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人的现代化论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中国人的现代化问题也是一项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对于中国人的现代化理论建构,西方人的现代化理论和近代中国的现代化思想存在着需要批判、借鉴和继承的东西;从马克思到毛泽东,特别是从邓小平到江泽民的人的发展思想则是直接的理论依据。中国人的现代化存在于复杂的关系之中,着眼于中国当前代现代化实践必须要理清和解决两个层面上的四个关系:即文化层面上,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和与西方文化的关系;物的层面上,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的现代化理论框架上,首先要反映中国的文化制度和生产力等国情特征;其次,确定中国人的现代化长远目标和现阶段目标,初步廊出中国人的现代化人格指征;最后,设计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的现代化道路,并在宏观和微观的两个层面上找出应宗取的推进手段。
It is also a fatal issure to be solved in a urgeat to modernize the Chinese
    people in China. On this issue, both the theory by the modern western and
    the current Chinese theorist have some elements to be accepted, judged
    and confirmed. Those thearies by the leaders from Mary, Mao Zedont, Deng
    Xiaoping to Jiang Zeming are the theory baxic for this issue, This modernization
    issue is under a consideration of some complexity of relationships. Under a
    consideration of the current practice, four factors must be classified in two
    classes, these factors are: in culture classes(1) th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2)th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western culture;
    in physics classes(1)th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social modernization;(2) the
    relationships with the market modernization. When constructing the theory frame,
    concerns on the following factors must be paid. First, the Chinese conditions of
    culture, systems and productivity must be showed out; secondly, the current
    target and a foture target on this issue must be printed out ,the expected
    personality must be deseribed out; lastly, a routine on the issue must be
    designed out on the basic of Chinese specialty, and the promoting method on
    this issue must be given out in both macrocosm and microcosm phases.
引文
[1][34]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2页
    [2][36]《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2卷122、95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英克尔斯:《从传统到现代化》第2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5][46] Alex Inkeles and D.H.Smith, Becoming、Modern: Han and University Press 1974, P118、P139
    [6][40]英克尔斯:《社会主义与非社会主义国家的人的现代化》,载《现代化理论研究》俞新天等译,华夏出饭社,1989年版第142-155、143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265页
    [8]叶南客:《中国人的现代化》第50页,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10]杨国枢:《中国人的蜕变》(台湾)桂冠书公司,1989年版,第407、10页
    [11][12][28][38][39]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13、112、144、205页。
    [13][15][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2-223、85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516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17][20][21][2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0、110、120、275页
    [18][19]《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0、369页
    [23][24][44][25]江泽民:《论“三个代表”》第179、179、179、180页,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26]《中外文化比较》三联书店出版,第2页
    [27]D. lerner、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 p47(N.Y: Free Press 1958)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257-25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0]《列宁全集》第29卷第50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1][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第47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32]《弗洛姆文集》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263页
    [33]江天骥:《法兰克福子派——批判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第104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37][美]希尔斯:《论传统》第1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9]《1998: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第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41][42][45]《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4-15、17、19页
    [43]《列宁全集》第28卷第16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7]《列宁全集》第28卷第168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8]《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154页
    [49]《中国教育年鉴》,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0页
    [50]《列宁全集》第31卷,第251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一、参考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人性、异化、人道主义》,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2、《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3、郭加畏等主编:《邓小平人才思想初探》,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陆学艺等主编:《中国社会发展报告》、《社会蓝皮书》(多卷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5、蒋伏心、左用章:《中国现代化曲折三十年》,南京出版社,1998年版。
    6、叶南客:《中国人的现代化》,南京出版社,1998年版。
    7、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8、张一兵:《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角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李宗桂:《文化批判与文化重构》,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0、杨国荣:《善的历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1、韩庆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12、潘光旦:《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
    1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罗荣渠等编:《东亚现代化:新模式与新经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5、郑晓江等:《中国人生理论史鉴》,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6、吴进义主编:《中国人口素质》,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17、罗建平:《新人格》,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
    18、武斌:《现代中国人》,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9、李兴武等:《社会转型与人格再造》,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0、谭建光:《中国现代化与人的发展引论》,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年版。
    21、刘崇顺:《社会转型与社会心理变迁》,武汉出版社1997年版。
    22、张(?)版。
    (?)年版。
    (?)1991年版。
    (?)年版。
    (?)版。
    
    
    27、袁银传:《小农意识与中国现代化》,武汉出版社,2000年版。
    28、景天魁、韩庆祥:《中国国民素质考察报告》,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9、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0、尹保云:《什么是现代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1、顾乃忠:《历史决定论与中国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2、[德]卡尔·雅斯贝尔斯:《现时代的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33、[美]A·英克尔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4、[美]A·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35、[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36、[日]松本一男:《中国人与日本人》,渤海湾出版公司1988年版。
    37、[苏]安纳耶夫:《人学——未来世纪的热点》,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38、[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江苏出版社,1988年版。
    39、[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三联书店,1987年版。
    40、[美]E·希尔斯:《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二、论文索引
    1、叶南客:《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人的发展特征》,《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2、荆峰:《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首要问题》,《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
    3、阮青:《现代化的建设需要现代化的人》,《理论前沿》1996年第7期。
    4、杨介生:《人的现代化及其推进》,《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
    5、崔志远、李天明:《人的现代化研究的方法论》,《理论探讨》1999年第6期。
    6、欧阳赛鸾:《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黑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7、杨贵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与走向探析》,《阴山学刊》1996年第1期。
    8、楚成亚:(?)学报》1996年第3期。
    (?)杂志》2001年第2期。
    (?)态》1998年第6期。
    (?)论》,《天津社会科学》
    
    
    12、马广先:《论现代人道德境界的提升》,《郑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3、陈浩: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人的现代化》,《宁波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4、韩庆祥:《能力本位论与21世纪中国的发展》,《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
    15、韩庆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塑造》,《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16、张琢:《中国现代化若干目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17、钱朴:《现代化观念的确立与人的现代化》,《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18、刘书宝:《人的现代化——新世纪素质教育的主旋律》,《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19、赵克荣:《论人的社会化与人的现代化》,《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1期。
    20、陈新夏:《现代化问题与人的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21、蔡志海:《多元社会的单向度思考》,《现代哲学》.2000年第2期。
    22、赵秀忠:《文化建设与人的现代化》,《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第9期。
    23、江大庆:《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人的现代化》,《岭南学刊》2000年第3期。
    24、张著名:《走出“人的现代化”理论研究的误区》,《社会》2000年第7期。
    25、张互助、赵坤《人的现代化:培养与管理》,《高等农业教育》2000年第6期。
    26、商志晓;《论人的现代化及其实现途径》,《石油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27、俞宪忠:《人的现代化与教育创新》《东岳论丛》2000年第3期。
    28、俞宪忠:《现代化的动力是绝大多数人受益》,《文史哲》2000年第4期。
    29、牛昉、陈利:《论人的现代化的艰难性与深刻性》,《延安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30、杜金亮:《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31、毛敏、郭秀芬:《试论我国经济转型期人的现代化》,《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32、孔德元:《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党建与人才》2000年第9期。
    33、邹吉君、曲卫君:《现代化的内涵及人的现代化》、《东岳论丛》,2000年第1期。
    34、王海(?)学报》2000年第4期。
    (?)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
    (?)《理论导刊》2000年第
    
    
    38、李丽芳:《人的自觉发展与人的现代化》,《现代哲学》1999第2期。
    39、刘黎明:《论人的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培养》,《河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40、阳桂红:《知识经济对人的现代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财经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期。
    41、罗归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理论学刊》1999年第5期。
    42、时聪:《人的现代化论纲》,《能源基地建设》1999年第3期。
    43、邢媛:《试论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山西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44、刘松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人的现代化》,《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5期。
    45、杜金亮:《人的现代化与现代化的思维方式》,《发展论坛》1999年第4期。
    46、王胃:《“人的现代化”研究述略》,《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3期。
    47、崔自铎:《现实呼唤人的现代化》,《理论前沿》1998年第9期。
    48、管延忠:《论社会化生产对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49、李德玲:《浅谈人的现代化》,《理论学刊》1998年第3期。
    50、戴晓娟:《市场经济与人的现代化》,《韶关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51、周荫祖:《人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10期。
    52、李淑梅:《经济全现化与人的发展》,《南开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3期。
    53、常樵:《人:21世纪现代化的重要课题》,《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3期。
    54、高清海:《主体呼唤的历史根据和时代内涵》,《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55、陈更生:《邓小平理论与人的发展》,《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期。
    56、傅丽芬:《关于人的现代化的诠释与反思》,《理论探讨》,1995年第1期。
    57、宋全成、曹宪忠:《人的现代化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史哲》,1997年第2期。
    58、韩庆祥:《市场经济与人的存在方式》,《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59、代俊兰:《论人的现代化的条件》,《甘肃理论学刊》,1997年第1期。
    60、周荫祖:《人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61、周(?)京社会科学》,1997年
    (?)1997年第4期。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64、俞可平:《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和根本价值》,《马克思主义与
    现实》,2001年第5期。
    65、郝建生:《重新理解“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
    年第5期。
    66、张军:《近年来国内关于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研究述要》
    67、顾乃军:《关于人的生存发展的几个理论问题》,《江海学刊》,1996年第5期
    68、韩庆祥:《人的依赖——物的依赖——能力依赖》,《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3期。
    69、王葆珍:《现代人的素质简论》,《中州学刊》,1996年第5期。
    70、刘君栩:《论人格的现代性转型》,《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71、李应民:《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现代哲学》,2000年第2期。
    72、何中华:《人类存在方式的转变与价值坐标的重建》,《哲学研究》,1992年第4期。
    73、何中华:《“现代化”观念与西方文化传统》,《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20期。
    74、许全兴:《人的现代化之题》,《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6年第8期。
    75、代俊兰:《论人的现代化的条件》,《甘肃理论学刊》,1997年第1期。
    76、邓和平:《战略资源、时代精神·现代人》,《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1期。
    77、谢万里:《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化思潮之演变》,《人文杂坛》,199年第6期。
    78、贾建芳:《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发展》,《理论前沿》,1999年第23期。
    79、韩庆祥等:《“当代人类发展与中国人文研究”笔说》,《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80、袁贵仁:《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境界》,《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0期。
    81、李燕:《文化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之路》,《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6期。
    82、丁伟志:《活着的传统》,《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83、徐佩武:《“人依赖物”是为人的生存发展服务的》,《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2月26日。
    84、王正中:《知识分子与先进生产力》,《社会科学家》,2000年第6期。
    85、顾瑞:《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6期
    86、冯亚光:《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与邓小平的思想》,《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87、韩庆祥、张军:《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10期
    88、李淑梅:《经济全球化与人的发展》,《南开学报》(哲学版)2001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