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鲍照诗歌专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鲍照作为刘宋时期一位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作家,在整个南朝乃至中国文学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多个角度对其作品,特别是诗歌作品进行分析。在论述时注意勾勒其与整个时代的社会思想、美学及文学发展等之间的关系,力图对其创作及成就进行一个较为深入的把握。
     全篇由引言、正文及结论三部分组成。引言主要是对二十世纪以来关于鲍照的研究情况的介绍,论文研究的重点与方法,研究的思路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的主体部分共设五童。
     第一章主要讨论鲍照诗文创作中所反映的心路历程,以及其思想与时代精神之间的离合关系。主要从其人生困局的超越、侠义思想及忠孝观念等方面展开论述。首先,出身寒微的鲍照始终面对着人生与时代的各种困局,这使他以各种方式寻求生命的解脱。其次,南朝侠文化逐渐由历史记载转向文学创作,文人在虚构中承传侠义精神并实现自我观照。鲍照的侠义思想,主要表现为传统的恩报观念及时代的功业意识。这种寄寓身世之感的歌咏,在士风日益卑弱的时代唱响了慷慨之音,并为作者提供了别样的精神补偿。再次,在“重孝轻忠”的观念依然占主导地位的刘宋社会,鲍照的诗文却非常明显地表现出“忠”的意识,这是他将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忠”的表达上,以及把光耀宗族作为孝的最高表现形式。
     第二章在辨析鲍照思想的基础上,继续探讨社会政治对其创作的影响。刘宋时期政治与文学的密切关系,主要由诗文作者大多兼具文人与政治人物的双重身份,文人以创作涉入政治、寄寓政治目的,以及儒学思想的复兴造成了文学创作目的与功能的变化等,三个方面的原因决定的。政治因素对当时文学作品的创作风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章主要从鲍诗的博学倾向,以及歌颂与讽刺入手探讨探讨政治因素对其创作的影响。鲍照借助文学表现才华与学识,在这种创作风格的背后,还内蕴着他作为寒士的独特心理。其歌颂与讽刺之作,也是如此。
     第三章则论述鲍照诗歌的艺术风貌与刘宋时期的审美风尚之间的联系。主要从诗、书、画三种艺术融合的角度来讨论。中国各门传统艺术“往往互相影响,甚至互相包含”(宗白华先生语)。就刘宋时期而言,此时艺术的实践与自觉,以及各种艺术形式之间共同具有的情感内核等,都为它们的融合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刘宋时期,山水诗创作与山水画理论也多有契合之处。这表现在以山水明道的创作功能论、尚“形似”的艺术表现方式,以及取景方式的相类等三个方面。而在诗歌创作与绘画理论的发展演进中,鲍照的诗歌作品除了“巧似”之外,又实现了从“畅神”到“畅情”的发展,成为山水诗演进中的关键一环。同时,书风与文风在审美上也是同步共进的关系。刘宋时期崇尚大令书法,表现为劲丽的审美倾向,而鲍诗“道丽”的风格正表现出了与时代书风的审美共性。故知鲍照创作从未脱离过他的时代。
     第四章主要谈学古风气下的鲍诗创作。学古风气与博学之风有一定的联系,但更重要的是作为对东晋玄言诗风的反动而出现的。其最明显地表现就是大量拟古诗的出现,以及对“感物缘情”的创作方式的重视。鲍照的“学古”具有鲜明地主体性倾向。这表现为其拟古方式的多样性,对汉魏乐府传统的回归,以及在对前代诗歌艺术的借鉴中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等方面。总之,鲍照是“以我运古”者。
     第五章主要以七言诗为中心,从文体发展的角度来探讨鲍照的创作。刘宋时期文学的发展与文体融合之间的关系紧密。以七言诗的发展来看,其受到了赋体文学,以及诗歌内部如三言诗、五言诗、民歌等诸多文体样式的影响。这在鲍照的七言作品中都有表现。本章又从鲍诗的声韵体系、七言的风格特征等方面,具体分析了鲍照对七言诗的贡献以及对七言歌行的影响。鲍照以其诗歌的创造性及影响力,成为七言诗演进中的关键作家。
     总之,鲍照是一个创造力极强的诗人:他的作品众体皆备,风格多变,涵盖万方,是一个独特的存在。然而从其思想表现及诗歌创作来看,又与他的时代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他是独特的,但他首先属于他的时代。
Bao Zhao, a writer of outstanding achievements in literature in Liusong period, and also in the entire history of the Southern Dynasties and the Chinese literature, play an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aper, from various angles, trying to analyze it, in particular his poetry. When discussing it with the entire outline of the social thinking of the times, aesthetic and literary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eation and success of its attempt to conduct a more thorough grasp of it.
     It includes introduction, main body and conclusion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mainly on Bao Zhao's research situation,the focus of research papers and methods to study the idea and questions that need to be addressed. The main part includes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focused on Bao Zhao's writing poetry, as reflected in the mentality and the thinking and spirit of the times relations between the clutch. Mainly from the life beyond the impasse, chivalrous ideas and concepts of loyalty and fidelity. First of all, Bao Zhao was born poor, has always been faced with various difficulties in life. "Lide, Li Gong Iiyan",these values of life, are the root causes of his suffering.Then he attributed his life to fate or heaven's will , or towards retirement, as well as in the dreamy world of the gods placed his intense feelings. Secondly, the Southern Dynasties period, the' Xia'culture gradually shifted from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literature, to fiction writing in the chivalrous spirit of heritage and self-reflection, the shape of the ideal personality model Xia culture. And Bao Zhao's chivalrous ideas, mainly conveying traditional values and Ideas of his times. It provides the spirit of the compensation for the writer. Third, the "Valuing filial piety and disregard loyalty" concept is still the dominant one in Liusong society, Bao Zhao's poetry is very clear to show "loyalty", which he is successful in the expression of it, as well as the honor of the clan as the highest form of filial piety. We can see from it relationship between Bao Zhao's writing and his times
     Chapter two in the analysis of Bao Zhao based on the ideas,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impact of its creation. Liusong period close political relations with the literature, mainly by the author of most of both poetry writers and political figures of the double identity, scholars involved in creating political purposes, as well as the revival of Confucianism led to the purpose and function of literature in changes in three areas of the reasons for the decision. This makes political factors, then the style of creative literary work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this chapter depicts The rise and fall of social classes ,learned the context of culture, as well as start joking atmosphere to explore the works of Bao Zhao. And like writers of his times, Bao Zhao with literary talent and knowledge to perform it. But more importantly, the writing style in this behind, but also as intrinsic to his unique psychological Poor Scholar. Liusong banter and atmosphere during the background is more complex, both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its famous freedom style as the impact of its wind, pressure and under the authority of the imperial act of last resort. The impact of this trend, it is for a large number of the emergence of joking. That is disseminated by the wind of Bao Zhao, showing a side of their banter. However, frustrated life for himself, to the irony and injustice of society, thus creating both the connotation of a deep and rich color of Romanticism.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art of poetry of Bao Zhao between aesthetic ideas of liusong period. From poetry, books, arts integration of the three paintings to explore the point of view. China's traditional arts "are often inter-related, or even contain each other " (Zong Baihua said ), on the Liusong period, the time and consciously practice the art, as well as between the various art forms together with the emotional core, etc. for their integration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premise. Liusong period, landscape poetry and landscape paintings created many theories of the fit. This is manifested in the creation of a landscape feature of Ming is still "like" the way of artistic expression, as well as the viewfinder similar manner the three aspects. And poetry and pain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evolution, the work of Bao Zhao's Poetry In addition to "one may", it had also taken from "Cheong God" to "smooth the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volution of landscape poems become a key element in . At the same time, style and aesthetic style of writing is also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nchronized together. Liusong large period of time advocating the calligraphy for the strong performance of the aesthetic tendency Li, and Bao poem "Li Qiu" style is shown with the era of common aesthetic style. Bao Zhao has never been away from his times
     Chapter four mainly discuss about Bao's poetry under the impact of studying ancient culture. study of ancient culture and have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is connected , but more importantly, as a statement of reactionary poetry. Its most obvious manifestation is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ancient poetry following ancient poetry, as well as the "sense of complex geo-intelligence" of the importance of creative ways. Bao Zhao's style is mainly of distinctive self orientati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iversity of its archaism, Folk Songs and Ballads of Han, Wei and the return of the traditional, as well as the poetry of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to form the art of drawing on their own styles and so on. In short, Bao Zhao is "transported himself in old styles" persons.
     Chapter five mainly discusses about 'qiyan poem', from the stylistic point of view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Bao Zhao's writing. Qiyan Poems in the development, has been given the body of literature, and poetry such as the three poems, Five Characters poetry, folk songs such as the impact of cultural style. In the works of Bao Zhao has shown it. This chapter from the phonological system of his poetry, 'Qiyan poem style characteristics, the specific analysis of Bao Zhao's contribution to poetry qiyan poems, as well as the impact of qiyan Ge Xing. In short, from Bao Zhao's poetry and the creative influence on the evolution of poetry, he is a key writer.
引文
[1]吴丕绩:《鲍照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第2页。
    [2]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39页。
    [3]朱思信:《关于鲍照身世的几个问题》,见《新疆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第104页。
    [1]丁福林:《鲍照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2]张志岳:《鲍照及其诗新探》,见《文学评论》,1979年第1期,第59页。
    [3]管雄:《论鲍照》,见其《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1页。
    [4]曹道衡:《关于鲍照的家世和籍贯》,见其《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93-402页。
    [5]朱玉宝:《鲍照籍贯新探》,见《临沂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第52页。
    [6]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二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7]丁福林:《鲍照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10页
    [1]鲍淮龙:《鲍照籍贯小考》,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第139-140页。
    [2]殷雪征:《鲍照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183页。
    [3]曾君一:《鲍照研究》,《四川大学学报.》,1957年第4期,第11-16页。
    [4]周唯一:《鲍照诗歌的“人道观念”》,《衡阳师专学报》,1999年第4期,第39页。
    [5]李伯勋等:《读“鲍照研究“》,《四川大学学报》,1958年第2期,第33页。
    [6]马钦娟、黄鹏:《鲍照其人其诗探析》,《鸡西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第111页。
    [1]李宗长:《从鲍照乐府诗看其复杂矛盾的心态》,《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第155-159页。
    [2]王志清:《晋宋乐府诗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页。
    [3]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诗》,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14页。
    [4]徐国荣:《鲍照诗歌“险俗”释证》,《中国韵文学刊》,1997年第2期,第60页。
    [5]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8-79页。
    [6]葛晓音:《八代诗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8页。
    [7]凌汛:《试论鲍照于齐梁之际的文学影响》,《东岳论丛》,1984年第3期,第103页。
    [8]吕寅喆:《论鲍照诗歌的‘险俗'特征》,《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1]石观海:《宫体诗派研究》,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2]王木森:《鲍照诗风‘俊逸'的涵义》,《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60页。
    [3]朱思信:《试论鲍照创作的艺术成就》,《文学评论》,1982年第5期,第95页。
    [4]殷雪征:《鲍照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310-317页。
    [5]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05-217页。
    [6]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60页。
    [7]杨芬霞:《论鲍照对诗歌形式的变革与创新》,《宁夏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119页。
    [1]葛晓音:《中古七言体式的转型--兼论“杂古”归入“七古”类的原因》,《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75页。
    [2]戴建业:《论元嘉七言古诗诗体的成熟--兼论七古艺术形式的演进》,《文艺研究》,2008年第8期,第61-67页。
    [3]史年椿:《鲍照描写妇女的诗及其与宫体诗的关系》,《扬州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第53页。
    [4]凌汛:《试论鲍照于齐梁之际的文学影响》,《东岳论丛》,1984年第3期,第102页。
    [5]石观海:《宫体诗派研究》,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4-119页。
    [6]胡大雷:《宫体诗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94页。
    [1]骆玉明、张宗原:《南北朝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2月,第85页。
    [2]陶文鹏、韦凤娟:《灵境诗心--中国古代山水诗史》,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116页。
    [3]苏瑞隆:《鲍照诗文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04-205页。
    [4]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16页。
    [5]陈桥生:《刘宋诗歌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26页。
    [6]蔡彦峰:《元嘉诗体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12页。
    [1]朱起予:《继踵前贤 开声未来--鲍照的山水之作》,《江苏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第117-120页。
    [2]樊良树:《从空间体验看谢灵运与鲍照山水诗之差异》,《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第85页。
    [3]龚斌:《鲍照山水诗细读--兼谈鲍照谢灵运山水诗之异同》,《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第2期,第28-30页。
    [4]王辉斌:《鲍照:刘宋时期著名的山水诗人--鲍照山水诗兼与二谢山水诗比较论》,《贵州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第92页。
    [5]刘则鸣:《上追汉魏、不染时风--鲍照拟古乐府述论》,《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第25页。
    [6]白崇:《鲍照诗歌渊源考》,《中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26页。
    [7]李中合:《曹丕七言诗的形成及对鲍照等人的影响》,《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第52页。
    [8]史晶晶:《交融与互渗--论辞赋对鲍照诗歌创作的影响》,《皖西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98页。
    [9]罗春兰、吴婷:《鲍照在刘宋的接受状况及原因探析》,《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第119-123页。
    [10]曹道衡:《论江淹诗歌的几个问题》,见其《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74页。
    [1]张瑞君:《李白与鲍照诗歌的继承关系》,《山西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第99页。
    [2]倪美玲:《论李白对鲍照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名作欣赏》,2007年第16期。
    [3]吕寅喆:《鲍照对李白和杜甫诗歌的影响》,《文史哲》,1999年第5期.第118页。
    [4]罗春兰、江海:《“词人解撰〈河清颂〉”--杜甫对鲍照的接受》,《南昌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第148页。
    [5]罗春兰:《从李贺诗歌风格看怪奇派诗人对鲍照的接受》,《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第76页。
    [6]顾农:《重读鲍照〈芜城赋〉》《中国典籍与文化》,2008年第4期,第18页。
    [1]丁福林:《鲍照〈芜城赋〉的现实意义》,《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3年第2期,第16-19页。
    [2]丁福林:《鲍照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
    [3]连诚谦:《千古兴亡多少事,尽在俯仰苍茫中--鲍照〈芜城赋〉浅析》,《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第33页。
    [4]高建新:《鲍照抒情小赋略论》,《集宁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第7-11页
    [5]李向东:《鲍照赋与魏晋赋》,《贵州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99页。
    [6]李华:《论鲍照的咏物赋》,《枣庄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第14-18页。
    [1]本文所引鲍照作品参照版本为钱仲联先生《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下同。
    [2]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62页。
    [3]戴明扬:《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91-192页。
    [4]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页。
    [1](清)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12页。
    [2]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4页。
    [3](汉)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82页。
    [1]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31页。
    [1]元嘉诗人中,颜延之与陶渊明交谊深厚,但对其作品却仅有“文取指达”四字之评而已。谢灵运与陶渊明诗歌风格间有相通之处。鲍照《学陶彭泽体诗》虽为奉和王僧达之作,却是现存最早的标明学习陶渊明的作品。
    [2]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27页。
    [1]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78页。
    [1]鲍照《从登香炉峰》:“谷馆驾鸿人,岩栖咀丹客。殊物藏珍怪,奇心隐仙籍。”《登庐山》云:“乘此乐山性,重以远游情。方跻羽人途,永与烟雾并。”都由游山而寻仙,将庐山看作藏神隐仙之地。
    [2]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27页。
    [3]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44页。
    [1]骆玉明:《中国游侠史序》,见汪涌豪:《中国游侠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2](汉)司马迁:《史记》卷一百二十四《游侠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183页。
    [3](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45页。
    [4]按“少年之称”始见于《韩非子·内储说上》:“游吉不肯严形,郑少年相率为盗,处于漬泽,将遂以为郑祸。”此悍顽难驯之辈与“以武犯禁”之“侠”相仿佛。此后史籍亦多载“少年”之行,司马迁称他们或揭竿奋起、反抗暴权;或掠人财物、劫人作奸,或任侠使气、借交报仇,“篡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鹜”(《史记·游侠列传》);《后汉书》亦载王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王涣传》)
    [5](粱)沈约:《宋书》卷七十五《王僧达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51页。
    [6](梁)沈约:《宋书》卷七十八《萧思话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63页。
    [7](唐)姚思廉:《梁书》卷十《邓元起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197页。
    [1](唐)姚思廉:《陈书》卷十三《周敷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200页。
    [2]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71页。
    [3](刘宋)范晔:《后汉书》卷七十五《袁术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38页。
    [4](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三十五《裴宪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50
    [5](梁)沈约:《宋书》卷六十六《何尚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33页。
    [6](唐)姚思廉:《梁书》卷二十一《王瞻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17页。
    [7]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0页。
    [8](唐)姚思廉:《梁书》卷二十一《张充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328页。
    [9](唐)姚思廉:《梁书》卷二十八《裴之横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417页。
    [1](唐)李延寿:《南史》卷三十七《宗悫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71页。
    [2](东汉)班固:《汉书》卷九十二《游侠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99页。
    [3]章培恒:《从游侠到武侠--中国侠文化的历史考察》,见《复旦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第78页。
    [1](晋)陈寿:《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页。
    [2](晋)陈寿:《三国志》卷六《魏书六·董卓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1页。
    [3](晋)陈寿:《三国志》卷六《魏书六·袁术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88页。
    [4](晋)陈寿:《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九·鲁肃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267页。
    [5](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五,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78页。
    [1](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48页。
    [1](西汉)刘向:《战国策》卷三《秦策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5-116页。
    [2]章培恒:《从游侠到武侠--中国侠文化的历史考察》,见《复旦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第78页。
    [3](明)陆时雍:《诗镜总论》,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07页。
    [1](清)严可均:《全宋文》卷二十六,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44页。
    [2](梁)沈约:《宋书》卷四十三《傅亮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39页。
    [3]阮籍:《阮籍集·乐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0页。
    [4][新加坡]苏瑞隆:《鲍照诗文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9页。
    [5]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95页。
    [6](梁)萧子显:《南齐书》卷四十八《刘绘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842页。
    [7](唐)姚思廉:《陈书》卷十三《鲁悉达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199页。 策性倾向。
    [1](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三《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7页。
    [2](梁)沈约:《宋书》卷六《孝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3页。
    [3](清)严可均:《全宋文》卷六,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61页。
    [4](梁)沈约:《宋书》卷七《前废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4页。
    [5](梁)沈约:《宋书》卷九《后废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8页。
    [6](唐)李延寿:《南史》卷十九《谢晦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21页。
    [7]《宋书·孔宁子传》:“宁子尝东归,至金昌亭,左右欲泊船,宁子命去之,曰:“此弑君亭,不可泊也。”
    [8](北齐)魏收:《魏书》卷九十七《岛夷刘裕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42页。
    [9]《宋书·武帝纪》孝武大明中,坏上所居阴室,于其处起玉烛殿,与群臣观之。床头有土鄣,壁上挂葛灯笼、 麻绳拂。侍中袁鳷盛称上俭素之德。孝武不答,独曰:“田舍公得此,以为过矣。”《南史》载前废帝子业:“不为孝武所爱,及即位,将掘景宁陵,太史言于帝不利而止。乃纵粪于陵,肆骂孝武帝为‘齄奴'。”
    [1](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五,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6页。
    [2](梁)沈约:《宋书》卷九十一《孝义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58-2259页。
    [1]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2](梁)沈约:《宋书》卷九十四《恩幸列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02页。
    [3](清)赵翼:《廿二史劄记》,王树民:《廿二史劄记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73页。
    [4](梁)沈约:《宋书》卷七十七《沈庆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96页。
    [5](唐)李延寿:《南史》卷十三《鲍照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60页。
    [1](唐)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卷上,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3页。
    [2]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附录二,《〈文选〉颜鲍谢诗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890页。
    [1]朱岚:《中国传统孝道的历史考察》,兰台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1]唐君毅:《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5页。
    [2]其《谢随恩被原疏》称:“助人为恭,犹加敬忆,自己率礼,宁敢慢忘.由臣悴贱,可悔可诬,曾参杀人,臣岂无过。寝病幽栖,无援朝列,身孤节卑,易成论硋。”表现出自己的谨慎与不安。
    [1]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3页。
    [2]孙明君:《政治视野中的汉魏文学》,见《清华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第14页。
    [3](梁)沈约:《宋书》卷六十三《王昙首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78页。
    [4](梁)沈约:《宋书》卷五十四《孔季恭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32页。
    [5](梁)沈约:《宋书》卷八十五《谢庄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167-2176页。
    [1](梁)沈约:《宋书》卷五十一《刘义庆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477页。
    [2]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4页。
    [3](梁)沈约:《宋书》卷八十二《周朗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101页。
    [4](梁)沈约:《宋书》卷八十二《周朗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101页。
    [5](梁)沈约:《宋书》卷八十二《周朗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106页。
    [1](唐)李延寿:《南史》卷二十《谢庄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57页。
    [2](梁)沈约:《宋书》卷六十二《王微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668页。
    [1](梁)沈约:《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3页。
    [2](梁)沈约:《宋书》卷七十三《颜延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893页。
    [3]李军:《士权与君权--上古汉魏六朝政治权力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2页。
    [4](梁)沈约:《宋书》卷六十一《刘义季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54-1655页。
    [5](梁)沈约:《宋书》卷五十一《临川烈武王道规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77页。
    [1]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26页。
    [2]周一良:《〈世说新语〉和作者刘义庆身世的考察》,见其《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36页。
    [3](梁)沈约:《宋书》卷六十一《刘义恭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49页。
    [4](梁)沈约:《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54页。
    [5](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878页。
    [6]《南史》载:“孝武尝有事圆丘,未至期而雨晦竟夜。明旦风霁,云色甚美,帝升坛悦。怀文称庆曰:‘昔汉后郊祀太一,白日重轮,神光四烛。今陛下有事兹礼,而膏雨迎夜,清景丽朝,斯实圣明幽感所致,臣愿与侍臣赋之。'上笑称善”(李延寿:《南史》卷三十四《沈怀文传》)。
    [7](梁)沈约:《宋书》卷五十一《鲍照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80页。
    [8](明)张溥著、殷孟伦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27页。
    [1](梁)沈约:《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94页。
    [2](梁)沈约:《宋书》卷六《孝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6页。
    [3](梁)沈约:《宋书》卷六十《范泰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17页。
    [4](梁)沈约:《宋书》卷一百《自序》,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51页。
    [5](梁)沈约:《宋书》卷九十三《隐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92页。
    [6]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49页。
    [7]刘振东:《中国儒学史·魏晋南北朝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1]詹福瑞、李金善:《士族的挽歌:南北朝文人的悲欢离合》,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2](梁)沈约:《宋书》卷五十五《徐广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47页。
    [3](梁)沈约:《宋书》卷六十《王淮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23页。
    [4](梁)沈约:《宋书》卷七十五《王僧达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51页。
    [1](梁)沈约:《宋书》,卷一百《自序》,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67页。
    [2](梁)沈约:《宋书》卷十三《律历下》,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304页。
    [3](梁)沈约:《宋书》卷九十四《恩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03页。
    [4](清)黄子云:《野鸿诗的》,见丁福保:《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857页。
    [5](明)王世懋:《艺圃擷余》,见周维德集校:《全明诗话》(第三册),齐鲁出版社,2005年版,第2151页。
    [1]黄节:《谢康乐诗注序》,见《黄节注汉魏六朝诗六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8页。
    [2]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页。
    [3](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52页。
    [1]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7页。
    [2]杨伯峻:《列子集释》卷八,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68页。
    [1](清)何焯:《义门读书记》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904页
    [2]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88页。
    [1]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页。
    [2](东汉)班固:《汉书》卷八十九《循吏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31页。
    [3]《东汉》班固:《汉书》卷五十《汲黯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16页。
    [1][日]兴膳宏:《左思与咏史诗》,见其《六朝文学论稿》,彭恩华译,岳麓书社1986版,第68页。
    [2]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7页。
    [3]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0页。
    [4]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页。
    [5](唐)姚思廉:《梁书》卷三十三《王僧孺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474页。
    [6](唐)姚思廉:《陈书》卷二十七《姚察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3530页。
    [1](清)薛雪:《一瓢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11页。
    [2](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传论》,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08页。
    [3](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十,见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155页。
    [4](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91册,上海古藉出版社,第171页。
    [5](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8页。
    [6]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14页。
    [7]黄节:《鲍参军诗注》,见《黄节注汉魏六朝诗六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17页。
    [1]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30页。
    [2](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0页。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163页。
    [1]李士彪:《魏晋南北朝文体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
    [1](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65页。
    [2]黄节:《鲍参军诗注》,见《黄节注汉魏六朝诗六种》,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62页。
    [3](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85页。
    [4](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99页。
    [5]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624页。
    [6]邢福义:《文化语言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91页。
    [1](梁)萧子显:《南齐书》卷四《高帝本纪》,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14页。
    [2](唐)李延寿:《南史》卷十八《萧惠基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0页。
    [3]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附录二,《〈文选〉颜鲍谢诗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851页。
    [1]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601页。
    [2](唐)李延寿:《南史》卷三十《何尚之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785页。
    [3](梁)沈约:《宋书》卷六十四《何承天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04页。
    [4](梁)沈约:《宋书》卷五十九《张畅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05页。
    [5](梁)沈约:《宋书》卷六十九《范晔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82页。
    [6]《宋书·王玄谟传》:“孝武狎侮群臣,随其状貌,各有比类,多须者谓之羊。颜师伯缺齿,号之曰齴。刘秀之俭吝,呼为老悭.黄门侍郎宗灵秀体肥,拜起不便,每至集会,多所赐与.欲其瞻谢倾踣,以为欢笑。又刻木作灵秀父光禄勋叔献像,送其家。柳元景、垣护之并北人,而玄谟独受‘老枪'之目。凡所称谓,四方书疏亦如之。尝为玄谟作四时诗曰:‘堇荼供春膳,粟浆充夏飧。爬酱调秋菜,白醝解冬寒。'又宠一昆仑奴子,名曰主。常在左右,令以杖击群臣,自柳元景以下,皆罹其毒。”
    [7]《南史·江智深传》:“上尝使以王僧朗戏其子景文,智深正色曰:‘恐不宜有此戏。'上怒曰:‘江僧安痴人,痴人自相惜。'智深伏席流涕,由此恩宠大衰。”后来江智深忧惧而死。
    [8]《南史·沈怀文传》:“怀文素不饮酒,又不好戏,上谓故欲异己。谢庄尝诫怀文曰:‘卿每与人异,亦何可久。”沈怀文后来被孝武帝借故处死。
    [9](梁)沈约:《宋书》卷四十五《刘德愿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76页。
    [1](梁)沈约:《宋书》卷四十五《刘德愿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76页。
    [2](清)严可均:《全宋文》卷四十八,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76页。
    [3](清)可均:《全宋文》卷四十四,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42页。
    [4]谭家健:《六朝诙谐文述略》,见《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第18页。
    [5](清)叶矫然:《龙性堂诗话》初集,见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964页。
    [1](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一,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3页。
    [1]宗白华:《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见其《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6页。
    [2]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66页。
    [1]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70页。
    [2](晋)顾恺之:《论画》,见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元),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
    [3](刘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见张彦远:《法书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15页。
    [4](梁)沈约:《宋书》卷六十二《王微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71页。
    [1](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23页。
    [2](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133页。
    [3]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03-504页。
    [4]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530页。
    [5]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0页。
    [1]徐复观:《中国画与诗的融合--东海大学建校十周年纪念学术讲演讲稿》,见其《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4页。
    [2](梁)沈约:《宋书》卷五十三《张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11页。
    [3](梁)沈约:《宋书》卷五十六《孔琳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59页。
    [4](梁)沈约:《宋书》卷六十二《王微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64页。
    [5](梁)沈约:《宋书》卷五《《文帝本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1页。
    [6]李珺平:《中国古代抒情理论的文化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7]启功:《中国古代诗与书、书与画、画与诗之关系例说》,见《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第209页。
    [1]李珺平:《中国古代抒情理论的文化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150页
    [2]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1页。
    [3](北宋)孔武仲:《宗伯集》卷一,见《豫章丛书》,第23函,第7页。
    [4]徐复观:《中国画与诗的融合--东海大学建校十周年纪念学术讲演讲稿》,《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0-291页。
    [1]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508-510页。
    [2]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69-670页。
    [3](魏)王肃:《孔子家语》,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第3卷,第2页。
    [4]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70页。
    [5]严可均:《全宋文》卷二十,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92页。
    [6]严可均:《全宋文》卷二十,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92页。
    [1]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页。
    [2]朱自清,《经典常谈·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88页。
    [3]詹福瑞,《元嘉山水诗的创作倾向》,见其《汉魏六朝文学论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1-322页。
    [1](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72页。
    [2]葛晓音:《八代诗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0页。
    [3]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88页。
    [4](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133页。
    [5]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10页。
    [6]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510页。
    [7]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62页。
    [8](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一,见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019页。
    [1](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78页
    [2](明)陆时雍:《诗镜总论》,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07页。
    [1]严可均:《全宋文》卷二十,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92页。
    [2]严可均:《全宋文》卷十九,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77页。
    [3]杨身源、张弘昕编:《西方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第113页。
    [4]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94页。
    [5]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9页。
    [6](清)无名氏:《静居绪言》,见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632页。
    [1]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2页。
    [1]这种对由光线照射的不同,而引起景物色彩的变化的描写,在鲍照诗歌以外的作品中也有表现,如其《登大雷岸与妹书》:“若华夕曜,岩泽气通,传明散彩,赫似绛天。左右青霭,表里紫霄。从岭而上,气甚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这种描写,与此时山水画论中的“以色貌色”的要求相契合。也反映了鲍照对声、光、色等艺术元素的敏感。
    [2]曹道衡:《论鲍照诗歌的几个问题》,见其《中古文学史论文集》,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54页。
    [3]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57页。
    [4]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314页。
    [1]引自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2]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81页。
    [3]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312页。
    [1]马积高:《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10页。
    [2]李亮:《诗画同源与山水文化》,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142页。
    [3]俞剑华:《国画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1]胡晓明:《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2](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9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57页。
    [1]宗白华:《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见其《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6页。
    [2]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515-519页。
    [3](清)刘熙载:《艺概·书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59页。
    [4]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513页。
    [5]康有为著,崔尔平校注:《广艺舟双楫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1]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2]魏耕原:《陶诗与王羲之〈兰亭序〉艺术规律的共性》,见《文史哲》,2008年第6期,第62-63页。
    [3]康有为著,崔尔平校注:《广艺舟双楫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4](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卷二十三《苏绰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391页。
    [5]康有为著,崔尔平校注:《广艺舟双楫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第55页。
    [6]《宋书·刘穆之传》:“高祖举止施为,穆之皆下节度。高祖书素拙,穆之曰:“此虽小事,然宣彼四远,愿 公小复留意。”高祖既不能厝意,又禀分有在。穆之乃曰:“便纵笔为大字,一字径尺,无嫌。大既足有所包,且其势亦美。”高祖从之,一纸不过六七字便满。”(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05页。)
    [2]《南齐书·王僧虔传》:“孝武欲擅书名,僧虔不敢显迹。大明世,常用拙笔书,以此见容”。(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592页。)
    [3]《宋书·前废帝纪》:“世祖西巡,子业启参承起居,书迹不谨,上诘让之。子业启事陈谢,上又答曰:‘书不长进,此是一条耳。'”(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7页。)
    [4](明)王绂:《书画传习录》,见王伯敏等编:《书学集成》(元明卷),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第243页。
    [5](唐)李延寿:《南史》卷四十七《刘休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80页。
    [6]郭廉夫:《王羲之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3页。
    [1](唐)张怀瓘:《书断》,见张彦远:《法书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279页。
    [2](宋)佚名著,顾逸点校:《宜和书谱》,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年版,第21页。
    [3](梁)虞和:《论书表》,见张彦远:《法书要录》,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36页。
    [4]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76页。
    [5](梁)沈约:《宋书》卷五十三《谢惠连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25页。
    [6](梁)沈约:《宋书》卷七十三《颜延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91页。
    [1](清)王夫之:《船山全书·古诗评选》(第14册),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531页。
    [1]陈师道:《后山诗话》,见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13页。
    [2](梁)沈约:《宋书》卷五十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页。
    [3]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页。
    [4](梁)萧子显:《南齐书》卷五十二《文学传论》,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908页。
    [1][英]托·斯·艾略特著,李赋宁译:《传统与个性》,载《艾略特文学论文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2]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6页
    [3]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88页。
    [4]王瑶:《拟古与作伪》,见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00页。
    [5](唐)李延寿:《南史》卷十四《刘铄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95页。
    [1]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页。
    [2](梁)沈约:《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78页。
    [3](唐)房玄龄等:《晋书》卷九十九《殷仲文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605页。
    [4](梁)沈约:《宋书》卷四十七《刘敬宣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4页。
    [1](梁)沈约:《宋书》卷六十二《羊欣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61页。
    [2](南朝宋)谢灵运:《谢灵运集》,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245页。
    [3](梁)沈约:《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54页。
    [4]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5]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见《刘师培中古文学史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5页。
    [6]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3页。
    [1](明) 陆时雍:《诗镜总论》,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07页。
    [1](晋)陈寿:《三国志》卷二十一《徐干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599页。
    [2]转引自黄明等编:《魏晋南北朝诗精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24页。
    [3](清)汪师韩:《诗学纂闻》,见丁福保:《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44页。
    [1]钱钟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43页。
    [2](清)许学夷:《诗源辩体》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4页。
    [3][新加坡]苏瑞隆:《鲍照诗文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36页。
    [1](清)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62页。
    [2]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60页。
    [3]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61页。
    [1]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2]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90页。
    [3][新加坡]苏瑞隆:《鲍照诗文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1页。
    [1](清)王夫之:《船山全书》第十四册《古诗评选》卷一,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531-532页。
    [2]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5页。
    [1]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38页。
    [2](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44页。
    [3]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58页。
    [4]丁福林:《鲍照年谱》,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29页。
    [5]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65-166页。
    [6]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303页。
    [1]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46页。
    [2](清)厉志:《白华山人诗说》卷一,见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72页。
    [3](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49页。
    [4]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23页
    [5](清)方东树著,汪绍楹点校:《昭昧詹言》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82页。
    [6](清)方东树著,汪绍楹点校:《昭昧詹言》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84页。
    [1](清)钱谦益:《有学集》,上海涵芬楼影印本,第39卷,第22页。
    [2](清)刘熙载:《艺概·诗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4页。
    [3]张伯伟:《钟嵘诗品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1-132页。
    [4]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6-47页。
    [1]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附录二,《〈文选〉颜鲍谢诗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版,第1890页。
    [1](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六,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72页。
    [2](宋)朱熹:《楚辞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页。
    [3](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页。
    [4](清)朱鹤龄:《愚庵小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06页。
    [5](宋)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见《四库全书》第148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498页。
    [1](宋)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一,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11页。
    [2]魏耕原:《谢跳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3]陈延杰:《诗品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3页。
    [4](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六,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90册,第683页。
    [5](明)谢榛:《四溟诗话》卷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00页。
    [6](梁)萧统编选,(唐)李善注:《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117页。
    [1](清)吴淇:《六朝选诗定论》,转引自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三曹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0页。
    [1]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312页。
    [1]魏耕原:《谢朓诗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4页。
    [2]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4页。
    [1](明)李东阳:《麓堂诗话》,见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76页。
    [2](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63页。
    [1](清)叶燮:《原诗》,霍松林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1页。
    [2](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77页。
    [1][日]兴膳宏:《谢跳诗的抒情》,见其《六朝文学论稿》,彭恩华译,岳麓书社1986年6月,第87页。
    [2](清)张玉穀著.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卷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201页。
    [1]刘麟生:《中国文学概论》,见《中国文学八论》(第一种),北京市中国书店,1985年版,第42页。
    [2](清)王士祯:《蚕尾文集·卷七·晴川集序》,木刻版,第14页。
    [1](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诗谈杂录》,见丁福保《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第924页。
    [2](清)鲁九皋:《诗学源流考》,见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354页。
    [3]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4]刘师培:《论文杂记》,见《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33页。
    [1]任继昉:《释名汇校》,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340页。
    [2]曹丕《典论》,见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3]陆机《文赋》,见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71页。
    [4]赵幼文:《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4页。
    [5]董志广:《潘岳集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6](梁)沈约:《宋书》卷九十三,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94页。
    [1](清)严可均:《全宋文》卷三十六,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58-359页。
    [2]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0页。
    [3](梁)沈约:《宋书》卷七十五,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959页。
    [1](梁)沈约:《宋书》卷六十九《范晔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29页。
    [2]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67页。
    [3](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41页。
    [4](清)田雯:《古欢堂集杂著》卷二“谈七言古诗”条,见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699页。
    [1]赵昌平:《从初、盛唐七古的演进看唐诗发展的内在规律》,见《赵昌平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1](清)毛先舒:《诗辨坻》卷二,见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3页。
    [2]葛晓音:《论汉魏三言体的发展及其与七言的关系》,见《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第63页。
    [3]七言句的这种生成方式,在唐代较为流行。王力先生在讲到唐代七言古诗时曾指出,“七古上无所承,所以唐人除了柏梁体之外,只好自开蹊径。所谓自开蹊径,不外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依照古诗的声律,只在每句上面添上两个音,这样它的格调自古,李白和杜甫喜欢这样做。”(见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 社,2005年版,第351页。)
    [1](清)牟愿相:《小澥草堂杂论诗》,见郭绍虞编《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917页。
    [2]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09页。
    [3](明)钟惺:《古诗归》,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8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51页。
    [1](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一,见郭绍虞编《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83页。
    [2](清)冒春荣:《葚原诗说》卷四,见郭绍虞编《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619-1620页。
    [1](清)王夫之:《船山全书》第14册《古诗评选》卷一,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533页。
    [1]王运熙:《七言诗形式的发展和完成》,见其《乐府诗述论·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344页。
    [2]葛晓音:《早期七言的体式特征和生成原理--兼论汉魏七言诗发展滞后的原因》,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184页。
    [3](清)延君寿:《老生常谈》,见郭绍虞编《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793页
    [4](清)薛雪:《一瓢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11页。
    [1](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41-46页。
    [2]又“息”字为入声“职”韵。此诗应属于德、职同用(据刘纶鑫主编:《魏晋南北朝诗文韵集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清) 王士祯等:《师友诗传录》,见丁福保《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第136页。
    [2]如冒春荣:《葚原诗说》云:“转韵初无定式,或二语一转,或四语一转,或连转几韵,或一韵叠下几语,大约前则舒徐,后则一滚而出,欲急其节拍以为乱也。此亦天机自到,人工不能勉强。”(见郭绍虞编《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620页。)
    [1](清)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57页。
    [2](明)钟惺:《古诗归》,见《续修四库全书》,第158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80页。
    [3](清)张玉穀,许逸民点校:《古诗赏析》卷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版,第381页。
    [1]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诗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48-72页。
    [2](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41-42页。
    [3](明)胡震亨《唐音癸籤·体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页。
    [4](清)钱木庵《唐音审体》“古诗七言论”条,见丁福保《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第781页。
    [5]按陈瑾又称“五言歌行,汉人之乐府也。七言歌行,肇始于禹《玉牒词》”。所以,在其看来,歌行与乐府的分界也并不是很明显。(见陈瑾《竹林答问》,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23页。)
    [6](明)徐师曾:《文体明辨·乐府》,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04页。
    [7](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48页。
    [8](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卷十八,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90页。
    [1](清)毛先舒《诗辨坻》卷三,见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46页。
    [2](清)张玉穀:《古诗赏析》卷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1月版,第391页。
    [3](清)张玉穀:《古诗赏析》卷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11月版,第391页。
    [1]王志清:《晋宋乐府诗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05-306页。
    [1](清)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141页。
    [2](清)毛先舒:《诗辨坻》,见郭绍虞编选《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3页。
    [1]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1页
    [1]鲁迅:《集外集·选本》,见《鲁迅全集》第七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504页。
    [1](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45页。
    [1](唐)姚思廉:《梁书》卷四十九《吴均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698页。
    [2]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附录二,《〈文选〉颜鲍谢诗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851页。
    [1](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8-209页。
    [2](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第234-239页。
    [1](清)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248页。
    [2](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卷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84页。
    [3](清)王士祯:《蚕尾集·晴川集序》,木刻版,卷7,第14页。
    [4]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58页。
    [1](清)王士祯等:《师友诗传录》,见丁福保《清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第136页。
    [2](清)庞垲《诗义固说》上卷,见郭绍虞《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729-730页。
    [3](清)沈德潜《说诗晬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08页。
    [1]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47页。
    [1](清)王夫之:《船山全书·唐诗评选》,岳麓书社,1996年版,第14册,第903页。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2]刘向:《战国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3]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4]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6]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7]令狐德棻:《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
    [8]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9]姚思廉:《陈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10]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11]魏征等:《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12]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3]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4]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5]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16]郭孔延:《史通评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7]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18]赵翼:《廿二史割记》,王树民:《廿二史劄记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9]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0]刘振东:《中国儒学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1]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2]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3]郭廉夫:《王羲之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24]汪涌豪:《中国游侠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5]侯外庐等:《中国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26]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27]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28]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9]朱熹:《楚辞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0]洪兴祖:《楚辞补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1]王肃:《孔子家语》,上海: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32]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33]张震泽:《张衡诗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34]赵幼文:《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35]戴明扬:《嵇康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36]阮籍:《阮籍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7]董志广:《潘岳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8]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
    [39]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40]严可均:《全宋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1]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42]谢灵运:《谢灵运集》,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版。
    [43]黄节:《谢康乐诗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44]黄节:《鲍参军诗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45]钱仲联:《鲍参军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46]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7]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48]郑春颖:《文中子中说译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9]郭茂倩:《乐府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50]陈延杰:《诗品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51]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52]孔武仲:《宗伯集》:《豫章丛书》,第23函。
    [53]王士祯:《蚕尾文集》,木刻版。
    [54]钱谦益:《有学集》,上海:上海涵芬楼影印本。
    [55]吴兢:《乐府古题要解》,《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56]吴子良:《荆溪林下偶谈》,《四库全书》第148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57]许顗:《彦周诗话》,《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58]陈师道:《后山诗话》,《历代诗话》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59]张戒:《岁寒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60]范晞文:《对床夜语》,《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61]郭绍虞:《沧浪诗话校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62]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63]胡应麟:《诗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64]谢榛:《四溟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65]徐师曾:《文体明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66]胡震亨《唐音癸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67]王世懋:《艺圃擷余》,周维德《全明诗话》本,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
    [68]李东阳:《麓堂诗话》,《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69]陆时雍:《诗镜总论》,《历代诗话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70]钟惺:《古诗归》,《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71]殷孟伦:《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72]朱鹤龄:《愚庵小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73]叶燮:《原诗》,霍松林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74]薛雪:《一瓢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75]沈德潜《说诗晬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76]沈德潜:《唐诗别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77]袁枚:《随园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78]王夫之:《姜斋诗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79]王夫之:《船山全书·古诗评选》,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版。
    [80]张玉谷:《古诗赏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81]方东树:《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82]沈德潜:《古诗源》,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83]何焯:《义门读书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84]许学夷:《诗源辨体》,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85]钱木庵:《唐音审体》,《清诗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
    [86]王士祯:《师友诗传录》,《清诗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
    [87]李重华:《贞一斋诗说》,《清诗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3年版。
    [88]汪师韩:《诗学纂闻》,《清诗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89]黄子云:《野鸿诗的》,《清诗话》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90]吴乔:《围炉诗话》,《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91]叶矫然:《龙性堂诗话》,《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年版。
    [92]王寿昌:《小清华园诗谈》,《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93]陈瑾《竹林答问》,《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94]毛先舒:《诗辨坻》,《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95]延君寿:《老生常谈》,《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96]庞垲《诗义固说》,《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97]冒春荣:《葚原诗说》,《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98]无名氏:《静居绪言》,《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99]潘德舆《养一斋诗话》,《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00]厉志:《白华山人诗说》,《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01]田雯:《古欢堂集杂著》,《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02]鲁九皋:《诗学源流考》,《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03]牟愿相:《小澥草堂杂论诗》,《清诗话续编》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104]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105]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06]鲁迅:《集外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107]鲁迅:《而已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8]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9]刘师培:《刘师培中古文学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0]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111]钱钟书:《管锥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
    [112]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113]冯桂芬:《显志堂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114]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115]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16]刘麟生:《中国文学八论》,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
    [117]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118]兴膳宏:《六朝文学论稿》,彭恩华译,长沙:岳麓书社,1986版。
    [119]马积高:《赋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120]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21]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122]张伯伟:《钟嵘诗品研究》,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3]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4]托·斯·艾略特著,《艾略特文学论文集》,李赋宁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25]黄明等编:《魏晋南北朝诗精品》,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126]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
    [127]朱自清:《经典常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28]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29]朱光潜:《诗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30]杨身源、张弘昕编:《西方画论辑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13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
    [132]张彦远:《法书要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
    [133]佚名著,顾逸点校:《宣和书谱》,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4年版。
    [134]王伯敏、任道斌主编:《画学集成》(六朝--元),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年版。
    [135]康有为著,崔尔平校注:《广艺舟双楫注》,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
    [136]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37]贾涛:《中国画论论纲》,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138]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
    [139俞剑华:《国画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0]李泽厚:《美的历程》,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14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42]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3]金学智:《中国书法美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44]张可礼:《东晋文艺综合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45]李亮:《诗画同源与山水文化》,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146]陈绶祥:《中国绘画断代史·魏晋南北朝绘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147]刘涛:《中国书法史》(魏晋南北朝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148]邢福义:《文化语言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49]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50]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51]詹福瑞:《汉魏六朝文学论集》,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2]詹福瑞、李金善:《士族的挽歌:南北朝文人的悲欢离合》,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3]萧涤非:《萧涤非说乐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54]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155]李剑锋:《元前陶渊明接受史》,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版。
    [156]王国璎:《中国山水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57]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8]曹道衡、沈玉成《中古文学史料丛考》,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159]胡大雷:《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160]朱岚:《中国传统孝道的历史考察》,台北:兰台出版社,2003年版。
    [161]郭延礼主编,郑训佐等著:《中国文学精神》(魏晋南北朝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62]吴丕绩:《鲍照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
    [163]丁福林:《鲍照年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64]魏耕原:《谢跳诗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5]李士彪:《魏晋南北朝文体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66]赵昌平:《赵昌平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7]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三曹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168]王力:《汉语诗律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69]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0]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71]胡晓明:《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2]唐君毅:《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3]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4]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75]李春青:《在文本与历史之间--中国古代诗学意义生成模式探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6]李珺平:《中国古代抒情理论的文化阐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7王运熙:《乐府诗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78]李军:《士权与君权--上古汉魏六朝政治权力分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9]苏瑞隆:《鲍照诗文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80]杨国荣:《庄子的思想世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1]葛晓音:《八代诗史》,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182]王志清:《晋宋乐府诗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章培恒:《从游侠到武侠--中国侠文化的历史考察》:《复旦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2]启功:《中国古代诗与书、书与画、画与诗之关系例说》:《文艺研究》,1999年第3期。
    [3]郑凯:《论魏晋幽默文学》:《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4]谭家健:《六朝诙谐文述略》:《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
    [5]孙明君:《政治视野中的汉魏文学》:《清华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6]葛晓音:《论汉魏三言体的发展及其与七言的关系》:《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
    [7]葛晓音:《早期七言的体式特征和生成原理--兼论汉魏七言诗发展滞后的原因》:《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8]魏耕原:《陶诗与王羲之〈兰亭序〉艺术规律的共性》:《文史哲》,2008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