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20世纪90年代传媒语境下的文学转向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媒社会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锐利的文化事实,它不仅宰制着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对象和内容,而且也在重新组织和改造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风尚,甚至影响着人们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本文把现代传媒所建构的历史语境作为研究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的文化景深,从“社会文化思潮”角度就“现代传媒与文学”范畴提出新问题,聚焦于“现代传媒语境”在整合刷新社会文化情势中“文学转向”的动态复杂性。本文没有对文学所有活动及其现象进行面面具到的关照,而是选取几个重要的问题进行探讨,在“问题”与“深入”层面体现创新性。
     本文选择了这样几个问题展开探讨:在“传媒视域中的文学生态”中,分别从作为消费文学、作为工具文学、作为精神创造的文学以及作为改造的文学等四个方面对进行论述,深度呈现文学各种功能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在“文学与意识形态的新关系”中,分析了在传媒覆盖下“新意识形态”及其“家族”的产生,分别从文学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暧昧遇合”、文学与商业/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能指狂欢”、文学与精英意识形态的“异趣呈现”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复杂性;在“作家姿态的复杂转向”中,不仅从大众文化写作转移、“触电”写作转移、个人化写作转移、日常化写作转移和其他形式写作转移等几个方面,论述了作家写作转移的复杂路向,而且分析了这种转移所产生的原因,并由此造成的美学困境;在文学“走向新民间”中,着重从文学叙事的民间视角开拓、文学叙事的审美范式转换、文学叙事的影视修辞征用以及“新民间”所带来的审美启蒙和人生启蒙,进行了深入阐释;在“文学自由的可能与不可能”中,主要从文学的媒介性、文学的策划性以及文学的经济性等几个维度,分析在20世纪90年代传媒语境下文学自由的可能与不可能;文章最后指出,只有文学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人“诗意地栖居”,由此,文学不仅永远不会终结,而且还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呈现出更加复杂多变的文化转向和异彩纷呈的生命姿态。
Since the 1990s,the rise of the media community has become a powerful cultural fact,as it not only dominates people's perception of the modes,objects and contents in the world but also in re-organizes and transforms people's lifestyles,aesthetic fashion,and even influences people's traditional cultural psychological structure.This dissertation presupposes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media a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cultural depth of field in the 1990s,raises new issues from "social and cultural ideas" perspective on "Modern Media and Literature",focusing on "modern media Context" as to reconstruct and novelize the dynamic complexity in "literature transfer" in the new social and cultural modality.In this paper,not all of the activities and literary phenomena have been taken within the consideration,but only some important issues being selected in the "problem" and "in-depth" level of innovation.
     The choice of the following issues:"Literary Ecology in the Media Perspective",discussing from as consumer literature,tool literature,and spiritual as well as innovation literature to reflect literature variations of functions being systematic and complete;"the new relationship of Literature and Ideology," analyzing the "new ideology" under the media coverage,and the rising of "family" from literature and the national mainstream ideology "ambiguous harmony",literature and commercial/consumerism ideology "reference carnival",literature and elite ideological "reflection of fun" etc.,to reveal the complexity between literature and ideology;"Writers attitude to the complex transfer",not only providing the complex outline in writing transfer from the point of popular culture writing,"ad-lib" writing,personal writing,day-to-day writing and other forms of writing,but giving analysis of the causes and the result of plight in aesthetics;literature pointing "to the New Folk",conducting an in-depth explanation in the focus on literary narrative perspective of the civil development,aesthetic paradigm conversion,film Rhetoric expropriation and the "New Folk" brought about by the aesthetic Enlightenment and life Enlightenment;"the Possibility of Literature freedom",discussing the possibility of literature freedom in the 1990s mainly from literary dimensions of media,planning and economy;and finally pointing out that only literature can be as the human spiritual home,provides people "Poetic Habitation".As a result,literature not only will never end,but with the changes in historical conditions,it will present a more complex culture transfer and colorful life stance.
引文
1[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7页。
    2 周宪、许钧:《文化与传播译丛·总序》,出自[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哗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2-3页。
    3 南帆:《双重视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1 赖大仁:《当代文论:危机及其应对》,《学术月刊》,2007年第9期。
    1 赖大仁:《当代文论:危机及其应对》,《学术月刊》,2007年第9期。
    2 希利斯·米勒:《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
    1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2 传媒也即是传播的媒介。媒介(单数Medium,复数Media,也译作媒体)原是指一种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中介物或介质。在古汉语语境中,“媒介”一词主要是三种用法:一是表示“说合婚姻的人”:二是表示“使两者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三是表示“居间引进”、“居间介绍”。随着历史的推移,第一种用法逐渐萎缩,而第二、三种用法却得以延续,并成为与英文“Medium/Media”对译的传播学的专业术语。威尔伯·施拉姆认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达的工具”。具体说,传播学意义上的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也包括与媒介相关的媒介组织,具体有书籍、杂志、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和多媒体等多种形态。
    3 李良荣:《当代世界新闻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4 考察传媒与意识形态的关系,人们就会想起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阿尔都塞把上层建筑分成“强制性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前者包括军队、警察、法院等系统,后者包括宗教、学校、法律、政治、工会、家庭、大众传媒等系统。阿尔都塞认为,国家存在并维持的关键点,归根结底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上层建筑的根基不是在最终层次上具有决定性的,而是它们由基础效能所决定”(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 p135)。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并没有强制推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它只是告诉人们什么样的行动和思维是最自然不过的了。人们一旦接受这种“自然法则”,就会自觉复制这种行动和思维方式,并通过这种复制来再现特定的权力关系。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要把个体建构成某种角色——阿尔都塞称之为“意识形态”的主体(Subject-in-ideology)——即儿子、父亲、丈夫、学生、工人等。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有将个体“召唤”或建构成主体的功能,从而将一个个的个体“再造”成统治权力架构可以容纳的角色或意识形态主体。阿尔都塞强调,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个系统里,教育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他对传媒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里的作用作了充分的肯定:“事实上,大众媒体比学校起着更大的规训作用——学校想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限制来达到规训的目的是困难的,但媒体却可以自如地,通过信息的填充,通过操纵‘舆论',来
    1 蔡敏:《世纪90年代中国传媒文化的转型》,《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 刘文谨:《一个话语的寓言——市场逻辑与90年代中国大众传媒话语空间的构造》,《新闻与传播研究》,1992年第2期。
    1 权力通常以政治和法律的运作为基础,并在政治法律所规定的范围行使,也就说,权力是扩张影响力和控制周围世界的一种强制性能力。换句话说,就是当权力受到威胁或者挑战时,其背后有国家暴力机器做它的坚强后盾,因此不论权力是依靠公信力说服来进行号召,还是依靠命令与规定来进行指挥,其实质性的东西就是不容违背与反抗的,否则就会遭到国家机器的镇压。可是,通常情况下,权力是以暴力为依托和威慑的。罗伯特·比尔施达说:“只有权力集团才能采用暴力来进行威胁,而威胁本身就是权力.权力是使用暴力的能力,而不是真正使用:是实施暴力的能力,而不是真正实施。”
    2 刘彩虹:《媒介的权力—美国新闻媒介对政府的监督述评》学位论文,武汉大学,指导老师:谭君久,学科专业:中外政治制度,2000届,第1页。
    3 刘彩虹:《媒介的权力—美国新闻媒介对政府的监督述评》学位论文,武汉大学,指导老师:谭君久,学科专业:中外政治制度,2000届,第1页。
    1 南帆:《双重视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2 陈先元:《传媒是大众社会的一种公权力》,《中南民大论坛》.2006年第1期。
    1 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传媒始终保持着批判的态度,他们认为在发达的工业社会,大众传媒已经具有了操纵和控制人的意识的魔力。阿多诺指出,意识形态的首要功能在于对群众进行思想灌输和意识操纵,而“这一直是由文化工业——电影院、剧场、画刊、无线电、电视、各种文学作品、畅销书和畅销唱片……加一实现的。”媒介组织通过操纵和控制,维护了统治的合法性。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媒介具有虚假性和欺骗性。媒介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和欺骗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造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的虚假统一。马尔库塞指出:“我们的大众传媒几乎毫无困难地把特殊利益当作一切当事的人的利益来兜售”二是制造虚假的需求。马尔库塞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类存在一种“真实”的需求和“虚假”的需求。所谓“虚假”需求,就是指“那些在个人的压抑中由特殊的社会利益强加给个人的需求”。三是美化、幻化现实。在制造和满足虚假需求同时,媒介还通过竭力美化现实,制造关于现实的幻象来欺骗群众.这正如阿多诺所说,“文化工业一再忠实地重复迷惑实现的现象,不断把现象美化为理想,而轻巧灵活地克服重大的错误信息与公开的真实情况之间的矛盾”(钱峰:《大众媒介:霸权、意识形态与政治三维中的角色》http://www.culstudies.com/rendanews/displaynews.asp?id=2342)。
    2 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3[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1 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页。
    2[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3[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页。
    4 美]梅尔文·L·德弗勒、埃雷特·E·尼斯:《大众传播通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471页。
    1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141页。
    2 文化帝国主义使文化“在传播全球化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文化的适应性却使跨文化传播呈现出‘单向性'和‘同质化'的趋向,即:强势文化单向地流向弱势文化,而弱势文化在强势文化的侵入和渗透下,不得不认同和接受强势文化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等,以适应强势文化主宰的社会系统,因而出现弱势文化的特质逐渐与强势文化趋同的现象。”(杨瑞明,《从“现代”到“全球化”——媒介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新闻传播与研究》1999年第3期)。对于文化帝国主义的认知,西方学者存在不同的话语立场。汤林森在他的《文化帝国主义》一书中,忽视了“西方中心的立场”与对话语与权力的关系,否定了文化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的“文化支配”以及相应的“文化殖民”与“文化霸权”,同时也忽视了“民族性”而过分强调“全球化”带来的“同一性”。与汤林森不同,约翰·费斯克在他的《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一书中,对文化帝国主义作了明确的阐释.在费斯克看来,文化帝国主义指的是来自支配性国家某些产品,时尚及风格样式得以向依附性市场进行传播,从而产生特定的需求与消费形态的运行方式:这种特定的需求与消费形态即得到其主控性来源的文化价值、观念与经验予以认同。在这种方式下,发展中国家的本土文化越来越遭到外国文化,常常是西方文化的控制以及不同程度的侵犯、 取代和挑战(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67-68页)。在对文化帝国主义的论述中,绝大多数把传媒当作谈论的重点,提出了“媒介工具说”、“媒介核心论”等。虽然汤林森对这些观点提出批判,认为传媒只是文化传播的中介,是中性的,不是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加于第三世界国家的,但是他不得不承认文化帝国主义的至关重要的方面,无不是通过媒介将意识形态传播出去的。对此,费斯克也认为,随着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也由于“大众媒介是最具影响力的制度化方式之一,通过大众媒介这一普遍的进程,(文化帝国主义)才得以组织和实现”,这样.“诸如电影、电视节目、音像制品、新闻及广告等媒介产品,永远成为极少数国际媒介产品的主控来源(最突出的是美国)向发展中国家与文化语境中的媒介体系进行单向出口.”(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68页)。可见文化帝国主义通过利用电视、广播、新闻出版媒介、影视音像产品以文化及信息产业等形式将其价值观念输出对第三世界发展中田家进行有形无形的主宰、支配、统驭和控制.以达到在军事殖民主义和重商殖民主义时期都难以到达的目的?正是因为这种文化传播的非对等性,以及媒介产品的单向流通,在媒介时代,文化帝国主义便直接赤裸为“媒介帝国主义”。所谓“媒介帝国主义”,也叫“传播帝国主义”,主要指一个国家的传媒,无论其软硬件还是其它主要传播方式,单独地或者整体地,不论在控制权或拥有权上,都被另一个国家所主导,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对本地社会的文化、规范及价值观带来了有害的影响。换言之,所谓“媒介帝国主义”,即认为一个国家的传媒为另一个国家所主导,并对本地社会的文化、规范及价值观带来了钳制性的影响.按照媒介帝国主义的观点,传播直接导致了“文化霸权”的生成。
    1 张帮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页、124页、125页。同时,关于“传媒权力扩张”,可以参见有关“文化帝国主义”的多种论述。
    2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1 南帆:《双重视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2 Mcluhan,marshall,undersanding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M.](First McGraw-Hill Paperback Edition).News York:McGraw-Hill,1964 Number.9.
    3 Mcluhan,marshall,undersanding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M.](First McGraw-Hill Paperback Edition).News York:McGraw-Hill,1964 Number.18.
    4 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48、259页。
    5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6 雷蒙德·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冯建三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160页.
    7 Balka,Ellen.RethinkingTheMedium is zhe Message:Agency and Technology in Mcluhan'SWriting[J].Media Internationl Australia incorporatingCulture and Policy,2000,(90):73-85.
    1 文化史家倾向认为:漫长的人类文化发展史,出现过三个相对独立而又互相渗透的媒介时代——口传文化时代、印刷文化时代和电子文化时代。口传文化阶段,互动性的直接交流形式提升了文化的在场感与仪式化特征,然而这种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模糊了言说者/作者和传播者的界限,同时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导致文化的流失和变异,也不便于文化的积累和储存;书写是一种储存语言的方式,它改变了口传文化阶段的缺陷,促进了文化的代际传播,使文化作品具有不朽的力量,也促使言说者/作者演变为更高层次的权威;印刷术容许书写者和读者之间插入一段距离,这种距离的存在使得个体能够保持独立思考并且以批判性思维衡量他人的言辞,而不会受到言说者在场时对他的阐释行为所施加的令人慑服的影响,印刷文化被赋予高度理性的内涵和精神启蒙的意义,印刷可以将话语固定下来,有助于理性和批判意识的形成。因此,印刷文化时代是哲学、历史学、文学、人类学、社会学高度发展和繁荣的时期.可见,口传文化时代向印刷文化时代的发展,使文化发展呈现出更加丰富和深刻的表意形式。史蒂文森区分口语社会和文字社会的特征和差异时认为,“代表口语社会和文字社会的各种交往行为的诸种差异,对各自文化的社会学特征具有深远的影响。一般说来,与通常明显表现于文字社会里的现象相比,口语社会更加具有非常实用性的语言意向.如同人们可以设想的那样.文化的社会传播主要发生于面对面的交往,在这种交往里,知识主要适用于对现有一整套社会关系的维持。维系跨时间而不是跨空间的传统如此必要,以致不具备这种作用的知识很快就会被扬弃.从口语为主的文化向文字/口语文化过渡,这需要书面形式的知识的储存。这一过程促使了一种更具批判性的意向的兴起,因为各自主体解脱了以致使得口语传播为中心的羁绊。在文字方面对文化的客观化,也营造了各种批评的条件,因为读者能更容易地感知逻辑上的不一致性和矛盾性.”(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版,第202页).
    2 梁振华:《媒介文化:变迁时代的症候》.http://blog.sina.com.cn/m/liangzhenhua。
    3 J·希利斯·米勒:《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技术制度》陈永国译,《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
    1 梁振华:《媒介文化:变迁时代的症候》http://blog.sina.com.cn/m/liangzhenhua。
    2 本雅明:《论文学》,莱茵河畔法兰克福1969年版。
    3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1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2 Duane Preble,Sarah Preble,Patrick Frank,Artforms,Pearson Education,2002,P.458
    3 Paul Martin Lester,Vsual Communication,Image With messages,Wadsworth.2000.P.352
    4[日]藤竹晓,《电视社会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73页。
    1 于德山:《当代媒介文化》,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137页。
    2[美]尼尔·波兹蔓:《娱乐致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103页。
    3[美]尼尔·波兹蔓:《娱乐致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121页。
    4 桂勇:《论当代文化的消费主义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1[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2[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1[法]艾德加·莫兰:《社会学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91页。
    2[美]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3[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00-601页。
    1[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42-243页.
    2[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127、132页。
    3 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化》,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185页。
    1 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化》,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84-185页。
    2 杨瑞明:《从“传播”到“全球化”——媒介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2期。
    1 孙玮:《大众传媒与“文化工业”》,《新闻记者》,1998年第9期。
    2[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1[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2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8-109页。
    1 张咏华:《试论媒介文化和“赛博文化”的关系》,《新闻大学》,2003年第9期。
    1 鲍得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1993,Sage,London,第74、75页
    1 宁逸:《消费社会的文学走向》,《文艺报》2003/10/14
    2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432-433页
    3 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1页
    1 姚文放:《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传统》,《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1 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就曾指出决不能把文学书籍的消费与阅读混为一谈,“我们可以举出那种‘炫耀性的'、作为财富、文化修养或风雅情趣的标志而‘应当具备'某本书的现象(此为法国各书籍俱乐部最常见的购买动机之一),还有多种购买书的情况:投资购买某一种罕见的版本,习惯性地购买某一套丛书的各个分册,出于对某一项事业或某一个深孚众望的人物的忠诚而购买有关书籍,还有出于对美好东西的嗜好而购买,这是一种‘书籍兼艺术品'。因为书籍可以从装19贞、印刷或插图方面视作艺术品。”(罗·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王美华、于沛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44页)。
    1 向荣:《日常化写作:分享世俗盛宴的文学神话》,《文艺评论》,2002年02期
    2 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02页。
    3 朱晓进:《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1 王本朝:《文学知识、文学组织和审美新年——晚清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福建论坛》,2001年第4期
    2 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3 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4-45页
    1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页
    2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页
    3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1[英]罗杰·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程生活》,陶庆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2 什么是新意识形态呢?所谓的新意识形态就是在商业经济、大众传媒和全球化共同作用的新语境中所产生的意识形态,这种新意识形态无论在内涵上,还是在外延上,都有别于现代历史上“启蒙与救亡”语境下产生的意识形态,也有别于新中国成立以后计划经济语境下所产生的意识形态。这种新意识形态已经没有了以往意识形态强烈的阶级性诉求,虽然新意识形态的政治性特征依然没有脱离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表述,但新意识形态的政治性不是阶级利益的表征,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分化的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表达。其新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不仅有政治语境中的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也有经济社会语境中的商业/实用主义意识形态,以及在文化语境中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关于新意识形态的内涵与外延,将在第三章里展开论述。
    1 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32-141页
    2 《文学的泛化及其命运》,《人民日报》,2005年08月18日,第9版
    1 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457页
    1 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
    2 余开伟主编:《世纪末文化批判》,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4页
    1 20世纪80年代新时期的文学精神,一方面是对新中国以来极“左”文学思潮和“文革”非人文学的反拨,另一方面也是对五四新文学精神的继承和发展。其在文学总体价值上,依然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叙事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可是,应该看到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精神发生转移,开始表现出崭新的生命气象,“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终究由错位而发生冲撞,另一方面也由于西方文艺思潮的进入,所以一部分文学开始转向自我,但仍是大时代中的自我,这在诗歌领域尤为明显:到80年代中期,文学界转向‘寻根'和文体试验,带有现代主义色彩的‘寻根派'和‘先锋派'遂成为一时的潮流。”(王纪人:《个人化、私人化、时尚化——简论90年代的文学写作》,《文艺理论研究》,2001/02)。
    2 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中国文学精神实践的路线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古典的“理性精神”。这种理性精神不仅是文学的精神走向,也是中国人的人生实践准则,是同统治阶级的政治意识形态完全一致的.近代以来,中国屈辱的历史事实促动了中国人进行深刻的文化反省,儒家文化的古典理性精神遭受质疑和排斥,取而代之的是1919年五四时期以后“启蒙”和“救亡”等具有现代性取向的理性精神,由此,文学实践开始了第一精神转换。
    3 陈美兰:《创作主体的精神转换——考察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一种思路》,《文学评论》,1998/05
    1 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78-179页
    1 吴义勤:《在边缘处叙事——90年代新生代作家论》,《钟山》)1998年第1期
    1 方维保:《当代文学思潮史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304-310页
    1 李良荣:《西方新闻事业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235页。
    1 南帆:《广告与欲望修辞学》,《天津社会科学》,20001年第2期。
    2 向荣:《背景与空间:90年代中国文学的文化语境》,《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
    1 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53-254页。
    2 刘震云:《磨损与丧失》,《中篇小说选刊》1991年第2期。
    1 向荣:《日常化写作:分享世俗盛宴的文学神话》,《文艺评论》2002年02期。
    2 陈家琪:《话语的真相》,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 谢有顺:《此时此地的写作》,《文学自由谈》2004年第4期。 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却是语焉不详。几年以后,王晓明在汕头大学所作的《新意识形态与中国当代文化》讲演中,对这种新意识形态作了相对明确的阐释。他说,当下一种新的意识形态已经出现,我们可以把它的基本命题归结如下:关于人的定义,不再像以往那样认为“人应该活得像雷锋”一样,而认为人是首先满足眼前物质利益的生物;关于过去40年的历史,是用虚假的崇高理想来压抑人的起码物质需求的历史;关于当代社会的认识,认为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必由之路。现代化要通过市场经济来实现,通过平等竞争来进行,只要这个基本的方向不变,现在我们担心的问题都会解决。从形式上看,旧的意识形态有集中的表述者,而新的意识形态分散在无数的形象、文字、图片当中。从传播方式看,新的意识形态充斥在媒体划定的范围内,遍布各种商业广告、电视节目乃至学术讨论中,并不完全缺乏解释力(王晓明:《新意识形态与中国当代文化》,《汕头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 潘知常:《新世纪一个前沿课题:新意识形态与中国传媒》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4-10/09/content_2067177.htm.
    1 潘知常:《新世纪一个前沿课题:新意识形态与中国传媒》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4-10/09/content_2067177.htm.
    2 潘知常:《新世纪一个前沿课题:新意识形态与中国传媒》 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4-10/09/content_2067177.htm.
    1 国内已经有学者完全把新意识形态从国家政治意识形态中抽离出来,认为新意识形态是内涵上有别于国家/民族/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市场/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精英/白领意识形态、百姓/平民意识形态(周炯:《意识形态梳理与主流媒体构建——新意识形态下的中国电视民生新闻》http://www.chinalww.com/20060914/115824458142673_5.shtml)。其实这种观点不仅在社会上,就是在理论界也有一定的市场。
    2 潘知常:《新世纪一个前沿课题:新意识形态与中国传媒》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4-10/09/content_2067177.htm.
    1 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4年1月24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2月版,转引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195页。
    2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5-196页。
    1 徐贲:《布迪厄文艺社会学在中国的跨语境转换问题》,“世纪中国”.http://www.cc.org.cn/,2002年4月12日。
    2 王晓明:《面对新的文学生产机制》,《文艺理论》2003年第2期。
    1、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中央宣传部召开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加强发挥评论作用,推动创作繁荣》,《人民日报》1998年5月28日。
    3 郑伯农:《一个深受老百姓欢迎的作家——论张平的文学创作》,《求是》1999年第13期。
    1 这里指称的“大众文学”同延安文学时期的“大众文学”并不是同一范畴,两者在所指上有关联,也有断裂。因为当下的“大众文学”主要是指商业社会背景下大众文学,强调的是文学的消费性、娱乐性;而延安时期的“大众文学”主要是指革命背景中、农业文明社会语义下的“大众文学”,强调的是宣传性、教化性.主流意识形态一度曾把延安时期的大众文学奉为文学写作的圭臬,而当下大众文学前身的“鸳鸯蝴蝶派”则是遭到主流意识形态的严厉“封杀”。那么,现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是否会对时下具有消费性、娱乐性的大众文化美学符号进驻“主旋律”文学(主流文学)心存芥蒂呢?历史实践已经做出回答:主流文学与作家在对借重大众文学的美学符号上已经达成谅解。
    2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194页。
    3 《第七节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入选作品内容简介》,《光明日报》1999年9月17日。
    4 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版,第193页。
    1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雷达:《思潮与文体》,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
    3 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1 让·鲍得理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1页。
    2 蒋荣昌:《消费社会的文学文本》,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1 南帆:《大众文学》,《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4期。
    1 吴秀明、田至华:《大众文学的畸形消费现象批判》,《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6期。
    2、潘知常:《美学的边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51页。
    3、章国锋:《信息技术与德国“构成主义”学派的文化理论》,《欧美文学论丛(第三)·欧美文论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页。
    1 陈晓明/张颐武:《市场化时代:文学的困境与可能性》,《大家》2002年第3期。
    2 李洁非:《新生代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1期。
    1 谢冕、张颐武:《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47-61页。
    1 徐德峰:《边缘乌托邦——90年代文学的一种价值定位》,《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1 李陀:《漫说纯文学——李陀访淡》,《上海文学》,2001年03期。
    2 张承志:《无援的思想》,《花城》1994年第1期。
    1 王如青:《自觉的嬗变与自我的超越—评王安忆的小说创作》,《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4年第3期。
    1 方雪松:《反小说与小说的反》,《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3期。
    2 谢冕、张颐武:《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93-100页。
    1 李洁非:《新生代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1期。
    2 毛克强:《面对欲望——当代城市小说的价值取向》,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8年第7期。
    1 吴义勤:《在边缘处叙事——90年代新生代作家论》,《钟山》1998年01期。
    1 陈思和:《知识分子转型时期的三种价值取向》,《还原民间》,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版,第34页。
    1 曹怀明:《大众传播语境下文学话语的转型》,《理论学刊》2005年第10期。
    2 尹鸿:《大众文化的批判意识》、《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3期。
    3 汪焰样:《大众文学时代》,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dbcda3010008i9.html.
    1 镇涛等:《商业意识形态下文学生产机制新交》,《鄂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 祈达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6页。
    3 王朔:《我是王朔》,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20页。
    4 昌切:《文学二趋向论》,《文学评论》1995年第3期。
    1 曹怀明:《大众传播语境下文学话语的转型》,《理论学刊》2005年第10期。
    1、2 鲁泉、月明:《酸甜苦辣谁知晓 作家触电不仅为钱》,《经济日报》2004年11月16日。
    1 许晓煜:《谈话即道路——对二十一位中国艺术家的采访》,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页。
    2 耿翔:《陈忠实坦言改编白鹿原》,《中华读书报》2001年8月8日。
    1 舒晋瑜:《小说:红红火火上荧屏》,《中华读书报》2001年10月31日。
    2 章国锋:《文艺的衰亡——90年代初的一次讨论》,《世界文学》1994年第1期。
    3 赵抗卫:《文学作品与现代传媒》,《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5期。
    1 《北方土地上的英雄气息——访著名作家周梅森先生》,《中国图书评论》1999年11期。
    1 俞学雷:《个人化写作的合法化及其待解的问题》,《当代文坛》2004年第06期。
    2 单以20世纪文学为例,五四时期就有以郁达夫为代表的自叙传式的写作手法:进入80年代中后期,随着传统文化基础的变革,物化商品的冲击,以往世代的“宏大叙事”已逐渐转化为个人的“小叙事”;90年代的绝大多数作家,特别是青年作家几乎都是以个人特有的方式进行叙事的。
    3 孟繁华:《忧郁的荒原:女性漂泊的心路觅——陈染小说的一种解读》,《想象的盛宴》,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94页。
    1 陈染:《私人生活》,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263-264页。
    1 张立群:《论20世纪90年代女性个人化写作的困境及其后现代性》,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4e8d2f010007gs.html.
    2 冉小平:《从写身体到身体书写——20世纪90年代新生代女作家创作漫论》,http://www.frchina.net/data/detail.php?id=5792.
    1 什么是日常化写作?所谓日常化写作,顾名思义,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经验写入文学,并且不厌其烦地描述日常经验和日常琐事,让它成为文学叙事的主要对象和审美范畴。我们知道,虽然日常生活同我们朝夕相处,休戚与共,但是长期以来尤其是当代以来,日常生活一直被现代性的宏大叙事所压抑、掩盖和改写。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处在了市场经济的文化语境中,日常生活作为文学叙事的对象才开始浮出历史的地表。人们不禁要问,近代以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什么人们每天进行的日常生活没有资格进入文学叙事的视野?是文学的无奈,还是文学的疏忽?弄清这个问题,就要重新回到历史,对文学的审美对象进行考察。
    2 农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2-33页。
    1、2 向荣:《日常化写作:分享世俗盛宴的文学神话》,《文艺评论》2002年第2期。
    1、2:向荣:《日常化写作:分享世俗盛宴的文学神话》,《文艺评论》2002年第2期。
    1 王蒙:《名士风流之后》,《读书》1994年12期。
    2 商昌宝:《东疆学刊》2007年第4月25日。
    3 商昌宝:《东疆学刊》2007年第4月25日。
    1 贾平凹:《浮躁·序言之二》,作家出版社1993年第2版。
    2 刘东:《西方丑学——感性的多元取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 旷新年:《张承志:鲁迅之后的一位作家》,《读书》2006年第11期。
    1 赵佃强:《从“小说”到“散文”——论张承志创作文体的转变》,《当代文坛》2007年第5期。
    2 赵佃强:《从“小说”到“散文”——论张承志创作文体的转变》,《当代文坛》2007年第5期。
    1 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6页。
    2 朱大可等著:《十作家批判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页。
    1 艾晓明:《革命时期的心理分析——读王小波的长篇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文学评论——中国当代小说战略》,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5年版,第375页。
    2 张健:《“怪诞”的背后——从王小波现象说起》,《求索》,2004年第5期。
    3 魏捷:《王小波现象》,《90年代批评文选》陈思和、杨扬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版第545页。
    4 朱大可等著:《十作家批判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页。
    1 艾斐:《时代精神与文学的价值导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
    2 傅守祥:《欢乐之诱与悲剧之思——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刍议》,《哲学研究》2006年第2期。
    3 艾斐:《时代精神与文学的价值导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
    1 林舟:《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第54、249页。
    1 林舟:《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第56页。
    2 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38页。
    1 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41页。
    2 张承志:《无援的思想》,《花城》1994年第1期。
    1 张炜:《诗人你为什么不愤怒》,《世纪末文化批判》,余开伟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
    2 梁晓声:《1993——一个作家的杂感》,《山西文学》,1994年第4期。
    1 《导演刘恒:“触电”的快感》,《南方周末》2004年9月6日。
    2 《作家“触电”:跨界已成寻常事》,《中华读书报》2005年9月16日。
    3 《作家“触电”:跨界已成寻常事》,《中华读书报》2005年9月16日。
    4 鲁泉、月明:《酸甜苦辣谁知晓,作家触电不仅为钱》,《经济日报》2004年11月16日。
    1 南帆:《民间的意义》,《文艺争鸣》1999年第4期。
    1南帆:《民间的意义》,《文艺争鸣》1999年第4期。
    2王建:《美日区域经济模式的启示与中国都市圈的“发展战略”的构想》,《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2期.
    1戴锦华:《隐形书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7页。
    1张清华:《民间理念的流变与当代文学中的三种民间美学》,《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1陈思和:《犬耕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版,第168页.
    2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意消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第136页.
    3转引祝玲:《王朔现象的文化解读》,《榆林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杨东平:《城市季风》,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第546页.
    1张清华:《民间理念的流变与当代文学中的三种民间美学》,《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1 郑崇选:《镜中之舞——当代消费文化语境的文学叙事》,华东师范大学,2005届博士论文,第64页。
    1 洪志刚:《无边的迁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52页。
    2 管宁:《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 林舟:《生命的追怀》,张旻《犯戒》,华侨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2 林舟:《生命的摆渡》,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第124页。
    3 管宁:《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 梁振华:《世纪之交中国文学影像化叙事的双向表证》,《山东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
    1 同上
    2 林舟:《构建心灵的形式——潘军访谈录》,《花城》2001年第1期。
    3 黄发有:《媒体制造》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19页。
    1[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物质实现的复原》,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301页.
    2[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307页。
    1海岩:《电视改编了我们的阅读习惯》,《新京报》2004年9月17日。
    2黄发有:《媒体制造》,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页。
    1 姚扣根:《电视剧创作手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美]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第114页。
    3 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4 4黄发有:《媒体制造》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页。
    1 罗望子:《影视拯救了小说还是伤害了小说?——关于文学与市场的对话》北京日报,2003年2月9日.
    2 童庆炳:《文学边界三题》,《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1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2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1 转引周志强、赵书杰:《从“纯审美”到“泛审美”:当前审美文化走向》,《北方工业大学学报》第14卷
    1 汪继芳:《断裂:世纪末的文学故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10页.
    2 杨义等:《价值重建与二十一世纪文学笔谈》,,《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1 向荣:《日常化写作:分享世俗盛宴的文学神话》,《文学评论》2002年02期。
    1 陈染、萧纲:《另一扇开启的门》,《花城》1996年第2期。
    2 吴义勤:《在边缘处叙事——90年代新生代作家论》,《钟山》1998年第1期。
    1 《朱光潜全集》第5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53页。
    2 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3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序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3页。
    1 韩东:《<它们>,人和事》,《今天》1991年第1期.
    2 埃莱娜·西苏:《美牡沙的笑声》,张京嫒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94-195页。
    1 宗仁发、施战军、李敬泽:《关于“70年代人”的对话》,《长城》1999年第1期。
    2 吴义勤:《在边缘处叙事——90年代新生代作家论》,《钟山》1998年第1期。
    1 吴义勤:《在边缘处叙事——90年代新生代作家论》,《钟山》1998年第1期。
    1 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页。
    2 所谓的大众媒介,“通常指的是中间插入了用一种重复或传播信息符号的机器和有编辑人员的诸如报纸或电台之类的传播组织的传播渠道”(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22页)。大众媒介时代的媒介主要包括大众传播媒介(从事工业文化生产的机械印刷媒介、广播影视电子媒介)、网络传播媒介以及在新世纪诞生的并越来越产生广泛影响的通讯传播媒介,不难看出,大众媒介社会同前媒介社会相比,其媒介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3[加拿大]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48页.
    4 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页。
    5 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页.
    1[加拿大]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93页.
    2[美]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3肖锦龙:《米勒视野中的传播媒介和文学》,《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
    4[美]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5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6席扬、吴文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论》,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21页。
    1 席扬、吴文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史论》,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21页.
    2 近代中国由于面临积贫积弱所造成的存亡绝续的历史危局,世纪之初,梁启超、黄遵宪等人就提出了“新民”、“救国”的文学大众化改良主张.其后的五四新文学白话文运动就是文学走向大众化的最具革命性的动作,由此,贩夫走卒也能读懂文学。于是,文学阅读由一种原来只属于少数人的文化贵族行为变成一种具有广泛普及性的大众文化行为,这样以来,文学“启迪民智”、“流布思想”的意识形态功能得以加强。20世纪30、40年代文学进一步走向民间,文学大众化的运动更加走向深入,特别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文学大众化的经典文献,由此,文学大众化成为文学创作的最高圭桌.可是,这样的大众化文学主要承载的是意识形态的教化功能,文学的审美素质和娱乐功能遭受压制,自由性只能成为文学潜伏的愿望.到了20世纪50、60、70年代,文学完全沦落为政治的工具,成为图解国家意识形态的文字符码。新时期的到来,文学才开始“向内转”,文学的自由性得到张扬,可是文学的大众化却在先锋文学的“语言试验”里走向窒息。
    1 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页。
    1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8页.
    2 所谓的“在边缘处叙述”,一方面指称作家中有不少人辞去公职而以写作为生,“写作”与生活本身处于同构的状态;另一方面指称作家描写的对象也多是社会的边缘人。“‘在边缘处叙述'意味着对于自我个人经验的强调和对于公众体验远离,意味着对于小说叙事传统的拒绝,意味着个人化经验对于小说技术和观念的全面超越,意味着自由的莅临和自我的重新发现.”(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
    3 张光芒:《欲望叙事的溃败:从“个体写作”到“身体写作”》,《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0卷第4期,2006年7月.
    4 张霖:《日常生活:90年代文学的想象空间》,《文艺评论》,2004年,第6期。
    5 张霖:《日常生活:90年代文学的想象空间》,《文艺评论》,2004年,第6期.
    1 林舟:《生命的追怀》,张旻《犯戒》,华侨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1 金慧敏:《取零距离与文学的当前危机——“第二媒介时代”的文学和文学研究》,《文学评论》2004/02.
    2 赖大仁:《文学研究:终结还是再生?——米勒文学研究“终结论”解读》,《学习与探索》2005/03.
    1 希利斯·米勒:《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文学评论》,2001/01。
    2 赖大仁:《文学“终结论”与“距离说”——兼谈当前文学的危机》,《学术月刊》2005年第5期。
    3 约翰·伯杰:《视觉艺术鉴赏》,戴行钺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89页。
    4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56页。
    5 金慧敏:《媒介的后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1 金慧敏:《媒介的后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46-49页.
    1 欧阳小勇:《“意义”的消解及“性而上”的迷失——关于卫慧、棉棉等“七十年代后”作家及其写作的思考》,《学习探索》2004年第5期。
    1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50——70年代,出版机构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事业单位,其职能主要表现为“单纯的生产型”模式。即图书生产严格按照计划经济的方式实行出版、印刷、发行的专业分工.形成了出版社编辑出版、新华书店“统购包销”的格局,也就是出版社只管出书,销售压力完全由新华书店承担。至于出版什么样图书?出版的图书有没有市场?能不能卖出?出版社可以全然不顾。它的职能只要完成上级部门指派的出书任务就够了。可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原来僵化的出版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用日益活跃的文化市场的发展需要,出版社开始率先在发行机制上,实事求是地推行了“一主三多一少”(即以新华书店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多种购销形式、少流通环节)的改革计划,几年以后又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行“三放一联”(即放权给基层店、放开批发渠道、放开购销形式与发行折扣、发展横向联合)改革方案。学者邵燕君认为,正是发行机制的改革,有效地打破了新华书店独家垄断、统购包销的单一模式,成为出版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带动点,“二渠道”也由此应运而生.所谓的“二渠道”,即新华书店主渠道之外的又一条发行渠道,也就是,国营资本之外的民营资本渠道,邵燕君指出,“二渠道”通过苦心经营,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销售网络,在站稳脚跟后,又通过“协作出书”的方式,进入了出版渠道。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二渠道”们成立了大量的“出版工作室”,“出版工作室”集选题策划、书稿编写、装帧设计、印刷出版、营销发行于一体,“完全可以看作是按照现代出版理念,由独资、合资、股份制为产权纽带的组合而成的,或家族式、或同仁性质的出版公司的雏形。”(王建辉:《十三届三中全会和当代中国出版》,《中国当代出版史料》,第8卷,宋应离等编,大象出版社,1999年9月版)。由此,“二渠道”兼有“发行”和“出版”的双重身份.
    2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版,第119页。
    1 赵焱:《畅销书策划特点及原则》,《出版发行研究》2001年第2期.
    2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版,第133页。
    3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版,第134-135页。
    4 安波舜:《“布老虎”的创作理念与追求——关于后新时期的小说实践与思考》,《南方论坛》,1997年第4期.
    5 阿正、张胜友、安波舜:《出版家说畅销书》,《中国质量万里行》1999年第7期。
    1 安波舜:《“金布老虎”征稿启事》,《中华读书报》1997年11月12日4版。
    2 黄发有:《不变的慰藉——“布老虎”十年》,《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4期。
    1 黄发有:《不变的慰藉——“布老虎”十年》,《当代作家评论》2004年第4期。
    2 陈尚荣:《市场化时代文学出版“策划”的船舶策略》,《现代传播》2006年第4期。
    1 陈尚荣:《市场化时代文学出版“策划”的船舶策略》,《现代传播》2006年第4期.
    2 汤学智:《生命的环链——新时期文学流程透视(1978—1999年)》,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页.
    3 王海涛、王润涛、李天祥:《品牌竞争时代》,中国言实出版社1999年版,第38页.
    1 参阅周百义:《让“九头鸟”振翅高飞——“九头鸟唱票小说文库”营销策划始末》,《出版广角》2003/04。
    1一些研究者认为,所谓“媒介文学事件”,“是由组织者策划、以作家为主角、由媒体所‘叙述'、与消费文化相联系的在文学领域非自然发生的不平常的大事.”
    2钟琛:《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媒介文学事件”》,《文艺评论》,2007年第1期.
    3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页。
    1 赵振宇、何楣:《试论大众传播发展与图书出版》,《出版工作》2003年第12期。
    2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版,第154页.
    3 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版,第355页.
    1 王一方:《畅销书的市场理论和实务》,《编辑之友》,2003年第5期。
    1 王一方:《畅销书的市场理论和实务》,《编辑之友》,2003年第5期。
    2 参阅朱胜龙:《现代畅销书策划营销九大策略》,《编辑之友》,2003年第1期.
    1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1页。
    2 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17页。
    1所谓的“体制外写作”,就是自觉置身于现有权力体制、文化体制和价值体制之外的.具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立场的文学写作行为。
    2陈思和:《碎片中的世界——“新生代”作家小说创作散论》,《花城》1996年第6期。
    1 段运冬:《中产阶级的审美想象与中国主流电影的文化生态》,http://msn.mtime,com/group/10000/。
    2[法]让·博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1 刘心武、邱华栋:《在多元文学格局中寻找定位》,《上海文学》1995年第8期。
    2 张清华:《我们时代的中产阶级趣味》,《南方文坛》2006年第02期。
    1 方伟:《当代文学的市场化倾向》,《河北学刊》,2004年3月第24卷第2期。
    1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文学和电影》,《电影艺术》,2006年第3期。
    1米勒:《“我对文学的未来是有安全感的”——希利斯·米勒访谈录》,《文艺报》2004年6月24日.
    2赖大仁:《文学“终结论”与“距离说”——兼谈当前文学的危机》,《学术月刊》2005年第5期
    3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1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2金慧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页.
    3童庆炳:《文学独特审美场域与文学入口》,《文艺争鸣》2005年第3期。
    4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及其文化发展,伴随着口头媒介、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包括影视和说子媒介)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图码认知、语码认知和全息认知的演变过程,其文学发展也经历了媒介传播技术螺旋中的“三部曲”:说唱文学、印刷文学和电子文学(新形态文学)。
    1 肖鹰:《媒介扩张与文学批评——当代中国主流批评症候》,《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1 赖大仁:《图像扩张与“文学性”坚守》,《文学评论》2005年第2期。
    2 希利斯·米勒:《论文学的权威性》,《文艺报》2001年8月28日
    1、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
    2、李良荣,《当代世界新闻事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3、丁淦林主编《中国新闻事业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版
    4、张国主编《新媒介与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劳拉·斯斯·蒙福德:《午后的爱情与意识形态》林鹤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6、罗杰·西尔弗斯通:《 电视与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陶庆梅译2004年版
    7、[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8、迈克尔·埃默里登:《美国新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美]戴维·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0、孟繁华:《传媒与文化领导权——当代中国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1、[英]约翰·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冯建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13、美]梅尔文·L·德弗勒、埃雷特·E·尼斯:《大众传播通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14、[英]罗杰·西尔富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美]约翰·费斯克:《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李彬译注,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6、张帮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7、[法]艾德加·莫兰:《社会学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8、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雷蒙德·威廉斯:《电视:科技与文化形式》[M]冯建三译 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20、[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版
    21、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22、南帆:《双重视域》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3、[日]藤竹晓,《电视社会学》,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4、于德山:《当代媒介文化》,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25、[美]尼尔·波兹蔓:《娱乐致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
    26、[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8、[法]艾德加·莫兰:《社会学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9、周宪主编:《世纪之交的文化景观》,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30、[美]大卫·阿什德:《传播生态学》,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31、[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2、[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33、[美]马克·波斯特:《信息方式——后结构主义与社会语境》,范静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化》,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3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35、[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6、杰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7、陈晓明:《表意的焦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38、杨春时等著:《文学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9、[法]罗·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王美华、于沛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40、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1、丸山真男:《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王中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4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虚出版社,1999年版
    44、刘禾:《文本、批评与民族国家文学》,《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45、佛克马、蚁布思:《文学研究与参与》,俞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6、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7、于文秀:《“文化研究”思潮导轮》,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8 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9、余开伟主编:《世纪末文化批判》,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50、方维保:《当代文学思潮史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51、陈美兰:《创作主体的精神转换——考察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一种思路》,《文学评论》,1998/05
    52、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3、杨东平:《城市季风》,东方出版社,1994年版
    54、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5、陈传才:《中国20世纪后20年文学思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6、何龙:《追踪文学新潮》,花城出版杜,1992年10月版
    57、黄发有:《文学季风——中国当代文学观察》,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9、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1、王晓明:《在新意识形态的笼罩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2、何启治:《文学编辑4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63、黄发有:《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2版
    64、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5、邹广文:《当代中国大众文化论》,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6、潘知常:《美学的边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7、伊格尔顿:《心灵的法则》,《美学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8、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69、南帆:《后革命的转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0、谢冕、张颐武:《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7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第1版
    72、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73、祈达裕:《市场经济下的中国文学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74、王朔:《我是王朔》,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版
    75、孙周舆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76、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版
    77、许晓煜:《谈话即道路——对二十一位中国艺术家的采访》,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78、孟繁华:《忧郁的荒原:女性漂泊的心路觅——陈染小说的一种解读》,《想象的盛宴》,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9、陈染:《私人生活》,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80、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81、矛盾:《真有代表旧文化旧文艺的作品吗?》,《茅盾全集》(第十八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82、朱栋霖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1997)(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3、朱大可等著:《十作家批判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4、艾晓明:《革命时期的心理分析——读王小波的长篇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
    85、《文学评论——中国当代小说战略》,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5年版
    86、魏捷:《王小波现象》,《90年代批评文选》(陈思和、杨扬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版
    87、朱大可等著:《十作家批判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8、艾斐:《时代精神与文学的价值导向》,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9、林舟:《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90、阿兰·邓迪斯:《世界民俗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91、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文学史》(上),中华书局,1998年版
    92、戴锦华:《隐形书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4、陈思和:《犬耕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版,第168页。
    95、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意消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1、蔡敏:《世纪90年代中国传媒文化的转型》,《中山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刘文谨:一个话语的寓言——市场逻辑与90年代中国大众传媒话语空间的构造[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2,(2)
    3、杨帆:《市场经济一周年》,《战略与管理》杂志。1993年创刊号
    4、刘斌:《大众媒介:权力的眼睛》《现代传播》2000/02
    5、刘彩虹:《媒介的权力—美国新闻媒介对政府的监督述评》学位论文
    6、陈先元:《传媒是大众社会的一种公权力》,《中南民大论坛》2006年第1期
    7、孟建:《“文化帝国主义”的传播扩张与中国影视文化的反弹》http://www.cjr.com.cn 中国新闻8、传播学 评论(CJR)
    9、杨瑞明,《从“现代”到“全球化”——媒介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新闻传播与研究》1999年第3期
    10、J·希利斯·米勒:《现代性、后现代性、与新技术制度》,陈永国译,《文艺研究》2000年第5期
    11、梁振华:《媒介文化:变迁时代的症候》http://blog.sina.com.cn/m/liangzhenhua
    12、桂勇:《论当代文化的消费主义化》,《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13、陈默:《媒介文化重构人类生存新环境》,《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4、杨瑞明:《从“传播”到“全球化”——媒介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及其意义》,《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2期
    15、张咏华:《试论媒介文化和“赛博文化”的关系》,《新闻大学》,2003年第9期
    16、赖大仁:《“消费社会”与文学走向质疑》,《文艺报》,2003/10/28
    17、宁逸:《消费社会的文学走向》,《文艺报》2003/10/14
    18、姚文放:《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传统》,《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19、向荣:《日常化写作:分享世俗盛宴的文学神话》,《文艺评论》,2002年02期
    20、伍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方面前的自我意识》,《二十一世纪》,1992年10月号
    21、朱晓进:《从政治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二十世纪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22、王本朝:《文学知识、文学组织和审美新年——晚清文学与中国现当代文学传统》,《福建论坛》,2001年第4期
    23、《文学的泛化及其命运》,《人民日报》,2005年08月18日,第9版
    24、刘松来:《永恒的精神守望——亦谈消费社会的文学走向》,《文艺报》2003/11/18
    25、姜文振:《都是消费文化的兴起与文学生存方式的新交》,《当代文坛》,2004/03
    26、王纪人:《个人化、私人化、时尚化——简论90年代的文学写作》,《文艺理论研究》,2001/02
    27、陈美兰:《创作主体的精神转换——考察中国新时期文学的一种思路》,《文学评论》,1998/05
    28、吴义勤:《在边缘处叙事——90年代新生代作家论》,《钟山》)1998年第1期
    29、姚文放:《全球语境中的文化传统》,《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30、吴俊:《网络文学:技术与商业的双架马车》,《上海文学》2005年第5期
    31、周宪:《当前文化趣味的社会学分析》,《文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5期,第40页
    32、尹小玲:《意识形态的“物化”与其对文学生产实践的影响》,《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33、王晓明:《新意识形态与中国当代文化》,《汕头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34、潘知常:《新世纪一个前沿课题:新意识形态与中国传媒》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4-10/09/content_2067177.htm
    35、周炯:《意识形态梳理与主流媒体构建——新意识形态下的中国电视民生新闻》http://www.chinalww.com/20060914/115824458142673_5.shtml
    36、徐贲:《布迪厄文艺社会学在中国的跨语境转换问题》,“世纪中国”,http://www.cc.org.cn/,2002年4月12日
    37、王晓明:《面对新的文学生产机制》,《文艺理论》2003年第2期
    38、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文艺研究》2004年第1期
    39、吕峰:《论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批评策略》http://www.culstudies.com 2005-8-18
    40、南帆:《大众文学》,《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第4期
    41、徐德峰:《边缘乌托邦——90年代文学的一种价值定位》,《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42、李陀:《漫说纯文学——李陀访谈》,《上海文学》,2001年03期
    43、李洁非:《新生代小说》,《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1期
    44、吴义勤:《在边缘处叙事——90年代新生代作家论》,《钟山》1998年01期
    45、王本朝:《文学体制与当代作家的思想改造》,《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3月第2期
    46、王蒙 陶东风:《多元与沟通——关于当代文化与知识分子问题的对话》,《原道》第4辑
    47、江迅:《商潮涛声的北大》,《明报月刊》1998年6月 第25-27页
    49、许纪霖:《商品经济与知识分子的生存危机》,《读书》,1998年第9期
    50、傅铿:《大陆知识分子日益边缘化》,《中国时报周刊》1992年10月4日
    56、曹怀明:《大众传播语境下文学话语的转型》,《理论学刊》2005年第10期
    57、尹鸿:《大众文化的批判意识》、《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3期。
    58、镇涛等:《商业意识形态下文学生产机制新变》,《鄂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59、尹鸿:《意义、生产、消费:电视剧历史与现实》,《文艺研究》2001年第5期
    60、鲁泉、月明:《酸甜苦辣谁知晓 作家触电不仅为钱》,《经济日报》2004年11月16日
    61、耿翔:《陈忠实坦言改编白鹿原》,《中华读书报》2001年8月8日
    62、舒晋瑜:《小说:红红火火上荧屏》,《中华读书报》2001年10月31日
    63、章国锋:《文艺的衰亡——90年代初的一次讨论》,《世界文学》1994年第1期
    64、赵抗卫:《文学作品与现代传媒》,《文艺理论研究》2000年第5期
    65、《北方土地上的英雄气息——访著名作家周梅森先生》,《中国图书评论》1999年11期
    66、俞学雷:《个人化写作的合法化及其待解的问题》,《当代文坛》2004年第06期。
    67、向荣:《日常化写作:分享世俗盛宴的文学神话》,《文艺评论》2002年第2期。
    68、王蒙:《名士风流之后》,《读书》1994年12期
    69、商昌宝:《东疆学刊》2007年第4月25日
    70、旷新年:《张承志:鲁迅之后的一位作家》,《读书》2006年第11期。
    71、赵佃强:《从“小说”到“散文”——论张承志创作文体的转变》,《当代文坛》2007年第5期。
    72、傅守祥:《欢乐之诱与悲剧之思——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刍议》,《哲学研究》2006年第2期。
    73、张承志:《无援的思想》,《花城》1994年第1期。
    74、《导演刘恒:“触电”的快感》,《南方周末》2004年9月6日
    75、《作家“触电”:跨界已成寻常事》,《中华读书报》2005年9月16日.
    76、南帆:《民间的意义》,《文艺争鸣》1999年第4期。
    77、陈思和:《民间的浮沉》,《上海文学》1994年第1期。
    78、陈思和:《民间的还原》,《文艺争鸣》1994年第1期。
    79、陈思和:《试论知识分子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上海文化》1993年11月创刊号
    80、王建:《美日区域经济模式的启示与中国都市圈的“发展战略”的构想》,《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2期。
    81、李庆西:《寻根:回到事务本身》,《文学评论》1998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