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过渡时期的创作诉求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20世纪80年代的“记忆”被贴上“激情”的时尚标签,进入文化传播领域成为大众消费的精神快餐,“沉默的大多数”还有没有机会叙述不同的记忆?在批评界已经取得广泛共识的那些,20世纪80年代文学创作与意识形态之间存在“蜜月”关系的说法,这究竟是否符合“文革”后文学创作实际?作为中国当代文学成就论争的命题之一,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究竟应该被当成是“遗产”还是“负债”?
     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仅促使作者将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的文学创作当成研究对象,而且选择了“过渡时期”的作家“创作诉求”作为学位论文的标题。“过渡”当然是指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从“文革”到“改革”的转变。“创作诉求”则是指作家通过文学创作期望传达的观念、想法和意愿,以及传达这些观念、想法和意愿的方式。从创作思想而言,创作诉求表现为对“人民性”的重视;从创作内容而言,作家诉求表现为对“现实生活”的强调;从创作手段来看,创作诉求又体现在“创作手法”的革新。
     论文重点关注的是,被文学史忽视或遮蔽的作家或作品,以及那些人们熟悉作品的多样性解读。虽然涉及到作家重评、作品重析、思潮重估等诸多方面,但论文一直围绕“创作诉求”这个主题,考察文学作品的现实关怀,以及发掘作家是如何“介入生活”:
     (1)这篇论文介绍了刘宾雁、王若望和遇罗锦这样一类正在逐渐淡出文学史叙述视野的作家这并不是为这些作家及其作品树碑立传,而是结合作家社会阅历、性格命运和个性气质等多方面的因素,从社会文化现象的角度勾勒这些作家对社会变革的渴望以及个性自由的推崇。(2)像高行健、王蒙、茹志鹃这样的作家,以及北岛、芒克、多多、顾城这样的诗人,文学史对他们的创作情况有过较多的介绍,但这篇论文考察的并不是文学史介绍的“技巧实验”、“形式创新”或“美学原则”,而是这些形式创新之作直面现实勇气以及介入现实的批判能力。(3)论文还花费了大量篇幅分析了典型创作手法,其中包括婚姻家庭叙事中的控诉、历史叙述当中的影射和悲剧性作品的“喜剧性结局”。这些创作手法也同样体现了作家“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求变”的探索精神。真正的问题在于,批评家是否能秉持现实主义的批评态度发现它们的存在。(4)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的文学创作中,人道主义曾经是一种具有现实介入和生活干预能力的批判理论。先前作家运用人道主义理论从事文学探索的艰难努力,理应成为后来人们值得借鉴的经验或教训。
     尽管学位论文并没有以“遗产”与“负债”判断作为研究对象,但是,对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期作家“创作诉求”的分析,毫无疑问能够证明,这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并不一定会成为“负债”,它也完全有可能成为人们的“遗产”。这不是说这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成就高于先前或者后来某个历史时期,也不是说这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创作达到了某种意义的“高度”,而是说这个历史时期文学的批判精神是值得继承的。在整体性“歌颂改革”背景中,也仍然有作家倡导“干预生活”的创作理念。在形式艺术“创新”的热潮当中,也同时存在着关注“现实生活”的努力。在家庭或者历史题材作品的叙述当中,也还是有作家深入揭示现实矛盾的“创作诉求。作家在表现社会变革与个性自由方面所作的艰难努力,这完全可以并且也应该成为当下以及今后文学发展的精神财富。
     现实主义不仅是作家的创作方法,也同样是批评家所持的态度。作为批评态度的现实主义,这是一种试图考察作家现实关怀的兴趣,以及尝试发掘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复杂联系的热忱。无关乎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时代,同时也无关乎批评家所处的时代,批评家所持的现实主义态度一定能够让他,从各式各样的文学作品以及花样迭出的创作手法当中,剖析出各个时代文学作品的现实关怀。
As the memory of the1980s have been labeled as passion, and consummated as spiritual snack by the masses in cultural transmission field, does the "silent majority"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describe different memory of the1980s? The argument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ry creation and ideology is very harmonious in1980s has been reached a broad consensus in literary critical circle. Whether is in line with the reality of literary creation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s one proposition of debate about achieve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literary creation in1980s should be treated as "heritage" or "liabilities"?
     Questions like these prompt the author not only choose the literary creation from the late1970s to the mid-1980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but also select the "writers'appeal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as the title of the dissertation. Of course, transition refers to the period from late1970s to the mid-1980s in which Chinese government transmitted their policy from "Cultural Revolution" to "Reform". Writers' appeal refers to not only ideas, wishes and concepts which writers expect to convey in their writings but also the methods of conveying them. From the view of creative thought, content and method, writers'appeal demands for People Character, Realistic Solicitude and Writing Technique Innovation
     The dissertation pay more attention to writers and works ignored or obscured by the literary history as well as the diverse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ture. Although the dissertation deals with many aspects of literature, such as the reassessment of writers, reanalysis of works and reevaluation of creative trends and etc, the introduction is still centered on the theme of the writers' appeal about realistic solicitude and how literary works impact daily life.
     (1) This dissertation introduces a group of writers who gradually faded out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such as Liu Binyan, Wang Ruowang and Yu LuoJin. By combining writers' social experience, character, temperament and personality,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outline writers'desire on social change and individual freedo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and cultural phenomena while not to make some memorization and survey for those writers and their works.(2) History work about literature has put more attention to writers such as Gao Xingjian, Wang Meng, Ru Zhijuan, and poet such as Bei Dao, Mang Ke, Duo Duo, Gu Cheng. This paper's concern is not "the experiment of skills","the form of innovation" or "creation of new aesthetic principle" which be introduced in the literature history but the courage to face the reality and the ability of realistic solicitude in those writers'works.(3) This dissertation also spares a lot of space to analyze the typical creative approaches which include complaints for reality in narration about marriage and family, insinuations in narration of historical story and the complex meaning of comedic ending in tragic works. These creative approaches not only reflect writers'desire to tak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but also their spirits in exploration and innovation. The real problem is that whether critics could hold the critical attitude of realism to explore their existence.(4) In the literature from the late1970s to the mid-1980s, humanitarianism is a powerful critical theory for realistic intervention. The previous writers have made great efforts to explore literature through humanitarianism theory, which deserves to be learned for people in the later generations.
     Although this dissertation neither select "heritage" nor "liabilities" as the subject, the analysis of the writers'appeal from the late1970s to the mid-1980s undoubtedly proves that the literature creation in this historical period is not "liabilities" but "legacy". It does not mean that the literary achievement of this period is greater than previous or later, or the achievement of this period has reached a certain degree. It means that the critical spirit of literature in this period should be treated and analyzed seriously. In the background of "praise of reform", there are still writers advocating for realistic solicitude. In the boom of writing innovation, there are still writers making great efforts to real life. In works about family or history, there is still narration for revealing contradiction in life. Difficult efforts made by the previous writers in the performance of social change and individual freedom can and should become the spiritual wealth for present and future literary development.
     Realism is not only a creative method for writer but also a critic attitude for critics. The critics'attitude of realism is an enthusiasm to examine the complex relations in literature and real life, and then to explore authors'realistic solicitude in their works. Neither the era which writers lived in nor who the critics are, The attitude of realism let critics discover realistic solicitude in each era's work no matter what the works' patterns or what creative method of literature they are.
引文
①吴亮、高云主编:《日常中国——80年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②旷晨、潘良编:《我们的八十年代》,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③钱瑜、李健鸣编:《实录北京八十年代印象》,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④查建英:《对<八十年代访谈录>有关批评的几点说明和回应》,《中华读书报》,2006年12月27日,第16版。
    ⑤甘阳:《<八十年代文化意识>答问》,出自甘阳:《古今中西之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57页。
    ⑥查建英编:《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3页。
    ①李陀:《另一个八十年代》,《读书》,2006年第10期。
    ②罗长青:《当代文学批评“蜜月”概念的起源与传播》,《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①SandraM.Gilbert,Susan Gubar:The mad woman in the attic:the woman 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imagination, New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9。
    ②李扬:《没有“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何来“新时期文学”?》,载《文学评论》,2001年第2期。
    ①李杨:《重返八十年代:为何重返以及如何重返——就“八十年代文学研究”接受人大研究生访谈》,《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1期。
    ②罗岗:《在“缝合”与“断裂”之间——两种文学史叙述与“重返八十年代”》,《文艺研究》,2010年第2期。
    ③罗长青:《“重返八十年代”研究述评》,《海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④潘旭澜,王锦园:《十年文学潮流(1976-198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⑤胡采:《新时期文艺论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⑥孟繁华:《新时期文学创作评论选》,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①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②唐弢:《当代文学不宜写史》,选自王蒙、王元化总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第29集史料·索引卷1》,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46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文学研究室:《新时期文学六年(1976.10-1982.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④何西来:《新时期文学思潮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5
    ①王光明:《批评家的良知和我们的理论——读何西来<新时期文学思潮论>》,《小说评论》,1986年第3期。
    ②潘旭澜:《新中国文学词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187页。
    ③陈剑晖:《新时期文学思潮》,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④陈剑晖:《新时期文学思潮》,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①丁柏铨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词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②潘旭澜主编:《新中国文学词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③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辞典》,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年版。
    ①王庆生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47页。
    ②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7页。
    ③吴秀明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全本)》,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61页。
    ④董健、丁帆、王彬彬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61页。
    ⑤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①戴燕:《文学史的权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8页。
    ②易晖:《“我”是谁——新时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③吴玉杰,宋玉书主编:《冲突与互动:新时期文学与大众传媒研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①吴玉杰,宋玉书主编:《冲突与互动:新时期文学与大众传媒研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李秀金:《日常生活和新时期文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③赵黎波:《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启蒙话语研究》,上海: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④初清华:《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苏州:苏州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⑤李建国:《无望的轮回——新时期文学历史叙事的历史观》,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②唐正序:《“四人帮”为何鼓吹“文艺黑线专政”论?》,《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年第4期。
    ③严云受:《漫谈十七年的长篇小说——驳“文艺黑线专政”论》,《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7年第6期。
    ④林兴宅:《论阿Q的性格系统》,《鲁迅研究》,1984年第1期。
    ⑤刘再复:《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文学评论》,1984年第3期。
    ⑥黄海澄:《从控制论观点看美的客观性》,《当代文艺思潮》,1984年第1期。
    ⑦李希贤:《系统论对典型研究的适用性》,《黄石师院学报》,1984年第1期。
    ①鲁枢元:《创作心理研究》,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②陆一帆:《文艺心理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③郭振华:《文艺心理学探新》,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④余秋雨:《戏剧审美心理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⑤王彬彬:《却顾所来径:八十年代文学批评思考之一》,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1年。
    ⑥许志英:《关于现代文学两个十年的若干思考》,选自潘旭澜、王锦园主编:《十年文学潮流(1976-198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①[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郦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②周扬:《关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学艺术问题》,《人民日报》,1979年2月23日。
    ③刘宾雁:《倾听人民的声音》,《人民日报》,1979年11月26日。
    ④白桦:《没有突破就没有文学》,《人民日报》,1979年11月13日。
    ①刘宾雁:《文学,生活和政治》,《十月》,1979年第4期。
    ②王蒙:《睁开眼睛面向生活》,《光明日报》,1979年9月5日。
    ③刘宾雁:《文学,生活和政治》,《十月》,1979年第4期。
    ④古华:《木屋,古老的木屋——关于<爬满青藤的木屋>》,选自路德庆主编:《中短篇小说获奖作品创作经验谈》,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93至294页。
    ①向心韵:《“貌合神离的‘等待’——<等待戈多>与<车站>比较》,《电影评介》,2006年第23期。
    ①罗长青:《当代文学批评“蜜月”概念的起源与传播》,《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②丁帆、王世沉:《十七年文学:“人”和“自我”的失落》,《唯实》,1999年第1期。
    ③罗长青:《当代文学批评“蜜月”概念的起源与传播》,《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①吴秀明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全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89页
    ②刘宾雁:《艰难的起飞》,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③刘宾雁:《一个女大学生的足迹》,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①刘宾雁:《因·为·我·爱》,北京:工人出版社,1984年版。
    ②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一庭:《复核王守信贪污案件的体会》,《人民司法》,1980年第5期。
    ③吴济时编:《刘宾雁论文学与生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72页。
    ④刘宾雁:《时代的召唤》,《文艺报》,1979年第11-12期。
    ①刘宾雁:《刘宾雁自传》,香港:新光出版社,1990年版。
    ②杜光:《何家栋的尊严》,《炎黄春秋》,2010年第5期。
    ③刘宾雁:《关于“写阴暗面”和“干预生活”》,《上海文艺》,1979年第3期。
    ①刘宾雁:《生活在催迫作家》,《文艺研究》,1985年第1期。
    ②刘宾雁:《时代的召唤》,《文艺报》,1979年第11-12期。
    ③刘宾雁:《关于<人妖之间>》,《艰难的起飞》,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④刘宾雁:《时代的召唤》,《文艺报》,1979年第11-12期。
    ①施叔青,《中国人的良心——访文坛硬汉刘宾雁》,香港:《明报》月刊,1988年1月号。
    ②吴义勤:《写真实·真实性》,洪子诚、孟繁华主编:《当代文学关键词》,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刘宾雁:《真实的矛盾是文学的生命——有感于<重放的鲜花>的出版》,载《工人日报》,1979年10月8日。
    ①刘宾雁:《认识和反映我们这个时代》,《黑龙江创作通讯》,1979年第5期。
    ②刘宾雁:《倾听人民的声音》,《人民日报》,1979年11月26日。
    ③刘宾雁:《倾听人民的声音》,《人民日报》,1979年11月26日。
    ④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延安:解放社,1949年版,第3页。
    ①刘宾雁:《时代的召唤》,《文艺报》,1979年第11-12期。
    ①刘宾雁:《人妖之间》,《人民文学》,1979年第9期。
    ②贾植芳:《我的人生档案贾植芳回忆录》,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218页。
    ③张景超:《文化批判的背反与人格——中国当代知识分子问题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①王若望:《析“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棱棱风骨王若望杂文自选集》,香港:百姓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2年版,第59页。
    ②栾保俊:《王若望其人其事》,引自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动乱真相与“精英”的表演》,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版,第170页。
    ③王若望:《谈文艺的“无为而治”》,《红旗》,1979年第9期。
    ①王若望:《从舞台上的“阴阳颠倒”谈起》,《戏曲艺术》,1980年第4期。
    ②王若望:《(步步设防)续篇》,《十月》,1981年第1期。
    ③王若望:《“重视”之忧》,《文汇》,1980年12月7日。
    ④王若望:《谈文艺的“无为而治”》,《红旗》,1979年第9期。
    ⑤亦木、万水:《评“文艺的‘无为而治’”》,选自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掌握好文艺批评的武器》,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①王若望:《悼念一代平民政治家》,香港:《百姓(半月刊)》,第191期。
    ②王若望:《作家“准则”读后感——与林默涵同志对话》,《文艺争鸣》,1986年第3期。
    ③王若望:《两篇小说一点启示(文艺随笔)》,《人民文学》,1980年第7期。
    ①王若望:《“伤心沟”代序》,《上海文学》,1980年第6期。
    ①《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转发(关于孙永根贪污受贿案件的调查报告)的通知》,《人民司法》,1985年第4期。
    ①王若望:《胡风黑帮的灭亡及其他》,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5年版,第52页。
    ②王若望:《“带头羊”与“替罪羊”》,《羊城晚报》,1985年6月27日。
    ①王若望:《文艺与政治不是从属的关系》,《文艺研究》,1980年第1期。
    ②王若望:《说假话大观》,《花城》,1980年第7期。
    ③刘宾雁:《真实的矛盾是文学的生命——有感于<重放的鲜花)出版》,选自《刘宾雁论文学与 生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9页。
    ①刘宾雁:《历史教训是:需要更多的自由》,选自《刘宾雁论文学与生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04页。
    ②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986年12月30日)》,《邓小平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95页。
    ③叶稚英:《大陆当代文学扫描》,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版,第93页。
    ④王若望等:《纸老虎新京剧》,北京:劳动出版社,1951年版。
    ①党春源:《我为什么要判他俩离婚》,《新观察》1980年第6期,《复印报刊资料·法律》,1980年第20期转载。
    ②党春源:《我为什么要判他俩离婚》,《新观察》1980年第6期,《复印报刊资料·法律》,1980年第20期全文转载。
    ①本社记者:《关于一个冬天的童话》,《当代》,1999年第3期。
    ②张升阳:《当代中国报告文学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年版,第120页。
    ①《<一个冬天的童话>编者按语》,《当代》,1980年第3期。
    ②D·M·怀特:《“守门人”:新闻选择的事例研究》,《新闻学季刊》,1950年第27期。转自[英]麦奎尔、[瑞典]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34-136页。
    ③本社记者:《关于一个冬天的童话》,《当代》,1999年第3期。
    ①祢庶:《遇罗锦和她的作品》,《当代文学研究参考资料》,1981年第1期。
    ②苏双碧:《评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光明日报》,1978年11月15日。
    ③王丽英:《一个女人与一个时代——“遇罗锦离婚案”始末》,《法律与生活》,2009年第9期。
    ①纪树翰,方成志:《党春源同志应该严肃对待自己的错误》,《人民司法》,1981年第11期。
    ①本社记者:《关于一个冬天的童话》,《当代》,1999年第3期。
    ②《花城》杂志社编辑部:《我们的失误》,《花城》,1982年第3期。
    ③遇罗锦:《给全国各地读者的回信——关于<一个冬天的童话>》,《青春》,1981年第1期。
    ①吴兴人:《污染心灵的赝品——略评<春天的童话>》,《文汇报》,1982年5月17日。
    ②刘光、晓楠、穆傅:《<春天的童话>给了人什么?》,《中国青年报》,1982年5月2日
    ③余蜀:《没有春天的<春天的童话>》,《羊城晚报》,1982年5月13日。
    ④陈小川、陈中冀:《利己主义灵魂的自我暴露——评<春天的童话>》,《中国青年报》,1982年5月13日。
    ⑤肖汀:《一篇污染人们心灵的作品》,《工人日报》,1982年5月17日。
    ⑥徐启华:《艺术,不容玷污》,《文汇报》,1982年5月18日。
    ⑦王增如:丁玲与《中国》,《报刊管理》,2000年第9期。
    ①本社记者:《关于一个冬天的童话》,《当代》,1999年第3期。
    ②匿名:《遇罗锦和她的作品》,《当代文学研究参考资料》,1981年第1期。
    ③遇罗锦:《一个大童话》,香港:晨钟书局,2009年版,第494页。
    ①云南省个旧市(县级市)文联主办,1979年复刊,1982年,个旧市文联和《个旧文艺》创办了面向全国的“刊授创作中心”,在编辑部主任蓝芒的主持下,“刊授创作中心”邀请了李乔、白桦、苏策、公刘、彭荆风、高缨、流沙河、张抗抗、王雨谷、茹志鹏、刘心武、蹇先艾、李乔、苏策、陈明、王松、王安忆等人到个旧市讲学,在西南文学界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②晓岚:《究竟要<求索>什么?》,《云南日报》,1983年9月4日。
    ③江水流:《该制裁的“天性”》,《云南日报》,1983年9月4日。
    ④黄代:《这是一篇什么样的文学作品——读自传小说<求索>》,《云南日报》,1983年9月7日。
    ⑤宋忆平:《用马克思主义驳邪说驱迷雾——北大伦理学教研室在教学中抵制和清除精神污染》,《北京日报》,1983年11月2日。
    ⑥王秀花:《剖析一篇“自传小说”对恩格斯话的歪曲》,《北京日报》,1984年1月7日。
    ⑦黎生:《有豁的探索,可虑的效果——评自传体小说<求索>》,《学习与研究》,1984年第2期。
    ⑧康凯:《如此“爱情真谛”——跟踪<求索>的探索》,《北京文学》,1984年第2期。
    ⑨遇罗锦:《一个大童话》,香港:晨钟书局,2009年版。
    ①仲维光:《<一个大童话>序》选自遇罗锦:《一个大童话》,香港:晨钟书局,2009年版。
    ①[法]罗杰·加洛蒂:《代后记》,选自《论无边的现实主义》,吴岳添、胡维望,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67页。
    ①黄子平:《关于“伪现代派”及其批评》,《北京文学》,1988年第2期。
    ①张仁里:《话剧舞台上的一次新探索》,《人民戏剧》,1982年第12期。
    ②牛耕云:《新花新路新尝试——访<绝对信号>导演林兆华》,《人民戏剧》,1982年第11期。
    ③陈中宣:《话剧的创新——看(绝对信号>有感》,《陕西戏剧》,1983年第3期。
    ④高卧:《小议(绝对信号>小剧场演出》,《戏剧报》,1983年第1期。
    ⑤郁进:《可贵的是探索精神》,《读书》,1983年第2期。
    ⑥高行健:《文学的理由》,《当代电大·追梦》,2006年第1期。
    ①《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当代中国的劳动力管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06页。
    ②唐云岐主编:《新编劳动政策问题解答》,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9年版,第57-58页。
    ③庄启东:《劳动工资手册》,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0页。
    ①路遥:《人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②高行健:《绝对信号》,选自《高行健戏剧集》,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①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
    ①杨蓉莉:《<等待戈多>与<车站>》,《外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4期。
    ②晓女:《关于话剧<车站>的争论》,选自《中国戏剧年鉴》编辑部编:《中国戏剧年鉴1985》,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第230页。
    ③向心韵:《“貌合神离的‘等待’——<等待戈多>与<车站>》比较,《电影评介》,2006年第23期。
    ④朱庆芳:《城乡差异与农村社会问题》,《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2期。
    ①朱庆芳:《城乡差异与农村社会问题》,《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2期。
    ①王尧:《一个人的八十年代》,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18页。
    ①高行健:《车站》,选自《高行健戏剧集》,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128页。
    ①吴继成、徐念福、姚明德:《<野人>五问》,《戏剧报》,1985年第7期。
    ②佘爱春:《<野人>:生态戏剧的经典之作——高行健剧作<野人>的生态解读》,《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③高行健:《野人》,选自《高行健戏剧集》,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
    ①高行健:《绝对信号》,选自《高行健戏剧集》,北京:群众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①徐俊西:《在社会主义文学的道路上不断求索——论王蒙小说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当代作家评论》,1984年第2期。
    ②杨续先:《勤奋的探索勇敢的创新——王蒙创作讨论会情况综述》,《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①王蒙:《在探索的道路上》,《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②王蒙:《在探索的道路上》,《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①王蒙:《在探索的道路上》,《北京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4期。
    ②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61页。
    ①王蒙:《布礼》,《当代》,1979年第3期。
    ①王若望:《两篇小说的一点启示》,《人民文学》,1980年第7期。
    ②吴三冬:《解不开的革命情结:王蒙小说的思想轨迹》,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12至17页。
    ③吴三冬:《解不开的革命情结:王蒙小说的思想轨迹》,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①吴三冬:《解不开的革命情结:王蒙小说的思想轨迹》,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12至17页。
    ②王蒙:《杂色》,《收获》,1981年第3期。
    ①高行健:《读王蒙的<杂色>》,《读书》,1982年第10期。
    ②吴三冬:《解不开的革命情结:王蒙小说的思想轨迹》,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27页。
    ①王蒙:《杂色》,《收获》,1981年第3期。
    ①王蒙:《蝴蝶》,《十月》,1980年第4期。
    ②王蒙:《<冬雨>自序》,出自《冬雨(中短篇小说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页。
    ③陈骏涛:《发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王蒙新作<蝴蝶>读后》,《文汇报》,1980年8月27日。
    ①吴三冬:《解不开的革命情结:王蒙小说的思想轨迹》,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17至18页。
    ①吴三冬:《解不开的革命情结:王蒙小说的思想轨迹》,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①王蒙:《坚硬的稀粥》,《中国作家》,1989年第2期。
    ②王干:《写实的多种可能——(小说月报)第四届百花奖获奖小说漫评》,《小说月报》,1991年第7期。
    ③王蒙:《躲避崇高》,《读书》,1993年第1期。
    ④王彬彬:《过于聪明的中国作家》,《文艺争鸣》,1994年第6期。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2页。
    ②北岛:《上海文学》,1981年第5期。
    ①唐晓渡:《芒克:一个人和他的诗》,《诗探索》,1995年第3期。
    ①唐晓渡:《芒克:一个人和他的诗》,《诗探索》,1995年第3期。
    ②[荷兰]柯雷:《多多的早期诗歌》,谷力,译,《诗探索》,1999年第2期。
    ①基甫:《世纪末的诗歌“口香糖”——舒婷批判》,选自伊沙、张闳、徐江等:《十诗人批判书》,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①《乐记第十九》,崔高维校点:《礼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
    ②陈国凯:《我应该怎么办?》,《作品》,1979年第2期。
    ①牛正寰:《风雪茫茫》,《甘肃文学》,1980年第2期。
    ①郑义:《远村》,《当代》,1983年第4期。
    ②郑义:《远村》,《当代》,1983年第4期。
    ①冯骥才:《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上海文学》,1982年第5期。
    ②唐跃:《逆转和顺转的螺旋轨迹——张弦小说创作阅读札记之一》,《当代文坛》,1984年第7期。
    ③唐跃:《平实中见深刻的奥秘——张弦小说创作阅读札记之二》,《当代文坛》,1984年第12期。
    ④唐跃:《合理顺情和悖理逆情的复杂呈现——张弦小说阅读札记之三》,《当代文坛》,1985年第9期。
    ⑤唐跃:《平实中见深刻的奥秘——张弦小说创作阅读札记之二》,《当代文坛》,1984年第12期。
    ①张弦:《挣不断的红丝线》,《上海文学》,1981年第6期。
    ①谌容:《人到中年》,《收获》,1980年第1期。
    ①王嫣嫣、赵富强、赵海英主编:《中国艺术百科全书电影》,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①[法]狄德罗,《论戏剧艺术(下)——给我的朋友格里姆先生》,选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著:《文艺理论译丛上》,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386页。
    ②吴秀明:《芳魂归何处1982-1985年中篇历史小说选》,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③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选自张石秋编译:《古文译注百篇》,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8页。
    ①白桦:《吴王金戈越王剑》,《十月》,1983年第2期。
    ②白桦:《吴王金戈越王剑》,《十月》,1983年第2期。
    ①白桦:《吴王金戈越王剑》,《十月》,1983年第2期。
    ②白桦:《吴王金戈越王剑》,《十月》,1983年第2期。
    ①顾骧:《史笔·哲理·诗情——<吴王金戈越王剑>散论》,《戏剧报》,1983年第5期。
    ②林克欢:《历史意识与道德批判——评<吴王金戈越王剑>的重大不足》,《戏剧报》,1983年第6期。
    ③白桦:《<吴王金戈越王剑>创作断想》,《戏剧报》,1983年第9期。
    ④顾骧:《乡贤胡乔木》,《炎黄春秋》,2008年第3期。
    ①蔚蓝:《长篇历史小说叙事的史诗范式——论姚雪垠的<李自成>对历史小说创作的影响》,《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2010年版。
    ②蔚蓝:《长篇历史小说叙事的史诗范式——论姚雪垠的<李自成>对历史小说创作的影响》,《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2010年版。
    ①李晴:《天京之变》,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
    ②李晴:《天京之变》,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206页。
    ①李晴:《天京之变》,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215页。
    ②李晴:《天京之变》,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268页。
    ③李晴:《天京之变》,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年版,第39页。
    ①穆书法:《慈禧西逃》,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4页。
    ②穆书法:《慈禧西逃》,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61页。
    ①穆书法:《慈禧西逃》,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85页。
    ②穆书法:《慈禧西逃》,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6页。
    ③穆书法:《慈禧西逃》,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7页。
    ①穆书法,《光绪与珍妃》,济南:山东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②穆书法,《光绪与珍妃》,济南:山东少年儿童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③高阳:《慈禧全传(系列)》,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6年版。
    ④陈辽:《高阳的慈禧观和(慈禧全传>中的慈禧》,《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6年第4期。
    ①高晓声:《李顺大造屋》,《雨花》,1979年第7期。
    ②吴炫:《新时期文学热点作品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③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林非主编:《鲁迅著作全编第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7页。
    ①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季羡林编:《胡适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46页。
    ①高晓声:《陈奂生上城》,《人民文学》,1980年第2期。
    ①高晓声:《陈奂生上城》,《人民文学》,1980年第2期。
    ①徐明旭:《调动》,《清明》,1979年第2期。
    ②杨子敏:《读<调动>》,《文艺报》,1980年第4期。
    ①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人民文学》,1979年第2期。
    ①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人民文学》,1979年第2期。
    ②张光芒:《反思的力度及其局限——重读(剪辑错了的故事)》,《名作欣赏》,2010年第12期。
    ①[唐]韩愈:《韩愈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页。
    ①刘再复:《新时期文学的主潮——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十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内容提要)》,《文学评论》,1986年第6期。
    ②李泽厚:《二十世纪中国(大陆)文艺一瞥》,选自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70页。
    ①顾骧:《乡贤胡乔木》,《炎黄春秋》,2008年第3期。
    ②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收获》,1979年第2期。
    ③郑义:《枫》,《文汇报》,1979年2月11日。
    ①宫晓:《没有被面的被子》,《湘江文艺》,1979年第1-2期。
    ①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昆仑》,1984年第6期。
    ①[苏]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黄树南等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4年版,第286页。
    ②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坟茔》,《昆仑》,1984年第6期。
    ①刘克:《飞天》,《十月》,1979年第3期。
    ①刘克:《飞天》,《十月》,1979年第3期。
    ②张贤亮:《邢老汉和狗的故事》,《朔方》,1980年第2期.
    ①宗璞:《我是谁》,《长春》,1979年第12期。
    ①金河:《重逢》,《上海文学》,1979年第4期。
    ②金河:《我为什么写(重逢)》,《上海文学》,1979年第8期。
    ①王靖:《在社会的档案里》,《电影创作》,1979年第10期。
    ②中国戏剧家协会研究室编:《剧本创作座谈会文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90页。
    ①漠雁:《迟发的稿件》,《文艺报》,1980年第9期。本文引自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掌握好文艺批评的武器——文艺评论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②戴厚英:《人啊,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80年版,第853页。
    ①谌容:《人到中年》,《收获》,1980年第1期。
    ①朱寨:《留给读者的思考——读中篇小说<人到中年>》,《文学评论》,1980年第3期。
    ①林波:《无须多弹哀思调》,《宁夏日报》,1980年9月10日。
    ②张定潭:《哀而不鉴,其哀何益》,《宁夏日报》,1980年9月21日。
    ③子扬:《灾区人民的形象和感情是这样的吗?》,《宁夏日报》,1980年9月14日。
    ④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收获》,1980年第1期。
    ①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收获》,1980年第1期。
    ①张笑天:《离离原上草》,《新苑》,1982年第2期。
    ②张笑天:《索引招惹它一回》,《江城》,1983年第4期。
    ③张笑天:《永远不忘社会主义作家的职责——关于<离离原上草)的自我批评》,《吉林日报》,1983年12月12日。
    ④张笑天:《离离原上草》,《新苑》,1982年第2期。
    ①金钟鸣:《评中篇小说<离离原上草>》,《人民日报》,1984年1月30日。
    ②张笑天:《离离原上草》,《新苑》,1982年第2期。
    ①金钟鸣:《评中篇小说<离离原上草>》,《人民日报》,1984年1月30日。
    ①王朔:《王朔访谈录》,《联合报》,1993年5月30日,转自蔡翔:《何谓文学本身》,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第166页。
    ②戴维·埃伦费尔德:《人道主义的僭妄》,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①路易·阿拉贡:《论无边的现实主义·序言》,[法]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吴岳添、胡维望,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①SandraM.Gilbert,Susan Gubar:The mad woman in the attic:the woman 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imagination, New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9o
    ①李泽厚:《二十世纪中国(大陆)文艺一瞥》,选自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2008年版,第278页。
    [1]《人民文学》编辑部.1979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选评获奖作品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2]《人民文学》编辑部.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选评获奖作品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3]《人民文学》编辑部.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选评获奖作品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4]中国作家协会.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获奖作品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5]小说选刊编辑部.1983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获奖作品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84.
    [6]中国作家协会.1984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获奖作品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85.
    [7]文艺报编辑部,人民文学编辑部.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1977-1980[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8]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1981-1982[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9]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评选获奖作品集:1983-1984[C].北京:作家出版社,1986.
    [10]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晚霞消失的时候[C].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
    [11]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公开的情书[C].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
    [12]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一个女人和一个半男人的故事[C].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
    [13]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女俘[C].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
    [14]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公开的“内参”[C].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
    [15]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鲁班的子孙[C].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
    [16]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男人的一半是女人[C].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
    [17]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黑玫瑰[C].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
    [18]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感情危机[C].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6.
    [19]王蒙,王元化.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长篇小说卷(第4-7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20]王蒙,王元化.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中篇小说卷(第9-10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21]王蒙,王元化.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短篇小说卷(第13-14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22]王蒙,王元化.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纪实文学卷1(第20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23]王蒙,王元化.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戏剧卷1(第25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24]李怡.中国新写实主义文艺作品选[C].香港:七十年杂志社,1981.
    [25]李怡,壁华.中国新写实主义文艺作品选续编[C].香港:七十年代杂志社,1980.
    [26]壁华,杨零.中国新写实主义文艺作品选三编[C].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82.
    [27]壁华,杨零.中国新写实主义文艺作品选四编[C].香港:当代文学研究社,1983.
    [28]壁华,杨零.中国新写实主义文艺作品选五编[C].香港:当代文学研究社,1985.
    [29]韦实.新十年争议作品选(1976-1986)小说卷1[C].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
    [30]韦实.新十年争议作品选(1976-1986)小说卷2[C].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
    [31]韦实.新十年争议作品选(1976-1986)小说卷3[C].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
    [32]北京市文联研究部.争鸣作品选编(第1辑)[C].1981.
    [33]北京市文联研究部.争鸣作品选编(第2辑)[C].1981.
    [34]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第1-3册)[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35]二十所高等院校《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编委会.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中)[C].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
    [36]二十所高等院校《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编委会.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上)[C].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
    [37]二十所高等院校《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编委会.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下)[c].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
    [38]王铁仙,方克强,马以鑫.新时期文学二十年精选(短篇小说卷)[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9]王铁仙,杨剑龙,刘挺生.新时期文学二十年精选(中篇小说卷)[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0]王铁仙,周斌.新时期文学二十年精选(话剧卷)[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1]王铁仙,吴欢章.新时期文学二十年精选(诗歌卷)[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42]马德俊,张学正,周相海.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上)[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
    [43]马德俊,张学正,周相海.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评(下)[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
    [44]齐峰.朦胧诗名篇鉴赏辞典[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45]洪子诚,程光炜.朦胧诗新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
    [46]王锐,罗谦怡.新时期中短篇小说资料选辑[C].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47]徐明旭.震撼人心的四篇争鸣小说[M].北京:中国建设出版社,1988.
    [48]聂鑫森.有争议的爱情:当代爱情小说精选[C].桂林:漓江出版社,1986.
    [49]肖凌燕.东方女性婚姻伦理小说选[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
    [1]丁柏铨.中国新时期文学词典[K].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
    [2]潘旭澜.新中国文学词典[K].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3]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辞典[K].武汉:武汉出版社,1996.
    [4]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5]《简明中国新文学辞典》编写组.简明中国新文学辞典[K].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
    [6]中国百科年鉴编辑部.中国百科年鉴1980[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0.
    [7]中国百科年鉴编辑部.中国百科年鉴1981[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1.
    [8]中国百科年鉴编辑部.中国百科年鉴1982[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2.
    [9]中国百科年鉴编辑部.中国百科年鉴1983[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
    [10]中国百科年鉴编辑部.中国百科年鉴1984[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11]中国百科年鉴编辑部.中国百科年鉴1985[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12]中国百科年鉴编辑部.中国百科年鉴1986[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13][美]麦克法夸尔,[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C].俞金尧,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4]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下1911-1998年[M].计秋枫,朱庆葆,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
    [15]杨继绳.中国改革年代的政治斗争[M].香港:Excellent Culture Press,2004.
    [16]张学正,丁茂远,陈公正,等.文学争鸣档案: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实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17]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新时期文艺论文选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
    [18]复旦大学中文系资料室.新时期文艺学论争资料(1976-1985)上[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19]复旦大学中文系资料室.新时期文艺学论争资料(1976-1985)下[G].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20]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1945-1999(上)[G].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2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史料选:1945-1999(下)[G].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
    [22]孔范今,施战军.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研究资料(上)[G].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23]孔范今,施战军.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研究资料(中)[G].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24]孔范今,施战军.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研究资料(下)[G].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25]王蒙,王元化.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史料·索引卷1(第29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26]王蒙,王元化.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史料·索引卷2(第30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27]王蒙,王元化.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文学理论卷1(第1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 社,2009.
    [28]王蒙,王元化.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文学理论卷2(第2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29]王蒙,王元化.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文学理论卷3(第3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30]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60年(卷3)1949-2009[C].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31]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60年(卷4)1949-2009[C].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32]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
    [33]王晓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下)[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
    [34]吴义勤,房伟,胡健玲.中国新时期小说研究资料(上)[G].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35]胡健玲,陈振华.中国新时期小说研究资料(中)[G].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36]胡健玲,王永兵.中国新时期小说研究资料(下)[G].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37]赵学勇.中国新时期报告文学研究资料[G].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38]雷达.中国新时期戏剧研究资料[G]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39]朱寨.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40]李慈健.田锐生,宋伟.当代中国文艺思想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
    [4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2]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全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3]吴秀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全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4]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45]王庆生.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6]董健,丁帆,王彬彬.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7][德]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8]唐翼明.大陆新时期文学(1977-1989)理论与批评[C].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5.
    [49]古远清.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
    [50]古远清.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
    [51]洪子诚,孟繁华.当代文学关键词[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2]吴亦文,刘龙生.新时期文艺理论论争概观[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
    [53]姚家华.朦胧诗论争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54]齐峰.朦胧诗名篇鉴赏辞典[K].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55]徐庆全.风雨送春归:新时期文坛思想解放运动记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56]刘锡诚.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57]沈太慧,陈全荣,杨志杰.1979-1983文艺论争集[C].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
    [58]杨志今,刘新风.新时期文坛风云录1978-1998(上)[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59]杨志今,刘新风.新时期文坛风云录1978-1998(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60]于可训.文学风雨四十年——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争鸣述评[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
    [61]汤学智.新时期文学热门话题[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62]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邓小平论文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63]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1.
    [64]何望贤,陆荣椿.新时期文艺理论论争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65]彭华生,钱光培.新时期作家谈创作[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
    [66]彭华生,钱光培.新时期作家创作艺术新探[M].北京市: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67]孟繁华.当代作家谈创作[C].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
    [68]吕晴飞.新时期文学十年[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8.
    [69]吕世民.新时期争鸣小说评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70]白烨.文学论争二十年[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71]滕云.新时期小说百篇评析[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5.
    [72]甘阳.八十年代文化意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3]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M].北京:三联书店,2006.
    [74]王尧.一个人的八十年代[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5]陈祖芬.八十年代看过来[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 相关著述类
    [1]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文学研究室.新时期文学六年(1976.10-1982.9)[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温儒敏,李宪瑜,贺桂梅,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璧华.中国新写实主义文艺论稿[M].香港:当代文学研究社,1984.
    [4][美]王德威.阅读当代小说(台湾·大陆·香港·海外)[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
    [5]刘柏青.日本学者中国文学研究译丛(第6辑)新时期文学专辑[C].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3.
    [6][日]近藤直子.有狼的风景:读八十年代中国文学[M].廖金球,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7]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朱寨,张炯.当代文学新潮[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9]陈信元.从台湾看大陆当代文学[M].台北:业强出版社,1989.
    [10]叶稚英.大陆当代文学扫描[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
    [11]蔡源煌.海峡两岸小说的风貌[M].台北:雅典出版社,1989.
    [12]潘旭澜,王锦园.十年文学潮流(1976-1986)[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
    [13]周玉山.大陆文艺新探[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
    [14]周玉山.大陆文艺论衡[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0.
    [15]黄发有.文学季风——中国当代文学观察[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16]黄发有.边缘的活力[C].辽宁: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17]吴俊,文学流年: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0.
    [18]滕云.八十年代文学之思[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19]吴炫.新时期文学热点作品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0]柳槐.朦胧诗赏析[C].西安:华岳文艺出版社,1988.
    [21]席扬.选择与重构——新时期文学价值论[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9.
    [22]陈剑晖.新时期文学思潮[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3]田志伟.朦胧诗纵横谈[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4]孟繁华.1978激情岁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5]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26]孟繁华.新时期文学创作评论选[C].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6.
    [27]易晖.“我”是谁——新时期小说中知识分子的身份意识研究[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
    [28]程文超.寻找一种谈论方式——“文革”后文学思绪[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29]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0]程光炜.重返八十年代[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1]杨庆祥.文学史的多重面孔:八十年代文学事件再讨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2]吴秀明.中国当代长篇历史小说的文化阐释[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33]曹文轩.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34]洪子诚,孟繁华.当代文学关键词[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5]黄子平.幸存者的文学[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1.
    [36]贺桂梅.“新启蒙”知识档案——8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7]贺桂梅.人文学的想象力——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与文学问题[M].开封市: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38][日]相浦杲.考证·比较·鉴赏——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9]张放.大陆新时期小说论[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
    [40]朱水涌.文化冲突与文学嬗变——新时期文学思潮史论[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
    [41]汤学智.生命的环链——新时期文学流程透视(1978-1999年)[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42]闫晶明.学子书斋十年流变——新时期文学侧面观[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43]姚鹤鸣.理性的追踪——新时期文学批评论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44]吴玉杰,宋玉书.冲突与互动新时期文学与大众传媒研究[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
    [45]程文超.寻找一种谈论方式--“文革”后文学思绪[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
    [46]梁云.中国当代新诗潮论[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
    [47]曾繁仁.中国新时期文艺学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8]杜卫.走出审美城:新时期文学审美论的批判性解读[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49]周屏.新时期文艺简论[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0.
    [50]何来西.新时期文学思潮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85.
    [51]李复威.新时期文学面面观[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9.
    [52]黄伟宗.新时期文艺论辩[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
    [53]姚鹤鸣.在历史的秋千架上:中国新时期文学回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54]姚鹤鸣.理性的追踪——新时期文学批评论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55]吴家荣.新时期文学思潮史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
    [56]张韧.新时期文学现象[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57]王先霈,于可训.80年代中国通俗文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58]徐国源.中国朦胧诗派研究[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
    [1][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法]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M].吕一民,顾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4][美]马克·里拉.当知识分子遇到政治[M].邓晓菁,王笑红,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5][美]爱德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M].单德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6][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7][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8][法]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M].王美华,于沛,译.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9][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0][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政治无意识作为社会象征行为的叙事[M].王逢振,陈永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1][美]詹姆斯·S.布朗,斯科特·D.雅布洛.实用文学研究导论[M].罗长青,毕光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王彬彬.却顾所来径:八十年代文学批评思考之一[D].复旦大学:复旦大学,1991.
    [2]贺仲明.八十年代作家文化心态研究[D].南京大学:南京大学,1999.
    [3]叶立文.增长与繁荣—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小说中的先锋话语[D].武汉大学:武汉大学,2001.
    [4]汪跃华.别无选择的寻找:八十年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话语叙事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001.
    [5]闫月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的进程[D].暨南大学:暨南大学,2002.
    [6]方贤绪.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80年代小说研究[D].苏州大学:苏州大学,2003.
    [7]王芳.80年代小说与西方荒诞思潮[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8]翟红.论80年代中国先锋小说的语言实验[D].苏州大学:苏州大学,2004.
    [9]李秀金.日常生活和新时期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2005.
    [10]李建国.无望的轮回——新时期文学历史叙事的历史观[D].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2006.
    [111初清华.新时期文学场域研究——以知识社会学为视点[D].苏州大学:苏州大学,2006.
    [12]赵黎波.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启蒙话语研究[D].复旦大学:复旦大学,2007.
    [13]王军宁.生态视野中的新时期文学研究[D].浙江大学:浙江大学,2007.
    [141刘洪霞.七、八十年代之交文学“争鸣”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2008.
    [151黄旭.文学政治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激进主义[D].复旦大学:复旦大学,2008.
    [16]晋海学.险滩中的夜航——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派”小说历程[D].南开大学:南开大学,2009.
    [17]刘骥鹏.革命中的启蒙困境——20世纪30-80年代左翼启蒙派文艺思潮研究[D].河南大学:河南大学,2009.
    [181王晓恒.五四乡土小说与八十年代寻根文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吉林大学,2009.
    [19]谢雪花.困顿与寻找——身份认同和审美现代性阐释视野中的80年代小说[D].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2009.
    [20]童娣.论1990年代以来小说对“80年代”的叙述[D].南京大学:南京大学,2009.
    [1]黄子平.关于“伪现代派”及其批评[J].北京文学,1988(02).
    [2]鲁枢元.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N].文艺报,1986-10-18.
    [31周克芹.八十年代农村题材展望[J].当代文坛,1984,(6).
    [4]范伯群.沙漠正想吞食绿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学的困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4).
    [5]毛崇杰.八十年代审美意识的变异[J].文艺理论与批评,1986,(2).
    [6]花建.80年代中国文艺学方法更新的趋势[J].文艺理论研究,1989,(4).
    [7]刘再复.论八十年代文学批评的文体革命[J].文学评论,1989,(1).
    [8]张志忠.一九八五:新的转机——《八十年代中篇小说》节选[J].文艺评论,1989,(6).
    [9]北大举行研讨会——如何评价“后新时期文学”怎样尽快走出80年代文学的旧格局[J].戏剧文学,1992,(11).
    [10]程文超.对“需要修补的世界”的独特言说——八十年代文学批评中现代主义话语回顾[J].文学评论,1993,(5).
    [11]梅朵.八十年代的文论回顾[J].文艺理论研究,1994,(1).
    [12]郭力.喧嚣与平静:——八十年代后期文学现象评析[J].文艺评论,1996,(6).
    [13]贺志刚,宗匠,李建盛,等.天真的时代译解:论“伤痕文学”——理论视界中的八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之一[J].南方文坛,1996,(1).
    [14]李建盛,冯艳冰.传统文化的文学误读:论“寻根文学”——理论视界中的八十年代中国文学论之四[J].南方文坛,1996,(4).
    [15]李建盛,冯艳冰.范式突围与意义放逐:论“先锋小说”——理论视界中的八十年代中国文学之五[J].南方文坛,1996,(5).
    [16]朱立元.怎样看待八十年代的“西学热”[J].文史哲,1996,(1).
    [17]陈骏涛.文学批评: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J].南方文坛,1997,(5).
    [18]孟繁华.东方风情与生活寓言——80年代的文学想象与文化批判[J].文艺争鸣,1997,(4).
    [19]南帆.八十年代与“主体问题”[J].当代作家评论,1998,(5).
    [20]张旭东.重访八十年代[J].读书,1998,(2).
    [211陶东风.80年代中国文艺学主流话语的反思[J].学习与探索,1999,(2).
    [22]贺仲明.否定中的溃退与背离:八十年代精神之一种嬗变——以张炜为例[J].文艺争鸣,2000,(3).
    [23]於可训.论八十年代文学的若干叙述视角[J].文学评论,2000,(5).
    [24]董之林.从容中的焦虑与焦虑中的从容——沈从文创作与80年代部分“寻根小说”之比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25]张欣.20世纪80年代通俗文学热点及意义[J].沈阳大学学报,2001,(1).
    [26]庄锡华.80年代人性人道主义的两次讨论[J].文艺争鸣,2001,(5).
    [27]王尧.在潮流之中与潮流之外——以八十年代初期的汪曾祺为中心[J].当代作家评论,2004,(4).
    [28]程光炜.“人道主义”讨论:一个未完成的文学预案——重返80年代文学史之四[J].南方文坛,2005,(5).
    [29]程光炜.经典的颠覆与再建——重返八十年代文学史之二[J].当代作家评论,2005,(3).
    [30]程光炜.怎样对“新时期文学”做历史定位?——重返八十年代文学史之一[J].当代作家评论,2005,(3).
    [31]程光炜.文学的紧张——《公开的情书》、《飞天》与八十年代“主流文学”[J].南方文坛,2006,(6).
    [32]李陀.另一个八十年代[J].读书,2006,(10).
    [33]李新宇.如何反思80年代?[J].文艺争鸣,2006,(1).
    [34]毕光明.精神的八十年代[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35]程光炜.文学史与八十年代“主流文学”[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36]韩毓海.李泽厚、刘再复、甘阳对我们时代的影响——八十年代的反思与继承[J].当代作家评论,2010,(2).
    [37]贺桂梅.“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文学性”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的发生[J].山东社会科学,2007,(2).
    [38]李杨.重返八十年代:为何重返以及如何重返——就“八十年代文学研究”接受人大研究生访谈[J].当代作家评论,2007,(1).
    [39]王尧.“重返八十年代”与当代文学史论述[J].江海学刊,2007,(5).
    [40]白亮.“向内转”与八十年代文学的知识谱系——对新时期文学“向内转”的再认识[J].当代文坛,2008,(3).
    [41]程光炜.当代文学在80年代的“转型”[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42]南帆.八十年代:多义的启蒙[J].文学评论,2008,(5).
    [43]任南南.元话语:八十年代文化语境中的“救亡压倒启蒙”[J].当代文坛,2008,(2).
    [44]贺桂梅.80年代作为“方法”[J].文艺争鸣,2010,(1).
    [45]洪子诚.“作为方法”的“八十年代”[J].文艺研究,2010,(2).
    [46]王学典.“八十年代”是怎样被“重构”的?——若干相关论作简评[J].中国图书评论,2010,(2).
    [47]王尧.冲突、妥协与选择——关于“八十年代文学”复杂性的思考[J].文艺研究,2010,(2).
    [48]吴圣刚.80年代的文学批评——以《文学评论》为中心[J].文艺争鸣,2010,(5).
    [49]阎秋霞.“重返八十年代”与知识分子的精神焦虑[J].文艺争鸣,2010,(7).
    [50]王研.丁帆、王彬彬:顾彬先生,你忽略了八十年代[N].辽宁日报,2010-01-1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