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香港文学:一种城市文学形态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香港特殊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使香港社会展现出不同于其他华语地区的独特文化景观。较少意识形态的制约使香港文学能够自由独立地发展,华洋杂处、中西交汇,殖民文化和传统观念的不断交融、碰撞也形成了香港文学的独特性。香港文学的发展与香港的城市化进程基本上是同步的。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城市文学的兴发,到七八十年代香港文学的繁荣,虽然香港文学的发展有着华语文学的共性,但是香港社会的特殊性和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环境也使香港文学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学形态。
     本论文通过对香港城市文学发展历史的回顾及现状的研究,以不同时期香港城市文学所展现的主体意识为线索,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认真梳理分析了香港文学在城市化的不同时期对社会和人性的反思与批判。从本土意识的生发、本土文化的形成到文化身份的迷思以及个性创作的张扬和实践等方面研究了香港城市文学主体意识的演变,并尝试从中归纳出香港城市文学形态的独特面貌。在对香港城市文学发展脉络描述的基础上,认识并探讨城市化进程中香港文学的特色及面临的种种挑战和困惑,尝试寻找香港文学走出困境的可能。
     在与商业文化角力的过程中,香港文学充分展现了物质社会中文学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切观照。从对商业文化的反思和批判,到身份认同的理性思考和本土意识的觉醒和实践,再到非殖化意识的形成和个性创作的不懈追求,香港文学所展现出的对人性社会的深度挖掘成为香港文学的亮点。香港特殊的殖民地身份,使香港文学在反映城市文化的同时,对自身身份认同的困惑和本土意识的生发也成为贯穿香港城市文学的主题,因此也成为香港文学的重要标志。通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香港作家在追求文学主体价值和艺术表现创新上的努力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反映城市、社会、人生和人性的各个方面,使香港文学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轨迹。在内地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研究香港城市文学的发展特性对我们研究中国城市文学的发展以及文学与商业文化的关系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和大陆、台湾文学相比,香港文学虽然有着自由发展的空间,但由于文化体制上对文学创作缺乏支持,商业市场对文学发展的制约以及粤方言和英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使用等诸多因素,都使香港文学的发展面临更多挑战。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香港文学有被边缘化的趋势,逐渐退出文化主流位置。然而,由于香港文学的发展与市场的需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多年来香港文学雅俗并举、方言与国语文学并存的特殊文学形态也使香港文学所面临的重重困境具有了更加典型的意义和参考价值。
     香港文学的发展历程正是城市文学发展的一个缩影,认识并探讨香港文学所面临的挑战对找寻城市化进程中文学的出路无疑有着一定的前瞻价值和参考意义。
The special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of Hong Kong have led to unique cultural perspectives of Hong Kong society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other Chinese regions. Less ideological constraints allow Hong Kong literature to develop freely and independently. The co-existence of eastern/western and Chinese/overseas values as well as the syncretism and collision of colonial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oncept result in the uniqueness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is nearly synchronized with the urbanization of this city. From the arising of Hong Kong urban literature in1950s and60s to the prosperity in1970s and80s, although its development has common features with tha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particularity of Hong Kong society and the reality of multicultural environment make Hong Kong literature a distinctive form of urban literature.
     In this thesi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urban literature and its current status were reviewed. Taking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of Hong Kong urban literature presenting in different periods as a clue, the rethinking and criticism on society and humanity by Hong Kong literatur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urbanization we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a systematic survey of literature reports. The evolution of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of Hong Kong urban literature was studi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itiation of local consciousness, the formation of local culture, the bewilderment of cultural identity, and the practice and blooming of personalized creation. From these analyses, it has been tried to summarize the uniqueness of Hong Kong urban literature. On the basis of revealing the context of Hong Kong urban literary development,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llenges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were investigated, from which it has been tried to find out the possibility of bringing it out of the current dilemma.
     During competing with commercial arts, Hong Kong literature fully demonstrated its deep concern on human nature and society in a materialistic. The in depth reflection of humanistic society, e.g., the criticism on commercial culture, the rational thinking of cultural identity, the awakening and practicing of local consciousness, the formation of decolonization consciousness, and the pursuit of personalized creation, has been the highlights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Meanwhile, due to the special colonial background, the perplexity of identity and the initiation of local consciousness have also been the important themes in addition to presenting the urban culture in the Hong Kong literature, which also become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It is clear that the efforts of Hong Kong writers in pursuing main value of literature and innovation in artistic expression have never stopped. They have revealed all aspects of city, society life, and human nature in different ways and from different angle of views.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shows a diversified trajectory. Along with the current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mainland, the research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urban literature would provide us valuable reference for studying the future progress of urban literature in Chin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re literature and commercial arts.
     Compared with mainland and Taiwan literature, there are more free spa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However, the factors such as lack of support for literary creation in cultural policy, the constraints of commercial market on literary, as well as the widespread use of Cantonese dialect and English in daily life, make the progress of Hong Kong literature to face more challenges. From1990s onwards, Hong Kong literature has shown the trend of being marginalized, gradually withdrawing from the cultural mainstream position. However, due to its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market demand,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in Hong Kong needs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both refined and popular tastes, and audience of both dialect and Mandarin speakers, which make the Hong Kong literature a special literary form.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Hong Kong literature are thus more representative and of specific reference value.
     Hong Kong literature is a microco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literature. Understanding and exploring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Hong Kong Literature will undoubtedly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for studying the advance of literature in urbanization.
引文
①古远清:《香港文学研究的七大误区》,《南方文坛》2009-2,总第129期,70页。
    ①也斯:《书与城市》,香港:香江出版公司,1985年。
    ①《亚洲周刊》,十三卷二十四期,1999年。
    ①黄维梁:《黄国彬的(致贝多芬)—“小众文学”的一个例子》,《第三届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讲稿汇编》,香港艺术发展局,1999年。
    ①刘以鬯:《酒徒》(新版),台北市: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
    ②Andreas Huyssen, Modernism, Mass Culture Postmodernism, After The Great Divid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86.
    ①也斯:《书与城市》,香港:香江出版公司,1985年。
    ②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第63页。
    ①西西:《我城》,台北市: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①罗琅:《香港文学记忆》,香港文汇出版社,2005年。
    ① Chan Hoi Man:" Culture and Identity " The Other Hong Kong Report 1994, (edited by D.H. McMillen and Man Si-wai),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443-468页。
    ②梁秉钧:《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认同》,张京媛编,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161-162页。
    ①许子东:《新时期的三种文学》,原载《文学评论》,1987年第二期。
    ②张诗剑:《南来的诗群》,载《文学报》第十四期,1991年7月至9月。
    ①岑逸飞:《报刊专栏与香港文风》,《明报·三言堂》1996年5月27日。
    ①也斯:《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235-236页。
    ①汪义生:《香港作家遍布全球——“上海海外华文文学沙龙”活动纪要》,载1997年12月香港《文学报》。
    ①许子东:《香港的纯文学与流行文学》,《第三届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讲稿汇编》,香港艺术发展局,1999年,116页。
    ①也斯:《无诗之地》载于《书与城市》,《书与城市》,香港:香江出版公司,1973年,112-113页。
    ②李默:《艰辛的历程无尽的探求》,载于《一九九七年香港文学年鉴》,蔡敦祺主编,1999年,967页。
    ①也斯:《游诗(诗画集)》,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1985年。
    ②林语堂:《中国现代散文理论》,俞元桂主编,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56、60页。
    ③也斯:《城市笔记》,台北市: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①林耀德:《敏感地带:探索小说的意义真象》,台北:骆驼出版社,1996年,98页。
    ①朱耀伟:《2005城市漫游:香港空间回忆与想象》,《第七届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论稿汇编》香港艺术发展局,2008年,43页。
    ①刘以鬯:《酒徒》,台湾:远景出版,1979年,109页。
    ①刘以鬯:《酒徒》,台湾:远景出版,1979年。
    ②叶威廉:《全球化与回归后的香港文学》,载于《第三届香港文学节讲稿汇编》,香港艺术发展局,1999年,200页。
    ①刘以鬯:《酒徒》,台湾:远景出版,1979年。
    ①刘以鬯:《过去的日子》,百家出版社,2001年,279页。
    ②刘以鬯:《湾仔很热闹》,载于《他的梦和他的梦》,香港:明报出版社,2003年。
    ①梁秉钧:《香港小说与西方现代文学的关系》,《星岛晚报》,1984年2月8日。
    ①昆南:《地的门》,现代文学美术协会,1961年。
    ② Andreas Huyssen:"Modernism, Mass Culture, Post-modernism:After The Great Divid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6年。
    ①罗贵祥:《他地在地——访寻文学的评论》,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8年,99页。
    ①也斯:《影印机与神化》,载于《养龙人师门》,台北民众日报出版社,1979年,264-265页。
    ②也斯:《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171-172页。
    ③也斯:《剪纸》,香港:素叶出版社,1984年,45页。
    ①也斯:《书与城市》,香港香江出版公司,1985年,4页。
    ②也斯:《剪纸》,香港:素叶出版社,1984年。
    ①张京媛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认同》,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14页。
    ②也斯:《后殖民食物与爱情》,载于许子东主编《后殖民食物与爱情》,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①也斯:《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43页。
    ①罗贵祥:《杂唛时代:文化身份、性别、日常生活与香港电影1970s》罗贵祥、文洁华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5-6页。
    ②西西:《我城》,台北市: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①西西/何福仁:《时间的话题—对话集》,素页出版社,1995年。
    ①西西:《我城》,台北市: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①西西:《我城》,台北市: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① 何福仁:《<我城>的一种读法》,载于《我城》,台北市: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①凌逾:《“比蒙太奇”影像叙事小说:(哨鹿)》,载于《文学评论》(香港),第13期,2011年4月,67页。
    ②西西:《玛丽个案》,《香港文学》,第24期,17页。
    ③西西:《名字南非》,《香港文学》,第22期,14页。
    ①西西:《梦见水蛇的白发阿娥》,《香港文学》,第25期,18页。
    ①西西:《玫瑰阿娥》,《香港文学》,第38期,44页。
    ②西西:《照相馆》,《香港文学小说选(一)》,陶然主编,香港:香港文学出版社,2003年。
    ①黄劲辉:《香港:重复的城市》,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①王良和:《鱼咒》,载于《香港文学》,2000年9月号。
    ①韩丽珠:《输水管森林》,《输水管森林》,许子东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①颜纯钩:《怎一个“生”字了得》,载于《现代中文文学评论》,第5期,1996年。
    ②香港艺术中心:《i-城志》,香港:香港艺术中心:Kubrick,2005年。
    ③潘国灵:《我城05之版本一》,《i-城志》,香港:香港艺术中心:Kubrick,2005年。
    ④谢晓虹:《我城05之版本二》,《i-城志》,香港:香港艺术中心:Kubrick,2005年。
    ①朱耀伟:《2005城市漫游:香港空间回忆与想象》,《第七届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论稿汇编》,2008年,45页。
    ②张美君编:《沙巴翁的城市漫游》,香港:红出版,2005年。
    ①慕容羽军:《香港回归与文学回归》,《香港文学》,1997年7月号。
    ①蔡敦祺主编:《一九九七年香港文学年鉴》,香港文学年鉴学会出版,1999年5月。
    ①陈娟:《从香港文坛看文化的制约与反哺——第九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发言》,载于《一九九七年香港文学年鉴》,蔡敦祺主编:香港文学年鉴学会出版,1999年5月。
    ①慕容羽军:《香港回归与文学回归》,《香港文学》,1997年7月号。
    ①安妮.居瑞安、弗朗西斯.密西奥:《钟与龙——香港当代小说》,载于陶然主编:《夜读杂抄——〈香港文学〉文论选(2003年7月——2005年9月)》(“香港文学选集系列”第二辑[8]),香港文学出版社,2005年。
    ②也斯:《City at the End of Time形象香港》,Twilight Books Co,1992年。
    ①陈启详:《香港本土文化的建立和电视的角色》,《香港文化与社会》,冼玉仪编;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8年,85页。
    Mattrew Tume:60's\90's:Dissolving The People, Hong Kong Sixties:Designing Identity,香港艺术中心,1995年。
    ①萧凤霞:《香港再造:文化认同与政治差异》,香港《明报月刊》,1996年8月号。
    ①潘亚暾,汪义生编:《香港文学史》,鹭江出版社,1997年。
    ①王剑丛:《香港文学研究的又一硕果——读黄维梁(香港文学再探)兼及〈香港文学初探〉》,《香港文学》,1997年11月号。
    ①也斯:《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①李默:《艰辛的历程无尽的探求》,载于《一九九七年香港文学年鉴》,蔡敦祺主编:香港文学年鉴学会出版,1999年5月。
    ①刘绍铭:《香港文学无爱纪》,载于《第五届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讲稿汇编》,香港艺术发展局,2004年。
    ②许迪锵:《香港文学展望——由一点个人经验出发》,载于《第三届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论稿选编》,香港艺术发展局,1999年。
    ①许迪锵:《香港文学展望——由一点个人经验出发》,载于《第三届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论稿选编》,香港艺术发展局,1999年。
    ①慕容羽军:《刘以鬯的写作意态》,《文学评论》(香港),第8期,2011年6月号,33页。
    ②胡志伟:《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份与价值观念——文化、教育事业应如何适应回归》,载于《一九九七年香港文学年鉴》,1999年。
    ①也斯:《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①李默:《艰辛的历程无尽的探求》,载于《一九九七年香港文学年鉴》,蔡敦祺主编:香港文学年鉴学会出版,1999年5月。
    ②高行健:《没有主义》,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6年。
    ①黄国彬:《内向不忘内向——香港文学的未来方向》,《第三届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讲稿汇编》,1999年。
    ①江琼珠:《煞有介事,港式文字》,《香港经济日报》,1996年7月18日。
    ①蔡敦祺主编:《香港文学年鉴1997》,香港文学年鉴学会,1999年。
    ②注:香港艺术发展局将艺术领域划分为七个方面,即舞蹈、戏剧、电影及媒体艺术、文学艺术、音乐、传统演艺、视觉艺术。而艺术界别的十位委员分别来自文学艺术、音乐、舞蹈、视觉艺术、艺术行政、艺术教育、戏剧、电影艺术、艺术评论、和传统演艺十个领域。97年艺术发展局“文学委员”竞选,文学艺术界别的候选人为胡志伟(独立候选人)和潘铭燊(作联推荐)。二人竞争激烈,引发多人在报章上大肆挞伐,通过竞选论坛各自宣讲政纲,314名文学界登记的合资格选民的选举,胡胜出选举,但随之而来的对胡的口诛笔伐持续了不短的一段时间,其中包括了很多对胡的谩骂和人身攻击。
    ③注:主要牵涉黄康显和胡志伟之间的矛盾,当中牵涉的财务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凸显了社团内部财务管理混乱以及个人以社团谋私利等等问题。
    ④注:1949年香港政府开始发身份证给香港市民,曾有人提议将身份证的“份”字去掉人字旁,但未引起广泛关注,一直以来,各写各字,“份”“分”相安。97年7月2日,石琪重提此事,从而触发了一场历时半年且涉及面广的大辩论,甚至将争论政治化。
    ①李默:《艰辛的历程 无尽的探求》,载于《一九九七年香港文学年鉴》,蔡敦祺主编:香港文学年鉴学会出版,1999年5月。
    ②也斯:《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①罗烨:《醉翁谈录》, 《中国文学史》第三册,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②湖北省武汉鲁迅研究小组编:(《鲁迅论文艺》,湖北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①《文艺研究》,2010第2期,48,50页。
    ①叶维廉:《香港文学的未来发展》,《第三届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讲稿汇编》,香港艺术发展局,1999年,206页。
    ①也斯:《香港的文学生态发生了什么问题?》,《信报》,1997年12月20日。
    ②注:一九九四年以前每年举办一次,九四年以后改为每两年一次,其中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儿童文学、文学评论等五个组别,文学评论组始于一九九四年。
    ①纪馥华:《如何摆脱当前文学的困境》,《第三届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讲稿汇编》,香港艺术发展局,1999年,87页。
    ①也斯:《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②黄子平:《学诗以言志》,载于《第五届香港文学节讲稿汇编》,香港艺术发展局,2004年。
    ③潘国灵:《我看香港文学——一个人的阅读史》,载于《第五届香港文学节讲稿汇编》,香港艺术发展局,2004年。
    ①潘步钊:《出走文学——香港的文学教育观察》,载于《第五届香港文学节讲稿汇编》,香港艺术发展局,2004年。
    ①黄子程:《政府和民间可以做什么?》,载于《第五届香港文学节讲稿汇编》,香港艺术发展局,2004:年。
    ①金岱:《现代传媒背景下的文学定位》,《文学自由谈》1997年第1期。
    ①马季:《网络文学边缘性主体解析》,《南方文坛》2011第2期,24-28页。
    [1]范伯群:《多元共生的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历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2]江腊生:《后现代主义踪迹与文学本土化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
    [3]张丽军:《对话与争鸣:新世纪文学文化热点问题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年。
    [4]刘俐俐:《文学「如何」:理论与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孔朝蓬:《惯性的反思:反现代意识与20世纪中国文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
    [6]郜元宝:《中国文学评论双年选2007-2008》,花城出版社,2009年。
    [7]南帆:《文学的维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8]周宪:《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认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9]梁秉钧:《香港文学与电影》,香港大学出版社,2012年。
    [10]王一桃:《香港文学与现实主义》,当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
    [11]刘登翰主编:《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12]黄康显:《香港文学的发展与评价》,秋海棠文化企业,1996年。
    [13]王剑丛主编:《香港文学史》,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
    [14]王一桃:《香港文学评析》,雅苑出版社,1994年。
    [15]卢小思:《香港文学散步》,商务印书馆,1991年。
    [16]香港市政局编:《香港文学展颜》第一辑—第六辑,市政局公共图书馆,1985-1990年。
    [17]吴美筠编:《香港文学展颜》(第七辑),市政局公共图书馆,1991年。
    [18]王剑丛汪景寿杨正犁蒋朗朗编着:《台湾香港文学研究述论》,天津教育出版社,1991年。
    [19]黄维梁:《香港文学初探》,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
    [20]梁秉钧,陈智德,郑政恒编:《香港文学的传承与转化》,香港,汇智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
    [21]陈智德:《解体我城:香港文学1950-2005》,香港,花千树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22]罗贵祥:《他地在地:访寻文学的评论》,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8年。
    [23]梁秉钧主编:《香港文学的定位、论题及发展》,香港,香港岭南大学人文学科研究中心,2008年。
    [24]《香港文学》编辑部编:《伞》,花城出版社,2008年。
    [25]《香港文学》编辑部编:《鹫或羔羊》,花城出版社,2008年。
    [26]《香港文学》编辑部编:《垂杨柳》,花城出版社,2008年。
    [27]岭南大学人文学科研究中心,香港文学研究小组:《书写香港@文学故事》,梁秉钧策划,执行编辑许旭筠,香港教育图书公司,2008年。
    [28]黄念欣:《晚期风格》,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7年。
    [29]王宏志:《本土香港》,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7年。
    [30]罗琅:《香港文学记忆》,香港文汇出版社,2005年。
    [31]慕容羽军:《为文学作证:亲历的香港文学史》,香港:普文社,2005年。
    [32]黄维梁:《期待文学强人:大陆台湾香港文学评论集》,香港,当代文艺出版社,2004年。
    [33]陶然主编:《香港文学文论选:面对都市丛林》,香港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
    [34]陶然主编:《香港文学小说选:Danny boy》,香港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
    [35]刘以鬯:《畅谈香港文学》,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
    [36]张美君,朱耀伟编:《香港文学@文化研究》,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37]叶辉:《书写浮城:香港文学评论集》,香港:青文书屋,2001年。
    [38]王一桃:《香港文学与现实主义》,香港:当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
    [39]陈国球编:《文学香港与李碧华》,台北市:麦田出版,2000年。
    [40]黄维梁主编:《活泼纷繁的香港文学:一九九九年香港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
    [41]刘登翰主编:《香港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42]蔡敦祺主编:《香港文学年鉴1997》,香港文学年鉴学会,1999年。
    [43]施建伟,应宇力,汪义生:《香港文学简史》,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
    [44]黄继持,卢玮銮,郑树森:《追迹香港文学》,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45]陶然:《陶然中短篇小说选》,香港:香港作家出版社,1997年。
    [46]也斯:《香港文化空间与文学》, 香港:青文书屋,1996年。
    [47]潘亚暾,汪义生:《香港文学史》,鹭江出版社,1997年。
    [48]王剑丛:《20世纪香港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49]梅子:《香港文学识小》,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50]刘以鬯主编:《香港文学作家传略》,香港:市政局公共图书馆,1996年。
    [51]黄维梁:《香港文学再探》,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52]刘以鬯:《刘以鬯中篇小说选》,香港:香港作家出版社,1995年。
    [53]刘以鬯:《刘以鬯短篇小说选》,香港:香港作家出版社,1995年。
    [54]王一桃:《香港:文学之桥》,香港:香港文学报社出版公司,1994年。
    [55]陈炳良编:《香港文学探赏》,香港:三联书店,1991年。
    [56]市政局公共图书馆编:《香港文学展颜:中文文学创作奖得奖作品及文学周讲稿》1-13集,香港,1980年-
    [57]郑培凯主编:《自然的容颜》,香港:香港城市大学文康委员会,文化工房,2011年。
    [58]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编:《中国现代文学论集:研究方法与评价》,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1999年。
    [59]东瑞:《我看香港文学》,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5年。
    [60]梁秉均等编:《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刘以鬯与香港现代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
    [61]陈洁仪:《香港小说与个人记忆》,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10年。
    [62]童庆炳等:《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63]张荣翼:《冲突与重建: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学理论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64]张永刚:《文学理论:文化阐释与学科形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65]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6]童庆炳等主编:《新中国文学理论50年》,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
    [67]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68]钱中文:《文学理论:面向新世纪》,李衍柱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69]佛克马易布思:《二十世纪文学理论》, 林书武,陈圣生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70]Andreas Huyssen《大分割之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后现代主义》,Modernism, Mass Culture Postmodernism, After The Great Divide,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6年。
    [71]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72]Chan Hoi Man:"Culture and Identity" in The Other Hong Kong Report 1994 (edited by D. H. McMillen and Man Si-wai),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4年。
    [73]张京媛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认同》,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74]也斯:《游诗(诗画集)》,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1985年。
    [75]俞元桂主编:《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76]林耀德:《敏感地带:探索小说的意义真象》,台北:骆驼出版社,1996年。
    [77]刘以鬯:《酒徒》,台湾:远景出版,1979年。
    [78]《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讲稿汇编1997-1999》,香港:临时市政局公共图书馆,1997-1999年。
    [79]《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论稿汇编2004》, 香港:香港艺术发展局,2004年。
    [80]《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讲稿汇编2006-2008》,香港:香港艺术发展局,2006-2008年。
    [81]《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讲稿汇编2010》,香港公关图书馆,2010年。
    [82]西西:《飞毡》,香港:素叶出版社,1996年。
    [83]西西:《画/话本》,台北市:洪范书店,1995年。
    [84]西西:《传声筒:阅读笔记之二》,台北市:洪范书店,1995年。
    [85]西西,何福仁:《时间的话题:对话集》,香港:素叶出版社,1995年。
    [86]西西:《哀悼乳房》,台北市:洪范书店,1992年。
    [87]何福仁编:《西西卷》,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2年。
    [88]西西:《候鸟》,台北市:洪范书店,1991年。
    [89]西西:《象是笨蛋》,台北市:洪范书店,1991年。
    [90]西西:《美丽大厦》,台北市:洪范书店,1990年。
    [91]西西:《手卷》,台北市:洪范书店,1988年。
    [92]西西:《像我这样的一个读者》,台北市:洪范书店,1986年。
    [93]西西:《像我这样的一个女子》,台北市:洪范书店,1984年。
    [94]西西:《哨鹿》,香港:素叶出版社,1982年。
    [95]西西:《我城》,台北市: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96]西西:《拼图游戏》,台北市:洪范书店,2001年。
    [97]西西:《旋转木马》,台北市:洪范书店,2001年。
    [98]西西:《耳目书》,台北市:洪范书店,1991年。
    [99]艾晓明:《浮城志异:香港小说新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100]陈洁仪:《阅读《肥土镇》:论西西的小说叙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1]陶杰,黄国彬,也斯:《书与街道》,海天出版社,2000年。
    [102]也斯:《越界的月亮》, 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
    [103]也斯:《寻找空间》,艾晓明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4]陈素怡编:《也斯作品评论集:小说部份》,香港:香港文学评论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
    [105]也斯:《人间滋味》,香港:天窗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
    [106]也斯:《昆明的除夕》,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7]也斯:《街巷人物》,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8]也斯:《在柏林走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9]也斯:《岛和大陆》,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110]也斯:《布拉格的明信片》,香港:青文书屋,2000年。
    [111]罗贵祥编:《观景窗》,香港:青文书屋,1998年。
    [112]也斯:《越界书简》,香港:青文书屋,1996年。
    [113]也斯:《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
    [114]也斯:《城市笔记》,台北市: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115]也斯:《养龙人师门》,台北民众日报出版社,1979年。
    [116]也斯:《书与城市》,香港:香江出版公司,1985年。
    [117]也斯:《山光水影》,香港:博益出版集团有限公司,1985年。
    [118]梁秉钧:《蔬菜的政治=Vegetable politics》,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
    [119]刘绍铭,梁秉钧,许子东编:《再读张爱玲》,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0]梁秉钧:《东西》, 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
    [121]也斯:《香港文化》,香港:香港艺术中心,1995年。
    [122]梁秉钧编:《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
    [123]梁秉钧:《雷声与蝉鸣》,香港:大拇指半月刊,1978年。
    [124]韩丽珠:《输水管森林》,香港:普普工作坊,1998年。
    [125]刘以鬯:《岛与半岛》,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3年。
    [126]昆南:《地的门》,香港:青文书屋,2001年。
    [127]香港艺术中心:《i-城志》,香港:香港艺术中心:Kubrick,2005年。
    [128]张美君编:《沙巴翁的城市漫游》,香港:红出版,2005年。
    [129]许子东主编:《输水管森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
    [130]许子东主编:《后殖民食物与爱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
    [131]刘以鬯:《对倒》,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3年。
    [132]刘以鬯:《天堂与地狱》,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7年。
    [133]刘以鬯:《模型邮票陶瓷》,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
    [134]刘以鬯:《他的梦和他的梦》,香港:明报出版社:明报月刊,2003年。
    [135]刘以鬯:《畅谈香港文学》,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
    [136]刘以鬯:《打错了》,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1年。
    [137]刘以鬯:《过去的日子》,百家出版社,2001年。
    [138]潘国灵:《伤城记》,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8年。
    [139]周伟民,唐玲玲:《论东方诗化意识流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40]刘以鬯:《黑色里的白色,白色里的黑色》,香港:获益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4年。
    [141]刘以鬯:《酒徒》(新版),台北市: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79年。
    [142]百花文艺出版社编:《刘以鬯小说自选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143]黄维梁:《中国文学纵横论》,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
    [144]心猿:《狂城乱马》,香港:青文书屋,1996年。
    [145]董启章:《天工开物栩栩如真:二声部小说》,台北市:麦田出版,2005年。
    [146]董启章:《V城繁胜录》,香港:香港艺术中心课程部,1998年。
    [147]董启章:《地图集》,台北市: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
    [148]董启章编:《说书人:阅读与评论合集》,香港:香江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149]董启章:《安卓珍尼》,台北市: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6年。
    [150]关丽珊编:《我们不是天使:香港短篇小说选》,香港:普普工作坊,1996年。
    [151]黄碧云:《无爱纪》,台北市: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152]董启章:《双身:第十七届联合报文学奖长篇小说特别奖作品》,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7年。
    [153]黄劲辉:《香港:重复的城市》,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
    [154]亦舒:《伤城记》,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0年。
    [155]黄碧云:《后殖民志》,台北市:大田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156]董启章:《纪念册》,香港:突破出版社,1995年。
    [157]许子东:《当代文学印象》,三联书店,1987年。
    [158]潘国灵:《城市学:香港文化笔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59]黄碧云:《七种静默》,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7年。
    [160]潘国灵:《失落园》,香港:Kubrick,2005年。
    [161]许子东:《当代小说阅读笔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62]黄碧云:《温柔与暴烈》,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4年。
    [163]许子东:《张爱玲的文学史意义》,香港: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2011年。
    [164]陈智德:《愔斋读书录》,香港:Kubrick,2008年。
    [165]马若,邓阿蓝:《两种习作在交流》,陈智德编,香港:麦穗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166]陈燕遐:《反叛与对话:论西西的小说》,香港:华南研究出版社,2000年。
    [167]陈洁仪:《阅读《肥土镇》:论西西的小说叙事》,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168]何福仁编:《浮城1.2.3:西西小说新析》,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年。
    [169]何福仁:《龙的访问》,香港:素叶出版社,1979年。
    [170]何福仁:《如果落向牛顿脑袋的不是苹果》,香港:素叶出版社,1995年。
    [171]林曼叔编:《解读高行健》,香港: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
    [172]古远清:《香港当代文学批评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173]陶然:《岁月如歌》,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
    [174]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花城出版社,1981年。
    [175]高行健:《没有主义》,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6年。
    [176]梅子,陶然主编:《世相:《香港作家》短篇小说选》(1995-2000),香港:明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
    [177]陶然,滕冲,蔡业泉编著:《重构世界:20世纪的高新技术》,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
    [178]陶然:《侧影》,香港:现代教育研究社,1989年。
    [179]刘以鬯:《过去的日子》,百家出版社,2001年。
    [180]罗贵祥、文洁华编:《杂唛时代:文化身份、性别、日常生活与香港电1970s》,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
    [181]陶然主编:《夜读杂抄—(香港文学)文论选(2003年7月—2005年9月)》,“香港文学选集系列”第二辑[8],香港文学出版社,2005年。
    [182]也斯:《City at the End of Time形象香港》,'wilight Books Co,1992年。
    [183]冼玉仪编:《香港文化与社会》,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98年。
    [184]Mattrew Turne:60's\90's:Dissolving The People, Hong Kong Sixties:Designing Identity,香港艺术中心,1995年。
    [185]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186]王又平:《新时期文学转型中的小说创作潮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87]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88]徐辉:《艺术家人格的心理学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89]钱中文:《文学理论流派与民族文化精神》,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年。
    [190]汪正龙:《文学理论研究导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91]张邦卫:《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92]崔少明:《传媒新世纪》,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
    [193]吉保邦主编:《传媒区域化发展战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194]John Storey:《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李根芳、周素凤译,台北市:区流图书公司,2003年。
    [195]Philip Smith:《文化理论的面貌》,林宗德译,台湾: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196]张旭东:《批评的踪迹:文化理论与文化批评1985-2002》,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197]张旭东:《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98]钱中文:《文学理论:走向交往对话的时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99]金永兵:《文学理论本体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200]高行健:《论创作》,香港:明报月刊出版社,2008年。
    [201]刘再复:《高行健论》,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202]马季:《网络文学边缘性主体解析》,《南方文坛》2011第2期,24-28页。
    [203]慕容羽军:《刘以鬯的写作意态》,《文学评论》(香港),2011年2月号。
    [204]李嘉慧:《黑夜里的闪电—试论《(香港文学)文论选》中主体的逃逸》,《香港文学》
    [205]《香港文学》,香港:香港文学杂志社,1985-2012年。
    [206]《香港文学通讯》,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2003-2012年。
    [207]《文学评论》,香港:香港文学评论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2012年。
    [208]《南方文坛》,南方文坛杂志社,广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西大学出版社,2008-2012年。
    [209]《明报月刊》,香港:明报有限公司,1966-2012年。
    [210]张贻婷:《在真幻之间重新定义的世界—论韩丽珠小说“碎片化”的空间建置》,载《香港文学》2010年第3期,42页。
    [211]陈智德:《本土及其背面》,载《第六届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论稿汇编》,2006年。
    [212]张咏梅:《试论报章连载小说的本土意识—以三苏〈经纪日记〉及梦中人〈懵人日记〉为例》,载《第六届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论稿汇编》,2006年。
    [213]陈子善:《多元与多样:香港文学的独特性》,载《第六届香港文学节研讨会论稿汇 编》,2006年。
    [214]邓与璋:《后殖民主义批评理论与香港文学—以也斯(后殖民食物与爱情)为例》,载《文学评论》(香港),2011年4月卷。
    [215]宋珠兰:《通过(后殖民食物与爱情)看对香港的想象和现在的香港》,载《文学评论》(香港)2011年4月卷。
    [216]凌逾:《“比蒙太奇”影像叙事小说:(哨鹿)》,载《文学评论》(香港),第13期,2011年4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