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感觉派的空间诗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都市空间的形成是中国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都市空间日新月异的变化为都市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条件,现代都市文学流派——新感觉派正是在这一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作为人造之物的都市具有超级巨大的迷幻色彩,人对于这一人造的庞然大物最初的认知方式就是感觉。新感觉派作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一支,在认识论上既反对概念的推演又反对刻板的描摹,抛弃了理性至上的科学主义认知的弊端。注重人的刹那感觉,新感觉派把感觉看成是唯一的实际存在,用感觉修复被时间和空间不断分割不断碎片化的人生。该论文把三十年代中国文坛兴起的新感觉派纳入空间诗学的视野,从空间的维度对这一流派进行重新诠释,探寻新感觉派的空间生产的文学意义。新感觉派找到了表现都市空间的有效手段——感觉。感觉不仅弥合了主体与空间之间的界限,而且以感觉为叙述中心,将客观现实延伸至主观世界,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刺激,从而引起新文学叙事方式的深刻变动,创造出一种新的叙事方式——新感觉化的叙事方式。这一小说流派的出现,使中国现代小说第一次对都市景观作集中的描绘,也标志着新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生。
     绪论:阐述了空间、感觉与文学的关系。都市空间的产生催生了人的新感觉,“没有新感觉,就没有新表现”。新感觉派倚赖于新的都市空间。空间是新感觉派的表现主题,而感觉是表现都市空间的恰当贴切的手段。
     第一章:对新感觉派发生的场域——都市空间进行全景式扫描,都市空间的形成是在外界强烈的刺激下产生的。都市价值的突入颠覆了传统乡村社会的价值系统和审美经验。新感觉派作家对于都市空间的感知、评判。
     第二章:都市空间之弊,揭示都市病相以及都市人的生存病态。都市空间的狭窄拥挤、都市生活节奏的快速,以及人的生活常常被时间和空间分割成碎片,人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人在都市里异化为“非人”。新感觉派作家敏锐地抓住了这一特点,对于都市人的精神病态作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从而构造了这一流派无“家”主题的文学品性。
     第三章:从空间理论揭示新感觉派在批判都市文化的立场方面和左翼文学达成一致,新感觉派是从文化角度批判都市,而左翼文学着眼于阶级意识从阶级对立的角度,着眼于城市的中心空间和边缘空间的对立。
     第四章:新感觉派和左翼文学的隔膜以至于对立,从空间理论上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上海都市社会的社会分层结构表现在空间的隔离,新感觉派着眼于都市的娱乐消费空间,具有强烈的资产阶级的意味,新感觉派出入这些场所,欣赏并且迷恋物质生活带来的享受和便利。左翼文学完全具有和新感觉派不同的异质的空间,他们更关注物质生产空间劳资双方的对立和城市边缘空间生存的挣扎。
     第五章:新感觉派作家文学主张与文学追求有强烈的文体创新意识,新感觉派对于空间审美的表现技巧,以感觉为中心构造了新的叙事方式。借助于类似电影蒙太奇手法,空间的转换和移位,突显人的感觉冲击力。
     结论:新感觉派最大的迷失在于,对于物质化的迷恋,把现代性当成物质现代性。作为现代性的真正的主体承载者——人,意即人的现代性的缺失。错把物质的现代性作为人的现代性,导致一方面憎恶物质对人的异化,而一方面又津津乐道地享受着物质文明带来的便利。
     从文体变革意义上来讲,实现了文体形式的现代主义的转型,这一流派有着宏阔的世界空间视野,甚至也赢得了世界文学的承认。但是由于对空间形式的过渡迷恋,消解了文学的社会历史深度,没能达到现代主义文学应该达到的高度。
The modern metropolis space's formation is one of Chinese modern society's symbols. The metropolis space changes with each new day the change has provided the actual condition for the metropolis literature's development, the modern metropolis literature school - new feeling faction is precisely produces under this condition develops. Has the super huge psychedelic color as the man-made thing's metropolis, the human is felt regarding this man-made colossus initial cognition means. Neo-sensationalism takes the modernism literature, both the contrary concept deduces in the epistemology and opposed that the mechanical description, has abandoned the rational supreme scientific principle cognition malpractice. Pays great attention person's instant feeling, Neo-sensationalism regard the feeling as is the only actual existence, divides unceasingly with the feeling repair by the time and the space the unceasing fragment life. This paper the new feeling faction which starts the 30s China literary arena integrates the spatial poetics the field of vision, carries on from the spatial dimension to this school annotates, inquired about Neo-sensationalism spatial production literature significance. The new feeling faction found has displayed the metropolis space the effective measure - feeling. The feeling has not only closed between the main body and the spatial boundary, moreover take the feeling as the narration center, extends the objective reality to the one's subjective world, for human by intense sense organ stimulation, thus causes the new-vernacular literature narrative way profound change, creates one new narrative way- new feeling the narrative way. This novel school in China's appearance, is China modern novel first time makes the centralism to the metropolis landscape the description, also symbolizes in the new-vernacular literature modernism ideological trend production.
     Introduction: Elaborated spatial, the feeling and the literature relations. The metropolis space's production caused the people to have the new feeling, did not have the new feeling, did not have the new performance. Neo-sensationalism rely in new metropolis space. The space is the performance subject which Neo-sensationalism, but felt that is displays the metropolis space the appropriate appropriate method.
     Chapter One: Distributes the fresh field territory - metropolis space to the new feeling to carry on the panoram type scanning, the metropolis space formation has the intense stimulation effect. The metropolis value penetrated has subverted the tradition rural society's value systematic and the esthetic experience. Neo-sensationalist likes and dislikes judgment regarding the metropolis space sensation.
     Chapter Two: Shortcoming of the metropolis space, promulgates the metropolis symptoms as well as urbanite's morbid state survival. Metropolis space narrow crowded, city life rhythm fast, as well as person's life frequently by the time and the space division fragment, human's integrity is destructed. The human in the metropolis the disassimilation is“inhuman”. Neo-sensationalist hold this characteristic keenly, has made the incisive performance regarding urbanite's energetic morbid state, thus constructed this school not to have“the family”the subject literature moral character.
     Chapter Three: Promulgates the new feeling from the spatial theory to send to criticize the metropolis culture the standpoint neutral left wing literature to achieve consistently, felt newly the faction is criticizes the metropolis from the cultural angle, but the left wing literature focuses in the social class realizes from the social class opposition angle. Focuses in the urban fringe space, the heaven which in the hell constructs.
     Chapter Four: The new feeling sends with the left wing literature mutual lack of understanding to oppose, may obtain the reasonable explanation theoretically from the space, the Shanghai metropolis society's society stratification structure displays in the spatial isolation and the ideology nature, felt newly the faction focuses in the metropolis entertainment expends the space, has intense bourgeoisie's meaning, Neo-sensationalist enter into these places, enjoyment which the appreciation and the love material life brings and facilitates. The left wing literature has completely with the new feeling sends the different neterogeny the space.
     Chapter Five: Neo-sensationalist advocate that the literature pursue has the intense literary style innovative ideology, Neo-sensationalist take the spatial esthetic performance skill, felt that has constructed one new narrative way for the center. With the aid in similar movie montage technique, spatial transformation and shifting, appearing suddenly person's feeling impulse.
     Conclusion: Neo-sensationalist lose in a big way lies, regarding the materializing love, regards merely the modernity the material modernity. As the modernity genuine main body load bearing -person, Italy is person's modernity flaw. Wrong takes the material modernity person's modernity, causes, on the one hand detests the material to person's disassimilation, but animatedly is enjoying the convenience which at the same time the material civilization brings.
     Said from the literary style transformation significance, has realized literary style form modernism reforming, this school has the vast world field of vision, even has also won the world literature acknowledgment. As a result to space form's transition love, dispelled the literature social history depth, has not been able to achieve the altitude which the modernism literature should achieve.
引文
①[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66页。
    
    ①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26页。
    ②[丹]丹·扎哈维:《胡塞尔现象学》李忠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①[法]让-皮埃尔·理查:《文学与感觉》序言,顾嘉琛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
    ②[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221页。
    ③[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221页。
    
    ①邝贺龄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症状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10页。
    ②邝贺龄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症状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10页。
    ③邝贺龄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症状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110页。
    
    ①[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81页。
    ②参见:北京大学国情研究所编:《世界文明百科全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77页。
    ③参见:汪子嵩等著:《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23页。
    
    
    ①李晓文、张玲、屠荣生编著:《现代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页。
    ②[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十三经注疏·论语》,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5页。
    ①叶渭渠、唐月梅:《物哀与悠玄——日本人的美意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页。
    ①王富仁:《蝉声与牛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9页。
    ②汪子嵩等著:《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6-247页。
    
    ①许鹏主编:《文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页。
    ②参见李明滨主编:《世界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0页。
    
    ①参见孟昭毅编著:《比较文学通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4-245页。
    ②杜小真:《遥远的目光》,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7-68页。
    ①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①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三卷,第12-13页。
    ②朱光潜:《朱光潜全集》第三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三卷,第51页。
    ③曼纽尔?卡斯特尔:《城市的意识形态》,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8页。
    ④[日]横光利一:《新感觉活动》,转引自叶渭渠的《日本文学思潮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第476-477页。
    
    
    ①陈焘宇、何永康:《外国现代派小说概观》,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74页。
    ②川端康成:《川端康成散文(下册)》,叶渭渠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01页。
    
    ①谢六逸:《新感觉派》,1931年4月《现代文学评论》,第1卷创刊特大号。
    ②谢六逸:《新感觉派》,1931年4月《现代文学评论》,第1卷创刊特大号。
    ①曼纽尔?卡斯特尔:《城市的意识形态》,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9页。
    ②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第2页。
    ①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5页。
    ②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57页;《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2页。
    ①唐振常:《近代上海探索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年版,第138页。
    ②张宪文等:《中华民国史》第二卷,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90页。
    ③包亚明等:《上海酒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3页。
    ④吴福辉:《京海晚眺》,江苏人民出版社,第22页。
    ⑤张仲礼主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5页。
    ①穆时英:《白金女体的塑像》,现代书局,1934年版,第190页。
    ①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人》,《公墓》,现代书局,1933年版,第73页。
    ②刘呐鸥:《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刘呐鸥小说全编》,学林出版社,第40页。
    ③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9页。
    ④参见王逢振:《詹姆逊的基本思想及发展》,引自弗里德里克·詹姆逊:《快感:文化和政治》,王逢振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①刘呐鸥:《流》,《刘呐鸥小说全编》,学林出版社,第17页。
    ②穆时英:《黑牡丹》,《公墓》,现代书局,1933年版,第218页。
    ③刘呐鸥:《游戏》,《刘呐鸥小说全编》,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④刘呐鸥:《风景》,《刘呐鸥小说全编》,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⑤刘呐鸥:《热情之骨》,《刘呐鸥小说全编》,学林出版社,第39页。
    ⑥包亚明、王宏图、朱生坚等:《上海酒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4页。
    
    ①茅盾:《子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0-11页。
    ②吴福辉:《京海晚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3页。
    ③《南北极·公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93页。
    ①刘呐鸥:《刘呐鸥小说全编》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②曼纽尔·卡斯特尔:《城市的意识形态》,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主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1页。
    ③吴士余:《中国小说美学论稿》,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7页。
    ①吴士余:《中国小说思维的文化机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12页。
    ②《红玫瑰》5卷24期,1929年9月。
    ③吴士余:《中国小说思维的文化机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16页。
    ④吴士余:《中国小说思维的文化机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17页。
    
    ①吴福辉:《京海晚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②刘呐鸥:《游戏》,《都市风景线》,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第2页。
    ②包亚明等著:《上海酒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4-65页。
    ①穆时英:《黑牡丹》,《公墓》,现代书局,1933年版,第218页。
    ①曼纽尔·卡斯特尔:《城市的意识形态》,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81页。
    ②曼纽尔·卡斯特尔:《城市的意识形态》,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81页。
    ③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①Keith?Tester,?The?Life?and?Times?of?Post-?modernity? (London:? Routledge? ,1993)? p.66.
    
    
    ①[宋]朱熹:《四书章句》,齐鲁书社,1992年4月版,第1-2页。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第18-19页。
    ①钱理群等:《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42页。
    ①卜召林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
    ②葛懋春、蒋俊、李兴之:《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232页。
    ③张全之:《丁玲与中国无政府主义运动:破解丁玲研究之谜》,《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①谭楚良:《中国现代派文学史论》,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68页。
    ②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27页。
    ②陆薇:《跨越此岸与彼岸的人:对华裔美国文学中“家”与身份的思考》,《当代外国文学》2003年第3期。
    ①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②[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何一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7-28页。
    
    ①杜瑜:《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和起源》,《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1期。
    ②刘呐鸥:《刘呐鸥小说全编》,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①梁遇春著,周而复选编:《春雨》,海南出版社,1994年,第141页。
    ②刘呐鸥:《刘呐鸥小说全编》,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③刘呐鸥:《刘呐鸥小说全编》,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50页。
    ①刘呐鸥:《刘呐鸥小说全编》,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19页。
    ①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2页。
    
    ①郁达夫:《沉沦》,《郁达夫文集》第一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2年版,第58页。
    ②[宋]苏轼:《苏轼散文选集》,崔承运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54页。
    
    ①邹忠民:《疾病与文学》,《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12期。
    ②王彬彬:《当代作家的可持续写作问题》,《扬子江评论》2007年第1期。
    ①刘呐鸥:《流》,《都市风景线》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28页。
    ②张旭东:《本雅明的意义》,载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9-20页。
    ①[奥地利]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王嘉陵、陈基发、何岑甫编译,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259-278页。
    ②参见彭彩云:《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专题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3页。
    ③刘呐鸥:《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刘呐鸥小说全编》,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40页。
    ④穆时英:《Craven“A”》,《公墓》,现代书局1933年版,第134-135页。
    ①容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苏克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2-43页。
    ②刘呐鸥:《风景》,《刘呐鸥小说全编》,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③[美]罗伯特·G·迈耶著:《变态心理学》丁煌、李吉全、武洪志译,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1988年版,第303页。
     ①刘呐鸥:《游戏》,《刘呐鸥小说全编》,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①穆时英:《Craven“A”》,《公墓》,现代书局,1933年版,第133页。
    ②刘呐鸥:《残留》,《刘呐鸥小说全编》,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第69页。
    ③[美]罗伯特·G·迈耶著:《变态心理学》丁煌、李吉全、武洪志译,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1988年版,第303页。
    
    ①穆时英:《黒牡丹》,《公墓》,现代书局,1933年版,第234页。
    ②穆时英:《公墓》,《公墓》,现代书局,1933年版,第188页。
    ①[美]罗伯特·G·迈耶著:《变态心理学》丁煌、李吉全、武洪志译,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1988年版,第219页。
    ②[美]罗伯特·G·迈耶著:《变态心理学》丁煌、李吉全、武洪志译,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1988年版,第220页。
    ①Massey, Doreen ,”Introduction: Geography Matters”,in geography matters ,eds ,Doreen Massey and John Alle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p.6.
    ②参见李钧:《生态文化学与30年代小说主题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①金理:《从兰社到<现代>》,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272页。
    ②金理:《从兰社到<现代>》,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272页。
    ①金理:《从兰社到<现代>》,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第273页。
    ②亚灵(潘汉年):《新流氓主义(一)》,载《幻洲》第1卷第1期,1926年版,第7页。
    ③狄克:《一九三O年中国文艺杂志之回顾》,《当代文艺》第一卷创刊号1931年1月,转引自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三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362页。
    ④阿英:《1931年文坛之回顾》,载《北斗》2卷1期,1932年1月出版。
    ①周起应:《到底是谁不要真理,不要文艺?》,载《现代》第1卷6号。
    ②鲁迅:《论“第三种人”》,《现代》第2卷1期。
    ③韩侍桁:《参差集·文艺简论》,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第94页。
    ④《新文艺》2卷l号。
    
    ①麦克昂:《英雄树》,载《创造月刊》1928年1月1日,第1卷第8期。
    ②郭豫适:《胡乔木同志访晤施蜇存先生记》,《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1期。
    
    ①蒋光慈:《冲出云围的月亮》,《蒋光慈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
    ②茅盾:《子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11页。
    
    
    ①参见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②蒋光慈:《新梦》,《蒋光慈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第286-287页。
    
    ①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载《文化批判》第2号,1928年2月15日
    ②忻启介:《无产阶级艺术论》,载黄侯兴主编《创造社丛书·文艺理论卷》,学苑出版社,1992年版,第348页。
    ③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
    ④郭沫若:《桌子的跳舞》,《郭沫若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2页。
    ⑤蒋光慈:《蒋光慈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56页。
    ⑥蒋光慈:《太平洋中的恶相》,《蒋光慈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274页。
    ①茅盾:《“革命”与“恋爱”的公式》,《茅盾全集》第20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
    
    ①载《泰东月刊》1卷8期,1928年4月。
    ②施蜇存:《灯下集·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上海开明书店,1937年版。
    ③陈漱渝:《关于左联评价的几个问题》,《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年第4期。
    ④苏读余:《冲出云围的月亮》,载《现代文学》创刊号,1930年7月。
    ①王爱松:《都市的五光十色——三十年代都市题材小说之比较》,《文学评论》,1995年第4期,第21页。
    ②画室(冯雪峰):《革命与知识分子》,载《无轨列车》第2期,1928年,第43—50页,转引自[美]史书美:《现代的诱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75页。
    ③吴福辉:《多棱镜下有关现代上海的想象----都市文学笔记》,《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①吴福辉:《多棱镜下有关现代上海的想象----都市文学笔记》,《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①茅盾:《都市文学》,《茅盾全集》16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年版,第111页。
    ②金丁:《有关左联的一些回忆》,载《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190页。
    ③赵晓呼主编:《政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④赵晓呼主编:《政党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①陈雪帆:《关于理论家的任务速写》,载于苏汶编:《文艺自由论辩集》,现代书局,1933年版,第256页。
    ①童庆炳、陈雪虎:《百年中国文学理论发展之省思》,《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②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3页。
    ①茅盾:《创作生涯的开始》,《茅盾专集》第1卷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13页。
    ②穆时英:《关于自己的话》,引自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三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第5页。
    ③胡秋原:《艺术非至下》,《文化评论》创刊号。
    ④孔令境编:《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227页。
    ①钱杏邨:《一九三一年中国文坛的回顾》,《北斗》,第2卷第1期,1932年1月20日。
    ①柳倩:《左联与中国诗歌会》,载《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262页。
    ②施蛰存:《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2页。
    ③茅盾:《关于“左联”》,载《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140页。
    ④金丁:《有关左联的一些回忆》,载《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190页。
    ⑤萧三:《我为“左联”在国外做了什么》,载《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181页。
    ⑥金丁:《有关左联的一些回忆》,载《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194-195页。
    ①金丁:《有关左联的一些回忆》,载《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188页。
    ②凌鹤:《参加左联的前前后后》,载《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119-120页。
    ③苏汶:《答舒月先生》,《现代》第1卷第6期。
    ①横光利一:《穆时英先生,去了》,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第439页。
    ②金丁:《有关左联的一些回忆》,载《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86页。
    ③任钧:《关于“左联”的一些情况》,载《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250-251页。
    ④王尧山:《忆在“左联”工作的前后》载《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311页。
    ①孔令境:《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227页。
    ②孔令境:《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第42-33页。
    ③原载《现代出版界》第二期1932年,转引自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三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402-407页。
    ①原载《现代出版界》第2期1932年,转引自严家炎、李今编:《穆时英全集》第三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403页。
    
    ①张大明:《胡秋原“自由文学”论的意义》,《胡秋原学术思想研究》,第240页。
    ②文化评论社:《真理之檄》,苏汶编:《文艺自由论辩集》,现代书局,1933年版,第302-304页。
    ③《请脱弃“五四”的衣衫》,文艺新闻社,《文艺新闻》,第45号。
    ①《“自由人”的文化运动》,文艺新闻社,《文艺新闻》,第56号。
    ②姜新立:《胡秋原与马克思主义》,李敏生主编:《胡秋原学术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182页。
    ③胡秋原:《是谁为虎作伥?》苏汶编:《文艺自由论辩集》现代书局1933年版,第17页。
    ④《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现代》1卷3期。
    ⑤《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现代》1卷3期。
    ⑥李扬:《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版,2006年版,第252页。
    ⑦李扬:《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版,2006年版,第252页。
    ⑧胡秋原:《关于文艺之阶级性》,《读书月刊》第3卷第5期,1932年12月。
    ①胡秋原:《勿侵略文艺》,《文化评论》第4期。
    ②刘微尘:《“第三种人”与“武器文学”》,苏汶:《文艺自由论辩集》,现代书局1933年版。
    ③刘微尘:《“第三种人”与“武器文学”》,苏汶:《文艺自由论辩集》,现代书局1933年版。
    ④苏汶:《论文学上的干涉主义》,《现代》2卷1期。
    ⑤苏汶:《论文学上的干涉主义》,《现代》2卷1期。
    
    ①苏汶:《论文学上的干涉主义》,《现代》2卷1期。
    ②苏汶:《论文学上的干涉主义》,《现代》2卷1期。
    ③苏汶:《论文学上的干涉主义》,《现代》2卷1期。
    ④苏汶:《论文学上的干涉主义》,《现代》2卷1期。
    ⑤苏汶:《论文学上的干涉主义》,《现代》2卷1期。
    ①苏汶:《论文学上的干涉主义》,《现代》2卷1期。
    ②胡秋原:《浪费的论争》,《现代》2卷2期。
    ③胡秋原:《浪费的论争》,《现代》2卷2期。
    ④丹仁:《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理论》,苏汶编:《文艺自由论辩集》,现代书局,1933年版。
    ①丹仁:《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理论》,苏汶编:《文艺自由论辩集》,现代书局,1933年版。
    ②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新月》第2卷6、7合刊,1929年9月10日。
    ③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新月》第2卷6、7合刊,1929年9月10日。
    ④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5页。
    ⑤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5页。
    ⑥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5页。
    ⑦鲁迅:《论“第三种人”》,《现代》2卷1期。
    
    ①苏汶:《“第三种人”的出路》,《现代》1卷6期。
    ②苏汶:《“第三种人”的出路》,《现代》1卷6期。
    ③舒月:《从第三种人说到左联》,《现代》1卷6期。
    ④胡秋原:《浪费的论争》,《现代》2卷2期。
    
    
    ①洛扬:《致文艺新闻的一封信》,《文艺新闻》第58号。
    ②丹仁:《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理论》,《现代》2卷3期。
    ①易嘉(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现代》1卷6期。
    ②易嘉(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现代》1卷6期。
    ③易嘉(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现代》1卷6期。
    ④胡秋原:《钱杏邨理论之清算》,载苏汶编:《文艺自由论辩集》,现代书局1933年版,第24页。
    ⑤胡秋原:《钱杏邨理论之清算》,载苏汶编:《文艺自由论辩集》,现代书局1933年版,第24页。
    ⑥胡秋原:《钱杏邨理论之清算》,载苏汶编:《文艺自由论辩集》,现代书局1933年版,第24页。
    ⑦胡秋原:《勿侵略文艺》,《文化评论》第4期。
    ⑧胡秋原:《艺术非至下》,载《文化评论》创刊号。
    ①周起应:《到底是谁不要真理,不要文艺?》,《现代》1卷6期。
    ②洛扬:《并非浪费的论争》,《现代》2卷3期。
    ③苏汶:《“第三种人”的出路》,《现代》1卷6期。
    ④苏汶:《“第三种人”的出路》,《现代》1卷6期。
    ⑤洛扬:《并非浪费的论争》,《现代》2卷3期。
    ⑥苏汶:《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现代》1卷3期。
    ①苏汶:《关于〈文新〉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现代》1卷3期。
    ②胡秋原:《勿侵略文艺》,载《文化评论》第4期。
    ③易嘉(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现代1卷6期。
    ④李扬:《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版,2006年版,第251-252页。
    ⑤李扬:《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版,2006年版,第255页。
    ⑥李扬:《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山西教育出版社版,2006年版,第252页。
    
    ①胡秋原:《勿侵略文艺》载于《文化评论》第四期。
    ②胡秋原:艺术非至下《文化评论》创刊号。
    ③胡秋原:《勿侵略文艺》,《文化评论》第4期。
    ④易嘉(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现代》1卷6期。
    
    ①丹仁:《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理论》,《现代》2卷3期。
    ②金丁:《有关左联的一些回忆》,载《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86页。
    ③苏汶:《论文学上的干涉主义》,《现代》2卷1期。
    
    ①周起应:《文学的真实性》,《现代》3卷1期。
    ②周起应:《文学的真实性》,《现代》3卷1期。
    ③苏汶:《论文学上的干涉主义》,《现代》2卷1期。
    ④苏汶:《一九三二年的文艺论辩之清算》,《现代》2卷3期。
    ⑤苏汶:《一九三二年的文艺论辩之清算》,《现代》2卷3期。
    ①苏汶:《一九三二年的文艺论辩之清算》,《现代》2卷3期。
    ②苏汶:《一九三二年的文艺论辩之清算》,《现代》2卷3期。
    ③苏汶:《一九三二年的文艺论辩之清算》,《现代》2卷3期。
    ④鲁迅:《论第三种人》,《现代》2卷1期。
    ⑤丹仁:《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理论》,《现代》2卷3期。
    ⑥金丁:《有关左联的一些回忆》,载《左联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第189页。
    ①穆时英:《关于自己的话》,严家炎、李今:《穆时英全集》第三卷,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8年1月版,第5页。
    ①施蛰存:《我的创作生活之历程》,《灯下集》,北京开明出版社,1994年版,第61页。
    
    ①施蛰存:《关于“现代派”一席谈》,《文汇报》1983年10月18日。
    ②陈厚诚、王宁主编:《西方当代文学批评在中国》,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③施蛰存:《关于“现代派”一席谈》,载《文汇报》,1983年10月18日。
    ①参见袁可嘉为《外国现代派作品选》(上海文艺出版社)所写《前言》。
    
    ①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2页。
    ②《新文艺》第2期《编辑的话》。
    
    ①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7页。
    ②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6页。
    
    
    ①杜衡:《关于穆时英的创作》,《现代出版界》第9期,1933年2月1日。
    ②川端康成散文(下),叶渭渠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
    ①1931年6月10日,上海光华书局初版《文艺创作讲座》第1卷,转引自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6-147页。
    ②孔范今主编:《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小说卷二》,明天出版社,1990年版,第786-787页。
    
    ①孔范今主编:《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小说卷二》,明天出版社,1990年版,第787-788页。
    ①孔范今主编:《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小说卷二》,明天出版社,1990年版,第788页。
    ①孔范今主编:《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小说卷二》,明天出版社,1990年版,第788-791页。
    ②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44页。
    ③《现代》第1卷第6期
    ④《文艺新闻》第33号,1931年10月16日。
    ①[日]进藤纯孝:《川端康成》,何乃英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页。
    ②[日]进藤纯孝:《川端康成》,何乃英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页。
    ③方长安:《选择接受转化晚清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流变与日本文学关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
    ④方长安:《选择接受转化晚清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流变与日本文学关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
    ⑤方长安:《选择接受转化晚清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流变与日本文学关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309页。
    ①叶渭渠:《日本现代文学思潮史》,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年版,第166页。
    ②《新文艺》,第1卷第2号。
    ③陈大悲:《新感觉主义表现法举例》,1933年《黄钟》,第1卷第29期。
    ④方长安:《选择接受转化晚清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流变与日本文学关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1-312页。
    ⑤施蛰存:《社中日记》,《现代》第2卷第1期。
    ①施蛰存:《一人一书》(下),收入《文艺百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3页。
    ②施蛰存:《一人一书》(下),收入《文艺百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73页。
    ③丹仁:《关于“第三种文学”的倾向与理论》,苏汶编:《文艺自由论辩集》,现代书局1933年版,第284页。
    ④横光利一:《时代放荡——致阶级文学家诸君》,转引自[日]千叶宣一:《日本现代主义的比较文学研究》,叶渭渠编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40页。
    ①黑婴:《我见到的穆时英》,引自《文人画像》,第四一至四二页,上海三联书店一九九六年版。
    ②张新颖:《春酒园蔬集》,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年版,第62页。
    ③叶渭渠、唐月梅:《日本文学史现代卷》,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④[日]川端康成:《新进作家的新倾向解说》,收入叶渭渠等编《川端康成集·临终的眼》,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5页。
    
    ①吴立昌:《嫉“暴”如仇》,载陈子善编:《夏日最后一朵玫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199页。
    ②吴立昌:《嫉“暴”如仇》,载陈子善编《夏日最后一朵玫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页。
    {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约瑟夫?弗兰克:《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秦林芳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1981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西苑出版社2003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心理哲学》,杨韶刚等译,九州出版社2005年版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文化转向》,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陈永国、张万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张逸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法]让-皮埃尔?查理:《文学与感觉》,顾嘉琛译,三联书店1992年版
    [英]弗兰克斯?彭茨等编:《空间》,马光亭、章绍增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丹]丹?扎哈维:《胡塞尔现象学》,李忠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美]郝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日]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出了象牙之塔》,鲁迅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刘绍明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史书美:《现代的诱惑》,何恬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现代》杂志,上海书店影印1984年出版。
    《无轨列车》,1928年9月,创刊,共8期。
    《新文艺》(月刊)1929年9月,施蜇存、徐霞村、刘呐鸥、戴望舒共同创办,1930年初夏,封禁。
    刘呐鸥:《色情文化》上海水沫书店1929年版
    刘呐鸥:《都市风景线》,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刘呐鸥:《刘呐鸥小说全编》,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穆时英:《穆时英小说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穆时英:《南北极公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穆时英:《穆时英小说》,九洲图书出版社1995年版
    穆时英:《公墓》,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施蜇存:《善女人行品》,上海良友复兴社1940年版
    施蛰存:《沙上的脚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黑婴:《漂流异国的女性》,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叶灵凤:《叶灵凤文集:永久的女性》,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严家炎主编:《新感觉派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贾植芳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上海书店1988年版
    中国现代文学馆:《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施蛰存》,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叶渭渠:《日本新感觉派作品选》,作家出版社1988年版
    穆时英:《中国新感觉派圣手穆时英小说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
    穆时英:《南北极公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严家炎:《中国现代各流派小说选》(第二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施蜇存:《施蜇存散文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穆时英:《白金的女体塑像圣女的感情》,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李今:《穆时英代表作》,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戴望舒:《戴望舒全集》(散文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版
    戴望舒:《戴望舒全集》(小说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穆时英:《穆时英小说全集》,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刘呐鸥:《都市风景线》,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施蜇存:《东方赤子丛书:施哲存卷》,华文出版社1998年版
    穆时英:《穆时英小说全编》,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严家炎:《新感觉派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茅盾:《茅盾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叶渭渠、唐月梅:《物哀与幽玄——日本人的美意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沈从文:《沈从文全集》,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张爱玲:《张爱玲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吴中杰、吴立昌:《中国现代主义寻踪》,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
    李天纲:《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陈慧:《论西方现代派文学及其他》,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靳润成:《中国城市化之路》,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苏雪林:《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纯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王向远:《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徐行言、程金城:《表现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陈晋:《当代中国的现代主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7年版
    张凤阳:《现代性的谱系》,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朱寿桐:《中国现代社团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吴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王永生:《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吴福辉:《都市旋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孔另镜:《现代作家书简》,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
    李欧梵:《中西文学的徊想》,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6年版
    邱明正:《上海文学通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张仲礼:《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唐振常:《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伍江:《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 )》,同济大学出版社1977年版
    旷新年:《1928:革命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张鸿声:《都市文化与现代都市小说》,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许道明:《海派文学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张新颖:《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三联书店2001年版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吴福辉:《都市旋流中的海派小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黄献文:《论新感觉派》,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
    叶渭渠、唐月梅:《日本现代文学思潮史》,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版
    谭楚良:《中国现代派文学史》,北京学林出版社1997年版
    一统:《记刘呐鸥》,上海中华日报出版社1930年版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年版
    陈嘉明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李泽厚:《美的历程》,文物出版社1989年版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吴福辉:《二十世纪小说理论史资料(第三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程文超:《中国当代小说叙事模式演变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怡:《现代性:批判的批判——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核发心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赵宪章:《文体与形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张新颖:《火焰的心脏》,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方长安:《选择·接受·转化——晚清至20世纪30年代初中国文学流变与日本文学关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陈晓兰:《文学中的巴黎与上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孟悦、罗钢:《物质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汪民安、陈永国、马海良:《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李俊国:《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林伟民:《中国左翼文学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李世涛:《知识分子立场》,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张大明:《中国象征主义百年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金理:《从兰社到<现代>》,东方出版中心2006年版
    李陀主编:《上海酒吧》,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郝怀明:《如烟如火话周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版
    贾植芳、曾华鹏、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杨有庆:《空间诗学》,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李钧:《生态文化学与30年代小说主题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宿久高:《中日新感觉派文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丁培卫:《现代性视野中的新感觉派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Yingjin Zhang: The City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 Film-Configurations of space ,Time and Gende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Hillier, Bill, and Julienne Hanson, The Social Logic of Spa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Dear M. and flusty, S.(eds.), The Space of Post modernity: A Reader in Human Geography,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200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