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少年司法制度中引入恢复性司法的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青少年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件率居高不下,这对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危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恢复性司法的产生、发展、理念及特征,然后对恢复性司法在处理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的作用和价值进行详细分析,再结合当前我国在处理青少年刑事犯罪案件的实践中积累的社区矫正、刑事和解等宝贵经验,论述了我国在少年司法制度中构建恢复性司法体系的可行性和所要面临的困难,最后从立法、司法以及具体程序方面就如何将恢复性司法在我国少年司法制度中进行构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全文采用了归纳推理、历史的和实证的分析方法。
     第一部分为恢复性司法的概述,主要内容恢复性司法的含义、特征及其产生、发展的背景,并介绍了恢复性司法的理念基础。恢复性司法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既存在一定的社会因素,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恢复性司法的理念基础,主要包括正义理念和利益平衡理念这两种流行的理念观点。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恢复性司法的域外实践,主要包括的几种运作模式和特征。同时,介绍了恢复性司法在少年司法制度中的产生背景,以及恢复性司法在处理青少年犯罪案件中的适用价值和功能。
     第三部分深入分析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现状,追溯其发展的历程,以及在立法和体系建设方面取得的改革成绩。通过对经验教训的的总结,提出尚待完善之处。
     第四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根据调查研究恢复性司法在我国少年案件处理中的具体实践,合理分析恢复性司法在我国少年司法制度中构建的重要意义和可行性。但在将恢复性司法引入我国少年司法制度构建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传统诉讼思想的阻碍和没有完善的配套法律体系等诸多困难。笔者在前文论证分析的基础上,从立法、司法、具体程序上提出在处理未成年人案件中构建恢复性司法体系的构想,具体从启动机制、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和适用阶段等几个方面对该构想加以详细地论述。首先,司法机关应该将启动恢复性司法程序规定为一种职责,这样可以避免了司法职权的滥用。其次,由于现阶段司法配套体系尚不完善,在适用范围上还不宜夸大,对于主观恶性较大的案件应该谨慎适用。另外,恢复性司法的适用条件,必须达到证据充分和双方自愿的标准。最后,案件在不同的阶段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决定。
Youth is a special group of society. In recent years, juvenile crime cases, this high rate of social development has a great harm, caused the attention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estorative justic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estorative justice, then in handling juvenile crime cases in detail analysis function and value, coupled with the current our country in dealing with teenagers in the practice of criminal cases in the community correction, accumulated precious experience, such as criminal reconciliation is discussed in young judicial system of constructing the feasibility and restorative justice system with the difficulties, finally from the legislative, judicial and specific.
     The first part is an overview of restorative justice, the main contents of restorative justice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its emergence, development background, and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restorative justice. Restorative justice of the background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existing certain social factors, also has certain inevitability. The concept of restorative justice, including the justice, the concept and interests balance the notion of popular idea viewpoint.
     The second part is mainly introduces the restorative justice outside practice, including several operational mode and characteristics. at the same time, introduced the restorative justice in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in the background, and restorative justice in handling juvenile criminal cases and functions.
     The third par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juvenile justice system trace her development of history, and in legislation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of reform has achievements. Based on the summary of experience and lessons, and puts forward the place is yet to be perfect.
     Fourth part, the key is the full text.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in our junior case restorative justice in the processing of practice, reasonable analysis of restorative justice in our young judicial system of building the significance and feasibility. But in will restorative justice is introduced into China in the process of judicial system construction teenager also is facing traditional litigation thought barriers and no perfect supporting legal system and so on many difficulties. The author in earlier demonstra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from the legislative, judicial and puts forward the specific procedures in dealing with minor cases construct the idea of restorative justice system from start-up mechanism, the concrete application scope, suitable condition and applicable stage aspects of this idea be discussed in detail. First, the judicial organs should will start program sets of restorative justice for a duty, this can avoid the abuse of the judicial authority. Second, since current judicial supporting system still is not perfected in scope, it is exaggerated, for the vicious subjective larger case should be careful to apply. In addition, the applicable conditions of restorative justice, must reach sufficient and mutually voluntary standards. Finally, a case in different stage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circumstances mak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decisions.
引文
[1]马克昌.《近代西方刑法学说史略》.中国检察院出版社.1996版,第74页.
    [2]李富强.《恢复性司法的根本原则》.载《恢复性司法论坛》.第13-14页.
    [3]俞宁.《复和司法与犯罪青少年的社会矫治》.摘《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6年卷.第42页.
    [4]根据新西兰Judge Stan Thorbur District Court Auckland在南京大学犯罪预防与控制研究所于2003年12月举办的“刑事一体暨恢复性司法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
    [5]丹尼尔·W凡奈斯著,章祺译.《世界恢复性司法》.,参见参见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6年卷,.第285页.
    [6]霍华德·泽赫.《恢复性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
    [7]梁治平. 《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57页.
    [8]刘作翔. 《法律文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8页.
    [9]《罪犯回归后的康复、就业及预防重新罪犯研讨会专辑》.中国监狱学会、香港善导会编印.第4-73页.
    [10]《刑事——一体化暨恢复性司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南京大学法学院印编.2003版.
    [11]王充.《刑罚新理念:修复司法的可能性》.《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5年度笫一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5页.
    [12]李苹等.《恢复性司法视野下的刑事调解制度研究》.《河北青年管里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1期.
    [13]《刑事司法改革初探—刑事一体化暨恢复性司法国际研讨会摘要》.《犯罪与改造研究》.2004版.
    [14]Zehr Howard. Changing Lenses.《A New Focus for Crime and Justiee》. Herald Press preface (1990).
    [15]托尼F·马歇尔著.刘方权译.《恢复性司法概要》.《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6卷.第362页.
    [16]《恢复性司法理论初探》.《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第9页.
    [17]刘仁文.《恢复性司法与和谐社会》.《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7年1期.
    [18]张浩.《试论恢复性司法及对我国行刑工作的借鉴》.《刑事一体化暨恢复性司法伙计研讨会论文集》.南京大学法学院编印 2003版.第71页.
    [19]杨江滢.《恢复性司法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20]何珊.《论恢复性司法与我国被害人权益保护》.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
    [2l]张晨菁.《恢复性司法与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完善》.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22] Ives,. D.. (2004) I'nequalitv. Crime and Sentencing. Queens Law JournaI30.第114-155页.
    [24]吴金鹏.《在中国法学会成都研讨会上的讲稿》.摘自中国法院网.http://blog.chinacourt.org.
    [25]《复和司法和犯罪青少年的社会矫治》.《恢复性司法论坛》.2006卷.
    [26]许学锋、周文霞、蒋敏等.《建构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设想》.载《人民法院报》.
    [27]荣德昱、钱永祥. 《试析恢复性司法在我国青少年犯罪矫治中的实践与探索》.摘自中国青少年研究会.2007年度优秀论文集.
    [28]荣德昱、钱永祥. 《试析恢复性司法在我国青少年犯罪矫治中的实践与探索》.中国青少年研究会.
    [29]周旺生. 《法理学》.法律出版社 2000版.第21页.
    [30]黄京平、刘中发等.《暂缓起诉的法理基础与制度建构》.诉讼法、司法制度2004版.第2页.
    [31]艾静. 《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2]杨荣新.《人民调解制度研究》.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第14页.
    [33]陈菂. 《建立少年恢复性司法模式刍议》.载《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1期.第182-183页.
    [34]马明亮. 《正义的妥协》.载《中外法学》.2004年第1期.
    [35]赵玉刚.《我国引进恢复性司法的程序设计》.载《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6卷.第127页.
    [36]宋英辉、许身健. 《恢复性司法程序之思考》.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3期.第36页.
    [37]赵玉刚.《我国引进恢复性司法的程序设计》.载《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6卷.第137页.
    [1]康树华著.《青少年犯罪与治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康树华、向泽选著.《青少年法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康树华、赵可著.《国外青少年犯罪及其对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4]康树华著.《青少年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5]康树华等编著.《中外少年司法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6]狄小化、李志刚编著.《刑事司法前沿问题:恢复性司法研究》.群众出版社.2005年版.
    [7]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
    [8]郭建安等著.《社区矫正通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9]刘强著.《社区矫止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0](意)非利著.郭建安译.《犯罪社会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陈晓明著.《修复性司法的理念与实践》.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2](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泰泽.《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3]温小洁著.《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何兵著.《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5]何强著.《美国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6]吴宗宪等著.《非监禁刑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王运生、严军兴著.《英国刑事司法与替刑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18]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长宁区人民法院编.《中国少年法庭之路》.人民法院出版社.1994年版.
    [19]左卫民、周长军著.《刑事诉讼的理念》.法律出版社.1999年7月版.
    [20][日]谷口安平著.《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刘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1]贺卫方著.《司法的理念与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22]邱兴隆著.《关于惩罚的哲学》.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期刊论文类:
    [1]刘凌梅.“西方国家刑事和解理论与实践介评”.载《现代法学》.2001年第12期.
    [2]王效梅.“我国少年司法制度中引入恢复性司法之思考”.载《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3]康树华.“我国与外国少年法庭的比较”.载《法学杂志》.1995年第10期.
    [4]郭翔.“美、英、德少年司法制度概述”.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
    [5]曹亚峰.“东台刑事自诉伤害案调解率达98.7%,无一件再次引发纠纷”.载《人民法院 报》.2004年6月21日.
    [6]刘仁文.“恢复性司法面对面化解矛盾”.载《检察日报》.2003年7月23日.
    [7]刘晓梅.“恢复性司法与青少年犯罪防控”.载《青少年研究》.2005年第4期.
    [8]阮露玫.“恢复性司法视野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取保候审适用初探”.载《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3月第1期(总第35期).
    [9]李青、邱巧、公培佳.“峰城:刑事自诉案九成调解”.《齐鲁晚报》.2003年12月21日.
    [10]许疏影.“刍议恢复性司法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9期.
    [11]李忠诚.“关于恢复性司法方案中的几个问题”.载《中国律师》.2002年第9期.
    [12]马明亮.“正义的妥协”.载《中外法学》.2004年第1期.
    [13]吴宗宪.“恢复性司法评述”.载《江苏公安专科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4]狄小化.“中国传统调解与西方恢复性司法比较”.载《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第29卷第2期2009年3月.
    [15]赵宁.“矫正失足少年修复社会秩序的有效途径少年恢复性司法模式调解的理念”.载《人民法院报》.2004年4月5日.
    [16]徐兴俊.“论少年刑事审判制度的恢复性司法模式”.载《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第6卷第3期2006年9月.
    [17]高淑琴.“论恢复性司法模式在少年司法中的构建”.载《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第25卷第3期2007年6月.
    [18]肖扬.“刑事审判宽严相济保障人权”.载《人民日报》.2007年1月8日第10版.
    [19]肖建国.“我国刑事政策与青少年司法制度的改革”.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第1期.
    [20]朱亚芝、张国庆.“让‘罪犯’融入社会中——关于上海市社区矫治试点工作的调查报告”.载《法制日报》.2003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