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20世纪中国成长小说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成长小说”20世纪初进入我国,但始终声名不彰,1990年代之后逐渐彰显,学术研究也逐步深入。但现有研究成果多是主题、思想探讨,无法深入本质,没有意识到它还是一种形态独特、渊源有自的小说类型。本文以整个20世纪的成长小说为研究对象,以类型学的理论经纬全文,辅以结构主义叙事学、历史研究、文化批评、心理分析等多种理论方法对它进行分析,力图弥补这一缺憾。
     成长小说最初源自西方,由“成长维度”和“教育维度”相互影响交织而成,其形成演变大体完成于德英美三国:古典时期的德英两国的成长小说各有侧重,但以社会为本位,对个体牺牲个性融入社会的要求如出一辙;20世纪后的美国成长小说,一开始就是古板保守的“教育维度”与追求个人实现的“成长维度”的混合产物,后起的“消费文化价值观”使其最终走向以个体为本位、拒绝社会教化的路子。这也是目前世界成长小说的大体发展倾向。
     中国成长小说同样是“教育维度”与“成长维度”交织而成,不过“教育维度“与“成长维度”很不均衡:“清末民初”因民族国家的政治“救亡”需要引入成长小说,用来“启蒙”愚弱的国民,“教育维度”产生的情形与18世纪德国成长小说相似。“五四时期”热血青年竭力把刚刚接受的现代意识付诸实践,争取个性成长的自由空间,“成长维度”由是诞生。但中国时局变化过于频繁复杂,“大革命到文革”期间政治话语笼罩一切,成长小说的政治引导性空前强烈,重新回到“教育维度”当家的轨道上,不同的是“清末民初”的教育重“知”,“大革命到文革”的教育重“行”——不仅要提高受众的政治觉悟,还肩负召唤他们起而行之的政治任务。这种严肃刻板的道德灌输方式,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训诫小说传统颇为相近。“新时期以来”主流政治话语对个体生活的直接控制渐渐消退,世俗生活的边缘感性话语开始复苏,张扬个性成长的“成长维度”终于获得与“教育维度”并驾齐驱的地位:“消费文化价值观”的出现,一方面彻底颠覆了以往政治话语对成长小说的控制,一方面又是新的商业意识形态影响力进入的开始。“成长维度”与“教育维度”交错纠缠,难分主次。
     个体成长的客观规律,在成长小说中表现为相对稳定的叙事结构。因此,用结构主义叙事学研究成长小说的形态特征可谓得天独厚。个体成长过程中“天真、困惑、接受、叛逆、受挫、顺从、皈依”这七个成长环节,在成长小说的叙事框架中大致与七个“核心场面”对应。作者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在它们中间的自由取舍、排列组合,构成了“懵懂自然、知时顺命、特立独行、求索皈依”这四个成长小说的基本叙事语法。它们各自强调的成长重点分别是接受、顺从、叛逆、皈依,拆开看是四种平行并列的成长模式,或者四类人的成长轨迹;合拢看可以视为四个成长层次,不同类型的人经历的成长层次多少不同。文学研究重在分析理解,而非充当思想意义、人生价值的终极审判官。解读各个叙事语法在各个时期的代表作的手法形态与思想意旨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开掘每一种基本叙事语法蕴含的文化及文学意义,理解文化传统、作家性情,社会环境和文化思潮等各方面的因素对成长小说的影响。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Bildungsroman treams into China, but it is always not famous. After 1990's,it has become the business focus and entered the visual field of the academic research.But the current research concentrate on the studies of the topic,even can not realize it is still a kind of novel genre.Its form is very special and it has the very long history.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is article is the Bildungsroman of the 20th century.The scholar takes theory of typology as the core and carries on research,still including many kinds of theories methods such as structure doctrine narrates studying,historical research, culture criticizing, psychoanalysis,etc.and try hard to remedy this shortcoming.
     Bildungsroman at first stems from the west and the "educating and linking degree " and the " growing up and linking degree " make up it.and they influence each other. It forms and develops on the whole in the Great Britain and America andGermany of three countries------In classical period, Bildungsroman of GreatBritain and Germany each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es, but takes society as the core..It is the same that the demand which dies to the individual and which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 incorporates the society. After the 20th century, Bildungsroman of U.S.A. is at first" educating and linking degree " which is conservative mix with " growing up and linking degree " which courts individuals to realize. Later, Bildungsroman is affected by " cultural values consumed ", regards individual as standard and was a content that he refused the social norm.This is development inclination of the novel that the world Bildungsroman at present too.
     In China, Bildungsroman equally " educating and linking degree " combines with " growing up and linking degree ". But the social cultural tradition is too conservative, there are special contents " health (physiology) growth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 Chinese society was confused, the development of Bildungsroman lagged behind for a long time.The "educating and linking degree " and "growing up and linking degree" and very unbalanced to develop. Late Qing-Early Republican.Bildungsroman is introduced, saves the nation and educates the unwise people,The production situation of "educating and linking degree "similar to Germany Bildungsroman in the 18th century.The May Fourth Movement period,the hospitable youth had just accepted modern thinking and had practised to it and strived for the free space which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 grows up.Then the "growing up and linking degree " produced. But it is too frequent and complicated that China's current political situation changes.The great revolution to the Culture Revolution,the political words lead everything. The politics guiding of Bildungsroman was unprecedentedly strong and Bildungsroman got back to it as the track of the main fact again.It is differently emphasized that the education is "knowing" in Late Qing-Early Republican and the education is "doing" in" the great revolution is to the
     Culture Revolution"------It not only should improve the masses' politicalconsciousness but also undertake the political mission of calling them to take action. The serious mechanical morals way similar to novel of ethical admonition in era Victoria of Britain.Since new period ,the directional control of individual life of political words of the mainstream has disappeared gradually. The perceptual words of edge of common customs life begin to recover. The "growing up and linking degree "publicizing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 and growing up was obtained with the "educating and linking degree "positions of running neck and neck at last.The appearance of "cultural values consumed "on one hand had completely subverted the control of the political words, on the other hand began to enter new commercial ideology influence power. The" growing up and linking degree "is mixed with the "educating and linking degree" and it is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primary and secondary.
     There is no new thing under the sunlight. It is one of mankind's eternal themes to grow up. The objective law at several stages that the continuous individual grew up, is shown as the relatively stable narration structure in Bildungsroman, so it is the most suitable to study the shape characteristic of Bildungsroman with the narration of the structure doctrine is studied. While the individual grows up, "innocent, puzzled, accept, rebel against, baffle, submit to, converted to" of these seven growth links that roughly contrast seven "key scenes" in the narration frame of Bildungsroman . The author's freedom choice, arrange and making up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different expressions in the middle of them .They make up basic narration grammar of Bildungsroman. These four grammars are "the muddleheaded and natural, the dutiful, do things creatively one, the converted to".The growth focal point that they emphasize is to accept, submit to, rebel against, converted to separately. They are four kinds of growth modes equated that they separate, or the growth orbits of four kinds of persons. It is can regard as four growth level to close up and different kinds of growth that person go through what is level different. Certainly, the persons who it is thorough to perform on a certain level live excellently more than the persons who go through but were not deepened of four levels.The research of literature puts emphasis on analysing and understanding, but not regard as the thought meaning, ultimate trial officer of value in life. We understand the interdynamic relation of each narration grammar of between tactics shape and thought intention of masterpiece in each periods and can find th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meaning that every kind of basic things contain, understand the impacts on Bildungsroman of factor of various fields and these factors include the cultural tradition,writer disposition, social environment and ideological trend of culture,etc.
引文
后小说的成长主题分析》,上海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 较有价值的专著论文如下: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涉及了成长小说的各个方面。但开篇对莫迪凯·马科斯的论文——“What Is an Initiation Story?”(《什么是成长小说?》)中的定义翻译最有价值。孙胜忠《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大段引用西方学者的经典论述,认为德国经典成长小说强调反映客观现实,探讨人和社会如何统一;而美国成长小说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重墨描写的是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痛苦和绝望。谷裕《试论诺瓦利斯小说的宗教特征》(《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从基督神学和词源学的角度入手揭示成长小说长期被遮蔽的另一重要类型:即人物在外界触动下“内心自我”逐步显现,而不是一味为了迎合社会和时代纯粹妥协退让、放弃理想。而王炎的博士论文《小说的时间性和现代性——以欧洲成长教育小说为中心》(北京大学博士论文)对成长教育小说进行“谱系学”(genealogical)分析,将小说形式的研究置于时间性现代性话语这一宽广的背景之中,来厘定现代性与欧洲成长教育小说的内在脉络和紧张关系。
    ② 当时政府痛感传统教育陈落后不足以应时局,大力进行教育改制、兴办新式教育。最初的“教育小说”——包天笑的“三记”(《苦儿流浪记》、《馨儿就学记》和《埋石弃石记》),和后来叶绍钧的代表作《倪焕之》都是在当时教育部直属的《教育杂志》连载后出单行本的。详情参见第二章第一节的有关论述。
    ③ 陈大康;《关于“晚清”小说的标示》,《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2期
    ④ 收在[美]夏志清:《人的文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⑤ 蔡世连:《冷嘲热讽声中为旧教育送葬——现代教育小说简介之一》,《山东教育》,2001年第14期;《迷梦中的徘徊——现代教育小说简介之二》,《山东教育》,2001年第17期;《低谷中的挣扎与高峰上的努力——现代教育小说简介之三》,《山东教育》,2001年第29期。
    ⑥ 如孟丽:《宋元教育小说研究》,2005年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刘莉:《清代教育小说研究》,2005年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①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5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第184页。
    ②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67页。
    ③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187页。
    ①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74页。
    ② [美]乌尔利希·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刘象愚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③ 吴晓东:《文化视野中的小说类型学》,《文学遗产》,1993年第6期。
    ④ 茨维坦·托多罗夫:《散文诗学》,牛津1977年英文版,第19页。转引自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2页。
    ①《鲍·托马舍夫斯基:《主题》,《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270页。
    ①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192页。
    ②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2页。
    ③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188页。
    ④ 同上,第196页。
    ⑤ 同上,第190页。
    ① 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51页。
    ① 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8页。
    ①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第195页。
    ① 参见[俄]巴赫金:《教育小说及其在现实主义历史中的意义》,收入巴赫金:《小说理论》·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30页。
    ② 王炎;《成长教育小说的日常时间性》,《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③ 同上。
    ① 马丁·韦斯尔斯把它视为德语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启蒙教育小说,参见Swales,Martin,Bildungsroman as a Genre[A].The German Bildungsroman from Wieland to Hesse[C].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78.
    ② 余匡复:《德国文学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③ 冯至:《<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中文译本序言》,引自《冯至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358页。
    ④ 芮渝萍:“恶既然与人类共存,年轻人就得学会一定程度的妥协。做不到这一点,他就不能成为一个正常的人……”(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2页。)
    ⑤ 余匡复:《德国文学简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1页。
    ① Jost,Francois. " Variations of a Species: The 'Bildungsroman' " ,Janet MuLlane, et al.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 Criticism(Vol.20).Detroit:Gale Research Incl.,1989.
    ② 王炎:《成长教育小说的日常时间性》,《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③ 冯至等:《德国文学简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156页。
    ④ 当时德国莱辛、席勒等许多知识分子认为剧院可以作为教育人类的场所,有许多不满现状的青年走入戏剧界,作改良社会的尝试。参见王炎:《成长教育小说的日常时间性》,《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⑤ 不过小说结尾个性张扬、酷爱自由的威廉·迈斯特结束自己困惑的“学习时代”的方式,竟然是听任开明贵族组成的“塔楼兄弟会”操纵摆布,在婚姻这样重大的私人问题上都无法自主。显然,歌德在努力探寻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之路。初衷固然高妙,然而从个性追求出发,却以牺牲自由意志告终,纵然抬出为社会献身的堂皇理由,也无法让理想至上、个性意识强烈的“维特”们心服——倘若到头来注定要放弃理想、归于庸常,安于平淡琐屑的世俗生活,那么前期追求过程中的辛苦辗转、精神痛苦究竟意义何在呢?反对者把《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称为理智的产品、“诗的反对面”。态度最 激烈的德国浪漫主义诗人诺瓦利斯甚至专写一部《海因里希·封·奥夫特尔丁根》(1802)来大唱反调。小说虽然沿用歌德的结构形式,内在精神上却迥然不同:奥夫特丁根没有从事任何社会实践活动,他的经历来自对理念本身的直观,最后在内心达到了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威廉·迈斯特走的是一条与社会融合的外在塑造之路,海因里希代表的则是在独自冥想中体察灵魂真我的“内在塑造”传统。
    ① 孙胜忠:《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② Swales, Martin, Bildungsroman as a Genre.The German Bildungsroman from Wieland to Hesse.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78.
    ③ Buckley, Jerome Hamilton,Season of Youth: The Bildungsroman from Dickens to Golding.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④ 冯至等:《德国文学简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78页。
    ⑤ Richard A Barney, Plots of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and the Novel in Eighteen-Century England,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① [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5年,第209页。
    ② 吴景荣、刘意青主编:《英国十八世纪文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第235页。
    ③ [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高原、董红钧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第66页。
    ① 殷企平等:《英国小说批评史》,上海外语出版社 2001年,第18页。
    ① 参见张冲:《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一卷)》,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70页。
    ② [美]ROBERT.SPILLER:《美国文学的周期——历史评论专著》,王长荣译,聂振雄校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21页。
    ① 朱刚主撰:《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二卷,1860—1914)》,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4页。
    ② 同上,第303页。
    ③ 同上,第160页。
    ④ Michael Spindler,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Social Change—Willian Dean Howells to Arthur Miller(Hong Kong:Macmillan Press Ltd.,1983),p.108.
    ① [美]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朱金鹏、朱荔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18-219页。
    ② Mordecai Marcus:"What Is an Initiation Story "in William Coyle (ed.),The young Man in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Initiation Theme, NY: The Odyssey Press,1969,p.32
    ① Richard A Barney, Plots of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and the Novel in Eighteen-Century England,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x., 26.
    ② Franco Moretti, The Way of the World, The Bildungsroman in European Culture. New York: Verso, 1987. Px., 16-7.
    ③ 王炎:《成长教育小说的日常时间性》,《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④ 冯至:《<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中文译本序言》,引自《冯至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358页。
    ⑤ 刘半九同样提到了主人公的表现或者结局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
    ① Mordecai Marcus:"What Is an Initiation Story "in William Coyle (ed.),The young Man in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Initiation Theme, NY: The Odyssey Press, 1969
    ② 巴赫金:《教育小说及其在现实主义历史中的意义》,收入《小说理论》(《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30页。
    ③ 冯至:《<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中文译本序言》,引自《冯至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第358页。
    ④ 谷裕:“从词源学上讲,先有名词”Bild”,后有动词”bilden”。其名词含义最早是“榜样”和“正确形式”,后来包括了拉丁语的”imago”(图像、拓像、同形、幻像),“imitatio”(仿形),“formatio”(造型)的含义。其动词“bilden”在中古德语中有“gestalten”、“Form geben”(塑造)的意思,用于”ausbilden”(与上帝重叠为同一影像)”einbi-lden”(塑造于灵魂之中)。”Bilduag”是中世纪神学“人与基督同形论”讨论中一个关键的概念。以《圣经·旧约·创世纪》为根据,人被解释为上帝的影像,他作为受造物不同于造物主,但是作为上帝的同形影像又高于其它受造物。“影像”一词同时被解释为“以上帝影响塑造”,意思是将上帝的神性超度(transformatio)于人,使人摆脱原罪。18世纪中期以后的虔敬主义运动将这个词从过去的宗教神学中解脱出来,“塑造”不只是上帝作用于人,同时也是自然永恒之力量与人的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虔敬派的世俗化相应,这个概念也开始“内在化”,它被转化到人的精神和心灵领域。以此为基础,启蒙运动中“塑造”逐渐演变为“教育”、“修养”这一道德概念,强调人之理性的塑造。……根据上述理由,笔者建议把“Bildungsroman”译成“塑造小说”。因为“塑造”一词既包含了对人心灵、人格和世界观进行内在塑造的含义,也包含了18世纪下半叶以来用外在知识教育青年以与社会融合的意思,它融“人文教育”、“成长发展”、“主体内在塑造”、“社会外在塑造”于一体,囊括了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突出了个人和社会的意志。”引自谷裕:《试论诺瓦利斯小说的宗教特征》,《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⑤ 王炎:《成长教育小说的日常时间性》,《外国文学评论》,2005年第1期。
    ① 本套丛书包括:孙骏毅《春天是否完全醒来》、徐鲁《为了地久天长》、方希《亲爱的朋友远走四方》、常星儿《寻找一个叫麦果的哥哥》、韩辉光《你什么也没对我说》、金曾豪《男孩不带伞》、刘辛帆《擦亮往日星辰》。
    ② 本系列共5册,包括常新港著《男孩无羁·女孩不哭》、玉清著《长不大的男孩·长大的女孩》、乐渭琦著《晚妹风·九月雨》、饶雪漫著《蔷薇醒了·茉莉开了》、李西闽著《高傲男生·清纯女生》。
    ③ 本书收有《久违了,太阳》、《那个夏天》、《浪漫意外而至》、《蝴蝶梦》、《秋天的期待》等短篇小说。
    ① 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第128-129页。
    ② 具体情形篇目详见本文第四章。
    ③ 夏志清:《教育小说家金溟若》,见夏志清:《人的文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99页。
    ④ 曹惠民:《叶圣陶的教育主张和“教育小说”》,《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
    ⑤ 徐龙年:《从倪焕之看叶圣陶的早期教育追求》,《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第8期。
    ① 详细论述见本文第十章。
    ② 从“教育题材小说”起步而另有大成的作品其实不少,陈翔鹤《转变》、柔石《二月》、老舍《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牛天赐传》(1930—1934)、鲁迅《高老夫子》等等,甚至钱钟书《围城》都是很好的例子。可参见蔡世连的系列论文:《冷嘲热讽声中为旧教育送葬——现代教育小说简介之一》,山东教育,2001年第14期:《迷梦中的徘徊——现代教育小说简介之二》,山东教育,2001年第17期;《低谷中的挣扎与高峰上的努力——现代教育小说简介之三》,山东教育,2001年第29期。
    ③ 巴赫金:《教育小说及其在现实主义历史中的意义》,收入《小说理论》(《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25页。
    ① 巴赫金:《教育小说及其在现实主义历史中的意义》,收入《小说理论》(《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30页。
    ② 鲁迅:《<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69页。
    ③ 巴赫金:《教育小说及其在现实主义历史中的意义》,收入《小说理论》(《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30页。
    ④ 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⑤ 参见本文第二章中的相关内容。
    ① 罗雪挥、刘芳:《张悦然:没有人给我们一条救命的绳索》,《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7月24日。
    ② 巴赫金:《教育小说及其在现实主义历史中的意义》,收入《小说理论》(《巴赫金全集》第三卷),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16页。
    ③ 同上,第216页。
    ① 参见金耀基:《中国的现代化》,收入《金耀基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页。
    ② 当然,也确有“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挚诚君子,以奇闻逸事为题借题发挥进行道德说教,如干宝《搜神记》是为“发明神道之不诬”(干宝《搜神记·序》)。
    ③ 李延年:《<歧路灯>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2年;刘莉:《清代教育小说研究》,2005年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孟丽:《宋元教育小说研究》,2005年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④ 杨武能:《逃避庸俗——代译序》,《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4、5页。
    ① 张静二:《西游记人物研究》,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第62页。
    ② 黄达禹:《从成长小说看吴承恩<西游记>》,2002年岭南大学毕业论文。
    ③ 黄妍:《有一种成长叫“悟空”》,《青岛日报》,2006年9月1日。
    ④ 参见施战军:《论中国式的成长小说的生成》(《文艺研究》,2006年第11期)中的有关引述。
    ⑤ [美]杰姆逊讲演:《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8页。
    ① 见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32-33页。
    ② 杜贵晨:《值得一读的教育小说——<歧路灯>》,收入杜贵晨:《中国古代小说散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136页。
    ③ 翟刚绪:《中国古代第一部教育小说——<歧路灯>》,《大同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科版)》,1995年第3期。 字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我在学堂里的名字是胡洪骍。有一天早晨,我请我二哥代我想一个表字,二哥一面洗脸,一面说:就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适’字,好不好?我很高兴,就用‘适之’二字。”胡适:《四十自述》,姚鹏、范桥编:《胡适散文》第4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359-360页。
    ① [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穆善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② “(学校)教育”方面,洋务运动时期就已提出兴办新式学堂、革新教育内容、改革教育制度。当初洋务派设想的主要是学习西方技术,但西方的科技理念与其人文思想、价值观是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学习到一定程度,必然开始接受西方的文化体系、价值系统。“当张之洞努力寻求西方的应用科学和工业化以保卫中国的精神遗产时,他没有认识到西方的应用科学和工业化是强大的社会催化剂,是具有破坏性的力量之一。”([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57页。)清末倭仁等守旧官吏固执地拒绝所有西式物品,即便是可以用来捍卫政府统治的洋枪洋炮也不肯接受,就是为了防微杜渐,防止“以夷变华”。但“宁可亡国,不可亡文化”的悲壮人文情怀,显然无法适应时局,不可能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只讲实际的民众和以人为本、重估一切价值的激进知识者所接受。洋务运动的失败,没有使“教育救国”思潮受挫,而是促使其进一步深入,认识到更应该加强学习的是西方的先进制度、文化。蔡元培:“苟切实从教育着手,未尝不可使吾国转危为安。”(《致汪兆民函》(1917年3月15日),《蔡元培全集》。第3卷,第26页)教育能够成为蔡元培、马君武、宗白华、叶绍钧等许多现代知识者终生不渝的理想事业,绝非偶然。当时的教育也确实发展迅猛,郭延礼甚至将“教育小说”的诞生完全归因于此,“教育小说,也为传统小说所无。20世纪后随着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诞生,大批中小学校成立,中小学生数量急骤增加。据清政府学部公布的数字:1909年,全国有初等学堂51678所,学生1,532,746人,中等学堂460所,学生40468人,中小学生合计共有1,573,214人。中小学生,这一可观的新的受众群体的存在和需求,刺激了外国教育小说的翻译, 同时也唤起了近代小说家的关注。他们在翻译小说的影响下开始从事教育小说的创作。”(郭延礼:《20世纪中国近代小说在全球的传播》,《中华读书报》,2004年1月20日。)其实就促进成长小说的产生而言,“文艺(启蒙)”方面的推动作用更为直接巨大。因为“(学校)教育”毕竟只是面对知识者,受众有限;“文艺”面对的则是更为广泛的普通民众。“诗界革命”、“文界革命”等运动先后兴起,但古典诗文不仅过于艰涩,不易为民众接受,而且篇幅短小,无法尽情表达作者汹涌澎湃的爱国热情和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的救国策略。小说则不仅有拥有更多的读者,而且容量巨大。被许多晚清知识者公认为是国家改革的有力工具。“一八九七年,在天津主编《国闻报》的严复,与其挚友夏曾佑合撰了一篇长文《本馆付印说部缘起》。这篇文章一向被视为现代中国第一篇强调小说社会功用的评论文章。”(引自夏志清:《新小说的提倡者:严复与梁启超》,收入夏志清:《人的文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2-53页。)其实早在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连载长文《变法通义》中“论幼学”一节时就认为学童宜读小说(说部书),赞赏伟大小说《水浒》、《三国》、《红楼》的教育价值,但他忙于实际改良事务,“维新”失败流亡途中时才重新注意到小说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巨大作用。1902年在横滨创办中国近代著名杂志——《新小说》时,在发刊辞《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开宗明义地强调小说的教育价值,倡导“小说界革命”,提倡用政治小说教育民众,唤醒民众的政治意识、民族觉悟。
    ① 具体内容如下:“(子目二)教育国民本党既以立宪为宗旨,必须养成一国之人使有可以为立宪国民之资格,故教育为本党第一大事业。凡国民无论已入会者、未入会者之子弟,本党一体负教育之责任,无所分别。教育之事:(一)预备师范(凡本党员才性相宜者当自任此事),(二)广立学校(本党凡有会所之地,必附属一学校,渐扩充以立中学大学),(三)编教科书(此是教育基础,本党为发扬爱国精神,尤当自任),(四)译书出报(本党自立一党报,且广著译),(五)实业教育(专教农工商等实业,以殖国力),(六)补习教育(或年长失学,或家贫谋不能就学者,本党特设别种学校,于晚间及来复日教以普通智识),(七)改良文字(我国教育所以不能普及者,由于文字太难,本党发心研此问题,务必制出一种新文字,以便学界)(八)派遣游学(本党力量稍充后,当选派青年英俊游学欧美,以求完全智识)。”见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新小说》第1号,1902年。
    ② 陈天华:《狮子吼》,《猛回头——陈天华 邹容集》,郅志选注,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7-88页。
    ③ 悔学子:《未来教育史》,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8页。
    ④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新小说》第1号,1902年。
    ①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新小说》第1号,1902年。
    ② 同上。
    ③ 这一点从孔大博士演讲中以黄克强为新中国“第二次大统领”就可看出。
    ④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新小说》第1号,1902年。
    ⑤ 同上。
    ⑥ 陈天华:《狮子吼》,《猛回头——陈天华 邹容集》,郅志选注,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8-119页。
    ⑦ 如春风《未来世界》、佚名《宪之魂》等。其中许多作品为了“强调可企及性”,所以经常采用“到未来去回溯往事”的写法,以示自己“不是预言未来,而是讲述已成历史的未来”,所以有许多又被称为“未来小说”。请参见赵毅衡在《中国的未来小说》(《二十一世纪》,1999年第12期(总第56期)一文中的精彩论述。
    ① 张肇桐《自由婚姻》、署名“汉国厌世者著,冷情女史述”的《洗耻记》以及怀仁《卢梭魂》、羽衣女士《东欧女豪杰》等。参见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欧阳健《晚清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及裴效维主编《近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等。
    ② 梁启超:《中国唯一之文学报<新小说>》,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1页。
    ③ 陈天华:《狮子吼》,《猛回头——陈天华 邹容集》,郅志选注,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7页。
    ① 夏志清:“梁启超的第一篇文章(指《译印政治小说序》)直接影响到晚清小说分类的时尚。……在梁氏的影响之下,编者及小说家把某些书标为政治小说,某些书标为社会小说,这成为一种时尚。……外国小说的翻译及节译,也被贴上了同样的标签。”(见夏志清:《新小说的提倡者:严复与梁启超》,收入夏志清:《人的文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0页。)“教育小说”属于当时出现很早而且非常流行的标示之一,“1904年创刊的《新新小说》和1906年创刊的《月月小说》都使用过这一概念”(徐云知:《教育小说<歧路灯>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后来,“家庭教育小说”、“历史教育小说”、“女子教育小说”等复合标示在晚清小说杂志中不断涌现(参见陈大康:《关于“晚清”小说的标示》,《明清小说研究》,2004年第2期),则从侧面证明这一小说类型的不断壮大。
    ②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在“脱亚入欧”的思路支配下,翻译西方书籍成一时之盛,数目品种、更新速度远在中国之上。日本一度成为中国知识界“拿来”西方思想的中转站。有许多书是中国学者从日文本中转译过来的,客观上为中国知识者“开眼看世界”做出了一定贡献。中日之间近代以来亦师亦敌,矛盾纠葛实难一语论定。但最初日文译者往往也是初次接触、一知半解,漏译错译时有发生,再译为中文自然更是如此,在促进思想发展、时代进步的同时,误导中国读者的情况时有发生,可谓功过参半。具体到“教育小说”,当时翻译的具体篇目、作者和时间,由于近代文献散佚严重已不易考。郭延礼:“最早翻译的外国教育小说到底是哪一种作品,现在尚难以确认,只知较早出现的有苦学生译的《苦学生》(1903)、朱树人译的《冶工轶事》(法国刚奈隆著,1903)南野浣白子译的《青年镜》(1905),包天笑译的《儿童修身之感情》(de Amicis著,1905)。”(郭延礼:《西方文化与近代小说的变革》,《阴山学刊》,1999年第3期。)应该补充的至少还有朱树人译的《穑者传》,(法国麦尔香原著,1904)、包天笑译的《馨儿就学记》(意大利亚米契斯著,1909)、《埋石弃石记》(日本,1910)、《苦儿流浪记》(法国爱克脱麦罗著,1915)、《二青年》(英国克兰克夫人著,)、沈雁冰译的《罗本舅舅》(瑞典Selma Lagerlo著,)、樊仲云译的《石工安琪罗》(意大利Vladimir Nazor著,)、郑振铎译的《巴莎杜麦诺夫》(俄国Mikhai Artzybasheff著,)、稚桂译的《含冤花》(英国培台尔著,)、魏肇基译的《爱弥儿》(法国卢梭著,1923)等。
    ③ 悔学子:《未来教育史》,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5页。
    ① 悔学子:《未来教育史》,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9、12页。
    ② 郭延礼:《西方文化与近代小说的变革》,《阴山学刊》,1999年第3期。
    ③ 由于当时刊物发行基本是西方私人出版的模式,受资金、政治等因素影响较大,小说连载未完而随杂志一起中道夭折的事情时有发生。吴蒙的《学究新谈》就是如此。(原载《绣像小说》第47-52、55-72期。光绪三十一年(1905)三月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三月出版,共二十五回,因《绣像小说》停刊,全书未载完。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单行本,两册,共三十六回。)
    ④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新小说》第1号,1902年。
    ⑤ 悔学子:《未来教育史》,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6-27页。
    ① 雁叟:《学界镜》,收在悔学子:《未来教育史》,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529页。
    ② 同上,第533页。
    ③ 同上,第535-536页。
    ④ 中国历史最久的教育刊物。月刊,创刊号1909年2月15日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经常刊登教育部法令、教育界新闻,一度是当时教育部的机关刊物,初次停刊于一二八之役,1934年9月起复刊。包天笑绝大多数“教育小说”,除《儿童历》、《蔷薇花》刊于《中华教育界》、《民国十二年儿童日记》发在《风雨谈》上之外,其余作品,包括半译半作的《馨儿就学记》、《苦儿流浪记》、《孤雏感遇记》、《埋石弃石记》和自著的《童子侦探队》、《青灯回味录》、《双雏泪》等等都是先在这个栏目中连载之后再出单行本的。除包天笑的作品之外,《教育杂志》后来还陆续刊登过不少其他作家的教育小说.如:佚名《理想之模范小说》、缪文功《田舍翁之学校观》、抗父《黑伟人》、刘薰宇《一个被光复掉的学校》,甚至还有彭家煌《莫校长》、郁达夫《考试》、叶绍钧的多篇作品(《风潮》、《搭班子》、《含羞草》、《抗争》、《倪焕之》)等等,这些作品同样是连载之后再由出版社出单行本。当时出版“教育小说”最力的,除了出版包天笑小说的商务印书馆,要数曾在1916年同时出版七种“教育小说”的上海文明书局。(胡寄尘辑:《教育小说:七种),上海:文明书局,民国5年(1916),包括:索骧《妇女鉴》,畹滋《劳》,畹滋《碎幔人》,卓杲、畹滋《纪念之纽扣》,冷《现身园》,天笑、毅汉《留声机》,天笑、毅汉《蔷薇花》。)
    ⑤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93页。
    ①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96页。
    ② 旧学修养深厚的鲁迅对此深有感触,“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见鲁迅:《青年必读书——应<京报副刊>的征求》,《华盖集》。
    ③ 参见台湾学者梅家玲的文章《教育,还是小说?——包天笑与清末民初的教育小说》,台北:《中外文学》,第35卷第1期,2006年6月。
    ④ 范烟桥:《中国小说史》,转引自芮和师、范伯群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63页
    ⑤ 后来有多人重译:1920年代,文学研究会的夏丐尊据日译本和英译本两种本子,用白话重译为《爱的教育》,连载于上海的《东方杂志》第21卷(1924)第2、3、4、6、10、15、16、17、20、22、23号,1926年3月由上海开明书店推出单行本,“二年之内,重版五次”;张栋译为《爱的学校》(标“通俗本”),1935年8月由上海龙虎书店出版:同年(1936),施瑛又译为《爱的教育》,由上海启明书局列入“世界文学名著丛书”;40年代,知非、林绿丛亦译为《爱的教育》,分别于1940年11月由长春大陆书局、1946年5月由上海春明书店推出。其中夏丐尊的译本最受肯定,而且其修正版由著名美术家丰子恺装帧设计,并全部配画,图文并茂,自然更加走俏,近年来在市面上重新出版发行,依然极受欢迎、一版再版。
    ① 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498页。
    ② 《风雨谈》1943年4月创刊,“风雨谈社”编辑兼发行。第1期“编后小记”上说:“我们久己想请《殊儿就学记》的作者包天笑先生替我们写一个长篇的教育性小说,承包先生允诺,并在本期发排的时候,把第一章交来,这是我们十二分感谢的。包老先生驰名文坛二十余年,著述丰富,本刊所登载的《民国十二年儿童日记》。一方面是教育的故事。一方面是理想的小说,这样的作品,我们确已渴望了多少年了。”(《民国十二年儿童日记》第1章,1943年4月,《风雨谈》1期,署“包天笑”,刊至第8期(1943年12月25日),未完。)
    ③ 如老舍的《牛天赐传》、《猫城记》,陈翔鹤的《转变》等。
    ①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87页。
    ② 同上,第288页。
    ③ 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且介亭杂文二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31页。
    ④ 冯沅君:《隔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4页。
    ⑤ 鲁迅、胡适明明具有出国留洋的民族先觉者的理性,仍然无法摆脱包办婚姻的命运,就是最好的例子。
    ① 《沉沦》集(包括《银灰色的死》《沉沦》《南迁》三个中篇),上海泰东图书局1921年10月出版。
    ② 宣泄过后是空虚,原有的懊恼失落不曾驱散,放纵后的道德自责感又压上心头,主人公便在自尊自恋、自卑自怜、自轻自贱的青春期情绪怪圈中来回打转……这一点从他回国之后的作品依然充满忧郁苦闷。只是咒骂反对的对象从可恶的日本人变成了万恶的“资产者”就可见一斑。
    ③ 李欧梵:《郁达夫:孤寂者的漂泊》,《李欧梵自选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8页。
    ④ 同上,第62页。
    ⑤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61页。
    ⑥ 从传统民族国家话语对郁达夫进行阐释的经典,请参见曾华鹏、范伯群:《郁达夫论》,《人民文学》,1957年6月第5、6期合刊。
    ① 现在仍然如此,参见张贤亮在《青春期》一书中的论述。
    ② 葛红兵:《“五四”文学审美精神与现代中国文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第37页。
    ③ 同上,第37页。
    ④ 鲁迅:“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假使寻不出路,我们所要的倒是梦。”见鲁迅:《娜拉走后怎样》,收入杂文集《坟》,《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67页。
    ① 直到新时期,张贤亮等人的成长小说还有这一特点。
    ② 巴金有《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火》(三部曲);茅盾有《蚀》(三部曲)、《农村三部曲》;华汉有《地泉三部曲》等等。
    ③ 两人1925年3月起频繁通信,《伤逝》作于1925年10月。两人1926年8月同车离开北京,1927年1月到广州相聚,1927年9月共往上海同居.至此,鲁迅终于摆脱了长期压抑的实际独身状态,开始了正常的家庭生活。
    ④ 以往人们强调的都是鲁迅战士般冷峻倔强的“成人人格”,其实鲁迅善良优柔的童年人格并没有被成年人格完全遮蔽,只不过鲁迅性格的这一侧面只在最亲近、无须设防的亲友面前才会流露出来而已。用增田涉的话来讲:“好比一块板壁,向外边的那一面,因为受风吹雨打,粗糙皱裂,颜色也显得暗黑,但是向内的那一面,还是原来样子的木板,没有皱裂,颜色也是发亮的。本原就是质地相同的,只是由于所呈现的方面不同。”见(日)增田涉:《鲁迅的印象》,《鲁迅回忆录(专著)》,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1338页。
    ① 何籁(茅盾):《“革命”与“恋爱”的公式》,《文学》第4卷第1号(1935年1月1日)。
    ② 杨义对洪灵菲这三部作品的评价,可作20世纪中国成长小说“系列短篇,连级成长”这一特点的又一佐证“《前线》(晓山书店1928年版)、《转变》(亚东图书馆1928年版)与《流亡》(上海现代书局1928年版)同年问世,它们可以共同组成自我形象的心灵三部曲,其情节是相互衔接和呼应的,尽管主人公的姓名互不相同。”(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2页。
    ① 春树:《北京娃娃》,《春树四年(文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第110页。
    ② 丁玲:《韦护》,《丁玲文集》(第一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9页。
    ③ 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5页。
    ① 正如曲波在《林海雪原》扉页献辞上写的那样,“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和高波等同志”。“中国古代战乱频仍、朝代更替频繁,几乎每个朝代建立伊始都要组织人力,为前朝修史,名义上冠冕堂皇,说是总结前朝施政得失的经验教训以资借鉴,其实更重要的政治意图是一方面丑化前朝,肃清前朝的“思想遗毒”,以绝天下人怀旧恋故之念;一方面强调“我朝”英明神武、奉天承运、合理合法,并且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它们是建构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建构工程中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一块基石。”引自葛红兵、徐渭:《“文史合一”:历史言说的传统维度及其误区——以易中天<品三国>为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② 樊国宾归纳的“新人”四个特征是:出生于底层贫苦家庭、单一而明晰的信仰、高位格的道德境界、由 “被范导者”成为“范导者”。见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年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第10-27页。
    ① 托尔斯泰注意到了某些革命领袖的这种个人崇拜倾向,并在《复活》结尾部分尖锐地指出了这一点。
    ① 《金敬迈谈<欧阳海之歌>》,《文汇报》,2002年8月15日。
    ② 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年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第97页。
    ③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第848页。
    ① 李准:《李双双小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第52页。
    ① 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所作《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写道:“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② [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63页。
    ③ 参见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年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第49页。
    ④ 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76页。
    ① 沈从文:《边城》,《沈从文全集》(8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52页。
    ② 林海音:《城南旧事》,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年,第144页。
    ③ 古继堂主编:《简明台湾文学史》.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第211页。
    ④ 吕正惠:《现代主义在台湾》,《战后台湾文学经验》,台北:新地文学出版社,1995年,第10页。
    ⑤ 吕正惠:《社会与个人——现代中国的成长小说》,(台湾)《幼狮文艺》,1994年,第12期。
    ① 吕正惠:《社会与个人——现代中国的成长小说》,(台湾)《幼狮文艺》,1994年,第12期。
    ② 赵稀方:《小说香港》,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67页。
    ③ 王韬的原话是:“至香港一隅,蕞尔小岛,其俗素以操蠃奇为尚,而自放于礼法,锥刀之徒,逐利而至,岂有雅流在其间哉!地不足游,人不足语,校书之外,闭门日多。”见王韬:《寄穗垣寓公》,《弢园尺牍》,中华书局,1956年。
    ④ 赵稀方:《小说香港》,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77页。
    ⑤ 同上,第245页。
    ① 龚敏的说法是:“‘新派’武侠小说一般的写作模式往往是:少年家破人亡、名师收留、获得神兵秘笈、复仇等等。这种相沿成习的写作模式,在梁羽生的小说《云海玉弓缘》等作品中偶尔有之,但是在金庸的小说如《侠客行》、《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作品中,却屡见不鲜,并且在当时及后来的武侠小说界逐渐形成一种写作模式,影响深远。”引自龚敏:《从梁羽生、金庸到古龙——论古龙小说之‘新’与‘变’》,林保淳主编:《傲世鬼才——古龙:古龙武侠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5年。
    ② 梁羽生:《武侠因缘》,引自梁羽生:《笔花六照》,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7页。
    ③ 佟硕之(梁羽生):《金庸梁羽生合论》,香港:《海光文艺》,1966年。
    ① 佟硕之(梁羽生):《金庸梁羽生合论》,香港:《海光文艺》,1966年。
    ② 金庸:《鹿鼎记》“第十四回 放逐肯消亡国恨 岁时犹动楚人哀”。
    ③ 金庸:《鹿鼎记》“第四十九回 好官气色车裘壮 独客心情故旧疑”。
    ① 金庸:《鹿鼎记》“第五十回 鹗立云端原矫矫 鸿飞天外又冥冥”。
    ② 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③ 林凌瀚:《文化工业与文化认同》,陈清侨编:《文化想象与意识形成》,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④ “50年代初,台湾当局以戒严法的名义查禁一切“有碍民心士气”的作品,武侠小说包括在内;50年代末,台湾当局又以“暴雨专案”全面取缔包括大陆、香港出版的新旧武侠小说,计有五百多部。台湾对于金庸小说的查禁直至1979年才解冻,时间竟与大陆相仿佛。”(见赵稀方:《小说香港》,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244-245页。)
    ① 林耀德:《当代台湾武侠小说的成人童话世界》,林耀德、孟樊:《流行天下——当代台湾通俗文学论》,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② 古龙:《写在<天涯·明月·刀>之前》,珠海出版社,1999年。
    ① 参见苏姿妃:《仗剑江湖载酒行——古龙的生命历程与其创作风格之关系》,(台湾)林保淳主编:《傲世鬼才——古龙:古龙武侠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5年。
    ② 详见《绿化树》,收在张志英、张世甲编:《张贤亮代表作》,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93页。
    ① 林白:《一个人的战争》,《花城》,1994年第2期。
    ② “史诗情结”的说法来自王彬彬的敏锐洞察,详见王彬彬:《茅盾奖:史诗情结的阴魂不散》,《钟山》,2001年第2期。
    ① 参见阿城:《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
    ① 李敬泽:《玻璃透明石头坚硬》,收入李敬泽:《纸现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85、86页。
    ② 叶弥:《成长如蜕》,北京:华夏出版社,第49页。
    ③ 同上,第15页。
    ① 曹文轩:《<看上去很丑>序》,桑地:《看上去很丑》,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
    ① “80后”这一说法最初见于网络,关于发明权、倡导者说法不一:一说由马策2001年5月提出,借以区别“70后”诗歌群,2002年因春树编选《“80后”诗选》得以浮出水面:一说由“80后”作家恭小兵(作品有《云端以上,水面以下》、《草根时代》等)提出,以定义1980年代出生的小说创作者,并与“70后”作家群形成对照。如今已经成为所有1980后出生的写作者的通称。参见于若冰:《时代与文学习惯的产儿—试论“80后”小说创作的整体问题》。
    ② 春树2002年发表争议作品《北京娃娃》,版权卖至美、英、荷、意、日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韩寒《三重门》2000年5月出版,短短几年国内销量超过120万,法文版在“国际图书博览会书展”期间法国LFCTTES出版社的销量专柜高居榜首;郭敬明《幻城》2003年1月出版,销量早已突破100万大关。2004年4月全国文学类畅销书排行榜前十位中,“80后”作家作品占据了4个位置。参见《春树韩寒:巅峰对决》(《中文自修》,2003年第2期)、于若冰:《时代与文学习惯的产儿—试论“80后”小说创作的整体问题》(《作家》,2005年第4期)等文章。以上数据截止至2004年,2004年美国《时代周刊》以封面文章的醒目位置对“80后”进行深度剖析引起的短暂热潮平息之后,国内的主流媒体重新恢复了以往的冷漠态度,已经很难找到关于“80后”的最新数据了。
    ③ 照片下方是红白二色的醒目标题——“BREAKINGOUT”(既可译成“爆发”也可译成“呐喊”)。这篇封面文章的内文标题则是The New Radicals(新激进分子),作者Beech认为:“在这个国家,年轻叛逆者的数目正在如此迅速地扩张,就像美国的垮掉的一代和嬉皮”、“年轻的和不安定的另类正在打破着既有的程式和规则,寻求着自我的个性解放。但是他们谨慎地选择着自己的方式”、“和西方的叛逆青年不同,中国另类的主要方式是表达而非行动”、“追求物质与感官享受,勇敢表达自我,却抛弃了上一代年轻人的精神追求”……
    ④ 美国《时代周刊》是拥有全球影响的美国主流媒体之一,以往刊登的中国封面人物,除中国各个时期政治领导人和重要人物外,就是周星驰一类大众文化偶像。春树成为封面人物本身就足以说明在美国记者眼里中国“80后”一代的位置与份量。
    ⑤ 白烨接受《北京日报》采访时的话。此后许多媒体报道和学术文章转载引用。参见白烨、张萍:《崛起之后:关于“80后”的答问》,《南方文坛》,2004年第6期。
    ⑥ 张守刚:《朱大可拒绝为“80后”写序 评价他们是被催熟的果子》,北京娱乐信报,2004年11月10日。
    ① 黄兆晖、廖文芳:《市场黑洞和批评缺席——批评家张柠谈80后写作》,南方都市报,2004年3月10日。
    ② 然而“成长”心路历程的长短因人而异,并不限于“青春”时期:“青春”时期的经历多多,许多带有“成长”的意味,但也有许多与“成长”无关。,所以“成长小说”包括某些“青春小说”,但绝非所有“青春小说”都是“成长小说”。详细辨析请参见本文第三章。
    ③ 《春树韩寒们直面<时代周刊>》,东方网,2004年2月13日。
    ① 郭敬明:《幻城》,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② 同上,第25页。
    ③ 同上,第30页。
    ④ 虽然卡索最后仍然没有从那至高无上、无可抗拒的命运之神——渊祭的捉弄中挣脱出来,但这丝毫无损于他的伟大。又有哪个英雄能战胜命运呢?与命运顽强搏斗死而后已本身就是最伟大的英雄之举。
    ⑤ 郭敬明:《幻城》,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3年,第187页。
    ⑥ 春树:《北京娃娃》,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⑦ 同上,第97、98页。
    ⑧ 莫言:《序》,张悦然:《葵花走失在1890》,北京;作家出版社,2003年。
    ① 张悦然:《樱桃之远》,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81页。
    ② 同上,第238页。
    ③ 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51页。
    ④ 同上,第194页。
    ① 郭敬明:《幻城》,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51、30页。
    ② 同上,第11页。
    ③ 春树:《北京娃娃》,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 2002年,第45页。
    ④ 1950年代美国“垮掉的一代”,是在二战后“理性王国”幻灭,美国青年不满于政府战后政策对个性自由发展的压抑而形成的一个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灵魂人物是凯鲁亚克、金斯伯格等一群思想相当成熟、对社会人生都有独到看法,而且蔑视社会法规、无意获取社会功名的青年艺术家。他们不仅有酗酒、吸毒、沉溺于性刺激等放荡不羁的生活方式,还有喜欢禅宗等东方宗教、以自我放逐浪迹天涯为乐等明确的精神追求。参见智量、熊玉鹏主编:《外国现代派文学辞典》,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78-79页。
    ① 韩寒《三重门》、李傻傻《红X》把某些不良教师唯利是图、好色贪婪的丑态描摹得穷形尽相。
    ② 80后毕竟年纪轻轻,大多数还在学校读书,社会阅历不足,涉及社会黑暗面的小说很少,郭敬明《梦里花落知多少》、李傻傻《红X》可以说是在这方面表现比较出色的两部。
    ③ 春树:《北京娃娃》,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年,第97页。
    ① 春树:《长达半天的欢乐》,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57页。
    ① 弗洛伊德认为只有带着性特色的性格发展的四个阶段值得讨论,它们全都发生于早期儿童阶段。他把重要的性格发展冻结于恋母情结阶段(约4-6岁)之末,余下的生活只是这些早期情形的重复;荣格提出一个被分成两个主要部分——必须处理好生理的成熟和对社会的适应的前半生和为精神与文化发展及目标所主导的后半生——的完整终身发展图式;埃里克森著名的人格发展渐成说把人的发展分为8个清晰可辨的重要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承担着它自己的特定任务、偶然情形和结果。参见[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一书“第三章 生命周期:同一性的渐成说”。
    ② 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8页。
    ③ [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4页。
    ④ “功能”(function)一词,系俄国批评家酱洛普在《民间故事形态学》一书中首先使用的理论术语,意即叙述的最小单位。参见[法]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页。
    ⑤ 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3页。
    ⑥ [法]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陈静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① 罗钢:《叙事学导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2页。
    ② 辨别是否成长小说的标准与详细方法,请参见本文第二章的详细论述,
    ③ 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6页。
    ① 沈从文:《萧萧》,《沈从文全集》(8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51页。
    ② 同上,第259页。
    ③ 同上,第260页。
    ④ 同上,第254、255页。
    ⑤ 同上,第255页。
    ① 沈从文:《边城》,《沈从文全集》(8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64页。
    ② 同上,第64页。
    ③ 同上,第89-90页。
    ④ 同上,第151页。
    ① 沈从文:《边城》,《沈从文全集》(8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52页。
    ② 沈从文:《萧萧》,《沈从文全集》(8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64页。
    ③ 中寨团总派到顺顺家探二老口信的米场经纪人过河时,故意对老船夫说二老同意娶团总的女儿,其实也不过是自己没有完成提亲任务的气话,并没有真正的恶意,没想到会造成这么恶劣的后果。
    ④ 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沈从文全集》(9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5页。
    ① 沈从文:《<边城>题记》,《沈从文全集》,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57页。
    ②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页。
    ③ 苏青:《结婚十年正续》,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本,第12页。
    ① 苏青这种以大胆抒写女性生理成长中的心理波动的越轨的笔致,新时期以后在林白、陈染等许多女作家那里发扬光大:《一个人的战争》、《私人生活》等作品在深入成长过程中的性意识觉醒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苏青当年。
    ② 苏青:《结婚十年正续》,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本,第57页。
    ③ 同上,第76页。
    ④ 同上,第78-79页。
    ① 苏青:《结婚十年正续》,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本,第230页。
    ② 同上,第234页。
    ③ 孙睿:《草样年华·序一》,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年。
    ① 孙睿:《草样年华》,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年,第230页。
    ② 同上,第85页。
    ③ 同上,第179页。
    ④ 同上,第168-169页。
    ① 孙睿:《草样年华》,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年,第304页。
    ② 众所周知,鲁迅模仿果戈理《疯人日记》写这篇小说,小说正文用的也是“疯子”一词。题目中“狂人”二字,应该是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一语中得来的灵感。主人公看透世事真相之后,不是危行言孙以明哲保身,而是以先知的姿态大胆言说,希望周遭人们“从真心改起”,如此进取豪情,“狂人”之称实不为过。
    ① 鲁迅:《狂人日记》,《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47、453页。
    ② 同上,第451页。
    ③ 同上,第446页。
    ④ 同上,第453页。
    ⑤ 同上,第444页。
    ⑥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41-442页。
    ⑦ 1933年3月上海天马书店出版《鲁迅自选集》时,鲁迅在《自序》谈及篇目选择标准时如是说,“将给读者一种‘重压之感’的作品,却特地竭力抽掉了。……然而这又不似做那《呐喊》时候的故意的隐瞒,因为现在我相信,现在和将来的青年是不会有这样的心境的了。”(鲁迅:《<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70页。)由此看来,鲁迅当年在《狂人日记》中确实小心保留了自己的悲观看法。
    ① 鲁迅:《<自选集>自序》,《鲁迅全集(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69页。
    ② 鲁迅:《在酒楼上》,《鲁迅全集(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③ 《孤独者》在这方面却有浓墨重彩的表现。《狂人日记》是“叛逆”的开端,《孤独者》是“受挫”的经过,《在酒楼上》表现无奈颓废的“顺从”之痛……这三部中篇在精神血脉上一脉相承,带有相当的连续性,完全可以视为鲁迅的精神自传三部曲。
    ④ 吴晓东因此说这是一篇“复调小说”,理由是:如果……,鲁迅为什么不明确说出来呢?这就明显是以己度人而非知人论世了,吴晓东一帆风顺、春风得意,几乎以为直抒胸臆是唯一的表达方式;而鲁迅自幼颠沛流离、饱经忧患,早就养成了打落牙齿往肚里咽的倔强脾气,直接倾诉这种内心隐衷绝对不是他的性格。其实小说中的吕纬甫和“我”都是作者的化身:从开篇“我”到s城后的举动和心绪表现来看,“倾听者”——“我”的心境与“倾诉者”——吕纬甫同样寥落孤寂,正是非常理解、最能体会吕纬甫痛苦的知己,他倾听时只会为他感到难过而绝没有看不起他的颓唐的意思,他的存在与吕纬甫是相和相鸣而不是互相抵触的。整篇小说都是一篇自我心灵的对话,而不是两种思想的辩驳,自问自答、自我拷问、自我激励而已。这仍然是“独白”,不过隐蔽一些而已。参见吴晓东:《鲁迅第一人称小说的复调问题》,《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⑤ 鲁迅:《在酒楼上》,《鲁迅全集(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7页。
    ⑥ 同上,第34页。
    ⑦ 这与鲁迅当年以“唐俟”为笔名、为书房取名“待死堂”如出一辙。
    ⑧ 鲁迅:《在酒楼上》,《鲁迅全集(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9页。
    ① 张爱玲:《沉香屑 第一炉香》,《张爱玲文集》(第二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7页。
    ② 同上,第7页。
    ③ 同上,第14页。
    ④ 同上,第18页。
    ⑤ 同上,第18页。
    ⑥ 同上,第39页。
    ① 张爱玲:《沉香屑 第一炉香》,《张爱玲文集》(第二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46页。
    ② 路遥《人生》,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第8、212页。
    ③ 同上,第5页。
    ④ 同上,第205页。
    ⑤ 同上,第217页。
    ① 路遥《人生》,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年,第223页。
    ② 同上,第205页。
    ③ 高加林的形象思想被一分为二,安排到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两个身上:孙少安把自己定位于农民,主动切断与青梅竹马的女友的联系。非常合理而又冷静现实,代表了高加林身上实际庸俗的一面;孙少平热爱读书、感情浪漫、对城市的五彩生活充满幸福憧憬,才华横溢、美丽个性的记者田晓霞(行署专员之女)倾心于他,代表了高加林身上野心勃勃的一面……
    ① 郭敬明:《幻城》,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32页。
    ② 同上,第12页。
    ③ 同上,第30页。
    ① 郭敬明:《幻城》,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1、14、15、21页。
    ② 同上,第32页。
    ③ 同上,第79页。
    ④ 同上,第208页。
    ⑤ 同上,第215页。
    ① 郭敬明:《幻城》,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214、115-116页。
    ②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695页。
    ③ [瑞士]赫尔曼·黑塞:《梦系青春——青年辛柯莱寻求“夏娃”的故事》,王卫新译,同济大学出版社, 1989年,第1页。
    ① 鲁迅:《铸剑》,《鲁迅全集(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40页。
    ② 同上,第441页。
    ③ 这种以外在情节演绎内心剧变的写法久已有之。莎剧《麦克白》中,麦克白自前线凯旋,有三个女巫马前现形,预言他将成为君主;后又多次在他内心矛盾重重、善恶交织之际出现,引诱着他一步步向弑君、杀大臣、施暴政的罪恶深渊走去,终至不能自拔。其实,三女巫就是麦克白自己内心恶性膨胀的贪欲、野心的化身。莎翁因剧本不便刻画人物心理,而鲁迅是由于第三人称叙述视角所限,两位大师采用了相似的艺术手法。
    ④ 这一内在过程用象征的笔法来写,一场心灵深处的激变顿时转化为有声有色的壮剧,不仅保留了原有的神异色彩,而且在浓烈的感情氛围中充满了阴暗的色调、稍稍奇耸的美,正与小说的整体格调相符。
    ⑤ 同样是父亲早丧,孤儿寡母;同样在被逼无奈的境况下改变了先前优柔、善良的性格与黑暗势力相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甚至同样瘦硬的骨头,黑色的面容……站在这一角度再看宴之敖者对眉间尺说的一段话,便另有一番况味了:“你的就是我的;他也就是我.我的魂灵上是有这么多的,人我所加的伤,我已经憎恶了我自己。”要报仇,还为周围逼迫他的无物之阵。那些“与子同仇”的话,不就是个简短的自供状么?倘不是心灵独语,对一个孩子谈自己魂灵上的伤痕和对自己现状的憎恶,不是太矫情了吗?至于宴之敖者的籍贯“汶汶乡”,陈梦韶早在<写在《<铸剑>篇一解的后面》)一文中考证出暗指鲁迅故乡——绍兴。(参见陈梦韶:(写在《<铸剑>篇一解的后面》),《<故事新编>研究资料》,孟广来、韩立新编,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
    ① 指鲁迅被周作人之妻羽太信子设计陷害逐出八道湾故居之事。
    ② 弗洛伊德认为童年的创伤记忆会对人们成年后的性格特征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参见《弗洛伊德论美文选》
    ③ 王立比较古代、现代文学中的复仇主题之后认为:“现代文学复仇主题的思想含量与寓意的深广则大为不同。就复仇对象说,与整个现代文学反帝反封的目标任务相适应,与黑暗社会现实和急剧变化的时代政治风潮相联系。复仇的对象已不再限于具体事件本身,个别恶人及伦理实现,而是整个封建社会、内外反动势力乃至传统文化的弊端。”这话用到《铸剑》上是非常恰当的。参见王立:《论现代作家笔下的复仇主题》,《中国文学主题学——母题与心态史论丛》,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91页。
    ④ 鲁迅最初涉及“个体对社会的复仇”这一主题,始自他自德译本转译俄国作家阿尔志跋绥夫的中篇小说《工人绥惠略夫》(最初连载于1921年七月至12月《小说月报》第12卷第7号至第12号。单行本于1922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列为《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后来又在《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一文中专门谈到“绥惠略夫在这无路可走的境遇里,不能不寻出一条可走的道路来;成就了绥惠略夫对于社会的复仇。……绥惠略夫却确乎显出尼采式的强者的色采来。他用了力量和意志的全副,终身战争,就是用了炸弹和手枪,反抗而且沦灭(Untergehen)。”(最初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2卷第7号(1921年7月),后收入《工人绥惠略夫》初版本卷首。)鲁迅后来在1925年10月所作小说《孤独者》、1926年6月的《铸剑》中反复涉及,可见他对这一主题异常重视。
    ⑤ 鲁迅:《现代日本小说集·关于作者的说明》,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
    ① 茅盾:《读《<倪焕之>》,《文学周报》8卷20号(1929年5月12日)。
    ② 叶圣陶:《倪焕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29页。
    ③ 同上,第40页。
    ④ 同上,第152页。
    ⑤ 同上,第173页。
    ⑥ 同上,第174、175页。
    ① 叶圣陶:《倪焕之》,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224页。
    ② 同上,第233、234页。
    ③ 同上,第235页。
    ④ 同上,第240页。
    ⑤ 胡风:《<财主底儿女们>序》,路翎:《财主底儿女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⑥ 杨义:《路翎——灵魂奥秘的探索者》,《文学评论》,1983年第5期。
    ① 1947年9月《泥土》第四辑“新书预告栏”。
    ② 鲁芋:《蒋纯祖底胜利》,载1948年11月《蚂蚁小集》之四。
    ③ 参见赵园:《艰难的选择》,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版,2001年第2版。
    ④ 秦弓:《<财主底儿女们>:苦吟知识分子的心灵史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2期。
    ⑤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73页。
    ⑥ 同上,第60页。
    ⑦ 同上,第241页。
    ⑧ 同上,第268页。
    ① 路翎:《财主底儿女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910页。
    ② 同上,第1121页。
    ③ 杨义:《路翎——灵魂奥秘的探索者》,《文学评论》,1983年第5期。
    ① 王小波:《黄金时代》,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第7页。
    ② 同上,第7页。
    ③ 即便就此止步,也已超越单纯以野性本能对抗卑劣、堕落的现代文明的D.H.劳伦斯。然而王小波的天才在于:他在建构“身体”童话的同时,就已看透这种新式“乌托邦”无法持久——王二和陈清扬并未因此“修成正果”。陈清扬写完交代材料之后就冷淡王二回归主流;王二背负“流氓”恶名辗转余生、四处碰壁,到头来锐气消磨大半,忆及当年冲天豪气,不由感慨万千。
    ④ 王小波:《黄金时代》,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第7页。
    ⑤ 同上,第44—45页。
    ① 王小波:《黄金时代》,广州:花城出版社,1999年,第7页。
    ① 春树:《北京娃娃》,《春树四年(文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② 同上,第8页。
    ③ 同上,第11页。
    ④ 同上,第57页。
    ⑤ 同上,第90、76页。
    ⑥ 同上,第166页。
    ⑦ 春树:《<长达半天的快乐>前言》,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① 春树《自序》,《春树四年(文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
    ② 春树:《北京娃娃》,《春树四年(文集)》,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年,第110页。
    ① 丁玲:《韦护》,《丁玲文集》(第一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3页。
    ② 同上,第43页。
    ③ 同上,第109页。
    ④ 同上,第108页。
    ⑤ 同上,第109、113页。
    ⑥ 同上,第116页。
    ① 梦花:《瞿秋白与丁玲》,《江海学刊》,1999年第1期。
    ② 冯雪峰(何丹仁):《关干新的小说的诞生》,载1932年1月《北斗》第2卷第1期。
    ③ 丁玲:《我的创作生活》,张炯主编:《丁玲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页。
    ④ 同上。
    ⑤ 丁玲:《韦护》,《丁玲文集》(第一卷),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9页。
    ⑥ 杨沫:《青春之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258页。
    ① 杨沫:《青春之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73页。
    ② 同上,第47页。
    ③ 同上,第80页。
    ④ 戴锦华:《<青春之歌>历史视域中的重读》,收入唐小兵:《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52页。
    ⑤ 张闳由此发现了革命文艺中的“身体修辞学”——“在以女性为视角的革命文艺作品中,革命变成了一种特殊的言情故事——革命的与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男性对女性的争夺,不同政治派别的政治较量在情场上的表现,也是这些政治势力的“精神生殖力”的较量。性别的魅力与政治的魅力呈现为一种互为转喻的关系。”张闳的论述过程洞见迭出、十分精彩,但“性征服事实上成了政治征服的一个暗喻”的说法男性成见过重,完全抹煞了林道静这位强悍的女性成长选择的主动性——无论如何这是个女性成长的故事。参见张闳:《革命的灰姑娘》,《上海文学》,2001年第1期。
    ⑥ 孙先科:《<青春之歌>的版本、续集与江华形象的再评价》,《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① 杨沫:《青春之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43页。
    ② 同上,第47页。
    ③ 同上,第52页。
    ④ 同上,第77页。
    ⑤ “出自俄罗斯民间传说,白骨头代表贵族,黑骨头代表奴隶和劳动人民。”——小说原注。这里指代自己思想中的贵族和小资产阶级倾向,是当时盛行的“革命血统论”在小说中的反映。
    ⑥ 杨沫:《青春之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310页。
    ⑦ 同上,第566页。
    ⑧ 同上,第567页。
    ① 宗璞《三生石》,《宗璞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第168页。
    ② 同上,第164页。
    ③ 同上,第164页。
    ④ 同上,第169页。
    ⑤ 同上,第207页。
    ⑥ 唐晓丹:《宗璞小说论》,《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4期。
    ⑦ 宗璞《三生石》,《宗璞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第207页。
    ① 李泽厚:《美学三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76页。
    ② 李子云:《净化人的心灵》,《读书》,1982年第1期。
    ③ 宗璞:《三生石》,‘宗璞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第238页。
    ④ 张悦然:《樱桃之远》,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① 莫言:《她的姿态,她的方式》,见张悦然《樱桃之远》,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
    ② 罗雪挥、刘芳《张悦然:没有人给我们一条救命的绳索》,《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7月24日。
    ① 金耀基:《五四与中国的现代化》,《金耀基自选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9页。
    ② [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③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39页。
    ④ [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① [法]波德莱尔《现代生活的画家》,《1846年的沙龙: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郭宏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1页。
    1. Michael Spindler,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Social Change—Willian Dean Howells to Arthur Miller, Hong Kong: Macmillan Press Ltd.,1983.
    2. Franco Moretti, The Way of the World, The Bildungsroman in European Culture. New York: Verso, 1987.
    3. Swales, Martin, Bildungsroman as a Genre[A]. The German Bildungsroman from Wieland to Hesse[C]. 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 1978.
    4. Buckley, Jerome Hamilton,Season of Youth: The Bildungsroman from Dickens to Golding.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5. Richard A Barney, Plots of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and the Novel in Eighteen-Century England,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6. William Coyle (ed.), The Young Man in American Literature,NY:The Odyssey Press,1969
    7. Mordecai Marcus:"What Is an Initiation Story "in William Coyle(ed.),The young Man in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Initiation Theme, NY: The Odyssey Press,1969
    8.田广文:《困惑的张望——新潮成长小说论》[D],2002年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孙靖:《中国现代“成长小说”的叙事学研究》[D],2002年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黄达禹:《从成长小说看吴承恩<西游记>》[D],2002年(香港)岭南大学毕业论文
    11.许美霞:《论中国当代成长小说的内涵》[D],2003年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韩淑春:《论叶圣陶的教育小说》[D],2004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王飞:《中国新时期成长小说主题论》[D],2005年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4.金新利:《近二十年“成长小说”研究》[D],2005年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5.刘莉:《清代教育小说研究》[D],2005年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6.孟丽:《宋元教育小说研究》[D],2005年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7.沈庆会:《包天笑及其小说研究》[D],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8.张永禄:《青春的焦虑——80后小说的成长主题分析》[D],2006年上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9.小说类:《绣像小说》、《新小说》
    20.教育类:《教育杂志》、《中华教育界》
    21.其他类别:《东方杂志》
    1.[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M],张旭东、陈清侨等编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2.[俄]巴赫金:《小说理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3.[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美]乌尔利希·韦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M],刘象愚译,辽宁人民出版社
    5.[法]达维德·方丹《诗学:文学形式通论》[M],陈静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6.[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7.罗钢:《叙事学导论》[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8.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年成长小说研究》[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年
    9.李学武:《蝶与蛹——中国当代小说成长主题的文化考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0.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1.《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5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
    12.[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13.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14.[美]杰姆逊讲演:《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精校本)》[M],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美]M.H.艾布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词典》[M],朱金鹏、朱荔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16.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
    17.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8.阿城:《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7年
    19.陈清侨编:《文化想象与意识形成》[C],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
    20.林耀德、孟樊:《流行天下——当代台湾通俗文学论》[C],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
    21.智量、熊玉鹏主编:《外国现代派文学辞典》[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22.[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23.[法]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4.[美]金耀基:《金耀基自选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25.[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26.[美]马歇尔·伯曼:《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M],徐大建、张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27.冯至等:《德国文学简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28.冯至:《冯至学术论著自选集》[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年
    29.余匡复:《德国文学简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30.[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M],高原、董红钧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31.吴景荣、刘意青主编:《英国十八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
    32.殷企平等:《英国小说批评史》[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年
    33.黄梅:《推敲“自我”:小说在18世纪的英国》IM],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34.[美]ROBERT.SPILLER:《美国文学的周期——历史评论专著》[M],王长荣译,聂振雄校订,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0年
    35.董衡巽选编:《海明威研究》[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36.张冲:《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一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37.朱刚主撰:《新编美国文学史(第二卷,1860—1914)》,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38.王立:《中国文学主题学——母题与心态史论丛》,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39.张静二:《西游记人物研究》[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4年
    40.李延年:《<歧路灯>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
    41.杜贵晨:《中国古代小说散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年
    42.阿英:《晚清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43.欧阳健:《晚清小说史》[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44.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
    45.裴效维主编:《近代文学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
    46.[美]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47.[美]夏志清:《人的文学》I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48.葛红兵:《“五四”文学审美精神与现代中国文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
    49.赵园:《艰难的选择》[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1版、2001年第2版
    50.[美]林毓生:《中国意识的危机:“五四”时期激烈的反传统主义》[M],穆善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51.[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52.[美]费约翰:《唤醒中国》[M],李霞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53.叶隽:《另一种西学——中国现代留德学人及其对德国文化的接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年
    54.芮和师、范伯群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
    55.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56.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57.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58.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59.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60.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四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61.洪子诚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五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62.李欧梵:《李欧梵自选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6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64.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
    65.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66.黄维梁:《香港文学初探》[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
    67.赵稀方:《小说香港》[M],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68.梁羽生:《笔花六照》[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69.古继堂主编:《简明台湾文学史》[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6年
    70.吕正惠:《战后台湾文学经验》[M],台北:新地文学出版社,1995年
    71.林保淳主编:《傲世鬼才——古龙:古龙武侠小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台湾学生书局,2005年
    72.李敬泽:《纸现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73.[日]增田涉:《鲁迅的印象》[M],《鲁迅回忆录(专著)》,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月刊》选编,北京出版社,1998年
    74.孟广来、韩立新编:《<故事新编>研究资料》[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