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韩国诗话《诗家点灯》唐宋诗举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韩国诗话《诗家点灯》,作者李圭景,问世于1850年,十一卷,1392则,每则皆有一个主题宗旨,并由题名概括。《诗家点灯》是一部研究古代汉语诗歌文化的随笔体诗话著作,继承了我国传统诗话体裁“论述诗歌兼及其人其事”的写作特征,对中国和韩国古代诗歌作品文献、思想内涵、诗人轶事等作了全面的研究。“诗家点灯”字面涵义取“孤灯一点是吾师”句,采用引据、考证、训诂、诠释、点评等多种论述方法,汇聚了中国、朝鲜古代诗人、诗作、轶事的辑佚和评点,并兼收对绘画、书法、宗教、天文、地理、风俗、舞蹈、名物等的考察,内容详实、见解独特,同时又包罗万象。
     李圭景在《诗家点灯》中,对唐宋诗歌进行了摘录、笺释、品藻、鉴诫、正名、正讹、辨体等,考释了唐宋诗人士大夫豪俊、轻狂、不遇、颖悟、激赏、闲适、寄赠、知遇、登览、纪梦、隐逸、吊古、伤悼等等社会生活和文化环境,考察了唐宋名物、书、画、茶、酒、社会风俗等多种艺术文化。李圭景在汲取我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的同时,融入了朝鲜本民族“真、善、美”的审美理想。本论文以《诗家点灯》所辑的唐宋诗歌作品、诗话为文本研究基础,重点对这些文献作了注释、评点和鉴赏;探讨了其中的诗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并对唐宋诗歌作品的创作形式、思想、内容及与之相关的文人轶事、社会时代背景作了大篇幅的阐述,重新评估了唐宋诗学理论体系,向上可以追溯至远古、秦汉,向下则涵盖至明、清诗坛,深化了对唐宋诗歌的动态考察;运用“推源溯流、返归文本、知人论世、文化审美”等多种诗学理论和方法,对诗歌作品的思想渊源、创作过程、艺术构思、审美风格、社会背景等作了全面的梳理和研究。
     本论文以《诗家点灯》中唐宋诗学文献为文本研究基础,结合我国和古代韩国历代诗歌作品、诗学文献和史学研究资料,对《诗家点灯》中的唐宋诗歌文献作了详细的注释和评点,这是本论文最大的学术价值所在,并从唐宋诗学理论和社会文化背景两个角度出发,对《诗家点灯》中的唐宋诗歌作品和诗学理论作全面的探讨和阐释,具体细化为以下八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第二章是针对《诗家点灯》中唐宋诗歌创作形式的诠释,以诗作中的“炼字”、“声律”、“诗体”和“诗病”为主要研究对象,辨析了我国传统诗歌创作形式理论与李圭景诗学理论的异同;第三章以唐宋诗人“体物——触境——趣向——颖悟”为线索,对《诗家点灯》中唐宋诗歌创作心理作了相关探究;第四章具体阐释了《诗家点灯》中唐宋诗歌作品“清新自然、疏野沉著、高韵天放、清警醒世、才情理致”等艺术风格;第五章对《诗家点灯》中的唐宋诗歌文本作品作了品藻和鉴赏,分为“诗作考释”、“摘句鉴赏”、“诗作文字游戏研究”、“诗作比较研究”;第六章考释了唐宋诗人的“政治理想”、“恋爱婚姻”、“交游酬赠”、“诗坛轶事”,以此解读唐宋诗人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第七章从唐宋诗人的诗学思想渊源入手,对唐宋时期的“儒”、“道”、“佛”思想作了重新评估;第八章是对《诗家点灯》中唐宋社会文化现象的综合考察,对绘画艺术、书法作品、诗酒文化、品花传统、科举入仕等作了总结研究。由此,本论文完成了对《诗家点灯》中唐宋诗歌文献的诠释和研究。
Li Gui-jing studied on Chinese ancient ideological culture, at the sametime,he integrated into his own national,cultural and aesthetic ideal,andinvestigated poems in 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deeply.This thesiscommented the literature of“SHI JIA DIAN DENG”,and adopted the ways offinding the origin of the poem,returning to the text,reflecting of life,checkingculture to Investigate poems and literature in 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inorder to comb and research the ideological origins,texts,creative process,artisticconception,aesthetic style and social background comprehensively.
     First,reassess the literature in 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of“SHI JIADIAN DENG”.This thesis was on the basis of poems and literature in Tang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of“SHI JIA DIAN DENG”which explained the exactwords,rhyme,sentence,allusions,poetic method,poetry forms,poetic disease andso on,and summarized the standard in making a choice of the poems in TangDynasty and Song Dynasty,investigated the creative background,aestheticeffect,causes of changes of these poems,pursued the evolution trajectory in theliterary culture and aesthetic taste,excavated the overall significance of the poetryworks,explained and interpreted the whole contents of the text, excluded themisunderstanding of the traditional appreciation of the poetry works,explored theregular pattern of the poetry writing,development and changesthoroughly.Investigated the form of poetry writing.This thesis payed attention onrelatively broad and undesirable less function of the form of poetry writing,andinvestigated the the exact words,rhyme,poetic genre and poetic disease whichwere in the form of poetry writing contrarily.In the macro aspects,adhered to thedialectical point of view of development and made sure of the development andchanges in the ancient poetic language.In my view,the cause of staying fresh ofthe poetic language which related to the aesthetic experience,life experiencesand language habits of the author.Different life experiences and the exact wordsand art practices of the author gave the subjectivity and flexibility to the poetic language which was the other reason of the prosperity of the poems. Sentimentwas the feelings of writing poetry and aesthetic psychology perspective of theauthor. The poet's feelings rooted in the objective environment and the subjectiveenvironment which was affected by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would change intothe beautiful poem.Emotional expression was the reflection which was in thepoetic language about the sympathy,equilibrium,praise,enthusiasm,indignationand antipathy of the author who was affected by the changes in the outsideworld.The real poet didn't acknowledge or treat the world and life indifferently,andthey not only had the happiness,anger,depression,thinking,surprise,horror andsadness,and also had the loneliness,sensitivity,implicitness,pity,great minds andenthusiasm which would change into touching poems.Essential connotation ofthe poems derived from poets' rich spiritual world which was reflectedaesthetically by the outside world,that was also the real emotion of the poets'.Thisthesis was on the basis of the mentality of the author's experience,feelings,interest and quick understanding,and elaborated the emotionalexpression on the creation of psychological criticism about poems in Tang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in whole.Study poetic style.A French scholarsGeorges Louis Leclere de Buffon drew an analogy in style to be personality,andheld the point that the style of the work reflected aesthetic judgment andtendencies of the author.In my opinion,the style of the work was the author'sunique feelings and appreciation of the world which subjected to the control andinfluence of the objective environment and hobby,personality and aestheticjudgment.The writing style of the poetry works were not static that not onlychanged by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author's increasing experience.Byinterpreting the style of the poem which would judge the subtle changes of thepoet's subjective thinking accurately and seize the aesthetic sense of theauthor.This thesis appreciated the diversific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the poetrystyle,and made appreciation and assessment of the poetry style in“SHI JIA DIANDENG”.This article was on the basis of the literature in the poetry style in TangDynasty and Song Dynasty,and summarized the fresh and clean,wild anddeep,noble and elegant,right and wrong,talented and rational poetry style in orderto locate the style of the poems in 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objectively,and glimpse the style and features of ancient poetry,and made athorough inquiry influence which was about poetry creation by the emotionalchanges and different life stages of the author.
     Second,investigate the poets in 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of“SHI JIADIAN DENG”.This thesis investigated lifestyle,life attitude,creation goal,personalexperience,character,cultivation,art conservation,making friends and soon,researched methods by contrasting among ancient and modern,contemporarypoets,Chinese and Korean poets,established the poets' ideology,and summarizedthe law of development about poetic history.It is about political ideal theory.Thisthesis summarized four political career types of the poets in Tang Dynasty andSong Dynasty which included long-term reign(Wang Anshi,and so on),short-termreign(WangWei, Ou Yangxiu,and so on),temporary reign(LiBai),and noreign(DuFu,Li Shangyin,SuShi).These poets re-examined the life by participatingin politics,search the spiritual home,and changed from Confucianism to Buddhismand Daoist.Decompo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narch and his subjects intofive stages which were“waiting time”,“starting time”,“gloriousperiod”,“bottleneck”,“conscious period”,and behav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transformation on“political dream”,“meet”,“agreement”,“split”,and“remodeling”.Love Values.This thesis investigated a large number of marriageimagery of the poems in Tang Dynasty,and based on cultural deep meaning andhistorical developments in ancient Chinese society,and researched on the base oflove and marriage poems in Tang Dynasty gradually, explained the concept oflove and marriage about poets in Tang Dynasty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cultureof marriage in Tang Dynasty.At the same time,criticized kitsch marriage in TangDynasty,and stressed unique character of the poets in Tang Dynasty,andrethought the ancient marriage Critically.Making friends.Ancient Chinese poetsliked traveling to expand their horizons especially in Tang Dynasty.There weremany natural aesthetic image in the poems in Tang Dynasty.In Song Dynasty,therulers liked literature more than military,and the government officials had a highsalary to study and create poems.This thesis collected many poetry story aboutthe poets in 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which showed the real life of thepoets'.Studying the story wa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motion,morality and reason to know the process of writing poetry.
     Third,investigate the poetry of ideology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in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of“SHI JIA DIAN DENG”.This thesis tracedideological origins of the poems in 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investigatedcultural background,social thought changes,and summarized the complex ofpoetry ideological origins among Confucianism,Buddhism and Daoist.Thehumanistic spirit of Confucianism which investigated,and elaborated the feelingsof own practice and working,survival of consciousness about happiness andsadness, self-examination,the enhancement of moral cultivation,and analyzedthe spirit of family and country and ideals of the poets in Tang Dynasty and SongDynasty.Beautiful aesthetic ideas of the Taoism.This thesis absorbed the naturalaesthetics of the Taoism.and thought Taoist culture of the poems in Tang Dynastyand Song Dynasty deeply,discussed ideological origins of seclusion of thepoets,eventuated self-cultivation,leisure comfort and the realm ofpleasure.Wisdom of practice in Buddhism.This thesis adopted wisdom of practicein Buddhism into researching the creation of poems in Tang Dynasty and SongDynasty,and emphasized intuitionism,and investigated choice of introspectiveand literary spirit which included leisure,brightness,peace and so on.This thesiscombined the poems in 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of“SHI JIA DIANDENG”with Confucianism,Daoist,Buddhism,music,painting,calligraphy and socialcustoms,and formed the poetry Appreciation system about truth,goodness andbeauty.
     All in all, this thesis made use of a lot of space into studying and researchingpoetry culture in 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of“SHI JIA DIAN DENG”comprehensively,and arranged, analyzed, explained and discriminated theideology,skill,criticism and ethos of the poems in Tang Dynasty and SongDynasty that was originality value and academic contribution in the field ofresearching poems in Tang Dynasty and Song Dynasty.
引文
1(汉)伏胜:《尚书大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9页。
    2(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近泽书店1928年版,第281页。
    3(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57页。
    4(高丽)一然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遗事》,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30-31页。
    1(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近泽书店1928年版,第185页。
    1(清)何文焕:《历代诗话·六一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4页。
    2(清)何文焕:《历代诗话·彦周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78页。
    3郭绍虞:《宋诗话辑佚》,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页。
    1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217页。
    1李民、王健:《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2(韩国)柳承国:《韩国儒学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第13页。
    3(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近泽书店1928年版,第112页。
    1张文智、汪启明整理:《周易集解》,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231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32-633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80-681页。
    1(晋)陆机撰、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71页。
    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9页。
    3(清)何文换:《历代诗话·石林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31页。
    4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瓯北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325页。
    1(晋)葛洪:《抱朴子》,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第29页。
    2(汉)高诱注:《淮南子注》,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3(清)何文换:《历代诗话·二十四诗品》,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0页。
    4(清)何文换:《历代诗话·白石道人诗说》,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2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11-612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96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50-251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47页。
    4(清)何文焕:《历代诗话·沧浪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6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95-696页。
    1(唐)司空图著,王济亨、高仲章选注:《司空图选集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8页。
    2(唐)司空图著,王济亨、高仲章选注:《司空图选集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7页。
    3(清)何文焕:《历代诗话·沧浪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8页。
    4(清)叶燮:《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0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67页。
    6(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77-278页。
    1王云五、朱经农主编:《礼记》,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226-227。
    2(宋)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20页。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4页。
    4方向东注评:《<大学>、<中庸>注评》,凤凰出版社2006年版,第27页。
    5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1页。
    6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5页。
    7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1页。
    8(战国)孟轲著、王常则译注:《孟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9东丙兴:《老子今解》,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10东丙兴:《老子今解》,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11(清)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79页。
    1(清)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84页。
    2(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6页。
    3(清)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7页。
    4(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近泽书店1928年版,第211页。
    5(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近泽书店1928年版,第185-186页。
    1(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近泽书店1928年版,第248页。
    2(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近泽书店1928年版,第39-40页。
    3(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近泽书店1928年版,第41-44页。
    4(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近泽书店1928年版,第45-47页。
    5(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近泽书店1928年版,第53页。
    6(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近泽书店1928年版,第140页。
    1伍蠡甫主编、朱光潜译:《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32页。
    2《诗学》,彼得格勒1919年版,转引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1(宋)魏庆之:《诗人玉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72页。
    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8-309页。
    1(元)陈澔注:《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4页。
    2(汉)贾谊:《贾谊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2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63页。
    4(宋)费衮:《梁溪漫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80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91页。
    2(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98页。
    3(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8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8页。
    5(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0页。
    6《四库全书·集部·弇州四部稿卷一百五十九·宛委余编四》,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8-9页。
    7(宋)姚宽撰、孔凡礼点校:《西溪丛语》,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29页。
    8(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25页。
    1(清)吕种玉:《言鲭》,大学士英廉购进本,第9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3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4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13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2-63页。
    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298页。
    2(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40页。
    3(元)陈澔注:《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38页。
    4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39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23页。
    1《四库全书·子部·丹铅总录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3页。
    3(南朝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75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99-700页。
    5(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5页。
    6(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56页。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2页。
    2(晋)常璩:《华阳国志》,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7页。
    3(清)周亮工:《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36页。
    4(晋)常璩:《华阳国志》,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7-28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60-661页。
    2(汉)刘熙:《释名》,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8页。
    3(汉)刘熙:《释名》,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8页。
    4(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下),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版,第16页。
    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586页。
    6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69页。
    1(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下),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版,第44页。
    2(清)吕种玉:《言鲭》,大学士英廉购进本,第35页。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6页。
    4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2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15-116页。
    2(南朝梁)宗懔撰、宋金龙校注:《荆楚岁时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3《四库全书·子部·丹铅总录卷六》,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页。
    4(南朝梁)宗懔撰、宋金龙校注:《荆楚岁时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8页。
    5(唐)韩鄂:《岁华纪丽》,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页。
    6《四库全书·子部·丹铅总录卷六》,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页。
    7(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东坡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54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96-97页。
    2(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国学整理社1937年版,第524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58-759页。
    4《四库全书·子部二二七·海录碎事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363页。
    1(金)王若虚:《滹南诗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页。
    2(宋)周煇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91-92页。
    1(清)马瑞辰撰、陈金生点校:《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页。
    2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毛诗序》(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63页。
    3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文章流别论》(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91页。
    4(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195页。
    5(晋)郭璞注:《尔雅》,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0页。
    6杨伯峻注:《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页。
    7(清)王英奎:《柳南随笔续笔》,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6页。
    1(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山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9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70页。
    3(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珊瑚钩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58页。
    1(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诗法家数》,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35页。
    2李民、王健译注:《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0页。
    3(德国)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68-69页。
    4(唐)刘知几撰,侯昌吉、钱安琪译注:《史通选译》,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63页。
    1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诚斋诗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8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07。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506页。
    4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3页。
    1(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79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59-660页。
    3(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84页。
    1(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85页。
    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1-305页。
    1(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沧浪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93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61页。
    3(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国学整理社1936年版,第490页。
    1(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国学整理社1936年版,第490页。
    2(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沧浪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91页。
    3(金)王若虚:《滹南诗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页。
    1李民、王健撰:《尚书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70-72页。
    3(宋)王灼:《碧鸡漫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51页。
    4郭绍虞编选、富寿荪点校:《清诗话续编·诗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44页。
    5《国语》,上海书店出版社1987年版,第186页。
    6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1页。
    7(法国)瓦莱里:《纯诗》(转引《法国作家论文学》),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17-118页。
    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典论·论文》(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58页。
    2(晋)陆机撰,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71页。
    3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页。
    4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乐府古题序》(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11页。
    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文章流别论》(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91页。
    2王力:《汉语诗律学》,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3王力:《汉语诗律学》,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3页。
    4王力:《汉语诗律学》,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5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毛诗序》(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63页。
    1(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沧浪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9-693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9-31页。
    2王运熙、顾易生主编:《清代文论选·倚声集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6页。
    1《四库全书·子部·稗编卷七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21页。
    2(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国学整理社1937年版,第457页。
    3(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国学整理社1937年版,第491页。
    1(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沧浪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9页。
    2(宋)王灼:《碧鸡漫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51-52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18页。
    2(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21页。
    3(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6页。
    1(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上),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版,第116页。
    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7页。
    3(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6-267页。
    4闻一多:《闻一多讲国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8页。
    1沈文凡:《排律文献学研究(明代篇)》,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4页。
    2王力:《汉语诗律学》,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3(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750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6-28页。
    2(清)金雍集、施建中等整理校订:《金圣叹选批唐诗六百首》,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3(清)金雍集、施建中等整理校订:《金圣叹选批唐诗六百首》,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18页。
    1(清)金雍集、施建中等整理校订:《金圣叹选批唐诗六百首》,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2(清)金雍集、施建中等整理校订:《金圣叹选批唐诗六百首》,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20页。
    3(清)金雍集、施建中等整理校订:《金圣叹选批唐诗六百首》,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
    4(清)金雍集、施建中等整理校订:《金圣叹选批唐诗六百首》,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113页。
    5(清)金雍集、施建中等整理校订:《金圣叹选批唐诗六百首》,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234页。
    6(清)金雍集、施建中等整理校订:《金圣叹选批唐诗六百首》,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45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9页。
    1(清)何文焕:《历代诗话·六一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6页。
    2(东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380页。
    3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第146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29页。
    5(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山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4页。
    1(唐)封演撰、张耕注评:《封氏闻见记》,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8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31页。
    3(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上),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版,第121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37页。
    1《四库全书·子部·丹铅总录卷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1页。
    2(晋)陆机撰、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上海古籍出版1984年版,第25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01页。
    4(宋)惠洪:《冷斋夜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页。
    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5页。
    6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1(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上),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版,第121页。
    2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90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65页。
    1孔凡礼、齐治平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陆游卷》,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7页。
    2孔凡礼、齐治平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陆游卷》,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5-157页。
    3梁哲喜译注:《孟子》,黄山书社2002年版,第197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60-661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6页。
    3(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69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61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29页。
    2(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国学整理社1936年版,第649-650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77-678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页。
    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6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4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2(清)何文焕:《历代诗话·六一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7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17页。
    4金性尧选注:《宋诗三百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36页。
    5(清)何文焕:《历代诗话·石林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06-407页。
    1(明)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3-4页。
    2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陶然集诗序》(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65页。
    3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陶然集诗序》(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66页。
    4(清)王夫之等:《清诗话·秋星阁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912页。
    5(清)王夫之等:《清诗话·而庵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29页。
    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陶然集诗序》(第2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65页。
    2(清)何文焕:《历代诗话·白石道人诗说》,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1页。
    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毛诗序》(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63页。
    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5页。
    3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6页。
    4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7-289页。
    1王运熙、顾易生主编:《清代文论选·答友人论文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201页。
    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14页。
    3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15页。
    4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17页。
    1(晋)陆机撰、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71页。
    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1页。
    3袁梅:《诗经译注》,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202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75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1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75页。
    3(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88-689页。
    2《四库全书·子部·茶经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页。
    3《四库全书·子部·茶经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2页。
    4(唐)白居易著,周勋初、严杰选注:《白居易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1页。
    1(宋)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27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36-137页。
    2(金)元好问编、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中州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50页。
    3《四库全书·子部·墨客挥犀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7页。
    4(清)陈大章:《诗传名物集览》,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3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70-571页。
    2(宋)范成大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范石湖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页。
    1(宋)范成大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范石湖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1页。
    2(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09页。
    3朱光潜:《文艺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4叶庆炳、吴宏一编,国立编译馆主编:《清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上),成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263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47-748页。
    2《四库全书·史部·敬乡录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5页。
    1(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78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23-124页。
    3(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沧浪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98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6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2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3-1774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5页。
    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8页。
    6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1页。
    7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1-1792页。
    8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01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6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5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38页。
    4(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沧浪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98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23-724页。
    6(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袁中郎游记》,世界书局1935年版,第13页。
    1(晋)陆机撰、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87-688页。
    1《四库全书·集部·弇州四部稿卷一百六十三·宛委余编八》,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页。
    2《四库全书·集部·弇州四部稿卷一百六十三·宛委余编八》,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2页。
    3(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32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69页。
    5(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075页。
    6(宋)张载著、章锡琛点校:《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86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32-633页。
    2(清)宋荦:《漫堂说诗》,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
    3(清)宋荦:《漫堂说诗》,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3页。
    4(清)宋荦:《漫堂说诗》,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页。
    5(清)宋荦:《漫堂说诗》,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4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77-578页。
    2(汉)扬雄撰、韩敬注:《法言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7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24-325页。
    2(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苇碧轩诗钞》,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39页。
    3同上,第2441页。
    4同上,第2442页。
    5同上,第2444页。
    6(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芳兰轩诗钞》,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69页。
    7同上,第2472-2473页。
    8同上,第2475页。
    9(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二薇亭诗钞》,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79页。
    10同上,第2481页。
    11同上,第2482-2483页。
    1(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二薇亭诗钞》,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85页。
    1(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二薇亭诗钞》,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30页。
    2同上,第2432页。
    3同上,第2433页。
    4同上,第2436页。
    5(宋)叶适著、刘公纯等点校:《叶适集》,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410页。
    6(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芳兰轩诗钞》,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60页。
    7(宋)刘克庄著,赵季、叶言材选注:《刘后村小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61页。
    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1页。
    2(宋)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70页。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2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36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68页。
    1(宋)李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38-239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46页。
    3(宋)黄庭坚:《黄山谷诗集》,世界书局1936年版,第427页。
    1(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山谷诗钞》,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89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27页。
    3(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上),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版,第284页。
    4(金)元好问编、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中州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92-293页。
    1(宋)黄庭坚著、朱安群等译注:《黄庭坚诗文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版,第199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67页。
    3(明)何良俊:《语林》(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9页。
    4(清)何文焕:《历代诗话·石林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3页。
    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2页。
    2(宋)张炎撰、吴则虞校辑:《山中白云词》,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9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50-251页。
    2(清)虫天子编:《中国香艳全书·闲余笔话》(第1册第四卷),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
    3(清)王夫之等:《清诗话·而庵诗话》,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34页。
    4(明)陈继儒著、胡绍棠选注:《陈眉公小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07页。
    5(宋)米芾:《画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1页。
    6(宋)米芾:《画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2页。
    7(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00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页。
    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0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47页。
    4(明)唐时升:《三易集》,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年版,第411页。
    5(明)唐时升:《三易集》,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年版,第412页。
    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8页。
    2(晋)陆机撰、张少康集释:《文赋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68页。
    3(清)宋荦:《漫堂说诗》,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页。
    1(晋)葛洪:《抱朴子》,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150页。
    2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1页。
    3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57-258页。
    4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3),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29页。
    5(宋)辛弃疾著、马群选注:《辛弃疾词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98页。
    1(宋)苏轼著、屠友祥校注:《东坡题跋》,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第158页。
    2东丙兴:《老子今解》,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0页。
    3崔大华:《庄子歧解》,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459页。
    4(汉)高诱注:《淮南子注》,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3页。
    1李醒尘:《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5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4-26页。
    3(晋)陶渊明著、唐满先选注:《陶渊明诗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08页。
    4(晋)陶渊明著、唐满先选注:《陶渊明诗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09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4-26页。
    2(宋)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53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4-26页。
    4(金)元好问著、郑力民译注:《元好问诗选译》,巴蜀书社1991年版,第21页。
    5崔大华:《庄子歧解》,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07-808页。
    1(宋)释惠洪:《冷斋夜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4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4-26页。
    3(唐)王昌龄著,胡问涛、罗琴校注:《王昌龄集编年校注》,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316-317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4-26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4-26页。
    1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2页。
    2(清)何文焕:《历代诗话·后山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04页。
    3(清)何文焕:《历代诗话·白石道人诗说》,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1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4-26页。
    1崔大华:《庄子歧解》,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7页
    2(宋)辛弃疾著,王步高、刘林辑校汇评:《辛弃疾全集》,珠海出版社2002年版,第130页。
    3东丙兴:《老子今解》,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1(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867-11868页。
    2(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867-11870页。
    3(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石湖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09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67页。
    1(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1870页。
    2(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二十四诗品》,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2页。
    3(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二十四诗品》,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9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67页。
    2(宋)范成大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范石湖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1-363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66-667页。
    4(宋)范成大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范石湖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6-417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70-672页。
    2(宋)范成大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范石湖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3页。
    1同上,第89页。
    2(宋)范成大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范石湖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8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69页。
    2(宋)范成大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范石湖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4页。
    3(宋)赵令畴:《侯鲭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29-130页。
    1(宋)范成大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范石湖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4页。
    2同上,第327页。
    3(宋)范成大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范石湖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37页。
    4同上,第332页。
    5同上,第422页。
    6(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68页。
    7(宋)范成大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范石湖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0页。
    8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3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69-670页。
    2(宋)范成大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范石湖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06页。
    3同上,第407页。
    1同上,第382页。
    2(宋)范成大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范石湖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86页。
    1同上,第108页。
    2(宋)范成大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范石湖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2页。
    1同上,第281页。
    2(宋)范成大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范石湖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5页。
    1同上,第322-323页。
    2(宋)范成大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范石湖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5-356页。
    3同上,第414页。
    4同上,第432-433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99-100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五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315页。
    3(高丽)金富轼著:《三国史记》,近泽书店1928年版,第55-57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75-376页。
    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67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78页。
    2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逸老堂诗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99-1300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57-658页。
    4(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6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32页。
    2(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7-188页。
    3(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二十四诗品》,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9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14-615页。
    2(明)谢肇淛:《五杂组》,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73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93-594页。
    2(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3页。
    3(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3-324页。
    4(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23-324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27-228页。
    2《四库全书·集部·读书后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4页。
    3(金)元好问编、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中州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8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48页。
    5(清)陈遇夫:《迂言百则》,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
    1(宋)周煇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84-385页。
    2(宋)周煇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398页。
    3(清)张端义:《贵耳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0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97-598页。
    5(清)王晫:《今世说》,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3页。
    6(明)周亮工:《藏弆集》,贝叶山房张凡藏版,第146-147页。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37页。
    3(清)潘永因:《宋稗类钞》(下),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616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37-738页。
    5黄瑞云选注:《两宋诗三百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
    6(明)冯梦龙编、龙华标点:《喻世明言·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85页。
    7(明)冯梦龙编、龙华标点:《喻世明言·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岳麓书社1989年版,第185页。
    8(清)潘永因:《宋稗类钞》,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第12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94页。
    2(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51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30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19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01页。
    3(宋)赵令畴:《侯鲭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8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47页。
    5(宋)惠洪:《冷斋夜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1页。
    6(宋)惠洪:《冷斋夜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2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417-418页。
    2(宋)苏轼撰、王松龄点校:《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8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79页。
    4(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律己》,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页。
    5(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用人》,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6页。
    6(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正弊》,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页。
    7(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讲学》,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90-291页。
    2(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附续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27页。
    3(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5页。
    4(宋)王楙撰、王文锦点校:《野客丛书》,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08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46页。
    2(宋)苏轼撰、王松龄点校:《东坡志林》,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9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66-267页。
    2(清)褚人获:《坚瓠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
    3(宋)赵令畴:《侯鲭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
    4(清)褚人获:《坚瓠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5(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6页。
    6朱熹注:《四书五经·中庸章句集注》,中国书店1984年版,第5页。
    7朱熹注:《四书五经·中庸章句集注》,中国书店1984年版,第1页。
    8杨伯峻编著、兰州大学中文系孟子译注小组修订:《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73页。
    9罗大经撰、王瑞来点校:《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2页。
    1(清)钱德苍辑、湖上渔隐标点:《解人颐》,新文化书社1937年版,第93-94页。
    2(清)钱德苍辑、湖上渔隐标点:《解人颐》,新文化书社1937年版,第97页。
    3(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81-84页。
    4(清)钱德苍辑、湖上渔隐标点:《解人颐》,新文化书社1937年版,第95页。
    5(宋)范成大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范石湖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0页。
    6(清)钱德苍辑、湖上渔隐标点:《解人颐》,新文化书社1937年版,第108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25页。
    2(宋)周煇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99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89-590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41-742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67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67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37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37页。
    6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23页。
    7(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55-756页。
    1(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官昭容》,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页。
    2(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官昭容》,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49-750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507-508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23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55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5页。
    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390页。
    6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19页。
    7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3页。
    8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9页。
    9(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25页。
    10(清)吴之振、吕留良等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小畜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页。
    1同上,第44页。
    2(清)吴之振、吕留良等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小畜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5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五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五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五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74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45页。
    3(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50页。
    4同上。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98-699页。
    2(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下),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版,第61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33页。
    4(汉)司马迁撰、胡怀琛等校:《史记》,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251页。
    5(汉)刘安撰、高诱注:《淮南子》,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93页。
    6(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0页。
    7(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18页。
    8《四库全书·子部·谰言长语》,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51页。
    9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48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20-721页。
    2(宋)罗愿撰、(元)洪焱祖音释:《尔雅翼》,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65页。
    3(晋)郭璞注:《尔雅》,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9页。
    4(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竹坡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56页。
    5(清)褚人获:《坚瓠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5-16页。
    6(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434页。
    7(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16页。
    1《四库全书·集部·升庵集卷六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1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68-369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9页。
    4(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75页。
    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8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9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74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23页。
    4(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下),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版,第18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73页。
    6(唐)崔令钦著、任半塘笺订:《教坊记笺订》,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9-100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74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8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48页。
    4(唐)崔令钦著、任半塘笺订:《教坊记笺订》,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8页。
    5(唐)崔令钦著、任半塘笺订:《教坊记笺订》,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2页。
    1(唐)崔令钦著、任半塘笺订:《教坊记笺订》,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9-180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05页。
    3(宋)李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76页。
    4(宋)陆游撰、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756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42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63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59-160页。
    5(唐)崔令钦:《妆楼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页。
    6《四库全书·子部·异苑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3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72-173页。
    2(高丽)金富轼:《三国史记》,近泽书店1928年版,第148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17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99页。
    5(唐)欧阳询:《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14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421页。
    2(清)郭庆藩辑:《庄子集释》(第4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108页。
    3(清)郭庆藩辑:《庄子集释》(第4册),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106-1107页。
    4(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附续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1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52页。
    1《四库全书·子部·绀珠集卷六》,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43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65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8-59页。
    5(晋)崔豹:《古今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页。
    6(晋)崔豹:《古今注》,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96页。
    2(宋)王楙撰、王文锦点校:《野客丛书》,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58页。
    3(宋)王楙撰、王文锦点校:《野客丛书》,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58页。
    4(五代)谭峭:《道教典籍选刊·化书》,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0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12页。
    6(清)周亮工:《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05页。
    7(宋)寇宗奭:《本草衍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4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89-790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2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07-108页。
    4(宋)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64页。
    5(明)陈继儒著、胡绍棠选注:《陈眉公小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29页。
    6(明)陈继儒:《太平清话》,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6页。
    1(宋)岳珂:《桯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1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62-363页。
    3(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下),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版,第105页。
    4(宋)张耒:《明道杂志》,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页。
    1(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4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19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78页。
    4(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下),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版,第8页。
    5(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3页。
    6(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74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1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7页。
    3(清)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453页。
    4(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04-2005页。
    5(清)何文焕:《历代诗话·六一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2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06-107页。
    2《文渊阁四库全书》(第95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45页。
    3(宋)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4(唐)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411页。
    5(元)李冶:《敬斋古今黈》,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7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23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85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33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28页。
    5(宋)蔡正孙:《诗林广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2页。
    1(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3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67-668页。
    3(宋)阮阅:《诗话总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2页。
    4(韩国)金忠烈:《高丽儒学思想史》,东大图书公司1992年版,第53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08-709页。
    6(宋)庄绰撰、萧鲁阳点校:《鸡肋编》,上海书店1983年版,第49-50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530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528-530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18-324页。
    2(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诚斋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41页。
    3同上,第2058页。
    4同上,第2071页。
    5同上,第2082页。
    6同上,第2082页。
    7同上,第2096页。
    (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诚斋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97页。
    1(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诚斋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64页。
    2同上,第2271页。
    3同上,第2287页。
    4(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龟溪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47页。
    (5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简斋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86-1287页。
    1(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简斋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21页。
    1(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简斋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15页。
    2同上,第1310-1311页。
    3同上,第1318页。
    4(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石屏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21页。
    5同上,第2722页。
    6同上,第2724页。
    7同上,第2724页。
    8同上,第2727页。
    1(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石屏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29-2730页。
    1(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石屏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45页。
    2同上,第2747页。
    3同上,第2750页。
    4同上,第2751页。
    5同上,第2752页。
    6同上,第2754页。
    7同上,第2755页。
    8(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秋崖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94页。
    9同上,第2794页。
    10同上,第2795页。
    11同上,第2801页。
    1(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秋崖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802页。
    2同上,第2801页。
    3(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双溪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86页。
    4(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眉山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06页。
    1(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秋崖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27页。
    2(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淮海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53页。
    3同上,第1154页。4第1158页。
    5同上,第1159页。
    6同上,第1160页。
    7同上,第1160页。
    8同上,第1160页。
    9同上,第1168页。
    10(宋)苏轼:《苏东坡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186页。
    11(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淮海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70页。
    1(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诚斋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38页。
    1(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简斋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79页。
    1(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石屏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46页。
    2(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秋崖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771页。
    1(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眉山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97页。
    2(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淮海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141页。
    1(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龟溪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43页。
    2(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双溪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85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02页。
    2(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50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84页。
    4(明)谢肇淛:《五杂组》,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65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67页。
    1《四库全书·子部·山堂肆考》(卷一百一十九),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23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96页。
    3(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93页。
    4王先慎:《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50页。
    1(清)王士祯撰、湛之点校:《香祖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98页。
    2(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74页。
    3(宋)苏辙:《栾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56页。
    4(清)周亮工:《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24-125页。
    5高亨注译:《商君书注译》,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81页。
    1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3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71-672页。
    3(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下),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版,第317页。
    4(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下),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版,第317页。
    1(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下),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版,第317-318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31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五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16页。
    4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2页。
    5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35页。
    6(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16页。
    7(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临川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18页。
    1(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临川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64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21-723页。
    3(清)梁章钜等编著,白化文、李鼎霞点校:《楹联丛话全编》,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第391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26页。
    1(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上),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版,第281页。
    2(清)梁章钜等编著,白化文,李鼎霞点校:《楹联丛话全编》,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第419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61-762页。
    4(宋)沈作喆:《寓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8页。
    5(宋)沈作喆:《寓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1页。
    6袁梅:《诗经译注》,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701-702页。
    1袁梅:《诗经译注》,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189-190页。
    2袁梅:《诗经译注》,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706-707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0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86页。
    2(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90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25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69页。
    1(宋)陈岩肖:《庚溪诗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38页。
    3(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14页。
    4(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1页。
    5(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1-242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38-739页。
    2(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第173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431页。
    2王永照选注:《苏轼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47页。
    3《伊川击壤集卷八》,明成化乙未毕亨刊本,第4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429-430页。
    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0页。
    6(宋)苏轼:《苏东坡全集》,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81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87-589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页。
    1《四库全书·集部·升庵集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2页。
    2《四库全书·集部·升庵集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2页。
    1(明)王圻著、王思义编集:《三才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723-1724页。
    2(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34页。
    1(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25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3页。
    3王水照:《宋代散文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05页。
    4(明)袁宏道:《袁宏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684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443-444页。
    2(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页。
    3(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6页。
    4(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8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72页。
    6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4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491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09-510页。
    3(清)虫天子编:《中国香艳全书·闲余笔话》(第1册第四卷),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页。
    4(清)虫天子编:《中国香艳全书·闲余笔话》(第1册第四卷),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221页。
    1(清)虫天子编:《中国香艳全书·闲余笔话》(第1册第四卷),团结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页。
    2《四库全书·子部·随隐漫录卷五》,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8页。
    1袁梅:《诗经译注》,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604页。
    2翼昀主编:《左传》,线装书局2007年版,第28页。
    3杨柳桥:《荀子诂译》,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860页。
    4(战国)孟轲著、王常则译注:《孟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
    5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0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26-727页。
    1(元)辛文房撰、舒宝璋校注:《唐才子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97页。
    2(元)辛文房撰、舒宝璋校注:《唐才子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97-98页。
    1(元)辛文房撰、舒宝璋校注:《唐才子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93-94页。
    2(唐)李白:《李白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539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57-158页。
    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4页。
    6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9页。
    7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7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3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5页。
    1姜涛:《管子新注》,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259-263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27页。
    3(元)辛文房撰、舒宝璋校注:《唐才子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97-98页。
    1(唐)范摅:《云溪友议》,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11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28-629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29页。
    4马持盈注:《史记今注》,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35页。
    5(南朝宋)范晔、(晋)司马彪:《后汉书》,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358页。
    1(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13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63页。
    4《四库全书·子部·类说卷四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5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2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9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0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383页。
    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6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8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09-711页。
    1《四库全书·子部·挥尘余话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44-45页。
    2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逸老堂诗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309页。
    3(宋)朱彧:《萍洲可谈》,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页。
    1(宋)朱彧:《萍洲可谈》,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3页。
    2(宋)孔平仲:《孔氏谈苑》,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5页。
    3(明)谢肇淛:《五杂组》,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49页。
    4(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56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353页。
    2来新夏、王连升主编:《史记选注》,齐鲁书社1998年版,第291-297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86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3页。
    5(清)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80页。
    1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7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14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37页。
    4《四库全书·子部·丹铅总录卷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8页。
    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82页。
    1《四库全书·子部·丹铅总录卷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9页。
    2(汉)刘向撰、杨以漟校:《说苑》,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4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36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36页。
    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58页。
    1王云五、朱经农主编:《礼记》,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230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65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28页。
    4(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和靖诗钞》,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1页。
    5(宋)蔡正孙:《诗林广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96页。
    1(宋)欧阳修著、陈蒲清注译:《欧阳修文选读》,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288页。
    2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9页。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2页。
    4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3页。
    5(战国)孟轲著、王常则译注:《孟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9页。
    6(战国)孟轲著、王常则译注:《孟子》,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8页。
    7(晋)葛洪:《抱朴子》,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2页。
    1(晋)张湛:《列子》,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57页。
    2(元)陈澔注:《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24页。
    3(元)陈澔注:《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49页。
    4(元)陈澔注:《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25页。
    5(元)陈澔注:《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页。
    6(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6页。
    1(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7页。
    2(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8页。
    3(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3页。
    4(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4页。
    5(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5页。
    6(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1页。
    7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30页。
    8(战国)孟轲著,杨伯峻、杨逢彬注译:《孟子》,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33页。
    1吕友仁译注:《周礼》,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页。
    2(战国)孟轲著,杨伯峻、杨逢彬注译:《孟子》,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01页。
    3(元)陈澔注:《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
    4(汉)班固等撰:《白虎通》,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50页。
    5(南宋)吴自牧、周密撰,傅林祥注:《梦梁录》,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第280页。
    6(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5页。
    7(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5页。
    8(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3页。
    9(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54页。
    10(元)陈澔注:《礼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24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349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五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24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2页。
    5(南朝宋)刘义庆著、柳士镇译注:《世说新语》,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260-261页。
    6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1页。
    7(战国)孟轲著,杨伯峻、杨逢彬注译:《孟子》,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20页。
    1(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44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87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378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71页。
    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75页。
    6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87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五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8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327页。
    3(宋)苏轼著、刘乃昌选注:《苏轼选集》,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70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54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563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69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97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98页。
    2同上。
    3同上。
    4同上。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43页。
    1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事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11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718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48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42页。
    5白居易:《白香山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年版,第27页。
    6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五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08页。
    7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五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07页。
    1孙以楷、甄长松译注:《墨子全译》,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276页。
    2(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97-400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52页。
    1(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472-3473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61-662页。
    3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事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页。
    4(宋)阮阅:《诗话总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51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5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01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337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5页。
    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5页。
    6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5页。
    7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4页。
    8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77页。
    9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678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60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1页。
    3(唐)长孙无忌等撰、刘俊文点校:《唐律疏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67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3页。
    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764页。
    1杨伯峻编著、兰州大学中文系孟子译注小组修订:《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51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43-744页。
    3(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08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93页。
    2(朝鲜朝)郑麟趾:《高丽史》(卷三),李朝文宗元年影印本,第193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50页。
    4(宋)黄庭坚:《山谷题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7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13页。
    2(高丽)金富轼著:《三国史记》,近泽书店1928年版,第43-44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43页。
    4(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88页。
    5(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89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49页。
    2《四库全书·子部·类说卷五十四》,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7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30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59-360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9页。
    3《四部丛刊初编集部·徐公文集卷二十二》,上海商务书馆缩印校钞本,第156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77页。
    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693页。
    6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667页。
    7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4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83-384页。
    2(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451-1453页。
    1(宋)苏轼:《苏东坡全集》(下),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40-41页。
    2(宋)王宗稷:《东坡先生年谱》,明天启元年刻本,第1页。
    3(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818-10819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48-749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5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84-685页。
    4(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沧浪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00-701页。
    5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典论·论文》(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58页。
    6(清)郭庆藩辑、王孝鱼整理:《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58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62-163页
    2(清)余金辑:《熙朝新语》,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7页。
    3(清)余怀:《板桥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15页。
    1(宋)吴处厚撰、李裕民点校:《青箱杂记》,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54-755页。
    3(明)谢肇淛:《五杂组》,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481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03-104页。
    2《四库全书·子部·山堂肆考》(卷八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4-16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82-183页。
    4《四库全书·子部·湘山野录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8-9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44页。
    2《四库全书·子部二二七·海录碎事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363页。
    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708页。
    4(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708页。
    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708-6709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07页。
    3(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74页。
    4(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374-1375页。
    5(清)王士祯撰、湛之点校:《香祖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205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84页。
    2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蛩溪诗话》,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74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60-361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5(北齐)颜之推撰、程燕青译注:《颜氏家训》,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95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90页。
    2《道山清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6页。
    3《四库全书·子部·丹铅总录卷十三》,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0-11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35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316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42-143页。
    4(宋)黄庭坚:《黄山谷诗集》,世界书局1936年版,第81页。
    5(宋)黄庭坚:《黄山谷诗集》,世界书局1936年版,第163页。
    1(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46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50页。
    3(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23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36页。
    1(金)元好问编、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中州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7页。
    2(金)元好问编、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中州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5-56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72页。
    2(清)金圣叹:《金圣叹评点唐诗六百首》,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22页。
    3(清)金圣叹:《金圣叹评点唐诗六百首》,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423页。
    1杨伯峻编著、兰州大学中文系孟子译注小组修订:《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28页。
    2杨伯峻编著、兰州大学中文系孟子译注小组修订:《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80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95页。
    2(唐)白居易:《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3917-3918页。
    1《钦定全唐书》(卷六百二十三),嘉靖十九年版,第13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61页。
    3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事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30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343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28页。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7页。
    1(元)辛文房撰、舒宝璋校注:《唐才子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361-362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02页。
    3《新编古今事文类聚后集》,中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018页。
    4《新编古今事文类聚后集》,中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1032页。
    5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1页。
    6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3页。
    7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页。
    8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04-705页。
    2(清)顾嗣立:《元诗选初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57页。
    1(清)顾嗣立:《元诗选初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77页。
    2(清)顾嗣立:《元诗选初集》,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078页。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52页。
    4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5页。
    5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5页。
    6(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76页。
    7王云五、朱经农主编:《礼记》,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234页。
    8(宋)周煇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03页。
    9王云五、朱经农主编:《礼记》,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第194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3-64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44页。
    4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80页。
    5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3页。
    6杨伯峻编著、兰州大学中文系孟子译注小组修订:《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29页。
    7杨伯峻编著、兰州大学中文系孟子译注小组修订:《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6页。
    8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85页。
    9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3页。
    10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3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66页。
    2(清)钱德苍辑,湖上渔隐标点:《解人颐》,新文化书社1937年版,第104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18页。
    4(宋)孔平仲:《孔氏谈苑》,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
    1(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上),大达图书供应社1935年版,第40页。
    2杨伯峻编著、兰州大学中文系孟子译注小组修订:《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07页。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5页。
    4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8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85页。
    1(南朝宋)刘义庆撰、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2-23页。
    2(汉)韩婴撰、周廷宷校注:《韩诗外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79页。
    4(清)钱德苍辑、湖上渔隐标点:《解人颐》,新文化书社1937年版,第112页。
    5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7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14页。
    2(宋)邵伯温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邵氏闻见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6页。
    3(宋)邵伯温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邵氏闻见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23页。
    4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71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32页。
    6(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0页。
    1(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1页。
    2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6页。
    3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62页。
    4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6页。
    5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9页。
    6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4页。
    7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7页。
    8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9页。
    1东丙兴:《老子今解》,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2东丙兴:《老子今解》,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26页。
    3李志钧等校点:《阮籍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40页。
    1(唐)司空图著,王济亨、高仲章选注:《司空图选集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8页。
    2(唐)司空图著,王济亨、高仲章选注:《司空图选集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7页。
    3(宋)苏轼著、王水照选注:《苏轼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15-116页。
    4(清)何文焕:《历代诗话·沧浪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88页。
    5(清)叶燮:《原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0页。
    6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51-152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47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47-848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48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49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49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50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49页。
    4崔大华:《庄子歧解》,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7页
    5崔大华:《庄子歧解》,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74页。
    6方勇、陆永品著:《庄子诠评》,巴蜀书社1998年版,第64页。
    1(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6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1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6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4页。
    5方勇、陆永品著:《庄子诠评》,巴蜀书社1998年版,第172页。
    6方勇、陆永品著:《庄子诠评》,巴蜀书社1998年版,第647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451页。
    2(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55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88-189页。
    4(清)王士祯编、郑方坤删补:《五代诗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0页。
    5(宋)钱易:《南部新书》,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页。
    6(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37-438页。
    1(宋)郑文宝:《南唐近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48页。
    3(清)万鹗:《宋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43页。
    4(清)万鹗:《宋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44页。
    5(宋)阮阅撰、郭绍虞主编:《诗话总龟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5页。
    6(宋)阮阅撰、郭绍虞主编:《诗话总龟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0页。
    1东丙兴:《老子今解》,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4页。
    2方勇、陆永品著:《庄子诠评》,巴蜀书社1998年版,第345页。
    3杨柳桥:《荀子诂译》,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588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448-450页。
    2丁福保:《六祖坛经笺注》,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32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47页。
    1《四库全书·集部·升庵集卷六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24页。
    2(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年版,第38页。
    3(清)孙联奎、杨延芝著,孙昌熙、刘淦校点:《司空图<诗品>解说二种》,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14页。
    4(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二十四诗品》,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9页。
    5(清)孙联奎、杨延芝著,孙昌熙、刘淦校点:《司空图<诗品>解说二种》,齐鲁书社1980年版,第19页。
    6(宋)苏轼著、石声淮、唐玲玲选注:《苏轼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45页。
    7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54页。
    8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03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8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539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33页。
    4(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48页。
    6(清)万鹗:《宋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31页。
    1(清)万鹗:《宋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32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52页。
    3(宋)吴处厚:《青箱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1页。
    1(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0页。
    2(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2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74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30页。
    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11页。
    1《四库全书·集部·弇州四部稿卷一百七十·宛委余编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5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03-504页。
    2《四库全书·子部·丹铅总录卷六》,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3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03页。
    4《四库全书·子部·墨客挥犀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7页。
    5《四库全书·集部·弇州四部稿卷一百七十·宛委余编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5页。
    6《四库全书·子部·画鉴》,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31页。
    1《四库全书·集部·弇州四部稿卷一百七十·宛委余编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4-15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04页。
    3(明)谢肇淛:《五杂组》,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93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28页。
    2(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25页。
    3(清)王士祯著,惠栋、金荣注:《渔洋精华录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72-73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51-252页。
    5(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119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493-494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884页。
    3(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63-164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23-224页。
    2(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8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05页。
    1(宋)董逌:《广川画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9页。
    2(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6页。
    3(清)王士祯撰、湛之点校:《香祖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04页。
    1《四库全书·子部·画鉴》,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20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07-508页。
    3(宋)董逌:《广川画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4页。
    4(宋)周煇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25页。
    5(宋)周煇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26页。
    1(清)沈德潜等:《清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30页。
    2(明)谢肇淛:《五杂组》,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1页。
    3(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24页。
    4《四库全书·子部·仇池笔记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3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16页。
    6(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4页。
    1(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5页。
    2(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3-174页。
    3(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5-176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49-250页。
    5(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22页。
    6(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22-23页。
    7(宋)邓椿:《画继》,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版,第21-22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496-497页。
    2(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89页。
    3(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490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18-719页。
    2(明)陈继儒:《枕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页。
    3(宋)赵叔向:《肯綮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页。
    4《四库全书·子部·丹铅总录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9-10页。
    5《四库全书·子部·丹铅总录卷四》,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0页。
    6(唐)崔令钦:《妆楼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页。
    7(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21-522页。
    8(高丽)金富轼著:《三国史记》,近泽书店1928年版,第51页。
    9(宋)吴处厚:《青箱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5页。
    1(高丽)一然著,孙文范等校勘:《三国遗事》,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年版,第52-53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02页。
    3(清)程正揆:《青溪遗稿》(卷十五),浙江孙仰会家藏本,第4页。
    4(清)程正揆:《青溪遗稿》(卷二十四),浙江孙仰会家藏本,第2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03-204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06页。
    3(宋)俞成:《萤雪丛说》,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65-266页。
    5(清)褚人获:《坚瓠集》(第1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494-495页。
    2(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国书店1983年版,第35页。
    3(明)陈继儒著、胡绍棠选注:《陈眉公小品》,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132页。
    4《四库全书·子部·丹铅总录卷二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31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00页。
    2(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7页。
    3(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8页。
    1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国书店1983年版,第41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83-685页。
    2(宋)赵与时:《宾退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9页。
    3(宋)赵与时:《宾退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0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86页。
    2(宋)米芾:《海岳名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页。
    3丁傅靖辑:《宋人轶事汇编》,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624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34页。
    2于安澜:《书学名著选》,开封书学研究会1979年版,第216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90页。
    4《四库全书·子部·清异录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43页。
    5《四库全书·子部·清异录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44页。
    1(唐)刘蜕:《文泉子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15页。
    2(唐)刘蜕:《文泉子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页。
    3《四库全书·子部·书断卷中》,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28-29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46页。
    2(宋)惠洪:《冷斋夜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0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52-353页。
    4(宋)米芾:《画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7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52页。
    6(元)陶宗仪:《说郛》(12),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1页
    1《四库全书·子部·洞天清录》,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49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32-333页。
    3(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47页。
    4(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47-348页。
    1(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68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67-368页。
    3(宋)张世南:《游宦纪闻》,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4页。
    4《四库全书·集部·弇州四部稿卷一百七十·宛委余编十五》,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22页。
    5(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39页。
    6(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499页。
    2(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3页。
    3(宋)岳珂:《桯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1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499-500页。
    2(宋)黄庭坚:《山谷题跋》,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5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08-509页。
    4(宋)周煇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27-228页。
    5(宋)周煇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28页。
    6(宋)周煇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29页。
    1(宋)周煇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29-230页。
    2(宋)周煇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465页。
    3袁梅:《诗经译注》,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631页。
    4袁梅:《诗经译注》,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453页。
    5(三国)曹操:《曹操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5页。
    6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290页。
    7袁梅:《诗经译注》,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521-522页。
    8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1页。
    1(宋)欧阳修著,林冠群、周济夫译注:《欧阳修诗文选译》,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229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66-667页。
    3《四库全书·子部·丹铅总录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7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27页。
    5(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2页。
    6(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93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32页。
    2(清)周亮工:《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164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02页。
    4(晋)张华撰、范宁校证:《博物志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页。
    5(清)万鹗:《宋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95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695页。
    2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3),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58页。
    3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3),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45-746页。
    5(宋)宋庠:《元宪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1页。
    6(宋)宋庠:《元宪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7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64-365页。
    2(宋)姚宽撰、孔凡礼点校:《西溪丛语》,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6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74-275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6页。
    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446页。
    2(宋)黄庭坚、陈永正选注:《黄庭坚诗选注》,上海古籍出版1985年版,第96页。
    3(宋)黄庭坚:《黄山谷诗集》,世界书局1936年版,第80页。
    4(清)汪灏等:《广群芳谱》,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第1245-1246页。
    5(清)汪灏等:《广群芳谱》,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版,第1246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491-492页。
    2(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1090-1091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241页。
    4(清)周亮工:《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43页。
    5(明)谢肇淛:《五杂组》,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84页。
    6(清)万鹗:《宋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899页。
    7(宋)陈师道:《后山居士诗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33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3(唐)南卓:《羯鼓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5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15-716页。
    2《四库全书·子部·随隐漫录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9-10页。
    3《四库全书·子部·随隐漫录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10页。
    4(清)王士祯:《池北偶谈》,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77-578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60页。
    6(唐)崔令钦:《妆楼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页。
    7(清)王士祯:《陇蜀馀闻》,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61-262页。
    1(宋)刘斧:《青琐高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85-87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19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064页。
    3《四库全书·子部·云麓漫抄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4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93-394页。
    1(宋)阮阅:《诗话总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4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70页。
    3(宋)费衮:《梁溪漫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8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44-745页。
    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三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973页。
    1(唐)范摅:《云溪友议》,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6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03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893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93页。
    1(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4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94页。
    3(宋)吴处厚:《青箱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1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42页。
    2(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28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44页。
    1(唐)范摅:《云溪友议》,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2-53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92-193页。
    3(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9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499页。
    2(宋)黄庭坚:《黄庭坚墨迹二十种》,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页。
    3(宋)黄庭坚:《黄庭坚墨迹二十种》,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4《豫章黄先生文集》(卷一),嘉兴沈氏藏宋本,第6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39页。
    2《四库全书·子部·丹铅总录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4页。
    3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53页。
    4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53-654页。
    5(清)吕种玉:《言鲭》,大学士英廉购进本,第8页。
    6(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30页。
    7(宋)陆游撰,李剑雄、刘德权点校:《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04页。
    8袁梅:《诗经译注》,齐鲁书社1985年版,第306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00-501页。
    2(宋)岳珂:《桯史》,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6-107页。
    3施瑛:《唐代传奇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24-127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11-712页。
    2(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48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01-302页。
    4(明)张岱撰、刘耀林校注:《夜航船》,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70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493页。
    6(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附续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6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85页。
    2(宋)叶梦得撰、宇文绍奕考异、侯忠义点校:《石林燕语》,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8页。
    3(宋)叶梦得撰、宇文绍奕考异、侯忠义点校:《石林燕语》,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9页。
    4(宋)叶梦得撰、宇文绍奕考异、侯忠义点校:《石林燕语》,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8-29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70页。
    1(宋)费衮:《梁溪漫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20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276页。
    3《四库全书·子部·清异录卷下》,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34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581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9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31页。
    3(宋)黄庭坚:《黄山谷诗集》,世界书局1936年版,第201页。
    4(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762页。
    5(南朝梁)宗懔撰、宋金龙校注:《荆楚岁时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3页。
    1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二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9页。
    2(宋)赵令畴:《侯鲭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1页。
    3(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26页。
    4(唐)崔令钦著、任半塘笺订:《教坊记笺订》,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0页。
    5《文渊阁四库全书·晦庵集卷五》(一一四三册),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第7-8页。
    1(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87页。
    2《旧唐书》,嘉靖己亥吴郡重刊本,第348页。
    3(唐)崔令钦著、任半塘笺订:《教坊记笺订》,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2页。
    4(唐)崔令钦著、任半塘笺订:《教坊记笺订》,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6-47页。
    5(唐)崔令钦著、任半塘笺订:《教坊记笺订》,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7页。
    6(唐)崔令钦著、任半塘笺订:《教坊记笺订》,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2-53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138页。
    2(南朝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78页。
    3(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附续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10页。
    4(明)谢肇淛:《五杂组》,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73页。
    5(宋)李昉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009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04页。
    2(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第542-543页。
    3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本事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页。
    4(唐)崔令钦著、任半塘笺订:《教坊记笺订》,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7页。
    1(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6993-3994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416-417页。
    3(清)厉鹗:《宋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214页。
    4(清)潘永因:《宋稗类钞》,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第235页。
    1(明)瞿佑:《归田诗话》,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页。
    2(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471-472页。
    3(清)陈康祺著、晋石点校:《郎潜纪闻初笔二笔三笔》,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512页。
    4(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校注》,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1页。
    5(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1)·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672页。
    6《四库全书·子部·丹铅总录卷十八》,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第7页。
    1(韩国)李圭景:《韩国诗话丛编(12)·诗家点灯》,汉城太学社1996年版,第371页。
    2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第四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677页。
    3(唐)令孤德棻:《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887页。
    1.汉·刘安.淮南子[M].北京:中华书局,1954.
    2.汉·刘熙.释名[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汉·刘向.说苑[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
    5.汉·伏胜.尚书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
    7.汉·班固等.白虎通[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汉·贾谊.贾谊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9.汉·许慎.说文解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0.汉·韩婴.韩诗外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1.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晋·郭璞注.尔雅[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3.晋·常璩.华阳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4.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5.晋·张湛.列子[M].上海:上海书店,1986.
    16.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7.南朝宋·刘敬叔.四库全书·子部·异苑[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8.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9.南朝梁·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0.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1.唐·封演.封氏闻见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2.唐·陆羽.四库全书·子部·茶经[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3.唐·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
    24.唐·长孙无忌等.唐律疏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5.唐·刘蜕.文泉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6.唐·张怀瓘.四库全书·子部·书断[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27.唐·欧阳询.艺文类聚[M].北京:中华书局, 1965.
    28.唐·李白.李白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29.唐·崔令钦.妆楼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0.唐·崔令钦.教坊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1.唐·司空图.司空表圣文集[M].四库丛刊本.
    32.唐·韩鄂.岁华纪丽[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3.唐·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4.唐·段成式.酉阳杂俎[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5.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6.唐·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7.唐·范摅.云溪友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8.唐·南卓.羯鼓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9.唐·令孤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40.宋·苏辙.栾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1.宋·沈作喆.寓简[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2.宋·陈岩肖.庚溪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3.宋·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M].四部丛刊本.
    44.宋·朱熹.孟子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5.宋·朱熹.周易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6.宋·耐得翁.都城纪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47.宋·李昉.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 1966.
    48.宋·高承.事物纪原[M].北京:中华书局,1985.
    49.宋·惠洪.冷斋夜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0.宋·陆游.老学庵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
    51.宋·欧阳修.归田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2.宋·文莹.玉壶清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4.
    53.宋·岳珂.桯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4.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9.
    55.宋·王明清.挥尘录[M].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1961.
    56.宋·邵伯温.邵氏闻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7.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3.
    58.宋·周辉.清波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9.宋·计有功.唐诗纪事[M].北京:中华书局,1965.
    60.宋·周密.武林旧事[M].北京:中华书局, 1991.
    61.宋·罗大经.鹤林玉露[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2.宋·周密.齐东野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3.宋·曾慥.类说[M].北京:文学古籍出版社,1955.
    64.宋·曾慥.高斋漫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5.宋·刘斧.青锁高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66.宋·高承.事物纪原[M].北京:中华书局,1989.
    67.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8.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69.宋·钱易.南部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2.
    70.宋·吕祖谦.宋文鉴[M].北京:中华书局,1992.
    71.宋·洪迈.夷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1.
    72.宋·魏庆之.诗人玉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3.宋·费衮.梁溪漫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74.宋·姚宽.西溪丛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5.宋·王灼.碧鸡漫志[M].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76.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7.宋·李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78.宋·傅肱.蟹谱[M].北京:中华书局,1985.
    79.宋·范成大.范石湖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2.
    80.宋·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81.宋·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82.宋·米芾.画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3.宋·米芾.海岳名言[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4.宋·赵令畴.侯鲭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5.宋·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6.宋·苏轼.东坡志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1.
    87.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M].北京:中华书局,1985.
    88.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89.宋·张耒.明道杂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0.宋·蔡正孙.诗林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91.宋·沈括.梦溪笔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2.宋·阮阅.诗话总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93.宋·寇宗奭.本草衍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4.宋·朱彧.萍洲可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5.宋·孔平仲.孔氏谈苑[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6.宋·邓椿.画继[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
    97.宋·严羽.沧浪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8.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99.宋·董逌.广川画跋[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0.宋·叶梦得.避暑录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1.宋·赵叔向.肯綮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2.宋·吴处厚.青箱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3.宋·俞成.萤雪丛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4.宋·赵与时.宾退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05.宋·张世南.游宦纪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06.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7.宋·刘斧.青琐高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08.宋·叶梦得.石林燕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4.
    109.宋·王溥.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110宋·张载.张横渠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11.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12.宋·叶廷珪.海录碎事[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13.宋·黄庭坚.黄山谷诗集[M].上海:世界书局,1936.
    114.宋·彭乘.四库全书·子部·墨客挥犀[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15.宋·叶适.叶适集[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16.宋·张炎.山中白云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7.宋·王楙.野客丛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18.宋·罗愿.尔雅翼[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19.宋·朱胜非.四库全书·子部·绀珠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20.宋·黄朝英.靖康缃素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1.宋·庄绰.鸡肋编[M].上海:上海书店,1983.
    122.宋·陈世崇.四库全书·子部·随隐漫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23.宋·王明清.四库全书·子部·挥尘余话[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24.宋·文莹.四库全书·子部·湘山野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25.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26.宋·陶榖.四库全书·子部·清异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27.宋·赵彦卫.四库全书·子部·云麓漫抄[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28.金·王若虚.滹南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9.金·元好问.中州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30.高丽·一然.三国遗事[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131.元·陈澔注.礼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32.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133.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34.元·李冶.敬斋古今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35.元·陶宗仪.说郛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36.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丛书集成初编.
    137.元·汤垕.四库全书·子部·画鉴[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38.元·吴师道.四库全书·史部·敬乡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39.明·胡震亨.唐音癸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40.明·高棅编选.唐诗品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141.明·何良俊.语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42.明·谢肇淛.五杂组[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43.明·胡应麟.诗薮[M].北京:中华书局, 1958.
    144.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45.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M].北京:中国书店,1983.
    146.明·陈继儒.枕谭[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47.明·王圻.三才图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148.明·唐时升.三易集[M].台湾:伟文图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977.
    149.明·王世贞.四库全书·集部·弇州四部稿卷一百五十九·宛委余编[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50.明·杨慎.四库全书·子部·丹铅总录[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51.明·杨慎.四库全书·集部·升庵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52.明·唐顺之.四库全书·子部·稗编[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53.明·袁宏道.袁中郎全集[M].上海:世界书局,1935.
    154.明·曹安.四库全书·子部·谰言长语[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55.明·彭大翼.四库全书·子部·山堂肆考[M].文渊阁四库全书影印本.
    156.明·周亮工.藏弆集[M].贝叶山房张凡藏版.
    157.清·叶燮.原诗[M].二弃草堂本.
    158.清·王士祯.池北偶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59.清·王士祯.香祖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60.清·王士祯.陇蜀馀闻[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61.清·厉鹗.宋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62.清·张景星等编选.宋诗别裁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163.清·吴之振、吕留良、吴自牧选编,管庭芬、蒋光煦补编.宋诗钞[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164.清·周亮工.书影[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65.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166.清·沈德潜.清诗别裁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67.清·刘熙载.艺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168.清·王夫之等.清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169.清·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70.清·宋荦.漫堂说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71.清·陈遇夫.迂言百则[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72.清·张端义.贵耳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73.清·潘永因.宋稗类钞[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174.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175.清·吕种玉.言鲭[M].大学士英廉购进本.
    176.清·郭庆藩辑.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77.清·朱彝尊.曝书亭集[M].上海:国学整理社,1937.
    178.清·王英奎.柳南随笔续笔[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79.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M].上海:国学整理社,1936.
    180.清·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81.清·陈大章.诗传名物集览[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82.清·王晫.今世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83.清·褚人获.坚瓠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184.清·钱德苍辑.解人颐[M].上海:新文化书社,1937.
    185.清·余怀.板桥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86.清·余金.熙朝新语[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
    187.清·钱谦益.牧斋初学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188.清·顾嗣立.元诗选初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189.清·程正揆.青溪遗稿[M].浙江孙仰会家藏本.190清·汪灏等.广群芳谱[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
    191.朝鲜朝·郑麟趾.高丽史[M].李朝文宗元年影印本.
    1.日本·独头山熊.朝鲜史[M].上海:点石斋书局, 1903.
    2.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54.
    3.高步瀛.唐宋诗举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59.
    4.高亨注译.商君书注译[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日本·船津富彦.中国诗话研究[M].东京:八云书店出版,1977.
    6.岑仲勉.唐人行第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罗联添.隋唐五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M].台湾:台北成文出版公司,1978.
    8.黄启方.北宋文学批评资料汇编[M].台湾:台北成文出版公司,1978.
    9.张健.南宋文学批评资料汇编[M].台湾:台北成文出版公司,1978.
    10.林明德.金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M].台湾:台北成文出版公司,1978.
    11.杨伯峻注.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2.叶庆炳、吴宏一编,国立编译馆主编.清代文学批评资料汇编[M].台湾:台北成文出版公司,1979.
    13.国立编译馆.中国文学批评资料汇编选集[M].台湾:台北成文出版公司,1979.
    14.郭绍虞.宋诗话考[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5.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7.郭绍虞.宋诗话辑佚[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8.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9.德国·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0.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1.张葆全.诗话与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2.郭绍虞、富寿荪编.清诗话续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
    23.康有为.广艺舟双楫[M].北京:中国书店,1983.
    24.丁福保.六祖坛经笺注[M].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
    25.韩国·赵钟业.中韩日诗话比较研究[M].台湾:学海出版社,1984.
    26.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7.许世旭.韩中诗话渊源考[M].台湾:黎明文化公司出版,1985.
    28.金性尧选注.宋诗三百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9.韦旭升.朝鲜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30.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 1987.
    31.孔凡礼.宋诗纪事续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7.
    32.中国朝鲜史研究会编.朝鲜历史研究论丛[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87.
    33.朴忠录.朝鲜文学简史[M].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1987.
    34.汤一介主编.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88.
    35.蔡镇楚.中国诗话史[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8.
    36.韩国·柳承国.韩国儒学史[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
    37.刘德重、张寅彭.诗话概说[M].北京:中华书局,1990.
    38.蔡镇楚.诗话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0.
    39.韦旭升.中国文学在朝鲜[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0年.
    40.金柄泯、金宽雄.朝鲜文学的发展和中国文学[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4.
    41.蔡美花.高丽文学的美意识研究[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94.
    42.孙进己.东北亚民族史论研究[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
    43.陈伯海.唐诗汇评[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44.张毅.宋代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5.
    45.崔莲、金顺子.中国朝鲜学韩国学研究文献目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46.任范松、金东勋.朝鲜古典诗话研究[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
    47.韩国·赵钟业.韩国诗话丛编[M].汉城:太学社,1996.
    48.吴文治主编.明诗话全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7.
    49.陈尚胜.中韩交流三千年[M].北京:中华书局,1997.
    50.木斋.中国古代诗歌流变[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8.
    51.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52.朴真奭等.朝鲜简史[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 1998.
    53.吴文治主编.宋诗话全编[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8.
    54.王运熙、顾易生主编.清代文论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55.陈贻焮主编.增订注释全唐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56.邓子勉.宋人行第考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1.
    57.肖占鹏.隋唐五代文艺理论汇编评注[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58.邝健行、陈永明、吴淑钿.韩国诗话中论中国诗资料选粹[M].北京:中华书局,2002.
    59.周勋初.唐诗大辞典[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3.
    60.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1.吴中杰主编.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62.陈文华.唐诗史案[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63.陈伯海.历代唐诗论评选[M].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64.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65.陈伯海.唐诗学史稿[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66.李民、王健译注.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67.孟兆臣.中国近代小报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8.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9.王力.汉语诗律学[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70.美国·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71.朱光潜.诗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72.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73.金开成、葛兆光.古诗文要籍叙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4.王运熙.中国古代文论管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75.徐复观.中国文学精神[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76.周勋初.唐人轶事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77.吴文治主编.辽金元诗话全编[M].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6.
    78.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79.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80.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编.韩国学论文集第14辑[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
    81.沈文凡.排律文献学研究(明代篇)[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82.王树海.诗禅证道——“贬官禅悦”和后期唐诗的“人造自然”风格[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83.马大勇.清初庙堂诗歌集群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84.莫砺锋.唐宋诗歌论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 2007.
    85.叶嘉莹.迦陵论诗丛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6.沈文凡等.名家讲解唐诗三百首[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8.
    87.李甦平.韩国儒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8.谭新红.清诗话辑考[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89.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延边大学朝鲜·韩国历史研究所编.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10辑[M].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9.
    1.宛敏灏.漫谈唐诗的比兴[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1:26-34.
    2.孙德彪.谈《补闲集》中诗歌理论的实用特征——兼与中国诗论比较[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38-40.
    3.马金科.《六一诗话》与高丽诗话《破闲集》之比较[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41-45.
    4.蔡镇楚.中国诗话与朝鲜诗话[J].文学评论,1993,5:50-61.
    5.沈文凡.大历诗坛中的一个特殊存在──论韦应物诗歌的思想特征[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3:54-59.
    6.韩国·赵钟业.儒学思想对朝鲜朝文学之影响[J].文学遗产,1995,2:105-112.
    7.金东勋.朝鲜诗话略论[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37-44.
    8.张伯伟.朝鲜古代汉诗总说[J].文学评论,1996,2:120-126.
    9.刘学锴.樊南文的诗情诗境[J].文学遗产,1997,2:13-20.
    10.邹志远.李奎报对中国唐代诗歌创作的文学成就论[J].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145-147.
    11.刘德重.诗话范畴与诗话学[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3:32-37.
    12.蔡镇楚.《唐宋分门名贤诗话》:中国最早的诗话类编[J].文学遗产,1997,5:110-113.
    13.王树海.诗俏禅门原微[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3:18-25.
    14.金英兰.关于《唐宋分门名贤诗话》的几个问题[J].文学遗产,1998,6:96-97.
    15.邝健行.韩国学者李晬光《芝峰类说》中解杜诸条举隅析评[J].杜甫研究学刊,1999,2:50-57.
    16.陈良运.“东方汉文学鼻祖”崔致远诗述论.[J]中国韵文学刊,1999,2:20-26.
    17.孟兆臣.论文艺精品产生的必要条件[J].长白学刊,2000,2:94-96.
    18.张伯伟.韩国历代诗学文献总说[J].文献,2000,2:220-243.
    19.沈文凡.试论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特色及其新闻传播性[J].杜甫研究学刊,2000,3:57-61.
    20.邝健行.韩国诗话中的中国古代诗歌史料[J].文学遗产,2000,6:95-106.
    21.任范松.论朝鲜古典诗话理论的东方美学特征[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84-88.
    22.沈文凡.儒禅互融与大历诗风[J].社会科学战线,2002,3:124-128.
    23.霍松林.简论近体诗格律的正与变[J].文学遗产,2003,1:104-117.
    24.沈文凡.唐宋诗分题材研究与构想——以考古诗、邸报诗及类分意识为中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6:105-111.
    25.沈文凡.百韵五言长律嬗变考述[J].社会科学战线,2004,2:104-107.
    26.温兆海.简论李奎报诗论中的审美范畴——“味”[J].当代韩国,2004,3:61-63.
    27.张伯伟.二十六种朝鲜时代汉籍书目解题(上)[J].文献,2004,4:65-84.
    28.沈文凡.明代近体律诗题标“平水韵”缉考[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6:49-53.
    29.张伯伟.二十六种朝鲜时代汉籍书目解题(下)[J].文献,2005,1:25-45.
    30.沈文凡.唐代“排律”诗体的隔代及域外之名称确立初探——围绕明代及韩国的排律创作与评论展开[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04-107.
    31.沈文凡.日韩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在唐代的诗歌创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5,3:63-65.
    32.余恕诚.论20世纪李杜研究及其差异[J].文学遗产,2006,2:36-45.
    33.沈文凡、闫雪莹.日本新感觉派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J].日本学论坛,2006,2:24-31.
    34.霍松林.纪行诸赋的启迪,五言古风的开拓——杜诗杂论之一[J].文学遗产,2006,4:74-79.
    35.木斋.论建安山水题材五言诗及其诗歌史意义[J].社会科学战线,2006,5:129-133.
    36.马大勇.略论新诗创作对古典诗歌资源的接受与整合[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2:65-71.
    37.余恕诚.中晚唐诗歌流派与晚唐五代词风[J].文学评论,2009,4:52-62.
    38.沈文凡、陈晓雷.日本俳句与中国唐诗艺术表现之异同[J].日本研究,2009,4:88-90.
    39.余恕诚.中国古代文体的异体交融与维护本色[J].文艺理论研究,2009,5:10-14.
    40.沈文凡、全崴.黄巢<自题像>探赜与索隐——兼论韩国南羲采《龟磵诗话》对唐诗的举证价值[J].福州大学学报,2010,1:48-52.
    41.余恕诚.韩愈诗歌对赋体成分的吸收——兼论跨文体鉴赏[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146-154.
    42.沈文凡、代景丽.唐代牡丹文化与文学的传播——结合韩国南羲采《龟磵诗话》接受史展开[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1-5.
    43.沈文凡、代景丽.昭君怨文化主题的历史演变——结合韩国南羲采《龟磵诗话》所辑文献展开[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6-9.
    44.沈文凡、聂垚.唐代诗歌“无为而有味”美学内涵辩证——以韩国李圭景<诗家点灯>所缉文献为中心展开[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1-1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