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师生作文语言的现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在充分调查400多篇中师生作文的基础上,以调查结果为依据,分析了这些作文中出现的种种语言现象,从以下几方面对中师生作文语言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研究的重要性。主要论述了中等专科学校在带动全社会共同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调查概述及初步分析。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师生作文语言中的若干共性问题。1、新词新语受青睐。这主要表现在“时尚”流行语出现频率高、汉外文混用、存在大量的网络语言、“副+名”构成的词组被当成时尚的新词新语频繁使用等几个方面。2、片面追求“有文采”。有些教师在词语教学中片面注重“华丽”,对学生的词语选择有一定的误导作用,加上受社会潮流、影视作品等的影响,部分中师生在作文中把堆砌华丽词藻、滥用“之乎者也”等当作“有文化”“有文采”的表现。3、空洞的“真情实感”。在一些看似空灵委婉、真情感人实际空洞无物、玩文字游戏的流行文化的影响下,部分中师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无病呻吟。4、“的”、“地”、“得”不分、同音词不辨、错别字不受重视、语感迟钝、叠床架屋等其他的一些典型现象。
     三、从强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巩固《语文》课的基础地位、提高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等几方面对提高中师生作文语言规范性及水平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考。全文力求通过研究,使热爱祖国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
This dissertation sums up all kinds of language phenomena, after making a general survey of 400 compositions of the students from Secondary Normal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it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guage in composition. The first part , it stat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secondary academ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purring on to promoting the level of the normalization in using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The second part is the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the survey , summing up some common problems in students' composition language: 1. New words and phrases are in students good graces. For example , "Fashionable" words occurs frequently , Chinese and English are mixed together , use lots of network language "adverb. + noun." becomes new word and uses frequently. 2. Students put undue emphasis on literary grace. Some teachers focus aim on elegant language in teaching words , which mislead the students. Meanwhile , society trends and films influence students to load their writing with fancy phrases , to use classical Chinese frequently. 3. Empty "authentic feelings". It seems that some compositions are moving , but in fact there is no theme in it , influenced by popular culture about play character games. 4. Confusion of auxiliary words homonym , wrongly written or mispronounced characters. The last part is to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s to improve the normalization of using language in students' composition after thinking the problems in it: Strengthen the consciousness of loving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 enhance the work of normalization of characters ; strengthen Chinese as the basic course ;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teacher of Chinese. The them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make students have the consciousness of using the language and characters normally.
引文
1.叶蜚声 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
    2.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版。
    3.许嘉璐、王福祥、刘润清主编:《中国语言学现状与展望》,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3月版。
    4.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7月版。
    5.陈一:《现代汉语语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6.庄文中:《中学语言教学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7.陈建民:《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8.陈原:《语言和人——应用社会语言学若干探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年2月版。
    9.申小龙:《社区文化与语言变异——社会语言学纵横谈》,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版。
    10.王德春、孙汝建、姚远:《社会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11.王均主编:《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5月版。
    12.《语言学资料选编(下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2月版。
    1.罗常培、吕叔湘:《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语言政策学习资料》,南
    
    京大学中文系编,1975年9月版。
    2.陈章太:《普通话词汇规范问题》,《中国语文》1996年第3期。
    3.周胜鸿:《用谐音肢解成语之风不可长》,《语文建设》1995年第6期。
    4.王寿沂:《让语言更清楚明白些》,《语文建设》1996年第1期。
    5.金开诚等:《语言的健康和规范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语文建设》1996年第5期。
    6.朱景松:《能说“正方兴未艾”吗?》,《语文建设》1996年第8期。
    7.胡明扬:《规范化和标准化》,《语文建设》1997年第4期。
    8.盛爱平:《广告中的悖义现象及其规范问题》,《语文建设》1998年第6期。
    9.徐复岭:《同音词规范问题琐议》,《语文建设》1998年第7期。
    10.周自厚:《也谈词汇规范化的原则》,《语文建设》1998年第8期。
    11.李索:《广告语中成语的化用和规范》,《语文建设》1998年第8期。
    12.刘琼:《广告语还汉语言一方净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语言学家许嘉璐访谈录》,《人民日报》1998年9月25日。
    13.陈涛:《词语的误用与积非成是》,《语文学刊》1998年第2期。
    14.毛志成:《用词三思和词语三病》,《语文世界》1996年地2期。
    15.卢俭洁:《从“空嫂”“大姐大”“打工妹”谈语言规范化》,《修辞学习》1998年第4期。
    16.孙宏林、徐娟:《Internet上的语言学信息》,《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第3期。
    
    
    17.赵世举:《汉语对其他语言词语的吸收及其规范问题》,《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2期。
    18.沈怀兴:《汉语词汇规范化问题的思考》,《语言文字应用》1998年第2期。
    19.彭泽润:《关于现代汉语字词规范的若干问题》,《云梦学刊》1998年第1期。
    20.许嘉璐:《语言文字规范化与语言文字研究》,《中国语文》1996年第1期。
    21.周荐:《成语规范问题谈略》,《汉语学习》1998年第3期。
    22.李国文:《汉语的无奈》,《语文建设》2000年第4期。
    23.荆莉:《新新人类和他们的流行语》,《语文建设》2000年第5期。
    24.张韬:《“网语”漫话》,《语文建设》2000年第7期。
    25.闪雄:《网络语言破坏汉语的纯洁》,《语文建设》2000年第10期。
    26.《国外语言文字政策与立法》,《语文建设》2001年第3期。
    27.王继来:《我看校园流行语》,《语文建设》2001年第4期。
    28.钱乃荣:《“酷语”在造词上的新特点》,《语文建设》2001年第1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