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要素整合的区域内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但同时也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都十分落后的三角洲,这有其自然生态、区位条件、发展基础等方面的原因。在我国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宏观背景下,如何从区域要素整合创新的角度提出黄河三角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就成为实现黄河三角洲产业协调发展、促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产业竞争力提升的一个有益探索。
     本文将以黄河三角洲产业为分析对象,以产业协调发展作为分析主线,在充分调研黄河三角洲各区域要素禀赋及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本着“互惠合作、协同配套、结构优化、效益优先”的原则,以要素整合为分析视角,综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博弈论、现代系统科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构建黄河三角洲区域特色的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实现黄河三角洲产业协调发展,加快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并以此促进山东省与天津滨海新区、京津冀和辽东半岛的互利合作,促进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的进程。因此,加快黄河三角洲产业协调发展研究,不仅提升黄河三角洲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也有助于为其他区域实现协调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为此,本文分八章对黄河三角洲产业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分析了选题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研究内容;第二章阐述了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分工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和集聚经济理论等产业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诠释了产业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发展路径及其运行机制;第三章运用博弈论原理探究了行政区经济下的区域产业同构机理;第四章分析了基于要素整合的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模式与路径;第五章基于要素整合对黄河三角洲产业协调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第六章提出了黄河三角洲产业协调发展的模式,即高效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工业集聚发展模式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第七章提出了基于要素整合的黄河三角洲产业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第八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展望。
Yellow River Delta is the last to be developed in China great river delta and at the same time is the most backward delta in our country and even in the word. This is due to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natur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ocation conditions and development base. On the background of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it is an instructive exploration on how to formulate concerte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measures for Yellow River Delt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gional factor integration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harmoniz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es in Yellow River Delta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t and eco-industrial competitivity of the Delta
     This paper takes the industries of Yellow River Delta as the subject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s the main line. On the basis of sufficient surveys on the development foundations and factor endowments of the Delta, in the light of the principle "mutual cooperation, collaboration support,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giving priority to efficiency"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ctor integrations, the paper comprehensively applies the theories and approaches including industrial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evolutionary economics, game theory and modern system theory into the researches on the formulation of the industry structure with regional feature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he industry spatial layout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oncerted industry developments,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lta,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of Shandong with Tianjin Binhai New District, Jing-Jin-Ji and the Liaodong Peninsula and finally to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Bohai Economic Rim. Therefore, to speed up the researches on the harmonized industry developments of the Yellow River Delta is not only releva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elta, but also provides an instructive reference for other region in the exploration on the regional harmonized developments
     The paper consists of eight chapters in expatiating ideas.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mainly to the background and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current status of the researches in this field at home and abroad, research approaches, technical routes and research contents. The Second is to expou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industry coordination including industry structure, industry division, industry conjunction 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theories, which fully explains science connotation, path of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The Third Chapter, following the game theory principle, probes into the mechanisms of how administrative region economy leads to an assimilated structure of regional economy. The Fourth Chapter analyzes the pattern and path of Harmonized Developments of Regional Industries Based on Integrated Factors. The Fifth Chapter is to assess the status of the Delta in coordination of regional industries. The Sixth is to propose industry coordinating modes of the Delta, i.e. eco-efficient and recycling agriculture mode, environment friendly and agglomerating industrial mode and modern service industries development mode. The Seventh is to put foreword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how to coordinate the industries of the Delta based on the factor integrations. The Eighth Chapter is to give some conclusions and look forward to the future researches.
引文
①目前,区内拥有未利用地近800万亩,人均未利用地0.81亩,比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平均水平高出近45%。还有浅海面积近1500万亩、黄河冲积年均造地1.5万亩,是我国东部沿海土地后备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随着沿海风暴潮防护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土地后备资源还将逐步增加,具有吸引要素集聚、发展高效生态经济的独特优势。
    ②黄河三角洲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有已探明储量的矿产40多种,其中石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分别达50亿吨和2300亿立方米,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地下卤水静态储量约135亿立方米,岩盐储量5900—段,是全国最大的海盐和盐化工基地。
    ③黄河三角洲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西周陈庄遗址(淄博市高青县)被考古学界命名为2010年第三大历史发现;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东营市广饶县)为研究黄河流域历史文明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④李艳春,王春晖.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0(8):149—151。
    ⑤刁君帝,纪红.黄河三角洲的优劣势分析[J].滨州学院学报,2010(3):139。
    ①李艳春,王春晖.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思考[J].特区经济,2010(8):149-151。
    ①尚勇.发展循环经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必然选择[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6):26—31。
    ①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境理论[M].生态学报,1984(1)。
    ②徐洁.国外流域开发模式与江苏沿江开发战略(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04.03,第2页。
    ①吴志强,甘筱青,黄新建,邵燕、刘雪娇.国外大河大湖流域综合治理开发的启示[J].江西科学,2003(3):156-159。
    ②李娅,贾希亮.三角洲开发模式比较及对黄河三角洲生态开发的启示[J].理论学习,2009(12):22-25
    ①吕连生.泛长三角的形成与安徽城市群的东向发展[J].江淮论坛,2009(1):22-26
    ①经济梯度,是指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我们可以通过考察地区间生产力的先进程度(如劳动力的素质、劳动手段的先进程度、劳动对象的供需和科技发展水平等)、市场的发育程度、产业结构的优劣、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进行综合测度。
    ②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第二版)[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114页。
    ①“极化效应”,是指一个地区只要它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超过了起飞阶段,就会具有一种自我发展的能力,可以不断地积累有利因素,为自己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扩散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梯度的上升,就会通过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市场力量等不同程度地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回波效应”,是扩散效应的对立物,即在扩散效应的作用下,如果不发达地区不能消化吸收发达地区释放出来的技术、人才、资本等促进经济增长的要素,那么这些区域经济发展极为重要的要素会回流到发达地区。
    ②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第二版)[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120页。
    ①杨公朴.夏大慰主编.现代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6-132页。
    ①车勇.夏祥国.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内分工的现状和趋势[J].中国水运,2006(4):191-192。
    ①李靖.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研究综述[J].经济经纬,2009(5):56-59。
    ①芮明杰主编.产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3-274页。
    ②藤田昌久,刘峰译.集聚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8-76页。
    ①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等,梁琦译.空间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8-106
    ①魏澄荣.推进区域产业分工和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亚太经济,2011(5)2:16-128.下同.
    ①培琪.黄河三角洲油气现状及前景[J].能源基地建设,1998(4):189。
    ①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写.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08,第185~187页。
    ①岑杰,吴忠贵,韩郁.创业型经济与区域自生能力提升研究——基于区域要素整合的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09(5):77-79。
    ②张昌文,庄晋财.小企业集群的区域要素整合能力评估体系初探—小企业集群发展与“三农”问题缓解系列研究之四[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8-11。
    ①刘寒波.要素流动下的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空间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09.07.21,第5页。
    ②彭荣胜.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基本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06(36):74-75。
    ①吕明元.论产业结构协调与经济和谐的关系[J].现代财经,2009(2):61-65。
    ①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写.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08,第192~193页。
    ①张燕.海洋产业结构转换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9.6:39-40
    ①张彩霞,梁婉君.区域PERD综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经纬,2007.3:59-62
    ②田禾.区际互动经济协调发展及管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7.5:24-26
    ①欧雄,冯长春,沈青云.协调度模型在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中的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1):42-45。
    ①冯春晓.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9(8):97-104。
    ②张世龙,马尚平,石纳芳.产业发展周期与发展中国家产业成长[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6):38-41。
    ①陶良虎,张道金.产业竞争力理论体系的构建[N].光明日报.2006年02月07日。
    ②何凤霞.产业素质、产业结构升级与主导产业选择[J].商业时代,2009(19):101-103。
    ①张纪康.产业国际化:理论界定、跨行业和跨国比较[J].教学与研究,2000(2):36-44。
    ①欧雄,冯长春,沈青云.协调度模型在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中的应用[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1):42-45。
    ①刘志亭,孙福平.基于3E协调度的我国区域协调发展评价.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5.12:555-558
    ①陈哲,张继义.胜利油田孤岛油区生态环境演化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4):49-52。
    ②沈玉芳主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6月版,第11页。
    ①莫建备,徐之顺等编.区域一体化发展:拓展和深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①葛立成等.长三角地区联动发展新思路研究[J].浙江学刊,2004(3):26-28。
    ①“飞地经济”,是指在推进工业化和招商引资过程中,甲乙双方通过打破行政管辖关系,把甲地招入的资金和项目放到行政上隶属乙地的工业园区,利用税收分配、政绩考核等一系列科学的利益机制,扩大两地合作广度,加深两地合作深度,从而实现互利共赢。
    ②张金锁,康凯.区域经济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146页。
    [1]亚当·斯密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道格拉斯·C.诺斯著.经济史中的结构域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聂华林,赵超编著.区域空间结构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4
    [4]刘牧雨主编.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1
    [5]莫建备等主编.区域一体化发展:拓展和深化——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孙海鸣,赵晓雷主编.2005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及统筹发展[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3
    [7]陈宣庆,张可云主编.统筹区域发展的战略问题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12
    [8]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编.2006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长江经济带区域统筹发展及“黄金水道”建设[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5
    [9]何一峰主编.2008年和谐长三角[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
    [10]梁庆寅,陈广汉主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12
    [11]曾骅等主编.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2]黄勇等著.全球化和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环杭州湾地区战略抉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2
    [13]赵保佑主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与科学评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
    [14]李映照,龙志和著.要素流动与企业集聚形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6
    [15]汤正仁著.“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经济学分析: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新举措[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6
    [16]王川兰著.竞争与依存中的区域合作行政——基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实证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
    [17]刘力,宋少华著.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新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7
    [18][英]罗布森(Robson, P.)著.国际一体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1
    [19]胡健等著.油气资源开发与西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0]庄晋财著.区域要素整合与小企业发展[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6
    [21]张颢瀚等著.长江三角洲一体化进程研究:发展现状、障碍与趋势[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1
    [22]刘光岭著.和谐经济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10
    [23]周立群主编.创新、整合与协调: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前沿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6
    [24]阎兆万等著.多区港联动:基于开放的区域发展新模式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1
    [25]臧旭恒等主编.产业经济学(第3版)[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4
    [26]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写.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8
    [27]朱苑秋,谢福纪.长三角大都市圈创新要素整合[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1):97-100。
    [28]左军.城乡一体化:嘉兴市域生产要素整合与融合的实现途径[J].浙江经济,2004(8):47-49。
    [29]岑杰,吴忠贵,韩郁.创业型经济与区域自生能力提升研究——基于区域要素整合的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09(5):77-79。
    [30]傅春荣.从瑞金的实践看如何推进资源要素整合[J].中国城市经济:2008(9):54-57。
    [31]庄晋财.广西玉林市——基于区域要素整合的小企业集群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界,2004(6):75-79。
    [32]义旭东.论西部地区要素市场的构建[J].科学·经济·社会,2006(3):16-18。
    [33]卢现祥.完善要素市场的关键是产权改革[N].长江日报,2004.01.15
    [34]王震声.论新亚欧大陆桥东段经济带的整合、协调与发展[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3-66。
    [35]林卿,林子华.闽台农业合作重在资源要素整合与优化配置[J].开放潮,2005(8)17-18。
    [36]王慧轩,赵黎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与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5):89-91。
    [37]庄晋财,程李梅.区域要素整合与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广西玉林市福绵区服装业小企业集群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4(6):112-115。
    [38]华学成.社会转型期政治稳定要素的整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5):71-74。
    [39]任毅.生产要素的整合与流通企业价值的提升[J].江南论坛,2003(30):30-31。
    [40]李群等.苏南企业集群发展与区域要素整合[J].江南论坛,2005(5):21-23。
    [41]张昌文,庄晋财.小企业集群的区域要素整合能力评估体系初探—小企业集群发展与“三农”问题缓解系列研究之四[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8-11。
    [42]陈扬.要素整合与城乡区域统筹[J].决策管理,2008(23):15-15。
    [43]张维国.整合资源要素,加快经济发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1,(4):24-25。
    [44]吴小波,曾铮.“圈层”经济结构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经济地理学产业集聚理论的分析框架[J].产业经济研究,2007(2):47-56。
    [45]张梅,陈喜强CAFTA进程中粤、桂、云、琼四省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6):34-38。
    [46]冯刚.北京—张家口区域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07(2):74-78。
    [47]丁芸,张昕.财税政策选择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2):25-30。
    [48]贾广军,王安国,差别性宏观调控与区域协调发展[J].金融发展研究,2008(6):45-47。
    [49]游杰、龚晓.产业分工深化及其协调问题[J].学术论坛,2006(3):81-84。
    [50]孙久文,叶振宇.产业集聚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中州学刊,2007(6):72-75。
    [51]孙丽芝.产业集群与技术集群的互动及协调度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1):124-126。
    [52]杨莉莉,王宏起.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及对策[J].科技与管理,2008(2):11-14。
    [53]肖文韬.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综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3(3):156-160。
    [54]周兵,冉启秀.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8(7):26-29。
    [55]张魁伟.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J].经济学家,2004(4):7-12。
    [56]安虎森.产业空间分布、收入差异和政府的有效调控——三论区域协调发展[J].广东社会科学,2007(4):34-42。
    [57]谢丽霜.产业区际转移与西部城乡协调发展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2):132-135。
    [58]陈赤平.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珠江三角洲及东西两翼地区为例[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6-10。
    [59]朱道才,赵双琳.产业协同、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与政策选择——以农村改革发祥地“安徽省凤阳县”为例[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5):97-104。
    [60]李阳.长三角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对策研究_基于欧盟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的经验考察[J].经济论坛,2009(15):91-92。
    [61]李怀,高磊.东北三省产业投资结构的协调性检验及修正路径——基于边际产出模型和灰色速率关联度评价模型的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13-119。
    [62]邓建国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产业转移与污染转移的协调途径——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模式探索[J].珠江经济2007(6):29-34。
    [63]陈碧君.产业转移带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以浙江服装业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07(8):109-110。
    [64]张孝锋,蒋寒迪.产业转移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4):106-109。
    [65]罗蓉.长江经济带产业协调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07(2):114-117。
    [66]年福华,李新.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2-25。
    [67]刘艳君.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7):177-178。
    [68]宣文俊.长江三角洲区域协调的重大体制与机制的创新[J].上海经济研究,2008(11):52-60。
    [69]林慧丽.长三角地区产业西移过程中的政府协调机制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2):38-42。
    [70]贺晟晨等.城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系统动力学模拟[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8):8-13。
    [71]李彦君等.城市群内城乡统筹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5):46-52。
    [72]申丽娟,吴江.城乡社会统筹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以重庆市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7-72。
    [73]王冰松,杨开忠.城乡统筹发展的机理与途径——以重庆市为例[J].城市问题,2009(4):63-66。
    [74]张璐,王胜.城乡统筹发展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商业时代,2009(3):15-16。
    [75]冯鹏义,蔡继荣.城乡统筹发展机理及其战略选择[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93-97+160。
    [76]刘文勇.城乡协调发展:理论与实证的分析——以黑龙江省为案例的讨论[J].求是学刊,2006(5):55-60。
    [77]李琳.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协调江苏省区域发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6):79-82+93。
    [78]边明明.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角度看产业转移[J].管理观察,2008(15):157-158。
    [79]刘洪彬,于桂娥.从空间区位看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困局及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08(6):17-22+46。
    [80]高长春等.从区域经济协调角度看长三角经济增长极的发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2):28-32。
    [81]邢焕峰,谷国峰.东北地区产业协调机制研究[J].经济纵横,2007(3):53-54。
    [82]李桂荣等.东北和内蒙古地区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9(2):31-34。
    [83]刘毅等.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空间协调机制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1):72-73+91。
    [84]高相铎,李诚固.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产业协调的机制与对策研究[J].东北亚论坛,2006(1):45-49。
    [85]隋舵.东北老工业基地三次产业间的协调发展[J].学习与探索,2004(2):85-88。
    [86]李靖宇,于艳.东北区域金融业协调发展的现实论证[J].财经问题研究,2005(7):55-60。
    [87]林慧丽.东部地区产业西移和区域政府协调机制的构建——以浙江产业西移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8(11):160-163。
    [88]陈栋生.东西互动、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J].中国金融,2008(4):19-20。
    [89]余鹏翼,余鹏芳.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协调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5(9):58-60。
    [90]庄争蓉.李永实.福建省产业结构比较与区域协调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7(5):74-78。
    [91]杨青等.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协调发展模式及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3):83-85。
    [92]罗来武,雷蔚.工业化、高速经济增长与协调分工的制度安排[J].中国工业经济,2006(12):23-30。
    [93]王雅清,李庆宁.构建基于全球视角的协调型产业政策体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9-11。
    [94]迟梦筠,龚勤林.构建区域产业链统筹城乡发展研究述评[J].生产力研究,2008(21):179-182。
    [95]陈德惠.构建统筹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J].中国发展,2008(4):23-27。
    [96]藏学英.构建以产业为链接的京津冀区域协调机制[J].中国发展观察,2007(10):28-29。
    [97]陈彦旭.古诺模型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应用[J].经济论坛,2008(8):9-10+25。
    [98]高杲,李海鹏.鼓励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07(8):43-45。
    [99]李翔,张欣瑜.关于京津冀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1):35-36。
    [100]李斌.关于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几个问题[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6-18。
    [101]刘德雄,傅志华.国外区域经济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理论、实践与启示[J].经济研究参考,2003(61):42-49。
    [102]郑远强.海南省产业发展及结构协调效益实证分析[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12。
    [103]刘大中,甄贞.河北省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82-83。
    [104]金剑,李伟.河北省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河北企业,2009(2):42-43。
    [105]朱选功.河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关联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60-64。
    [106]陈俐艳.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3):63-65。
    [107]姚景超.货币政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性研究[J].西部金融,2005(7):31-33。
    [108]蒋时节.基础设施投资与城乡统筹发展的关系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9(7):74-75。
    [109]王中昭.基于产业结构协调度的企业利益博弈机制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21):70-72。
    [110]刘钊.基于产业联动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J].财会研究,2009(1):75-78。
    [111]唐松.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区域协调内涵诠释[J].经济经纬,2008(1):76-78。
    [112]杨惠馨,李宁.基于内部协调机制的新产业区理论评述[J].学术研究,2006(2):54-57。
    [113]韦正委.基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视阈的广西承接产业转移探究[J].社会科学家,2008(2):128-130。
    [114]接栋正,陈超.基于系统论研究视角的区域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以福建省为例实证分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3-52.。
    [115]高相铎等.吉林老工业基地产业布局与协调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6): 34-37。
    [116]宋则.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社科院财贸所部分专家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体会[J].财贸经济,2008(2):19-26。
    [117]朱才斌等.区域城市协调发展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探讨——以湖南省津市—澧县协调发展战略规划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7(1):44-49+57。
    [118]常瑞甫等.区域农业规划中经济与生态目标的统筹与协调_韶关生态农业规划的经验与启示[J].南方农村,2009(3):41-45。
    [119]叶茂升.经济增长速度、结构、质量与效益协调发展及对策——基于武汉市的实证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12):77-80。
    [120]赵彤.江苏区域产业结构比较与区域协调发展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8(10):11-15。
    [121]徐琪.江苏沿江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3(3):5-8。
    [122]许小青,桑瑞聪.江西地区工业化水平差异及协调发展研究[J].求实,2007(9):60-64。
    [123]邓水兰,屠建州.江西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7(11):248-252。
    [124]河北省金融学会课题组.金融与经济协调性研究[J].金融研究,2005(8):154-166。
    [125]冯玫.京津冀产业协调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9):86-88。
    [126]王素君,曲毅.京津冀港口群协调发展的港口与腹地关系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8(5):58-62。
    [127]刘重.京津冀经济区服务业发展的非均衡性与协调发展[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6(2):52-55。
    [128]刘晓等.京津冀区域经济合作中产业协调发展[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4-46。
    [129]陶浪平.经济发展与城乡统筹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安徽省为例[J].科技经济市场,2008(10):66-68。
    [130]高相铎,李诚固.老工业基地改造与长春市产业空间的协调[J].城市问题,2006(2):70-72、81。
    [131]吕明元.论产业结构协调与经济和谐的关系[J].现代财经,2009(2):63-67。
    [132]隋拓.论东北老工业基地三省之间的协调发展[J].学术交流,2004(11):101-104。
    [133]郑毅敏.论东北区域物流一体化协调发展的对策[J].北方经济,2009(1):93-94。
    [134]李秋元,贺冰清.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资源产业政策[J].资源产业经济,2008(1):18-20。
    [135]王震声.论新亚欧大陆桥东段经济带的整合、协调与发展[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7-70。
    [136]田玉红.美日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体制的比较与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08(5):100-104。
    [137]赵淑华,李长云.农业产业化协调机制探析[J].科技与管理,2009年第3期
    [138]岳芳敏.培育产业集群推进区域协调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8):31-33。
    [139]于刃刚.破除行政区划障碍,推动京津冀协调发[J].经济与管理,2007(2):6-8。
    [140]任剑,王坚强.区域产业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8):124-126。
    [141]彭荣胜.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基本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06(36):76+85。
    [142]曹宝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苏南发展模式”的分析与解释[J].江海学刊,2005(4):67-72。
    [143]井辉.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模式探讨[J].乡镇经济,2009(4):104-106+115。
    [144]徐健中,张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探讨[J].学术交流,2008(5):96-98。
    [145]何雄浪,张海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互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3):26-32。
    [146]胡俊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依赖[J].特区经济,2006(6):287-289。
    [147]颜世辉,白国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内涵新探[J].湖北社会科学,2009(3:):97-100。
    [148]李静.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视角下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功能定位[J].社会科学辑刊,2007(1):110-115。
    [149]管卫华等.区域空间结构的调整与协调发展——以江苏省为例[J].人文地理,2003(6):94-98。
    [150]王琴梅.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机制——制度创新视角的分析[J].思想战线,2008(2):48-52。
    [151]陈建华,王国恩.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途径[J].城市规划,2006(12):16-20。
    [152]陈建军,葛宝琴.区域协调发展内生机制的理论研究——以要素流动和产业转移为基点[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65-72。
    [153]张少军.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J].财经科学,2009(2):71-78。
    [154]周肇光.如何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J].当代经济研究,2007(6):44-47。
    [155]四川省统计局课题组.四川区域产业分工与协调发展机制研究[J].四川省情,2008 (12):27-28。
    [156]毛广雄,王洪海.苏南产业转移对苏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5):52-55。
    [157]冉启秀,周兵.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重庆市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证[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2):45-51。
    [158]罗其有等.我国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6):18-24。
    [159]张平.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冲突及其协调——基于行政区域和经济区域的差异[J].管理世界,2007(7):160-161。
    [160]杨仁发,张爱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J].经济纵横,2008(6):59-61。
    [161]许传华,徐慧玲.武汉城市圈金融协调:目标思路与实施路径[J].学习与实践,2009(7):22-26。
    [162]郭鹏等.西安地区空间结构协调度综合评价[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9-23。
    [163]杨强.西部地区优势产业的选择与区域的协调发展[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54-58。
    [164]王义民,彭荣胜.先发区域与后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8(1):97-100。
    [165]隋映辉.协调发展:一种新的增长战略[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19-23。
    [166]纪惠楼,张金英.协调发展与产业结构可持续性调整关系的探析[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9-91。
    [167]陈潭,于勇.新改革时代的统筹兼顾及其制度建设[J].理论探讨,2009(3):143-146。
    [168]姜招彩等.沿海经济低谷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以山东省商河县为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81-86。
    [169]陈扬.要素整合与城乡区域统筹[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12):21+94。
    [170]安虎森,蒋涛.一体化还是差别化——有关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解析[J].当代经济科学,2006(4):59-69+132。
    [171]冯拾松.以产业转移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J].当代财经,2008(11):100-103。
    [172]胡勇.以城镇化为支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42-45。
    [173]余国扬等.以国际化和产业化带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以广州市为例[J].学习与实践,2009(5):34-38。
    [174]任晓红,李世佼.有利于城乡统筹发展的生产要素流动及激励措施探析——以重庆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3):58-62。
    [175]林慧丽,王泽强.浙江产业西移和政府协调机制的构建[J].经济论坛,2008(12):18-22。
    [176]毛卉等.郑州市老工业基地的产业布局与协调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8(3):40-42。
    [177]刘洋等.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地理,2009(5):731-734。
    [178]李本和.中部崛起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现代市场体系建[J].理论建设,2006(1):24-27。
    [179]陈广汉.中国区域经济整合的新态势—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发展与协调[J].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5):1-5。
    [180]苏听.中国渔业产业结构的协调性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5):101-104。
    [181]冯德显,汪雪峰.中原城市群和周边地区协调发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1):11-16。
    [182]程秋玲等.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和谐发展:指标、测定与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08(12):4-7。
    [183]段学军等.长江三角洲地区30年来区域发展特征初析[J].经济地理,2009(2):185-192。
    [184]李广斌,王勇.长江三角洲跨域治理的路径及其深化[J].经济问题探索,2009(5)
    [185]曾刚,林兰.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联动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发展,2009(1):18-25。
    [186]朱杰.长江三角洲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式及启示[J].地理科学进展,2009(3):353-361。
    [187]周伟林.长三角城市群经济与空间的特征及其演化机制[J].世界经济文汇,2005(4):142-146。
    [188]孙冬益.长三角城市群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09(5):41-44。
    [189]贾利军.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经济整合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J].时代金融,2009(6):35-37。
    [190]袁瑞娟.长三角城市群现代服务业一体化发展浅析[J].改革与战略,2009(6):118-121。
    [191]葛卫芬.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制度整合[J].宁波党校学报,2004(2):75-78。
    [192]韩·梅尔.荷兰三角洲:寻找城市规划和水利工程新的融合[J].国际城市规划,2009(2):4-13。
    [193]陈广汉.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背景、条件和对策[J.现代城市研究,2009(2):21-25。
    [194]张绪良等.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J].科技导报,2009,27(10):37-42。
    [195]慈福义,张晖.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与战略目标选择[J].工业技术经济,2009(2):68-71。
    [196]赵若凡.黄河三角洲历史发展溯源及其经济开发探讨[J].商业时代,2009(18):114-115。
    [197]陈建平等.基于CA和神经网络的长江三角洲区域承载力定量分析[J].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09(1):92-97。
    [198]徐三朋.加强黄河三角洲与周边经济区关系的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4-38。
    [199]李沈阳.近十年来黄河三角洲区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2):38-42。
    [200]贾利军.开放条件下长三角城市群梯度推移经济整合模式的适用性分析[J].金融经济,2009(12):24-25。
    [201]林涛.跨行政区城镇体系的发展与规划—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城市问题,2009(4):23-29。
    [202]王英,王国华.论推动长三角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J].当代经济,2006(5X):29-30。
    [203]杨敏,周尚万.论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转型与路径选择[J].特区经济,2009(2):21-23。
    [204]宿鹏.山东半岛城市群与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之比较[J].山东社会科学,2004(2):60-62。
    [205]李广杰.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路径与对策[J].生态经济,2009(4):82-86。
    [206]陈树荣,王爱民.隐性跨界冲突及其协调机制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9(4):26-31。
    [207]赵伟,张萃.制造业区域同构抑或异构—两大三角洲层面的分析[J].经济学家,2009(4):29-36。
    [208]黄征学.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升级问题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09(7):26-27。
    [209]樊杰,陈东.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转型与空间结构调整的战略思考[J].战略与决策研究,2009(2):138-144。
    [210]义旭东.论区域要素流动[D].四川大学,2005.10.08
    [211]张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素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09.01
    [212]陶磊.能源要素与经济增长模型及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05.14
    [213]范云芳.要素集聚、国际分工与中国的比较优势研究[D].西北大学,2009.07.20
    [214]刘寒波.要素流动下的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空间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09.07.21
    [215]李建国.要素区域流动与中国制造业区域分工程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9.01.12
    [216]叶飞文.要素投入与中国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2004.03.19
    [217]米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集聚差异性研究[D].辽宁大学,2009.04.16
    [218]熊俊.要素投入、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D].四川大学,2006.09.26
    [219]邹全胜.要素演进与开放收益[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5
    [220]张凯.京津冀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05
    [221]郑备.论四川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空间协调[D].四川大学,2006.03
    [222]张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整合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07
    [223]王琳.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区域承载力综合预测与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4月
    [224]王维工.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发展结构及其系统学研究[D].东华大学,2003.04
    [225]韩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05
    [226]刘德平.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06
    [227]孙庆荣.黄河三角洲区域发展模式构建[D].同济大学,2006.10
    [228]谢凌峰.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珠江三角洲港口资源整合研究[D].河海大学,2005.09
    [229]王川兰.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区域行政体制与创新——以长江三角洲为对象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04
    [230]陈朝隆.区域产业链构建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小榄镇、石龙镇、狮岭镇为例[D].中山大学,2007.06
    [231]裴填.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分工与产业整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D].复旦大学,2004.09
    [232]Carlsson, B., Jacobsson, S.,Hoomen, M., etc. Innovation systems:analy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J]. Research Policy,31 (2002):233-245
    [233]Gerstlberger, W.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and sustainability-selected examples of international discussion[J]. Technovation,24(2004):749-758
    [234]Busenitz, Lowell., West Ⅲ G. P. Dean Shephrd, Teresa Nelson, Gaylen N. Chandler, Andrew Zacharakis.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in Emergence:Past Trend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29)
    [235]Audretsch, D.B. and A.R. Thurik. A model of the entrepreneurial econom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2004,2(2)
    [236]Aseem Prakash, and Jeffrey A. Hart, eds. Globalization and Governance[M]. Routledge London,1999
    [237]Barro, Robert J. Government Spending in a Simple Models of Endogenous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 (98)
    [238]Bayoumi, Tamim, Coe, David T. and Helpman, Elhanan. R&D Spillovers and Global Growth[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pril 1999,47(2)
    [239]Becker, Gary S., Kevin Murphy and Robert Tammura. Human Capital, Fert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
    [240]Cass, David. Optimum Growth in an Aggregative Model of Capital Accumulation[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5. (32)
    [242]Coe, David T. and Helpman, Elhanan. 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 [J].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May 1995,39(5)
    [243]Dixit, A. and V. Norma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244]Dunning, John H. Trad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MNE:A Search for an Election Approach[M]. London:Macmillan,1977
    [245]Fritz. Machlup.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M].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
    [246]Priya Ranjan. Trade Induced Convergence Through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Credit-Constrained Economic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3,(72)
    [247]Wen, Mei. Relocation and Agglomeration of Chinese Industry [M]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4,73, pp.329-347
    [248]S. Ellis & C. Rogers.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a Game:Were caught in a Trap, I can't walk out[R]. The Reg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Working Paper, 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prepared for the Southern Regional Science Association Meetings,1997
    [249]John E McClusky. Rethink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al governance: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ew York: Apr.2002. vol.25
    [250]Malmberg A. Industrial geography:location and learning[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997.21(4)
    [251]Romer. Pual. M. Human Capital and CrowLh:Theory and Evidence[J]. NBER Working Paper,1989, (3173):53-68
    [252]Marina Fisher-Kowalski. Society's Metabolism, the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aterial flow analysis, part Ⅰ,1860-1970[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1998,2(1):61-78
    [253]Alesina, A. and D. Rodrik. Distribution Policy and Economic Growth[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109
    [254]Tulus Tambunan. Promoting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with a Clustering Approach[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2005,43(2):138-154
    [255]Kam Wing Chan. Cities with Invisible Wall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256]Porter ME:The Adam Smith Address:Location, Clusters, and the "New" Microeconomics of Competition[J].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Econmists,1998a
    [257]Elandem I. Partnerships and urban governce[J].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2002 (172):191-204
    [258]Lila Leontidou,Hastings Donnan and Alex Afouxenidis. Exclusion and Difference along the EU Border:Social and Cultural Markers, Spatialities and Mapping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05,29(2)
    [259]Weber.A. Theory of Lacation of Industries.Trans.C.Friedrich,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29.
    [260]Abernathy and Utterback, Pattern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Technology Review,1978
    [262]Martin, P. and Ottaviano, G. Growing Locations:Industry Location in a 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J].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43):281-302
    [262]Paul N. Rosenstein-Rodan. 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Eastern and South-Eastem Europe. Economic Journal,1943,6-9.Nurkse. R the Problem of Capital Fomlation in Less-developed Countries[M].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3.
    [263]Afuah and Utterback, Responding to structural industry change:a technological evolution perspective.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6:183_302,1997
    [264]Scott, A.J.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and Location:Division of Labor, the Firm and Spatial Process[J].Economic Geography,1986,62(3):215-231
    [265]Oliver E. Williamson:Industrial Organization, Edward Publishing Limiter UK,1996
    [266]Richardson, G.B. Adam Smith on competition and increasing returns.In A.S. Skinner and T. Wilson(eds),Essays on Adam Smith.Oxford, UK:Clarendon Press,1975
    [267]Yimin Chen. Impact of Regional Factors on Productivity in China [J].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6,36(3):417-436
    [268]Robertson, D.H., Control of Industry, Nisbet &Co.,London,1930 Robertson and Langlois, Innovation, networks and vertical integration, Forthcoming in Research Policy,1994
    [269]Hoover, E.M. Location Theory and the Shoe and Lather Industries[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37
    [270]Van Dijk, M, Tchenological Regimes and Industrial Dynamics:the Evidence from Dutch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vol9.,2000
    [271]Catherine J. and Segal D. Scale Economics and Industry Agglomeration Extemalitier:A Dynamic Cost Function Approach [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 89(01):272-290
    [272]Freeman, C. and Soete,L. The Economic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Third Ed, London: Printer,1997.
    [273]Mody and Wang. Explaining Industrial Growth in Coastal China:Economic Reforms [J].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1997(11):293-32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