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网络政治文化的逻辑、结构与功能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网络政治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类参与政治的行为方式,更改变了人类的政治思维方式,使政治思想获得极大解放。网络技术促进了传统政治文化优化升级。打破了原先严密的政治信息控制藩篱,使政治认知纵深发展;改变了原先单一的政治情感,使政治情感趋于复杂化;改变了原先政治评价的片面性和主观性,提升了政治评价的能力。网络技术从认知、情感和评价三个方面全方位地重塑了网络时代的政治文化。
     网络技术对政治文化的影响如此深刻,但尚未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网络政治文化的研究尚未真正启动,主要表现在“网络政治文化”概念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网络政治文化的研究尚未上升到系统化和全面化的水平,仍处于支离破碎和浅尝辄止的阶段。本文试图利用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网络政治文化的逻辑、结构和功能进行剖析,从中发现网络政治文化的内在逻辑和外在作用方式,探索发展和完善网络政治文化的途径与方法。
     本研究由导论、主体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导论部分重点分析了本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认为任由网络政治的自发发展无法实现网络民主,更无法作用于现实民主,而需要从网络政治文化建设上去实现当代政治文化价值的再凝聚,从政治思想上引导政治行为的根本性改变,真正实现虚拟世界对现实世界民主的影响。此外,以夹叙夹议的方式论述了本研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和采用的理论工具。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发现和对后来网络政治文化研究的启示和借鉴。主体分五个章节分别论述了网络政治文化产生发展的原因和动力、网络政治文化的内在逻辑、网络政治文化的结构关系、网络政治文化的外在功能和网络政治文化建设五个方面。
     首先,网络政治文化的出场。网络政治的出场回答了网络政治文化是什么的问题和网络政治文化产生发展的原因和动力。本文将网络政治文化界定为网络政治、现实政治和互联网技术三者在人的主观意识层面的综合映射,将网络政治文化巧妙地嵌入了政治系统的研究中来。网络政治文化不是无缘之物,其产生发展由多重因素决定。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因素是网络政治文化发展的决定性因子,网络技术和网络规制是制约性因子。紧接着分析了网络政治文化产生的动力机制,认为传统政治系统自我难以克服痼疾,需要在外在因素刺激下才能革新。而网络技术特性与政治需求不谋而合,因此网络政治及网络政治文化应运而生。
     其次,网络政治文化的结构功能。从逻辑、结构和功能上对网络政治文化进行由内而外的系统分析。逻辑分析部分从虚拟与现实互动的角度分析了网络政治文化的形成原因、形成发展过程和实践逻辑,网络政治文化的作用机理在这个过程中得以明朗化;结构部分从网络政治文化的物理结构、主体结构和权力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网络资源分配和使用能力差异造成的政治不平等问题;功能部分从网络政治文化对政治系统影响的角度分析,认为网络政治文化对政治系统有变革、维持和指导的功能。
     最后,网络政治文化建设。从制度建设、法律建设、道德建设、主体建设和技术建设五个方面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网络政治文化建设和完善的发展方向或对策建议。制度建设和法律建设作为发展文化的硬性措施,可以为文化发展提供外在规约,引导文化发展方向;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最高境界,也是本文的重中之重;主体建设是从网络政治参与者的角度提出网络政治文化建设的具体建议,更具针对性;技术建设虽然置于最后论述,但是技术建设非常重要。技术问题的解决往往可以使前面其他方面建设遭遇的问题迎刃而解。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标在于明确网络政治文化建设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而是一个由以政府为主导的全社会主动建构的过程。网络政治文化有其双面性,因此需要在熟悉其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因势利导,遏制其消极面的发展,而将其积极面充分激活,从而建立起有助于现实社会秩序和谐发展的网络政治文化。
The advent of the era of cyber politics has changed not only the behavioral patternalso the mode of thinking by which human beings participate in political affairs, whichhas liberating the political thoughts.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promoting and updating thetraditional political culture. Firstly, it knocked down the tight fence of politicalinformation control to make political cognition develop into depth. Secondly, itswitched the original single political emotion into multi-variant complicate politicalemotions. Thirdly, it altered subjective and one-sided political evaluation, and improvedthe ability of political evaluation. Internet technology reshaped the political culture innetwork society through the three orientations of political cognition, political emotionand political evaluation.
     Although political is the significant part in contemporary politics, it has not gotenough attention from academia. The study on political culture in cyberspace just is atthe very beginning.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culture in cyberspace" has not yet beenformed congruously, the study, still in the fragmented and tasted stage, has not yetreached th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al level. The doctoral dissertation adopt themethod of the construction-function analysis to dissect the logic, structure and functionto get the knowledge of inner logic and outer effect of political culture in cyberspace,and explore the ways or approaches of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politicalculture in cyberspace.
     The study consists of the introduction, main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part analyzes the origin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The basic idea is that thespontaneous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s able to realize cyber-democracy,more unable to impact on real democracy, unless it adapt the element of political cultureand re-condensation the culture value. It is the fundamental way cyber world affects reality to change the political behavior through political culture. Next, narrate andcomment the theoretical basis concerned in this study. The conclusion part summarizes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enlightenment and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f politicalculture in cyberspace. The main body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respectivelydiscussing the reason and motivation of develop and study political culture incyberspace, the inherent logic, the structure, the fun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political culture in cyberspace.
     The chapter one is that political culture comes into the arena of history, whichanswers the questions of that what is the political culture in cyberspace, and why itcomes out. The definition of political culture in cyberspace this study gives is that is thecollective map of online politics, offline politics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in people’s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which cleverly embeds the political culture in cyberspace intothe political system. Multiple factors affect the appear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political culture in cyberspace. The decisive factors are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ofpolitics and economy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ircumstance, and Internettechnology and Internet law is conditional factors. Followed by the analysis of thedynamic mechanism of political culture in cyberspace, from which the author gets theresult is that traditional political system hardly overcomes the chronic malady by itself,and needs external factors’ stimulate. Coincidentall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ettechnology are rightly consistent with the political demands, so cyber-politics andpolitical culture in cyberspace emerges at the right moment.
     The next three chapters are about the structure-function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incyberspace which analyze the inside and outside systematically form its logic, structureand function. The logic part explains the reaso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thepractical logics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cyberspace. Thestructure part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olitical inequality and unbalancedInternet resource allocation from the three aspects the physical structure, the subjectstructure and power structure. The function part presents the change, maintain andguidance function of political culture in cyberspace to the whole political system.
     The last chapter gives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political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thecyberspace. The systematical suggestion includes the five parts of institution, law,morality, subject and technology. As the rigid measures, the institution and law couldprovide external regulations to guide the orientation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cyberspace. The morality is the core and highest state of the political culture, and also isthe top priority. The subjects respect would provide the very concrete measures. The lastbut not least is improving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becaus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byothers respects are never troubles if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is advanced well.
     The significance and goals of this study i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culturein cyberspace is not a spontaneous process, but is an initiatively process of thegovernment-led construction. 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cyberspace has two-sided effect, sowe should capitalize on the trend to curb the negative side and activate the positive sideon the basis of being familiar with its development law, so as to establish a goodpolitical culture in the cyberspace to conduce to the realistic social order harmoniously.
引文
①[美]布鲁斯·宾伯:《信息与美国民主:技术在政治权力演化中的作用》,刘钢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中文序。
    ①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②[美]迈克尔·布林特:《政治文化的谱系》,卢春龙、袁倩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总序第1页。
    ③参见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马殿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②Robert E.Agger: The Civic Culture: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by Gabriel A. Almond;Sidney Verba,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9, No.4(Mar.,1965), pp.439-442.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马殿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74页。
    ①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页。
    ②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页。
    ③[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马殿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1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31页。
    ②中国学术界对政治文化概念的界定:“一、政治心理层面说,认为政治文化仅仅是政治体系的心理方面,指的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所共有的政治态度、信仰、情感、价值等。二、政治心理与政治理论层面综合说,把政治文化理解为政治的主观因素,既包括政治心理、政治价值,也包括政治思想、政治理论,它的现形式有理论形态、心理趋向和情感倾向等。三、政治心理、政治理论与政治制度层面综合说,认为政治文化不仅包括政治态度、信、情感等心理方面,还应包括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本文基本倾向于第三种观点。因为就社会政治体系而言,政治文化是观念和体制统一体,包括政治观念文化和政治制度文化两方面。观念和体制的统一,构筑了现代公民的政治生活方式,体现了现代社会的观念取向、为模式和制度导向。”参见:郑博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理念》,《理论界》2008年第6期。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马殿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②在帕森斯的著作《行动的一般意义》一书中,帕森斯把“行动”(action)描述为“在一种社会意义背景下活动者指向一系列对象的主观导向(subjective orientation)。这些对象本身可以是非社会的(如自然对象或积累起来的文化资源)或社会的(个体或集体活动者)。一个活动者指向这些对象是满足选择。因此,这些选择因行动者的认知导向(有关这些对象的知识)、情感导向(涉及对象的情感)和评价导向(用于做出以上选择的标准、价值和规范)而成为可能。”T. Parsons and E. Shils: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1,pp4-5.转引自: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
    ③G. Almond and S. Verba: The Civic Culture: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1963, p.14.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7页。
    ②政治效能感不同于政治能力,政治效能感是属于政治态度范畴,而政治能力属于政治行动范畴。
    ③[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马殿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7页。
    ④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
    ⑤俞吾金:《马克思的权力诠释学及其当代意义》,《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5期。
    ⑥哈罗德,拉斯韦尔和亚伯拉罕·卡普兰:《权力与社会》,耶鲁大学出版社,1950年。选自罗伯特·A·达尔普:《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6页。
    ①[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黄锫坚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1版。
    ①俞吾金认为“生存境遇”是指“作为后发国家,必然处于历史大错位的状态下,从而也必然处于价值大错位的状态下”,所谓的“本质性的发展趋向”指“市场经济、市民社会和现代民主国家”,“主导性价值”意指现代性价值,而“扰动性价值”是指前现代性价值和后现代性价值。参见俞吾金、汤勤:《比较文化研究的前提性反思》,《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第12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8页。
    ③苏颖:《网络乌托邦、网络帝国与网络共和国:网络政治传播系统的权力解构与极权倾向的探悉》,《研究生法学》2009年第24卷第5期。
    ④参见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5页。
    ①引自[美]艾伦·艾萨克:《政治学:范围与方法》,郑永年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1页。
    ②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南开大学,2010年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学位论文。
    ①朱艳仙:《网络政治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9卷第5期。
    ②姚大志:《哈贝马斯:交往活动理论及其问题》,《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6期。
    ①M. Heidegger. 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Harper&Row Publishers, Ine,1977, p.5.
    ②“座架”概念来源于海德格尔的话。座架(gestell/enframing),这种“座架”既体现出人对自然或物的强行控制,也体现出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控制和整个人性的物化。引自俞吾金:《现代化:一个批评性的反思》,《人文杂志》2000年第5期。
    ③钟林:《现代性的危机与拯救——谈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3卷第3期。
    ①[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97页。
    ①参见赵春丽:《网络政治参与:协商民主的新形式》,《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②张浩:《主体意识与理性精神:中国政治发展的文化资源》,2012年第33卷第6期。
    ③Francis Fukuyama. The Great Disruption—Human Nature and The Reconstitution of Social Order.2000, p.167.
    ④张康之:《论政府的社会秩序供给》,《东南学术》2001年第6期。
    ⑤参见张康之:《论政府的社会秩序供给》,《东南学术》2001年第6期。
    ①哈耶克·弗里德里希·冯:《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卷),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512页。
    ②[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主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99页。
    ①Hayek,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 pp.159-160.引自邓正来:《哈耶克社会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页。
    ②高献忠、何明升:《网络秩序的生成机制:从分层演化到共生演化》,《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8期。
    ③邓正来:《哈耶克社会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页。
    ④王国伟:《建构性社会秩序与自发性社会秩序的融合——弗朗西斯·福山的社会秩序观述评》,《新疆社科论坛》2010年第4期。
    ⑤张康之:《论政府的社会秩序供给》,《东南学术》2001年第6期。
    ①“当因某种力量导致了符号能指与所指分离时,由符号能指与所指联系着的人类思维与现实社会就出现了断裂,人的思维中就可能形成与社会实体性秩序状况不一致的秩序镜像,笔者称其为象征性社会秩序”。引自闫闯:《象征性社会秩序探究》,《晋阳学刊》2012年第5期。
    ①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267页.
    ②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计算机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269页。
    ③[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33页。
    ④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刘钢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①参见[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②[美]詹姆斯·E凯茨、罗纳德·E·莱斯:《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25页。
    ③[美]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产生知识》,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④[美]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产生知识》,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⑤[美]詹姆斯·E凯茨、罗纳德·E·莱斯:《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3页。
    ①[意]卢西亚诺·弗洛里迪主编:《计算机与信息哲学导论》,刘钢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94页。
    ②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③“云”、“钟”的提法是研究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哲学的段永朝工程师结合目前计算机流行概念“云计算”“云存储”和波普尔在其著作《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收录的他的一篇名为“云与钟”的演讲,对网络社会存在和发展逻辑的概括。“波普尔用‘云’这个词来概括那些不规则的运动、看上去毫无规律可言的生物种群的行为、人的心理活动、湍流的水、难以预测的股票市场曲线等,总之这类事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像天边的云彩一样,变幻莫测。‘钟’则象征确定性、精确、可拆解成更加细小的组成部分,这意味着严格遵从某种内在的规律,它的行为是完全可知的、可以预测的、可以掌控的”。引自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①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序言第XVI。
    ②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刘钢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序言第1页。
    ③毛牧然,陈凡:《论网络技术的价值二重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版,第77页。
    ①参见韩金玉、彭思琦:《对迪尔凯姆社会事实的思考》,《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10期。
    ②[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11年版,序言第III页。
    ①[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11年版,第23、26页。
    ①“贫困人口”是李普塞特使用的概念和研究对象,本文所指“贫困人口”特指社会中实际上和被认为在社会财富享有和政治权力拥有上被剥夺的人,并非特质某一阶层或者团体。
    ②[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11年版,第31页。
    ③[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④[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11年版,第331页。
    ①[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11年版,第47、48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版,序言第III页。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版,序言第IV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③[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①胡宗山:《政治学研究方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7页。
    ①朱喜坤:《构建中国新型政治文化体系的路径选择》,《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5期。
    ②唐杰:《网络冲击传统政治文化》,《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③刘彤、赵学琳:《网络化趋势对我国政治文化的影响》,《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④叶敏、唐亚林:《论我国网络政治文化的理性化建构》,《新视野》2009年第4期。
    ⑤李斌:《论网络政治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淮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月第28卷。
    ⑥Hasen A. Ayed.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in the Political Culture (a field study)[J]. Journal of SocialScience,2005,(1):3.
    ①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58页。
    ②Michael Gurevitch, Stephen Coleman and Jay G. Blumler. Political communication-Old and New MediaRelationships[J]. An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625, The End of Televison?Its Impact on the World (So Far)(Sep.,2009), pp.164-181.
    ③胡善德:《浅谈网络政治视野中的民主建设》,《岭南学刊》2008年第6期。
    ④高宪春:《论web2.0时代“去中心化”对网络文化的影响》,《济宁学院学报》2011年第32卷第4期。
    ①The culture of connectivity: a critical history of social media by Jose van dijck.<46%Kindle>
    ②[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郑波、武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70页。
    ③[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郑波、武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74页。
    ①李斌:《论网络政治文化的内涵、特征及功能》,《淮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8卷。
    ②转引自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86页。
    ③杨嵘均:《论虚拟公共领域对公民政治意识与政治心理的影响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形塑》,《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4期。
    ①杨嵘均:《论虚拟公共领域对公民政治意识与政治心理的影响及其对政治生活的形塑》,《政治学研究》2011年第4期。
    ②王堃、张扩振:《网络民意的困境与出路》,《学术界》2012年总第172期。
    ③“政治亚文化是指在一个政治体系中,存在着这么一批人,他们的政治导向显然有别与该文化中的大多数,或至少有别于统治地位的政治导向”。W. Rosenbaum: Political Culture, p151.引自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9页。
    ①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
    ①该组数据全部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数据库. http://www.stats.gov.cn/tjsj/.引用时间:2014-02-09.
    ②[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①Shanthi Kalathil and Taylor Boas, The Internet and State Control in Authoritarian Regime: China, Cuba, and theCounterrevolution,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2003.
    ①1972年下半年出版的激进的黑客报纸《人民的伙伴电脑》中的宣言,引自段永朝:《互联网:破碎化生存》,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②1977年问世的第一台“苹果电脑”
    ③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23页。
    ④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①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8页。
    ②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8页。
    ③孙关宏:《政治学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①Juan J. Linz.“An Authoritarian Reginme Spain”[A]. in Erik A llardt and Stein Rpkkan, eds,Mass PoliticsSti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C]. New York: Free Press,1970.引自孙代尧:《威权政体及其转型:理论模型和研究途径》,《文史哲》2013年第5期。
    ①骆莉:《东南亚国家威权主义政治模式形成的原因分析》,《当代亚太》2000年第1期。
    ②“东亚五国一区政治发展研究”课题组:《东亚民主转型的经验解释——东亚五国一区政治发展调研报告之一》,《文化纵横》2010年第5期。
    ①任一雄:《关于东亚威权政体的争议与思考》,《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1期。
    ②冯秀文:《世界政治史研究中的威权主义及其历史定位——以拉丁美洲为例》,《世界历史》2005年第2期。
    ③虽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针对个人的需求的分析,但本文认为将其运用于对国家发展的需要的分析也不无道理。
    ④张鑫:《当代东亚威权主义模式体制性疲劳分析》,《国际观察》2003年第1期。
    ①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
    ②操纵性说服和理性说服是达尔在分析政治影响力时,“说服”的两种形式。在操纵性说服中,人不被当做目的,而是被当做手段,工具或臣仆,其道德水准低于理性说服,但在哲学和意识形态的论述中,常以伟大的目的为理由来证明本质上坏的手段是合理的。达尔认为操纵性说服、权力、强制、武力的威胁和运用是政治生活中常见的方面。参见罗伯特·达尔:《现代性分析》,王沪宁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58、59、65页。
    ③参见[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主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1-198页。
    ④[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0页。
    ⑤[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40页。
    ①张鑫:《当代东亚威权主义模式体制性疲劳分析》,《国际观察》2003年第1期。
    ②许开轶:《东亚威权政治转型的动因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第6期。
    ①[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②[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20页。
    ①何永红:《立宪主义声音的一种侧听:对民主主义的历史省思》,《现代法学》2005年第27卷第6期。
    ②参见Pericles’ F unreal Oration, in Thucydides, The Peloponnesian War, p145.
    ③叶剑锋:《现实民主的描述性建构:论罗伯特·达尔的现实民主观》,《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5期。
    ①参见[英]约翰·密尔:《论自由》,上海: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②Reinhard Bendix, Max Weber: An Intellectual Portrait (New York: Doubleday&Co., Inc.,1960), P49.引自[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7页。
    ③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④[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⑤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8页。
    ①[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6页。
    ②[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7页。这里的“议会制政治”可以理解为“代议制政治”,因为代议制包括西方的议会制和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话语体系中将议会制等同于代议制。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第35页。
    ①陈尧:《从参与到协商:当代参与型民主理论之前景》,《学术月刊》2006年第38卷。
    ①尹冬华:《互联网能带来“民主”吗?——对近十年西方学界争议的一个概括》,《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期。
    ②Geoffry Taubman. A Not-So World Wide Web: The Internet, China and the Challenges to Non-democratic Rule[J].Political Commubication,1998,(15), pp.255-272.
    ③Chiristopher R. Kedzie. Commincation and Democracy: Coincident Revolutions and the Emegrent Dictator’sDilemma [M]. Santa Monica, CA: RAND,1997.
    ④David C.. Compert. Right Makes Might: Freedom and Power in the Information Age [Z]. http://www.rand.Org/publication/MR/MR1016/MR1016. Chap3. Pdf1998.
    ⑤阿拉伯·希伊和曼纽尔·卡斯特.从媒体政治到网络政治:因特网与政治进程.引自[美]曼纽尔·卡斯特主编:《网络社会:跨文化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99-421页。
    ⑥Rachel Gong. Internet Politics and State Media Control: Candidate Weblogs in Malaysi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Vol.54. No.2(Fall2011), pp.307-328.
    ①[美]马莎·科塔姆,贝思·迪茨-尤勒,埃琳娜·马斯特斯等:《政治心理学》,胡勇、陈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58页。
    ②在信息的处理中寻求一致性的内驱力有一些重要的政治后果。仅仅接受符合期望的信息,会导致人们错过重要的信息。对信息加以解释以使它符合人们的期望而不是符合某一客观的可能性,这种做法会导致冲突的加剧。
    ①黄旭、傅国春:《论网络对政治的影响》,《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3卷第5期。
    ②Fisker, S (1998). Stereotyping, Prejudice, and discrimination. In D. T. Gilbert, S. T. Fisker,&G. Lindrey (Eds),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4thed., Vol.2, pp.357-411). New York: McGraw-Hill.
    ③[美]马莎·科塔姆,贝思·迪茨-尤勒,埃琳娜·马斯特斯等:《政治心理学》,胡勇、陈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75页。
    ①楚成亚、徐艳玲:《变迁、分化与整合: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实证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5、46页。
    ①参见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2页。
    ②Michael Gurevitch, Stephen Coleman and Jay G. Blumler. Political communication-Old and New MediaRelationships[J]. An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Vol.625, The End of Televison?Its Impact on the World (So Far)(Sep.,2009), pp.164-181.
    ①[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黄锫坚译,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75页。
    ①田磊:《网络:离民主还有多远?》, http://opinion.nfdaily.cn/content/2009-03/16/content_4989226.htm.引用时间:2013-08-17.
    ②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①于建嵘:《寻找重构中国政治的力量:信息技术与民众抗议行为》,2010年4月9日在香港大学的演讲。
    ②本文所指“极端和过激是目前网络事件得以解决的关键”是对目前现实的一个描述,是在诉求表达不能满足的特定时期的一种异化的现象,而非网络事件得以解决的真正原因。
    ③杨国斌:《悲情与戏谑:网络事件中的情感动员》,《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年第9期。
    ④Klandermans, Bert.1989b.“Grievance Interpretation and Success Expectation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Protest”. Social Behavior4:121-22.
    ①段永朝:《互联网:破碎化生存》,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第97页。
    ②谢金林:《情感与网络抗争动员——基于湖北“石首事件”的个案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9卷第1期。
    ③刘军:《虚拟实践及其现实际遇》,《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④唐魁玉:《心、身体与互联网——一种虚拟世界心灵哲学的解释》,《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23卷第10期。
    ①刘军:《虚拟实践及其现实际遇》,《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
    ①Garrett, R. K.(2006). Protest in an information society: A review of literature on social movements and new ICTs.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ociety,9(2),202–224.
    ②杨柳:《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互动模式分析》,《新西部》2010年第24期。
    ③林斌:《虚拟中的身份与现实》;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222页。
    ④盛志宏:《自我节制:网络传播中手中的伦理选择》,《学术论坛》2007年第8期。
    ①胡泳:《从共享、合作到集体行动》,《中国企业家》2009年第6期。
    ②冯建华、周林刚:《西方集体行动理论的四种取向》,《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①曾鹏:《群体网络与集体行动生发的可能性》,《浙江学刊》2009年第1期。
    ①[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5页。
    ②[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精英的兴衰》刘北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③杨国斌:《悲情与戏谑:网络事件中的情感动员》,《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年第9期。
    ④[美]斯蒂芬·李特约翰:《人类传播理论》,史安斌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0页。
    ⑤协同过滤是指网站通过信息的同类收集和网址链接,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容易导致信息的“窄化”,转引自郭小安:《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功能及其限度》《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4卷第5期。
    ⑥“信息茧房”和”群体极化”都是桑斯坦提出的概念,信息茧房指,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那种原已存在的倾向性,通过群体的作用而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引自[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
    ①陶蕴芳:《网络社会中群体政治认同机制的发生及引导》,《中州学刊》2012年第1期。
    ②[美]帕特里夏·华莱士:《互联网心理学》,谢影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
    ③黄小茹、马杰:《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与政府角色定位初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主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01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63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4页。
    ③[美]阿尔文·托夫勒:《力量的转移——临近21世纪的知识、财富与权力》,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348页。
    ①[美]阿尔文·托夫勒:《权力的转移》,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版,第174页。
    ②[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郑波、武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63页。
    ③托马斯·L·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何帆等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④Castell. Manuel.2001. The Internet Galax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irkman, Geoffrey S., Peter K. Cornelius,Jeffrey D. Sachs and Klaus Schwab. eds.2002. Global Information Techology Report2001-2001. OxfordUniversity Press; Mosaic Group.1998. The global Diffusion of the Internet Project: An Initial Inductive Study.www.agsd.com/gdi97/gdi97.html; Nirris, Pippa.2001. Digital Divide: Civic Engagement, Information Poverty,and the Internet Worldwid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gers, Everett M.2001.“The Digital Divide.”Convergence7(4):96-111.
    ①[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67页。
    ②Mauro F. Guillen and Sandra L. Suarez. Explaining the Global Digital Divide: Economic, Political andSociological Drivers of Cross-National Internet Use. Social Forces, Vol.84, No.2(Dec.,2005), pp.681-708;Castell. Manuel.2001. The Internet Galax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③World Internet Users Statistics Usage and world Population Stats. 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htm275-282.
    ①魏明革:《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帝国主义及应对》,《当代传播》2011年第1期。
    ②魏明革:《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帝国主义及应对》,《当代传播》2011年第1期。
    ③流经美国是指大多数互联网数据都要流经美国,即使是别的两个国家之间的数据交流也要经过美国中转一下。
    ④段永朝:《互联网:破碎化生存》,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自序XII
    ⑤[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第68页。
    ①第31此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htm.引用日期:2013-06-27.
    ②昌灏:《信息分化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党政论坛》2009年10月号。
    ①昌灏:《信息分化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党政论坛》2009年10月号。
    ②[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年4月版,第69页。
    ③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人口统计数据库,男性人口69.068万人,女性人口65.667万人。http://data.stats.gov.cn/search/keywordlist2;jsessionid=74614FBB4D6F171971D1DC7A3D29774B?keyword=人口.引用时间:2013-12-05.
    ①楚成亚、徐艳玲:《变迁、分化与整合: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实证研究》,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4页,表1-2-4。
    ②除特殊标注外,本段数据均来源于《第31茨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t20130115_38508.htm.引用日期:2013-06-27.
    ①[美]罗伯特·基欧汉和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6页。
    ①Robert W. McChesney. Corporate media and the Threat to Democracy. Seven Stories Press. New York. P.7.
    ②李伟:《群体性事件的舆论引导研究综述》,《理论导刊》2012年第10期。
    ③Robert W. McChesney. Rich Media, Poor Democracy.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Illinois.1999,pp.187-188.
    ④文化的一致性概念来源于英文中的culture integrity,其包含尊重文化中诚实、正直,完整和廉正等诸多品质,在中文没有与之对应的词语,因此,本文以“文化的一致性”来囊括其丰富内涵。
    ①Nicco Mele. The end of Big: How The Internet Makes David The New Goliath. ST. Martin’s Press. NewYork,p.122.
    ①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页。
    ②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8页。
    ①王力勇:《网络并不必然带来民主》,《学习时报》2009年3月9日。
    ②陶文昭:《互联网上的民粹主义思潮》,《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5期。
    ①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②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1页。
    ①张猛:《传媒数字化发展及其运营现状分析》,《青年记者》2006年第20期。
    ②参见李斌:《论网络政治中的政治主体》,《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6月第27卷。
    ①参见王金水:《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机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4版,第15页。
    ②李名亮:《微博、公共知识分析与话语权力》,《学术界》2012年第6期。
    ①周裕琼:《真实的谎言:抵制家乐福事件中的新媒体谣言分析》,《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年总第9期。
    ①参见:李景鹏:《试论政治权力的特征和结构》,《政治学研究》1987年第4期。
    ②王江燕:《冲击与重塑:网络文化下的政治向心力》,《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②[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四版),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41页。
    ③Kenneth Watz.“The Myth of Interdependence” in Charles Kindleberger(ed). Th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Cambridge, Mass: MIT Press,1970).
    ①[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59页。
    ②受控训练是罗伯特·达尔在研究政治影响力时提出的影响力方式之一。受控训练是先前说服和诱导的产物,受控训练是一种习惯的养成过程。不养成习惯性反应,社会就不可能发展,因此每一个社会都存在大量受训控制的因素。事实也许是,极大多数持久的影响力关系中都有某些受训控制的成分。罗伯特·A·达尔:《现代政治分析》,王沪宁、陈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③经济实力,是指政府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低失业、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和高增长)方面的成就一方面为政府合法性提高物质保障,另一方面为政府权力手段提高经济支持。
    ④Samuel P.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New York: Simon andSchuster,1996)
    ①“当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奖会使政治权力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扬弃权力主体与客体的分裂现象,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间的主动意志施加与主动意志接受的关系将内在于网络技术更新发展的全过程,这为政治权力最终真正成为纯粹的公共权力从而辩证地回归社会(人民)创造契机。”选自叶海涛:《政治权力的社会化与网络技术的兴起——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学海》2007年第4期。
    ②[美]布鲁斯·宾伯:《信息与美国民主:技术在政治权力演化中的作用》,刘钢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版中文序。
    ③[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第三版)》,门洪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64页。
    ①崔子修:《微观视域中的网络政治图谱》,《前沿》2010年第13期。
    ②王荔:《网络技术对权力变移的影响》,《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③参见[美]布鲁斯·宾伯:《信息与美国民主:技术在政治权力演化中的作用》,刘钢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版。
    ①[美]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变迁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罗飞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②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4页。
    ①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页。
    ②李艳丽:《张力与互动:政治亚文化对政治稳定的积极功能分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①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页。
    ①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7页。
    ②温志强、孙文静:《和谐的政治文化:功能与构建》,《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5卷第6期。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②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7-178页。
    ③赵振江、李宁:《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保定学院学报》2011年第24卷第6期。
    ④见Walter Lippmann, The Public Philosophy (Boston, Little Brown,1995), esp. p.42.他给公共利益下的定义是:“当人们能看得清楚,想的合理,行动起来不谋自理而乐善好施时,他们自己所选择的就是公共利益。”
    ⑤[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页。
    ⑥[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①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4页。
    ②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5页。
    ③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5页。
    ④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5页。
    ①参见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页。
    ①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5页。
    ②俞可平:《中国离“善治”有多远——“治理与善治”学术笔谈》,《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9期。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①万俊人:《“和谐社会”及其道德基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1期。
    ①《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8/c_125717075.htm.引用时间:2014-01-14.
    ①[美]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②[美]T·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03页。
    ③[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9年版,第103页。
    ①[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上海世纪出版社集团2009年版,第103页。
    ①《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11813615.html.引用时间:2014-02-12.
    ①在网络空间中,代码及其运行机制决定了软件和硬件设施的运行逻辑,代码就是网络空间中的“法律”。引自时飞:《网络空间的政治架构——评劳伦斯·莱斯<格代码及网络空间的其他法律>》,《北大法学评论》2008年第1期。
    ①马民虎:《网络安全:法律的困惑与对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①参见上官丕亮:《构建和谐社会的宪法保障》,《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②齐爱民、刘颖:《网络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①邹晓玫:《网络权利冲突的法律功能研究》,《法制博览》2013年第9期。
    ①刘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思考》,《使命与发展——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文集》,2011年8月17日中国会议。
    ①万俊人:《“和谐社会”及道德基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1期。
    ②周健:《制度与角色互动: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研究的一个视角》,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政治学理论博士学位论文。
    ③王小锡、李志祥:《公民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④张彭松、李磊:《市场经济的合理性及其文化限度》,《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2卷第3期。
    ①武经伟、高萍美:《公民社会的人文发展——中国公民社会的道德文化与政治生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17页。
    ②赵景来:《关于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问题研究述要》,《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第6卷第3期。
    ③赵景来:《关于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问题研究述要》,《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第6卷第3期。
    ①此观点来自于马克思对人类形态的划分。“马克思认为,人性是随着历史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环境决定着人在经济活动中的本性。他从人的自身发展出发,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三大社会形态:人的依赖关系是第一大社会形态,与此相联系的是自然经济,这种社会形态中的人没有独立性,生产能力不强,生产力水平低下;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社会形态,与此相联系的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这种社会形态中的人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是以人对物的依赖为前提的,人对物的依赖,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为人本身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以个人全面发展为基础的自由个性是第三大社会形态,与此相联系的是产品经济,在这种社会形态中,由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人也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和比较充分的自由”出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②汪荣有:《当代中国经济伦理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3页。
    ③武经伟、高萍美:《公民社会的人文发展:中国公民社会的道德文化与政治生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0页。
    ④法律权利或法律道德是指一种实有的权利与义务,而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是一种应有权利与义务。
    ①赵景来:《关于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问题研究述要》,《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年第6卷第3期。
    ②林修果:《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契约精神》,《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①本文认为依靠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保障个人间交易的公平和实现事也是一种契约精神,而且是道德契约精神。
    ②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7页。
    ①徐丛青:《论“私人话语”适当回归私人领域》,《现代传播》2002年第3期。
    ②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93页。
    ③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2页。
    ④王伟、蔡小平:《道德建设三十年概论》,《伦理学研究》2008年第6期。
    ①[加]文森特·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黄典林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81页。
    ②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71页。
    ③韩经太:《省鉴与传习: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与现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04页。
    ①唐凯麟:《儒家传统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河北学刊》2008年第6期。
    ②武经伟、高萍美:《公民社会的人文发展:中国公民社会的道德文化与政治生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138页。
    ①邬焜:《网络文化中的价值冲突》,《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5期。
    ①清华大学政府发言人制度课题组:《新闻发布与新闻执政的紧迫性》,《新闻记者》2005年1月。
    ①范杰臣:《从多国网路内容管制政策谈台湾网路规范发展方向》,《资讯社会研究》2002年1月。
    ②Larry Irvin. Introduction to Privacy and Self-Regul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http://www. ntia. doc.gov/reports/privacu/intro. htm
    ③David A. Gavin “Can Industry Self–Regulation Work”,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25,1983.
    ④张显龙:《互联网环境下的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内部参阅》(人民日报)2013年第28期。
    ①Ostrom E. A Behavioral Approach to the Rational Choice Theory of Collective Action [J]. The American PoliticalScience Review,1998,92(1):473-507.
    ①戴烽、王学发:《增强媒体公信力的社会制度建设》,《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①[美]托马斯·J·约翰逊,芭芭拉·K·凯:《互联网与传统媒介信息可信度的比较》,《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5期。
    ②Kenneth Janda, Jeffrey M. Berry, Jerry Goldman. The Challenge of Democracy.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Boston, New York.1999,166.
    ③朱伟:《信息碎片时代,传统媒体有作为[J]》,《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第1期。
    ①[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
    ①将政府网络舆论工作称作“笑面虎”,是指日常政务微博与网友“有来有往”,“如同朋友”,但是遇到一些关键问题、敏感的事件,却常常选择单方面“自圆其说”或“沉默是金”,视网友如“大敌”,这被网友成为“露出本性”。摘自人民日报社主管、人民网主办的《网络舆情》2013年第37期“舆情观察之人民舆评”栏目。
    ①孔繁斌:《社会管理体制的包容性改革——从思想基础到行动方案》,《人民论坛》(学术前沿),http://www.rmlt.com.cn/2013/0308/65015.shtml.
    ②[美]罗伯特·阿克塞尔德罗:《对策中的制胜之道:合作的进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7-107页。转自周晓丽、党秀云的《西方国家的社会治理:机制、理念及其启示》,《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10期。
    ①吴贵生、王毅主编:《技术创新管理》(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①李孟刚:《国家信息安全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60页。
    ①参见张坤、徐安凤:《网络环境下有害信息的识别与过滤技术》,《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年第9期。
    [1]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2]金太军、王庆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8月版。
    [3]武经伟、高萍美:《公民社会的人文发展:中国公民社会的道德文化与政治生态》,上海三联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4]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版。
    [5]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4年7月版。
    [6]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7]史达:《政府网络与网络政治——多维视角的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版。
    [8]张皋彤:《网络法——关于因特网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版。
    [9]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中信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10]胡书东:《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版。
    [11]易中天:《帝国的惆怅——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与人性》,文匯出版社,2005年8月版。
    [12]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13]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4月版。
    [14]钟忠:《中国互联网治理问题研究》,金城出版社,2010年1月版。
    [15]喻国明、欧亚、张佰明、王斌:《微博——一种新传播形态的考察影响力模型和社会性应用》,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年5月版。
    [16]丁俊杰、张树庭:《网络舆情及突发公共事件——危机管理经典案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17]邱林川、陈韬文:《新媒体事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版。
    [18]何显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及应急处置——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学林出版社,2010年10月版。
    [19]李孟刚:《国家信息安全问题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20]许颖:《媒介融合的轨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1]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22]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
    [23]张康之:《论伦理精神》,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版。
    [24]张显龙:《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信息安全战略》,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版。
    [25][荷]霍文、[澳]维克特:《信息技术与道德哲学》,赵迎欢等译,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
    [26][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7][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2月版。
    [28][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东方出版社,2008年2月版。
    [29][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王卓君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7月版。
    [30][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10年1月版。
    [31][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新华出版社,2010年1月版。
    [32][美]西摩·马丁·李普赛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8月版。
    [33][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年11月版。
    [34][美]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权力与相互依赖》,门洪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
    [35][美]迈克尔·布林特:《政治文化的谱系》,卢春龙、袁倩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8月版。
    [36][美]迈克尔·桑德尔:《公正该如何是好?》,朱慧玲译,中信出版社,2011年5月版。
    [37][美]迈克尔·桑德尔:《公共哲学:政治中的道德问题》,朱东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
    [38][美]托比·米勒:《文化研究指南》,王晓路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39][澳]马克·吉布森:《文化与权力——文化研究史》,王加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版。
    [40][英]齐格蒙特·鲍曼:《作为实践的文化》,郑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版。
    [41][英]特瑞·伊戈尔顿:《文化的观念》,万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42][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常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7月版。
    [43][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丁田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1月版。
    [44][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张乐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45][英]马修·阿诺德:《文化与无政府状态》,韩敏中译,三联书店,2008年10月版。
    [46][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译,三联书店,1988年5月版。
    [47][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2月版。
    [48][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盛杨燕、周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1月版。
    [49][美]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毕竞悦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10月版。
    [50][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郑波、武炜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6月版。
    [51][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周凯译,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1月版。
    [52][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夏铸九、黄慧琦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9月版。
    [53][美]杰弗里·斯蒂伯:《我们改变了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改变了我们》,李昕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54][美]尼尔·波斯曼:《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何道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55][英]亚当·乔伊森:《网络行为心理学——虚拟世界与真实生活》,魏玲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10年9月版。
    [56][美]安德鲁·基恩:《网民的狂欢——关于互联网弊端的反思》,丁德良译,南海出版公司,2010年3月版。
    [57][加]文森特·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黄典林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版。
    [58][英]菲利普·鲍尔:《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暴永宁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7月版。
    [59][荷]约斯·德·穆尔:《赛博空间的奥德赛——走向虚拟本体论与人类学》,麦永雄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
    [60][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华夏出版社,2010年4月版。
    [61][美]迈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刘刚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版。
    [62][英]弗兰克·韦伯斯特:《信息社会理论(第三版)》,曹晋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
    [63][美]詹姆斯·E.凯茨、罗纳德·E.莱丝:《互联网使用的社会影响》,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7年6月版。
    [64][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在汉、舒逊译,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7年7月版。
    [65][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66][英]约翰·穆勒著:《功利主义》,徐大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
    [67][美]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逾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68][美]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吕明、陈红雯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2月。
    [69][德]乌尔里希·贝克、[英]安东尼·吉登斯、[英]斯科特·拉什:《自反性现代化》,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版。
    [70][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祝建华、武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2月版。
    [71][法]瓦·利奥塔:《后现代道德》,莫伟民、伭晓迪译,学林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72][英]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张汝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月版。
    [73][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瞿铁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2月版。
    [74][美]欧文·拉兹洛:《系统、结构和经验》,李创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2月版。
    [75][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社,2008年7月版。
    [76][美]J.C.亚历山大:《新功能主义及其后》,彭牧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77][美]劳伦斯·莱斯格:《代码——塑造网络空间的法律》,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78]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79][美]巴拉巴西:《爆发:大数据时代预见未来的新思维》,马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李琴:《黄皮书:出版的政治文化语境》,《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年第1期。
    [2]张立涛、綦振法:《“五位一体”的网络舆论监控体系研究》,《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7期。
    [3]史波:《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内在演变机理研究》,《情报杂志》2002年第4期。
    [4]史波:《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及策略研究》,《实践研究》2010年第7期。
    [5]冯丹、雷雳、廉思:《“蚁族”青年网络行为的特点及成因》,《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2期。
    [6]朱丘祥:《试论信息化时代正确引导网络舆论的法律保障机制之完善》,《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7]谈国新、方一:《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8]方付建、王国华、徐晓琳:《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片面化呈现”的形成机理》,《情报杂志》2010年第4期。
    [9]李海鹏:《不同社会结构对政治文化的影响——以美、日两国为例》,《国外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10]谢佳:《参与型政治文化与公民政治教育的实践模式探索》,《探索》2010年第2期。
    [11]顾丽梅:《网络参与与政府治理创新之思考》,《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7期。
    [12]王向民:《网络暴政:蒙面人的自由行动》,《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6期。
    [13]胡宗仁:《网络参与下的政府行为选择》,《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1期。
    [14]漆国生、王琳:《网络参与对公共政策公信力提升的影响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7期。
    [15]周敏、王莹:《从地方网络论坛舆情生成看网络问政的新模式》,《新媒体研究》2010年第7期。
    [16]成剑英:《网络舆论监督:特点、难点与对策》,《求实》2010年4月。
    [17]丁菊玲、勒中坚、王根生:《我国网络舆情危机预警研究探讨》,《情报杂志》2010年第10期。
    [18]李弼程、林琛、郭志刚:《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探讨》,《情报杂志》2010年第7期。
    [19]田卉、柯惠新:《网络环境下的舆论形成模式及调理过分析》,《新闻学与传播学》2010年第1期。
    [20]蒋玮:《正确设置议题,引导网络舆论》,《中国编辑》2010年1月。
    [21]黄永林、喻发胜、王晓红:《中国社会转型期网络舆论的生成原因》,《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22]谢金林:《网络舆论的政府治理:理念、策略与行动》,《理论探讨》2010年第2期。
    [23]王达梅:《网络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24]谢山河、左功叶、周黎:《网络舆情中的社会安全隐患研究》,《求实》2010年7月。
    [25]李玉梅、徐畅、马思思:《网络舆论危机应急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情报科学》2010年第7期。
    [26]孙晓晖:《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执政公信力的流失及其防范——基于社会动员的分析视角》,《理论与改革》2010年4月。
    [27]薛瑞汉:《网络监督面临的新问题及路径选择》,《新视野》2010年1月。
    [28]“网络舆论的检测与安全研究”课题组:《网络传播与网络舆论的生成及其特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29]李尚旗:《从民间到政府:网络反腐的路径分析》,《理论探索》2010年第3期。
    [30]刘圣中:《廉政信用机制:网络时代反腐倡廉的模式创新》,《求实》2010年第4期。
    [31]曾润喜、陈强、赵峰:《网络舆情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的影响与作用》,《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第13期。
    [32]谢从高:《从政治文化看联邦主义在近代中国失败的必然性》,《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5期。
    [33]何丽群:《点击率对网络媒介公信力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东岳论丛》2010年第6期。
    [34]王笑楠:《对网络恶搞现象的文化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35]鲍海波、王蓓蓓:《媒介文化语境下的网络恶搞及其双向归置》,《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36]黄少华、袁梦遥、郁太维:《对网络社会的跨学科探索——第一届IEEE网络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37]赵泽洪、陈侨予:《公共决策中网络民意影响力的生成与发展》,《探索》2010年第3期。
    [38]姚伟钧、彭桂芳:《构建网路文化安全的理论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39]赵洋、孙祯祥、张家年:《构建无障碍网络环境的价值取向演进及启示》,《理论与探索》2010年第4期。
    [40]李志宏、王海燕、白雪:《基于网络媒介的突发性公共危机信息传播和管理对策研究》,《公共管理学报》2010年第1期。
    [41]傅慧芳:《公民网络参政需求的增长与制度回应的博弈》,《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42]杨成虎:《公众网络参与若干问题探析》,《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43]尹冬华:《幻觉与现实:互联网在中国的民主功能——基于西方文献的述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1期。
    [44]相清平:《述略与建议:近年来国内网络政治参与研究》,《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
    [45]徐晓琳、王子文:《关于把握网络舆情主导权问题研究》,《管理世界》2010年第4期。
    [46]宋石男:《互联网与公共领域构建——以web2.0时代的网络意见领袖为例》,《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47]罗依平、覃事顺:《论网络民意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领导与管理》2010年2期。
    [48]李纲、甘停、寇广增:《基于文本情感分析的网络推手识别》,《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第4期。
    [49]吕宁:《伦理与法律: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的冲突与平衡》,《求实》2010年第3期。
    [50]瞿磊:《论宽容的政治价值与社会转型期政治文化的调适》,《学术论坛》2010年第1期。
    [51]李艳丽:《张力与互动:政治亚文化对政治稳定的积极功能分析》,《中国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52]史婷婷:《论儒家伦理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塑造》,《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年第4期。
    [53]李风燕、刘贤喜、薛宗珑:《浅论网络自由的控制策略》,《网络财富》2009年11月。
    [54]罗昕:《美国“网络中立”争论:在接入控制与开放之间》,《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3期。
    [55]解学芳:《论网络文化产业的特征》,《学术论坛》2010年第6期。
    [56]宋齐慧:《网络文化产业——新的文化经济增长点》,《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57]黄蜺、郝亚芬:《社会心理视阈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教育》2010年7月。
    [58]杜军林:《认同与建构:论西北少数民族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探索》2010年第2期。
    [59]彭美、夏燕:《全球化视野中的网络社会及其法律建构问题》,《学术论坛》2010年第5期。
    [60]王冰:《前市场中的“弱参与”:虚拟社会网络的联结矛盾》,《中国出版》2010年5月。
    [61]徐世甫:《主体技术·拟象·公共领域——论虚拟社区》,《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62]倪荫林:《试析网络生活的自由主义隐忧及其危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63]孟盈:《疏离还是拓展——网络社会初级群体社会关系分析》,《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64]陈力丹:《谈谈网络管理的几个基本理念》,《现代传播》2010年第4期。
    [65]李金龙、黄峤:《挑战与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下的政府信息管理》,《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1期。
    [66]谈国新、方一:《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67]李建新:《网络表达所致民事侵权在归责时的价值衡量》,《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68]沈逸:《网络安全与中美安全关系中的非传统因素》,《国际论坛》2010年第4期。
    [69]刘霞、刘晖:《网络“悯弱”舆论之对话和对峙》,《学术界》2010年4月。
    [70]魏星河、刘加夫、聂贝妮:《我国公民网络参政兴起的特点、原因及影响》,《求实》2010年5月。
    [71]陶文昭:《推进民主政治:网络公民社会的定位》,《探索与争鸣》2010年6月。
    [72]曹雪娜:《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理论探讨》2010年第4期。
    [73]王太钧:《网络大众化背景下的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求实》2010年4月。
    [74]汤志伟、彭志华、张会平:《网络公共危机信息可信度的实证研究》,《情报杂志》2010年第7期。
    [75]林世芳:《网络空间中主体想象力的境遇》,《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76]邓希泉:《网络集群行为的主要特征及其发生机制研究》,《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1月。
    [77]杜俊飞、魏娟:《网络集群的政治社会学:本质、类型与效用》,《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78]邓忆瑞:《网路环境下信息扩散的模式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第8期。
    [79]陈联俊:《网络社会中公民意识个体发生机制的归因分析》,《理论与改革》2010年3月。
    [80]陈联俊:《网络社会中公民意识的缺失与培养》,《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81]彭小英:《网络社会话语认知的多维向度》,《理论探索》2010年1月。
    [82]熊萍:《网络人际传播中符号活力的回归与超越》,《求实》2010年5月。
    [83]李元书:《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与功能》,《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2期。
    [84]卜建华:《网络民主主义思潮对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85]卜建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功能探析》,《东岳论丛》2010年第4期。
    [86]陶建新:《网络民意与执政能力建设探析》,《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87]陈斯华:《网络媒体叙事学研究的思考》,《现代传播》2010年第5期。
    [88]余秀才:《网络舆论场的构成及其研究方法探析——论述西方学者的“场”论对中国网络舆论场研究带来的启示》,《现代传播》2010年第5期。
    [89]刘杰、梁荣、张砥:《网络诱致突发事件:概念、特征和处置》,《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2期。
    [90]徐敬宏:《网络隐私权保护:域外模式述评及我国模式探索》,《理论与探索》2010年第5期。
    [91]黄卫星:《网络言论优化管理的基本理念》,《中州学刊》2010年第1期。
    [92]夏自军:《网络言论:自由与管理适度平衡》,《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6月。
    [93]盛新德:《网络虚拟世界的伦理冲突与文化考量》,《求实》2010年5月。
    [94]杨瑞坤:《网络信息传播的自发性及其规制策略》,《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95]周裕琼:《网络新谣言研究——以胡斌“替身”说为例》,《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96]杜俊飞:《网络新闻中的政治与民生》,《新媒体》2010年第1期。
    [97]胡菡菡:《网络新闻评论:媒介建构与公共领域生成》,《新闻记者》2010年第4期。
    [98]侯迎忠:《网络新闻发言人刍议》,《现代传播》2010年第5期。
    [99]胡凯、王灵芝:《网络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学术论坛》2010年第3期。
    [100]吴毅君:《网络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话、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10年第4期。
    [101]徐世甫:《网络文化:技术与文化的后现代联姻》,《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102]檀有志:《网络外交:美国公共外交的一件新式武器》,《国际论坛》2010年1月。
    [103]钟志凌:《网络思潮的传播规律与合理性调控研究》,《学术论坛》2010年第4期。
    [104]王彬彬:《网络时代政府革新的三个视点》,《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105]段兴利、邱德均:《一种对网络社会的社会学反思》,《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06]姚引良、刘波、汪应洛:《网络治理理论在地方政府公共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及其对行政体制改的启示》,《人文杂志》2010年第1期。
    [107]杜俊飞:《网络政治的问题与主义——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译序》,《当代传播》2010年第3期。
    [108]郑萍、金春义:《网络政治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影响作用探析》,《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109]陈元中:《执政文化与政治文化关系析论》,《学术论坛》2010年第6期。
    [110]葛荃、贾乾初、刘坤:《张之洞政治人格刍议——基于政治文化的视角》,《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11]周晶晶:《对技术价值负载的伦理反思》,《云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12]段伟文:《技术的价值负载与伦理反思》,《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8期。
    [1]Almond, Gabriel A.(1956). Comparative Political Systems. The Journal ofPolitics,18(3),391-409. doi:10.2307/2127255
    [2]Almond, Gabriel A.(1964).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9(3),418-419. doi:10.2307/2091488
    [3]Almond, Gabriel A.(1977). review:Rational Legitimacy: A Theory of PoliticalSupport by Ronald Rogowski.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71(1),330-332.doi:10.2307/1956987
    [4]Almond, Gabriel A.(1988). The Return to the State. The American PoliticalScience Review,82(3),853-874. doi:10.2307/1962495
    [5]Almond, Gabriel A.(2004). Who Lost the Chicago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Perspectives on Politics,2(1),91-93. doi:10.2307/3688343
    [6]Bekafigo, Marija Anna,&McBride, Allan.(2013). Who Tweets About Politics?: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Twitter Users During the2011Gubernatorial Elections. SocialScience Computer Review,31(5),625-643. doi:10.1177/0894439313490405
    [7]Bimber, B.(2001). Information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 in America: Thesearch for effect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Political ResearchQuarterly,54(1),53-67. doi:10.2307/449207
    [8]Bimber, Bruce.(2013). Rebooting American Politics: The Internet Revolution.Political Communication,30(1),170-174. doi:10.1080/10584609.2013.749621
    [9]Bobo, L.,&Gilliam, F. D.(1990). Race, Socio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BlackEmpowemen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84(2),377-393. doi:10.2307/1963525
    [10]Bond, Robert M., Fariss, Christopher J., Jones, Jason J., Kramer, Adamd I.,Marlow, Cameron, Settle, Jaime E.,&Fowler, James H.(2012). A61-million-personexperiment in social influence and political mobilization. Nature,489(7415),295-298.doi:10.1038/nature11421
    [11]Borge, Rosa, Sofia Cardenal, Ana,&Malpica, Claudia.(2012). The Impct ofthe Internet 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Revisiting the Role of Political Interest.Arbor-Ciencia Pensamiento Y Cultura,188(756),733-750. doi:10.3989/arbor.2012.756n4008
    [12]Boulianne, Shelley.(2009). Does Internet Use Affect Engagement? AMeta-Analysis of Research. Political Communication,26(2),193-211. doi:10.1080/10584600902854363
    [13]Choucri, Nazli,&Clark, David D.(2013). Who controls cyberspace? Bulletinof the Atomic Scientists,69(5),21-31. doi:10.1177/0096340213501370
    [14]Craig, S. C., Kane, J. G.,&Gainous, J.(2005). Issue-related learning in agubernatorial campaign: A panel study. Political Communication,22(4),483-503. doi:10.1080/10584600500311501
    [15]Elwood, Sarah,&Leszczynski, Agnieszka.(2013). New spatial media, newknowledge politics.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38(4),544-559.doi:10.1111/j.1475-5661.2012.00543.x
    [16]Golbeck, Jennifer, Grimes, Justin M.,&Rogers, Anthony.(2010). Twitter Useby the US Congres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Technology,61(8),1612-1621. doi:10.1002/asi.21344
    [17]Gregor, A. James.(1971). Theory, Metatheory,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Comparative Politics,3(4),575-585. doi:10.2307/421264
    [18]Groshek, Jacob,&Al-Rawi, Ahmed.(2013). Public Sentiment and CriticalFraming in Social Media Content During the2012US Presidential Campaign. SocialScience Computer Review,31(5),563-576. doi:10.1177/0894439313490401
    [19]Hargittai, Eszter,&Litt, Eden.(2011). The tweet smell of celebrity success:Explaining variation in Twitter adoption among a diverse group of young adults. NewMedia&Society,13(5),824-842. doi:10.1177/1461444811405805
    [20]Hargittai, Eszter,&Litt, Eden.(2012). Becoming a Tweep How prior onlineexperiences influence Twitter us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ociety,15(5),680-702. doi:10.1080/1369118x.2012.666256
    [21]Hargittai, Eszter,&Shaw, Aaron.(2013). Digitally Savvy Citizenship: TheRole of Internet Skills and Engagement in Young Adult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roundthe2008Presidential Election. Journal of Broadcasting&Electronic Media,57(2),115-134. doi:10.1080/08838151.2013.787079
    [22]Holsti, Ole R.(1992). Public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 Challenges to theAlmond-Lippmann Consensus Mershon Series: Research Programs and Debates.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36(4),439-466. doi:10.2307/2600734
    [23]Karpf, David.(2012).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ethods in Internet Time.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ociety,15(5),639-661. doi:10.1080/1369118x.2012.665468
    [24]Katz, J. E.(1998). Struggle in cyberspace: Fact and friction on the World WideWeb.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560,194-199.doi:10.1177/0002716298560001015
    [25]Kluckhohn, Clyde.(1955). Politics, History, and Psychology. World Politics,8(1),112-123. doi:10.2307/2009100
    [26]Kraus, Wolfgang H.(1960). Science,131(3414),1662-1664. doi:10.2307/1705095
    [27]Kunda, Z.(1990). The Case for Motivated Reason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108(3),480-498. doi:10.1037//0033-2909.108.3.480
    [28]Lai, G.,&Wong, O.(2002). The tie effect on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thespread of a commercial rumor in Hong Kong. Social Networks,24(1),49-75. doi:10.1016/s0378-8733(01)00050-8
    [29]Larsson, Anders Olof.(2011). Interactive to me-interactive to you? A studyof use and appreciation of interactivity on Swedish newspaper websites. New Media&Society,13(7),1180-1197. doi:10.1177/1461444811401254
    [30]Lord, C. G., Ross, L.,&Lepper, M. R.(1979). Biased Assimilation andAttitude Polarization-Effetcts of Prior Theories on Subsequently considered evidenc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37(11),2098-2109. doi:10.1037/0022-3514.37.11.2098
    [31]Marwick, Alice E.,&Boyd, Danah.(2011). I tweet honestly, I tweetpassionately: Twitter users, context collapse, and the imagined audience. New Media&Society,13(1),114-133. doi:10.1177/1461444810365313
    [32]McNeal, R. S., Tolbert, C. J., Mossberger, K.,&Dotterweich, L. J.(2003).Innovating in digital government in the American states. Social Science Quarterly,84(1),52-70. doi:10.1111/1540-6237.00140
    [33]Metzger, Miriam J., Flanagin, Andrew J.,&Medders, Ryan B.(2010). Socialand Heuristic Approaches to Credibility Evaluation Onlin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60(3),413-439. doi:10.1111/j.1460-2466.2010.01488.x
    [34]Miller, Sarah A.(2013). In defense of danger: Sex, schools and the politics ofdiscourse. Sexualities,16(5-6),604-621. doi:10.1177/1363460713487365
    [35]Munro, G. D., Ditto, P. H., Lockhart, L. K., Fagerlin, A., Gready, M.,&Peterson, E.(2002). Biased assimilation of sociopolitical arguments: Evaluating the1996US presidential debate. Basic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4(1),15-26. doi:10.1207/153248302753439038
    [36]Nam, Taewoo.(2012). Dual effects of the internet on political activism:Reinforcing and mobilizing.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9(1), S90-S97. doi:10.1016/j.giq.2011.08.010
    [37]Oser, Jennifer, Hooghe, Marc,&Marien, Sofie.(2013). Is Online ParticipationDistinct from Offline Participation? A Latent Class Analysis of Participation Types andTheir Stratification.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66(1),91-101. doi:10.1177/1065912912436695
    [38]Portes, A.(1998). Social Capital: 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modern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4,1-24. doi:10.1146/annurev.soc.24.1.1
    [39]Pye, Lucian W.(1965).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nals of the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358,1-13. doi:10.2307/1036351
    [40]Redlawsk, D. P.(2002). Hot cognition or cool consideration? Testing theeffects of motivated reasoning on political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Politics,64(4),1021-1044.
    [41]Robbin, Alice,&Buente, Wayne.(2008). Internet Information andCommunication Behavior During a Political Moment: The Iraq War, March2003.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59(14),2210-2231. doi:10.1002/asi.20925
    [42]Rosnow, R. L.(1980). Psychology of Rumor Reconsidered. PsychologicalBulletin,87(3),578-591. doi:10.1037/0033-2909.87.3.578
    [43]Rosnow, R. L.(1991). Inside Rumor-A Personal Journey. AmericanPsychologist,46(5),484-496. doi:10.1037//0003-066x.46.5.484
    [44]Russett, Bruce M.(1964). Strategies for Comparing Nations. The Journal ofConflict Resolution,8(2),166-170. doi:10.2307/172642
    [45]Schlozman, Kay Lehman, Verba, Sidney,&Brady, Henry E.(2010). Weaponof the Strong? Participatory Inequality and the Internet.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8(2),487-509. doi:10.1017/s1537592710001210
    [46]Schwarz, N.(1998). Warmer and more social: Recent developments incognitive social psych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4,239-264. doi:10.1146/annurev.soc.24.1.239
    [47]Schwarz, N.(1999). Self-reports-How the questions shape the answers.American Psychologist,54(2),93-105. doi:10.1037//0003-066x.54.2.93
    [48]Shah, D. V., Kwak, N.,&Holbert, R. L.(2001)."Connecting" and"disconnecting" with civic life: Patterns of Internet use and the production of socialcapital. Political Communication,18(2),141-162. doi:10.1080/105846001750322952
    [49]Singham, A. W.(1961).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Areas. Social andEconomic Studies,10(3),364-370. doi:10.2307/27853638
    [50]Slater, Michael D.(2007). Reinforcing spirals: The mutual influence of mediaselectivity and media effects and their impact on individual behavior and social identity.Communication Theory,17(3),281-303. doi:10.1111/j.1468-2885.2007.00296.x
    [51]Stempel, Cah, Hargrove, Thomas,&Stempel, Guldo H., III.(2007). Media use,social structure, and belief in9/11conspiracy theories. 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 Quarterly,84(2),353-372.
    [52]Taber, C. S.,&Lodge, M.(2006). Motivated skepticism in the evaluation ofpolitical belief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50(3),755-769. doi:10.1111/j.1540-5907.2006.00214.x
    [53]Tolbert, C. J.,&McNeal, R. S.(2003). Unraveling the effects of the Internet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56(2),175-185. doi:10.2307/3219896
    [54]Tumasjan, Andranik, Sprenger, Timm O., Sandner, Philipp G.,&Welpe,Isabell M.(2011). Election Forecasts With Twitter: How140Characters Reflect thePolitical Landscape.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29(4),402-418. doi:10.1177/0894439310386557
    [55]Wallerstein, Immanuel.(1972). Contemporary Sociology,1(2),113-114. doi:10.2307/2062811
    [56]Weber, L. M., Loumakis, A.,&Bergman, J.(2003). Who participates and why?An analysis of citizens on the Internet and the mass public. Social Science ComputerReview,21(1),26-42. doi:10.1177/0894439302238969
    [57]Weeks, Brian,&Southwell, Brian.(2010). The Symbiosis of News Coverageand Aggregate Online Search Behavior: Obama, Rumors, and Presidential Politics.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13(4),341-360. doi:10.1080/15205430903470532
    [58]Wojcieszak, Magdalena E.,&Mutz, Diana C.(2009). Online Groups andPolitical Discourse: Do Online Discussion Spaces Facilitate Exposure to PoliticalDisagreement?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59(1),40-U49. doi:10.1111/j.1460-2466.2008.01403.x
    [59]Xenos, Michael,&Moy, Patricia.(2007). Direct and differential effects of theInternet on political and civic engagement.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57(4),704-U133.doi:10.1111/j.1460-2466.2007.00364.x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