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现代战争叙事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894-194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力图在女性主义、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的理论视界内,全面梳理1894-1949期间战争叙事中的女性形象,厘清不同时期、地域、性别的作家塑造这些女性形象的方式与过程,揭示战争、民族、文化等因素如何制约了女性生存,这种制约又以怎样的方式参与了战后文化的建构,以此开辟反思现代妇女运动的另外途径。全文分七部分:
     绪论部分,介绍本论文的研究缘由、研究对象、目标和思路。
     第一章主要从女性视角对1894-1949期间的战争叙事做总体概述。晚清、五四、三四十年代三个时期的战争叙事既有侧重又有联系。晚清的战争叙事突出民族主义的价值诉求,“五四”的战争叙事突出个人主义的价值诉求,三四十年代的战争叙事则融合了民族主义(隐含阶级斗争)和个人主义。在三个阶段中,女性都全程参与,成为晚清国族性话语、“五四”个人性话语和三四十年代多元性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过程中,女性的社会化程度逐渐加深,并与现代民族国家的多元追求同步,这就使得女性在社会化/个体化过程中有可能遭遇内在危机。
     第二章展开对现代战争叙事中“危机女性”形成方式的探讨。“危机女性”在本文中是指被民族主义吸纳和改造的女性,其社会化程度最高。“危机女性”的形成方式分别为:性别模拟、道德主体建构和两性冲突的管控与调适。性别模拟,开辟了二十世纪有着性别弱化意味的女英雄形象谱系。而道德主体建构主要用于对传统母亲角色的改造上,“国民之母”显示母亲的国族化过程中明显的泛道德化倾向。两性冲突的管控与调适主要表现为女性化解情感冲突的“自释”和“他释”方式,“自释”“和他释”并不能截然区分。
     第三章展开对现代战争叙事中“非一女性”塑造过程的分析。“非一女性”在本文中是指战争中挣扎在个体生存与民族主义冲突之间的女性。这种挣扎首先来自于女性在个体爱欲与民族主义之间的矛盾,因为两者都有着伦理的正义性,置身其中的“非一女性”便坠入战争绝境中无法选择的困境。其次是女性身体被民族主义征用过程中身体的属己性与属他性的冲突。“非一女性”虽然最终大都选择了民族主义,但她们的精神损耗表明民族主义无法对遭受损害的女性个体/身体提供有效的物质和精神补偿,昭显了民族主义整体性的虚假性,暴露了它的内在困境。
     第四章展开对现代战争叙事中“边缘女性”塑造过程的分析。“边缘女性”在本文中是指远离民族主义的女性,其社会化程度最低,“家庭女性”的角色最明显。“反启蒙”和“家庭性”既是“边缘女性”的存在方式,也是形成这类形象的原因。不同地域的作品显示了“边缘女性”形成过程中的主动和被动之分,这种区别说明了“边缘女性”的边缘性也不是完全相同的,它受政治的影响最大。“边缘女性”处在文化系统中最边缘的位置,这就决定其生存的悲剧性。但“边缘女性”的存在挑战了主流意识形态,显示了战争中女性生存状态的多样与复杂。
     第五章主要分析现代战争叙事中女性形象的类型特征及其效应。“危机女性”的形成方式显示其与其投身的体制的一致性即伦理性、归附性和暴力性,也就是体制性,这一特征展现了“危机女性”促进男性统治的特殊途径。而“非一女性”和“边缘女性”则呈现更多的悲剧性,她们所承受的“双重暴力”凸显了战争体制的性别如何强化了性别压迫。三类女性与体制之间的关系决定了彼此生存的差异,说明战争加大了社会内部女性分层的程度,女性层级化倾向更加明显。现代战争叙事中女性形象塑造的效应在于:它体现了体制与体制结构性别的重要性。其不仅能有效说明上述三类女性的形成与分布,帮助重新反思被作为妇女运动主体的“危机女性”的主体性问题,还昭示了战争参与战后文化建构,对女性发生持续负面影响的根本方式,开启了性别研究的新思路。
     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陈述了论文的创新之处,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Under the foundation of feminism, nationalism and democracy theory,(Under the theocratical basis of feminism, nationalism and democracy)this paper strives to comprehensively systemize the female images in war narrative from1894to1949, to clarify the methods and process of authors in different period and region, male or female, when creating those images and to disclose how(do) war, race, culture and other factors restricted the female survival, and in what way does this restriction participated in the postwar cultural construction, so as to open up a new way of reflecting on modern woman's movement. The paper can be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The introduction part presents the reasons, object and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as well as and train of thought..
     Chapter one is a general overview on war narrative from1894to1949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omen. The war narrative styles in late Qing dynasty, the May4th movement period, and the1940s share different focus while have contact one another. Late Qing dynasty (emphasized on)pursues the value of nationalism; the May4th movement, of individualism; and the1940s combines both nationalism(include class struggle) and individualism. In the above three stages, women are involved in all the way, acting as a important part in national discourse/utterance of the late Qing(dynasty),(in) individual discourse/utterance of Fourth Movement and diverse discourse/utterance in four-ties. In this process, women gradually deepened socialized character became accord with the multiple pursue of modern (national) country, giving a potential trouble of internal crisis in women socialized/individualized course.
     Chapter two carries out to discuss the forming of "female of crisis"in modern war narrative. In this paper,"female of crisis"means women absorbed and transformed by nationalism. Having the highest degree of socialization, it is formed by control and adjustment of moral subject construction as well as gender simulation and collision. Gender simulation have established the heroine image spectrum which has implication weakening genders in20century. Besides, moral subject construction is mainly used for the transforming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mother. For instance,"the National mother" indicates the distinct moralistic tendency of nationalizing mothers. Moreover, control and adjustment of moral subject construction are mostly displayed by "self-destruct" and "interpretation" when women deal with/dissolve emotional conflict, with the above two methods have no specific distinction.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creating process of "non-women"in modern war narrative. In this thesis,"non-women"means women in war who struggle between the individual survival and nationalist conflict. The conflict results from women's contradiction between personal sentiments and nationalism, for both have justice ethics which bring "non-women" into dilemma in the war despair. Another conflict whether their bodies belong to themselves or not when required by nationalism. Most "Non-women" tend to nationalism from which the spiritual loss reveals the falsity and inner plight of nationalism integrity for nationalism'a incapability on providing useful physical and spiritual compensation.
     Chapter fou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ng process of "edge female"in modern war narrative."Edge female"in this article refers to women away from nationalism. They have the lowest socialization, with "housewives"as typical cases."Anti-enlightenment"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is the existing way as well as forming reason of "edge female". Works in different regions show that there have active and passive formations, which indicate the edge position of "edge female" is not completely the same. It is mostly influenced by politics. The edge position of "edge female"in culture system determines their survival tragedy. However, the existence of "edge female" challenge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shows the variety and complexity of women's living conditions in war.
     Chapter five main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 and its influences of the female images in modern war narrative. The formation of "female of crisis"indicates the consistency(or ethicality, attributing feature)and violence(or systematization) between women and their belonging system. Those feature shows the special way that benefits the male dominance. Nevertheless,"non-women" and "edge female"appear to be more of tragedy as they bear the "double violence",which illustrate the way gender of war system strengthens gender oppression. In addition, it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ose three types of women and social system that determines their distinct living conditions and shows the function of war on increasing the degree of social hierarchical level of women. In general, the effect of shaping female images in modern war narrative is that it embodies the importance...It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explain the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above three kinds of women, help reconsidering the problem of subjectivity of "female of crisis", who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women's movement, but also indicate the continuous negative effects on women from the war-involved postwar 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opens up new ideas of gender studies.
     The conclusion part summarizes and states the innovation and expectation.
引文
① [以]马丁·范克勒韦尔德:《战争的文化》,李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3页。
    ② [德]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3页。
    ③ [美]理安·艾斯勒:《圣杯与剑》,程志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① 徐文广:《中国现代战争小说创作论》,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② 庞福贤:《抗日文学中的几个理论问题》,《东岳论丛》,2005年第5期。
    ③ 王富仁:《战争记忆与战争文学》,《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④ 同上。
    ① 逢增玉:《抗战文学作品的若干历史性与思想性问题》,《文艺争鸣》,2009年第3期。
    ② 同上。
    ③ 叶启良:《论七月派小说创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2。
    ④ 徐文广:《中国现代战争小说创作论》,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① 常彬:《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02页。
    ② 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生死场)的启示》,见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 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③ 刘传霞:《被建构的女性——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55页。
    ④ 同上,第65页。
    ① 杨晶:《从革命女性到女性革命—现代女性革命的女性关怀》,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
    ① 王绯:《空前之迹: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1851-1930)》,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644页。
    ① 康有为:《公车上书》,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918页。
    ① 梁启超:《学校总论》,同上,第936页、937页。
    ② 梁启超:《新民说》,黄砷评注,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6页。
    ③ 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09-1907),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① [美]季家珍:《历史宝筏——过去、西方与中国妇女问题》,杨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页。
    ① 莫雄飞:《女中华》,载《女子世界》第5期,1904年5月15日。
    ② 佛哉:《女国民歌》,载《女子世界》第6期,1907年6月。
    ① 孙中山:《复女界共和协济函》,1912年1月,转引自王绯《空前之迹——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64页。
    ② 夏晓虹:《“英雌女杰勤揣摩”——晚清女性的人格理想》,《文艺研究》,1995年第6期。
    ③ 同上。
    ④ 阿英的《晚清小说史》是按照小说题材分类描述的,其中有一章介绍反映庚子事变的作品,提到的有吴趼人的《恨海》,忧患余生《邻女语》,林纾(琴南)的《京华碧血录》,艮庐居士的《救劫传》,吴公雄的《义和团演义》,徐哲身的《红灯罩》等。除此外,阿英并没有对其它的战争叙事做介绍。
    ① 蔡东藩(1877-1945),浙江萧山人,著名演义类小说作家,历史学家。从1916年起,他花了十年的时间先后完成了前汉(含秦)、后汉、两晋、南北朝、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共11部历史通俗演义,合称《中国历代通俗演义》,时间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国九年,凡二千一百六十六年。其内容跨越时间之长、人物之众、篇制之巨,堪称历史演义之最,一时无两。
    ①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陈独秀任主编,他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从第2卷起改为《新青年》。在《敬告青年》一文中,陈独秀针对封建思想文化的束缚,提出六个方面的要求:①自主的而非奴隶的;②进步的而非保守的;③进取的而非退隐的;④世界的而非锁国的;⑤实利的而非虚文的;⑥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可以看作是向封建文化开炮的檄文。自此,标榜民主、自由、科学《新青年》创刊就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标志。
    ②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5页。
    ③ 茅盾:《关于“创作”》,《北斗》创刊号。
    ① 1919年11月14号,长沙女子赵五贞不满父母的包办婚姻,在出嫁那天选择自杀。另一长沙女子李贞淑为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这在当时都是轰动的大事件。新闻媒体普遍报道事情经过,人们议论纷纷。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曾在赵五贞事件后,连续写了8篇时文分析这一社会现象,提出解决女子问题的办法,他的著名的女子解放必须依赖于社会解放的观点就是那时候形成的。社会各种组织团体成立专门讨论婚姻家庭问题的研究会,如“家庭改革研究社”、“家庭问题研究会”、“婚姻辩论会”等。
    ② 沈兼士:《儿童公育》,《新青年》第6卷第6号。
    ③ 向警予;《女子解放与改造的商榷》,《少年中国》,第2卷第2期。
    ④ 晚清也有对女子悲惨境遇的控诉和讨论,比如秋瑾的《告女子同胞姐妹们书》,丁初我的《女子家庭革命说》,但知识分子更强调对女性的改造和女性的自立自强,对造成这种境遇的家族制度申讨得并不剧烈,丁初我就说:“同胞乎,女子乎,欲革国命,先革家命,还请先革一身之命”(初我《女子家庭革命说》,《女子世界》4期,1904年4月),革命的对象变成了自己,这也暗合了前面所述的晚清是强调人的责任而非权利的时代。
    ⑤ 陈独秀:《答陶孟和》,《新青年》第3卷6号。
    ⑥ 李大钊:《平民主义》,刘建国评注,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1页。
    ⑦ 同上,第31页。
    ① 茅盾:《茅盾全集》第3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① 石评梅:《石评梅文集》,刘屏选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
    ② 同上,第42页。
    ① 1926年,国民革命军势如破竹,连克湖南和湖北,在武汉招考中央军校第六期(在这以前,叫做黄埔军校),同时招收女生两百多名,谢冰莹是其中之一。学员要经过三个月的入伍训练,和男兵一样,穿着灰布军装,打绑腿,着草鞋,还要背诵步兵抄典。因为这是中国自有历史以来,第一次有女兵,所以女兵的出现在当时极具轰动效应。训练结束后,谢冰莹被选为第一批出发鄂西的救护队,参与北伐作战。
    ② 谢冰莹:《从军日记》,光明书局,1933年版,第73页。
    ① 谢冰莹:《从军日记》,光明书局,1933年版,第75页。
    ② 瞿秋白:《国民革命运动中之阶级分化》,《新青年》第3号,1926年3月25日。
    ③ [美],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翁贺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2页。
    ① 尚明轩:《宋庆龄年谱长编(1893-1948)》,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① 邓颖超:《对于现阶段妇女工作运动的意见》,载《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版,第11页。
    ② 毛泽东:《中国女子大学开学典礼》,载《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四),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64页。
    ③ 老舍:《三年来的文艺运动》,见曾广灿、吴怀斌选编《老舍研究资料》,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56页。
    ④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发起旨趣》,《文艺月刊·战时特刊》,1938-4-1:(9)。
    ① 周文:《吕梁英雄传·序》,见高捷编《马烽西戎研究资料》,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0页。
    ①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张百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3页。
    ②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张百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34页。
    ① 邱东平:《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见《第七连》,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204页。
    ① 李木兰(Louise Edwards):《战争对现代中国妇女参政运动的影响:“危机女性”的问题》,见王政主编,《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页。这是因为明清两朝相距不远,历史的记忆还很清晰,又因明末和清末面对的危机相似,所以报刊上以笔记、传记、诗歌歌咏明末历史的现象兴盛一时。大家试图从明亡清兴的历史变故中,找到化解时下民族危机的方法,这是晚清进行社会改造的思路之一,即通过对传统资源的有效汲取和重新利用,实现民族的振兴。
    ② 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③ 同上,第118-119页。
    ④ 孙玉声(海上漱石生):《十不投》,选自《退醒庐笔记》,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① 相关研究见高洪兴的《中国缠足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高彦颐的《缠足:“·金莲崇拜”盛衰而极的演变》(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卢苇菁的《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等。
    ② 有关研究见衣若兰的《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卢苇菁的《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等。
    ③ 1903年,章太炎和邹容在前者主编的《苏报》上分别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革命军》两篇文章,矛头直指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引起了朝廷的恐慌,指名捉拿蔡元培、章太炎、邹容等人。蔡逃走,后两人被抓进监狱。章太炎被判监禁三年,邹容被判两年,后来邹容病死于狱中,章太炎于1906年出狱后东渡日本,加入同盟会,主编《民报》,这就是轰动一时的《苏报》案。
    ① 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4页。
    ② 高增:《明季寇乱,妇女不辱而自杀者无算,为纪诗以嘉之》,《女子世界》十六、十七合期,1906年6月。
    ③ 松陵女子潘小璜,《中国民族主义女军人梁红玉传》,《女子世界》1904年7月第7期。
    ① 这里的“先生”指的是福泽谕吉(1835-1901),他是日本明治时期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军国主义分子,主张脱亚入欧,反对封建的身份等级制度,鼓吹个人的独立自由和男女平等,代表性作品有《劝学篇》、《脱亚伦》、《通俗民权论》等。
    ② 马君武:《马君武集:1900-1919》,莫世祥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7页。
    ③ 翻译《女权篇》之后,1903年马君武又翻译了约翰·穆勒的《女人压制论》和第二国际的《女权宣言书》,先后刊登在《新民丛报》上。
    ④ 马君武:《马君武集:1900-1919》,莫世祥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42-145页。
    ⑤ 金天翩,陈雁编校:《女界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①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页。
    ② 同上,第135页。
    ③ 陈撷芬:《女界之可危》,《女学报》,1904年。
    ④ 职公:《女军人传》,《女子世界》第2期。
    ⑤ 《天锋报》,1912年1月3日;转引于沈国琴,《国家主义·男性特征·女性话语一二十世纪初中国知识女群体的女权思想研究》,《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2月第1期。
    ① 梁启超:《论尚武》,出自《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711页。
    ② 蔡锷:《蔡锷集》,毛注青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页。
    ③ 亚卢:《中国第一女豪杰女军人花木兰传》,《女子世界》第三期。
    ④ 王绯:《空前之迹: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1851-1930)》,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47页。
    ① 蔡召华:《笏山记》,钟林斌校点,《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一》,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07页。
    ② 蔡召华:《笏山记》,钟林斌校点,《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一》,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59页。
    ③ 蔡召华:《笏山记》,钟林斌校点,《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一》,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
    ④ 蔡召华:《笏山记》,钟林斌校点,《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一》,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
    ⑤ 蔡召华:《笏山记》,钟林斌校点,《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一》,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96页。
    ① 蔡召华:《笏山记》,钟林斌校点,《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一》,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86页。
    ② 蔡召华:《笏山记》,钟林斌校点,《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一》,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06页。
    ③ 蔡召华:《笏山记》,钟林斌校点,《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一》,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09页。
    ④ 同上,第251页。
    ① 蔡召华:《笏山记》,钟林斌校点,出自《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一》,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71页。
    ② 蔡召华:《笏山记》,钟林斌校点,出自《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一》,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03页。
    ③ 蔡召华:《笏山记》,钟林斌校点,出自《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一》,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69页。
    ④ 蔡召华:《笏山记》,钟林斌校点,出自《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一》,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98页。
    ① 1897年,梁启超在《变法通议·论女学》和《倡说女学堂启》提倡女子教育的必要性时,就特别提到了母亲角色的重要性。陈东原在《中国妇女生活史》中将此看作中国“贤妻良母”的开端。但这一复合词的最早出现却是在1903年的一本杂志——《教育世界》(1901年由罗振玉创刊)上,这是20世纪初介绍日本教育信息的最主要的中文资料,可见,日本明治时期的“贤妻良母”教育观念对当时的中国影响很大,而下田歌子是这一观念最有力的推动者,她于1899年创办的实践女子学校成为20世纪初中国女留学生的理论培训基地。到1900年代中期,提倡“贤妻良母”的话语成为主流,1907年清政府颁布的《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就提出:“欲家庭教育良善,端赖贤母”,《顺天时报》和《东方杂志》等同时期的报纸上也有许多“贤妻良母”的主张。这时期的“贤妻良母”不能完全等同于中国女子的传统角色,女子教育更多的同民族国家联系起来,并且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不过由于它仍将女性定位于家庭的角色,因此在1910年代后半期遭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批判。相关研究见[美]季家珍著,杨可译:《历史宝筏——过去、西方与中国妇女问题》,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日)江上幸子:《现代中国的“新妇女”话语和作为“摩登女郎”代言人的丁玲》,《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6期等。
    ② 林纾:《金陵秋》董言校点,出自《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二》,董文成、李勤学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76页。
    ③ 同上,第295页。
    ① 秋瑾:《看护学教程》序言,转引自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0页。
    ② 徐自华:《鉴湖女侠秋君墓表》,转引自刘纳《颠跪窄路行》,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第174页。
    ③ 初我:《女界之怪现象》,《女子世界》第11期,1905年2月。
    ④ 在同时期描写女革命志士的新小说中也有类似于“铁血英雌”的特征。如思琦斋的《女子权》就塑造了一个为女权奋斗的女英雄贞娘,她在文中被称为中国的“斯宾塞”。但这样一个激进女性,却表现出对传统道德规范的忠实遵守。与恋人邓禹述说话时总是压抑自己的感情,也避免同他见面。她传播“自由婚姻”思想,自己的婚姻却是在皇帝的同意下才得成。另外比它更激进的还有海天独啸子的《女娲石》,小说主人公中国女留学生金瑶瑟受西方文化启蒙,回国投身爱国主义运动,刺杀慈禧太后失败了。当她和使女风葵逃出京城时,被卖到了天香院,其表面是妓院,实际上却是女子无政府主义团体——花血党的总部。这里完全是一个高科技的王国,女革命者的革命反抗精神也让金瑶瑟震撼。天香院这个空间的独特性在于:对外它遵守男性的规则,从男人那里买女人;对内则构成完全无男人的女性王国。在这个王国中,去除爱、情欲和性本能,为此它制定新的“四贼三守”。但显然这种貌似激进的女权主义立场骨子里却是传统道德体系的变现。刘剑梅认为小说是对男性话语的复制,一是复制了理性的女科学家和女无政府主义者,她们被简单的剥夺了性别特征,变成了纯粹的政治和科学的工具;二是模仿了《水浒传》中的男性形象,以水母女士和风葵为代表,从而变成了缺乏自己声音的男性化的女妖怪,见刘剑梅《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 重述》,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84-285页。也就是说《女娲石》中的女子王国完全是按男性规则建立的,是“以厌男症候代替男性厌女症候”(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第169页)。这与《笏山记》等战争叙事中的“铁血英雌”非常相像。
    ① 冯铿、罗淑:《红的日记》,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② 同上,第16页。
    ③ 谢冰莹:《谢冰莹文集》上,艾以、曹度主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④ 谢冰莹:《从军日记》,上海光明书局,1933年版,第73页。
    ① [法]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501页。
    ② 刘岩编著:《母亲身份研究读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③ 刘向编撰,顾凯之图画:《古列女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目录页。
    ① 吴庆宏:《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权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① [美]季家珍:《历史宝筏——过去、西方与中国妇女问题》,杨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134页。《江苏》是江苏留日学生同乡会于1903年4月27日在东京创办的杂志。杂志为月刊,鼓吹种族革命和民主共和思想,主编是秦毓鎏,丁文江、陈去病等人参与了编辑工作,一共出了12期,1904年5月停刊。
    ② 金天翮:《女界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③ 金一:《(女子世界>发刊词》,《女子世界》第1期。
    ④ 初我:《<女子世界>颂词》,《女子世界》第1期。
    ⑤ 亚特:《论铸造国民母》,《女子世界》第7期。
    ⑥ 柳亚子:《女魂篇》,《女子世界》第4期。
    ⑦ 刘瑞平:敬告二万万同胞姊妹,《女子世界》第7期。
    ⑧ 丁初我:《女子家庭革命说》,《女子世界》第4期。
    ① (美)季家珍:《历史宝筏——过去、西方与中国妇女问题》,杨可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5页。
    ② 同上,第136页。
    ① 宋美龄:《母亲节献辞》,载蒋宋美龄著,《战时妇女动员问题》,重庆独立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详,第26页。
    ② 张竹君(1876-1964),广东番禺人。1899年毕业于广州博济医院医科班,毕业后自己创办医院,开国内女界创办医院之先。她思想激进,鼓吹女权,支援辛亥革命。因马君武在《民报》上撰文《女士张竹君传》而称颂一时,她被马氏誉为“女权波浪盖天涌,独立神州树一军”,因认为家庭妨碍女性事业,所以信奉独身主义,终身未婚。
    ① 宋美龄:《抗战前途的检讨》,载蒋宋美龄,《战时妇女动员问题》,独立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详,第51页。
    ② 宋美龄:《对重庆妇女团体干部演讲词》,载蒋宋美龄,《战时妇女动员问题》,独立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详,第13页。
    ③ 宋美龄:《母亲节献词一中国母性之特点》,王亚权编,《蒋夫人言论集》(下集),中国妇联会出版,1977年版,第7页。
    ① 王国红:《抗战时期妇女动员的历史考察》,《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②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会编:《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③ 全国妇联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妇女运动的先驱——蔡畅,中国妇女出版社,1984年版,第148页。王国红:《抗战时期妇女动员的历史考察》,《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① 鹿特丹:《儿子》,见《延安文艺丛书》第三卷小说卷(下),高彬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76-477页。
    ② 同上,第478页。
    ① 马加:《母亲》,见《延安文艺丛书》第三卷小说卷(上),高彬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54页.
    ① 崔璇:《周大娘》,见《延安文艺丛书》第三卷小说卷(上),高彬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39、240页。
    ② 草明:《延安人》,见《延安文艺丛书》第三卷小说卷(上),高彬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96页。
    ① (美)威廉·K弗兰克纳:《伦理学》,关键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38页。
    ① 茅盾:《从<娜拉>说起》,《茅盾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0页。
    ① 夏衍:《夏衍全集》文学(上),袁鹰、姜德明编,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12页。
    ② [法]福柯:《言与文》卷四,法国Gallimard出版社(法文版),1994年版,第732页。
    ① [英]詹姆斯·D·马歇尔:《米歇尔·福柯:个人自主与教育》,于伟、李姗姗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
    ② [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第三章“性科学”,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① 福柯有关上述主体性问题的讨论还可见其《主题解释学》,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不正常的人》,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必须保卫社会》,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等著作中。
    ② 李健吾在《三个中篇》中是如此评价的:“《遥远的爱》让我们看到一个知识女性,同样在寂寞孤独之中奋斗,然而不是为了一个自私的目的,因为如一切小产阶级她可以对付基本生存,所应争取的仅是如何活得更有意义,为积极的工作扩展道路。……为了衬托罗维娜的性格,从认识再往行动里走,作者不惜把她四周的男性全往没落里送。她为坚强的妇女服役。她不用第一人称,然而她的态度是主观的。她不大用辞藻,然而她的感情是汪洋的。她不掘发性格,她把强光集中在女英雄的感受,这是一位英雄,她从来没有输过工作,仅仅感情上有时候忽高忽低,不自知地和她刚毅的理性为难。我们的作者是一位有傲气的女子,她有理由为妇女提倡女子中心论。”(李健吾:《咀华集·咀华二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页)上述这段长长的引文阐述了三层意思:一是肯定了知识女性罗维娜的女英雄奋斗之路,二是把男子往没落里送的女子中心论,三是小说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总体看来,李健吾的批评还是符合文本表现出的事实的。
    ③ 茅盾:《茅盾论现代作家作品》,乐黛云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81页。
    ④ 同上,第283页。
    ① 郁茹:《遥远的爱》,见艾芜编《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三编第三集(上),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756页。
    ④ 李健吾:《咀华集·咀华二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页。
    ① 碧野:《碧野文集》(卷二),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92页。
    ② 萧军:《八月的乡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103页。
    ② 马克·赛尔登(Markselden)在《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一书中,将延安一整套政策纲领统称为“延安道路”,它包括通过整风运动,确立“群众路线”的工作原则;通过税制改革和减租运动,以减轻普通农民负担, 扶植贫农力量;通过精兵简政和“下乡”运动等行政改革措施,重新组织政权领导结构;全面开展大生产运动,通过广泛动员和互助合作的方式大力发展边区生产,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社会经济关系;在文化、教育方面推行“大众化”和“工农兵方向”;以及其他方面的相关政策。据此,马克·赛尔登认为,延安道路“体现着中国革命对人民战争、革命和农村社会改造做出的最突出、最富有特色的贡献,见[美]马克·赛尔登(MarkSelden):《革命中的中国:延安道路》,魏晓明、冯崇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① 相关资料见《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解放区妇女运动文献》和《中国解放区农村妇女翻身运动素描》,新华书店,1949年版,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编;《中国妇女运动文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②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年版,第309页。
    ① 同上,第312页,原载《中国妇女》第2卷,第2-4期。
    ② 孙犁:《孙犁小说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页。
    ① 聂绀弩:《绀弩小说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8、50、51页。
    ② 孙犁:《孙犁小说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5页。
    ① 同上,第58页。
    ② 孔厥:《一个女人翻身的故事》,见《解放区作品选·小说卷》下,湖南人民出版社,第46页。
    ① 刘白羽:《孙彩花》,见《延安文艺丛书》第三卷小说卷(上)高彬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59页。
    ② 鲁迅和胡风分别为《生死场》的第一版写了序言和后记,胡风赞扬了小说中人物的抗日精神和中国农民爱国意识的觉醒:“这些蚁子一样的愚夫愚妇们就悲壮地站上了神圣的民族战争的前线。蚁子一样地为死而生的他们现在是巨人似的为生而死了”,(见胡风:《<生死场)跋》,上海:1935年)。鲁迅在序言中则强调小说“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见鲁迅:《(生死场)序》),显然鲁迅在这里并没有关注到小说中的女性经验。刘禾针对学界对小说民族主义的这种主流解读,提出自己的异议,认为“萧红所投身的是另一场战争。那场斗争没有赋予她任何义务去接受茅盾关于个人和集体的观念以及他关于社会、民族、战争的男性中心意识形态”(见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页),“萧红在这里苦心经营了一个女人的叙事,它向读者展示了女人是怎么活的;她与周围的世界怎样发生联系;为什么身体的经验对于女人又是那么实实在在的”(同上,12页),刘禾的解读显示了她鲜明的女性立场。
    ① [美]颜海平:《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季剑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9页。
    ① 露丝·伊利格瑞同伊莲娜·西克苏和朱丽娅·克里斯蒂娃一起被称为当代法国女性主义的三驾马车。伊利格瑞主要提倡性别差异的哲学。她在《他者女性的反射镜》(1974)中重新审视了“女性气质”的概念,认为男性把女性泯灭为自己的“反射镜”。之后的《此性非一》、《性别差异的道德学》(1984)都同样致力于描述男性如何建构了父权社会并用单一的男性视角诠释世界。她对此非常警醒,在《此性非一》指出:“如果她们的目标是把现存秩序颠倒过来,那么即使可以做到,历史最终也将再次重复回到阳物统治制度中去。到那时,女人的性行为、女人的想象以及女人的语言都将没有存在的空间”。见刘岩编著,《女性身份研究读本》,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2、164页。
    ② [斯洛文尼亚]波拉·祖潘茨·艾塞莫维茨:《露西·伊利格瑞:性差异的女性》,金惠敏译,《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①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张百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0页。
    ② 同上。
    ③ 邱东平:《第七连》,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182页。
    ① 艾芜:《受难者》,见《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三编小说第二集,艾芜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770页。
    ① 同上,第776页。
    ② 艾芜:《受难者》,见《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三编小说第二集,艾芜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776页。
    ③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张百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1页。
    ① 金满成:《中日关系的另一角》,见《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三编第三集(下),艾芜编,重庆 出版社,1989年版,第1855页。
    ① 韦明:《母与子》,见高彬等编,《延安文艺丛书》第三卷小说卷(上),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34页。
    ① 梅林:《婴》,见《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三编第四集(上),艾芜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2257页。
    ① 杨刚:《日记拾遗》,见郑伯奇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小说集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790页。
    ① 田涛:《田涛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74-275页。
    ① 以上引文均见刘正刚:《明末清初战争中女性遭受性暴力探析》,,《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1期。
    ② 张效林译:《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裁决书》,第485页。
    ③ 章开沅编译:《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1937-1938)》,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④ 同上。
    ⑤ 苏智良:《慰安妇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76、101页。中国的慰安妇研究起始于上世纪90年代,比韩国、日本都晚。最早进行这一研究的就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从 90年代中期起,他开始走访、调查、取证,经过多年努力,先后写成《慰安妇研究》、《日军性奴隶》、《上海日军慰安所实录》等书。1999年,上海师范大学建立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并从2000年起开始陆续资助幸存慰安妇。此后协助媒体拍摄多部这方面的纪录片。2000年在东京召开“裁决日军性奴隶制的女性国际战犯法庭”,来自8个国家的64位被害女性起诉日本天皇的罪行,虽然最终没有得到赔偿,但法庭还是依据事实判定天皇有罪。由此慰安妇问题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见[日]秋山洋子、加纳实纪代编:《战争性别——日本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在中国这一问题的关注度也在提高。2007年,上海师范大学建立中国“慰安妇”资料馆。但从慰安妇遗迹的保留,对幸存慰安妇的保护以及慰安妇研究的法律化、国家化方面,中国同韩国、日本比做得很不够,这是值得深思的事实。
    ① 地方志又称方志,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书籍。从秦汉到现在,每朝每代,无不编修方志,有时一朝数修,只是名称不同而已。宋以前,常以“图经”、“图志”为名,宋以后,才普遍以“xx志”、“x又县志”、“xx府志”、“xx通志”为名。明清时期,方志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地兴盛起来,尤其到了清代,几乎没有一个省府州县不修方志。边远地区如新疆、青海、蒙古、吉林、·黑龙江以及西藏等地都修有不少方志,经济交化发达之处,乡、镇、村、里也都编修方志。方志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极其广泛,举凡一个地方的沿革、山川、物产、赋税、学校、风俗、坊巷、名胜、灾祥等等无不记载,所以方志实是一个地方的“百宝全书”,见孙杰:《地方志在两个文明中的作用》,《上海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
    ② 相关研究可见[美]卢苇菁:《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秦立彦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衣若兰:《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等。
    ① 以上引文均见刘正刚:《明末清初战争中女性遭受性暴力探析》,《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1期。
    ① [德]罗哲海:《轴心时代的儒家伦理》,陈咏明、瞿德瑜译,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第223页。
    ① 李古北:《未婚夫妻》,《延安文艺丛书》第三卷小说卷(下),高彬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2页。
    ① 同上,第365、366页。
    ② 孙犁:《白洋淀边一次小战斗》,见《孙犁作品精编(下卷)诗歌散文》,李朝全、庞俭克选编,漓江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③ 孙犁:《荷花淀》,见《孙犁小说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0页。
    ④ 孙犁:《采蒲台》,见《孙犁小说选》,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3页。
    ① 丁玲:《丁玲全集》第4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
    ① 丁玲:《丁玲作品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66页。
    ① 周扬:《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见袁良骏编《丁玲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15页。
    ① 丁玲:《丁玲作品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60、61页。
    ①① 贺桂梅:《亲密的敌人——<生死谍变)、(色·戒)中的性别/国族叙事》,《文艺争鸣》,2010年第9期。
    ① 贺桂梅:《亲密的敌人——<生死谍变)、(色·戒>中的性别/国族叙事》,《文艺争鸣》,2010年第9期。
    ② 同上。
    ③ 格罗丝:《反复无常的身体:指向肉体的女性主义》,转引自刘剑梅的《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04页。
    ① 其实在晚清政治小说中也有类似的准女间谍形象,以前面提到的《女娲石》为代表。在小说第一回作者就写道:“男子有一分才干,止造得一分势力。女子有了一分才干,更加以姿色柔术,种种辅助物件,便可得十分势力。”文中的春融党是个专门以“色”救国的组织,党员全都是“不忌酒色,不惜身体”的“国女”(《女娲石》第九回)。天山省的中央妇人爱国会曾以“会中绝色少女十人,专嫁与政府中有权势的做妾”(《女娲石》第四回),以此美人计来颠覆“政府”,夺取政权。而小说主人公金瑶瑟则是以“色”救国的女豪杰典型,其“英雄国女”的风采被革命党人称道。张肇桐在《自由结婚》中塑造了更为神奇的“英雄国女”妓女豪杰如玉(第十三回),她受维新党人运动,自戕其身,成为“生殖无器,好合无从”的“不男不女的美人”(第十三回),专门托迹勾栏,去拯救那些无知少年,成绩斐然。还有《孽海花》中的俄国虚无党员夏雅丽,为了挽救自己组织,毅然嫁给了靠枪杀、出卖虚无党员而暴富起来的表哥加克奈夫。然后她暗杀了加克奈夫,并将其巨额财产转交给她的同党,自己则打入皇室,企图刺杀皇帝,不果而被施以绞刑。《虚无党真相》中的葛娜则成为引诱敌方首领的诱饵。这些女性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关联成为抗战时期为民族主义服务的女间谍形象的先声。
    ② 《文艺阵地》是茅盾在抗战期间编辑的大型抗战文艺刊物,于1938年创刊,他在编了18期后,自第2卷第7期起由楼适夷代编,继两人先后离开香港后,自1939年6月编务移到上海,1940年8月被上海租界查禁。1941年1月,在茅盾主持下复刊,1944年终刊,共刊出63期)。
    ③ 茅盾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之后便与党失去了联系,1931年第一次提出恢复申请,但不为当时掌权的极左派领导所动,见王德威:《写实主义的虚构:茅盾、老舍、沈从文》,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1页。
    ① 同上,第112页。
    ② 同上页,王德威在书中将《腐蚀》中的赵惠明与《蚀》中的静、方罗兰或章秋柳等做了对比,指出其中的相似性,“私人与公众的理念彼此渗透.使得革命理论基础也为之动摇。……假使赵患明让我们同情多于苦难.那是因为她。而不是她的共产党男友小昭,把革命诡诵的规则发挥得淋漓尽致。茅盾以异形同质的方式.让《蚀》里面被遮蔽的东西在《腐蚀》重见天日。”
    ③ 茅盾:《茅盾全集》小说五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8页。
    ① 《色·戒》虽然是张爱玲写于1953年的小说,严格意义上说不能算是战争年代的作品,但距离解放刚不久,反映的又是抗战期间沦陷区的斗争情形,所以也将它纳入本论题的讨论范畴内。这部小说直到70年代才公开发表,见蔡登山:《张爱玲<色·戒)》,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子清、亦通编《张爱玲评说六十年》,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版。
    ② [美]刘剑梅:《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郭冰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16页。
    ③ 《风萧萧》是徐訏去重庆后所做,于1943年3月起在重庆《扫荡报》副刊连载,引起巨大轰动,居当年畅销书之首,1943年也因此被称“徐舒年”。
    ① 徐訏:《风萧萧》,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版,第364页。
    ① 域外人于1978年写了一篇文章来批评这篇小说,他批评张爱玲没有阐明王佳芝的爱国行动,小说是“歌颂汉奸的文学——即使是非常暧昧的歌颂”。张爱玲没有做正面的回应,她引述奥斯卡·王尔德的话说,是人生模仿艺术,而不是艺术模仿人生。见刘剑梅:《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21页,施康强:《人生模仿艺术》,《读书》,1995年第7期。
    ② 张爱玲:《色·戒》,见《张爱玲文集》(第一卷),金宏达、于青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57页。
    ① 张爱玲:《色·戒》,见《张爱玲文集》卷1,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68页。
    ② 张爱玲由于与胡兰成的关系,在抗战结束后清查汉奸的政治气候中受到冲击,谣言四起,严酷的政治环境不允许张爱玲再沉默。1947年她在《有几句话同读者说》中为自己辩护:“我自己从来没想到需要辩白,但最近一年来常常被人议论到,似乎被列为文化汉奸之一,自己也弄得莫名其妙。我所写的文章从来没有涉及政治,也没有拿过任何津贴。想想看我惟一的嫌疑要末就是所谓‘大东亚文学者大会’第三届曾经叫我参加,报上 登出的名单内有我;虽然我写了辞函去,那封信我还记得,因为很短,仅只是:‘承聘为第三届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代表,谨辞。张爱玲谨上。’报上仍旧没有把名字去掉。至于还有许多无稽的谩骂,甚而涉及我的私生活,可以辩驳之点本来非常多。而且即使有这种事实,也还牵涉不到我是否有汉奸嫌疑的问题;何况私人的事本来用不着向大众剖白,除了对自己家的家长之外仿佛我没有解释的义务。”见张爱玲:《有几句话同读者说》,《张爱玲文集》卷4,金宏达、于青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59页。
    ① 康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2页。
    ① 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542页。
    ② 对晚清女性的探讨都会涉及这个问题,研究成果很多,相关的可见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罗苏文的《女性与近代社会》,高彦颐的《缠足:“金莲崇拜”盛衰而极的演变》,刘慧英编著的《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国女性》,王绯的《空前之迹: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1851-1930)》,李奇志的《清末民初思想与文学中的“英雌”话语》,一些博士论文如刘堃的《晚清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传统再构》,刘艳琳的《20世纪中国文学女性生命体验的性别书写》,周乐诗的《清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程亚丽的《从晚清到五四:女性身体的现代想象、建构与叙事》等。
    ③ 五四一代女作家切身地触及到这些问题,代表性的作品有冯沅君的《隔绝》和《隔绝之后》,凌叔华的《茶会以后》,石评梅的《弃妇》,庐隐的《时代的牺牲者》,谢冰莹的《一个女兵的自传》,白薇的《悲剧生涯》等等。
    ① 目前学界对“新启蒙运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新启蒙运动是一场旨在继承五四启蒙运动,具有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新启蒙运动与五四启蒙运动有本质的区别,它是由中国共产党人发起的,以马克思主义为依归的一场思想运动。这两种看法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新启蒙运动的两种不同面相,同时也昭示了这一运动的复杂性,见欧阳军喜:《论新启蒙运动》,《安徽史学》,2007年第3期。本文无意对之进行仔细地辨析,只是从整体上进行简要介绍,并倾向于其与五四启蒙运动之间的联系。
    ② 何干之:《新启蒙运动与哲学家》,《国民周刊》第1卷第13期,1937年。
    ③ 张申府、齐伯岩:《五四运动与新启蒙运动》,《读书月刊》第2号,1937年。
    ④ 陈伯达:《思想无罪》,《读书月报》第3号,1937年。以上引文均转引自方敏:《论新启蒙运动》,《中州学刊》,1997年第2期。
    ⑤ 胡风:《胡风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下)第90页,(中)第254页,(中)第48页。
    ① 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168-169页。
    ② 自李泽厚在1986年那篇著名的文章《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中提出中国近代以来是“救亡压倒启蒙”的重要观点后,学界就开始就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思想史上的演绎展开了争论。而有趣的是李泽厚在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纪念会上又提出“启蒙就是救亡”的说法。他对自己观点的修正说明这两者之间无法割裂的关系。其实探讨中国的启蒙运动不可能完全套之西方启蒙运动的历史演进图式,毕竟近代以来中国一直面对着民族危机,所以两者之间始终相互渗透和影响,并因此导致中国启蒙运动的诸多问题。
    ① 谢冰莹:《从军日记》,上海光明书局出版,1933年版,第28页。
    ① 于逢(1915-2008),他在现代作家中并不算多产,名气也不很大,但是他不同时期的作品都有着超出于那个时期的独特性。他的写作与主流意识形态总保留有微妙的距离,这使得他身上呈现出更接近五四知识分子的特征,可惜学术界长期以来对他的研究不足。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伙伴们》(与易巩合作,两人的风格很接近)、《金沙洲》、《金水长流》,中篇小说《乡下姑娘》、《锻炼》、《深秋》、《何纯斋的悲哀》等。
    ② 于逢:《乡下姑娘》,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4卷),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52页。
    ① 从《呐喊》到《彷徨》整个勾勒出鲁迅中期启蒙的思想困境,它形成了鲁迅关于五四启蒙的悲剧体验,当然悲剧感的核心还是来源于对知识分子这一启蒙主体的忧虑。它不仅意味着启蒙的外向性动机的无法转化,而且更有着启蒙这一行为内在源泉的枯竭。因而鲁迅在1927年时说:“我曾经叹息中国没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而今如何?你也看见,在这半年中,我何尝说过一句话?虽然我曾在讲堂上公开过我的意思,虽然我的文章那时也无处可发表,虽然我是早已不说话,但这都不足以作我的辩解。总而言之,现在倘再发那些四平八稳的‘救救孩子’似的的议论,连我自己听去,也觉得空洞的了”,(见《鲁迅杂感选集·答有恒先生》,瞿秋白编选,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这种沉痛的经验显示出鲁迅对启蒙的绝望,正因为此,从20年代中期起,他的杂文创作有变化,不仅社会、政治批评增多,而且对知识分子的批判也剥皮见骨,让他运交华盖。
    ① [美]黄心村:《乱世书写——张爱玲与沦陷时期上海文学及通俗文化》,胡静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44页。
    ② 黄心村在这部著作中,同样通过定位于家庭性,以及家庭性与上海沦陷时期通俗文化的关系,系统分析了张爱玲、苏青、施济美等人的小说,揭示了她们另类战争叙事的书写方式,以及在这种叙事中所成长出的女性自主性。这部著作的创新之处在于对以张爱玲为代表的沦陷区女作家研究中,强调和突出了战争的影响,并将之归纳为现代文学史上另一种战争书写的方式,这就有效避免了将张爱玲她们过度政治化和去政治化的弊端。
    ③ [美]黄心村:《乱世书写——张爱玲与沦陷时期上海文学及通俗文化》胡静译,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44页。
    ④ [美]周蕾:《女性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解读政治》,蔡青松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85页。
    ① 黄心村在《乱世书写——张爱玲与沦陷时期上海文学及通俗文化》中指出,《倾城之恋》是对古代倾国倾城故事的改写,这种改写意味着战争和动乱始终潜伏在背景之中,最终爆发为破坏性的力量。但张爱玲赋予笔下的女性以充分的自主性,佳人将战争和动乱这种破坏性力量变成了一个开始新生活的奇迹,化解了传统的叙述模式。黄认为张爱玲的这种翻转体现了在非常的历史背景下建构新文化领域的意图,但这种观点仍然没有将战争作为小说的主题去看待,换言之,没有完全讲清《倾城之恋》如何开辟出另一种战争叙事。
    ② 张爱玲:《烬余录》,见《张爱玲典藏全集》3,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② 张爱玲:《自己的文章》,见《张爱玲典藏全集》3,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14-15页。
    ③ 张爱玲:《封锁》,《张爱玲典藏全集》7,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203页。
    ① 易巩:《杉寮村》,见《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第三编第三集上,艾芜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553页。
    ① 孔厥、袁静:《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1页。
    ② 同上,第42页。
    ③ 这篇文章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受到批判,但毛泽东将她与王实味做了区分,毛认为丁玲还是同志,因为文章“虽然有批评,但还有建议”,只是提出批评的方式是“有问题的”。1942年6月16日丁玲做了自我批评,她说:“在那文章中虽曾有着重于鼓励女同志要自强……也没有责备男子的语句,但的确有一种‘不要靠男子,自己争气吧’的味道。我想这是不对的。占中国人口半数的男子不参加妇女的解放,妇女不与他们合作,要求彻底解放是不行的。”丁玲;《文艺界对王实味应有的态度及反省》,《丁玲全集》第7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4-75页。
    ④ 丁玲:《三八节有感》,见《丁玲作品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77页。
    ⑤ 同上,第78页。
    ⑥ 与家庭性相关的“边缘女性”的被落后不仅体现在上面提到的战争叙事中,也体现在一些非战争叙事中。比如丁玲的《夜》讲述乡指导员何华明觉得自己的老婆落后,拖尾巴,想同她离婚,后囿于对自己的革命工作有影响而放弃了这个念头。其实何华明老婆的想法很简单,想他能和自己过一种安适的生活,回家时间多点就行了,就是这种想法都遭到何华明的厌弃,见《丁玲作品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洪流的《乡长夫妇》也讲述了与此相似的故事,乡长冯春生的老婆是个漂亮、有钱的年轻寡妇,结婚时她带来了牛、马、驴等家畜,她只有勤劳致富的观念,只想搞好自己的小家庭,这严重地影响了冯春生的革命工作,面对妻子的落后,他有了离婚的念头。这篇小说原载于《解放日报》1941年10月3日,比《夜》的发表晚了近4个月。
    ① 张爱玲是个例外,但诚如柯灵所说,她的成功极具时段性和地域性,在《遥寄张爱玲一文》中,柯灵指出:“中国新文学运动从来就和政治浪潮配合在一起,因果难分。五四时代的文学革命——反帝反封建;三十年代的革命文学——阶级斗争;抗战时期——同仇敌忾,抗日救亡理所当然是主流。除此以外,就都看作是离谱,旁门左道,既为正统所不容,也引不起读者的注意。……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偌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张爱玲;上海沦陷,才给了她机会。”柯灵,《昨夜西风》,第280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① [澳]李木兰(Louise Edwards):《战争对现代中国妇女参政运动的影响:“危机女性”的问题》,见王政主编,《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页。
    ② 威廉·K弗兰克纳在其《伦理学》中指出:“伦理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是道德哲学,或者关于道德、道德问题和道德判断的哲学思考。……伦理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提供一种规范理论的一般框架:借以回答何为正 当或应当做什么的问题。”见[美)威廉·K弗兰克纳著:《伦理学》,关键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7、9页。
    ① 他认为美德不是一种原则,它是一种品质、习惯、性质或人的、精神的品性。而道德不仅仅是满足于遵循准则,还要理解为对某种品格或品质的培养。见[美]威廉·K弗兰克纳著:《伦理学》,关键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33-135页。
    ② 胡正:《碑》,见《延安文艺丛书》第三卷小说卷(下),高彬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98页。
    ③ 胡正:《碑》,见《延安文艺丛书》第三卷小说卷(下),高彬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98页。
    ① [美]威廉·K弗兰克纳:《伦理学》,关键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36页。
    ① 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44页。
    ②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共产党于1937年8月22至25日,在洛川会议上提出来的,十大纲领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国军事总动员,全国人民总动员,改革政治机构,制定抗日的外交政策,制定战时的财政经济政策,改良人民生活,制定抗日的教育政策,肃清汉奸卖国贼亲日派,巩固后方,增强抗日的民族团结”,其最初刊登在1937年9月13日出版的《解放》第一卷第16期,相关资料可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年版。1938年3月29日蒋介石在汉口召开了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抗战建国纲领》,纲领也涉及到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民众运动、教育等七项,如确定以三民主义为抗战行动和建国的最高准绳,加强军队的军事和政治训练,组织国民参政机关,完成地方自治,实现战时经济政策,见刘健清、王家典、徐梁伯主编:《中国国民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① 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编:《中国解放区妇女运动文献》,新华书店,1949年版,第6页。
    ① [挪威]约翰·加尔通:《和平论》,陈祖洲等译,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页。
    ②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5页。
    ③ 同上,第60页。
    ④ 同上,第53页。
    ⑤ [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64、265页。
    ⑥ 同上,第17页。
    ① 蔡召华:《笏山记》,钟林斌校点,出自《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一》,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68页。
    ② 同上,第107页。
    ③ 叶楚伧:《古戍寒笳记》,董文成、王明琦校,出自《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85页。
    ④ 同上,第151页。
    ⑤ 王绯:《空前之迹: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1851-1930)》,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79-280页。
    ① 冯铿、罗淑:《红的日记》,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② 同上,第12页。
    ③ 相关研究可见黎保荣的《暴力和启蒙》,张冀的《左翼小说革命叙事经验的后世影响(1942-1966)》,王寰鹏的《左翼至抗战:文学英雄叙事的当代阐释》等。
    ① 聂绀弩:《绀弩小说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1页。
    ② 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编:《中国解放区妇女运动文献》,新华书店,1949年版,第6页。
    ① 叶楚伧著,董文成、王明琦校:《古戍寒笳记》,出自《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86页。
    ② 孙犁:《纪念》,见《孙犁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
    ③ 《麦收》,同上,第112页。
    ① 《正月》,同上,第286页。
    ② 《钟》,同上,第141页。
    ③ 《碑》同上,第122页。
    ④ [美]朱迪斯·巴特勒:《权力的精神生活:服从的理论》,张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⑤ 同上,第3页。
    ⑥ [美]朱迪斯·巴特勒:《权力的精神生活:服从的理论》,张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坯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② 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室编:《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6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23-124页。
    ③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张百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第160-161页。
    ④ [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著:《自我认知》,汪剑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87页。
    ⑤ [德]黑格尔著:《美学》第3卷(下册),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86页。
    ① 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382页。
    ② 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室编:《古典文艺理论译丛》8,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92页。
    ②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55页。
    ③ 程孟辉:《西方悲剧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43页。
    ②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0页。
    ① [以]马丁·范克勒韦尔德:《战争的文化》,李阳译,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版,前言、第2页。
    ② 同上,410页。
    ③ [美]理安·艾斯勒:《神圣的欢爱——性、神话与女性肉体的政治学》,黄觉、黄棣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66页。
    ① 冯铿,罗淑:《红的日记》,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② 德勒兹:《反俄狄浦斯》,见汪民安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0页。
    ③ 朱迪斯·巴特勒:《身体至关重要》,见汪民安、陈永国主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8-199页。
    ④ [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页。
    ① 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页。
    ② 陈顺馨:《强暴、战争与民族主义》,《读书》,1999年第3期。
    ③ 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页。
    ④ 庐隐:《庐隐小说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066页。
    ⑤ 秋涛:《最悲惨的一幕》,转引自王向远:《“笔部队”和侵华战争》,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页。
    ⑥ 同上,174页。石川达三(1905-1985),日本著名作家,早年曾获得首届“芥川龙之介文学奖”。1938年1月8日至15日,作为日本《中央公论》的特派作家踏上劫后南京,深入士兵之中,获得很多真实的资料,后完成小说《活着的士兵》。因为其中有对日军暴行的描写而闯下“笔祸”,被判四个月徒刑,缓期三年执行,是日本侵华期间唯一一起作家的“笔祸”。后他“戴罪立功”,重回中国报道中日武汉大会战等情况,对侵略战 争进行美化。
    ① [日]鹿野政直:《“身为士兵”的感受:当下的战争论》,见秋山洋子、加纳实纪代编:《战争性别——日本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29页。此外在石田米子、内田知行主编,赵金贵翻译的《发生在黄土村庄里的日军性暴力——大娘们的战争尚未结束》一书中也介绍了田村泰次郎的创作情况,上引的部分出自他的小说《有裸女的行列》,见该书256-280页。
    ①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1页。
    ② 同上,第62页。
    ③ 同上,第61页。
    ④ 张爱玲:《谈女人》,见《张爱玲典藏全集》3,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⑤ 张爱玲:《有女同车》,见《张爱玲典藏全集》4,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99页。
    ①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6页。
    ② 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7、198页。
    ① [美]颜海平:《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季剑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页。
    ① 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74页。
    ②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向警予。作为中国早期的共产党员和妇女运动家,她关于妇女解放的宗旨与党保持高度一致。在她看来,不管是封建旧家庭还是资产阶级新家庭,都存在男女性别权力关系,都是对女性的摧残,所以妇女要获得真正的解放,就必须打破家庭制度,将一切家务劳动都社会化,“社会全体共同组织专门人才,协衷办理”(向警予:《今后中国妇女的国民革命运动》(一九二四年一月一日),原载1924年1月1日《妇女杂志》第10卷第1号,《向警予文集》,第155-156页),“必劳动解放了,妇女才得真正的解放”,“中国民族未达到自由平等以前,妇女绝对不会单独达到自由平等的”,见。向警予:《在“中国妇女协会”成立会上的演说》(一九二五年五月),原载1925年5月10日《妇女周报》第86号,《向警予文集》,第218页。
    ① 王政主编,《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页。
    ②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6页。
    ③ 同上,第59、60页。
    ①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36页。
    ② 就拿党内的那些杰出女性如向警予、蔡畅、邓颖超、康克清、薛明等来说,她们从事的大都是妇女工作,很少能进入其它的职能部门。而才干高云的宋美龄在抗战时期更是大力呼吁女人做好贤妻良母,对于她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学界如此评价:“宋美龄无法超越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统治体制。对蒋介石及其政权而言,宋美龄不仅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贤内助,而且是一个绝对不可缺少的贤‘外助’,这一点在宋美龄妇女动员工作上也淋漓尽致地得到表现”,见张玲《战争、国家与女性:抗战时期宋美龄的妇女动员》(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这些历史事实印证了布尔迪厄的观点。
    ③ 李小江主编:《亲历战争—让女人自己说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页。
    ④ 王政主编:《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
    ① 丁玲:《丁玲作品集》,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76页。
    ② 同上,第77页。
    ③ 同上,第76页。
    ④ 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页。
    ① 同上,第77页。
    ② 李小江主编:《亲历战争—让女人自己说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7页。
    ③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0页。
    ④ 文中有关“有地位的男子”的评论,在当时党的某些高层人物身上发生很大反应,据说贺龙非常生气,认为它是对“在战争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们的间接攻击”,后丁玲似有对他道歉的行为。见戴晴《梁漱溟王实味储安平》,转引自颜海平:《中国现代女作家与中国革命》,季剑青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36页。贺龙的“浴血奋战”与老干部的“吃小米”的逻辑是一样的:女人你有什么资格说话!不管这话是否实有,就话语本身来看,的确流露出男性的优越性。对于这篇文章,丁玲当年即不承认有责备男子的意思,认为妇女解放没有男子参与是不可能的。晚年她谈到:“我自己想来,这篇文章也确实有一个大毛病,它有点仅从妇女本身来谈问题,说妇女要奋斗,要独立,要有见解,就不怕男同志离婚了,这是不足为法的.……妇女要真正得到解放,得到自由,得到平等,必须整个社会、整个制度彻底改变,否则是不行的。”总的来看,她晚年的认识在深化,见《解答三个问题—在北京语言学院外国留学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丁玲研究资料》,袁良骏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83-184页。
    ① 这篇文章可以看作是对延安黄克功事件的反写。1937年10月5日,时为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抗大六队队长、出身井冈山的红军旅长黄克功,因向陕北公学女生刘茜逼婚不成,开枪将其杀害于延河河畔,事后黄克功经边区高等法院审判和毛泽东亲自写信认定,被判处死刑。这成为轰动一时的边区桃色事件,影响波及到国统区。黄克功事件之所以发生,除了个人的性格等因素外,居功自傲是其主要原因。
    ② 郝在今在《中国秘密战》中提供了当时延安婚姻模式的一些细节,由于延安的男女比例一直都失调,所以干部、基层男同志找对象都难。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组织发挥了很大作用,它动用权力按照从高到低进行配置,首先满足老干部。文中记叙了薛明和贺龙的一件事。薛明曾透露不找老干部的意思,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的彭真找她谈话,说:“你有文化,你能代替贺老总当司令?小资产阶级毛病,还要贺老总来追你?”见郝在今:《中国秘密战》,北京京城出版社,2010年版,第99页。
    ③ 据丁玲回忆,《解放日报》文艺栏因此受到批评,而这批评是博古(《解放日报》社长“从杨家岭带回来的”,“整风学习中谈得较多,但那时我已离开报社了”,见丁玲:《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艾克恩编:《延安文艺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9、60页。艾青在《漫忆延安诗歌运动》中写道:“在文艺谈会以前,有个同志写了一篇《间隔》,受到了批评,有一个老干部说:“我们打天下,找个老婆你们也有意见。”,见同上,第143页。
    ④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9页。
    ① [以]马丁·范克勒韦尔德:《战争的文化》,李阳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6页。
    ② 以上引文均见傅葆石,《战争与文化结构的关系》,《复旦学报》,1985年第6期。
    ①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6页。
    ② [日]石田米子、内田知行主编:《发生在黄土村庄里的日军性暴力——大娘们的战争尚未结束》,赵金贵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187页。
    ① 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② 刘健芝:《恐惧、暴力、家国、女人》,《读书》,1999年第3期。
    ③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51页。
    ① 见[日]秋山洋子、加纳实纪代编:《战争性别——日本视角》,赵金贵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88、289页
    [1]《石评梅文集》,刘屏选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
    [2]《梁启超全集》,梁启超著,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3]《平民主义》,李大钊著,刘建国评注,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4]《从军日记》,谢冰莹著,上海:上海光明书局出版,1933年版。
    [5]《谢冰莹文集》,艾以、曹度主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6]《茅盾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7]《退醒庐笔记》,孙玉声(海上漱石生)著,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8]《马君武集》,莫世祥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9]《中国近代珍稀本小说》,董文成、李勤学主编,沈阳: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10]《晚清文学丛钞》(小说卷),阿英编,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11]《民国演义》,蔡东潘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2]《战地莺花录》,李涵秋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13]《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文学书系》,艾芜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
    [14]《红的日记》,冯铿、罗淑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
    [15]《风萧萧》,徐舒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9年版。
    [16]《古列女传》,刘向编撰,顾凯之图画,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17]《碧野文集》,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8]《八月的乡村》,萧军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19]《绀弩小说集》,聂绀弩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0]《孙犁小说选》,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1]《孙犁作品精编·诗歌散文》,李朝全、庞俭克选编,桂林:漓江出版社,2004年版。
    [22]《田涛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23]《丁玲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4]《张爱玲文集》,金宏达、于青编,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25]《张爱玲典藏全集》,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
    [26]《延安文艺丛书》第三卷小说卷(上、下),高彬等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7]《鲁迅杂感选集》,瞿秋白编选,北京:北方文艺出版社,2006年。
    [28]《中国新文学大系》,赵家璧主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据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1936年版影印)。
    [29]《生死场》,萧红著,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
    [30]《松花江上》,李辉英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31]《第七连》,邱东平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32]《大后方》,骆宾基著,北京:作家出版社,1990年版。
    [33]《庐隐文集》,任海灯选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
    [34]《冰心文集》,刘亚侠选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
    [35]《巴金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36]《夏衍全集》小说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37]《东北作家群小说选》,王培元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38]《草明小说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年版。
    [39]《工作着是美丽的》,陈学昭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0]《蒋光慈文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41]《海上文学百家文库全套》(贾植芳、彭柏山、靳以、吴奚若卷),《海上文学百家文库全套》编委会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42]《南京血祭》,阿垅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43]《艾芜文集》,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44]《周文文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
    [45]《姚雪垠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6]《新儿女英雄传》,袁静、孔厥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47]《宋庆龄年谱长编(1893-1948)》,尚明轩,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48]《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料选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49]《老舍研究资料》,曾广灿、吴怀斌选编,北京:月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50]《马烽西戎研究资料》,高捷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1]《丁玲研究资料》,袁良骏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2]《张爱玲评说六十年》,子清、亦通编,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年版。
    [53]《战时妇女动员问题》,蒋宋美龄,重庆:重庆独立出版社,出版年月不详。
    [54]《宋美龄自述》,袁伟、王丽平选编,北京: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年版。
    [55]《蒋夫人言论集》,王亚权编,台北:台北中国妇联会出版,1977年版。
    [56]《妇女运动的先驱——蔡畅》,全国妇联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84年版。
    [57]《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编,北京:中国妇 女出版社,1991年版。
    [58]《中国解放区妇女运动文献》,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编,新华书店,1949年版。
    [59]《中国解放区农村妇女翻身运动素描》,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备委员会编,北京:新华书店,1949年版。
    [60]《中国妇女运动文献》,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61]《天理难容——美国传教士眼中的南京大屠杀(1937-1938)》,章开沅编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2]《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6册,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编辑委员会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63]《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下册,舒新城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64]《女兵列传》,菡子主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47年版。李小江主编,《亲历战争——让女人自己说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65][德]卡尔·冯·克劳塞维茨著,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译,《战争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66][以]马丁·范克勒韦尔德著,李阳译:《战争的文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
    [67][英]安德鲁·瑞格比著,刘成译,《暴力之后的正义与和解》,上海: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68][日]入江昭,《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69][德]海因里希·贝克、吉塞拉·希密尔贝尔主编,吴向宏译,《文明:从“冲突”走向和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70][挪威]约翰·加尔通,陈祖洲等译,《和平论》,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
    [71][美]理安·艾斯勒,程志民译,《圣杯与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72][美]理安·艾斯勒,黄觉、黄棣光译,《神圣的欢爱——性、神话与女性肉体的政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73][法]西蒙娜·德·波伏瓦著,郑克鲁译,《第二性》,上海在;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
    [74][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刘晖译,《男性统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75][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胡宗泽译,《民族—国家与暴力》,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76][美]朱迪斯·巴特勒,张生译,《权力的精神生活:服从的理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 社,2009年版。
    [77][美]朱迪斯·巴特勒,郭劫译,《消解性别》,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78][美]朱迪斯·巴特勒,宋素凤译,《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版。
    [79][美]黄心村,胡静译,《乱世书写——张爱玲与沦陷时期上海文学及通俗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80][美]季家珍著,杨可译,《历史宝筏——过去、西方与中国妇女问题》,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81][美]卢苇菁著,秦立彦译,《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2][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著,张百春译,《人的奴役与自由》,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83][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著,汪剑钊译,《自我认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4][美]威廉·K弗兰克纳著,关键译,《伦理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
    [85][法]米歇尔·福柯著,佘碧平译,《性经验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86][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规训与惩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87][日]秋山洋子、加纳实纪代编,《战争性别——日本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88][日]石田米子、内田知行主编,赵金贵译:《发生在黄土村庄里的日军性暴力——大娘们的战争尚未结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89][日]须藤瑞代著,姚毅译,《中国“女权”概念的变迁——清末民初的人权和社会性别》,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90][德]罗哲海著,陈咏明、瞿德瑜译,《轴心时代的儒家伦理》,郑州: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版。
    [91][美]德里克著,翁贺凯译,《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2][美]周蕾著,蔡青松译,《女性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解读政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93][印]阿马蒂亚·森著,李风华、陈昌升、秦德良译,《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北京: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4][美]汤尼·白露著,沈齐齐译,《中国女性主义思想史中的妇女问题》,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2012年版。
    [95][美]理查德·罗蒂著,徐文瑞译,《偶然、反讽与团结》,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96][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97][苏]伊·谢·科恩著,佟景韩等译,《自我论》,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
    [98][德]卡尔·曼海姆著,艾彦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99][法]朱丽娅·克里斯蒂娃著,赵靓译,《中国妇女》,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0][美]杜赞奇著,王宪明、高继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01][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李金梅译,《民族与民族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和流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03][美]高彦颐著,李志生译,《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4][美]贺萧著,韩敏中、盛宁译,《危险的愉悦:二十世纪上海的娼妓问题和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05][美]胡缨著,龙瑜成、彭姗姗译,《翻译的传说:中国新女性的形成(1898-1918)》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6][美]史书美著,何恬译,《现代的诱惑:书写半殖民地中国的现代主义(1917-193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7][美]李欧梵著,毛尖译,《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108][美]颜海平著,季剑青译,《中国现代女性作家与中国革命1905-194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9][美]刘剑梅著,郭冰茹译,《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110][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11]胡晓真著,《才女彻夜未眠——近代中国女性叙事文学的兴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2]刘慧英编著,《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国女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113]夏晓虹著,《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4)夏晓虹著,《晚清文人妇女观》,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115]王绯著,《空前之迹:中国妇女思想与文学发展史论(1851-1930)》,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16)李奇志著,《清末民初思想与文学中的“英雌”话语》,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17]罗苏文著,《女性与近代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8)王德威著,《写实主义的虚构:茅盾、老舍、沈从文》,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9]赵鑫珊、李毅强著,《战争与男性荷尔蒙》,沈阳: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120)刘成等编著,《和平之困——20世纪战争与谈判》,南京:南京出版社,2005年。
    [121)陈东原著,《中国妇女生活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
    (122]王子今著,《中国女子从军史》,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1998年版。
    (123)王政主编,《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4)刘俐莉著,《战争苦难与女性成长——20世纪中国女性的战争书写》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125)戴锦华、孟悦著,《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26]刘慧英著,《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127)林丹娅著,《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8)乔以钢著,《多彩的旋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9]徐岱,《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评》,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130)刘纳著,《颠跪窄路行》,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版。
    [131)李玲著,《中国现代文学的性别意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132)王宇著,《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133)刘传霞著,《被建构的女性——中国现代文学社会性别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
    [134]常彬著,《中国女性文学话语流变》,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35]刘禾著,《跨语言实践》,北京:生活·读书·三联书店,2008年版。
    (136)唐小兵编,《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7]蓝海(田仲济)著,《中国抗战文艺史》,上海:上海现代出版社,1947年版。
    (138)庞福贤著,《中日抗日战争小说史论》,济南:黄河出版社,1999年版。
    (139]张灏著,《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09-1907)》,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版。
    (140)梁景和著,《清末国民意识与参政意识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41)衣若兰著,《史学与性别:(明史·列女传]与明代女性史之建构》,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142)王德威著,《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3)刘岩编著,《母亲身份研究读本》,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4)刘岩编著,《女性身份研究读本》,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45)陈顺馨、戴锦华选编,《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46)邓小南、王政、游鉴明主编,《中国妇女史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47)王政、杜芳琴主编,《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48)杨思信著,《文化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9)吴庆宏著,《弗吉尼亚·伍尔夫与女权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0]蔡登山著,《张爱玲(色·戒)》,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版。
    (151)张莲波著,《中国近代妇女解放思想历程》,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2]苏智良著,《中国慰安妇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153)李健吾著,《咀华集·咀华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4)胡风著,《胡风评论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55)丁守和主编,《中国近代启蒙思潮》(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
    [156)乐黛云等编,《茅盾论现代作家作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157)阿英著,《晚清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158)程孟辉著,《西方悲剧学说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59)汪民安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60]汪民安、陈永国编,《后身体、权力和生命政治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61]王向远著,《“笔部队”和侵华战争》,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年版。
    (162]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63)柯灵著,《昨夜西风》,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64)李洁非、杨劫著,《解读延安——文学、知识分子和文化》,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版。
    (165)徐迅著,《民族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66]彭树智著,《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史》,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167]乐铄著,《现代女性创作及其社会性别》,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8]侯外庐著,《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69]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
    [170]沐金华著,《论战争背景下的40年代女性小说》,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
    [171]孙红霞著,《解放区文学的革命伦理阅释》,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172]杨晶著,《从革命女性到女性革命—现代女性革命的女性关怀》,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
    [173]徐文广著,《中国现代战争小说创作论》,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
    [174]陈颖著,《中国战争小说史论》,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175]王寰鹏著,《左翼至抗战:文学英雄叙事的当代阐释》,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
    [176]马立新著,《红色理性与革命战争文学》,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博士论文,2004。
    [177]邵国义著,《论中国现当代小说中抗战历史图景的时代变迁》,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7。
    [178]黎保荣著,《暴力与启蒙——晚清至20世纪40年代文学“暴力叙事”现象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9。
    [179]张冀著,《左翼小说革命叙事经验的后世影响(1942-1966)》,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1。
    [180]张玲著,《战争、国家与女性:抗战时期宋美龄的妇女动员》,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11。
    [181]冷嘉著,《家庭、革命与伦理重建——以解放区文学为中心的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
    [182]颜琳著,《以阶级的名义——中国红色革命叙事生成阐释》,湖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183]刘堃著,《晚清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传统再构》,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10。
    [184][韩)金正秀著,《晚清女性传记与国族想象的形成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1.
    [185]王富仁著,《战争记忆与战争文学》,载《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186]夏晓虹著,《“英雌女杰勤揣摩”——晚清女性的人格理想》,载《文艺研究》,1995年第6期。
    [187][日)江上幸子,《现代中国的“新妇女”话语和作为“摩登女郎”代言人的丁玲》,载《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6年第6期。
    [188][斯洛文尼亚]波拉·祖潘茨·艾塞莫维茨著,金惠敏译,《露西·伊利格瑞:性差异的女性》,载《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89]刘正刚著,《明末清初战争中女性遭受性暴力探析》,载《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1期。
    [190]贺桂梅著,《亲密的敌人——(生死谍变>、(色·戒>中的性别/国族叙事》,载《文艺争鸣》,2010年第9期。
    [191]傅葆石著,《战争与文化结构的关系》,载《复旦学报》,1985年第6期。
    [192]方敏著,《论新启蒙运动》,载《中州学刊》,1997年第2期。
    [193]王国红著,《抗战时期妇女动员的历史考察》,载《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194)王晓琴著,《抗日战火中的女人风采——论中国现代女性抗战文学》,载《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95)耿超著,《殷商政治领域中的性别差异与“王妇领兵制”》,载《南方文物》2009年第4期。
    [196)高方著,《(左传>女性与春秋战争》,载《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197)逄增玉著,《抗战文学作品的若干历史性与思想性问题》,载《文艺争鸣》,2009年第3期。
    [198)秦弓著,《关于抗日正面战场文学的问题》,载《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年第1期。
    [199]李祖德著,《小说、战争与历史——有关“抗战小说”中的个人、家族与民族国家》,载《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4期。
    (200)严家炎著,《救亡与启蒙的二重奏——对抗战文学的一点认识》,载《河北学刊》,2005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