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罚制度的完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未成年人犯罪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形势也非常严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对未成年罪犯适用刑罚时,坚持以轻缓为根本原则。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罚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轻缓的原则,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缺陷。本文中,笔者就如何完善未成年人犯罪刑罚制度展开论述,提出明确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处罚原则、完善未成年人犯罪刑罚种类、完善未成年人犯罪量刑制度、完善未成年人犯罪非刑罚处置方法等建议,以期更好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矫治未成年罪犯。
The crimes by minors are worldwide severe social problems, and the situation of which are also very severe in China. The criminal policy of“Temper Justice with Mercy”is a radical one in China .One of the important aspects of carrying out this policy in managing crimes by minors is regarding mitigation as an ultimate principal. At present, although the criminal system of crimes by minors represents mitigation in some degree, a few problems and limitations exis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discusses about how to improve the criminal system of crimes by minors, and put forward that the punishment principals should be definitely stipulated, and punishment sorts, the penalty measuring system, the non-penalty disposition methods also have room to consummate. And all of these viewpoints are put forwarded to better prevent appearance of crimes by minors and cure minority criminals.
引文
① 参见公安部《公安机关办理劳动教养案件规定》第九条,http://www.raga.gov.cn/flfg/zh/zh04.htm。
    ② 参见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办好工读学校的几点意见》(1987 年),http://www.yuanding.gov.cn/fgk/2002050916.html。
    ③ 张利兆主编:《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年版,第 3 页。
    ④ 张利兆主编:《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年版,第 4-5 页。
    ① 温小洁:《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1 页。
    ② 公安部办公厅研究室:《当前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现状、原因、发展趋势及对策》,载陆志谦、胡家福主编:《当代中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7 页。
    ③ 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http://vweb.youth.cn/cms/2006/syx/wjk/200701/t20070113_510677.htm。
     ① 统计数据分别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6 年第三期、2007 年第三期。
    ② 引自 2004 年 5 月 10 日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http://www.nxwmw.com/41/2007-1-16/191001@1428.htm。
    ① [德] 李斯特语。转引自何秉松主编:《刑事政策学》,群众出版社,2002 年版,第 36 页。
    ② 王钧:《刑事政策观念解析》,载王牧主编:《犯罪学论丛(第三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17 页。
     ① 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载《法学杂志》,2006 年第 1 期。
    ② 陈国庆:《和谐社会需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载《法制日报》,2007 年 2 月 6 日。
     ① 转引自周振想、林维:《论未成年人犯罪刑罚适用的原则》,载《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 17卷第 5 期,2001 年 10 月。
     ① 张利兆主编:《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36 页。
     ① 转引自张波:《对未成年人可以适用无期徒刑》,检察日报,2005 年 11 月 7 日。
    ② 郭秋香:《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年 4 月。
    ① 陈兴良主编:《刑种通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3 年版,第 506 页。
    ② 魏厚成、罗明举:《对未成年犯罪分子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初步意见》,载《法学评论》,1985 年第 5期。
    ③ 吴平著:《资格刑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223~226 页。
    ④ 赵秉志著:《犯罪主体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年版,第 142~145 页。
    ⑤ 赵秉志主编:《刑法争议问题研究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 675~676 页,674~675 页。
     ① 转引自何前驱、欧阳希:《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的若干问题研究》,http://www.ngjc.net。
    ② 林泰:《未成年人犯罪刑罚适用若干问题刍议》,载《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年第 3 期。
     ① 佚名:《浅议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罚金刑之强化适用》,http://news.9ask.cn。
    ① 汪红飞:《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刑罚问题研究》,载《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年第 3 期。
     ① 黄华生:《刑罚轻缓化的犯罪学依据》,载王牧主编:《犯罪学论丛(第三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 年版,第 87 页。
     ① 张利兆:《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43 页。
    ① 姚建龙:《少年刑法与刑法变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80-81 页。
    
    ① 康树华著:《青少年犯罪与治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536 页。
    ② 姚建龙著:《少年刑法与刑法变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48 页。
    ③ 张利兆主编:《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58 页。
    ① 谢志强:《关于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制度的思考》,载张智辉主编《国际刑法问题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 年,第 308-309 页。
    ② 黄荣康等著:《少年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68—169 页。
    ③ 司凯歌:《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http://www.studa.net/xingfa/060831/11142931.html。
     ① 康树华著:《青少年犯罪与治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536 页。
    ② 白雁:《展望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年第2 期。
     ① 杜文俊、安文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我国未成年人刑罚制度的完善》,《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2007 年第 2 期。
    ① 转引自马婷婷:《浅论“暂缓判决”》,http://12355.org.cn/dcyyj/200707/t20070702_557111.htm。
     ① 姚建龙著:《少年刑法与刑法变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272 页。
    ② 赵秉志:《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三),载《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 年第 4 期。
    ① 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711 页。
     ① 杜文俊、安文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我国未成年人刑罚制度的完善》,《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2007 年第 2 期。
    ① 康树华:《我国与外国少年法庭的比较》,载《法学杂志》,1995 年第 4 期。
     ① 王运声、谢圣华:《未成年人犯罪刑罚价值取向探索》,载《人民司法》,2003 年第 8 期。
    ① 张利兆主编:《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28 页。
     ① 张利兆主编:《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28 页。
     ① 张利兆主编:《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28 页。
    1、康树华著:《犯罪学——历史·现状·未来》,群众出版社,1998年版。
    2、王牧主编:《犯罪学论丛(第三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3、张旭著:《犯罪学要论》,法律出版社,2003 年版。
    4、何秉松主编:《刑事政策学》,群众出版社,2002 年版。
    5、黄荣康、邬耀广、张中剑、赵俊著:《少年法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年版。
    6、姚建龙著:《少年刑法与刑法变革》,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7、张利兆主编:《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 年版。
    8、康树华著:《青少年犯罪与治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9、王平主编:《恢复性司法论坛》,群众出版社,2005 年版。
    10、温小洁著:《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11、廖斌、何显兵著:《社区建设与犯罪防控》,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年版。
    12、陆志谦、胡家福主编:《当代中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13、陈兴良主编:《刑种通论》,人民法院出版社, 1993 年版。
    14、吴平著:《资格刑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15、赵秉志著:《犯罪主体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年版。
    16、赵秉志主编:《刑法争议问题研究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17、张智辉主编:《国际刑法问题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18、[日]大谷实著:《刑事政策学》,法律出版社,2000 年版。
    19、王运生、严军兴著:《英国刑事司法与替刑制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年版。
    1、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载《法学杂志》2006 年第1 期。
    2、樊凤林、刘东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我国刑法立法的完善》,载《公安研究》2006 年第 10 期。
    3、马克昌:《宽严相济刍议》,载《人民检察》2006 年第 10 期(上)。
    4、李永升、刘沛諝:《和谐社会语境中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 年 4 期。
    5、杨新京:《论未成年人的犯罪与刑罚》,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 年第 9 卷第 4 期。
    6、潘智勇:《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问题研究》,2003 年硕士学位论文。
    7、刘东根:《我国违法犯罪未成年人非刑事处分制度的完善》,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 年第 2 期。
    8、张潘仕:《英国的青少年犯罪与少年司法》,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 年第 2 期。
    9、陈攀:《中俄少年司法制度比较研究》,2005 年硕士学位论文。
    10、陈伟道:《香港对青少年罪犯的判罚与矫治社会特质》,载《青少年犯罪研究》2002 年第 6 期。
    11、胡文华:《中日少年司法制度的比较给我们的启示》,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 年第 5 期。
    12、郭秋香:《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 2005 年硕士学位论文。
    13、魏厚成、罗明举:《对未成年犯罪分子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初步意见》,载《法学评论》1985 年第 5 期。
    14、封利强:《“宽严相济”:我国刑事政策的理性选择》,http://evidence.fyfz.cn/blog/evidence/index.aspx?blogid=177454。
    15、陈国庆:《和谐社会需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载《法制日报》,2007 年 2 月 6 日。
    16、周振想、林维:《论未成年人犯罪刑罚适用的原则》,载《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 17 卷第 5 期,2001 年 10 月。
    17、张波:《对未成年人可以适用无期徒刑》,载《检察日报》,2005 年 11 月 7 日。
    18、汪红飞:《未成年人犯罪适用刑罚问题研究》,载《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 年第 3 期。
    19、林泰:《未成年人犯罪刑罚适用若干问题刍议》,载《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年第 3 期。
    20、白雁:《展望我国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年第 2 期。
    21、杜文俊、安文录:《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我国未成年人刑罚制度的完善》,载《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2007 年第 2 期。
    22、康树华:《我国与外国少年法庭的比较》,载《法学杂志》1995年第 4 期。
    23、王运声、谢圣华:《未成年人犯罪刑罚价值取向探索》,载《人民司法》2003 年第 8 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