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四川城市化道路探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城市化是四川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城市化水平落后已经严重地制约了四川经济的发展。世纪之交,四川的城市化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加快四川的城市化进程,是促进四川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在讨论城市化的基本内涵和目前我国城市化道路研究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以四川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的教训和四川城市化的现状为突破口,结合四川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四川城市化发展的最佳道路一以大城市发展为主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并根据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其特殊情况将四川划分为五个区域: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地区、川北和川东地区、攀西地区、川西藏地区,同时针对每个区域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其城市化发展的道路。同时,对加快四川大城市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基本对策。
Urbanization is a decisive problem in the farther development of Sichuan , because the backwardness of the urbanization has seriously blocked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t the turn of the new century , sichuan's urbanization has entered a crucial stage , and accelerating it becomes the only way to advance its economy. The following article , based on the discussions about urbanization and the main views of urbanization ways,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of Sichuan itself, starting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Sichuan' s urbanization. Combining its practical conditions such as the nature , society economy and so on , explores the best way of sichuan' s urbanization, that is ,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way mainly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jor cities , meanwhile , in the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me other special aspects , Sichuan has been divided into following 5 regions ;Economic Region of Chengdu plain .Southern Region of Sichuan .Northern
    Region of Sichuan .Eastern region of Sichuan , Pan zhi hua liangshan Region , and Sichuan-Tibet border Region , at the same time, the article gives different urbanization ways point to concrete circumstance of every region,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sichuan' s big cities , the article below gives a series of suggestions.
引文
[1]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年鉴出版社,2002.2003
    [2]四川统计年鉴—200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2002.2003
    [3]中国城市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6.1991.2002
    [4]郭元晞.四川城市改革十年[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学院出版社,1989(3).1~508
    [5]刘清泉 高宇天 马延华等.四川省经济地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3).1-356
    [6]牛凤瑞 宋迎昌 盛广耀等,西部大开发聚焦在城镇[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9).1~336
    [7]孙敬芝 袁永熙 李竞能等.中国人口(四川分册)[M].北京.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1988(7).1~450
    [8]林广 张鸿雁.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化比较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7).1-270
    [9]蔡芳。制度、趋同与人文发展—区域发展和西部开发战略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1~244
    [10]刘君德 汪宇明.制度与创新—中国城市制度的发展与改革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7).1-282
    [11]辜胜阻 刘传江.人口流动与农村城镇化战略管理[M].武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8).1~564
    [12]裴俊生.小城市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4).1~451
    [13]叶舜赞主编.城市化与城市体系[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4).1~215
    [14]程红.城市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7).1~158
    [15](德)汉斯.于尔根.尤尔斯等著.大城市的未来:柏林 伦敦 巴黎 纽约-经济方面[M].北京.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91(5).1~427
    [16]中科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编.城市与乡村:中国城乡矛盾与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9).1~256
    [17](英)艾伦.W.尹文思著;甘士杰等译.城市经济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2)1.1~210
    
    
    [18]包宗华.中国城市化道路与城市建设[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5(3).1~273
    [19](苏)科瓦连科著.城市发展的道路[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10).1-168
    [20]郭付人等编.成都城市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10).1-675
    [21]崔新桓等编.四川城市经济[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85(1).1~477
    [22]杜受祜等编.中国城市化道路-思考与选择[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5).1~405
    [23]四川社科院编辑.四川城市经济改革论文选[M].成都:四川社科院,1984(12).1~265
    [24]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12).1~298
    [25]谭天星 陈关龙著.未能归一的路:中西城市发展的比较[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2).1-291
    [26]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3).第37页.
    [27]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3).第286页.
    [28]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3).1~170
    [29]许学强.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7).1~242
    [30]刘仲藜.奠基——新中国经济五十年[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9(12).1-898
    [31]黄启国.加快四川城市化进程的思考[J].城市研究.1998(1).54~57
    [32]杨建云. 中国的城市化道路选择[J].河北理工学院(社科版).2002(2).51~65
    [33]王树春 王玉婧 刘学敏.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问题研究[J].2003(1).90~94
    [34]张勋.试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1).27~30
    [35]陈秀山 徐瑛.为什么需要大城市[J].决策咨询.2003(2).32~34
    [36]陆锐 李慧莉.西部地区城市化道路与对策[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2).78~80
    [37]仲小敏.世纪之交中国城市化道路与对策思考[J].经济地理.2000(3).54~57
    [38]傅先兰 刘学敏 史培军.西部大开发与城市化道路[J].农业经济问题.2002(8),45~47
    [39]林筠 李随成.西部地区城市空间结构及城市化道路的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2002(4).69~73
    [40]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问题研究课题组.四川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问题研究报告[J].1999(1).52~57
    [41]孙超英.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及其借鉴[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5).73~77
    [42]朱农.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问题研究[J].经济评论.2000(5).83~87
    
    
    [43]焦华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征及其启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3-4).368~369
    [44]许庆明 钟平.关于欠发达地区城市化道路的探讨[J].财经论从.1999(4).17~20
    [45]孟海贵.当代中国的城市化道路[J].经济问题.1997(5).15~17
    [46]林先杨 陈忠暖 蔡国田.国内外城市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热带地理.2003(1).44~48
    [47]王琼.我国城市化道路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3.(2).9-12
    [48]马庚存 冷静.略论中等城市的城市化道路[J].理论学刊.2001.(6).87~88
    [49]韦苇 刘新权.西部地区城市化的总思路[J].西北大学学报.2002.(4).97~102
    [50]张世洲 刘子利.我国城市化进程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9).46~50
    [51]赖齐 薛波 陶世贤.加快四川中等城市研究.四川经济信息网
    [52]王芳 陶世贤.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特点与对策.四川经济信息网
    [53]参考消息[N].2002-08-28
    [54]王放. 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54~63.
    [55]石忆邵.城市化理论问题三议[J].城市规划汇刊。1999(4).25~27.
    [56]胡顺延.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63、188.
    [57]蔡秀玲.论小城镇建设——要素集聚与制度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29
    [58]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66
    [59]石忆邵.中国城市化若干理论问题刍议[J].城市规划汇刊.1999(1).28~30
    [60]潘云鹤、史晋川等 浙江省“十五”至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前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105
    [62]饶会林、丛讫.再谈城市规模效益问[J]题.财经问题研究.1999(10).56~58
    [63]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9(9).22~29
    [64]自南生.关于中国的城市化.中宏网
    [65]汪利娜.中国城市化进程及战略选择.国研网
    [66]张英红.二元户籍制.半个世纪的“城乡冷战”,中国农村研究网
    [67]《中国城市发展报告》编委会.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M].北京:2003(1).1~606
    [68]丁润萍.社区建设.城市化的内推力[J].经济问题.2002(3).14~16
    [69]廖丹清.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因素[J].经济学家.2001(2).60~63
    [70]王小鲁 樊纲 杜方利等.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2000(7).3~15
    [71]李天华.论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正确选择[J].江汉论坛.2003(10).30~32
    
    
    [72]肖莎.对西部城市化水平的反思[J].宁夏社会科学.2003(2).51-55
    [73]王英.21世纪的城市——关于城市未来的柏林宣言[J].城市规划,2000,(12).7~8
    [74]赵树枫.世界乡村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城市问题[J].1999(3)32
    [75]高永福.城市化与经济发展[J].体制改革,2002.(7).12~15
    [76]阎利民.国内外城市化基本问题学术观点比较[J].大连大学学报.2002(1),19~24
    [77]钱纳里、塞尔昆。发展的格局1950-1970[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89年.第31页
    [78]Macura, M., 1961: The influence of the definition ofthe urban place on the size of the urban population[M], in J. P.Gibbs (ed.), Urban Research Methods, Princeton, D.Van Nostrand, 21-31.
    [79]Zhang L.and S.X.B. Zhao (1998), "Re- examining China's urban" concept and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M], The China Quarterly, 154, 330-381.
    [80]胡鞍钢.城市化是今后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J].中国人口科学.2003(6),1~8
    [81]王远征,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和障碍[J],战略与管理,2001(1). 31~37
    [82]宋方灿.国庆特稿.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彰显中国神奇变化.中国新闻网,2003.10.1
    [83]赵忆宁、朱剑.“九大都市圈”——21世纪中国区域布局的构想——访著名经济学家王建[J].暸望.1996(7).9-10
    [84]尹文耀.中国省区城市人口规模结构比较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1995.(3).19
    [85]周军.中国城镇体系研究.综述与展望[J].城市问题.1995(4).2~6
    [86]陈为邦.世纪之交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几点思考,湖北交通网
    [87]周镇宏.周镇宏市长论建设城市,http://www.zhanjiang.gov.cn
    [88]孙超英.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及其借鉴[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5).73~77
    [89]孙超英.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道路及其借鉴[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5).73~77
    [90]王远征.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与[J].战略与管理.2001(1),3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