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征地制度变迁:驱动因素与制度供给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自建国之初就建立了征地制度,从建国到现在,经历了三次重大变迁,每次变迁都有着特定的原因。土地被征收是农民为城市化、工业化作出的直接贡献,他们应当分享城市化、工业化成果。在计划经济时代,被征地农民除了享受经济上的补偿,还可以获得非农就业机会,城乡差距可以在一夜之间消除,农民也就变成了市民,所以农民是欢迎征地的,还盼望着被征地。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征地制度也作出了调整,从法律层面对被征地农民实行一次性货币安置,不再进行就业安置。在货币补偿结束后,被征地农民彻底与土地脱离了关系,在土地方面无法再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由此引发了农民的不满,也为社会稳定留下了隐患。2008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表明,截止2007年10月底,全国耕地18.2574亿亩。根据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止2007年底,全国乡村人口数为72135万人。据此,乡村人均耕地仅为2.53亩。经估算,到2020年至少有1600万左右的被征地农民需陆续安置。因此,如何改革征地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利益,已成为事关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建设的重大课题。那么,国家为何选择征地制度?既然征地制度存在这么多问题,国家为何在改革步伐上扭扭捏捏?征地制度改革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征地制度变迁的?农民为何不进行抗争?用地单位对这项制度是什么态度?征地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什么?征地制度的实质是什么?征地制度本身存在什么缺陷?征地后,农地实现了发展权,产生土地增值收益,农村集体是否应当参与土地增值收益的分配?如果应当,理论依据是什么?又该如何参与分配?征地制度应当如何运用这一分配理论?现行土地制度应该如何保障这一分配?这正是本研究要回答的问题。
     本研究的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分析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同时还界定了研究中所要用的制度安排、制度环境、制度背景和非正式制度等概念,为构建分析框架提供了基础。最后对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进行了预测。
     为了找准研究的方向和工具,力争使研究富有创新意义,第二章是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简要回顾,从研究的框架出发,将历史文献分为缺陷分析、诱致性外因和农地发展权创设研究,发现综合运用国家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全面研究征地制度变迁的文献较少,多踞于一角看问题,有不少结论与客观事实相左,被应用的可能性较小。第三章对本研究将运用的国家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进行了阐述,并简要指出如何在研究中运用这些理论。
     第四章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征地制度变迁史,通过对历史征地制度文献进行全面检索、挖掘,按制度框架变化情况将征地制度史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0年-1957年,这一阶段是征地制度初始安排,第二阶段是1958年-1982年,征地制度第一次变迁,第三阶段是1982年-1997年,是征地制度第二次变迁,第四阶段是1998年至今,是征地制度第三次变迁。同时,对当前征地制度存在的内在缺陷进行了全面分析,认为我国征地补偿原则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征地补偿不全面,侵害了农民的土地发展权,而征地程序则压抑了农民的参与权、知情权等权利,被征地农民无法城市化。这些都是今后征地制度变迁的内因。
     第五章创新性地运用国家理论、产权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研究了制度环境、制度背景、非正式制度变迁对征地制度变迁的影响。认为制度环境与征地制度存在着补充与竞争的关系:其中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是征地制度的基石,正是由于农民取得土地所有权的成本低下,给征地制度实施提供了良好的产权基础;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是国家设定征地制度获取最大收益的平台,因而对征地制度存在着激励作用;尽管国家对农民房屋拆迁制度未作出详细规定,但事实上的补偿是参照市场价格来进行的,所以,通过它,让农民部分分享了城市化成果—原非完全商品的房屋转变为完全商品,资产大大增值,缓解了征地制度的压力;计划经济时代,征地安置方式包括安排就业,而农民一旦就业,就完全城市化,充分享受到城市化的成果,所以劳动就业制度曾经为征地制度提供了较好的保障,也让被征地一度成为农民的渴望;在1988年修改土地管理法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曾被置于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同等地位,也是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一条路径,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国家的选择,这一制度存在着严重的供给不足,缺少细则,实质上,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由于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重心倾向农村集体和农民,而征地制度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一起,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重心倾向国家和城市,因此,与征地制度存在着竞争关系。文章指出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制度环境对征地制度发挥着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还研究了信仰、价值观、认知和意愿等非正式制度对征地制度的影响,分析了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用地单位、农村集体和农民等制度相关人在征地中的行为对征地制度的影响,分析了地方政府在征地时存在着外部性和农民无力抗争征地等现象。最后指出,当前征地制度的本质是国家积累资金的工具,并且变迁的动力不足。
     第六章创新性地研究了影响征地制度今后变迁的诱致性因素,并逐个分析了与征地制度变迁的关系,认为主要诱致性因素有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财税制度、征地制度本身等,这些制度,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征地制度的非均衡状态,不同的利益主体都有从现行制度中获得净收益的可能。尽管征地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但由于各利益主体对于每项制度都有着自身的费用-支出,而且各利益主体的谈判力量也不同,通过博弈,最终将只有少量新制度会产生。在对这5项制度的制度需求内容、需求主体和需求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本研究认为征地制度变迁制度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是创设农地发展权,通过设置农地发展权,其余的事项如补偿标准、安置方式、安置程序都会得到有效完善。
     第七章也是本研究的创新点之一,在理论上较好的探讨了农地发展权的创设,在总结借鉴国外农地发展权设置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基础之上,对我国农地发展权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建议创设农地发展权Ⅰ,即农地农用最佳利用的权利,创设农地发展权Ⅱ,即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权利,并指出农地发展权Ⅱ的实现将导致农地发展权Ⅰ的丧失,因而应当包括农地发展权Ⅰ,为农民参与分享农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增值收益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再对农地发展权的来源、归属、现实状况、实现途径和量化方法进行了研究,最后在征地制度中进行了创新应用。第八章选择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进行实证,尝试运用农地发展权确定征地补偿标准,实证结果表明,通过设置农地发展权确定的征地补偿标准,能够使被征地农民分享城市化成果,生活水平达到城市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将地方政府征地的外部性成本有效内化。
     最后一章对本研究进行了全面总结,对研究结论进行了归纳,然后指出了今后可以继续研究的方向。
The land requisition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founding of our country and has undergone three major changes which all have specific reasons from the founding to the present. Land is a direct contribution that farmers make to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nd farms should share the results of urbanization. We should eliminate the urban-rural gap. In the planned economy era, farmers in land requisition not only enjoy the economic compensation, but also get job-placement and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he gap between urban-rural income, education, health, employment and consumption are all eliminated overnight and farmers completed the conversion to the public by the farmers. Farmers welcome to land and also looking forward to being land, because they can enjoy most of the results of urbanization directly. However, with further improvement of China's market econom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abor market, the land requisition system has also made adjustments to the legal aspects that farmers whose land was expropriated are currency settlement and not job placement. After the monetary compensation when farmers whose land was expropriated and land are completely out of relations, fields no longer enjoy the fruits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in land, resulting dissatisfaction of farmers and also leaving a hidden danger for social stability. Bulletin of China Land and Resources in 2008 showed that there is 18.2574 million mu of arable land by the end of October 2007 according to survey of land use. According to the 2008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atistical communique, the rural population was 72 135 million and rural per capita farmland is 2.53 mu by the end of 2007.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re is at least about 16 million landless farmers need to be placed one after another in 2020. Therefore, how to reform the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and effectively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of farmers has become a major issue that related to china's social stabil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Why does the nation choose the national land system? Why the national hesitate to reform since the land requisition system has so many problems? Which factors can affect the Land reform? How do these factors affect the changes in land requisition system? Why do farmers not to fight? What is the attitude of land units to this system?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in the land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What is the essence of the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What are the gaps in land requisition system itself? After land acquisition, land achieved the right to develop resulting in land value-added benefits. Whether rural collective should participate the distribution of land value-added benefits? If so, what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at? How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stribution? How to use this theory of distribution? How to use current land system to protect the distribution? These are the questions to be answered in this study.
     Chapter one not only describes the background,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analytical framework, research content, research methods and technical routes, but also defines the concept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nstitutional background and the informal system in the study. The innovation and inadequacy of the study have been predicted in chapter one finally.
     In order to identify directions and tools of research and strive to make research innovative and meaningful, chapter two reviews the related research literature briefly and divides historical documents into three parts starting from the framework of the study: defect analysis, Induced external analysis and analysis of cre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development rights. We found that there have fewer literatures of changes in land requisition system comprehensively using state theory, the property rights theory and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ory. Literatures describe only from one aspect and many of its conclusions are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objective facts which are less likely to be applied. State theory, property rights theor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ory are expounded in chapter three which also briefly describes how to use these theories.
     Chapter four reviews changes in the history of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since the founding of china. The history of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will be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 according to the changes of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by comprehensive search and mining in historical documents.The first stage which is from 1950 to 1957 describes the initial arrangement of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The second stage which is from 1958 to 1982 describes the first change of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The third stage which is from 1982 to 199 describes the second change of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and the fourth stage describes the third change of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since 1950. Meanwhile, chapter four ha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inherent defects that current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has. It shows that our land compensation principle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complete land expropriation compensation infringements the land development rights of peasants, while the land expropriation program suppresses the rights of farmers inducing living standards of farmers can not be urbanization. These are internal reasons of changes of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in the future.
     The impact of changes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institutional background and informal institutional change on the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are studied by innovative use of the state theory, property theory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 theory in chapter five. It thinks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is supplementary and competitive.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system i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precisely because that low cost of land ownership that farmers get provides a good basis for property rights. There are incentives for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because system of paid use of state-owned land is the platform of maximum benefit that state makes for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The compensation is carried out with reference to market prices although detailed requirements of farmers' house demolition regulations have not been made. Some rural residents share the results of urbanization partly. The original incomplete commodity housing is transformed into complete product and assets of great value eased the pressure on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Placement is included in land expropriation in the stage of planned.economy. Farmers are entirely urbanized and fully enjoy the fruits of urbanization once they are employed. Therefore, the employment system has not only provided a better protection for the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but also made employment become desire to landless peasants. In 1988 when the land management law is modified, the system of Collective land and the system of paid use of state-owned land are at the same position which is the path of land value-added income distribution. But there is a serious supply shortage and the lack of details in this system because of the choice of country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In essenc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collective land system and the land requisition system is competition. The system of collective land focus on rural collective and farmers while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and the system of paid use of state-owned land focus on country and city. In the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the system environment such as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economy plays a stimulating and limiting role in land expropriation,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informal policy system such as beliefs, values, recognition, and willingness on land expropriation,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activities of relevant agents such as central government, local government, land-using units, rural collective groups and farmers on land expropriation, and does researches on phenomena such as externalities in land expropriation and farmers' incapability of boycotting land expropriation. As a result, land expropriation is, in essence, a tool for national funds collection, and lacks the energy for institutional change.
     In the sixth chapter, the author makes an innovative study on the leading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future institutional change of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and analyzes their relationship resp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which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at the major leading factors include collective land property rights system, the land leasehold system, employ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axation system,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which work together to make the imbalanced status in the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and make it possible for different profit parties to get net profit from current system. Despite this imbalanced status, profit parties have their own income and expenses for each system as well as their different negotiation abilities, as a result of Game, only a few new systems will emerge.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stitutional demand, demand subjects, demand reasons of the five systems, the author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an equilibrium point for institutional supply and demand in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 of land expropriation is to establish rural land development right, by which compensation standard, resettlement methods, resettlement procedures will get improved.
     An innovative study also exists in the seventh chapter in which the author makes theoretical researches on the definition of rural land development right in China based on the foreign experience in establishing this right.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rural land development right-Ⅰis the right to put rural land into best agricultural use; rural land development right-Ⅱis to the right to put rural land into constructional use. The realization of right-Ⅱwill make right-Ⅰvanish, which, in turn, proves that right-Ⅱmust incorporate right-Ⅰ. Thus, th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farmers' participation in sharing added profit made from changing agricultural land into constructional land is offered. In addition, the author studies the origination, ownership, current situation, realization methods, and quantification methods of rural land development right, and applies it into land expropriation system innovatively. In the eighth chapter, the author does on-the-spot experiment in applying the right into making land expropriation compensation standard in Gangzha District of Nanto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The result shows that by establishing rural land development right for making compensation standard contributes to help the farmers whose land is expropriated share the fruitful profit of urbanization and improve their living standard to the average level of city inhabitants.
     In the last chapter, the author gives a summary of this dissertation, generalizes the findings, and points out a direction of further research.
引文
1熊建.中国的城乡差距到底有多大,人民日报海外版[Jl.11月21日第5版
    2蔡昉.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1于建嵘.土地问题已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关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形势的一项专题调研[J],调研世界,2005年第3期:22-23
    2中国人权研究会.[人权知识百题]:(34)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中国对人权的基本观点之四[J].人民日报2005年06月27日,第九版
    1徐策.4000美元时我们仍是发展中国家—对我国人均GDP即将达到4000美元的思考[J].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03月04日第B02803版
    1王万茂.浅议土地管理的基本问题,王万茂教授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年8月:55-69
    2曲福田等.经济发展与中国土地非农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37
    3王万茂.论土地科学学科体系建设[J].中国土地科学,2002年第5期:4-13
    4黄贤金.论土地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王万茂教授土地科学学科建设思想研究,中国土地科学[J].2006第8期,52-56
    1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7:7
    2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A],载R.冬藏A.阿尔钦D.诺思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制度经济学派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78
    1L.E.戴维斯,D.C.诺思.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71-272
    1徐凤真.论集体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界定[J].调研世界,2008第10期:21-23
    2李胜兰.国家所有权行使的经济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第1期:1-9
    3彭万林.民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35
    4徐凤真.论集体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界定[J].调研世界,2008第10期:21-23
    5韩娟.土地征收之目的——公共利益的讨论[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第6期:12-13
    6吴卫东.论征收征用中的公共利益[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第10期:51-54
    7郑丹丹等.关于土地征收及补偿制度的若干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第6期:63-67
    1陈泉生.论土地征用之补偿[J].法律科学,1994,5:56-61
    1陈泉生.论土地征用之补偿[J].法律科学,1994,5:56-61
    1田文淀.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原则浅论[J].兰州学刊,2007年第8期:105
    2张慧芳.我国土地征收补偿范围和标准的探讨[J].理论前沿,2007年第11期:16-18
    3陈江龙,陈会广等.国外土地征用的理论与启示[J].国土经济,2002第2期:43-45
    4楼喻刚等.土地征用补偿费中应包含养老保障因素[J].人口与经济,2002,2:76-78
    5梁亚荣、万颖萍.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应予以补偿——《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征用补偿的影响[J].中国土地,2003第4期:9-12
    6何军.试析我国征地补偿的范围和标准[J].法制与社会,2007第03期:245
    1周建春.中国耕地产权与价值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7第2期:4-9
    2陈泉生.海峡两岸土地征用补偿之比较研究[J].亚太经济,1998第3期:38-41
    3刘慧芳.论我国农地地价的构成与量化[J].中国土地科学,2000第3期:15-18
    4鲍海君,吴次芳.关于征地补偿问题的探讨[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2第7期:28-30
    5孟祥舟.“土地征用”的补偿问题,北京,中外房地产导报[J].2003第4期:6-7
    6刘燕萍.征地制度创新与合理补偿标准的确定,中国土地[J],2002第2期:25-26
    7裴金玉等.我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探讨,知识经济[J].2008第2期:72-73
    8崔裴.论我国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及定量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J],2003第1期:79-82
    9许坚.论我国两种性质的征地补偿标准,中国土地科学[J].1996第10期:66-69
    1刘永湘,杨明洪.中国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发展权的压抑与抗争[J].中国农村经济,2003第6期:16-24
    2彭三.基于不确定利率及土地发展权的农用土地征地补偿方案,广西社会科学[J].2006,11:63-67
    3陆红生、韩桐魁.关于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3第1期:73-75
    4周建国.论现行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三个问题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第11期:18-21
    5孙翠雯.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探讨[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第2期:44-47
    6陈婴虹.论土地征用的正当性[J].中共浙江省委学校学报,2004第1期:87-92
    1彭立峰.农地征收程序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J].经济体制改革,2008第5期盼:154-157
    2周其仁.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J].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10期:193-210
    3王万茂,藏俊梅.试析农地发展权的归属问题[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年第3期:8-11
    1吴群,李永乐.土地征收利用过程中福利与效率分析[J].农村经济,2008年第1期:18-20
    2刘向南,曲福田.土地征用制度改革问题综述[J].南京农业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第12期:25-32
    3谭荣,曲福田、吴丽梅.我国农地征用的经济学分析:一个理论模型[J].广东土地科学,2005年4期:6-9
    4邵晓秋,段建斌.产权正义原则下的被征地农民产权问题探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1期:57-59
    5肖屹,许恒周、郭玉燕.国外征地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启示[J].新疆农垦经济,2007年第3期:64-70
    6宋均梅.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及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社科分馆:2006:53,54
    7王克强.从地产对农民的生活保障效用谈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的紧迫性[J].社会科学管理,2000年第2期:94-97
    8鲍海君,吴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管理世界》(月刊)[J].2002年第10期:37-42
    1王小英.论“以土地换保障”,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J].2007年第3期:40-45
    2王顺祥.基于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征地补偿标准研究,国土资源[J].2004年第12期:40-43
    3王克强.从地产对农民的生活保障效用谈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的紧迫性,社会科学管理[J].2000年第2期:94-97
    4鲍海君、吴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管理世界》(月刊),2002年第10期:37-42
    5王顺祥.基于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征地补偿标准研究[J].国土资源,2004年第12期:40-43
    6蒋三省,刘守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势在必行[J].决策咨询,2003年第10期:18-19
    7高圣平,刘守英.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现实与法律困境[J].管理世界,.2007年第3期:62-88
    1周其仁.农村建设用地转让制度试验正当其时[J].农村工作通讯,2007年第11期:29
    2梁若冰.财政分权下的晋升激励、部门利益与土地违法[J].经济学(季刊),2009年10期:284-306
    3刘东.张良悦,土地征用的过度激励志[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48-53
    4林燕.土地财政的形成、危害及改革措施[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年第2期:17-20
    5陈胜祥.农民土地所有权认知与农地制度创新—基于1995-2008年实证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第11期:21-26
    1钱忠好,肖屹,曲福田.农民土地产权认知、土地征用意愿与征地制度改革—基于江西省鹰潭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期:28-35
    2沈守愚.论设立农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J].中国土地科学,1998年第12期:17-19
    3王小映.全面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J].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10期:9-16
    4周建春.中国耕地产权与价值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7年第2期:4-9
    5臧俊梅等.从土地权利变迁谈我国农地发展权的归属[J].国土资源,2006年第6期:18-21
    6杨成余.农地发展权制度构建刍议[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111-116
    7柴强.各国(地区)土地制度与政策[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3年.194.
    8王永莉.国内土地发展权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07年第6期:69-73
    9胡兰玲.土地发展论.河北法学[J].2002年第2期:143-146.
    10季禾禾等.试论我国农地发展权定位及农民分享实现,经济地理[J].2005年第2期:149-151
    1万磊.土地发展权的法经济学分析,重庆社会科学[J].2005年第9期:84-87
    2侯华丽等.土地发展权与农民权益的维护[J].农村经济,2005年第6期:28-30
    3范辉等.试论农地发展权[J].农村经济,2005年第6期:28-30
    4王万茂等.试析农地发展权的归属问题[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年第3期:8-11
    5吴郁玲、曲福田、冯忠垒.论我国农地发展权定位与农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J].农村经济,2006年第7期,21-23
    6刘国臻.论英国土地发展权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评论,2008年第4期,:141-146
    7康媛.借鉴英国土地发展权重设我国土地权利体系[J].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34期:53,59
    8陈名村等.美国土地发展权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第08期:74-75
    9李晓妹等.美国的土地发展权[J].国土资源,2003年第7期:48-49
    10刘国臻.论美国的土地发展权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评论,2007年第3期:140-146
    1沈守愚.论设立农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J].中国土地科学,1998年第1期:17-19
    2张安录.可转移发展权与农地城市流转控制[J].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2期:20-25
    3李世平.土地发展权浅说[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第2期:15-17
    4范辉等.试论农地发展权[J].农村经济,2005年第6期:28-30
    5刘国臻.论土地发展权在我国土地权利体系中的法律地位[J].学术研究,2007年第4期:84-89
    6刘芳、许恒周.农村土地发展权设立的必要性[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第1期:38-39
    7刘明明、卢群群.土地立法新探—以土地发展权为视角[C].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兰州:中国法学会,2007年:635-644
    8张友安等.土地发展权的配置与流转[J].中国土地科学,2005年第10期:10-14
    9黄星源.从公权与私权的和谐论我国农地发展权的设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15期:4638-4639
    10王海鸿,杜茎深.论土地发展权及其对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创新[J].中州学刊,2007年第9期:79-83
    1王永莉.国内土地发展权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07年第6期:69-72
    2沈守愚.论设立农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J].中国土地科学,1998年第1期:17-19
    3贾海波.农地发展权的设立与权利属性[J].中国土地,2005年第10期:24-26
    4张安录.城乡生态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的机制与制度创新[J].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7期:43-49
    5张安录.可转移发展权与农地城市流转控制[J].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2期:20-25
    6黄祖辉,汪晖.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与土地发展权补偿[J].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66-73
    7李长健.伍文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利益均衡:土地发展权配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2期:60-64.]
    8周建春.农地发展权的设定及评估[J].中国土地,2005年第4期,22-23
    9王万茂等.试析农地发展权的归属问题[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第3期:8-11
    10戴中亮,杨静秋.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的一元主体及其矛盾[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第5期:24-28
    1许恒周.农地发展权的设立与土地征用制度改革[J].广东土地科学,2005年第3期:26-30
    2万磊.土地发展权的法经济学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84-87
    3刘明明.论我国土地发展权的归属和实现[J].农村经济,2008年第10期:94-97
    4刘国臻.中国土地发展权论纲[J].学术研究:2005年第10期:64-68
    5王永莉.国内土地发展权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07年第6期:69-7
    6王小映.全面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10期:9-16
    7孙弘.中国土地发展权研究:土地开发与资源保护的新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5-126
    8汤芳.农地发展权定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5年
    1张安录.可转移发展权与农地城市流转控制[J].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2期:20-25
    2施祖送等.城市扩张与农地发展权价格的关系研究[J],乡镇经济,2007年第7期:45-48
    3赵琴.农地发展权的设置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4余向克.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及其补偿浅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年第04期:44-47
    5王永慧、张丽.农地发展权与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研究[J],农业经济,2007年第1期:60-62
    6臧俊梅等.农地非农化中土地增值分配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基于农地发展权视角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2期:80-85
    1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
    2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4
    3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fMl.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
    4杨雪冬.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简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4年第2期:114-124
    1列宁.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2-63
    2林坚.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及其启示[M].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189
    3黄新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之比较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90
    1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2-24,71
    2巴泽尔.国家理论fM].钱勇,曾咏梅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30
    3胡珊琴.巴泽尔国家理论的分析框架—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72-7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6,523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32
    1邹永贤.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01期:14-19
    2安德烈·施莱费、罗伯特·维什尼编著.掠夺之手-政府病及其治疗[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3
    3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8
    4约拉姆·巴泽尔.国家理论-经济权利、法律权利与国家范围[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32
    5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与新制度主义[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22
    1卢现祥等.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86
    2H·德姆塞次,关于产权的理论[A],载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制度经济学派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96
    3关于“产权”一词的解释,见约翰·伊特韦尔等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3卷)(K-P),经济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1101
    4胡乐明,刘刚著.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A.A.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注释》,载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67
    2卢现祥等.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92
    3E.G.菲昌博腾、S.配杰威齐.产权-一个经典注释.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04
    4H·德姆塞次.关于产权的理论,载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制度经济学派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98
    1阿兰·鲁福斯·华特斯.《经济增长与产权制度》,载詹姆斯-A.道、史迪夫·H.汉科、阿兰·A.瓦尔特斯编著:《发展经济学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31
    1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39-140
    2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53
    3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25-226
    4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
    5 North (1991)."Institutions", JEP, Vol5, No.1, Winter:97-112
    6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中译本)[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97
    7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思对话[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78—116
    1L.E.戴维斯、D.C.诺思.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74
    1国务院关于纠正和防止国家建设征收土地中浪费现象的通知[J].江西政报,1956年第3期:31-33
    1陶希晋.关于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修正草案的说明[J].江西政报,1958年第01期:5-8
    2国务院批转内务部关于北京、天津两市国家建设征用土地使用情况的报告[J].安徽政报,1962年第4期:118-120
    1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济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3
    1吕克明.《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草案)》的说明[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2年第10期:444-447
    1周永康,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的说明—1998年4月26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98年04期:356-362
    1 53年、58年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
    2 82年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
    1 86年土地管理法
    2张术环.浅谈国外征地补偿的方式和原则[J].农业经济,2007年第6期:40-41
    3吴群等.土地征收利用过程中福利与效率分析[J].农村经济,2008年第1期:18-20
    4张安录等.农地城市流转福利变化的经济学分析框架[J].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A]:71-83
    5朱仁友等,农地征收中的土地发展权问题和征地补偿原则的完善[J].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A],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722-727
    6韩超.集体征地的补偿原则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9期:277
    7刘旋.论征地补偿原则[J].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1期:186-187
    8周平平.土地地征收补偿原则研究[J].国土资源,2005年第1期:32-33
    9王顺祥.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社科分馆:2005
    1英格斯·麦迪森著,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5
    2 http://www.stats.gov.cn/zgjjpc/cgfb/t20060307_402309437.htm
    1郑振源.征地制度需要改革[A].载于鹿心社主编《研究征地问题探索改革之路》,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年9月:166-170
    2闫振化.我国集体土地征用制度之弊端[A].载于鹿心社主编《研究征地问题探索改革之路》,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年9月:240-246
    3黄晓虎.征地制度改革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1期:13-15,19
    4王万茂,藏俊梅.试析农地发展权的归属问题[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年第3期:8-11
    5范辉,征地完全补偿制度初探[J].农村经济,2009年第11期,34-37
    6曲福田,冯淑怡,诸培新等.制度安排、价格机制与农地非农化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4卷第1期:229-248
    1刘涛,曲福田,金晶,石晓平.土地细碎化、土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J].资源科学,2008年第10期:1511-1516
    1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7
    1 Johnson, 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1755),quoted Donald J. Kochan,"Public Use" and the Independent Judiciary:Condemnation in an Interest-Group Perspective,3 Tex.R.ev. L&Pol.49,61(1998-1999)
    2 http://www.law.berkeley.edu/
    3朱道林等.土地征用制度国际比较及借鉴[A].载于鹿心社主编《研究征地问题探索改革之路》,2003年9月,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356-367
    4刘浩.对南京市征地补偿及安置办法的思考[J].广东土地科学,2007年第1期:4-9页
    5李元.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制度改革[J].中国土地,2005年12期:5-6
    1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济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3
    2巴泽尔.产杖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版:88
    3《深圳市宝安龙岗两区城市化土地管理办法》(深府[2004]102号)
    1刘书楷,曲福田.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7月:285
    2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济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7
    1胡鞍钢等.中国就业制度演变[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51期:2-19
    2王长城.论制度变迁中的劳动就业[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30-34
    1郑功成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42
    2徐清照.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与土地制度变迁相关性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第22期:8-9
    3肖建文.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26-33
    4林毅夫等.我国价格剪刀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理论模型与计量实证[J],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42-56
    5陈颐.论以土地换保障[J].学海.2000:
    1姜长石.农村土地与农民的社会保障[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第1期:
    2卢海元.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J].中国农村观察.2003第6期:
    3常进雄.土地能否换回失地农民的保障[J].中国农村经济.2004第5期:
    4杨一帆.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与社会保障[J].财经科学,2008年第4期:115-124
    1在大量研究征地的文献中,研究专家学者们谈及的制度背景主要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支体制、粮食购销制度、土地资源禀赋四方面内容
    2 http://en.wikipedia.org/
    3 http://www.worldbank.org/
    4 2006年,世界银行在<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一词汇,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使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是不能够重复使用的,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0000美元的上限,一国很容易进入经济增长阶段的停滞徘徊期”。
    5 http://www.dfczyj.com/
    1郭彦卿等.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现状与最优取值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2期:17-20
    2方娜等.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财政收入与支出关系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49-52
    3杨之刚著.公共财政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36-38
    4林毅夫等.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7-17
    5骆永民.财政分权、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J],财贸研究,2008年第3期:67-72
    6林燕.土地财政的形成、危害及改革措施[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年第2期:17-20
    1曾楚宏.粮食购销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回顾与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第10期:46-49
    2林毅夫.我国价格剪刀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理论模型与计量实证[J].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42-56
    1 http://www.worldbank.org/
    2曲福田等著.经济发展与中国土地非农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37
    1钱忠好等.农地产权制度:农民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以江苏省兴化市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14-21
    2徐美银.农民认知视角下的农地制度创新[J].调研世界:62-69
    2陈胜祥.农民土地所有权认知与农地制度创新—基于1995-2008年实证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 2009年第11期:21-26
    1钱忠好,肖屹,曲福田.农民土地产权认知、土地征用意愿与征地制度改革—基于江西省鹰潭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期:28-35
    2王伟林,黄贤金等.发达地区农户被征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苏州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第4期:76-80
    3张安录等.农户农用地征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湖北省302个农户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8期:43-52
    1王正立,张迎新.国外土地征用范围问题[J].国土资源情报,2003年第9期:13-17
    2赵红梅.无需区分“公共利益”与“非公共利益”征地制度的政府、社会联动新模式构想[J].中国土地,2006年第8期:17-19
    3乐章.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及解释—基于十省份千户农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10年第2期:64-70
    4王爱冬,李旭辉,白秀川,等.农民群众对土地流转意愿的调查研究-来自河北省昌黎县农村基层的报告[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09年第9期:14-18
    5李元.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制度改革[J].中国土地,2005年12期:5-6
    1刘东、张良悦.土地征用的过度激励[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48-53
    2曲福田等.经济发展与中国土地非农化[J].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2007年12月:165
    3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7
    1卢现祥等.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30
    2钱忠好.土地征用:均衡与非均衡—对现行中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经济分析[J].《管理世界》(月刊)2004年第12期:50-58
    3高慧琼,吴群,温修春.我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沿革及其评析[J].农村经济,2005年第7期:31-34
    1王小英.进一步延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J].中国土地,2008年第10期:31-32
    2钱忠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第6期:35-45,155-156
    3丁大晴.尊重和保护农民的平等就业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第9期:73-75
    1王晓娟.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第12期:338-339
    2张全景,王万茂.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理论考察及改革思考[J].经济地理,2003年第11期:804-807,815
    3严金明.我国征地制度的演变与改革目标和改革路径的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第01期:39-43
    4王小英.论“以土地换保障”[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3期:40-45
    5王顺祥.基于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征地补偿标准研究[J].国土资源,2004年第12期:40-43
    1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
    1卢现祥等.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30
    1巴泽尔著,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120
    2胡兰玲.土地发展权论[J].河北法学,2002年第3期:143-146
    3张俊等.土地发展权移转的国际比较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1期:22-26
    1陈名村等.美国土地发展权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2008年第08期:74-75
    2李晓妹等.美国的土地发展权[J].国土资源,2003年第7期:48-49
    3刘国臻.论美国的土地发展权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评论,2007年第3期:140-146
    4康嫒.借鉴英国土地发展权重设我国土地权利体系[J].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34期:53,59
    1 Ezio Micelli. Development RightsMa rketsto Manage Urban Plans in Italy[J].Urban Studies,2002,39(1):141-154
    2 Jennifer Frankel. Past,present,and fu-ture constitutional challengesto transferable deve lopment rights.Washington Law Review,1999,(74):825
    3 JamesT Barrese. Efficiency and equity c onsiderations in the operation of transfer of de-velopment rightsplans[J].Land Economics,1983,59(2):235-241
    4苏志超.土地政策之比较研究[M].台北:台湾“中国地政研究所”,1990:480页
    1陈利根.土地用途管制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年12月:155
    2黄祖辉,汪晖.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与土地发展权补偿[J].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66-73
    3沈守愚.土地法学通论[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年10月:529-541
    1孙弘.中国土地发展权研究:土地开发与资源保护的新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人学出版社,2004:45-49
    2张安录.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机制与制度创新[M].中国农村经济,1999第7期:43-49
    3周建春.农地发展权的设定及评估[M].中国土地,2005年第4期:22-23
    4杜业明.现行农村土地发展权制度的不均衡性及其变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4-8
    5汤志林.我国农地征用监管制度的困境与优化--基于农地发展权视角[J].农村经济,2006年第10期:68-69
    1李元.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制度改革[J].中国土地,2005年12期:5-6
    2 http://www.gmw.cn/01gmrb/2010-02/19/content_1056569.htm
    3 http://www.gov.cn/wszb/zhibo347/content_1422212.htm
    1王顺祥.计算征地综合区片价格的两种思路[J].中国土地,2005年第12期:43
    1王顺祥,吴群,黄玲,等.基于农地发展权视角的征地区片地价确定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年第8期:35-42
    1王顺祥,吴群,黄玲,等.基于农地发展权视角的征地区片地价确定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为例[J].中国土地科学,2008年第8期:35-42
    [1]A.A.阿尔钦.《产权-一个经典注释》,载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167
    [2]E.G.菲吕博腾、S.配杰威齐.产权-一个经典注释.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204
    [3]H·德姆塞次,关于产权的理论[A],载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制度经济学派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96,98
    [4]L.E.戴维斯、D.C.诺思.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71-272,274
    [5]阿兰·鲁福斯·华特斯.《经济增长与产权制度》,载詹姆斯·A.道、史迪夫·H.汉科、阿兰·A.瓦尔特斯编著:《发展经济学的革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31
    [6]艾建国,吴群.不动产估价[M].北京:B83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7]安德烈·施莱费,罗伯特·维什尼编著.掠夺之手-政府病及其治疗[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3
    [8]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版:88,120
    [9]巴泽尔.国家理论[M].钱勇,曾咏梅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30
    [10]鲍海君,吴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管理世界》(月刊),2002年第10期:37-42
    [11]蔡防.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0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12]柴强.各国(地区)土地制度与政策[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3.194.
    [13]常进雄.土地能否换回失地农民的保障[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5期:56-75
    [14]陈江龙、陈会广等.国外土地征用的理论与启示[J].国土经济,2002年第2期:43-45
    [15]陈利根.土地用途管制研究[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1年12月:155
    [16]陈名村等.美国土地发展权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2008年第08期:74-75
    [17]陈名村等.美国土地发展权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第08期:74-75
    [18]陈泉生.海峡两岸土地征用补偿之比较研究[J].亚太经济,1998年第3期:38-41
    [19]陈泉生.论土地征用之补偿[J].法律科学,1994年第5期:56-61
    [20]陈胜祥.农民土地所有权认知与农地制度创新—基于1995-2008年实证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第11期:21-26
    [21]陈颐.论以土地换保障[J].学海.2000年第3期:96-99
    [22]陈婴虹.论土地征用的正当性[J].中共浙江省委学校学报,2004年第1期:87-92
    [23]崔裴.论我国土地征川补偿标准及定量方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J],2003年第1期:79-82
    [24]戴中亮,杨静秋.农村集体上地发展权的一元主体及其矛盾[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24-28
    [25]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7,17,22-24,28,71
    [26]杜业明.现行农村土地发展权制度的不均衡性及其变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4-8
    [27]凡勃伦.有闲阶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39-140
    [28]范辉,征地完全补偿制度初探[J].农村经济,2009年第11期,34-37
    [29]范辉等.试论农地发展权[J].农村经济,2005年第6期:28-30
    [30]方娜等.基于面板数据的我国财政收入与支出关系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49-52
    [31]高慧琼,吴群,温修春.我国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沿革及其评析[J].农村经济,2005年第7期:31-34
    [32]高圣平,刘守英.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现实与法律困境[J].管理世界,2007年第3期:62-88
    [33]郭彦卿等.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现状与最优取值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12期:17-20
    [34]国务院关于纠正和防止国家建设征收土地中浪费现象的通知[J].江西政报,1956年3期:31-33
    [35]国务院批转内务部关于北京、天津两市国家建设征用土地使用情况的报告[J].安徽政报,1962年第4期:118-120
    [36]韩超.集体征地的补偿原则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9期:277
    [37]韩娟.土地征收之目的——公共利益的讨论[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8第6期:12-13
    [38]何军.试析我国征地补偿的范围和标准[J].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03期:245
    [39]侯华丽等.土地发展权与农民权益的维护[J].农村经济,2005年第6期:28-30
    [40]胡鞍钢等.中国就业制度演变[J].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51期:2-19
    [41]胡兰玲.土地发展权论[J].河北法学,2002年第3期:143-146
    [42]胡乐明、刘刚著.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43]胡珊琴.巴泽尔国家理论的分析框架—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视角,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72-79
    [44]黄贤金,张安录.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
    [45]黄贤金.论土地科学学科发展战略—王万茂教授土地科学学科建设思想研究,中国土地科学[J].2006第8期,52-56
    [46]黄晓虎.征地制度改革和集体建设用地流转[J].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31期:13-15,19
    [47]黄新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之比较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90
    [48]黄星源.从公权与私权的和谐论我国农地发展权的设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15期:46384639
    [49]黄祖辉,汪晖.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行为与土地发展权补偿[J].经济研究,2002年第5期:66-73
    [50]季禾禾等.试论我国农地发展权定位及农民分享实现,经济地理[J].2005年第2期:149-151
    [51]贾海波.农地发展权的设立与权利属性[J].中国土地,2005年第10期:24-26
    [52]姜长石.农村土地与农民的社会保障[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1期:49-55
    [53]蒋三省、刘守英.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势在必行[J].决策咨询,2003年第10期:18-19
    [54]康媛.借鉴英国土地发展权重设我国土地权利体系[J].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34期:53,59
    [55]乐章.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及解释—基于十省份千户农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10年第2期:64-70
    [56]李长健.伍文辉.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利益均衡:土地发展权配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2期:60-64
    [57]李胜兰.国家所有权行使的经济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第1期:1-9
    [58]李世平.土地发展权浅说[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2年第2期:15-17
    [59]李晓妹等.美国的土地发展权[J].国土资源,2003年第7期:48*49
    [60]李元.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征地制度改革[J].中国土地,2005年12期:5-6
    [61]梁若冰.财政分权下的晋升激励、部门利益与土地违法[J].经济学(季刊),2009年10期:284-306
    [62]梁亚荣、万颖萍.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应予以补偿——《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征用补偿的影响[J].中国土地,2003年第4期:9-12
    [63]列宁.列宁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62-63
    [64]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2
    [65]林坚.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及其启示[M].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189
    [66]林燕.土地财政的形成、危害及改革措施[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0年第2期:17-20
    [67]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A],载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制度经济学派文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78
    [68]林毅夫.我国价格剪刀差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理论模型与计量实证[J].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42-56
    [69]林毅夫等.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7-17
    [70]刘东、张良悦.土地征用的过度激励[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48-53
    [71]刘芳、许恒周.农村土地发展权设立的必要性[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年第1期:38-39
    [72]刘国臻.论美国的土地发展权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评论,2007年第3期:140-146
    [73]刘国臻.论土地发展权在我国土地权利体系中的法律地位[J].学术研究,2007年第4期:84-89
    [74]刘国臻.论英国土地发展权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评论,2008年第4期,:141-146
    [75]刘国臻.中国土地发展权论纲[J].学术研究:2005第10期:64-68
    [76]刘浩.对南京市征地补偿及安置办法的思考[J].广东土地科学,2007年第1期:4-9
    [77]刘慧芳.论我国农地地价的构成与量化[J].中国土地科学,2000年第3期:15-18
    [78]刘明明、卢群群.土地立法新探—以土地发展权为视角[C].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兰州:中国法学会,2007:635-644
    [79]刘明明.论我国土地发展权的归属和实现[J].农村经济,2008年第10期:94-97
    [80]刘书楷,曲福田.土地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第2版
    [81]刘涛,曲福田,金晶,石晓平.土地细碎化、土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J].资源科学,2008年第10期:1511-1516
    [82]刘向南、曲福田.土地征用制度改革问题综述[J].南京农业人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2期:25-32
    [83]刘旋.论征地补偿原则[J].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11期:186-187
    [84]刘燕萍.征地制度创新与合理补偿标准的确定,中国土地[J], 2002年第2期:25-26
    [85]刘永湘,杨明洪.中国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发展权的压抑与抗争[J].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6期:16-24
    [86]楼喻刚等.土地征用补偿费中应包含养老保障因素[J].人口与经济,2002年第2期:76-78
    [87]卢海元.土地换保障: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基本设想[J].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6期:48-54
    [88]卢现祥等.新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86,192,430
    [89]陆红生、韩桐魁.关于土地征用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3年第1期:73-75
    [90]吕克明.《国家建设征用土地条例(草案)》的说明[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82年第10期:444-447
    [91]骆永民.财政分权、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J],财贸研究,2008年第3期:67-72]
    [92]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与新制度主义[J].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122
    [9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32
    [9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26,523
    [9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4
    [96]孟祥舟.“土地征用”的补偿问题,北京,中外房地产导报[J].2003年第4期:6-7
    [97]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25-226
    [98]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
    [99]裴金玉等.我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探讨,知识经济[J].2008年第2期:72-73
    [100]彭立峰.农地征收程序的国际比较及其借鉴[J].经济体制改革,2008第5期:154-157
    [101]彭三.基于不确定利率及土地发展权的农用土地征地补偿方案,广西社会科学[J].2006年第11期:63-67
    [102]彭万林.民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35
    [103]钱忠好、肖屹、曲福田.农民土地产权认知、土地征用意愿与征地制度改革—基于江西省鹰潭市的实证研究[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期:28-35
    [104]钱忠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产权残缺与市场流转困境:理论与政策分析[J].管理世界,2002年第6期:35-45,155-156
    [105]钱忠好.土地征用:均衡与非均衡—对现行中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经济分析[J].《管理世界》(月刊)2004年第12期:50-58
    [106]钱忠好等.农地产权制度:农民的认知及其影响因素-以江苏省兴化市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14-21
    [107]曲福田,冯淑怡,诸培新等.制度安排、价格机制与农地非农化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4卷第1期:229-248
    [108]曲福田等.经济发展与中国土地非农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12月:37,165
    [109]邵晓秋,段建斌.产权正义原则下的被征地农民产权问题探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1期:57-59
    [110]沈守愚.论设立农地发展权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意义[J].中国土地科学,1998年第12期: 17-19
    [111]沈守愚.土地法学通论[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2年10月:529-541
    [112]施祖送等.城市扩张与农地发展权价格的关系研究[J],乡镇经济,2007年第7期:45-48
    [113]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53
    [114]宋均梅.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及农民权益保障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社科分馆:2006:53,54
    [115]苏志超.土地政策之比较研究[M].台北:台湾“中国地政研究所”,1990:480页
    [116]孙翠雯.我国土地征用制度探讨[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44-47
    [117]孙弘.中国土地发展权研究:土地开发与资源保护的新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5-49
    [118]孙弘.中国土地发展权研究:土地开发与资源保护的新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5-126
    [119]谭荣、曲福田、吴丽梅.我国农地征用的经济学分析:一个理论模型[J].广东土地科学,2005年4期:6-9
    [120]汤芳.农地发展权定价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图书馆,2005
    [121]汤志林.我国农地征用监管制度的困境与优化--基于农地发展权视角[J].农村经济,2006年第10期:68-69
    [122]陶希晋.关于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修正草案的说明[J].江西政报,1958年第01期:5-8
    [123]田文淀.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原则浅论[J].兰州学刊,2007年第8期:105
    [124]万磊.土地发展权的法经济学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84-87
    [125]王爱冬,李旭辉,白秀川,等.农民群众对土地流转意愿的调查研究-来自河北省昌黎县农村基层的报告[J].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2009年第9期:14-18
    [126]王海鸿,杜茎深.论土地发展权及其对我国土地征收制度的创新[J].中州学刊,2007年第9期:79-83
    [127]王克强.从地产对农民的生活保障效用谈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的紧迫性[J].社会科学管理,2000年第2期:94-97
    [128]王顺祥,姜正杰,王烨.基于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征地补偿标准研究,国土资源[J].2004年第12期:40-43
    [129]王顺祥,吴群,黄玲,等.基于农地发展权视角的征地区片地价确定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为例[J].中国十地科学,2008年第8期:35-42
    [130]王顺祥.计算征地综合区片价格的两种思路[J].中国土地,2005年第12期:43
    [131]王顺祥.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社科分馆:2005
    [132]王伟林,黄贤金等.发达地区农户被征地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苏州农户调查的实证 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第4期:76-80
    [133]王万茂,藏俊梅.试析农地发展权的归属问题[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年第3期:8-11
    [134]王万茂.论土地科学学科体系建设[J].中国土地科学,2002年第5期:4-13
    [135]王万茂.浅议土地管理的基本问题,王万茂教授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6年8月:55-69
    [136]王万茂.土地资源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版
    [137]王万茂等.试析农地发展权的归属问题[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年第3期:8-11
    [138]王小英.进一步延长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J].中国土地,2008年第10期:31-32
    [139]王小英.论“以土地换保障”[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第3期:40-45
    [140]王小映.全面保护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J].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10期:9-16
    [141]王晓娟.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第12期:338-339
    [142]王永慧,张丽.农地发展权与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研究[J],农业经济,2007年第1期:60-62
    [143]王永莉.国内土地发展权研究综述[J].中国土地科学,2007年第6期:69-73
    [144]王正立,张迎新.国外土地征用范围问题[J].国土资源情报,2003年第9期:13-17
    [145]吴群、李永乐.土地征收利用过程中福利与效率分析[J].农村经济,2008年第1期:18-20
    [146]吴卫东.论征收征用中的公共利益[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8第10期:51-54
    [147]吴郁玲、曲福田、冯忠垒.论我国农地发展权定位与农地增值收益的合理分配[J].农村经济,2006年第7期,21-23
    [148]肖建文.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26-33
    [149]肖屹、许恒周、郭玉燕.国外征地制度的特点及对我国征地制度改革的启示[J].新疆农垦经济,2007年第3期:64-70
    [150]熊建.中国的城乡差距到底有多大,人民日报海外版[J].11月21日第5版
    [151]徐策.4000美元时我们仍是发展中国家—对我国人均GDP即将达到4000美元的思考[J].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03月04日第B02B03版
    [152]徐凤真.论集体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界定[J].调研世界,2008第10期:21-23
    [153]徐美银.农民认知视角下的农地制度创新[J].调研世界,2007年第11期:26-28
    [154]徐清照.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与土地制度变迁相关性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9年第22期:8-9
    [155]许恒周.农地发展权的设立与土地征用制度改革[J].广东土地科学,2005年第3期:26-30
    [156]许坚.论我国两种性质的征地补偿标准,中国土地科学[J].1996年第10期:66-69
    [157]闫振化.我国集体土地征用制度之弊端[A].载于鹿心社主编《研究征地问题探索改革之路》,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年9月:240-246
    [158]严金明.我国征地制度的演变与改革目标和改革路径的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第01期:39-43
    [159]杨成余.农地发展权制度构建刍议[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111-116
    [160]杨雪冬.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简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4年第2期:114-124
    [161]杨一帆.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与社会保障[J].财经科学,2008年第4期:115-124
    [162]杨之刚.公共财政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版:36-38
    [163]姚洋.制度与效率:与诺思对话[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78-116
    [164]英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11月:5
    [165]于建嵘.土地问题已成为农民维权抗争的焦点——关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形势的一项专题调研[J],调研世界,2005年第3期:22-23
    [166]余向克.农村集体土地发展权及其补偿浅析[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年第04期:44-47
    [167]约拉姆·巴泽尔.国家理论-经济权利、法律权利与国家范围[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32
    [168]臧俊梅等.从土地权利变迁谈我国农地发展权的归属[J].国土资源,2006年第6期:18-21
    [169]臧俊梅等.农地非农化中土地增值分配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基于农地发展权视角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第2期:80-85
    [170]曾楚宏.粮食购销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回顾与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09年第10期:46-49页
    [171]张安录.城乡生态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的机制与制度创新[J].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第7期:4349
    [172]张安录等.农户农用地征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湖北省302个农户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9年第8期:43-52
    [173]张安录.可转移发展权与农地城市流转控制[J].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2期:20-25
    [174]张安录等.农地城市流转福利变化的经济学分析框架[J].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A]:71-83页
    [175]张慧芳.我国土地征收补偿范围和标准的探讨[J].理论前沿,2007年第11期:16-18
    [176]张俊等.土地发展权移转的国际比较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1期:22-26
    [177]张全景,王万茂.我国土地征用制度的理论考察及改革思考[J].经济地理,2003年第11期:804-807,815
    [178]张术环.浅谈国外征地补偿的方式和原则[J].农业经济,2007年第6期:40-41
    [179]张友安等.土地发展权的配置与流转[J].中国土地科学,2005年第10期:10-14
    [180]赵红梅.无需区分“公共利益”与“非公共利益”征地制度的政府、社会联动新模式构想[J].中国土地,2006年第8期:17-19
    [181]赵琴.农地发展权的设置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82]郑丹丹等.关于土地征收及补偿制度的若干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第6期:63-67
    [183]郑功成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与评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42
    [184]郑振源.征地制度需要改革[A].载于鹿心社主编《研究征地问题探索改革之路》,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3年9月:166-170
    [185]中国人权研究会.[人权知识百题]:(34)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的基本人权——中国对人权的基本观点之四[J].人民日报2005年06月27日,第九版
    [186]周建春.农地发展权的设定及评估[J].中国土地,2005年第4期,22-23
    [187]周建春.中国耕地产权与价值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7年第2期:4-9
    [188]周建国.论现行农村土地征收补偿的三个问题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11期:18-21
    [189]周平平.土地地征收补偿原则研究[J].国土资源,2005年第1期:32-33
    [190]周其仁.农村建设用地转让制度试验正当其时[J].农村工作通讯,2007年第11期:29
    [191]周其仁.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J].经济学(季刊),2004年第10期:193-210
    [192]周其仁.中国农村改革:国家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化-一个经济制度变迁史的回顾]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济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3,27
    [193]周永康,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的说明—1998年4月26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1998年第4期:356-362
    [194]朱道林等.土地征用制度国际比较及借鉴[A].载于鹿心社主编《研究征地问题探索改革之路》,2003,9,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356-367
    [195]朱仁友等,农地征收中的土地发展权问题和征地补偿原则的完善[J].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A],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7:722-727
    [196]邹永贤.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01期:14-19
    [197]Ding, H.R.2003. "Land policy reform in China:Assessment and Prospects" Land Use Polcy 20:109-20
    [198]Ezio Micelli. Development RightsMa rketsto Manage Urban Plans in Italy [J].Urban Studies,2002,39(1):141-154
    [199]http://en.wikipedia.org/
    [200]http://www.ce.cn/xwzx/gnsz/szyw/
    [201]http://www.dfczyj.com/
    [202]http://www.gmw.cn/01gmrb/2010-02/19/content_1056569.htm
    [203]http://www.gov.cn/wszb/zhibo347/content_1422212.htm
    [204]http://www.law.berkeley.edu/
    [205]http://www.stats.gov.cn/zgjjpc/cgfb/t20060307_402309437.htm
    [206]http://www.worldbank.org/
    [207]Ian W Hardie,Tulika A. Narayan, and Bruce L.Gardner.The Joint fluence of Agricultural and Nonfarm Factors on Real Estate Values:An Application to the Mid-Atlantic Region(J].American J.Agricultural omics,February 2001:120-132
    [208]James K.S.K. Off-Farm Labor Markets and the Emergence of Land Rental Markets in Rural China[J] Journal of Comparati ve Economics,2002,30:395-414
    [209]JamesT Barrese. Efficiency and equity c onsiderations in the operation of transfer of de-velopment rightsplans[J].Land Economics,1983,59(2):235-241
    [210]Jennifer Frankel. Past,present,and fu-ture constitutional challengesto transferable deve lopment rights.Washington Law Review,1999,(74):825
    [211]Johnson,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1755),quoted Donald J. Kochan, "Public Use" and the Independent Judiciary:Condemnation in an Interest-Group Perspective,3 Tex.R.ev. L&Pol.49,61(1998-1999)
    [212]North (1991)."Institutions", JEP, Vol5,No.1, Winter:97-112
    [213]Zhang W.F and J. Makeham."Recent Development in the Market for Rural Land Use in China"[J]. Land Economics,1992,68:139-162
    [214]
    [21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