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乡村政治参与模式的转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乡村政治参与是乡村政治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乡村政治参与模式是对乡村政治参与这种特殊的政治现象予以必要简化、用适当的表现形式或规则描述其主要内容的结果。两委矛盾是转型期中国农村村民自治中,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之间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本文以转型期中国农村两委矛盾为对象,分析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参与两种模式之间的冲突,并论证从乡村群众参与走向乡村公民参与是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参与模式转换的应然选择和必然趋势。
     乡村政治参与基本理论是政治参与理论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界定“乡村”、“政治参与”和“乡村政治参与”等基本概念后,本文第一章提出以乡村政治参与的主体身份为标准,划分乡村政治参与的两种基本模式。辨析乡村政治参与的主体身份,是一种有机融合政治理论、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政治行为的理论尝试。通过辨析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参与两种主体身份的基本内涵,本文以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参与主体的群众身份和公民身份论为标准,将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参与划分为乡村群众参与和乡村公民参与两种基本模式,并论述了两种基本模式的不同特征、功能和参与方式。
     在对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参与进行一般分析后,第二章以乡村群众参与的理论视野分析了两委矛盾相关问题。在乡村群众参与理论视野中,两委矛盾的制度成因是乡村一元权力结构的失衡,这种失衡导致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竞争村庄一元权力结构核心的过程中产生诸多矛盾。因此,两委矛盾的化解之道即在于重塑乡村一元权力结构。通过回顾人民公社体制时期以来的乡村政治参与发展特征和转型期中国农村化解两委矛盾的两个典型方案,第二章论证了乡村群众参与模式对于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参与问题的现实解释力。为了反思转型期中国乡村群众参与模式得以沿袭的原因,第二章还探讨了压力型体制对于转型期中国乡村群众参与的影响。
     乡村公民参与理论视野中的两委矛盾是第三章的研究内容。在这种理论视野中,两委矛盾的制度成因是乡村多元协商权力结构的缺失,这种缺失导致乡村公民参与不具备相应的乡村政治体制,由此导致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为竞争乡村一元权力结构体系核心而产生诸多矛盾。因此,化解两委矛盾之道,在于健全乡村多元协商权力结构。第三章还探讨了民主合作制如何成为乡村公民参与在转型期中国农村得以发展的制度保障。
     第四章首先论证了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参与模式的冲突和两委矛盾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并指出,在两委矛盾的化解方案中,也体现着两种乡村政治参与模式的冲突,进而引出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参与模式转换的问题。其次,论证了公民自治是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参与模式转换的价值取向,公民教育是参与模式转换的功能取向,参与民主是参与模式转换的制度取向。再次,论证了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参与模式转换的现实基础。最后得出本文结论:从乡村群众参与走向乡村公民参与是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参与模式转换的应然选择和必然趋势。
Ru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of rural political research, the models of ru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the result of necessarily predigesting ru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describing its mostly component by properly rules. Two committees contradiction in field of Chinese villagers self- governance is the special form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ral committee of China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Villagers committee in the period of Chinese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is discourse, I will analyz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wo models of ru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hinese transition basing contradiction of two rural committees and will try to prove that it is the better choice and sure current that rural mass participation converts to rural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Chinese transition.
     The basic theory of ru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hinese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art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ory. After defining the meaning of "rural" ,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ru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paper expresses the ideal that we can distinguish ru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to two models by the different main body identity of the rural participation. After defining the basic meaning of the two main body of the ru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 argue that there are two models of ru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period of Chinese transformation and express the different meaning, functions and participation ways about them.
     After general analysis about Chinese ru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ses some problems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wo committees from the theory angle of rural mass participation. The main ideal is that the losing balance of the mono-constructer of rural power is the institutional reason leading contradiction of two committees, so the solving way is remolding the mono-constructer of rural power.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s of rural participation since the People's Community and two cases in Chinese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improv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mass participation theory and the problem of the Chinese ru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reason that model of rural mass participation works in the period of Chinese transform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impression of compressive system.
     The main ideal of the third chapter is analyzing the institutional reason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wo committees. I argue that the reason is the losing of the pula-construction of deliberate rural power which mad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wo committees. The contradiction happens when the rural committee of China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Village committee compete for the nuclear status of rural power system. So, remolding the pula-construction of deliberate rural power is the way how 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Lastly,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how the corporative and democratic system become the institutional security of Chinese rural citizen particip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r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models' contradiction and the contradiction of two committees, then I argue that there is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wo models among the solving means. Secondly I prove that the citizen self-governing is the valuable tropism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wo models, the citizen education is the functional tropism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the participant democracy is the institutional selection 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Lastly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made, I argue that it is the better choice and sure current that rural mass participation converts to rural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Chinese transition.
引文
①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 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51页。
    ① 吴重庆、贺雪峰主编:《直选与自治》,羊城晚报出版社2003年版,第147、170页。
    ①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杂志社 编:《中国调查报告:社会经济关系的新变化与执政党的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页。
    ② 田东奎将两委关系分为三种情况五种模式:第一种情况,两委关系协调,即党强村强的民主合作模式;第二种情况,两委关系基本协调,即党强村弱的党支部主导型模式及党弱村强的村委会主导型模式;第三种情况,两委关系失调,即党强村强的对立模式及党弱村弱的涣散型模式。他认为,第一、二种情况均有向第三种情况转化的趋势,因为建立在个人道德制约基础上的妥协很容易走向不稳定状态。参见田东奎:《宪政维度下“两委”关系的重构》,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25、26页。
    ① 黄炎培:《八十年来》,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48-149页。
    ② [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 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66页。
    ① [美]诺曼·H.尼、西德尼·伏巴:《政治参与》,载[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储复耕译,王沪宁校,商务印书馆1996年4月版,第290、291页。
    ② 陈振明 主编:《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版,第324页。
    ③ [美]帕特里克·J.孔奇:《政治参与概念如何形成定义》,王胜明 等译,载《国外政治学》1989年第4期,第27~31页。
    ④ 章荣君:《当前我国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探析》,载《人文杂志》2001年第1期,第47页。
    ⑤ [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解莉莉译,经济日报出版社 1989年版,第4页。
    ⑥ [美]S.亨廷顿、J.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⑦ 周平:《论我国改革过程中的政治参与》,载《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第23页。
    ①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英文版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政治参与”词条,邓正来(中译本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08、609页。
    ② 杨光斌 主编:《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页。
    ③ [美]帕特里克·J.孔奇:《政治参与概念如何形成定义》,王胜明等译,载《国外政治学》1989年第4期,第27~31页。
    ④ [美]威廉·F.斯通:《政治心理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1~215页。
    ⑤ [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258页。
    ⑥ [美]S.亨廷顿、J.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⑦ [美]S.亨廷顿、J.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①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 (英文版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政治参与”词条,邓正来(中译本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08、609页。
    ②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英文版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中译本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09页,“政治参与”词条。
    ③ [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仁 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28页。
    ④ 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① 俞可平:《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② 诺曼·H.尼、西德尼·伏巴:《政治参与》,载[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储复耕 译,王沪宁 校,商务印书馆1996年4月版,第297页。
    ① [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解莉莉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② [美]S.亨廷顿、J.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③ [美]帕特里克·J.孔奇:《政治参与概念如何形成定义》,王胜明 等译,载《国外政治学》1989年第4期,第27~31页。
    ④ 程同顺:《政治参与的模式》,载施雪华 主编:《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76~781页。 占主导地位,会使所有类型的宪政规则变得没有意义……官僚制的支配地位依靠的是垄断信息、掩盖真相、阻碍雄心勃勃的官员之间的竞争,以及垄断社会中存在的职业专家的权能。”参见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毛寿龙 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39、40页。
    ①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册),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五章。
    ② 参见拙文:《民主与自由:何以和谐?——论托克维尔的乡镇自治学说》,载《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32~36页。
    ③ [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 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版,中译本序,第2页。
    ④ 帕特南还出版了《独自打保龄球》一书继续推进这个问题的论证,See Robert Putnamn,2001,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of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 Simow & Schuster.
    ① Morris E Fiorina,1999,Extreme Voices:A Dark Side of Civic Engagement,In Theda Skocpol and MorrisP.Fiorina (eds.), Civic Engagement in American Democracy,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② Theda Skocpol and Morals P. Fiorina (eds.),1999,Civic Engagement in American Democracy,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③ [美1本杰叫·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洲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① Frank M. Bryan,2004,Real Democracy:The New England Town Meeting and How it Works,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② [美]亨廷顿、纳尔逊:《难以抉择》,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二章。
    ③ John P. Burns,1988,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Rural China,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9.
    ④ John P. Burns,1988,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Rur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11.
    ① John P. Burns,1988,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Rur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172.
    ② Prasenjit Duara,1987, State Involution: A Study of Loca Finances in North China,1911-1935,Comparative Study of Society and Histoty29,No.1(1987).
    ③ 参见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的华北农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三联书店1997年版。于建嵘:《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何包钢、朗友兴:《寻找民主与权威的平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① 于建嵘:《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98~419页。
    ②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① 袁达毅:《完善村民自治立法,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关于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自治法”的建议与思考》,载张明亮主编:《村民自治论丛》(第—辑),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
    ② 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的制度化调整》,载《开放时代》2001年第7期。
    ① 邓宝权、赵翼云:《增强民主意识,搞好村民自治》,载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会编:《实践与思考——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研究会1991年年会论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版,第108页。
    ② 景跃进指出,这种研究状况的形成原因,主要是两委矛盾的凸显必须具备一个基本前提和一个辅助条件:“所谓‘基本前提’是指村委会选举必须是真正开放的、具有竞争性的,而不是由上级组织内定候选人,使选举成为过场;所谓‘辅助条件’是指选举上台的村主任依凭选举优势想真正掌握实权,由此与村党支部书记的传统领导方式发生冲突。”参见景跃进:《转型期中国农村“两委关系”的微观解析与宏观透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9、50页。
    ① 徐付群认为,两委矛盾之所以在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后成为学术界和政界关注的问题,是因为在此前十年中村民自治体制并没有真正实行。《村委会组织法》的正式颁布实施,成为两委关系产生对立和矛盾的导火索。参见徐付群:《村支“两委关系”: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载《中国改革》2001年第8期,第54页。
    ② 张富田:《村民自治背景下的“村两委”关系探讨》,载《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52页。
    ③ 毛军吉、陈远章:《“小”关系、大问题——当前农村“两委”关系调查》,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81页。
    ④ 董世民:《对村民自治后农村“两委”关系问题的思考》,载《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6月第2期,第56页。
    ⑤ 冯耀明:《村民自治实践中两委关系及冲突解决模式探析》,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18、19页。
    ⑥ 韦绍福:《村民自治中的两委关系失调及调治》,载《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107页。
    ⑦ 沈建梁:《论农村“两委会”关系紧张及对策》,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1期,第66、67页。
    ① 王友洛:《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村“两委”关系的多维审视》,载《中州学刊》2002年5月第3期,第156、157页。
    ② 田东奎:《宪政维度下“两委”关系的重构》,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25、26页。
    ③ 武光华:《村民自治中两委关系失调的表现、原因及对策》,载《甘肃农业》2006年第8期,第84页。
    ④ 张继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不断协调“两委”关系》,载《攀登》2006年第5期,第21、22页。
    ⑤ 王友洛:《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村“两位”关系的多维审视》,载《中州学刊》2002年5月第3期,第156、158页。
    ① 姚巧华:《村民自治条件下村支“两委”关系的矛盾及其调适》,载《中州学刊》2004年11月第6期,第14页。
    ② 崔培兵:《村级治理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以宋村两委关系为个案》,载《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125、126页。
    ③ 郭正林:《中国农村二元权力结构论》,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1月第23卷第6期,第53页。
    ④ 董江爱:《村级选举中形成的“两委”关系对立及出路》,载《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第44卷第1期,第56页。
    ⑤ 陈洪生:《村民自治:农村两委关系的解析视角》,载《求实》2005年第12期,第101页。
    ① 张秀英、于连锐:《关于村民自治中“两委”关系问题的研究》,载《理论研究》2002年第5期,第42、43页。
    ② 韦绍福:《村民自治中的两委关系失调及调治》,载《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108页。
    ③ 陈新育:《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村“两委”关系》,载《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1卷第1期,第29页。
    ④ 程同顺:《村民自治中党“政”关系及其出路》,载《调研世界》2001年第7期,第24页。
    ① 白钢:《走出解决“两委”关系失衡问题的理论误区》,载《中国民政(理论版)》2001年第10期,第31、32页。
    ② 田东奎:《宪政维度下“两委”关系的重构》,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第27页。
    ③ 赵子良:《农村“两委”矛盾探源及其关系的整合》,载《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11月第23卷第4期,第278页。
    ④ 韦绍福:《村民自治中的两委关系失调及调治》,载《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111页。
    ⑤ 胡序杭:《从实体到程序:理顺村两委会关系的新向度》,载《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5期,第55页。
    ① 景跃进:《转型期中国农村“两委关系”的微观解析与宏观透视》之《第二编:实践模式》,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年5月版,第81~176页。
    ② 王辉森:《以“村长负责制”代替“两委合一”——关于处理农村“两委”关系的新探索》,载《攀登》2004年第1期,第70、71页。
    ③ Susun V. Lawrence, 2000, "Village Democracy: Direct elections are becoming more open in Chinese countryside, but will those reforms extend to higher levels of government?" in Far Easren Economic Review, January 27, p.16.Daniel Kelliher, 1997, "The Chinese Debate over Village Self-Government", in The China Journal, No.37, January, pp.63~86.
    ④ Lianjiang Li,The Two-Ballot System in Shanxi Province: Subjecting Village Party Secretaries to a Popular Vote ,The China Journal,No.42,July 1999.p.14.
    ⑤ Jean C.Oi and Scott Rozelle, Elections and Power: The Locus of Decision-Making in Chinese Villages, The China Quartedy, No.162,June 2000,pp.513~539.
    ⑥ 景跃进在仔细分析农村二元权力结构的概念之后,提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即农村二元权力结构究竟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两委关系类型,还是权力结构变迁过程中的一种过渡形态?”在他看来,有的研究者认为农村二元权力结构是一种不稳定的过渡形态,解决两委矛盾的出路在于复归农村一元权力结构,实践中 解决两委矛盾具体做法(比如两票制和一肩挑)都是试图通过重建党支部合法性基础而实现回归农村一元权力结构的目标。有的研究者则认为,农村二元权力结构是两委关系的稳定类型,解决两委矛盾的思路应该是以实现二元权力结构中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双赢为目标。参见景跃进:《转型期中国农村“两委关系”的微观解析与宏观透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197~202页。
    ① 王金红:《“两委矛盾”:经验分析和理论批评》,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9月,第44卷第5期,第22页。
    ① “乡村”和“农村”是两个内涵和外延难以区分的概念。笔者所以不采用“农村”而选择“乡村”作为本文基本概念之一,是因为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地域的确定性、产业的发展、社区特征和城市化前提等方面而言,乡村概念较之农村概念更加精准明确、更加符合转型期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变化。详细论证请参见王洁钢:《农村、乡村概念比较的社会学意义》,载《学术论坛》2001年第2期,第126~129页。
    ② 言心哲:《农村社会学概论》,中华书局1934年版,第16、17页。
    ③ 蔡宏进:《乡村社会学》,三民书局1989年版,第116页。
    ① 《关于统计上划分城乡的暂行规定》,国家统计局2006年10月18日发布实施。
    ② 笔者以为,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应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结合民主政治发展形势;二是借鉴各种政治参与定义的合理内核;三是涵盖面较宽,能揭示不同文化背景下各国政治参与的本质、基本特征和发展态势。笔者对于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主要建立在约翰·伯恩斯对政治参与的概念界定基础上。伯思斯指出:“政治参与可界定为个体公民旨在影响公共事务的活动。”(See John P. Burns,1988,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Rural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9.)不过,笔者不赞同伯恩斯认定的政治参与主体为个体公民,而主张普通“民众”为政治参与主体,因为以“公民”和“群众”为身份的政治参与主体是不同的,而“民众”则包含了“公民”和“群众”两种身份。此外,将直接参与和问接影响取代“影响”,是因为政治参与包括直接参与模式和间接参与模式,“影响”一词过于笼统。最后,普通民众参与的对象不是“公共事务”,而是参与“公共事务管理”。
    ③ “民众”包括“公民”和“群众”两个主体身份。两者的区别,笔者将在本章第二部分阐述,在此不赘。
    ①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英文版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政治文化”词条,邓正来(中译本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50页。
    ② 对于政治文化的概念界定,政治学术界众说纷纭。江秀平在综合中外政治学者对于政治文化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个观点,笔者在本文中直接采用。参见江秀平:《政治文化》,载陈振明 主编:《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1页。
    ① “群众”是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参与中常见的政治参与主体身份假定。丛日云先生在分析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之后指出:“作为承载丰富的政治文化意蕴的符号,‘群众’不等于公民,也不等于公民共同体。它是‘臣民’向‘公民’的过渡环节。一方面,它超越了臣民,但仍然承袭了传统臣民概念的某些内涵;另一方面,它也涵蕴着公民概念的某些要素,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民。它是臣民的现代化,公民的半成品。是臣民与公民的混合物。”参见丛日云:《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载《政法论坛》2005年3月第23卷第2期,第23页。
    ① T.H. Marshall, 1950, Citizenship, Social Class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② [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米》,王列、赖海榕 译,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① [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洲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②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① 丛日云:《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载《政法论坛》2005年3月第23卷第2期,第19页。
    ② 《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9卷,第410页。
    ③ 《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05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67年版,第1205页。
    ②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① 杨敏:《乡村公民参与、乡村群众参与与社区参与》,载《社会》2005年第5期,第84页。
    ② 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定购粮收购的个案研究》,载《清华社会学评论》(第一辑),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孙立平等:《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募捐机制个案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郭于华:《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一种权力实践的解释——陕北骥村的仪式与社会变迁研究》,载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③ Jean C. Oi, 1989,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Andrew G. Walder, 1986,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①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2001年版。
    ② 阿尔蒙德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主体针对政治客体——政党、法律、宪法和政府等——和自己与政治客体之间关系的心理取向,或针对政治目标的取向性模式。具体包括:认知取向(对政治客体的认识和意识);感情取向(对客体的情感和感觉)以及评价取向(对客体的评价和判断)。政治文化决定于传统、历史记忆、动机、规范、情感和象征等因素。参见[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① Bernstein Thomas, Stalinism, Famine and Chinese Peasants: Grain Procurements During the Great Leap Forward, Theory and Society, No. 3, May 1985,p.1~38.
    ① 郭于华:《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一种权力实践的解释——陕北骥村的仪式与社会变迁研究》,载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① 从公共组织理论视角看,乡村一元权力结构是典型的“高度集权的科层制”公共组织模式。参见陈振明、孟华 主编:《公共组织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72页。
    ② 罗伯特·达尔认为,权力资源是权力主体影响或支配权力客体行为的资本或手段。财富、职位、合法性、名誉、威胁等都可以成为权力的资源。赆管权力资源不等于权力,但缺乏权力资源必然意味着权力支配能力的弱化。安东尼·吉登斯将权力资源分为两类:一是配置性资源(物质经济资源),二是权威性资源(最主要是公共职位)。笔者以为,合法性权力资源(即权力主体通过各种途径而获得的权力合法性)是一种更加重要的权力资源,因为,具备合法性权力资源,是权力主体有效控制配置性权力资源和权威性权力资源的前提和基础。分别参见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版,第47页,第72~76页;[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第8、9页。
    ③ 关于两委矛盾的基本类型,学术界的分类各具特色,但其中也存在内在一致性。笔者以为,两委矛盾的基本内涵,就是村民自治背景下,村委会和村党支部(尤其是村委会主任和村支书)之间的对立冲突,这种对立冲突的程度和表现形式存在很大差异,最极端的可能是暴力冲突,也可能是村务工作上的相互冲突,也可能是两委对村务工作的相互推诿。然而,不管哪种形式和程度的两委对立冲突,都造成了村务管理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① 崔乃夫 主编:《当代中国的民政》,上册,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第141页。
    ② 罗平汉:《村民自治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③ 郭于华:《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一种权力实践的解释——陕北骥村的仪式与社会变迁研究》,载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78页。
    ① 郭正林的观点印证了笔者的判断。他认为:“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大会,虽然形式上也有党政之分,而实质上是以‘党的一元化领导’为核心的一元权力结构。它的政治基础是党对各级干部的任命制,它的经济保障就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有了这样的政治经济制度,人民公社就是通过三级干部之手,牢牢控制公社的各种经济和政治资源。因此,农民个体谈不上什么经济自主权,也就不可能有自由选择‘当家人’的权力,尽管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也是社员选举。”参见郭正林:《中国农村二元权力结构论》,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1月第23卷第6期,第54页。
    ② 祝天智根据政治参与的主题、参与的主观方面、参与行为的特征和参与效果的不同,将建国以来我国的政治参与发展划分为五种模式,即以革命为主题的动员式政治参与、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心的动员式政治参与、以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的动员式政治参与、以追求民主和个人利益为中心的自发政治参与和走向理性自主型政治参与。其中前三种不同主题的模式,均具有政治参与的动员性和仪式性等基本特征。参见祝天智:《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模式的演进》,载《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4月第17卷第2期,第47~49页。
    ① John P. Burns, 1988,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Rur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p.11.
    ② 杨敏:《公民参与、群众参与与社区参与》,载《社会》2005年第5期,第83页。
    ③ 笔者并非以为,惟有高度中央集权的全能主义政治体制和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才能为乡村权力提供充足的权力资源,而是强调这种政经体制中,乡村权力资源极为充足。当政治权力支配的资源越充足,政治权力的支配能力越强大。
    ④ 文革期间,公社和生产大队的管理委员会为革命委员会所取代,但公社干部和生产大队、生产队干部两种不同身份的情况没有改变。1975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农村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主之”。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人民公社的人民代表大会和革命委员会是基层政权组织,又是集体经济的领导机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新“农业六十条”,改变了人民公社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权在农村中的基层单位”的提法,而将其定位为“劳动人民群众集体所有,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农业、工业、商业相结合的经济组织”,继续肯定公社的管理机关是革命委员会,生产大队和生产队的革命委员会则由管理委员会取代。除此之外,新“农业六十六条”对人民公社体制并没有实质性突破。参见罗平汉:《村民自治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⑤ 关于“过渡期”广东农村管理区体制的基本资料,主要参考郭正林:《中国农村二元权力结构论》,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1月第23卷第6期,第56、57页。
    ① 郭正林:《中国农村二元权力结构论》,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1月第23卷第6期,第57页。
    ① 白钢、赵寿星:《选举与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② 余维良:《两票制选举的产生——关于山西省河曲县创建村民自治模范县的回顾》,载刘亚伟编:《无声的革命:村民直选的历史、现实和朱来》,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① Lian jiang Li, The Two-Ballot System in Shanxi Province: Subjecting Village Party Secretaries to a Popular Vote, The China Journal, No. 42,July 1999,p.14.
    ② 白钢、赵寿星:《选举与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页。
    ① 景跃进:《当代中国农村“两委关系”的微观解析与宏观透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7~91页。
    ① 宇宏、刘书鹤:《有关学者对57名村主任、委员的联名上访信的看法》,载李凡主编:《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0~2001》,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459页。
    ② 关于这一分类参见景跃进:《当代中国农村“两委关系”的微观解析与宏观透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114页。
    ③ 姜玉泰:《威海农村不见“两张皮”,百分之八十六的村党支部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人兼”》,参见《大众网——大众日报》2001年10月24日。
    ④ 邹希元、苗佳:《关于两委一把手“一肩挑”的理性思考》,载《乡镇论坛》杂志社、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农村处编:《2002度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资料汇编》,2001年8月,第290页。
    ① 党国英:《“一肩挑”是改善村级管理体制的理想出路吗?》,载《乡镇论坛》2001年第3期,第8页。
    ① 荣敬本 等著:《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8页。
    ① 荣敬本 等著:《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休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① 荣敬本 等著:《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② 荣敬本 等著:《从压力型休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①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 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2页。
    ②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8页。
    ① 托克维尔将乡镇自治的效果分为行政效果和政治效果,尽管他没有对这种区分作出明确的内涵界定,但是,研读《论美国的民主》中相关论述,我们可以归纳托克维尔对这两个术语基本内涵的理解。在托克维尔看来,行政效果意指制度或政策实施后产生的物质利益增长,表现在经济绩效、福利水平、交通治安等方面;政治效果意指制度或政策实施后对公民的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的影响,表现为公民对平等和自由等政治价值的追求或拒斥。
    ② 在托克维尔考察美国的民主时,美国的地方政府包括州、县和乡镇。托克维尔认为,“县里并没有政治生活”,“县的建制纯系出于行政考虑”,因此,谈到地方分权时,重心就必然落在州政府与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以及州政府与乡镇之间的分权。托克维尔研究马萨诸塞州的行政后得出结论:“在马萨诸塞州,行政权几乎全为乡镇掌握,但却分散在许多人之手”,可见,地方分权在托克维尔看来,关键在于乡镇权力的独立和强大,乡镇自治理所当然是地方分权的基本内涵。参见[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 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7、80页。
    ③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 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06页。
    ①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 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76页。
    ① 《自下而上的公共品决策——访印度人民科学运动领导人文诺》,座谈记录整理:刘健芝,《中国改革》2001年第7期,第55、56页。
    ① 《自下而上的公共品决策——访印度人民科学运动领导人文诺》,座谈记录整理:刘健芝,《中国改革》2001年第7期,第55、56页。
    ② 《自下而上的公共品决策——访印度人民科学运动领导人文诺》,座淡记录整理:刘健芝,《中国改革》2001年第7期,第56页。
    ① 徐勇、朗兴友、何包钢等学者认为,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是村庄区域内的最高权力机构,也是最高决策和监督机构。而许安标则认为,村民代表会议是特殊情况下村民会议的补充形式,既不是村民会议的常设机构,也不是村民自治的专门监督机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在转型期中国农村并不普遍,特别是人口较少或居住集中的村庄,一般不召开。笔者以为,如果将村民代表会议理解为村民会议的补充形式,而不是常设机构,就使得村民会议承担起所有的村庄民主决策职责,而事实上,村民会议在转型期中国农村很难召开,比如村民难以到齐,村民会议场地的缺乏等,尤其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土地,农民劳动和闲暇时间不统一,召开村民会议在时间上难以保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流动人口的增加,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或经商,也为村民会议的顺利召开带来诸多困难。因此,仅仅将村民会议认定为村庄区域内的唯一最高权力机构,而否定村民代表会议在特定授权范围内的决策权、监督权和村民会议常设机构的性质,村民自治很可能最终异化为村干部自治。所以,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会议的授权范围内,是村民会议的常设机构,具有村庄区域内的最高决策权和监督权。参与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79页;朗友兴、何包钢:《村民会议何村民代表会议——村级民主完善之尝试》,载《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3期;许安标 编著:《农民如何行使民主权利——<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用问答》,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① 余逊达:《基层民主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载慕毅飞 主编:《民主恳淡——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② 李景鹏:《建立民主恳谈和民主决策的新机制》,载《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12、13页。
    ③ 《中共温岭市委关于‘民主恳谈”的若干规定》,载慕毅飞 主编:《民主恳淡——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页。
    ① 《松门镇民主恳谈制的若干规定》,载慕毅飞 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8页。
    ② 《箬横镇村级民主恳谈若干规定(试行)》,载慕毅飞 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7页。
    ③ 王浦劬:《民主恳谈,是一种原创性的民主载体》,载慕毅飞 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④ 景跃进:《行政民主:意义与局限——温岭“民主恳谈会”的启示》,载《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26页。
    ⑤ 贾西津、张允:《中国参与式民主的新发展——浙江温岭民主恳谈会模式浅淡》,载慕毅飞 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页。
    ① 董雪兵、史晋川:《制度、博弈与权力重构——温岭市“民主恳谈”案例研究》,载载慕毅飞 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② 董雪兵、史晋川:《制度、博弈与权力重构——温岭市“民主恳谈”案例研究》,载慕毅飞 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③ 贾西津、张允:《中国参与式民主的新发展——浙江温岭民主恳谈会模式浅谈》,载慕毅飞 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83~85页。
    ④ 贾西津、张允:《中国参与式民主的新发展——浙江温岭民主恳谈会模式浅淡》,载慕毅飞 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89~93页。
    ① 《列宁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7—774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29页。
    ① 仝志辉指出了单一选举对于村庄治理的低效性问题:“选举中激烈竞争在很多村庄并没有提高村级权力的合法性,相反使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选举就是少数人争权夺利的工具;选举教育选民、提高村级权力合法性的潜力没有被看到,反而成为选后治理的隐患:当选的村委会权力受不到村民的监督,乡镇政府对于村委会的领导关系也不合法了,村民自治就退化成了‘村委会自治’;村级重大事务决策权仍然是由少数干部说了算,村民的自治权力被虚置、漠视和侵犯;村级治理中的矛盾没有减少,村干部和村民的关系仍然紧张。这些选举后治理的问题从村民自治的框架上来讲,就是选举之后‘三个民主’(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建设落后。”当然,仝志辉并非直接针对“两票制”对乡村治理的绩效而言,但是,这种单一选举导致的村庄治理低效性判断无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因为在“两票制”中的确存在选举后政治参与环节的缺失。参见仝志辉:《后选举时代的乡村政治和乡村政治研究》,载《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5期,第71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7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 1956年版,第443页。
    ① [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 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
    ① 《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08页。
    ① 丛日云:《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载《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第42、43页。
    ① 徐勇:《中国民主之路:从形式到实体——对村民自治价值的再发掘》,载《开放时代》2000年第11期,第61页。
    ② 王乐夫:《新时期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及其政治学分析》,载《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第113页。
    ③ 胡永佳:《村民自治、农村民主与中国政治发展》,载《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2期,第36、37页。
    ① 丛日云:《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载《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第42、43页。
    ② [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碹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1页。
    ① Gilbert Ryle, 1949,The Concept of Mind, London: Hutchinson, chap. 2.
    ② F. A. Hayek, 1967, Studies in 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 44.
    ③ Thomas Kuhn, 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66.
    ④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① Joseph A. Schumpeter, 1947, Capitalism, Socialism and Democracy, Harper, Chap.21 and p.29.中译本参见[美]约瑟夫·熊彼特:《资奉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 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5页。
    ①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 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28页。此外,熊彼特在讨论民主政体和个人自由之间关系时强调:“民主方法保证的个人自由不一定比在同样环境中另一种政治方法能允许的个人自由多,很可能反而更少。……如果至少在原则上每个人都有向选民陈述主张,竞争政治领导权的自由,在大多数情况下(虽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这就意味着有讨论任何事情的自由,特别是它正常地意味着相当可观的新闻自由。”笔者以为,这种所谓的个人自由,实质上也是在探讨公民政治参与的范围和方式。参见[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 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8、399页。
    ②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7、399页。
    ③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9页。
    ④ 熊彼特首先将所谓民主方法的运行限定在现代类型大工业国家的范围之内,由此在民主理论的思考中排除了小国寡民式农业国家可能实行的参与式直接民主。在此限定范围内,民主方法要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是选举产生的政治领导人必须具有足够优秀的政治素质:二是政治权力的有效范围受到限制;三 是政治领导人有能力支配官僚集团:四是选民和政治领导人都必须具有足够的民主自制力。参见[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 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22~429页。
    ①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23页。
    ② 所谓公民的民主自制,即公民自愿服从民选政治领导人的领导和克制除选举之外的政治参与冲动。当然,熊彼特探讨民主自制并非仅限于公民的民主自制,政治领导人的民主自制也是很重要的民主成功条件,笔者以为,后者可以纳入到政治领导人良好品质的范畴。参见[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27~429页。
    ③ [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29页。
    ④ 参见拙文:《民主与自由:何以和谐?——论托克维尔的乡镇自治学说》,载《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32~36页。
    ① [美]诺曼·H.尼、西德尼·伏巴:《政治参与》,载[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编:《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储复耕 译,王沪宁 校,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91页。
    ① [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沿》,顾昕、朱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页。
    ② 达尔将保障多元民主有效运行的条件或规则总结为八条,参见[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沿》,顾昕、朱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0~96页。
    ③ 达尔认为,“达成一致的程度,肯定依赖于家庭、学校、教会、俱乐部、文学作品、报纸等基于对这些规范的信仰而利用各式各样社会训练的程度”。参见[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沿》,顾昕、朱丹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④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详,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5、86页。
    ①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5页。
    ②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5页。
    ③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4页。
    ① 密尔宣称:“一个社会只能根据各种影响的汇合从这些状态之一发展到更高的状态,在这些影响中,主要的就是它们所从属的政府。在一切迄今已经达到的人类进步的状态中,对个人行使的权威的性质和程度,权力的分配,以及命令和服从情况,是除宗教信仰外最强有力的影响,这些影响使他们变成现在这样,并使他们能成为什么样就成为什么样”。参见[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 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1页。
    ② [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碹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43页。
    ③ J.S. Mill, 1963, Essays on Politics and Culture, Himmelfarb G. (ed.), New York, p.186.
    ① 密尔有关民主制中公民政治参与思想的两面性,江宜桦有精彩论述。参见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152页。
    ② 托克维尔关于乡镇自治是美国民情形成的制度基础的思想,参见拙文:《民主与自由:何以和谐?——论托克维尔的乡镇自治学说》,载《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第32~36页。
    ③ [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 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中译本序,第2页。
    ① 佩特曼对密尔的工业领域参与民主思想进行了总结,并对GD.H.科尔的基尔特社会主义理论和南斯拉夫工人自治实践进行了较为详细地介绍。参见[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38页及第五章:《南斯拉夫工人的“自治管理”》,第80~92页。
    ①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51页。
    ②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生理论》,陈尧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① [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② [美]G.阿尔蒙德、S.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马殿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72页。
    ① 荣敬本 等著:《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
    ① 肖勇、陶万辉:《构建“民主合作”型“乡村”政治关系的途径》,载《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第22页。
    ① 肖勇、陶万辉:《构建“民主合作”型“乡村”政治关系的途径》,载《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第22页。
    ② 王安岭:《历史性的跃进——无锡市农村制度创新和民主合作的调查》,载《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0年第4期,第81页。
    ③ 荣敬本 等著:《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休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年版,第89页。
    1. Barber, B. R., Strong Democracy,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Berkeley, London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2. Bryan, Frank M., Real Democracy——The New England Town Meeting and How it Work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
    3. Burns, John P.,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Rur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4. Coope, Terry, Citizenship and Professionalism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44, 1984.
    5. Creighton, James L., Involving Citizens in Community Decision Making: A Guidebook, Washington, D.C.: Program for Community Problem Solving, 1993.
    6. Fiorina, Morris P., Extreme Voices: A Dark Side of Civic Engagement, In Theda Skocpol and Morris P. Fiorina (eds.),Civic Engagement in American Democracy,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99.
    7. Hester, Randolph T. Jr., The Sacred Structure in Small Towns: A Return to Manteo, Small Town: January-February 1990.
    8. Huntington, S.P.,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Con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
    9. Marshall, T. H., Citizenship, Social Class and other essays,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50.
    10. Miller, Thomas Ⅰ. and Kobayashi, Michele Miller, Citizen Surveys: How to Do Them, How to Use Them, What They Mean, 2nd edition, Washington, D.C.: International City/County Management Association, 2000.
    11. Moore, C. Nicholas and Davis, Dave, Participation Tools for Better Land-Use Planning: Techniques & Case Studies, 2nd Edition, Sacramento: Center for Livable Communities, Local Government Commission, 1997.
    12. Nie, N.H. and Kim, J.O.,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quality: a seven nation comparison,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13. Oi, Jean C. & Rozelle, Scott, Elections and Power: The Locus of Decision-Making in Chinese Villages, The China Quarterly, No.162,June 2000.
    14. Oi, Jean C.,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15. Sanoff, Henry,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Methods in Design and Plann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2000.
    16. Susskind, Lawrence and Field, Patrick T., Dealing With an Angry Public: The Mutual Gains Approach to Resolving Disputes, New York: Free Press, 1996.
    17. Thomas , John Clayton.,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ublic Decisions: New Skills and Strategies for Public Managers, San Francisco, California: 1995.
    18. Thurston, Anne F., Mudding Toward Democracy: Political Change in Grassroots China, United States Institution of Pease, Peaceworks No.23, August 1998.
    19. Walder, Andrew G.,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 California: Indust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6.
    20. Walsh, Mary L., Building Citizen Involvement: Strategies for Local Government, Washington, D.C.: National League of Cities and the International City/County Management Association, 1997.
    21. Wright, Erik, Class Structure and Income Determination, New York: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9.
    1.[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 等译,三联书店 1989年版。
    2.[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 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3.[美]塞缪尔·P.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4.[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解莉莉 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5.[日]松村岐夫:《地方自治》,孙新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6.[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美]利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刘钢敏、聂蓉 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8.[美]詹姆斯·N.罗西瑙 主编:《没有政府的治理》,张胜军、刘小林 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美]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 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0.[美]D.B.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公共舆论》,陈尧 译,胡伟 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峰 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 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13.[法]古斯塔夫·勒庞:《革命心理学》,佟德志、刘训练 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4.[西班牙]奥尔特加·加赛特:《大众的反叛》,佟德志、刘训练 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 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6.[美]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7.[美]F.J.古德诺:《政治与行政》,王元 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8.[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郑世平、公婷、陈峰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9.[美]丹尼斯·缪勒:《公共选择》,王诚 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0.[英]M.I.Finley:《古典民主原论》,李淑珍 译,台湾巨流图书公司印行,1992年版。
    21.[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 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22.[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王浦劬校,中央编译出版 社2004年版。
    23.[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 译,黄平校,北京大学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24.[美]理查德·C.博克斯:《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孙柏瑛 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5.[美]约翰·布赖尔·斯塔尔:《毛泽东的政治哲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外研究毛泽东思想资料选辑》编辑组 编译,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26.[美]斯科特·戈登:《控制国家——从古代雅典到今天的宪政史》,应奇、陈丽微、孟军、李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7.[美]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 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王诚 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8.[德]柯武钢、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 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9.[美]诺曼·厄普霍夫、米尔敦·J.艾斯曼、安尼路德·克里舒那:《成功之源——对第三世界国家农村发展经验的总结》,江立华 等译,江立华审定,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0.[美]乔治·S.布莱尔:《社区权力与公民参与》,伊佩庄、张雅竹 编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年版。
    3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下册),张雁深 译,商务印书馆1959、1963年版。
    3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 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4.[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在汉、舒逊 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5.[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 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36.[法]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上、下卷),董果良 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37.[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谭君久、刘惠荣 译,谭君久校,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8.[美]罗伯特·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尤正明 译,求实 出版社1989年版。
    39.[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沿》,顾昕、朱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40.[法]米歇尔·克罗齐、[美]塞缪尔·P.亨廷顿、[日]绵贯让治:《民主的危机——就民族国家的统治能力写给三边委员会的报告》,马殿军、黄素娟、邓梅 译,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41.[美]G.阿尔蒙德、S.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马殿君 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42.[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 等译,华夏出版社 1989年版。
    43.[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张东东 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44.[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英文版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中译本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5.[日]吉村源太郎:《地方自治》,朱德权 编,金慧华、郑少华 点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6.[日]猪口孝、[英]爱德华·纽曼、[美]约翰·基恩:《变动中的民主》,林猛 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7.[英]布赖恩·特纳:《社会理论指南》,李康 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8.[美]卡尔·博格斯:《政治的终结》,陈家刚 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49.[美]道格拉斯·拉米斯:《激进民主》,刘元琪 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美]查尔斯·J.福克斯、休·T.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楚艳红等译,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1.[美]E.谢茨施耐德:《半主权的人民——一个现实主义者眼中的美国民主》,任军峰 译,胡伟 校,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2.[美]托马斯·R.戴伊、L.哈蒙·奇格勒:《美国民主的讽刺》,张绍伦、金筑 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3.[美]彭诺克:《民主政治理论》,张明贵、陈鸿瑜、曹俊汉、郭秋永、黎剑莹、 张焕卿、焦兴镫 译,正中书局印行,1981年版。
    54.[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毛寿龙 译,上海人民三联书店1999年版。
    55.[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毛寿龙 译,上海人民三联书店1999年版。
    56.[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毛寿龙 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徐大同 主编:《二十世纪西方政治思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张桂琳:《西方政治哲学——从古希腊到当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杨阳:《王权的图腾化——政教合一与中国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景跃进:《转型期中国农村“两委关系”的微观解析与宏观透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5.潘小娟:《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6.郭正林:《中国农村权力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7.王春生:《珠江三角洲农村村治变迁》,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赵丽江:《中国私营企业家的政治参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10.郭道久:《以社会制约权力——民主的一种解析视角》,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1.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2.林嘉诚:《政治心理形成与政治参与行为》,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3.罗志渊:《地方自治的理论体系》,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
    14.董飞翔:《地方自治与政府》,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3年版。
    15.管欧:《地方自治概论》,三民书局1984年版。
    16.钟泰德:《地方自治之理论与制度》,正中书局1979年版。
    17.邵丽英:《改良的命运——俄国地方自治改革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8.杨明毅:《全民政治稳定策略之研究——从政治发展需求探析》,正中书局1989年版。
    19.张明澍:《中国“政治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20.闵琦:《中国政治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1.朱光磊:《大分化新组合》,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2.汪翔:《公共选择理论导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3.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版。
    24.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经济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年版。
    25.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6.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三联书店1997年版。
    27.于建嵘:《岳村政治》,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8.何包刚、朗友兴:《寻找民主与权威的平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9.彭勃:《乡村治理——国家介入与体制选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版。
    30.徐勇:《徐勇自选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1.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2.张明亮:《村民自治论丛》第一辑,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版。
    33.刘青峰、关肖春编:《九十年代中国农村状况:机会与困境》,中文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4.黄卫平、邹树彬:《乡镇长选举方式改革: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35.李凡、寿慧生、彭宗超、肖立辉:《创新与发展——乡镇长选举制度改革》,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36.李江涛、郭正林、王金洪、李大华、童晓频:《民主的根基:广东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实践》,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7.穆毅飞 主编:《民主恳谈——温岭人的创造》,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38.王振海、王存慧 主编:《新视角下的政治:关于社区政治发展的专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39.张文山 等著:《自治权理论与自治条例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0.荣敬本 等著:《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41.陈振明 主编:《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2.杨光斌:《制度的形式与国家的兴衰——比较政治发展的理论与经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3.薛晓源、陈家刚:《全球化与新制度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44.荣敬本、崔之元、王栓正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制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45.言心哲:《农村社会学概论》,中华书局1934年版。
    46.蔡宏进:《乡村社会学》,三民书局1989年版。
    47.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8.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2001年版。
    49.罗平汉:《村民自治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0.白钢、赵寿星:《选举与治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1.方江山:《非制度政治参与——以转型中国农民为对象分析》,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2.敖带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3.王禹:《我国村民自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4.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5.杨光斌:《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6.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7.王敬尧:《参与式治理——中国社区建设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8.高放:《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59.朱宇:《中国乡域治理结构——回顾与前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0.敖带牙:《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1.尹田、任自力 主编:《中国村民自治典范模版评估——来自北京/山东/河南/内蒙古四省区的实证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62.肖唐镖、李昌金 等著:《中国乡村报告》,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
    63.吴毅、吴淼:《村民自治在乡土社会的遭遇——以白村为个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4.金太军、施从美:《乡村关系与村民自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5.陈浙闽 主编:《村民自治的理论与实践》,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6.徐秀丽 主编:《中国农村治理的历史与现状:以定县、邹平和江宁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版。
    1.张富田:《村民自治背景下的“村两委”关系探讨》,载《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毛军吉、陈远章:《“小”关系、大问题——当前农村“两委”关系调查》,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3.董世民:《对村民自治后农村“两委”关系问题的思考》,载《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6月第2期。
    4.冯耀明:《村民自治实践中两委关系及冲突解决模式探析》,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5.韦绍福:《村民自治中的两委关系失调及调治》,载《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6.沈建梁:《论农村“两委会”关系紧张及对策》,载《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1期。
    7.王友洛:《村民自治背景下农村“两委”关系的多维审视》,载《中州学刊》2002年5月第3期。
    8.罗惠兰:《着眼大局,巩固“核心”——关于正确处理农村“两委”工作关系的思考》,载《理论探索》2002年第5期。
    9.武光华:《村民自治中两委关系失调的表现、原因及对策》,载《甘肃农业》2006年第8期。
    10.张继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不断协调“两委”关系》,载《攀登》2006年第5期。
    11.姚巧华:《村民自治条件下村支“两委”关系的矛盾及其调适》,载《中州学刊》2004年11月第6期。
    12.崔培兵:《村级治理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以宋村两委关系为个案》,载《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3.郭正林:《中国农村二元权力结构论》,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1月第23卷第6期。
    14.董江爱:《村级选举中形成的“两委”关系对立及出路》,载《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月第44卷第1期。
    15.陈洪生:《村民自治:农村两委关系的解析视角》,载《求实》2005年第12期。
    16.赵子良:《农村“两委”矛盾探源及其关系的整合》,载《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11月第23卷第4期。
    17.张秀英、于连锐:《关于村民自治中“两委”关系问题的研究》,载《理论研究》2002年第5期。
    18.张继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不断协调“两委”关系》,载《攀登》2006年第5期。
    19.陈新育:《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村“两委”关系》,载《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21卷第1期。
    20.程同顺:《村民自治中党政关系及其出路》,载《调研世界》2001年第7期。
    21.白钢:《走出解决“两委”关系失衡问题的理论误区》,载《中国民政(理论版)》2001年第10期。
    22.田东奎:《宪政维度下“两委”关系的重构》,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3.胡序杭:《从实体到程序:理顺村两委会关系的新向度》,载《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5期。
    24.王辉森:《以“村长负责制”代替“两委合一”——关于处理农村“两委”关系的新探索》,载《攀登》2004年第1期。
    25.马宝成:《清末新政时期的地方政治参与》,载《东岳论丛》2000年第2期。
    26.孙柏瑛:《全球化时代的地方治理:构建公民参与和自主管理的制度平台》,载《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11期。
    27.杨明佳、陈波:《市场化与政治参与的变迁》,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1期。
    28.周平:《我国的公民政治参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载《社会主义论坛》2000年第1期。
    29.唐德先:《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制约因素略析》,载《松辽学刊:社科版》 1999年第3期。
    30.王俊拴:《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范式转换的新取向》,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2期。
    31.俞歌春:《新中国头七年民主法制建设进程中的民主政治参与》,载《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5期。
    32.李元书、刘昌雄:《新中国推进政治参与的经验和教训分析》,载《探索:哲社版》1997年第6期。
    33.黄卫堂:《政府政策制定中公众的政治参与》,载《体制改革》2003年第6期。
    34.吴自斌:《政治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第5期。
    35.夏立忠:《政治参与的扩大与执政党权威的加强》,载《红旗文稿》2003年第5期。
    36.张紧跟:《政治参与功能分析:政党研究的一种新范式》,载《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4期。
    37.秦德君:《中国政治发展与扩大公民政治参与》,载《社会科学》2001年第9期。
    38.孙伯强:《中美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方式之比较》,载《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39.李俊:《转型期农民政治参与的新发展》,载《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4期。
    40.杨龙:《80年代中国民众政治参与的阶层分析》,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
    41.章荣君:《当前我国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原因探析》,载《人文杂志》2001年第1期。
    42.卢福营:《论村民自治运作中的公共参与》,载《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1期。
    43.吴昕春:《公共选择与公民参与集体行动的动力》,载《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5期。
    44.魏娜:《公民参与下的民主行政》,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45.杜钢建:《公民参与在重塑政府中的作用》,载《新东方》1999年第1期。
    46.董明:《关于温州市民营企业家政治参与的调查》,载《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47.张永强:《简论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政治参与问题》,载《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6年第6期。
    48.刘作翔:《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实现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条有效途径》,载《求是》2003第12期。
    49.周水仙:《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载《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50.郭夏娟:《两性政治参与的同与异——从女性主义角度看浙江农村的村民自治》,载《开放时代》2003年第4期。
    51.卢福营:《论村民自治运作中的公共参与》,载《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1期。
    52.周晓丽:《论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载《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53.王存福:《论社会转型期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载《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54.杨年松:《论中国改革进程中农民的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载《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第5期。
    55.陈剩勇、魏仲庆:《民间商会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浙江温州民间商会的个案研究》,载《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56.田小泓:《农村妇女政治参与:从被动等待到主动竞争的制度安排——梨树县与迁西县农村妇女村委会选举参与》,载《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