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运动进程中,“宣传工作”从来就是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生了巨大变化,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作为中国共产党重要执政资源的宣传思想工作也应随之发生相应的转变和调整,以适应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及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从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进程中持续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
     本文以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转变为主要线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体系、表达方式、运行机制及与外部环境的协调等方面发生转变的过程进行系统的学术梳理和理论分析。将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进程作为宏大的历史背景,将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这一实践活动本身作为相对独立开放的系统,着重考察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发生转变的实践历程和基本脉络,重点把握宣传思想工作为何转变、转变什么及转变轨迹,即理念内容有无重大转换,表达方式有无重大变化,运行机制有无重大调整,与外部环境是否动态协调。基于宣传思想工作实践本身,寻找宣传思想工作发生转变的节点,进而对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实践历程作出阶段划分,从而在历史动态中把握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转变过程和运作逻辑。
     首先,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进程中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理论问题作出分析和说明。将“宣传”视作一种国际现象和世界运动,探究“宣传”在西方的演变轨迹,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中探寻理解“宣传思想工作”的思想渊源。同时以“革命导向”、“价值重塑”、“凝聚共识”为线索在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实践中找寻“宣传思想工作”概念演变的轨迹,从对历史的梳理和分析中全景式把握中国马克思主义语境中“宣传思想工作”概念的本质属性。
     其次,对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内涵和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向度和效度,既受到宣传思想工作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的影响,更受到该实践活动本身所具有的科学性、操作性和导向性的制约,而这往往又是通过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内在构成要素与系统功效体现出来。文章将对宣传思想工作转变内涵的分析解构为内容体系的解释力、表达方式的亲和力、运行机制的现代性以及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性等四个方面。同时,从党面临执政考验的直接反应、实现社会主义阶段性目标的思想保证、社会历史环境变动的客观要求等三个方面对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
     再次,对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的探索和转变进行历史梳理,划分为改革开放以前与改革开放以来两个大的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以服务“革命”为导向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与实践基本成熟和定型,这是分析建国后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起点;1949年到1957年,中国共产党开启并拓展了执政条件下“价值重塑型”宣传思想工作的探索与奠基;1957年到1978年,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呈现出以“阶级斗争”为导向的运动式宣传的特殊景象,经历了宣传思想工作与阶级斗争“互强”的一个过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宣传思想工作的转变大致经历四个基本的阶段:1978年到1989年,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在“拨乱反正”中开启“转轨”之路,进入随改革开放进程而“转轨变型”的阶段;1989年至1992年,“政治风波”凸显宣传思想工作“极其重要的地位”,宣传思想工作进入全面反思和整顿时期;1992年到2002年,宣传思想工作开启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调整与重大变革;2002年以来,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宣传思想工作坚持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实现新的跨越,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最后,对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基本路向进行分析和判断。在总结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经验教训和提炼对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宣传思想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而提出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未来转变的基本趋向和路径选择。将考察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转变历程所得到的启示提炼成“四个理性认识”,即理性认识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的基本规律,理性认识宣传思想工作中执政党与大众传媒的关系,理性认识宣传思想工作中体现党的意志与表达人民群众心声的关系,理性认识党的“宣传形象”与执政能力提高的关系。将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未来转变.的路径选择概括为四个方面,即构建扎根中国实践的宣传话语体系,积极拓展宣传思想工作的辐射范围,切实改进宣传思想工作的方法手段,逐步完善宣传思想工作的体制机制。
Ideological publicity has always been a vital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 concern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Party and state in the course of socialist revolution, construc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the past over sixty year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Chinese society has witnessed great changes in economy, politics and culture. According to the basic concepts of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deological publicity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s important ruling resources, should make changes and adjustments accordingly to fulfill the needs of the overall affairs of the Party and state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ituation, thus continuously performing its due function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revolution, construction, reform and developmen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transition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is dissertation conducts systematic academic review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transition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ince the founding of P.R.C, mainly on its content system, ways of expression, operational mechanism and coordination with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aking the practicing process of Chinese socialist movement as the gr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of the Party itself as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and open system, the emphasis is placed on investigating in the practicing process and basic structure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transition of the Party, with focus on why it changed, what it changed into, and the path of changing, i.e. with or without major changes in concepts and contents, great alteration in expression, important adjustment in operational mechanism, and dynamic coordination with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itself and in search of the points where ideological publicity changed, this dissertation marks off the stages of the practicing process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transition, thus gaining the knowledge of the transition process and operation logic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of the Party under the historical trends.
     Firstly, analysis and illustration is given to the basic theoretical issue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in the process of Chinese socialist movement. Regarding "publicity" as an international phenomenon and a worldwide movement, its evolvement trace in the West is explored and the ideological origin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is inquired and understood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classical Marxist writers. Meanwhile,"revolution orientation","value reconstruction" and "consensus building" are used as threads to discover the transition path of the concept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in the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of the Party. The essential attributes of the concept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in Chinese Marxism context are identified panoramically through the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Secondly, analysis is conducted on the connotation and dynamic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transition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Dimension and validity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transition of the Party is influenced by the position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in the whole social structure and restricted to the scientificity, operability and guidance quality of its practice, which is often reflected by the inherent components and systematic efficiency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transiti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transition is deconstructed into four aspects, namely explanatory of the content system, appetency of expression, modernity of operational mechanism and coordination with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Furthermore,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transition is analyzed in five aspects:strong support for consolidating the ruling status, requirement for socialism development, economic glob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mass media and the function of ideological benefit conformity.
     Thirdly, review is done on exploration and transition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of the Party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P.R.C, which is divided into two phases:before and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 In1949when New China was founde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of the Party guided by serving for "revolution" became mature and fixed, which w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analyzing the ideological publicity transition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state; from1949to1957,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tarted and expanded the exploration and foundation of "value reconstructional" ideological publicity under the ruling condition; from1957to1978, the special phenomenon of movement publicity,"taking the class struggle as the key link", was presented in ideological publicity of the Party and it experienced "power interaction" between ideological publicity and class struggle. In the over30years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ideological publicity transition experienced four basic phases:from1978to1989, when ideological publicity of the Party started to "transform" by "clarify confusion and bring things back to order", marking the beginning of "transformation and modification" along with reform and opening; from1989to1992,"political turmoil" made ideological publicity "a vitally important position", entering a time of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and rectification; from1992to2002, profound adjustment and major reform in ideological publicity was conducted to adapt to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since2002, confronted with the rapidly changing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arduous and ordurous tasks of reform, development and stabilization, ideological publicity has persisted in holding high the banner, focusing on the overall situation, serving people, reforming and innovating, achieved new striding-over, and walked out a wa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development.
     Finally, analysis and judgment is made on the basic route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transition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lessons and extracting regular rules from ideological publicity transition, this dissertation objectively analyzes the new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faced with ideological public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basic tendency and path selection of the future ideological publicity transition of the Party. The inspiration acquired from investigating in the process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transition is refined into "four rational understanding", which are rat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rules of ideological publicity transi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ling party and mass media in ideological publicit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flecting the Party's will and expressing people's feelings in ideological publicity, and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ity image" of the Party and the enhancement of governance ability. The path selection of the future ideological publicity transition of the Party is abstracted as to scientifically construct its discourse authority, actively expand its range, practically improve its approaches, and gradually perfect its system and mechanism.
引文
①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③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0页。
    ④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笫91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3页。
    ② 参见《牛津大辞典》,和Publicity相比,Propaganda一词更强调宣传主体对宣传内容的筛选过滤而不是公众的知情权。
    ③ Quoted in Jurgen Wilke(ed.), Propaganda in the 20th Century:Contribution to Its History, New Jersey:Hampto n Press,1998, ix.
    ① 李长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党建》,2003年第2期。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②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1页。
    ③“丁关根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党建》,2000年第2期。
    ① 邵培仁:《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宣传学和舆论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6-8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846页。
    ② 沈一之:《中国共产党宣传学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③ 吴珍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宣传工作”,《求是》,2005年第14期。
    ① 叶皓:“从宣传到传播:新时期宣传工作创新趋势”,《现代传播》,2009年第4期。
    ② 朱庆跃:“从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宣传大众化——论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调整的思维轨迹”,《廿肃理论学刊》,2008年第5期。
    ① 朱庆跃:“党对宣传工作认识深化的历史轨迹及现实启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2期。
    ② 马春梅,颜廷标:“后危机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思路转变”,《未来与发展》,2010年第11期。
    ③ 卢新宁、陆春龄:“从政治宣传到政治传播—‘任仲平’文章《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解析”,《新闻战线》,2011年第2期。
    ① 彭卫国:“浅议宣传工作由虚到实的转变”,《内部文稿》,1997年第18期。
    ② 韦慈竹:“试谈新旧体制转换时期宣传工作必须完成的四个转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6年第10期。
    ③ 中宣部政策法规研究室:“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党建》,2005年第2期。
    ① 范虹轶:《最新党的宣传工作规程方法与案例启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页。
    ② 张燚:“宣传:政党领导的合法性建构——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0年。
    ③ 林之达:《中国共产党宣传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④ 沈一之:《中国共产党宣传学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6页。
    ① 邵培仁:《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宣传学与舆论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5页。
    ② 陈洲:“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宣传工作的几个重要特色”,《理论探讨》,1984年第1期。
    ③ 贾奎林:“中国共产党媒介关系80年”,《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3期。
    ① 沈一之:《中国共产党宣传学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6页。
    ② 张美君:“90年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宣传的基本经验”,《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③ 贾绘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机制探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④ 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局:《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① 朱三平:“面向现代化的实践创造——改革开放以来宣传思想工作新型经验的思考”,《学习导报》,1999年第5期。
    ② 周雄:“三中全会以来宣传思想工作的几点启示”,《学习月刊》,1999年第3期。
    ③ 李磊明:“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宣传规律的探索”,《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3期。
    ④ 郑保卫:“中国共产党90年新闻宣传工作经验及启示”,《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第6期。
    ⑤ 王乐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求是》,2005年第2期。
    ① 靳凤林:“新时期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转变”,《理论视野》,2010年第6期。
    ② 郑永年:“社会转型要求中国重建意识形态”.《联合早报》,2007年1月24日。
    ③ 胡海波,赵德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基于私营企业主兴起的视域》.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页。
    ④ 刘明君:“论和谐社会建构与主流意识形态样式的转型”,《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① 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局:《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 沈一之:《中国共产党宣传学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3页。
    ① 刘宗发等:“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创新——关于当前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② 张艳国等:“论当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理念创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③ 沈一之:《中国共产党宣传学概论》,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1页。
    ① 董长海:“宣传思想工作要创新”,《光明日报》,2000年6月6日。
    ② 本刊特约评论员:“进一步开阔宣传思想工作的视野”,《新闻战线》,2005年第1]期。
    ③ 欧阳蛲等:“做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宣传思想工作”,《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④ 白峥,吴广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第9期。
    ⑤ 尕锋盘山:“党的典型宣传资源开发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11期。
    ① Garth S.Jowett, "propaganda and communication:The Re-emergence of a Research Tradition", i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Winter,1987,p101.
    ① 李秀忠:“应重视加强对中共宣传工作的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1990年第1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4页。
    ①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① Jurgen Wilke(ed.), Propaganda in the 20th Century:Contribution to Its History, New Jersey:Hampton Press,19 98,1.
    ① [美]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
    ① [美]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 《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220页。
    ② [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张洁,田青译:《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③ [美]沃纳·J·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陈韵昭译:《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3页。
    ①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Chicago: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1983,v.15, p36.
    ② [美]沃纳·J·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等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③ [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张洁,田青译: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页。
    ④ [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张洁,田青译: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3页。
    ⑤ [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张洁,田青译: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
    ⑥ 马建钧等著: 《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① Quoted in Jurgen Wilke(ed.), Propaganda in the 20th Century:Contribution to Its History, New Jersey. Hampto n Press,1998, ix.
    ② [美]梅尔文·L·德弗勒,埃弗雷特·E·丹尼斯著,张咏华著: 《大众传播通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8页。
    ③ 叶皓:“从宣传到传播:新时期宣传工作创新趋势”, 《现代传播》,2009年第4期。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72页。
    ② Reminiscences of Marx and Engels,转引自[英]戴维·麦克莱伦编著,王珍译: 《卡尔·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③ 陈力丹: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体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9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75页。
    ⑤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94页。
    ⑥ 《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6页。
    ⑦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1页。
    ②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① 中央档案馆编: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6页。
    ③ 《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9页。
    ④《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0页。
    ⑤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1页。
    ⑥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 《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①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7页。
    ②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6页。
    ③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 《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80页。 ’
    ④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 《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09页。
    ⑤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 《党的宣传工作会汉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69页。
    ⑥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 《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640页。
    ⑦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 《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846页。
    ① 江泽民: “宣传思想战线是我们党的一条极其重要的战线”, 《党建》,1993年第3期。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大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47页。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3页。
    ④ 胡锦涛: “唱好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党建》,2000年第2期。
    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35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99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9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66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16页。
    ⑥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9页。
    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0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34页.
    ② 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2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66页。
    ④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2页。
    ⑤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4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37页。
    ③ Reminiscences of Marx and Engels,转引自[英]戴维·麦克莱伦编著,王珍译:《卡尔·马克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④ 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体系》,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12页。
    ① 《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7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91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8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页。
    ⑤ 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思格斯的传播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6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34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94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56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7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3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8页。
    ③ 《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页。
    ④ 《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页。
    ⑤ 《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9页。
    ⑥ 《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29页。
    ① 《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61页。
    ② 《列宁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7页。
    ③ 《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7页。
    ④ 《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7页。
    ① 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8页。
    ①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35页。
    ③ 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第15页。
    ④ 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第253页。
    ⑤ 团中央青运史研究室,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青年运动文件选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88年版,第376页。
    ①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15页。
    ② 《周恩来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8页。
    ③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37-1949)》,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250页。
    ④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049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③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1页。
    ④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1页。
    ⑤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3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64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4页。
    ③ 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局:《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页。
    ④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
    ⑤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页。
    ⑥ 《周恩来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4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篇197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01页。
    ③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88页。
    ④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
    ⑤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80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5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44页。
    ③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21页。 ··
    ④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81页。
    ⑤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724页。
    ⑥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泌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852页。
    ⑦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 版,第910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38页。
    ② 江泽民:“宣传思想战线是我们党的一条极其重要的战线”,《党建》,1993年第3期。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46页。
    ④ 江泽民:“紧紧围绕党的十五大主题扎实生动地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党建》,1998年第2期。
    ① 胡锦涛:“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党建》,2000年第2期。
    ② 李长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党建》,2003年第2期。
    ③ 本刊编辑都:“·宣传思想工作要重视的几个重大问题”,《党建》,2004年第1期。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92页。
    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799页。
    ①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89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③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90页。
    ①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91页。
    ① 叶政:“意识彤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内在构成”,《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第3期。
    ①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92页。
    ② 叶政:“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内在构成”,《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第3期。
    ①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95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3页。
    ③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95页。
    ① [美]道格拉斯·C.诺斯著,陈郁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58页。
    ②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页。
    ①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96页。
    ①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4页。
    ②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5页。
    ①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0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893-1949)》,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66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④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1页。
    ①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1页。
    ①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9页。
    ①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37页。
    ①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36页。
    ①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②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3页。
    ①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②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l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35页。
    ④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23页。
    ⑤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66页。
    ⑥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53页。
    ⑦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76页。
    ⑧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周恩来军事文选》(第1册),人民出版社1997 年版,第127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6页。
    ② 《周恩来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8页。
    ③ 《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9页。
    ④ 《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9页。
    ⑤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1页。
    ① 《马克思思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50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1页。
    ①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0页。
    ②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1页。
    ③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3页。
    ④ Douglass Cecil North,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p.23
    ⑤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638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8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宜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③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①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葙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8页
    ③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61页。
    ④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3页.
    ⑤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7页。
    ⑥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甲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1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1页。
    ③ 即“一化三改”的总路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队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⑤ 张耀灿:《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2页。
    ⑤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1956)》,学习出 版社1996年版,第195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型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60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4页。
    ③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5页。
    ④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45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61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64页。
    ③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729页。
    ④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3页。
    ① 《周恩来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2页。
    ②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页。
    ③ 《周恩来选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34页。
    ④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4页。
    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著作专题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3页。
    ⑥ 沈志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三卷),香港中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⑦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39页。
    ① 《决定》还明确规定:“任何人参加本会所领导的思想改造的学习均以自愿为原则”;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按学习者的程度分为三类,即高级、中级、初级。各界人士的整风原则上以每年一次、每次一个月至两个月为度;为专司各界人士的学习,本会和各地协商委员会应设立学习委员会,纽织学习活动。
    ②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页。
    ③ 石云霞:《新中国思想理论教育60年(1949-2009)》,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5页。
    ④ 石云霞:《新中国思想理论教育60年(1949-2009)》,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6页。
    ⑤ 石云霞:《新中国思想理论教育60年(1949-2009)》,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7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②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451页。
    ③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86页。
    ④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505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87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8页。
    ① 李斯颐:“也谈建国初期私营传媒消亡的原因”,《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3期。
    ② Alan P.L.Liu,Communications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Communist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1971,p.40
    ③ 白润生:《中国新闻传播史》,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4页。
    ④ 白润生:《中国新闻传播史》,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5页。
    ⑤ 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07页。
    ①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三卷),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② 白润生:《中国新闻传播史》,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6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中),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1页。
    ② 方汉奇,陈昌凤:《正在发生的历史:中国当代新闻事业》(下),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70页。
    ③ 白润生:《中国新闻传播史》,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6页。
    ① 白润生:《中国新闻传播史》,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7页。
    ② 白润生:《中国新闻传播史》,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0页。
    ③ 赵玉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25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318页。
    ② 张燚:“宣传:整党领导的合法性建构-—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0年,第138页。
    ③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④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简称ISAS)是法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路易·阿尔都塞首先创用的,作者在区分国家政权和国家机器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制国家机器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概念:前者是通过暴力来实现统治;后者是通过意识形态来实现统治。详见路易·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⑤ 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①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斤,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14页。
    ②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③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26页。
    ④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33页。
    ①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26页。
    ② 即召集本级的宣传工作机关负责人员参加。
    ③ 即一次召集下一级党委的宣传部长和其他指定的宣传的工作人员参加,一次召集下两级或下三级党委的宣传部长或其他指定的宣传工作人员参加,这样的会议在党委讨论后也可以由宣传部在党委指导下召集。
    ④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26页。
    ⑤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①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74页。
    ②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1097页。
    ③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33页。
    ④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党的宣传工作文件选编》(1949-1966),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72页。
    ①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58页。
    ②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126页。
    雪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59页。
    ③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59页。
    ④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文件选编》(1949-1966),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71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9页。
    ③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一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3页。
    ④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一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05页。
    ① 宣传网,即“在党的每个支部设立宣传员,在党的各级领导机关设立报告员,并建立关于宣传员报告员工作的一定制度”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文件选编》(1949-1966),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65页。
    ③ “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宣传员队伍”,《人民日报》,1951年12月19日。
    ④ 以省为单位来说,宣传员的数目,以河北、山东两省最多,搁在三十三万以上;宣传员和全区总人口的百分比,以河北、察哈尔两省为最大,都超过全省人口百分之一;山西和山东两省也接近百分之一
    ⑤ “党的宣传网一年来发展的情况和今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目标”,《人民日报》,1951年1月1日。
    ⑥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文件选编(1949-1966)》),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40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宜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
    ③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67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77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78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5页。
    ④ 马英民:“‘文化大革命’时期民众主流意识探析”,《党的文献》,2003年第6期。
    ⑤ 石云霞:《新中国思想理论教育60年(1949-2009)》,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0页。
    ⑥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85页。
    ①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3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485页。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486页。
    ④ 石云霞:《新中国思想理论教育60年(1949-2009)》,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①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618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80页。
    ③ 白润生:《中国新闻传播史新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3页。
    白润生:《中国新闻传播史新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93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653页。
    ② 李松晨:《“文革”档案》(上卷),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第564页。
    ③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④ 李松晨:《“文革”档案》(上卷),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年版,第564页。
    ① 白润生:《中国新闻传播史新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3页。
    ① 方汉奇等:《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18页。
    ② 逢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671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15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674页。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79页。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409页。
    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770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85页。
    ② 方汉奇等:《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6页。
    ①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202-204页。
    ① 梁博祥:《中国新闻年鉴》(2000年卷),中国新闻年鉴社2000年版,第567页。。
    ② 方汉奇等:《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6页。
    ① 方汉奇等:《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6页。
    ② 方汉奇等:《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07页。
    ③ 印红标:《新闻研究资料》(第56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6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一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80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81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舞棱出版社1994年版,第202页。
    ③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09页。
    ④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01页。
    ⑤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02页。
    ⑥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第205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一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12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一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49页。
    ③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一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49页。
    ④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一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640页。
    ④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一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846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29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69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78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43页。
    ③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44页。
    ④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76页。
    ⑤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第380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2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页。
    ②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52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1页。
    ④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2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4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6页。
    ③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④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9页。
    ⑤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51页。
    ①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3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05页。
    ③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57-1992)》,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883页。
    ④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24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9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42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08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9页。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8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85页。
    ② 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央档案馆编研部编:《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57-1922)》,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504页。
    ③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281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03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638页。
    ③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639页。
    ④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846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一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862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一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02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07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07页。
    ③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10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96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96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党的宣传工作文件选编(1976-198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602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639页。
    ③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10页。
    ① 童兵:《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新闻学卷》,第368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新闻年鉴(1985年卷)》,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新闻年鉴(1987年卷)》,中国新闻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新闻年鉴》(1990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页。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新闻年鉴》(1990年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6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55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72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页。
    ④ “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坚持少宜传个人”,《人民日报》1980年8月12日。
    ① 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3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385页。
    ② 白润生:《中国新闻传橘史新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43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一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61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一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第911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38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39页。
    ③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13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42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一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43页。
    ③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一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43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47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48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49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10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2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5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4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5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6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1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3页。
    ④ “中共中央关于当前报刊新闻广播宣传方针的决定”,人民日报1981年1月29日。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5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6页。
    ②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96页。
    ①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1017页。
    ① 江泽民:“宣传思想战线是我们党的一条极其重要的战线”,《党建》,1993年第3期。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47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6页。
    ② 人民日报社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37页。
    ② 阎焕书:《中国新闻年鉴1997》,中国新闻年鉴杂志社1997年版,笫2页。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47页。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3页。
    ⑤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47页。
    ① 人民日报社编:《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学习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人民日报社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70-772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第393页。
    ② 阎焕书:《中国新闻年鉴2004》,中国新闻年鉴社2004年版,第4页。
    ① “江主席与记者笑谈如何做记者”,《人民日报》2000年12月22日。
    ② 梁博祥:《中国新闻年鉴》,中国新闻年鉴社1999年版,第4页。
    ③ 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8页。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18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7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22页。
    ① 中国新闻年鉴杂志社编:《中国新闻年鉴1995》,中国新闻年鉴杂志社1995年版,第16页。
    ② 本书编写组:《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8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72页。
    ③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编:《中国新闻年鉴》,中国新闻年鉴杂志社2001年版,第6页。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72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72页。
    ②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73页。
    ③ 中国新闻年鉴社编:《中国新闻年鉴》,中国新闻年鉴杂志社2002年版,第3页。
    ④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77页。
    ⑤ 中央宣传部办公厅编:《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第990页.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73-1674页。
    ② 中国新闻年鉴社编:《中国新闻年鉴》,中国新闻年鉴杂志社2001年版,第6页。
    ③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58-659页。
    ④ 中国新闻年鉴社编:《中国新闻年鉴》,中国新闻年鉴杂志社1999年版,第4页。
    ① 中国新闻年鉴社编:《中国新闻年鉴》,中国新闻年鉴杂志社2002年版,第5页。
    ② “丁关根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摘要”,《党建》,2000年第2期。
    ③ 李长春:“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党建》,2003年第2期。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35页。
    ② 叶皓:“从宣传到传播:新时期宣传工作创新趋势”,《现代传播》,2009年第4期。
    ① 雷跃捷、哈秋艳:《新闻传播学前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9页。
    ① 丁柏铨等:《执政党与大众传媒—基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6页。
    ① 喻国明:《试论舆论引导的选择性操作》[J/OL]。传媒学术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2002-7-26.
    ② “中国媒体:责任与方向”,《南方周末》,2003年2月28日。
    ③ 李希光:“解剖一篇宣传式新闻”,《新闻记者》,2003年第7期。
    ① 丁柏铨等:《执政党与大众传媒——基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6页。
    ① 丁柏铨等:《执政党与大众传媒——基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8页。
    ② 丁柏铨等:《执政党与大众传媒——基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1页。
    ① 丁柏铨等:《执政党与大众传媒——基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30页。
    ② 丁柏铨等:《执政党与大众传媒——基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56页。
    ① 丁柏铨等:《执政党与大众传媒——甚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57页。
    ① 丁柏铨等:《执政党与大众传媒——基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58页。
    ①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编:《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下卷),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257页。
    ① 丁柏铨等:《执政党与大众传媒——基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13-416页。
    ① 李普曼:《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33页。
    ② 丁柏铨等:《执政党与大众传媒——甚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18页。
    ③ 丁柏铨等:《执政党与大众传媒——基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32页。
    ① 丁柏铨:《新闻探索集——丁柏铨学术论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34页。
    ② 丁柏铨等:《执政党与大众传媒——基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39页。
    ①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59页。
    ②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59-317页。
    ① [法]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6页。
    ② 叶皓:“从宣传到传播:新时期宣传工作创新趋势”,《现代传播》,2009年第4期。
    ③ 杨善华:《当代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76页。
    由于奇智:“福柯人论之分析——从知识考古学的观点看“,《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5年春季刊。
    ④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59页。
    ① 《马克思思恪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8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③ [美]梅洛维茨著,肖志军译:《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2页。
    ① 王国荣:《信息化与文化产业》,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页。
    ②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65页。
    ③ 叶皓:“从宣传到传播:新时期宣传工作创新趋势”,《现代传播》,2009年第4期。
    ④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70页。
    ①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71页。
    ② 叶皓:“从宣传到传播:新时期宣传工作创新趋势”,《现代传播》,2009年第4期。
    ① 叶皓:“从宣传到传播:新时期宣传工作创新趋势”,《现代传播》,2009年第4期.
    ② [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张洁,田青译: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页。
    ① 张琼:《道德接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41页。
    ②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84页。
    ①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② 叶皓:“从宣传到传播:新时期宣传工作创新趋势”,《现代传播》,2009年第4期。
    ①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97页。
    ②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98页。
    ③ 参见Dutton J E 1986 The processing of crisis and non-crisis strategic issues,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35(5),3501-3517,及廖为建,李莉:“美国现代危机传播研究及其借鉴意义”,《广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①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90页。
    ① [英]迈克尔·里杰斯特著,陈向阳,陈宁译:《危机公关》,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②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92页。
    ③ Peter Hedstrom 2005 Dissecting The Socia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④ 陈桥生:“‘舆论绑架’现象及其规避”,《新闻战线》,2007年第6期。
    ① Sturges, D.L. Communicating through crisis:a strategy for organizational survival.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 (1994), pp.297-316.
    ② 转引自Coombs, W T. Choosing the right words:The development of guidelines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appropriate" crisis response strategies[J].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1995,(8).
    ① 吴雄丞:《邓小平理论简明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368页。
    ②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299页。
    ③ 叶皓:“从宣传到传播:新时期宣传工作创新趋势”,《现代传播》,2009年第4期。
    ①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302页。
    ② 朱兆中:《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纵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0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9页。
    ④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303页。
    ⑤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2页。
    ① 李希光等:《妖魔化和媒体轰炸》,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7页。
    ① [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上的机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195页。
    ②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308页。
    ③ 胡锦涛:“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12月8日。
    ①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310页。
    ②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312页。
    ①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彤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312页。
    ②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313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② 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第317页。
    ③ 《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3]《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4]《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5]《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13),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7]《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8]《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
    [19]《刘少奇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0]《周恩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1]《邓小平文选》(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3]《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4]《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意识形态》,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5]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6]《陆定一文集》,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7]《陆定一新闻文选》,新华出版社1987年版。
    [28]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简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2年版。
    [29]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30]《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中、下),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
    [31]《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15-1937)》,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
    [32]《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37-1949)》,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
    [33]《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49-1956)》,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
    [34]《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1957-1992)》,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
    [35]《党的宣传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1951-1992)》,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年版。
    [3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1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3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宣传工作文献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38]《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件汇编》,学习出版社1994年版。
    [39]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宣传动态》(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40]《宣传文化政策法规选编(1996-1997)》,学习出版社1998年版。
    [41]《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选编(1938-1989)》,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2]《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法规文件选编》,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4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4),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4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5-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45]《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8-10),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4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1-13),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4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4-1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48]《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8-20),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49]《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0]《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3]《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人民出版社1996、1999年版。
    [54]《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5]《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5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59]《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60]《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6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2]《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63]《十四大以来宣传思想工作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出版社1997年版。
    [64]《江泽民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共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65]《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学习出版社2000年版。
    [66]《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论党的宣传工作》,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6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68]《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选编》,学习出版社2010年版。
    [69]《新时期领导干部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思想政治工作全书》,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版。
    [1]邵培仁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宣传学与舆论学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刘炳义:《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实践与思考》,泰山出版社2007年版。
    [3]裘正义:《世界宣传简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马建钧:《希特勒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荆惠民:《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大事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范虹轶:《最新党的宣传工作规程方法与案例启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陈清泉:《在中共高层50年陆定一传奇人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陈清泉,宋广渭:《陆定一传》,中共党史出版社1999年版。
    [9]彭继红:《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工作研究:1949-2009》》,湖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朱兆中:《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纵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刘仕清:《永恒的生命线:中国共产党80年思想政治工作的回眸与前瞻》,湖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阎志民:《毛泽东的意识形态学说》,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3]田改伟:《挑战与应对:邓小平意识形态安全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4]黄传新等:《构建和谐社会与意识形态建设》,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5]石本惠:《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执政党的意识形态建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6]胡隆辉:《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7]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9]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
    [20]林国标:《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湖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1]雷跃捷,哈艳秋:《邓小平新闻宣传理论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2]孔玉芳:《宣传思想工作概论》,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3]陈丽凤:《中国共产党领导体制的历史考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4]刘李胜,时永松:《政治宣传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5]沈一之:《中国共产党宣传学概论》(上、下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6]刘江船:《建国前中国共产党新闻管理思想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7]陈志强:《宣传思想工作宏观管理导论》,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年版。
    [28]林之达:《中国共产党宣传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9]杜康传,李景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丁柏铨等:《执政党与大众传媒——基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1]丁柏铨:《新闻探索集——丁柏铨学术论文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32]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3]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局编:《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学习出版社2001年版。
    [34]中共中央宣传部干部局编:《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
    [35]景中强:《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6]黄传新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研究》,学习出版社2012年版。
    [37]郑保卫:《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8]石云霞:《新中国思想理论教育60年(1949-2009)》,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9]习少颖:《1949-1966年中国对外宣传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0]于群:《新冷战史研究:美国的心理宣传战和情报战》,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41]白润生:《中国新闻传播史新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2]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3]陈昌凤:《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4]徐光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简史(1949-2000)》,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年。
    [45]徐光春:《中国广播影视的改革与创新》,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46]武东生,赵铁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7]寇清杰:《中国新文化的方向: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中西文化观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8]丁军:《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当代的新发展》,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49]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50]王国荣:《信息化与文化产业》,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51]李希光等:《妖魔化和媒体轰炸》,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2][美]李普曼著,林珊译:《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53][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54][美]梅洛维茨著,肖志军译:《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5][英]布莱恩·麦克海尔著,殷祺译:《政治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版。
    [56][美]诺姆·乔姆斯基,戴维·巴萨米安著,信强译:《宣传与公共意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57][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著,张洁,田青译:《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8]Godwin chu.Radical change through communication in Mao's china.Honolulu: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1977.
    [59]Houn·F-W.To change a Nation:Propaganda and Indoctrination in Communist china.East lansing.Michigan:The board of Trustee of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1961.
    [1]李长春:“广泛深入宣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求是》,2011年第21期。
    [2]李长春:“奋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 《党建》,2012年第2期。
    [3]李长春:“全面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牢牢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党建》,2007年第1期。
    [4]刘云山:“深入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宣传阐释为党的十八大召开营造良好思想理论氛围”,《党建》,2012年第5期。
    [5]刘云山:“深化‘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党建》,2012年第2期。
    [6]刘云山:“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全力抓好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党建》,2011年第11期。
    [7]刘奇葆:“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上水平上台阶”,《党建》,2013年第2期。
    [8]雒树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人民日报》,2012年12月7日。
    [9]雒树刚:“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求是》,2009年第24期。
    [10]雒树刚:“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党建》,2004年第10期。
    [11]荆学民:“论中国特色政治传播战略研究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现代传播》,2012年第2期。
    [12]吴琼:“江泽民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求实》,2000年第7期。
    [13]王英辉:“宣传思想工作要在‘管用’上下功夫”,《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第4期。
    [14]王朝彬:“用先进技术为宣传思想工作提供支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年第1期。
    [15]郭天宝:“在实践中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年第3期。
    [16]中宣部政策法规研究室:“宣传思想工作创新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党建》,2005年第2期。
    [17]张艳国等:“论当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理念创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18]吴珍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宣传工作”,《求是》,2005年第14期。
    [19]叶皓:“从宣传到传播:新时期宣传工作创新趋势”,《现代传播》,2009年第4期。
    [20]朱庆跃:“从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国化到马克思主义宣传大众化——论党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调整的思维轨迹”,《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第9期。
    [21]马春梅,颜廷标:“后危机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思路转变”,《未来与发展》,2010年第11期。
    [23]卢新宁,陆春龄:“从政治宣传到政治传播——‘任仲平’文章《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解析”,《新闻战线》,2011年第2期。
    [24]彭卫国:“浅议宣传工作由虚到实的转变”,《内部文稿》,1997年第18期。
    [25]贾绘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机制探析”,《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25]陈洲:“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宣传工作的几个重要特色”,《理论探讨》,1984年第1期。
    [27]贾奎林:“中国共产党媒介关系80年”,《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3期。
    [28]张美君:“90年来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宣传的基本经验”,《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29]朱三平:“面向现代化的实践创造—改革开放以来宣传思想工作新型经验的思考”,《学习导报》,1999年第5期。
    [30]周雄:“三中全会以来宣传思想工作的几点启示”,《学习月刊》,1999年第3期。
    [31]李磊明:“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宣传规律的探索”,《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3期。
    [32]郑保卫:“中国共产党90年新闻宣传工作经验及启示”,《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第6期。
    [33]王乐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求是》,2005年第2期。
    [34]靳凤林:“新时期以来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转变”,《理论视野》,2010年第6期。
    [35]郑永年:“社会转型要求中国重建意识形态”,《联合早报》,2007年1月24日。
    [36]刘明君:“论和谐社会建构与主流意识形态样式的转型”,《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37]刘宗发等:“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创新——关于当前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38]董长海:“宣传思想工作要创新”,《光明日报》,2000年6月6日。
    [39]本刊特约评论员:“进一步开阔宣传思想工作的视野”,《新闻战线》,2005年第11期。
    [40]欧阳蛲等:“做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宣传思想工作”,《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41]尕锋盘山:“党的典型宣传资源开发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11期。
    [42]李秀忠:“应重视加强对中共宣传工作的研究”,《党史研究与教学》,1990年第1期。
    [43]荣华:“新媒体的兴起及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3期。
    [44]新华社“新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课题组:“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成效和基本经验”,《中国记者》,2004年第3期。
    [45]新华社“新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课题组:“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中国记者》,2004年第3期。
    [46]杨瑞森:“邓小平‘南方谈话’关于思想理论教育的三个重要思想”,《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5期。
    [47]杨瑞森:“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研究的几点新认识”,《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期。
    [48]杨振武:“按照‘三贴近’原则,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理论宣传工作格局”,《人民日报》,2012年4月1日。
    [49]杨振武:“大力加强理论学习,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2年第4期。
    [50]杨振武:“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不负党和人民重托”,《新闻战线》,2010年第1期。
    [51]新华社“新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课题组:“改进我国宣传思想工作的建议和对策”,《中国记者》,2004年第3期。
    [52]杨振武:“媒体的社会责任与记者的职业素养——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望道讲堂’的讲课”,《新闻大学》,2011年第2期。
    [53]寇清杰,李宗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研究综述”,《理论学刊》,2012年第6期。
    [54]寇清杰:“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人民论坛》,2011年第26期。
    [55]寇清杰,陈英:“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觉铸就90年历史辉煌”,《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8期。
    [56]武东生:“马克思意识形态观的思想理路”,《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57]武东生,余一凡:“经典作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述要”,《高校理论战线》,2008年第2期。
    [58]李宗建,武东生:“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概念的演变”,《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59]李宗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研究述评:脉络、阶段与经验”,《毛泽东思想研究》,2012年第6期,
    [60]李宗建:“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宣传思想工作研究的理论考察”,《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第4期
    [61]李宗建:“中国共产党宣传思想工作转变研究的背景、意义与展望”,《甘肃理论学刊》2012年第4期,
    [62]魏强,李宗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正视的四个关系”,《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63]骆郁廷,魏强:“新中国成立以后刘少奇对思想疏导的探索”,《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第10期
    [64]骆郁廷,魏强:“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文化话语权”,《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0期。
    [65]余一凡:“近年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综述”,《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第2期。
    [66]余一凡:“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发展”,《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2期。
    [67]李宗建,徐锋:“宣传的时代:国际视野与中国内涵”,《社会主义研究》,2013年第1期。
    [68]董兴杰,才华:“中共宣传思想工作机构建设的历史考察——以宣传部系统为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69]才华,董兴杰:“我国意识形态机构建设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70]宋黎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机制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7年。
    [71]张燚:“宣传:政党领导的合法性建构—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72]尕锋盘山:《中国共产党典型宣传研究》,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73]李鉴修:《文化软实力与党的对外宣传工作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1年。
    [74]吴崇杰:《新思想战争与战略反宣传》,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75]沈国麟:《控制沟通一一论美国政府的媒体宣传》,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76]郭又新:《穿越“铁幕”:美国对“苏东国家”的冷战宣传(1945-1963)》,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77]陈建新:《<大公报>与抗战宣传》,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78]周武军:《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功能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79]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80]霍毅斌:《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思想政治工作基本经验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8年。
    [81]徐宝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初探》,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