谱系》,文见《视觉文化的奇观》,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4页。
    2 参考:米克·巴尔:《视觉本质主义与视觉文化的对象》,文见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33页。
    3 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4 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89页。
    5 霍普—格林赫尔:《展览馆与视觉文化阐释》,转引自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的研究谱系》,文见《视觉文化的奇观》,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7页。
    6 吴琼:《视觉性与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的研究谱系》,文见《视觉文化的奇观》,吴琼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17页。
    1 李鸿祥:《视觉文化研究:当代视觉文化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版,第96-97页。
    2 参见:米兰·昆德拉:《不朽》,王振孙、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130页。在其它的译本中,也有译作“意象学”。
    1 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5页。
    2 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44-45页。
    1 季广茂:《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译者前言。文见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2 参考:陈文育:《图像时代的美学批判》,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68页。
    3 波德里亚:《完美的罪行》,王为民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8页。
    4 吴琼:《视觉文化的研究谱系》,文见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1 吴琼:《视觉文化的研究谱系》,文见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2 廖炳惠:《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7-68页。原文对"desire"的中文译词为“欲求”,在此改为“欲望”。
    1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7页。
    2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
    3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
    4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5 劳拉·莫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文见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37页。
    1 劳拉·莫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文见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41页。
    2 劳拉·莫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文见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43页。
    3 劳拉·莫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文见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44页。
    4 劳拉·莫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文见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45页。
    1 劳拉·莫尔维;《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文见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45页。
    1 转引自: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2 参见波斯纳著:《性与理性》,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72-476页。
    1 参考: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以及徐敏:《封面女郎:凝视及面容的形而上学》,文见汪民安主编:《身体的文化政治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7-287页。
    1 参考徐敏:《封面女郎:凝视及面容的形而上学》,文见汪民安主编:《身体的文化政治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 麦茨:《想像的能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第98页。
    2 参考: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 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0页。
    2 凯特·米利特:《性政治》,宋文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1 凯特·米利特:《性政治》,宋文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2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15页。
    3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4 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0页。
    1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2 周乐诗:《笔尖的舞蹈——女性主义文学和女性主义批评策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页。
    3 弗朗兹·法农:《黑皮肤,白面具》,万冰译,译林出版社,第83-84页。参照网络资源,译文略有改动。
    4 弗朗兹·法农:《黑皮肤,白面具》,万冰译,译林出版社,第85页。参照网络资源,译文略有改动。
    1 弗朗兹·法农:《黑皮肤,白面具》,万冰译,译林出版社,第88页。参照网络资源,译文略有改动。
    2 陶家俊:《思想认同的焦虑——旅行后殖民理论的对话与超越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5页。
    3 陶家俊:《思想认同的焦虑——旅行后殖民理论的对话与超越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6页。
    1 霍尔:《他者的景观》,文见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68页。
    2 霍尔:《他者的景观》,文见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71页。
    1 科比纳·默瑟:《解读种族恋物崇拜》,文见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91页。
    2 科比纳·默瑟:《解读种族恋物崇拜》,文见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91页。
    3 彼得·伯克:《图像证史》,杨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3页。
    1 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20页。
    2 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21页。
    1 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文见罗岗、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8页。
    2 参见曾军:《文化批评教程》,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8-279页。
    1 参见宋素凤:《多重主题策略的自我命名: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0页,及Barrett Michele, the concept of "difference" in Feminist Review,1987, pp29-41
    2 肖瓦尔特语,参见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6页。
    3 转引自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
    1 转引自宋素凤:《多重主题策略的自我命名: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8页。
    2 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金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1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1页。
    2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页。
    3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页。
    4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页。
    5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1 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页。
    1 阿列西·艾尔雅维克:《眼睛所遇到的……》,高建平译,《文艺研究》,2000年第3期
    2 高字民:《从影像到拟象:图像时代视觉审美范式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1 保罗·M·莱斯特:《视觉传播:形象载动信息》,霍文利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2 胡克斯:《抵抗性的注视:黑人女性观者》,文见陈永国主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6页。
    3 胡克斯:《抵抗性的注视:黑人女性观者》,文见陈永国主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7页。
    1 胡克斯:《抵抗性的注视:黑人女性观者》,文见陈永国主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6页。
    2 霍尔: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77页。
    3 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1 转引自: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6-127页。
    2 转引自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8页。
    1 杰姬·斯泰西:《女性媚惑——一个认同的问题?》文见陶东风主编:《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0页。
    2 杰姬·斯泰西:《女性媚惑——一个认同的问题?》文见陶东风主编:《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0页。
    3 杰姬·斯泰西:《女性媚惑——一个认同的问题?》文见陶东风主编:《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4页。
    4 杰姬·斯泰西:《女性媚惑——一个认同的问题?》文见陶东风主编:《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4页。
    1 约翰·厄里:《游客凝视》,杨慧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 杨慧:《游客凝视译序》,约翰·厄里:《游客凝视》,杨慧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译序第6-7页。
    3 约翰·厄里:《游客凝视》,杨慧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4 David Michael Levin, The Opening of Vision:Nihilism and the Postmodern Situation, London:routledge,1988, p.440
    Jean starobinski, The living Eye, trans by Arthur Goldhammer,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Martin Jay, Downcast eyes, The denigration of vision in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though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1993
    Patrick Fuery and Kelli Fuery, Visual Cultures and Critical Theory, Arnold, London,2003
    Corinn Columpar, The Gaze As Theoretical Touchstone:The Intersection of Film Studies, Feminist Theory, andPostcolonial Theory, Women's Studies Quarterly, Vol.30, Nol/2
    Jonathan Kahana, Cinema and the Ethics of Listening:Isaac Julien's "Frantz Fanon", Film Quarterly, Vol.59, No.2
    Peter Wollen, On Gaze Theory, New Left Review,2007, March April
    Stephen Prince, The pornographic Image and the Practice of Film Theory, Cinema Journal, Vol.27, No.2
    Todd McGowan, Looking for the Gaze:Lacanian Film Theory and Its Vicissitudes, Cinema Journal, Vol.42, No.3
    阿莱斯·艾尔雅维茨:《图像时代》,胡菊兰,张云鹏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版
    爱德华·赛义德:《东方主义》,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版
    安德鲁·本尼特,尼古拉·罗伊尔著:《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汪正龙、李永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安东尼·伍迪维斯:《社会理论中的视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奥古斯丁:《忏悔录》,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付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波斯纳:《性与理性》,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柏棣主编:《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柏拉图:《蒂迈欧篇》,谢文郁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彼得·伯克:《图像证史》,杨豫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陈龙、陈一著:《视觉文化传播导论》,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陈永国主编:《视觉文化研究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文育:《图像时代的美学批判》,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未出版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录》,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段炼:《跨文化美术批评》,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德勒兹:《德勒兹论福柯》,杨凯麟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杜小真:《萨特引论》,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方汉文:《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弗朗兹·法农:《黑皮肤,白面具》,万冰译,译林出版社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郭宏安等:《二十世纪西方文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高宣扬:《福柯的生存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高建平:《全球与地方:比较视野下的美学与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高字民:《从影像到拟像:图像时代视觉审美范式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高燕:《视觉隐喻与空间转向:思想史视野中的当代视觉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黄颂杰主编:《西方哲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文化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黄作:《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姜飞:《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罗岗、顾铮主编:《视觉文化读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罗岗、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罗岗、刘象愚主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廖炳惠:《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刘纪蕙主编:《文化的视觉系统:帝国一亚洲—主体性》,台北:麦田出版,2006年版
    刘纪蕙主编:《文化的视觉系统:日常生活与大众文化》,台北;麦田出版,2006年版
    刘悦笛:《视觉美学史:从前现代、现代到后现代》,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李鸿祥:《视觉文化研究—当代视觉文化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东方出版中心,2005年版
    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1998年版
    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米歇尔·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刘北成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
    米歇尔:《图像理论》,陈永国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麦茨:《想像的能指》,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孟建等:《图像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理论诠释》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梅洛·庞蒂:《眼与心》,杨大春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梅洛·庞蒂:《可见的与不可见的》,罗国详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诺曼·布列森:《视觉与绘画:注视的逻辑》,郭杨等译,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年版
    秦喜清:《西方女性主义电影:理论、批评、实践》,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
    乔治·巴塔耶:《色情史》,刘晖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让—伊夫·塔迪埃《20世纪的文学批评》,史忠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任—鸣:《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萨特:《词语》,潘培庆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
    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
    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宋素凤:《多重主题策略的自我命名: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斯拉沃热·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季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斯拉沃热·齐泽克编:《不敢问希区柯克的,就问拉康吧》,穆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苏珊·桑塔格:《论摄影》,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陶家俊:《思想认同的焦虑——旅行后殖民理论的对话与超越精神》,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陶丽·莫伊:《性与文本的政治——女权主义文学理论》,林建法、赵拓译,时代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陶东风主编:《粉丝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第五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第三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吴琼编:《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吴琼编:《凝视的快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吴猛、和新风:《文化权力的终结:与福柯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汪民安等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汪民安主编:《文化研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汪民安等编:《福柯的面孔》,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汪民安主编:《身体的文化政治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晓路等著:《文化批评关键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王宁主编:《文学理论前沿》,(第四、五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万书辉:《文化文本的互文性书写:齐泽克对拉康理论的解释》,巴蜀书社,2007年版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
    于奇智:《凝视之爱:福柯医学历史哲学论稿》,中央编译出版社
    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导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戴行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约翰·厄里:《游客凝视》,杨慧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西方哲学史》,凤凰出版社,2005年版
    叶奕乾等主编:《普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严泽胜:《穿越我思的幻象——拉康主体理论及其当代效应》,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伊丽莎白·赖特:《拉康与后女性主义》,王文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赵—凡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赵稀方:《后殖民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朱崇科:《身体意识形态——论汉语长篇(1990—)中的力比多实践及再现》,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张艳芬:《詹姆逊文化理论探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张卫东:《文化理论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张京媛主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曾军:《文化批评教程》,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周宪编著:《文化研究关键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章戈浩编:《可见的思想》,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波佩的面纱——日内瓦学派文论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阿列西·艾尔雅维克:《眼睛所遇到的……》,高建平译,《文艺研究》,2000年第3期
    褚孝泉:《穿越拉康的魔镜》,《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第6期
    高建平:《文学与图像的对立与共生》,《文学评论》,2005年第6期
    管宁:《视觉文化与文学的跨媒体生存》,《东南学术》,2009年第6期
    胡奕颢:《3D立体电影的拟像原罪与人文式微》,《文艺争鸣》2010年2月下
    禾木:《浅论拉康的欲望理论》,《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金惠敏:《图像增值与文学的当前危机》,《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金惠敏:《从形象到拟像》,《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李相:《3D电影美学初探》,《当代电影》2009年第12期
    玛格丽特·奥琳:《“凝视”通论》,《新美术》2006年第2期
    梅琼林:《当代视觉文化缘起及本质探析》,《东南学术》,2009年第6期
    马云龙:《主体的颠覆:拉康精神分析学中的“自我”》,《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南帆:《影像时代》,《南方文坛》2000年第6期
    宋明炜:《后殖民理论:谁是“他者”?》,《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4期
    吴琼:《他者的凝视——拉康的“凝视”理论》,《文艺研究》,2010年第4期
    向丽:《看:一种意识形态凝视?——关于“美”的审美人类学阐释》,《文艺理论研究》,2008年第5期
    杨大春:《他者与他性:一个问题的谱系》,《浙江学刊》,2001年第2期
    周宪:《符号经济学视野中的“视觉转向”》,《文艺研究》2001年第3期
    周宪:《视觉文化:从传统到现代》,《文学评论》2003年第6期
    张一兵:《虚假存在与景观时间——德波《景观社会》的文本学解读》,《江苏社会科学》2005 年第6期
    张一兵:《从自恋到畸镜之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张一兵:《柯热夫:主奴辩证法中的欲望关系》,《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张英进:《动感模拟凝视:都市消费与视觉文化》,《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5期
    张世君:《电影凝视中的性别意识》,《当代电影》,2004年第3期
    张晶:《图像的审美价值考察》,《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张晶:《审美经验迁转论》,《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3期
    曾军:《观看研究的路径与困境》,《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
    曾军:《近年来视觉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文艺研究》2008年第6期
    曾军:《从“视觉”到“视觉化”:重新理解视觉文化》,《社会科学》,2009年第8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