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古五言诗形式美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古以五言诗为主体的文人诗与外在音乐分离后,诗人多方探求,努力于诗歌的形式中建构其内在音乐性,经过漫长的探索、实验,取得很大成绩。我们经由对中古五言诗审美经验的还原与分析,发现:
     《古诗十九首》把用典作为一种结撰技术,使抒情主题获得转折、升华,平列、对比的美学效果。转折、升华性结构为转调,是时间性的,为把生命意识之自觉落实为当下选择,诗歌抒情主题随之转调以适应结构垂直发展的需要,而不同典故可内在地联系于不同主题,借助于用典来实施转调避免了直接转调的突兀。平列、对比性结构为复调,是空间性的,抒情主题的复调发展与男女声部的复唱赋予诗篇丰富的横向变化,结构不再单调与直白。用典的转调与复调成功地将时间性与空间性、垂直性与平行性交错组合,诗篇于是演化为丰满的织体。《古诗十九首》用典技术的成熟,是比兴传统退场后诗歌形式的新突破。
     诗人由乱世中的迷茫退回至抽象玄思,以抽象的形式技巧建立一个虚构的寒门士人的人生模型,以此作为迷茫乱世中的心理依托。左思利用自身在赋体写作中娴熟的对比技巧,以对比结构为核心组织全诗,这一结构的主干部分即对比性用典形式。对比性用典一方面改变了诗歌的线性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对比两端的相互发明,弱化了典故的象征意义与现实指向性,强化了文本的自洽性。左思创造了抽象与对比的诗学结构,其美学意义在于促使典故所代表的历史事象走向自由化,成为诗歌中重要的形式质料。
     永明诗歌运动,以诗歌声律美学为中心,追求对比性声律形式。“竞陵八友”等永明诗人,在佛经诵读的启发下发明四声说,进而借助八病说实验诗歌联句四声调配的声律技术。以声律说为核心的永明体诗歌,在四声说、八病说指导下,律化水平显著提高,而且诗人还在五言诗全篇声律的结构模型中不断探索,创造了对式律、粘式律、混合律等多种形式,逐渐生成一种细部音声的对比和谐与整体音声的浑厚圆融相合一的五言诗新形式。
     初唐宫廷诗继承了六朝诗人的形式美学经验,终于整合、创造出近体律诗形式。诗人将永明体以来潜在的四声二元化倾向规则化,稳定诗歌的长度与韵部的规则,将诗歌的节奏点确定为二、四字,将四声调声简化为为平仄对比调声,并选择粘式律诗为正宗体式。诗人继承六朝诗人对偶经验,结合三部式(介绍、描写、反应)的诗歌结构,确立中间对仗原则。律诗以中间对仗的展开对比结构,描写风景、时空对比,最大程度上以空间性结构消解了诗歌线性叙事的时间性特点。诗人还继承左思开创的用典技巧,成功地将历史典故转化为历史事象,成为律诗结构伸展时间—极成时间、空间对比结构的基本技术。在完整内在音乐结构的带领下,诸形式要素都被诗人置入律诗格律的形式,高度整一化的美学形式中,实现着诗人们创造审美经验的种种审美游戏。
After the literati's five-words poetry in the Mid-Ancient Period separated from external music, poets made great efforts to find and construct poetry form's intrinsic musical,after a long exploring and experimenting,they achieved great achievements.Through the restor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the Poetry,we found that:
     Nineteen Ancient Poems use allusions as a writing technology,let lyrical theme to achieve the aesthetic effect of transition,sublimation,paracytic and compare.Lyrical theme's transition and sublimation structures are modulation,they are temporality.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conscious awareness of life as the moment of choice,poetry lyric themes modulate to adapt structure vertical development.Because allusions intrinsically linked to different themes,poet use allusions can avoid the unexpected result of direct modulation.Lyrical theme's paracytic and compare structures are polyphony,they are spatial. Lyrical theme's polyphony,or chorus of male and female,give poem structure extensive changes in the horizontal,to avoid monotony and straightforward structure.Allusion's modulation and polyphony succeeded to combine temporal and spatial,vertical and parallel structure,and make poetry became a rich texture.
     In eight poems of Yongshi,the poet returned from the confusion of society to the abstract philosophical thinking.By the abstract formal skills,he created a fictional life model of poor literati,and make it became the spiritual sustenance in the troubled times.ZuoSi used of his skilled contrast techniques that formed in the writing of Fu,to organize the whole poem under the core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structure.The main part of this structure,is the comparative form of allusions.On the one hand, the comparative structure of the allusions changed the linear structure of the poetry,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the mutual invention of the contrast poles,weakened the symbolic meaning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of the allusions,strengthen the poetry text's coherence.ZuoSi created the poem structure of abstract and comparative.Its aesthetic significance is to promote the history image that the allusion represents liberalization,became important material in poem forms.
     Yongming poetry movement centered on Poetic rhythm aesthetics,and pursuit of comparative forms of rhythm.The Yongming poet mainly of Jinhlinhbayou invented Sisheng theory that inspired by Buddhist scriptures reading,and then use four tones to experiment poem's sound technology under Babing theory.After the practice under the Sisheng and Babing theory,the Yongming poetry which centered the core rules of meter theory,its meter leve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The poet constantly explore the whole chapter's sound pattern,create the poetry form abide the Duishi,nianshi and Dunhe rule,and they gradually generate a new five words poetry form that combination of comparative words and sound with the overall harmony of the sound.
     The early Tang court poet inherited form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the Six Dynasties poet,finally integrate and create a new meter poetry.The poets regularized the potential tendency of simplify four tone to two that since the Yongming poetry movement,stabilized the length of poem and the rule of rhyme,determined the rhythm of poetry point is the second and the four word,simplified sound technology from adjust the four tones to Ping and Ze,And select the rule of Nian as authentic pattern.The poet inherited the antithesis aesthetic experience of the Six Dynasties poet,combination the poem structure of the three paragraphs (introduction, description and reaction),establish the principle of the middle antithesis.The new meter poetry use the antithesis in the middle expand contrast structure, describe the scenery,compare time and space,And in the maximum degree weaken the tim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etry linear narrative by the spatial structure.The poet also inherited the allusion techniques which Zuo Si created,made the historical allusions into the history image,and let it became basic aesthetic technology that the new meter poetry stretch the time dimension and form of spatial contrast structure.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omplete internal musical structure,poet bring various elements to the form of the metrical poetry.In the aesthetic form that has high regularity,the poet's aesthetic games created rich aesthetic experience.
引文
1朱光潜:《诗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53-154页。
    1朱光潜:《诗论》,第171-172页。
    2朱光潜:《诗论》,第175页。
    3朱光潜:《诗论》,第81、88页。
    1这是笔者记录的张先生授课时提出的观点。
    2张节末: 《作为审美游戏的杜甫夔州七律——以中古诗歌律化运动为背景》, 《学术月刊》2009年09期,第107页。
    1张节末:《作为审美游戏的杜甫夔州七律——以中古诗歌律化运动为背景》,第116页。
    1张节末:《中国美学史写法之我见》,《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第85-86页。
    1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卷8,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472页。
    2[南朝梁]钟嵘撰,陈廷杰注:《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4页。
    3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1917年1月1日第二卷第五号。
    4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5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1葛兆光:《汉字的魔力——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28-155页。
    2曾小月:《中国古代诗歌用典的符号学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江弱水:《互文性理论鉴照下的中国诗学用典问题》,《外国文学评论》2009年01期。
    4葛红:《互文性与用典之辩》,《求索》2009年09期,185页。
    1徐复观:《环绕李义山(商隐)《锦瑟》诗的诸问题》。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346页。
    2马茂元:《玉谿生诗中的用典》。马茂元:《晚照楼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77页。
    3林庚:《唐诗的语言》。林庚:《唐诗综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88页。
    4[英]艾·阿·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98页。
    1[美]刘若愚:《中国诗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79页。
    2[美]David Lattimore:《用典与唐诗》,陈次云译。侯健编:《国外学者看中国文学》,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2年,第64页。
    3[美]高友工、梅祖麟:《唐诗的魅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4谌东飚:《颜诗用典与诗的律化》, 《求索》1994年06期。
    1陈祥谦:《南朝文人“诗以用事为博”的文化考察》,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易闻晓:《用事辨略》,《修辞学习》2004年02期。
    3祁志祥:《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用事”说》,《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6期,第180页。
    4[日]古田敬一著:《中国文学的对句艺术》,李淼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
    5邓程:《试论对偶对古代诗歌语言的解放——兼与伍铁平先生商榷》,《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1[日]松浦友久: 《“七言排律”不盛行的原因——从对偶表现的本质说起》,黄仁生译, 《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04期,第41页
    2[美]孙康宜:《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钟振振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69-70页。
    3[美]高友工:《中国语言文字对诗歌的影响》。[美]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206页。
    4[美]高友工:《律诗的美学》,黄宝华译。[美]高友工:《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1萧驰:《论中国古典诗歌律化过程之概念背景》,《中国文哲研究集刊》1996年09期,第131页。
    2[美]宇文所安:《初唐诗》,贾晋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7页。
    3徐中舒:《<古诗十九首)考》, 《立达》1925年创刊号。
    4贺扬灵:《古诗十九首研究》,上海:大光书局,1935年。
    5张清钟:《古诗十几首汇说赏析与研究》,台北:台湾上午印书馆,1988年。
    6木斋:《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7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8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朱自清:《古诗歌笺释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9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1叶幼明:《<古诗十九首>在我国诗歌史上的地位》,《中国文学研究》1987年01期。
    2张节末:《古诗十九首的美学技术》, 《中外文化与文论》2010年01期。
    3赵琼琼:《古诗十九首非乐府论》, 《浙江学刊》2011年05期。
    4[南朝梁]钟嵘撰,陈廷杰注:《诗品注》,第4页。
    1徐傅武:《左思左棻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
    2郑训佐,张晨:《左思与左桑》,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
    3叶日光:《左思生平及其诗之析论》,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第76页。
    4葛晓音:《八代诗史(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0页。
    5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155-162页。
    6叶嘉莹:《汉魏六朝诗讲录》,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51页。
    7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8徐青:《古典诗律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9何伟棠:《永明体到近体》,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10杜晓勤:《从永明体到沈宋体——五言律体形成过程之考察》。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1杜晓勤:《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1杨文惠:《五言律诗声律的形成》,“台湾清华大学”2005年中国文学系博士学位论文。
    2陈静:《唐宋律诗诗体流变的审美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文艺学博士学位论文。
    3邝健行:《初唐五言律体律调完成过程之观察》,《唐代文学研究》1992年第3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07-521页。
    4陈静:《唐宋律诗诗体流变的审美研究》,第108-137页。
    5[日]铃木虎雄: 《沈约年谱》,马导源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
    6林家骊:《沈约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7林家骊:《一代辞宗——沈约传》,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8姚振黎:《沈约及其学术探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9高文强:《佛教与永明文学批评》,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10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
    1吴相洲:《永明体与音乐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何伟棠:《永明体到近体》,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3龚贤:《佛典与南朝文学》,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4林家骊:《论沈约的“文章三易”说》,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陈寅恪:《四声三问》。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377页。
    6饶宗颐:《印度波你仙之韦陀三声论略——四声外来说平议》。饶宗颐: 《梵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82页。
    7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35页。
    8沈约撰,胡道静校证: 《梦溪笔谈校证》卷1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90页。
    9陈寅恪:《四声三问》。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10饶宗颐:《文心雕龙声律篇与鸠摩罗什通韵——论四声说与悉昙之关系兼谈王斌、刘善经、沈约有关诸问题》。饶宗颐:《梵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95页。
    11梅祖麟、梅维恒:《梵文诗律和诗病说对齐梁声律形成的影响》。梅祖麟: 《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508-509页。
    1蒋述卓:《四声与佛经的转读》。蒋述卓:《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4页。
    2郭绍虞: 《声律说考辩》。郭绍虞: 《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下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3刘跃进: 《永明诗歌评议》, 《文学评论》1996年02期。
    4陈顺智: 《魏晋南北朝诗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89-214页。
    5谢纪锋:《从说文读若看古音四声》。北京市语言学会编:《罗常培纪念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16-344页。
    6[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 《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23-228页.
    7[清]纪昀: 《沈氏四声考》,中华书局,1985年,第157页。
    8聂鸿音: 《论永明声律说的本质与起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第106页。
    9刘跃进: 《四声八病二题》。刘跃进: 《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352—353页。
    10逯钦立: 《四声考》。逯钦立: 《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14页。
    11[日]清水凯夫: 《沈约八病真伪考》。[日]清水凯夫著: 《六朝文学论文集》,韩国基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07页。
    1[日]井上一之:《沈约声病说新探》, 《学海》2000年02期。
    2[日]清水凯夫:《沈约声律考——探讨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第218页。
    3[南朝梁]沈约:《宋书》卷27,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8页。
    4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7页。
    5逯钦立:《四声考》,第549页。
    6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34页。
    7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174页。
    8启功:《诗文声律论稿》,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62页。
    1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20页。
    2黄炳辉:《论永明声律说的几个问题》, 《学术月刊》1984年12期,第59页。
    3郑临川整理:《闻一多论古典文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年,第90页。
    4闻一多:《类书与诗》。闻一多: 《唐诗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页。
    5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闻一多: 《唐诗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9页。
    1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273页
    2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337页。
    3[美]宇文所安:《初唐诗》,贾晋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4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7-32页。
    5邝健行:《初唐五言律体律调完成过程之观察》, 《唐代文学研究》1992年第3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507-521页。
    6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297页。
    7马茂元:《读两(唐书·文艺(苑)传)札记》。马茂元: 《晚照楼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05-106页。
    1徐青:《南北朝律诗和诗律概要》, 《湖州师专学报》1993年02期,第36页。
    2王志华:《五言律奠基者旧说应予推翻——重评王绩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晋阳学刊》1990年03期。
    3杜晓勤:《从永明体到沈宋体——五言律体形成过程之考察》,第131页。
    4葛晓音:《创作范式的提倡和初盛唐诗的普及——从(李峤百咏)谈起》, 《文学遗产》1995年06期。
    5韩成武、陈菁怡:《杜审言与五律、五排声律的定型——兼述初唐五律、五排声律的定型过程》,《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第112页。
    6刘宝和:《律诗不完成于沈宋》, 《中州学刊》1984年03期,第114页。
    7胡应麟:《诗薮》内篇卷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41页。
    8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秦克诚点校: 《日知录》卷21,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第743页。
    9余冠英:《七言诗起源新论》。余冠英:《汉魏六朝诗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141页。
    10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11张志群:《谢灵运与诗体的律化》,湘潭大学2007年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12程建虎:《应制诗对五言诗律化的影响——以平仄和句数为观照中心》, 《绍兴文理学院》2009年06期,第40页。
    1黄亚卓:《南朝公宴诗与五言诗的律化》, 《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01期。
    2石观海:《宫体诗派与古诗的律化》,《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3郭蓉:《古代汉语用典理论研究》,河北大学2004年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论文。
    4亓文香:《汉语典故词语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位论文。
    5罗积勇:《用典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6傅佩韩:《中国古典文学的对偶艺术》,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
    7朱承平:《对偶辞格》,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
    8廖继莉:《唐诗声律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
    1 《辞海》释“典故”:“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释“引用”:“修辞学上辞格之一。话语文章中运用现成的语句或典故来达意”(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831、3068页)。罗积勇《用典研究》弃“引用”而称“用典”,定义是“为了一定的修辞目的,在自己的言语作品中明引或暗引古代故事或有来历的现成话,这种修辞手法就是用典”(罗积勇:《用典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以上两书可以代表今日学界对用典定义的一般理解。
    2[南朝梁]钟嵘著,陈廷杰注:《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4页。
    3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卷8,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等472页
    4王瑶:《隶事声律宫体》。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62页.
    5[美]高友工、梅祖麟:《唐诗的魅力——诗语的结构主义批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59页。
    6高友工云:“这里所说‘典故’与汉语术语‘用事’是相同的。‘事’在这里应理解为‘过去的事’,有时也指在先前的文章中提及的事;‘用事’应和‘提及某事’区别开来:如果诗人直接提到一件当前的事,这只能算‘提及某事’,‘用事’则是诗人通过某件过去的事件暗指当前的事。严格地说,‘用事’应被理解为‘历史的典故’,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将用‘典故’代表‘历史的典故’或‘用事’。”见[美]高友工、梅祖麟:《唐诗的魅力——诗语的结构主义批评》,第160页。
    1[美]高友工、梅祖麟:《唐诗的魅力——诗语的结构主义批评》,第168页。
    2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朱自清:《古诗歌笺释三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20页。
    1[周]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 《春秋左传正义》卷35,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98-999页。
    2[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卷12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9页。
    3[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卷11,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72页。
    4[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16页。
    5[汉]刘向撰,钱卫语释:《列仙传》卷上,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41-42页。
    6[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 《礼记正义》卷37,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81页。
    7[汉]高诱注:《吕氏春秋》卷14,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第140页。
    1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32页。
    2[清]吴淇著,汪俊、黄进德点校:《六朝选诗定论》卷4,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第88页。
    3吉川幸次郎还将这种“推移的悲哀”依表达手法的不同细分为三类:一、不幸时光持续引起的悲哀(第一、六、九、十、十七、十八、十九首)。二、时间推移中,由幸福到不幸引起的悲哀(第二、五、七、八、十六首)。三、时间推移,死亡迫近引起的悲哀(第三、四、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首)见(日)吉川幸次郎:《推移的悲哀——古诗十九首的主题(上)(下)》,《中外文学》,1977年第6卷,04期第24-54页,与05期第113-131页。
    4“中国古代诗歌体现的时间意识,是很有特点的,诗人们通过对自然界四时变迁的最直接感受,来反观自身生命的生长和消逝。这样一种对时间推移的敏锐意识,我把它称为‘时序感’。‘时序感’源于楚辞的‘伤春悲秋’,屈原和宋玉们把他们的政治生命和自然的节候变迁联系在一起,影响绵长。‘时序感’并非人的自然生命的单纯承受者,它更复合着人的政治和道德生命,并以后者为重。比兴则是楚辞作者们把政治道德复合到自然上去的诗学方法。屈原当他的政治生命完结时甚至不惜终结自己的自然生命。汉末以来,‘时序感’成为诗歌的强大主题,如沈德潜所称的‘《十九首》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死生新故之感’([明]沈德潜选,《古诗源》卷4,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80页),‘死生新故之感’就是典型的‘时序感’。以后建安诗歌、太康诗歌对生命流逝、功业无成的苦恼、焦虑,也是如此。在陶渊明、谢灵运写田园和山水的诗歌中,仍能感受到此一强烈的时间意识。」而此时序感诗学主题的产生,与玄学造成的时间观的跃迁有密切的关联,「魏晋著名玄学家向秀和郭象给《庄子》一书做的注释讲到“故”:‘夫无力之力,莫大于变化者也。故乃揭天地以趋新,负山岳以舍故,故不暂停,忽已涉新,则天地万物无时而不移也。世皆新矣,而自以为故;舟日易矣,而视之若旧:山日更矣,而视之若前。今交一臂而失之,皆在冥中去矣。故向者之我,非复今我也。我与今俱往,岂常守故哉?’(郭象:《庄子注》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三六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第1056—38页)这一段以‘故’‘新’、‘向’、‘今’‘旧’、‘易’、‘前’、‘更’诸对待关系论变化的绝对性。新故之变就是万物在时间序列中自发的改天换地,它没有一刻暂停的,什么都留不住,都是处在即生即灭,交臂失之的状态,在不知不觉中更新,所以称为‘皆在冥中去矣’。我们且抓住其中两个要点,其一,运动被看作是无数刹那生灭状态的连续;其二,因此,一切事物都没有稳定的质的规定性。这一新的时间意识,将庄子所感叹把握不住的时间的绵延之流作了静态的分割,从存在论看,任何事物只被赋予短暂的时空规定,即当下性,因为只有它是唯一可靠的,进而,事物被赋予当下语境中的个体性和特殊性。于是,中国人从永恒时间观及其所支持的历史进步观脱出来,学会了从当下去体认自己的生命及其价值。这样,一种看似消极的时间观却获得了积极的意义。”见张节末:《(古诗十九首)与玄学》,《文艺理论研究》2012年01期,第98页。
    1《离骚》有“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12页)等句,足见由时间的焦虑激发出人生进取的勇气已经是其基本主题之一,此主题在东汉末年以后渐趋兴盛。
    2及时行乐主题的内质是由生命短暂的苦恼意识造成的感官享乐取向,《诗·小雅·頍弁》“死丧无日,无几相见。乐酒今夕,君子维宴”([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1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018页),可谓是其先声,汉末以来如曹丕“南皮之游”之类贵游活动的繁盛,也给诗人以丰富的感性生命体验。
    3古代因求仕、服役、战争破坏造成的人民离开故乡是历史的常见现象,而乡土中国特有的“落叶归根”情结极大强化了故乡本土在中国人心理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思乡是一个古老的诗歌主题。《诗·豳风·东山》有“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日归,我心西悲”([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8,第608页),《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9,页696),《离骚》有“陟升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卷1,第47页),《九章》(涉江>有“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卷4,第135页),以上皆是不同情境下思乡主题的诗歌书写,而汉末魏晋的频繁战争与动荡给此主题的发酵以丰富的土壤。
    4东汉秦嘉、徐淑夫妇的赠答诗虽沿用公务离家造成的夫妻分开的传统诗歌情境,但两人的诗作却非君臣寄托的虚拟爱情结构,而是真实的男女爱情书写。<十九首>中爱情主题既有夫妻离别造成的相思主题,也有男女偶遇而成的新相思主题情境,此皆与士人游宦都城及贵游活动生活经历有关。
    5 H.C.Colles, Grove's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Third edition) Vol.Ⅲ,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7, p.483.
    6[英]肯尼迪、布尔恩编:《牛津简明音乐词典》(第四版),唐其竞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773页。
    7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编:《中国音乐词典》,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版,第442页。
    1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2,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18页。
    2方东树著,旺绍楹校点: 《昭昧詹言》卷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58页。
    3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65页。
    4[法]桀溺:《论(古诗十九首>》,洪放、钱林森译。钱林森编:《法国汉学家论中国文学——古典诗词》,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第95页。
    5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31页。
    6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2,第18页。
    1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1,第18-19页。
    2[清]吴淇著,汪俊、黄进德点校:《六朝选诗定论》卷4,第89页。
    3本诗下半段所抒写与第五首《西北有高楼》极相似,其中还有“音响—何悲”的重句。同为爱情主题,两诗结构相同,张凤翼或许就由此发生误判。
    4[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卷4,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55页。
    5[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卷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4页。
    6[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42、444页。
    1[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6,第503页。
    2[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8,第587页。
    3[清]吴淇著,汪俊、黄进德点校:《六朝选诗定论》卷4,第89页。
    4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3,第33页。
    5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3,第57页。
    1[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卷8,第201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29页。
    2本文韵部分类皆按罗长培、周祖谟:《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9,第268页。
    4[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卷2,第72页。
    5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5,第176页。
    6“各在天一隅”、“各在天一方”出自《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逯钦立认为“为后汉末年文士之作”(逯 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37、339页)。“各在一山头”,出自《时人为三茅君谣》,逯钦立认为“至早不过后汉末年”(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8,第229页)。
    1[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6,第494页。
    2[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2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343页。
    3[东汉]赵晔撰,吴庆峰点校:《吴越春秋》卷4,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第29页。
    4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33页。
    1[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29,第1349页。
    2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卷14,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533页。
    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29页。
    1[汉]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页。
    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31-332页。
    3[宋]洪兴祖撰:《楚辞补注》卷1,第16页。
    4[汉]毛亨传,[汉]郑玄笺, (唐)[汉]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2,第195页。
    5[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卷17,第323页。
    6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铜镜》,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75-77页。
    7[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卷28,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973页。
    8[清]郭庆藩撰:《庄子集释》卷29,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000页。
    1[清]郭庆藩撰:《庄子集释》卷15,第539页。
    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32页。
    3商鞅尸佼:《商君书尸子》卷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0页。
    4[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54,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464页。
    5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6,第186页。
    6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9,第256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32页。
    2[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卷13,第249页。
    3[汉]高诱注:《吕氏春秋》卷10,第97—98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31页。
    2[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14,第1015页。
    3[晋]郭璞注,[宋]刑昺疏:《尔雅注疏》卷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2页。
    4[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3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62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30页。
    2[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卷17,第315页。
    3朱谦之:《老子校释》二十三章,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94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30页。
    2[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卷8,第201页。
    3[清]王先谦撰:《荀子集解》卷13,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54页。
    4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3,第54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先秦诗卷1,第9页
    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38页。
    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36页。
    1[汉]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卷65,第2852页。
    2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5页。
    3[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8,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89页。
    1 A.R.Davis在对中国重阳节诗的研究中发现,诗人凭借用典将“他个别的诗和中国诗的主流联接在一起”,指出用典联接主题的形式意义。见A.R.Davis:"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in Chinese Poetry:A Study Of Variation upon a Them", In Wen-lin studies in the Chinese Humanities vol.1, Milwaukee: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68, P.53。
    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30页。
    3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第247-251页。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第76-78页。
    1[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13,第992页。
    2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3,第76页。
    3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2,第10页。
    4[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 《礼记正义》卷16,第523页。
    5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古人重视节气转换,对相关的动植物一定多所关注,并有记录。对此类用典,了解其文化背景大有助于诠释诗意。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29页。
    2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3,第12页。
    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7,第192页。
    4[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9,第703页。
    5[宋]洪兴祖撰:《楚辞补注》卷12,第232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7,第334页。
    2[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6,第528页。
    3[宋]朱熹集注:《诗集传》卷7,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83页。
    1[清]吴淇著,汪俊、黄进德点校:《六朝选诗定论》卷4,第80-81页。
    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43页。
    3[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卷2,第81页。
    4[清]郭庆藩撰:《庄子集释》卷5,第193页。
    5[魏]何晏注,(宋)刑昺疏:《论语注疏》卷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2页。
    6隋树森:《古诗十九首集释》卷3,第30页。
    7朱自清批评说:“别家说解,大都重在意旨。有些是根据原诗的文义和背景,却忽略了典故,因此不免望文生义,模糊影响。有些并不根据全篇的文义、典故、背景,却只断章取义,让‘比兴’的信念支配一切。所谓‘比兴’的信念,是认为作诗必关教化;凡男女私情,相思离别的作品,必有寄托的旨意——不是‘臣不得于君’,便是‘士不遇知己’。这些人似乎觉得相思离别等私情不值得作诗:作诗和读诗,必须能见其大。但是原作里却往往不见其大处。于是他们便抓住一句两句,甚至一词两词,曲解起来,发挥开去,好凑合那个传统的信念。这不但不能自圆其说;只算是无中生有,驴唇不对马嘴罢了。”见《(古诗十九首)释》,第219页。
    1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第251页。
    2[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卷13,第237页。
    3[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14,第1015页。
    4[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14,第1016页。
    5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4,第146页。
    1 H.C.Colles, Grove's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Third edition) Vol.Ⅲ, New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7, p.220.
    2[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玲译,《巴赫金全集》第5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页。
    1[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45页。
    2[唐]李隆基注,[宋]刑昺疏:《孝经注疏》卷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4页。
    3[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126,第3199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7,第454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7,第456页。
    2[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卷5,第163页。
    3王瑶:《文人与酒》。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版,第158页。
    4王瑶:《文人与酒》。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版,第162、164页。
    1[汉]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29,第1343页。
    1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第221-224页。马茂元:《古诗十九首初探》,第106-110页。
    2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391页。
    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40页。
    4[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12,第876页。
    5[汉]毛亨传, (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6,第442、444页。
    6[汉]司马迁撰, (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49,第1978页。
    7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7,第192页。
    8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卷8,第575页。
    9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卷8,第473页。
    10王梦鸥:<贵游文学与六朝文体的演变), 《古典文学论探索》,台北:正中书局,1984年。
    1简宗梧:《汉赋源流与价值之商榷》,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第90页。
    1[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2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85-1014页。
    2施蛰存:《唐诗百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80页。
    3[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唐]吕延济、[唐]刘良、[唐]张铣、[唐]吕向、[唐]李周翰注:《文选》卷21,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86页。
    4[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境秘府论校注》南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98页。
    5是否用典则需视情况辨析,如果所咏人事由眼前古迹激发且密切相连且只咏一事,则所咏人事应该是诗歌题材不是用典。
    1[清]沈德潜选:《古诗源》卷7,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142页。
    2[清]张玉谷著,许遗民点校:《古诗赏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页。
    3[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46,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892页。
    4[清]刘熙载:《艺概》卷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9页。
    5[清]袁枚:《随园诗话》卷2,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58页。
    1罗积勇:《用典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页。
    2[清]沈德潜选:《古诗源》卷7,第142页。此处标点有改动。
    3[清]袁枚:《随园诗话》卷14,第467页。
    4《马嵬》原文:“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见[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539,北京:中华书局,]960年,第6177页)
    5《忆昔》原文:“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见[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696,第8007页)
    6[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65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7,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32页。
    2[汉]司马迁:《史记》卷64,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157-2160页。
    1[南朝宋]范哗:《后汉书》卷47,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1575页。
    2司马炎的伐吴之战是左思年轻时发生的重要战争,“志若无东吴”当是晋灭吴之前左思愿为伐吴效力的壮志。
    3[汉]司马迁:《史记》卷97,第2692页。
    4[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15,第692页。
    5左思《三都赋序》中提及的前代赋家只有司马相如、班固、扬雄、张衡四家,可见他对四人作品的重视与熟悉。
    6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7,第733页。
    1这首诗前部的对比性意象结构与孔融的《岩岩钟山首》类似,下文有分析。
    2[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68,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67页。
    3“自昭帝封安世,至吉,传国八世,经历篡乱,二百年间未尝谴黜,封者莫与为此。”(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35,第1200页)“安世子孙相继,自宣、元以来为侍中、中常侍、诸曹散骑、列校尉者凡十余人。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宠贵,比于外戚。”(见[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59,第2657页)
    4[汉]司马迁:《史记》卷102,1959年,第2757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7,第733页。
    2《史记·儒林列传》:“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见[汉]司马迁:《史记》卷121,第3116页)
    3[汉]司马迁:《史记》卷44,1959年,第1839页。
    4[汉]司马迁:《史记》卷83,1959年,第2459-2469页。
    5[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卷6,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74页。
    2[汉]司马迁:《史记》卷83,第2465页。
    3[汉]司马迁:《史记》卷69,第2261页。
    4[三国魏]何晏注,[宋]刑昺疏《论语注疏》卷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91页。
    5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7,第733页。
    1余冠英选注:《汉魏六朝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第158-159页。
    2[汉]班固:《汉书》卷87,1962年,第3514页。
    3[汉]班固:《汉书》卷87,1962年,第3585页。
    1[汉]司马迁:《史记》卷87,1959年,第3063页。
    2[汉]班固:《汉书》卷87,1962年,第3575页。
    3[汉]班固:《汉书》卷87,1962年,第3575页。
    4汪荣宝:《法言义疏》卷3,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5页。
    5汪荣宝:《法言义疏》卷3,第49页。
    6[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4,第173页。
    7[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9,第409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7,第733页。
    2余冠英选注:《汉魏六朝诗选》,第159-160页。
    3汪荣宝撰:《法言义疏》卷3,第417页。
    4[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卷6,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77页。
    5《卜居》在汉魏时代多认为是屈原所作,此文以屈原事迹背景,写屈原被放逐之后向太卜郑詹尹问卜。屈原向郑詹尹连续发问,在苟且偷生、随波逐流、依附权贵与人格独立、直言进谏、困于贫穷之间如何选择,在屈原的人生中,他实际上是选择了后者,而屈原在文中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对奸佞邪行的控诉。
    6朱谦之:《老子校释》70章,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81页。
    1陈士珂辑:《孔子家语疏证》卷2,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第60页。
    2[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15,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75-676页。
    3[汉]洪兴祖:《楚辞补注》卷6,180页。
    4[汉]赵岐注,[汉]孙爽:《孟子注疏》卷7,第196页。
    5[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221,第990页。
    6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7,第733页。
    7余冠英选注:《汉魏六朝诗选》,第160页。
    1[汉]司马迁:《史记》卷86,第2528页。
    2[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卷6,178页。
    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7,第734页。
    1[汉]司马迁:《史记》卷112,第2953页。
    2[汉]司马迁:《史记》卷112,第2962页。
    3[汉]班固:《汉书》卷64,第2803页。
    4《汉书·朱买臣传》载:“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报女功。’妻恚怒日: ‘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见[汉]班固:《汉书》卷64,第2791页)
    5[汉]司马迁:《史记》卷56,第2052页。
    6[汉]司马迁:《史记》卷117,第3000页。
    7“填沟壑”化用朱买臣妻《汉书·朱买臣传》“终饿死沟中耳”句。
    1[三国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卷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5页。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1页。
    3《王力古汉语字典》说:“按,《说文》无迪字,原本作屯。”见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422页。
    4[三国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卷1,第33-37页。
    5幾指事情的苗头或预兆。《周易·系辞下》有“子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馋,下交不渎,其知幾乎?幾者,动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见[三国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 《周易正义》卷8,第308-309页)明智君子能从事物的先兆判断事件的走向与性质,自然可以趋吉避凶。
    6王弼注曰:“虽见其禽而无其虞,徒入于林中,其可获乎?幾,辞也。夫君子之动,岂取恨辱哉!故不如舍。”(见[三国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卷1,第36页)尚秉和云:“即鹿者,言至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7,第734页。
    2[清]郭庆藩:《庄子集释》卷1,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126页。
    3此诗见于《孔丛子》,是否确为孔子所作,难以确定,全诗为:“登彼丘陵,峛崺其阪。仁道在迩,求之若远。遂迷不复,自婴屯蹇。喟然回虑,题彼泰山。郁确其高,梁甫回连。枳棘充路,陟之无缘。将伐无柯,患兹蔓延。惟以永叹,涕黉潺湲。”(见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先秦诗卷2,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6页)
    4[南朝梁]萧统,(唐)李善注:《文选》卷2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992页。
    5原文:庄周家贫,故往贷粟於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
    1[汉]司马迁:《史记》卷87,第2539-2340页。
    2[汉]刘向集录:《战国策》卷3,第90页。
    1终其一生,左思对仕途都一直抱有强烈的兴趣。即便到晚年,一方面,其《白发赋》中以戏谑口吻,借白发之口以前代典故辩解,“二老归周,周道肃清”,吕尚与辛甲辅佐周武王灭商,“四皓佐汉,汉德光明”,商山四皓暮年归汉,都曾对朝政有功,以此申明晚年壮志。另一方面,又慨叹“河清难俟”的现实, “随时之变,见叹孔子”,只能如孔子般在川上发出: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叹息。左思有两首《招隐诗》,写访问隐逸之士途中所见山水景色,表露了对山林生活的向往,不过,左思终究是与隐逸之士是两类人,隐逸只是某种心灵境界的安慰或是避难全身的暂时之策,而不能成为他乐于实行的现实选择。
    1[唐]房玄龄等:《晋书》卷92,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75-2376页。
    2赵超:《汉魏晋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0-11页。
    3[唐]房玄龄等:《晋书》卷31,第957页。
    4徐传武先生通过对当时皇室婚姻年龄进行考证后,发现“当时婚俗年龄一般都在十五、六岁”,据此推测“左桑入宫时的年龄当在十七岁虚岁以下”(见徐传武:《左思左棻行年考辨》。徐传武:《左思左棻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1学者对左思生年考证观点不一,陆侃如判为公元250年(见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664页),徐传武判为生于公元248年(见徐传武:《左思左桑行年考辨》,第4页),本文非考证类研究,只做大致推断而不作精确论证,粗略设定250年左右为左思生年。
    2左思出身,既不是累世为大官的士族家族,比如金日磾家族、张安世家族,也不是手握大权的势族家族如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河内司马氏与河东裴氏,其当属于寒士。关于寒士,唐长孺先生说:“东晋南朝自称或被称为‘寒士’的,有的是自谦,有的是有意贬低,而大都是先代官位不显的士人,或者士族中的衰微房分。最基本的一点,他们仍是士人,不是寒人,这一点却往往易被忽视。”(见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53页)东晋南朝所指寒士实际是贵族中的没落分子,并非平民,本文以寒士泛指左思及前代家庭背景衰微不显的文人知识分子,并不一定为贵族后代。
    1陈寅恪:《魏晋南北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第1-21页。
    2在左思其他文学作品中的用典也常表现对寒士阶层的偏爱,比如《蜀都赋》中对司马相如、严君平、王褒、扬雄,四人都属寒族出身。(可参见[日]兴膳宏:《左思与咏史诗》。[日]兴膳宏:《六朝文学论稿》,岳麓书社,1986年,第59页)
    3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卷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335页。
    1皇后杨艳生性妒忌,不愿他人入宫与自己争宠,故意以借口使美丽女子落选,左芬等入选者多是相貌平常者。《晋书·杨皇后》载:“泰始中,帝博选良家以充后宫,先下书禁天下嫁娶,使宦者乘使车,给驺骑,驰传州郡,召充选者使后拣择。后性妒,惟取洁白长大,其端正美丽者并不见留。时卞藩女有美色,帝掩扇谓后曰:‘卞氏女佳。’后曰:‘藩三世后族,其女不可枉以卑位。’帝乃止。司徒李胤、镇军大将军胡奋、廷尉诸葛冲、太仆臧权、侍中冯荪、秘书郎左思及世族子女并充三夫人九嫔之列。”(见((唐)房玄龄等:《晋书》卷31,第957页)
    2[唐]房玄龄等:《晋书》卷31,第958页。
    3见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7,第731页。
    4《世说新语·文学》“左太冲作《三都赋》初成”条,刘孝标注引《左思别传》:“思为人无吏干,而有文才,又颇以椒房自矜,故齐人不重也”。(见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卷上,第134-134页)
    5程千帆:《左太冲咏史诗三论》。程千帆:《程千帆文集》第8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412页。
    1[汉]司马迁:《史记》卷57,第3053页。
    2[汉]班固:《汉书》卷87上,第3514页。
    3[南朝宋]范哗:《后汉书》,第1897页。
    4阴阳之术指阴阳家的理论学术。阴阳家始于战国时期,精通天文历法,并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社会人事,司马迁《论六家要旨》将阴阳家列为六家之首。汉代董仲舒将之引入天人感应的理论体系,建立起一套宇宙观。魏晋以后的阴阳之术融合天文、历法、择吉、占卜、风水、相术、养生等各类方术,种类不一。左思的阴阳之术或许是基于《周易》的一种方术。
    1程千帆:《左太冲咏史诗三论》,第413-414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6,第83页。
    2[日]兴膳宏:《左思与咏史诗》,第35页。
    3[日]兴膳宏:《左思与咏史诗》,第36-37页。
    1[德]W沃林格:《抽象与移情》,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7-18页。
    1王锺陵也曾注意到,左思《咏史八首》所体现的心理退缩,以及诗中历史感的生成超越了个人命运的感叹与哀伤,将诗人引向理性和深远的思考,最终造成个人心灵世界的丰富展示:“在现实的压抑面前¨他把自己收缩起来,缩小到三寸鹪鹩小鸟和小小田鼠的地步。在这种自我蜷缩之中不正是弥漫着一种对于社会世情的厌倦和冷漠?”“左思在这里正是把握到了一个有着长久意义的深刻的社会问题。由于这种历史思考成分的渗入,左思那自我蜷缩的对于社会世情的冷漠感中,就更多了一种深沉和严肃的意味。”(见王锺陵:《中国中古诗歌史——四百年民族心灵的展示》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92页)
    1[美]高友工,梅祖麟:《唐诗的魅力——诗语的结构主义批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68页。
    1 《诗经》中《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崧高》、《召旻》等诗,记述了周民族从发源、兴盛到衰弱的整个历史。这些诗作是类似于史诗的作品,有着集体创作的特点,重在民族历史记忆的保存与传承。
    2朱自清:《诗言志辨》。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69页。
    3[汉]司马迁:《史记》卷84,第2482页。
    4[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卷1,第51页。
    5[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卷1,第2-3页。
    1[南朝梁]钟嵘撰,陈廷杰注:《诗品注》卷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第28页。
    2[清]刘熙载:《艺概》卷2诗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4页。
    3钟嵘反对齐梁时代重视用典与声律的诗学,曾言:“直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乎用事?……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颜延、谢庄,尤为繁密,于时化之。故大明泰始中,文章殆同书抄。”(见[南朝梁]钟嵘撰,陈廷杰注:《诗品注》序,第4页)
    4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5,第170-页。
    1[清]王夫之,张国星校点:《古诗评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第151页。
    2《后汉书·班固传》载:“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尊法度,吏人苦之。”班固府中一个下人醉后阻挡洛阳令种兢车架,并当众辱骂,种兢慑于窦宪势力敢怒不敢言,怀恨在心。窦宪伏诛后,众官吏对班固家人及其奴婢的怨恨一同爆发,将班固下狱,班固死于狱中。(事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40下,第1386页)后有多位学者据此推论, 《咏史》为班固下狱时感诸子不肖所作(如刘永生编:《汉魏诗选》,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0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1,第352页。
    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2,第419-420页。
    1[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2,第147页。
    2逯钦立收入《李陵录别诗二十一首》(见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2,第341-342页。)。
    3左思的对比性用典技术更多可能源于赋体写作的对比技巧。在他《咏史诗》“梁习持魏郎,秦兵不敢出。李牧为赵将,疆场得清谧”(见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7,第734页),引史用典采用一种均衡的对比模式,其中仍保留有较多的叙事性成分。他《招隐诗》中,也运用了对比技巧描写自然景色,顾彬评论说:(《招隐诗》其一)“为人所熟悉的结构便是如北(山阴)与南(阳林)、远(第五、
    1[汉]班固:《汉书》卷64上,第2792页。
    1[魏]何晏注,(宋)刑昺疏:《论语注疏》卷15,第209页。
    1[清]王夫之评选,张国星校点:《古诗评选》卷4,第174页。
    2阮籍《咏怀诗》用典尽管“寄托遥深”,但现实指向性仍然很强。
    1[德]W·顾彬:《中国文人的自然观》,马树德译,第131页。
    1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卷4,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272页。
    1[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卷52,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908页。
    2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卷2,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65页。
    3[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总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4页。
    4[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中卷,第43页。
    1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卷2,第65页。
    2刘勰之文学观与沈约较为相近,《梁书·刘勰传》云:“勰自重其文眺,欲取定于沈约。约时贵盛,无由自达,乃负其书,侯约出,干之于车前,壮若货鬻者。约便命取读,大重之,谓为深得文理,常陈诸几案”。(见[唐]姚思廉:《梁书》卷50,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712页)
    3《南史·谢朓传》载,沈约曾赞谢诗“二百年来无此诗也”(见[唐]李延寿:《南史》卷19,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33页)。谢朓死后,他作《伤谢朓》一首“吏部信才杰,文锋振奇响。调与金石谐,思逐风云上。岂言陵霜质,忽随人事往。尺璧尔何冤,一旦同丘壤”(见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7,1983年,中华书局,第1653页)。
    4[唐]李延寿:《南史》卷22,第610页。
    1[唐]李延寿:《南史》卷22,第610页。
    2[唐]姚思廉:《梁书》卷33,第484-485页。
    3[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 《尚书正义》卷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9页。
    1[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158页。
    2[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29页
    3[明]王世贞著,罗仲鼎校注:《艺苑卮言校注》卷4,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第173页。
    4[日]古田敬一:《中国文学的对句艺术》,李淼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第150页。
    5杜晓勤:《盛唐“齐梁体”诗及相关问题考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64页。
    1杜晓勤:《盛唐“齐梁体”诗及相关问题考论》,第64页。
    2[美]孙康宜:《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钟振振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第69-70页。
    3[三国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卷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68页。
    4[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37,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87、1090页。
    5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卷5,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08页。
    1[晋]葛洪撰:《西京杂记》卷2。无名氏,[晋]葛洪:《燕丹子西京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2页。
    1[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卷52,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898-899页。
    2[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 《文选》卷1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66页。
    3
    4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167页。
    5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第168页。
    6刘师培:《中古文学史》。刘师培:《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93页。
    1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28页。
    2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第128页。
    3[南朝梁]沈约:《宋书》卷27,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8-1779页。
    4这种自然与文学的类比思维与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之开篇部分相近:“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此盖道之文也。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高卑定位,故两仪既生矣”。(见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卷1,第1页)
    1《周礼·春官·大师》云:“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郑玄注:“金,钟鎛也:石,磬也:土,埙也:革,鼓鼗也;丝,琴瑟也;木,柷敌也:匏,笙也:竹,管箫也。”(见[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2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07-608页)
    2[唐]李延寿:《南史》卷48,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196页。
    2[唐]李延寿:《南史》卷48,第1197页。
    3[南朝梁]钟嵘著,陈延杰注:《诗品》总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5页。
    1陈寅恪:《四声三问》。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377页。
    2饶宗颐:《印度波你仙之韦陀三声论略——四声外来说平议》。饶宗颐:《梵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82页。
    3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35页。
    4[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天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80页。
    5[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封氏闻见记校注》卷2,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3页。
    6[唐]皎然著,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7沈约出身世家大族,历仕宋、齐、梁三代,且是梁朝建国元老,地位甚高,影响很大。
    8[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卷52,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898页。
    1[唐]李延寿:《南史》卷4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95页。
    2[唐]姚思廉:《梁书》卷49,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690页。
    3[宋]沈括撰,胡道静校证:《梦溪笔谈校证》卷1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90页。 2001年,第367-368页。
    1郭绍虞:《声律说考辩》。郭绍虞:《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下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66页。
    2悉昙原指一种梵字字母,是几种记录梵语所用书体之一。我国古代多将梵字之书体及字母称作悉昙,而称梵语文法、语句解释等为梵音或梵语,悉昙之学泛指印度梵语的语法、文法等。
    1饶宗颐: 《文心雕龙声律篇与鸠摩罗什通韵——论四声说与悉昙之关系兼谈王斌、刘善经、沈约有关诸问题》。饶宗颐: 《梵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95页。
    2梅祖麟、梅维恒: 《梵文诗律和诗病说对齐梁声律形成的影响》。梅祖麟: 《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508-509页。
    3蒋述卓:《四声与佛经的转读》。蒋述卓:《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4页。
    4刘跃进:《永明诗歌评议》, 《文学评论》1996年02期。
    5陈顺智:《魏晋南北朝诗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89-214页。
    6有学者考证,四声的变化本来即汉语一种内在的特征,四声说只是对这种特征的理论总结。(见谢纪锋:《从说文读若看古音四声》。北京市语言学会编:《罗常培纪念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16-344页)
    7对于佛经转读对四声的影响之考证与研究,可进一步参考卢盛江《文镜秘府论汇考·天卷·论四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23-228页)。
    2《文镜秘府论·序》中,空海声称自己对声律的态度本来是“志笃禅默,不屑此事”,却看见“一多后生”“音响难默”,诗文声律黯淡无光,于是将前代与声律有关的十五种著作“削其重复,存其单号”归入自己著作中。(见(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天卷,第15页)《文镜秘府论》中引述前人文献甚多,保存不少前代珍贵资料,其中有些注明来源,有些未能明示,但空海自己所言常有“释曰”等字表明,因此也能够加以区分。
    3[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天卷,第23页。
    4任学良考证:“案此《四声谱》,即沈约《四声谱》也。安然《悉昙藏》所引《四声谱》,与此全同。《元和新声韵谱》所言四声配四方四时,其例亦同。又刘善经《四声指归》举沈约论四声配四时,与《元和韵谱》无殊;而《韵谱》复明言‘昔有梁朝沈约著立纽字之图’,是作者曾见及《四声谱》,并为其《韵谱》所本也。《日本见在书目》有《四声谱》一卷,尤足证弘法大师与安然所据之《四声谱》,即沈约《四声谱》也”。此段为王利器先生所引。(见[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天卷,第23页)
    5[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天卷,第23页。
    1[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天卷,第24-25页。
    2阴声韵是指韵尾是元音或无韵尾的韵,阳声韵指韵尾为鼻音m、n、ng的韵,入声韵指韵尾为塞音p、t、k的韵。
    1这里的横读、竖读是指最初的繁体竖排体式,现在的横排版本应将横、竖颠倒,以下将按现代版本说明,不再注明。
    2[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天卷,第26页。
    3反切法就是利用两个汉字前后相切,保持前字的声母与后字的韵母,如果反切前后两字声调相同,所切出的字就保持这个声调,例如,“郎”与“夷”字相切,就保留第二声,得“丽”字音(此处所举例字之声、韵、调,以现代汉语普通话为准。);如果反切前后两字声调不同,所切出的字就后字的声调,例如,“郎”与“口”字相切,就保留“口”的第三声,得“搂”字音。
    1[日]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天卷,第29页。
    3反语是南朝时期流行的一种文字游戏,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卷下云:“南北朝人作反语,多是双反,韵家谓之正纽、到纽。……陈后主名叔宝,反语为少福,少福为叔,福少为宝也”(见[清]顾炎武《音学五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52页)。此书中还收集不少例子,可见其流行。
    3[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天卷,第30页。
    4[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天卷,第30页。
    1唐代诗格类著作也多以具体诗作来说明格律,解释声病,是这种体例影响之体现。
    1周祖譔:《隋唐五代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9页。
    2周祖譔:《隋唐五代文论选》,第52页。
    3[唐]皎然著,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4[清]纪昀:《沈氏四声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57页。
    5[清]纪昀:《沈氏四声考》,第159页。
    1刘跃进:《四声八病二题》。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352-353页。
    2[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卷,第102页。
    3[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卷,第101页。
    4逯钦立:《四声考》。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14页。
    5[日]清水凯夫:《沈约八病真伪考》。[日]清水凯夫著:《六朝文学论文集》,韩国基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207页。
    6[日]井上一之:《沈约声病说新探》,《学海》2000年02期。 韵、傍纽、正纽》两篇论文,对沈约诗文做了大量统计,考辩精详,本文对其成果多有借鉴。
    2[日]清水凯夫:《沈约声律考——探讨平头、上尾、蜂腰、鹤膝》。(日)清水凯夫:《六朝文学论文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第218页。
    3[日]清水凯夫:《沈约声律考——探讨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第218页。
    4沈约在竞陵八友中属于长寿者,生年由齐入梁,一致活动频繁,在八友中也存诗最多。这些诗中有部分早年作品,这些作品不能代表永明体的基本理念与创作经验,只有永明诗人常用的五言四句、八句、十句诗才属于我们研究永明声律说与永明体的较可靠对象,下文将有辨析。
    5[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02页。
    1[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04页。
    2[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03页。
    3[日]清水凯夫:《沈约声律考——探讨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第224页。
    4[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05页。
    1[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06页。
    2[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07页。
    3[日]清水凯夫:《沈约声律考——探讨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第229页。
    4对象包括:魏晋4人所有五言诗,永明以后的4句至12句五言诗389首5706句。诗人包括:曹植、陆机、谢灵运、鲍照、沈约、王融、谢朓、萧纲、萧绎、庾肩吾、江总、常景、温子升、邢劭、魏收、阳休之、虞世南、许敬宗、上官仪、沈俭期、宋之问、崔融、苏味道、杨炯、杜审言、李峤。
    5卢盛江:《齐梁声律论的几个问题新探》,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第74页。
    6[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11页。
    1[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11-412页。
    2[日]清水凯夫:《沈约声律考——探讨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第230-231页。
    3[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15页。
    4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34页。
    1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卷,第134页。
    2[日]清水凯夫:《沈约声律考——探讨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第231页。
    3清水凯夫统计,如果除去重平声,沈约诗中重上、去、入三声的犯则诗只有二十四首四十四个,比重为首21%,联8%,已经较少。(见(日)清水凯夫:《沈约声律考——探讨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第232-234页)
    4[日]高木正一:《六朝律诗的形成》,郑清茂译, 《大陆杂志》1956年第13卷。
    5[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16页。
    6《南史·陆厥传》载:“时有王斌者,不知何许人,著《四声论》行于时。斌初为道人,博涉经籍,雅有才辩,善属文,能唱导,不修容仪。尝弊衣于瓦官寺听云法师讲《成实论》,无复坐处,唯僧正慧超尚空席,斌直坐其侧。超不能平,乃骂曰:‘哪得此道人,禄蔌似队父唐突人?’因命趋之。斌笑曰: ‘既有叙勋僧正,何为无队父道人?’不为动。而抚机问难,辞理清举,四座属目,后还俗,以诗乐自乐。人莫能名之。”见[唐]李延寿:《南史》卷48,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197页。
    1[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19页。
    2[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24页。
    3此诗见《文镜秘府论》所引,为南朝齐诗人虞炎《玉阶怨》,但其他版本文字略有不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为:“紫藤拂花树,黄鸟度青枝。思君一叹息,苦泪应言垂。”见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齐诗卷5,1983年,中华书局,第1459页。
    4[日]清水凯夫:《沈约声律考——探讨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第244-247页。
    5[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26页。
    6[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27页。
    1[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28页。
    2[日]清水凯夫:《沈约声律考——探讨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第248-249页。
    3[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32页。
    4[日]清水凯夫:《沈约声律考——探讨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第250页。
    5[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28页。
    1[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31-432页。
    2[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29页。
    3[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32页。
    4[日]清水凯夫:《沈约声律考——探讨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第262页。
    1[日]清水凯夫:《沈约声律考——探讨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第264页。
    2[日]清水凯夫:《沈约声律考——探讨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第264-265页。
    3[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34页。
    1[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35页。
    2[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32页。
    3[日]清水凯夫:《沈约声律考——探讨平头、上尾、蜂腰、鹤膝》,第267页。
    1[唐]姚思廉:《梁书》卷1,第2页。
    1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第44-50页。
    2[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53页。
    3[清]姚范:《援鹑堂笔记》卷44,道光本。
    1[清]冯班:《钝吟杂录》卷5。王云五主编:《从书集成初编·钝吟杂录论学三说》,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67-68页。
    2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第107页。
    3本文引用萧纲、萧绎、颜延之、谢灵运诗歌数量统计数据,见刘跃进: 《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107-108页。
    1刘跃进严格律句包括五言诗四种基本律句:“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以及启功先生推定也应归为严格律句的三种常用律句变式: “平仄仄平平”,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见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第114页。
    2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第115页。
    3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第116页。
    4刘跃进所谓特殊律句指违反基本律句格式的几种变式,因为使用频繁,因此可以视为一种特殊律句,具体为王力《汉语诗律学》所列举的四种:“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见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第120页。
    5表格引自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第124页。
    1数据见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第134页。
    2指律诗的律联之间,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以平仄相粘的方式连接成整体。
    3指律诗的律联之间,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以平仄相对的方式连接成整体。
    4指律诗的律联之间,上联对句与下联出句时而以平仄相对,时而以平仄相粘的方式连接成整体。
    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82页。
    2王力:《汉语诗律学》,第384页。
    3刘跃进:《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第125页。
    4依据王力先生对五言诗四种基本句式的编号:1.仄仄平平仄(a):2.仄仄仄平平(A):3.平平平仄仄(b);4.平平仄仄平(B)。见王力:《汉语诗律学》,第74页。启功先生将“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也归于严格的律句形式。此外,王力先生也指出“平平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b)的变型,一种特定的平仄格式,应该也被视为合律句。在遵守不出现“孤平”(指B式句(平平仄仄平)中,五言诗第一字、七言诗第三字的平声不能改为仄声,否则除了韵脚之外就只剩下了一个平声字)、“三平调”(A式句(仄仄仄平平)中,五言诗第三字、七言诗第五字的仄声字不能改为平声字,否则后半句就会出现三平相连的现象)的原则下,按一、三、五字可平可仄的方法,可以得到以下变式:a: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仄;b: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A:平仄仄平平;B: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本文将律句(总共14种)的基本格式与变式都直接称为a、b、A、B等,不予区别。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6,第1633页。
    2本文在分析诗句时为方便起见,以平代表平声,以仄表示仄(上去入)声。各首诗所属中古音是查询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并参校《王力古汉语字典》得来。
    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齐诗卷2,第1400页。
    4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齐诗卷4,第1440页。
    5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齐诗卷4,第1446页。
    6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6,第187页。
    7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9,第262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37页。
    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8,第230页。
    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0,第287页。
    4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0,第291页。
    5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30页。
    6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39页。
    7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12,第339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齐诗卷4,第1439页。
    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7,第1649页。
    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齐诗卷3,第1415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齐诗卷3,第1415页。
    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齐诗卷3,第1416页。
    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3,第622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4,第1204页。
    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齐诗卷3,第1420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齐诗卷2,第1389页。
    2杜晓勤:《从永明体到沈宋体——五言律体形成过程之考察》。荣新江:《唐研究》第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23页。
    3如:杨曦《紫微吟此再三》:“玄清眇眇观,落景出东淳。愿得绝尘友,萧萧罕世营。”(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21,第1104页。)平仄格式为bA'aB: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王僧达《诗》:“初樱动时艳,擅藻灼辉芳。缃叶未开芷,红葩已发光。”(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6,第1241页。)平仄格式为bA'aB: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鲍照《采菱歌》之一:“骜舲驰桂浦,息棹偃椒潭。箫弄澄湘北,菱歌清汉南。”(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7,第1270页。)平仄格式为bA'aB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7,第1657页。
    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1,第1517页。
    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1,第1517页。
    4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6,第1622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6,第1640页。
    2杜晓勤:《从永明体到沈宋体——五言律体形成过程之考察》,第123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齐诗卷2,第1396页。
    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齐诗卷3,第1446页。
    1雨作名词时,指从云层落下的雨水,读上声;雨作动词时,指下雨,读去声。此处“零雨”与“晨风”相对,后接动词“被”,应属于名词。
    2[清]纪昀:《沈氏四声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59页。
    1杜晓勤:《从永明体到沈宋体——五言律体形成过程之考察》,第125页。
    2杜晓勤:《从永明体到沈宋体——五言律体形成过程之考察》,第128页。
    3杜晓勤:《从永明体到沈宋体——五言律体形成过程之考察》,第128页。
    1[北周]李昶:《答徐陵书》。[清]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集13《全后周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70页。
    2[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12-413页。
    1[美]杨慎:《升庵诗话》卷8。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87页。
    2从聂永华的统计中可以看出初唐宫廷诗的盛况:“《全唐诗》收录94年间存有作品的诗人共220余家,其中210多家是宫廷君臣、后妃,占初唐诗人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强”,“在这220多位诗人中,剔除重出和一些诗人入唐前的作品,共得2444首,其中可以确定认为写于宫廷范围的诗约1520首,余下仅920首”。(见聂永华:《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5页。)
    3《全唐诗》收李世民诗86首,数量局此宫廷诗人群体之冠,其题材以纪行、咏怀、写景、咏物为主。
    1如葛晓音将初唐宫廷诗划分为三个阶段,“箴规型”、“颂美型”、“娱乐型”。(见葛晓音:《论宫廷诗人在初唐诗歌艺术发展中的作用》。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4-25页。)
    2[美]宇文所安:《初唐诗》,贾晋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7页。
    3[美]宇文所安:《初唐诗》,第7页。
    4[美]宇文所安:《初唐诗》,第8页。
    1[美]宇文所安:《初唐诗》,第8页。
    2[美]宇文所安:《初唐诗》,第10页。
    3[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80,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743页。
    1朱晓海:《“绮错”、“绮靡”解》,《清华学报》,1995年25卷第1期,第27-49页。
    2[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540,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6216页。
    1[唐]上官仪:《笔札华梁》。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7页。
    2闻一多:《类书与诗》。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3页。
    1[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40,第508-509页。
    1[唐]刘餗:《隋唐嘉话》,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2页。
    2古诗所咏牵牛织女故事,本人有《古诗牵牛织女典故考》一文详述之。
    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1,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49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卷3,第2497页。
    2曹植《蝉赋》里有这样的句子:“皎皎贞素,侔夷节兮:帝臣是戴,尚其洁兮。”(见赵幼文:《曹植集校注》卷1,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93页。)
    3[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98-521页。
    4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卷3,第453页。
    5与上官仪时代较近的骆宾王有《在狱咏蝉》诗,所咏主题与比兴技术与曹植一致,诗云: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自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见[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78,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48页。)
    1《入朝洛堤步月》中,出句所用曹操诗典收于《艺文类聚》卷92“鸟部下”“鹊”条目下,对句所用张正见诗典收于《艺文类聚》卷97“鳞介部下”“虫豸部”“蝉”条目下。这或许源于上官仪对《艺文类聚》的熟悉。
    2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卷7,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447页。
    1初唐时期诗格类著作中,对偶分类有:佚名《文笔式》:的名对、隔句对、双拟对、联绵对、互成对、异类对、赋体对、双声对、叠韵对、回文对、意对、头尾不对、总不对对。佚名《诗格》:的名对、隔句对、双拟对、联绵对、互成对、异类对、赋体对。元兢《诗髓脑》:正对、异对、平对、奇对、同对、字对、声对、侧对。崔融《唐朝新定诗格》:切对、双声对、叠韵对、字对、声对、字侧对、切侧对、双声侧对、叠韵对。(以上内容参见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8-138页。)
    2[唐]上官仪:《笔札华梁》,第69页。
    3[唐]上官仪:《笔札华梁》,第42页。
    1沈约的声律论以颜色、声音的多样对比的和谐性存在类比文学声律与刘勰《文心雕龙·原道》以道类比文,都是借由自然形式美与文艺形式美类比的方法论,作为立论之基。
    2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增订文心雕龙校注》卷7,第447页。
    1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音乐美》。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16页。
    2[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40,第508页。
    3此句中“蝉影”仍是用陈正见《寒树晚蝉疏》诗典故,取秋日寒蝉的字面意义。
    1[日]古田敬一:《中国文学的对句艺术》,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第185页。
    2[日]古田敬一:《中国文学的对句艺术》,第186页。
    1数据见下文表1。
    1[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442页。
    2旧题[唐]王昌龄撰:《诗中密旨》。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91页。
    3杨文惠:《五言诗声律的形成》,“台湾清华大学”2006年中国文学系博士论文,第73页。
    4[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06页。
    5[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11-412页。
    1[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0上,1975年,第4997页。
    2汉武帝时,因李延年善新声,任命为协律都尉,延至明代,中央政府主管郊庙太乐祭祀的太常寺一直设有协律郎。协律郎,是与音乐有关的官职。元兢既然任此职位,必然通晓音乐乐律,他诗学理论中对诗歌内在音乐性的高度敏感与重视,对五言诗律句、粘对规则的提炼,或许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职业素养(巧合的是沈佺期也曾任此官职)
    3周祖譔:《隋唐五代文论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49-50页。
    1[唐]元兢:《诗髓脑》。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18页。
    2张伯伟:《(诗髓脑)解题》。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汇考》,第112页。
    3[南朝梁]沈约:《宋书》卷27,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8-1779页。
    4[唐]元兢:《诗髓脑》,第114页。
    5[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卷21上,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957-958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30,第2176-2177页。
    2[日]弘法大师著,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天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02页。
    1[唐]元兢:《诗髓脑》,第115页。
    1[唐]元兢:《诗髓脑》,第116页。
    2“暝”,《汉字古音手册》收为古音平声字(见郭锡良;《汉字古音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81页。),《王力古汉语字典》注明,“暝”作昏暗义时为平声字,作天黑、日暮义时为去声字,(见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中华书局,2000年,第441页)。谢诗“暝色”与“夕霏”相对,意义相同,指傍晚的光亮,应该作去声解。
    1[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西卷,第413页。
    1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91页。
    2[唐]元兢:《诗髓脑》,第119页。
    1[唐]元兢:《诗髓脑》,第120页。
    2[唐]元兢:《诗髓脑》,第118页。
    1[唐]元兢:《诗髓脑》,第119页。
    1(宋)欧阳修,(宋)宋祁:《新唐书》卷201,中华书局,1975年,第5738页。
    2(宋)欧阳修,(宋)宋祁:《新唐书》卷202,第5751页。
    3(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清董皓等编:《全唐文》卷65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946页。
    4(唐)皎然注,李壮鹰校注:《诗式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205-206页。
    5[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沧浪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48页。
    1[明]王世贞著,罗仲鼎校注:《艺苑卮言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90年,第160页。
    2[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58页。
    3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7-32页。
    4徐青:《南北朝律诗和诗律概要》, 《湖州师专学报》1993年02期,第36页。
    5刘宝和:《律诗不完成于沈宋》,《中州学刊》1984年03期。
    6葛晓音:《创作范式的提倡和初盛唐诗的普及——从(李峤百咏)谈起》,《文学遗产》1995年第6期。
    7韩成武、陈菁怡:《杜审言与五律、五排声律的定型——兼述初唐五律、五排声律的定型过程》,《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112页。
    8邝健行:《初唐五言律体律调完成过程之观察》, 《唐代文学研究》1992年第3辑,第507-521页。
    1马茂元:《读两(唐书·文艺(苑)传)札记》。马茂元:《晚照楼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05-106页。
    2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第二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297页。
    3杜晓勤:《从永明体到沈宋体——五言律体形成过程之考察》。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二卷,1996年,第155页。
    4此表数据与设计原引自杨文惠《五言律诗声律的形成》之第三章“初唐前期‘声律’的发展与实践”引者对条目略有删减,并将每位诗人生卒年加上。见杨文惠:《五言律诗声律的形成》,“台湾清华大学”2005年中国文学系博士学位论文,第84-85页。
    1杨文惠所设立的律句以五言句中二、四字平仄交替推出的16种可能律句,外加王力所说“平平仄平仄”与它首字可平可仄时的“仄平仄平仄”的变式,共18种。这种设定没有排除“犯孤平”及“三平调”的三种类型,以及王力所说“平平仄平仄”格式第一字不是可平可仄的情况,与王力诗律学判定的14种基本律句格式不同,标准较宽泛。该表统计对象为五言平声韵诗,存诗10首以上诗人9人,存诗10首以下诗人合为一列。“律句比”指律句在全部诗句中的比例,“对比”指一联上下句使用对式律(第二、四字平仄相对)的诗联在全部诗联中的比例,“粘比”指上下联相接的两句使用粘式律(第二字平仄相同),“律诗比”指合乎粘对律的严格入律的诗在五言平声韵诗所占比例。
    1此表整理自杨文惠《五言律诗声律的形成》之第四章“初唐后期‘声律’的发展与实践”对初唐后期诗人的统计数据与表格,原表统计了李峤(将律化意识较强的《百咏》单列)、宋之问、陈子昂、沈佺期、骆宾王、卢照邻、王勃、张鷟、李又、杜审言、杨炯、崔湜、郑愔、徐彦伯、刘希夷、上官昭容(上官婉儿)、董思恭、苏味道、刘宪、崔融、武则天等21位诗人平声韵五言诗的律化情况。引者保留原表格设计,引用陈子昂、“初唐四杰”、上官婉儿、“文章四友”、“沈、宋”等12位诗人的数据,并对12人的平声韵五言诗数目目、“对比”、“粘比”、“律诗比”、平起律联数、仄起律联数的总数与比例进行了统计,并增加每人五言平声韵诗数目一列。(见杨文惠:《五言律诗声律的形成》,“台湾清华大学”2005年中国文学系博士学位论文,第114-116页。)
    1见杨文惠:《五言律诗声律的形成》,“台湾清华大学”2005年中国文学系博士学位论文,第114-116页。
    1本文所指bA联与aB联,均包含变式在内。
    2王力:《汉语诗律学》,第384页。
    3杜晓勤统计,沈约、王融、谢眺三人诗中的诗句的平均比例中,a式句占11.66%,b式句占20.16%,A式句占32.82%,B式句占12.16%,其中以b、A两种句式最多,约占一半。杜晓勤:《从永明体到沈宋体——五言律体形成过程之考察》。荣新江主编:《唐研究》第二卷,1996年,第133页。
    4杜晓勤:《从永明体到沈宋体——五言律体形成过程之考察》,第124页。
    1杜晓勤:《从永明体到沈宋体——五言律体形成过程之考察》,第124-133页。
    2杨文惠与杜晓勤统计方法不同,杨文惠统计对象为全部五言平韵诗,而其律句格式标准较宽,杜晓勤统计对象为五言近体诗,律句格式依王力标准,因此两人的数据也不相同,但其整体的数据从观察律化运动的一般趋势而言都具有参考意义。
    3王志华:《五言律奠基者旧说应予推翻——重评王绩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晋阳学刊》1990年03期。
    4杜晓勤:《从永明体到沈宋体——五言律体形成过程之考察》,第131页。
    5[美]宇文所安:《初唐诗》,第3页。
    6吕才:《王无功文集序》。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第1部第3册卷131,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1871页。
    1葛晓音:《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94页。
    2杜晓勤:《从永明体到沈宋体——五言律体形成过程之考察》,第131页。
    3杜晓勤从两个方面分析了王绩对庾信新体诗声律技巧的继承与发展:1.庾信、王绩诗中运用最多的都是a、b、A、B四种律句形式;2.庾信、王绩诗中运用的主要联式是都是bA联与aB联,大大增加了粘式律的形成机会。从杜晓勤的统计数据来看,庾信与王绩在四种句式与bA联、aB联的分布比例很近似。以上内容参见杜晓勤: 《从永明体到沈宋体——五言律体形成过程之考察》,第131-134页。
    4[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37,第482页。
    1[清]沈德潜选注:《唐诗别裁集》卷9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88页。
    1[清]彭定求等编: 《全唐诗》卷43,第534页。
    1[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4,第912页。
    2思作动词“想念”义及语助词时为平声,做名词“心绪、情怀”义时为去声,(见王力主编:《王力古汉语字典》,第309页)。《汉字古音手册》未作分别,据本诗声律应从王力说。
    3[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84,第912页。
    1[唐]房玄龄等:《晋书》卷34,中华书局,1974年,第1020页。
    2[唐]房玄龄等:《晋书》卷34,第1031页。
    1[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62,第734页。
    2汉末达官贵人云集宜城山下之庙,他人因此处繁盛称为冠盖里。章华台为楚灵王所建,古称华丽。故地曾经繁华喧嚣,而今却颓败冷寂,今非昔比。
    1[元]方回:《瀛奎律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9页。
    2[元]方回:《瀛奎律髓》,第79页。
    3[南朝梁]钟嵘著,陈廷杰注:《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第4页。
    4[明]胡应麟:《诗薮》内篇卷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41页。
    5[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秦克诚点校:《日知录》卷21,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第743页。
    6余冠英:《七言诗起源新论》。余冠英:《汉魏六朝诗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141页。
    1王力:《汉语诗律学》,第16页。
    2王力:《汉语诗律学》,第17页。
    3[明]胡应麟:《诗薮》内篇卷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第45页。
    4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7,第1274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9,第1305页。
    2[明]许学夷:《诗源辩体》卷7,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118页。
    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周诗卷2,第2352页。
    4“促柱”与《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音响—何悲,弦急知柱促”用典相似,皆引《说苑·尊贤》:“应侯曰:‘今日之琴,一何悲也!’贾午子曰:‘夫张急调下,故使人悲耳。’”“繁弦”引汉蔡邕《琴赋》:“清声发兮五音举,韵宫商兮动徵羽,曲引兴兮繁弦抚。然後哀声既发,秘弄乃开”。子夜指子夜歌,《唐书·乐志》云:“《子夜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此句引三个典故,都是取音乐悲哀的意义。前溪曲为古乐府吴声舞曲,《宋书·乐志一》:云“《前溪哥》者, 晋车骑将军沉充所制。”第三句典出《汉书·朱博传》“是时御史府舍百余区……又其府中列柏树,常有野乌数千栖宿其上……乌去不来者数月,长老异之。”第四句典出《后汉书·五行志》, “桓帝之初,京都童谣曰: ‘城上乌,尾毕逋。公为吏,子为徒……’”,原典以高城上的摇尾的乌鸦比喻独揽大权的权贵。第五句用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故事,相如曾琴挑卓文君,后卓文君又曾作《白头吟》止相如变心。第六句用苏蕙故事,前秦是秦州刺史窦滔妻织锦缎成回文诗止窦滔另娶。
    1[清]刘熙载:《艺概》卷2诗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57页。
    2闻一多:《四杰》。闻一多:《唐诗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6页。
    3王力:《汉语诗律学》,第75页。
    4王力:《汉语诗律学》,第234页。
    5[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190中,第5017页。
    1[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96,第1041页。
    2[明]谢榛著,宛平校点:《四溟诗话》卷4,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第122页。
    1[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96,第1043页。
    2尾联上句用了七言律句“仄仄平平平仄仄”的一种特殊格式“仄仄平平仄平仄”。
    古人以为冬季迁徙至南方的大雁到衡阳这里就不再南飞而停留,衡山因此有回雁峰等名胜。班固《西京赋》有“南翔衡阳”(见[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卷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6页),庾信《和侃法师三绝诗》有“近学衡阳雁,秋分俱渡河”(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周诗卷4,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401页),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有“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见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周绍良主编:《全唐文新编》第1部第4册卷181,第2103页),沈佺期用这个典故意在以人雁相比,含蓄表示自己不愿难行的心情,吐露焦灼的归心
    2[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10,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78页。
    3见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叶嘉莹:《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51页。
    4杜诗虚实对偶的基本技术,可以参见齐文榜:《虚实对偶与杜诗变体》,《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6期。
    5叶嘉莹:《论杜甫七律之演进及其承先启后之成就》,第138页。
    1张节末:《作为审美游戏的杜甫夔州七律——以中古诗歌律化运动为背景》,《学术月刊》2009年09期,第117页。
    2[美]宇文所安:《盛唐诗》,贾晋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6-11页。
    1朱光潜:《诗论》,第162-164页。
    1朱光潜:《诗论》,第18-36页。
    2汉赋铺排文字、隶事用典、状物写景的铺张扬厉文风,与其所具有的政治讽喻功能严重不均衡。扬雄“文人之赋”与“辞人之赋”,即是对赋偏于游戏形式与政治寄托功能的区分,他晚年放弃赋的写作,可以视作是对赋中政治批评意义湮没于形式游戏的一种反应。
    1.《八代诗史(修订本)》,葛晓音,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巴赫金全集》,[俄]巴赫金著,白春仁、顾亚玲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3.《白话文学史》,胡适,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4.《北美中国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乐黛云、陈钰编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5.《北齐书》,[唐]李百药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6.《北史》,[唐]李延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沧浪诗话校释》,[宋]严羽著,郭绍虞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8.《曹植集校注》,赵幼文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9.《插图本中国文学史》,郑振铎,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10.《禅宗美学》,张节末,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陈世骧文存》,陈世骧,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陈书》,[唐]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3.《陈寅恪集》,陈寅恪,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14.《程千帆文集》,程千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4.《抽象与移情》,[德]W·沃林格著,王才勇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16.《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考论》,聂永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7.《初唐诗》,[美]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18.《楚辞补注》,[宋]洪兴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9.《传统文学与类书之关系》,方师铎,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
    20.《春秋公羊传注疏》,[汉]公羊寿传,[汉]何休解诂,[唐]徐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1.《春秋谷梁传注疏》,[晋]范宁集解,[唐]杨士勋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2.《春秋左传正义》,[周]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2.《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辞海编辑委员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年。
    23.《带经堂诗话》,[清]王士祯著,夏闳点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24.《对偶辞格》,朱承平,岳麓书社,2003年。
    25.《钝吟杂录》,[清]冯班著。《丛书集成初编·钝吟杂录论学三说》,王云五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
    26.《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俄]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27.《尔雅注疏》,[晋]郭璞注,[宋]刑昺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8.《法国汉学家论中国文学——古典诗词》,钱林森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
    29.《法言义疏》,汪荣宝,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30.《梵学集》,饶宗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1.《风与云:中国诗文论集》,[日]小川环树著,周先民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2.《封氏闻见记校注》,[唐]封演撰,赵贞信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3.《佛典与南朝文学》,龚贤,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34.《佛教与永明文学批评》,高文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6年。
    35.《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蒋述卓,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36.《宫体诗派研究》,石观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37.《古代汉语(校订重排本)》,王力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38.《古典诗律史》,徐青,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39.《古诗评选》,[清]王夫之评选,张国星校点,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40.《古诗赏析》,[清]张玉谷著,许遗民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41.《古诗十几首汇说赏析与研究》,张清钟,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
    42.《古诗十九首初探》,马茂元,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43.《古诗十九首集释》,隋树森,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44.《古诗十九首研究》,贺扬灵,上海:大光书局,1935年。
    45.《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歌研究》,木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46.《古诗源》,[清]沈德潜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47.《国外学者看中国文学》,侯健编,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2年。
    48.《韩诗外传集释》,[汉]韩婴撰,许维通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9.《汉赋源流与价值之商榷》,简宗梧,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50.《汉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51.《汉魏晋南北朝墓志汇编》,赵超,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
    52.《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罗长培、周祖谟,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53.《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54.《汉魏六朝诗:走向顶峰之路》,张亚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55.《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吴小如等编,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
    56.《汉魏六朝诗讲录》,叶嘉莹,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57.《汉魏六朝诗论丛》,余冠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6年。
    58.《汉魏六朝诗选》,余冠英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59.《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逯钦立,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60.《汉语诗律学》,王力,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61.《汉语现象学论丛》,启功,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62.《汉字的魔力——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葛兆光,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63.《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64.《互文性研究》,[法]萨莫瓦约著,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65.《淮南子校释》,张双棣校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66.《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67.《迦陵论诗丛稿》,叶嘉莹,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68.《晋书》,[唐]房玄龄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69.《旧唐书》,[后晋]刘咰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70.《孔子家语疏证》,[清]陈士珂辑,上海:上海书店,1987年。
    71.《狂与逸》,张节末,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72.《老子校释》,朱谦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73.《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74.《历代诗话》,[清]何文焕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75.《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76.《梁书》,[唐]姚思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77.《列仙传》,[汉]刘向撰,钱卫语释,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年。
    78.《六朝诗歌语词研究》,王云路,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79.《六朝文学论稿》,[日]兴膳宏,岳麓书社,1986年。
    80.《六朝文学论文集》,[日]清水凯夫著,韩国基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年。
    81.《六朝选诗定论》,[清]吴淇著,汪俊、黄进德点校,扬州:广陵书社,2009年。
    82.《六朝作家年谱辑要》,刘跃进,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83.《论语注疏》,[魏]何晏注,[宋]刑昺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84.《罗常培纪念论文集》,北京市语言学会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85.《罗根泽古典文学论文集》,罗根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86.《吕氏春秋》,[汉]高诱注,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87.《马茂元说唐诗》,马茂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88.《毛诗正义》,[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89.《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梅祖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90.《美典:中国文学研究论集》,[美]高友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91.《美学散步》,宗白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92.《门阀士族与永明文学》,刘跃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
    93.《孟子注疏》,[汉]赵岐注,[宋]孙爽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94.《梦溪笔谈校证》,[宋]沈括撰,胡道静校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95.《南北朝文学编年史》,曹道衡,刘跃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96.《南朝佛学与文学——以竟陵“八友”为中心》,谭洁,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
    97.《南朝文学与北朝文学研究》,曹道衡,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
    98.《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99.《南史》,[唐]李廷寿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00.《牛津简明音乐词典》,[英]肯尼迪、布尔恩编,唐其竞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
    101.《齐梁诗歌向盛唐诗歌的嬗变》,杜晓勤,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
    102.《清诗话》,王夫之等撰,丁福保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03.《清诗话续编》,郭绍虞编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104.《全汉赋评注》,龚克昌等评注,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3年。
    105.《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106.《全唐诗》,[清]彭定求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107.《全唐诗典故辞典》,范之麟、吴庚舜主编,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9年。
    108.《全唐文》,[清]董皓等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09.《全唐文新编》,周绍良主编,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110.《全唐五代诗格汇考》,张伯伟,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111.《全魏晋赋校注》,韩格平等,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
    112.《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刘俊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113.《日知录》,[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秦克诚点校,长沙:岳麓书社,1994年。
    114.《三国志》,[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15.《山水诗前史》,何国平,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
    116.《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葛晓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
    117.《商君书尸子》,商鞅、尸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18.《尚书正义》,[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9.《沈俭期诗集校注》,连波、查洪德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120.《沈俭期宋之问集校注》,陶敏、易淑琼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121.《沈氏四声考》,[清]纪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22.《沈约及其学术探究》,姚振黎,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123.《沈约年谱》,[日]铃木虎雄著,马导源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
    124.《沈约研究》,林家骊,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5.《盛唐诗》,[美]宇文所安著,贾晋华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126.《诗词曲语辞汇释》,张相,北京:中华书局,1953年。
    127.《诗词曲语辞例释》,王锳,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28.《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葛晓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29.《诗集传》,[宋]朱熹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130.《诗镜》,[明]陆时雍选评,任文京、赵东岚点校,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10年。
    131.《诗论》,朱光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32.《诗品注》,[南朝梁]钟嵘撰,陈廷杰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
    133.《诗式校注》,[唐]皎然著,李壮鹰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134.《诗薮》,[明]胡应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135.《诗文声律论稿》,启功,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36.《诗源辩体》,[明]许学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137.《十三经注疏》,[清]阮元校刻,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38.《史记》,[汉]司马迁撰,[宋]裴驷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39.《世界诗学大辞典》,乐黛云、叶朗、倪培耕主编,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年。
    140.《世说新语校笺》,徐震堮,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41.《抒情与描写:六朝诗歌概论》,[美]孙康宜著,钟振振译,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142.《说文解字注》,[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43.《说苑校证》,[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44.《四溟诗话》,[明]谢榛著,宛平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145.《宋书》,[南朝梁]沈约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46.《隋书》,[唐]魏征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47.《隋唐嘉话》,[唐]刘餗,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48.《隋唐五代文论选》,周祖譔,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149.《随园诗话》,[清]袁枚,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150.《他山的石头记——宇文所安自选集》,[美]宇文所安,田晓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
    151.《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贾晋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52.《唐人律诗笺注集评》,陈增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3年。
    153.《唐诗百话》,施蛰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54.《唐诗别裁集》,[清]沈德潜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155.《唐诗的魅力——诗语的结构主义批评》,[美]高友工,梅祖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156.《唐诗汇评》,陈伯海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
    157.《唐诗杂论》,闻一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158.《唐诗综论》,林庚,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159.《唐宋律诗流变研究》,陈静,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160.《晚照楼论文集》,马茂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61.《王力古汉语字典》,王力主编,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62.《魏晋南北朝诗学》,陈顺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163.《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63.《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164.《魏晋南北史讲演录》,陈寅恪,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
    165.《魏晋文学史》,徐公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166.《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67.《魏晋艺术精神研究》,郭世轩,合肥:黄山书社,2011年。
    168.《魏书》,[北齐]魏收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69.《文境秘府论校注》,[日]弘法大师原撰,王利器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1 70.《文镜秘府论汇校汇考》,[日]遍照金刚撰,卢盛江校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71.《文心雕龙札记》,黄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172.《文选》,[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唐]吕延济、[唐]刘良、[唐]张铣、[唐]吕向、[唐]李周翰注,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73.《文选》,[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74.《文学符号学》,赵毅衡,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0年。
    175.《文学理论批评术语汇释》,王先霈、王又平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176.《文学批评原理》,[英]艾·阿·瑞恰慈,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
    177.《文学原理》,王元骧,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
    178.《闻一多论古典文学》,郑临川整理,重庆:重庆出版社,1984年。
    179.《吴越春秋》,[东汉]赵晔撰、吴庆峰点校,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
    180.《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81.《孝经注疏》,[唐]李隆基注,[宋]刑昺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82.《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83.《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法]热拉尔·热奈特,王文融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84.《荀子集解》,[清]王先谦撰,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185.《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王利器,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186.《燕丹子西京杂记》,无名氏、[晋]葛洪著,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87.《一代辞宗——沈约传》,林家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
    188.《仪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89.《义门读书记》,[清]何焯,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90.《艺概》,[清]刘熙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91.《艺文类聚》,[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92.《艺苑卮言校注》,[明]王世贞著,罗仲鼎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
    193.《音学五书》,[清]顾炎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194.《音韵学教程(第三版)》,唐作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95.《瀛奎律髓》,[元]方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96.《永明体到近体》,何伟棠,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197.《永明体与音乐关系研究》,吴相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98.《永明新变阐微》,王俊英,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
    199.《用典研究》,罗积勇,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2 00.《游国恩学术论文集》,游国恩,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201.《原诗》,[清]叶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202.《援鹑堂笔记》,[清]姚范:道光年刻本。
    204.《增订文心雕龙校注》,黄叔琳注、李详补注、杨明照校注拾遗,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205.《战国策》,[汉]刘向集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06.《昭昧詹言》,[清]方东树著,旺绍楹校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
    207.《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郭绍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08.《政治兴变与唐诗演化》,胡可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09.《中古文学史论文杂记》,刘师培,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210.《中古文学史论》,王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211.《中国古代铜镜》,孔祥星、刘一曼,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212.《中国古典文学的对偶艺术》,傅佩韩,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
    213.《中国历代文论选》,郭绍虞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14.《中国历史人物生卒年表》,吴海林、李延沛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215.《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216.《中国诗歌原理》, [日]松浦友久著,孙昌武、郑天刚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年。
    217.《中国诗画语言研究》,[法]程抱一著,涂卫群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218.《中国诗论史》,[日]铃木虎雄著,许总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219.《中国诗史》,[日]吉川幸次郎,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
    220.《中国诗史》,陆侃如、冯沅君,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221.《中国诗学》,[美]刘若愚著,赵执声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 0年。
    222.《中国诗学大辞典》,傅璇琮等,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
    223.《中国诗学六论》,李壮鹰,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
    224.《中国诗学批评史》,陈良运,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225.《中国诗学思想史》,肖华荣,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226.《中国诗学通论》,袁行霈、孟二冬、丁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
    227.《中国文人的自然观》,[德]w·顾彬:马树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228.《中国文学的对句艺术》,[日]古田敬一,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版。
    229.《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230.《中国文学理论》,[美]刘若愚,杜国清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231.《中国文学理论史》,蔡钟翔、黄保真、成复旺,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年。
    232.《中国文学论集》,徐复观,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233.《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
    234.《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235.《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朱东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36.《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237.《中国文学史》,[日]吉川幸次郎著,陈顺智、徐少舟译,上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238.《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239.《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240.《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241.《中国文学中所表现的自然与自然观》,[日]小尾郊一、邵毅平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241.《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242.《中国音乐词典》,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编,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
    243.《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梁启超,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244.《中国中古诗歌史——四百年民族心灵的展示》,王(?)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245.《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刘师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246.《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47.《周书》,[唐]令狐德菜等撰,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248.《周易正义》,[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49.《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一、二)朱自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50.《庄子集释》,[清]郭庆藩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251.《左思生平及其诗之析论》,叶日光,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
    252.《左思与左桑》,郑训佐、张晨,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
    253.《左思左棻研究》,徐传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
    H.C.Colles, Grove's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1927.
    Kang-i Sun Chang & Stephen Owe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1917年1月1日第二卷第五号。
    徐中舒:《(古诗十九首)考》,《立达》1925年创刊号。
    A.R.Davis:"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in Chinese Poetry:A Study Of Variation upon a Them", In Wen-lin studies in the Chinese Humanities vol.1, Milwaukee: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68.
    [日]吉川幸次郎:《推移的悲哀——古诗十九首的主题(上)(下)》,《中外文学》1977年04、05期。
    徐青:《齐梁体诗歌格律概说》,《嘉兴师专学报》1982年02期。
    刘宝和:《律诗不完成于沈宋》,《中州学刊》1984年03期。
    黄炳辉:《论永明声律说的几个问题》,《学术月刊》1984年12期。
    徐青:《论七言诗体的形成和发展》,《湖州师专学报》1985年01期。
    何伟棠:《永明体向律体衍变过程中的四声二元化问题》,《韩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叶幼明:《(古诗十九首>在我国诗歌史上的地位》,《中国文学研究》1987年01期。
    徐青:《初唐诗律概要》,《湖州师专学报》1987年02期。
    王志华:《五言律奠基者旧说应予推翻——重评王绩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晋阳学刊》1990年03期。
    邝健行:《初唐五言律体律调完成过程之观察》,《唐代文学研究》1992年03辑。
    徐青:《南北朝律诗和诗律概要》,《湖州师专学报》1993年02期。
    谌东飚:《颜诗用典与诗的律化》,《求索》1994年06期。
    葛晓音:《创作范式的提倡和初盛唐诗的普及——从<李峤百咏>谈起》,《文学遗产》1995年06期。
    朱晓海:《“绮错”、“绮靡”解》,《清华学报》1995年01期。
    刘跃进:《永明诗歌评议》,《文学评论》1996年02期。
    谌东飚:《唐前诗歌用典考察》,《长沙水电学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4期。
    萧驰:《论中国古典诗歌律化过程之概念背景》,《中国文哲研究集刊》1996年09期。
    杜晓勤:《从永明体到沈宋体——五言律体形成过程之考察》。荣新江:《唐研究》第2 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聂永华:《初唐宫廷诗风流变论略》,《南都学坛》1997年04期。
    徐青:《南北朝诗歌律句和律联概要》,《湖州师专学报》1998年02期。
    林家骊:《论沈约的“文章三易”说》,《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日]井上一之:《沈约声病说新探》,《学海》2000年02期。
    陈顺智:《沈约四声说本于传统文化之四象理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张节末:《中国美学史研究法发微》,《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张节末:《我的中国美学史理念》,《思想战线》2001年06期。
    徐青:《汉代诗歌格律述要》,《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日]松浦友久:《“七言排律”不盛行的原因——从对偶表现的本质说起》,黄仁生译,《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04期。
    李燕:《近五十年来沈约文学思想研究评述》,《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邓程:《试论对偶对古代诗歌语言的解放——兼与伍铁平先生商榷》,《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韩成武、陈菁怡:《杜审言与五律、五排声律的定型——兼述初唐五律、五排声律的定型过程》,《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刘俐李:《二十世纪汉语声调理论研究综述》,《当代语言学》2004年01期。
    易闻晓:《用事辨略》,《修辞学习》2004年02期。
    祁志祥:《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用事”说》,《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黄亚卓:《南朝公宴诗与五言诗的律化》,《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01期。
    叶烨:《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唐宋诗词时空对举句法成因探微》,《中国韵文学刊》2005年04期。
    石观海:《宫体诗派与古诗的律化》,《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2期。
    谭洁:《沈约著述考略》,《中国典籍与文化》2006年04期。
    张节末:《中国诗学中的大传统与小传统——以中古诗歌运动中比兴的历史命运为例》,《文艺研究》2006年06期。
    郭常斐:《二十世纪以来沈约研究综述》,《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年04 期。
    谌东飚,张志群:《略论谢灵运与诗的律化》,《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赵望秦,潘晓玲:《唐代咏史怀古诗百年研究回顾》,《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陈祥谦:《南朝文人“诗以用事为博”的文化考察》,《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焦亚东:《互文性视野下的类书与中国古典诗歌——兼及钱钟书古典诗歌批评话语》,《文艺研究》2007年01期。
    张节末:《纯粹中国美学话语:何以可能》,《思想战线》2007年02期。
    杨赛:《任防研究综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王立:《汉语与明清诗学中的主题学方法》,《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柏俊才:《范云年谱》,《中国韵文学刊》2008年04期。
    柏俊才:《“竞陵八友”诗文辑佚》,《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张节末:《没有历史感就没有方向感——30年来中国美学研究的教训及其解决方案》,《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05期。
    杨赛:《任昉年谱》,《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张节末:《中国美学研究的西学化走向难以成功》,《山东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江弱水:《互文性理论鉴照下的中国诗学用典问题》,《外国文学评论》2009 01期。
    欧明俊:《古诗十九首>百年研究之总检讨》,《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04期。
    程建虎:《应制诗对五言诗律化的影响——以平仄和句数为观照中心》,《绍兴文理学院》2009年06期。
    葛红:《互文性与用典之辩》,《求索》2009年09期。
    张节末:《作为审美游戏的杜甫夔州七律——以中古诗歌律化运动为背景》,《学术月刊》2009年09期。
    袁继锋:《文学传统中的用典与新诗的视野——新诗“用典”问题漫谈》,《现代语文》2009年10期。
    张节末:《古诗十九首的美学技术》,《中外文化与文论》2010年01期。
    沈亚丹:《关于汉语诗律的音乐学分析》,《艺术百家》2010年02期。
    阮忠勇:《从魏晋文化审视左思的貌寝与口讷——兼论<咏史>中左思的心态》,《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2期。
    曾小月:《中国古代诗歌用典的符号学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陈怡:《古诗十九首>用韵研究》,《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曾小月:《中国古代诗歌用典的符号学分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卢盛江:《齐梁声律论几个问题新探》,《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杜晓勤:《盛唐“齐梁体”诗及相关问题考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张节末:《古诗十九首的诗学主题及诗学史意义》,《长江学术》2011年01期。
    赵琼琼:《古诗十九首非乐府论》,《浙江学刊》2011年05期。
    郭蓉:《古代汉语用典理论研究》,河北大学2004年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论文。
    廖继莉:《唐诗声律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翰:《汉魏盛唐咏史诗研究——“言志”之诗学传统及士人思想的考察》, 复旦大学2005年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论文。
    陈伟娜:《任昉诗文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金平:《任昉研究》,山东大学2006年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海慰:《(沈约集>词汇专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汉语言文字硕士学位论文。
    杨文惠:《五言诗声律的形成》,“台湾清华大学”2006年中国文学系博士学位论文。
    杨赛:《任昉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论文。
    张斌:《范云及范氏家族文学考论》,浙江大学2007年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智会:《任昉研究》,湖北大学2007年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林善雨:《沈佺期、宋之问诗歌研究》,安徽大学2007年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津:《古诗十九首程式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孙艳庆:《范云诗歌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张志群:《谢灵运与诗体的律化》,湘潭大学2007年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娟:《“沈宋体”研究》,浙江大学2007年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学位论文。
    周忠起:《范云诗歌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亓文香:《汉语典故词语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位论文。
    李益:《律诗进程中的上官仪》,浙江大学2008年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毛丽:《沈约与齐梁诗风的转变》,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胡珊珊:《范云事迹诗文系年》,湖北大学2009年中国古代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