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潼南双江镇长滩子大院保护修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保护修复是一门特殊而又专门的科技领域。对任何历史建筑的保护必须是在特定的地域环境和时代环境中寻求自身的定位,没有任何相同的模式和照搬的蓝本,更没有标准的“法式”来统一设计。
     综观世界范围内对于文物建筑、历史街区、历史文化名城(镇)的保护,其对象大都的是城市建筑遗产。乡土文化遗产,特别是商贾宅院、家族祠堂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附着其上的传统营建技艺、手工工艺等非物质遗产正在逐渐消失。随着遗产保护类别和内容的不断扩展,推动了保护乡土文化、乡土建筑的保护。人们逐渐认识到:“乡土建筑遗产是在人类的情感和自豪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不重视保护这些组成人类生活核心的传统和谐,将无法体现人类遗产的价值”。
     本论文选择坐落于重庆潼南县双江镇的“长滩子大院”这个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为研究对象,采取实证调查的研究方法。主要从“历史环境”、“建筑形态格局”、“建筑技术构造”、“建筑材料”四个方面着眼,建筑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即从历史沿革、内在价值、现存状况的分析;到制定保护的策略、展开保护的过程以及运用修复技术方法的探讨。以个案为基础,依照遗产保护的思路尽可能呈现一个完整的乡土建筑遗产整体性保护修复历程;为今后其它同类型的乡土建筑遗产保护修复工作提供一种可能性。
     文章首先通过历史研究的方法,来展示和分析整个杨氏家族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体现在建筑的形制、空间形态、装饰艺术以及建筑技术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阐述长滩子大院在历史价值、乡土文化艺术价值以及在社会经济价值中的具体表现;其次,仔细分析宅院的格局现存状况、建筑结构以及材料的损毁状况,以此来评定宅院可利用的可能性。通过前面的分析,具体阐述“长滩子大院”保护理念和如何展开保护修复的程序,以及在保护中运用的修复技术方法。在文章末尾,针对保护修复的工程小结,提出笔者对于乡土建筑保护研究的思考。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乡土建筑遗产保护修复是个极其复杂的课题,而我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均涉足尚浅。但希望通过我的研究和记录,也能成为“长滩子大院”这座珍贵的乡土建筑遗产历史的一部分。
The protection repair is special and the specialized technical domain. We must seek own localization to any construction protection in the specific region environment and the time environment. Not any same pattern and imitates the main source, does not have the standard "the Buddhist ritual procedures" to unify the design.
     In comprehensive survey world scope regarding cultural relic construction, historical block, historical city (town) the protection, its object mostly is the city construction inheritance. The place local cultural heritage, specially general matter cultural heritage and so on common people residence, ancestral temple as well as tradition of technique which attaches the build, the handicraft and so on the non- material inheritance which gradually is vanishing. Along with category and the content of the inheritance protection unceasing expansion, it impelled the protection local culture and the local construction protection. The people gradually realize: "The built vernacular heritance is and the important status in humanity's emotion.If we does not take to protect these which are to form the humanity to live the core tradition to be harmonious, it will be unable to manifest the human inheritance the value".
     The present paper choice is "changtanzi’house" which situated to in shuangjiang town of Tongnan in Chongqing. This project of protection repair engineering adopts the research technique of the real diagnosis investigation. This paper mainly contains four aspects focuses which are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the construction shape patter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tructure", "the building material".It constructs a complete research frame which contain historical evolution, intrinsic value, extant condition analysis; to the formulation protection strategy, launches the protection the process as well as the discussion of utilization restoration technology method. Take a document as the foundation, the article has presented a complete the built vernacular inheritance integrity protection repair course as far as possible according to the inheritance protection mentality.It will provide one possibility for the next other similar the built vernacular inheritance protection recovering.
     The article first through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 demonstrate and analysis society cultural context which is reflected in Yang’s. Then,the performance of distinctive quality in the construction, the spatial shape, decoration art as well as the building technology. In this foundation, after that was elaborating in concrete manifestation in the historical value, the local cultural art value as well as in the social economy valu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Next, I carefully analyz extant condition in sptial pattern,damages condition in structure and material to evaluate the use possiblity.Through the front analysis, I specifically elaborated how to establishing the protecet idea and how to launching the procedure, as well as how to using technical method. In the end of the article, the author propses some ponder on the built vernacular and prject subtotal about“Changtanzi”.
     Finally I needs to point out, the built vernacular heritance protection repair is an extremely complex topic, but I regardless of or the practice aspect stepped in the theory still shallowly. But I hopes becoming a historical under“Changtanzi”which is a builtvernacular inheritance history part. through mine research and the record,
引文
1杨氏宅院:定义的范围引自于戴翔.《潼南双江古镇杨氏宅院研究》.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P2
    2赵巍译.《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时代建筑.2002年03期.P24
    
    3【英】史蒂文·蒂耶斯德尔,蒂姆·希思.《关于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P171
    4袁牧.国内当代乡土与地区建筑理论研究现状评述.《建筑师》.115期.P23-24
    5 O.L.普鲁金.21世纪古建筑保护与修复.《世界建筑》.1999年第1期.P34
    6陈志华.乡土建筑保护十议.《建筑史论文集》(第17辑).P165
    
    9李晓峰编著.《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35-48
    10单霁翔.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南方文物》.2007年第2期.P25-26
    11陈志华.说说乡土建筑.《建筑师》.75期.P78
    12李晓峰编著.《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P4
    13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三联书店. P176
    14潼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潼南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P149
    15姜孝云.《杨氏家谱研究》.潼南县闇公旧居管理所存档.2002年版.P4
    
    16《中国地方志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巴蜀书社.1992年版.P92
    17重庆市仁豪城市规划有限公司.《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建设规划》. 2000版.P11
    18余英.《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P129
    19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三联书店.2005年版.P192
    
    20《中国地方志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巴蜀书社.1992年版.P176
    21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三联书店.2005年版.P192
    22郭谦.《湘赣民系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P83
    23季富政.《巴蜀城镇与民居》.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P112
    24沈福煦,刘杰.《中国古代建筑环境生态观》.2002年版.P44
    25郭谦.《湘赣民系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P140
    26庭院式民居:由于历代宫廷建筑亦从这类民居构图发展演化而成,故有的专家亦称为宫室式民居。见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P65
    
    27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及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P10-11
    28郭谦.《湘赣民系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P141
    29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P65
    30融合式“指民居形制融合了合院与厅井各自特点,天井不大,但也有一定规模,院落周围的房屋有的搭接在一起。属于此式有苏州民居、湖北民居、川中民居等。”见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P66
    31郭谦.《湘赣民系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P145
    32郭谦.《湘赣民系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P180
    33抹角房“又叫转角房,檐偏子,转间过棚等等。这种房是在正房和耳房转角地方的空白处,有此一房就可使正房和耳房连接在一起不致缺一个角。见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P267
    34潘谷西,何建中著.《《营造法式》解读》.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P124-125
    35南方干搓瓦“在北方地区又叫阴阳瓦,底、盖瓦按照一反一正即”一阴一阳排列。将底瓦直接摆在木椽上,然后再把盖瓦直接摆放在底瓦垄间,其间不放任何灰泥。见刘大可编著.《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P161-162
    
    36陈蔚.《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研究》.重庆大学博士研究论文.2006年.P200
    37蔡效军.《中国历史建筑保护中价值观的探讨》.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P32
     38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P268-273
    39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版.P123
    
    40赵巍译.《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时代建筑.2002年03期.P24
    41陈志华.乡土建筑的价值和保护.《建筑师》.78期.P56
    
    42本小节借鉴了蒋家龙等.《潼南双江长滩子杨尚昆同志旧居毁损调查研究》.重庆建筑.2006年12月。P09-13
    43《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2000年.关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若干重要问题的阐释第8-3条
    
    44陈蔚.《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研究》.重庆大学博士研究论文.2007年.P194
    4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1992年.第3.2.1
    46陈允适.《古建筑木结构与木质文物保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版.P31
    48单霁翔.《城市文化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103
    
    49赵巍译.《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时代建筑.2002年03期.P24
    50魏闽.《复兴“义品村”——上海历史街区整体性保护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P203
    51镇学峰.《文化遗产完整性和整体性保护方法——遗产保护国际宪章的启示和经验》.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P45-46
    52陈志华.乡土建筑保护十议.《建筑史论文集》(第17辑).P165
    
    53赵巍译.《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时代建筑.2002年03期.P24
    54朱晓明编著.《当代英国建筑遗产保护》.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22
     55潼南双江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杨闇公故里双江镇》.1992年.P68-69
    57陈志华.文物建筑保护的方法论原则.《中华遗产》.2005年第3期.
    
    58雍朝勉.四川民居美学思想初探.《规划师》.1994年02期.16-20
    59重庆市城市规划协会、重庆市仁豪城市规划有限公司.《潼南县双江镇建设规划修编》.2004年
    60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编制.《潼南县双江镇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设计》.2004年
    61建设控制区:指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外,为保护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环境、历史风貌对建设项目加以限制的区域。应当根据文物保护单位的类别、规模、内容以及周围环境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合理划定。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实施条例》.第13条
    62 O.L.普鲁金.21世纪的古建筑保护与修复.《世界建筑》.1999年第1期.P34
    63中国文物研究所编.《祁英淘古建论文集》.华夏出版社.1991年.P62
    
    66滑秸泥:俗称“抹大泥”,在泥中掺入小麦杆,用白灰浆把滑秸烧软,最后再把泥拌匀。
    67刘大可编著.《中国古建筑瓦石营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P169-174
    
    68《杨尚昆旧居修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北京房修二古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69陈允适.《古建筑木结构与木质文物保护》.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P24
    70方正石:是经过加工的规格料石(但长度一般可较为灵活),砌筑时可铺灰或采用干背山砌法。引自刘大可编著.《中国古建筑瓦石营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P47
    71肘板:用它在板门的上下长出的一段为门钻,插入门枕内。门的开关以此为轴来转动。引自北京土木建筑学会编.《中国古建筑修缮与施工技术》.中国计划出版社.P256
    72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理念与时间国际研讨会.《北京文件——关于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与修复》.2007年.第2条
    73《中国地方志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巴蜀书社.1992年版.P211
    75《木建筑木结构技术加固规范》(GB50165-92)第5.2.2条
    76戴翔.《潼南双江镇杨氏宅院研究》.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7年.P116-117
    77齐康.“地区建筑的文化研究”.《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7期.P39
    78刘梦溪.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文汇报》.2005年12月.第六版
    79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年.P257-258
    
    80朱晓明.《当代英国建筑遗产保护》.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P156
    81单霁翔.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南方文物》.2007年第2期.P25-26
    [1]陈蔚.我国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博士研究论文.2007年.
    [2]李晓峰编著.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3]姜孝云.杨氏族谱研究[M].潼南县杨闇公旧居管理所存档.2002年.
    [4]潼南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印.杨闇公故里双江镇[M].1992年.
    [5]戴翔.潼南双江古镇杨氏宅院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研究论文.2007年.
    [6]郭谦.湘赣民系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
    [7]余英.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
    [8]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9]梁思成.营造法式注释[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3年.
    [10]李炼.巴渝古镇——双江[M].重庆出版社.2005年.
    [11]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
    [12]朱晓明编著.当代英国建筑遗产保护[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重庆仁豪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总体规划[N].2004年4月.
    [14]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S].ICOMOS CHINA.2000年.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S].1992年.
    [16]陈允适主编.古建筑木结构与木质文物保护[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17]蒋家龙,敬晓红,何勇.潼南双江镇长滩子杨尚昆同志旧居毁损调查研究[J].重庆建筑. pp09-13.
    [18]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S].2002年.
    [20]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21]陈志华.由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引起的话[J].时代建筑.2002.3.
    [22]四川省潼南县志委员会.潼南县志[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1.
    [23]中国文物研究所编.祁英淘古建论文集[M].华夏出版社.1991年.
    [24]北京房修二古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杨尚昆同志故居修缮项目现场考察汇报[N].2005年12月.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1996年.
    [26]冷婕.重庆湖广会馆保护与修复的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研究论文.2005年.
    [27]刘大可.中国古建筑瓦石营造[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28]何智亚.重庆湖广会馆——历史与修复的研究[M].重庆出版社.2006年.
    [29]《中国地方志集成》编辑委员会.等.中国地方志集成[M].巴蜀书社.1992年.
    [30]王凡尧主编.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双江[M].重庆市潼南简氏纸业包装有限责任公司.
    [31]魏闽.复兴“义品村“——上海历史街区整体性保护研究[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32]龙彬,邓舸.潼南双江镇长滩子杨尚昆同志旧居修复设计研究[J].重庆建筑. 2006年12期. pp17-21.
    [33]重庆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杨尚昆同志旧居维修设计图纸[N]. 2006年.
    [34]单德启.从传统民居到地域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35]龙彬.文物建筑保护散论.重庆建筑[J].2002年创刊号. pp56-58.
    [36]吴涛等著.巴渝文物古迹[M].重庆出版社.2004年.
    [37]季富政.巴蜀城镇与民居[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38]戴志中,杨宇振.中国西南地域建筑文化[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39]刘敦桢.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
    [40]刘致平.中国建筑类型与结构[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
    [41]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三联书店.
    [42]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43]吴晓勤.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规划保护方案保护方法研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
    [44]刘延华,黄松编著.苏州师俭堂[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45]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46]王璞子.工程做法注释[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
    [47]【日】原广司,于天炜,刘淑梅译.世界聚落的教示100[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
    [48]【日】藤井明,宁晶译.聚落探访[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
    [49]【美】拉普普,张玫玫译.住屋形式与文化[M].(台湾)境与象出版社.1979年.
    [50]【俄】O.N.普鲁金.建筑与历史环境[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北京.1997年.
    [51]【英】史蒂文·蒂耶斯德尔,蒂姆·希思.关于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52]袁珏.潼南县双江镇街道风貌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2.3.pp45-47.
    [53]熊海龙.聚山川灵秀藏古建朴拙——历史文化名镇双江的清代民居[J].小城镇建设.2001.3. pp68-71.
    [54]陈薇.文物建筑保护与文化学——关于整体的哲学[J].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P135.
    [55]董卫.一座传统村落的前世今生——新技术、保护概念与乐清南阁村保护规划的关联性[J].建筑师.115期. pp94-99.
    [56]常青.略论传统聚落的风土保护与再生[J].建筑师.115期. ppP87-90.
    [57]李煜.晋中大院建筑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2006年.
    [58]重庆大学城镇化研究中心.长滩子大院测绘图纸[N]. 2006年.
    [59]重庆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院.双江镇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与设计[N]. 2000年4月.
    [60]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4年.
    [61]保护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公约[S].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
    [62]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件[S]. ICOMOS.1994年.
    [63]北京文件——关于东亚地区文物建筑保护与修复[S]. ICOMOS CHINA.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