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经济核算原理在现代制造业定量研究中的应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经济核算原理既是一个思想丰富的理论体系,又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方法论体系。与此同时,发展现代制造业是当今时代发展背景下着眼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因此根据现代制造业的发展特点,开发出一套科学的方法来加强对现代制造业的定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经济核算原理在现代制造业中的交叉应用进行了系统地方法论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分别详细地对经济核算原理与现代制造业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从现有文献来看,现有研究成果缺乏对核算原理进行系统的拓展性应用研究,因此经济核算原理具有很大的开发应用价值;而对现代制造业的研究,特别是定量研究方面基本处于空白的阶段,这也恰恰为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研究领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章构建了现代制造业生产要素消耗核算的方法论体系。在重新审视现代制造业生产要素的内涵与外延的基础之上,界定了生产要素消耗核算的核算主体和核算范围,进而提出了生产要素消耗数据收集的一种新方法。同时,分别对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和环境要素进行了账户构建与矩阵设计,并设计了相应的基本预测模型。
     第三章系统设计了现代制造业可持续效益增长核算模型。提出了现代制造业可持续效益的基本概念;通过回顾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历史轨迹,详细剖析了制度对现代制造业可持续效益增长的作用机制,同时依据现代制造业生产要素消耗核算研究的基本思想,建立了现代制造业可持续效益增长核算模型,并对其理论含义进行了阐释。
     第四章比较了现有测度现代制造业集聚程度的常用方法,拓展并延伸了相关系数的统计内涵与经济意义,构建出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现代制造业集聚程度测度的新方法,即集聚R系数法,并通过四个方面的应用对其可靠性进行了实践检验。
     第五章对现代制造业结构类型进行了系统划分,并针对不同结构类型的特点,提出了应用价值很高的三种测度方法,即列联表分析、对应分析和方差分析,并对它们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阐述。与此同时,分别利用上述三种方法对现代制造业对应结构和结构演变进行了度量。
     第六章系统阐释了现代制造业的遴选技术。在分析遴选的基本过程的基础之上,详细阐述了计量分值技术、功效系数技术、模糊数学赋权法、标准差赋权法、综合集成赋权法、线性加权综合法和非线性加权综合法的基本原理。同时根据战略性支撑制造业的特征,通过选取合适的遴选技术对战略性支撑制造业遴选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同时根据文中的不足和和尚待研究的问题提出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本文既拓展了经济核算原理的应用范围,又丰富了现代制造业定量研究中的方法论体系,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经济核算原理与现代制造业之间的交叉应用研究,还有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现代制造业发展的特点和内在规律。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The principle of national accounting is a theory system rich in thought and is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having widespread application value. At the sametim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is the major strategic choice underthe background of the present times.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ingfeatures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developing a set of scientific methods tostrengthen the quantitative study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has a vital significance.Based on this, the cross application of the national accounting principle in themodern manufacturing was studied systematically. The paper consists of sevenchapters.
     Chapter1respectively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e nationalaccounting and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in detail. From the existing literature, itwas lack of expanding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principle of national accountingsystematically, so the principle of national accounting would have the great valueof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basically, the quantitativeresearch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was in the blank stage. Therefore, it alsoprovided a broad field of the study.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the chapter putforward the research framework.
     Chapter2constructed the methodology system of accounting the consumption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of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Based upon re-examining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of the modernmanufacturing, the chapter defined the subject and scope of the accounting of theconsumption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basic idea of samplingtechniques, it put forward a new path measuring the consumption of factors ofproduction. In the meantime, making use of the principle of the account and thematrix, it designed accounts and matrices of the accounting of the consumption offactors of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ed models forecasting the consumption offactors of production.
     Chapter3designed the accounting model of the sustainable benefit growth of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systematically. The chapter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thesustainable benefit growth of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And by reviewing the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t analyzed the actionmechanism of the system for the sustainable benefit growth of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In the meanwhil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basic thought, it built theaccounting model of the sustainable benefit growth of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and explained the model.
     Chapter4compared the existing methods measur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modern manufacturing and expanded and extended the statistic connotation andeconomic significance of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hereby it constructed analternative method measur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namely the coefficient of Concentration R and its reliability was tested by practicethrough the application in the four aspects.
     Chapter5divided the structure of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systematically.With respect to the different structures, the chapter came up with three methodswith high application value, namely, contingency table analysis, correspondenceanalysis and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analyzed their basic principle in detail. Atthe same moment, it measured the corresponding structure and the evolvement ofthe structure of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by making use of the three methods.
     Chapter6explained the selection technology of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atlength.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basic process of selection, the chapter shedlight on the technology of measurement score, the efficacy coefficient technology,the weights given by the fuzzy mathematics, the weights given by standarddeviation, the weights given by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the method of linearweighted synthesis and the method of nonlinear weighted synthesis. In addition,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nufacturing with strategy and support, itmade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selection of manufacturing with strategy andsupport by choosing the proper methods.
     Chapter7summarized the main achievements made in the paper. Andaccording to the insufficiency in the paper and some problems which are to bediscussed further, the further research orientations were pointed out.
     The paper not only expanded the application scope of the principle of nationalaccounting, but also enriched the methodology system in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of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Hence it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cross applicationresearch between the national accounting and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in acertain extent and have a good grasp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herent law of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manufacturing. Consequently, this study has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value.
引文
①赵彦云、伍业锋:《GDP: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统计研究》,2001年第7期,第52~56页。
    ①联合国等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1993)》,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译,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第7~13页。
    ②李金华:《核算理论的发展与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2010年3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9版。
    ③Aulin-Ahmavaara, Pirkko,“The SNA1993Values as A Consistent Framework fo r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Unsolved Issues”,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Vol.49, No.1,2003, p.117~133.
    ④Ward, Michael P.,“Some Reflections on The1968-93SNA Revision”, Review ofIncome and Wealth, Vol.50, No.2,2004, p.299~313.
    ①Moulton, Brent R.,“The Sy 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For The New Economy: WhatShould Change?”,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Vol.50, No.2,2004, p.261~278.
    ②May nard, Jean-Pierre; Girard, Andree; Tanguay, Marc,“Producing Hours Worked fo rthe SNA in Order to Measure Productivity: The Canadian Experience”, Statistical Journal,Vol.23,2006, p.179~191.
    ③Ivanov, Youri N.,“Experience and Problems of the CIS Countries in Transition fro mThe MPS to The SNA”,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Vol.55, No.1,2009, p.466~484.
    ④Fernando, Gonzalez-Laxe; Martin Palmero, Federico; Miguelez Pose, Fernanda,“Relationship between Quantification Sy stems of National Accounting and Indicators of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logical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14,2009, p.36~49.
    ⑤Vanoli, Andre,“The New Architecture of the U.S. National Accounts and ItsRelationship to the SNA”,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Vol.56, No.4,2010, p.734~751.
    ⑥戴亦一:《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的国民核算新模式——关于国民大核算体系的理论思考》,《统计研究》,2000年第7期,第3~11页。
    ⑦葛守中:《SNA、GFS与MFS比较研究》,《统计研究》,2004年第7期,第21~26页。
    ⑧向书坚、黄志新:《SEEA和NAMEA的比较分析》,《统计研究》,2005年第10期,第18~22页。
    ⑨向书坚:《2003年SEEA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统计研究》,2006年第6期,第17~21页。
    ⑩杨仲山、何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NA)的修订、影响及启示》,《统计研究》,2008年第9期,第64~70页。
    ①杨灿:《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的回顾与思考》,《统计研究》,2001年第11期,第7~11页。
    ②许宪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回顾与展望》,《统计研究》,2002年第7期,第8~11页。
    ③周景博:《综合环境经济核算在中国实施的可操作性分析》,《统计研究》,2005年第2期,第20~23页。
    ④李金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延伸——来自联合国三大核算体系比较研究的启示》,《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第125~137页。
    ⑤许宪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改革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第41~59页。
    ⑥李金华:《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范式的设计与阐释》,《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第84~98页。
    ①范维、张磊、石刚:《季节调整方法综述及比较》,《统计研究》,2006年第2期,第70~73页。
    ②邱东、蒋萍等著:《国民经济统计前沿问题(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344页。
    ③赵进文、薛艳:《我国分季度GDP估算方法的研究》,《统计研究》,2009年第10期,第25~32页。
    ④Abey singhe, Tilak; Lee, Christopher,“Best Linear Unbiased Disaggregation of AnnualGDP to Quarterly Figures”, Journal of Forecasting, Vol.17,1998, P.527~537.
    ⑤Abey singhe, Tilak; Rajaguru, Gulasekaran,“Quarterly Real GDP Estimates for Chinaand ASEAN4with a Forecast Evaluation”, Journal of Forecasting, Vol.23,2004, P.431~447.
    ⑥徐强:《季度GDP与年度GDP衔接方法研究》,《统计研究》,2003年第3期,第19~23页。
    ⑦李文森、李红玲:《“金融业增加值”核算的相关问题》,《统计研究》,2008年第2期,第30~35页。
    ⑧国外地区GDP核算模式研究课题组:《国外地区GDP核算模式研究》,《统计研究》,2009年第4期,第40~43页。
    ⑨赵彦云、吴翌琳:《基于实物量数据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核算模型研究》,《统计研究》,2009年第2期,第35~38页。
    ①王群勇:《中国季度GDP的季节调整:结构时间序列方法》,《统计研究》,2011年第5期,第78~83页。
    ②郑学工、董森:《世界主要国家季度GDP核算方法研究》,《统计研究》,2011年第11期,第34~39页。
    ③Washizu, Ay u; Nakano, Satoshi,“O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onsumerLifesty les--Using a Japanese Environmental Input-Output Table and the Linear ExpenditureSy stem Demand Function”,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Vol.22, No.2,2010, p.181~192.
    ④Peters, Glen P.; Andrew, Robbie; Lennox, James,“Constructing anEnvironmentally-Extended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Table Using the GTAP Database”,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Vol.23, No.2,2011, p.131~152.
    ⑤Midmore, Peter; Munday, Max; Roberts, Annette,“Assessing Industry Linkages Usi ngRegional Input-Output Tables”, Regional Studies, Vol.40, No.3,2006, p.329~343.
    ⑥Abe, Hirofumi; Shinke, Tomonori; Fujita, Shinji; Hanaoka, Chigusa,“RegionalEconomic Analy sis Using Input-Output Tables from Segmented Agriculture, Forestry,Fisheries, Food and Related Industries”, Studies in Regional Science, Vol.39, No.2,2009,p.283~303.
    ⑦Wier, Mette; Christoffersen, Line Block; Jensen, Trine S.; Pedersen, Ole G.; Keiding,Hans; Munksgaard, Jesper,“Evaluating Sustainability of Household Consumption-Using DEAto Asses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Vol.17, No.4,2005,P.425~447.
    ⑧许宪春、李立:《中国投入产出核算与联合国1993年SNA投入产出核算的比较》,《统计研究》,1998年第1期,第34~39页。
    ⑨雷明、胡宜朝:《地区绿色投入产出表编制——宁夏1997年绿色投入产出表编制与分析》,《统计研究》,2004年第6期,第36~42页。
    ①孙静娟:《关于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核算理论与方法的改进》,《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第44~50页。
    ②何继票、邱琼:《中国投入产出核算的缺陷及其改进路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第6期,第29~37页。
    ③雷明、赵欣娜:《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投入产出核算应用分析——基于中国2007绿色投入产出表》,《经济科学》,2011年第4期,第16~27页。
    ④Dawson, John C.,“The Asian Crisis and Flow-of-Funds Analy sis”, Review of Inco meand Wealth, Vol.50, No.2,2004, P.243~260.
    ⑤Klein, Lawrence R.,“Some Potential Linkages for Input-Output Analy sis withFlow-of-Funds”,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Vol.15, No.3,2003, P.269~277.
    ⑥Zhang, Nan,“The Theoretical Model and Application of the Global Flow of Fund sAnaly sis”, Journal of Data Analysis, Vol.1, No.4,2006, P.1~20.
    ⑦Struthers, John J.,“Flow of Funds Analy sis: Can It Be Developed for the KuwaitiEconomy?”, Middle Eastern Finance and Economics, No.7,2010, P.63~86.
    ⑧Tsujimura, Kazusuke; Mizoshita, Masako,“Asset-Liability-Matrix Analy sis Derive dfrom the Flow-of-Funds Accounts: The Bank of Japan's Quantitative Monetary PolicyExamined”,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Vol.15, No.1,2003, P.51~67.
    ①孙静娟:《对资金流量表的改进》,《统计研究》,1997年第3期,第40~44页。
    ②李宝瑜:《国民收入流量表与模型研究》,《统计研究》,1996年第2期,第16~19页。
    ③李宝瑜:《中国国民收入流量表研究》,《统计研究》,2001年第6期,第14~18页。
    ④杨文雪:《关于改进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资金流量表编制的若干建议》,《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第9~11页。
    ⑤王洋、柳欣:《资金流量核算的新方法》,《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3期,第9~12页。
    ⑥李宝瑜、张帅:《我国部门间金融资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统计研究》,2009年第12期,第3~9页。
    ①杨廷干等:《国民经济核算——理论、方法及应用》,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124页。
    ②邱东、蒋萍等著:《国民经济统计前沿问题(中)》,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版,第232~262页。
    ③袁寿庄:《资产负债核算中的重估价》,《统计研究》,1994年第2期,第27~31页。
    ④张学毅、刘信群:《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核算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1998年第4期,第37~39页。
    ⑤许涤龙、郑尊信:《资产的界定、分类与核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12期,第47~50页。
    ⑥吴优:《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与会计资产负债核算的比较与转换》,《统计研究》,2002年第4期,第38~41页。
    ⑦国民经济核算司1993年SNA修订问题研究小组:《关于无形资产的处理问题——1993年SNA修订问题研究系列之四》,《统计研究》,2006年第6期,第5~8页。
    ⑧王静:《政府财政资产负债核算国际规范的比较研究——基于2001GFS和IPSAS的研究》,《统计教育》,2009年第12期,第12~15页。
    ⑨许涤龙、周光洪:《SNA关于金融工具核算方法的修订》,《统计研究》,2009年第9期,第39~47页。
    ①Yan, Ho-don,“Does Capital Mobility Finance or Cause a Current AccountImbalanc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Vol.47, No.1,2007, P.1~25.
    ②Wong, Chorng-Huey; Carranza, Luis,“Policy Responses to External Imbalances in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Further Empirical Results”, IMF Staff Papers, Vol.46, No.2,1999, P.225~237.
    ③邱东:《建立“国际收支核算矩阵”的构想》,《统计研究》,1995年第2期,第23~27页。
    ④吴涧生:《论国民经济核算与国际收支核算之间的内在联系》,《统计研究》,1996年第6期,第33~38页。
    ⑤何新华:《国际收支统计口径上的新变化》,《统计研究》,1999年第2期,第12~13页。
    ⑥管于华:《国际收支统计误差的分析》,《统计研究》,1999年第8期,第61~63页。
    ⑦贾怀勤:《国际收支贸易调项对中国贸易平衡的影响程度》,《统计研究》,2009年第3期,第24~29页。
    ⑧焦武:《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与资本金融账户关系研究:1981-2007》,《统计研究》,2010年第12期,第78~85页。
    ①高敏雪、张芳:《加工贸易核算方法及其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7期,第58~65页。
    ②OECD et al., Measuring the non-Observed Economy——A Handback, OECDPublications,2002.
    ③蒋萍:《未观测经济:概念框架与测算思路》,《统计研究》,2009年第3期,第70~75页。
    ④徐蔼婷:《未被观测经济估算方法与应用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第53~118页。
    ⑤Tanzi, Vito, The underground econom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broad, LexingtonBooks,1982, p.209~231.
    ⑥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Estimates of Income Unreported on Individual Income TaxReturns, U.S. Government Priting Office,1979.
    ⑦Tanzi, Vito,“The Underground Economy in the United States: Estimates andImplications”, Banca Nazionale del Lavoro Quarterly Review, No.135,1980, p.427~453.
    ⑧Ly ssiotou, Panay iota; Pashardes, Panos; Stengos, Thanasis,“Estimates of the BlackEconomy Based on Consumer Demand Approaches”, Economic Journal, Vol.114, No.497,2004, p.622~640.
    ⑨Contini, Bruno B.,“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arallelEconomy-The Italian Experience”, Oxford Economic Papers, Vol.33, No.3,1981, p.401~412.
    ⑩Frey, Bruno S.; Weck-Hanneman, Hannelore,“The Hidden Economy as an'Unobserved' Variable”,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26, No.1-2,1984, p.33~53.
    11Giles, David E. A.,“Modelling the Hidden Economy and the Tax-Gap in NewZealand”, Empirical Economics, Vol.24, No.4,1999, p.621~640.
    12李金昌、徐蔼婷:《未被观测经济估算方法新探》,《统计研究》,2005年第11期,第21~24页。
    13徐蔼婷:《未被观测经济规模估算:收支差异法的适用性及创新性研究》,《统计研究》,2008年第12期,第79~84页。
    14田光宁、李建军:《中国未观测经济总量与指数的编制:1982-2006》,《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第138~146页。
    ①李金华:《未观测经济测定与核算理论的一个新范式》,《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第108~122页。
    ②田庆锋:《国际间绿色GDP核算方法评述》,《环境保护科学》,2009年第2期,第70~73页。
    ③杨缅昆:《绿色GDP核算理论问题初探》,《统计研究》,2001年第2期,第40~43页。
    ④高敏雪:《环保活动核算与绿色GDP调整有关问题探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8期,第19~21页。
    ⑤杨缅昆:《绿色GDP核算框架的方法论研究》,《学术问题研究》,2005年第1期,第41~46页。
    ⑥王永瑜、郭立平:《绿色GDP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统计研究》,2010年第11期,第77~84页。
    ⑦李金华:《教育活动核算方法的统计研究》,《统计研究》,1996年第5期,第38~40页。
    ⑧蒋萍:《政府部门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的有关问题》,《统计研究》,2001年第5期,第9~16页。
    ①金钰:《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理论问题研究》,《统计研究》,2003年第5期,第49~52页。
    ②蒋萍:《非市场服务生产、非市场服务交易与非市场服务产出》,《统计研究》,2003年第8期,第31~35页。
    ③金玉国:《国民经济福利核算研究》,《统计研究》,1995年第5期,第8~15页。
    ④杨缅昆:《国民福利核算的理论构造——绿色GDP核算理论的再探讨》,《统计研究》,2003年第1期,第35~38页。
    ⑤杨缅昆:《国民福利:核算理论和方法》,《统计研究》,2006年第5期,第18~22页。
    ⑥杨缅昆:《论国民福利核算框架下的福利概念》,《统计研究》,2008年第6期,第72~77页。
    ⑦Euston, Quah,“Persistent Problems in Measuring Household Production: Definition,Quantify ing Joint Activities and Valuation Issues Are Solvable”, American Journal ofEconomics and Sociology, Vol.45, No.2,1986, p.235~245.
    ⑧Farman, Wilson L.,“Social Accounting in Subsistence and Family-Production Ty peEconomies”, Accounting Review, Vol.28, No.3,1953, p.392~400.
    ⑨Bivens, Gordon E.; Volker, Carol B.,“A Value-Added Approach to HouseholdProduction: The Special Case of Meal Preparat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Vol.13,No.2,1986, p.272~279.
    ⑩李金华:《中国住户生产核算的范式设计与理论阐释》,《统计研究》,2008年第9期,第57~63页。
    ①林玉伦:《中国住户生产核算相关问题研究》,《统计研究》,2009年第6期,第66~71页。
    ②韩中:《中国住户生产核算:基本范畴与核算方法》,《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第2期,第3~11页。
    ③修瑞雪、吴钢、曾晓安、孙建国、于德永:《绿色GDP核算指标的研究进展》,《生态学杂志》,2007年第7期,第1107~1113页。
    ④徐斌:《绿色GDP核算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2期,第26~27页。
    ⑤刘丹丹:《住户无酬工作核算:概念、估价方法及卫星账户构建》,《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年第1期,第41~45页。
    ⑥袁长伟、王建伟、吕荧萍:《中国国家运输卫星账户框架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18期,第4~7页。
    ⑦张若:《中国体育星账户构建方法与拓展应用初探》,《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40~44页。
    ⑧韩中:《住户部门卫星账户的构建与理论阐述》,《统计研究》,2011年第11期,第27~33页。
    ⑨邱东、蒋萍等著:《国民经济统计前沿问题(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第188~208页。
    ①宋文新、宋辉、王振涛:《投入产出偏差分析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统计研究》,2003年第9期,第57~59页。
    ②孙利荣:《一类扩展的投入产出模型》,《统计研究》,2011年第6期,第86~90页。
    ③刘强、冈本信广:《中国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编制及其问题》,《统计研究》,2002年第9期,第58~64页。
    ④王妍、石敏俊:《城乡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统计研究》,2009年第2期,第43~49页。
    ⑤张亚雄、赵坤、王飞:《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方法、研制与应用》,《统计研究》,2010年第11期,第9~16页。
    ⑥王其文、李善同主编:《社会核算矩阵:原理、方法和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7~41页。
    ⑦Stone, Richard,“The Social Accounts from a Consumer Point of View”, Review ofIncome and Wealth, Vol.12, No.1,1966, p.1~33.
    ⑧Py att, Graham; Round, Jeffrey I.,“Social Accounting Matrices for DevelopmentPlanning”,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Vol.23, No.4,1977, p.339~364.
    ⑨Py att, F. Graham; Round, Jeffery I.,“Accounting and Fixed Price Multipliers in aSocial Accounting Matrix Framework”, Economic Journal, Vol.89, No.356,1979, p.850~873.
    ⑩Py att, Graham; E. Thorbecke, Planning Techniques for a Better Future, Geneva:International Laber Office,1976.
    11侯瑜:《社会核算矩阵的构建方法及平滑技术》,《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年第3期,第24~28页。
    12秦昌才:《社会核算矩阵及其平衡方法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第31~37页。
    13万兴、范金、胡汉辉:《社会核算矩阵不同更新方法的比较研究》,《统计研究》,2010年第2期,第77~82页。
    ①范金、郑庆武:《中国地区宏观金融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第5期,第34~39页。
    ②范金、杨中卫、赵彤:《中国宏观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第4期,第103~119页。
    ③李宝瑜、马克卫:《中国社会核算矩阵编制方法研究》,《统计研究》,2011年第9期,第19~24页。
    ①王岳平:《现代制造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第24~27页。
    ②李金华:《中国现代制造业体系的构建》,《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4期,第3~12页。
    ③李金华:《构筑我国现代制造业体系的七大战略性突破领域》,《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第13期,第19~20页。
    ④严任远:《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8期,第11~14页。
    ⑤高觉民、李晓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6期,第151~160页。
    ⑥冯泰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以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为中间变量》,《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第56~65页。
    ⑦赵伟、张萃:《FDI与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基于20个行业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7年第11期,第82~90页。
    ⑧刘巳洋、路江涌、陶志刚:《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制造业企业的溢出效应:基于地理距离的研究》,《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1期,第115~128页。
    ⑨胡宗义、刘亦文:《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制造业影响的动态CGE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11期,第19~36页。
    ⑩“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组:《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第37~47页。
    ①路江涌、陶志刚:《我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决定因素的研究》,《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3期,第801~816页。
    ②杨洪焦、孙林岩、高杰:《中国制造业集聚度的演进态势及其特征分析——基于1998~2005年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第55~66页。
    ③陈秀山、徐瑛:《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第104~116页。
    ④方虹、王红霞:《中国制造业技术变化实证研究》,《统计研究》,2008年第4期,第40~44页。
    ⑤李春顶:《中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的变动及影响因素——基于DEA技术的1998~2007年行业面板数据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12期,第58~69页。
    ⑥杨中东:《中国制造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经济周期和重化工工业化》,《统计研究》,2010年第10期,第33~39页。
    ⑦徐盈之、徐康宁、胡永舜:《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统计研究》,2011年第7期,第55~61页。
    ⑧黄先海:《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测度与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5期,第12~16页。
    ⑨吴安波:《中国制造业区域专业化程度的测算、特征及变动趋势》,《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第17~29页。
    ③邱东主编:《国民经济统计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47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页。
    ②[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27页。
    ③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商务印书馆,1984年。转自张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分析——理论、模型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第118页。
    ①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
    ②未做特殊说明,数据均来源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
    ③汪同三、齐建国:《产业政策与经济增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61页。
    ①朱勇、徐广军:《现代增长理论与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120页。
    ③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生产委员会:《中国工业年鉴》,中国劳动出版社,2006年。
    ①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版,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81页。
    ①汪同三、齐建国:《产业政策与经济增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63页。
    ③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生产委员会:《中国工业年鉴》,中国劳动出版社,2006年。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国工业五十年》(第六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18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国工业五十年》(第六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27页。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国工业五十年》(第六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27页。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国工业五十年》(第六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26页。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国工业五十年》(第七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5页。
    ⑥汪同三、齐建国:《产业政策与经济增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69页。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国工业五十年》(第七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第9~10页。
    ②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生产委员会:《中国工业年鉴》,中国劳动出版社,2006年。
    ③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生产委员会:《中国工业年鉴》,中国劳动出版社,2006年。
    ④李廉水、杜占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8》,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页。
    ①李廉水、杜占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8》,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85、387页。
    ②李廉水、杜占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8》,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3页。
    ①Feder, G., Growth in Semi-Industrial Countries: A Statistical Analy sis//Hollis, B.C.,Sherman, R., Moises, S., World, B., Industrialization and Growth: A Comparative Study,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p.263~282.
    ①Bruno, M.,“Estimation of Factor Contribution to Growth under StructuralDisequilibrium”,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Vol.9, No.1,1968, p.49~62.
    ②雷钦礼:《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化及其增长效益的测度分析》,《统计研究》,2007年第11期,第11页。
    ①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②Ohlin, B., Interregional and Interregional Trad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Press,1933.
    ③Krugman, P. and A.J. Venables,“Globalization and the Inequality of Nation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0, No.4,1995, p.857~880.
    ①[美]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张兆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3~57页。
    ②Amiti, M.,“New Trade Theories and Industrial Location in the EU: A Survey ofEvidence”,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Vol.14, No.2,1998, p.45~53.
    ①Ellision, G.; Glaeser, E. L.,“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Industries: A Dartboard Approac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105, No.5,1997,p.889~927.
    ①王业强、魏后凯:《产业地理集中的时空特征分析——以中国28个两位数制造业为例》,《统计研究》,2006年第6期,第29页。
    ①赵果庆、罗宏翔:《中国制造业集聚:度量与显著性检验——基于集聚测量新方法》,《统计研究》,2009年第3期,第68页。
    ①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37页。
    ①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74~75页。
    [美]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张兆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厉以平译,商务印书馆,2009。
    [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美]罗伯特·M·索洛:《经济增长理论:一种解说》,胡汝银译,上海三联书店,1989。
    S.西格耳:《非参数统计》,北星译,科学出版社,198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版,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
    杜栋、庞庆华、吴炎编:《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杜子芳:《抽样技术及其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冯士雍、倪加勋、邹国华编著:《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
    高敏雪、李静萍、许健编著:《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葛新权、王斌编:《应用统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07。
    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生产委员会:《中国工业年鉴》,中国劳动出版社,2006。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11。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何晓群编:《多元统计分析》,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贾俊平、何晓群、金勇进:《统计学》,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金勇进:《抽样:理论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雷钦礼:《制度变迁、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李金华:《中国可持续发展核算体系(SSDA)》,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李廉水、杜占元:《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8》,科学出版社,2008。
    李隆章:《实用非参数统计方法》,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联合国等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1993)》,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译,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97。
    茆诗松编:《统计手册》,科学出版社,2003。
    邱东、蒋萍、杨仲山:《国民经济核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邱东、蒋萍等:《国民经济统计前沿问题(上、中)》,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邱东:《国民经济统计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柯金良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商务印书馆,1984。
    汪同三、齐建国:《产业政策与经济增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
    王其文、李善同:《社会核算矩阵:原理、方法和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魏杰:《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徐蔼婷:《未被观测经济估算方法与应用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杨廷干等:《国民经济核算——理论、方法及应用》,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于秀林、任雪松编:《多元统计分析》,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中国工业五十年》(第六、七部),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朱勇、徐广军:《现代增长理论与政策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课题组:《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关系研究》,《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陈秀山、徐瑛:《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戴亦一:《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的国民核算新模式——关于国民大核算体系的理论思考》,《统计研究》,2000年第7期。
    范金、杨中卫、赵彤:《中国宏观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世界经济文汇》,2010年第4期。
    范金、郑庆武:《中国地区宏观金融社会核算矩阵的编制》《,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第5期。
    范维、张磊、石刚:《季节调整方法综述及比较》,《统计研究》,2006年第2期。
    方虹、王红霞:《中国制造业技术变化实证研究》,《统计研究》,2008年第4期。
    冯泰文:《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以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为中间变量》,《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高觉民、李晓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第6期。
    高敏雪:《环保活动核算与绿色GDP调整有关问题探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第8期。
    高敏雪、张芳:《加工贸易核算方法及其对中国国际收支的影响》,《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年第7期。
    葛守中:《SNA、GFS与MFS比较研究》,《统计研究》,2004年第7期。
    管于华:《国际收支统计误差的分析》,《统计研究》,1999年第8期。
    国民经济核算司1993年SNA修订问题研究小组:《关于无形资产的处理问题——1993年SNA修订问题研究系列之四》,《统计研究》,2006年第6期。
    国外地区GDP核算模式研究课题组:《国外地区GDP核算模式研究》,《统计研究》,2009年第4期。
    韩中:《中国住户生产核算:基本范畴与核算方法》,《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第2期。
    韩中:《住户部门卫星账户的构建与理论阐述》,《统计研究》,2011年第11期。
    何继票、邱琼:《中国投入产出核算的缺陷及其改进路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第6期。
    何新华:《国际收支统计口径上的新变化》,《统计研究》,1999年第2期。
    侯瑜:《社会核算矩阵的构建方法及平滑技术》,《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年第3期。
    胡宗义、刘亦文:《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制造业影响的动态CGE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11期。
    黄先海:《中国制造业贸易竞争力的测度与分析》,《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5期。
    贾怀勤:《国际收支贸易调项对中国贸易平衡的影响程度》,《统计研究》,2009年第3期。
    蒋萍:《政府部门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的有关问题》,《统计研究》,2001年第5期。
    蒋萍:《非市场服务生产、非市场服务交易与非市场服务产出》,《统计研究》,2003年第8期。
    蒋萍:《未观测经济:概念框架与测算思路》,《统计研究》,2009年第3期。
    焦武:《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与资本金融账户关系研究:1981-2007》,《统计研究》,2010年第12期。
    金碚:《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中国工业发展》,《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4期。
    金玉国:《国民经济福利核算研究》,《统计研究》,1995年第5期。
    金钰:《非市场服务产出核算理论问题研究》,《统计研究》,2003年第5期。
    雷明、胡宜朝:《地区绿色投入产出表编制——宁夏1997年绿色投入产出表编制与分析》,《统计研究》,2004年第6期。
    雷明、赵欣娜:《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投入产出核算应用分析——基于中国2007绿色投入产出表》,《经济科学》,2011年第4期。
    雷钦礼:《中国经济结构的演化及其增长效益的测度分析》,《统计研究》,2007年第11期。
    李宝瑜、马克卫:《中国社会核算矩阵编制方法研究》,《统计研究》,2011年第9期。
    李宝瑜、张帅:《我国部门间金融资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分析》,《统计研究》,2009年第12期。
    李宝瑜:《国民收入流量表与模型研究》,《统计研究》,1996年第2期。
    李宝瑜:《中国国民收入流量表研究》,《统计研究》,2001年第6期。
    李春顶:《中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的变动及影响因素——基于DEA技术的1998~2007年行业面板数据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12期。
    李金昌、徐蔼婷:《未被观测经济估算方法新探》,《统计研究》,2005年第11期。
    李金华:《教育活动核算方法的统计研究》,《统计研究》,1996年第5期。
    李金华:《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评价系统研究》,《统计与预测》,2000年第6期。
    李金华:《模糊数学方法与统计赋权》,《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李金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延伸——来自联合国三大核算体系比较研究的启示》,《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
    李金华:《中国住户生产核算的范式设计与理论阐释》,《统计研究》,2008年第9期。
    李金华:《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范式的设计与阐释》,《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李金华:《未观测经济测定与核算理论的一个新范式》,《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李金华:《中国现代制造业体系的构建》,《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4期。
    李金华:《构筑我国现代制造业体系的七大战略性突破领域》,《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第13期。
    李金华:《核算理论的发展与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形成》,2010年3月2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9版。
    李金华:《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辨》,《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第5期。
    李金华:《联合国三大核算体系的演化与历史逻辑》,《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李文森、李红玲:《“金融业增加值”核算的相关问题》,《统计研究》,2008年第2期。
    林玉伦:《中国住户生产核算相关问题研究》,《统计研究》,2009年第6期。
    刘丹丹:《住户无酬工作核算:概念、估价方法及卫星账户构建》,《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年第1期。
    刘强、冈本信广:《中国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的编制及其问题》,《统计研究》,2002年第9期。
    刘巳洋、路江涌、陶志刚:《外商直接投资对内资制造业企业的溢出效应:基于地理距离的研究》,《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1期。
    路江涌、陶志刚:《我国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决定因素的研究》,《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3期。
    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
    秦昌才:《社会核算矩阵及其平衡方法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邱东:《建立“国际收支核算矩阵”的构想》,《统计研究》,1995年第2期。
    史龙祥、马宇:《金融发展对出口结构优化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的检验与流动性过剩视角的分析》,《财贸经济》,2008年第4期。
    宋文新、宋辉、王振涛:《投入产出偏差分析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统计研究》,2003年第9期。
    孙静娟:《对资金流量表的改进》,《统计研究》,1997年第3期。
    孙静娟:《关于环境经济投入产出核算理论与方法的改进》,《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
    孙利荣:《一类扩展的投入产出模型》,《统计研究》,2011年第6期。
    田光宁、李建军:《中国未观测经济总量与指数的编制:1982-2006》,《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7期。
    田庆锋:《国际间绿色GDP核算方法评述》,《环境保护科学》,2009年第2期。
    万兴、范金、胡汉辉:《社会核算矩阵不同更新方法的比较研究》,《统计研究》,2010年第2期。
    王静:《政府财政资产负债核算国际规范的比较研究——基于2001GFS和IPSAS的研究》,《统计教育》,2009年第12期。
    王群勇:《中国季度GDP的季节调整:结构时间序列方法》,《统计研究》,2011年第5期。
    王妍、石敏俊:《城乡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统计研究》,2009年第2期。
    王洋、柳欣:《资金流量核算的新方法》,《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3期。
    王业强、魏后凯:《产业地理集中的时空特征分析——以中国28个两位数制造业为例》,《统计研究》,2006年第6期。
    王永瑜、郭立平:《绿色GDP核算理论与方法研究》,《统计研究》,2010年第11期。
    王岳平:《现代制造业发展的特点与趋势》,《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
    吴安波:《中国制造业区域专业化程度的测算、特征及变动趋势》,《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吴涧生:《论国民经济核算与国际收支核算之间的内在联系》,《统计研究》,1996年第6期。
    吴优:《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与会计资产负债核算的比较与转换》,《统计研究》,2002年第4期。
    向书坚:《2003年SEEA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主要问题》,《统计研究》,2006年第6期。
    向书坚、黄志新:《SEEA和NAMEA的比较分析》,《统计研究》,2005年第10期。
    修瑞雪、吴钢、曾晓安、孙建国、于德永:《绿色GDP核算指标的研究进展》,《生态学杂志》,2007年第7期。
    徐蔼婷:《未被观测经济规模估算:收支差异法的适用性及创新性研究》,《统计研究》,2008年第12期。
    徐斌:《绿色GDP核算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2期。
    徐强:《季度GDP与年度GDP衔接方法研究》,《统计研究》,2003年第3期。
    徐盈之、徐康宁、胡永舜:《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及脱钩效应》,《统计研究》,2011年第7期。
    许涤龙、郑尊信:《资产的界定、分类与核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12期。
    许涤龙、周光洪:《SNA关于金融工具核算方法的修订》,《统计研究》,2009年第9期。
    许宪春、李立:《中国投入产出核算与联合国1993年SNA投入产出核算的比较》,《统计研究》,1998年第1期。
    许宪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回顾与展望》,《统计研究》,2002年第7期。
    许宪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改革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严任远:《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华东经济管理》,2010年第8期。
    杨灿:《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改革的回顾与思考》,《统计研究》,2001年第11期。
    杨洪焦、孙林岩、高杰:《中国制造业集聚度的演进态势及其特征分析——基于1998~2005年的实证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5期。
    杨洪焦、孙林岩、吴安波:《中国制造业集聚度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4期。
    杨林涛:《多视角分析下的中国制造业不均衡格局》,《上海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杨林涛:《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基本理论与方法——国内相关文献综述》,《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杨林涛:《所有制类型间工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比较——基于工业部门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
    杨缅昆:《绿色GDP核算理论问题初探》,《统计研究》,2001年第2期。
    杨缅昆:《国民福利核算的理论构造——绿色GDP核算理论的再探讨》,《统计研究》,2003年第1期。
    杨缅昆:《绿色GDP核算框架的方法论研究》,《学术问题研究》,2005年第1期。
    杨缅昆:《国民福利:核算理论和方法》,《统计研究》,2006年第5期。
    杨缅昆:《论国民福利核算框架下的福利概念》,《统计研究》,2008年第6期。
    杨文雪:《关于改进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资金流量表编制的若干建议》,《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杨中东:《中国制造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经济周期和重化工工业化》,《统计研究》,2010年第10期。
    杨仲山、何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3SNA)的修订、影响及启示》,《统计研究》,2008年第9期。
    袁长伟、王建伟、吕荧萍:《中国国家运输卫星账户框架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18期。
    袁寿庄:《资产负债核算中的重估价》,《统计研究》,1994年第2期。
    张若:《中国体育星账户构建方法与拓展应用初探》,《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张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分析——理论、模型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张文彬、黄佳金:《1988-2003年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的时空演变特点》,《经济评论》,2007年第1期。
    张学毅、刘信群:《我国居民金融资产核算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1998年第4期。
    张亚雄、赵坤、王飞:《国家间投入产出模型方法、研制与应用》,《统计研究》,2010年第11期。
    赵进文、薛艳:《我国分季度GDP估算方法的研究》,《统计研究》,2009年第10期。
    赵伟、张萃:《FDI与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基于20个行业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7年第11期。
    赵彦云、伍业锋:《GDP: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统计研究》,2001年第7期。
    赵彦云、吴翌琳:《基于实物量数据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核算模型研究》,《统计研究》,2009年第2期。
    郑学工、董森:《世界主要国家季度GDP核算方法研究》,《统计研究》,2011年第11期。
    周景博:《综合环境经济核算在中国实施的可操作性分析》,《统计研究》,2005年第2期。
    Feder, G., Growth in Semi-Industrial Countries: A Statistical Analysis//Hollis,B.C., Sherman, R., Moises, S., World, B., Industrialization and Growth: AComparative Stud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Estimates of Income Unreported on IndividualIncome Tax Returns, U.S. Government Priting Office,1979.
    Krugman, P., Geography and Trade, Cambridge: MIT Press,1991.
    OECD et al., Measuring the non-Observed Economy——A Handback, OECDPublications,2002.
    Ohlin, B., Interregional and Interregional Trade, Cambridge: HarvardUniversity Press,1933.
    Pyatt, Graham; E. Thorbecke, Planning Techniques for a Better Future,Geneva: International Laber Office,1976.
    Tanzi, Vito, The underground econom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broad,Lexington Books,1982, p.209~231.
    United Nations, Integrated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Accounting2003, NewYork,2003.
    Abe, Hirofumi; Shinke, Tomonori; Fujita, Shinji; Hanaoka, Chigusa,“Regional Economic Analysis Using Input-Output Tables from SegmentedAgriculture, Forestry, Fisheries, Food and Related Industries”, Studies in RegionalScience, Vol.39, No.2,2009, p.283~303.
    Abeysinghe, Tilak; Lee, Christopher,“Best Linear Unbiased Disaggregationof Annual GDP to Quarterly Figures”, Journal of Forecasting, Vol.17,1998,P.527~537.
    Abeysinghe, Tilak; Rajaguru, Gulasekaran,“Quarterly Real GDP Estimatesfor China and ASEAN4with a Forecast Evaluation”, Journal of Forecasting,Vol.23,2004, P.431~447.
    Amiti, M.,“New Trade Theories and Industrial Location in the EU: A Surveyof Evidence”,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Vol.14, No.2,1998, p.45~53.
    Aulin-Ahmavaara, Pirkko,“The SNA1993Values as A Consistent Frameworkfor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 Unsolved Issues”,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Vol.49, No.1,2003, p.117~133.
    Bivens, Gordon E.; Volker, Carol B.,“A Value-Added Approach toHousehold Production: The Special Case of Meal Preparation”, Journal ofConsumer Research, Vol.13, No.2,1986, p.272~279.
    Bruno, M.,“Estimation of Factor Contribution to Growth under StructuralDisequilibrium”,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Vol.9, No.1,1968, p.49~62.
    Contini, Bruno B.,“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Parallel Economy-The Italian Experience”, Oxford Economic Papers, Vol.33, No.3,1981, p.401~412.
    Dawson, John C.,“The Asian Crisis and Flow-of-Funds Analysis”, Review ofIncome and Wealth, Vol.50, No.2,2004, P.243~260.
    Ellision, G.; Glaeser, E. L.,“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Industries: A Dartboard Approac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105, No.5,1997, p.889~927.
    Euston, Quah,“Persistent Problems in Measuring Household Production:Definition, Quantifying Joint Activities and Valuation Issues Are Solvable”,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Vol.45, No.2,1986, p.235~245.
    Farman, Wilson L.,“Social Accounting in Subsistence and Family-ProductionType Economies”, Accounting Review, Vol.28, No.3,1953, p.392~400.
    Fernando, Gonzalez-Laxe; Martin Palmero, Federico; Miguelez Pose, Fernanda,“Relationship between Quantification Systems of National Accounting andIndicator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logical Economicsand Statistics, Vol.14,2009, p.36~49.
    Frey, Bruno S.; Weck-Hanneman, Hannelore,“The Hidden Economy as an'Unobserved' Variable”,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Vol.26, No.1-2,1984,p.33~53.
    Giles, David E. A.,“Modelling the Hidden Economy and the Tax-Gap in NewZealand”, Empirical Economics, Vol.24, No.4,1999, p.621~640.
    Ivanov, Youri N.,“Experience and Problems of the CIS Countries inTransition from The MPS to The SNA”,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Vol.55,No.1,2009, p.466~484.
    Klein, Lawrence R.,“Some Potential Linkages for Input-Output Analysis withFlow-of-Funds”,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Vol.15, No.3,2003, P.269~277.
    Krugman, P. and A.J. Venables,“Globalization and the Inequality of Nation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0, No.4,1995, p.857~880.
    Li, Jinhua,“Design and discussion of a model for China's environmental andeconomic accounting system”,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Vol.30, No.3,2009,p.5~24.
    Lyssiotou, Panayiota; Pashardes, Panos; Stengos, Thanasis,“Estimates of theBlack Economy Based on Consumer Demand Approaches”, Economic Journal,Vol.114, No.497,2004, p.622~640.
    Maynard, Jean-Pierre; Girard, Andree; Tanguay, Marc,“Producing HoursWorked for the SNA in Order to Measure Productivity: The Canadian Experience”,Statistical Journal, Vol.23,2006, p.179~191.
    Midmore, Peter; Munday, Max; Roberts, Annette,“Assessing IndustryLinkages Using Regional Input-Output Tables”, Regional Studies, Vol.40, No.3,2006, p.329~343.
    Moulton, Brent R.,“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For The New Economy:What Should Change?”,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Vol.50, No.2,2004,p.261~278.
    Peters, Glen P.; Andrew, Robbie; Lennox, James,“Constructing anEnvironmentally-Extended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Table Using the GTAPDatabase”,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Vol.23, No.2,2011, p.131~152.
    Pyatt, F. Graham; Round, Jeffery I.,“Accounting and Fixed Price Multipliersin a Social Accounting Matrix Framework”, Economic Journal, Vol.89, No.356,1979, p.850~873.
    Pyatt, Graham; Round, Jeffrey I.,“Social Accounting Matrices forDevelopment Planning”,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Vol.23, No.4,1977,p.339~364.
    Stone, Richard,“The Social Accounts from a Consumer Point of View”,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Vol.12, No.1,1966, p.1~33.
    Struthers, John J.,“Flow of Funds Analysis: Can It Be Developed for theKuwaiti Economy?”, Middle Eastern Finance and Economics, No.7,2010, P.63-86.
    Tanzi, Vito,“The Underground Economy in the United States: Estimates andImplications”, Banca Nazionale del Lavoro Quarterly Review, No.135,1980,p.427~453.
    Tsujimura, Kazusuke; Mizoshita, Masako,“Asset-Liability-Matrix AnalysisDerived from the Flow-of-Funds Accounts: The Bank of Japan's QuantitativeMonetary Policy Examined”,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Vol.15, No.1,2003,P.51~67.
    Vanoli, Andre,“The New Architecture of the U.S. National Accounts and ItsRelationship to the SNA”,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Vol.56, No.4,2010,p.734~751.
    Ward, Michael P.,“Some Reflections on The1968-93SNA Revision”, Reviewof Income and Wealth, Vol.50, No.2,2004, p.299~313.
    Washizu, Ayu; Nakano, Satoshi,“O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onsumerLifesty les--Using a Japanese Environmental Input-Output Table and the Linear ExpenditureSy stem Demand Function”,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Vol.22, No.2,2010,p.181~192.
    Wier, Mette; Christoffersen, Line Block; Jensen, Trine S.; Pedersen, Ole G.;Keiding, Hans; Munksgaard, Jesper,“Evaluating Sustainability of HouseholdConsumption-Using DEA to Assess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EconomicSystems Research, Vol.17, No.4,2005, P.425~447.
    Wong, Chorng-Huey; Carranza, Luis,“Policy Responses to ExternalImbalances in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 Further Empirical Results”, IMF StaffPapers, Vol.46, No.2,1999, P.225~237.
    Yan, Ho-don,“Does Capital Mobility Finance or Cause a Current AccountImbalanc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Vol.47, No.1,2007,P.1~25.
    Zhang, Nan,“The Theoretical Model and Application of the Global Flow ofFunds Analysis”, Journal of Data Analysis, Vol.1, No.4,2006, P.1~2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