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兼论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与苏州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以实证方法为主,重点阐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高等教育
    的关系,重点阐述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方向。本文对我国
    如何通过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有重要的
    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作用。
     本文首先从高新技术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概念着手,阐明高
    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特征,并介绍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
    展历程,阐明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原因以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
    的作用。在概况和概念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实证个案研究和理论研
    究的方法,具体探讨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问
    题。一方面通过美国硅谷、英国剑桥、日本筑波、台湾新竹以及北京中
    关村五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情况,揭示高等教育在他们发展过
    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然后从理论层面上详细阐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与高等教育的关系。首先,高等教育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促进
    作用,表现在:高等教育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提供人力资源(包
    括在职培训);高等教育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的技术创新与进
    步;高等教育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文化氛围与特色的形成等几个方
    面。其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对高等教育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
    在:高等教育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合作发展,有利于高校深化教学
    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增强高校的自我发展能力,改善高校的办
    学条件;有利于高校把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速科技成果的
    商品化。
     为使高新区和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更加具体化,更具有可操作性,
    本文又以苏州高新区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典型,阐述他们目前的现
    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调整苏州高等教育结构的相关政策。包括在学科
    专业的组成、层次类别的布局、教学和科研结构的重点、办学结构与方
    式以及高等教育的组织管理结构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设性建议。最后还
    提出,必须要以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带动高等教育其它方面
    的改革促进苏州高等教育与高新区形成协调发展,如增加高校投入,加
    强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促进高校的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成果的
    转化率,发展高科技产业,积极主动介入高科技园区等。通过对苏州高
    新区与高等教育发展关系的研究,也将对其它高新区与当地高等教育建
    立协调的发展模式具有更直接的借鉴意义。
The article elabo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gh-new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districts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with the method of the demonstration The
     article also points out the present problem and the direction of reform .the article possess important
     theoretic significance and actual guiding for how to adjust the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new technology industry.
     The article firstly takes the concept of high-new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district
     indica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gress of the high-new 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district.
     showing the reasons why the HNITLDD develop and its role-play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ncent and survey, the article completely discusses the so-called problem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INTIDD and the improv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detail by using the realistic case study and theoretic study. The article clears the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following five HNTIDD ?-- the U.S. Silicon Valley, English Cambridge, the Xinzhu in Taiwan
     and Zhongguan chun in Pecking, which are examples in the article. And at the same moment st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HNTIDD and higher education detailly from the angle of theory. Firstly, the higher
     education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district and the promotion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spects:
     higher education providing human resourc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NTIDD(including the training for
     those who are employees);higher education giving impetus to the technological promotion and cre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tricts, etc. Secondly, the HNTIDD propel thee higher education forward,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benefiting the college reform and
     rising the quality of college teaching; strengthening the self-developing competenc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mproving the condition of educatio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HNTID[)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being good for changing the high-new technology into realistic productive force,
     and taking the research findings into market more quickly.
     In order to detail the theory of high-new technolog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istrict and higher
     education, the article takes the relation between Suzhou High-new Technological Industrial De-
     velopment District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Suzhou for special example, introducing their cur- rent
     condition and pointing out the present problems, also in order to let the theory the author launched have
     more practical value as well. The article reveals some policies related to adjustment of struc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Suzhou on the foundation of analyzing the present conditions and problems of both
     Suzhou High-new Technologic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District and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Suzhou.
     The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meaning of high education structure,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structure, and the conditions that the reasonable higher education
     should own, provides several constructive suggestion which have connection with makeup of majors,
     types and arrangement of majors composition, the focal points of teaching and study structure , the
     structure of running colleges, the management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so on.
     In the end of this thesis, it points out that the adjus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s the breach , should help
     the other reforms of higher education make progress in order to better the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both Suzhou higher education and HNTIDD.These refoms include
引文
1.王生洪主编:《高等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同济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朱永新著:《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葛守勤等主编:《美国州立大学与地方经济发展》,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郭励弘等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律与风险投资》,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年版
    5.田建国著:《大学教育科技经济一体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朱仲羽主编:《新加坡与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研讨会论丈集》,1996年《大学论坛》专辑
    7.朱九思等主编:《高等学校管理》,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3年版。
    8.潘懋元主编:《新编高等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9.中央教育行政学院编:《高等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0.蔡克勇主编:《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及其综合效益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1.费洪平等著:《经济开发区产业规划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顾朝林等著:《中国高技术产业与园区》,中信出版社1998年版。
    13.李建军编著:《院墙推倒之后-中国高校高科技产业的崛起》,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房剑森著:《高等教育发展的理论与中国的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华宏鸣等编著:《高新技术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6.谷源洋等著:《世界经济自由区大观》,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
    17.吴林海著:《中国高新区导论》,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储佩成等主编:《中国开发区文化建设》,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年版。
    19.王瑞明等主编:《迈入辉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战略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0.国家教育委员会教育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编:《当代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1.王永生著:《技术进步及其组织》,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
    22.袁振国著:《教育改革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23.杨荣兰编著:《中国硅谷-来自中关村的前沿报道》,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4.刘蔚然编著:《崛起的知识经理人-中国当代高科技企业家》,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5.欧庭高编著:《创业的家园-中国高科技企业孵化器》,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6.董桂兰等著:《企业孵化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7.潘云官等主编:《借鉴与实践-苏州工业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续探》,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28.孙东川等主编:《江苏高校科技管理改革之路》,河海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9.赵文彦等:《新兴产业的摇篮——高技术开发区研究》,科技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
    30.苏简亚:《新加坡与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1.陈兆莹:《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报告》,中国科学技术出版1992年版。
    32.马洪:《中国经济开发区投资管理指南》,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
    33.[美]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等:《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版。
    34.刘建华:《中国经济开发区发展定位和方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5.田江海:《中国开发区概述》,《中国开发区综览》,中国建筑出版社1996年版。
    36.陈建明:复旦大学工业经济学博士论文《中国开发区建设——理论与实践》1998年版。
    27.胡建华、周川等著:《高等教育学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8.朱永新:《开发区政府是怎样为企业服务的——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中国市长》1999年第6期。
    39.朱永新:《“亲商政府”:一种可贵的探索》,《城市管理》1999年第9期。
    40.[美]亨利.埃兹科维茨等编:《大学与全球知识经济》,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1.张伟:《中国高新技术区的综合评价》,《地理研究》,1998年9月第17卷,第3期。
    42.卢进勇:《世界经济特区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国际经济合作》1997年第2期。
    43.伍新木:《开发区的理论与实践》,《经济评论》1995年第5期。
    44.王旭章:《开发区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状况实证研究》,
    45.中共苏州市委政策研究室等编:《开发区探索》1997-2000年各期。
    46.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研究会主办:《研究与发展管理》1993-1998各期。
    47.钱颖一:《硅谷的故事》,《苏州经济论坛》2000年6月20日。
    48.方展画:《高等教育的“第四职能”:技术创新》《教育研究》2000年第11期。
    49.中共苏州市委政策研究室:《构建人才高地,再创人才优势》,《调研与参考》,1999年11月29日。
    50.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驻英国代表处:《英国科技园:历史、现状及特点》,《中国引进时报》1999年12月3日。
    51.《中国高校科技企业让知识爆发出更大能量》,《人民日报》2000年12月7日
    52.苏州市职业大学课题组:《苏南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苏州职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53.王旭章:《人才需求市场和高校专业设置-苏州地区六县市人才市场调研》
    54.常姗姗:《社会化:21世纪高校产业大趋势》,《科技日报》2000年1月6日。
    55.《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迅猛》,《经济参考报》2000年3月20日。
    56. Ross, M.C.: China's New and old investment Zones, The China Business Review, 1984, Vol. 11(4)
    57. E. George: New Towns as Growth Centers, Economic Geography, 1994, Vol. 70(3)
    58. Amdrew E.G. Jonas: Growth Coalitions and Urban Development policy, UrbanGeography, 1991, Vol.12(5)
    59. Chu, K.KY.: The Chinese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Geographical Appraisal, Asian Geographer 1992, vol. 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