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诗经》战争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诗经》战争诗作为周代战争影响下周人心态的反映,也是周代礼乐背景下产生的文学作品。考察诗本事可以充分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并由此更深入的理解诗本义。本文主要从历史的角度来探讨诗本义和诗歌的艺术特征。
     绪论提出所要探讨的问题、研究方法和本文所使用的材料,并说明对前人相关研究的看法。最后讨论《诗经》战争诗所见战争的历史起因。
     第一章讨论《诗经》战争诗的本事和本义。在梳理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检讨前人的论据,结合出土文献及其研究成果,尽最大努力还原诗本事。在本事探寻的基础上,考察诗人所要表达的诗本义。以《毛诗序》为中心,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进行本事的探寻,一是《毛诗序》的本事记载与史书记载一致的,结合诗文,辨析相关文献;二是《毛诗序》的本事记载没有文献支持的,则尽量提供新文献。三是通过诗歌所反映的战争之间的关系来确定诗歌本事。总之,通过文献与诗文互证,指出诗歌创作的相对诗间,或者是具体到年月,或者是只能推测到一个时间段。对诗歌背景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歌本义。
     第二章讨论《诗经》战争诗所涉及的军礼,认为军礼是《诗经》战争诗重要的创作源泉,也是诗人反映征战生活的一个角度。军礼深刻影响了《诗经》战争诗的结构、用辞和物象选择。
     第三章讨论《诗经》战争诗的文学特征,认为《诗经》战争诗的主题模式主要是恋土与怀乡,闺思与闺怨。诗人选择与农业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意象,结合诗人抒情的需要,创造了情景交融的意境。《诗经》战争诗的抒情模式主要是:第一人称为主的抒情主体,抒情的对象化和从容的结构形式。
The thesis of this book is to distinguish the war poem of the Book of Odes in the background of Zhou's history. The former scholars study the Book of Oder by text, history behind the poem. I study the war poem of the Book of Odes in that way also.
    Preface is to raise the problem I will study, the ways I used in the study. Then I will to review the former study through the attitude to the Book of Odes, the study material used in the former study and study aim was changed time to time.
    Chapter 1 is distinguishing the history behind the poem, which is used to make sure of the basic meaning of the war poem in the Book of Odes. In this study, at first, I review the former study by analyzing the history story in the poem, finding the interrelated history in other book. Then raise my idea by adding some new study material, or analyzing former material over again. At last, I inspect the basic meaning of the war poem in the Book of Odes.
    Chapter 2 is to study the amenities used in the Zhou's war. The amenities impact the poet to write the poem in the ways of structure of the poem, the words used in the poem. At another way, the amenities are indicating the order of the Zhou Dynasty.
    Chapter 3 is to study the literatures style of the war poem of the Book of Odes. The poet at that time represent their sensibility by patriotic behave and thinking of their family. They choose imagoes' which are associating agri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expressing their sensibility, the poets have a manifest object, and take flexible poem style to representing their feeling about the war.
引文
① 参见张西堂《诗经六论》,第48—49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任昭坤《中国古代军事文学》,第37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殷光熹《诗经征战诗中的生命价值观》(上),第23—27页,《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陈曦《诗经颂战诗及其遭遇误读的分析》,第52—57页,《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褚斌杰《中国文学史纲要》(先秦、秦汉文学),第56—8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① 参考陈致《古金文学与《诗经》文本研究》,此文由香港浸会大学陈致教授所写,暂时无法找到其发表刊物或者文集。网页地址:http://post.baidu.com/f?kz=178304061,2007-3-4,2007-4-9.
    ② “盖余之法,先让铭辞史实自述其年代,年代既明,形制与纹缋遂自呈其条贯也。”参考郭洙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编序说》,第3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
    ① 孙作云《从读史的方面谈谈诗经的时代和地域性》,第52页,《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79.
    ② 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绪言》,第9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① 朱东润《古诗说摭遗》,第80页,《诗三百篇探故》。
    ② 《汉书》,第30卷,第170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2.
    ③ 高亨《诗经引论》,第11—14页;王乃扬《读高亨先生的诗经选注及其它》,第31页,王指出应该注意作品内容的复杂多样性和含蓄性,《诗经研究论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① [明]万时华《诗经偶笺》,第2卷,第155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① 《毛诗正义》,第2卷,第299页,《十三经注疏》(上),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② 《春秋左传正义》,第3卷,第23页,(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③ 《春秋左传正义》,第2卷,第16页。
    ④ 《春秋左传正义》,第2卷,第17页。
    ⑤ 《史记》,第37卷,第1592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⑥ 参见竹添进一郎:《左传会笺》,第1卷,第51页,《汉文大系》,第10卷,东京,冨山房,1978.
    ① 《史记》,第42卷,第1760页。
    ② 《史记》,第38卷,第1623页。
    ③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第3卷,第46—47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2册。
    ① 同上,第47页。
    ② 《春秋左传正义》,第15卷,第116页。按:宋被楚打败,故与楚平。
    ③ 《春秋左传正义》,第19卷,第145页。
    ④ 《春秋左传正义》,第4卷,第30页。按:宋与郑平而使鲁国感到“惧”。诸侯间的联合使其力量骤然变大,使第三方感到害怕。
    ⑤ 《春秋左传正义》,第4卷,第31页。
    ⑥ 《春秋左传正义》,第7卷,第54页。
    ⑦ 《春秋左传正义》,第24卷,第186页。
    ① [宋]朱熹《诗集传》,第2卷,第760页,《四库全书》,第8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② [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第20卷,第695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③ 《毛诗正义》,第2卷,第299页。
    ④ [清]范家相《诗渖》,第5卷,第629页,《四库全书》,第88册。
    ⑤ 参见《史记》,第42卷,第1758—1759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① 《春秋左传正义》,第3卷,第23页。
    ② 《春秋左传正义》,第4卷,第29页。
    ① 《春秋左传正义》,第23卷,第179—180页。
    ② 《春秋左传正义》,第3卷,第25页。
    ③ 《春秋左传正义》,第3卷,第26页。
    ④ 《春秋左传正义》,第4卷,第29页。
    ⑤ 《春秋左传正义》,第2卷,第13页。
    ⑥ 《春秋左传正义》,第4卷,第30页。
    ① 张长寿,殷玮璋:《中国考古学·两周卷》,第108—110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② 参见《春秋左传正义》,第12卷,第88页。
    ③ 《春秋左传正义》,第11卷,第87页。
    ① [宋]朱熹《诗集传》,第2卷,第760页,《四库全书》,第7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② [宋]范处义《诗补传》,第3卷,第60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③ [宋]朱熹《诗集传》,第2卷,第760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④ 《春秋左传正义》,第54卷,第432页。
    ⑤ [清]董增龄:《国语正义》,第11卷,第216页,《续修四库全书》,第42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⑥ 《春秋左传正义》,第25卷,第192页。
    ① 《周礼正义》,第29卷,第199—120页,《十三经注疏》(上),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② [宋]朱熹《诗集传》,第2卷,第761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① 《毛诗正义》,第3卷,第58页。
    ② 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诸侯爵称》,第3—17页,《历史研究》1983年第3期。
    ① 《春秋左传正义》,第11卷,第86页。
    ② 《春秋左传正义》,第55卷,第441页。
    ③ 《春秋左传正义》,第16卷,第124页。
    ④ 《管子校正》,第7卷,第105页,《诸子集成》,第5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
    ⑤ 《列子注》,第2卷,第27页,《诸子集成》,第3册。
    ⑥ 《后汉书》,第16卷,第624—625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
    ⑦ 《周礼注疏》,第31卷,第213页,[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⑧ 《晏子春秋校注》,第5卷,第132—133页,《诸子集成》,第4册。
    ⑨ 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第425页,长沙,岳麓书社,1997.
    ① 《周礼注疏》,第32卷,第217页。
    ② 《周礼注疏》,第32卷,第217页。
    ③ 《春秋左传正义》,第50卷,第396页。
    ④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155页。
    ⑤ [宋]朱熹《诗序辨说》,卷上,第16页,《四库全书》,第69册。
    ⑥ [明]朱谋玮《诗故》,第2卷,第562页,《四库全书》,第79册。
    ① [清]牟庭《诗切》,第676—677页,济南,齐鲁书社,1983.
    ② 铭文据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第70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
    ③ 铭文据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23—2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④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第238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第274 —275页,成都,巴蜀书社,2003.
    ① 参考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20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
    ② 《毛诗正义》,第3卷,第58页。
    ③ 同上。
    ④ [宋]朱熹《诗序辨说》,卷上,第11页,《四库全书》,第69册。
    ⑤ [宋]朱熹《诗集传》,第2卷,第774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① 《毛诗正义》,第3卷,第58页。
    ② 《春秋毅梁传注疏》,第2卷,第6页。
    ① 《毛诗正义》,第8卷,第127页。
    ② [清]杨名时《诗经劄记》,第38页,《四库全书》,第87册。
    ③ [清]陈奂《诗毛诗传疏》,第15卷,第181页,《续修四库全书》,第70册。
    ④ [清]许宗寅《古邠诗义》,第72—73页,《诗经要籍集成》,第41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① 《尚书·牧誓》,《尚书正义》,第11卷,第71页,《十三经注疏》(上),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② 《尚书·大诰》,《尚书正义》,第13卷,第86页。
    ③ 参见顾颉刚《三临人物及其疆地》,第7页,《文史》1984第22辑。
    ④ 《尚书·康诰》,《尚书正义》,第14卷,第91页。
    ⑤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66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
    ⑥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55—56页。
    ①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第215页。
    ②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117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
    ③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第220—221页。
    ①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书考释》,第28—29页。
    ②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书考释》,第11页;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24页。
    ③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21—23页。
    ④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24页。
    ⑤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第346页。
    ⑥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26页。
    ⑦ 参见尹盛平《周原文化与西周文明》,第150—151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⑧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书考释》,第20页: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22页。
    ⑨ 唐兰《西周青铜铭文分代史徵》,第241页;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第276页。
    ⑩ 唐兰《西周青铜铭文分代史徵》,第41页;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17页;马承源《商周铜器铭文选》第3册,第17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①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18页。
    ② 《史记》,第33卷,第1518页。
    ① 《毛诗正义》,第8卷,第127页。
    ② [宋]朱熹《诗集传》,第3卷,第806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③ [清]许宗寅《古邠诗义》,第72—73页,《诗经要籍集成》,第41册。
    ④ [宋]王质《诗总闻》,第8卷,第557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④ [清]崔述《读风偶识》,第4卷,第298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4册。
    ⑤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13卷,第531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
    ① [清]牟庭《诗切》,第1370—1371页,济南,齐鲁书社,1983.
    ② [宋]朱熹《诗集传》,第3卷,第806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③ [宋]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第18卷,第356页,《四库全书》,第71册。
    ④ [宋]王质《诗总闻》,第8卷,第557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① [明]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第31卷,第342页,《四库全书》,第80册。
    ② [宋]王安石《诗义钩沉》,第8卷,第12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2.
    ① 《毛诗正义》,第8卷,第128页。
    ② 宋人开始使用此材料,但不见于传世《逸周书》。参见[宋]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第18卷,第359页,《四库全书》,第71册。
    ③ [清]许宗寅《古邠诗义》,第74页,《诗经要籍集成》,第41册。
    ① 蓝永蔚《中国军事史:五千年的征战》,第12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② 杨锡璋、高炜《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39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③ 杨锡璋、高炜《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401页。
    ① 季旭昇《诗经古义新证》,第193页,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② 《周易正义》,第4卷,第38页,[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③ 《周礼正义》,第6卷,第41页。
    ④ 《礼记正义》,第51卷,第389页,[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⑤ 《春秋左传正义》,第16卷,第124页。
    ⑥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295页。
    ⑦ 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第47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
    ① 季旭昇《诗经古义新证》,第70页。
    ②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7页;郭沫若《文史论集》,第32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王辉《商周金文》,第50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③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第64—67页。
    ④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7—9页。
    ⑤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微》,第37页。
    ①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14页;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61页。
    ②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第293页。
    ③ 《史记》,第4卷,第134页。
    ④ 《毛诗正义》,第8卷,第130页。
    ① [清]范家相《诗渖》,第10卷,第670页,《四库全书》,第88册。
    ② [宋]张耒《诗说》,第500页,《诗经要籍集成》,第4册。
    ③ [元]许谦《诗集传名物钞》,第4卷,第115页,《四库全书》,第76册。
    ④ [明]龚橙《诗本谊》,第174页,《诗经要籍集成》,第35册。
    ① 《毛诗正义》,第10卷,第156页。
    ② 《毛诗正义·诗谱序》,第2页。
    ①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48—61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②《毛诗正义》,第10卷,第156—157页。
    ③ [明]梁寅《诗演义》,第10卷,第122页,《四库全书》,第78册。
    ④ 刘雨《西周金文中的周礼》,第70—71页,《燕京学报》1997年新3期。
    ⑤ [明]季本《诗说解颐》,第17卷,第188—189页,《四库全书》,第79册。
    ① [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第17卷,第462—463页,《四库全书》,第81册。
    ② 参见郭晋稀《诗经蠡测》,第24—28页,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③ [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第17卷,第462页,《四库全书》,第81册。
    ④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第10卷,第36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⑤ 王力《诗经韵读》,第245—246页,《王力别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⑥ 《后汉书》,第87卷,第2871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
    ① 《毛诗正义》,第10卷,第156页。
    ② 《史记》,第4卷,第144页。
    ③ [宋]戴溪《续吕氏家塾读诗记》,第2卷,第835—836页,《四库全书》第73册。
    ④ 《毛诗正义》,第10卷,第156页。
    ⑤ 参考郭锡良《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第226页,《汉语史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① 《毛诗正义》,第18卷,第350页。
    ② 《诗经·鲁颂·泮水》记鲁僖公征服淮夷。
    ③ 参见彭裕商《周伐玁狁及相关问题》,第13页,《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④ [宋]范处义《诗补传》,第25卷,第367—368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①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235页。
    ②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142,144页。
    ③ 王辉《商周金文》,第194—195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亦据器形及纹饰认为上述二器为西周中期时器,第101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④ 方述鑫《召伯虎簋铭文新释》,第61—69页,《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1期。
    ① 李学勤《青铜器与周原遗址》,第230页,《新出青铜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②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204—205页。
    ③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216页。此器夏含夷认为是懿王时器。夏含夷《古史异观》,第205—212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①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247页。
    ②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229页;此器夏含夷认为是厉王时器。
    ③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230页。
    ④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133页;此器夏含夷认为是懿王时器。
    ⑤ 王世民、陈公柔、张长寿《西周青铜器分期断代研究》,第69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⑥ 参见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274—275页。
    ⑦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301页。
    ① 《毛诗正义》,第18卷,第305页。
    ② 参见朱凤瀚《柞伯鼎与周公南征》,第72页,《文物》2006年第5期。
    ③ [明]丰坊《诗说》,第139页,《诗经要籍集成》,第14册。
    ① 《韩诗外传》,第8卷,《四部丛刊》,第9册,上海,上海书店,1989.
    ② 《毛诗正义》,第18卷,第350页。
    ① 金文中多以事纪时,确切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发生的事情,但对具体内容也要作具体的分析。参见夏含夷《西周的衰微》,第205—212页,《古史异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① 《毛诗正义》,第18卷,第308—309页。
    ②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191页。
    ③ 参见《西周金文官制研究·总论》,第101-111页。
    ④ [宋]范处义《诗补传》,第16卷,第188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① 吴镇锋《金文人名汇编》,第473页。
    ② 吴镇锋《金文人名汇编》,第474页。
    ③ 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第97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
    ④ [宋]朱熹《诗集传》,第7卷,第887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⑤ 《毛诗正义》,第18卷,第308—309页。
    ⑥ [清]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第740页,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1.
    ① [清]胡承珙《毛诗后笺》,第25卷,第704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7册。
    ② 参考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第167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60.
    ③ [宋]朱熹《诗集传》,第7卷,第887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④ [清]傅恒《诗义折中》,第18卷,第346页,《四库全书》,第84册。
    ① 李学勤《兮甲盘和驹父盈》,第138—142页,《新出青铜器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王晖《商周金文》,第252—254页,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② 夏含夷《古史异观》,第213—22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① 《毛诗正义》,第18卷,第308页。
    ②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第27卷,第1026页。
    ① 《毛诗正义》第4卷,第63页。
    ② [清]崔述《读风偶识》,第3卷,第3—4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4册。
    ③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第5卷,第194—195页。
    ① 《春秋左传正义》,第26卷,第201页。
    ② [明]季本《诗说解颐》第6卷,第52—53页,《四库全书》,第79册。
    ③ 参见徐少华《许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研究》,第56—62页,《江汉考古》1994年第3期。
    ① (禹辶)甗,郭沫若定为周穆王时器,容庚定为成王时器,而陈梦家先生将其定为周康王时器。陈说更为合理。释文用郭的意见。参见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60页右;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117—118页。
    ②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273页。
    ③ 参见张昌平《噩国与噩国铜器》,第86—90页,《华夏考古》1995年第1期;徐水华《鄂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综考》,第87—93页,《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2期。
    ④ 禹鼎,郭沫若、徐中舒定为周厉王时器,而陈梦家定为周夷王时器。陈说更为合理。释文用徐的意见。参见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60页右;徐中舒《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第994—102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8;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273页。
    ① 《史记》,第40卷,第1692页。
    ② 参见李学勤《论仲再父簋与申国》,第31—32,39页,《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陈昌远《古申国考辨——河南古国史研究之一》,第44—51页,《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崔庆明《南阳市北郊出土一批申国青铜器》,第13—16页,《中原文物》1984年第4期;刘雨《南阳仲再父簋不是宣王标准器》,第390—397页,《古文字研究》第18辑:王儒林等《南阳市西关出土一批春秋青铜器》,第39—41页,载《中原文物》1982年1期。
    ③ 参见徐少华《吕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探疑》,第66—75页,《中原文物》1996年第4期。
    ①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附录《今本竹书纪年》,第26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② “秋,七月,壬午,公及齐侯、郑伯入许。”《春秋左传正义》,第4卷,第33页.
    ③ 《毛诗正义》,第4卷,第63页。
    ④ 《毛诗正义》,第4卷,第63页。
    ⑤ [宋]范处义《诗补传》,第6卷,第97页。
    ⑥ [宋]严粲《诗缉》,第7卷,第98页,《四库全书》,第75册。
    ⑦ [宋]欧阳修《诗本义》,第3卷,第202—203页。
    ① [清]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第160—161页;胡承珙《毛诗后笺》,第6卷,第170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7册。
    ② 陈子展《诗经直解》,第213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
    ③ 常森《现状和困境:近年来〈诗经〉研究平议》,第70页,《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④ 曹玮《散伯车父器与西周婚姻制度》,第53页,《周原遗址与西周铜器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① 石井宏明《东周王朝研究》,第87页,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② [宋]欧阳修《诗本义》,第3卷,第202,《四库全书》,第70册;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第8卷,第184—185页,《四库全书》,第71册:朱熹《诗集传》,第2卷,第776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① 《毛诗正义》,第9卷,第144—145页。
    ①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14卷,第580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
    ② [汉]桓宽《盐铁论》,第51页,《诸子集成》,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
    ③ [清]胡承珙《毛诗后笺》,第16卷,第372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7册。
    ④ [明]丰坊《诗说》,第136页,《诗经要籍集成》,第14册。
    ⑤ [明]龚橙《诗本谊》,第176页,《诗经要籍集成》,第35册。
    ① 《后汉书》,第51卷,第1689—1690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
    ② [汉]桓宽《盐铁论》,第51页,《诸子集成》,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
    ③ [汉]王符《潜夫论》,第197页,《诸子集成》,第8册。
    ④ [汉]蔡邕《谏伐鲜卑》,第17卷,第298页,《文选补遗》,《四库全书》,第136册。
    ⑤ [明]朱谋玮《诗故》,第6卷,第582—583页,《四库全书》,第79册;(清)姚际恒《诗经通论》,第9卷,第126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2册;[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第9卷,第341页。
    ① 《毛诗正义》,第16卷,第243页。
    ② 《孟子正义》,第2卷,第10页,[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③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222页。
    ④ 《后汉书》,第87卷,第2870页。
    ⑤ 《史记》,第5卷,第174页。
    ⑥ 《史记》,第5卷,第173页。
    ⑦ 同上。
    ① 参考段连勤《关于夷族的西迁和秦赢的起源地、族属问题》,第166—175页,《人文杂志——先秦史论文集》,1982;何清谷《赢秦族西迁考》,第70—77页,《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5期;刘庆柱《试论秦之渊源》,第176—181页,《人文杂志——先秦史论文集》。刘氏据考古类型学,在总结秦人文物遗存的基础上,反对秦人东来说。但正如段氏研究时指出,应把秦人族源与秦文化的起源分开来对待。在秦人西迁后,其文化具有了西部族群的特点,但这并不能说明秦人起源于西部。
    ② 参考彭裕商《周伐玁狁及相关问题》,第4页,《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③ 王国维《鬼方昆夷玁狁考》,第117—128页,《王国维遗书》,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④ 《索隐》说“匈奴,别名也,唐虞已上曰山戎,夏曰淳维,殷曰鬼方,周曰玁狁,汉曰匈奴”。《史记》,第1卷,第9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⑤ 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27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8.
    ⑥ 《史记》,第110卷,第2879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① 《春秋左传正义》,第45卷,第354—355页。
    ② 《春秋左传正义》,第32卷,第253—254页。
    ③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第9卷,第126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2册。
    ① 参见黄春长等《渭河流域先周—西周文化环境和水土资源退化及其社会影响》,第404—414页,《第四纪研究》2003年7月第4期。
    ② [明]姚舜牧《重订诗经疑问》,第4卷,第690页,《四库全书》,第80册。
    ③ [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第6卷,第100页,《四库全书》,第81册:[清]毛奇龄《诗传诗说驳义》,第4卷,第263页,《四库全书》,第86册。
    ④ [明]丰坊《诗说》,第136页,《诗经要籍集成》,第14册。
    ①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14卷,第580页。
    ②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第9卷,第126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2册。
    ③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第9卷,第341页。
    ① 《毛诗正义》,第9卷,第145页。
    ① 《毛诗正义》,第9卷,第147页。
    ②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14卷,第585页。
    ① 《史记》,第111卷,第2923—2924页。
    ② 于凯《西周金文中的“(?)”和西周的军事功能区》,第23—28页,《史学集刊》2007年7月第3期。
    ③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113页。
    ④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35页;郭沫若《两周青铜器大系图录考释》,第26页。
    ⑤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第313页。
    ⑥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35页;郭沫若《两周青铜器大系图录考释》,第25页。
    ⑦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31—32页。
    ⑧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23—24页。
    ① 参见王辉《商周金文》,第220页。
    ① 参见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273—277页。
    ② 于省吾《略论西周金文中的六(?)和八(?)及其屯田制》,第152—155页,《考古》1964年第3期;于凯《西周金文中的“(?)”和西周的军事功能区》,第23—28页,《史学集刊》2007年7月第3期。
    ③ 参见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144页右;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323页。
    ④ 王晖《商周金文》,第243页。
    ⑤ 参见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第106页右;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318页。
    ⑥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史徵》,第499—500页。
    ① 《史记》,第5卷,第178页。
    ② 《春秋左传正义》,第32卷,第253—254页。
    ③ 参见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第104页右: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327页。
    ④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60页。
    ⑤ 《后汉书》,第87卷,第2871页。
    ① [宋]严粲《诗缉》,第17卷,第217—220页,《四库全书》,第75册。
    ② 参见王晖《古文字与商周史新证》,第80页,北京,中华书局,2003.
    ③ 曹玮《周原甲骨文》,第62页,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2.
    ④ 曹玮《周原甲骨文》,第3页。
    ⑤ 参见许倬云《西周史》,第100—111页,北京,三联书店,2001;赵纪彬等《中国思想通史》,第1卷,第8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①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第9卷,第343页。
    ②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14卷,第585页。
    ③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第16卷,第116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4册。
    ④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第9卷,第343—344页。
    ⑤ 《尔雅注疏》,第7卷,第50页,[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① [宋]朱熹《诗集传》,第4卷,第815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② [清]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第317—318页。
    ③ 参见杨合鸣、李中华《诗经主题辨析》(下编),第35页,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
    ④ 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第17卷,第522—52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9.
    ① 《毛诗正义》,第1卷,第16页。
    ② 《毛诗正义》,第8卷,第121页。
    ① 《毛诗正义》,第10卷,第157页。
    ② (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第17卷,第466页,《四库全书》,第81册。
    ③ 参考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181—182页,北京,中华书局,1990.
    ④ 参见杨宽《西周史》,第630—639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⑤ 《春秋左传正义》,第23卷,第178页。
    ⑥ 《春秋左传正义》,第45卷,第362页。
    ⑦ 唐兰《西周青铜器分代史徵》,第221页。
    ①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44—48页。
    ②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页;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第页。
    ③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63页。
    ④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第285页。
    ①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徽》,第269页。
    ②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第271页。
    ③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第272页。
    ④ 参见刘雨:《西周金文中的周礼》,《燕京学报》1997年新三期,第69页。
    ①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缉证》,第45—46页。
    ② 《吕氏春秋》,第6卷,第58页,《诸子集成》,第6册。
    ③ 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第45页,北京,中华书局,2001.
    ④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第222页;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第318—319页。
    ⑤ 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第68页。
    ⑥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52页。
    ⑦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第54页。
    ⑧ 张亚初《殷周金文集成引得》,第72页。
    ⑨ 吴镇烽《金文人名汇编》,第94页。
    ①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216—217贝;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第393—394页。
    ② 《史记》,第40卷,第1692页。
    ③ 参见《大雅·常武》本事考。
    ④ 参见《小雅·六月》本事考。
    ① 王雷生《由史密簋铭看姜姓莱、异族的东迁》,第77—82页,《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6期。
    ② 刘雨《西周金文中的周礼》,第69页,《燕京学报》1997年新3期。
    ③ 《春秋左传正义》,第23卷,第177页。
    ① (宋)朱熹《诗集传》,第卷,第页:高亨《诗经今注》,第247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袁梅《诗经译注》(雅、颂部分),第65页,济南,齐鲁书社,1982.
    ② (宋)戴溪《续吕氏家塾读诗记》,第2卷,第836页,《四库全书》,第73册。
    ③ (宋)杨简《慈湖诗传》,第11卷,第160—161页,《四库全书》,第73册。
    ① 《春秋左传正义》,第3卷,第25页。
    ② 许志刚《诗经论略》,第36页,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③ 参考许志刚《诗经论略》,第38页,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④ 《毛诗正义》,第10卷,第157页。
    ⑤ [宋]段昌武《段氏毛诗集解》,第17卷,第673页,
    ① [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第18卷,第551页。
    ① 《毛诗正义》,第9卷,第144—145页。
    ② 《周礼注疏》,第28卷,第192页。
    ① 参见刘展《中国古代军制史》,第60—61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
    ② 参考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第97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
    ③ 参考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第19—28页。
    ④ 参考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24—25页,北京,中华书局,2004.
    ① [宋]王质《诗总闻》,第18卷,第705—706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② 注释参考《五礼通考》,第237卷,第477页,《四库全书》,第141册。
    ① 《春秋左传正义》,第3卷,第25页。
    ②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42页。
    ③ 参考刘雨:《西周金文中的“周礼”》,第69页,《燕京学报》1997年新3期。
    ① [宋]朱熹《诗集传》,第7卷,第888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② 参见刘雨《西周金文中的“周礼”》,第71页,《燕京学报》1997年新3期。
    ③ 《周礼注疏》,第19卷,第130页。
    ④ 詹鄞鑫《神灵与祭祀》,第216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① 刘雨《西周金文中的“周礼”》,第70—71页,《燕京学报》1997年新3期。
    ② 《春秋左传正义》,第5卷,第41页。
    ③ 参考高智群《献俘礼研究》(上),第10页,《文史》第35辑。
    ④ 高智群《献俘礼研究》(上),第10—11页。
    ⑤ 刘雨《西周金文中的“周礼”》,第70—71页。
    ⑥ 录自高智群《献俘礼研究》(上),第11页。
    ⑦ 高智群《献俘礼研究》(上),第11—12页。
    ① 《毛诗正义》,第10卷,第157页。
    ② [明]何楷《诗经世本古义》,第17卷,第456页,《四库全书》,第81册。
    ③ [明]季本《诗说解颐》,第17卷,第189页,《四库全书》,第79册。
    ① 王扶汉《诗经新论》,第84页,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② [宋]范处义《诗补传》,第17卷,第200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① 天命战争观的概念参考程远《先秦战争观研究》,第16—22页,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② 《尚书正义》,第11卷,第71页。
    ③ 《尚书正义》,第14卷,第91页。
    ① 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第103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② [清]方玉润《诗经原始》,第15卷,第563页,北京,中华书局,1986.
    ① [宋]王质《诗总闻》,第18卷,第705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② [宋]范处义《诗补传》,第17卷,第200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③ [宋]朱熹《诗集传》,第7卷,第887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④ [宋]林岊《毛诗讲义》,第8卷,第204页,《四库全书》,第74册。
    ⑤ [元]许谦《诗集传名物钞》,第7卷,第226—227页,《四库全书》,第76册。
    ⑥ [明]李先芳《读诗私记》,第4卷,第541页,《四库全书》,第79册。
    ⑦ 郭沫若《两周金文大系图录考释》,第144页。
    ① 陈铁镔《诗经解说》,第111—112页,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② 程俊英《诗经注析》,第910页,北京,中华书局,1991.
    ③ 聂石樵《诗经新注》,第573页,济南,齐鲁书社,2000.
    ④ 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第72页,北京,中华书局,2002.
    ⑤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234页。
    ⑥ 参见王辉《商周金文》,第194—195页。
    ⑦ 参见王春雨《诗经大雅江汉非铭文考》,第47—50页,《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1期。
    ①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第309页。
    ② 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第402—403页。
    ③ 《礼记正义》,第25卷,第378页,(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④ 参考罗江文《诗经与两周金文韵部比较》,第134—137页,《思想战线》2003年第5期;郭锡良《西周金文音系初探》,第387—440页,《汉语史论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① [宋]欧阳修《诗本义》,第2卷,第192页,《四库全书》,第70册。
    ② 参考钱玄《三礼名物通释·自序》,第1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① 《春秋左传正义》,第5卷,第39—40页。
    ② 参考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1卷,第49—66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③ 《周礼注疏》,第27卷,第188—189页。
    ① 《周礼注疏》,第27卷,第187页。
    ② 《周礼注疏》,第33卷,第223页。
    ③ 钱玄《三礼名物通释》,第151页,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
    ① 《周礼注疏》,第21卷,第144页。
    ① 《礼记正义》,第30卷,第254页。
    ② 赵明《先秦大文学史》,第296页,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
    ③ 参考刘展《中国古代军制史》,第68页,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
    ④ 《周礼注疏》,第29卷,第199页。
    ① [美]王靖献著、谢谦译《钟与鼓》,第19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① 《周礼注疏》,第27卷,第187—188页。
    ② 《毛诗正义》,第10卷,第157页。
    ③ 《中国古代文化史》,第340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④ 唐兰《弓形器(铜弓柲)用途考》,第478页,《唐兰先生金文论集》,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5.
    ⑤ 《毛诗正义》,第10卷,第157页。
    ① 李炳海《民族融合与中国古代文学》,第230页,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② 《周颂·武》,《毛诗正义》,第19卷,第329页。
    ③ 《尚书·牧誓》,《尚书正义》,第11卷,第70页。
    ① 参见季旭昇《诗经古义新证》,第150—180页,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① 参考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第20—45页,《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黄春长《渭河流域先周—西周时代环境及水土资源退化及其社会影响》,第404—414页,《第四世纪研究》2003年第4期。
    ② 杨公骥《考论古代黄河流域和东北亚地区居民“冬窟夏庐”的生活方式及风俗》,第584—588页,《杨公骥文集》,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③ 《斯干》“约之阁阁,椓之橐橐。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④ 《鸱鸮》“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
    ⑤ 《毛诗正义》,第15卷,第232页。
    ① [明]吕柟《泾野先生毛诗说序》,第4卷,第64页,《丛书集成初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②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第12卷,第172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2册。
    ③ [宋]王质《诗总闻》,第15卷,第655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④ [明]冯复京《六家诗名物疏》,第45卷,第480页,《四库全书》,第80册。
    ① 闻一多《周易义征类纂》,第234—235页,《闻一多全集》,第10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① [清]朱鹤龄《诗经通义》,第8卷,第223页,《四库全书》,第85册。
    ② 谢世俊《中国古代气象史稿》,第353页,重庆,重庆出版社1992.
    ① 参考聂石樵《诗经新注》,第146页,济南,齐鲁书社,2000.
    ② [清]魏源《诗古微》,中编,第145页,《续修四库全书》,第77册。
    ③ 《毛诗正义》,第9卷,第147页。
    ④ [清]《诗义折中》,第10卷,第174页,《四库全书》,第84册。
    ① [宋]王质《诗总闻》,第9卷,第574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② [宋]朱熹《诗集传》,第5卷,第821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③ [清]陈启源《毛诗稽古编》,第360页,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1.
    ④ 《说文解字》,第1篇,第46页。
    ⑤ [宋]范处义《诗补传》,第17卷,第202页,《四库全书》,第72页。
    ⑥ 齐思和《毛诗谷名考》,第24页,《中国史探研》,北京,中华书局,1981.
    ⑦ [宋]朱熹《诗集传》,第5卷,第821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⑧ 白川静著、王巍译《中国古代民俗》,第62—72页,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1.
    ① [宋]《毛诗李黄集解》,第18卷,第356页,《四库全书》,第71页。
    ② [明]《诗说解颐》,第14卷,第160页,《四库全书》,第79册。
    ③ [清]《毛诗后笺》,第15卷,第340页,《续修四库全书》,第67册。
    ④ [明]朱谋圬(土韦)《诗故》,第5卷,第579页,《四库全书》,第79册。
    ⑤ [清]陈奂《诗毛诗传疏》,第15卷,第181页,《续修四库全书》,第70册。
    ⑥ [清]惠周惕《诗说》,卷下,第23页,《四库全书》,第87册。
    ① [宋]段昌武《段氏毛诗集解》,第15卷,第619页,《四厍全书》,第74册。
    ② [宋]严粲《诗缉》,第16卷,第199页,《四库全书》,第75册。
    ③ 《毛诗正义》,第15卷,第231页。
    ④ 《周礼注疏》,第19卷,第129页。
    ⑤ 《周礼注疏》,第25卷,第173页。
    ① 《尚书正义》,第11卷,第72页。
    ② 《毛诗正义》,第3卷,第59页。
    ③ [宋]朱熹《诗集传》,第2卷,第776页,《四库全书》,第72册。
    ④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修订本),第22—63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⑤ 季旭昇《诗经古义新证》,第236—237页,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① 《毛诗正义》,第6卷,第101页。
    ① 徐中舒《耒耜考》,第72—127页,《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
    ① 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第1卷,第79—80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② 《尚书正义》,第10卷,第64页。
    ③ 《尚书正义》,第16卷,第107页。
    ④ 《尚书正义》,第16卷,第110页。
    ⑤ 参见顾颉刚、刘起舒《尚书校释译论》,第1593页,北京,中华书局,2005.
    ⑥ 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第1卷,第87—9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① 《毛诗正义》,第3卷,第58页。
    ② [清]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第3卷,第308页。
    ③ 《孟子注疏》,第2卷,第102页,(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
    ④ 《周礼注疏》,第11卷,第73页。
    ① 《周礼注疏》,第15卷,第102页。
    ② 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第268—275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③ 何平《诗经、楚辞还乡母题原型及比较研究》,第114页,《南京师大学报》2004年第2期。
    ① 参见黄冬珍、赵敏俐《周南·苹苢艺术解读》,第61—71页,《文艺研究》2006年第11期。
    ① 对诗篇结构分析所使用的术语参考张西堂《诗经六论》,第71—73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
    ① 参考黄冬珍、赵敏俐《周南·苤苢艺术解读》,第61—71页,《文艺研究》2006年第11期。
    ② 对起承转合叙述结构的清算与论述参考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第100—121页,北京,中华书局,2003
    [清]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1959.
    [清]《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北京:中华书局1980。
    中国诗经学会,《诗经要籍集成》,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
    《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
    《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
    《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
    陈登原,《国史旧闻》,北京:中华书局,2000.
    [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9.
    何建章,《战国策注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
    徐元诰,《国语集解》,北京:中华书局,2002.
    [清]姚彦渠,《春秋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5.
    [清]永珞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65.
    中华书局编辑部,《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54.
    [清]王念孙,《读书杂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李防等,《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
    沈德潜,《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1963.
    [美]阿尔伯特·贝茨·洛德着、尹虎彬译,《故事的歌手》,北京:中华书局,2004.
    [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岑仲勉,《两周文史论丛》,北京:中华书局,2004.
    常森,《先秦文学专题讲义》,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
    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北京:中华书局,2004.
    陈铁镔,《诗经解说》,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
    陈开梅,《论诗经二雅战争诗对后世的影响》,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1997(2)。
    陈曦,《诗经颂战诗及其遭遇误读的分析》,《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04(2),52—57.
    陈子展 《诗经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3.《诗经解题》,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程俊英,《诗经漫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北京:中华书局,1991.
    崔新民,《谈三篇反映战争题材的古诗》,《河北师院学报》,1982(4)。
    戴维,《诗经研究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邓启华,《绵绵烽火边关情——诗经边塞诗简论》,《思茅师专学报》(综合版),1996(1),28-33.
    邓小军,《诗史释证》,北京:中华书局,2004。
    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北京:中华书局,1988.
    段连勤,《关于夷族的西迁和秦赢的起源地、族属问题》,《人文杂志——先秦史论文集》,1982.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高智群,《献俘礼研究》(上,下),《文史》第35、36辑。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北京:人民出版社第二版,1973.
    宫玉海,《诗经新论》,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5.
    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顾颉刚 《古史辨》(影印本第三册下),上海:上海书店,1992.《徐和淮夷的迁留》,《文史》第32辑。
    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北京:中华书局,2005.
    韩明安,《诗经研究概观》,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何清谷,《赢秦族西迁考》,《考古与文物》,1991(5),70~77,102
    何湘英,《中国大一统的历史研究——从秦汉到清末台湾建省的史观探析》,台湾:南华大学公共行政与政策研究所硕士论文,2002.
    何新国,《诗经中的边塞诗——兼谈边塞诗的起源》,《文史知识》,1993(4),103-106.
    洪湛侯,《诗经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2.
    侯外庐、赵纪彬、杜国庠,《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胡朴安,《诗经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胡少兆,《诗经分类标准新探》,《徽州师专学报》(哲社版),1987(4),24-28.
    何丹,《诗经四言体起源探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黄怀信,《逸周书校补注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北京,中华书局,2003.
    蒋立甫,《诗经选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蒋祖棣,《西周年代研究之疑问(摘要)——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方法论的批评》,《汉学研究通讯》21卷第4期(总84期),2002,1-4.
    姜广辉,《中国经学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姜亮夫,《古史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江阴香,《诗经译注》,北京:中国书店,1982.
    金性尧,《闲坐说诗经》,北京:中华书局,2004.
    寇淑慧,《二十世纪诗经研究文献目录》,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蓝菊荪,《诗经国风今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李炳海 《民族融合与中国古代文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北朝民族融合与纪实型边塞诗》,《民族文学研究》,1996(1),37—42.《四海一家,华夷同风——古代文学一统观与民族观的交织》,《社会科学战线》,1997(1),101—111.
    李家树 《诗经制作年代略》,《中州学刊》,1987(5),89-92转88.《诗经专题研究》,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1.
    李清文 《乱世苦行役、哀怨动古今——试论<诗经>行役诗的情感特征》,《绥化师专学报》,1986(2),29—34转44. 《诗经行役诗的情感特征及其悲剧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1992(5),68-72.
    李山 《从诗经战争诗看周人的厌战及其历史根源》,《1993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4,309—320. 《诗经的文化精神》,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
    李湘,《诗经研究新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李秀云,《试论诗经的兵役、徭役诗》,《松辽学刊》,1992(2),38-42.
    [韩]李宇正,赵沛霖,《试论诗经战争诗的历史真实性》,《天津师大学报》1999(4),49—53.
    李振兴,《经学概论》《国学导读》(第2册)。
    刘操南,《诗经探索》,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刘大白,《白屋说诗》,北京:中国书店,1983.
    刘毓庆,《从经学到文学——明代诗经学史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刘运兴,《诗义新知》,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刘心予,《关于诗经各篇的年代问题》,广州师范学报,1987(2),21-28转54.
    刘庆柱,《试论秦之渊源》,《人文杂志——先秦史论文集》,1982.
    林叶连,《重新评估经学的价值》,《诗经论文》。
    林祥生,《筑起心的长城——读《诗经》战争诗札记》,《泰安师专学报》,1991(1),40-45.
    林祥征,《诗经战争诗的审美价值》,《云梦学刊》,1994(4),43-46.
    林昭阳,《<诗经>国风贵族婚礼诗研究——以<葛覃>、<桃夭>、<匏有苦叶>、<硕人>为主要考据对象》,台湾: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研究所九十二学年度第二学期硕士论文,2003.
    龙连荣,《试论诗经所反映的战争观》,《贵州社会科学》,1992(11),39—43.
    鲁洪生,《诗经学概论》,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鲁洪生、徐祝林,《关于诗经的分类》,《锦州师院学报》,1992(3),69-72.
    陆侃如,《陆侃如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雒江生,《诗经通诂》,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
    吕恢文,《诗经国风今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吕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马银琴,《两周诗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法]莫里斯·迪韦尔热着、杨祖功、王大东译,《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莫小菲,《略讨诗经的传体诗》,《广西师院学报》,1994(增刊2),70-73转85.
    倪乐雄,《东西方战争文化的原型蠡测——荷马史诗与诗经比较研究》,《中国文化研究》(冬之卷),1994,114—119.
    聂石樵,《诗经新注》,济南:齐鲁书社,2000.
    钱穆 《中国文化史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任伟,《西周封国考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任昭坤,《中国军事文学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盛冬玲,《西周铜器铭文中的人名及其对断代的意义》,《文史》1983年第17辑,27—64.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北京:中华书局,1966.
    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1986.
    田静,《从诗经中的战争诗看秦人的尚武风气》,《宝鸡师院学报》,1992(3),90—94.
    王扶汉,《诗经新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王晖,《古文字与商周史新证》,北京:中华书局,2003.
    王明珂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羌在汉藏间——一个华夏历史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王铭铭 《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西学中国化的历史困境》,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王硕民 《诗经中战争诗体现的军事战略思想(提纲)》,《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1063—1064.《论诗经战争诗的情感特征与军事战略思想倾向》,《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2(6),90—93.
    王巍,《诗经民俗文化阐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韦玲娜,《谈谈诗经里的征戍诗》,《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8(4),51—55.
    魏炯若,《读风知新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吴闯生,《诗义会通》,北京:中华书局,1959.
    吴培德 《论诗经中的战争诗》,《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4),9—19.《诗经论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
    夏传才 《诗经研究史概要》,郑州:中州书画社出版,1982.《诗经语言艺术新编》,北京:语文出版社,1998.
    [美]夏含夷,《古史异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冼焜虹,《诗经述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向熹,《<诗经>语文论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徐鸿修,《西周春秋军事制度的两个问题》,《文史哲》,1995(4)。
    徐中舒,《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
    许廷桂,《诗经结集平王初年考》,《西南师范学院学报》,1979(4)。
    许志刚,《诗经论略》,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
    许倬云 《西周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西周年代研究之疑问(摘要)——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方法论的批评》前面的按语, 《治学研究通讯》21卷第4期(总84期),2002,1—4.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杨东晨,《周灭商前后的战争》,《史学研究新视野(上)》。
    杨宽 《古史论文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杨树达,《积微居金文说》,北京:中华书局,1997.
    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尹盛平 《西周史征》,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周原文化与西周文明》,上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阴法鲁,《诗经产生的时代和地域》,《语文导报》,1985(1),9-17.
    殷光熹 《诗经征战诗中的生命价值观》(上),《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1),23—27. 《诗经征战诗中的生命价值观》(下),《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2),8—15.
    于茀,《金石简帛诗经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于省吾 《泽螺居诗经新证》,北京:中华书局,1981.《双剑誃吉金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98.
    于太山,《古族新考》,北京:中华书局,2000.
    余冠英,《诗经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曾运乾,《毛诗说》,长沙:岳麓书社,1990.
    翟相君,《诗经之役车》,《西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1)。
    张二国,《先秦时期的会盟问题》,《史学集刊》,1995(1)。
    张建军,《诗经与周文化考论》,济南:齐鲁书社,2004.
    张启成,《<诗经>研究史论稿》,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
    张庆利,《论诗经的战争诗》,《绥化师专学报》,1992(3),31—35.
    张西堂,《诗经六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
    赵敏俐 《周汉诗歌综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乐歌传统与诗经的文体特征》,《学术研究》,2005(9),141—145.
    赵敏俐、吴相洲、刘怀荣、钟涛、方铭、沈松勤、陶允冀,《中国古代歌诗研究——从诗经到元曲的艺术生产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赵明 《论诗经政治抒情诗的文学传统——兼谈其形象的人格美品格美》,《东方论坛》,1993(3)11-16.《先秦大文学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
    赵沛霖 《关于战争诗的几个问题》,《贵州社会科学》,1998(5),66—71.《诗经战争诗思想特征浅说》,《学术研究》,1988(3),94—96.《诗经研究反思》,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
    赵勤轩,《诗经与中国古代军事》,《中国军事科学》1998(4),213—217.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上册),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朱东润,《诗三百篇探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朱杰人、戴从喜,《程俊英教授纪念文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C. H. Wang, The Bell and the Drum: Shih Chingas Formulaic Poetry in an Oral Tradi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Garfias, Robert, Music: the Cultural Context, Osaka: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2004.
    Michael Loewe,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Shaughnessy, Edward L., "New Evidence on the Zhou Conquest", Early China 1981, 6: 57-59. Sherratt, Andrew(ed.)
    Van Zoeren, Steven, Poetry and Personality: Readuig, Exegesis, and Hermeneutics in Tradition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19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