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并存是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的共同趋势,也是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以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为切入点,核心问题是对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本质区分,目的在于建构我国高校两种各具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论文研究过程中遵循历史与现实、国际与本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论,从四部分对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是引论,首先从总体上阐述论文选题的缘由与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相关述评、研究方法和基本原则以及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其次,通过模式论与系统论的结合,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相关概念、基本要素以及要素的内外关系等进行纯学理研究,这部分研究构成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为全文研究提供一个“分析框架”。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与第三章,从国内与国外、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对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分析与比较。第二章考察了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历史沿革,揭示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已开始逐步从单一走向双元模式;同时,通过对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州、湖北、辽宁等不同地区十所高校研究生培养情况的现状分析,探究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症结所在,其中,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和高校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雷同”是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三章对德国、美国、英国三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演变轨迹进行回顾与梳理,简要分析三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实状况,并总结发达国家研究生培养模式发展的基本规律与共同特征,为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分析和模式建构提供借鉴。
     第三部分即第四章,为解决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章通过探源影响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理论与现实因素,揭示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缘由;在此基础上,对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性质特征、培养对象、层次结构等方面进行重新定位与区分,为建构我国高校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第四部分包括第五章与第六章,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各具特色的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及提出实现两种培养模式并存的若干保障措施。第五章针对我国现行研究生培齐模式的弊端、参照国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共性、以及研究生培养模式变革的基本理论等为立论依据,对我国高校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重新建构;第六章为使我国高校两种研究生培养模式“并行不悖、各有侧重”,论文最后从转变观念、制度创新、政策扶持三方面提出保障措施。
The coexistent of academic 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and professional 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is not only the common tendency in foreign countries, but also a primary direction for 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reform in our country.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of 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s. The main point is to differentiate the two kinds of model in essence, which aims to structure the two 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s with the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The methodology combining the history with reality, home with abroad, theory with practice is followed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and the whole dissertation includes four parts as below:
    First part is introduction, generally giving the cause and meaning of the topic, presenting the condition of study, relevant reviews, research methods, basic thinking and content. Meanwhile, combining the modular theory with systematic theory, author makes a purely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ed concepts, basic elements, and context of the 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s. This part form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s a framework of the whole dissertation.
    Part two consists of chapter two and chapter three. Author doe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condition of 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s in terms of two dimensions, home and abroad,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Chapter two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of our country, which shows that this model i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singleness to duality. Meanwhile, with the analysis of present condition of ten universitie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Beijing, Shanghai, Jiangsu, zhejiang, Guangzhou, Hubei, and liaoning), the author works out two main issues of the model, namely, the disconnection of cultivating objective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resemblance of two models. Chapter three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gradate cultivating model in U.K., U.S. and Germany, analyze the present condition briefly, and generalizes the basic rules and common character of 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s in developed country which works as a important refe
    rence to theoretic analysis and structure of models in our country.
    Part three is chapter four. To resolve the key problem in the present 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this part discusses theoretically a realistic factor that affects the reform of the 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and illustrates the reason for this reform. On basis of these, the author differentiates the value,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ng object and level of two models,
    
    
    which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to structure the two cultivating models.
    Part four covers chapter five and chapter six. It builds two 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s fit for the Chinese condition with the respective feature, and proposes some assurance measurements for the coexistence of two models. In the chapter five, in the light to the malpractices of current models in China, with reference of commonality of foreign models, and on basis of the basic principle of graduate cultivating model reform, the author restructures the models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last chapter, to achieve the result of coexistence with respective emphasis, the author gives some assurance measurements in three aspects, idea transformation, system innovation, and policy support.
引文
1.[英]阿什比著,滕大春等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
    2.[美]伯顿·R·克拉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美]伯顿·克拉克著:《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美]伯顿·克拉克主编:《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研究基础》,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陈学飞等著:《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7.陈学飞主编:《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8,陈学飞等著:《西方怎样培养博士》,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9.陈洪捷著:《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大学的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陈子辰主编:《中国研究生院设置与建设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陈勃生著:《职业高等教育导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陈乃林主编:《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陈其荣等主编:《理性与情结——世纪若贝尔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陈英和等主编:《21世纪研究生教育创新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戴毅然主编:《中外研究生教育比较》,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6.邸鸿勋等编:《科技人才概论》,北京科学学研究会,1984年版。
    17.刁承湘编著:《医学研究生教育实践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邓晓春著:《系统科学与现代高等教育管理》,职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9.杜作润等著:《大学论》,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0.冯增俊著:《现代研究生教育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1.符娟明等主编:《国外研究生教育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2.范捷平著:《德国教育思想概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23.[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著:《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4.龚恰祖著:《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25.郭玉贵著:《美国和苏联学位制度比较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6.贺国庆著:《近代欧洲对美国教育的影响》,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7.贺国庆著:《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8.贺国庆著:《国外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动向和趋势》,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9.黄福涛著:《欧洲高等教育近代化》,厦门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0.吴世农等主编:《中国MBA教育实践与探索》,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
    
    
    31.赫克明著:《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32.胡枢著:《继续教育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3.胡志坚主编:《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与国际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4.韩映雄著:《高等教育质量研究》,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5.何庆权等编:《迈向顶尖MBA》,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版。
    36.匡兴华主编:《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7.[德]克里斯托弗·福尔著,肖辉英等译:《1945年以来的德国教育:概览与问题》,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8.[美]科学、工程与公共政策委员会:《重塑科学家与工程师的研究生教育》,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9.刘晖主编:《二十国研究生教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0.李盛兵著:《研究生教育模式嬗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1.李福科编著:《科技人才品格结构》,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42.李国秀主编:《科学的社会视角》,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3.李思孟主编:《科学技术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4.[美]劳伦斯 A.克雷明著:《美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5.李政道等著:《学术报告厅——科学之美》,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46.李以章等编著:《系统科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47.李素琴主编:《研究生教育学》,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8.马庆发著:《当代职业教育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49.马志清主编:《高等工程教育论》,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0.[英]梅尔茨著:《十九世纪欧洲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1.刘捷著:《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2.潘懋元、吴松等主编:《WTO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3.潘懋元主编:《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4.清华大学研究生院著:《美国研究生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55.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组编:《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6.全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组编:《中国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57.乔玉全编著:《21世纪美国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8.沈红著:《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形成与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9.石定寰主编:《国家创新系统:现状与未来》,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60.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1.王忠烈主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2.王英杰著:《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3.王忠烈主编:《外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法规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4.《外国教育丛书》编辑组编:《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和研究生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65.王铁军主编:《现代教育思潮》,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6.王廷芳主编:《美国高等教育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7.吴遵民著:《现代国际终身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8.吴遵民著:《现代中国终身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69.吴镇柔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0.吴义生著:《论科学》,求实出版社,1989年版。
    71.王树恩主编:《科学技术论与科学技术创新方法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2.魏宏森等著:《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73.韦茂荣主编:《现代教学模式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年版。
    74.薛天祥主编:《高等教育管理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5.薛天祥主编:《研究生教育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6.薛天祥等著:《WTO与中国教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77.[加拿大]许美德著:《中国大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8.熊志翔等著:《高等教育制度创新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9.向显智著:《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80.徐辉等编著:《英国教育史》,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81.谢锡善主编:《中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2.谢安邦主编:《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83.[台]许仟著:《欧洲大学之教育理念》,南华管理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84.肖海涛著:《大学的理念》,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85.谢作栩著:《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86.有宝华著:《综合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7.殷企平著:《英国高等科技教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88.叶忠海著:《面向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9.叶忠海著:《大学后继续教育论》,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90.[加]约翰·范德格拉夫等编著:《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1.[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著:《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2.[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93.杨沛霆等著:《科学技术论》,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94.杨东平主编:《大学精神》,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95.杨东平主编:《大学之道》,文汇出版社,2003年版。
    96.张维迎著:《大学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7.张泰金著:《英国的高等教育历史·现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98.张应强著:《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应与建构》,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99.周寄中著:《最后的抉择——科学技术与教育》,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00.张家祥主编:《职业技术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1.张屹山等编著:《知识经济与科教兴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02.张志勇等主编:《教学模式实验与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03.章达友著:《MBA教育质量控制系统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4.张文修等主编:《中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05.张应强著:《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6.查有梁著:《教育模式》,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07.查有梁著:《教育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8.曾德聪著:《科学家与科技人才群落》,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
    109.张巨青主编:《科学研究的艺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10.张湘琴主编:《科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陈庆华等:《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3年第1、2、3期。
    2.陈洪捷:《德国博士生教育及其发展新趋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年第1期。
    3.陈勃生:《专业学位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2期。
    4.陈小红:《学术性与职业性的融合——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质量观》,《复旦教育论坛》,2003年第4期。
    5.程益群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产生、设置及发展》,《安徽医药》,2002年第1期。
    6.程永元等:《关于博士生资格考试问题的探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年第5期。
    7.程昭斌:《提高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认识切实做好工程硕士的培养与管理》,《焦作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8.蔡婷婷:《全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第12期。
    9.曹健等:《研究生教育质量观:转变及重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第1期。
    10.曹京华:《谈硕士生招生考试办法的改革》,《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11.曹赛先等:《研究型大学学生群体的特征——学术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第1期。
    12.段丽华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方式的探索性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第6期。
    13.丁毅强等:《终身教育理念与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第10期。
    14.房欲飞等:《关于研究生教育改革若干问题的问卷调查与分析》,《复旦教育》,2002年第2期。
    15.方祯云等:《发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推进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重庆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6.复旦大学研究生院课题组:《我国硕士学位类型若干问题的探讨》,1995年第1期。
    17.龚国芳等:《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18.顾建民等:《研究生教育发展需要新的质量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第5期。
    19.顾明远:《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动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年第2期。
    20.顾明远:《试论21世纪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年第3期。
    21.洪成文:《英国开设新型教育博士学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年第2期。
    22.洪成文:《美国硕士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考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第2—3期。
    23.黄小容:《英国高等教育概况》,《梧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
    24.何云坤:《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变革趋势与改革对策》,《上海高教研究》,1996年第2期。
    
    
    25.何杰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及其发展趋势》,《江苏高教》,2003年第3期。
    26.贺斌:《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和学分制与研究生教育弹性学制比较研究》,《南华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27.韩萍芳等:《关于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几点思考》,《现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1期。
    28.楼成礼等:《提升中国研究生教育国际竞争力刍议》,《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2期。
    29.李其生:《谈研究生培养之管理(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年第4期。
    30.李其龙:《德国博士研究生制度的特色》,《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第1期。
    31.李捷:《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特点及意义》,《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2年第2期。
    32.李盛兵:《德国博士生教育高水平的历史因素分析》,《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4年第3期。
    33.李炎芳等:《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教育研究》,2002年第12期。
    34.李艳梅等:《中美德三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第4期。
    35.李亚萍等:《我国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综述》,《江苏高教》,2003年第5期。
    36.李世彬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研究》,《北方论丛》,2001年第5期。
    37.李章泉等:《突出专业学位特色优化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第5期。
    38.李硕豪等:《高校培养模式刍议》,《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第2期。
    39.刘凡丰:《教育质量的概念及评价方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第1期。
    40.刘清娟等:《学分制代替学年制是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41.刘保卫:《对博士生学习年限的探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年第2期。
    42.刘大波等:《高等教育的学术性与职业性》,《江苏高教》,2003年第4期。
    43.刘惠琴等:《正确处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几个关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第8期。
    44.林和佳:《研究生培养过程实行中期考核制度的实践》,《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45.梁其健:《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应具备的整体结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46.雷彦兴等:《美国当代学位制度的特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第9期。
    47.吕福源:《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加快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第2—3期。
    48.吕东伟:《加快发展专业学位教育 稳步提高培养质量》,《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1期。
    49.骆四铭:《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必然与局限》,《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第3期。
    50.马黎:《中美研究型博士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高等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
    51.马廷奇:《冲突与整合:西方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的演变》,《江苏高教》,2002年第3期。
    52.孟万金:《研究生入学能力倾向测试刍议》,《江苏高教》,1999年第2期。
    53.秦惠民:《关于“缩短硕士生学制”和“硕博连读”问题的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年第6期。
    54.钱旅扬等:《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培养模式——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工作的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0年第1期。
    55.芮国强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课程设置原则初探》,《江苏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56.孙淑芬等:《论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必要性》,《中国冶金教育》,1997年第3期。
    57.孙炘等:《博士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初探》,《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年第1期。
    58.宋秋蓉:《大学素质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学术性》,《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59.宋志国等:《略论高等教育的学术性及实现途径》,《理论月刊》,2001年第4期。
    60.沈红等:《研究生教育中值得探讨的三个问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年第3期。
    61.田丽等:《谈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教育科学》,1999年第2期。
    62.田建荣:《关于高等教育学术性、职业性问题的思考》,《厦门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63.吴芬:《中国早期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演变及其成因》,《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第11章。
    64.吴芬:《1949年前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探讨》,《江苏高教》,2001年第4期。
    65.吴世明:《对发展研究生教育的两点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4年第4期。
    66.吴世明等:《研究生教育的多模式趋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第4期。
    67.吴家国:《积极推进新世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工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第9期。
    68.吴文莉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建设的初步研究》,《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69.吴秀强:《关于高校学分制改革的思考》,《交通高教研究》,2002年第3期。
    70.汪昌海:《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内涵及其他》,《高等函授学报》,1999年第6期。
    71.汪昌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
    72.邬志辉等:《关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第1期。
    73.邬志辉等:《试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性质》,《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第6期。
    74.邬志辉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历史渊源与目的定位》,《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75.王沛民:《研究和开发“专业学位”刍议》,《高等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76.王殿元等:《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内容改革探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年第3期。
    77.王超明:《试析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学位层次》,《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
    78.王小明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调整硕士生学习年限》,《高等教育论坛》,2000年第1期。
    79.王子成等:《从硕博连读到学硕连读》,《教育发展研究》,1999年高教专辑。
    80.武海顺等:《谈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改革的五条思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第11期。
    81.文汉:《人才培养模式探析》,《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第4期。
    82.肖敏:《建立研究生教育三维质量保证体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第6期。
    83.谢安邦:《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第5期。
    84.谢桂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发展与特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8年第3期。
    85.谢桂华:《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发展》,《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86.徐晓云:《美国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社会因素》,《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3年第2期。
    87.徐晓云:《美国的哲学博士及其他博士》,《外国教育资料》,1993年第2期。
    88.徐忠勤等:《谈我国硕士学位的地位和硕士生培养年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年第1
    
    期。
    89.徐菊芬等:《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的探讨》,《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第7期。
    90.徐芳玲:《关于对研究生课程学习的几点认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第5期。
    91.易红郡:《英国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及特点》,《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10期。
    92.叶绍梁:《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类型设置 规格要求的基本理论研究及若干设想》,《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年第4期。
    93.叶绍梁:《研究生入学形式及其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关系的研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年第6期。
    94.叶绍梁:《对文科博士生培养规格、方式和模式的几点认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5年第5期。
    95.杨启亮:《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智慧——一种改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教学理念》,《西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5期。
    96.杨启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计理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第1期。
    97.杨启亮:《差异平衡: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教学评价理论——兼论教育硕士的科研优势》,《教育科学》,2001年第2期。
    98.袁洪志等:《大学的理想与人才培养模式》,《盐城工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99.袁锐锷:《中英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0年第3期。
    100.晏开利等:《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模式的若干问题》,《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第9期。
    101.阴天榜等:《论培养模式》,《中国高教研究》,1998年第4期。
    102.赵沁平:《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的成就》,《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第5期。
    103.赵沁平:《继往开来续新篇———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20周年》,《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第1期。
    104.赵蒙成:《知识经济与研究生教育》,《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第3期。
    105.赵蒙成:《论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教育史研究》,1998年第4期。
    106.赵丽等:《论大学理念的嬗变与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拓展》,《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07.张锋等:《论加强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江苏高教》,2003年第1期。
    108.张文修等:《对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思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第2—3期。
    109.张治礼等:《我国现行硕士生入学考试模式改革的设想》,《高等农业教育》,1999年第11期。
    110.张培等:《试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功能》,《集美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111.邹碧金等:《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第5期。
    112.赵蒙成:《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趋势与问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第4期。
    113.赵蒙成:《英国修课式研究生的发展及思考》,《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114.周济:《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是研究生教育加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第2期。
    115.周远清:《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第5期。
    116.周远清:《把握方向 保证质量 做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第2期。
    
    
    117.周谷平等:《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118.周其凤:《把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第1期。
    119.周其凤:《总结经验 继续努力 把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第1期。
    120.朱晓东:《对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初步认识》,《江苏高教》,1999年第4期。
    1. Altbach PG, BedahlRO, Gumport PJ: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llenges.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9.
    2. Bobert G. Burgess: Beyond the First Degree Graduate Education, Lifelong Learning and Careers.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7.
    3. Bobert G. Burges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social sciences:processes and products. London, Bristol, Pa.J. Kingsley, 1994.
    4. Bruce L.R. Smith: The state of graduate education. Washington, D.C.:Brookings Institution, 1985.
    5. Clifton F. Conrad, Jennifer C. Haworth & Susan B. Millar: A Silent Success: Master' s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3.
    6. Charles M. Grigg: Graduate Education, The 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 in Education. Inc, NewYork, 1965.
    7. Celia B. Fisher, John P. Murray: Applied development Science: Graduate Training for Diverse Disciplines and Educational Settings. Ablex Publish Corp.,1996.
    8. Ernest Rudd: A New Look Postgraduate Failure.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NFER-NELSON, 1985.
    9. Estelle M. Phillips and D.D. Pugh: How to Get a PHD.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4.
    10. Ernest Rudd: The Highest Education A study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Britain.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and Boston, 1975.
    11. Edgar H. Schei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enth of a Series of Profiles Sponsored by the Carnegie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 1972.
    12. Everett Walters: Graducate Education Today. AMERICK COUNCIL ON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1965.
    13. George Vernardakis: Graduate Education in Government In England, France, and the United States.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Inc. Lanham·New York·Oxford, 1998.
    14. J·Victor Baldridge: Policy Making and Effective Leadership , Jossey—Bass Inc. Pulblishers, 1978.
    15. Joseph Ben-David: Centers of Learning Britain, France, Germany, United States. MC GRAW-HILL BOOK COMPANY, 1977.
    16. Keith Allan Noble: Changing Doctoral Degrees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4.
    17. Jonhs Brubacher & Willis Rudy: Higher Education in Transition.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6.
    18. Leonard J. Kent and George P. Springer: Graduate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 Albuquerqu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Press, 1972.
    19. Maresi Nerad Raymond June Debra Sands Miller: 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GARLAND PUBLISHING, INC. Now York &London, 1997.
    20. Mitchell G. Ash: German Universities Past and Future. Berbabn Book Providence Oxford, 1999.
    21. Maria P. Russell: Toward the Ideal Professional Master' s Degree Program.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1999.
    22. Nathan M. Pusey: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1945-1970.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1978.
    23. OECD Publication OCD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he 1980s. OECD Paris 1987.
    24. Richard J. Storr: The Beginning of the Future a historical approach to 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arts and sciences. MC GRAW-HILL BOOK COMPANY New York St. Louis San Francisco Dusseldorf London Sydney Toronto Mexico Panama Johannesburg Kuala Lumpur Montreal New Delhi Rio de Janeiro Singapore, 1973.
    25. Solomon Hoberman and Sidney Mailick: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Robert H. Ebert, Frederick M. Hart, Elaine Marshack, &J. Michael Norwood, 1994.
    26. Tony Becher, Mary Henkel and Maurice Kogan: Graduate Education in Britain. Jesssica Kingsley Publishers London and Bristol, Pennsylvania 1994.
    27. TOM BOURNER: Professional Doctoral in England.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Volume 26, Nol, 2001.
    28. The Final Report with Recommendations, of the Nationali Board on Graduate Education: Outlook and Opportunities for Graduate Education. Washington D.C. 1975.
    29. Westport: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carfax publishing, Taylor $ Francies Ltd. 2000.
    30. W.A.C. Stewart: Higher Education in Postwar Britain. Basingstoke, Hampshire:Macmillan Pr, 1989.
    31. http://www.yale.edu/bulletin/pdffiles/som2003.pdf.
    32. http://www.yale.edu/bulletin/pdffiles/som2003.pdf
    33. http://www.tc.columbia.edu/academic/a&hdept/MusicEd/dhandbook3.htm
    34. http://www.tc.columbia.edu/admissions/catalog/detail.htm.id=Degree+Requirements
    35. http://www2.warwick.ac.uk/study/postgraduate/socialstudies/education/#degree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